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9400A - 一种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9400A
CN103479400A CN201210189389.XA CN201210189389A CN103479400A CN 103479400 A CN103479400 A CN 103479400A CN 201210189389 A CN201210189389 A CN 201210189389A CN 103479400 A CN103479400 A CN 103479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col
gel layer
patch
dermatitis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893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伟钦
马荣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OLWO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OLWO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OLWO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OLWO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893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794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79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9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包括:一含有漆酚的凝胶层;一载体;和一粘性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由于接触外界物质,如金属、化妆品和药物等而发生的炎性反应,其临床症状与接触物的抗原性强弱及个体体质的敏感程度有关。轻者仅表现血管扩张,充血性红斑和水肿,重者在红斑基础上发生丘疹、水疱、大疱,甚至出现烫伤样表皮坏死,皮损通常边界不清。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有很多,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表现为致敏作用,在高浓度时则有刺激性和毒性,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动物性来源:动物毒素、昆虫分泌物、毒毛等;第二类、植物性来源:花粉、植物叶、茎、花及果实等;第三类、化学物质:也是引发接触性皮炎的主要致敏原,主要包括金属及其制品、塑料、橡胶和香料等。
通常所讲的接触性皮炎是指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机体对透过皮肤进入体内的化学物质的一种适应性免疫反应,属于IV型变态反应。它分为两个阶段:初始致敏阶段和随后的激发阶段。在初始致敏阶段,进入体内的小分子半抗原物质(分子量一般小于500Da),如油漆、燃料、农药、化妆品和某些药物(磺胺和青霉素)等与表皮细胞的膜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经抗原递呈细胞(如朗格汉斯细胞)“摄取”并被提呈给T细胞,使其活化并分化为过敏原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激发阶段:已被致敏的机体若再次接触过敏原则表现出皮肤变态反应症状,即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症状。临床症状: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皮疹、水疱,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反应机理:这是一种抗原诱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反应,机体被致敏后再次接触相应致敏原,抗原特异性T细胞被激活并招募至致敏部位,皮肤细胞和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毒素,引起局部血管刺激,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的聚集及随后的级联放大反应。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即使接触很低剂量或日常使用剂量的化学物质即会发生明显的皮炎症状,这些低剂量的化学物质本身不会对人体构成威胁,反而是机体的过度反应损伤了人体自身组织,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数据表明对特定致敏原的接触性过敏的发生率在不同国家间是不同的,而且随着周围环境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对特定致敏原的接触性过敏的发生率亦会随之而变化。周围环境中致敏原的种类主要取决于气候(例如,尼日利亚的铬过敏主要是由于气候温暖人们经常穿皮凉鞋所致)、职业(例如,印度的农场工人中接触性皮炎是由于对银胶菊过敏)、文化习惯(例如,佩带首饰易致镍过敏)和立法(例如,丹麦对镍的调控)等。因此,对接触性过敏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会受时间和地区的局限,而且会随着时间和地区这些决定性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临床上使用斑贴试验诊断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诊断机理就是人为地诱发过敏患者的IV型变态反应,造成皮肤表面明显的皮损,从而判断患者对哪种物质过敏。传统斑贴试验是临床医生使用凡士林或者蒸馏水等做稀释基质自制斑贴产品进行检测。随着越来越多的化工产品被应用到各个领域,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人们接触各种致敏物的几率在增大,因此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发病率在逐步上升。通过斑贴试验寻找致敏原,确定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指导患者避免接触该类物质,从而避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复发和恶化,是预防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重要措施。
