CN103502077B - 在底部下方具有接收空间的轨道车辆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底部下方具有接收空间的轨道车辆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2077B
CN103502077B CN201280020859.8A CN201280020859A CN103502077B CN 103502077 B CN103502077 B CN 103502077B CN 201280020859 A CN201280020859 A CN 201280020859A CN 103502077 B CN103502077 B CN 1035020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eception space
space
rail vehicle
coo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08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2077A (zh
Inventor
O·莱姆克
K·菲舍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stom Transportation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filed Critical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502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2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7/00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e of control gear and control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27/00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1D27/0072Means for cooling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1/00Underframes
    • B61F1/08Detai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特别是高速列车的列车部件,其中,所述轨道车辆具有车厢,所述车厢具有底部,所述底部在下部限定了用于运送人员和/或货物的车厢内部空间的边界;在所述底部下方形成接收空间(401),用于接收所述车辆的装置(411,412,413,417),其中,所述接收空间(401)全面地留出边缘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入口(424,425,426,427)和至少一个空气出口(419,420,421)并且被保护以防污物进入;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入口(424,425,426,427)朝所述轨道车辆的环境打开所述接收空间(401)的主空气体积,其中,所述主空气体积包含所述接收空间(401)中的空气的主要部分并且因此形成用于冷却空气的储存容器;在所述接收空间(401)中设有至少一个装置(411,412,413,417)并且设有至少一个风机(410,415),在所述风机(410,415)运行时,所述风机将来自所述主空气体积的空气加速,从而使得空气流向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

Description

在底部下方具有接收空间的轨道车辆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特别是高速列车的列车部件(例如车厢或者牵引车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轨道车辆、特别是高速列车的列车部件的方法。所述轨道车辆具有车厢,所述车厢具有底部,所述底部在下部限定了用于运送人员和/或货物的车厢内部空间的边界。在所述底部下方设有接收空间,用于接收车辆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空间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入口和至少一个空气出口。所述接收空间特别是位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的高度范围内。
对于轨道车辆的运行需要不同的装置、例如用于牵引原动机的变流器和其它耗电器、变压器、电池充电设备、用于控制其它装置的控制设备、制动设备的压力空气压缩器以及分电器。这些设备特别是在用于高速列车的车厢中优选设置在底部的下侧上。
背景技术
WO 2010/026049A1描述了一种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具有用于设置在车下区域中的构件的冷却组件,这些构件通过对应的冷却器冷却。所述冷却组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待使用作为冷却空气的新鲜空气的第一入口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将冷却空气朝着所述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构件的方向引导的风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入口设置在车下区域中。另外,所述冷却组件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风机流动技术地连接的、用于待使用作为冷却空气的新鲜空气的第二入口,所述第二入口设置在轨道车辆的侧面裙板的上方并且通过空气通道与车下区域连接。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牵引列车的下侧借助于底槽在流动技术方面密封,从而在底槽上方可以引导冷却空气流。底槽在其外棱边上延续在牵引列车的侧面裙板中。给设置在底槽内部并且大致在中心沿着牵引车的纵向的变流器冷却设备用冷却空气通风,用于冷却所述变流器,所述变流器设置在底槽上方。此外,给行驶原动机风机用空气通风,用于冷却所述行驶原动机,这些行驶原动机设置在转向架中,并且在冷却设备的下方,在其它方面为密封的底槽中设有空气排出口,所述空气排出口用作对于冷却设备的冷却空气流的排出口。
根据所提到的文献,至少一部分冷却空气通过通道从入口到达设置在车下的冷却组件。
上文所提到装置在车厢底部(也就是说车下)下方的布置方案要求稳定地固定这些装置。另外,这些装置必须可靠地被保护以防特别是通过环境空气中的污物颗粒污染。另外,这些装置也被保护以防机械的作用、例如被卷起的石子。
通常的是,这些装置挂在车厢的底部上。为了避免被冷却空气中的颗粒污染,这些装置可以安装在自身的壳体中并且所述颗粒被从冷却空气中过滤出来、通过通道进行供应并且导入到壳体中。引起冷却空气流的相应风机通常设置在空气引导通道的内部、开始部或者终止部。
设置在车下的设备可以具有不同重量。例如,变压器可以具有若干吨的重量,而分电器仅具有几公斤重量。为了不影响车厢的行驶特性,应平衡重量,也就是说,例如不将全部特别重的设备都设置在车厢的前面部分中并且不将全部较轻的设备都设置在车厢的后面部分中。沿着横向于行驶方向的方向,特别重的设备应以其重心位于车厢的中心并且也应尽可能将设置在车下的设备的全部重心应位于车厢的中心。因为这些设备但也具有非常不同体积并且例如邻接通道或者液体管路,因此对于单个设备的固定位置不可以自由选择。在很多情况中必须保持至少一个确定的局部区域用于安装确定的设备,或者必须接收附加的连接管路或者通道。另外使得直接在底部下方制造设备的接头变得困难。在制造车厢时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装配变得简易:首先将设备固定并且连接到车下区域中并且然后才将车厢的其它装置和部件装配。然而在之后的设备维护和修理中,加重了对于松开以及重建接头和拆卸设备的耗费。
