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0753B - 一种oled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oled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0753B
CN103500753B CN201310451598.1A CN201310451598A CN103500753B CN 103500753 B CN103500753 B CN 103500753B CN 201310451598 A CN201310451598 A CN 201310451598A CN 103500753 B CN103500753 B CN 103500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floater
light
black coating
layer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15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0753A (zh
Inventor
路林
曹建伟
刘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515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00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00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0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0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0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提高显示面板的对比度。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非发光区;所述发光区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阳极、阴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材料功能层;进一步,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基板外侧的黑色涂层,所述黑色涂层用于吸收外界射入显示面板的环境光。用于需要降低电极反射率的OLED显示器。

Description

一种OLED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薄型显示器需求量的提高,自发光显示器的技术开发在近年来日益重要。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在内的自发光显示器,其技术成熟度也日趋成熟。以OLED显示器为例,显示面板的对比度往往是评价整体质量的一大考虑。
当对比度高时,显示面板整体的颜色和影像表现都较为理想。其中,在提高对比度的方式上,除了提高显示单元的亮度外,还可以采用阻隔外在环境光的反射的方式。由于外界环境光会从显示面板进入显示面板内,再经由显示面板内的金属电极等反射出显示面板,对于位于显示面板出光侧的观看者来说,其除接收到显示面板的发光区发出的显示用光线,还接收到外界环境光入射到显示面板后反射出的光线,由于反射光线射入人眼后,人眼能感知一定的亮度,同时当人眼接收到的显示面板的发光区发出的显示用光线时,会导致人眼感知的显示用光线的亮度降低,从而造成OLED显示面板对比度下降,因此,如何降低外在环境光的反射已成为目前研究的方向。
为了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传统上是在显示面板的基板外表面上设置偏光片,其原理为:当外界环境光射入偏光片后,只有与该偏光片的偏振方向一致的偏振光通过偏光片,当该部分偏振光遇到金属电极反射回来后,其偏振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所述偏振光不能从显示面板射出;然而该方法虽然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光反射率,但是由于所述偏振片是平铺一层设置,其在大大降低光反射率的同时,会导致显示面板的发光区发出的显示用光线中很大一部分光不能出射,即光透过率大大降低(光透过率只有45%左右),故在正常显示时,需增加显示的亮度,这样会导致该显示面板使用寿命的降低。此外偏光片的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可提高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非发光区;所述发光区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阳极、阴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材料功能层;进一步,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基板外侧的黑色涂层,所述黑色涂层用于吸收外界射入显示面板的环境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该OLED显示面板发光区和非发光区;所述发光区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阳极、阴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材料功能层;进一步,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基板外侧的黑色涂层,所述黑色涂层用于吸收外界射入显示面板的环境光。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基板外侧设置黑色涂层,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光进入OLED显示面板的光线量,从而减小因OLED显示面板内部金属电极反射外界环境光而造成的反射光,进而增加显示面板的对比度。另外,将所述黑色涂层设置在基板的外侧,其制作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一;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发光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二;
