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1000A - 一种香菇高效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香菇高效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1000A
CN103461000A CN 201310429435 CN201310429435A CN103461000A CN 103461000 A CN103461000 A CN 103461000A CN 201310429435 CN201310429435 CN 201310429435 CN 201310429435 A CN201310429435 A CN 201310429435A CN 103461000 A CN103461000 A CN 103461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hroom
bacterium cylinder
bacterium
fruit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1042943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1042943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610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61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10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菇高效栽培方法。具体包括:将场地处理后,同时把按常规方法制备好香菇菌筒的接种穴旁作“Y”字形纵向割缝,并将菌筒排场于畦面上,再进行覆土转色、出菇面洗刷处理等工序。接着在每个栽培畦床上建立微喷系统,最后进行出菇管理、采收、后期管理等工序。通过实施本发明,采用了先覆土后转色的技术方案,这种方法具有省工、省本、避免营养流失、菌丝未受到伤害,还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烂筒等特点。同时,通过建立微喷系统,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即省工,又能有效的刺激出菇而且还能保持菇体洁净。实施本发明,非常适合香菇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值得大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香菇高效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香菇高效栽培方法。
技术背景
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而且香菇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又素有“植物皇后”美誉。
传统的香菇栽培方法是从段木栽培出菇到袋料栽培出菇,目前多是用覆土栽培方法。而当前,几乎所有覆土香菇产区都采用菌筒先转色后覆土的方法,而未覆土的菌筒转色管理工艺极为繁杂,而且菌筒营养容易流失,菌丝又受到伤害,常因处理不当造成菌筒上部不转色甚至发生烂筒。同时,菇农在实施覆土栽培香菇的管理过程中,通常用畦沟水浇菌筒,畦沟水又经常处于混浊状态,特别是有些菇场与农田、菇场与菇场实行串灌,并且有些农田又施用农药,这样不但使香菇混有大量泥沙等杂质,而且容易使香菇农残和重金属超标,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更难突破外国的“绿色壁垒”,严重影响香菇出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全新的一种香菇高效栽培方法。具体包括:将场地处理后,同时把按常规方法制备好香菇菌筒的接种穴旁作“Y”字形纵向割缝,并将菌筒排场于畦面上,再进行覆土转色、出菇面洗刷处理等工序。接着在每个栽培畦床上建立微喷系统,最后进行出菇管理、采收、后期管理等工序。通过实施本发明,采用了先覆土后转色的技术方案,这种方法具有省工、省本、避免营养流失、菌丝未受到伤害,还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烂筒等特点。同时,通过建立微喷系统,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即省工,又能有效的刺激出菇而且还能保持菇体洁净。实施本发明,非常适合香菇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值得大力推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香菇高效栽培方法,技术方案中包括如下步骤:
