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3022A - 纳米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纳米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3022A
CN103443022A CN2011800604171A CN201180060417A CN103443022A CN 103443022 A CN103443022 A CN 103443022A CN 2011800604171 A CN2011800604171 A CN 2011800604171A CN 201180060417 A CN201180060417 A CN 201180060417A CN 103443022 A CN103443022 A CN 103443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vent
catalyst
added
weight
percen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04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43022B (zh
Inventor
文钟云
郑遇珠
崔准洛
朴性奎
崔元钟
李尚勳
李容相
徐赫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Nanopyxi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Nanopyxi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1279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05892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1279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6068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Nanopyxi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43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3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43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30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1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 B22F9/18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 B22F9/2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liquid metal compounds, e.g. solu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5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ize or surface area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54Nanosized particles
    • B22F1/0547Nanofibres or nano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11/00Obtaining noble metals
    • C22B11/04Obtaining noble metals by wet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metal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vered by H01L21/00
    • H01L2221/10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 H01L2221/1068Formation and after-treatment of conductors
    • H01L2221/1094Conducting structures comprising nanotubes or nanowi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etal Powder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纳米线的方法。加热溶剂。将催化剂加入所述溶剂中。将金属化合物加入所述溶剂中以形成金属纳米线。精制所述金属纳米线。在所述纳米线的精制过程中,可以将所述催化剂和用于把所述催化剂产生的不可溶物质转化成可溶物质的精制物质加入所述溶剂中。所述催化剂包括NaCl以及选自Mg、K、Zn、Fe、Se、Mn、P、Br和I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Description

纳米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纳米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电极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例如显示设备、太阳能电池、移动设备等。人们正在积极地研究具有纳米级直径的线形结构的纳米线作为形成这种透明电极的导电物质。
由于纳米线具有优良的导电率、柔性和透射比,这些性能使得透明电极具有优良的特性。然而,由于很难控制纳米线的形成,所以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球形、板状或多面体纳米颗粒以及纵横比低的纳米棒等,使得产率降低。另外,由于纳米线容易团聚而形成纳米簇,所以不容易制造纳米线。在用于加速纳米线形成反应的催化剂是不可溶物质的情况下,难以进行精制,并且用于去除催化剂的离心分离使得很难大批量生产纳米线,因此产率减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提高生产率和特性的纳米线,以及制造所述纳米线的方法。
