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7698A - 移动通信系统、中继站、基站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中继站、基站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7698A
CN103477698A CN2012800180075A CN201280018007A CN103477698A CN 103477698 A CN103477698 A CN 103477698A CN 2012800180075 A CN2012800180075 A CN 2012800180075A CN 201280018007 A CN201280018007 A CN 201280018007A CN 103477698 A CN103477698 A CN 103477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base station
relay station
commun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80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7698B (zh
Inventor
网中洋明
鹿仓义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77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76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7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76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6Co-operative diversity, e.g. using fixed or mobile stations as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和中继站(2)。所述中继站(2)获取指示可用于回程链路(BL1)的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施主小区列表。中继站(2)或基站(1)基于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从施主小区列表中确定用于回程链路(BL1)的施主小区。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涉及至少一个候选小区,并来源于至少一个基站(1)。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来源于所述中继站(2)。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中继站、基站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下方法:从移动通信系统的多个候选小区中选择用于中继站和基站之间连接的小区,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属于该基站的中继站。
背景技术
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高级LTE(高级长期演进)中,已经审查了中继站(下文中称为“中继节点(RN)”)的引入(见NPL1和2)。RN是用于增加位于小区边缘的移动台(下文中称为“用户设备(UE)”)的通信速率和/或用于增加基站(下文中称为“演进NodeB(eNB)”)的小区面积的技术之一。在NPL2中示出了3GPP中检查的RN构架的细节。
在下文中解释了基于NPL2中公开的RN构架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概要。图1示出了当使用3GPP中审查的RN时的网络配置示例。基站(eNB)91属于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核心网(下文中称为“CN”)4。基站(eNB)91创建eNB小区10,并在移动台(UE)3和核心网(CN)4之间中继业务。中继站(RN)92通过回程链路(图中的BL1)而属于基站(eNB)91,并且还经由回程链路(BL1)而属于核心网(CN)4。基站(eNB)91和中继站(RN)92可以经由核心网(CN)4连接到管理设备5。管理设备5是OAM(操作管理和维护)系统,并管理移动通信运营商设置的信息。中继站(RN)92能够从管理设备5获取信息。移动台(UE)3通过接入链路(图中的AL1)而属于基站(eNB)91或中继站(RN)92。中继站(RN)92创建RN小区20,并在移动台(UE)3和核心网(CN)4之间中继业务。稍后解释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的细节。
图2是示出了NPL3的章节4.7.6中所描述的RN建立过程的概要的序列图。建立过程包括下文所解释的阶段1和阶段2。在阶段1中,中继站(RN)92作为移动台(UE)连接到网络(E-UTRAN/EPC)。然后,中继站(RN)92从管理设备5(即,OAM系统)获取初始化参数。该初始化参数包括eNB小区的列表(即,施主小区列表),中继站(RN)92可以通过使用回程链路(BL1)来作为RN而属于eNB小区。在获取初始化参数之后,中继站(RN)92释放与UE的网络连接,并从而结束阶段1。注意,在阶段1中,中继站(RN)92所属于的基站(eNB)91-1不一定具有允许中继站(RN)属于该基站(eNB)91-1的功能。
在阶段2中,中继站(RN)92选择从管理设备5获取的施主小区列表所指示的至少一个eNB小区(即,施主小区的候选)之一,并作为中继站(RN)属于操作所选小区的基站(eNB)91-2。然后,中继站(RN)92从中继站(RN)92所属于的基站(eNB)91-2获取回程链路(BL1)的配置信息,并配置回程链路(BL1)。在完成阶段2的过程之后,中继站(RN)92开始操作中继站小区(RN小区)20。
此外,如NPL4中所公开,在3GPP所审查的RN中,存在三种类型(即,类型1、类型1a和类型1b)。RN仅可以支持这三种类型之一,或可以在多种类型之间改变操作模式。备选地,不同操作模式可以用于不同UE。类型-1RN对于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频带内)使用相同载波(即,相同频率),并对用于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和用于接入链路的无线电资源进行时分。此方案的主要目的是避免RN中从接入链路发送至回程链路接收的干扰。
类型-1a RN对于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频带外)使用不同载波(即,不同频率)。因此,与类型-1RN不同,类型-1a RN不需要对无线电资源进行时分,并在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执行相互独立的通信。
与类型-1RN类似,类型-1b RN对于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使用相同频率。然而,类型-1b RN不对无线电资源进行时分。此方案是在充分抑制从接入链路发送至回程链路接收的干扰的情况下使用的。
在上述启动过程的阶段2中,RN向eNB发送包括RN类型的RN标识信息。然后,eNB基于RN标识信息中包括的RN类型信息,确定回程链路的控制方法。更具体地说,eNB基于RN类型信息,确定是否应当对回程链路的资源进行时分。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在eNB中,可以允许RN属于该eNB的eNB被称为“施主eNB”(下文中的“DeNB”)。直接属于中继站(RN)的移动台(UE)被称为“RN-UE”。此外,在3GPP的讨论中,出现了未来支持多跳RN的需求。多跳RN是能够以级联(cascade)配置,将附加中继站(RN)连接到已经属于eNB的中继站(RN)的技术。在本说明书中,为了相互区分,在与多跳技术有关的解释中,通过无线电接口而属于eNB的中继站(RN)被称为“上RN(upper RN)”,通过无线电接口而属于上RN的中继站(RN)被称为“下RN(10wer RN)”。此外,在本说明书中,eNB和RN之间以及上RN和下RN之间的无线电接口被称为“回程链路”。同时,eNB和eNB-UE之间以及RN和RN-UE之间的无线电接口被称为“接入链路”。
引用列表
非专利文献
NPL1:3GPP TR36.912V9.2.0(2010-03),″Feasibility study forFurther Advancem ents for E-U TRA(LTE-Advanced)″,3GPP(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March2010
NPL2:3GPP TR36.806V9.0.0(2010-03),″Relay architecturesfor E-UTRA(LTE-Advanced)″,3GPP,March2010
NPL3:3GPP TS36.300V10.2.0(2010-12),″Overall description;Stage2(Release10)″,3GPP,December2010
NPL4:3GPP TR36.814V9.0.0(2010-03),″Further advancementsfor E-UTRA physical layer aspects″,3GPP,March2010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发明人已经对施主小区选择方法作出详细检查,当施主小区列表指示多个候选施主小区时,使用该施主小区选择方法。在NPL3中所公开的上述过程中,中继站(RN)从管理设备(例如,与基站(eNB)不同的OAM系统)获取施主小区列表。此外,RN仅基于RN所管理的信息(例如,RN所测量的接收功率),从施主小区列表中选择施主小区,并请求与所选择的小区的连接。然而,eNB基于由该eNB管理的信息(例如,小区的负荷以及其他RN的回程链路配置),控制从管理设备(即,OAM系统)向RN提供的施主小区列表所指示的候选施主小区。因此,存在以下可能:仅基于RN所管理的信息(例如,RN所测量的接收功率)选择的施主小区不是移动通信系统中所包括的针对eNB的期望小区。
例如,假定eNB产生两个小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情况。当从管理设备获取的施主小区列表指示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二者时,RN基于该RN自身所测量的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接收质量,选择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之一,作为施主小区。在本示例中,假定选择了第一小区。然后,RN向eNB请求该RN作为RN连接到第一小区。然而,存在以下可能:考虑当RN请求连接时的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状态(即,考虑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负荷、其他RN的连接状态等),作为该RN新连接的小区,第二小区可能比第一小区更令人满意。然而,eNB不能有效地控制RN作出的关于施主小区的决定。
作为解决此问题的途径,可以想到:eNB等待直到RN请求与最合适的施主小区连接。具体来说,当RN所请求的施主小区不是合适小区时,eNB可以以拒绝RN的连接请求来响应。接收到拒绝响应请求的RN请求与新选择的施主小区连接。只要RN所请求的施主小区不是合适的小区,eNB就重复拒绝响应,并等待针对最合适施主小区的连接请求。然而,在本方法中,拒绝响应可能重复许多次,因此到找到最优施主小区为止浪费了很长时间。特别是,当开始RN小区的操作之后,切换施主小区(切换回程链路)时,即,当在RN-UE已经存在的状态中切换施主小区时,RN的操作临时中止。因此,为切换施主小区花费较长时间会对RN-UE造成重大影响。
鉴于上述问题,已经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提供了能够基于中继站侧的施主小区选择标准和基站侧的施主小区选择标准来确定施主小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继站、基站、其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一个实施例,移动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站和中继站。中继站被配置为:获取指示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施主小区列表。此外,在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中包括的第一基站和所述中继站中的一个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从所述施主小区列表中确定要通过所述回程链路连接到所述中继站的施主小区。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涉及至少一个候选小区,并来源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来源于所述中继站。
