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9868A - 一种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9868A
CN103479868A CN201310435535.7A CN201310435535A CN103479868A CN 103479868 A CN103479868 A CN 103479868A CN 201310435535 A CN201310435535 A CN 201310435535A CN 103479868 A CN103479868 A CN 103479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chinese medicine
mastic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55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9868B (zh
Inventor
郑世杰
叶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43553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798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79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9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9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98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制备方法,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柏子仁,酸枣仁,龙齿,人参,远志,牛黄,珍珠母,南蛇藤根,麻布七,云母,菊花,紫石英,太阳针,缬草,景天三七,蝉花,灯心草根,睡菜,凤尾七,水菖蒲,甘松,大枣和麦门冬。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药物,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和不易复发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律失常是心脏搏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引起的心跳节律或频率的改变,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表现之一。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任何不适,偶于查体时被发现,严重的可以危及患者生命。病人常表现有心慌、气短、胸闷、头晕头痛、耳呜、健忘、乏力等症状。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西医一般将心律失常分为快速型和缓慢型两种。大多数抗心律失常的西药药物是作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药物则显得较为单一,且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就可能导致耐药性、心律偏慢及存在心律失常的风险,不可持续服用;而植入人工起搏器治疗,价格昂贵,并非所有患者可以承担。因此,探索其他途径治疗心律失常显得意义重大。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与西医相比,对许多疾病具有独到见解、独特治疗方法和确切疗效。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诊疗时特别注意根据脏腑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人体各脏腑的功能平衡,进行辨证论治,然后对同一种疾病又常常采用分型辨治的方法,从而能够更好的针对病症进行对症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心律失常在中医上归属为“心悸”或“怔忡”,临床上又可以将心律失常分为心脾两虚型、心虚胆怯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火旺型、心阳不振型、水饮凌心型、气滞血瘀型和痰火扰心型共八种类型,针对每种类型采用不同的治则。其中的心虚胆怯型,一般临床表现为:心悸,善惊易恐慌,坐卧不安,少寐多梦易醒,烦躁。舌苔薄白,脉动数或虚弦。证候分析: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发心悸;心不藏神,心中惕惕,故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脉动数或虚弦,或促,均为心胆气虚,气血逆乱之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制备方法,该中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和不易复发的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柏子仁,酸枣仁,龙齿,人参,远志,牛黄,珍珠母,南蛇藤根,麻布七,云母,菊花,紫石英,太阳针,缬草,景天三七,蝉花,灯心草根,睡菜,凤尾七,水菖蒲,甘松,大枣和麦门冬。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柏子仁30~40份,酸枣仁25~35份,龙齿30~40份,人参20~30份,远志20~30份,牛黄10~20份,珍珠母10~20份,南蛇藤根15~25份,麻布七5~15份,云母20~30份,菊花20~35份,紫石英15~30份,太阳针10~20份,缬草15~25份,景天三七20~30份,蝉花5~15份,灯心草根10~20份,睡菜25~35份,凤尾七10~20份,水菖蒲15~25份,甘松20~30份,大枣30~40份和麦门冬10~20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柏子仁35~40份,酸枣仁25~30份,龙齿30~35份,人参20~25份,远志25~30份,牛黄10~15份,珍珠母15~20份,南蛇藤根20~25份,麻布七5~10份,云母25~30份,菊花25~35份,紫石英20~30份,太阳针10~15份,缬草20~25份,景天三七25~30份,蝉花8~12份,灯心草根15~20份,睡菜25~30份,凤尾七10~15份,水菖蒲20~25份,甘松25~30份,大枣35~40份和麦门冬10~15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柏子仁38份,酸枣仁26份,龙齿32份,人参23份,远志29份,牛黄11份,珍珠母18份,南蛇藤根21份,麻布七6份,云母27份,菊花28份,紫石英22份,太阳针13份,缬草21份,景天三七27份,蝉花8份,灯心草根19份,睡菜27份,凤尾七12份,水菖蒲21份,甘松29份,大枣38份和麦门冬14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柏子仁35份,酸枣仁29份,龙齿34份,人参21份,远志27份,牛黄13份,珍珠母15份,南蛇藤根24份,麻布七8份,云母28份,菊花32份,紫石英24份,太阳针11份,缬草23份,景天三七25份,蝉花11份,灯心草根16份,睡菜29份,凤尾七15份,水菖蒲23份,甘松26份,大枣36份和麦门冬11份。
其中,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柏子仁,酸枣仁,龙齿,人参,远志,牛黄,珍珠母和南蛇藤根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6~8倍的醇浓度为75%~80%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4~6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90%~9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3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9~1.1g生药/mL,经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先用7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5%~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麻布七,云母,菊花,紫石英,太阳针,缬草和景天三七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4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4~1.27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5~8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3~6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水溶解,再次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随后过筛成100~120目的细粉,将获得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中药散剂。