图1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三;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黑色涂层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黑色涂层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第一黑色涂层和第二黑色涂层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保护层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填平层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所述有机材料功能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发光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发光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面发光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下发光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双面发光型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显示区域;02-非显示区域;10-发光区;20-第一非发光区;100-衬底基板;101-阳极;102-阴极;103-有机材料功能层;1031-电子传输层;1032-发光层;1033-空穴传输层;1034-电子注层;1035-空穴注入层;200-封装层(封装玻璃基板);201-TFT;202-栅线;203-数据线;301-第一黑色涂层;301a-第一膜层;301b-第二膜层;301c-第三膜层;302-第二黑色涂层;401-保护层;501-填平层;600-封装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如图1a和图1b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10和非发光区;所述发光区10位于显示区域01内,所述非发光区由第一非发光区20和第二非发光区构成,其中,所述第一非发光区位于显示区域01内,所述第二非发光区为非显示区域02。所述发光区10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上阳极101、阴极102、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材料功能层103;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201(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为TFT)、与所述TFT连接的栅线202和数据线203等;所述非显示区域02包括周边电路。
进一步的,如图1c、图1d、图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基板外侧的黑色涂层,所述黑色涂层用于吸收外界射入显示面板的环境光。
这里,所述黑色涂层的材料可以为油墨、石墨、黑色树脂,也可以是油墨、石墨、黑色树脂中的一种与无机材料如黑色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所述黑色涂层例如可以是通过采用旋涂、转印、丝网印刷、喷涂、构图工艺等方法制备得到的薄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对所述黑色涂层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定,只需在保证该显示面板实现显示的基础上,所述黑色涂层能吸收外界射入显示面板的环境光即可。
第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域01可以由呈矩阵排布的多个显示单元构成的,每个显示单元可以由TFT201、阳极101、阴极102、以及有机材料功能层103等构成。在此情况下,所述发光区10是由各个显示单元中的阳极101、阴极102、以及有机材料功能层103限定的部分构成;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是由各个显示单元中其余非发光部分构成。
此外,针对任一个显示单元,不对其中包含的TFT201的个数进行限定。当任一个所述显示单元中的TFT201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还包括所述至少两个TFT相互连接的连接线。
第三,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进行限定,其可以是下发光型,也可以是上发光型,当然也可以是双面发光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10和非发光区;所述发光区10位于显示区域01内,且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上阳极101、阴极102、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材料功能层103;所述非发光区由第一非发光区20和第二非发光区构成,其中,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位于显示区域01内,所述第二非发光区为非显示区域02;进一步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基板外侧的黑色涂层,所述黑色涂层用于吸收外界射入显示面板的环境光。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基板外侧设置所述黑色涂层,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光进入OLED显示面板的光线量,从而减小因OLED显示面板内部金属电极反射外界环境光而造成的反射光,进而增加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其中,相比于将所述黑色涂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内部,例如在基板上先形成所述黑色涂层,然后形成TFT的栅极,在形成栅极时由于刻蚀时使用的是酸性刻蚀液,当去除位于栅极上方的光刻胶时用的又是碱性刻蚀液,由于受到材料的限制,势必会对位于下方的黑色涂层产生影响;又例如在基板上先形成TFT、阴极、阳极等,然后形成黑色涂层时,其形成时又会受到已有图形的限制,对于制作难度大大增加;又例如在形成黑色涂层前形成保护层来避免后续图形制作对黑色涂层的影响,则又会导致显示面板的厚度增大;本发明实施例将所述黑色涂层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基板外侧,由于基板外侧没有其他图形,因此,在形成黑色涂层时无需考虑对形成在基板另一侧的图形的影响,同时在形成其他图形时也不会对所述黑色涂层造成影响,降低了工艺制作难度;并且也无需形成保护层来隔离该黑色涂层与其他图形,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厚度的增加。
此外,当所述黑色涂层包括与所述发光区10对应的部分时,只要合理设置该部分的黑色涂层的厚度,便可以尽量少的降低该黑色涂层对发光区10发出的光的透过率的影响,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设置偏光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黑色涂层可以很好的减少对发光区10发出的光的透过率的影响。
由于黑色涂层的材料可以为油墨、石墨、黑色树脂,其价格低廉,且由于制作工艺简单,使得其制作成本也降低,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偏光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黑色涂层的价格也比较低廉。