此外,特别重的设备设置在底部下方的布置方案甚至有助于车厢的全部重心位于行驶轨道的上方。通过在底部下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允许较重的设备较深地设置)可以使重心下降。然而,通过这种稳定的附加支架提高了车厢的整体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和一种用于制造轨道车辆的方法,通过所述轨道车辆和所述方法可以将轨道车辆的设置在车下的装置以简单的方式并且然而可靠地冷却,其中,应避免被环境空气中包含的颗粒污染。
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将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设置在车下这样的接收空间中:所述接收空间被保护以防污物进入并且所述接收空间另外具有外表面,这些外表面保护接收空间中的装置以防机械损伤。可替代的是,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优选在车下)设置在接收空间外部,然而利用来自接收空间的空气进行冷却。在这种情况中,在接收空间中设有至少一个装置,所述装置不必通过由冷却器所产生的空气流冷却。特别的是,在接收空间的至少一个空气入口上设有过滤装置,用于将颗粒从穿过所述入口进入的环境空气中滤除。过滤装置可以由多个过滤器组成,例如具有重力过滤器和过滤等级为G3的颗粒过滤器(也就是说,具有对于颗粒、例如大于10微米的颗粒为80%至90%的平均分离度的过滤器)。因此实现了,通过至少一个入口所清洁的空气进入到接收空间中。因为接收空间在其它方面、特别是通过壁和接收空间底部也被保护以防污物进入,因此在轨道车辆运行期间仅按这种方式清洁的空气位于接收空间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基本思想,在接收空间内部可以取消空气输入通道。相反,空气在接收空间内部的任意位置上并且从接收空间的任意区域吸入并且产生用于冷却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的冷却空气流。因此,接收空间中的空气形成用于已清洁的冷却空气的储存容器。
取消用于从环境抽吸空气的冷却空气通道简化了设计和装配并且降低了与轨道车辆外部所合适的比例关系的依赖性。例如在运行时,在轨道车辆的外部可能出现压力波动(例如由于行驶速度和侧风),这些压力波动在空气输入管道的情况中直接影响冷却空气流。通过大量储备已清洁的冷却空气至少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接收空间内部的冷却空气流的相应波动。
特别是建议了:一种轨道车辆、特别是高速列车的列车部件,其中,
-所述轨道车辆具有车厢,所述车厢具有底部,所述底部在下部限定了用于运送人员和/或货物的车厢内部空间的边界;
-在所述底部下方形成接收空间,用于接收所述车辆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空间全面地留出边缘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入口和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并且被保护以防污物进入;
-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入口使所述接收空间的主空气体积朝所述轨道车辆的环境打开,其中,所述主空气体积包含所述接收空间中的空气的主要部分并且因此形成用于冷却空气的储存容器;
-在所述接收空间中设有至少一个装置并且设有至少一个风机,在所述风机运行时,所述风机将来自所述主空气体积的空气加速,从而使得空气流向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
此外建议了:一种用于制造轨道车辆、特别是高速列车的列车部件的方法,其中,
-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车厢,所述车厢具有底部,所述底部在下部限定了用于运送人员和/或货物的车厢内部空间的边界;
-在所述底部的下方形成了接收空间,用于接收所述车辆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空间全面地留出边缘,其中,设有所述接收空间的至少一个空气入口和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并且所述接收空间被保护以防污物进入;
-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入口被如此设置,使得所述接收空间的主空气体积朝所述轨道车辆的环境打开,其中,所述主空气体积包含所述接收空间中的空气的主要部分并且因此形成用于冷却空气的储存容器;
-在所述接收空间中设有至少一个装置并且设有至少一个风机,在所述风机运行时,所述风机将来自所述主空气体积的空气加速,从而使得空气流向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
优选的是,接收空间中的装置或者设置在接收空间中的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是待冷却装置并且所述风机如此设置,使得所述风机在运行时将来自主空气体积的空气加速并且使空气流向待冷却的装置并且从所述待冷却的装置通过至少一个空气出口从接收空间流出到环境中。
除了主空气体积之外,特别是这样一个体积可以位于接收空间内部:所述体积用于通过至少一个空气出口将变热的冷却空气导出到环境中。此外也可能的是,还未使用并且因此还未变热的冷却空气从接收空间供应给行驶原动机,所述行驶原动机在接收空间外部位于相邻的转向架中。所述供应占据了接收空间中的体积的一部分。在此,所述供应优选在冷却器上开始,所述冷却器将来自主空气体积的空气加速并且由此处于压力下并且通过所述供应给行驶原动机或者复数个行驶原动机供应。因此,这些体积区域同样包含冷却空气,所述冷却空气然而不可用于抽吸以及冷却在接收空间内部设置的装置。
还可以给出接收空间的其它体积区域,虽然空气位于所述体积区域中,但所述体积区域部属于主空气体积。例如,空气可以持续包围在壳体内部。然而优选的是,主空气体积不只包含接收空间中的空气的主要部分(即超过50%),而是大于全部空气体积的70%并且特别优选大于80%。特别的是,当接收空间在车厢底部下方可供使用的尽可能最大的长度以及尽可能最大的宽度上延伸时,则按这种方式产生了非常大的主空气体积并且因此形成用于已清洁的冷却空气的特别大的储存容器。
至少一个风机设置在接收空间中,所述风机冷却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所述装置优选同样设置在接收空间内部),其方式是:所述风机将来自主空气体积的空气加速,从而冷却所述待冷却的装置。通常不需要用于同一个待冷却的装置的其它风机,并且也不需要用于抽吸来自轨道车辆的环境的空气的附加风机。相反,通过风机所产生的低压足以用于以下情况:空气从环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入口补充流入到接收空间中。风机也足以用于以下情况:所使用的冷却空气(所述冷却空气接收待冷却的装置的热)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出口流出到环境中。
优选的是,来自接收空间的空气不仅用于冷却一个待冷却的装置,而是用于多个待冷却的装置。在此,待冷却的装置可以全部位于接收空间的内部或者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例如行驶原动机)可以位于接收空间外部。在两种情况中,优选多个待冷却的装置中的每个都对应于至少一个风机,也就是说,对于每个待冷却的装置都存在至少一个单独的风机。然而,多个单元可以组合成一个共同的待冷却的装置,例如多个变流器单元(例如牵引变流器、负载运行变流器和电源端的整流器)组合成一个变流器装置。然而优选的是,不同的单元不组合成一个共同的装置。例如,优选在接收空间中存在的装置、例如电池充电设备、变流器和/或用于将供应电网的电源电压转换成用于运行变流器的电压的变压器(这些装置例如单独和/或连同其它待冷却的和/或非待冷却的装置一起位于接收空间中)不组合成一个共同的待冷却装置。每个风机从所述主空气体积抽吸冷却空气并且产生空气流,所述空气流将对应的、待冷却的装置进行冷却。
