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15386A - 用于为容器制造机器配备的模制单元更换模具的自动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为容器制造机器配备的模制单元更换模具的自动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15386A CN103415386A CN2012800119518A CN201280011951A CN103415386A CN 103415386 A CN103415386 A CN 103415386A CN 2012800119518 A CN2012800119518 A CN 2012800119518A CN 201280011951 A CN201280011951 A CN 201280011951A CN 103415386 A CN103415386 A CN 1034153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lding unit
- control
- mould
- control member
- control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20—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 B29C33/202—Clamping means operating on closed or nearly closed mould parts, the clamping means being independently movable of the opening or clos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28—Blow-moulding apparatus
- B29C49/30—Blow-moulding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parts
- B29C49/38—Blow-moulding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parts mounted on movable endless suppo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0—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0—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 B29C33/305—Mounting of moulds or mould support pla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56—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2049/4856—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moulds or part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2049/4856—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moulds or parts thereof
- B29C2049/4858—Exchanging mould parts, e.g. for changing the mould size or geometry for making different products in the same moul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2049/4856—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moulds or parts thereof
- B29C2049/4864—Fixed by a special construction to the mould half carriers, e.g. using insulating material between the mould and the mould half carri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2049/4856—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moulds or parts thereof
- B29C2049/4864—Fixed by a special construction to the mould half carriers, e.g. using insulating material between the mould and the mould half carrier
- B29C2049/4866—Fixed by a special construction to the mould half carriers, e.g. using insulating material between the mould and the mould half carrier center the moulds with the mould half carri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1/00—Handling, e.g. 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storage of plastics material before moulding; Automation, i.e. automated handling lines in plastics processing plants, e.g. using manipulators or robots
- B29C31/006—Handling moulds, e.g. between a mould store and a moulding machin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0—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 B29C33/306—Exchangeable mould parts, e.g. cassette moulds, mould inse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28—Blow-moulding apparatus
- B29C49/30—Blow-moulding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parts
- B29C49/36—Blow-moulding apparatus having movable moulds or mould parts rotatable about one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为容器制造机器配备的模制单元(24)更换模具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至少一控制模块(M),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至少第一致动装置(122),所述第一致动装置与模制单元(24)的锁定装置(90)相关联;和第二致动装置(126),所述第二致动装置与模制单元(24)的打开和闭合装置(82)相关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为容器制造机器配备的模制单元更换模具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
本发明更为特别地涉及用于为容器制造机器配备的模制单元更换模具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所述容器制造机器通过至少一压力流体,经过预先进行热调节的塑料材料预型件的成型制造容器。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已知容器、特别是热塑材料制成的瓶子的制造机器,所述机器尤其但非唯一地是称为“转动的”机器。
在图1上作为非限定性示例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设备5,所述设备包括转动型的容器制造机器10,在所述设备5中,所述机器10(还称为“吹制机”)尤其与预型件14的热调节炉12相关联。
设备5包括预型件14(或粗坯)的供给装置16,预型件(或粗坯)通过与炉子12的入口区域相联通的进口E被送入设备中。
热调节炉12包括预型件14的加热部件18,所述加热部件布置在整个或部分路径段上,这里路径段呈“U”形,所述路径段从炉子入口区域延伸到炉子12的出口区域,预型件14由供给装置16引导至炉子入口区域中,在炉子出口区域附近布置有第一传送装置20。
第一传送装置20用于将已热调节的预型件14从炉子12的出口区域传送到区域Zi,区域Zi被称为输入区域,是将预型件14输入制造机器10中的区域。
制造机器10包括循环输送装置22,循环输送装置配有一系列呈圆周形分布的模制单元24和与所述单元24相关联的吹制或拉伸-吹制部件(未显示)。
模制单元24包括两个模座26,两个模座在模制单元的开放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活动安装,例如当模制单元24是如图1所示的“文件夹”类型的时,模座26(作为变型至少一个模座)之一相对于另一围绕转动轴线O在转动方面活动安装。
每个模制单元24包括一模具,所述模具包括至少两个模制元件28,每个模制元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模座26之一上。
在模制单元24的闭合位置,模制元件28在接合位置中靠接(accolé),在接合位置中,模制元件的内表面限定接合面,模制半型腔的集合限定要通过预型件的成型获得的容器的容积、形状、外观等。
这类制造机器10能够根据不同的运行模式运行。
根据称为生产模式的机器的一运行模式,机器10与设备5的热调节炉12相联合进行使用,来制造容器。
在机器10的这类运行模式中,循环输送装置22被带动转动,以使得每个模制单元24经过从所述输入区域Zi到区域Ze的转变循环,区域Ze被称为容器14'的送出区域,在该区域中布置有第二传送装置20'。
第二传送装置20'用于将从预型件14获得的容器14'从机器10的送出区域Ze传送到设备5的出口S。
如图1所示,预型件14的输入区域和容器14'的送出区域是相邻的和位于机器10的前部分中,以使得转变循环在机器的几乎整个圆周上实施。
设备5通常包括保护壳体30,所述保护壳体被布置以便围绕至少制造机器10和热调节炉22。
作为图1所示的制造机器10的生产模式,塑料容器比如瓶子、细颈瓶等的制造因而是在模制单元24中对预先在热调节炉12中加热的预型件14通过比如吹制或拉伸-吹制进行成型来执行。
不过,如果生产模式组成机器的主要运行模式,机器10还具有另一运行模式,称为干预模式,该模式也是重要的。
实际上,所述至少两个模制元件28形成模具并且每个包括一个半型腔,所述至少两个模制元件28通过固定部件(未显示)固定在模座26上,固定部件能够允许模制元件的拆卸和安装,以允许执行模制单元24的模具更换。
申请人的文献EP-B1-0.821.641描述尤其在模制单元24的结构上进行的不同改进,每个模制元件28实施成分别称为壳和壳架的两部分。
为了更为充分的细节,将参照仅仅作为非限定性示例提供的该文献。
特别地,为了进行不同形状和/或尺寸的容器的制造、或者在模制元件损坏和/或磨损的情况下更换这些模制元件,需要对更换模具。
根据机器10的使用,称为干预模式的运行模式或多或少频繁地被实施,在干预模式中机器的容器生产被停止。
在某些情形中,模具的更换非常频繁,使得对用于进行模制单元24的模具更换所需的时间给予更大的关注。
不过,用于进行一个模具更换所要求的时间还需要乘以机器10所包括的模制单元24的数目,所述模塑单元的数目例如在6到34之间。
用于更换模制单元24的模具所要求的操作是很多的且都由一个操作员、有时是两个操作员手动实施,使得干预时间经常被使用者认为过长,特别是在频繁更换的情况下。
事实上,在这些操作中机器10的停机意味着较大的成本,这是因为伴随着停机制造完全停止,根据使用者或多或少频繁的模具更换操作由于时间长和操作复杂,因此是颇费成本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特别是在于解决前述的弊端和特别地旨在缩短执行模制单元的模具更换所需的时间,同时在安全方面和人类工程学上改善机器的干预模式的总体条件。
为此,本发明提出用于为容器制造机器配备的模制单元更换模具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所述模制单元包括:
-至少两个模座和一模具,所述模座在模制单元的开放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活动安装,所述模具包括至少两个模制元件,所述模制元件每个通过固定部件可拆卸地固定在相关联的模座上,
-模制单元的打开和闭合装置,所述打开和闭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能够使所述模座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开放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和
-模制单元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构件,所述控制构件能够致动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在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锁定位置,在其中,模制单元的模座通过所述锁定部件被保持在闭合位置,和