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通过对周围环境及日常生活中常见致敏原的调查分析,组合成一套斑贴试验标准变应原系列,其中以欧洲标准变应原系列和北美标准变应原系列应用最为广泛。欧洲标准变应原系列含有26种检测过敏原,北美标准变应原系列含有24种检测过敏原。这两个标准变应原系列中某些抗原是相同的,而某些抗原则因地区差异而不同,目前我国尚无标准变应原系列。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接触性皮炎变应原检测系列,并制备相应变应原品种的皮炎诊断贴剂。
漆树主要分布于亚洲温暖湿润地区,尤其在我国的分布地域辽阔,我国是漆树的主产国。漆树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是通过采集漆树的次生代谢物——生漆来实现的。但是生漆含有致敏性很强的过敏原,容易引起人的皮肤过敏反应或漆疮。人体柔软而裸露的皮肤如手背、脸部等较易生漆疮(局部皮肤发生红疹,奇痒难受)。严重时皮肤起水疱,易抓破感染而溃烂。有时伴有头痛、头昏、低热、大便秘结或腹泻等全身症状。病情数天后达顶点,大约在两周后开始结痂,并逐渐脱屑,并伴有头痛、头晕、目眩、恶心、咳嗽、失眠等现象。此病发作,全身瘙痒,不能安眠,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许多研究资料认为,漆酚是生漆致人体皮肤过敏的主要致敏物质。在生漆中加入丙酮后萃取的溶液中再添加乙酸铅,可得到漆酚铅沉淀,分离后再加入冰乙酸还原成漆酚。这种漆酚,即使稀释成1%的丙酮溶液也有强烈的致敏性。由于其地域的特殊性,漆酚并未包括在前述欧洲标准变应原系列和北美标准变应原系列中。然而漆酚在我国是接触性皮炎常见过敏原之一,临床上常见因漆酚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患者,因此,制备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开展早期诊断促使患者严格避免过敏原的再接触就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皮炎诊断贴剂,所述贴剂包括:
一含有漆酚的凝胶层;
一载体;和
一粘性材料。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皮炎是接触性皮炎。具体地说,所述皮炎是指由IV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包含漆酚、成膜基质和溶剂;更优选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由漆酚、成膜基质和溶剂组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成膜基质为聚维酮,更优选聚维酮K9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溶剂为有机溶剂,更优选无水乙醇。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制备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时,在配制成膜液中,所述成膜基质与所述溶剂的质量比较佳的为1:4-1:20,更佳的为1:5-1:15,最佳的为1:9。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的厚度为1-50μm,更优选为2-30μm,最优选为3-10μ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的面积为0.5-14cm2,更优选为0.7-3cm2,最优选为0.8-1cm2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的形状为带棱角的形状;更优选为正方形或者矩形。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为0.9cm×0.9cm的正方形。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皮炎诊断贴剂至少一个载体固定于粘性材料上,至少一个载体上覆有含有漆酚的凝胶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载体材料为聚氯乙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粘性材料为医用胶带。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医用胶带主要由无纺布和医用压敏胶材料组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载体的面积为0.5-14cm2,更优选为0.7-3cm2,最优选为0.8-1cm2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载体的形状为带棱角的形状;更优选为正方形或者矩形。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载体为0.9cm×0.9cm的正方形。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载体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的面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与所述载体的形状相同、面积相等,并且两者完全重合紧贴在一起。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上覆盖有可剥离纸,所述可剥离纸的部分与所述粘性材料相接触并固定;更优选所述可剥离纸为离型纸。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中漆酚的浓度为2-20μg/cm2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中漆酚的浓度为5-15μg/cm2;更优选为10μg/cm2
钟灵毓秀,所述漆酚来自生漆或熟漆。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提供的皮炎诊断贴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1)将溶剂、漆酚和成膜基质混合、溶解,除气泡后获得成膜液;
(2)将成膜液在载体上涂膜、干燥,使载体上覆有含有漆酚的凝胶层;和
