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5210A - 增加强度的套筒 - Google Patents

增加强度的套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5210A
CN103465210A CN 201210438992 CN201210438992A CN103465210A CN 103465210 A CN103465210 A CN 103465210A CN 201210438992 CN201210438992 CN 201210438992 CN 201210438992 A CN201210438992 A CN 201210438992A CN 103465210 A CN103465210 A CN 103465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ollar
face
outer peripheral
convex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4389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立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957958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465210(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3465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52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02Spanners; Wrenches with rigid jaws
    • B25B13/06Spanners; Wrenches with rigid jaws of socket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58Jaw attach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02Spanners; Wrenches with rigid j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02Spanners; Wrenches with rigid jaws
    • B25B13/06Spanners; Wrenches with rigid jaws of socket type
    • B25B13/065Spanners; Wrenches with rigid jaws of socket type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sock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48Spanners; Wrenches for special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25B23/02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screws or nuts
    • B25B23/08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screws or nu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screw or nut prior to or during its rotation
    • B25B23/12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screws or nut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screw or nut prior to or during its rotation using magne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增加强度的套筒,包括有一个本体与一个套环,本体与套环皆为金属材质制成,套环的硬度大于本体的硬度,本体的第一连接端开设有一个扳动孔,本体的第二连接端开设有一个驱动孔,第一连接端的外周面具有一个第一凸出段、一个第二凸出段与一个结合段,套环包括有一个第一端面、一个第二端面与一个连接于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之间的内周面,内周面具有一个套接段,套接段结合在本体的结合段,套环不与第一凸出段接触,套环亦不与第二凸出段接触,套环包覆在本体的第一连接端外让扳动孔于受力时的变形量减少,进而提高套筒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增加强度的套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揭示一种增加强度的套筒,尤指利用套环硬度大于本体而可增加强度的套筒。
背景技术
请参阅美国专利号第5,782,148号「Dual Depth Socket 」专利案,其揭露一种公知的套筒结构,此种套筒结构一端形成方形孔状的驱动开孔,用以连接如扳手等手工具。套筒的另一端形成双重深度而可用以容纳六角螺丝的紧固组件容纳孔。
此种套筒可以使用在许多工作场合,例如衔接气动扳手或电动扳手,以及应用在自动化机械,如数值控制机械中使用,为一相当普遍使用于锁紧或放松工作的套筒工具。