其中,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柏子仁,酸枣仁,龙齿,人参,远志,牛黄,珍珠母,南蛇藤根,麻布七和云母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6~1.38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7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2~1.34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70℃~8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45%~55%;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20~35小时,冷藏温度为5℃~8℃;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25~0.4;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2~0.003;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45~60分钟,温度为120℃~14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药物,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和不易复发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柏子仁,酸枣仁,龙齿,人参,远志,牛黄,珍珠母,南蛇藤根,麻布七,云母,菊花,紫石英,太阳针,缬草,景天三七,蝉花,灯心草根,睡菜,凤尾七,水菖蒲,甘松,大枣和麦门冬。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柏子仁: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
酸枣仁:甘、酸,平。归肝、胆、心经。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龙齿:涩;甘;凉。归心;肝经。镇惊安神;清热除烦。主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身热心烦。
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远志:苦、辛、温。归心、肾、肺经。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牛黄:甘,凉。归心、肝经。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珍珠母:成,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定惊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烦躁失眠,肝热目赤,肝虚目昏。
南蛇藤根:辛;苦;平。归肾;膀胱;肝经。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消肿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闭经;头痛;腰痛;疝气痛;痢疾;肠风下血;痈疽肿毒;水火烫伤;毒蛇咬伤。《泉州本草》: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失眠,心悸,哮喘。
麻布七:苦;辛;温;有毒。归心;肝;肺;脾经。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散瘀。主风湿腰腿痛;关节肿痛;跌打损伤;胃痛;胸腹胀满;急慢性菌痢;急慢性肠炎;瘰疬;疮疖。《贵州草药》:宁心,理气,止痛,活血化瘀。治疹症腹痛,胃气痛,心悸,跌打损伤。
云母:甘;温。归心;肝;肺;脾;膀胱经。安神镇惊;止血敛疮。主心悸;失眠;眩晕;癫痫;久泻;带下;外伤出血;湿疹。
菊花:甘、苦,微寒。归肺、肝经。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紫石英:甘,温。归心、肺、肾经。镇心安神,温肺,暖宫。用于失眠多梦,心悸易惊,肺虚咳喘,宫寒不孕。
太阳针:淡;平。归心;肝经。镇静安神。主心慌;心烦;痫症;中风不语;心悸;失眠。
缬草:味辛;苦;性温。归心;肝经。安心神。主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癫狂;脏躁;风湿痹痛;痛经;经闭;跌打损伤。
景天三七:平;甘;微酸。归心;肝;脾经。散瘀;止血;宁心安神;解毒。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斑;外伤出血;跌打损伤;心悸;失眠;疮疖痈肿;烫火伤;毒虫螫伤。
蝉花:甘;寒;无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熄风止痉;明目退翳。主外感风热;发热;头昏;咽痛;单板机疹初期;疹出不畅;小儿惊风;目赤肿痛;翳膜遮睛;夜啼。
灯心草根:甘;寒。归心;膀胱经。利水通淋;清心安神。主淋病;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悸不安。
睡菜:甘;微苦;性寒。归心;脾经。健脾消食;养心安神;清热利尿。主胃炎;消化不良;心悸失眠;湿热黄疸;胆囊炎;水肿;小便不利或赤热涩痛。
凤尾七:味甘;微苦;性平。归肾;肝经。益肾养肝;养心安神;调经活血。主劳热骨蒸;干血痨;头晕目眩;月经不调。
水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胃经。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主痰厥昏迷;中风;癫痫;惊悸健忘;耳呜耳聋;食积腹痛;痢疾泄泻;风湿疼痛;湿疹;疥疮。
甘松:辛、甘,温。归脾、胃经。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治牙痛,脚肿。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麦门冬:甘;微苦;寒。归肺;胃;心经。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柏子仁30~40份,酸枣仁25~35份,龙齿30~40份,人参20~30份,远志20~30份,牛黄10~20份,珍珠母10~20份,南蛇藤根15~25份,麻布七5~15份,云母20~30份,菊花20~35份,紫石英15~30份,太阳针10~20份,缬草15~25份,景天三七20~30份,蝉花5~15份,灯心草根10~20份,睡菜25~35份,凤尾七10~20份,水菖蒲15~25份,甘松20~30份,大枣30~40份和麦门冬10~20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柏子仁35~40份,酸枣仁25~30份,龙齿30~35份,人参20~25份,远志25~30份,牛黄10~15份,珍珠母15~20份,南蛇藤根20~25份,麻布七5~10份,云母25~30份,菊花25~35份,紫石英20~30份,太阳针10~15份,缬草20~25份,景天三七25~30份,蝉花8~12份,灯心草根15~20份,睡菜25~30份,凤尾七10~15份,水菖蒲20~25份,甘松25~30份,大枣35~40份和麦门冬10~15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柏子仁38份,酸枣仁26份,龙齿32份,人参23份,远志29份,牛黄11份,珍珠母18份,南蛇藤根21份,麻布七6份,云母27份,菊花28份,紫石英22份,太阳针13份,缬草21份,景天三七27份,蝉花8份,灯心草根19份,睡菜27份,凤尾七12份,水菖蒲21份,甘松29份,大枣38份和麦门冬14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柏子仁35份,酸枣仁29份,龙齿34份,人参21份,远志27份,牛黄13份,珍珠母15份,南蛇藤根24份,麻布七8份,云母28份,菊花32份,紫石英24份,太阳针11份,缬草23份,景天三七25份,蝉花11份,灯心草根16份,睡菜29份,凤尾七15份,水菖蒲23份,甘松26份,大枣36份和麦门冬11份。
其中,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柏子仁,酸枣仁,龙齿,人参,远志,牛黄,珍珠母和南蛇藤根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6~8倍的醇浓度为75%~80%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4~6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90%~9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3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9~1.1g生药/mL,经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先用7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5%~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麻布七,云母,菊花,紫石英,太阳针,缬草和景天三七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4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4~1.27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5~8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3~6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水溶解,再次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随后过筛成100~120目的细粉,将获得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中药散剂。