(3)切片,组装在粘性材料上,得到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提供的皮炎诊断贴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所述成膜基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4-1:20;更优选为1:5-1:15;最优选为1:9;所述漆酚的质量一般为所述溶剂与成膜基质质量之和的0.05%-0.5%,更优选为0.1%-0.4%,最优选为0.2%-0.3%。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漆酚来自生漆或熟漆。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成膜基质为聚维酮,更优选聚维酮K9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溶剂为有机溶剂,更优选无水乙醇。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载体材料为聚氯乙烯。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粘性材料为医用胶带。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医用胶带主要由无纺布和医用压敏胶材料组成。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3)中,所述切片是将覆有含有漆酚凝胶层的载体分割成面积为0.5-14cm2,更优选为0.7-3cm2,最优选为0.8-1cm2的带棱角的形状;更优选是正方形或者矩形。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3)中,所述切片是将覆有含有漆酚凝胶层的载体分割成0.9cm×0.9cm的正方形。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2)中,所述涂膜厚度为50-500μm;更优选为70-200μm,最优选为100μ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的厚度为1-50μm,更优选为2-30μm,最优选为3-10μ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中漆酚的浓度为2-20μg/cm2,更优选为5-15μg/cm2;最优选为10μg/cm2
据此,本发明提供了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以利于开展早期诊断促使患者严格避免过敏原的再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实施例4贴剂一凝胶层表面在200倍光学显微镜下的观测结果。
图2显示了实施例4贴剂二凝胶层表面在200倍光学显微镜下的观测结果。
图3显示了实施例4贴剂三凝胶层表面在200倍光学显微镜下的观测结果。
图4显示了实施例4贴剂四凝胶层表面在200倍光学显微镜下的观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所述贴剂是由至少一个载体固定于粘性材料上,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载体上覆有含有漆酚的凝胶层。
本发明所述的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应用于斑贴试验,但采用了“含有漆酚的凝胶层”,漆酚分布更加均匀,并且去除了传统斑试器给患者带来的异样感,同时载体也能达到同斑试器一样的局部封闭效果。
此处,“至少一个”指本发明的皮炎诊断贴剂可以有多个载体,其上可以分别覆有含变应原的凝胶层。所述变应原包括但不限于,硫酸镍、羊毛醇、硫酸新霉素、重铬酸钾、苯佐卡因、香料化合物(包括香叶醇、羟基香茅醛、桂皮醛、丁香酚、戊基桂皮醛、异丁香酚、桂皮醇或其组合)、松香、双酚A型环氧树脂、喹啉化合物(包括氯碘喹啉、氯喹那多或其组合)、秘鲁香脂、乙二胺、氯化钴、布地奈德、杆菌肽、漆酚、对叔丁基酚甲醛树脂、对羟基苯甲酸酯化合物(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或其组合)、卡巴化合物(包括1,3-二苯基胍(DPG)、二乙基二硫氨甲酸锌(ZDC)、二丁基二硫氨甲酸锌(ZBC)或其组合)、黑橡胶化合物(包括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IPPD)、N,N’-二苯基-对苯二胺(DPPD)、N-环己基-N’-苯基-对苯二胺(CPPD)或其组合)、夸特15、巯基苯并噻唑、对苯二胺、甲醛、巯基化合物(包括环己基苯并噻唑亚磺酰胺(CBS)、二苯并噻唑二硫化物(MBTS)、吗啉塞巯基苯并噻唑(MOR)或其组合)、硫柳汞、秋兰姆化合物(包括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M)、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TETD)、二硫化双亚戊基秋兰姆(PTD)或其组合)、咪唑烷基脲、重氮咪唑烷基脲、丁酸氢化可的松、溴硝丙二醇等。
如本发明所用,“漆酚”(英文名:Urushiol),是一种油状有机液体,原在植物漆树中发现。漆酚是淡黄色液体。密度:0.968沸点:200-210℃。它能够被醇、醚、苯溶解。漆酚是几个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每个包含替换了15或17个碳原子的烷基链的儿茶酚。烷基组可能饱和或者不饱和。
漆酚的分子式如结构式Ⅰ所示:
Figure BDA00001749363900071
其中,R选自(CH2)14CH3、(CH2)7CH=CH(CH2)5CH3、(CH2)7CH=CHCH2CH=CH(CH2)2CH3、(CH2)7CH=CHCH2CH=CHCH=CHCH3、或(CH2)7CH=CHCH2CH=CHCH2CH=CH2
可以使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制备获得漆酚,或者可以通过常规的商业渠道获得漆酚,例如可以购买油漆厂的原料,也可以购买漆酚纯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漆酚购自成都市美星工艺油漆厂的熟漆原料,含漆酚70%-80%。
在一定面积范围内,面积不同,化学致命物质的总剂量即使相差数倍至十多倍,但只要单位面积内化学致敏物质的剂量(即本发明的所述漆酚浓度)一致,则对人体皮肤的致敏效果没有差异。因此,本发明在优选实施方案中,限定了凝胶层的面积范围、以及漆酚的浓度范围,即可以保证检测效果。
如本发明所用,“接触性皮炎”是机体对透过皮肤进入体内的化学物质的一种适应性免疫反应,属于IV型变态反应。其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
当本发明皮炎诊断贴剂上的载体有多个时,为了避免邻近的不同变应原对检测结果判读的干扰,相邻载体的间距宜大于等于0.2cm,较佳的大于等于0.5cm,更佳的大于等于1cm。
