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3381A - 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3381A
CN103493381A CN201280005317.3A CN201280005317A CN103493381A CN 103493381 A CN103493381 A CN 103493381A CN 201280005317 A CN201280005317 A CN 201280005317A CN 103493381 A CN103493381 A CN 103493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dance matching
receiver
antenna
circui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53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3381B (zh
Inventor
O·R·哈里斯三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03493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3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3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3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0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81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based on current reception conditions, e.g. switching to different antenna when signal level is below threshol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6Electrical details, e.g. matching or coupling of the coil to the receiver
    • G01R33/3664Switching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coil coupling or decoupling, e.g. switching between a phased array mode and a quadrature mode, switching between surface coil modes of different geometrical shapes, switching from a whole body reception coil to a local reception coil or switching for automatic coil selection in moving table MR or for changing the field-of-vie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8Input circuits, e.g. for coupling to an antenna or a transmission lin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6Electrical details, e.g. matching or coupling of the coil to the receiver
    • G01R33/3621NMR receivers or demodulators, e.g. preamplifiers, means for frequency modulation of the MR signal using a digital down converter, means for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 [ADC] or for filtering or processing of the MR signal such as bandpass filtering, resampling, decimation or interpo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包括射频(RF)电路板,设置于RF电路板上的多个RF接收机以及设置于RF电路板上的切换电路。切换电路包括传输线和开关,开关将每个RF接收机与(1)多个天线中的选定一个天线,以及(2)阻抗匹配电路连接,所述阻抗匹配电路提供所述选定一个天线与所述RF接收机的阻抗匹配。该切换电路被配置成实现多种可选择的开关配置,每种开关配置将所述多个RF接收机的每个RF接收机与所述多个天线的选定天线连接。切换电路的阻抗匹配电路可以包括阻抗匹配传输线短线。该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可以被配置成接收由无线磁共振(MR)接收线圈发射的RF信号。

Description

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
技术领域
下文涉及射频(RF)技术、磁共振成像和波谱分析技术和相关技术。
背景技术
磁共振(MR)成像是一种已知的医疗成像技术,也用于兽医成像和其他成像应用中,例如表征考古学伪影。MR实验室通常采用各种射频通信链路和系统。作为例示性范例,MR实验室可以采用:通过RF发射与MR电子器件通信的无线MR接收线圈;无线电子患者监测装置,例如心电图(ECG或EKG)装置、呼吸监测装置等等;或无线治疗装置,例如用于静脉流体输送的输注泵。
MR实验室环境对无线RF通信带来重大挑战。MR系统采用产生大量RF干扰(RFI)的磁场梯度和RF励磁线圈。而且,MR实验室通常在可以放大多径传输问题的RF屏蔽室中。对于给定的RF通信系统,RFI或多径传输可能导致弱的或检测不到信号强度的间隔。任何RF通信系统中都不希望这种信号下降,其在RF通信系统输送关键的患者数据时可能是特别有问题的。
MR环境也有利于较小的电子系统。例如,无线MR接收线圈或患者监测装置优选是紧凑的,既方便又有效地利用有限空间,因为较小的设备往往很少让患者胆怯。这些因素有利于较小的RF接收系统,不过其可能恶化RFI和多径传输问题。
虽然RF环境对RF通信特别具有挑战性,但更为普遍的是,所公开的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适合用于任何关注弱的或丢失的RF信号下降的可能性的环境中。例如所公开的分集RF接收机系统一般适合用于医院环境中,或应急通信系统、蜂窝电话系统中等。