因此,接收空间可以特别是尽可能大地设计。特别的是,接收空间在车厢的或者牵引车头的转向架之间、也就是说沿着行驶方向的尽可能最大的长度上延伸,其中,主空气体积优选在接收空间的整个长度上是连续的。因此,在主空气体积中存在大的空气储备,其中,由所述空气储备将不同的冷却空气流供应给不同的待冷却的装置。因此,对于不同的装置所需要的冷却空气的波动可以至少部分地相互补偿,只要这些波动不完全在时间上相关联。
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入口或者所述空气入口中的至少一个作为留空在接收空间的侧壁中形成。例如过滤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见上文)可以装入到所述留空中,用于滤掉抽吸空气中的颗粒。
这种留空可以设置在侧壁的不同的适当位置上。这些留空需要较少位置、与空气输入通道相比不提高轨道车辆的重量并且容易制造。因为区别于多个单独的、相互隔开的和相互隔离的隔间或者区别于设有空气输入通道的车下区域,接收空间具有较大的、贯通的内部体积,因此对于空气入口可以提供大的外表面。显然的是,不应整个大外表面或者所述外表面的主要部分都通过空气入口形成,而是相反地,可以在外表面的适当位置上设置适当尺寸以及数量的空气入口。例如,在具有最高速度超过300公里/小时的高速列车的牵引车头中,在接收空间的侧壁的前部区域中可以不设有空气入口,因为在所述区域中会产生低压。然而,空气可通过较后设置的空气入口流入到接收空间中,并且所述空气可以在接收空间内部运动到接收空间的前部区域中,如果在那里设有待冷却的装置并且对应的风机产生相应的冷却空气流的话。
所述前部区域特别是理解为沿着行驶方向处于前面的区域,也就是说,所述区域处于较靠近列车相应的末端、例如火车头或者牵引车头。例如在具有设置在两个对置的末端上的牵引车头的列车的情况中,当行驶方向相反时,则所谓的前部区域沿着行驶方向位于比同一个接收空间后面的区域更后面。然而对于在接收空间中高效地进行冷却所述装置并无损害,因为在列车的末端区域中不会如同列车的开端那样出现湍流。因此,空气通过完全设置在列车末端上的空气入口可以流入到接收空间中。术语“前部区域”在这种情况中特别是理解为“较靠近末端地设置”的同义词。
特别的是,在所述接收空间中在沿着轨道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分布地在所述接收空间的纵向区段上设置所述车辆的多个装置(特别是具有多个待冷却的装置),其中,所述主空气体积至少在所述纵向区段上延伸并且所述主空气体积在所述纵向区段中是贯通的,也就是说,没有被划分成单个地、相互隔开的和相互隔离的隔间,并且在所述纵向区段的前部区域(在所述前部区域中设有车辆的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中,在所述接收空间的侧壁中不存在空气入口,然而在所述纵向区段较后设置的区域中,在所述接收空间的侧壁中设有空气入口,空气通过这些空气入口能够进入到所述接收空间的主体积中。
特别是当接收空间置于列车的开端(沿着行驶方向观察)、例如在列车开端的牵引车头或者火车头中时,由此避免了:特别是在行驶速度超过25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在接收空间的侧壁中的空气入口的外部产生低压。因此,在设置在较后面的空气入口上(在这些空气入口的外部不产生低压),空气可以进入到主空气体积中。因为所述主空气体积是贯通的,因此,通过存在的空气入口进入的空气可以在纵向区段的内部到达前部区域中并且在那里用于冷却装置。
优选的是,唯一的空气出口或者(如果存在多个空气出口)所有空气出口置于接收空间的下底部中,也就是说,在接收空间的下部的外表面上。与侧壁中的空气入口相比,在较高行驶速度的情况下,在接收空间外部不产生妨碍从空气入口到空气出口通过接收空间的空气流的压力比。相反,在接收空间下方典型地到处产生低压,因此置于下方的空气出口有利于空气流通过接收空间。
下面讨论机械设计优选的方式,这些结构的不同构型方案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接收空间以及装置的冷却的构型尤其有利。
特别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的重力的主要部分(优选全部重力)向下施加到接收空间的下部结构上并且通过所述下部结构作用到车厢上。因此,重力的至少主要部分不是直接施加到车厢内部空间的底部上,而是间接通过所述下部结构进行施加。特别的是,如还进一步说明那样,所述下部结构可以具有下底部承载件。还优选的是,在至少一个待冷却装置的上方存在或形成向着车厢内部空间的自由空间。所述自由空间可以用于主空气体积和/或用于轨道车辆的附加装置(例如用于电导线的电缆通道)。将下底部承载件固定在车厢的承载部件上允许了,接收空间中的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的重量置于下底部承载件上或者装置的至少重力部分地、优选大部分地并且尤其优选全部地施加到下底部承载件上。
将所述重力向下导出对于装配具有显著优点。例如,首先可以形成下部结构、可以将待冷却的装置以及其它装置安装到所述下部结构上或装入到所述下部结构中、并且可以将预制成的组件接着与车厢连接。复杂的装配被简化,因为在将下部结构与车厢连接之前使得接收空间从上方可自由触及。
如前所述,下底部承载件可以设置作为下部结构的部分。在所述下底部承载件的端部上(也就是说在车厢的侧上),下底部承载件与车厢的承载部分、特别是与车厢的相应的纵向承载件连接,所述纵向承载件用于将纵向力沿着车厢的纵向进行传递。因此,相应在车厢内部空间的底部与侧壁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特别是可以设有用于传递纵向力的纵向承载件,所述纵向承载件沿着车厢的纵向方向延伸。在此,车厢具有至少一个下底部承载件,所述下底部承载件在底部下方从一个纵向承载件朝另一个纵向承载件延伸,其中,所述下底部承载件部分地相对于所述底部有间距地延伸,从而所述下底部承载件和所述底部之间设有所述接收空间的一部分。
特别的是,如果沿着轨道车辆的纵向(行驶方向)观察,下底部承载件具有U形的型廓,也就是说,所述下底部承载件可以具有从一侧到对置的侧的U形走向。这种纵向承载件通常位于底部与侧壁之间的过渡区域中。
优选的是,下底部承载件从纵向承载件开始首先向下延伸并且在位于比纵向承载件的高度水平低的高度水平上折弯或者弯曲,其中,下底部承载件在折弯部或者弯曲部上过渡成大致水平延伸的区段,所述区段相对于车厢的底部有间距地延伸。在对置的侧上优选又设有折弯部或者弯曲部,在所述折弯部或者弯曲部上,下底部承载件过渡成同样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延伸的第二区段。下底部承载件优选关于车辆的中心平面(所述中心平面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并且此外沿着车厢纵向方向延伸)对称或者至少基本上对称,也就是说,除了固定器件之外对称,利用这些固定器件使所述承载件与纵向承载件和/或接收空间中的装置连接。
在纵向承载件上优选相应地设置引导装置,通过所述引导装置可以引导下底部承载件的端部沿着车厢的纵向运动。设置固定装置,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可以有选择地将下底部承载件相对于纵向承载件在多个不同的位置中固定。这允许了,在车厢的第一次装配中或者在之后的改装中,将下底部承载件沿着车厢纵向移动并且重新固定。由此,装置的不同造型可以固定在下底部结构上。根据车下设备的测量以及称重可以选择并且调节下底部承载件的位置。所述引导装置可以例如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向下敞开的具有C形型廓的轨道实现。可替代的是,然而下底部承载件的上端部固定在另外的结构上,所述结构安装在底部的下侧上。