非标准过敏原(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的最佳浓度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应根据过敏原的性质来确定,最佳浓度应以既能引起特异的变态反应,又不会导致原发性刺激为标准,其过敏原剂量的确定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①为了避免过敏原刺激人体皮肤引起刺激性反应,对结果判读产生干扰,过敏原的使用剂量应尽量低。②为了能有效地诱发过敏患者的症状,提高阳性检出率,应使过敏原的使用剂量高至即使仅存在轻微过敏的患者也出现症状。③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的最大忧虑是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剂量即会引发症状,因此斑贴中过敏原的使用剂量没有必要高于日常接触剂量。④斑贴试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各个国家对多种过敏原有建议使用浓度。
生漆是我国传统的天然优质涂料,是从漆树科的漆树取得的一种天然树脂。刚从漆树割取的树脂呈乳白色,但很快在空气中氧化变黑。漆树分泌的漆液即生漆,用途很广,尚不能为合成涂料所代替,其主要成份是漆酚,约占生漆的60%-80%。漆酚是一种棕褐色没有挥发性的粘稠油状物,不仅有高度的致敏作用,还有一定的原发性刺激作用,人们在培植、采割、运输、加工和使用生漆过程中,由于接触漆树、漆液及漆器等,经常发生接触性皮炎,俗称“漆疮”。尤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含有生漆的建筑材料和家居物品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导致接触生漆的人群也越来越大,生漆诱发的接触性皮炎的病例数也在逐年增多。
然而,漆酚在欧洲标准变应原系列和北美标准变应原系列中并未包括,为非标准变应原,我国也还未建立起斑贴试剂中漆酚的推荐浓度。非标准变应原的最佳浓度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应根据化学物质的性质来确定,最佳浓度应以既能引起特异的变态反应,又不会导致原发性刺激为标准。因此,发明人制备了2μg/cm2、10μg/cm2、20μg/cm2、50μg/cm2、100μg/cm2和600μg/cm2等六个浓度的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进行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20μg/cm2浓度时发现有轻微可见的小红斑(刺激反应),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含有漆酚凝胶层中漆酚的浓度为2-20μg/cm2,更佳的为5-15μg/cm2,最佳的为10μg/cm2。其中,漆酚既可以来自生漆,也可以来自熟漆,优选来自熟漆。本发明实施例3也证实,使用本发明的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进行斑贴试验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包含漆酚、成膜基质以及溶剂。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是由漆酚、成膜基质以及溶剂组成的。
其中,所述成膜基质要求无毒、无刺激性、性质稳定,并且是药学上可接受的,最常用的成膜基质包括但不限于,聚维酮(PVP)、羟丙基纤维素(HPC)、甲基纤维素(MC)等。将溶解后的漆酚均匀混合在成膜基质中干燥成膜(凝胶层),使凝胶层中的过敏原呈晶体化、微粒化状态,达到最高的均匀度及释放度。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成膜基质为聚维酮(例如聚维酮K90)。此外,由于漆酚的理化性质,优选的溶剂是有机溶剂(例如无水乙醇)。
聚维酮是由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而得,英文简称PVP,分子量5000-700000。聚维酮是一种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性质,胶体保护作用、成膜性、粘结性、吸湿性、增溶或凝聚作用,优异的溶解性能及生理相容性。聚维酮为白色或乳白色、无臭或几乎无臭、易流动的无定形粉末,有吸湿性。具有优良的溶解性,可溶于水、含氯类溶剂、乙醇、胺及低分子脂肪酸,与多数无机盐和多种树脂相容,不溶于乙醚和丙酮。聚维酮具有优良的生理惰性和生物相容性,对皮肤、眼睛、黏膜无刺激或过敏,无毒(LD50>13000mg/kg)。其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又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粘膜、眼等不形成任何刺激,对皮肤无过敏反应,被广泛地用作药物制剂的辅料。
聚维酮按其平均分子量有K15、K25、K30、K60、K90等规格,K值越大,分子量越大,不同的K值分别代表相应的聚维酮平均分子量范围。K值实际上是与聚维酮水溶液的相对粘度有关的特征值,而粘度又是与高聚物分子量有关的物理量,因此可以用K值来表征聚维酮的平均分子量。通常K值越大,其粘度越大,粘接性越强。在本发明中,最佳方案选用了聚维酮K90作为成膜基质。从本发明的实施例4可以看出,采用了聚维酮K90作为成膜基质,所述凝胶层漆酚分布更加均匀,将因漆酚局部浓度过高引起的刺激反应降低到最小。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制备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时,在配制成膜液中,所述成膜基质(优选聚维酮,更优选聚维酮K90)与所述溶剂(优选有机溶剂,更优选无水乙醇)的质量比较佳的为1:4-1:20,更佳的为1:5-1:15,最佳的为1:9。所述漆酚(纯物质)添加的质量一般为所述溶剂(优选有机溶剂,更优选无水乙醇)与所述成膜基质(优选聚维酮,更优选聚维酮K90)质量之和的0.05%-0.5%,较佳的为0.1%-0.4%,更佳的为0.2%-0.3%。
在本发明中,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的厚度一般为1-50μm,较佳的为2-30μm,更佳的为3-10μm。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的面积一般为0.5-14cm2,较佳的为0.7-3cm2,更佳的为0.8-1cm2
本发明所述载体不应该包含任何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的物质,并且载体能达到与传统斑试器相同的局部封闭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载体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此外,对于载体的形状没有太多的限制,一般与含有漆酚的凝胶层的形状一致(两者紧贴在一起)。然而,刺激性皮肤反应病灶呈现的形状多与接触到的载体形状相同,而真正由过敏原引起的接触性过敏反应皮疹部位一般都呈现圆形,如果选用圆形载体,则容易混淆,影响结果判读。因此,载体与其之上的含有漆酚的凝胶层的形状优选正方形或者矩形等带棱角的形状。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选择了0.9cm×0.9cm的正方形。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上还覆盖有可剥离纸,所述可剥离纸(例如离型纸)的部分与所述粘性材料相接触并固定。对于可剥离纸的选择主要考虑其密封性、不与漆酚反应、在撕离时不吸附漆酚而影响其含量。在一个更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可剥离纸为离型纸。所述可剥离纸(优选离型纸)是在贴剂施用于患者皮肤前去除。