但由于该套筒经常性的与螺丝接触以进行锁紧或放松的动作,所以套筒的紧固组件容纳孔是不断的反复与螺丝发生敲击与碰撞的状况,密集且大量的工作量通常导致套筒的紧固组件容纳孔的各个端角处产生裂痕,此时若继续使用已产生裂痕的套筒进行锁紧工作时,就会造成螺丝锁紧扭力不足的问题。
除此之外,继续使用已产生裂痕的套筒还会有发生危害安全的问题,因为套筒很容易因疲劳负荷过高而损坏,不但可能造成工作中伤害工作人员的问题,还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物或是机台的损坏,因此,高频率的更换套筒新品将是无可避免的结果。
但是更换套筒新品亦会使工作成本增加,相当不符经济效益,因此本申请人提出本专利申请,以解决前述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增加强度的套筒,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工作成本且又能增加强度的套筒。
本发明增加强度的套筒,包括有:
一个本体,该本体为金属材质制成,且该本体具有彼此相反的一个第一连接端与一个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开设有一个沿着本体轴向延伸的非圆形扳动孔,该扳动孔能够连接待固定工作物,该第二连接端开设有一个沿着本体轴向延伸的非圆形驱动孔,该驱动孔能够连接驱动工具,该第一连接端外表形成一个外周面,该外周面具有一个第一凸出段、一个第二凸出段与一个结合段,该第一凸出段与该第二凸出段彼此相对,该结合段连接于该第一凸出段的内周缘与该第二凸出段的内周缘;
一个套环,该套环为金属材质制成,且该套环的硬度大于该本体的硬度,该套环包括有一个第一端面、一个第二端面与一个连接于该第一端面及该第二端面之间的内周面,该内周面具有一个套接段,该套接段结合在该本体的结合段,该套环不与该第一凸出段接触,该套环亦不与该第二凸出段接触。
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中,该套环的第一端面相反于该本体的第二凸出段且该第一端面不与该第一凸出段接触,该套环的第二端面朝向该本体的第二凸出段但该第二端面不与该第二凸出段接触。
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中,该结合段具有一个长度,该套接段也具有一个长度,该套接段的长度小于该结合段的长度,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彼此相反的位于该套环的上、下两端,该套环的上、下两端与该本体的第一凸出段、第二凸出段之间分别形成保留有空隙的状态。
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中,当该套环未套设于该本体时,该套接段的半径小于该结合段的半径,使该套接段紧配合在该结合段而不分离。
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中,该结合段的半径小于该第一凸出段外周缘的半径,该结合段的半径小于该第二凸出段外周缘的半径。
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中,该第一凸出段外周缘的半径小于该第二凸出段外周缘的半径。
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中,该第一凸出段的内周缘朝远离于该结合段的方向逐渐扩张而使截面呈斜线状,该第二凸出段的内周缘朝远离于该结合段的方向扩张而使截面呈1/4圆弧状。
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中,该第一连接端的末端形成一个末端面,该末端面内周缘连接于该扳动孔的开口处,该末端面的外周缘连接于该外周面,该外周面包括有一个连接于该第一凸出段外周缘与该末端面外周缘的导引段,该导引段的外周缘朝该末端面逐渐缩小而使截面呈斜线状。
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中,该导引段内周缘的半径小于该结合段的半径,该第二端面内周缘的半径大与该导引段内周缘的半径,该内周面还具有一个连接于该第一端面内周缘与该套接段的圆角段,该套接段连接于该圆角段与该第二端面之间,该第二连接端外表形成一个外表面,该外周面与该外表面彼此相连。
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中,该套接段截面呈直线状,该结合段截面呈直线状,该套环自内周面的套接段至该套环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一个厚度,该本体的第一连接端自该扳动孔的角落至该外周面的结合段之间形成有一个厚度,该本体第一连接端的厚度小于该套环的厚度,该套环的外表面设为与该本体第二凸出段的外周缘齐平,使该套环的外表面不凸出于该本体第二凸出段的外周缘。
因此,由于套环硬度大于本体的硬度,形成套筒结构强度的增加,让本体第一连接端的扳动孔于受力时的变形量减少,即使因长期的反复性扳动作业,导致本体第一连接端的扳动孔的角落产生微小裂痕或裂缝时,套环仍然能够良好的包覆在本体的第一连接端外,使第一连接端的扳动孔仍然能够继续提供扳转效果,降低损坏的问题,进而提高套筒的使用寿命。