技术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制造纳米线的方法包括:加热溶剂;将催化剂加入所述溶剂中;将金属化合物加入所述溶剂中以形成金属纳米线;以及精制所述金属纳米线,其中,在所述纳米线的精制过程中,可以把用于将所述催化剂产生的不可溶物质转化成可溶物质的精制物质被加入所述溶剂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制造纳米线的方法包括:加热溶剂;将催化剂加入所述溶剂中;将金属化合物加入所述溶剂中以形成金属纳米线;以及精制所述金属纳米线,其中所述催化剂可以包括NaCl以及选自由Mg、K、Zn、Fe、Se、Mn、P、Br和I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有益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制造纳米线的方法中,在精制纳米线的过程中,通过加入能将不可溶物质转化成可溶物质的物质,可以从金属纳米线中容易地去除添加剂。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不需要执行单独的离心分离等过程,所以本方法适于大批量生产并且产率也很优良。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制造纳米线的方法中,通过使用粗盐或精盐作为催化剂,可以防止金属纳米线的表面被腐蚀和氧化,可以提高导电率并且可以节约生产成本。
粗盐或精盐中包含的例如Na、Mg、K、Br等金属或卤族元素使得金属纳米线形成为长的形状(例如,20μm或更长),这在对于形成网络有利。这样,可以提高使用金属纳米线制造的薄膜的导电率、柔性和透射比。因此,由于金属纳米线可以由粗盐或精盐来稳定地形成,所以可以减少封端剂(cappingagent)的量并且因此可以防止由于残留的封端剂而使导电率减小。
此时,通过使用各种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量比精盐大的粗盐,可以进一步增强这种效果。
同时,在根据本发明的制造纳米线的方法中,通过使用具有良好的还原力的催化剂,可以减小反应温度并且可以使团聚现象(agglomeratephenomenon)最小化。结果,金属纳米线的产率可以提高80%或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制造纳米线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1制造出的银纳米线的照片。
图3是根据比较例1制造出的银纳米线的照片。
图4是根据比较例2制造出的银纳米线的照片。
图5是根据实施例2制造出的银纳米线的照片。
图6是根据比较例3制造出的银纳米线的照片。
图7是根据比较例4制造出的银纳米线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示例如附图所示。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制造纳米线的方法的流程图。
以下,将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制造纳米线的方法。
参见图1,根据实施例1来制造纳米线的方法包括形成金属纳米线(ST10-ST50),并且精制纳米线(ST60)。在本文中,金属纳米线的形成(ST10-ST50)可以包括:加热(ST10)溶剂,在溶剂中加入(ST20)封端剂,在溶剂中加入(ST30)催化剂,在溶剂中加入(ST40)金属化合物,并且在溶剂中额外地加入(ST50)室温的溶剂。
这些步骤并不是必需,可以不执行有些步骤,并且可以根据制造方法来改变这些步骤的顺序。现在将更加详细地描述每个前述步骤。
在加热(ST10)溶剂时,溶剂被加热到适于形成金属纳米线的反应温度。
还原溶剂可以用作所述溶剂。还原剂可以起到温和还原剂以及溶剂的作用,用于将其他物质混合以帮助金属纳米线形成。还原剂的例子可以包括乙二醇(EG)、丙二醇(PG)、1,3-丙二醇、二丙二醇、丙三醇、甘油、葡萄糖等。考虑到溶剂、金属化合物的种类和特性,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控制反应温度。
在实例中,在使用将银还原的还原力比乙二醇优良的丙二醇来形成银纳米线的情况中,反应温度可以在80℃至140℃的范围内。如果反应温度低于80℃,反应速度慢并且因此反应无法顺利地进行,使得反应时间变长。如果反应温度超过140℃,则反应速度加快,并且因此金属的结晶速度加快,从而发生团聚现象,因此无法获得适于银纳米线的形状并且产率降低。
因此,在此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具有优良的还原力的丙二醇作为溶剂,可以在低于现有技术的温度下制造银纳米线(例如,当乙二醇用作还原剂时,反应温度是160℃或更高)。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中,由于反应温度非常高,所以会形成不利于形成网络的长度短(例如,小于15μm)的银纳米线,并且产率也很低。同时,在此实施例中,通过降低反应温度,可以以较高的产率制造长度为20μm或以上的银纳米线。
接着,在将封端剂加入(ST20)到溶剂中的步骤,将引起纳米线形成的封端剂加入溶剂中。如果形成金属纳米线的还原发生得太快,则金属颗粒团聚并且因此变得难以实现线材形状。因此,封端剂使得溶剂中的物质适当地分散,从而防止溶剂中的物质团聚。另外,封端剂引起溶剂中的物质强烈地结合到银纳米线的多个结晶表面中的表面并且因此成长到表面上。
多种物质可以用作封端剂。封端剂的实例可以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等。
接着,在将催化剂加入溶剂中的加入(ST30)步骤中,加入用于加速金属纳米线形成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的实例可以包括AgCl、KBr、KI、CuCl2、PtCl2、H2PtCl4、H2PtCl6、AuCl、AuCl3、HAuCl4、HAuCl2等。这些催化剂可以单独使用或将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混合来使用。
在本文中,催化剂AgCl、PtCl2、AuCl、AuCl3等是水溶液中的不可溶解的物质,并且由KBr产生的AgBr也是不可溶物质。这些不可溶物质可以在随后金属纳米线的精制(ST60)步骤中通过精制物质来分离。在金属纳米线的精制(ST60)中将会更详细的描述不可溶物质的分离。
接着,在将金属化合物加入(ST40)到溶剂中的步骤,将金属化合物加入溶剂中以形成反应溶液。
此时,在金属化合物被单独的溶剂分解之后,可以将金属化合物加入包含封端剂和催化剂的溶液中。单独的溶剂可以是与最初使用的溶剂相同或不同的物质。可以在加入催化剂并且经过了预定的时间之后加入金属化合物。这是为了将温度稳定到合适的反应温度。
在本文中,金属化合物是包含形成要制造的金属纳米线的金属的化合物。在形成银纳米线的情况中,可以使用例如AgNO3、KAgCN2等金属化合物。