下文提供了几种如这里所公开的新型及改善的设备和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公开的方面,一种设备包括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包括:射频(RF)电路板;设置于所述RF电路板上的多个RF接收机;以及设置于所述RF电路板上的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传输线和开关,所述开关将每个RF接收机与(1)多个天线的选定一个天线,以及(2)阻抗匹配电路连接,所述阻抗匹配电路提供所述选定一个天线与所述RF接收机的阻抗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切换电路的阻抗匹配电路包括阻抗匹配传输线短线(stubs)。
根据另一个公开的方面,一种设备包括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包括:射频(RF)电路板;设置于所述RF电路板上的多个RF接收机;设置于所述RF电路板上的切换电路;以及信号选择器,从所述多个RF接收机接收信号并输出从所接收信号选择的一个。切换电路包括传输线和开关,开关将每个RF接收机与(1)多个天线的选定一个天线,以及(2)提供选定一个天线与RF接收机的阻抗匹配的阻抗匹配电路连接。该切换电路被配置成实现多种可选择的开关配置,每种开关配置将所述多个RF接收机的每个RF接收机与所述多个天线的选定天线连接。
根据另一个公开的方面,一种设备包括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包括:设置于RF电路板上的多个射频(RF)接收机,以及切换电路,包括传输线和开关,所述传输线将所述RF接收机与天线连接,所述开关用于切换天线/RF接收机连接以实现接收机空间分集(diversification)。该切换电路还包括阻抗匹配电路,协同天线/RF接收机连接的切换而切换阻抗匹配电路,以维持天线/RF接收机连接的阻抗匹配。
根据另一个公开的方面,紧前方三段的任一段所述的设备还包括无线MR接收线圈,其被配置成接收MR信号并发射对应于所接收MR信号的RF信号,其中所述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被配置成接收由所述无线MR接收线圈发射的RF信号。根据另一个公开的方面,紧前方三段的任一段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磁共振(MR)扫描机和无线MR接收线圈,被布置成接收MR扫描机在受检者体内激励的MR信号并发射对应于所接收MR信号的RF信号,其中所述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被配置成接收由所述无线MR接收线圈发射的RF信号。根据另一个公开的方面,紧前方三段的任一段所述的设备还包括RF屏蔽房间和设置于所述RF屏蔽房间中的磁共振(MR)扫描机,其中所述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设置于所述RF屏蔽房间中并被配置成接收由设置于所述RF屏蔽房间中的无线电子装置发射的RF信号。
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其对射频干扰(RFI)和多径传播而言是鲁棒的。
另一个优点在于减少了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的制造成本。
另一个优点在于减少了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布设的覆盖区面积。
另一个优点在于更紧凑的无线电通信装置。
在阅读和理解以下详细描述之后,其他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无线MR接收线圈和对应的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的磁共振(MR)系统。
图2和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的布设。图2示出了第一开关配置的布设,图3示出了第二开关配置的布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N个接收机和M个可用天线的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的广义布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磁共振(MR)实验室包括MR扫描机10,例如图示的AchievaTMMR扫描机(可从荷兰Eindhoven的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获得),或InteraTM或PanoramaTM MR扫描机(二者也都可从Koninklijke PhilipsElectronics N.V.获得),或另一种可以买到的MR扫描机,或非商用的MR扫描机等。在典型实施例中,MR扫描机包括内部部件(未示出),例如超导主磁体或产生静态(Bo)磁场的电阻主磁体、将所选的磁场梯度叠加在静态磁场上的一组磁场梯度线圈绕组以及在激励磁共振的所选频率上产生射频(Bi)场的射频激励系统(通常为1H磁共振,尽管也想到过另一磁共振核或多个磁共振核的激励)。
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MR系统电子装置12。这些电子装置12驱动或操作MR扫描机10,或其中的部件,以执行各种操作,例如实施脉冲序列,包括应用设计为激励、定位、空间编码的磁场梯度和射频激励脉冲,或于设置在孔14或MR扫描机10的其它检测区域的受检者中以其他方式创建并操纵磁共振。磁共振信号由MR接收线圈16检测,其在示意性实施例中是无线MR接收线圈,包括内部部件(未示出),例如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DSP)电路,其配置成对MR信号进行数字化、将MR信号变换成中间频率和/或执行过滤和/或MR信号的其他任选的预处理,并发送对应于接收MR信号的射频(RF)信号。通常,MR接收线圈16发出的信号是数字信号,包括千兆赫兹范围内(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为2.4GHz),携带由适当的数字调制技术,例如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正交相移键控(QPSK)、偏移正交相移键控(OQPSK)等,编码到载波上的接收和处理的MR信号的载波。或者,想到过无线MR接收线圈16完全在模拟模式下操作,并发送包括由接收和处理的MR信号调制的载波的RF信号,采用适当的模拟调制技术,例如调幅(AM)、调频(FM)等等,将MR信号调制到载波上。
