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5218B - 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方法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方法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75218B CN103475218B CN201310412825.XA CN201310412825A CN103475218B CN 103475218 B CN103475218 B CN 103475218B CN 201310412825 A CN201310412825 A CN 201310412825A CN 103475218 B CN103475218 B CN 1034752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 feedback
- signal
- input
- buff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包括:信号源、反馈网络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和充放电模块;信号源的输入电压和反馈网络模块的反馈电压信号输入到电压转换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对输入电压和反馈电压信号进行升压转换,得到输出电压;充放电模块利用输出电压和电源电压进行充电和放电,对栅极开启电压进行调节。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上述电路的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方法,通过调节反馈网络中反馈电阻的比值,间接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大小。通过将反馈网络输出的反馈电压信号作为输入,再将转换后的电压用于MOS管的周期性导通,进而对泵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使得在电荷泵负反馈系统中电荷泵充电能量等于负载消耗的能量,减小不必要的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液晶显示屏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并以其轻便、超薄、多色彩和高清等特点成为整个显示领域的主角。随着对分辨率和像素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整个电压驱动电路的功耗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栅极开启电压是预先设计好需要的开启电压,然后电路实现时提供合适的基准电源并经过稳压电路来给栅极提供开启电压,从而实现栅极的开启和数据的写入,电路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目前出于降低功耗的需要,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芯片的工作电压越来越低。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压往往要高于芯片的工作电压,而升压电路通常采用开关电容电路的电荷泵来实现。液晶显示屏中的栅极开启电压就采用这种电荷泵电路来实现升压的,通常栅极开启电压接近30V,如此大的开启电压往往要求尽量提高响应速度,对电路要求比较高,还会存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升压电路中虽然能够满足栅极开启电压的要求,但是功率损耗比较大。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升压电路中栅极开启电压的功率损耗。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源、反馈网络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和充放电模块;
所述信号源的输入电压和所述反馈网络模块的反馈电压信号输入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对所述输入电压和所述反馈电压信号进行升压转换,得到输出电压;
所述充放电模块利用所述输出电压和电源电压进行充电和放电,通过反馈网络模块的分压,从而实现对栅极开启电压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源包括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用于为所述电压转换模块提供电压信号,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均由振荡器产生。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入电压为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二缓冲器的输入电压为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和所述反馈网络模块的反馈电压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模块包括:第一MOS管M1和第二MOS管M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第一泵电容C1和第二泵电容C2;
所述第一MOS管M1为PMOS,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MOS管M2为NMOS,所述第二缓冲器的输出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且共同与所述第一泵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泵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共同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泵电容C2的第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泵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均与栅极开启电压的输出端连接,并与所述反馈网络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反馈网络模块包括:第一反馈电阻、第二反馈电阻和误差放大器;