根据其他一个实施例,中继站设备包括无线电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无线电通信单元被配置为:通过使用连接到至少一个基站之一的回程链路,以及连接到移动台的接入链路,向所述移动台并从所述移动台中继发送和接收数据。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无线电通信单元获取指示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施主小区列表。此外,控制单元维护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此外,控制单元响应于接收到与至少一个候选小区有关并来源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从所述施主小区列表中确定要通过回程链路连接到中继站设备的施主小区。
根据其他一个实施例,基站设备包括无线电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无线电通信单元被配置为:通过连接到中继站的回程链路,执行与通过接入链路连接到中继站的移动台的数据传递。所述控制单元维护或接收来自另一基站设备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此外,控制单元响应于从所述中继站接收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从所述施主小区列表中确定要通过回程链路连接到中继站设备的施主小区。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涉及至少一个候选小区。
根据另一实施例,中继站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a)获取指示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施主小区列表;
(b)维护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以及
(c)响应于从至少一个基站接收到与至少一个候选小区有关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从所述施主小区列表中确定要通过回程链路连接到中继站设备的施主小区。
根据还一个实施例,基站的控制方法包括:
(a)维护或接收来自另一基站设备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以及
(b)响应于从中继站接收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从所述施主小区列表中确定要通过回程链路连接到中继站的施主小区,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与至少一个候选小区有关,并来源于包括所述基站设备的至少一个基站。
根据又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的程序。
根据再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还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程序。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提供能够基于中继站侧的施主小区选择标准和基站侧的施主小区选择标准来确定施主小区的中继站、基站、其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的中继站的启动过程的时序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控制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站的施主小区选择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站的施主小区选择过程的另一示例的序列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站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站的施主小区选择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站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中继站的施主小区选择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以及
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应的要素,并且除非必要,将省略其冗余描述。
<第一示意性实施例>
此示意性实施例示出了以下示例:中继站2基于从基站1所接收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中继站2所管理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从施主小区列表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候选中确定施主小区。该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涉及至少一个候选小区,并来源于基站1(或多个基站1)。换句话说,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涉及至少一个候选小区,并由基站1管理或保存。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涉及第一参数,当确定施主小区时,针对至少一个基站,应当考虑所述第一参数。例如,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基站1所选择的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操作状态;以及,基站1所请求的施主小区的性能状况。更具体地说,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负荷,(2)从另一个中继站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连接状态,(3)指示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资源的时分实现状态的小区配置信息,(4)基站1所保存的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之间的优先级,以及(5)基站1基于上述项(1)至(4)中至少一项所选择的小区列表。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可以包括在基站1附近或与基站1毗邻的基站所操作的小区的信息。
同时,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来源于中继站2。换句话说,中继站2管理或保存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例如,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中继站2所选择的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质量;以及,中继站2所请求的施主小区的性能状况。更具体地说,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a)来自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例如,下行链路接收功率),(b)中继站2的类型信息(例如,RN-类型和分类种类),(c)中继站2的性能,(d)中继站2所保存的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之间的优先级,以及(e)中继站2基于上述项(a)至(d)中至少一项所选择的小区列表。
根据本示意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以下假设进行解释的:移动通信系统是FDD(频分复用)-OFDMA移动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说,是高级LTE类型移动通信系统。图3是示出了根据该示意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在图3中,基站(eNB)1属于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核心网(CN)4,并在移动台(UE)3和核心网(CN)4之间中继业务。基站(eNB)1能够允许中继站2属于该基站(eNB)1(即,基站1能够用作DeNB),并同时还能够允许移动台3属于该基站(eNB)1。中继站2能够通过核心网(CN)4连接到管理设备5。
在下文中将详细解释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和操作。图4是示出了基站1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在图4中,无线电通信单元11通过对由发送数据处理单元12提供的物理信道的发送符号序列执行各种处理(包括映射到资源要素、OFDM信号产生(例如,IDFT(离散傅里叶逆变换))、频率转换以及信号放大)来产生下行链路信号。从天线无线地发送所产生的下行链路信号。此外,无线电通信单元11接收从移动台3或中继站2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并恢复接收符号序列。
发送数据处理单元12在针对每个移动台和每个承载布置的缓冲中,存储从通信单元14获得并要向移动台或中继站发送的数据,并通过执行纠错编码、速率匹配、交织等来产生传输信道。此外,发送数据处理单元12通过向传输信道的数据序列添加控制信息,来产生无线电帧。此外,发送数据处理单元12通过针对无线电帧的数据序列执行加扰和调制符号映射,来产生针对每个物理信道的发送符号序列。
接收数据处理单元13从无线电通信单元11提供的接收符号序列中恢复针对每个逻辑信道的接收数据。通过通信单元14向核心网络4传递在所获得的接收数据中包括的用户业务数据以及部分控制数据。
回程链路控制单元15控制与通过回程链路同中继站2通信有关的发送时间选择和无线电资源分配、以及关于回程链路的信息。此外,回程链路控制单元15通过发送数据处理单元12和无线电通信单元11向中继站2发送第一小区管理信息。
图5是示出了中继站2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除非指定,该中继站具有与基站1等同的功能。在图4中,下无线电链路通信单元21通过天线接收从移动台3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接收数据处理单元23具有与基站1的接收数据单元13类似的功能。通过上无线电链路通信单元24向基站1发送接收数据处理单元23所获得的接收数据。
发送数据处理单元22具有与基站1的发送数据单元12类似的功能,并且从上无线电链路通信单元24获得并要向移动台3发送的发送数据中产生发送符号序列。下无线电链路通信单元21从发送符号序列中产生下行链路信号,并向移动台3发送所产生的下行链路信号。
回程链路控制单元25控制与通过回程链路同基站1通信有关的信息。例如,回程链路控制单元25选择用于回程链路的小区。具体来说,回程链路控制单元25通过使用从基站1所接收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中继站2自身管理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基于基站1的施主小区选择标准和中继站2的施主小区选择标准,确定施主小区。
图6是示出了移动台3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无线电通信单元31通过天线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接收数据处理单元32向缓冲单元35发送从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恢复的接收数据。根据该目的读出并使用缓冲单元35中存储的接收数据。此外,发送数据控制单元33、发送数据处理单元34和无线电通信单元31通过使用缓冲单元35中存储的发送数据来产生上行链路信号,并向基站1或中继站2发送所产生的上行链路信号。