基于上述描述的所述黑色涂层,如图1c所示,所述黑色涂层可以包括至少与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对应的第一黑色涂层301,这样,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光进入位于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的TFT、栅线、数据线等处的光线量,从而减小因TFT、栅线、数据线等反射外界环境光而造成的反射光,进而增加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与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对应是指,沿出光方向,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的投影与所述黑色涂层的投影重叠。
目前,为了使显示面板更加薄型化,并减少制备过程的工艺制程、降低产品成本,比较常用的方法会采用GOA(Gate Driver on Array,阵列基板行驱动)技术,即直接将栅极驱动电路制作在基板上,来代替外接驱动IC。
基于此,进一步优选的,如图1d所示,所述黑色涂层可以包括与所述非发光区对应的第一黑色涂层301。其中,所述非发光区包括第一非发光区20和第二非发光区。
由于位于第二非发光区,即非显示区域02的GOA电路是通过金属走线形成的,而在非显示区域02的GOA电路中的金属走线的集成度很高,当外界环境光经GOA电路中的金属走线反射出来后,会进一步造成显示面板对比度的下降,因此,优选的,将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设置为与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和所述第二非发光区均对应,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光进入位于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的TFT、栅线、数据线等处的光线量,还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光进入第二非发光区,即非显示区域02的光线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黑色涂层301中与所述非显示区域02对应的部分的面积可以小于等于所述非显示区域02的面积,根据实际情况,以能阻挡外界环境光入射到所述非显示区域02后的反射为准。
优选的,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可以包括多层膜层。
考虑到制作形成相对厚度较厚的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时,受到工艺例如丝网印刷工艺的限制,不可能通过一次工艺便形成相对较厚的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因此,当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的厚度相对较厚例如几十μm时,优选的,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可以包括多层膜层。即:根据需要的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的厚度,可以通过多次工艺例如多次丝网印刷工艺,形成多层膜层。
这里,所述多层膜层的面积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考虑到当多层膜层的面积相等时,通过多次工艺例如丝网印刷工艺形成多层膜层时,每次工艺的对位误差需非常小,否则很容易发生移位,而导致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延伸到所述发光区10,使该位置的发光区10不透光而影响显示效果,因此,优选的,所述多层膜层的面积可以不相等,并沿与出光方向垂直的方向,每层膜层的面积依次减小,且所述每层膜层的中心线重合;其中,最大面积的膜层,其面积不能超过对应的所述非发光区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每层膜层的厚度为0.1~10μm。
这样,一方面,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可以吸收垂直和非垂直入射到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的光线量;另一方面,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还可以阻挡一部分非垂直入射的环境光射入显示面板中,从而有效减少环境光射入显示面板的光线量。
示例的,以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光从衬底基板100出射为例,如图2a所示,若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为单层膜层,且厚度为5μm,在例如45°的环境光照射下,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仅能阻挡环境光射入区域长度为L1的区域。
然而,如图2b所示,若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包括每层厚度为5μm的三层膜层,即:第一膜层301a、第二膜层301b、第三膜层301c;并沿与出光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一膜层301a、第二膜层301b、第三膜层301c的面积依次减小,且所述第一膜层301a、第二膜层301b、第三膜层301c的中心线重合;在上述45°的环境光照射下,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可以阻挡环境光射入区域长度为L2的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以45°的环境光为例进行说明。然而,相对于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为单层膜层,当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为多层膜层时,对其他大于0小于90°入射的环境光,由该多层膜层构成的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也可使阻挡的区域变大。
通过上述描述,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的总厚度增加,第一黑色涂层301可以阻挡非垂直入射的环境光射入的区域就变大,从而可有效减少环境光的射入量。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通过合理设置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1的膜层数以及总的厚度,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1可以完全阻挡一定角度环境光射入显示面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附图2b仅示意性的画出了由三层膜层组成的第一黑色涂层301,并沿与出光方向垂直的方向,每层膜层的面积依次减小且所述每层膜层的中心线重合的情况,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需明白,在不受制备工艺限制的情况下,所述多层膜层的面积为相等时,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可以阻挡非垂直入射的环境光射入显示面板的范围更大。其中,所述多层膜层的面积相等,即为:沿与出光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多层膜层的投影完全重叠。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黑色涂层还包括至少与所述发光区10对应的第二黑色涂层302,所述第二黑色涂层302沿出光方向的厚度为大于0小于50nm。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外界环境光射入显示面板内部,从而减少金属电极、金属连线等的光反射量。此外,将所述第二黑色涂层302做的较薄,也可以尽可能小的减小所述第二黑色涂层302对所述发光区10出射的光的透过率的影响。这里将所述第二黑色涂层302沿出光方向的厚度设定为大于0小于50nm时,光透过率可达到70%~80%。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黑色涂层包括第二黑色涂层302时,可以先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基板外侧例如衬底基板100外侧,形成所述第二黑色涂层302,考虑到工艺的方便,优选为直接在所述衬底基板100外侧旋涂一层超薄的例如10nm的黑色薄膜,然后在该超薄的黑色薄膜上,相应的位置处形成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