其中,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柏子仁,酸枣仁,龙齿,人参,远志,牛黄,珍珠母,南蛇藤根,麻布七和云母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6~1.38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7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2~1.34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70℃~8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45%~55%;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20~35小时,冷藏温度为5℃~8℃;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25~0.4;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2~0.003;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45~60分钟,温度为120℃~14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本发明的散剂
取柏子仁350g,酸枣仁290g,龙齿340g,人参210g,远志270g,牛黄130g,珍珠母150g,南蛇藤根240g,麻布七80g,云母280g,菊花320g,紫石英240g,太阳针110g,缬草230g,景天三七250g,蝉花110g,灯心草根160g,睡菜290g,凤尾七150g,水菖蒲230g,甘松260g,大枣360g和麦门冬11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柏子仁,酸枣仁,龙齿,人参,远志,牛黄,珍珠母和南蛇藤根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8倍的醇浓度为7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5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倍的醇浓度9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1.0g生药/mL,经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先用7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麻布七,云母,菊花,紫石英,太阳针,缬草和景天三七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5倍的醇浓度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5℃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7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4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倍的水溶解,再次加热煎煮3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随后过筛成120目的细粉,将获得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中药散剂。
实施例2本发明的口服液剂
取柏予仁380g,酸枣仁260g,龙齿320g,人参230g,远志290g,牛黄110g,珍珠母180g,南蛇藤根210g,麻布七60g,云母270g,菊花280g,紫石英220g,太阳针130g,缬草210g,景天三七270g,蝉花80g,灯心草根190g,睡菜270g,凤尾七120g,水菖蒲210g,甘松290g,大枣380g和麦门冬14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柏子仁,酸枣仁,龙齿,人参,远志,牛黄,珍珠母,南蛇藤根,麻布七和云母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6~1.38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7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2~1.34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70℃~8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45%~55%;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20~35小时,冷藏温度为5℃~8℃;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25~0.4;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2~0.003;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45~60分钟,温度为120℃~14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试验:应用NIH小鼠4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散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6.58g生药/m1,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2.9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散剂LD50>32.9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65.8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4.4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073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0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901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麻醉药物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散剂对小鼠按7.81、18.34和40.11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1/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取来源于本院心内科病人的98例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患者,男52人,女46人;年龄21~67岁。98例病人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49人,男27人,女22人;西药对照组49人,男25人,女24人。
诊断标准:1、具有典型心悸症状;2、经2次以上平静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为频发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快速性房颤等心律失常;3、18~78岁;4、肝、肾功能正常;且符合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候:惊而气乱,心神不宁,心不藏神,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脉动数或虚弦,或促等,具有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一般临床表现为:心悸,遇惊恐加剧,坐卧不安,多梦易醒,食少纳呆,舌淡红少苔,脉细略数或弦细。
排除标准:1、严重心功能不全;2、II°、III°房室传导阻滞;3、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室颤;4、窦性心动过缓;5、碘剂过敏。
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散剂,每日3次,每次10g。4周为1个疗程。
西药对照组:口服盐酸胺碘酮,每次0.2g,每日3次;7天后改为每次0.2g,每日2次;14天后改为每次0.2g,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
疗效评价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早搏全部消失或减少75%以上;好转:早搏减少50%~75%,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无效:用药前后无变化或变化较小。
治疗结果:
参见表1和表2,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相对于西药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相对于西药,在治疗疗程上显著缩短。
表1两组分别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9 33(67.3%) 16(32.7%) 0(1.6%) 100%
对照组 49 18(36.7%) 23(46.9%) 8(16.3%) 83.7%