图7是示出了管理设备5的配置示例的方框图。通信单元51通过核心网4向中继站2发送或从中继站2接收数据分组。接收数据处理单元53恢复所接收的上行数据分组中包括的信息。当所恢复的信息是请求小区列表的信号时,接收数据处理单元53向候选小区管理单元54发送此信息。候选小区管理单元54管理中继站2可以用于回程链路的至少一个候选小区(候选施主小区)。当从中继站2接收到请求施主小区列表的信号时,候选小区管理单元54通过发送数据处理单元52向中继站2发送指示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施主小区列表。
然后,在下文中参考图8至11解释根据示意性实施例的施主小区选择过程的特定示例。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施主小区选择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图8示出了基站1、中继站2和移动台3之间的交互。此外,图8中的符号“eNB1”、“RN2”和“RN-UE3”分别对应于基站1、中继站2和移动台3。注意,在图8中所示的示例中,基站(eNB)1充当将回程链路链接到中继站(RN)2的施主基站(DeNB)。
步骤S101指示RN2保存包括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信息的施主小区列表。例如,施主小区列表包括每个候选小区的频率、小区ID等。
在步骤S102中,eNB1向RN发送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如上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涉及针对施主小区的候选小区,并由eNB1管理或保存。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例如,候选小区的负荷状态、其他RN和UE的连接状态等。此外,除了与eNB1自身操作的小区有关的信息之外,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可以包括与在eNB1附近或与eNB1毗邻的基站所操作的小区有关的信息。
可以在RN启动过程的阶段1(即,RN2作为UE连接到eNB1的阶段)中执行、或可以在RN启动过程的阶段2(即,RN2作为RN连接到eNB1的阶段)中执行步骤S102中第一小区管理信息的发送/接收。备选地,可以在与阶段1和阶段2都不同的独立连接阶段中执行第一小区管理信息的发送/接收。此外,可以使用广播信道从eNB1发送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在此情况下,即使当RN2不具有与eNB1的RRC(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时(即,即使当RN2处于未连接RRC层的RRC IDLE状态时),RN2可以接收第一小区管理信息。
在步骤S103中,RN2基于从eNB所接收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RN2自身所拥有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从施主小区列表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中确定用于回程链路的小区。如上所述,RN管理或保存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例如,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质量(例如,下行链路接收功率)、要定义的RN类型和要针对每个候选小区进行配置的RN小区配置以及RN2的性能。稍后解释使用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的施主小区确定方法的具体示例。
在步骤S104中,RN2执行与RN建立过程的阶段2相对应的处理。即,RN2属于操作在步骤S103中确定的施主小区的eNB1,并将回程链路连接到eNB1。在完成回程链路连接处理之后,RN2开始操作RN小区(步骤S105)。此后,RN2允许RN-UE3与其连接(步骤S106)。
注意,在图8的步骤S101中,可以从管理设备5向RN2提供RN2中保存的施主小区列表。具体来说,RN2可以在RN建立过程的阶段1中从管理设备5获取施主小区列表。图9示出了在图8的步骤S101之前,RN从管理设备5获取施主小区列表的过程(步骤S201和S202)。图9中的符号“OAM5”对应于管理设备5。此外,图9中的基站(eNB)1-2对应于图8中的基站(eNB)1。同时,图9中的基站(eNB)1-1是:为了获取施主小区列表,在RN启动过程的阶段1中RN2所属于的基站。图9中的基站(eNB)1-1和1-2可以是不同的基站或可以是相同的基站。
在步骤S201中,RN2作为移动台(UE)属于eNB1-1,并从而通过eNB1-1连接到核心网4。在步骤S202中,RN2通过eNB1-1访问OAM5来获取施主小区列表。
图8和9所示示例示出了以下情况:在步骤S102中中继站2访问以获取第一小区管理信息的基站1(基站1-2)与在随后步骤S104中回程链路所连接到的基站1(基站1-2)相同。然而,如上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可以包括位于基站1附近的基站(例如,相邻基站)的信息,该相邻基站与已经发送第一小区管理信息的基站1不同。因此,在步骤S104中中继站2将回程链路连接到的基站1可以与在步骤S102中中继站2访问以获取第一小区管理信息的基站1不同。例如,步骤S104中的基站1是位于步骤S102中的基站1附近或与步骤S102中的基站1相邻的基站。
图10是示出了当确定施主小区时所执行的中继站2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在步骤S301中,中继站2确定中继站2是否保存施主小区列表。当中继站2保存存施主小区列表时(步骤S301中是),中继站2进行到步骤S302。当中继站2未保存存施主小区列表时(步骤S301中否),中继站2再次返回步骤S301。
在步骤S302中,中继站2确定中继站2是否已经从基站1接收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当RN已经接收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时(步骤S302中是),中继站2基于从基站1所接收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中继站2自身所管理或保存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从施主小区列表中确定用于回程链路的施主小区(步骤S303)。然后,中继站2通过回程链路与已确定的施主小区开始通信,并开始RN小区的操作,以及完成图10中所示的处理。另一方面,当RN未接收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时(步骤S302中否),中继站2返回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中,中继站2再次等待第一小区管理信息的接收。
图11是示出了当确定回程链路时所执行的基站1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基站1向中继站2发送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步骤S301),并完成处理。
移动台3的操作与普通操作没有不同,因此省略其解释。
然后,在下文中解释使用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的施主小区确定方法的具体示例。根据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的内容,可以想到各种示例。在下文中解释若干特定示例。
(1)第一小区管理信息的示例
(1-1)eNB小区10的负荷信息(小区负荷)
使用至少一个基站1操作的至少一个eNB小区10的负荷。可以通过例如频带使用率或连接到小区的UE的总数,表示eNB小区10的负荷。例如,当使用此信息来确定施主小区时,可以想到:使至少一个eNB小区10中具有最低负荷的小区优先作为施主小区。
(1-2)其他中继站的连接状态
当其他RN已经将回程链路连接到eNB小区10时,考虑是否在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实现无线电资源的时分。
(1-3)基站1所保存的eNB小区之间的优先级
使用基站1保存的eNB小区之间的优先级。例如,可以想到将“非后向可兼容载波”的优先级降低到“后向可兼容载波”的优先级之下。“后向可兼容载波”是指:当实现捆绑多个载波(载波频带)的载波聚合时,发送与传统小区中类似的控制信道的小区。与此相反,“非后向可兼容载波”是当实现载波聚合时以依赖(dependent)方式使用的载波,在该载波中不发送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些。通过使用“后向可兼容载波”的控制信道,执行“非后向可兼容载波”的控制。“后向可兼容载波”和“非后向可兼容载波”还可以被分别称为“主小区”和“副小区”。
(2)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的示例
(2-1)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质量
使用施主小区列表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质量。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质量的示例包括接收质量(例如,来自候选小区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功率或SINR(信号与干扰和噪声功率比))。当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质量用于施主小区的确定时,可以想到:从例如具有与预定等级相等或比预定等级高的下行链路接收质量的候选小区中确定施主小区。
(2-2)中继站2的类型信息
例如,使用上述RN类型。当中继站2的RN类型是类型-1a时,不同载波(不同频率)用于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因此,在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独立地执行通信,而不需要对无线电资源进行时分。因此,当中继站2的RN类型是类型-1a时,可以基于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本示例中的其他中继站的连接状态),与实现资源的时分的候选小区相比,以更高优先级来选择并确定未实现无线电资源的时分的候选小区,作为施主基站。同时,当中继站2的RN类型是类型-1时,将相同载波用于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因此,需要在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实现无线电资源的时分。因此,当中继站2的RN类型是类型-1时,可以基于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本示例中的其他中继站的连接状态),与未实现资源的时分的候选小区相比,以更高优先级来选择并确定已实现无线电资源的时分的候选小区,作为施主基站。
(2-3)中继站2所保存的候选小区之间的优先级
使用中继站2保存的候选小区之间的优先级。例如,可以想到将“非后向可兼容载波”的优先级降低到“后向可兼容载波”的优先级之下。
(2-4)中继站2的性能
使用中继站2的性能(例如,保存传递数据的缓冲存储器的容量或最大通信速率)。此外,与3GPP TS36.306中规定的UE分类相类似,当根据中继站2的性能定义分类类别时,可以使用RN的分类类别。例如,当中继站2是高性能中继站时(即,当缓冲存储器的容量较大和/或最大通信速率较高时),可以基于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本示例中的其他中继站的连接状态),与已实现资源的时分的候选小区相比,以更高优先级来选择并确定未实现无线电资源的时分的候选小区,作为施主基站。另一方面,当中继站2是低性能中继站时,可以基于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本示例中的其他中继站的连接状态),与未实现资源的时分的候选小区相比,以更高优先级来选择并确定已实现无线电资源的时分的候选小区,作为施主基站。