1、场地处理:在栽培场地建立栽培床,接着将栽培床的畦面整成略呈龟背形后,然后对整个菇场进行杀虫、杀菌处理,施药后用薄膜对栽培床整个畦面进行覆盖,避免药剂挥发,增强药效。
2、菌筒处理:按常规的方法制备好香菇菌筒,当菌筒发满菌丝10天后,即可在接种穴旁作“Y”字形纵向割缝,然后将菌筒平卧在畦面上,并保持割缝朝下,菌筒摆放时畦面四周留5~7厘米空位后按畦面两边横排,中间纵排,667m2菇场可排6800~7000个菌筒。
3、覆土材料的准备:潮泥沙用石灰水调整为湿度是55~60%、PH值是7~7.5,风化土用石灰水调整为湿度是55~60%、PH值是6.5~7,667m2的菇场需要覆土材料4~4.5吨。
4、覆土转色:菌筒排场后,尽快在未转色的菌筒上面全面覆盖厚度是1厘米以上的上述覆土材料,经5~7天菌筒就能安全快速转色为标准、均匀的红棕色,再过几天则进一步转为棕褐色。
5、出菇面处理:菌筒完全转成棕褐色后,可逐步洗刷菌筒朝上面作为出菇面,使菌筒上面的覆土材料填满菌筒下部的空隙,菌筒可能马上开始出菇,进入出菇管理阶段;若菌筒未显蕾,又不急于出菇,也可适当推迟洗刷。
6、建立微喷系统:在栽培畦床的一端沟底安装一根较粗的塑料管作为主管,在每个畦端中点的主管通过变三通→塑料管→阀门→塑料管→弯接→塑料管,最后一小段较细的塑料管作为出水口,出水口与畦面平行,高出菌筒出菇面20~30厘米即可,取一根与菇畦等长的黑色塑料管作为支管,支管一端与出水口连接,另一端封死,支管每隔1米朝上安装1个微喷头,支管由插于菇畦中央的木条支撑,并使支管保持高出菌筒出菇面20~30厘米,最后再将主管与自来水管连接,菌筒需补充水分时,只要打开阀门,干净清凉的雾化水立刻均匀喷向菌筒。
7、出菇管理:按照常规方法着重调节栽培环境的温、湿、气、光,尽量使之适合香菇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需要。
8、采收:选采菇盖圆整,菇体较大,菇肉厚实,菌膜未破或微破的优质菇,采收时可一手按住菌筒,另一手将菌柄轻轻摇一摇再采下。
9、后期管理:菌筒营养严重消耗,可喷施适当浓度的营养物质,每采收一潮菇就可补充一次营养。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既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提出的香菇栽培方法其技术方案构思新颖、措施独特,工艺简单,容易实施。
2、传统的香菇覆土栽培方法几乎都是采用菌筒先转色后覆土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菌筒转色管理工艺极为繁杂,而且菌筒营养容易流失,菌丝又受到伤害,常因处理不当造成菌筒上部不转色甚至发生烂筒。通过实施本发明,采用了先覆土后转色的技术方案,这种方法即简便,又科学地解决了保湿和通风这对难以解决的矛盾。同时还具有省工、省本、避免营养流失、菌丝未受到伤害,还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烂筒等特点,是一种优质、高产、高效的新方法。
3、传统的香菇覆土栽培方法,菇农在实施覆土栽培香菇的管理过程中,通常用畦沟水浇菌筒,畦沟水又经常处于混浊状态,特别是有些菇场与农田、菇场与菇场实行串灌,并且有些农田又施用农药,这样不但使香菇混有大量泥沙等杂质,而且容易使香菇农残和重金属超标,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更难突破外国的“绿色壁垒”,严重影响香菇出口。通过实施本发明,建立了微喷系统,具有如下突出优点:(1)省工。不用浇水或洒水;(2)刺激出菇。高温季节时水的温度比气温低得多,能刺激出菇,提高夏菇的产量和质量;(3)菇体洁净。不存在农残、重金属超标和杂质多等问题,确保香菇的品质优质。
4、通过实施本发明,非常适合香菇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值得大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说明。
一种香菇高效栽培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场地处理:在栽培场地建立栽培床,接着将栽培床的畦面整成略呈龟背形后,然后对整个菇场进行杀虫、杀菌处理,施药后用薄膜对栽培床整个畦面进行覆盖,避免药剂挥发,增强药效。
2、菌筒处理:按常规的方法制备好香菇菌筒,当菌筒发满菌丝10天后,即可在接种穴旁作“Y”字形纵向割缝,然后将菌筒平卧在畦面上,并保持割缝朝下,菌筒摆放时畦面四周留5~7厘米空位后按畦面两边横排,中间纵排,667m2菇场可排6800~7000个菌筒。
3、覆土材料的准备:潮泥沙用石灰水调整为湿度是55~60%、PH值是7~7.5,风化土用石灰水调整为湿度是55~60%、PH值是6.5~7,667m2的菇场需要覆土材料4~4.5吨。