为了便于保存与运输,本发明皮炎诊断贴剂可以密封保存,优选地可以密封保存于医用复合铝箔袋中。为了防止空气、水分与光对所述皮炎诊断贴剂的影响,可以适当抽真空,加入惰性气体,或者加入干燥剂(片)等,这些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皮炎诊断贴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溶剂、漆酚和成膜基质混合、溶解,除气泡后获得成膜液;
(2)将成膜液在载体上涂膜、干燥,使载体上覆有含有漆酚的凝胶层;
(3)切片,组装在粘性材料上,得到所述皮炎诊断贴剂。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成膜液
将溶剂、漆酚和成膜基质混合、溶解,除气泡后获得成膜液。其中,所述溶剂优选有机溶剂,更优选无水乙醇;所述成膜基质优选聚维酮,更优选聚维酮K90;所述成膜基质(优选聚维酮,更优选聚维酮K90)与所述溶剂(优选有机溶剂,更优选无水乙醇)的质量比较佳的为1:4-1:20,更佳的为1:5-1:15,最佳的为1:9。所述漆酚(纯物质)添加的质量一般为所述溶剂(优选有机溶剂,更优选无水乙醇)与所述成膜基质(优选聚维酮,更优选聚维酮K90)质量之和的0.05%-0.5%(较佳的为0.1%-0.4%,更佳的为0.2%-0.3%),当然,实际投料量根据漆酚原料含量(纯度)折算。一般地,为了便于漆酚在成膜液中充分分散,将漆酚先于溶剂(优选有机溶剂,更优选无水乙醇)中充分溶解后,再加入成膜基质(优选聚维酮,更优选聚维酮K90)搅拌至完全溶解。此外,搅拌时间优选至少1小时以上,更优选2小时以上,最优选3小时以上。对于除气泡的方法,可以采用静置(一般为5-10分钟)除气泡,离心(一般为5,000-10,000rpm,5-10分钟)除气泡,或者抽真空除气泡方法等。
2)涂膜与干燥
将成膜液在载体上涂膜、干燥,使载体上覆有含有漆酚的凝胶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使用自动涂膜机运行涂膜器涂膜,也可以使用手动涂膜器涂膜。其中,所述涂膜厚度优选为50-500μm,更优选为70-200μm,最优选为100μm。干燥的温度优选0℃-60℃,更优选20℃-40℃,还要优选25℃-37℃;湿度优选40%-70%,更优选45%-65%;时间优选10-60分钟,更优选20-60分钟,还要优选30-60分钟,最优选45分钟。干燥成膜(即含有漆酚的凝胶层)后,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的厚度一般为1-50μm,较佳的为2-30μm,更佳的为3-10μm。
3)切片与组装
切片,组装在粘性材料上,得到所述皮炎诊断贴剂。所述切片是将覆有含有漆酚凝胶层的载体分割成面积为0.5-14cm2,更优选为0.7-3cm2,最优选为0.8-1cm2的带棱角的形状;更优选是正方形或者矩形。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选择了0.9cm×0.9cm的正方形。最后,将覆有含有漆酚凝胶层的载体固定于粘性材料(例如医用胶带)上。优选地,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上还覆盖有可剥离纸(例如离型纸),所述可剥离纸(例如离型纸)的部分与所述粘性材料相接触并固定。更优选地,可以密封保存于医用复合铝箔袋中。
需要说明的是,当本发明皮炎诊断贴剂上的载体(其上可以分别覆有含不同变应原的凝胶层)有多个时,在制备本发明皮炎诊断贴剂时,包括如下步骤:①分别制备含有变应原的成膜液;②将成膜液分别在载体上涂膜、干燥,使载体上覆有含有变应原的凝胶层;③切片,将多个覆有含有变应原凝胶层的载体组装在粘性材料上。为了避免邻近的不同变应原对检测结果判读的干扰,相邻载体的间距宜大于等于0.2cm,较佳的大于等于0.5cm,更佳的大于等于1cm。
本发明提到的上述特征,或实施例提到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本案说明书所揭示的所有特征可与任何组合物形式并用,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各个特征,可以任何可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替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别说明,所揭示的特征仅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1、首次提供了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
2、首次提供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
3、首次提供了漆酚分布均匀、漆酚浓度均一的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可以将因漆酚局部浓度过高引起的刺激性假阳性反应降低到最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数、比率、比例、或份数按重量计。
本发明中的重量体积百分比中的单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例如是指在100毫升的溶液中溶质的重量。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实施例1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的制备
(1)制备成膜液
Figure BDA00001749363900121
①根据上述比例,称取无水乙醇,加入漆酚,缓慢搅拌至完全溶解;
②搅拌均匀后,缓慢加入聚维酮K90,封口后搅拌溶解约3小时;
③完全溶解后,静置5-10分钟除气泡,即成漆酚成膜溶液。
(2)涂膜与干燥
将聚氯乙烯硬片贴于水平玻璃板上,确认平整无气泡。将玻璃板固定于涂膜机上,将100μm涂膜器放置在聚氯乙烯硬片上,倒入成膜液,运行涂膜机。
将上述涂好的膜置于室温、湿度45%-65%的环境中干燥至膜表面不粘离型膜即可(约45分钟)。
(3)切片与组装
制备好的膜(含有漆酚的凝胶层)紧贴于聚氯乙烯硬片上,将其一起裁剪成0.9cm×0.9cm的正方形膜片(覆有含有漆酚凝胶层的载体)。
将上述0.9cm×0.9cm正方形膜片固定于医用胶带(主要由无纺布和医用压敏胶材料组成)的粘性面上,用防水不透气的离型纸覆盖其上,并用医用复合铝箔袋密闭封装。
实施例2漆酚浓度(含量)的检测
原理:利用漆酚与三氯化铁和三乙醇胺(TEA)反应,生成TEA-Fe3+-漆酚三元络合物,该络合物呈稳定的蓝紫色,于波长625nm有最大吸收峰,利用这一性质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漆酚的浓度(含量)。