当金属化合物加入已经加入了封端剂和催化剂的溶剂中时,发生反应以开始形成金属纳米线。
在此实施例中,对于100重量份的金属化合物,例如AgNO3或KAgCN2,可以加入50-300重量份的封端剂。在加入的封端剂小于50重量份的情况中,无法有效地防止团聚现象。在加入的封端剂超过300重量份的情况中,会产生金属纳米颗粒或者封端剂会留在制造出的金属纳米线中,由此减小导电率。
对于100重量份的金属化合物,可以加入2重量份至30重量份的催化剂。如果加入的催化剂小于2重量份,则无法有效地加速反应,而如果加入的催化剂超过了30重量份,则催化剂会留在制造出的金属纳米线中,由此减小导电率。
接着,在将室温的溶剂额外加入(ST50)到反应溶液中的步骤,将室温的溶剂额外加入开始反应的溶剂中。室温的溶剂可以是与最初使用的溶剂相同或不同的物质。可以使用例如乙二醇、丙二醇等多元醇作为室温的溶剂的实例。
通过连续加热开始反应的溶剂以便维持反应温度,可以提高溶剂的温度。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将室温的溶剂加入开始反应的溶剂中以立即降低溶剂的温度,可以恒定地维持反应温度。
考虑到反应溶液的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可以执行一次或多次额外加入(ST50)室温的溶剂的步骤。另外,由于额外加入(ST50)室温的溶剂不是必要的,所以可以省略额外加入(ST50)的步骤。
由于反应温度低,这样形成的金属纳米线可以具有40nm至70nm的直径和20μm或更长的长度。
接着,在精制(ST60)纳米线的步骤中,从反应溶液中精制并收集金属纳米线。
更具体地讲,通过将比水更加非极性的丙酮、四氢呋喃等加入反应溶液中,通过残留在金属纳米线表面上的封端剂,金属纳米线沉淀在反应溶液的下部。这就是为什么封端剂良好地分散在所述溶液中但是在丙酮等中不分散而是沉淀的原因。以下,通过弃置上层溶液,去除了一些封端剂和纳米颗粒。
将蒸馏水加入剩余的溶液中来将金属纳米线、不可溶的催化剂颗粒和金属纳米颗粒分散,并且额外地加入丙酮等,以使具有高比重的金属纳米线和不可溶催化剂沉淀并且使具有低比重的金属纳米颗粒和不可溶催化剂颗粒分散。在此实施例中,在将蒸馏水加入剩余的溶液中时,使能将由催化剂在蒸馏水中产生的不可溶物质转化成可溶物质的精制物质溶解并与蒸馏水一起加入。这样,在不需要单独的额外过程的情况下,可以将不可溶的催化剂转化成可溶物质。此后,通过弃置上层溶液,去除了一些封端剂、金属纳米颗粒和上述可溶物质。
重复执行这个过程以收集金属纳米线,并且将所收集的金属纳米线存储在蒸馏水中。通过将金属纳米线存储在蒸馏水中,可以防止金属纳米线再次团聚。
精制物质的实例可以包括KCN、NaCN、HNO3和NH4OH。
利用金属化合物为AgNO3、催化剂为AgCl和KBr以及精制物质为KCN的实例,将描述能将催化剂和由催化剂形成的不可溶物质转化成可溶物质的原因。
用作催化剂的KBr与AgNO3反应而产生AgBr。用作催化剂的AgCl以及由KBr与AgNO3反应所产生的AgBr是不可溶物质。当将KCN分别加入上述不可溶物质中时,AgCl和KBr与KCN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从而产生例如KAg(CN)2和KCl的不可溶物质。
AgCl(s)+2KCN(aq)→KAgCN2(aq)+KCl(aq)
AgCl(s)+2KCN(aq)→KAgCN2(aq)+KCl(aq)
由于例如KAg(CN)2和KCl的不可溶物质位于上层溶液中,当弃置上层溶液时,这些不可溶物质自然被去除。
作为另一个实例,当HNO3用作精制物质时,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AgCl(s)+2KCN(aq)→KAgCN2(aq)+KCl(aq)
AgCl(s)+2KCN(aq)→KAgCN2(aq)+KCl(aq)
作为另一个实例,当HNO3和NH4OH用作精制物质时,反应方程式如下:
AgCl(s)+HNO3(aq)+3NH4OH(aq)→Ag(NH3)2 2++NH4NO3+OH-+HCl+2H20
AgCl(s)+HNO3(aq)+3NH4OH(aq)→Ag(NH3)2 2++NH4NO3+OH-+HCl+2H20
在本文中,相对于催化剂的摩尔量,所包含的精制物质可以是1.5当量至3当量。如果所包含的精制物质小于1.5当量,则存在不可溶的AgCl和AgBr颗粒,并且因此金属纳米线的表面会被氧化。如果所包含的精制物质超过3当量,则溶液中CN-等的浓度增加并且因此在精制操作期间金属纳米线会被氧化。因此,相对于反应溶液中存在的催化剂的摩尔量,精制物质的量限定于能将反应溶液中存在的催化剂转换成可溶物质的上述当量范围。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制造纳米线的方法中,在精制纳米线的过程中,通过加入能将不可溶的催化剂转化成可溶物质的物质,可以容易地从金属纳米线中去除催化剂。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不需要执行单独的离心分离等过程,所以本方法适于大批量生产并且产率也很优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具有强还原力的溶剂来降低反应温度并且因此减小团聚现象,可以提高金属纳米线的产率。例如,可以获得80%或更高的产率。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将400ml丙二醇加热到126℃,加入12g聚乙烯吡咯烷酮并使其溶解,然后加入0.2g KBr和1.0g AgCl作为催化剂。在1小时30分钟之后,将4.6g AgNO3溶解在100ml丙二醇中以获得AgNO3溶液,然后将AgNO3溶液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KBr、AgCl和溶剂的混合溶液中。在约30分钟之后,开始产生银纳米线,然后反应持续约1小时以完成银纳米线的形成。
将1600ml丙酮加入完全反应的溶液中,然后将分散有丙二醇、银纳米颗粒、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上层溶液弃置。
加入包含0.908g溶解的KCN的100ml蒸馏水以使团聚的银纳米线和银纳米颗粒分散。加入400ml丙酮,然后将分散有丙二醇、银纳米颗粒、聚乙烯吡咯烷酮、KAg(CN)2、KCl和KBr的上层溶液弃置。在重复此过程三次之后,将剩余的溶液存储在30ml蒸馏水中。
比较例1
除了乙二醇被加热到160℃并且在精制纳米线的过程中使用不包含KCN的蒸馏水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过程来制造比较例1的银纳米线。
比较例2
除了在精制纳米线的过程中使用不包含KCN的蒸馏水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过程来制造比较例2的银纳米线。
