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3770A - 图像处理系统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系统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3770A
CN103403770A CN2012800107031A CN201280010703A CN103403770A CN 103403770 A CN103403770 A CN 103403770A CN 2012800107031 A CN2012800107031 A CN 2012800107031A CN 201280010703 A CN201280010703 A CN 201280010703A CN 103403770 A CN103403770 A CN 103403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mentioned
demonstration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07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03770B (zh
Inventor
熨斗康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03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3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03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37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49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8Volume rend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系统,具备生成部(115d)和显示控制部(115f)。生成部(115d)根据通过对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收集到的对象物的摄影数据实施不同的图像处理而生成的多种三维医用图像数据,来生成用于将上述对象物三维显示在显示部的显示面上的多种视差图像组。显示控制部(115f)进行控制,以使得根据上述显示面上所显示的上述对象物的周围的视点位置的切换,切换上述多种视差图像组的显示条件,并重叠显示该多种视差图像组。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系统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处理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X射线CT(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或超声波诊断装置等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中,能够生成三维的医用图像数据(以下,称为体数据)的装置正在实用化。该医用图像诊断装置通过对对象物进行摄影来收集摄影数据,并通过对收集到的摄影数据实施图像处理来生成体数据。另外,医用图像诊断装置通过对所生成的体数据进行体绘制处理,从而生成用于显示在显示器上的显示图像。
另一方面,近年来,使用立体观测用眼镜等专用设备,能够立体观测从2个视点摄影得到的2视差图像的监视器正在实用化。另外,使用柱状透镜等光线控制元件,能够用裸眼立体观测从多个视点摄影得到的多视差图像(例如,9视差图像)的监视器正在实用化。另外,显示于能够立体观测的监视器的2视差图像或9视差图像还有时通过推定从1视点摄影得到的图像的深度信息并使用所推定出的信息的图像处理来生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864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合适地显示医用图像的图像处理系统以及方法。
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具备生成部和显示控制部。上述生成部根据通过对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收集到的对象物的摄影数据实施不同的图像处理而生成的多种三维医用图像数据,来生成用于将上述对象物三维显示在显示部的显示面上的多种视差图像组。上述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根据上述显示面上所显示的上述对象物的周围的视点位置的切换,来切换上述多种视差图像组的显示条件,并重叠显示该多种视差图像组。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A是用于说明通过2视差图像进行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B是用于说明通过2视差图像进行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通过9视差图像进行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绘制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绘制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方法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储部以及控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重建处理(广义)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的图。
图1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变形例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变形例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储部以及控制部的结构例的图。
图17A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图。
图17B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重建处理(广义)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图。
图25是用于说明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图。
图26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图像处理系统以及方法的实施方式。在此,针对以下的实施方式所使用的用语进行说明,所谓“视差图像组”是指对于体数据,通过使视点位置每移动规定的视差角就进行一次体绘制处理而生成的图像组。即,“视差图像组”由“视点位置”不同的多个“视差图像”构成。另外,所谓“视差角”是指通过为了生成“视差图像组”而设定的各视点位置中相邻的视点位置和由体数据表示的空间内的规定位置(例如,空间的中心)决定的角度。另外,所谓“视差数”是指在立体显示监视器上进行立体观测所需的“视差图像”的数量。另外,所谓以下所述的“9视差图像”是指由9个“视差图像”构成的“视差图像组”。另外,所谓以下所述的“2视差图像”是指由2个“视差图像”构成的“视差图像组”。
(第1实施方式)
首先,针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系统1具有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图像保管装置120、工作站130、终端装置140。图1所例示的各装置处于能够通过例如在医院内设置的院内LAN(LocalArea Network)2直接地或者间接地相互通信的状态。例如,当对图像处理系统1导入有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ystem)时,各装置按照DICOM(Digital Imaging and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标准,相互发送接收医用图像等。
该图像处理系统1通过根据作为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收集到的三维的医用图像数据的体数据来生成作为显示图像的视差图像组,并将该视差图像组显示于能够立体观测的监视器,从而对在医院内工作的医师或检查技师提供能够立体观测的医用图像。具体而言,在第1实施方式中,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对于体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生成视差图像组。另外,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工作站130以及终端装置140具有能够立体观测的显示器,将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生成的视差图像组显示于该监视器。另外,图像保管装置120保管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生成的体数据、视差图像组。即,工作站130或终端装置140从该图像保管装置120取得视差图像组,并对其进行处理,或者显示于监视器。以下,依次说明各装置。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是X射线诊断装置、X射线CT(ComputedTomography)装置、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Tomography)装置、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装置、SPECT装置与X射线CT装置一体化的SPECT-CT装置、PET装置与X射线CT装置一体化的PET-CT装置、或者这些装置组等。另外,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能够生成三维的医用图像数据(体数据)。