4、覆土转色:菌筒排场后,尽快在未转色的菌筒上面全面覆盖厚度是1厘米以上的上述覆土材料,经5~7天菌筒就能安全快速转色为标准、均匀的红棕色,再过几天则进一步转为棕褐色。
5、出菇面处理:菌筒完全转成棕褐色后,可逐步洗刷菌筒朝上面作为出菇面,使菌筒上面的覆土材料填满菌筒下部的空隙,菌筒可能马上开始出菇,进入出菇管理阶段;若菌筒未显蕾,又不急于出菇,也可适当推迟洗刷。
6、建立微喷系统:在栽培畦床的一端沟底安装一根较粗的塑料管作为主管,在每个畦端中点的主管通过变三通→塑料管→阀门→塑料管→弯接→塑料管,最后一小段较细的塑料管作为出水口,出水口与畦面平行,高出菌筒出菇面20~30厘米即可,取一根与菇畦等长的黑色塑料管作为支管,支管一端与出水口连接,另一端封死,支管每隔1米朝上安装1个微喷头,支管由插于菇畦中央的木条支撑,并使支管保持高出菌筒出菇面20~30厘米,最后再将主管与自来水管连接,菌筒需补充水分时,只要打开阀门,干净清凉的雾化水立刻均匀喷向菌筒。
7、出菇管理:按照常规方法着重调节栽培环境的温、湿、气、光,尽量使之适合香菇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需要。
8、采收:选采菇盖圆整,菇体较大,菇肉厚实,菌膜未破或微破的优质菇,采收时可一手按住菌筒,另一手将菌柄轻轻摇一摇再采下。
9、后期管理:菌筒营养严重消耗,可喷施适当浓度的营养物质,每采收一潮菇就可补充一次营养。

Claims (1)

1.一种香菇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场地处理:在栽培场地建立栽培床,接着将栽培床的畦面整成略呈龟背形后,然后对整个菇场进行杀虫、杀菌处理,施药后用薄膜对栽培床整个畦面进行覆盖,避免药剂挥发,增强药效;
(2)菌筒处理:按常规的方法制备好香菇菌筒,当菌筒发满菌丝10天后,即可在接种穴旁作“Y”字形纵向割缝,然后将菌筒平卧在畦面上,并保持割缝朝下,菌筒摆放时畦面四周留5~7厘米空位后按畦面两边横排,中间纵排,667m2菇场可排6800~7000个菌筒;
(3)覆土材料的准备:潮泥沙用石灰水调整为湿度是55~60%、PH值是7~7.5,风化土用石灰水调整为湿度是55~60%、PH值是6.5~7,667m2的菇场需要覆土材料4~4.5吨;
(4)覆土转色:菌筒排场后,尽快在未转色的菌筒上面全面覆盖厚度是1厘米以上的上述覆土材料,经5~7天菌筒就能安全快速转色为标准、均匀的红棕色,再过几天则进一步转为棕褐色;
(5)出菇面处理:菌筒完全转成棕褐色后,可逐步洗刷菌筒朝上面作为出菇面,使菌筒上面的覆土材料填满菌筒下部的空隙,菌筒可能马上开始出菇,进入出菇管理阶段;若菌筒未显蕾,又不急于出菇,也可适当推迟洗刷;
(6)建立微喷系统:在栽培畦床的一端沟底安装一根较粗的塑料管作为主管,在每个畦端中点的主管通过变三通→塑料管→阀门→塑料管→弯接→塑料管,最后一小段较细的塑料管作为出水口,出水口与畦面平行,高出菌筒出菇面20~30厘米即可,取一根与菇畦等长的黑色塑料管作为支管,支管一端与出水口连接,另一端封死,支管每隔1米朝上安装1个微喷头,支管由插于菇畦中央的木条支撑,并使支管保持高出菌筒出菇面20~30厘米,最后再将主管与自来水管连接,菌筒需补充水分时,只要打开阀门,干净清凉的雾化水立刻均匀喷向菌筒;
(7)出菇管理:按照常规方法着重调节栽培环境的温、湿、气、光,尽量使之适合香菇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需要;
(8)采收:选采菇盖圆整,菇体较大,菇肉厚实,菌膜未破或微破的优质菇,采收时可一手按住菌筒,另一手将菌柄轻轻摇一摇再采下;
(9)后期管理:菌筒营养严重消耗,可喷施适当浓度的营养物质,每采收一潮菇就可补充一次营养。
CN 201310429435 2013-09-19 2013-09-19 一种香菇高效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34610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10429435 CN103461000A (zh) 2013-09-19 2013-09-19 一种香菇高效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10429435 CN103461000A (zh) 2013-09-19 2013-09-19 一种香菇高效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1000A true CN103461000A (zh) 2013-12-25

Family

ID=49786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10429435 Pending CN103461000A (zh) 2013-09-19 2013-09-19 一种香菇高效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6100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5670A (zh) * 2014-06-30 2014-10-29 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利用桑杆、木薯渣和甘蔗叶生产香菇的方法