表1中示出了根据实施例1、比较例1和比较例2制造出的银纳米线的直径、长度、产率、精制之后的纯度、透射比、雾度和表面电阻。图2、3和4中分别截取并示出了根据实施例1、比较例1和比较例2制造出的银纳米线的照片。
表1
实施例1 比较例1 比较例2
直径[nm] 40~50 55~65 40~50
长度[μm] 20或更大 小于15 20或更大
产率[%] 80或更大 小于50 80或更大
精制之后的纯度[%] 99或更大 95或更小 95或更小
透射比[T%] 87或更大 85或更小 87或更大
雾度[%] 2.5或更小 4.0或更大 3.2或更小
表面电阻[Ω/□] 170或更小 200或更大 200或更大
参见表1和图2,可以看出根据实施例1的银纳米线具有在40nm至50nm范围内的直径,20μm或更长的长度,以及80%或更大的产率。另外,可以看出用作催化剂的不可溶物质几乎不会残留在银纳米线中,由银纳米线制成的透明导电膜具有优良的透射比、雾度和表面电阻。另一方面,参见表1和图3,可以看出根据比较例1的银纳米线具有小于15μm的长度和小于50%的产率。与反应温度高的比较例1的银纳米线相比,实施例1的银纳米线长并且可以以良好的产率来制造。可以预期的是出现这种结果是由于在银纳米线的生长过程中,低的反应温度使得银纳米线充分生长。在160℃高温的乙二醇的情况中,发生急剧生长以形成短而薄的银纳米线,并且由于急剧生长形成簇而在银纳米线之间形成网络,这是产率减小的一个因素。
图4是根据比较例2的银纳米线的相片,从图4可以看出由不可溶催化剂产生的物质以颗粒形式位于纳米线之间具有。另一方面,图2是根据实施例1的银纳米线的照片,从图2没有观察到这种颗粒形式。也就是说,可以看出通过使用能将实施例1中的不可溶催化剂转化成可溶物质的精制物质,可以容易地去除不可溶催化剂。
以下,将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实施例2的制造纳米线的方法。将参照根据前面实施例1的制造纳米线的方法的描述来给出实施例2的描述。除了一小部分不同之外,前面实施例1的描述可以大体上结合到实施例2的描述。
参见图1,根据实施例1的制造纳米线的方法包括形成(ST10-ST50)金属纳米线以及精制(ST60)纳米线。在本文中,金属纳米线的形成(ST10-ST50)可以包括:加热(ST10)溶剂,将封端剂加入(ST20)溶剂中,将催化剂加入(ST30)溶剂中,将金属化合物加入(ST40)溶剂中,以及将室温的溶剂额外地加入(ST50)溶剂中。
这些步骤并不是必需,可以不执行有些步骤,并且可以根据制造方法来改变这些步骤的顺序。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上述步骤中的每一个。
在将催化剂加入(ST30)到溶剂中的步骤,加入粗盐或精盐作为催化剂。粗盐和精盐包含多种金属或卤族元素以及NaCl,并且起到形成金属纳米线的种子的作用和用于加速形成金属纳米线的反应。多种金属或卤族元素的例子可以包括Mg、K、Zn、Fe、Se、Mn、P、Br、I等。
作为例子,粗盐可以包括80重量百分比至90重量百分比的NaCl、3重量百分比至12重量百分比的H2O、0.2重量百分比至1.2重量百分比的Mg、0.05重量百分比至0.5重量百分比的K以及1重量百分比至8重量百分比的附加元素。附加元素可以包括,例如Zn、Fe、Se、Mn、P、Br、I等。优选的是,所包括的附加元素应当是4重量百分比至8重量百分比。
作为例子,精盐可以包括99重量百分或更多的NaCl、0.2重量百分比至1.0重量百分比的H2O、0.02重量百分比至0.04重量百分比的Mg、0.03重量百分比至0.08重量百分比的K以及0.4重量百分比或更少的附加元素。附加元素可以包括,例如Zn、Fe、Se、Mn、P、Br、I等。所包含的附加元素可以是0.02重量百分比至0.4重量百分比。因此,虽然精盐中例如Mg、K、Br等附加元素的量比粗盐中稍小,但是由于精盐包含预定百分比或更多的附加元素,所以精盐可以加速金属纳米线的形成。
因此,在本发明中,由于粗盐和精盐包含预定比率的Mg、K、Zn、Fe、Se、Mn、P、Br、I等以及NaCl,所以粗盐和精盐使得形成金属纳米线的反应能容易地进行。具体地讲,作为卤族元素的Cl、Br和I在纳米线的形成中可以充当主要元素。另外,Mg可以起助催化剂的作用,这对于减少构成金属化合物的金属(例如,银)很重要。限定上述组合物使得粗盐或精盐可以合适地充当催化剂。如上所述,精盐或粗盐可以在不单独地加入上述金属或卤族元素的情况下单独地加入,因此可以简化制造过程。
接着,在将金属化合物加入(ST40)到溶剂中的步骤,将金属化合物加入溶剂中以形成反应溶液。
此时,在金属化合物被单独的溶剂溶解之后,可以将金属化合物加入包含封端剂和催化剂的溶液中。该单独的溶剂可以是与最初使用的溶剂相同或不同的物质。可以在加入了催化剂并且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加入金属化合物。这是为了将温度稳定到合适的反应温度。
在本文中,金属化合物是包含用于形成要制造的金属纳米线的金属的化合物。在形成银纳米线的情况中,可以使用例如AgNO3、KAg(CN)2之类的金属化合物。
当金属化合物加入已经加入了封端剂和催化剂的溶剂中时,发生反应以开始形成金属纳米线。
在此实施例中,对于100重量份的金属化合物,例如AgNO3或KAg(CN)2,可以加入50-300重量份的封端剂。在加入的封端剂少于50重量份的情况中,无法充分地阻止团聚现象发生。在加入的封端剂超过300重量份的情况中,会产生球形和/或多面体形的金属纳米颗粒或者封端剂会残留在制造出的金属纳米线中,由此减小导电率。
对于100重量份的金属化合物,可以加入0.005重量份至0.5重量份的催化剂。如果加入的催化剂小于0.005重量份,则无法充分地加速反应。如果加入的催化剂超过0.5重量份,则银的还原急剧发生,因此会产生银纳米颗粒,会增大纳米线的直径,但是会缩短纳米线的长度,并且催化剂会残留在制造出的金属纳米线中,由此导电率减小。
这样制造出的金属纳米线可以包括包含在催化剂中的Na、Mg、K、Zn、Fe、Se、Mn、P、Cl、Br、I等。由于包含在粗盐或精盐中的例如Na、Mg、Zn、K、Cl、Br等各种金属或卤族元素使得金属纳米线形成为细长的形状,金属纳米线的直径可以在60μm至80μm的范围内,并且金属纳米线的长度可以是20μm或更长。
接着,在精制(ST60)纳米线的步骤中,从反应溶液中精制并收集金属纳米线。
更具体地讲,通过将作为比水更加非极性的溶剂的丙酮等加入反应溶液中,通过残留在金属纳米线的表面上的封端剂,金属纳米线沉淀在反应溶液的下部。这就是封端剂良地好溶解在所述溶液中但是在丙酮中不溶解而是沉淀的原因。之后,通过弃置上层溶液,去除了一些封端剂和纳米颗粒。
当把蒸馏水加入剩余的溶液中时,金属纳米线和金属纳米颗粒被分散,并且当额外地加入丙酮等时,金属纳米线沉淀而金属纳米颗粒分散在上层溶液中。此后,通过弃置上层溶液,去除了一些封端剂和通过团聚形成的金属纳米颗粒。重复执行这个过程以收集金属纳米线,并且将所收集的金属纳米线存储在蒸馏水中。通过将金属纳米线存储在蒸馏水中,可以防止金属纳米线再次团聚。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粗盐或精盐作为催化剂来代替例如卤族元素Pt、Pd、Fe、Cu之类的催化剂。在使用过量的卤族元素的情况中,由于卤族元素残留在金属纳米线中,金属纳米线的表面会被氧化,或者导电率会减小。如果使用例如Pt、Pd等贵重金属作为催化剂,生产成本会提高,并且如果使用例如Fe、Cu等廉价金属作为催化剂,则金属纳米线会被腐蚀。本发明可以防止以上提及的所有限制,即,可以防止表面被氧化和腐蚀,可以提高导电率并且节约生产成本。