如前所述,多个下底部承载件可以设置在沿着车厢的纵向的不同纵向位置中并且相应在底部下方从一个纵向承载件朝另一个纵向承载件延伸。例如,5至8个所述承载件可以设置在大空间客车的底部下方,以便安装对于车厢或者列车运行所需要的车下设备。在此,优选全部的下底部承载件位于车厢的两个转向架之间的纵向区段中。然而也不排除,一个或者两个下底部承载件安装在车厢的末端区域中,也就是说,在沿着车厢的纵向的末端上。然而,在那里通常设有用于将车厢与相邻的车厢耦合的耦合装置,从而对于车下设备可使用的空间很小。
下底部承载件可以在重量比例关系较小的情况下构造成非常稳定,从而所述下底部承载件可以接收在车下设置的设备的较大的重力。此外,这种下底部承载件按简单的方式可以利用承载部件(如特别是纵向承载件)固定在底部与侧壁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因此按简单的方式实现了,将重力直接通过下底部承载件和承载的部件导出到转向架上。
此外,通过这些装置在车下的布置方案使得制造连接所述设备的接头变得简易,因为连接管路和连接通道通常穿过底部或者在底部的下侧上被引导。在设备之间(这些设备不超过下底部承载件与车厢底部之间的空间的整个高度延伸)相对于所述底部留有中间空间,从而使得接头的装配变得简易。此外,下底部承载件不要求设备固定在承载件的走向中确定的位置上。因此,所述准确的位置可以在考虑其它标准的情况下选择。当存在不仅一个下底部承载件而是至少两个这种承载件时,于是上述情况特别适合。在这种情况中可以设置附加元件,这些附加元件连同下底部承载件一起是下部结构的部分。关于这种元件还将进一步讨论。根据这种元件的实施方案,车下设备有选择地也可以固定或者设置在下部结构的附加元件上。当存在多个下底部承载件时,优选的是,至少部分地通过优选的板形的下底部元件闭合承载件之间的中间空间,其中,可以设置空气出口。例如,这种板形的元件形成下底部,所述下底部优选沿着水平方向并且相对于车厢自身的底部大致平行地延伸。可替代地或者附加地,板形的元件可以形成车厢区域的侧壁。下底部承载件之间的板形元件改善了车厢的气体动力学特性。当承载件之间的中间空间仅部分通过板形的下底部元件闭合时,例如所述中间空间的另一部分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和/或通过至少一个非待冷却的装置闭合(例如通过待冷却的和/或非待冷却的装置的外壁)。
板形的元件可以特别是涉及挤出的板形元件,其中,两个薄板形的、相互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区域(这些区域形成外表面)之间设有多个空气室,这些空气室通过分隔壁相互分隔,这些分隔壁沿着板形元件的纵向方向延伸。这种挤出的板形元件可以优选由铝制造并且优选与下底部承载件拧紧。在此,多个板形元件可以单独以挤压成型方法制造并且在装配到下底部承载件上之前相互连接、特别是焊接。车厢的侧壁和底部也可以至少部分地由这种板形的元件制造。如果侧壁、底部和附加的顶部元件是预先制造的基本上板形的元件,则涉及车厢的集成构造方式。下底部承载件适用于这种车厢,其中,在底部与侧壁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的纵向承载件可以以挤压成型方法制造。特别是在纵向承载件的情况中,其它结构也是可能的,例如传统的双T承载件、也就是I承载件。
至少两个沿着车厢纵向相邻的下底部承载件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纵向支撑杆相互连接。在此,所述纵向支撑杆不必精确地沿着车厢的纵向方向延伸,而是也可以对角线地延伸。纵向支撑杆的应用为对于板形连接(上文也称为板形元件)的应用的替代或者附加的措施,这些措施用于加固下底部结构。如果例如不是使用刚性的板形元件而是使用多个纵向支撑杆,则下部结构非常刚性并且容易构建并且例如仅以薄的、非承重的元件包衬,以便改善气体动力学特性并且相对于环境密封所述接收空间。多个这种纵向支撑杆导致了由装置施加的重力的分布,从而当具有非常不同的重量的车下设备安装在底部下方时,则这种结构尤其有利。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待冷却装置设置在接收空间内部并且在此相对于接收空间的至少一个侧壁有间距地设置,从而在装置与侧壁之间保留有自由空间,所述自由空间形成主空气体积的一部分。通过所述自由空间可以将空气分布在主空气体积内部或可以由风机抽吸空气。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所属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单个附图示出了:
图1:下底部承载件的三维视图;
图2:根据图1的下底部承载件,其中,所述承载件在其对置的端部上分别与车厢的纵向承载件连接;
图3:具有多个沿着车厢的纵向相互间隔开的下底部承载件的组件,这些下底部承载件通过纵向支撑杆分别以成对的形式相互连接;
图4:根据图3的组件,其中,这种结构具有其它板形元件,利用这些板形元件给下底部接收空间加罩;
图5:固定下底部承载件的上端部的优选构型方案,用于固定在两个平行的具有C形型廓的轨道(未在图5中示出)上;
图6:穿过图5中的组件的横截面,其中,下底部承载件的端部被固定在两个具有C形型廓的轨道上;
图7:如图3中的组件,其中,在下底部接收空间中设有多个装置;
图8:下底部承载件的一部分,在它上面固定有两个板形元件,这些板形元件在沿着车厢的纵向的两个方向上背离所述承载件延伸并且形成下底部接收空间的下部封闭物;
图9:同样以三维示图从另一视角示出了根据图8的组件,其中完全示出了下底部承载件与两个板形元件;
图10:以三维示图从组件的下侧视角示出了根据图8的组件;
图11:示出了穿过用于接收轨道车辆的待冷却的装置和其它可选的装置的接收空间的横截面,其中,接收空间设置在附图中未示出的车厢底部下方;
图12:类似图1的横截面,其中,示出了下底部承载件,通过所述下底部承载件使接收空间中的装置的重量引导到车厢上,并且在接收空间中的装置上方、但在车厢底部下方设有电缆通道;
图13:接收空间的、例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接收空间的内部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示出了多个配属于冷却的装置的风机以及空气流的走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单独的下底部承载件1,所述下底部承载件具有U形的型廓,其中,横向支腿4设计成比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纵向支腿2a、2b长得多。在第一纵向支腿2a的上端部上以及同样在第二纵向支腿2b的上端部上(这些端部稍微在竖直方向上、仅轻微向内倾斜地从上往下延伸)分别设有T形的拓宽部5a、5b,这些拓宽部通向板形的固定面,所述固定面相应具有多个穿通孔6,这些穿通孔中仅少量用图1中的附图标记标示。为了提高纵向支腿2与横向支腿4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的承载件1的稳定性,在所述过渡区域中分别设有对角杆3a、3b,所述对角杆使得纵向支腿2的中间区域与横向支腿4对角线地连接。在此,纵向支腿的概念不涉及车厢的纵向方向。
在纵向支腿2的上部区域中,在纵向支腿2的内侧上可选地分别固定有附加的支撑部9a、9b,以便例如固定车厢底部的附加外罩(图1中未示出)。
在纵向支腿2与横向支腿4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相应地设有多个孔10a、10b、10c、10d,更确切地说,在承载件1在图1中朝左指向的可见的表面上以及在图1中朝右下方指向的非可见的表面上。这两个朝左前方和右后方指向的表面在所提到的过渡区域中通过承载件1的薄板形式的、相互平行延伸的并且相互间隔开的材料区域实现。因此也可能的是,在所述两个材料区域之间的中间空间中例如固定螺栓头或者拧紧螺母。这些孔10用于固定纵向支撑杆,通过这些纵向支撑杆使承载件1与沿纵向相邻的承载件连接。
承载件1例如由铝制成。在此,所述承载件由多个单部件制成。例如,对角杆3被单独制造并且然后才与纵向支撑杆2以及横向支撑杆4连接。这些连接区域在图1中未详细示出。但也可能的是,相应的材料区域(这些材料区域形成承载件1朝左前方和右后方指向的表面)一件式地制造并且通过板条相互连接,所述板条形成纵向支腿2的外侧表面以及横向支腿4朝下指向的表面。另外,可以事后接上其它板条,所述其它板条形成纵向支腿2的和对角杆3的内侧表面以及横向支腿4的朝上指向的表面。所必需的接合连接例如通过焊接制造。