·解锁位置,在其中,模座在闭合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自由进行移动。
按照本发明,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至少:
-第一致动装置,其与控制模制单元的锁定装置相关联,所述第一致动装置包括第一操纵部件,当控制模制单元占据相对于所述控制模块确定的基准位置时,第一操纵部件与锁定装置的控制构件进行配合,以使锁定部件在所述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一操纵部件相对于控制模块在至少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第一位置,其对应模制单元的锁定装置的锁定部件的锁定位置;和
·第二位置,其对应模制单元的锁定装置的锁定部件的解锁位置,
-第二致动装置,其与控制模制单元的打开和闭合装置相关联,所述第二致动装置包括第二操纵部件,第二操纵部件与第一致动装置的第一操纵部件相区别,当模制单元占据相对于所述控制模块确定的所述基准位置时,第二操纵部件与打开和闭合装置的控制构件进行配合以选择性地控制模制单元的打开和闭合,所述第二操纵部件相对于控制模块在至少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第一位置,其对应模制单元的闭合位置;和
·第二位置,其对应模制单元的开放位置。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包括至少一模块,通过使用于实施这类模具更换的操作的全自动化,所述模块能够提供对模制单元的模具更换的辅助。
申请人已提出解决方案来使用于实施容器制造机器配备的模制单元的模具更换的某些操作全部或部分地自动化。
申请人在2010年9月1日提交的欧洲专利申请No.10174852.3(未公布)提出控制模块的第一种设计,以使得在所述单元的模具更换时模制单元的解锁和锁定以及打开和闭合操作自动化。
根据该第一种设计,控制模块能够占据至少待命状态和使用状态,使用状态与机器的称为干预模式的一运行模式相关联,以进行模具单元的至少模具的更换,和在其中,所述模块能够选择性地控制模制单元的锁定装置和打开/闭合装置。
在该第一种设计中,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和第二致动装置,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装置分别地与模制单元的锁定装置和打开/闭合装置相关联。
锁定装置的控制构件和打开/闭合装置的控制构件分别地在相对移动的作用下,通过模块的每个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装置所包括的一凸轮被致动,致动来自模制单元相对于模块和相对于占据作业位置的凸轮的相对移动。
通过比较,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模块与该第一种设计的区别之处特别是在于,不依靠模制单元相对于模块的这种相对移动,以引起锁定装置和打开/闭合装置的致动。
在本发明中,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和第二致动装置,第一和第二致动装置分别地与模制单元的锁定装置和打开/闭合装置相关联,和其第一和第二操纵部件相对于模块活动安装,以致动每个控制构件和这从而当模制单元占据和保持在相对于模块确定的基准位置中时进行,所述模块也占据一固定位置。
申请人在2010年12月20日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PCT/EP2010/070201(未公布)提出控制模块的第二种设计,控制模块形成至少一部分模具更换辅助系统。
根据这种第二种设计,控制模块包括致动装置,所述致动装置包括操纵机构,所述操纵机构与模制单元的锁定装置的控制构件进行配合。
在这种第二种设计中,模块包括唯一的操纵机构,所述操纵机构仅仅与模制单元的锁定部件的控制构件进行配合,一方面,用以引起解锁和锁定,和另一方面,用以引起模制单元的打开或闭合。
通过比较,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模块与该第二种设计的区别之处在于,模制单元的锁定装置和打开/闭合装置的致动分别地通过第一操纵部件和通过第二操纵部件实施,所述第二操纵部件与第一操纵部件是相区别的。
有利地,本发明从而提出控制模块的新颖的第三种设计,借助于这种设计,被执行以操作模制单元的模具更换的至少一部分操作、优选地所有操作,被自动化和实施时间被缩短。
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化系统允许消除操作员的各种手动干预和这至少用于模制单元的解锁和锁定操作,以及被实施以进行所述单元的模具更换的模制单元的打开和闭合操作,即模制元件的拆卸和安装操作。
借助于本发明,实施模具更换操作所需的时间相对于先前用以实施这些相同的操作所要求的时间被显著缩短。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化系统借助于控制模块参与减轻这类操作对于操作员而言的强度,所述操作令人疲劳、重复和在经常具有很少人类工程学的环境中实施。
优选地,系统包括一模块数量(n),模块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以同时地处理相当的每个与一模块相关联的模制单元,借助于此,进一步缩短更换机器的全部或部分模制单元的模具所要求的总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第一致动装置包括至少第一致动器,以使形成所述第一操纵部件的第一操纵机构在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
-第二致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主致动器,以使形成所述第二操纵部件的第二操纵机构在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
-打开/闭合装置的控制构件的所述第二操纵部件由受控的夹钳组成,所述夹钳包括两夹爪,所述夹爪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夹爪在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夹钳的息止位置,在其中,夹爪相互分开,和
·夹钳的作业位置,在其中,所述夹爪——相靠近以与所述第二控制构件进行配合——能够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带动所述第二控制构件;
-模块的第二致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副致动器,以在夹钳的所述息止位置和作业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所述至少一活动夹爪;
-控制模块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能够将第一致动装置的第一操纵部件与第二致动装置的第二操纵部件相连移动;
-连接部件由至少一连杆组成,所述连杆的一端部与第一致动装置的第一操纵部件相连,而另一端部与第二致动装置的第二操纵部件相连;
-控制模块包括第三致动装置,第三致动装置与固定部件相关联,选择性地控制固定部件,以引起状态切换,所述状态切换对应于模具的所述至少两个模制元件中的每个从相关联的模座上的释放或在相关联的模座上的固定;
-与固定部件相关联的第三致动装置包括至少一致动器,当模制单元占据闭合位置时,所述致动器与和所述模制元件之一相关联的固定部件的至少一致动构件进行配合,以控制固定部件在至少一固定位置和一释放位置之间的移动;
-控制模块包括第四致动装置,第四致动装置与和模具的所述至少两模制元件互补的模底的支撑部件相关联,第四致动装置能够选择性地引起所述模底和相关联的支撑部件的分离或所述模底和相关联的支撑部件的组装;
-第四致动装置包括至少操纵部件,所述操纵部件通过致动器促动,以选择性地在移动方面带动所述支撑部件分别在高位置和低位置之间的移动,以选择性地引起在模底和相关联的支撑部件之间的分离或组装。
-控制模块包括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控制使得,与模具的所述至少两模制元件互补的模底通过在模底和相关联的支撑部件之间起作用的锁定部件被正确地锁定;
-控制模块包括第五供给装置,所述第五供给装置包括供能部件,所述供能部件能够选择性地进行供能,以致动模制元件的固定部件和/或以致动模底与相关联的支撑部件的锁定部件;
-供能部件能够选择性地为与固定部件相关联的第三控制装置进行供能,以给至少一致动器供能,当模制单元占据闭合位置时,所述至少一致动器能够作用在与所述模制元件之一相关联的固定部件的至少一致动构件上,以控制所述固定部件在至少一固定位置和一释放位置之间的移动。
-供能部件能够选择性地为模底的锁定部件进行供能,以引起致动构件的移动,致动构件的移动能够引起锁定部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状态切换;
-供能部件在至少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供能位置,在其中,与能量源相连接的所述供能部件与模制单元相连接,以能够提供能量,
·等待位置,在其中,在物理上从模制单元分开的供能部件不能够提供能量;
-供能部件包括至少一密封连接部件,所述密封连接部件在等待位置和供能位置之间活动安装,在供能位置中,所述密封连接部件与互补的连接部件进行配合,所述互补的连接部件与模制单元相固连,能够在能量源上连接固定部件的控制装置的至少一致动器和/或连接到模底与相关联的支撑部件的受控锁定部件;
-控制模块包括第六控制装置,第六控制装置与模具的模制元件的固定部件相关联,第六控制装置能够通过固定部件控制模具的所述至少两模制元件在相关联的模座上的固定;
-第六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由至少一传感器组成,能够探测由所述至少一致动器所包括的一活动构件所占据的位置,以根据由所述活动构件所占据的位置控制使得所述固定部件占据锁定位置;
-控制部件能够占据至少一息止状态和一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中,所述控制部件能够确定由所述固定部件所占据的位置;
-控制部件与至少一支承臂相固连,所述支承臂通过相关联的致致动器在移动方面被控制,在至少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控制位置,对应工作状态,在其中,所述控制部件相对于与固定部件相关联的所述致动器定位,以确定由所述固定部件所占据的位置,和
·收起位置,对应息止状态,在其中,相关联的致动器,和控制部件的支承臂被收起以不与模制单元发生干扰;
-控制模块包括止挡部件,所述止挡部件能够选择性地起作用以,在未达到闭合位置之前,在给定的中间位置中临时性地闭锁模制单元,对于所述中间位置而言固定部件能够占据称为预固定位置的一位置,所述预固定位置对应这样一位置:在所述位置中固定部件局部地嵌接,而不达到模制元件的固定位置;
-止挡部件在至少在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收起位置,在其中,止挡部件不与打开/闭合装置的控制构件的第二操纵部件发生干扰,所述第二操纵部件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方面被控制,和
·展开位置,在其中,止挡部件能够与第二操纵部件进行配合,以将模制单元临时性地在所述给定的中间位置中闭锁,在所述中间位置中模制元件的固定部件能够占据所述预固定位置;
-系统的控制模块能够占据至少:
·待命状态,与机器的称为生产模式的一运行模式相关联,用于通过机器进行容器制造,和
·使用状态,与机器的称为干预模式的另一运行模式相关联,在其中,所述模块能够选择性地控制模制单元的至少锁定装置和打开/闭合装置,以在模制单元的模具更换时使所述装置的控制构件的至少致动自动化;
-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装置的至少致动器组成控制模块在待命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的状态切换部件;
-所述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能够通过根据确定的次序同步管控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和第二装置的至少致动器,来控制所述至少一控制模块,以自动地实施模制单元的全部或部分模具更换操作;
-系统包括至少两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至少一控制单元被同时地或连续地进行控制,以执行模具更换循环,而不改变相关联的模制单元的确定基准位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接下来参照附图进行的用于理解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得到展示,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按照现有技术的设备的俯视图,所述设备包括用于制造容器和根据本发明能够配备自动化系统的一机器示例,所述自动化系统包括至少一控制模块用于模制单元的模具更换;
-图2到图4是透视图,示出用于给根据图1的机器的站之一配备的模制单元的一实施例,分别地以在闭合位置的四分之三后视图,在开放位置的正视图、和在开放位置组合模具被取出的四分之三视图示出所述单元;
-图5和图6是局部分解地示出模具的模制元件的固定部件的透视图和固定部件的细部图;
-图7是剖视图,其详细地示出模制单元的锁定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锁定部件在解锁位置的闭锁机构,以及分别地示出位于锁定位置的锁定装置和位于息止位置的相关联的闭锁机构;