除了上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的组合之外,还可以按照需要组合上文列出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项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项,并将已组合的信息项用于确定施主小区。例如,当分别使用“eNB小区10的负荷信息(小区负荷)”和“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质量”作为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时,可以将无线电质量等于或高于预定参考电平并且小区负荷等于或低于预定参考电平的候选小区确定为施主基站。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从管理设备5提供的施主小区列表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中选择施主小区时,使用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涉及基站1操作的至少一个小区,并由基站1管理或保存。中继站2管理或保存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换句话说,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来源于基站1,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来源于中继站2。即,在本实施例中,当确定施主小区时,参考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不仅基于中继站侧的施主小区选择标准,还基于基站侧的施主小区选择标准,确定施主小区。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中继站2确定施主小区。因此,中继站2可以基于第一小区管理信息的细节,考虑基站1的当前状态(例如,小区负荷和其他RN的连接状态),选择施主小区。
<第二示意性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解释了以下修改示例:基站1通过使用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来确定施主小区。因此,中继站2向基站1发送与从管理设备5所接收的施主小区列表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相关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基站1通过参考从中继站2所接收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以及基站1自身所管理或保存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确定施主小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与图3所示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类似。在下文中参考图12至14解释根据示意性实施例的施主小区选择过程的特定示例。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施主小区选择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图12中的符号“eNB1”、“RN2”和“RN-UE3”分别对应于基站1、中继站2和移动台3。图12中的步骤S101和S104至S106与图8和9中以相同数字符号指示的步骤类似,因此省略其解释。在步骤S501中,中继站2向基站1发送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步骤S501中发送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是源自中继站2的信息。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中继站2所选择的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质量;以及,中继站2所请求的施主小区的性能状况。中继站2可以向基站1发送与施主小区列表所指示的所有候选小区有关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或可以向基站1发送与施主小区列表所指示的候选小区中的一些有关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
在步骤S502中,基站1通过参考基站1自身所管理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从中继站2接收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确定施主小区。在步骤S503中,基站1向中继站2发送与所确定的施主小区有关的信息(步骤S503)。
可以在现有技术部分中解释的RN启动过程的阶段1(即,RN2作为UE连接到eNB1的阶段)中执行、或可以在RN启动过程的阶段2(即,RN2作为RN连接到eNB1的阶段)中执行步骤S501中执行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的发送/接收以及步骤S503中执行的施主小区信息的发送/接收。备选地,可以在与阶段1和阶段2都不同的独立连接阶段中执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的发送/接收。
注意,图12中示出的示例示出了以下情况:通过从步骤S501至S503的过程来确定施主小区的基站1与在随后步骤S104中中继站2将回程链路所连接到的基站1相同。然而,如之前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可以包括位于基站1附近的基站(例如,相邻基站)的信息。因此,步骤S502中确定的施主小区可以不是已经作出确定的基站1自身所操作的小区,而可以是附近基站所操作的小区。在此情况下,在步骤S104中中继站2将回程链路所连接到的基站1可以是与通过从步骤S501至S503的过程来确定施主小区的基站1不同的基站(例如,相邻基站)。
图13是示出了当确定施主小区时所执行的中继站2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步骤S301与图10中以相同数字符号指示的步骤类似,因此省略其解释。当中继站2保存存施主小区列表时(步骤S301中是),中继站2向基站1发送与候选小区有关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步骤S601)。
在步骤S602中,中继站2确定中继站2是否已经从基站1接收到施主小区信息。当中继站2已经接收到施主小区信息时(步骤S602中是),中继站2通过回程链路与已指定的施主小区开始通信,并开始RN小区的操作,以及完成图13中所示的处理。当中继站2未接收到施主小区信息时(步骤S502中否),中继站2返回步骤S602,在步骤S602中,中继站2再次等待施主小区信息的接收。
图14是示出了当确定施主小区时所执行的基站1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当中继站2从基站1接收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时,开始图14的过程。
当基站1已经接收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时(步骤S701中是),基站1通过参考从中继站2通知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和基站1自身所管理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确定施主小区(步骤S602)。稍后解释使用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的施主小区确定方法的具体示例。在步骤S703中,基站1向中继站2发送与所确定的施主小区有关的信息(步骤S703),并完成图14中所示的过程。
移动台3的操作与普通操作没有不同,因此省略其解释。
使用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的施主小区确定方法的具体示例与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施主小区确定方法的具体示例类似。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当从管理设备5提供的施主小区列表所指示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中选择施主小区时,使用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不仅基于中继站侧的施主小区选择标准,还基于基站侧的施主小区选择标准,确定施主小区。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基站1确定施主小区。因此,基站1可以基于第一小区管理信息的细节,考虑基站1的当前状态(例如,小区负荷和其他RN的连接状态),选择施主小区。
<第三示意性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解释了上述第二实施例的修改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基站1可以向其他基站1传递从中继站2接收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具体来说,当从中继站2发送并由基站1-2接收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与不同于基站1-2的基站1-3所操作的小区有关的信息时,基站1-2向对应基站1-3传递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然后,基站1-3通过参考与基站1-3自身所操作的小区有关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以及所传递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确定施主小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与图3所示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类似。在下文中参考图15至16解释根据示意性实施例的施主小区选择过程的特定示例。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施主小区选择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图15中符号“eNB1-2”和“eNB1-3”中的每个与基站1相对应。此外,图15中的符号“RN2”和“RN-UE3”分别对应于中继站2和移动台3。图15中的步骤S101、S501、S105和S106与图12中以相同数字符号指示的步骤类似,因此省略其解释。
在步骤S801中,eNB1-2检查由从RN2所接收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所指示的候选小区。当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由不同于eNB1-2的eNB1-3所操作的小区有关的信息时,eNB1-2向eNB1-3传递此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步骤S802)。
在步骤S803中,eNB1-3通过参考已传递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以及与由eNB1-3自身操作的小区有关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确定施主小区。在步骤S804中,eNB1-3向eNB1-2发送与所确定的施主小区有关的信息。在步骤S805中,eNB1-2向RN2发送从eNB1-3接收的与施主小区有关的信息。在步骤S806,RN2基于从eNB1-2接收的施主小区信息,来执行处理,该RN2作为RN而属于操作此施主小区的eNB1-3,并连接回程链路。
图16是示出了当确定施主小区时所执行的基站1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图16所示的流程图涉及从中继站2接收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的基站1(图15中的eNB1-2)的操作。图16中的步骤S601、S602和S603与图14中以相同数字符号指示的步骤类似,因此省略其解释。
在步骤S901中,基站1(eNB1-2)确定从基站2所接收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是否指示由不同于基站1(eNB1-2)自身的基站1(eNB1-3)操作的小区。当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指示由另一基站1所操作的小区时(步骤S901中是),基站1(eNB1-2)向操作所指示小区的对应基站1(eNB1-3)传递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步骤S902)。当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未指示由其他基站1所操作的任何小区时(步骤S901中否),基站1(eNB1-2)以与第二实施例类似的方式确定施主小区(步骤S702)。在步骤S903中,基站1(eNB1-2)确定:基站1(eNB1-2)是否已经从另一基站1(eNB1-3)接收到施主小区信息。当中继站1(eNB1-2)已经接收到施主小区信息时(步骤S903中是),基站1(eNB1-2)向中继站2传递施主小区信息,并完成图16中所示的处理。当基站1(eNB1-2)未接收到施主小区信息时(步骤S903中否),基站1(eNB1-2)返回步骤S1103,在步骤S1103中,基站1(eNB1-2)再次等待施主小区信息的接收。