在横向支撑杆4朝左前方指向的表面上设有四个附加支撑部7a、7b、7c、7d,这些附加支撑部具有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孔,其中,如果不涉及纵向上最后一个承载件1,则这种支撑元件也可以设置或者至少设置在横向支腿4朝右后方指向的侧上。这些支撑元件7可以用于放置板形元件以及与其连接或者用作用于在接收空间固定装置的固定点。
此外,横向支腿4具有多个穿通开口8,例如电缆或者用于液体或者气体的管路可以被引导穿过这些穿通开口。按这种方式,例如用于车下设备的连接管路可以被引导穿过承载件1并且由此根据位置由所述承载件基于这些连接管路的位置进行固定。
图2示出了图1的承载件1以及其横向支腿4和其纵向支腿2a、2b,其中,纵向支腿2固定在轨道车辆车厢的相应的纵向承载件24a、24b的下侧上。在所述车厢中,除了优选在车厢的几乎整个长度上延伸的纵向承载件24以外(所述纵向方向延伸段在垂直于图2的图平面的方向上延伸),也示出了底部13和两个侧壁11a、11b的下区段。所述底部和侧壁限定了车厢内部空间17。底部13在这个实施例中由五个板形的元件12共同装配,这些元件相互焊接。在此,不仅底部13的而且纵向承载件24的中空腔结构都可以看到。优选其涉及挤压铝型材。未在图2中所示的顶部区域和侧壁(这些侧壁除了下区段以外在图2中未详细示出)同样可以由挤压铝型材以类似的方法制造。
在图2中,通过置于下底部承载件1的横向支腿4上的方体15表明了,在底部13与横向支腿4之间的下底部空间中可以设有车下设备(特别是待冷却装置)。
图3示出了具有总共八个在纵向上依次设置的下底部承载件101-108,这些承载件示例性全部如图1中以及图2中所示出那样实施。在此,单个承载件101-108如图1中所示那样横向于纵向方向,并且当在垂直于纵向的平面中观察所述承载件时它们具有U形的型廓。
在下底部承载件105与106之间,在对置的侧上分别设有附加的支撑杆110a、110b,这些支撑杆可以类似于根据图1和图2的承载件1的纵向支撑杆2那样构型。但是,附加的支撑杆110不像下底部承载件101-108那样通过横向支撑杆连接。
下底部承载件101-108在车厢的两侧上分别以成对的形式通过车厢纵向上延伸的纵向支撑杆121-128以及131-138连接。在此,在这个特别的实施例中,在承载件105与承载件106之间,在每个侧上不仅存在一个纵向支撑杆,而且在每个侧上存在第一纵向支撑杆125或在另一侧上存在135(所述支撑杆135使承载件105与附加的支撑杆110连接)以及在这两侧上分别存在纵向支撑杆126、136(所述纵向支撑杆126、136使附加的支撑杆110与承载件106连接)。所有纵向支撑杆121-128和131-138的连接分别在承载件的大致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部分支撑杆和承载件的大致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向支撑杆之间的过渡区域中被制造。例如,图1中所示出的孔10用于固定横向支撑杆。例如,具有外螺纹的螺纹杆在纵向支撑杆的端侧端部上置入到孔10中并且在孔对置的侧上通过螺母固定。
图3中所示的具有U形型廓的下底部承载件和对置的侧上的纵向支撑杆的下底部结构为用于稳定的结构的实施方式。然而,这种在纵向上延伸的纵向支撑杆不是强制必须的。例如,纵向支撑杆的功能可以通过相应的稳定构型的板形元件承担,这些板形元件设置在以成对形式相互邻接的下底部承载件之间并且与所述承载件连接。
另一可能方案在于,按照如图3中所示类型的下底部结构实施为具有U形型廓的下底部承载件以及纵向上延伸的纵向支撑杆,并且附加的板形元件被安装作为外罩。这种实施方式在图4中示出。图4中与图3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相同的元件。具有U形型廓的下底部承载件101-108的下侧上装配有板形的外罩144a-144h,这些外罩形成下底部空间的底部。在此也可能的是,如在板形元件144f中示出了,板形的外罩具有空缺139,从而从下部通过空缺139可以接近下底部空间或者从而车下设备穿过伸出,下底部空间的高度对于所述车下设备并不足够或者所述车下设备不应设置在闭合的空间中。特别的是,出于冷却车下设备的目的,这种空缺139可以有意义。行驶风于是冷却了设备的下侧。也可以的是,如在板形的外罩144g中那样表明了,在外罩中存在透气的栅格,从而可以进行空气交换。
另外,图4中所示的承载件结构的侧面也能够以板形元件141加罩。按这种方式,除了所述空缺139以外,在三侧上形成闭合的、具有U形型廓的盆部,所述盆部给下底部空间留出边缘。侧面上的板形元件优选分别具有活门140(如在元件141c、141d、141e中所示)和/或具有配备污物分离装置(例如通气栅格和/或过滤器)的空气入口。
在结构的图4中朝左前方指向的端侧上可以存在两个阻尼元件(未示出),这些阻尼元件与承载件108过渡区域连接,所述过渡区域处于承载件108的横向支腿与承载件108的大致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纵向支腿之间。这些阻尼元件允许支撑在图4中未示出的附加的支撑装置上,其中,这些阻尼元件在负载情况下弹性变形并且由此特别是也允许承载件结构相对于附加支撑而变形。
正如右边的侧向的外罩141在一个位置上所表示那样,侧向的外罩141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可重新封闭的开口、例如活门140或者门或者可取下的外罩部件,从而可以触及到下底部结构的内部空间。
图5示出了下底部承载件、例如根据图1的承载件的上端部的三维示图。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通过承载件的上端部上的板形区域所形成的表面尤其具有图1中所示出的总共八个孔6,这些孔在图5中不可见,因为螺栓85相应地穿过孔6延伸,所述螺栓在其下端部区域中通过螺母87固定,以防止松脱和掉落。在此,螺栓85分别以成对的形式保持槽体71,所述槽体具有在纵向上(在图5中从右后方朝左前方延伸)保持不变的横截面型廓并且在这个实施例中具有U形型廓。
如图6所示,这些槽体71可以设置在C形的槽83、84中,其中,槽83、84的开口允许螺栓的柄部朝下穿过。在此,纵向支撑杆2a的板形的上端部与螺母87之间分别设有间隔环81a、81b,当螺母87被拧紧时,所述间隔环使装配简易并且导致待拧紧的部件相互均匀地配合。通过槽体71防止螺栓85的体的扭转。
具有C形型廓的、相互平行地延伸的槽83、84优选设置在纵向承载件24的下侧上(例如图6的纵向承载件24a)。图2的特别的实施方式中相应的区域位于纵向承载件24a的下方并且通过带有附图标记83的箭头标示,以便表明槽83此外在所述区域中。槽83、84以及在其它纵向承载件上的车厢的其它侧上的相应的槽不必在纵向承载件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相反,这些槽例如在这样的纵向区段上延伸:所述下底部承载件的纵向位置应在所述纵向区段上自由调整。
图7中所示的装置设置在接收空间中,所述接收空间例如通过依据图3和图4所说明的下底部结构被限定。图7中与图3和图4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所述装置例如是不同的液体容器201、202、待冷却的电子分配装置204、待冷却的风机205、气体容器206、待冷却的变压器207和待冷却的变流器208以及冷却装置209。优选的是,所有这些装置置于下底部结构的板形元件和/或承载件上,从而它们将其全部的重力或者至少接近全部的重力施加到具有U形型廓的下底部承载件101-108上。
一个下底部承载件1和两个板形元件91a、91b在图8中所示出的局部示图表明了,可以取消使相邻的下底部承载件相互连接的纵向支撑杆。与其它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又表示同样的部件。因此,承载件1例如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承载件。然而,在具有U形型廓的下底部承载件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板形元件也可以从下方拧紧或者按其它方式从下方固定,如依据图8-10所描述那样。