在电子装置12处,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接收无线MR接收线圈16发出的信号。电子装置12还包括部件(未示出),例如:被配置成从适当的空间编码的MR信号重构受检者的MR图像的MR图像重构模块或电路;用于存储所获的MR信号和/或重构图像的电子的、磁的、光学的或其他的存储装置等等。在示意性MR实验室中,采用计算机22提供人与MR系统10、12的接口以及MR系统10、12的控制(例如,放射科医生或其他人工操作员坐在示意性凳子24上),计算机22包括显示装置26或可操作地与显示装置26连接,显示装置用于显示重构的MR图像、MR光谱,或其他的MR数据。任选地,计算机22也可以被编程为提供MR系统功能,例如实施图像重构模块。MR实验室适当地封闭在一个RF屏蔽室28中(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
图1示出了在MR实验室的语境中,本文所公开的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的适当应用。将会认识到,适于结合无线MR接收线圈采用本文所公开的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并与实质上任何类型的MR扫描机组合,例如示意性的水平圆柱膛型MR扫描机10中,或垂直膛MR扫描机、开路膛MR扫描机等。这种MR环境正给RF通信带来挑战,至少由于产生射频干扰(RFI)的设备10、12、22的紧密临近以及在RF屏蔽室28定义的RF限制空间中的多径传输的倾向。更一般地,通常将所公开的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应用于无线电系统和通常采用无线电通信的装置。为了提供一些额外的示意性应用,适当地应用本文所公开的分集无线电系统接收由患者监测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在MR实验室的RF屏蔽室28内或其他地方,例如在医院病房中),或在蜂窝电话中接收蜂窝塔的无线信号等。能够有利地紧凑地构造本文所公开的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例如在单个RF电路板上制造,能够有利地提供高于设置在电路板上的RF接收机数目的阻抗匹配的RF接收路径,于是降低成本。
参考图2和3,以布设的形式示出了示意性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该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设置在单个射频电路板30上,并包括两个无线电接收机32、34。RF接收机32在此也被称为“RX1”,而RF接收机34在此也被称为“RX2”。通过包括传输线T1、T2、T3、T4和开关SW1、SW2的切换电路,将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耦合到两个天线36、38上。在此示意性实施例中,切换电路提供两种开关配置,如下所示。
在第一开关配置中(图2中所示),经由传输线Tl和开关SW1将第一RF接收机32(即RX1)与第一天线36连接,并经由传输线T2和开关SW2将第二RF接收机34(即RX2)与第二天线38连接。
在第二开关配置中(图3中所示),经由传输线T3和开关SW2将第一RF接收机32(即RX1)与第二天线38连接,并经由传输线T4和开关SW1将第二RF接收机34(即RX2)与第一天线36连接。
因此,图2和3中的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提供了四条可能信号接收路径-两条由图2中的第一开关配置提供,两条由图3中的第二开关配置提供。然而,仅两条信号接收路径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是可用的。信号选择器40从两个RF接收机32、34接收信号并输出接收信号中的一个选择信号,作为输出信号42。通常,输出信号由信号选择器40选择,作为从RF接收机32、34接收的两个信号中的“更强的”信号,其中信号强度由合适的度量测量,例如平均器或积分的信号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想到过将信号选择器40与某些采集后处理集成。例如,想到过通过两个接收机32、34从信号输出提取数字数据,基于从提取的数字数据确定的数字数据信息内容确定信号强度并做出信号选择。(注意,这种方法假定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正在接收数字RF传输;在模拟替代方案中,可以采用例如光谱内容度量的度量)。
如果接收机32、34都不提供可接受的信号,那么信号选择器40就适当地触发切换两个开关SW1、SW2的开关配置选择控制器44,以便从当前开关配置(要么是第一开关配置,要么是第二开关配置)切换到另一个开关配置。或者,如果输入数据率(例如,对于二进制数据为比特/秒)的速率与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的开关SW1、SW2能达到的转换速率相比足够慢,那么在替代实施例中,开关配置选择控制器44就可以操作“开路”,即在远高于输入数据率的恒定切换速率下在第一和第二开关配置间切换,以便信号选择器40有效地采样所有四个可能信号接收路径并选择四个接收信号中的最强信号。在此替代方法中,可以任选地省略从信号选择器40到图2和3中指出的开关配置选择控制器44的通信。
所公开的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采用切换电路以提供更多的分集信号接收路径。虽然这是有利的,但在此意识到该方法可能引入有问题的阻抗失配。这是因为在任何给定的开关配置中,不与天线连接的传输线(或其中的部分)与RF接收机保持连接。例如,考虑图2中的第一开关配置。第一RF接收机32经由传输线T1与第一天线36连接;但是,第一RF接收机32在开关SW2处还与传输线T3连接,直到它的开路电路终端。同样,第二RF接收机34经由开关SW2与第二天线38连接;但是,第二RF接收机34在开关SW1处还与传输线T4连接,直到它的开路电路终端。同样,考虑图3中的第二开关配置。这里,第一RF接收器32经由传输线T3与第二个天线38连接;但是,第一RF接收机32在开关SW1处还与传输线T1连接,直到它的开路电路终端。同样,第二RF接收机34经由开关SW1与第一天线36连接;但是,第二RF接收机34在开关SW2处还与传输线T2连接,直到它的开路电路终端。
这些连接的“开路”传输线的作用是他们影响了RF接收机32、34所见的输入阻抗。在RF电路中,传输线常规地构造成具有50欧姆实阻抗(具有零欧姆电抗或虚数分量)。(更一般地,想到过为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采用除50欧姆以外阻抗的非标准传输线;但是,即使在这种更一般情况下,也期望传输线与RF接收机相匹配)。连接的“开路”传输线产生如在RF接收器32、34的输入端所见的不同阻抗。这种阻抗失配会大幅度降低RF信号传输,并因此降低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的性能。
