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9505A -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9505A
CN103489505A CN201310475807.6A CN201310475807A CN103489505A CN 103489505 A CN103489505 A CN 103489505A CN 201310475807 A CN201310475807 A CN 201310475807A CN 103489505 A CN103489505 A CN 103489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to layer
ito
resin matrix
cooling
coo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758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89505B (zh
Inventor
李林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ingb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ingb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ingb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ingb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758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95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9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9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89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9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导电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100-150微米的树脂基体和依次沉积在树脂基体的8-10纳米的第一ITO层、6-8纳米的第二ITO层、4-6纳米的第三ITO层和2-4纳米的第四ITO层,本发明通过四次分层沉积,四次结晶过程,将树脂基体每次都加热到200-240℃,达到了ITO层的重结晶温度150℃,使得ITO每次沉积后都会经历结晶过程,有效的促进了ITO层完善的结晶。本发明为了减少厚度对结晶的影响,将第一ITO层、第二ITO层、第三ITO层和第四ITO层的厚度依次减少。总之,本发明制得的触摸屏用ITO导电膜透过率高、电阻率低、化学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导电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触摸屏是一种显著改善人机操作界面的输入设备,具有直观、简单、快捷的优点。触摸屏在许多电子产品中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比如手机、PDA、多媒体、公共信息查询系统等。触摸屏制作中常用到ITO导电膜,ITO导电膜是指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透明有机薄膜材料上溅射透明氧化铟锡(ITO)导电薄膜镀层得到的高技术产品。ITO(Indium Tin Oxides,铟锡金属氧化物),作为一种典型的N 型氧化物半导体被广泛地运用在手机、MP3、MP4、数码相机等领域。
制备ITO 镀膜的方法有很多,一般为ITO 粉体通过气相沉积法将ITO 沉积到玻璃、金属等基体表面,形成一薄膜层。现有技术制备的ITO膜,其电阻率高、透过率差和化学稳定性差,均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阻率低、透过率好和化学稳定性好的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包括树脂基体和依次沉积在树脂基体的第一ITO层、第二ITO层、第三ITO层和第四ITO层,所述树脂基体的厚度为100-150微米,第一ITO层的厚度为8-10纳米、第二ITO层的厚度为6-8纳米、第三ITO层的厚度为4-6纳米和第四ITO层的厚度为2-4纳米。
优选的,所述树脂基体的厚度为120-150微米,第一ITO层的厚度为8-9纳米、第二ITO层的厚度为6-7纳米、第三ITO层的厚度为4-5纳米和第四ITO层的厚度为2-3纳米。
更为优选的,所述树脂基体的厚度为100微米,第一ITO层的厚度为10纳米、第二ITO层的厚度为8纳米、第三ITO层的厚度为6纳米和第四ITO层的厚度为4纳米。
其中,所述树脂基体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基体。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它依次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将树脂基体放入磁控溅射设备的装载室,密封后进行抽真空;
步骤B、树脂基体加热到200-24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一次沉积,得到第一ITO层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C、将溅射有第一ITO层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00-24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二次沉积,得到第二ITO层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D、将溅射有第二ITO层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00-24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三次沉积,得到第三ITO层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E、将溅射有三ITO层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00-24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四次沉积,得到第四ITO层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F、将步骤E中冷却后的基片放入卸载室,卸片,得到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
其中,所述磁控溅射设备所用的氧化铟靶材由重量百分含量为94.5%的氧化铟和重量百分含量为5.5%的氧化锡组成。
其中,所述步骤B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一ITO层的树脂基体以8-10℃/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45-155℃;
保温:在145-155℃保温2-4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8-10℃/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C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二ITO层的树脂基体以6-8℃/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45-155℃;
保温:在145-155℃保温2-4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6-8℃/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D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三ITO层的树脂基体以5-6℃/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45-155℃;
保温:在145-155℃保温2-4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5-6℃/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E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四ITO层的树脂基体以4-5℃/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45-155℃;
保温:在145-155℃保温2-4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2-4℃/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需要说明的是,影响ITO导电膜性质的的因素很多,铟锡的比例,沉积的方法(如沉积温度、后期的冷却等)、晶粒的大小和均匀程度等都会影响ITO导电膜性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四次分层沉积,四次结晶过程,促使本发明的晶相结构逐步完善,本发明的树脂基体每次都加热到200-240℃,达到了ITO层的重结晶温度150℃,使得ITO每次沉积后都会经历结晶过程,有效的促进了ITO层完善的结晶。本发明为了减少厚度对结晶的影响,将第一ITO层、第二ITO层、第三ITO层和第四ITO层的厚度依次减少,有利于后期结晶过程的进一步完善。
(2)本发明还将每一次沉积后的冷却分为第一阶段冷却,保温和第二阶段冷却,通过温度的调控,进一步促进了结晶过程的完善。
(3)总之,本发明制得的触摸屏用ITO导电膜透过率高、电阻率低、化学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树脂基体
2——第一ITO层  
3——第二ITO层
4——第三ITO层
5——第四ITO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见图1,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包括树脂基体1和依次沉积在树脂基体1的第一ITO层2、第二ITO层3、第三ITO层4和第四ITO层5,所述树脂基体1的厚度为100微米,第一ITO层2的厚度为8纳米、第二ITO层3的厚度为6纳米、第三ITO层4的厚度为4纳米和第四ITO层5的厚度为2纳米。