板形元件91a、91b在其端部上分别设有在竖直的横截面中的Y形型廓,所述型廓包围板形承载件91的端部并且具有背离所述端部延伸的板形部分,所述板形部分具有用于让螺钉93穿过的穿通孔(参见图10)。承载件1的下侧设有配备内螺纹的相应的孔,螺钉93被拧入到这些孔中。在图10的相反图示中示出了所述组件的下侧,在该图示中可以看到螺钉93的头部,在所述头部下方可看见间隔保持件98,并且在所述间隔保持件下方又可以看见所述型廓94的伸出的板形元件,所述板形元件覆盖承载件的下侧。按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如图9中所示将两个板91固定在承载件1的下侧上,而且按同样的方式可以例如将另外四个板中的两个相对于承载件的中平面对称地固定在另外的纵向支撑杆2a上并且将四个板中的另外两个填充边缘侧的板之间的中间空间。
在图1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空气流从轨道车辆的环境通过空气入口307、风机309、待冷却的装置315以及又从接收空间301通过空气出口311到环境中。在此是简化示图。可以设置其它组成部分、特别是空气入口307上的污物颗粒过滤器以及空气出口311上用于污物的阻碍器,以便防止在空气压力关系偶然相反的情况下污物进入。空气进入也不必沿着轨道车辆的纵向在风机所在的位置上进行。对于沿着轨道车辆的纵向的空气出口的位置也相应适用。轨道车辆的纵向方向在图11和图12中相对于附图平面垂直地延伸。空气入口和风机不必在同一个位置上或者也不必在同一个纵向区段上的原因在于,接收空间301包含连续的或贯通的主空气体积。特别的是,空气因此可以相对于图11和图12垂直地特别是在待冷却的装置315与侧壁317a、317b之间流到这样的区域中:单个或者复数个风机将空气从所述区域引导走并且供应给待冷却装置。
图12示出了所述空气流也可以在纵向位置上进行,在所述纵向位置中设有下底部承载件300,所述下底部承载件可以例如是图1中所示的下底部承载件1。此外图12示出了,在车厢底部313下方、但在待冷却装置315上方可以设有电缆通道320、321,在所述电缆通道中可以铺设有特别是沿着轨道车辆纵向方向延伸的电缆,这些电缆在图12中以附图标记323标示。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装置在下底部接收空间401内部的布置方案。在此,特别是涉及被驱动的轨道车辆的两个转向架之间的接收空间,(例如高速牵引车头),其中,转向架中的驱动原动机(牵引原动机)和转向架自身在图13中未示出。然而,来自设置在接收空间401内部的行驶原动机风机403a、403b的空气输入通道405a、405b从接收空间401通往相邻的转向架之一的行驶原动机。由行驶原动机风机403从接收空间401的主空气引导流抽吸的空气通过这些空气输入通道405流向行驶原动机。
多个待冷却的装置和单元优选设置在中心(关于横向于轨道车辆的行驶方向的方向;行驶方向在图13中从上向下延伸)。在此,三个单元411、412、413组合成一个共同待冷却的装置,也就是说,单元411、412、413配属一个共同的风机410。在特别的实施例中,风机410(如通过对角线的点划线表示)分成两部分:在较右下方所示的部分中将冷却空气输送到单元411,并且在较左上方所示的部分中将冷却空气输送到单元412、413,这些单元连续由冷却空气穿流。单元411、412、413尤其可以是不同的变流器、特别是牵引变流器411、电源端的整流器412和辅助运行换流器413。
此外,在图13中示出一个另外的待冷却的装置417,所述另外的待冷却的装置对应于一个另外的风机415。所述风机415从接收空间401的主空气体积抽吸空气,并且将所述空气输送到待冷却的装置417,其例如可以是电池充电设备,所述电池充电设备给未在图13中示出的用于储存电能的电能储存器和/或电化学能储存器的电池充电。
由风机410、415以及必要时另外的风机所产生的空气流在待冷却的装置旁边被引导和/或穿过待冷却的装置并且优选通过接收空间401的下底部的相应的空气出口419、420、421排出到环境中,其中,这些空气出口419、420、421在图13中通过虚线的框架示出。
依据示出空气流动的箭头在图13中可以很好地看到,通过空气入口424至427进入到接收空间401中的空气可以在接收空间的纵向方向(在图13中从上向下)上分布。
在图1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接收空间(图中下方)的前面部分没有设有空气入口,因为在那里由于较高的行驶速度可能在接收空间401以外产生低压。但是由于大的、持续的主空气体积的原因,也确保了到行驶原动机风机403和到风机410的空气流,而不需要显著制动。

Claims (14)

1.一种轨道车辆,其中,
-所述轨道车辆具有车厢,所述车厢具有底部(13),所述底部在下部限定了用于运送人员和/或货物的车厢内部空间(17)的边界;
-在所述底部(13)下方形成接收空间(301;401),用于接收所述车辆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空间(301;401)全面地留出边缘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入口(307;424,425,426,427)和至少一个空气出口(139;419,420,421)并且被保护以防污物进入;
-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入口(307;424,425,426,427)使所述接收空间(301;401)的主空气体积朝所述轨道车辆的环境打开,其中,所述主空气体积包含所述接收空间(301;401)中的空气的主要部分并且因此形成用于冷却空气的储存容器;
-在所述接收空间(301;401)中设有至少一个装置并且设有至少一个风机(309;410,415),在所述风机(309;410,415)运行时,所述风机将来自所述主空气体积的空气加速,从而使得空气流向至少一个待冷却的、位于所述接收空间的内部或者外部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空间(401)中沿着所述轨道车辆的纵向方向分布地在所述接收空间(401)的纵向区段上设置所述车辆的多个装置,其中,所述主空气体积至少在所述纵向区段上延伸并且所述主空气体积在所述纵向区段中是贯通的,也就是说,没有被划分成单个地、相互隔开的和相互隔离的隔间,并且所述车辆的所述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纵向区段的前部区域中,在所述前部区域中在所述接收空间(401)的侧壁中不存在空气入口,然而在所述纵向区段较后设置的区域中,在所述接收空间(401)的侧壁中设有空气入口,空气通过所述空气入口能够进入到所述接收空间(401)的主体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所述接收空间在车下区域中可供使用的最大长度上沿着所述轨道车辆的行驶方向在所述轨道车辆的两个转向架之间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在所述接收空间(301;401)中设置多个待冷却的装置,并且所述多个待冷却的装置中的每个都对应于至少一个风机(309;410,415),在所述风机(309;410,415)运行时,所述风机将来自所述主空气体积的空气加速,从而使得空气流向对应的待冷却的装置并且将所述装置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的重力的主要部分向下施加到所述接收空间(301;401)的下部结构上并且通过所述下部结构作用到所述车厢上,从而在所述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的上方存在向着所述车厢内部空间(17)的底部(13)的自由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在所述车厢内部空间(17)的底部(13)与侧壁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分别设有用于传递纵向力的纵向承载件(24),所述纵向承载件沿着所述车厢的纵向方向延伸,其中,所述车厢具有至少一个下底部承载件(1;300),所述下底部承载件在所述底部(13)下方从一个纵向承载件(24a)朝另一个纵向承载件(24b)延伸,其中,所述下底部承载件(1;300)部分地以一个间距相对于所述底部(13)延伸,从而使得所述接收空间(301;401)的一部分位于所述下底部承载件(1;300)与所述底部(1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在所述接收空间的内部相对于所述接收空间(301;401)的至少一个侧壁有间距地设置,从而在所述装置与所述侧壁之间保留自由空间,所述自由空间形成所述主空气体积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车辆,其中,所述轨道车辆是高速列车的列车部件。