-图8是与示出模制单元的锁定装置的图7相似的剖视图,示出位于解锁位置的锁定装置和位于工作位置的相关联的闭锁机构;
-图9是透视图,示出根据图1到图4的模制单元和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模块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以及其示出位于相对于该模块确定的基准位置的模制单元,所述模块处于待命状态;
-图10和图11是四分之三透视图,一个部分地示出模制单元和模块,另一个仅仅示出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接下来的说明中,将非限定性地参照附图上示出的坐标系(L,V,T),采用纵向朝向、竖直朝向和横向朝向。
按照习惯,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是相对模座的轴线以固定的方式确定,以使所占据的开放或闭合位置对所述朝向没有影响。
还将非限定性地参照纵向朝向使用术语“前”和“后”,和参照竖直朝向使用术语“上”和“下”或“高”和“低”,以及最后参照横向朝向使用术语“左”或“右”。
在图2和图3上示出模制单元24的一实施例,所述模制单元能够被安装在容器制造机器10的循环输送装置22上,所述容器制造机器是图1所示的在序言中联系机器10的运行模式所描述的制造机器的类型。
不过,将进行描述的模制单元24仅仅组成作为非限定性示例给出的一实施例。
这类模制单元24组成机器10的吹制或拉伸-吹制成型站之一,所述机器包括一系列“n”个模制单元24,所述模制单元以一确定间距围绕机器10的循环输送装置22规则地成角度分布。
容器从预型件的成型通过至少一压力流体获得。在实施例中,成型优选地使用压力空气通过吹制或拉伸-吹制来实施。
对于关于与模制单元24相关联的吹制部件的更多细节,可参照例如文献FR-2.764.544,该吹制部件也称为“吹制喷嘴”。
如在图1上所示,称为“转动”的机器配有模制单元24,模制单元具有特殊特征,特别地,每个模制单元24包括模座26,模座通常围绕转动轴线活动安装(而不是如同“线性”机器中那样平移方面活动地安装)。
模制单元24包括两个模座26,两个模座之一相对于另一在模制单元的开放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模制单元24由托架32支承,托架用于固定地附接在机器10的循环输送装置22上。更为确切地说,模座26以围绕转动轴线O枢转安装的两个承载结构件的形式组成,转动轴线O这里根据坐标系(L,V,T)竖直地延伸。
因此,模制单元24的模座26围绕竖直朝向的转动轴线O活动安装,以使模制单元24向机器的循环输送装置22外部敞开,以允许在称为生产模式的运行模式插入预型件14或取出容器14'。
由于这种运动,这类型的模制单元24被称为“文件夹式”(或英语术语“book-like opening”)。
作为变型,仅一个模座26是活动安装的,而另一个模座26是固定的,活动的模座26被控制在所述开放或闭合位置之间移动。
如在图3上可以看见的,图3示出位于开放位置的模制单元24,模制单元24包括一模具,所述模具包括至少两个模制元件28,每个所述模制元件配有一个半型腔(在示出的每个半模具上是可见的,和在模座26上位于固定位置)。
这些特性构成这类“文件夹式”模制单元24的特征和对模具更换有直接影响。
因此,由于位于开放位置的模座26的间距较小,对模制元件28的可达性被限制,所述间距相对于要在制造时要取出到模具外的最终容器进行确定。
此外,在机器10中,位于开放位置的模座26的间距还由模制单元24之间的间隔限定,即对于一个给定的模制单元24,由位于上游和下游的相邻模制单元24的每一个限定,相继的两个模制单元24不能同时地占据开放位置而它们的模座不相接触。
当要制造的容器14'具有形状复杂的底部,特别是花瓣形底部时,已知地是,可能突然发生脱模的问题。这是从而有利地设置与模制元件相分开的模底的原因。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模具分别地包括三个相区别的元件,即两个模制元件28和模底34,模底包括容器底部的型腔,所述型腔与所述模制元件28具有的半型腔互补。
作为变型,模具仅仅包括两个模制元件28,而没有这类模底。
已知地,模底34安装在支撑部件36上,所述支撑部件尤其具有底板38,台板形成与模底34的界面构件和包括锁定部件(未显示),所述锁定部件用于允许模底34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
有利地,底板38还包括另外的流体连接部件,如快速接头,尤其用于保证冷却模底34的作用或通过喷射气流进行的使模底34脱离的作用。
底板38安装在支撑部件36的上端部,支撑部件例如以滑架形式实现。
支撑部件36分别地在至少一高位置和一低位置之间,沿竖直方向在平移方面活动安装。
在称为生产模式的运行模式,支撑部件36的高位置尤其对应为成型容器14'由模底34所占据的位置,而低位置对应于在成型之后当容器14'被取出到模具外时由模底34所占据的位置。
模底34能够被相关联的支撑部件36带动移动,所述支撑部件根据在制造循环中所确定的次序连续地占据所述高位置和低位置。
在称为干预模式的运行模式,模底34和相关联的支撑部件36按照根据模具更换循环所确定的另一次序被控制。
支撑部件36包括至少一控制构件40,所述控制构件用于选择性地控制由支撑部件36和底架38所形成的活动系统在高位置和低位置之间的移动,所述模底34在台板上固定或不固定。
优选地,支撑部件36的控制构件40是一滚轮,所述滚轮与一零件35相固连,所述零件例如通过至少一导轨37沿竖直方向相对于托架32滑动安装。
优选地,支撑部件36包括弹性回复部件39,如弹簧,弹性回复部件能够将支撑部件36自动地向所述高位置回复。
在称为生产模式的运行模式,控制构件40用于与机器10所包括的互补凸轮(未显示)进行配合,所述凸轮被布置用于选择性地控制模底34的支撑部件36从高位置向低位置的移动,特别在脱模即取出容器14'时。
优选地,模底34和底架38的锁定部件(未显示)由受控的锁定部件组成,在受控的锁定部件中,锁定部件是“球珠”类型的。
模底34例如包括锁定尾柄,所述锁定尾柄在对着底部的花瓣形型腔的方向上竖直地在下方延伸,所述锁定尾柄用于被接纳在底架38的互补中心槽座中。
有利地,锁定尾柄包括至少一槽口,形成阴式元件,能够当模底34和底架38被组装时接纳形成阳式元件的锁定部件的球珠。
模底34与底架38的锁定部件分别地在至少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锁定位置,在其中,球珠进入锁定尾柄的槽口中,以使模底34相对于底架38保持不动;和
-解锁位置,在其中,球珠是自由的,以允许模底34和底架38分离。
优选地,球珠式锁定部件在所述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移动由致动构件选择性地控制,所述致动构件例如以活塞的形式实施,所述活塞能够由被接纳在锁定部件的相关联的控制腔室中的流体比如压力空气促动。
形成致动构件的活塞在一圆筒中活动安装并与圆筒界定所述控制腔室。
活塞在与球珠的锁定位置对应的至少一闭锁位置和与解锁位置对应的一释放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优选地,活塞抵抗弹性回复部件活动安装,所述弹性回复部件用于将活塞向其闭锁位置自动地回复和因此将球珠向锁定位置回复。
实际上,活塞与位于闭锁位置的球珠有利地配合,以便将球珠闭锁于在锁定尾柄的环形槽口中接合的位置上,借助于此,球珠沿与竖直方向正交的一方向被保持不动,沿竖直方向执行分离,各种意外的解锁是不可能的。
借助于活塞向闭锁位置的自动回复,锁定部件有利地被控制以仅仅获得解锁。
为此,压力空气被输入密封的控制腔室中,以抵抗弹性回复部件,引起活塞从闭锁位置向释放位置的移动,在释放位置中,只要由腔室中容纳的压力空气施加在活塞上的作用力大于通过弹性回复部件在活塞上施加的方向相反的回复力,活塞保持。
活塞占据释放位置,锁定部件的球珠自由地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
优选地,当所述尾柄竖直地移动到底板38的互补槽座中时,球珠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的移动通过与锁定尾柄的一部分的形状配合被引发。
因此,只有活塞占据其释放位置,插入与模底34相固连的锁定尾柄的底板38的槽座中或从中取出是可能的,因为球珠仅仅自由地向解锁位置进行移动。
因此,锁定部件的控制腔室应被供给空气以建立大于回复力的一压力,以便将活塞保持在释放位置,借助于此,从而可实施模底34与底板38的分离或组装,台板在移动方面与支撑部件36相连。
当然,不论是刚刚描述的球珠式锁定部件,还是相关联的控制部件,仅仅构成用于在模底34和与活动的支撑部件36相固连的底板38之间实现锁定作用的一非限定性示例。
此外,不管模具是由两个元件实现或是如本实施例中带有模底34由三个元件实现,两个模制元件28的设计也可是不同的,特别是根据除了包括容器的型腔的一部分的事实,模制元件集成或不集成其它作用,如模具的冷却。
文献FR-2.659.265或FR-2.843.714示出文件夹式模制单元24的实施例,所述模制单元包括由至少两个模制元件28(或半模)组成的模具,所述至少两个模制元件(或半模)分别配有一模制半型腔,它们通过固定部件可拆卸地固定在相关联的两个模座26上。
在文献FR-2.659.265中,由螺钉形成的相关联的固定部件能够在分别地对应于模制元件的固定状态和释放状态的至少两个位置之间被操纵,这由至少一个操作员为此使用合适的工具(螺钉刀,六角扳手等)手动进行。
文献WO-96/33059示出文件夹式模制单元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模制单元包括对这类单元的不同改进。
通过与前述的文献FR-2.659.265的模制单元的结构相比较,模制单元24的结构的不同之处特别是在于,每个模制元件(或半模)分为相区别的两个部分,即根据该文献的术语,一方面是还集成有冷却部件的壳架,和另一方面是包括容器的模制半型腔的壳。
这类壳由于其重量较小,更容易由操作员手动操作,不需要断开与冷却功能相关的流体接头,允许根据所保证的功能优化对于每个部分的材料选择,例如对于壳选择铝。
在图2到图4上所示的模制单元24的实施例中,模制单元24的模具在结构上的设计与文献WO-96/33059中所描述的设计相似。
根据该文献的教导,模具的每个模制元件28从而分别地包括壳和相关联的壳架,对于更为充分的细节将参照该文献。
如在该文献中,每个壳架能够借助于第一固定部件25如螺钉和/或螺栓,可拆卸地固定到相关联的模座26,而壳能够通过称为快速固定部件的其它固定部件42可拆卸地固定在壳架上,所述快速固定部件与在模座和壳架之间起作用的固定部件25是不同的。
因此,术语“模制元件28”以通常的方式用在本说明书中,和特别包括模具的不同实施变型,和特别是前述的实施变型,根据所述前述的实施变型,包括半型腔的每个模制元件28要么是半模,要么由壳和壳架组成。
在图2到图4上所示的模制单元24的实施例中,模制元件28有利地以壳和相关联的壳架的形式呈两个部分实施,不过,固定部件42与在文献WO-96/33059中所描述和所示出的壳的固定部件是不同的。
实际上,文献WO-96/33059的固定部件一方面需要操作员的手动干预,和另一方面需要使得模制单元占据开放位置以允许操作员触及模制单元。
壳架例如通过固定部件25如螺钉可拆卸地分别固定在模座26上,不过有利地保持固定在模座26上,仅仅是具有半型腔的壳在更换模具时被更换。
出于进一步缩短在更换模具时释放和固定每个模制元件28所需的时间的目的,即这里相对于壳架释放和固定壳,申请人发明模制元件的新型固定部件42。
有利地,模制元件28的固定部件42按照申请人在2010年9月6日提交的专利申请PCT/EP2010/063051的教导来实施。
但是,根据机械类型的设计,专利申请PCT/EP2010/063051仅仅构成这类固定部件42的一优选实施例。
作为变型,与模制元件28相关联的固定部件按照申请人在2009年9月7日提交的法国专利申请N°0956074的教导来实施,该文献描述吸引式固定部件,所述吸引式固定部件由受控吸入部件形成,所述受控吸入部件能够引起一种吸盘作用,所述吸盘作用适于将接纳在互补槽座中的每个模制元件28固定在模座26上。
优选地,模制单元24包括将每个模制元件28固定在相关联的模座26上的固定部件42,所述固定部件按照专利申请PCT/EP2010/063051的教导实施。
固定部件42能够将每个模制元件28(这里是壳)可拆卸地固定在相关联的模座26上(这里是被固定至模座的壳架)和在图4上是可见的,图4示出位于开放位置的模制单元24和其模具已被拆卸。
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的固定部件42在图5和图6上详细示出。
按照专利申请PCT/EP2010/063051的教导实施的固定部件42所赋予的优点不受模具结构影响,实际上,所述固定部件能够不加区别地被使用,用于壳在壳架上的固定,如半模在模座上的固定。
在图2到图4上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模制元件28在模座26上的固定部件42从而分别地对应于通过所述固定部件42可拆卸地固定至相关联的壳架上的壳,所述壳架这里通过螺钉和螺栓25可拆卸地固定在相关联的模座26上。
同此,术语“模制元件28”在本说明书中一般性地进行使用,既然将被描述的固定部件42的优点不受模制单元24的结构设计的影响,出于简化在下文中还将一般性地使用术语“模座”。
因此,术语“模座”应被理解为:同等地表示,一方面与形成模制元件28的半模相关联的模座,即设计例如类似于文献FR-2.659.265的设计的模制单元24的情形,和另一方面,由模座形成的子组件,既然壳构成被拆卸和被更换的模制元件28,壳架在模座上固定,即本实施例和前述的文献WO-96/33059的情形。
固定部件42能够选择性地占据至少一固定状态和一释放状态,和根据专利申请PCT/EP2010/063051进行实施,固定部件42在至少一固定位置和一释放位置之间活动地安装。
根据一重要特征,当模制单元24位于闭合位置时,固定部件42能够在所述固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被控制。
对于关于不同实施方式的更为充分的细节,比如这类固定部件42的优点,将参照国际申请PCT/EP2010/063051。
固定部件42包括至少一致动构件44,所述致动构件能够进行滑动以控制固定部件42在所述固定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固定部件42的致动构件44能够从模座单元24外部被控制,以引起每个模制元件28相对于模座26的释放或固定,这无论模制单元24的开放位置或闭合位置。
