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5023A - 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片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片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5023A
CN103495023A CN201210086616.6A CN201210086616A CN103495023A CN 103495023 A CN103495023 A CN 103495023A CN 201210086616 A CN201210086616 A CN 201210086616A CN 103495023 A CN103495023 A CN 103495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ufacturing process
parts
fructus
radix
compound for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66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小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SIKE (HENAN) BIOLOGICAL SCI-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SIKE (HENAN) BIOLOGICAL SCI-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SIKE (HENAN) BIOLOGICAL SCI-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SIKE (HENAN) BIOLOGICAL SCI-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866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950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95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502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制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主要由何首乌,火麻仁,当归,赤芍,玉竹,枳壳组成,组合原料配方按照质量配比为:生何首乌17-24份,火麻仁19-25份,当归12-17份,赤芍14-16份,玉竹15-19份,枳壳11-15份。所适用的各种口服制剂的辅料有β-环糊精,硬脂酸镁,淀粉,根据需要和药店备注要求可选用常规辅料丙纤维素,交联聚维酮,乳糖,微晶纤维素,磷酸钙等。

Description

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片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式传统组合配方,主要是以通便润肠的形势达到改善人体机能平衡而养颜功效。
背景技术
传统的西方美容养颜主要通过化学和生物药物组合配方外用于面部来改善肌肤,这种情况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面部肌肤,但是对于药物的依赖性使得容易反弹,并不能从根本上来改善肌肤,达到美容养颜的功效,而有些中医中药采用温补的方法,虽然也能有所改善,但是忽略了泻毒的作用,也不能从根本上对肌肤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中式配方,排毒温补互补,从人体内部机理上改善作用于面部肌肤的内部机能,达到排毒润肠养颜的功效。
本发明组合原料配方按照质量配比和为:生何首乌17-24份,火麻仁19-25份,当归12-17份,赤芍14-16份,玉竹15-19份,积壳11-15份。
所选配方的组合制备方法和步骤:
a)将所需原料生何首乌,火麻仁,当归,赤芍,玉竹,枳壳按照质量配方量配齐后取总量的65%加入质量为4倍纯净水,常温浸泡8小时,文火加热2-3小时至融化上层有油状物为止,恒温提取,将分离的提取液,加压过滤成稠膏A,备用。
b)再将步骤a)剩余质量的35%配方量的原料,用清水清洗后,置于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干粉B1,备用。
c)将上述步骤所得A和B与适量淀粉和糖浆19-23份均匀混合后,置于干燥设备中进行不高于60摄氏度的干燥得出稠膏C1。
d)将C1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干粉,加入1%-5%的硬脂酸镁,造粒压片既为成品。
优选的组合按照质量比为:生何首乌18-22份,火麻仁19-21份,当归13-16份,赤芍15-16份,玉竹15-17份,枳壳13-15份,取配比总质量的65%配方量按照上述方法步骤a)制取成稠膏A,将剩余配方配比质量的35%按照上述方法步骤b)制取成干粉B1,再按照上述步骤c)和d)将稠膏A和干粉B1制作成成品。
本发明的最优选组合中原料按照质量份还有茯芩2-5份,白芷5-6份,白菊花1-3份,薏苡仁4-5份,木瓜2份,核仁2份,桃花糖浆20-25份;上述的组合配方还包括以下步骤:
a1)称取各原料生何首乌17-24份,火麻仁19-25份,当归12-17份,赤芍14-16份,玉竹15-19份,枳壳11-15份,茯芩2-5份,白芷5-6份,白菊花1-3份,薏苡仁4-5份,木瓜2份,核仁2份上述原料的总质量的65%,加入质量为4倍纯净水,常温浸泡8小时,文火加热2-3小时至融化上层有油状物为止,恒温提取,将分离的提取液,加压过滤成稠膏A,备用。
b1)再将步骤a1)中剩余原料,和茯芩2-5份,白芷5-6份,白菊花1-3份,薏苡仁4-5份,木瓜2份,核仁2份,用清水清洗后,置于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干粉B,备用。
c1)将上述步骤所得A和B1与适量淀粉和桃花糖浆20-25份;均匀混合后,置于干燥设备中进行55-60摄氏度的干燥得出稠膏C。
d1)将C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干粉,加入1%-5%的硬脂酸镁,造粒压片既为成品。
此步骤的优选组方尤其适合女性。
枳橘子:
为鼠李科植物枳棋的带有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是一味能解酒,治疗烦渴、呕吐、二便不利等病症的中药。原植物枳橘为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一般在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其果实或种子,入药用。该植物不仅在我国生长历史悠久,《诗经》、《礼记》、《庄子》等经典中均有记载,而且分布广泛,遍及河北、河南、湖北、浙江、广东、云南等19个省。正因其分布广,加上枝茂而曲,果甜可食,故历代典籍载共果、种、叶、皮的别名甚多,约有棋、枳枸、枸骨、金钩木、梨枣树、鸡距子、树蜜、甜半夜、棘枸等40余种。枳橘子入药首载于唐代官方药书《新修本革》,云其“主头风,小腹拘急”。并未提及解酒。而同代的《食疗本草》首先发现了枳棋这种乔木的解酒作用,“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宋《本草图经》也经过了验证,“能败酒味,若以其木为柱,则屋中之酒皆薄也。”故多以原植物解酒。直到金元时期,用来解酒才偏重于枳棂的果实或种子,即枳棋子。当时名医朱丹溪曾有验案:一男子30多岁,因饮酒过多,加上房劳过度,出现发热不退,全身疲乏,治疗时先用补气血药加上葛根以解酒。服后得微汗,但发热懈怠症状不减。丹溪悟出是葛根过度发散之故,遂用枳棋子易葛根,果然药到病除。北宋名臣、文学家苏轼兼通医学,也记载了一则用枳棋子解酒的案例。同乡眉山的一个同僚叫揭颖,患饮水多、吃饭多、小便频数多年,时医皆以“消渴”治之,结果病情反甚,绝望欲死。苏轼延请蜀医张肱为其诊治。张肱按脉问诊后,认为揭颍臣所患并非“消渴”,而是“果实、酒物过度,积热在脾,所以食多而饮水。水饮既多,溺不得不多,非消非渴也。”于是取麝香当门子(即麝香呈块状颗粒状者)以酒濡湿,做十多丸,用枳棋子煎汤送服,病很快被治好了。张肱在解释原因时说,麝香能制酒果花木毒,枳犋子也能解酒,二物合用,去酒果之毒,故使病愈。自此,积橘子解酒之功发扬广大。
药理病理分析以及参考文献
生何首乌
【性味】:苦、甘、涩,性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主治】;久疟、痈疽、瘰疬、肠燥便秘等
【出自】:中药学
《日华子本草》:“味甘久服令人有子,治腹藏宿疾,一切冷气及肠风。”
【出处】:《中华本草》
火麻仁
【性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效】:润燥滑肠;利水通淋;活血
【主治】:肠燥便秘;风痹;消渴;风水;热淋;痢疾;月经不调;疮癣;丹毒
【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出处】:《中华本草》
当归
【性味】:甘、辛,性温
【归经】: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出处】:《中华本草》
《景岳全书》:血虚肠燥便秘。本品补血以润肠通便,用治血虚肠燥便秘。
赤芍
【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考证】:赤芍为芍药的一种。芍药始载于《本经》中品,陶弘景始分赤、白两种。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出处】:《中华本草》
玉竹
【性味】:甘;平
【归经】:肺;胃经
【功效】: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主治】: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考证】:《吴普本草》
【出处】:《中华本草》
枳壳
【性味】:苦;酸;性微寒
【归经】:肺;脾;肝;胃;大肠经
【功效】:理气宽胸;行滞消积
【主治】: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考证】:出自《雷公炮炙论》
【出处】:《中华本草》
硬脂酸镁:
本品为白色疏松细粉,微有特臭。熔点88.5℃,不溶于水、醇、醚,微溶于热醇及苯,该产品的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质量标准。
用途;具有润滑、抗粘、助流等作用。主要用作片剂、胶囊剂的润滑剂、助流剂、抗粘剂。
质量标准:《中国药典》2005版,《美国药典》29版。
本品为白色或乳白色的均匀粉末,比表面积大,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
用途:主要用作润滑剂、抗粘剂、助流剂。特别适宜油类、浸膏类药物的制粒,制成的颗粒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在直接压片中用作助流剂。还可作为助滤剂、澄清剂和滴泡剂,以及液体制剂的助悬剂、增稠剂。
本发明制备方法适用于工业应用。所述的组合物包括药学上适用的各种口服制剂,例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微粒剂、散剂,合剂等。
本发明制备各种口服剂的方法为药学上适用方法,例如常规压片、颗粒、胶囊等。本发明所适用的各种口服制剂的辅料有β-环糊精,硬脂酸镁,淀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暗潮常识根据需要和药店备注要求可选用常规辅料丙纤维素,交联聚维酮,乳糖,微晶纤维素,磷酸钙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有益效果,实验和实施例包括药学实验和临床。
本发明的组合物所用的原料为生何首乌,火麻仁,当归份,赤芍份,玉竹份,枳壳均为市售,符合药典标准。
实施例一
本发明组合物药学实验结果:分别针对两组小鼠灌胃试验,试验周期为30天,每组小鼠数量22只,结果分表如下
Figure BSA00000692282800061
实施例二
将所需原料生何首乌170克,火麻仁190克,当归120克,赤芍140克,玉竹150克,枳壳110克配方量配齐后取总量的65%加入质量为2300克的纯净水,常温浸泡8小时,文火加热2-3小时至融化上层有油状物为止,恒温提取,将分离的提取液,加压过滤成稠膏A,备用。
再将原料香薷,枳橘子,益智仁,玉竹,山楂,丁香,陈皮,砂仁,剩余质量的35%配方量的上述原料,用清水清洗后,置于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干粉B1,备用。
将上述步骤所得A和B与适量淀粉和糖浆19-23份均匀混合后,置于干燥设备中进行不高于60摄氏度的干燥得出稠膏C1。
将C1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干粉,加入1%-5%的硬脂酸镁制成所需状态即可。
实施例三(优选实施例)
将所需原料生何首乌190克,火麻仁210克,当归140克,赤芍150克,玉竹155克,枳壳145克配方量配齐后取644克加入质量为2500克的纯净水,常温浸泡8小时,文火加热2-3小时至融化上层有油状物为止,恒温提取,将分离的提取液,加压过滤成稠膏A,备用。