所述第一反馈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栅极开启电压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馈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反馈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并且作为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反馈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将反馈电阻的分压输入所述误差放大器,所述误差放大器将输入的所述电压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若达到参考电压值,则输出所述反馈电压信号,若没有达到参考电压值,则不输出所述反馈电压信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方法,包括:调节反馈网络模块的反馈电阻的比值,改变栅极开启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反馈网络模块的反馈电阻的比值之后:所述反馈网络模块中反馈电阻的分压根据调节后的反馈电阻的比值发生变化,所述反馈网络模块将所述分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若达到参考电压值,则输出反馈电压信号,若没有达到参考电压值,则不输出所述反馈电压信号;
将所述反馈网络模块输出的反馈电压信号与时钟信号输入到缓冲器进行升压转换,得到输出电压;
控制MOS管周期性导通,对泵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的控制,以调节栅极开启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电压的振幅大小由所述反馈电压信号控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上具有上述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包括:信号源、反馈网络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和充放电模块;信号源的输入电压和反馈网络模块的反馈电压信号输入到电压转换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对输入电压和反馈电压信号进行升压转换,得到输出电压;充放电模块利用输出电压和电源电压进行充电和放电,对栅极开启电压进行调节。通过将反馈网络模块输出的反馈电压信号作为输入,再将转换后的电压用于控制MOS管的周期性导通,进而对泵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使得在电荷泵负反馈系统中电荷泵充电能量等于负载消耗的能量。通过反馈电阻的分压,实现开启电压的可调,从而来提供合适的栅极开启电压,根据实际需要对栅极开启电压进行设置,以减少不必要的功率损耗,更好的控制栅极的开关。
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上述电路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方法以及面板上具有上述电路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产生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中两个时钟信号的波形;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一种最佳电路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电路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信号源21、反馈网络模块22、电压转换模块23和充放电模块24。
信号源21的输入电压和反馈网络模块22的反馈电压信号输入到电压转换模块,电压转换模块23对输入电压和反馈电压信号进行升压转换,得到输出电压,充放电模块24利用输出电压和电源电压进行充电和放电,对栅极开启电压进行调节。
上述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通过将反馈网络模块输出的反馈电压信号作为输入,再将转换后的电压用于控制MOS管的周期性导通,进而对泵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使得在电荷泵负反馈系统中电荷泵充电能量等于负载消耗的能量。通过开启电压的可调来提供合适的栅极开启电压,根据实际需要对栅极开启电压进行设置,以减少不必要的功率损耗,更好的控制栅极的开关。
优选地,信号源21包括第一时钟信号CLKP和第二时钟信号CLKN,用于为电压转换模块23提供电压信号,第一时钟信号CLKP和第二时钟信号CLKN均由振荡器产生。第一时钟信号CLKP和第二时钟信号CLKN的时钟周期为T,振幅为V1,所述V1由外界电源提供,用于导通MOS管,占空比为50%的振荡信号,且CLKP和CLKN这两个信号是同步信号,当时间t满足nT<t<nT+T/2时,第一时钟信号CLKP为高电平“1”,第二时钟信号CLKN为高电平“1”;当时间t满足nT+T/2<t<nT+T时,第一时钟信号CLKP为低电平“0”,第二时钟信号CLKN为低电平“0”,如图3所示。优选地,电压转换模块23包括:第一缓冲器Buffer_P和第二缓冲器Buffer_N,第一缓冲器Buffer_P的输入电压为第一时钟信号CLKP,第二缓冲器Buffer_N的输入电压为第二时钟信号CLKN和反馈网络模块22的反馈电压信号。
优选地,充放电模块24包括:第一MOS管M1和第二MOS管M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第一泵电容C1和第二泵电容C2。