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包括阻抗匹配电路,以补偿连接的“开路”传输线。在示意性实施例中,阻抗匹配电路包括四个阻抗匹配短线ST1、ST2、ST3、ST4。阻抗匹配短线ST1、ST2、ST3、ST4由设置在印刷电路板30上的特定长度的铜(或,更一般地是电导体)制成。短线ST2、ST3、ST4适当地具有短接的负载(即,负载ZL=0),尽管想到过采用具有开路负载(ZL=∞)、电阻负载(ZL是实值)等的短线。此外,尽管示意性的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采用阻抗匹配传输线短线ST1、ST2、ST3、ST4作为阻抗匹配电路,但是也想到过采用另一阻抗匹配电路,例如阻抗匹配LC网络电路。
使用四个短线ST1、ST2、ST3、ST4是因为在图2和3的两个开关配置中有四个潜在“开路”传输线。在图2的第一开关配置中,“开路”传输线T3和T4由各自的短线ST1和ST2补偿。在图3的第二开关配置中,“开路”传输线T1和T2由各自的短线ST3和ST4补偿。短线ST1、ST2、ST3、ST4包括开关,以仅在短线对应的传输线“开路”时,即不与天线连接时,使每个短线切换进电路。因此,在图2的第一开关配置中,短线ST1、ST2被切换进电路时,短线ST3、ST4却被切换出(即,与电路分离)。在图3的第二开关配置中,短线ST3、ST4被切换进电路时,短线ST1、ST2却被切换出(即,与电路分离)。通过开关配置选择控制器44一起并同步操作短线ST1、ST2、ST3、ST4的开关和开关SW1、SW2以实施图2和3中示出的两个各自的开关配置,开关配置包括对应的阻抗匹配短线对“开路”传输线的适当的补偿。
尽管图2和3中将开关配置选择控制器44示为设置在RF电路板30上的部件,但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配置选择控制器44可以被实现为软件模块或部件,例如发送开关控制信号的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在这种实施例中,实现开关配置选择控制器44的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可以位于RF电路板30上或板外(例如,在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的另一电路板部件上,或作为可操作地与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连接并运行适当的控制软件等的计算机的部分)。
阻抗匹配传输线短线ST1、ST2、ST3、ST4可以由刻蚀到RF电路板30上的某种已知长度的铜制成。这种刻蚀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处理步骤中进行,因为那用于形成传输线T1、T2、T3、T4。基于传输线T1、T2、T3、T4的布设(例如长度),常规RF电路设计技术适当地确定适于提供抗阻匹配的铜的长度。例如,可以利用史密斯圆图分析确定抗阻匹配短线ST1、ST2、ST3、ST4的适当长度。在典型的布设中,“开路”传输线与连接RF接收机和天线的传输线相交。例如,在图2的第一开关配置中,“开路”传输线T3与连接第一天线36和第一RF接收机32的传输线T1相交。该相交的“开路”传输线T3的作用是修改如RF接收机32所见的传输线的阻抗。可以利用史密斯圆图表达相交的传输线T3创造的特性阻抗(Z),并在两个传输线T1、T3相交时解释(Z)的变化。于是可以使用史密斯圆图确定用于补偿相交的“开路”传输线T3的对应的阻抗匹配短线ST1的适当长度的铜,以便确保50欧姆(假定常规的50欧姆传输线设计)阻抗(Z)将由图2的第一开关配置中的RF接收机32的输入端所见。进行类似的设计以使:短线ST2,补偿相交的传输线T4对连接第二天线38和图2的第一开关配置中的第二RF接收机34的传输线T2的作用;短线ST3,补偿相交的传输线T1对连接第二天线38和图3的第二开关配置中的第一RF接收机32的传输线T3的作用;以及短线ST4,补偿相交的传输线T2对连接第一天线36和图3的第二开关配置中的第二RF接收机34的传输线T4的作用。
如果阻抗匹配电路不是短线,那么设计就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立部件(例如LC阻抗匹配电路中的电感L和电容C)以提供适当的补偿抗阻。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各种沿着其对应的传输线的阻抗匹配电路ST1、ST2、ST3、ST4的位置是灵活的,尽管所选的位置可以影响适于补偿“开路”传输线的短线的长度(或更一般地,适当的补偿阻抗值)。作为例示性范例,图2和3示出了短线ST4位于传输线T2、T4的相交部分与第二RF接收机34之间;不过,短线可以改为位于开关SW2和传输线T2、T4的相交部分之间。
尽管描述了利用史密斯圆图的RF设计,也想到过,此外或替代地采用RF设计软件进行RF分析以设计抗阻匹配电路的短线长度(或更一般的是补偿阻抗)。一种适合的RF设计软件程序是QuickSmith(可以在http://www.nathaniyer.com/qsdw.htm获得,最后一次访问是2011年1月6日)。
将例示性天线36、38设置在RF电路板30上。例如天线36、38可以实施为铜迹线,或作为固定到RF电路板30上的部件等。或者,天线可以位于“板外”,即不设置在RF电路板30上,并可以经由适当的线路或电缆与相应开关SW1、SW2电连接。在这后一种情况下,在确定阻抗匹配时应该考虑任何板外线路或电缆对RF接收机所见的阻抗的贡献。
参考图4,可以将所公开的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概括成任何数量的RF接收机和任何数量的可用天线,该系统采用与各种开关配置中的“开路”传输线的阻抗匹配相切换的天线。在图4的示例中,将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示意性地表示(不失一般性)为具有N个RF接收机(其中N是大于一的整数)和M个可用天线(其中M是大于一的整数)。图2和3的范例对应于N=M=2。注意,N不必等于M,尽管通常M≥N是优选的(否则至少一个RF接收机不会与每个开关配置中的任何天线连接)。通常,任何天线都可以与任何RF接收机连接,导致N×M种可能的天线/接收机连接。对于每种这样的天线/接收机连接,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相交的“开路”传输线改变由RF接收机所见的有效阻抗,因此需要切换进阻抗匹配电路。所以可以有多达N×M个阻抗匹配电路,如图4中示意性所示。这确实是图2和3中的示例的情况,其中,提供了N×M=2×2=4个阻抗匹配短线ST1、ST2、ST3、ST4。示意性地示出了图4中的切换电路SW,其包括传输线和每个开关配置的开关(图4中未示出细节),开关配置连接N个RF接收机的每个RF接收机与(1)M可用天线所选的一个天线,并且(2)向RF接收机提供所选的一个天线的阻抗匹配的阻抗匹配电路。
尽管可以采用N×M个阻抗匹配电路,在任何给定的特定实施例中,阻抗匹配电路的数量可以少于N×M个。如果,例如实际上不使用所有可能天线/RF接收机组合,那么就可以采用更低数量的阻抗匹配电路。