优选地,固定部件42至少部分地集成在模制单元24的模座26(这里是壳架)的每个边部46内部,和有利地能够将模制元件28固定在竖直朝向的边部48之一和另一上,竖直朝向的边部位于半型腔两侧,分别地平行于转动轴线O。
因此,每个模制元件28包括在其每个边部48上的固定部件42,通过所述固定部件所述元件28在模座26(这里是壳架)的槽座50中固定。
固定部件42分别地包括至少一固定元件和与所述元件相互补的至少另一固定元件,所述至少一固定元件与每个模制元件28相固连,所述至少另一固定元件能够通过致动构件44进行移动。
有利地,致动构件44包括控制部分52,所述控制部分能够从占据闭合位置的模制单元24外被致动。
优选地,与每个模制元件28相固连的所述至少一固定元件是阴式类型的固定元件56,比如槽口,与致动构件44相连的所述至少另一固定元件是阳式类型的固定元件54,比如凸销。
这类固定部件42更为特别地对应在国际专利申请PCT/EP2010/063051中所描述的第三实施方式。
作为变型,固定部件42例如根据专利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来实施,在其中,固定元件54和56是倒置的,致动构件44包括钩件,形成阴式类型的固定元件,而模座元件(壳)包括定位销,形成阳式类型的固定元件。
优选地,每个致动构件44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元件54,其中之一与所述构件44相连接,并插置有弹性机件58,以形成间隙式连接,间隙式连接能够保证每个元件54与另一元件54的良好定位。
致动构件44在槽座60中由每个模座26(这里是壳架)的两个边部46的每个进行承载,致动构件44从槽座在这里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
槽座60横向地敞开和通过可拆卸的闭合元件封闭,以尤其允许致动构件44的安装和保持就位,所述可拆卸的闭合元件比如是边部46上例如通过拧紧固定地附接的一板62,
致动构件44能够借助于致动装置选择性地控制在所述固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的移动。
有利地,固定部件42的每个致动构件44具有由致动器64构成的其本身的相关联的致动装置。
优选地,致动器64是气动作动筒,作为变型是液压作动筒或电动机。
在实施例中,每个致动器64持久性地安装在托架66的内表面上,托架由分别与模座26相连的两个部分实施,以使得所述致动器64装载在模制单元24上。
每个致动器64能够被控制以使得与之相关联的致动构件44选择性地在固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滑动。
有利地,致动器64同时地被控制以释放或固定所述模制元件28和这在模制单元24位于闭合位置时进行。
优选地,固定部件42的致动构件44承载由阳式类型的元件所组成的第一固定元件54,而与第一元件54相互补的第二固定元件56由模制元件28承载。
优选地,致动构件44包括弹性回复机构68,所述弹性回复机构68能够将第一固定元件54连接的致动构件44向固定位置自动地回复,在所述固定位置中,每个第一元件54与一第二元件56进行配合,以保证模制元件28的固定。
将致动构件44在位置的锁定作用能够通过致动器64进行保证。
有利地,单效气动作动筒类型的致动器64能够保证致动构件44在释放位置的锁定,致动器64在致动构件44的控制部分52上施加一作用力,该作用力大于形成弹性回复机构68的弹簧的作用力。
优选地,每个致动构件44包括至少两个阳式类型的第一固定元件54,间隙补偿部件比如弹簧58被设置在元件54之一与致动构件44之间。
图6示出之前在图5上所示的固定部件42的细部视图,固定部件42在固定位置被示出,而模制单元24位于闭合位置。
第一固定元件54,这里是上固定元件,由致动构件44承载,总体上具有平行六面体的形状。
优选地,第一元件54主要包括锁定凸销70和两个闭锁侧面72。锁定凸销70具有总体上呈“V”形的曲形型面,该型面被接纳在槽口的补充槽座74中,所述槽口形成模制元件28中实施的第二固定元件56。
槽口56还包括总体上平坦的水平面76,当第一固定元件54跟随被致动器64移动的致动构件44,与凸销54插入槽口56或离开到槽口56外相对应地,在固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时,锁定凸销70经过该水平面。
当第一元件54与固定部件42的第二元件配合以将模制元件28保持在位时,对抗固定部件42施加的作用力的模制元件28通过与其相连的第一元件54在固定部件42上、和特别地在致动构件44上施加作用力,所述作用力趋向于引起转动运动和因此引起扭转应力。
有利地,设置止转部件,以闭锁所述致动构件44转动,以对抗促动致动构件44的所述扭转力。
优选地,固定部件42包括止转部件,止转部件能够锁定由致动构件44所承载的并与该致动构件转动固连的第一固定元件54,以抵消所述扭转力,否则所述扭转力施加在致动构件44上。
优选地,致动构件44的止转部件由与每个第一元件54相对的竖直面72构成,在固定位置,竖直面分别与和槽座60相邻的边部46的支承面78、及与板件62所形成的元件的表面80的一部分配合。
有利地,致动构件44的止转部件的一部分72与所述机构44移动相连,并能够与同模座26固连的另一部分78、80配合。
通过与文献WO-96/33059中所描述的固定部件进行比较,刚刚描述的固定部件42通过使用与固定部件42的致动构件44相关联的致动器46,尤其允许在固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的控制自动化。
有利地,当模制单元24位于闭合位置时,固定部件42允许释放(或固定)模制元件28,借助于此,如图4上所示的组合模具能够以可运送的单元子组件的形式,特别是通过如在国际专利申请PCT/EP2010/063051中所描述的有利地能够通过自动臂被移动的夹持部件取出。
模制单元24包括模制单元24的打开和闭合装置82,所述打开和闭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构件84,所述控制构件能够使模座26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开放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
每个模座26包括形成铰链的铰接部件86,铰接部件沿纵向方向被布置在模制单元24的后侧,并确定转动轴线O,模座26围绕转动轴线O在开放和闭合位置之间枢转。
为了对移动进行控制,打开/闭合装置82包括连杆88,分别地这里是与每个模座26相关联的一对连杆88。连杆88的第一端部与相关联的模座26之一或另一相连,而所有连杆88的另一端部与公共铰接轴A相连接。
根据公共铰接轴A沿纵向方向从后向前被移动以使之靠近转动轴线O、或相反地从前向后被移动以使之远离转动轴线O,引起模座26彼此的远离,即引起模制单元24的打开,或相反地,引起模座26彼此的靠近,即引起模制单元24的闭合。
模座26从而能够通过分别地围绕转动轴线O在至少一闭合位置和一开放位置之间枢转,彼此相互分开。
为了控制公共铰接轴A的这种运动,使用件能够作用在控制构件84上的致动部件,如至少一滚轮。
在称为生产模式的运行模式,致动部件例如由至少一凸轮组成,所述至少一凸轮用于与形成控制构件84的滚轮进行配合,以选择性地控制模制单元24的打开和闭合。
优选地,形成控制杆的控制臂89插置在控制构件84和公共铰接轴A之间,以形成行程放大器,所述控制臂89的一端部与公共铰接轴A相连和另一端部通过轴体87与控制构件84相连接。
对于关于模制单元的这类打开/闭合装置82的更为充分的细节,将例如参照文献FR-2.843.714。
模制单元24包括模制单元24的锁定装置90,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至少一控制构件92,所述控制构件能够致动模制单元24的锁定部件。
锁定装置90被布置在模制单元24的前部分,即纵向地对着转动轴线O和打开/闭合装置82。
锁定装置90用于保证在模制单元24的闭合位置两个模座26的锁定。
锁定装置90的锁定部件例如包括两个分别是阳式类型的和阴式类型的半锁具,所述两个半锁具与模座26相关联和能够相互配合以将模制单元24在闭合位置保持。
因此,锁定装置90特别是具有这样的作用,在生产时,防止在预型件14的成型转变操作时的各种意外打开。
作为说明,提请注意的是,对于吹制或拉伸-吹制成型,最终的吹制压力可达到40巴。
锁定装置90更为特别地在图7的剖视图上详细示出。
半锁具每个包括至少一凸出的分支部分,优选地这里对于左侧模座26的半锁具是单分支部分94,和对于右侧模座26的半锁具是双分支部分96。
半锁具的各自分支部分94、96在一个朝另一个的方向上横向地指向和在竖直方向相互岔开,以使得在如通过图7所示的闭合位置,分支部分相互贯穿。
因此,每个分支部分94被接纳在两个分支部分96之间,所述两个分支部分沿竖直方向在上方和下方定位。
优选地,阴式类型的半锁具的每个分支部分94包括开口98,沿竖直轴延伸的所述开口穿过所述分支部分94,而阳式类型的半锁具的每个分支部分96沿竖直方向滑动支撑锁定指状件100。
锁定装置90包括传动部件102,传动部件在移动方面,这里是在滑动方面与锁定指状件100相连,与互补开口98形成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活动安装的锁定部件。
有利地,每个锁定指状件100与连接臂104相固连,连接臂本身在移动方面与传动部件102相固连。
传动部件102在锁定位置(低位置)和解锁位置(高位置)之间的滑动通过控制构件92进行控制,控制构件92优选地由与驱动部件102如轴体相固连的滚轮形成。
因此,模制单元24的锁定装置90包括锁定部件98、100的控制构件92,锁定部件在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锁定位置,在其中,模制单元24的模座26通过所述锁定部件98、100被保持在闭合位置,和
·解锁位置,在其中,模座26在闭合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自由进行移动。
在机器的称为生产模式的运行模式,由滚轮组成的控制构件92(在图7上以轮廓线示出)用于与互补的凸轮部件进行配合,以在所述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控制锁定装置90的所述锁定部件98、100。
参照图1,这类凸轮部件被布置在机器10中,位于预型件14的输入区域Zi和容器14'的送出区域Ze附近,以致动形成锁定装置90的控制构件92的滚轮。
已知地,其它凸轮部件也被布置在这些相同的区域Zi和Ze中,以致动打开/闭合装置82的控制构件84,以选择性地在预先解锁之后,控制模制单元24的打开,继而模制单元24的闭合,以便能够插入预型将14或取出容器14'。
有利地,锁定装置90包括弹性回复部件106,所述弹性回复部件能够将锁定部件98、100向锁定位置自动地回复。
优选地,部件106通过弹性回复弹簧形成,所述弹性回复弹簧被形成传动部件102的轴体在中心穿过,所述弹性回复弹簧的端部之一承靠在钵形件107上而另一端部承靠在固定至传动部件102并承载控制构件92的支撑件108上。
对于关于这类锁定装置90的结构和运行的更为充分的细节,将可例如参照文献FR-2.646.802,该文献描述设计整体上相似的一锁具。
有利地,模制单元24的锁定装置90包括闭锁机构110,所述闭锁机构与锁定部件98、100相关联。
这类闭锁机构110更为特别地在图7和图8上可见。
有利地,机构110包括闭锁部件112,如滑块,闭锁部件能够在息止位置(图7)和闭锁工作位置(图8)之间选择性地被控制,息止位置与锁定装置90的锁定位置相关联,闭锁工作位置与锁定装置90的解锁位置相关联。
闭锁工作位置对应这样的位置,在其中,所述闭锁部件112使锁定部件98、100在解锁位置保持不动。
优选地,闭锁部件112包括由凸销114形成的阳式闭锁部分,凸销能够进入传动部件102的互补的阴式部分中,互补的阴式部分这里由一槽口116形成。
借助于在闭锁部件112的凸销114与传动部件102的槽口116之间的形状配合,在控制构件92上存在或不存在施加解锁力的情况下,传动部件102被保持不动和从而不再能够向锁定位置滑动。
在不存在通过机构110进行的闭锁的情况下,这种返回到锁定位置将自动地由弹性回复部件106引发。
闭锁部件112这里沿横向方向在平移方面活动地安装,即正交于竖直方向,锁定部件98、100的传动部件102沿竖直位置在所述息止位置和闭锁工作位置之间延伸。
有利地,闭锁机构110包括使闭锁部件112向闭锁工作位置回复的弹性回复机构118。
有利地,闭锁部件112能够抵抗所述弹性回复机构118、通过控制元件从工作位置向息止位置进行移动。
优选地,控制元件由分支部分94之一形成,所述分支部分之一能够与固连于闭锁部件112的指状件120进行配合,以在模制单元24的模座26闭合时自动地引起机构110的解锁。
指状件120横向地凸出延伸超过由凸销114形成的阳式部分,和延伸到由分支部分96所界定的槽座,在其中,分支部分94用于在闭合位置被接纳,所述分支部分94的端部从而与所述指状件120的端部进行配合,以引起闭锁部件112从闭锁工作位置向息止位置的横向滑动,和这对抗弹性回复机构118进行。
因此,自模座26打开开始起,当分支部分94在分支部分96之间脱离和不再促动指状件120时,闭锁部件112自动地向闭锁工作位置回复,在闭锁工作位置中,插入槽口116中的凸销114保证锁定部件98、100在解锁位置保持不动。
当然,在图7和图8上所描述的和所示出的锁定装置90仅仅作为非限定性示例提供。
现在将根据本发明描述用于为容器14'的制造机器10配备的模制单元24更换模具的自动化系统的一实施方式。
根据在下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自动化系统1特别地、但非惟一地被使用于按照参照图2到图8在前文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模制单元24的模具更换。
自动化系统1包括至少一控制模块M,所述控制模块能够使被实施以操作模制单元24的完整模具更换的全部或至少一部分操作自动化。
系统的控制模块M能够占据至少:
-待命状态,其与机器10的称为生产模式的一运行模式相关联,以通过机器制造容器,和
-使用状态,其与机器10的称为干预模式的另一运行模式相关联,在其中,所述模块M能够选择性地控制模制单元24的至少锁定装置90和打开与闭合装置82。