进一步地,考虑到将上述的黑色涂层设置在显示面板出光侧基板的外侧时,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划伤,因此,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光侧的基板例如衬底基板100外侧的透明保护层401;其中,所述黑色涂层设置在所述保护层401和所述出光侧的基板之间。
这里,所述透明保护层401的材料可以无机材料,也可以是塑料例如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还可以是透明胶带或偏光片,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层401和所述出光侧的基板例如衬底基板100外侧之间的填平层501,所述填平层501用于填平所述保护层401和所述出光侧的基板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填平层501还用于吸收外界环境光和/或提高出光效率。
由于与发光区10对应的第二黑色涂层302的厚度很薄,相对于第一黑色涂层301与所述保护层401之间具有间隙,因此,将所述填平层501设置在该间隙处,一方面可以填补间隙,另一方面,通过设定该填平层501的材料还可以进一步的吸收环境光,或提高所述发光区10的出光效率。
对于能够使发光区10发光的所述有机材料功能层103,可选的,如图6所示,其可以至少包括电子传输层1031、发光层1032和空穴传输层1033;为了能够提高所述电子和所述空穴注入发光层1032的效率,如图6所示,所述有机材料功能层103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阴极102与所述电子传输层1031之间的电子注入层1034,以及在所述阳极101与所述空穴传输层1033之间的空穴注入层1035。
当给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所述阳极101和所述阴极102均加上工作电压时,所述阳极101中的空穴和所述阴极102中的电子均注入到所述发光层1032中,所述空穴和所述电子在所述发光层1032中相遇,二者由于库伦力的作用复合在一起形成电子-空穴对并放出能量,所述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出,光线经过发光层1032中不同的发光分子显示不同颜色的光,并从所述有机材料功能层103的两侧均匀地射出。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发光层1032至少包括发红、绿、蓝光的发光分子。当然,还可以包括发白光的发光分子。
这里,可以根据呈矩阵排布的多个显示单元,以至少三个显示单元为一组,依次发红、绿、蓝光。
或者,所述发光层1032可以只包括发白光的发光分子,在此情况下,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光区10的彩色滤光膜,且所述彩色滤光膜设置在所述阴极102和/或阳极101的出光侧。
例如,当所述阳极101为透明导电材料,所述阴极102为不透明导电材料时,所述彩色滤光膜可以设置在所述阳极101的出光一侧;当所述阳极101为不透明导电材料,所述阴极102为透明导电材料时,所述彩色滤光膜可以设置在所述阴极102的出光一侧;当所述阳极101和所述阴极102均为透明导电材料时,所述彩色滤光膜分别设置在所述阳极101和阴极102的出光一侧。
这样,通过采用发光区发红、绿、蓝光,或所述发光区10发射白光,搭配彩色滤光膜的方式,可实现显示面板的全彩化显示。
基于上述对发光区10的所述有机材料功能层103的描述可知,从有机材料功能层103发出的光是双向的,即从上方和下方均发出,那么,在光线传输过程中,如果没有遇到阻挡,便可直接从显示面板射出,若遇到阻挡例如不透明材料的阴极102或阳极101,则会被该不透明材料的电极反射回去而从显示面板的另一方向射出。
因此,根据所述阳极101和所述阴极102的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单面发光型显示面板和双面发光型显示面板;即:当所述阳极101和所述阴极102中其中一个电极的材料为不透明材料时,所述显示面板为单面发光型显示面板;当所述阳极101和所述阴极102的材料均为透明材料时,所述显示面板为双面发光型显示面板。
对于单面发光型显示面板,根据所述阳极101和所述阴极102的材料以及相对位置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上发光型显示面板和下发光型显示面板。
具体的,如图7a所示,当所述阳极101靠近所述衬底基板100设置,所述阴极102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00设置,且所述阳极101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所述阴极102的材料为不透明导电材料时,由于光从阳极101、再经衬底基板100一侧出射,因此,可以称为下发光型。在此基础上,所述黑色涂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100的外侧。
这里,所述衬底基板100可以是玻璃材质的基板,也可以是透明柔性塑料材质的基板。
如图7b所示,当所述阳极101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00设置,所述阴极102靠近所述衬底基板100设置,且所述阳极101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所述阴极102的材料为不透明导电材料时,由于光从阳极101、再经与衬底基板100相对设置的封装层200出射,因此,可以称为上发光型。在此基础上,所述黑色涂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200的外侧。
其中,由于上述的所述有机材料功能层103的有机材料和作为电极的金属材料对氧气和水气相当敏感,渗透进入显示面板内部的氧气和水气会影响显示面板的寿命,因此,所述显示面板基板都会包括与所述衬底基板100相对设置的封装层200,用于隔绝氧气和水气。
这里,以所述封装层200为封装玻璃基板进行说明,此时,所述封装玻璃基板和所述衬底基板100通过封装胶600粘附在一起。其中,所述封装胶600位于第二非发光区,即非显示区域02。
当然所述封装层200还可以是一层薄膜,在此不作限定。