RN2的操作与第二实施例中的操作类似,因此省略其解释。此外,移动台3的操作与普通操作没有不同,因此省略其解释。
如上所述,在本示意性实施例中,当从中继站2发送并由基站1接收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指示由另一基站所操作的候选小区时,基站1向操作所指示的候选小区的另一基站传递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然后,操作所指示的候选小区的另一基站通过参考与所指示的候选小区有关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以及所传递的第二小区管理信息,确定施主小区。本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以下情况:当中继站正在操作RN小区时切换施主小区,例如,用于在可以移动的中继站2(即,移动中继)(例如,安装在公共汽车、火车等上的中继站)之间切换。
<其他示意性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至第三示意性实施例中,解释了高级LTE类型移动通信系统的示例。然而,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高级LTE类型移动通信系统。即,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包括中继站的移动通信系统。
可以通过使用半导体处理设备(例如,ASIC(专用集成电路)或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第一至第三示意性实施例所描述的执行用于确定施主小区的基站1和中继站2的任意处理。备选地,可以通过使计算机(例如,微处理器)执行程序来实现这些处理。具体来说,可以创建包括指令的程序,该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图10、11、13、14和16中至少一个所示的算法,并且可以向计算机提供所创建的程序。
可以在各种类型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存储此程序,并从而向计算机提供该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各种类型的有形存储介质。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记录介质(例如软盘、磁带、硬盘)、光磁记录介质(例如磁性光盘)、CD-ROM(只读存储器)、CD-R、CD-R/W和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掩膜ROM、PROM(可编程ROM)、EPROM(可擦写PROM)、闪存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此外,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向计算机提供程序。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信号、光信号和电磁波。可以使用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来通过有线通信路径(例如,电线和光纤)或无线通信路径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此外,按照需要,可以合并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示意性实施例。
对于中继站的建立和切换,期望以与移动台的建立和切换相比更短的时间执行施主小区的确定。这是因为更快的确定可以防止RN-UE通信断开连接。在移动台的切换中,一般通过选择一小区来确定目标小区,在源基站提供的相邻小区列表中,该小区的移动台处的下行链路接收质量是最佳的。如果向中继站应用在移动台切换中所使用的此目标小区确定方法,仅考虑中继站侧的情形以及从中继站到施主小区的需求情况。因此,作为如上所述要解决的问题,如果由于基站侧的情形,基站不允许中继站属于该基站,则拒绝中继站属于该基站。与此相反,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个实施例中,利用不仅考虑中继站侧的情形/需求情况,还考虑基站侧的情形/需求情况,来确定施主小区。因此,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个实施例中,能够在短时间内选择适当的候选小区作为施主小区,从而能够避免初始建立过程和切换过程的重复频繁发生,而由于不成功的施主小区选择,会发生初始建立过程和切换过程。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意性实施例,并且不用说,在不脱离上述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本申请是基于2011年4月1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089287的优先权,其公开的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附图标记列表
1 基站
2 中继站
3 移动台
4 核心网
11 无线电通信单元
12 发送数据处理单元
13 接收数据处理单元
14 通信单元
15 回程链路控制单元
21 下无线电链路通信单元
22 发送数据处理单元
23 接收数据处理单元
24 上无线电链路通信单元
25 回程链路控制单元
31 无线电通信单元
32 接收数据处理单元
33 发送数据控制单元
34 发送数据处理单元
35 缓冲单元
51 通信单元
52 发送数据处理单元
53 接收数据处理单元
54 候选小区管理单元

Claims (45)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基站;以及
中继站,所述中继站通过使用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之一的回程链路以及连接到移动台的接入链路,向所述移动台并从所述移动台中继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其中
所述中继站被配置为:获取指示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施主小区列表,以及
在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中包括的第一基站和所述中继站中的一个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和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二者,从所述施主小区列表中确定要通过所述回程链路连接到所述中继站的施主小区,
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涉及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并来源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并且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来源于所述中继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如果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确定为所述施主小区,则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要由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使用的第一参数,以及
如果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确定为所述施主小区,则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要由所述中继站使用的第二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相关联的操作状态,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基站请求作为所述施主小区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性能状况,以及
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质量,以及所述中继站请求作为所述施主小区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性能状况。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负荷,(2)从另一中继站到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连接状态,(3)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资源的时分实现状态的小区配置信息,(4)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中所存储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之间的优先级,以及(5)所述至少一个基站基于上述项(1)至(4)中至少一项所选择的小区列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a)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b)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时分是否是必需的,(c)所述中继站的类型信息,(d)所述中继站的性能,(e)所述中继站中所保存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之间的优先级,以及(f)所述中继站基于上述项(a)至(e)中至少一项所选择的小区列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小区配置信息,所述小区配置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资源的时分实现状态,
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所述中继站的类型信息,所述类型信息指示所述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时分是否是必需的,以及
当所述中继站的类型指示在接入链路和回程链路之间的无线电资源时分是必需的时,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中继站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中已经实现无线电资源时分的小区确定为所述施主小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小区配置信息,所述小区配置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资源的时分实现状态,
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与所述中继站的数据传递能力有关的性能信息,
当所述中继站拥有第一性能时,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中继站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中已经实现无线电资源时分的小区确定为所述施主小区,以及
当所述中继站拥有具有比所述第一性能的数据传递能力高的数据传递能力的第二性能时,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中继站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中尚未实现无线电资源时分的小区确定为所述施主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4以及从属于权利要求4的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以第二小区的优先级低于第一小区的优先级的方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之间的优先级,所述第二小区是在形成所述第一小区的条件下依赖地形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小区是后向兼容载波,以及