表2两组分别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人数和时间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治疗组 33 4(12.1%) 10(30.3%) 12(36.4%) 7(21.2%)
对照组 18 0(0%) 2(11.1%) 7(38.9%) 9(50%)
根据上述表格内的临床统计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同时对治疗组痊愈的33例以及对照组痊愈的18例患者随访1年,结果统计,治疗组33例无复发,对照组18例患者,复发5人,复发率27.8%。
典型病例:赵某,女性,29岁,因心悸、坐卧不安和多梦易醒入院,经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心律失常,然后根据中医诊脉等,进一步确诊为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实施例1的散剂,每日3次,每次10g,治疗4周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柏子仁,酸枣仁,龙齿,人参,远志,牛黄,珍珠母,南蛇藤根,麻布七,云母,菊花,紫石英,太阳针,缬草,景天三七,蝉花,灯心草根,睡菜,凤尾七,水菖蒲,甘松,大枣和麦门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柏子仁30~40份,酸枣仁25~35份,龙齿30~40份,人参20~30份,远志20~30份,牛黄10~20份,珍珠母10~20份,南蛇藤根15~25份,麻布七5~15份,云母20~30份,菊花20~35份,紫石英15~30份,太阳针10~20份,缬草15~25份,景天三七20~30份,蝉花5~15份,灯心草根10~20份,睡菜25~35份,凤尾七10~20份,水菖蒲15~25份,甘松20~30份,大枣30~40份和麦门冬10~2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柏子仁35~40份,酸枣仁25~30份,龙齿30~35份,人参20~25份,远志25~30份,牛黄10~15份,珍珠母15~20份,南蛇藤根20~25份,麻布七5~10份,云母25~30份,菊花25~35份,紫石英20~30份,太阳针10~15份,缬草20~25份,景天三七25~30份,蝉花8~12份,灯心草根15~20份,睡菜25~30份,凤尾七10~15份,水菖蒲20~25份,甘松25~30份,大枣35~40份和麦门冬10~15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柏子仁38份,酸枣仁26份,龙齿32份,人参23份,远志29份,牛黄11份,珍珠母18份,南蛇藤根21份,麻布七6份,云母27份,菊花28份,紫石英22份,太阳针13份,缬草21份,景天三七27份,蝉花8份,灯心草根19份,睡菜27份,凤尾七12份,水菖蒲21份,甘松29份,大枣38份和麦门冬14份。
5.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柏子仁35份,酸枣仁29份,龙齿34份,人参21份,远志27份,牛黄13份,珍珠母15份,南蛇藤根24份,麻布七8份,云母28份,菊花32份,紫石英24份,太阳针11份,缬草23份,景天三七25份,蝉花11份,灯心草根16份,睡菜29份,凤尾七15份,水菖蒲23份,甘松26份,大枣36份和麦门冬11份。
6.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柏子仁,酸枣仁,龙齿,人参,远志,牛黄,珍珠母和南蛇藤根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6~8倍的醇浓度为75%~80%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4~6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90%~9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3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9~1.1g生药/mL,经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先用7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5%~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麻布七,云母,菊花,紫石英,太阳针,缬草和景天三七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4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4~1.27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5~8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3~6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水溶解,再次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随后过筛成100~120目的细粉,将获得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中药散剂。
7.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柏子仁,酸枣仁,龙齿,人参,远志,牛黄,珍珠母,南蛇藤根,麻布七和云母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6~1.38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7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2~1.34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70℃~8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45%~55%;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20~35小时,冷藏温度为5℃~8℃;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25~0.4;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2~0.003;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45~60分钟,温度为120℃~14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8.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柏子仁,酸枣仁,龙齿,人参,远志,牛黄,珍珠母和南蛇藤根按所述比例混合,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6~8倍的醇浓度为75%~80%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4~6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一过滤液;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2~4倍的醇浓度90%~95%的乙醇溶解,加热回流2~3小时后提取,过滤,得第二过滤液;合并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9~1.1g生药/mL,经体积为5L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洗脱,先用7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5%~90%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二步,将麻布七,云母,菊花,紫石英,太阳针,缬草和景天三七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4~6倍的醇浓度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4次,提取液合并,用管式离心机离心除杂,将除杂后的提取液于60℃~7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4~1.27的膏体,将浓缩后的膏体用喷雾干燥器干燥成粉末;
第三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5~8倍的水溶解,加热煎煮3~6小时,过滤;将滤渣再次用相对于获得的混合物质量的3~5倍的水溶解,再次加热煎煮2~4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过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并粉碎成粉末;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获得的粉末混合,随后过筛成100~120目的细粉,将获得的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即获得所述中药散剂。