图4的示意图并不代表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的实际布设。为了完成设计,产生RF电路板30上的N个RF接收机的布设,产生传输线以及有选择地将M个天线连接到N个RF接收机的开关的布设,选择N×M个(或更少)阻抗匹配电路的位置,并利用史密斯圆图设计和/或适当的RF设计软件确定阻抗匹配电路的阻抗。如果阻抗匹配短线被用作阻抗匹配电路,那么确定阻抗匹配电路的阻抗就对应于确定提供阻抗匹配的短线的长度。设计过程可以是迭代的,例如已确定的短线长度可能太长以至于不适合RF电路板30上指定的短线位置,在此情况下,通过选择新的短线位置(其也可能需要重新路由RF电路板30上的一个或更多个传输线)修改布设,并针对修改的布设确定短线长度。
本申请已经描述了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他人在阅读和理解以上详细描述之后可能想到修改和变更。应当将本申请解释为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物的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设备,包括:
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包括:
射频(RF)电路板(30),
设置于所述RF电路板上的多个RF接收机(32,34),以及
设置于所述RF电路板上的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传输线(T1,T2,T3,T4)和开关(SW1,SW2),所述开关将每个RF接收机与(1)多个天线(36,38)中的选定一个天线以及(2)阻抗匹配电路(ST1,ST2,ST3,ST4)连接,所述阻抗匹配电路提供所述选定一个天线与所述RF接收机的阻抗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切换电路的所述阻抗匹配电路包括阻抗匹配传输线短线(ST1,ST2,ST3,ST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切换电路的所述阻抗匹配电路包括具有短接的负载的阻抗匹配传输线短线(ST1,ST2,ST3,ST4)。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还包括所述多个天线(36,38),所述多个天线设置于所述RF电路板(3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切换电路被配置成实现多种可选择的开关配置,每种开关配置将所述多个RF接收机(32,34)中的每个RF接收机与所述多个天线(36,38)中的选定天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RF接收机(32,34)包括第一RF接收机(32)和第二RF接收机(34);
所述多个天线(36,38)包括第一天线(36)和第二天线(38);并且
所述多个可选择的开关配置包括:
第一开关配置,其中:(i)所述第一RF接收机(32)与所述第一天线(36)和第一阻抗匹配电路(ST1)连接,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ST1)提供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一RF接收机的阻抗匹配;并且(ii)所述第二RF接收机(34)与所述第二天线(38)和第二阻抗匹配电路(ST2)连接,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ST2)提供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二RF接收机的阻抗匹配,以及
第二开关配置,其中:(i)所述第一RF接收机(32)与所述第二天线(38)和第三阻抗匹配电路(ST3)连接,所述第三阻抗匹配电路(ST3)提供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一RF接收机的阻抗匹配;并且(ii)所述第二RF接收机(34)与所述第一天线(36)和第四阻抗匹配电路(ST4)连接,所述第四阻抗匹配电路(ST4)提供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RF接收机的阻抗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还包括:
信号选择器(40),从所述多个RF接收机(32,34)接收信号并输出选自所接收信号的信号(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还包括:
开关配置选择控制器(44),使所述切换电路从当前选定的开关配置切换到不同的开关配置。
9.一种设备,包括:
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包括:
射频(RF)电路板(30),
设置于所述RF电路板上的多个RF接收机(32,34),
设置于所述RF电路板上的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传输线(T1,T2,T3,T4)和开关(SW1,SW2),所述开关将每个RF接收机与(1)多个天线(36,38)中的选定一个天线以及(2)阻抗匹配电路(ST1,ST2,ST3,ST4)连接,所述阻抗匹配电路提供所述选定一个天线与所述RF接收机的阻抗匹配,所述切换电路被配置成实现多种可选择的开关配置,每种开关配置将所述多个RF接收机中的每个RF接收机与所述多个天线中的选定天线连接,以及
信号选择器(40),从所述多个RF接收机接收信号并输出选自所接收信号的一个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切换电路的所述阻抗匹配电路包括阻抗匹配传输线短线(ST1,ST2,ST3,ST4)。
11.根据权利要求9-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还包括所述多个天线(36,38),所述多个天线设置于所述RF电路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RF接收机(32,34)包括N个RF接收机,其中N是大于1的整数,所述多个天线(36,38)包括M个天线,其中M是大于或等于N的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9-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RF接收机(32,34)包括第一RF接收机(32)和第二RF接收机(34),
所述多个天线(36,38)包括第一天线(36)和第二天线(38);并且
所述多个可选择的开关配置包括:
第一开关配置,其中所述切换电路将所述第一RF接收机(32)与所述第一天线(36)和第一阻抗匹配电路(ST1)连接,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ST1)提供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一RF接收机的阻抗匹配,并且所述切换电路将所述第二RF接收机(34)与所述第二天线(38)和第二阻抗匹配电路(ST2)连接,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ST2)提供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二RF接收机的阻抗匹配,以及