CN104737802A (zh) * 2015-03-19 2015-07-01 邬方成 一种香菇栽培方法
CN104770218A (zh) * 2015-04-01 2015-07-15 龙岩市永定区农业局 一种防治香菇菌棒烂筒的方法
CN104855138A (zh) * 2015-05-28 2015-08-26 朱峰 一种香菇的覆土栽培方法
CN106718047A (zh) * 2014-10-31 2017-05-3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用于黑平菇的室内雾化刺激出菇栽培法
CN109197378A (zh) * 2018-10-31 2019-01-15 贵州好菇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栽培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5670A (zh) * 2014-06-30 2014-10-29 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利用桑杆、木薯渣和甘蔗叶生产香菇的方法
CN104115670B (zh) * 2014-06-30 2016-02-24 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利用桑杆、木薯渣和甘蔗叶生产香菇的方法
CN106718047A (zh) * 2014-10-31 2017-05-3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用于黑平菇的室内雾化刺激出菇栽培法
CN104737802A (zh) * 2015-03-19 2015-07-01 邬方成 一种香菇栽培方法
CN104770218A (zh) * 2015-04-01 2015-07-15 龙岩市永定区农业局 一种防治香菇菌棒烂筒的方法
CN104855138A (zh) * 2015-05-28 2015-08-26 朱峰 一种香菇的覆土栽培方法
CN109197378A (zh) * 2018-10-31 2019-01-15 贵州好菇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8562B (zh) 一种天麻有性繁殖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3461000A (zh) 一种香菇高效栽培方法
CN104041330A (zh) 松杉灵芝仿野生木段栽培方法
CN103992177A (zh) 杏鲍菇高产栽培方法及其培养基
CN103444439B (zh) 金鞭口蘑的覆土栽培方法
CN104285664A (zh) 一种鸡腿菇高效栽培方法
CN105028094A (zh) 一种龙眼高产种植方法
CN106034750A (zh) 一种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大杯蕈的方法
CN104012303B (zh) 秀珍菇食用菌的培育方法
CN106220318A (zh) 一种沼渣制作黑鸡枞菌培养基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CN105191634A (zh) 一种富硒瓜蒌的生产方法
CN104054507A (zh) 一种平菇高产栽培方法
CN103477868A (zh) 一种利用生料发酵、开放式袋栽香菇育花菇的方法
CN103250638B (zh) 一种菊花组织培养栽培方法
CN103960050A (zh) 一种纤维状甘蔗秸秆栽培凤尾菇的栽培方法
CN103891526A (zh) 一种免疏蕾的袋栽杏鲍菇栽培方法
CN103563646A (zh) 一种在葡萄树底同时栽培秀珍菇和金福菇的方法
CN105052549A (zh) 一种金针菇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3947452A (zh) 瓶栽凤尾菇培育方法
CN103875465A (zh) 一种提高川木瓜嫁接苗成活率的嫁接方法
CN106212051A (zh) 一种香菇的定向出菇栽培方法
CN103053371A (zh) 无花果树高产的栽培技术
CN103548568A (zh) 一种秀珍菇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8901670A (zh) 百香果套种灵芝的栽培方法
CN103960049A (zh) 一种纤维状甘蔗秸秆栽培猴头菇的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