第一MOS管M1为PMOS,第一缓冲器的输出信号端连接第一MOS管的栅极,第二MOS管M2为NMOS,第二缓冲器的输出信号端连接第二MOS管的栅极,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且共同与第一泵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第二端与第一泵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共同与第二二极管D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MOS管的源极与第二泵电容C2的第一端共同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第二泵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均与栅极开启电压的输出端连接,并与反馈网络模块连接。
优选地,反馈网络模块22包括:第一反馈电阻R1、第二反馈电阻R2和误差放大器EA。第一反馈电阻R1的第一端与栅极开启电压VGH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反馈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反馈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并且作为误差放大器EA的输入端,第二反馈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
误差放大器EA接收到经过调节分压电阻得到的分压,将其与参考电压VREF进行比较,若达到参考电压值,则输出电压信号,并且该输出信号作为反馈电压信号EAOUT,若没有达到参考电压值,则不输出反馈电压信号。
上述调解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又称为电荷泵电路,因此基于上述描述本实施例给出的一种最佳电路组成图如图4所示。采用饱和区MOS管M2作为输出调节,反馈网络模块由反馈电阻R1、R2和误差放大器EA组成。
本实施例中开关管为MOS管,M1和M2由占空比为50%的振荡器信号CLKP和CLKN经过缓冲器Buffer_P和Buffer_N电压转换后进行控制。误差放大器EA的输出为EAOUT,第二缓冲器Buffer_N和第二时钟信号CLKN信号将误差放大器的输出EAOUT转化为占空比为50%的输出电压V2。V2的振幅由误差放大器EA的反馈电压信号EAOUT进行控制。
当nT<t<nT+T/2时,第一时钟信号CLKP为高电平“1”,第二时钟信号CLKN为高电平“1”时,M1关断,M2导通,第一二极管D1导通,第二二极管D2截止,电源电压VADD开始对第一泵电容C1进行充电,充电时间为△T,充电电流为I1。饱和区MOS管M2的导通电阻RONM2,其大小由输出电压V2控制,公式如下:
其中VDSM2为MOS管M2的源漏电压,W为MOS管的沟道长度,L为MOS管的沟道宽度,(W/L)M2为MOS管M2的沟道宽长比,μp为PMOS管M1的迁移率,Cox为氧化层电容,λ为沟道长度调制系数,VTHN为PMOS管M1的阈值电压。
VC1=VADD-VD1-I1RONM2 公式(2)
其中VC1为第一泵电容C1两端的电压差,VD1为第一二极管D1的导通电压,VADD为电源电压。
当nT+T/2<t<nT+T时,第一时钟信号CLKP为低电平“0”时,第二时钟信号CLKN为低电平“0”时,M1导通,M2关断,第一二极管D1截止,第二二极管D2导通,第一泵电容C1开始向负载电容(第二泵电容)C2放电,放电电流大小为I2。放电时间为△T,此时负载电容C2上的电压为VGH,线性区第一MOS管M1的导通电阻为RONM1,其大小由V1决定,公式如下:
其中VDSM1为MOS管M1的源漏电压,(W/L)M1为MOS管M1的沟道宽长比,μn为NMOS管M2的迁移率,VTHP为NMOS管M2的阈值电压。
VGH=VADD+VC1-VD2-I2RONM1 公式(4)
在稳定状态,第一泵电容C1两端的电压VC1保持恒定,其充电和放电的电荷守恒,当稳定时间远大于充电和放电时间时,I1=I2。
第一MOS管M1和第二MOS管M2周期性导通,通过对第一泵电容C1的充放电控制,能量从电源电压VADD传输到负载电容(第二泵电容)C2上。在任意一个时钟周期,在对第一泵电容C1充电阶段,负载电容C2向负载供电;第一泵电容C1放电阶段,向负载电容C2充电。在电荷泵闭环负反馈系统中,电荷泵充电能量等于负载消耗能量,使得输出的栅极开启电压VGH为一个稳定值,在第一泵电容C1放电阶段,若负载消耗的电流为Iload,则维持充放电平衡满足的条件是
2ΔTIload=ΔTI2=ΔTI1 公式(5)
输出的栅极开启电压
VGH=VREF(1+R1/R2)=2VADD-VD1-VD2-2Iload(RONM1+RONM2) 公式(6)
饱和区第二MOS管M2的振幅受误差放大器EA控制的输出电压V2控制,其导通电阻通过反馈网络模块来调节。当电源电压VADD或负载电流变化时,由VGH的公式可以看出,通过调节第一反馈电阻R1和第二反馈电阻R2的比例,可以改变输出电压VGH,电荷泵反馈网络模块通过调节第二MOS管M2的导通电阻使得输出的栅极开启电压稳定在一个固定值。
综合上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阶段,在第一个时钟周期的前半周期,第一时钟信号CLKP和第二时钟信号CLKN均是高电平“1”,外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V1,第一时钟信号CLKP和电压V1共同作为第一缓冲器Buffer_P的输入,第一缓冲器Buffer_P的输出作为第一MOS管M1的栅极信号,第二时钟信号CLKN和电压V1共同作为第二缓冲器Buffer_N的输入,第二缓冲器Buffer_N的输出作为第二MOS管M2的栅极信号,由于第一MOS管M1为PMOS管,第二MOS管M2为NMOS,在CLKP和CLKN均是高电平时,M1关闭,M2打开,M1关闭则D1导通,M2打开则D2截止,充放电模块24中的上半部电路(即M2、D1和C1构成的电路)有电流,对C1进行充电;
第二阶段,在第一个时钟周期的后半周期,第一时钟信号CLKP和第二时钟信号CLKN均是低电平“0”时,仍然由外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V1,此时M1栅极打开,M2栅极关闭,M1打开则D1截止,C1进行放电,M2关闭则D2导通,对C2进行充电,栅极开启电压VGH有电压输出,在反馈电路中通过调节反馈电阻R1和R2的阻值大小改变分压,并作为误差放大器EA的输入端,误差放大器EA将接收到的分压将其与参考电压做比较,若达到参考电压值,则输出电压信号,并且该输出信号作为反馈电压信号EAOUT,若没有达到参考电压值,则不输出反馈电压信号;