其中,所述树脂基体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基体。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它依次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将树脂基体放入磁控溅射设备的装载室,密封后进行抽真空;
步骤B、树脂基体加热到20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一次沉积,得到第一ITO层2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C、将溅射有第一ITO层2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2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二次沉积,得到第二ITO层3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D、将溅射有第二ITO层3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3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三次沉积,得到第三ITO层4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E、将溅射有三ITO层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4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四次沉积,得到第四ITO层5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F、将步骤E中冷却后的基片放入卸载室,卸片,得到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
其中,所述磁控溅射设备所用的氧化铟靶材由重量百分含量为94.5%的氧化铟和重量百分含量为5.5%的氧化锡组成。
其中,所述步骤B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一ITO层2的树脂基体以8℃/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50℃;
保温:在150℃保温2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8℃/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C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二ITO层3的树脂基体以7℃/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50℃;
保温:在150℃保温2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6℃/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D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三ITO层4的树脂基体以6℃/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50℃;
保温:在150℃保温2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5℃/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E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四ITO层5的树脂基体以4℃/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50℃;
保温:在150℃保温2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2℃/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实施例2。
见图1,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包括树脂基体1和依次沉积在树脂基体1的第一ITO层2、第二ITO层3、第三ITO层4和第四ITO层5,所述树脂基体1的厚度为130微米,第一ITO层2的厚度为9纳米、第二ITO层3的厚度为7纳米、第三ITO层4的厚度为5纳米和第四ITO层5的厚度为3纳米。
其中,所述树脂基体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基体。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它依次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将树脂基体放入磁控溅射设备的装载室,密封后进行抽真空;
步骤B、树脂基体加热到21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一次沉积,得到第一ITO层2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C、将溅射有第一ITO层2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2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二次沉积,得到第二ITO层3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D、将溅射有第二ITO层3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3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三次沉积,得到第三ITO层4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E、将溅射有三ITO层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4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四次沉积,得到第四ITO层5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F、将步骤E中冷却后的基片放入卸载室,卸片,得到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
其中,所述磁控溅射设备所用的氧化铟靶材由重量百分含量为94.5%的氧化铟和重量百分含量为5.5%的氧化锡组成。
其中,所述步骤B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一ITO层2的树脂基体以9℃/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51℃;
保温:在151℃保温3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8℃/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C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二ITO层3的树脂基体以8℃/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51℃;
保温:在151℃保温3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6℃/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D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三ITO层4的树脂基体以6℃/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51℃;
保温:在151℃保温3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5℃/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E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四ITO层5的树脂基体以4℃/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51℃;
保温:在151℃保温3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3℃/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实施例3。
见图1,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包括树脂基体1和依次沉积在树脂基体1的第一ITO层2、第二ITO层3、第三ITO层4和第四ITO层5,所述树脂基体1的厚度为100微米,第一ITO层2的厚度为10纳米、第二ITO层3的厚度为8纳米、第三ITO层4的厚度为6纳米和第四ITO层5的厚度为4纳米。
其中,所述树脂基体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基体。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它依次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将树脂基体放入磁控溅射设备的装载室,密封后进行抽真空;
步骤B、树脂基体加热到20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一次沉积,得到第一ITO层2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C、将溅射有第一ITO层2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2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二次沉积,得到第二ITO层3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D、将溅射有第二ITO层3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3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三次沉积,得到第三ITO层4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E、将溅射有三ITO层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4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四次沉积,得到第四ITO层5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F、将步骤E中冷却后的基片放入卸载室,卸片,得到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