而且利用套环的套接段的半径略小于本体结合段的半径的结合方式,搭配套环不与第一凸出段接触及套环不与第二凸出段接触的结合方式,在将套环敲入本体时,只要能确保套环完全通过第一凸出段,即属于组装完成,需求的精度不高,故无需专业人士亦可轻易完成组装,为一相当简便的设计,而且这样的设计还能够完整的保持套环外表面的结构形态,例如完整的保持套环外表面的颜色、纹路、文字、雾面或镜面形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增加强度的套筒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增加强度的套筒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增加强度的套筒沿图1中的3-3割面线所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局部放大图,表示套环套设结合于本体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10-套筒;20-本体;21-第一连接端;211-扳动孔;212-外周面;213-第一凸出段;214-第二凸出段;215-结合段;216-末端面;217-导引段;22-第二连接端;221-驱动孔;222-外表面;30-套环;31-第一端面;32-第二端面;33-内周面;331-套接段;332-圆角段;34-外表面;L215-长度;L331-长度;T21-厚度;T30-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为本发明增加强度的套筒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套筒10包括有一个本体20与一个套环30;其中:
本体20为金属材质制成,且本体20具有彼此相反的一个第一连接端21与一个第二连接端22,第一连接端21与第二连接端22能够连接如驱动工具或待固定工作物。驱动工具如同手工具、气动工具或电动工具。而待固定工作物如同螺栓、螺帽等六角状的待固定组件。
本体20的第一连接端21开设有一个沿着本体20轴向延伸的非圆形扳动孔211,扳动孔211能够连接呈六边形状的待固定工作物。本体20的第二连接端22开设有一个沿着本体20轴向延伸的非圆形驱动孔221,驱动孔221能够连接呈方头形状的驱动工具。
本体20的第一连接端21外表形成一个外周面212,本体20的第二连接端22外表形成一个外表面222,外周面212与外表面222彼此相连。
第一连接端21的外周面212具有一个第一凸出段213、一个第二凸出段214与一个结合段215,第一凸出段213与第二凸出段214彼此相对。结合段215连接于第一凸出段213的内周缘与第二凸出段214内周缘。第一凸出段213的内周缘朝远离于结合段215的方向逐渐扩张而使截面呈斜线状,第二凸出段214的内周缘朝远离于结合段215的方向扩张而使截面呈1/4圆弧状,结合段215的截面呈直线状且具有一个长度L215。
本体20的结合段215的半径小于第一凸出段213外周缘的半径。本体20的结合段215的半径小于第二凸出段214外周缘的半径,使得第一凸出段213与第二凸出段214皆凸出于结合段215。第一凸出段213外周缘的半径小于第二凸出段214外周缘的半径,而且第一凸出段213外周缘的半径略大于结合段215的半径,使第一凸出段213的外周缘仅稍微凸出于结合段215。
本体20的第一连接端21的末端形成一个末端面216,所述的末端面216内周缘连接于扳动孔211的开口处,末端面216的外周缘连接于本体20的外周面212。本体20外周面212包括有一个连接于第一凸出段213外周缘与末端面216外周缘的导引段217,导引段217的外周缘朝末端面216逐渐缩小而使截面呈斜线状,导引段217内周缘的半径小于结合段215的半径。
套环30为金属材质制成,且套环30的硬度大于本体20的硬度。套环30套设于本体20的外周面212,且能够补强套筒10的强度。套环30包括有一个第一端面31、一个第二端面32与一个连接于第一端面31及第二端面32之间的内周面33。套环30的第一端面31与第二端面32彼此相反的位于套环30的上、下两端。
套环30的第一端面31相反于本体20的第二凸出段214且第一端面31不与第一凸出段213接触。套环30的第二端面32朝向本体20的第二凸出段214但第二端面32不与第二凸出段214接触。
套环30的内周面33具有一个套接段331,套接段331设于第一端面31的内周缘与第二端面32的内周缘之间,所述的套接段331截面呈直线状。当套环30未套设于本体20时,套环30套接段331的半径略小于本体20结合段215的半径,故套环30套设于本体20后能够紧密的结合在本体20上,形成紧配合的效果。套环30的套接段331具有一个长度L331,套环30套接段331的长度L331小于本体20结合段215的长度L215,使套环30的第一端面31、套接段33皆不与第一凸出段213接触,亦使套环30的第二端面32、套接段33不与第二凸出段214接触,让套环30的上、下两端与本体20的第一凸出段213、第二凸出段214之间分别形成保留有空隙的状态。
组装时,只要先将套环30的第二端面32朝向本体20,然后使套环30从本体20的第一连接端21朝向第二连接端22的方向敲入或以机器压入即可轻易完成组装。由于本体20硬度小于套环30的硬度,且套环30的套接段331的半径略小于本体20结合段215的半径,故在组装时,套环30套设于本体20的过程中,本体20的第一连接端21与第一凸出段213会被套环30的套接段331挤压而弹性内缩,使套环30能够顺利进入本体20的结合段215,当套环30的套接段331越过第一凸出段213之后,本体20的第一连接端21所具有的回复力将能够使第一凸出段213回复成外扩的凸出状,且使套环30的套接段331紧配合在本体20的结合段215而不分离。
此外,套环30第二端面32内周缘的半径大与导引段217内周缘的半径,故本体20的导引段217能够让套环30的第二端面32易于通过第一凸出段213,使套环30顺利的进入本体20的结合段215处。套环30的内周面33还具有一个连接于第一端面31内周缘与套接段331的圆角段332,圆角段332能够使本体20的第一凸出段213充分的回复成外扩的凸出状,而且使套环30的第一端面31、套接段331与圆角段332皆不与第一凸出段213接触。套环30的套接段331连接于圆角段332与第二端面32之间。
因此,由于套环30硬度大于本体20的硬度,形成套筒10结构强度的增加,让本体20第一连接端21的扳动孔211于受力时的变形量减少,即使因长期的反复性扳动作业,导致本体20第一连接端21的扳动孔211的角落产生微小裂痕或裂缝时,套环30仍然能够良好的包覆在本体20的第一连接端21外,使第一连接端21的扳动孔211仍然能够继续提供扳转效果,降低损坏的问题,并继续提供准确的锁紧扭力,进而提高套筒10的使用寿命。