具体而言,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通过对被检体进行摄影而生成体数据。例如,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通过对被检体进行摄影而收集投影数据或MR信号等摄影数据,并根据所收集到的摄影数据,重建沿着被检体的体轴方向的多个轴向面的医用图像数据,从而生成体数据。例如,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重建500个轴向面的医用图像数据。该500个轴向面的医用图像数据组是体数据。另外,也可以将通过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进行摄影得到的被检体的投影数据或MR信号等本身作为体数据。
另外,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对于所生成的体数据进行各种绘制处理,生成视差图像组。
另外,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作为显示部,具有能够立体观测的监视器(以下,称为立体显示监视器)。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生成视差图像组,并将所生成的视差图像组显示于立体显示监视器。其结果,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的操作者能够一边确认立体显示监视器所显示的能够立体观测的医用图像,一边进行用于视差图像组生成的操作。
另外,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将所生成的体数据以及视差图像组向图像保管装置120发送。另外,当将体数据或视差图像组向图像保管装置120发送时,作为附带信息,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发送例如识别患者的患者ID、识别检查的检查ID、识别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的装置ID、识别基于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的一次的摄影的序列ID等。另外,作为将视差图像组向图像保管装置120发送时所发送的附带信息,还能够列举与视差图像组相关的附带信息。作为与视差图像组相关的附带信息,存在视差图像的个数(例如,“9”)、或视差图像的分辨率(例如,“466×350像素”)等。
图像保管装置120是保管医用图像的数据库。具体而言,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保管装置120将从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发送的体数据或视差图像组保存于存储部,并对其进行保管。另外,第1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使用能够保管大容量的图像的工作站130,来综合图1所例示的工作站130和图像保管装置120。即,第1实施方式也可以将体数据或视差图像组存储于工作站130本身中。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图像保管装置120所保管的体数据或视差图像组与患者ID、检查ID、装置ID、序列ID等对应地保管。因此,工作站130或终端装置140通过进行使用患者ID、检查ID、装置ID、序列ID等的检索,从图像保管装置120取得所需的体数据或视差图像组。
工作站130是对于医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具体而言,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作站130还取得从图像保管装置120取得的视差图像组,并将所取得的视差图像组显示于立体显示监视器。其结果,作为观察者的医师或检查技师能够阅览能够立体观测的医用图像。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直到视差图像组的生成,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进行,但例如,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作站130还可以从图像保管装置120取得体数据,对于所取得的体数据进行各种绘制处理,生成视差图像组。
终端装置140是用于使在医院内工作的医师或检查技师阅览医用图像的装置。例如,终端装置140是在医院内工作的医师或检查技师操作的PC(Personal Computer)或平板式PC、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手机等。具体而言,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装置140作为显示部具有立体显示监视器。另外,终端装置140从图像保管装置120取得视差图像组,并将所取得的视差图像组显示于立体显示监视器。其结果,作为观察者的医师或检查技师能够阅览能够立体观测的医用图像。
在此,针对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工作站130或终端装置140所具有的立体显示监视器进行说明。现在最普及的一般的通用监视器是二维地显示二维图像的显示器,不能立体显示二维图像。假设,当观察者希望在通用监视器上进行立体观测时,对通用监视器输出图像的装置需要通过平行法或交差法来并列显示观察者能够立体观测的2视差图像。或者,对于通用监视器输出图像的装置例如需要使用在左眼用部分安装有红色的玻璃纸,在右眼用部分安装有蓝色的玻璃纸的眼镜通过补色法来显示观察者能够立体观测的图像。
另一方面,作为立体显示监视器,存在通过使用立体观测用眼镜等专用设备能够立体观测2视差图像(也称为两眼视差图像)的监视器。
图2A以及图2B是用于说明通过2视差图像进行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A以及图2B所示的一个例子是通过快门方式进行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作为观察监视器的观察者佩戴的立体观测用眼镜使用快门眼镜。该立体显示监视器在监视器上交替射出2视差图像。例如,图2A所示的监视器将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以120Hz交替射出。在此,如图2A所示,在监视器上设置红外线射出部,根据红外线射出部与切换图像的定时控制红外线的射出。
另外,从红外线射出部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图2A所示的快门眼镜的红外线接收部来接收。分别在快门眼镜的左右的框上安装有快门,快门眼镜与红外线接收部接收红外线的定时对应地交替切换左右的快门各自的透过状态以及遮光状态。以下,针对快门中的透过状态以及遮光状态的切换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2B所示,各快门具有入射侧的偏振片和射出侧的偏振片,另外,在入射侧的偏振片与射出侧的偏振片之间具有液晶层。另外,如图2B所示,入射侧的偏振片和射出侧的偏振片相互正交。在此,如图2B所示,在没有施加电压的“OFF”的状态下,通过了入射侧的偏振片的光通过液晶层的作用旋转90度,透过射出侧的偏振片。即,没有施加电压的快门变为透过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2B所示,由于在施加了电压的“ON”的状态下,基于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偏振旋转作用消失,因此,通过了入射侧的偏振片的光会被射出侧的偏振片遮住。即,施加了电压的快门变为遮光状态。
因此,例如,在监视器上显示出左眼用图像期间,红外线射出部射出红外线。并且,在正在接收红外线期间,红外线接收部不对左眼的快门施加电压,而对右眼的快门施加电压。由此,如图2A所示,由于右眼的快门变为遮光状态,左眼的快门变为透过状态,因此,左眼用图像入射至观察者的左眼。另一方面,在监视器上显示出右眼用图像期间,红外线射出部停止射出红外线。并且,在没有接收红外线的期间,红外线接收部不对右眼的快门施加电压,而对左眼的快门施加电压。由此,由于左眼的快门为遮光状态,右眼的快门为透过状态,因此,右眼用图像入射至观察者的右眼。这样,图2A以及图2B所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通过与监视器所显示的图像联动地切换快门的状态,来显示观察者能够立体观测的图像。另外,作为能够立体观测2视差图像的立体显示监视器,除了上述的快门方式以外,还知道有采用了偏振眼镜方式的监视器。
另外,作为近年来实用化的立体显示监视器,存在通过使用柱状透镜等光线控制元件,例如使观察者能够裸眼立体观测9视差图像等多视差图像的监视器。该立体显示监视器能够进行基于两眼视差的立体观测,另外,也能够进行基于观察的影像与观察者的视点移动对应地发生变化的运动视差的立体观测。
图3是用于说明通过9视差图像进行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3所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上,在液晶面板等平面状的显示面200的前面,配置光线控制元件。例如,在图3所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上,作为光线控制元件,在显示面200的前面粘贴有光学开口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垂直透镜板201。另外,在图3所示的一个例子中,以垂直透镜板201的凸部为前面的方式进行粘贴,但也可以以垂直透镜板201的凸部与显示面200对置的方式进行粘贴。