8.一种用于制造轨道车辆的方法,其中,
-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车厢,所述车厢具有底部(13),所述底部在下部限定了用于运送人员和/或货物的车厢内部空间(17)的边界;
-在所述底部(13)的下方形成了接收空间(301;401),用于接收所述车辆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空间(301;401)全面地留出边缘,其中,设有所述接收空间(301;401)的至少一个空气入口(307;424,425,426,427)和至少一个空气出口(139;419,420,421),并且所述接收空间(301;401)被保护以防污物进入;
-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入口(307;424,425,426,427)被如此设置,使得所述接收空间(301;401)的主空气体积朝所述轨道车辆的环境打开,其中,所述主空气体积包含所述接收空间(301;401)中的空气的主要部分并且因此形成用于冷却空气的储存容器;
-在所述接收空间(301;401)中设有至少一个装置并且设有至少一个风机(309;410,415),在所述风机(309;410,415)运行时,所述风机将来自所述主空气体积的空气加速,从而使得空气流向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空间(401)中沿着所述轨道车辆的纵向方向分布地在所述接收空间(401)的纵向区段上设置所述车辆的多个装置,其中,所述主空气体积至少在所述纵向区段上延伸并且所述主空气体积在所述纵向区段中是贯通的,也就是说,没有被划分成单个地、相互隔开的和相互隔离的隔间,并且所述车辆的所述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纵向区段的前部区域中,在所述前部区域中在所述接收空间(401)的侧壁中不存在空气入口,然而在所述纵向区段较后设置的区域中,在所述接收空间(401)的侧壁中设有空气入口,空气通过所述空气入口能够进入到所述接收空间(401)的主体积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入口(307;424,425,426,427)或者所述空气入口(307;424,425,426,427)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所述接收空间(301;401)的侧壁中的留空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收空间(301;401)中设置多个待冷却的装置并且所述多个待冷却的装置中的每个都对应于至少一个风机(309;410,415),在所述风机(309;410,415)运行时,所述风机将来自所述主空气体积的空气加速,从而使得空气流向对应的待冷却的装置并且将所述装置冷却。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的重力的主要部分向下施加到所述接收空间(301;401)的下部结构上并且通过所述下部结构作用到所述车厢上,从而在所述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的上方存在向着所述车厢内部空间(17)的底部(13)的自由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车厢内部空间(17)的底部(13)与侧壁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分别设有用于传递纵向力的纵向承载件(24),所述纵向承载件沿着所述车厢的纵向方向延伸,其中,设有至少一个下底部承载件(1;300),所述下底部承载件在所述底部(13)下方从一个纵向承载件(24a)朝另一个纵向承载件(24b)延伸,其中,所述下底部承载件(1;300)部分地以一个间距相对于所述底部(13)延伸,从而使得所述接收空间(301;401)的一部分位于所述下底部承载件(1;300)与所述底部(13)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待冷却的装置在所述接收空间的内部相对于所述接收空间(301;401)的至少一个侧壁有间距地设置,从而在所述装置与所述侧壁之间保留自由空间,所述自由空间形成所述主空气体积的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轨道车辆是高速列车的列车部件。
CN201280020859.8A 2011-02-28 2012-02-28 在底部下方具有接收空间的轨道车辆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5020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13175A DE102011013175A1 (de) 2011-02-28 2011-02-28 Schienenfahrzeug mit Aufnahmeraum unterhalb des Bodens
DE102011013175.2 2011-02-28
PCT/EP2012/053323 WO2012116971A1 (de) 2011-02-28 2012-02-28 Schienenfahrzeug mit aufnahmeraum unterhalb des bode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2077A CN103502077A (zh) 2014-01-08
CN103502077B true CN103502077B (zh) 2017-02-22

Family

ID=45808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0859.8A Active CN103502077B (zh) 2011-02-28 2012-02-28 在底部下方具有接收空间的轨道车辆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681094B1 (zh)
CN (1) CN103502077B (zh)
DE (1) DE102011013175A1 (zh)
ES (1) ES2603638T3 (zh)
WO (1) WO20121169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004906A1 (de) * 2013-03-15 2014-09-18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Baugruppe für einen Behälter und Schienenfahrzeug mit einer Baugruppe für einen Behälter
WO2016135782A1 (ja) * 2015-02-27 2016-09-0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取付金具、取付ユニット、及び鉄道車両
DE102015211064A1 (de) * 2015-06-16 2016-12-22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Antriebsanordnung für Schienenfahrzeug, Schienenfahrzeug mit Antriebsanordnung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r Antriebsanordnung und des Schienenfahrzeugs