如图7c所示,当所述阳极101靠近所述衬底基板100设置,所述阴极102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00设置,且所述阳极101和所述阴极102的材料均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ITO(Indium Tin Oxides,氧化铟锡)时,由于光一方面从阳极101、再经衬底基板100一侧出射,另一方面从阴极102、再经封装层200一侧出射,因此可以称为双面发光型。在此基础上,所述黑色涂层即分别设置在衬底基板100和所述封装层200的外侧。
下面提供两个具体实施例,以详细描述上述的显示面板。
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下发光型OLED显示面板,如图8所示,包括衬底基板100和相对设置的封装玻璃基板200,且所述封装玻璃基板200和所述衬底基板100通过封装胶600粘附在一起;该显示面板被划分为显示区域01和非显示区域02,所述显示区域01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显示单元,每个显示单元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100上的TFT201和发光器件;所述TFT201包括栅极、栅绝缘层、有源层、源极和漏极,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与所述TFT201的漏极电连接的透明的阳极101、设置在阳极上方的不透明的阴极102、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101和所述阴极102之间的有机材料功能层103。其中,每个显示单元的发光器件构成所述发光区10;每个显示单元的TFT201,以及与所述TFT201的栅极电连接的栅线202、与所述TFT201的源极电连接的数据线203等构成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和所述非显示区域02构成非发光区。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100外侧的黑色涂层,所述黑色涂层包括第一黑色涂层301和第二黑色涂层302;其中,所述第二黑色涂层302平铺一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100设置,且沿出光方向的厚度为大于0小于50nm;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设置在所述第二黑色涂层302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00一侧,并与所述非发光区对应,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可以由多层膜层组成,每层膜层的厚度为0.1~10μm,并沿与出光方向垂直的方向,每层膜层的面积依次减小,且所述每层膜层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该黑色涂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00一侧的透明保护层401,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层401和所述衬底基板100之间的填平层501,所述填平层501用于填平所述保护层401和所述衬底基板100之间的间隙。
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衬底基板100的出光侧设置与所述非发光区对应的第一黑色涂层301,至少与所述发光区10对应的超薄第二黑色涂层302,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光进入显示面板的光线量,从而减小因显示面板中的金属电极反射外界环境光而造成的反射光,进而增加显示面板的对比度。另外,将所述黑色涂层设置在基板的外侧,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双面显示型OLED显示面板,如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黑色涂层还设置在所述封装玻璃基板200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该黑色涂层远离所述封装玻璃基板200一侧的透明保护层401,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护层401和所述衬底基板100、封装玻璃基板200之间的填平层501。
通过将所述阳极101和所述阴极102设置为透明,可以实现双面显示,并且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衬底基板100和所述封装玻璃基板200的出光侧设置与所述非发光区对应的第一黑色涂层301,至少与所述发光区10对应的超薄第二黑色涂层302,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光进入显示面板的光线量,从而减小因显示面板中的金属电极反射外界环境光而造成的反射光,进而增加显示面板的对比度。另外,将所述黑色涂层设置在基板的外侧,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目前的OLED显示基板的出光侧基板外侧形成黑色涂层,所述黑色涂层用于吸收外界射入显示面板的环境光。
其中,可以采用旋涂、转印、丝网印刷、喷涂、构图工艺等方法制备得到所述黑色涂层。
所述黑色涂层的材料可以为油墨、石墨、黑色树脂,也可以是油墨、石墨、黑色树脂中的一种与无机材料如黑色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对于目前的OLED显示基板,其可以包括发光区10和非发光区;所述发光区10位于显示区域01内,所述非发光区由第一非发光区20和第二非发光区构成,其中,所述第一非发光区位于显示区域01内,所述第二非发光区为非显示区域02。所述发光区10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上阳极101、阴极102、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材料功能层103;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201(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为TFT)、与所述TFT连接的栅线202和数据线203等;所述非显示区域02包括周边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所述阳极101和所述阴极102的形成顺序进行限定。对于所述阳极101和所述阴极102的材料,可以是均为透明导电材料,也可以是其中一个电极为透明导电材料,另一个为不透明的金属导电材料。
基于此,可选的,参考图1c所示,所述黑色涂层可以包括至少与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对应的第一黑色涂层301。这样,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光进入位于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的TFT、栅线、数据线等处的光线量,从而减小因TFT、栅线、数据线等反射外界环境光而造成的反射光,进而增加显示面板的对比度。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1d所示,所述黑色涂层可以包括与所述非发光区对应的第一黑色涂层301。其中,所述非发光区包括第一非发光区20和第二非发光区。
进一步优选的,参考图2b所示,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包括多层膜层。