在显示面200上,如图3所示,矩阵状地配置纵横比是3:1,在纵方向上配置作为子像素的红(R)、绿(G)、蓝(B)的3个像素202。图3所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将由9个图像构成的9视差图像转换成规定格式(例如格子状)地配置的中间图像,并向显示面200输出。即,图3所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将在9视差图像中位于同一位置的9个像素分别分配成9列的像素202并输出。9列的像素202是同时显示视点位置不同的9个图像的单位像素组203。
在显示面200上作为单位像素组203同时输出的9视差图像例如通过LED(Light Emitting Diode)背景灯作为平行光来放射,另外,通过垂直透镜板201,向多方向放射。通过将9视差图像的各像素的光向多方向放射,从而入射至观察者的右眼以及左眼的光与观察者的位置(视点的位置)联动地变化。即,根据观察者观察的角度的不同,入射至右眼的视差图像与入射至左眼的视差图像视差角不同。由此,例如,分别在图3所示的9个位置上,观察者能够立体地识别摄影对象。另外,例如,在图3所示的“5”的位置上,观察者能够对于摄影对象在正对的状态下立体地识别,并且在图3所示的“5”以外的各个位置上,能够在改变摄影对象的朝向的状态下立体地识别。另外,图3所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不过是一个例子。如图3所示,显示9视差图像的立体显示监视器可以是“RRR…、GGG…、BBB…”的横条液晶,也可以是“RGBRGB…”的纵条液晶。另外,如图3所示,图3所示的立体显示监视器可以是透镜板垂直的纵透镜方式,也可以是透镜板倾斜的倾斜透镜方式。
到此为止,针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处理系统1的结构例简单地进行了说明。另外,上述的图像处理系统1的应用并不限定于导入有PACS的情况。例如,图像处理系统1也同样适用于导入有管理添加了医用图像的电子病历的电子病历系统(chart)的情况。此时,图像保管装置120是保管电子病历的数据库。另外,例如,图像处理系统1也同样适用于导入有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RIS(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的情况。另外,图像处理系统1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结构例。各装置所具有的功能或其分工也可以根据运用的方式适当地变更。
接着,针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的结构例,使用图4进行说明。图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的结构例的图。
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如图4所示,具备架台部110a和计算机系统部110b。架台部110a具有摄影所使用的各部,例如,当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是X射线CT装置时,架台部110a具有X射线管、检测器、旋转臂、床等。另一方面,计算机系统110b具有输入部111、显示部112、通信部113、存储部114、控制部115、绘制处理部116。
输入部111是鼠标、键盘、轨迹球等,接受由操作者对于图像诊断装置110的各种操作的输入。具体而言,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入部111接受摄影计划的输入、摄影指示的输入、与绘制处理相关的条件(以下,称为绘制条件)的输入等。
显示部112是作为立体显示监视器的液晶面板等,显示各种信息。具体而言,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部112显示用于接受由操作者进行的各种操作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或作为显示图像的视差图像组等。通信部113是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等,在与其他的装置之间进行通信。
存储部114是硬盘、半导体存储器元件等,存储各种信息。具体而言,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储部114存储通过摄影而收集到的摄影数据。另外,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储部114存储根据摄影数据生成的体数据、绘制处理中的体数据、或通过绘制处理生成的视差图像组等。
控制部115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MPU(MicroProcessing Unit)等电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或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集成电路,进行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的整体控制。
例如,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115控制对于显示部112的GUI的显示或视差图像组的显示。另外,例如,控制部115控制通过控制架台部110a所具有的各部而进行的摄影、或在与图像保管装置120之间经由通信部113进行的体数据或视差图像组的发送接收。另外,例如,控制部115控制基于绘制处理部116的绘制处理。另外,例如,控制部115控制从存储部114读取各种数据、或向存储部114存储各种数据。
绘制处理部116在基于控制部115的控制下,对于从存储部114读取的体数据进行各种绘制处理,生成视差图像组。具体而言,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绘制处理部116从存储部114读取体数据,对于该体数据,首先进行前处理。接着,绘制处理部116对于前处理后的体数据进行体绘制处理,生成视差图像组。接着,绘制处理部116通过生成描绘出各种信息(刻度、患者名、检查项目等)的二维图像,并将其分别对于视差图像组进行重叠,从而生成输出用二维图像。并且,绘制处理部116将生成的视差图像组或输出用二维图像存储于存储部114。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谓绘制处理是指对于体数据进行的图像处理整体,所谓体绘制处理是指在绘制处理内,生成反映出三维的信息的二维图像的处理。
图5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绘制处理部的结构例的图。如图5所示,绘制处理部116具有前处理部1161、三维图像处理部1162、以及二维图像处理部1163。前处理部1161进行对于体数据的前处理,三维图像处理部1162根据前处理后的体数据生成视差图像组,二维图像处理部1163生成使各种信息重叠于视差图像组的输出用二维图像。以下,依次对各部进行说明。
前处理部1161是在对于体数据进行绘制处理时,进行各种前处理的处理部,具有图像校正处理部1161a、三维物体融合部1161e、以及三维物体显示区域设定部1161f。
图像校正处理部1161a是将2个体数据作为1个体数据进行处理时进行图像校正处理的处理部,如图5所示,具有变形校正处理部1161b、体运动校正处理部1161c以及图像间位置对准处理部1161d。例如,当将通过PET-CT装置生成的PET图像的体数据与X射线CT图像的体数据作为1个体数据进行处理时,图像校正处理部1161a进行图像校正处理。或者,当将通过MRI装置生成的T1强调图像的体数据与T2强调图像的体数据作为1个体数据进行处理时,图像校正处理部1161a进行图像校正处理。
另外,变形校正处理部1161b在各个体数据中,校正基于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的数据收集时的收集条件所导致的数据的变形。另外,体运动校正处理部1161c校正为了生成各个体数据而使用的数据的收集时期的被检体的体运动所导致的移动。另外,在进行了基于变形校正处理部1161b以及体运动校正处理部1161c的校正处理的2个体数据间,例如,图像间位置对准处理部1161d进行使用了相互关联法等的位置对准(Registration)。
三维物体融合部1161e使通过图像间位置对准处理部1161d进行了位置对准的多个体数据融合。另外,在对于单一的体数据进行绘制处理时,省略图像校正处理部1161a以及三维物体融合部1161e的处理。
三维物体显示区域设定部1161f是设定与操作者所指定的显示对象脏器对应的显示区域的处理部,具有分割处理部1161g。分割处理部1161g是例如通过根据体数据的像素值(体素值)的区域扩张法,提取出操作者所指定的心脏、肺、血管等脏器的处理部。
另外,在操作者没有指定显示对象脏器的情况下,分割处理部1161g不进行分割处理。另外,在操作者指定了多个显示对象脏器的情况下,分割处理部1161g提取符合的多个脏器。另外,也有时按照参照绘制图像的操作者的微调整要求,再次执行分割处理部1161g的处理。
三维图像处理部1162对于前处理部1161进行了处理的前处理后的体数据进行体绘制处理。作为进行体绘制处理的处理部,三维图像处理部1162具有投影方法设定部1162a、三维几何转换处理部1162b、三维物体表现处理部1162f、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
投影方法设定部1162a确定用于生成视差图像组的投影方法。例如,投影方法设定部1162a确定是通过平行投影法来执行体绘制处理,还是通过透视投影法来执行。
三维几何转换处理部1162b是确定用于将被执行体绘制处理的体数据进行三维几何学转换的信息的处理部,具有平行移动处理部1162c、旋转处理部1162d以及放大缩小处理部1162e。平行移动处理部1162c是当平行移动进行体绘制处理时的视点位置时,确定使体数据平行移动的移动量的处理部,旋转处理部1162d是当旋转移动进行体绘制处理时的视点位置时,确定使体数据旋转移动的移动量的处理部。另外,放大缩小处理部1162e是要求将视差图像组放大或缩小时,确定体数据的放大率或缩小率的处理部。