第三阶段,此时可以不再需要外电源提供电压V1,而是由反馈网络模块提供的反馈电压信号EAOUT提供电压,与第二时钟信号CLKN共同作为第二缓冲器Buffer_N的输入,其中反馈电压信号EAOUT用于控制M2的开启和关闭,CLKN控制M2开启(即C1充电)的周期。若反馈网络模块不输出反馈电压信号时,则需要使用电压V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N共同作为第二缓冲器Buffer_N的输入。
在第二时钟周期的前半周期,第一时钟信号CLKP和第二时钟信号CLKN又是高电平“1”时,M1栅极关闭,M2栅极打开,M1关闭则D1导通,对C1进行充电,M2打开则D2截止,C2放电,栅极开启电压VGH也有电压输出;
第四阶段,在第二个时钟周期的后半周期,还是由反馈网络模块提供的反馈电压信号EAOUT提供电压,第一时钟信号CLKP和第二时钟信号CLKN均是低电平“0”时,仍然由外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V1,此时M1栅极打开,M2栅极关闭,M1打开则D1截止,C1进行放电,M2关闭则D2导通,对C2进行充电,栅极开启电压VGH有电压输出。
在以后的时钟周期重复上述第二时钟周期的过程,通过调节电阻R1和R2的比值,实现对误差放大器的输入信号进行调节,调节反馈电压信号,当C1充电时,C2放电,当C1放电时,向C2进行充电,实现通过反馈网路模块对栅极开启电压进行调节的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通过将反馈网络模块输出的反馈电压信号作为输入,再将转换后的输出电压用于控制MOS管的周期性导通,进而对泵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使得在电荷泵负反馈系统中电荷泵充电能量等于负载消耗的能量。通过开启电压的可调来提供合适的栅极开启电压,根据实际需要对栅极开启电压进行设置,以减少不必要的功率损耗,更好的控制栅极的开关。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还提供了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方法,包括:调节反馈网络模块的反馈电阻的比值,改变栅极开启电压。
通过改变反馈电阻的比值可以最后实现改变栅极开启电压的目的,但是整个过程中还涉及到整个电路的调节,因此调节反馈网络模块的反馈电阻的比值之后:反馈网络模块中电阻的分压根据调节后的反馈电阻的比值发生变化,反馈网络模块将得到的分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输出所述反馈电压信号;将反馈网络模块输出的反馈电压信号与时钟信号输入到缓冲器进行升压转换,得到输出电压;控制MOS管周期性导通,对泵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的控制,以调节栅极开启电压。
根据上述实施例一图4中提供的电路图,调节反馈网络模块中反馈电阻R1和R2的阻值比例,则在R1和R2之间连接线上输出给误差放大器EA的电压就会发生变化,误差放大器EA将该电压与参考电压VREF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得到反馈电压信号EAOUT。将误差放大器EA输出的反馈电压信号EAOUT与第二时钟信号CLKN共同作为第二缓冲器Buffer_N的输入,第一缓冲器Buffer_P对第一时钟信号CLKP和电压V1进行转换,第二缓冲器Buffer_N对第二时钟信号CLKN、电压V1和反馈电压信号EAOUT进行转换,将第一缓冲器Buffer_P和第二缓冲器Buffer_N得到的输出电压V2分别作为M1和M2的栅极。
当时间t满足nT<t<nT+T/2时,第一时钟信号CLKP为高电平“1”,第二时钟信号CLKN为高电平“1”时,M1关断,M2导通,第一二极管D1导通,第二二极管D2截止,电源电压VADD开始对第一泵电容C1进行充电,充电时间为△T,充电电流为I1。饱和区MOS管M2的导通电阻RONM2的大小由输出电压V2控制。
当时间t满足nT+T/2<t<nT+T时,第一时钟信号CLKP为低电平“0”时,第二时钟信号CLKN为低电平“0”时,M1导通,M2关断,第一二极管D1截止,第二二极管D2导通,第一泵电容C1开始向负载电容(第二泵电容)C2放电,放电电流大小为I2。放电时间为△T,此时负载电容C2上的电压为VGH。
在稳定状态,第一泵电容C1两端的电压VC1保持恒定,其充电和放电的电荷守恒,当稳定时间远大于充电和放电时间时,I1=I2。
第一MOS管M1和第二MOS管M2周期性导通,通过对第一泵电容C1的充放电控制,能量从电源电压VADD传输到负载电容(第二泵电容)C2上。在任意一个时钟周期,在对第一泵电容C1充电阶段,负载电容C2向负载供电;第一泵电容C1放电阶段,向负载电容C2充电。在电荷泵闭环负反馈系统中,电荷泵充电能量等于负载消耗能量,使得输出的栅极开启电压VGH为一个稳定值。
饱和区第二MOS管M2的振幅受误差放大器EA控制的输出电压控制,其导通电阻通过反馈网络模块来调节。MOS管M1和M2周期性导通,对泵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的控制,以调节栅极开启电压。当电源电压VADD或负载电流变化时,通过调节第一反馈电阻R1和第二反馈电阻R2的比例,可以改变输出电压VGH,电荷泵反馈网络通过调节第二MOS管M2的导通电阻使得输出的栅极开启电压稳定在一个固定值。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方法可以根据栅极开启电压的需要进行设置,更方便灵活,对多种栅极开启电压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避免不必要的功率损耗。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上具有上述实施例一中提供的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电子纸、OLED面板、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6)
1.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源、反馈网络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和充放电模块;