而且利用套环30的套接段331的半径略小于本体20结合段215的半径的结合方式,搭配套环30不与第一凸出段213接触及套环30不与第二凸出段214接触的结合方式,在将套环30敲入本体20时,只要能确保套环30完全通过第一凸出段213,即属于组装完成,需求的精度不高,故无需专业人士亦可轻易完成组装,为一相当简便的设计,而且这样的设计还能够完整的保持套环30外表面34的结构形态,例如完整的保持套环30外表面34的颜色、纹路、文字、雾面或镜面形态。
再者,因套环30硬度大于本体20的硬度,故本体20的金属材质可以选用成本低的金属来加工制成,而在套设有硬度高的套环30后,所得的套筒10仍然具有良好的强度,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除此之外,套环30自内周面33的套接段331至套环30的外表面34之间形成有一个厚度T30,本体20第一连接端21自扳动孔211的角落至外周面212的结合段215之间形成有一个厚度T21,本体20第一连接端21的厚度T21小于套环30的厚度T30,如此当套环30厚度T30足够补强套筒10结构时,本体20第一连接端21的厚度T21就能够做的很小,减少本体20材料的使用量,亦可有效的缩小套筒10的直径,同时达到减轻重量、减少占用空间及可于狭小空间内工作的优点。套环30的外表面34设为与本体20第二凸出段214的外周缘齐平,使套环30的外表面34不凸出于本体20第二凸出段214的外周缘。

Claims (10)

1.一种增加强度的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个本体,该本体为金属材质制成,且该本体具有彼此相反的一个第一连接端与一个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开设有一个沿着本体轴向延伸的非圆形扳动孔,该扳动孔能够连接待固定工作物,该第二连接端开设有一个沿着本体轴向延伸的非圆形驱动孔,该驱动孔能够连接驱动工具,该第一连接端外表形成一个外周面,该外周面具有一个第一凸出段、一个第二凸出段与一个结合段,该第一凸出段与该第二凸出段彼此相对,该结合段连接于该第一凸出段的内周缘与该第二凸出段的内周缘;
一个套环,该套环为金属材质制成,且该套环的硬度大于该本体的硬度,该套环包括有一个第一端面、一个第二端面与一个连接于该第一端面及该第二端面之间的内周面,该内周面具有一个套接段,该套接段结合在该本体的结合段,该套环不与该第一凸出段接触,该套环亦不与该第二凸出段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特征在于,该套环的第一端面相反于该本体的第二凸出段且该第一端面不与该第一凸出段接触,该套环的第二端面朝向该本体的第二凸出段但该第二端面不与该第二凸出段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段具有一个长度,该套接段也具有一个长度,该套接段的长度小于该结合段的长度,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彼此相反的位于该套环的上、下两端,该套环的上、下两端与该本体的第一凸出段、第二凸出段之间分别形成保留有空隙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特征在于,当该套环未套设于该本体时,该套接段的半径小于该结合段的半径,使该套接段紧配合在该结合段而不分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段的半径小于该第一凸出段外周缘的半径,该结合段的半径小于该第二凸出段外周缘的半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出段外周缘的半径小于该第二凸出段外周缘的半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出段的内周缘朝远离于该结合段的方向逐渐扩张而使截面呈斜线状,该第二凸出段的内周缘朝远离于该结合段的方向扩张而使截面呈1/4圆弧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端的末端形成一个末端面,该末端面内周缘连接于该扳动孔的开口处,该末端面的外周缘连接于该外周面,该外周面包括有一个连接于该第一凸出段外周缘与该末端面外周缘的导引段,该导引段的外周缘朝该末端面逐渐缩小而使截面呈斜线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段内周缘的半径小于该结合段的半径,该第二端面内周缘的半径大与该导引段内周缘的半径,该内周面还具有一个连接于该第一端面内周缘与该套接段的圆角段,该套接段连接于该圆角段与该第二端面之间,该第二连接端外表形成一个外表面,该外周面与该外表面彼此相连。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加强度的套筒,其特征在于,该套接段截面呈直线状,该结合段截面呈直线状,该套环自内周面的套接段至该套环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一个厚度,该本体的第一连接端自该扳动孔的角落至该外周面的结合段之间形成有一个厚度,该本体第一连接端的厚度小于该套环的厚度,该套环的外表面设为与该本体第二凸出段的外周缘齐平,使该套环的外表面不凸出于该本体第二凸出段的外周缘。
CN 201210438992 2012-06-05 2012-11-06 增加强度的套筒 Pending CN1034652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0101A TW201350275A (zh) 2012-06-05 2012-06-05 增加強度之套筒