(1)试剂配制
a)1.6%三乙醇胺溶液(A液):移取1.6ml三乙醇胺,用无水乙醇定容至100ml。
b)0.1%三氯化铁溶液(B液):称取0.1667g FeCl3·6H20,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
c)显色液:按A液:B液=1:1(V/V)的比例配制显色液,现配现用。
(2)对照品系列浓度的配制
称取漆酚对照品100mg,用乙腈(或乙醇)溶解于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后,离心(10,000rpm,10分钟)。取上清5ml至50ml容量瓶中,用乙腈(或乙醇)定容至刻度。混匀后分别取1.6ml、1.0ml、0.8ml、0.6ml、0.4ml至5ml离心管中,用乙腈(或乙醇)补足至1.6ml。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随机抽取10片取自实施例1制备的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上的漆酚膜片(覆有含有漆酚凝胶层的载体),置于5ml离心管中,加入2ml乙腈(或乙醇)(注:膜片略弯曲后放入离心管,以免膜片重叠而溶解不充分),浸泡1-2小时,间歇振荡2次以上,每次10-15秒,使之完全溶解,制成供试液。
(4)测定方法
a)取供试液1.8-2.0ml,离心(10,000rpm,10分钟)后取上清液。
b)对照品系列浓度溶液和供试液上清液各取1.6ml,分别加入0.4ml显色液,混匀后静置15分钟。以乙腈(或乙醇)为空白对照,作同样处理。
c)用石英比色皿于625nm测定其吸光度。以空白对照校零。
(5)试验结果
a)绘制标准曲线
以对照品系列浓度检测的吸光度为横坐标(x),对应的浓度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y=ax+b。(漆酚对照品系列浓度加入显色液后,终浓度依次为80μg/ml、50μg/ml、40μg/ml、30μg/ml、20μg/ml。)
b)计算漆酚的浓度(含量)
根据供试液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y=ax+b,计算供试液中漆酚的浓度,并换算成单个漆酚膜片中漆酚的含量。
c)检测结果
计算结果单个漆酚膜片中漆酚的含量为8.15μg,即实施例1制备的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中,含有漆酚的凝胶层中漆酚的浓度为10.06μg/cm2。(单个膜片的面积为0.9cm×0.9cm=0.81cm2,因此,含有漆酚的凝胶层中漆酚的浓度为8.15μg÷0.81cm2=10.06μg/cm2。)
实施例3斑贴试验
共50例受试者,平均年龄(38.7±12.8)岁,男性36例,女性14例,其中在临床上确诊为漆酚过敏的接触性皮炎患者25例(阳性组),非漆酚过敏的接触性皮炎患者25例(阴性组)。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对上述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患者必须持续粘贴至少48小时,注意保持试验区干爽。结果判读应在72-96小时期间进行,如果在揭下贴剂时即进行评估,则应在30分钟后进行判读,并在72-96小时期间进行补充判读。判读标准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01749363900141
结果显示:在25例阳性组中,有3例出现“极强阳性反应”(+++),12例出现“强阳性反应”(++),8例出现“弱阳性反应”(+),1例出现“可疑反应”(?),1例出现“阴性反应”(-)。在25例阴性组中,有2例出现“弱阳性反应”(+),2例出现“可疑反应”(?),21例出现“阴性反应”(-)。如以临床诊断为漆酚过敏的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计算灵敏度与特异度的结果如下:
灵敏度(%)=斑贴试验结果为阳性的人数/阳性组总人数=(3+12+8)÷25=92%
特异度(%)=斑贴试验结果为阴性的人数/阴性组总人数=21÷25=84%
因此,使用本发明的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进行斑贴试验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根据临床确诊为漆酚过敏的接触性皮炎组和非漆酚过敏的接触性皮炎组的检测结果,本试验灵敏度92%和特异度84%,与临床诊断有很好的符合率,且不良反应少,可良好耐受。
实施例4凝胶层表面显微镜观察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分别制备4种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4种成膜液的配方如下:
贴剂一:
漆酚(纯物质)    0.119g(实际投料量根据原料含量折算)
聚维酮K90         20g
无水乙醇          80g
贴剂二:
漆酚(纯物质)    0.335g(实际投料量根据原料含量折算)
聚维酮K90         5g
无水乙醇          100g
贴剂三:
漆酚(纯物质)    0.201g(实际投料量根据原料含量折算)
羟丙基纤维素      10g
无水乙醇          90g
贴剂四:
注:将甲基纤维素加入到预加热至高温(80℃左右)的纯化水中高速搅拌分散均匀后,再迅速加入用无水乙醇溶解好的漆酚并搅拌均匀。
将上述4种贴剂的凝胶层放在2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测,结果见图1—图4,依次分别为贴剂一至贴剂四凝胶层表面显微观测图像。从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了聚维酮K90作为成膜基质的贴剂一与贴剂二,其凝胶层漆酚分布非常均匀,明显优于贴剂三与贴剂四的凝胶层。漆酚分布均匀,证明漆酚浓度均一,可以将因漆酚局部浓度过高引起的刺激性假阳性反应降低到最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内容范围,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内容是广义地定义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中,任何他人完成的技术实体或方法,若是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定义的完全相同,也或是一种等效的变更,均将被视为涵盖于该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皮炎诊断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剂包括:
一含有漆酚的凝胶层;
一载体;和