三维物体表现处理部1162f具有三维物体色彩处理部1162g、三维物体不透明度处理部1162h、三维物体材质处理部1162i以及三维虚拟空间光源处理部1162j。三维物体表现处理部1162f通过这些处理部,例如,根据操作者的要求,进行确定所显示的视差图像组的显示状态的处理。
三维物体色彩处理部1162g是确定对于在体数据中分割出的各区域着色的色彩的处理部。三维物体不透明度处理部1162h是确定构成在体数据中分割出的各区域的各体素的不透明度(Opacity)的处理部。另外,在体数据中不透明度为“100%”的区域的后方的区域在视差图像组中不被描绘出。另外,在体数据中不透明度为“0%”的区域在视差图像组不被描绘出。
三维物体材质处理部1162i是通过确定在体数据中分割出的各区域的材质,来调整描绘该区域时的质感的处理部。三维虚拟空间光源处理部1162j是对于体数据进行体绘制处理时,确定在三维虚拟空间中设置的虚拟光源的位置、或虚拟光源的种类的处理部。作为虚拟光源的种类,可以列举出从无限远来照射平行的光线的光源、或从视点照射放射状的光线的光源等。
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对于体数据进行体绘制处理,生成视差图像组。另外,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在进行体绘制处理时,根据需要,使用通过投影方法设定部1162a、三维几何转换处理部1162b、三维物体表现处理部1162f确定的各种信息。
在此,基于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的体绘制处理将按照绘制条件来进行。例如,绘制条件是“平行投影法”或者“透视投影法”。另外,例如,绘制条件是“基准的视点位置以及视差角”。另外,例如,绘制条件是“视点位置的平行移动”、“视点位置的旋转移动”、“视差图像组的放大”、以及“视差图像组的缩小”。另外,例如,绘制条件是“被着色的色彩”、“透明度”、“质感”、“虚拟光源的位置”、“虚拟光源的种类”。这样的绘制条件考虑经由输入部111从操作者接受、或初期设定。任一情况下,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都从控制部115来接受绘制条件,并按照该绘制条件,进行对于体数据的体绘制处理。另外,此时,由于上述的投影方法设定部1162a、三维几何转换处理部1162b、三维物体表现处理部1162f按照该绘制条件来确定所需的各种信息,因此,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使用所确定的这些各种信息来生成视差图像组。
图6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绘制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图。例如,假设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如图6的“9视差图像生成方式(1)”所示,作为绘制条件,接受平行投影法,还接受基准的视点位置(5)和视差角“1度”。此时,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以视差角间隔“1度”的方式,将视点的位置平行移动到(1)~(9),通过平行投影法生成视差角(视线方向间的角度)逐次相差1度的9个视差图像。另外,当进行平行投影法时,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沿着视线方向设定从无限远照射平行的光线的光源。
或者,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如图6的“9视差图像生成方式(2)”所示,假设作为绘制条件,接受透视投影法,另外,接受基准的视点位置(5)和视差角“1度”。此时,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以将体数据的中心(重心)作为中心视差角间隔“1度”的方式,将视点的位置旋转移动至(1)~(9),通过透视投影法生成视差角逐次相差1度的9个视差图像。另外,当进行透视投影法时,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对各视点设定以视线方向为中心地三维放射状地照射光的点光源或面光源。另外,当进行透视投影法时,也可以根据绘制条件,来平行移动视点(1)~(9)。
另外,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也可以通过设定对于所显示的体绘制图像的纵方向,以视线方向为中心二维放射状地照射光,对于所显示的体绘制图像的横方向,沿着视线方向从无限远照射平行的光线的光源,来进行并用了平行投影法和透视投影法的体绘制处理。
这样生成的9个视差图像是视差图像组。在第1实施方式中,9个视差图像例如被转换成通过控制部115配置成规定格式(例如格子状)的中间图像,并向作为立体显示监视器的显示部112输出。于是,工作站130的操作者能够一边确认立体显示监视器所显示出的能够立体观测的医用图像,一边进行用于生成视差图像组的操作。
另外,在图6的例子中,说明了作为绘制条件,接受投影方法、基准的视点位置以及视差角的情况,但是,作为绘制条件,接受其他的条件的情况下,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也同样在反映各个绘制条件的同时生成视差图像组。
另外,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除了体绘制之外,还具有进行剖面重建法(MPR:Multi Planer Reconstruction)根据体数据重建MPR图像的功能。另外,三维虚拟空间绘制部1162k也具有进行“Curved MPR”的功能、或进行“Intensity Projection”的功能。
接着,将三维图像处理部1162根据体数据生成的视差图像组作为底图(Underlay)。并且,通过对于底图重叠描绘出各种信息(刻度、患者名、检查项目等)的覆盖图(Overlay),作为输出用二维图像。二维图像处理部1163是通过对于覆盖图以及底图进行图像处理,来生成输出用二维图像的处理部,如图5所示,具有二维物体描绘部1163a、二维几何转换处理部1163b以及亮度调整部1163c。例如,二维图像处理部1163为了减轻输出用二维图像的生成处理所需的负荷,通过分别对于9个视差图像(底图)重叠1个覆盖图,来生成9个输出用二维图像。
二维物体描绘部1163a是描绘覆盖图上所描绘出的各种信息的处理部,二维几何转换处理部1163b是将覆盖图上所描绘出的各种信息的位置进行平行移动处理或者旋转移动处理,或将覆盖图上所描绘出的各种信息进行放大处理或者缩小处理的处理部。
另外,亮度调整部1163c是进行亮度转换处理的处理部,例如,是根据输出目标的立体显示监视器的色调、窗宽(WW:WindowWidth)、窗位(WL:Window Level)等图像处理用参数来调整覆盖图以及底图的亮度的处理部。
这样生成的输出用的二维图像例如通过控制部115暂时保存于存储部114,之后,经由通信部113向图像保管装置120发送。例如,工作站130或终端装置140如果从图像保管装置120取得该输出用的二维图像,转换成配置成规定格式(例如格子状)的中间图像,并显示在立体显示监视器上,则作为观察者的医师或检查技师能够在各种信息(刻度、患者名、检查项目等)被描绘的状态下,阅览能够立体观测的医用图像。
另外,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实现一边切换显示条件,一边重叠显示重建条件或校正条件不同的多种显示图像的方法。具体而言,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根据视点位置的切换来切换显示条件。图7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方法的图。如图7所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通过重叠显示重建条件或校正条件不同的显示图像A以及显示图像B,并且根据对象物(例如,心脏)的旋转切换其显示条件,从而对显示图像A以及显示图像B进行切换显示。以下,针对该点详细叙述。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分别对于作为底图的视差图像组,重叠作为用于显示各种信息(刻度、患者名、检查项目等)的覆盖图的图像,来生成输出用的二维图像组,但以下,当叙述为“显示图像”时,包含表示重叠各种信息前的视差图像组的情况、和表示重叠各种信息之后的输出用的二维图像组的情况。另外,各种信息的重叠能够根据运用的方式任意地变更,因此,以下,省略说明。
图8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储部114以及控制部115的结构例的图。如图8所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的存储部114具备显示条件存储部114a、摄影数据存储部114b、体数据存储部114c、显示图像存储部114d。
显示条件存储部114a通过由后述的显示条件接受部115a来保存,从而存储用于切换显示的显示条件。另外,显示条件存储部114a所存储的显示条件用于基于后述的显示控制部115f的控制。另外,针对显示条件存储部114a所存储的显示条件,之后进行详述。
摄影数据存储部114b通过由后述的摄影部115b保存,从而存储摄影数据。另外,摄影数据存储部114b所存储的摄影数据用于基于后述的重建部115c的处理。
体数据存储部114c通过由后述的重建部115c来保存,从而存储重建条件或校正条件不同的多种体数据。另外,体数据存储部114c所存储的多种体数据用于基于后述的显示图像生成部115d的处理。
显示图像存储部114d通过由后述的显示图像生成部115d来保存,从而存储多种显示图像。另外,显示图像存储部114d所存储的多种显示图像用于基于后述的显示控制部115f的处理。
接着,如图8所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的控制部115具备显示条件接受部115a、摄影部115b、重建部115c、显示图像生成部115d、旋转操作接受部115e、显示控制部115f。