控制模块M包括至少一第一致动装置122,所述第一致动装置与模制单元24的锁定装置90相关联。
第一致动装置122包括第一操纵部件124,当模制单元24占据相对于所述模块M确定的基准位置时,所述第一操纵部件能够与锁定装置90的控制构件92进行配合,以使锁定部件98、100在所述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控制。
图9示出占据相对于控制模块M确定的所述基准位置的模制单元24。
更为确切地说,通过控制带动机器10的循环输送装置22转动,直到使得单元24相对于模块M正确地定位,所述模制单元24被引导至基准位置。
优选地,模块M占据相对于机器10固定的一位置,和模制单元24连续地被导引至基准位置中,以更换模具。
一旦达到确定的基准位置,模制单元24沿着模具更换循环保持在所述基准位置中,和在模制单元24和控制模块M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对运动或移动。
有利地,第一操纵部件124相对于模块M在至少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第一位置PV1,其对应模制单元24的锁定装置90的锁定部件98、100的锁定位置;和
-第二位置PV2,其对应模制单元24的锁定装置90的锁定部件98、100的解锁位置。
控制模块M包括至少一第二致动装置126,所述至少一第二致动装置与模制单元24的打开和闭合装置82相关联。
控制模块M包括第二操纵部件128,所述第二操纵部件与第一致动装置122的第一操纵部件124是不同的。
当模制单元24占据相对于所述模块M确定的所述基准位置时,第二操纵部件128能够与打开/闭合装置82的控制构件84进行配合,以选择地控制模制单元24的打开和闭合。
有利地,第二操纵部件128相对于模块M在至少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第一位置PL1,其对应模制单元24的闭合位置;和
-第二位置PL2,其对应模制单元24的开放位置。
借助于这类控制模块M,系统能够在模制单元24的模具更换循环时使所述装置90和82的控制构件92和84的至少致动自动化。
第一致动装置122包括至少一第一致动器130,以使形成所述第一操纵部件的第一操纵机构124在至少第一位置PV1和第二位置PV2之间选择性地移动。
第一操纵机构124根据竖直方向,即从低向高和反之从高向低,在平移方面活动安装,和通过第一致动器130被带动移动,所述第一致动器有利地由控制模块M的控制单元(未显示)管控。
第二致动装置126包括至少一主致动器132,以使形成所述第二操纵部件的第二操纵机构128在至少第一位置PL1和第二位置PL2之间选择性地移动。
第二操纵机构128根据纵向方向,即从前向后和反之从后向前,在平移方面活动安装,和通过主致动器132被带动移动,所述主致动器由控制模块M的控制单元(未显示)管控。
优选地,打开和闭合装置82的控制构件84的第二操纵部件128由受控夹钳128组成,所述夹钳包括两夹爪136和138,至少所述夹爪之一136相对于另一夹爪138活动安装。
有利地,所述夹爪136和138至少之一136在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夹钳128的息止位置,在其中,夹爪136和138相互分开,和
-夹钳128的作业位置,在其中,所述夹爪136和138相靠近以与所述第二控制构件84进行配合。
有利地,模块M的第二致动装置128包括至少一个副致动器134,以在夹钳128的所述息止位置和作业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所述至少一个活动夹爪136。
夹钳128的活动夹爪136通过与之相关联的副致动器134被选择性地移动,以使之与另一夹爪138相靠近或远离,以使得所述夹爪136和138相应地占据夹钳128的所述作业位置或息止位置。
在夹钳128的息止位置,夹爪136和138隔开一给定距离,所述给定距离大于形成模制单元24的打开/闭合装置82的控制构件84的滚轮的尺寸,借助于此,当模制单元24特别是被引导至垂直于控制模块M确定的基准位置时,在所述控制构件84和夹钳128之间不产生任何干扰。
在夹钳128的作业位置,夹爪136和138通过主致动器132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PL1、PL2之间一起被带动移动,和从而带动在位于作业位置的夹钳128的夹爪136和138之间定位的所述控制构件84。
优选地,夹爪136和138根据纵向方向在导向部件140上比如在两平行导轨上在平移方面活动安装。
在图9和之后的附图上示出的第一操纵部件124仅仅组成操纵机构的一实施例。
实际上,模制单元24的锁定装置90包括锁定部件98、100向锁定位置的弹性回复部件106,操纵机构124具有这样的作用:与控制构件92进行配合,以从由于存在所述弹性回复部件106而自动地取得锁定起,引起锁定部件98、100的解锁。
操纵机构124通过第一致动器130,沿与从第一位置PV1向第二位置PV2的平移对应的解锁行程,竖直地向上进行移动,在第二位置PV2中,操纵机构124对抗弹性回复部件106,用推力促动控制构件92。
作为变型,根据锁定装置90的设计,通过在控制构件92上应用拉力,通过操纵机构124获得解锁。
实际上,还存在锁定装置90,在其中,通过施加拉力,例如根据竖直方向从上向下施加拉力,获得解锁。
在不存在向锁定装置90的锁定部件98、100的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一或另一弹性回复的弹性回复部件106的情况下,第一操纵部件124能够与控制构件92进行配合,以引起解锁和锁定。
有利地,锁定装置90包括闭锁机构110,所述闭锁机构能够将锁定部件98、100闭锁在解锁位置,特别地当所述锁定装置90也包括所述锁定部件98、100向锁定位置弹性回复的弹性回复部件106时。
如前文所述,自模座26打开开始起,当分支部分94从分支部分96之间脱离和不再促动指状件120时,闭锁部件112向闭锁工作位置自动地回复,在闭锁工作位置中,插入在槽口116中的凸销114保证锁定部件98、100在解锁位置保持不动。
在第一致动装置122的操纵机构124已引发解锁的情况下,模座26的打开继而通过第二致动装置126进行控制并且,自模座26之间达到足够间距起,引起闭锁部件112向锁定部件98、100的闭锁工作位置的自动回复。
在存在闭锁机构110的情况下,操纵机构124从而可停止与锁定装置90的控制构件92进行配合,这是因为锁定部件98、100在解锁位置被闭锁。
然而,由于存在向锁定位置弹性回复的弹性回复部件106,也将可以理解的是,在指状件120上意外施加的作用力会引起锁定部件98、100的意外解锁,由于弹性回复部件106锁定部件将紧接着向锁定位置回复。
这是形成第一操纵部件的操纵机构124在进行模制单元24的解锁后有利地被保持在第二位置PV2中的原因。
操纵机构124和第一致动器130围绕转动轴线B,相对于模块M,与枢转安装的支承臂125固连安装,借助于此,操纵机构124能够在移动方面随循例如控制构件92,当模制单元24的打开由第二操纵部件128通过将打开/闭合装置82的控制构件84向对应模制单元24的开放位置的位置致动来执行时,模具更换循环的第一阶段继续进行。
有利地,控制模块M包括连接部件142,所述连接部件能够将第一致动装置122的第一操纵部件124与第二致动装置126的第二操纵部件128相连移动。
借助于连接部件142,通过避免由闭锁部件112的不期望的解锁引起的锁定部件98、100的各种锁定风险,来有利地提高安全性。
实际上,在闭锁部件112的意外解锁的情况下,占据第二位置PV2的第一操纵机构124从而闭锁锁定装置90的控制构件92,和这使得避免位于锁定位置的锁定部件98、100通过弹性回复部件106的自动回复。
优选地,连接部件由至少一连杆142组成,所述连杆的一端部与第一致动装置122的第一操纵部件124相连,和另一端部与第二致动装置126的第二操纵部件128相连。
更为确切地说,连杆142在其端部之一与夹钳128的夹爪138相连,夹爪通过主致动器132被带动移动,和在其另一端部与围绕转动轴线B枢转安装的操纵机构124的支承臂125相连。
借助于此,当第二操纵部件128在分别地对应模制单元24的闭合位置和开放位置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PL1和PL2之间进行移动时,占据对应解锁位置的第二位置PV2的第一操纵部件124被保持与锁定部件98、100的控制构件92持久性地接触。
通过连杆142形成的连接部件允许将锁定装置90持久保持在解锁位置,第一操纵机构124与控制构件92进行配合,而无论模制单元24的开口角度如何。
因此,不受存在或不存在闭锁机构110的影响,锁定装置90有利地被保持在解锁位置。
控制模块M包括底座144,在底座上安装至少第一致动装置122和第二致动装置126。
优选地,控制模块M占据相对于机器10固定的一位置,和模块M的底座144有利地固定在机器10的机架上,作为变型固定在地面上。
因此,当机器10位于称为生产模式的运行模式,模制单元24通过循环输送装置22被带动转动时,模块M的装置122,126的操纵部件124,128特别是不应干扰模制单元24的装置82,90的控制构件84,92。
有利地,所述第一和第二致动装置122和126的至少致动器组成控制模块M在分别的待命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的状态切换部件。
在控制模块M的待命状态,副致动器134带动活动夹爪136,以使得夹钳128占据息止位置,在息止位置中,控制构件84能够在夹爪136和138之间经过,由于它们的间距而不与之一或另一接触。
在控制模块M的待命状态,第一致动器130能够将第一操纵部件124向位置PV0移动,在所述位置中,所述第一部件124被收起,以不与模制单元24的锁定装置90的控制构件92发生干扰。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操纵机构124根据竖直方向,向下平移移动,至到达位于第一位置PV1下方的所述位置PV0。
作为变型,控制模块M相对于机器10活动安装,和在分别对应待命状态和使用状态的至少两个位置之间被移动。
借助于第一致动装置122和第二致动装置126,当控制模块M处于使用状态时,在模具更换循环的第一拆卸阶段时实施的模制单元24的解锁和打开操作,以及在模具更换循环的第二安装阶段时的闭合和锁定操作,被完全自动化。
有利地和通过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相比较,控制模块M允许消除用于实施所述解锁和锁定操作、以及在先前都手动执行的打开和闭合操作的至少一操作员的各种干预。
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模块M从而特别地允许缩短模具更换循环的时间。
不过,出于进一步缩短模具更换循环的时间的目的,申请人提出一种整体解决方案,在其中,用以实施模具更换所要求的所有操作被自动化。
借助于固定部件42,比如由申请人所发明的固定部件,模制元件28的释放或固定操作也能够被自动化。
有利地,固定部件42通过优选由模块M的控制单元进行管控的相关联的致动器64,在固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被选择性地进行控制。
模制元件28特别地能够通过这类固定部件42被释放,而模制单元24占据闭合位置,借助于此,如此释放的模制元件28能够以可运送的单位子组件(或组合模具)的形式,通过包括夹持部件——有利地与自动臂相关联——的传送装置自动地被取出,以在模制单元24打开时自动地进行这类可运送的单元子组件的取出。
有利地,系统的控制模块M包括第三致动装置146,所述第三致动装置与固定部件42相关联。
第三致动装置146能够选择性地控制固定部件42,以引起状态切换,所述状态切换对应于模具的所述至少两个模制元件28中的每个相对于相关联的模座26的释放或固定。
第三致动装置146包括至少一致动器,当模制单元24占据闭合位置时,所述至少一致动器能够与固定部件42的至少一致动构件44进行配合,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模制元件28之一相关联,借助于此,所述致动器能够在至少一固定位置和一释放位置之间控制固定部件42。
在实施方式中,第三致动装置146的所述至少一致动器由致动器64组成,所述致动器用于与固定部件42的致动构件44的控制部分52进行配合。
模制元件28的固定部件42的每个致动构件44与致动器64相关联,以使得,由于所述两个模制元件28的每个固定在其两个边部48上,第三装置146这里包括四个致动器64。
优选地,所述致动器64通过托架66与模制单元24固连安装,以使得所述致动器64在机器10的模制单元24上持久性地装载。
作为未显示的变型,所述至少一致动器通过控制模块M承载,和不是由模制单元24承载,借助于此,与固定部件42相关联的第三致动装置146的致动器数被减少,所述致动器能够被使用于连续地处理机器10的模制单元24,而每个不包括比如气动作动筒的致动器。
根据这类变型,第三致动装置146从而包括至少一致动器,所述至少一致动器与操纵部件相关联,所述操纵部件在至少一息止位置和一作业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作业位置对应这样的位置,在其中,所述操纵部件能够选择性地与致动构件44的至少一控制部分52进行配合,以通过固定部件42尤其引起模制元件28的释放。
有利地,固定部件42包括致动构件44向固定位置弹性回复的弹性回复机构68,第三致动装置146的致动器64通过控制模块M的控制单元被管控,以通过固定部件42选择性地引起模制单元28的释放。
借助于与致动构件44相关联的弹性回复机构68,模制元件28的固定能够通过控制致动器64自动地取得,以使得对抗弹性回复机构68,中止由所述致动器64在固定部件42的致动构件44的控制部分52上应用释放力。
作为未显示的变型,固定部件42包括闭锁部件,所述闭锁部件能够对抗弹性回复机构68在对应释放位置的一位置中闭锁致动构件44。
优选地,致动器64是气动类型的作动筒,所述作动筒由控制模块M、作为变型由模制单元24选择性地供给空气。
有利地,控制模块M包括称为供能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供能部件,所述供能部件能够为与固定部件42相关联的至少所述第三致动装置146选择性地进行供能,以选择性地控制固定部件42和引起与模具的所述至少两个模制元件28的每个的释放或固定相对应的状态切换。