一粘性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炎诊断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包含漆酚、成膜基质和溶剂;优选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由漆酚、成膜基质和溶剂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炎诊断贴剂,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载体固定于粘性材料上,至少一个载体上覆有含有漆酚的凝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上覆盖有可剥离纸,所述可剥离纸的部分与所述粘性材料相接触并固定;优选所述可剥离纸为离型纸。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皮炎诊断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中漆酚的浓度为2-20μg/cm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炎诊断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漆酚的凝胶层中漆酚的浓度为5-15μg/cm2;优选为10μg/cm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炎诊断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漆酚来自生漆或熟漆。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皮炎诊断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1)将溶剂、漆酚和成膜基质混合、溶解,除气泡后获得成膜液;
(2)将成膜液在载体上涂膜、干燥,使载体上覆有含有漆酚的凝胶层;
(3)切片,组装在粘性材料上,得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皮炎诊断贴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成膜基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4-1:20;优选为1:5-1:15;更优选为1:9;所述漆酚的质量一般为所述溶剂与成膜基质质量之和的0.05%-0.5%,更优选为0.1%-0.4%,最优选为0.2%-0.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涂膜厚度为50-500μm;优选为70-200μm,更优选为100μm。
CN201210189389.XA 2012-06-11 2012-06-11 一种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4794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89389.XA CN103479400A (zh) 2012-06-11 2012-06-11 一种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89389.XA CN103479400A (zh) 2012-06-11 2012-06-11 一种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9400A true CN103479400A (zh) 2014-01-01

Family

ID=49820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89389.XA Pending CN103479400A (zh) 2012-06-11 2012-06-11 一种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7940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7245A (zh) * 2016-09-23 2017-01-04 何韶衡 一种凝胶组合物,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77282A (zh) * 2016-09-23 2017-02-08 何韶衡 一种用于斑贴试验的变应原膜及斑试器
WO2019160942A1 (en) * 2018-02-13 2019-08-22 Hamann Curt Patches comprising urushiol, test panels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12294975A (zh) * 2019-07-26 2021-02-02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接触性过敏原试剂组合及其用途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5431A (zh) * 1996-12-16 2000-02-23 诺维斯森思股份公司 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局部防护制剂、紫外辐射吸收剂或抗病毒、抗真菌或抗炎制剂中的应用
CN1299272A (zh) * 1998-03-02 2001-06-13 应用疫苗技术公司 调节免疫应答的方法及装置
CN2436153Y (zh) * 2000-07-12 2001-06-27 李玉波 青霉素过敏皮试贴片
US20010051182A1 (en) * 1996-09-20 2001-12-13 Hopp Robert B. Skin patch for use in contact immunotherapy
CN1496239A (zh) * 2001-03-13 2004-05-12 Dbv 用于筛选患者对于变应原的敏化状态的贴片及其使用
CN101969937A (zh) * 2008-03-11 2011-02-09 Lts勒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 具有稳定化膜的透皮治疗系统
CN202086504U (zh) * 2011-02-23 2011-12-28 方翔 皮肤过敏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1182A1 (en) * 1996-09-20 2001-12-13 Hopp Robert B. Skin patch for use in contact immunotherapy
CN1245431A (zh) * 1996-12-16 2000-02-23 诺维斯森思股份公司 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局部防护制剂、紫外辐射吸收剂或抗病毒、抗真菌或抗炎制剂中的应用
CN1299272A (zh) * 1998-03-02 2001-06-13 应用疫苗技术公司 调节免疫应答的方法及装置
CN2436153Y (zh) * 2000-07-12 2001-06-27 李玉波 青霉素过敏皮试贴片