显示条件接受部115a经由输入部111接受操作者进行的显示条件的输入,并将所接受的显示条件保存于显示条件存储部114a。例如,显示条件接受部115a能够在摄影计划的阶段,接受该显示条件的输入。一般而言,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在摄影计划的阶段接受摄影条件的设定,按照该摄影条件进行摄影,但换而言之,在摄影计划的阶段中,进行怎样的摄影、应该使用怎样的重建条件或校正条件来生成体数据等在事先确定。
例如,“摄影的对象物是心脏”、“应该使用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的重建条件来生成体数据”、“与该体数据不同,应该使用用于除去由吸收量不同的物质产生的伪影的校正条件来生成体数据”等在事先确定。于是,操作者能够在该阶段把握作为多种体数据生成怎样的体数据,因此,显示条件接受部115a能够在摄影计划的阶段,接受来自操作者的显示条件的设定。另外,在由吸收量不同的物质产生的伪影中,例如,存在由于支架等金属、钙化部分、造影剂产生的伪影、或射束硬化伪影等。
图9以及图10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图。图9是概念性地说明显示条件的图,图10是将与图9对应的显示条件作为显示条件存储部114a所存储的显示条件进行说明的图。
在图9中,纵轴是表示显示图像的透明的程度的“不透明度”(%),横轴是显示部112的显示面所显示的对象物的“旋转角”(°)。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进行控制,以使得通过重叠多种显示图像,对各显示图像透明的程度进行调整,从而切换显示多种显示图像。
即,例如,如图9所示,当对象物的旋转角是“0°~70°”时,对于“显示图像1”(在图9中实线)的不透明度是“100%”的情况,“显示图像2”(在图9中虚线)的不透明度是“0%”。此时,“显示图像1”使位于显示图像1的后方的其他的图像完全不透过,另一方面,“显示图像2”使位于显示图像2的后方的其他的图像全部透过,结果,当“显示图像1”和“显示图像2”重叠时,在显示部112的显示面上只显示“显示图像1”。
相反,例如,如图9所示,当对象物的旋转角是“110°~250°”时,对于“显示图像1”(在图9中实线)的不透明度是“0%”,“显示图像2”(在图9中虚线)的不透明度是“100%”。此时,“显示图像1”使位于显示图像1的后方的其他的图像全部透过,另一方面,“显示图像2”使位于显示图像2的后方的其他的图像完全不透过,结果,当“显示图像1”和“显示图像2”重叠时,在显示部112的显示面上只显示“显示图像2”。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在“显示图像1”与“显示图像2”的切换时设置转移期。即,转移期被设定为“显示图像1”以及“显示图像2”的不透明度阶段性地上升或者下降,不久之后不透明度的关系反转。
例如,显示条件接受部115a能够通过与用于编辑摄影条件的GUI一起,将图9所示的那样的用于编辑显示条件的GUI显示于显示部112,并接受对于该GUI的操作,从而通过操作接受显示条件的设定。于是,显示条件存储部114a例如将上述的显示条件以图10所示的表的形式进行存储。在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所谓“对象物的旋转”是指“对象物的周围的视点位置的切换”。另外,“视点位置”相对于显示面定位于垂直方向,考虑“视点位置”与“对象物的旋转角”一致。
另外,例如,显示条件接受部115a也可以通过将图10所示的那样的GUI显示于显示部112,并接受对于该GUI的操作,从而通过操作接受显示条件的设定。另外,例如,显示条件接受部115a也可以通过将对话方式的GUI显示于显示部112,并接受对于该GUI的操作,从而通过操作接受显示条件的设定。
摄影部115b通过按照预先设定的摄影条件控制架台部110a的各部来进行摄影。另外,摄影部115b将通过摄影收集到的摄影数据保存于摄影数据存储部114b。例如,当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是X射线CT装置时,摄影部115b通过按照预先设定的摄影条件,控制X射线管、检测器、旋转臂等,来收集投影数据,并将所收集的投影数据保存于摄影数据存储部114b。
重建部115c从摄影数据存储部114b读出摄影数据,对于所读出的摄影数据进行重建处理,生成体数据。另外,重建部115c将所生成的体数据保存于体数据存储部114c。
在此,在广义的“重建处理”(以下,称为重建处理(广义))中,包含狭义的“重建处理”(以下,称为重建处理(狭义))以及“校正处理”。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重建部115c例如按照在摄影计划阶段设定的重建条件,进行重建处理(狭义)或校正处理。例如,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重建部115c进行使用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的重建条件的重建处理(广义),生成“体数据1”。另外,重建部115c进行使用用于除去由吸收量不同的物质产生的伪影的校正条件的重建处理(广义),生成“体数据2”。
图11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重建处理(广义)的图。如图11所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重建部115c根据1个“投影数据”,生成重建条件或校正条件不同的多种“体数据1”以及“体数据2”。
另外,说明根据1个摄影数据生成多种体数据的理由。例如,当体数据所描绘的对象物是心脏时,作为观察显示面所显示出的心脏的一方的要求,如果还存在“想要进行冠状动脉诊断”这样的要求,则还存在“想要在除去了支架的影响的状态下观察”这样的要求。为了生成适合前者的要求的显示图像,希望将在生成体数据的阶段所使用的重建条件作为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的重建条件。另一方面,为了生成适合后者的要求的显示图像,希望将在生成体数据的阶段所使用的校正条件作为用于除去由金属产生的伪影的校正条件。因此,根据1个摄影数据,生成用于生成适合各自的要求的显示图像的多种体数据。
另外,以往,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例如通过根据这样生成的多种体数据来生成多种显示图像,并将多种显示图像排列显示在显示部上,从而向观察者提供符合各自的要求的显示图像。
显示图像生成部115d从体数据存储部114c读出体数据,对于所读出的体数据进行基于绘制处理部116的绘制处理,生成多种显示图像。另外,显示图像生成部115d将所生成的显示图像保存于显示图像存储部114d。另外,所谓“显示图像”例如是指分别对“视差图像组”所包含的“视差图像”重叠了描绘出各种信息(刻度、患者名、检查项目等)的“二维图像”的“输出用的二维图像”组。即,在1个“显示图像”中,只包含视差数的数量的重叠了1个“视差图像”和1个“二维图像”的“输出用二维图像”。另外,绘制条件使用作为预设而存储的条件、或从操作者接受的条件,即可。
如上所述,在第1实施方式中,例如,体数据存储部114c存储重建条件或校正条件不同的多种“体数据1”以及“体数据2”。因此,例如,显示图像生成部115d从体数据存储部114c读出“体数据1”以及“体数据2”,根据“体数据1”生成“显示图像1”,根据“体数据2”生成“显示图像2”。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假设显示图像生成部115d预先生成与全部旋转角(视点位置)对应的“显示图像1”以及“显示图像2”,并预先保存于显示图像存储部114d,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每当由旋转操作接受部115e接受旋转角时,则显示图像生成部115d也可以实时生成与所接受的旋转角对应的“显示图像1”以及“显示图像2”。
旋转操作接受部115e经由输入部111从操作者接受显示面上所显示的对象物的旋转操作,并将所接受的旋转操作通知给显示控制部115f。例如,旋转操作接受部115e通过操作者操作鼠标使显示面上所显示的对象物旋转,来接受旋转操作。
显示控制部115f进行控制,以使得根据与由旋转操作接受部115e接受的旋转操作对应的对象物的旋转,来切换显示多种显示图像。具体而言,如果依次接受旋转操作,则显示控制部115f参照显示条件存储部114a,依次读出和与旋转操作对应的视点位置建立了对应的不透明度。另外,显示控制部115f从显示图像存储部114d依次读出与视点位置对应的多种显示图像,并且按照所读出的不透明度对它们进行重叠,并依次显示于显示部112。
图12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的图。如图12所示,例如,如果从旋转操作接受部115e依次接受“使对象物从0°旋转到135°”的旋转操作,则显示控制部115f参照显示条件存储部114a,依次读出与视点位置“0°~135°”建立了对应的不透明度。例如,作为与视点位置“0°~135°”建立了对应的不透明度,显示控制部115f为了“显示图像1”,依次读出“100%→转移期→0%”,为了“显示图像2”,依次读出“0%→转移期→100%”。
另外,显示控制部115f从显示图像存储部114d依次读出与视点位置对应的“显示图像1”以及“显示图像2”(在图12中省略图示),并且按照所读出的不透明度重叠“显示图像1”和“显示图像2”,并依次显示于显示部112。例如,显示控制部115f针对图层1的“显示图像1”依次调整,以使得其不透明度变为“100%→转移期→0%”,针对图层2的“显示图像2”依次调整,以使得其不透明度变为“0%→转移期→100%”,重叠对不透明度进行调整后的“显示图像1”和“显示图像2”,依次显示于显示部112。
这样,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部115f实现一边根据对象物的旋转进行切换一边显示重建条件或校正条件不同的多种显示图像的方法。在此,说明该切换显示的意思。如上所述,体数据是三维的医用图像数据。因此,通常,体数据所描绘的对象物是立体的对象物。于是,当立体的对象物显示于显示部112的显示面并旋转时,显示面所显示的对象物的部位因对象物的旋转角不同而不同。例如,设立体的对象物是心脏,当以某一旋转角显示时,心脏的冠状动脉显示于显示面,当以某一旋转角显示时,有时冠状动脉被背面遮住而没有充分地显示于显示面,而显示其他的部位。