优选地,通过供能装置所提供的能量是压力空气,特别地被给送到分别地与固定部件42的每个致动构件44相关联的致动器64上。
优选地,模块M包括单一的压力空气供给装置,所述装置能够一方面对与固定部件42相关联的所述致动器64进行供给,和另一方面对在底架38和模底34之间起作用的锁定部件的致动部件进行供给。
所述空气供给部件将在后文更为详细地进行描述。
作为变型,模块M包括至少两个供给装置,所述至少两个供给装置是相似的和有区别的,它们之一与模制元件28的固定部件42的致动器相关联,和另一与将模底34与底架38锁定的锁定部件相关联。
在前文参照图2到图4所描述的实施例中,模制单元24的模具此外包括两个模制元件28,一模底34。
在申请人的解决方案中,借助于具有三个模具部分的可运送的单位子组件的构成,模底34有利地与两个模制元件28同时地被取出模制单元24外或插入模制单元24中。
在实施例中,模底34包括一凸缘33,在模具的接合位置,凸缘与每个模制元件28的一互补部分进行配合,以使得模底34从而通过形状配合沿竖直方向被保持不动和通过所述模制元件28被紧围。
在图4上示出一模具,所述模具被取出模制单元24外和形成这类可运送的单元子组件,所述可运送的单位子组件从而包括所述两个模制元件28和模底34。
两个模制元件28和模底34应被保持在一起,以形成这类可运送的单元子组件。有利地,保持作用通过前述的传送装置的夹持部件进行保证,和模具包括至少一部分,所述至少一部分能够当模制单元24占据闭合位置时由夹持部件进行握持。
然而,为了能够将形成这类可运送的单位子组件的模具取出模制单元24外,模底34应被释放,如通过固定部件42释放模制元件28,即模底34应被解锁,继而从底架38和支撑部件36分开。
有利地,控制模块M包括第四致动装置148,所述第四致动装置与模具的所述至少两个模制元件28的互补的模底34的支撑部件36相关联。
第四致动装置148能够选择性地引起在解锁后所述模底34和相关联的支撑部件36的至少分离。
有利地,第四致动装置148能够被使用,以在模底34与相关联的支撑部件36、更为特别地与底架38的装配循环的第二阶段时,进行控制。
第四致动装置148包括通过至少一致动器152移动的至少第四操纵部件150,以选择性地带动所述支撑部件36移动。
第四操纵部件150能够与控制构件40进行配合,以带动所述支撑部件36根据竖直方向,分别地在高位置和低位置之间滑动,以便选择性地引起模底34与相关联的支撑部件36的底架38之间的分离或装配。
在前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中,仅仅如果锁定部件、例如球珠式锁定部件占据解锁位置,模底34与底架38-支撑部件36组件的分离及装配可被执行。
因此,模底34和底架38的解锁应在第四操纵部件150控制模底和底架的分离之前被执行。
如前文所阐述的,在底架38和模底34之间的解锁通过给控制腔室供给空气获得。
根据模底34的锁定部件的该实施例,通过在所述控制腔室中所容置的压力空气所应用的作用力对抗弹性回复部件引起活塞从对应于球珠的锁定位置的闭锁位置移动到对应于解锁位置的释放位置。
有利地,控制模块M包括第五装置154,称为第五供给装置,包括供能部件156,所述供能部件能够选择性地进行供能。
优选地,这里通过第五供给装置154提供的能量是压力空气。
有利地,第五供给装置154能够为与固定部件42相关联的至少所述第三致动装置146选择性地进行供能,特别地被给送到分别地与根据实施例的固定部件42的每个致动构件44相关联的致动器64。
有利地,第五供给装置154能够为模底34的锁定部件选择性地进行供能,以在这里通过活塞在对应锁定和解锁位置的闭锁和释放位置之间的移动,引起所述锁定部件的状态切换。
供给部件156相对于控制模块M在至少一供能位置和一等待位置之间活动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供能位置中,与能量源相连接的所述供能部件156与模制单元24相连接,以能够提供所述能量,在所述等待位置中,与模制单元物理分开的供能部件156不能够提供能量。
在供能位置,供能部件156能够为与固定部件42相关联的致动器64供给空气,和给模底34的锁定部件进行供给。
在供能位置,与能量源相连接的所述供能部件156为与模制元件28的固定部件42相关联的所述致动器64供给空气,借助于此,所述致动器64能够引起固定部件42的致动构件44从固定位置到释放位置的移动,以引起模制元件28的释放。
在等待位置,供能部件156不再能够对与固定部件42相关联的所述致动器64进行供给,和在实施例中,固定部件42的致动构件44从而通过弹性回复机构68向固定位置自动地回复。
有利地,在模制单元24的托架66上装载的致动器64不再能够致动固定部件42的致动构件44,所述致动器64因此惟一地通过第五供给装置154的供能部件156进行供给。
在供能位置,与能量源相连接的所述供能部件156为所述控制腔室供给空气,引起活塞从闭锁位置向释放位置的移动,以引起所述模底34和相关联的支撑部件36的底架38的解锁。
在等待位置,供能部件156不再能够对模底34的所述锁定部件进行供给,和在实施例中,控制腔室不再被供给空气,活塞从而通过弹性回复部件向对应于球珠式锁定部件的锁定位置的闭锁位置回复。
第五供给装置154包括至少一致动器158,所述至少一致动器能够带动供能部件156在所述供能位置和等待位置之间移动。
优选地,供能部件156根据竖直方向通过所述致动器158在对应于等待位置的低位置和对应于供能位置的高位置之间平移移动。
有利地,致动器158能够通过控制模块M的控制单元被管控,以选择性地控制供能部件156的位置。
有利地,当机器10位于称为生产模式的运行模式时,在对应于等待位置的低位置,供能部件156不能与模制单元24发生干扰。
致动器158对于第五供给装置154组成相对于模块M的状态切换部件,所述低位置或等待位置对应模块M的待命状态,和高位置或供能位置对应使用状态。
有利地,致动器158通过模块M的控制单元被管控,以将供能部件156从等待位置向供能位置移动,一旦占据供能位置,第五供给装置154从而能够一方面为致动器64供给空气,和另一方面为模底34的锁定部件的控制腔室进行供给,这使得分别地引起,通过致动致动构件44由固定部件42释放模制元件28,和模底34相对于底架38的解锁。
供能部件156更为特别地在图10上可见。
根据实施方式,供能部件156包括至少一连接部件160,形成发送器,能够通过致动器158在所述供能位置和等待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连接部件160包括一出口孔162,所述出口孔连接到能量源(未显示),所述能量源能够选择性地或持久性地给送压力空气。
模制单元24包括连接部件164,形成接收器,与连接部件160是互补的。
连接部件164通过模制单元24的托架32承载和还包括进口孔166。
有利地,至少所述连接部件160或164包括密封部件(未显示),如垫圈。
优选地,密封部件与形成发送器的连接部件160相固连。
在供能位置,所述连接部件160和164一起配合,和密封连接在连接部件160和164之间实施,以使得压力空气从出口孔162向进口孔164流动。
有利地,出口孔164与供能部件(未显示)相联通,所述供能部件能够给送由模块M的第五供给装置154所提供的空气。
与固定部件42相关联的致动器64例如经过在托架66中实施的导管进行供给,和空气通过挠性管道从出口孔164被载送到托架66,所述挠性管道在其每个端部包括快速连接部件。
有利地,控制模块M包括控制部件168,如果模底34通过在模底34和相关联的支撑部件36的底架38之间起作用的锁定部件被正确锁定,所述控制部件能够进行控制。
优选地,模底34的锁定控制部件168由与第四致动装置148的操纵部件150相关联的所述致动器152组成。
实际上,第四致动装置148的致动器152能够根据称为使用模式的第一运行模式被选择性地进行控制,以引起模底34和包括底架38的相关联的支撑部件36的分离或装配。
有利地,第四致动装置148的致动器152也能够根据称为控制模式的第二运行模式被选择性地进行控制,以控制使得模底34在支撑部件36的底架38被正确地锁定。
在第二运行模式中,模底34的锁定控制通过控制第四操纵部件150来实施,以使得,当锁定在模底34和底架38之间正确地被实施时,所述部件150在支撑部件36的控制构件40上施加向下的拉力,操纵部件150从而不能分离所述模底34和支撑部件36的底架38。
因此将可以理解,在该第二运行模式中的控制操纵与在第一运行模式中所执行的操纵是相同的,以在预先地向解锁位置控制模底34的锁定部件之后,引起模底34和支撑部件36的底架38的分离。
在不完善的锁定的情况下,操纵部件150引起模底34和支撑部件36的底架38的分离,模块M的控制单元从而有利地发出报警,比如错误信号。
有利地,控制单元控制模块M和模制单元24的不同装置,以重新进行模底34和支撑部件36的底架38的装配和锁定。
有利地,控制模块M包括控制装置170,所述控制装置与模具的模制元件28的固定部件42相关联。
控制装置170用于控制使得,模具的所述至少两个模制元件28在相关联的模座26上的固定是有效的,即良好地实施的。
有利地,控制装置170包括控制部件172,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由所述至少一致动器64所包括的活动构件65所占据的位置确定模制元件28的固定正确与否。
优选地,固定的控制部件172由至少一传感器174组成,所述至少一传感器与每个致动器64相关联和能够根据构件65的位置确定所述固定部件42占据固定位置。
实际上,构件65在移动方面与固定部件42的致动构件44相连,以使得,在固定位置,当致动构件44通过弹性回复机构68向下回复时,所述构件65从而被移动以占据控制部件172的所述传感器174所控制的一确定位置。
优选地,传感器174是感应类型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能够确定每个致动器64的构件65是否良好地占据对应于固定部件42的固定位置的确定位置。
有利地,控制部件172能够占据至少一息止状态和一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中,所述控制部件172能够确定由所述固定部件所占据的位置。
优选地,控制部件172,这里是传感器174,与至少一支承臂176相固连,所述至少一支承臂在移动方面通过相关联的致动器178进行控制,在控制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实际上,每个传感器174应被定位在致动器64的下方,以在机器10的生产运行模式对构件65的位置进行控制,从而在包括传感器174的支承臂176和模制单元24,特别是模底34的支撑部件36之间存在干扰。
这是当模块M处于对应于机器10的生产运行模式的待命状态时,控制部件172应能够被收起的原因。
优选地,传感器174的支承臂176围绕竖直定向轴C在转动方面活动安装和通过致动器178在所述控制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在移动方面被控制。
有利地,控制部件172能够占据至少一控制位置,对应于工作状态,在该位置中,所述控制部件172相对于与固定部件42相关联的所述致动器64定位,以确定由所述固定部件42占据的位置和对应于息止状态的收起位置。
有利地,控制部件172的所述支承臂176和相关联的致动器178组成控制部件172在分别地对应于模块M的使用状态和待命状态的所述工作状态和息止状态之间切换的状态切换部件。
感应类型的传感器174仅构成一非限定性实施例,作为变型控制部件172通过比如与图像处理软件相联系的摄像机的控制部件组成。
根据该变型,控制部件172与控制模块M相固连,和能够远程执行固定部件42的状态或位置控制。
有利地,控制模块M包括止挡部件180,所述止挡部件能够选择性地起作用,以在到达闭合位置之前,临时性地将模制单元24闭锁在一给定的位置中,对于所述给定的位置,固定部件42能够占据称为预固定位置的一位置,所述预固定位置对应这样一位置:在所述位置中,固定部件42局部地嵌接,而不达到固定模制元件28的固定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止挡部件180优选地与打开/闭合装置82的第二致动装置126相关联。
止挡部件180选择性地与打开和闭合装置82的控制构件84的第二操纵部件128进行配合,以临时性地将模制单元24在所述给定位置中闭锁。
在其中模制单元24被闭锁的给定位置对应邻近闭合位置的一位置,和通过在模座26之间存在确定的间隙或存在间距为特征,所述给定位置对应于由固定部件42所进行的模制元件28的预固定位置。
在预固定位置,凸销54开始在槽口56中嵌接,不过模制元件28既不固定,也不紧贴槽座50的壁体。
止挡部件180用于避免或至少限制使得,扭转力不促动固定部件42和特别地包括凸销54的致动构件44。
止挡部件180在至少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收起位置,在其中,止挡部件180不与打开/闭合装置82的控制构件84的第二操纵部件128发生干扰,所述第二操纵部件128在第一和第二位置PL1、PL2之间的移动方面自由地被控制,和
-展开位置,在其中,止挡部件180能够与第二操纵部件128进行配合,以将模制单元24在所述给定位置中临时性地闭锁,在所述给定位置中,模制元件28的固定部件42能够占据所述预固定位置。
有利地,止挡部件180包括止挡元件182,所述止挡元件通过相关联的致动器184在所述展开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致动器184能够选择性地在移动方面,这里是在沿竖直方向的平移方面,控制所述止挡元件182,以使所述止挡元件从收起位置移动到展开位置,在所述展开位置中,所述止挡元件182与第二止挡元件186进行配合,所述第二止挡元件是与止挡元件182互补的,在移动方面与夹钳128的夹爪138和主致动器132相连,如在图10上可见。
因此,当主致动器132在打开和闭合装置82的控制构件84上从后向前纵向地施加拉力,以引起模制单元24的模座26的闭合时,所述第二止挡元件186与止挡元件182相接触,在展开位置,所述止挡元件182位于其轨迹上和从而中断模制单元24的闭合行程。
有利地,当控制模块M处于待命状态时,止挡部件180占据所述收起位置,以使得相关联的致动器184组成状态切换部件。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化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未显示),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根据确定的次序通过同步管控所述控制模块M的第一和第二装置122和126的至少致动器130,132和134,来控制所述至少一控制模块M,以自动地实施模制单元24的模具更换操作的至少一部分。