DE102016122809A1 (de) * 2016-11-25 2018-05-30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Abdichtungsprofil für Einhausungskonstruktion eines Schienenfahrzeugs
JP2021501090A (ja) * 2017-10-30 2021-01-14 アーベーベー・シュバイツ・アーゲーABB Schweiz AG 鉄道車両の電力変換装置のための冷却システム
DE102018207473A1 (de) * 2018-05-15 2019-11-21 Siemens Mobility GmbH Variable Transformatorhalteeinrichtung für E-Lok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23647A1 (de) * 1992-07-17 1994-01-20 Siemens Ag Vorrichtung zur Kühlung von elektronischen Einheiten einer Energieversorgungsanlage für Reisezugwagen
CN1193582A (zh) * 1997-03-19 1998-09-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运输设备和应用于其中的通风装置
EP1095836A2 (de) * 1999-10-26 2001-05-02 DaimlerChrysler AG Unterflurcontainer für Schienenfahrzeuge
CN201049628Y (zh) * 2006-12-20 2008-04-23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底架承载式风道
CN101489850A (zh) * 2006-07-12 2009-07-22 西门子公司 具有用于布置在车底部位中的部件的冷却装置的轨道车辆
CN201580383U (zh) * 2009-10-14 2010-09-15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车体底架无动力通风冷却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46767A (ja) * 1996-03-05 1997-09-19 Hitachi Ltd 電気車用電力変換装置
DE19632053C2 (de) * 1996-08-08 2000-10-05 Voith Turbo Beteiligungs Gmbh Unterflurkühl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Kühlung elektrischer Leistungsbauteile in Schienenfahrzeugen
DE102008045952A1 (de) 2008-09-04 2010-03-2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chienenfahrzeug mit Umschaltung zwischen Winter- und Sommerbetrieb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23647A1 (de) * 1992-07-17 1994-01-20 Siemens Ag Vorrichtung zur Kühlung von elektronischen Einheiten einer Energieversorgungsanlage für Reisezugwagen
CN1193582A (zh) * 1997-03-19 1998-09-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运输设备和应用于其中的通风装置
EP1095836A2 (de) * 1999-10-26 2001-05-02 DaimlerChrysler AG Unterflurcontainer für Schienenfahrzeuge
CN101489850A (zh) * 2006-07-12 2009-07-22 西门子公司 具有用于布置在车底部位中的部件的冷却装置的轨道车辆
CN201049628Y (zh) * 2006-12-20 2008-04-23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底架承载式风道
CN201580383U (zh) * 2009-10-14 2010-09-15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车体底架无动力通风冷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2077A (zh) 2014-01-08
EP2681094B1 (de) 2016-08-24
WO2012116971A1 (de) 2012-09-07
ES2603638T3 (es) 2017-02-28
EP2681094A1 (de) 2014-01-08
DE102011013175A1 (de) 201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2077B (zh) 在底部下方具有接收空间的轨道车辆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74066A (zh) 蓄电池装置和方法
ES2503560T3 (es) Caja de vagón para un vehículo sobre raíles y procedimiento para su fabricación
CN103318268A (zh) 车载板及车载板纵剖面元件
CN104627196B (zh) 一种高速轨道车辆转向架
WO2023078266A1 (zh) 冷藏车厢及具有其的铁路冷藏车
CN103738348B (zh) 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
CN203844755U (zh) 一种轨道车辆底架结构
CN103151573B (zh) 具有连续且平行的流体流动的电动车辆电池
CN205916192U (zh) 一种轻量化中巴车的底盘模块结构
CN202413811U (zh) 高速动车组空调风道系统
CN102975725B (zh) 动力分散且相对集中的动车组
CN112849176B (zh) 车厢及轨道车辆
US20210229711A1 (en) Rail engine with technical equipment attachment device
CN203995628U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客车
CN202944334U (zh) 动力分散且相对集中的动车组
US20060096347A1 (en) Locomotive
CN207842940U (zh) 车辆车体及空铁车辆
WO2019100717A1 (zh) 一种卧铺车及列车
CN208746007U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06427034U (zh) 列车门挂装装置、车门和列车
CN202295004U (zh) 车顶组件及客运车辆
CN109318912A (zh) 轨道列车及其车厢
CN206849906U (zh) 电池壳体及其侧围组件
Winter Novel rail vehicle concepts for a high speed train: the next generation tra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