TW101120101 2012-06-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5210A true CN103465210A (zh) 2013-12-25

Family

ID=49579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438992 Pending CN103465210A (zh) 2012-06-05 2012-11-06 增加强度的套筒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27445B2 (zh)
JP (1) JP3184802U (zh)
CN (1) CN103465210A (zh)
DE (1) DE102013103210B4 (zh)
TW (1) TW20135027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29634A (zh) 2013-01-17 2014-08-01 Hong Ann Tool Ind Co Ltd 具有強固結構的驅動工具及包括該工具之工具組
JP6560114B2 (ja) * 2015-12-15 2019-08-14 株式会社東日製作所 スパナのヘッド構造、スパナおよびヘッド構造の製造方法
US9956670B2 (en) 2016-07-26 2018-05-0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Ratchet, ratchet accessory, and kit including the same
US11541518B2 (en) 2017-07-21 2023-01-03 Snap-On Incorporated Tool head with groove for removal from lug
TWI702116B (zh) * 2019-07-08 2020-08-21 陳玉靜 配合扳手使用之套筒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12875C2 (de) * 1992-04-17 1998-04-09 Wagner Paul Heinz Nuß für ein drehend angetriebenes Verschraubungsgerät
CA2172570C (en) * 1996-03-25 2004-08-17 Edward Kerkhoven Dual depth socket
TWI245688B (en) * 2004-05-28 2005-12-21 Hou-Fei Hu New driving tool combination system
US7841261B2 (en) * 2007-09-07 2010-11-30 Wright Tool Company Reinforced impact socket
TW201114552A (en) * 2009-10-30 2011-05-01 ren-ju Cai Sleeve
TW201408440A (zh) * 2012-08-27 2014-03-01 Hou-Fei Hu 複合式套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184802U (ja) 2013-07-18
DE102013103210A1 (de) 2013-12-05
TWI444255B (zh) 2014-07-11
TW201350275A (zh) 2013-12-16
US9027445B2 (en) 2015-05-12
DE102013103210B4 (de) 2016-12-15
US20130319186A1 (en) 201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16616B1 (en) Fastener-driving sleeve assembly
EP3546126B1 (en) Extractor socket with bidirectional driving capability and corresponding extraction set with intermediate sizes
US7437979B1 (en) Screwdriver bit
CN103465210A (zh) 增加强度的套筒
EP2727684B1 (en) Socket with a reinforced strength
TWI556915B (zh) Tool head
US8516932B2 (en) Screwdriver bit
CN103802060A (zh) 增加强度的套筒
TWM458282U (zh) 起子頭
CN208681506U (zh) 多功能工具
CN218285377U (zh) 一种单面连接螺栓安装工具
CN214146196U (zh) 一种中空钛合金螺杆
CN218152056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胀套结构
CN211693159U (zh) 一种螺纹保护转接头
CN206335519U (zh) 一种受限空间螺帽装卸工具
CN216067234U (zh) 一种多用电动扳手加长套筒
CN214186948U (zh) 一种Composi-Lok®Ⅱ单面连接紧固件安装工具
CN211466228U (zh) 一种销子拆除辅助工具
TWM529081U (zh) 螺絲之結構
CN105972038A (zh) 一种带辅助螺纹孔的手拧螺帽
CN105666380A (zh) 一种新型内六角扳手
CN112576601A (zh) 一种圆头方颈螺栓
KR20080001759U (ko) 체결구의 헤드부 구조
TW201350273A (zh) 增加強度之套筒
JP2013221616A (ja) ロックナ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