由于包含在粗盐或精盐中的例如Na、Mg、Zn、K、Cl、Br等各种金属或卤族元素使得金属纳米线形成为细长的形状,因此可以提高金属纳米线的导电率、柔性和透射比。另外,由于金属纳米线可以通过粗盐或精盐来稳定地形成,所以可以减少封端剂的量并且因此可以防止由于残留的封端剂而使导电率减小。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具有强还原力的溶剂来降低反应温度并且因此减小团聚现象,可以提高金属纳米线的产率。例如,可以获得80%或更高的产率。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2
将200ml丙烯加热到126℃,加入1.68g聚乙烯吡咯烷酮并使其溶解,并且加入0.00058g粗盐作为催化剂。此时,粗盐包含82.8重量百分比的NaCl,9.8重量百分比的水分(H2O),0.98重量百分比的Mg和和0.31重量百分比的K以及Zn、Fe、Se、Mn、P、Br和I。Zn、Fe、Se、Mn、P、Br和I的总重量百分比是6.11重量百分比。十分钟之后,将1.78g AgNO3溶解在50ml的丙二醇中然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粗盐和溶剂的混合溶液中。约30分钟之后,在开始产生银纳米线时,额外地加入20ml室温丙二醇。此后,反应持续约1小时以完成银纳米线的形成。
将500ml丙酮加入完全反应的溶液中,然后弃置分散有丙二醇、银纳米颗粒的上层溶液。
加入100ml蒸馏水以使团聚的银纳米线和银纳米颗粒分散。加入500ml丙酮,然后弃置分散有丙二醇、银纳米颗粒的上层溶液。在重复此过程三次之后,将剩余的溶液存储在10ml蒸馏水中。
比较例3
除了反应温度是160℃、加入2.9g聚乙烯吡咯烷酮、使用0.01g NaCl(99.9%)作为催化剂之外,按照与实施例2的过程相同的过程来制造比较例3的银纳米线。
比较例4
除了反应温度是70℃之外,按照与实施例2的过程相同的过程来制造比较例4的银纳米线。
表2中示出了根据实施例2、比较例2、比较例3和比较例4制造出的银纳米线的直径、长度、产率、精制之后的纯度、雾度和表面电阻。另外,图5、6和7中分别截取并示出了根据实施例2、比较例2和比较例3制造出的银纳米线的照片。
表2
实施例2 比较例3 比较例4
直径[nm] 60~80 40~60 小于500
长度[μm] 20或更大 小于5 小于0.5
产率[%] 80或更大 小于20 小于20
精制之后的纯度[%] 99或更大 95或更小 10或更小
透射比[T%] 87或更大 85或更小 85或更大
雾度[%] 2.5或更小 4.0或更大 5.0或更小
表面电阻Ω/□] 170或更小 1000或更大 10000或更大
参见表2和图5,可以看出根据实施例2的银纳米线具有20μm或更长的长度,90%或更高的产率。另一方面,参见表2和图6和7,可以看出根据比较例3的银纳米线具有小于5μm的长度和小于20%的产率。在比较例4的情况中,没有产生银纳米线,而产生了纳米颗粒。也就是说,与比较例3和4的银纳米线相比,实施例2的银纳米线长并且能够以良好的产率来制造。
如上所述,实施例2中使用1.68g聚乙烯吡咯烷酮而比较例3和4中使用2.9g聚乙烯吡咯烷酮。因此,可以看出虽然减少了实施例2中封端剂的量,但是纳米线的长度增加并且产率也得到了提高。通过减少封端剂的量,可以提高制造出的银纳米线的特性,例如导电率等。
另外,在实施例2中使用了0.00058g催化剂(粗盐),而在比较例5和6中使用了0.001g催化剂(NaCl,99.9%)。因此,可以看出虽然减少了实施例2中催化剂的量,但是提高了银纳米线的特性和产率。
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结构和效果并入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但是不限于仅仅一个实施例。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将一个实施例中例示的特征、结构和效果进行组合和修改以用于另一个实施例。因此,这些组合和修改应该被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虽然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示例性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变化。例如,可以通过修改来实现实施例特别出现的每个元件。修改及其应用中涉及的所有差异应当被理解为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制造纳米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加热溶剂;
将催化剂加入所述溶剂中;
将金属化合物加入所述溶剂中以形成金属纳米线;以及
精制所述金属纳米线,
其中,在所述纳米线的精制过程中,将所述催化剂和用于把所述催化剂产生的不可溶物质转化成可溶物质的精制物质加入所述溶剂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精制物质包括选自由KCN、NaCN、HNO3和NH4OH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选自由AgCl、KBr、KI、CuCl2、PtCl2、H2PtCl4、H2PtCl6、AuCl、AuCl3、HAuCl4和HAuCl2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精制物质溶解于蒸馏水中的状态下将所述精制物质加入所述溶剂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所述催化剂的摩尔量,所包含的所述精制物质是1.5当量至3当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纳米线包含银(A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加热所述溶剂之后,进一步包括将封端剂加入所述溶剂中,并且在将所述金属化合物加入所述溶剂中之后,进一步包括将室温的溶剂额外地加入反应溶液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金属化合物,所包含的所述封端剂是50重量份至300重量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剂包括选自由丙二醇(PG)、1,3-丙二醇和二丙二醇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在所述加热所述溶剂的过程中,所述溶剂被加热到在80℃至120℃的范围内的温度。