有利地,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模块M的全部致动器,特别地致动器152、158、178和184以及与固定部件42相关联的致动器64。
控制单元能够同步地管控一方面控制模块M的至少第一和第二装置122、126,和另一方面,称为组合模具的模具传送装置(未显示),所述组合模具由所述至少两个模制元件28组成,所述至少两个模制元件通过用于将所述模制元件接合在一起以形成可运送的单元子组件的部件被保持在接合位置中。
有利地,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一头部,所述至少一头部包括夹持部件,当模制单元24位于闭合位置时,所述夹持部件能够与组合模具的至少一部分——对夹持部件是可达的——进行配合,以在模制单元24的开放位置将组合模具取出到模座26之外,和/或在模制单元24的开放位置将组合模具插入所述模座26之间。
在实施方式中,自动化系统包括控制模块M,作为变型系统包括至少两控制模块M,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系统1的控制单元同时地或连续地进行控制,以执行模具更换循环,而不改变相关联的模制单元24的确定的基准位置。
有利地,该一个或多个控制模块M被布置在机器10的一个或每个干预区域中,所述区域在图1上分别地被标记为Z1,Z2和Z3。
Claims (12)
1.用于为容器制造机器(10)配备的模制单元(24)更换模具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1),所述模制单元(24)包括:
-至少两个模座(26)和一模具,所述模座在模制单元(24)的开放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活动安装,所述模具包括至少两个模制元件(28),所述模制元件每个通过固定部件(42)可拆卸地固定在相关联的模座(26)上,
-模制单元(24)的打开和闭合装置(82),所述打开和闭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构件(84),所述控制构件能够使所述模座(26)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开放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和
-模制单元(24)的锁定装置(90),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构件(92),所述控制构件能够致动锁定部件(98、100),所述锁定部件在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锁定位置,在其中,模制单元(24)的模座(26)通过所述锁定部件被保持在闭合位置,和
·解锁位置,在其中,模座(26)自由地在闭合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1)包括至少一个控制模块(M),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至少:
-第一致动装置(122),其与模制单元(24)的锁定装置(90)相关联,所述第一致动装置包括第一操纵部件(124),当模制单元(24)占据相对于所述控制模块(M)确定的基准位置时,第一操纵部件与锁定装置(90)的控制构件(92)进行配合,以将锁定部件(98、100)在所述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一操纵部件(124)相对于控制模块(M)在至少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第一位置(PV1),其对应锁定部件的锁定位置;和
·第二位置(PV2),其对应锁定部件的解锁位置,
-第二致动装置(126),其与模制单元(24)的打开和闭合装置(82)相关联,所述第二致动装置包括第二操纵部件(128),所述第二操纵部件与第一致动装置(122)的第一操纵部件(124)相区别,当模制单元(24)占据相对于所述控制模块(M)确定的所述基准位置时,第二操纵部件与打开和闭合装置(82)的控制构件(84)进行配合以选择性地控制模制单元(24)的打开和闭合,所述第二操纵部件(128)相对于控制模块(M)在至少以下位置之间活动安装:
·第一位置(PL1),其对应模制单元(24)的闭合位置;和
·第二位置(PL2),其对应模制单元(24)的开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致动装置(122)包括至少一第一致动器(130),以将形成所述第一操纵部件的第一操纵机构(124)在至少第一位置(PV1)和第二位置(PV2)之间选择性地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致动装置(126)包括至少一主致动器(132),以将形成所述第二操纵部件的第二操纵机构(128)在至少第一位置(PL1)和第二位置(PL2)之间选择性地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M)包括连接部件(142),所述连接部件能够将第一致动装置(122)的第一操纵部件(124)与第二致动装置(126)的第二操纵部件(128)相连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M)包括第三致动装置(64),第三致动装置与固定部件(42)相关联,选择性地控制固定部件(42),以引起状态切换,所述状态切换对应于模具的所述至少两个模制元件(28)中的每个从相关联的模座(26)上的释放或在相关联的模座上的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M)包括第四致动装置(148),第四致动装置与和模具的所述至少两个模制元件(28)互补的模底(34)的支撑部件(36)相关联,第四致动装置能够选择性地引起所述模底(34)和相关联的支撑部件(36)的分离或所述模底(34)和相关联的支撑部件(36)组装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M)包括控制部件(150,152),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控制使得,与模具的所述至少两个模制元件(28)互补的模底(34)通过在模底(34)和相关联的支撑部件(36)之间起作用的锁定部件被正确地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1和7所述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M)包括第五供给装置(154),所述第五供给装置包括供能部件(156),所述供能部件能够选择性地进行供能,以致动模制元件(28)的固定部件(42)和/或以致动将模底(34)与相关联的支撑部件(36)锁定的锁定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M)包括第六控制装置,第六控制装置与模具的模制元件(28)的固定部件(42)件相关联,第六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模具的所述至少两个模制元件(28)在相关联的模座(26)上通过固定部件(42)的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M)包括止挡部件(180),所述止挡部件能够选择性地起作用,以在达到闭合位置之前,临时性地将模制单元(24)闭锁在给定的中间位置中,对于所述给定的中间位置,固定部件(42)能够占据称为预固定位置的一位置,所述预固定位置对应这样一位置:在该位置中,固定部件(42)局部地嵌接,而不达到固定模制元件(28)的固定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M)能够占据至少:
-待命状态,其与机器(10)的称为生产模式的一运行模式相关联,用于通过机器进行容器制造,和
-使用状态,其与机器(10)的称为干预模式的另一运行模式相关联,在其中,所述控制模块(M)能够选择性地控制模制单元(24)的至少锁定装置(90)和打开/闭合装置(82),以在模制单元(24)的模具更换时使所述锁定装置和打开装置(90,82)的控制构件(90,84)的至少致动自动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更换自动化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能够通过根据确定的次序同步管控所述至少一控制模块(M)的第一和第二装置(122,124)的至少致动器(130,132,134),来控制所述至少一控制模块(M),以自动地实施模制单元(24)的模具更换的全部或部分操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151896A FR2972385B1 (fr) | 2011-03-08 | 2011-03-08 | Systeme automatise pour le changement de moule d'une unite de moulage equipant une machine de fabrication de recipients |
FR1151896 | 2011-03-08 | ||
PCT/EP2012/053486 WO2012119913A1 (fr) | 2011-03-08 | 2012-03-01 | Systeme automatise pour le changement de moule d'une unite de moulage equipant une machine de fabrication de recipient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15386A true CN103415386A (zh) | 2013-11-27 |
CN103415386B CN103415386B (zh) | 2015-09-02 |
Family
ID=45787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11951.8A Active CN103415386B (zh) | 2011-03-08 | 2012-03-01 | 用于为容器制造机器配备的模制单元更换模具的自动化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07981B2 (zh) |
EP (1) | EP2683541B1 (zh) |
CN (1) | CN103415386B (zh) |
FR (1) | FR2972385B1 (zh) |
WO (1) | WO2012119913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32322A (zh) * | 2014-04-16 | 2016-12-14 | 西德尔合作公司 | 包括由固定支承件承载的模底致动部件的模制装置 |
TWI664058B (zh) * | 2018-08-08 | 2019-07-01 | 揚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輸送加工設備 |
CN110834345A (zh) * | 2018-08-17 | 2020-02-25 | 扬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操控夹具启闭的致动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990135B1 (fr) | 2012-05-04 | 2016-05-06 | Sidel Participations | Ensemble pour la decontamination d'un moule de fabrication de recipient et procede de decontamination |
FR2990639B1 (fr) * | 2012-05-21 | 2014-06-13 | Sidel Participations | "installation pour la fabrication de recipients comportant un robot agence pour intervenir sur au moins deux unites" |
US11135758B2 (en) * | 2013-02-18 | 2021-10-05 | Discma Ag | Machin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containers from preforms carried by successive moulds |
DE202013101048U1 (de) * | 2013-03-11 | 2013-03-15 | Krones Ag |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Behältnissen mit Kunststoffführungsrollen aus Polyamidimid |
DE102015117292A1 (de) * | 2015-10-09 | 2017-04-13 | Krones Ag | Blasformmaschine mit automatisch betätigbarer Bodenankopplung |
DE102015117273A1 (de) * | 2015-10-09 | 2017-04-13 | Krones Ag | Blasformmaschine mit automatisch betätigbarer Bodenankopplung |
ITUB20160870A1 (it) * | 2016-02-19 | 2017-08-19 | Sipa Progettazione Automaz | Stampo di soffiaggio |