所述第二小区是非后向兼容载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中继站接收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中包括的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并从而确定所述施主小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与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中所选择的满足预定条件的小区有关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预定条件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负荷有关。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小区负荷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中选择的小区有关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预定条件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之间的优先级有关。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与基于所述优先级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中选择的小区有关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与另一基站所操作的候选小区有关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基站接收从所述中继站发送的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并从而确定所述施主小区。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与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中所选择的满足预定条件的小区有关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预定条件与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有关。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中继站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与基于所述接收质量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中选择的小区有关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中继站发送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一基站所操作的候选小区有关的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基站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中包括的另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当从所述中继站接收的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一基站所操作的小区有关的信息时,所述另一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传递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并且向所述中继站传递与从所述第一小区接收的所述施主小区有关的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中继站作为移动台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中的一个,并从而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中的所述一个,从管理设备获取所述施主小区列表。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中继站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获取所述施主小区列表。
26.一种中继站设备,包括:
无线电通信装置,用于通过使用连接到至少一个基站之一的回程链路以及连接到移动台的接入链路,向所述移动台并从所述移动台中继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以及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回程链路,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无线电通信装置获取指示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施主小区列表,维护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并响应于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接收到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有关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从所述施主小区列表中确定要通过所述回程链路连接到所述中继站的施主小区。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中继站设备,其中
如果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确定为所述施主小区,则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要由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使用的第一参数,以及
如果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确定为所述施主小区,则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要由所述中继站使用的第二参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中继站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相关联的操作状态,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基站请求作为所述施主小区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性能状况,以及
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设备的无线电质量,以及所述中继站设备请求作为所述施主小区的所述施主小区的性能状况。
29.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继站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负荷,(2)从另一中继站到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连接状态,(3)指示至所述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资源的时分实现状态的小区配置信息,(4)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中所存储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之间的优先级,以及(5)所述至少一个基站基于上述项(1)至(4)中至少一项所选择的小区列表。
30.根据权利要求26至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继站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a)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b)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时分是否是必需的,(c)所述中继站设备的类型信息,(d)所述中继站设备的性能,(e)所述中继站设备中所保存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之间的优先级,以及(f)所述中继站设备基于上述项(a)至(e)中至少一项所选择的小区列表。
31.根据权利要求26或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继站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小区配置信息,所述小区配置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资源的时分实现状态,
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所述中继站的类型信息,所述类型信息指示所述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时分是否是必需的,以及
当所述中继站设备的类型指示在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之间的无线电资源时分是必需的时,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中已经实现无线电资源时分的小区确定为所述施主小区。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中继站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小区配置信息,所述小区配置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资源的时分实现状态,
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与所述中继站设备的数据传递能力有关的性能信息,
当所述中继站设备拥有第一性能时,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中已经实现无线电资源时分的小区确定为所述施主小区,以及
当所述中继站设备拥有具有比所述第一性能的数据传递能力高的数据传递能力的第二性能时,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中未实现无线电资源时分的小区确定为所述施主小区。
33.根据权利要求26至3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继站设备,其中,所述中继站设备作为移动台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中的一个,并从而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中的所述一个,从管理设备获取所述施主小区列表。
34.根据权利要求26至3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继站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接收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中包括的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并从而确定所述施主小区。
35.一种基站设备,包括:
无线电通信装置,用于通过连接到中继站的回程链路,执行与通过接入链路连接到所述中继站的移动台的数据传递;以及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回程链路,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从另一基站设备维护或接收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并且响应于从所述中继站接收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从所述施主小区列表中确定要通过所述回程链路连接到所述中继站设备的施主小区,