另外,如上所述,观察显示面所显示的对象物的一方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当体数据所描绘出的对象物是心脏时,作为观察显示面所显示的心脏的一侧的要求,如果存在“想要进行冠状动脉诊断”这样的要求,则还存在“想要在除去了支架的影响的状态下观察”这样的要求。因此,生成了与各要求对应的多个显示图像,但假设,如果考虑这样的要求与对象物的部位对应,则能够通过根据对象物的旋转对显示图像进行切换的切换显示,用显示面上所显示出的1个对象物,同时应对多个要求。
即,例如,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部115f在将心脏的冠状动脉显示于显示面的旋转角,显示与使用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的重建条件而生成的“体数据1”对应的“显示图像1”。另外,例如,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部115f进行控制,以使得冠状动脉被背侧遮住而没有充分地显示于显示面,在显示出其他的部位的旋转角,显示与使用用于除去由吸收量不同的物质产生的伪影的校正条件而生成的“体数据2”对应的“显示图像2”。
图1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如果判定为从旋转操作接受部115e接受了旋转操作(步骤S101肯定),则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部115f参照显示条件存储部114a,读出与旋转操作对应的显示条件(步骤S102)。
并且,显示控制部115f从显示图像存储部114d读出与视点位置对应的多种显示图像(步骤S103),并且按照在步骤S102中读出的显示条件对它们进行重叠(步骤S104),将重叠后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12(步骤S105)。另外,显示控制部115f从旋转操作接受部115e依次接受旋转操作,并连续地进行步骤S102至步骤S105的处理。
(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第1实施方式,通过根据对象物的旋转对显示图像进行切换的切换显示,能够用显示面上所显示的1个对象物同时应对多个要求,能够合适地显示医用图像。
另外,在上述中,如图9所示,说明了在“显示图像1”与“显示图像2”的切换时设置转移期的例子,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图14以及图15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变形例的图。如图14所示,也可以在“显示图像1”与“显示图像2”的切换时不设置转移期,而以某一旋转角,直接切换“显示图像1”和“显示图像2”。图15是将与图14对应的显示条件作为显示条件存储部114a所存储的显示条件进行说明的图。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2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一边根据对象物的旋转切换重建条件或校正条件不同的多种显示图像一边对其进行显示,但除了切换并显示之外,还变更各显示图像的立体感。
图16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储部214以及控制部215的结构例的图。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具备存储部214以及控制部215,以代替存储部114以及控制部115。
并且,存储部114以及控制部115与存储部214以及控制部215的主要的区别是以下的点。在第1实施方式中,假设显示图像生成部115d预先生成与全部旋转角(视点位置)对应的“显示图像1”以及“显示图像2”,并预先保存于显示图像存储部114d。然而,在第2实施方式中,假设每当由旋转操作接受部115e接受旋转角时,则实时生成与所接受的旋转角以及立体感对应的“显示图像1”以及“显示图像2”。因此,显示图像生成部215d与显示控制部215f连接。
以下,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7A、图17B、以及图18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图。图17A以及图17B是概念性地对显示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8是将与图17A以及图17B对应的显示条件作为显示条件存储部214a所存储的显示条件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17A、图17B、以及图18所示,作为显示条件,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存储部214a除了存储视点位置与不透明度的对应关系之外,还存储视点位置与视差角的对应关系。图17A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表示旋转角与不透明度的对应关系。另外,在图17A中,实线表示“显示图像1”的不透明度,虚线表示“显示图像2”的不透明度。
在图17B中,纵轴是作为生成显示图像时的绘制条件之一的“视差角”(°),横轴是显示部112的显示面所显示的对象物的“旋转角”(°)。在此,能够立体观测的图像的立体感由视差角确定。例如,如果对指定视差角“0.5度”时和指定视差角“1度”时进行比较,则指定视差角“1度”时立体感变大。
即,例如,如图17B所示,当对象物的旋转角为“0°~70°”时,“显示图像1”显示于显示面,但此时的视差角为“xxx°”。另外,当对象物的旋转角是“110°~250°”时,“显示图像2”显示于显示面,但此时的视差角为“yyy°”。另外,当对象物的旋转角是“290°~360°”时,“显示图像1”显示于显示面,但此时的视差角是“xxx°”。在此,例如,对于视差角“yyy°”,为了观察细的部分,设定立体感变大的那样的值。另外,例如,对于视差角“xxx°”,设定平面地显示的那样的值。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17A以及图17B所示,在“显示图像1”与“显示图像2”的切换时设置转移期。即,转移期被设定为“显示图像1”以及“显示图像2”的不透明度阶段性地上升或者下降,不久之后不透明度的关系逆转。另外,针对视差角,也设定为阶段性地上升或者下降。
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重建部215c从摄影数据存储部214b读出摄影数据,对于所读出的摄影数据进行重建处理,生成体数据。另外,重建部215c将所生成的体数据保存于体数据存储部214c。
在此,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重建部215c进行使用用于观察纵隔的重建条件的重建处理(广义)、和使用用于将噪音等级纵隔优化的校正条件的重建处理(广义),生成“体数据1”。另外,重建部215c进行使用用于观察末梢的重建条件的重建处理(广义),生成“体数据2”。
图19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重建处理(广义)的图。如图19所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重建部215c根据1个“投影数据”,生成重建条件或校正条件不同的多种“体数据1”以及“体数据2”。另外,相对于“体数据1”在进行了重建处理(狭义)之后还进行校正处理的情况而言,“体数据2”只进行重建处理(狭义)。
如果通过旋转操作接受部215e依次接受旋转操作,则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部215f参照显示条件存储部214a,依次读出和与旋转操作对应的视点位置建立了对应的不透明度以及视差角。另外,显示控制部215f向显示图像生成部215d依次发送指示,并按照所读出的视差角生成与视点位置对应的多种显示图像。显示图像生成部215d参照体数据存储部214c,按照从显示控制部215f接受的指示,依次生成显示图像。并且,如果从显示图像生成部215d接收显示图像,则显示控制部215f按照读出的不透明度对这些显示图像进行重叠,并依次显示于显示部112。
图20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的图。如图20所示,例如,如果从旋转操作接受部215e依次接受“将对象物从0°旋转到135°”的旋转操作,则显示控制部215f参照显示条件存储部214a,依次读出与视点位置“0°~135°”建立对应的不透明度以及视差角。例如,作为与视点位置“0°~135°”建立了对应的不透明度,显示控制部215f为了“显示图像1”用,依次读出“100%→转移期→0%”,为了“显示图像2”用,依次读出“0%→转移期→100%”。另外,例如,显示控制部215f作为与视点位置“0°~135°”建立了对应的视差角,依次读出“xxx°→转移期→yyy°”。
另外,显示控制部215f向显示图像生成部215d依次发送指示,
并按照所读出的视差角生成与视点位置对应的“显示图像1”以及“显示图像2”。显示图像生成部215d参照体数据存储部214c,按照从显示控制部215f接受的指示,依次生成“显示图像1”以及“显示图像2”。并且,如果从显示图像生成部215d接收显示图像,则显示控制部215f按照所读出的不透明度重叠“显示图像1”和“显示图像2”,并依次显示于显示部112。例如,显示控制部115f针对图层1的“显示图像1”依次调整,以使得其不透明度变为“100%→转移期→0%”,针对图层2的“显示图像2”依次调整,以使得其不透明度变为“0%→转移期→100%”,重叠对不透明度进行调整后的“显示图像1”和“显示图像2”,并依次显示于显示部112。
这样,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部215f实现一边根据对象物的旋转,另外,还一边改变其立体感,一边显示重建条件以及校正条件不同的多种显示图像的方法。在此,说明该切换显示的意思。如上所述,当立体的对象物显示于显示部112的显示面并旋转时,显示面所显示的对象物的部位因对象物的旋转角不同而不同。例如,假设立体的对象物是肺,当以某一旋转角显示时,肺的纵隔显示于显示面,但当以某一旋转角显示时,有时肺的纵隔被背面遮住而没有充分地显示于显示面,而显示肺的末梢。