考虑到制作形成相对厚度较厚的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时,受到工艺例如丝网印刷工艺的限制,不可能通过一次工艺便形成相对较厚例如几十μm的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因此,当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的厚度相对较厚时,优选的,可以通过形成多层膜层的方式来形成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即:根据需要的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的厚度,可以通过多次工艺例如多次丝网印刷工艺,形成多层膜层。
这里,所述多层膜层的面积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考虑到当多层膜层的面积相等时,通过多次工艺例如丝网印刷工艺形成多层膜层时,每次工艺的对位误差需非常小,否则很容易发生移位,而导致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延伸到所述发光区10,使该位置的发光区10不透光而影响显示效果,因此,优选的,在形成所述多层膜层时,其面积可以不相等,并沿与出光方向垂直的方向,每层膜层的面积依次减小,且所述每层膜层的中心线重合;其中,最大面积的膜层,其面积不能超过对应的所述非发光区的面积。
这里,参考图2b所示,在形成多层膜层时,以油墨材料为例,可以丝网印刷多次形成第一膜层301a、第二膜层301b、第三膜层301c。
这样,一方面,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可以吸收垂直和非垂直入射到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的光;另一方面,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还可以阻挡一部分非垂直入射的环境光射入显示面板中,从而有效减少环境光射入显示面板的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明白,在不受制备工艺限制的情况下,所述多层膜层的面积为相等时,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1可以阻挡一定角度环境光射入显示面板的范围更大。其中,所述多层膜层的面积相等,即为:沿与出光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多层膜层的投影完全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每层膜层的厚度为0.1~10μm。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黑色涂层还包括至少与所述发光区10对应的第二黑色涂层302,所述第二黑色涂层302沿出光方向的厚度为大于0小于50nm。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外界环境光射入显示面板内部,从而减少金属电极、金属连线等的光反射量。此外,将所述第二黑色涂层302做的较薄,也可以尽可能小的减小所述第二黑色涂层302对所述发光区10出射的光的透过率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黑色涂层包括第二黑色涂层302时,可以先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基板外侧例如衬底基板100的出光侧,形成所述第二黑色涂层302,考虑到工艺的方便,优选为直接在所述衬底基板100外侧旋涂一层超薄的例如10nm的黑色薄膜,然后在该超薄的黑色薄膜上,相应的位置处形成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
进一步地,参考图4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出光侧的基板例如衬底基板100出光侧形成透明保护层401;其中,所述黑色涂层形成在所述保护层401和所述出光侧的基板之间。
这里,所述透明保护层401的材料可以无机材料,也可以是塑料例如PET,还可以是透明胶带或偏光片,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参考图5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保护层401和所述出光侧的基板例如衬底基板100之间形成填平层501,所述填平层501用于填平所述保护层401和所述出光侧的基板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填平层501还用于吸收外界环境光和/或提高出光效率。
由于与发光区10对应的第二黑色涂层302的厚度很薄,相对于第一黑色涂层301与所述保护层401之间具有间隙,因此,将所述填平层501设置在该间隙处,一方面可以填补间隙,另一方面,通过设定该填平层501的材料还可以进一步的吸收环境光,或提高所述发光区10的出光效率。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为下发光型显示面板;所述黑色涂层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100。
例如,如图7a所示,当所述阳极101靠近所述衬底基板100形成,所述阴极102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00形成,且所述阳极101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所述阴极102的材料为不透明导电材料时,由于光从阳极101、再经衬底基板100一侧出射,因此,可以称为下发光型。在此基础上,所述黑色涂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100的外侧。
这里,所述衬底基板100可以是玻璃材质的基板,也可以是透明柔性塑料材质的基板。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为上发光型显示面板;所述黑色涂层形成在封装层200上;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200。
例如,参考图7b所示,当所述阳极101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00形成,所述阴极102靠近所述衬底基板100形成,且所述阳极101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所述阴极102的材料为不透明导电材料时,由于光从阳极101、再经与衬底基板100相对设置的封装层200出射,因此,可以称为上发光型。在此基础上,所述黑色涂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200的外侧。
其中,由于上述的所述有机材料功能层103的有机材料和作为电极的金属材料对氧气和水气相当敏感,渗透进入显示面板内部的氧气和水气会影响显示面板的寿命,因此,所述显示面板基板都会包括与所述衬底基板100相对设置的封装层200,用于隔绝氧气和水气。
这里,以所述封装层200为封装玻璃基板进行说明,此时,所述封装玻璃基板和所述衬底基板100通过封装胶600粘附在一起。其中,所述封装胶600位于第二非发光区,即非显示区域02。
当然所述封装层200还可以是一层薄膜,在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为双面显示面板;所述黑色涂层分别形成在封装层200上和所述衬底基板100上。