其中,所述磁控溅射设备所用的氧化铟靶材由重量百分含量为94.5%的氧化铟和重量百分含量为5.5%的氧化锡组成。
其中,所述步骤B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一ITO层2的树脂基体以9℃/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49℃;
保温:在149℃保温3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9℃/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C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二ITO层3的树脂基体以7℃/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49℃;
保温:在149℃保温3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7℃/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D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三ITO层4的树脂基体以5℃/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49℃;
保温:在149℃保温3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5℃/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E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四ITO层5的树脂基体以4℃/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49℃;
保温:在149℃保温3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3℃/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实施例4。
见图1,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包括树脂基体1和依次沉积在树脂基体1的第一ITO层2、第二ITO层3、第三ITO层4和第四ITO层5,所述树脂基体1的厚度为150微米,第一ITO层2的厚度为10纳米、第二ITO层3的厚度为7纳米、第三ITO层4的厚度为5纳米和第四ITO层5的厚度为2纳米。
其中,所述树脂基体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基体。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它依次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将树脂基体放入磁控溅射设备的装载室,密封后进行抽真空;
步骤B、树脂基体加热到20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一次沉积,得到第一ITO层2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C、将溅射有第一ITO层2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1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二次沉积,得到第二ITO层3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D、将溅射有第二ITO层3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2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三次沉积,得到第三ITO层4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E、将溅射有三ITO层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40℃后运送至溅射室,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四次沉积,得到第四ITO层5后,运送至冷却室冷却至室温;
步骤F、将步骤E中冷却后的基片放入卸载室,卸片,得到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
其中,所述磁控溅射设备所用的氧化铟靶材由重量百分含量为94.5%的氧化铟和重量百分含量为5.5%的氧化锡组成。
其中,所述步骤B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一ITO层2的树脂基体以10℃/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50℃;
保温:在155℃保温4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10℃/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C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二ITO层3的树脂基体以8℃/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50℃;
保温:在150℃保温4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8℃/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D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三ITO层4的树脂基体以6℃/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50℃;
保温:在150℃保温4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6℃/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其中,所述步骤E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四ITO层5的树脂基体以5℃/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50℃;
保温:在150℃保温4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4℃/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将实施例1-4制得的触摸屏用ITO导电膜进行以下性能测试,详见表1。
(1) 透过率测定:
采用OLYMPUS Corporation USPM-LH的镜片反射率测定仪(型号SNo 11A1002)测定经烘烤后样品的透过率,扫描范围为380nm—780nm。
(2) 方阻测定:
采用日本三菱MCP-T360低阻抗分析仪测定样品的阻抗。
(3) 附着力测定
采用ZEHNTNER 百格刀在样品表面划出大小均匀的间隔为1毫米的小方格100,用特定胶带牢固粘贴在划格表面上,用力撕下,统计膜脱落的小方格数。
(4) 耐酸测定
将样品完全置于标准蚀刻液溶液中20min 后取出,测定蚀刻前后样品方阻有无变化。
Figure 687908DEST_PATH_IMAGE001
通过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得的触摸屏用ITO导电膜透过率高、电阻率低、附着力、化学稳定性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其特征在于: 包括树脂基体和依次沉积在树脂基体的第一ITO层、第二ITO层、第三ITO层和第四ITO层,所述树脂基体的厚度为100-150微米,第一ITO层的厚度为8-10纳米、第二ITO层的厚度为6-8纳米、第三ITO层的厚度为4-6纳米和第四ITO层的厚度为2-4纳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基体的厚度为120-150微米,第一ITO层的厚度为8-9纳米、第二ITO层的厚度为6-7纳米、第三ITO层的厚度为4-5纳米和第四ITO层的厚度为2-3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基体的厚度为100微米,第一ITO层的厚度为10纳米、第二ITO层的厚度为8纳米、第三ITO层的厚度为6纳米和第四ITO层的厚度为4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基体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基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依次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将树脂基体放入磁控溅射设备的装载室,密封后进行抽真空;
步骤B、树脂基体加热到200-240℃后,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一次沉积,得到第一ITO层后,冷却至室温;
步骤C、将溅射有第一ITO层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00-240℃后,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二次沉积,得到第二ITO层后,冷却至室温; 
步骤D、将溅射有第二ITO层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00-240℃后,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三次沉积,得到第三ITO层后,冷却至室温;
步骤E、将溅射有三ITO层的树脂基体加热到200-240℃后,采用磁控溅射方式进行第四次沉积,得到第四ITO层后,冷却至室温;
步骤F、将步骤E中冷却后的基片放入卸载室,卸片,得到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溅射设备所用的氧化铟靶材由重量百分含量为94.5%的氧化铟和重量百分含量为5.5%的氧化锡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一ITO层的树脂基体以8-10℃/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45-155℃;
