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38907B - 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38907B
CN103438907B CN201310412842.3A CN201310412842A CN103438907B CN 103438907 B CN103438907 B CN 103438907B CN 201310412842 A CN201310412842 A CN 201310412842A CN 103438907 B CN103438907 B CN 103438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r
star sensor
error
plane
freed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128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38907A (zh
Inventor
孙亚辉
耿云海
胡芳芳
方向
肖盈莹
李诚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4128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38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38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38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38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38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它涉及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星敏感器由于像平面误差引起卫星姿态确定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本发明方法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星敏感器对目标恒星成像;引入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模型中的误差系数及误差校正公式;将误差校正后的目标恒星的成像点坐标转化为目标恒星在星敏感器坐标系下的单位方向矢量;得到目标恒星在惯性系下的单位方向矢量;计算num颗目标恒星相互之间的星角距及其对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的导数,得到中间计算矩阵;对估计误差方差矩阵进行迭代计算得到真实的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本发明用于卫星姿态确定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姿态确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多种卫星姿态敏感器中,星敏感器的姿态确定精度最高,随着人类对太空的进一步探索,对卫星的姿态确定与控制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星敏感器在卫星姿态确定系统中的使用越来越多。然而星敏感器像平面在恶劣的太空工作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后会产生较严重的变形,另外,卫星的振动会使星敏感器星敏感器像平面发生实时的变化,导致现有的星敏感器像平面误差模型考虑的误差系数较少,基于星敏感器像平面误差模型的星敏感器姿态确定精度普遍不高,所以研究建立新的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模型,及基于该新模型的星敏感器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对于提高卫星姿态确定及控制的精度是很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星敏感器由于恶劣的太空工作环境及卫星自身的振动导致星敏感器像平面误差,从而引起卫星姿态确定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
本发明中的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星敏感器对目标恒星成像得到星敏感器坐标系下的成像点坐标;
步骤二、引入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模型中的误差系数及误差校正公式;
步骤三、将误差校正后的目标恒星的成像点坐标转化为目标恒星在星敏感器坐标系下的单位方向矢量W;
步骤四、将成像所获得的星图与星载计算机存储的星图进行匹配识别目标恒星,得到目标恒星在惯性系下的单位方向矢量为V;
步骤五、计算num颗目标恒星相互之间的星角距及其对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的导数,得到中间计算矩阵H;
步骤六、根据星敏感器的元器件性能及应用经验给出在轨标定过程的系统噪声方差阵Qw、测量噪声方差阵Qv、初始的估计误差方差矩阵P(0)及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与估计的误差系数之间差值的初始值通过对估计误差方差矩阵P进行迭代计算得到真实的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