10.一种制造纳米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加热溶剂;
将催化剂加入所述溶剂中;
将金属化合物加入所述溶剂中以形成金属纳米线;以及
精制所述金属纳米线,
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NaCl以及选自由Mg、K、Zn、Fe、Se、Mn、P、Br和I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包含80重量百分比至90重量百分比的NaCl、3重量百分比至12重量百分比的H2O、0.2重量百分比至1.2重量百分比的Mg、0.05重量百分比至0.5重量百分比的K以及1重量百分比至8重量百分比的附加元素,并且所述附加元素包括选自由Zn、Fe、Se、Mn、P、Br和I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粗盐和精盐中的至少一种。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金属化合物,所包含的所述催化剂是0.005重量份至0.5重量份。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在加热所述溶剂之后,进一步包括将封端剂加入所述溶剂中,并且在将所述金属化合物加入所述溶剂中之后,进一步包括将室温的溶剂额外地加入反应溶液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金属化合物,所包含的所述封端剂是50重量份至300重量份。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剂包括选自由丙二醇(PG)、1,3-丙二醇和二丙二醇所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并且在加热所述溶剂的过程中,所述溶剂被加热到在80℃至140℃的范围内的温度。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纳米线包含银(Ag)。
18.如权利要求1或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纳米线具有20μm或更长的长度。
CN201180060417.1A 2010-12-14 2011-12-14 纳米线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430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127931A KR101305892B1 (ko) 2010-12-14 2010-12-14 저온 폴리올에 의한 나노 와이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0100127930A KR101360688B1 (ko) 2010-12-14 2010-12-14 나노 와이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010-0127930 2010-12-14
KR10-2010-0127931 2010-12-14
PCT/KR2011/009622 WO2012081904A2 (en) 2010-12-14 2011-12-14 Nano wi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3022A true CN103443022A (zh) 2013-12-11
CN103443022B CN103443022B (zh) 2016-01-20

Family

ID=46245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041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43022B (zh) 2010-12-14 2011-12-14 纳米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28168B2 (zh)
EP (1) EP2632850B1 (zh)
JP (1) JP5824067B2 (zh)
CN (1) CN103443022B (zh)
WO (1) WO201208190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8054B2 (en) 2010-05-24 2017-08-01 Siluria Technologies, Inc. Production of ethylene with nanowire catalysts
MY162772A (en) 2011-05-24 2017-07-14 Siluria Technologies Inc Catalysts for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BR112014012795B1 (pt) 2011-11-29 2022-04-12 Siluria Technologies, Inc Material catalítico na forma de uma microesfera prensada, extrusado ou monólito e método para o acoplamento oxidativo de metano
US9446397B2 (en) 2012-02-03 2016-09-20 Silur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isolation of nanomaterials
US9034075B2 (en) * 2012-04-30 2015-05-19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high aspect ratio silver nanowires
US20140121433A1 (en) 2012-05-24 2014-05-01 Siluria Technologies, Inc. Catalytic forms and formulations
FR2991342B1 (fr) * 2012-06-05 2014-07-04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amelioration des performances electriques et optiques d'un materiau conducteur electrique et transparent a base de nanofils d'argent