其中,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涉及至少一个候选小区。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
如果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确定为所述施主小区,则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要由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使用的第一参数,以及
如果将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确定为所述施主小区,则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要由所述中继站使用的第二参数。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相关联的操作状态,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基站请求作为所述施主小区的所述施主小区的性能状况,以及
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基站测量或保存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质量,以及所述中继站请求作为所述施主小区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性能状况。
38.根据权利要求35至3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负荷,(2)从另一中继站到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连接状态,(3)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无线电资源的时分实现状态的小区配置信息,(4)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中所存储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之间的优先级,以及(5)所述至少一个基站基于上述项(1)至(4)中至少一项所选择的小区列表。
39.根据权利要求35至3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a)来自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b)回程链路的无线电资源时分是否是必需的,(c)所述中继站的类型信息,(d)所述中继站的性能,(e)所述中继站中所保存的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之间的优先级,以及(f)所述中继站基于上述项(a)至(e)中至少一项,所选择的小区列表。
40.根据权利要求35至3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接收从中继站发送的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并从而确定所述施主小区。
41.根据权利要求35至3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控制装置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基站中包括的另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
42.一种中继站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中继站设备被配置为:通过使用连接到至少一个基站之一的回程链路以及连接到移动台的接入链路,中继所述移动台的发送/接收数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指示至少一个候选小区的施主小区列表;
维护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以及
响应于从所述至少一个基站接收到与所述至少一个候选小区有关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从所述施主小区列表中确定要通过所述回程链路连接到所述中继站设备的施主小区。
43.一种基站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基站设备被配置为:通过连接到中继站的回程链路,执行与通过接入链路连接到所述中继站的移动台的数据传递,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维护或接收来自另一基站设备的第一小区管理信息;以及
响应于从所述中继站接收到第二小区管理信息,从所述施主小区列表中确定要通过所述回程链路连接到所述中继站设备的施主小区,
其中,所述第一小区管理信息涉及至少一个候选小区。
44.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控制方法的程序。
45.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控制方法的程序。
CN201280018007.5A 2011-04-13 2012-03-16 移动通信系统、中继站、基站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4776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9287 2011-04-13
JP2011089287 2011-04-13
PCT/JP2012/057675 WO2012140999A1 (en) 2011-04-13 2012-03-16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y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7698A true CN103477698A (zh) 2013-12-25
CN103477698B CN103477698B (zh) 2017-05-24

Family

ID=45974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8007.5A Active CN103477698B (zh) 2011-04-13 2012-03-16 移动通信系统、中继站、基站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23871B2 (zh)
EP (1) EP2698034B1 (zh)
JP (1) JP5987838B2 (zh)
CN (1) CN103477698B (zh)
WO (1) WO201214099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5472A1 (zh) * 2015-04-03 2016-10-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6034343A (zh) * 2015-03-10 2016-10-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7206057A1 (zh) * 2016-05-31 2017-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WO2021203955A1 (zh) * 2020-04-08 2021-10-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模式指示方法及装置
WO2023142009A1 (zh) * 2022-01-28 2023-08-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小区状态的确定方法以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8723B (zh) * 2011-02-12 2014-01-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为移动中继节点配置施主基站或施主小区的方法和设备
CN103024872B (zh) * 2012-12-24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搜索方法和系统及终端设备
WO2015100604A1 (zh) * 2013-12-31 2015-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Ue中继设备的驻留处理方法及设备
US9232516B1 (en) * 2014-01-03 2016-01-05 Sprint Spectrum L.P. Managing allocation of frequency bandwidth between donor access link and relay backhaul link
EP3062582B1 (en) * 2015-02-24 2018-04-11 Nash Innovations GmbH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a backhaul modem and an access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of a relay station transceiver
EP3062559B1 (en) * 2015-02-24 2019-10-09 Nash Innovations GmbH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 transceiver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21418B2 (en) * 2015-09-11 2017-04-11 T-Mobile U.S.A., Inc. Automatic network node relay link configuration tool
US9866310B1 (en) 2015-11-17 2018-01-09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selection of a donor base station to serve a relay node
US9681344B1 (en) * 2015-11-30 2017-06-13 Sprint Spectrum L.P. Differential handling of buffered data during handover based on whether handover target is a relay with wireless backhaul
CN108632919A (zh) * 2017-03-23 2018-10-09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9031820A1 (en) * 2017-08-08 2019-02-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FAILURE OF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08854B2 (en) 2017-10-12 2020-07-07 Airspan Network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network configurability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1102785B2 (en) 2017-10-12 2021-08-24 Airspan Ip Holdco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selecting a base station in a network
US10616824B2 (en) * 2017-11-03 2020-04-07 Airspan Network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network configurability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1252748B2 (en) * 2018-05-07 2022-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information for access and backhaul