例如,参考图7c所示,当所述阳极101靠近所述衬底基板100形成,所述阴极102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00形成,且所述阳极101和所述阴极102的材料均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ITO时,由于光一方面从阳极101、再经衬底基板100一侧出射,另一方面从阴极102、再经封装层200一侧出射,因此可以称为双面发光型。在此基础上,所述黑色涂层即分别设置在衬底基板100和所述封装层200的外侧。
下面提供一个具体实施例,以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下发光型OLED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OLED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被划分为显示区域01和非显示区域02,所述显示区域01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显示单元,每个显示单元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100上的TFT201和发光器件;所述TFT201包括栅极、栅绝缘层、有源层、源极和漏极,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与所述TFT201的漏极电连接的透明的阳极101、设置在阳极上方的不透明的阴极102、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101和所述阴极102之间的有机材料功能层103。其中,每个显示单元的发光器件构成所述发光区10;每个显示单元的TFT201,以及与所述TFT201的栅极电连接的栅线202、与所述TFT201的源极电连接的数据线203等构成所述显示区域01第一非发光区20;所述第一非发光区20和所述非显示区域02构成非发光区。
所述OLED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所述显示基板的衬底基板100的出光侧形成黑色涂层,所述黑色涂层用于吸收外界射入显示面板的环境光。
其中,所述黑色涂层包括第一黑色涂层301和第二黑色涂层302;所述第二黑色涂层302靠近所述衬底基板100形成,且通过直接在所述衬底基板100外侧旋涂一层超薄黑色薄膜形成,沿出光方向的厚度为大于0小于50nm;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形成在所述第二黑色涂层302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00一侧,并与所述非发光区对应,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可以采用多次丝网印刷的方式形成多层膜层,每层膜层的厚度为0.1~10μm,并沿与出光方向垂直的方向,每层膜层的面积依次减小,且所述每层膜层的中心线重合。
S102、在完成步骤S101的基板上,在衬底基板100的出光侧形成填平层501。
由于第一黑色涂层301和第二黑色涂层302在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00的表面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即具有段差,因此,在衬底基板100的出光侧形成填平层501可以用于填补相对段差低的黑色涂层,使之与相对段差高的黑色涂层处于一个水平面上。
S103、在完成步骤S102的基板上,形成保护层401。
其中,所述透明保护层401的材料可以无机材料,也可以是塑料例如PET、透明胶带。
这样,所述保护层401可以全部覆盖住黑色涂层,避免黑色涂层被划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所述OLED显示基板的所述衬底基板100的出光侧形成与所述非发光区对应的第一黑色涂层01,至少与所述发光区10对应的超薄第二黑色涂层302,可以吸收外界环境光进入显示面板的光线量;在形成所述第一黑色涂层301时,采用多次丝网印刷的方式形成面积依次减小的多层膜层,可以进一步的阻挡非垂直入射的外界环境光射入显示面板;因而,通过所述黑色涂层可以减少外界环境光射入显示面板内部,从而减小因显示面板中的金属电极反射外界环境光而造成的反射光,进而增加显示面板的对比度。另外,将所述黑色涂层设置在衬底基板100的外侧,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区和非发光区;所述发光区包括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阳极、阴极、以及设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材料功能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基板外侧的黑色涂层,所述黑色涂层用于吸收外界射入显示面板的环境光;
所述黑色涂层至少包括与所述非发光区对应的第一黑色涂层;
所述第一黑色涂层包括多层膜层;
沿与出光方向垂直的方向,每层膜层的面积依次减小,且所述每层膜层的中心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膜层的厚度为0.1~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涂层还包括至少与所述发光区对应的第二黑色涂层,所述第二黑色涂层沿出光方向的厚度为大于0小于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涂层的材料包括油墨、石墨、黑色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光侧的基板外侧的透明保护层;其中,所述黑色涂层设置在所述保护层和所述出光侧的基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层和所述出光侧的基板之间的填平层,所述填平层用于填平所述保护层和所述出光侧的基板之间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平层还用于吸收外界环境光和/或提高出光效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上发光型显示面板;
所述黑色涂层设置在封装层上;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下发光型显示面板;
所述黑色涂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双面显示面板;
所述黑色涂层分别设置在封装层上和所述衬底基板上;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
CN201310451598.1A 2013-09-24 2013-09-24 一种oled显示面板 Active CN103500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1598.1A CN103500753B (zh) 2013-09-24 2013-09-24 一种oled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1598.1A CN103500753B (zh) 2013-09-24 2013-09-24 一种oled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0753A CN103500753A (zh) 2014-01-08
CN103500753B true CN103500753B (zh) 2016-08-17

Family