第二开关配置,其中所述切换电路将所述第一RF接收机(32)与所述第二天线(38)和第三阻抗匹配电路(ST3)连接,所述第三阻抗匹配电路(ST3)提供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一RF接收机的阻抗匹配,并且所述切换电路将所述第二RF接收机(34)与所述第一天线(36)和第四阻抗匹配电路(ST4)连接,所述第四阻抗匹配电路(ST4)提供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RF接收机的阻抗匹配。
14.一种设备,包括:
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包括:设置于RF电路板(30)上的多个射频(RF)接收机(32,34),以及切换电路,所述切换电路包括传输线(T1,T2,T3,T4)和开关(SW1,SW2),所述传输线将所述RF接收机与天线连接,所述开关用于切换天线/RF接收机连接以实现接收机空间分集,所述切换电路还包括阻抗匹配电路(ST1,ST2,ST3,ST4),协同天线/RF接收机连接的所述切换而切换阻抗匹配电路,以维持天线/RF接收机连接的阻抗匹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切换电路包括用于所实现的接收机空间分集的每个天线/RF接收机连接的阻抗匹配电路(ST1,ST2,ST3,ST4)。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包括N个RF接收机(32,34)和M个天线(36,38),所述切换电路实现包括N×M种天线/RF接收机连接的接收机空间分集,所述切换电路包括N×M个阻抗匹配电路(ST1,ST2,ST3,ST4)。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N=M=2,并且所述切换电路包括4个阻抗匹配电路(ST1,ST2,ST3,ST4)。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无线MR接收线圈(16),其被配置成接收MR信号并且发射对应于所接收MR信号的RF信号,
其中所述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被配置成接收由所述无线MR接收线圈发射的RF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磁共振(MR)扫描机(10);以及
无线MR接收线圈(16),其被布置成接收由MR扫描机在受检者体内激励的MR信号并且发射对应于所接收MR信号的RF信号;
其中所述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被配置成接收由所述无线MR接收线圈发射的RF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RF屏蔽的房间(28);以及
设置于所述RF屏蔽房间中的磁共振(MR)扫描机(10);并且
其中所述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20)设置于所述RF屏蔽房间中并且被配置成接收由设置于所述RF屏蔽房间中的无线电子装置(16)发射的RF信号。
CN201280005317.3A 2011-01-14 2012-01-02 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 Active CN1034933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32610P 2011-01-14 2011-01-14
US61/432,610 2011-01-14
PCT/IB2012/050010 WO2012095753A1 (en) 2011-01-14 2012-01-02 Diverse radio receiver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3381A true CN103493381A (zh) 2014-01-01
CN103493381B CN103493381B (zh) 2015-08-05

Family

ID=45531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5317.3A Active CN103493381B (zh) 2011-01-14 2012-01-02 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56678B2 (zh)
EP (1) EP2664071B1 (zh)
JP (1) JP6085253B2 (zh)
CN (1) CN103493381B (zh)
BR (1) BR112013017705A2 (zh)
RU (1) RU2597325C2 (zh)
WO (1) WO201209575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2640A (zh) * 2015-02-04 2016-08-10 西门子公司 磁共振设备
WO2018137249A1 (zh) * 2017-01-26 2018-08-02 悦享趋势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生理组织的探测器和探测方法
CN108541303A (zh) * 2015-12-03 2018-09-14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具有增加的无线信道吞吐量的磁共振(mr)系统及操作其的方法
CN109917311A (zh) * 2019-03-22 2019-06-2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多天线射频传输装置和磁共振系统
CN110036306A (zh) * 2016-10-06 2019-07-1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使用多个rf端口的阻抗匹配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2594A1 (en) * 2013-08-15 2015-02-1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Patient monitoring involving receiving multiple asynchronous data streams with antenna diversity