EP2900409B1 (en) 2012-09-27 2019-05-22 Rhodia Operations Process for making silver nanostructures and copolymer useful in such process
JP6118584B2 (ja) * 2013-02-25 2017-04-19 公立大学法人 滋賀県立大学 銀ナノワイヤの製造方法
EP2969184A4 (en) 2013-03-15 2016-12-21 Siluria Technologies Inc CATALYSTS FOR PETROCHEMICAL CATALYSIS
JP6032097B2 (ja) * 2013-03-28 2016-11-24 Jsr株式会社 銀ナノワイヤーの製造方法、該方法で得られた銀ナノワイヤー及び該銀ナノワイヤーを含有するコーティング剤
WO2015168601A2 (en) 2014-05-02 2015-11-05 Siluria Technologies, Inc.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PL3194070T3 (pl) 2014-09-17 2021-06-14 Lummus Technology Llc Katalizatory do utleniającego sprzęgania metanu i utleniającego odwodornienia etanu
WO2017034870A1 (en) 2015-08-21 2017-03-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ransparent conductors including metal trac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CN106270551A (zh) * 2016-09-30 2017-01-04 天津宝兴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长度为25μm纳米银线的合成方法
JP7239297B2 (ja) * 2018-10-22 2023-03-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銀ナノワイヤの製造方法
CN109434132A (zh) * 2018-12-07 2019-03-08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纯化超细银纳米线的方法
US11370023B2 (en) * 2019-01-28 2022-06-28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Production of metal nanowires directly from metal particles
TWI830894B (zh) * 2019-04-03 2024-02-01 英屬維爾京群島商天材創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奈米結構之純化
CN112605380A (zh) * 2020-11-30 2021-04-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银纳米线的过滤提纯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90006A (ja) * 2007-02-06 2008-08-21 Achilles Corp ワイヤー状の銀粒子およびその合成方法
US20090242231A1 (en) * 2008-03-31 2009-10-01 Fujifilm Corporation Silver nanowire,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aqueous dispersion
WO2010129604A1 (en) * 2009-05-05 2010-11-11 Cambrio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eliable and durable conductive films comprising metal nanostruct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16201B1 (ko) 2005-09-14 2007-05-1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금속 나노 입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I397446B (zh) * 2006-06-21 2013-06-01 Cambrios Technologies Corp 控制奈米結構形成及形狀之方法
KR100827387B1 (ko) * 2006-09-04 2008-05-06 세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볼을 이용한 탄소나노튜브의 정제방법
JP2008179836A (ja) * 2006-12-27 2008-08-07 Achilles Corp ワイヤー状の金属粒子の合成方法
JP2009108407A (ja) 2007-10-12 2009-05-21 Fujifilm Corp 屈曲棒状金属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屈曲棒状金属粒子含有組成物、及び導電性材料
US7922787B2 (en) * 2008-02-02 2011-04-12 Seashell Technology, Llc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ilver nanowires
JP2009203484A (ja) * 2008-02-26 2009-09-10 Achilles Corp ワイヤー状の金属粒子の合成方法
TW200946266A (en) * 2008-02-27 2009-11-16 Kuraray Co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etalnanowire and dispersion medium comprising the resultant metalnanowire, an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JP2009215573A (ja) * 2008-03-07 2009-09-24 Fujifilm Corp 棒状金属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棒状金属粒子含有組成物、及び帯電防止材料