保温:在145-155℃保温2-4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8-10℃/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二ITO层的树脂基体以6-8℃/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45-155℃;
保温:在145-155℃保温2-4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6-8℃/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三ITO层的树脂基体以5-6℃/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45-155℃;
保温:在145-155℃保温2-4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5-6℃/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的冷却具体分为:
第一阶段冷却:将溅射有第四ITO层的树脂基体以4-5℃/小时的速度冷却至145-155℃;
保温:在145-155℃保温2-4小时;
第二阶段冷却:然后以2-4℃/小时的速度冷却至室温。
CN201310475807.6A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4895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5807.6A CN103489505B (zh)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5807.6A CN103489505B (zh)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9505A true CN103489505A (zh) 2014-01-01
CN103489505B CN103489505B (zh) 2016-02-24

Family

ID=49829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75807.6A Active CN103489505B (zh) 2013-10-12 2013-10-12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950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7285A (zh) * 2014-03-18 2014-06-25 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防静电tft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06460154A (zh) * 2014-05-30 2017-02-22 Ppg工业俄亥俄公司 透明导电铟掺杂氧化锡
CN107863182A (zh) * 2016-11-04 2018-03-30 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用双层ito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0733A1 (en) * 2000-02-18 2001-11-15 Takayuki Toyoshima Touch panel substrate hav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US20080237760A1 (en) * 2002-02-26 2008-10-02 Fujikura Ltd. Substrate for Transparent Electrodes
CN101319307A (zh) * 2008-07-14 2008-12-10 王悦林 一种氧化铟锡靶材的生产方法
CN101714415A (zh) * 2008-10-08 2010-05-26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膜结构
CN202930065U (zh) * 2012-11-22 2013-05-08 上海理工大学 复合折射率ito膜
CN203535978U (zh) * 2013-10-12 2014-04-09 东莞市平波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0733A1 (en) * 2000-02-18 2001-11-15 Takayuki Toyoshima Touch panel substrate hav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US20080237760A1 (en) * 2002-02-26 2008-10-02 Fujikura Ltd. Substrate for Transparent Electrodes
CN101319307A (zh) * 2008-07-14 2008-12-10 王悦林 一种氧化铟锡靶材的生产方法
CN101714415A (zh) * 2008-10-08 2010-05-26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膜结构
CN202930065U (zh) * 2012-11-22 2013-05-08 上海理工大学 复合折射率ito膜
CN203535978U (zh) * 2013-10-12 2014-04-09 东莞市平波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辛: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 31 October 2008, article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技术", pages: 97-98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7285A (zh) * 2014-03-18 2014-06-25 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防静电tft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03887285B (zh) * 2014-03-18 2017-05-24 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防静电tft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06460154A (zh) * 2014-05-30 2017-02-22 Ppg工业俄亥俄公司 透明导电铟掺杂氧化锡
CN107863182A (zh) * 2016-11-04 2018-03-30 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用双层ito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9505B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59076U (zh) 一种柔性基底镀铜膜结构
KR20160005139A (ko) 도전성 적층체, 패턴 배선이 형성된 투명 도전성 적층체, 및 광학 디바이스
CN101465172A (zh) 复合结构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1173B (zh) 耐高温复合透明导电膜、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324271A (zh) 一种结晶型ito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TW201606594A (zh) 導電性結構體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顯示裝置
CN105551579A (zh) 一种可电致变色的多层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9505B (zh)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US10764997B2 (en) Laminate film and electrode substrate fil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810114B (zh) 高透光率柔性聚酰亚胺基底ito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723128B (zh) 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和触控面板
EP2942700B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conductive structure
CN203535978U (zh) 一种触摸屏用ito导电膜
CN107731352B (zh) 柔性电子玻璃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电路制备方法
CN105489270B (zh) 一种夹层结构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31903B (zh) 一种氧化铌/银纳米线双层结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4644A (zh) 一种用于触摸屏的ito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3535977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触摸屏用ito导电膜
JP2013073851A (ja)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80096748A1 (en) Conductive laminate and transparent electrode including same
JP2009193673A (ja) 透明導電膜の製造方法
WO2017143680A1 (zh) 触控屏
CN103714882B (zh) 一种应用于触摸屏感应器的镀Ag导电膜的生产方法
US10026524B2 (en) Electrode substrate fil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124387A (zh) 柔性导电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