再将原料香薷,枳橘子,益智仁,玉竹,山楂,丁香,陈皮,砂仁,剩余346克配方量的上述原料,用清水清洗后,置于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干粉B1,备用。
将上述步骤所得A和B与适量淀粉和糖浆190克均匀混合后,置于干燥设备中进行不高于60摄氏度的干燥得出稠膏C1。
将C1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干粉,加入10克的硬脂酸镁制成所需状态即可。
实施例四(最优选)
称取各原料生何首乌175克,火麻仁190克,当归125克,赤芍145克,玉竹155克,枳壳115克,上述原料的总质量的588克,加入质量为2350克纯净水,常温浸泡8小时,文火加热2-3小时至融化上层有油状物为止,恒温提取,将分离的提取液,加压过滤成稠膏A,备用。
b1)再将步骤a1)中剩余原料317克,和茯芩20克,白芷50克,白菊花15克份,薏苡仁40克,木瓜15克,核仁20克,用清水清洗后,置于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干粉B,备用。
c1)将上述步骤所得A和B1与适量淀粉和桃花糖浆20-25份;均匀混合后,置于干燥设备中进行55-60摄氏度的干燥得出稠膏C。
d1)将C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干粉,加入1%-5%的硬脂酸镁,造粒压片既为成品。
本实施例尤其适合女性。

Claims (10)

1.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制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主要由何首乌,火麻仁,当归,赤芍,玉竹,枳壳组成,其特征是,组合原料配方按照质量配比为:生何首乌17-24份,火麻仁19-25份,当归12-17份,赤芍14-16份,玉竹15-19份,枳壳11-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制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其特征是:将所需原料生何首乌,火麻仁,当归,赤芍,玉竹,枳壳按照质量配方量配齐后取总量的65%加入质量为4倍纯净水,常温浸泡8小时,文火加热2-3小时至融化上层有油状物为止,恒温提取,将分离的提取液,加压过滤成稠膏A,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制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其特征是:再将步骤a)剩余质量的35%配方量的原料,用清水清洗后,置于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干粉B1,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2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制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其特征是:将步骤a)和步骤b)所得A和B与适量淀粉和糖浆19-23份均匀混合后,置于干燥设备中进行不高于60摄氏度的干燥得出稠膏C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制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其特征是:将C1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干粉,加入1%-5%的硬脂酸镁,造粒压片既为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制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其特征是:优选的组合按照质量比为:生何首乌18-22份,火麻仁19-21份,当归13-16份,赤芍15-16份,玉竹15-17份,枳壳13-15份,取配比总质量的65%配方量按照方法步骤a)制取成稠膏A,将剩余配方配比质量的35%按照上述方法步骤b)制取成干粉B1,再按照步骤c)和步骤d)将稠膏A和干粉B1制作成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制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其特征是:本发明的最优选组合中原料按照质量份还有茯芩2-5份,白芷5-6份,白菊花1-3份,薏苡仁4-5份,木瓜2份,核仁2份,桃花糖浆20-25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制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其特征是:称取各原料生何首乌17-24份,火麻仁19-25份,当归12-17份,赤芍14-16份,玉竹15-19份,枳壳11-15份,茯芩2-5份,白芷5-6份,白菊花1-3份,薏苡仁4-5份,木瓜2份,核仁2份上述原料的总质量的65%,加入质量为4倍纯净水,常温浸泡8小时,文火加热2-3小时至融化上层有油状物为止,恒温提取,将分离的提取液,加压过滤成稠膏A,备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制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其特征是:再将步骤a1)中剩余原料,和茯芩2-5份,白芷5-6份,白菊花1-3份,薏苡仁4-5份,木瓜2份,核仁2份,用清水清洗后,置于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干粉B,备用。
10.根据权利要求8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制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其特征是:将上述步骤所得A和B1与适量淀粉和桃花糖浆20-25份;均匀混合后,置于干燥设备中进行55-60摄氏度的干燥得出稠膏C。