另外,如上所述,观察显示面所显示的对象物的一方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当体数据所描绘出的对象物是肺时,作为观察显示面所显示的肺的一方的要求,如果存在“想要整体地观察以纵隔为中心的肺”的要求,则还存在“想要细微地观察末梢”这样的要求。因此,生成了与各要求对应的多个显示图像,但假设,如果考虑这样的要求与对象物的部位对应,则能够通过根据对象物的旋转切换显示图像的切换显示,用显示面上所显示的1个对象物同时应对多个要求。
即,例如,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部215f在将肺的纵隔显示于显示面的旋转角,显示与使用用于观察纵隔的重建条件、以及用于将噪音等级纵隔优化的校正条件生成的“体数据1”对应的“显示图像1”。另外,例如,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部215f进行控制,以使得在肺的纵隔被背面遮住而没有充分地显示于显示面,而显示肺的末梢的旋转角,显示与使用用于观察末梢的重建条件而生成的“体数据2”对应的“显示图像2”。
另外,例如,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部215f在显示肺的末梢的旋转角,将立体感调整为更大地显示“显示图像2”。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显示条件,对立体感进行调整的例子,但如果是作为显示条件所使用的参数,也可以对其他的参数进行调整,例如,也可以对放大率·缩小率进行调整。
图2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如图21所示,如果判定为从旋转操作接受部215e接受了旋转操作(步骤S201肯定),则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部215f参照显示条件存储部214a,读出与旋转操作对应的显示条件(步骤S202)。
并且,显示控制部215f使显示图像生成部215d生成与视差角对应的显示图像(步骤S203),之后,按照在步骤S202中读出的显示条件对其进行重叠(步骤S204),将重叠后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12(步骤S205)。另外,显示控制部215f从旋转操作接受部215e依次接受旋转操作,连续地进行步骤S202至步骤S205的处理。
(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第2实施方式,除了根据对象物的旋转对显示图像进行切换的切换显示之外,还能够一边变更立体感一边进行显示,因此,能够更合适地显示医用图像。
(其他的实施方式)
说明几个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根据通过对摄影数据实施不同的图像处理而生成的多种体数据,来生成多种显示图像的方法。然而,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根据对象物的旋转而切换的多种显示图像并不限定于根据重建条件或校正条件不同的多种体数据生成的图像,例如,也可以是根据相同的体数据生成的图像。例如,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也可以根据1个体数据,生成重叠了曲线或标度的显示图像和没有重叠曲线或标度的显示图像,一边根据对象物的旋转进行切换一边显示这些多种显示图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图像,说明了实施体绘制处理得到的图像,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显示图像生成部也可以通过既存的自动诊断技术对1个体数据进行分析,作为显示图像,生成多种分析结果的图像(例如,多种CAD(Computer AidedDiagnosis)图像、多种灌注(Perfusion)图)等。此时,显示控制部一边根据对象物的旋转进行切换一边显示多种分析结果的图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对象物的周围连续地切换视点位置的例子,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视点位置也可以非连续地切换。即,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一边依次切换分离的视点位置,一边按照与各视点位置对应的显示条件,与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相同地,重叠显示多种显示图像。
例如,作为用于显示显示图像的视点位置,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将多个固定的视点位置存储于显示条件存储部。如果开始显示图像的显示控制,则医用图像诊断装置读出存储于显示条件存储部的固定的视点位置以及不透明度,并从显示图像存储部读出与该视点位置对应的多种显示图像,并且按照所读出的不透明度对其进行重叠,并显示于显示部。另外,例如,如果接受操作者进行的视点位置的切换操作,则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再次读出存储于显示条件存储部的下一视点位置以及不透明度,并从显示图像存储部读出与该视点位置对应的多种显示图像,并且按照所读出的不透明度对它们进行重叠,并显示于显示部。
图22是用于说明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图。例如,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如图22所示,存储针对多个视点位置将固定的视点位置和不透明度建立对应的表。在图22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如果开始显示图像的显示控制,则医用图像诊断装置读出存储于显示条件存储部的视点位置以及不透明度,首先,从显示图像存储部读出与视点位置“35°”对应的“显示图像1”以及“显示图像2”,并且按照所读出的不透明度对其进行重叠,并显示于显示部。于是,“显示图像1”显示于显示部。另外,例如,如果接受操作者进行的视点位置的切换操作,则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再次读出存储于显示条件存储部的视点位置以及不透明度,这次,从显示图像存储部读出与视点位置“210°”对应的“显示图像1”以及“显示图像2”,并且按照所读出的不透明度对它们进行重叠,并显示于显示部。于是,在显示部上显示“显示图像2”。这样,每当接受操作者进行的视点位置的切换操作时,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对显示图像进行切换。
例如,考虑当为了讨论头部的手术方针,医师阅览显示图像的案例时,有时不需要旋转所显示的头部。例如,这是由于,当将应该开颅的位置在某一种程度上限定于头顶部或头侧部时,如果显示能够阅览其所限定的位置的显示图像则足够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医用图像诊断装置针对能够阅览应该开颅的位置的多个视点位置,存储将视点位置和不透明度建立了对应的表,每当接受操作者进行的视点位置的切换操作时,对显示图像进行切换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接受操作者进行的旋转操作或视点位置的切换操作的例子,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自动地切换视点位置。即,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一边自动地切换视点位置,一边根据与该视点位置对应的显示条件,与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相同地,重叠显示多种显示图像。
例如,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将用于按照时间经过切换视点位置的显示条件存储于显示条件存储部。如果开始显示图像的显示控制,则按照时间经过,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依次读出存储于显示条件存储部的视点位置以及不透明度。并且,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从显示图像存储部依次读出与视点位置对应的多种显示图像,并且按照所读出的不透明度对它们进行重叠,并依次显示于显示部。
图23~25是用于说明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条件的图。例如,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如图23所示,作为显示条件,存储将视点位置、显示时间、以及不透明度建立对应的表。图23所示的例子是例如在“0~5秒”的5秒间,视点位置逐渐切换为“0°~70°”的例子。即,图23所示的例子是花费25秒将对象物自动地旋转一次的例子。
图23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如果开始显示图像的显示控制,则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按照时间经过,依次读出存储于显示条件存储部的视点位置以及不透明度,在最初的5秒,从显示图像存储部依次读出与视点位置“0°~70°”对应的“显示图像1”以及“显示图像2”,并且按照所读出的不透明度对它们进行重叠,并依次显示于显示部。于是,在最初的5秒,在显示部上显示“显示图像1”。另外,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在下一5秒,从显示图像存储部依次读出与视点位置“70°~110°”对应的“显示图像1”以“显示图像2”,并且按照所读出的不透明度对它们进行重叠,并依次显示于显示部。而且,由于是转移期,因此,在显示部上,从“显示图像1”到“显示图像2”地一边逐渐地切换一边显示显示图像。这样,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在花费25秒将对象物自动地旋转一次时,对“显示图像1”和“显示图像2”进行切换显示。