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出的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可以有效消除由恶劣的太空工作环境及卫星自身的振动导致的星敏感器像平面误差,可以保证卫星实时的高精度姿态确定及相应的卫星高精度控制;
2、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姿态确定精度可提高20%~30%,控制精度可提高10%~20%。
附图说明:
图1为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示意图,图中Sa为无误差时的星敏感器像平面,Sb为有误差时的星敏感器像平面,OXaYaZa为无误差时的星敏感器像平面坐标系,OXbYbZb为有误差时的星敏感器像平面坐标系,A为真实的成像点坐标,A′为校正后的成像点坐标,(a、b、0)表示星敏感器像平面Sa与星敏感器像平面Sb交线的方向;图2至图7分别为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的仿真结果,其中横坐标都为迭代次数,纵坐标分别为:像平面绕像平面坐标系的x-y轴平面变形的方向矢量的偏移量Δa、像平面绕像平面坐标系的x-y轴平面的变形角度的偏移量Δα、像平面绕像平面坐标系的z轴的变形角度的偏移量Δψ、像平面主点在像平面坐标系x方向的变形量的偏移量Δx0、像平面主点在像平面坐标系y方向的变形量偏移量Δy0和像平面主点在像平面坐标系z方向的变形量Δf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图1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中的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星敏感器对目标恒星成像得到星敏感器坐标系下的成像点坐标;
步骤二、引入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模型中的误差系数及误差校正公式;
步骤三、将误差校正后的目标恒星的成像点坐标转化为目标恒星在星敏感器坐标系下的单位方向矢量W;
步骤四、将成像所获得的星图与星载计算机存储的星图进行匹配识别目标恒星,得到目标恒星在惯性系下的单位方向矢量为V;
步骤五、计算num颗目标恒星相互之间的星角距及其对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的导数,得到中间计算矩阵H;
步骤六、根据星敏感器的元器件性能及应用经验给出在轨标定过程的系统噪声方差阵Qw、测量噪声方差阵Qv、初始的估计误差方差矩阵P(0)及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与估计的误差系数之间差值的初始值通过对估计误差方差矩阵P进行迭代计算得到真实的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
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出的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可以有效消除由恶劣的太空工作环境及卫星自身的振动导致的星敏感器像平面误差,可以保证卫星实时的高精度姿态确定及相应的卫星高精度控制;
2、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姿态确定精度可提高20%~30%,控制精度可提高10%~20%。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说明,步骤一中的星敏感器对目标恒星成像得到星敏感器坐标系下的成像点坐标(x,y,f),其中x,y分别为成像点在x,y方向的坐标大小,f为星敏感器透镜的焦距。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说明,步骤二中引入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模型中的误差系数及误差校正公式,其中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为(a,α,ψ,x0,y0,f0),误差系数的原始大小通过地面实验获得;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校正公式为:
x ′ = f + f 0 f + f 0 - [ - b sin α ( cos ψx - sin ψy ) + a sin α ( sin ψx + cos ψy ) ] × { [ cos α + a 2 ( 1 - cos α ) ] ( cos ψx - sin ψy ) + ab ( 1 - cos α ) ( sin ψx + cos ψy ) } + x 0
y ′ = f + f 0 f + f 0 - [ - b sin α ( cos ψx - sin ψy ) + a sin α ( sin ψx + cos ψy ) ] × { ab ( 1 - cos α ) ( cos ψx - sin ψy ) + [ cos α + b 2 ( 1 - cos α ) ] ( sin ψx + cos ψy ) } + y 0
式中(x',y')即为误差校正后的成像点坐标,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中:a为像平面绕像平面坐标系的x-y轴平面变形的方向矢量,α为像平面绕像平面坐标系的x-y轴平面的变形角度,ψ为像平面绕像平面坐标系的z轴的变形角度,x0为像平面主点在像平面坐标系x方向的变形量,y0为像平面主点在像平面坐标系y方向的变形量,f0为像平面主点在像平面坐标系z方向的变形量。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说明,步骤三中将误差校正后的目标恒星的成像点坐标转化为目标恒星在星敏感器坐标系下的单位方向矢量W,具体表达式如下:
W = 1 x ′ 2 + y ′ 2 + ( f - f 0 ) 2 - x ′ - y ′ f - f 0 .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说明,步骤四中将成像所获得的星图与星载计算机存储的星图进行匹配识别目标恒星,得到目标恒星的赤经γ与赤纬δ,目标恒星在惯性系下的单位方向矢量为V,V由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V = cos γ cos δ sin γ cos δ sin δ .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说明,步骤五中计算num颗目标恒星相互之间的星角距及其对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的导数,得到矩阵H如下所示:
H ( k , ξ ^ ) = ∂ ∂ a W 1 T W 2 . . . ∂ ∂ f 0 W 1 T W 2 . . . . . . . . . ∂ ∂ a W num - 1 T W num . . . ∂ ∂ f 0 W num - 1 T W num ;
其中,H为中间计算矩阵,无实际意义,k表示第k次迭代后的值,为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与估计的误差系数之间差值。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说明,步骤六中根据星敏感器的元器件性能及应用经验给出在轨标定过程的系统噪声方差阵Qw、测量噪声方差阵Qv、初始的估计误差方差矩阵P(0)及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与估计的误差系数之间差值的初始值根据如下公式对估计误差方差矩阵P进行迭代更新;
N ( k ) = P ( k ) H T ( k , ξ ^ ( k ) ) [ H ( k , ξ ^ ( k ) ) P ( k ) H T ( k , ξ ^ ( k ) ) + Q v ] - 1
P ( k + 1 ) = P ( k ) + Q w - N ( k ) [ Q v + H ( k , ξ ^ ( k ) ) P ( k ) H T ( k , ξ ^ ( k ) ) ] N T ( k ) ;
其中N、P为中间计算矩阵,无实际意义;k或k+1表示第k次或k+1次迭代后的值;ξ(k)为第k次迭代后真实的误差系数与估计的误差系数之间差值所组成的矩阵,其具体表示如下:
ξ(k)=[ΔaΔαΔψΔx0Δy0Δf0]T
ξ ^ ( k + 1 ) = ξ ^ ( k ) + N ( k ) [ y ( k ) - H ξ ^ ( k ) ]
y ( k ) = W 1 T W 2 - V 1 T V 2 . . . W 1 T W num - V 1 T V num W 2 T W 3 - V 2 T V 3 . . . W num - 1 T W num - V num - 1 T V num
a . . . f 0 = ξ ( k + 1 ) + a ^ . . . f ^ 0
从而得到真实的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即意味着通过上述步骤完成了对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
为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行了以下仿真实验实验:
仿真实验采用的参数为:星敏感器焦距45mm,像平面绕像平面坐标系的x-y轴平面变形的方向矢量的偏移量初始值Δa=0.5、像平面绕像平面坐标系的x-y轴平面的变形角度的偏移量初始值Δα=0.02°、像平面绕像平面坐标系的z轴的变形角度的偏移量初始值Δψ=0.01°、像平面主点在像平面坐标系x方向的变形量的偏移量初始值Δx0=0.02mm、像平面主点在像平面坐标系y方向的变形量的偏移量初始值Δy0=0.02mm和像平面主点在像平面坐标系z方向的变形量的偏移量初始值Δf0=0.02mm。
仿真结果见图2至图7,如图中结果可见,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保证卫星实时的高精度姿态确定及相应的卫星高精度控制。

Claims (1)

1.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一、星敏感器对目标恒星成像得到星敏感器坐标系下的成像点坐标;
步骤二、引入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模型中的误差系数及误差校正公式;
步骤三、将误差校正后的目标恒星的成像点坐标转化为目标恒星在星敏感器坐标系下的单位方向矢量W;
步骤四、将成像所获得的星图与星载计算机存储的星图进行匹配识别目标恒星,得到目标恒星在惯性系下的单位方向矢量为V;
步骤五、计算num颗目标恒星相互之间的星角距及其对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的导数,得到中间计算矩阵H;
步骤六、根据星敏感器的元器件性能及应用经验给出在轨标定过程的系统噪声方差阵Qw、测量噪声方差阵Qv、初始的估计误差方差矩阵P(0)及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与估计的误差系数之间差值的初始值通过对估计误差方差矩阵P进行迭代计算得到真实的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
步骤一中的星敏感器对目标恒星成像得到星敏感器坐标系下的成像点坐标(x,y,f),其中x,y分别为成像点在x,y方向的坐标大小,f为星敏感器透镜的焦距;
步骤二中引入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模型中的误差系数及误差校正公式,其中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为(a,α,ψ,x0,y0,f0),误差系数的原始大小通过地面实验获得;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校正公式为:
x ′ = f + f 0 f + f 0 - [ - b sin α ( cos ψ x - sin ψ y ) + a sin α ( sin ψ x + cos ψ y ) ] × { [ cos α + a 2 ( 1 - cos α ) ] ( cos ψ x - sin ψ y ) + a b ( 1 - cos α ) ( sin ψ x + cos ψ y ) } + x 0
y ′ = f + f 0 f + f 0 - [ - b sin α ( cos ψ x - sin ψ y ) + a sin α ( sin ψ x + cos ψ y ) ] × { a b ( 1 - cos α ) ( cos ψ x - sin ψ y ) + [ cos α + b 2 ( 1 - cos α ) ] ( sin ψ x + cos ψ y ) } + y 0
式中(x',y')即为误差校正后的成像点坐标;a为像平面绕像平面坐标系的x-y轴平面变形的方向矢量,α为像平面绕像平面坐标系的x-y轴平面的变形角度,ψ为像平面绕像平面坐标系的z轴的变形角度,x0为像平面主点在像平面坐标系x方向的变形量,y0为像平面主点在像平面坐标系y方向的变形量,f0为像平面主点在像平面坐标系z方向的变形量;
步骤三中将误差校正后的目标恒星的成像点坐标转化为目标恒星在星敏感器坐标系下的单位方向矢量W,具体表达式如下:
W = 1 x ′ 2 + y ′ 2 + ( f - f 0 ) 2 - x ′ - y ′ f - f 0 ;
步骤四中将成像所获得的星图与星载计算机存储的星图进行匹配识别目标恒星,得到目标恒星的赤经γ与赤纬δ,目标恒星在惯性系下的单位方向矢量为V,V由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V = c o s γ c o s δ s i n γ c o s δ s i n δ ;
步骤五中计算num颗目标恒星相互之间的星角距及其对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的导数,得到矩阵H如下所示:
H ( k , ξ ^ ) = ∂ ∂ a W 1 T W 2 ... ∂ ∂ f 0 W 1 T W 2 . . . ... . . . ∂ ∂ a W n u m - 1 T W n u m ... ∂ ∂ f 0 W n u m - 1 T W n u m ;
其中,H为中间计算矩阵,无实际意义,k表示第k次迭代后的值,为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与估计的误差系数之间差值;
步骤六中根据星敏感器的元器件性能及应用经验给出在轨标定过程的系统噪声方差阵Qw、测量噪声方差阵Qv、初始的估计误差方差矩阵P(0)及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与估计的误差系数之间差值的初始值根据如下公式对估计误差方差矩阵P进行迭代更新;
N ( k ) = P ( k ) H T ( k , ξ ^ ( k ) ) [ H ( k , ξ ^ ( k ) ) P ( k ) H T ( k , ξ ^ ( k ) ) + Q v ] - 1 ;
P ( k + 1 ) = P ( k ) + Q w - N ( k ) [ Q v + H ( k , ξ ^ ( k ) ) P ( k ) H T ( k , ξ ^ ( k ) ) ] N T ( k )
其中N、P为中间计算矩阵,无实际意义;k或k+1表示第k次或k+1次迭代后的值;ξ(k)为第k次迭代后真实的误差系数与估计的误差系数之间差值所组成的矩阵,其具体表示如下:
ξ(k)=[ΔaΔαΔψΔx0Δy0Δf0]T
ξ ^ ( k + 1 ) = ξ ^ ( k ) + N ( k ) [ y ( k ) - H ξ ^ ( k ) ]
y ( k ) = W 1 T W 2 - V 1 T V 2 . . . W 1 T W n u m - V 1 T V n u m W 2 T W 3 - V 1 T V 3 . . . W n u m - 1 T W n u m - V n u m - 1 T V n u m
a . . . f 0 = ξ ( k + 1 ) + a ^ . . . f ^ 0
从而得到真实的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系数即意味着通过上述步骤完成了对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
CN201310412842.3A 2013-09-11 2013-09-11 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 Active CN103438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12842.3A CN103438907B (zh) 2013-09-11 2013-09-11 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12842.3A CN103438907B (zh) 2013-09-11 2013-09-11 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38907A CN103438907A (zh) 2013-12-11
CN103438907B true CN103438907B (zh) 2016-01-20

Family

ID=49692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12842.3A Active CN103438907B (zh) 2013-09-11 2013-09-11 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389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5677B (zh) * 2016-12-31 2019-11-12 重庆大学 六自由度风洞试验机构末端综合误差标定方法