CN201210086616.6A 2012-03-29 2012-03-29 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片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 Withdrawn CN1034950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6616.6A CN103495023A (zh) 2012-03-29 2012-03-29 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片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6616.6A CN103495023A (zh) 2012-03-29 2012-03-29 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片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5023A true CN103495023A (zh) 2014-01-08

Family

ID=49860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6616.6A Withdrawn CN103495023A (zh) 2012-03-29 2012-03-29 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片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950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2871A (zh) * 2015-07-16 2015-11-04 陆开云 一种用于祛斑美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4074A (zh) * 2007-03-27 2008-10-01 海丝克(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祛除面部黄褐斑片剂的组配方式及制造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4074A (zh) * 2007-03-27 2008-10-01 海丝克(河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祛除面部黄褐斑片剂的组配方式及制造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LARK的博客: "养血润肠煎", 《新浪博客-民间偏方[肠]》 *
方红燕: "便秘的药物治疗现状", 《结直肠肛门外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2871A (zh) * 2015-07-16 2015-11-04 陆开云 一种用于祛斑美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4428B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女贞子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4363B (zh) 一种治疗胰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572B (zh) 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5596B (zh) 一种治疗痰湿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206594A (zh) 一种降压降脂的桑寄生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6B (zh) 一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041257B (zh) 治疗小儿发热高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4206595A (zh) 一种降脂降糖的地骨皮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62A (zh)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593A (zh) 一种降压降脂的夏枯草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5B (zh) 治疗小儿咽喉肿痛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356901A (zh)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2093A (zh) 治疗乳腺癌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479B (zh) 一种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9667A (zh) 一种治疗家畜口蹄疫的中药
CN105213905A (zh) 一种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495023A (zh) 一种通便润肠、排毒美容片剂的组配方法及制造工艺
CN104800562A (zh) 一种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2030A (zh) 一种治疗肝郁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3316106A (zh) 丹山消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8B (zh) 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伴纳差不食的中药制剂
CN106109916A (zh) 一种延缓衰老的金樱子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0204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蒲公英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6672A (zh) 一种延缓衰老的菟丝子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8448A (zh) 提高免疫力的桑葚口服液制备方法及其口服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4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