ID=49865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1598.1A Active CN103500753B (zh) 2013-09-24 2013-09-24 一种oled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007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4615A (zh) * 2015-06-29 2015-09-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070741A (zh) 2015-09-02 2015-1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ol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5140266A (zh) * 2015-09-29 2015-12-09 北京维信诺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屏
CN206097867U (zh) * 2016-09-28 2017-04-12 九江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模组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CN107611243B (zh) * 2017-09-26 2024-03-26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单元以及显示设备
CN109192763A (zh) * 2018-09-11 2019-01-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装置
US10916731B2 (en) 2018-09-11 2021-02-0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CN109509778B (zh) * 2018-11-30 2024-02-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抗反射底发光型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2768616B (zh) * 2020-12-30 2022-08-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361225B (zh) * 2021-12-31 2022-11-01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2643A (zh) * 2004-12-20 2006-09-13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979914A (zh) * 2005-12-05 2007-06-13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高对比有机发光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91523B2 (en) * 2004-05-13 2006-08-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lor OLED device having improved performance
KR100965250B1 (ko) * 2008-12-10 2010-06-2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40144752A (ko) * 2012-01-19 2014-12-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2643A (zh) * 2004-12-20 2006-09-13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979914A (zh) * 2005-12-05 2007-06-13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高对比有机发光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0753A (zh) 2014-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0753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
CN104062800B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654047B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486523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4183624B (zh)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透明显示装置
CN106941113A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3633114B (zh) 双面发光式显示面板
CN106654046A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8155210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061044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775081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压力感应显示装置
CN109949711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9616497A (zh) Oled显示面板
WO2020108372A1 (zh) 显示面板及终端
CN103913889B (zh) 一种内置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9585672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8630727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4637976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设备
CN110047906A (zh) 基于透明光电二极管的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59580A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55219A (zh) 多色oled、多色oled单元及显示器件
CN109728060A (zh) 一种阵列基板、电致发光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024835A (zh)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9451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208570612U (zh) 像素结构及透明显示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