所述信号源的输入电压和所述反馈网络模块的反馈电压信号输入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
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对所述输入电压和所述反馈电压信号进行升压转换,得到输出电压,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
所述充放电模块利用所述输出电压和电源电压进行充电和放电,通过反馈网络模块的分压,从而实现对栅极开启电压进行调节,所述充放电模块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第一泵电容和第二泵电容;
所述第一MOS管为PMOS,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MOS管为NMOS,所述第二缓冲器的输出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且共同与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共同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均与栅极开启电压的输出端连接,并与所述反馈网络模块连接;
其中,所述信号源包括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用于为所述电压转换模块提供电压信号,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均由振荡器产生;
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入电压为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二缓冲器的输入电压为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和所述反馈网络模块的反馈电压信号;
所述第一缓冲器和所述第二缓冲器还连接第一电压输入端;且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入电压不包括所述反馈网络模块的反馈电压信号;
所述第一缓冲器用于根据第一时钟信号和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输入的电压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缓冲器用于根据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以及所述反馈网络模块的反馈电压信号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网络模块包括:第一反馈电阻、第二反馈电阻和误差放大器;
所述第一反馈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栅极开启电压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馈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反馈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并且作为所述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反馈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反馈电阻的分压输入误差放大器,所述误差放大器将输入的所述电压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若达到参考电压值,则输出所述反馈电压信号,若没有达到参考电压值,则不输出所述反馈电压信号。
4.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调节反馈网络模块的反馈电阻的比值,改变栅极开启电压,
所述调节反馈网络模块的反馈电阻的比值之后:所述反馈网络模块中电阻的分压根据调节后的反馈电阻的比值发生变化,所述反馈网络模块将所述分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若达到参考电压值,则输出反馈电压信号,若没有达到参考电压值,则不输出所述反馈电压信号;
将所述反馈网络模块输出的反馈电压信号与时钟信号输入到缓冲器进行升压转换,得到输出电压;
控制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周期性导通,对泵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的控制,以调节栅极开启电压,所述第一MOS管为PMOS,所述第二MOS管为NMOS;
所述泵电容包括第一泵电容与第二泵电容;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且共同与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栅极开启电压的输出端,并与所述反馈网络模块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压的振幅大小由所述反馈电压信号控制。
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具有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12825.XA CN103475218B (zh) | 2013-09-11 | 2013-09-11 | 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方法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12825.XA CN103475218B (zh) | 2013-09-11 | 2013-09-11 | 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方法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75218A CN103475218A (zh) | 2013-12-25 |
CN103475218B true CN103475218B (zh) | 2017-01-18 |