US10735949B1 (en) 2018-05-07 2020-08-04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dating preferred nodes lists for wireless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7358A (zh) * 2010-04-02 2010-09-08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Lte-a系统及其路由方法、中继节点和施主基站
US20100238854A1 (en) * 2009-03-20 2010-09-23 Muhammad Kazmi Signaling mechanisms for network-relay interface with reduced overhea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43878B2 (en) * 2000-12-04 2010-11-30 Ericsson Ab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ntrol handoff between different wireless systems
US7873338B2 (en) * 2006-11-06 2011-01-18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 appropriate link path in a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16174A1 (ja) * 2009-08-07 2011-02-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中継局装置、上位無線局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JP2011091783A (ja) * 2009-09-25 2011-05-06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中継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
JP5314562B2 (ja) 2009-10-21 2013-10-16 株式会社ダイチュウ 開口枠
JP2011166595A (ja) * 2010-02-12 2011-08-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中継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中継方法
WO2011110224A1 (en) * 2010-03-11 2011-09-1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Optimized signaling in relay-enhanced access networks
US9131495B2 (en) * 2010-03-30 2015-09-0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Enhanced admission control in relay-enhanced access networks
GB2504862B (en) * 2010-04-30 2014-10-08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Handover preparations
JP4937398B1 (ja) * 2010-11-04 2012-05-2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中継局及び再接続方法
WO2012073410A1 (ja) * 2010-12-01 2012-06-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中継基地局、移動端末、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動作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38854A1 (en) * 2009-03-20 2010-09-23 Muhammad Kazmi Signaling mechanisms for network-relay interface with reduced overhead
CN101827358A (zh) * 2010-04-02 2010-09-08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Lte-a系统及其路由方法、中继节点和施主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3GPP TSG RAN WG3 #69 meeting R3-102045》", 27 August 2010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4343A (zh) * 2015-03-10 2016-10-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6034343B (zh) * 2015-03-10 2020-02-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6155472A1 (zh) * 2015-04-03 2016-10-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路径选择方法及装置
US10595261B2 (en) 2015-04-03 2020-03-17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Path sel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7206057A1 (zh) * 2016-05-31 2017-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9076634A (zh) * 2016-05-31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US10477435B2 (en) 2016-05-31 2019-11-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203955A1 (zh) * 2020-04-08 2021-10-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模式指示方法及装置
WO2023142009A1 (zh) * 2022-01-28 2023-08-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小区状态的确定方法以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98034B1 (en) 2016-05-18
US8923871B2 (en) 2014-12-30
WO2012140999A1 (en) 2012-10-18
JP2014514788A (ja) 2014-06-19
US20120264368A1 (en) 2012-10-18
CN103477698B (zh) 2017-05-24
EP2698034A1 (en) 2014-02-19
JP5987838B2 (ja)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7698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继站、基站及其控制方法
US10080221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that can reduce an inter-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between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RU2553259C2 (ru) Сервер администрирования, система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терминал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адиорелейной передачи
EP2612521B1 (en) Cooperative relay system
EP2472956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y device, management server,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20140269417A1 (en) Configuring Relay Nodes
US942591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ay deployment in a TD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123480B (zh) 中继节点接入能力的通知及传输方法
EP2659709A1 (en) Relay node configuration in preparation for handover
JP2015015751A (ja) 基地局、無線端末、及び方法
WO2012017582A1 (ja) 中継局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中継局の制御方法
US10405359B2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usable architecture determination method
JP556365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高電力基地局、低電力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2014507913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中継局、及び基地局
US8855640B2 (en) Partitioning resources on a target side of a handover of a user equipment based on data traffic indication
WO2012023495A1 (ja) 接続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KR20180092340A (ko) 소형셀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JP6065835B2 (ja) 中継局、基地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バックホールリンク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7022499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handover complete signal in a multi-hop relay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haabane et al. A novel relay selection scheme for LTE-advanced system under delay and load constraints
US20240089940A1 (en) Configure iab frequency-domain resource utilization
KR102036344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핸드오버 절차에서 데이터 패킷의 전송방법
JP5249999B2 (ja) リレー伝送方法、リレー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JP5733443B2 (ja) 管理サーバ、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基地局
TWI387262B (zh) 用於一多躍式無線網路之中央控制裝置、訊號傳輸裝置、訊號轉發裝置及其傳輸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