FR3064983B1 (fr) * | 2017-04-06 | 2020-11-06 | Ind Design For Foods Cups | Dispositif de fabrication continue de recipients multi-formats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associe |
CN212888874U (zh) | 2017-08-02 | 2021-04-06 | 克朗斯股份公司 | 用于将塑料预成型件成型为塑料容器的设备 |
DE102017120774A1 (de) | 2017-09-08 | 2019-03-14 | Krones A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Umform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zu Kunststoffbehältnissen mit Wechselroboter |
FR3080055A1 (fr) * | 2018-04-16 | 2019-10-18 | Sidel Participations | Unite de moulage avec orifice de passage de col decentre |
FR3102396B1 (fr) * | 2019-10-24 | 2021-11-05 | Sidel Participations | Dispositif de contrôle du déplacement d’un élément mobile pour machine de fabrication de récipients en matière plastique |
DE102022106126A1 (de) * | 2022-03-16 | 2023-09-21 | Khs Gmbh | Umformmaschine für die Umformung von Vorformlingen in Behälter und Betriebsverfahren einer solchen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35463A (en) * | 1968-01-16 | 1977-07-12 | Heidenreich & Harbeck | Method of making hollow articles, especially bottles, of thermoplastics |
FR2646802B1 (fr) * | 1989-05-11 | 1991-09-13 | Sidel Sa |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pour moule de type portefeuilles et moules incorporant un tel dispositif |
US20020093126A1 (en) * | 1999-07-27 | 2002-07-18 | Julian Choinski | Method and device for blow-forming containers |
DE102005035233A1 (de) * | 2005-07-25 | 2007-04-12 | Sig Technology Ag | Vorrichtung zur Halterung von Blasformsegmenten |
CN101486251A (zh) * | 2008-01-16 | 2009-07-22 | 克罗内斯股份公司 | 吹塑机的更换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956074A (zh) | 1950-01-24 | |||
DE1629746A1 (de) | 1967-04-21 | 1971-02-04 | Desma Werke Gmbh | Spritzgiessanlage mit auswechselbaren Spritzgiessformen |
FR2659265B1 (fr) | 1990-03-06 | 1992-06-26 | Sidel Sa | Procede de dispositif pour fabriquer des recipients en matieres thermoplastiques par soufflage ou etirage-soufflage. |
JP3687857B2 (ja) | 1992-05-29 | 2005-08-24 |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 回転式容器処理装置のワークヘッド交換装置 |
JP2966670B2 (ja) | 1992-10-14 | 1999-10-25 |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 ブロー型の型締め装置 |
US5445515A (en) | 1992-10-14 | 1995-08-29 |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heat-resistant container |
FR2733176B1 (fr) | 1995-04-19 | 1997-06-27 | Sidel Sa | Dispositif pour fabriquer des recipients en une matiere thermoplastique par soufflage ou etirage-soufflage |
FR2764544B1 (fr) | 1997-06-16 | 1999-09-24 | Sidel Sa | Tuyere de soufflage de recipients en matiere plastique et installation pourvue d'une telle tuyere |
FR2843714B1 (fr) | 2002-08-22 | 2004-10-29 | Sidel Sa | Dispositif de moulage, par soufflage ou etirage-soufflage, de recipients en materiau thermoplastique |
EP2269804B1 (de) | 2008-12-19 | 2013-04-24 | Krones AG | Elektrisch betriebene Blasformmaschine und das Verfahren |
FR2949703A1 (fr) | 2009-09-07 | 2011-03-11 | Sidel Participations | Dispositif de moulage equipe de moyens de fixation d'un demi-moule par attaction contre le fond d'un logement associe d'un porte-moule |
CN102481721B (zh) | 2009-09-07 | 2014-12-10 | 西德尔合作公司 | 更换模具的方法 |
-
2011
- 2011-03-08 FR FR1151896A patent/FR2972385B1/fr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3-01 WO PCT/EP2012/053486 patent/WO2012119913A1/fr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3-01 US US14/000,703 patent/US8807981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3-01 EP EP12706837.7A patent/EP2683541B1/fr active Active
- 2012-03-01 CN CN201280011951.8A patent/CN10341538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35463A (en) * | 1968-01-16 | 1977-07-12 | Heidenreich & Harbeck | Method of making hollow articles, especially bottles, of thermoplastics |
FR2646802B1 (fr) * | 1989-05-11 | 1991-09-13 | Sidel Sa | Dispositif de verrouillage pour moule de type portefeuilles et moules incorporant un tel dispositif |
US20020093126A1 (en) * | 1999-07-27 | 2002-07-18 | Julian Choinski | Method and device for blow-forming containers |
DE102005035233A1 (de) * | 2005-07-25 | 2007-04-12 | Sig Technology Ag | Vorrichtung zur Halterung von Blasformsegmenten |
CN101486251A (zh) * | 2008-01-16 | 2009-07-22 | 克罗内斯股份公司 | 吹塑机的更换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32322A (zh) * | 2014-04-16 | 2016-12-14 | 西德尔合作公司 | 包括由固定支承件承载的模底致动部件的模制装置 |
CN106232322B (zh) * | 2014-04-16 | 2019-04-19 | 西德尔合作公司 | 包括由固定支承件承载的模底致动部件的模制装置 |
TWI664058B (zh) * | 2018-08-08 | 2019-07-01 | 揚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輸送加工設備 |
CN110834345A (zh) * | 2018-08-17 | 2020-02-25 | 扬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操控夹具启闭的致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R2972385A1 (fr) | 2012-09-14 |
FR2972385B1 (fr) | 2013-04-26 |
CN103415386B (zh) | 2015-09-02 |
EP2683541B1 (fr) | 2016-05-11 |
US20130337099A1 (en) | 2013-12-19 |
WO2012119913A1 (fr) | 2012-09-13 |
US8807981B2 (en) | 2014-08-19 |
EP2683541A1 (fr) | 2014-0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15386B (zh) | 用于为容器制造机器配备的模制单元更换模具的自动化系统 | |
CN103402735B (zh) | 容器制造机器的模塑单元的模具更换辅助系统 | |
CN102481720B (zh) | 模具更换方法 | |
CN102009442B (zh) | 制造容器的机器,包括控制模制单元的装置以更换模具的模块 | |
US10507624B2 (en) | Blow moulding machine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base coupling | |
CN102481722B (zh) | 配有由滑动固定锁舌紧固半模的受控固定部件的模制装置 | |
CN101754848B (zh) | 从预型件制造容器的设备和这类设备吹制部件的控制方法 | |
US7037099B2 (en) | Device for blow-molding containers | |
US8480391B2 (en) | Quick-change molding system for injection molding | |
US2393503A (en) | Multiple pressure responsive device | |
US20160250797A1 (en) | Molding unit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ontainers comprising a compensation gripper | |
CN103402736A (zh) | 用于吹塑成型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 |
JPH02217325A (ja) | 金型機構 | |
US10647047B2 (en) | Blow molding machine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base coupling | |
CN103596737B (zh) | 用于容纳铸模的具有同轴驱动单元的设备及相关方法 | |
US9115832B2 (en) | Assembly for fastening, with fluid connection, a mold bottom to a holder | |
EP2295224B1 (en) | A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plastic containers by blow-moulding parisons | |
KR101487870B1 (ko) | 몰딩 머신 | |
CN218906219U (zh) | 一种汽车内饰件注塑成型机 | |
CN212331558U (zh) | 用于将塑料型坯转换成塑料容器的设备 | |
ITMO20090036A1 (it) | Apparato per formare oggetti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