DE102013219128B3 (de) * 2013-09-24 2014-10-0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Kabellose Signalübertragung in Magnetresonanz-Systemen
RU195653U1 (ru) * 2019-07-09 2020-02-03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ТМ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ТМО) Беспроводная локальная приёмо-передающая катушка для магнитно-резонансной томографии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5804A (en) * 1997-04-17 1998-09-29 Motorola Dual-band filter network
EP1432133A1 (en) * 2002-12-18 2004-06-23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Duplexe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050272384A1 (en) * 2004-06-03 2005-12-08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Radio receiver for selecting appropriate diversity antennas by comparing correlation values and a method for the same
US20080159363A1 (en) * 2006-12-29 2008-07-03 Broadcom Corporation,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IC with a 55-64 GHZ antenna
WO2008155703A1 (en) * 2007-06-19 2008-12-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ri radio frequency receiver comprising digital down conver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8691A (en) * 1996-08-07 1998-06-16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Antenna switching circuits for radio telephones
JPH1198046A (ja) * 1997-09-25 1999-04-09 Hitachi Ltd 情報端末
JP3519666B2 (ja) * 2000-03-30 2004-04-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Pcカード型無線通信装置
US20030206019A1 (en) * 2002-05-02 2003-11-06 Boskamp Eddy B. Wireless RF module for an MR imaging system
GB0217932D0 (en) * 2002-08-02 2002-09-1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High frequency module
JP2004260343A (ja) * 2003-02-24 2004-09-16 Sony Corp 小型アンテナ装置
US7249162B2 (en) * 2003-02-25 2007-07-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Adaptive junk message filtering system
US7230425B2 (en) * 2003-08-15 2007-06-1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RI system with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capability
JP4637502B2 (ja) 2004-04-30 2011-02-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アンテナ切替制御方法
EP2541799B1 (en) 2004-06-17 2014-10-08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Diversity with identification of specific antenna properties and evaluation thereof
JP4529785B2 (ja) * 2005-04-26 2010-08-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無線通信装置
US7907094B2 (en) 2006-01-20 2011-03-15 Panasonic Corporation Portable terminal apparatus
US8224239B2 (en) 2006-07-21 2012-07-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Antenna selecto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541440B2 (ja) * 2006-09-11 2010-09-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US20110274183A1 (en) * 2007-09-04 2011-11-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tenna selection training protocol for wireless medical applications
JPWO2009157357A1 (ja) 2008-06-25 2011-12-1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高周波回路、高周波部品及び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5804A (en) * 1997-04-17 1998-09-29 Motorola Dual-band filter network