CN108447024B (zh) * 2018-01-30 2021-10-0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基于在轨恒星数据的人工智能畸变自校正方法
CN108995829B (zh) * 2018-06-29 2020-03-24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平台在轨标定方法
CN112591148B (zh) * 2020-11-26 2022-06-03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利用在轨恒星感光评估姿态稳定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14088062B (zh) * 2021-02-24 2024-03-22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定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3621A (zh) * 2006-10-10 2007-03-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径向排列约束的星敏感器在轨校准方法
CN1948085A (zh) * 2005-10-12 2007-04-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星场的星敏感器校准方法
CN103234556A (zh) * 2013-04-18 2013-0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星光矢量校正的在轨标定星敏感器透镜畸变的方法及卫星姿态确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8085A (zh) * 2005-10-12 2007-04-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星场的星敏感器校准方法
CN1923621A (zh) * 2006-10-10 2007-03-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径向排列约束的星敏感器在轨校准方法
CN103234556A (zh) * 2013-04-18 2013-0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星光矢量校正的在轨标定星敏感器透镜畸变的方法及卫星姿态确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利用高精度陀螺对星敏感器在轨标定算法研究》;袁彦红等;《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0131;第30卷(第1期);120-123 *
《基于陆标敏感器对星敏感器在轨标定算法研究》;袁彦红等;《哈尔冰商业大学学报》;20080831;第24卷(第4期);448-45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38907A (zh) 2013-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8907B (zh) 一种星敏感器六自由度像平面误差的在轨标定方法
CN103234556B (zh) 基于星光矢量校正的在轨标定星敏感器透镜畸变的方法及卫星姿态确定方法
US10762645B2 (en) Stereo visual odometry method based on image gradient joint optimization
CN107588771B (zh) 基于李群描述的捷联惯性导航解算方法
CN104567930A (zh) 一种能够估计和补偿机翼挠曲变形的传递对准方法
CN104792340A (zh) 一种星敏感器安装误差矩阵与导航系统星地联合标定与校正的方法
CN110702143B (zh) 基于李群描述的sins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动基座快速初始对准方法
CN104483973A (zh)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低轨挠性卫星姿态跟踪控制方法
CN103878770A (zh) 基于速度估计的空间机器人视觉时延误差补偿方法
CN104374388A (zh) 一种基于偏振光传感器的航姿测定方法
CN101825468A (zh) 基于频域分析方法的对偶四元数捷联惯导方法
CN112461224B (zh) 一种基于已知姿态角的磁力计标定方法
CN104729537A (zh) 一种星敏感器低频误差在轨实时补偿方法
CN103674059A (zh) 一种基于外测速度信息的sins水平姿态误差修正方法
CN110673196B (zh) 一种基于多维标定和多项式求根的时差定位方法
CN103712623A (zh) 基于角速率输入的光纤陀螺惯导系统姿态优化方法
CN105203110A (zh) 一种基于大气阻力模型补偿的低轨卫星轨道预报方法
CN110134134B (zh) 一种无人机悬停状态下的测风方法
CN103644911A (zh) 陀螺仪辅助定位方法
CN111189474A (zh) 基于mems的marg传感器的自主校准方法
CN107144283A (zh)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器的高可观度光学脉冲星混合导航方法
CN109931952A (zh) 未知纬度条件下捷联惯导直接解析式粗对准方法
CN105629278A (zh) 一种高精度gnss伪距单点定位的互差中值加权定位方法
CN103838968A (zh) 一种低仰角对流层折射修正方法
CN104697553A (zh) 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加速度计内杆臂标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