JP5111170B2 (ja) 2008-03-10 2012-12-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金属ナノワイヤ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水性分散物及び透明導電体
JP2009224183A (ja) * 2008-03-17 2009-10-01 Fujifilm Corp 金属酸化物微粒子、及び透明導電膜、並びに分散液、及びデバイス
CN101451270B (zh) * 2008-12-11 2011-04-13 常振宇 一种大批量制备贵金属纳米线的方法
US20110024159A1 (en) * 2009-05-05 2011-02-03 Cambrio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eliable and durable conductive films comprising metal nanostructur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90006A (ja) * 2007-02-06 2008-08-21 Achilles Corp ワイヤー状の銀粒子およびその合成方法
US20090242231A1 (en) * 2008-03-31 2009-10-01 Fujifilm Corporation Silver nanowire,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aqueous dispersion
WO2010129604A1 (en) * 2009-05-05 2010-11-11 Cambrio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eliable and durable conductive films comprising metal nanostructur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81904A3 (en) 2012-11-01
JP2014505787A (ja) 2014-03-06
EP2632850B1 (en) 2015-12-09
CN103443022B (zh) 2016-01-20
EP2632850A2 (en) 2013-09-04
US20140054516A1 (en) 2014-02-27
US9528168B2 (en) 2016-12-27
JP5824067B2 (ja) 2015-11-25
EP2632850A4 (en) 2014-07-16
WO2012081904A2 (en) 201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3022B (zh) 纳米线及其制造方法
JP7361158B2 (ja) 化学的還元法を用いたコアシェル構造の銀コーティング銅ナノワイヤの製造方法
JP6379228B2 (ja) 銀コーティング銅ナノワイヤー及びこれの製造方法
US8529963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dispersions of precious metal nanoparticles and for isolating such nanoparticles from said dispersions
CN102094246A (zh) 一种金核与银壳双金属纳米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45966A (zh) 用于在基底上形成金纳米线的方法及由该方法形成的金纳米线
JP2015034347A (ja) 固溶体型合金微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hoi et al. Finely tunable fabrication and catalytic activity of gold multipod nanoparticles
JP2013543061A (ja) 銀粉末製造用反応器および連続製造法
WO2017005132A1 (zh) 纳米金属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TWI568666B (zh) 奈米線製造方法及奈米線複合物
KR101368404B1 (ko) 금속 나노입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arios-Rodríguez et al. Green-chemical synthesis of monodisperse Au, Pd and bimetallic (core–shell) Au–Pd, Pd–Au nanoparticles
Li et al. Controllable growth of superfine silver nanowires by self-seeding polyol process
CN110064752B (zh) 一种介孔金属铂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JP3607656B2 (ja) 貴金属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
KR101215013B1 (ko) 은 분말의 제조 방법
KR20160099513A (ko) 은 코팅 구리 나노와이어의 제조방법
KR101215011B1 (ko) 차아인산나트륨을 이용한 은 분말 제조 방법
KR101305892B1 (ko) 저온 폴리올에 의한 나노 와이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3102766A (zh) 一种高效导电发热强度的纳米银线新材料
KR102023711B1 (ko) 특정 온도에서 경도가 향상되는 고순도의 은 나노 분말
Wang et al. Kinetic Simulation of Gold Nanorod Growth in Solution Based on Optical Spectra
Chou et al. Biopolymer coated gold nanocrystals prepared using the green chemistry approach and their shape-dependent catalytic and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properties
KR20140058893A (ko) 코어-쉘 구조의 나노입자 제조 방법 및 그로부터 제조된 나노입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