EP1432133A1 (en) * 2002-12-18 2004-06-23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Duplexe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050272384A1 (en) * 2004-06-03 2005-12-08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Radio receiver for selecting appropriate diversity antennas by comparing correlation values and a method for the same
US20080159363A1 (en) * 2006-12-29 2008-07-03 Broadcom Corporation,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IC with a 55-64 GHZ antenna
WO2008155703A1 (en) * 2007-06-19 2008-12-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ri radio frequency receiver comprising digital down converter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2640A (zh) * 2015-02-04 2016-08-10 西门子公司 磁共振设备
CN105842640B (zh) * 2015-02-04 2019-08-02 西门子公司 磁共振设备
CN108541303A (zh) * 2015-12-03 2018-09-14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具有增加的无线信道吞吐量的磁共振(mr)系统及操作其的方法
CN108541303B (zh) * 2015-12-03 2021-05-18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具有增加的无线信道吞吐量的磁共振(mr)系统及操作其的方法
CN110036306A (zh) * 2016-10-06 2019-07-1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使用多个rf端口的阻抗匹配
CN110036306B (zh) * 2016-10-06 2022-01-04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使用多个rf端口的阻抗匹配
WO2018137249A1 (zh) * 2017-01-26 2018-08-02 悦享趋势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生理组织的探测器和探测方法
CN109917311A (zh) * 2019-03-22 2019-06-2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共振多天线射频传输装置和磁共振系统
CN109917311B (zh) * 2019-03-22 2022-05-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磁共振多天线射频传输装置和磁共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64071B1 (en) 2018-07-11
US20130295867A1 (en) 2013-11-07
BR112013017705A2 (pt) 2016-10-11
JP2014505540A (ja) 2014-03-06
JP6085253B2 (ja) 2017-02-22
RU2597325C2 (ru) 2016-09-10
RU2013137848A (ru) 2015-02-20
US9356678B2 (en) 2016-05-31
WO2012095753A1 (en) 2012-07-19
CN103493381B (zh) 2015-08-05
EP2664071A1 (en) 201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3381B (zh) 分集无线电接收机系统
CN100447578C (zh) 磁共振天线、磁共振设备以及对磁共振天线失谐的方法
EP2587275B1 (en) Catheter for MRI-guided cardiac pacing
US9057768B2 (en) Local coil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device
US8742759B2 (en) High-frequency coi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vice
CN101454685B (zh) 解调谐射频线圈
WO2020000818A1 (zh) 双核射频线圈装置和双核射频阵列线圈装置
US10838025B2 (en) Radio-frequency system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CN104769452B (zh) 具有改进的射频隔离的发送/接收开关电路
CN103698725A (zh)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多通道射频线圈接口装置
US10310035B2 (en) Body coil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CN102338863B (zh) 桶形表面波陷波器
CN102905618B (zh) 磁共振成像装置
CN105842640B (zh) 磁共振设备
CN105228520B (zh) Mr主动跟踪系统
CN105301535B (zh) 用于磁共振断层成像的有集成光缆线引导的外罩波陷波器
CN107850651B (zh) 用于磁共振检查系统的具有局部场监测单元的rf发射模块
CN110837069B (zh) 局部线圈和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系统
US1067067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over a shielded balanced line
CN212723293U (zh) 收发一体线圈系统及磁共振线圈组件
CN110888095B (zh) 具有失谐电路和能量收集电路的磁共振接收线圈
CN208739462U (zh) 用于射频场的印刷电路板传输线及射频传输系统
KR20110054129A (ko) 자기공명영상 장치용 rf 코일 어셈블리
CN102860826A (zh)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及其使用的射频接收线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