CN1496239A (zh) * 2001-03-13 2004-05-12 Dbv 用于筛选患者对于变应原的敏化状态的贴片及其使用
CN101969937A (zh) * 2008-03-11 2011-02-09 Lts勒曼治疗系统股份公司 具有稳定化膜的透皮治疗系统
CN202086504U (zh) * 2011-02-23 2011-12-28 方翔 皮肤过敏检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昕薇等: "接触漆酚作业人员突发职业危害的应急健康检查",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7245A (zh) * 2016-09-23 2017-01-04 何韶衡 一种凝胶组合物,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77282A (zh) * 2016-09-23 2017-02-08 何韶衡 一种用于斑贴试验的变应原膜及斑试器
CN110013558A (zh) * 2016-09-23 2019-07-16 何韶衡 一种透明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9160942A1 (en) * 2018-02-13 2019-08-22 Hamann Curt Patches comprising urushiol, test panels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JP2021513565A (ja) * 2018-02-13 2021-05-27 ハプテン・サイエンシ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ウルシオールを含むパッチ、それを含む試験パネル、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方法
US11666667B2 (en) 2018-02-13 2023-06-06 Hapten Sciences, Inc. Patches comprising urushiol, test panels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JP7326343B2 (ja) 2018-02-13 2023-08-15 ハプテン・サイエンシ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ウルシオールを含むパッチ、それを含む試験パネル、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方法
CN112294975A (zh) * 2019-07-26 2021-02-02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接触性过敏原试剂组合及其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8291B (zh) 一种氟比洛芬酯脂肪乳注射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79400A (zh) 一种含有漆酚的皮炎诊断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0757A (zh) 用于清热化痰解毒的注射液
CN103156193A (zh) 一种辅酶q10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7341B (zh) 一种液体创口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7245A (zh) 一种凝胶组合物,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Torres-Figueroa et al. Thermosensitive Bioadhesive Hydrogels Based on Poly (N-isopropylacrilamide) and Poly (methyl vinyl ether-alt-maleic anhydride) for the Controlled Release of Metronidazole in the Vaginal Environment
CN110201218A (zh) 液体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9586A (zh) 一种加味藿香正气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Yeshoda Phenylhydrazine anaemia in rats
CN105362278A (zh) 包含25-羟基胆固醇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抗病毒的应用
CN102293811A (zh) 一种总香豆素的提取方法及所提取的总香豆素的应用
CN103480005A (zh) 一种皮炎诊断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Hibbard et al. Effects of cholestyramine and colestipol on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propranolol.
CN105534937A (zh) 一种头孢羟氨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25583A (zh) 一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及质量控制方法
CN101954090A (zh) 双氢青蒿素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该包合物的抗疟疾药物
CN106265486A (zh) 一种硝酸咪康唑缓释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5406B (zh) 一种硝呋太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2031A (zh) 一种地喹氯铵晶体及其含片和含片的制备方法
CN104761449A (zh) 一种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1317B (zh) 一种聚维酮碘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6778B (zh) 吡咯并喹啉醌甜菜碱盐
CN101249063A (zh) 肝素钙/钠盐纳米口服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5503888B (zh) 一种盐酸纳洛酮晶型化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