9.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口服液,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柏子仁,酸枣仁,龙齿,人参,远志,牛黄,珍珠母,南蛇藤根,麻布七和云母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85%的乙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6~1.38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7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2~1.34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70℃~8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45%~55%;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回收乙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20~35小时,冷藏温度为5℃~8℃;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25~0.4;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2~0.003;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45~60分钟,温度为120℃~14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CN201310435535.7A 2013-09-14 2013-09-14 一种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798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5535.7A CN103479868B (zh) 2013-09-14 2013-09-14 一种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5535.7A CN103479868B (zh) 2013-09-14 2013-09-14 一种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9868A true CN103479868A (zh) 2014-01-01
CN103479868B CN103479868B (zh) 2015-04-22

Family

ID=49820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553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79868B (zh) 2013-09-14 2013-09-14 一种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798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0791A (zh) * 2015-05-19 2015-08-19 王猛 一种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27A (zh) * 1995-08-24 1996-09-11 傅鹤年 心寿灵胶囊
CN101057948A (zh) * 2006-04-21 2007-10-24 北京因科瑞斯生物制品研究所 一种具有健脑益智,养心安神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6303A (zh) * 2009-11-18 2010-06-02 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虚胆怯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4891A (zh) * 2010-04-26 2010-11-03 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946A (zh) * 2009-10-28 2011-05-11 刘庆华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方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27A (zh) * 1995-08-24 1996-09-11 傅鹤年 心寿灵胶囊
CN101057948A (zh) * 2006-04-21 2007-10-24 北京因科瑞斯生物制品研究所 一种具有健脑益智,养心安神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946A (zh) * 2009-10-28 2011-05-11 刘庆华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方
CN101716303A (zh) * 2009-11-18 2010-06-02 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虚胆怯病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4891A (zh) * 2010-04-26 2010-11-03 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华明珍: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进展", 《山东中医杂志》 *
王文雄: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近况", 《广西中医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0791A (zh) * 2015-05-19 2015-08-19 王猛 一种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9868B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3999B (zh)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制剂
CN104367879A (zh) 一种用于治疗鸡劳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505A (zh)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202965A (zh) 一种治疗甲亢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631B (zh) 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药制剂、片剂、胶囊剂及制备方法
CN103479868B (zh) 一种治疗心虚胆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7890521A (zh) 一种护肝明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丸剂的制备方法
CN103285212A (zh) 一种治疗小儿癫痫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8747B (zh) 一种三刺降三高的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1976A (zh) 一种安神助眠养颜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4355A (zh) 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制剂
CN104666689A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CN104688999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制剂
CN104189496A (zh)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10339323A (zh) 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88855B (zh) 一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黄连阿胶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815179B (zh)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性睡眠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15226A (zh) 一种治疗内分泌失调的妇产科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8834A (zh)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29644A (zh) 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92821A (zh) 一种治疗神经外科术后头痛的中药制剂
CN104547695B (zh) 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706942A (zh) 一种治疗脑心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3808B (zh) 一种治疗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5244A (zh) 一种治疗动脉硬化症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