Family
ID=49799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12825.XA Active CN103475218B (zh) | 2013-09-11 | 2013-09-11 | 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方法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7521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525350B1 (ko) * | 2017-09-29 | 2023-04-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107888055A (zh) * | 2017-11-27 | 2018-04-06 | 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改善功率管动态性能的驱动电路实现装置 |
CN111857222B (zh) * | 2020-06-18 | 2022-04-19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调节电压的系统 |
CN115237193B (zh) * | 2022-09-22 | 2022-12-09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一种适用于低压输入大电流输出的ldo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29407B (en) * | 2007-02-16 | 2010-08-21 |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 Charge pump regula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regulated voltage |
CN101286693B (zh) * | 2007-04-10 | 2011-03-30 |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荷泵调节器及产生一受调节的电压的方法 |
JP5554910B2 (ja) * | 2008-09-08 | 2014-07-23 | ローム株式会社 | チャージポンプ回路の制御回路およびそれらを利用した電源回路 |
CN201527594U (zh) * | 2009-05-03 | 2010-07-14 | 南京微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超低压差以及大驱动能力的线性稳压器 |
CN101615046A (zh) * | 2009-05-09 | 2009-12-30 | 南京微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超低压差以及大驱动能力的线性稳压器 |
CN102055338B (zh) * | 2009-11-10 | 2013-08-2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恒定电压输出电路 |
CN103187889B (zh) * | 2011-12-29 | 2015-08-05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一种便携式高压直流稳压电源 |
-
2013
- 2013-09-11 CN CN201310412825.XA patent/CN10347521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75218A (zh) | 2013-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49042A (zh) | 一种具有分段驱动功能的功率管栅极驱动电路 | |
CN103475218B (zh) | 一种调节栅极开启电压的电路、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06059290B (zh) | 多通道直流-直流变换器及控制电路和方法 | |
CN107070202B (zh) | 具有电压自动调节功能的负电压产生电路 | |
CN103580506B (zh) | 开关电源及电源控制芯片 | |
CN105390112B (zh) | 薄膜晶体管栅极电压供给电路 | |
CN104768290B (zh) | 多路电流源切换装置 | |
CN104599620B (zh) | 栅极集成驱动电路的反相器、栅极集成驱动器及驱动方法 | |
CN102332824B (zh) | 单电感双输出开关电源的分时复用控制方法及其电路 | |
CN202309521U (zh) | 一种单电感双输出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 | |
CN104991597B (zh) | 峰值电流控制电路 | |
CN102904449A (zh) | 提供功率转换器缆线补偿的调整电路 | |
CN106787725A (zh) | 多相并联电源系统、单片开关集成电路及均流方法 | |
CN108768142A (zh) | 一种自举电路 | |
CN201656778U (zh) | 一种线性调节斜坡补偿电压斜率的系统 | |
CN104638904B (zh) | 峰值电流模式dc‑dc转换器 | |
CN104950972B (zh) | 待机省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芯片 | |
CN102290974A (zh) | 基于dac技术的新型软启动电路及软启动方法 | |
CN109412212A (zh) | 一种两级变化的级联式高压电场感应供电电路 | |
CN103529891B (zh) | 一种软启动装置及方法 | |
CN106981984B (zh) | 同步降压型电源变换器的电源充电电路 | |
CN208782994U (zh) | 用于NB-IoT通讯模块的低功耗供电电路 | |
CN207926553U (zh) | 一种多功能开关控制器 | |
CN107422773A (zh) | 数字低压差稳压器 | |
CN102082552B (zh) | 一种斜率受控的驱动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