另外,例如,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也可以如图24所示,只在一部分的区间对视点位置进行切换。图24所示的例子是在视点位置“35°~65°”的区间显示“显示图像1”,在视点位置“200°~230°”的区间显示“显示图像2”,并自动地连续显示该分离的区间的例子。此时,例如,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如图25所示,作为显示条件,存储将视点位置、显示时间、以及不透明度建立了对应的表。
另外,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连续地切换视点位置”还是“非连续地切换为分离的视点位置”、“在一定的区间内一边逐渐地切换视点位置一边显示”还是“停止在固定的视点位置进行显示”、“自动地进行旋转或视点位置的切换”还是“接受操作者进行的操作”等能够根据运用的方式任意地组合。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为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接受显示条件的设定,生成显示图像,并控制其显示。然而,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工作站130或终端装置140也可以具备相当于控制部115或绘制处理部116的功能、相当于控制部215的功能。此时,工作站130或终端装置140接受显示条件的设定,生成显示图像,并控制其显示。另外,显示条件的设定、显示图像的生成、或其显示的控制也可以分别由不同的装置进行。
例如,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工作站130、或者终端装置140也可以将显示条件与显示图像的组保存于自装置的存储部,例如,向图像保管装置120发送并保存。取得了该显示条件和显示图像的组的装置能够按照显示条件再生显示图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为显示条件接受部在摄影计划的阶段接受该显示条件的输入。然而,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显示条件接受部也可以事后接受显示条件的输入。即,操作者例如一边使立体显示监视器所显示的对象物旋转,一边向其他窗口所显示的显示条件接受用的画面输入不透明度或立体感等显示条件。于是,显示条件接受部例如存储所输入的显示条件,与显示图像编辑为组,保存于自装置的存储部,向图像保管装置120发送并保存。另外,也可以在摄影计划的阶段接受,并且也可以事后接受显示条件的变更。
图26是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控制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另外,图26所示的步骤S301~S305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步骤S101~S105相同。另外,还能够将该步骤S301~S305置换为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步骤S201~S205。另外,以下,说明了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接受显示条件的变更的例子,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终端装置140也可以通过从图像保管装置120取得显示图像以及显示条件的组,而由操作者进行操作,从而一边显示显示图像一边接受该显示条件的变更。
如图26所示,如果判定为接收旋转操作(或者视点位置的切换操作)(步骤S301肯定),则医用图像诊断装置读出与该操作对应的显示条件(步骤S302)。并且,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从显示图像存储部读出与视点位置对应的多种显示图像(步骤S303),并且按照在步骤S302中读出的显示条件对它们进行重叠(步骤S304),显示重叠后的显示图像(步骤S305)。
在此,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如图26所示,督促操作者确认是否根据在步骤S305中显示的显示图像的显示条件进行确定(步骤S306)。例如,医用图像诊断装置通过显示“显示条件OK”以及“变更显示条件”的按钮,并接受“显示条件OK”按钮的按下,来判定为确认了显示条件的确定(步骤S306肯定)。另一方面,医用图像诊断装置通过接受“变更显示条件”的按钮的按下,从而判定为显示条件没有确定,而进行显示条件的变更(步骤S306否定)。
当判定为进行显示条件的变更时(步骤S306否定),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例如将用于接受显示条件的变更的画面显示于其他窗口等,并接受不透明度或立体感等显示条件的输入(步骤S307)。
接着,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再次返回步骤S303,例如,当变更了视点位置时,从显示图像存储部读出与新的视点位置对应的多种显示图像(步骤S303),并且按照在步骤S307中变更后的显示条件重叠显示图像(步骤S304),显示按照变更后的显示条件重叠后的显示图像(步骤S305)。
并且,医用图像诊断装置还促使操作者确认是否根据在步骤S305中显示出的显示图像的显示条件进行确定(步骤S306)。当判定为确认了显示条件的确定时(步骤S306肯定),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例如将显示图像和在步骤S305中显示出的显示图像的显示条件建立对应,保存于自装置的显示条件存储部(步骤S308)。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为终端装置140显示从图像保管装置120取得的医用图像等。然而,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终端装置140也可以与医用图像诊断装置110直接连接。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列举9视差图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使用2视差、6视差等任意的视差数。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重叠2个显示图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是重叠3个显示图像的情况等、重叠任意的数量的显示图像。当重叠3个显示图像时,例如,针对某一旋转角的范围,设3个显示图像内的1个显示图像的不透明度为“100%”,其余的2个显示图像的不透明度为“0%”即可。能够通过在3个显示图像间切换该显示条件,来切换显示3个显示图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显示部是立体显示监视器为前提,说明为显示图像是视差图像组,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显示部也可以是显示通常的二维图像的二维监视器。即,显示图像生成部作为多种显示图像,也可以生成通常的二维监视器所显示的图像。在该情况下,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根据显示面上所显示的对象物的旋转,切换显示多种显示图像。另外,显示图像生成部可以根据通过对于某一对象物的摄影数据实施不同的图像处理而生成的“多种”体数据来生成“多种”显示图像,或者,也可以根据“相同的”体数据来生成“多种”显示图像,或者,也可以如后述那样,根据通过对“多种”对象物的摄影数据实施图像处理而生成的“多种”体数据来生成“多种”显示图像。即,在任一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作为多种显示图像,显示控制部都能够生成通常的二维监视器所显示的图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假定X射线CT装置的例子,但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医用图像诊断装置也可以根据时间相位不同的多种体数据(例如,造影剂的有无不同的多种体数据、检查时期不同的多种体数据等)生成多种显示图像,并对这些显示图像进行切换显示。此时,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并不限定于X射线CT装置,还同样能够适用于X射线诊断装置、MRI装置、超声波诊断装置、SPECT装置、PET装置、SPECT-CT装置、PET-CT装置等。
另外,当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是MRI装置时,例如,也可以根据由不同的脉冲序列收集到的多种摄影数据生成多种体数据,根据该多种体数据生成多种显示图像,并对这些显示图像进行切换显示。例如,MRI装置根据通过用于收集T1强调图像的脉冲序列以及用于收集T2强调图像的脉冲序列收集到的多种摄影数据来生成多种体数据,根据该多种体数据生成多种显示图像即可。
另外,当是MRI装置时,例如,也可以通过相位对比法来收集,根据所生成的体数据,生成多种显示图像,并对这些显示图像进行切换显示。相位对比法是根据自旋的相位信息对血流进行图像化的摄像法,在通过相位对比法收集到的摄影数据中,包含血流的速度信息。在此,对象物的血流根据视点位置的切换,其朝向会变得不同(例如,以对于显示面从后方向向前方向流动的方式显示的血流通过将对象物旋转90°,从而变为例如从左向右方向流动的血流)。因此,对血流进行图像化得到的显示图像也根据视点位置的切换而不同。因此,此时,例如,每当对视点位置进行切换时,MRI装置重新计算与新的视点位置的关系中的血流的速度信息,使用重新计算出的速度信息生成新的显示图像即可。另外,当收集到多个摄影数据本身时,MRI装置也可以使用该多个摄影数据生成多种显示图像。另外,针对通过对灌流进行图像化的其他的摄像法收集到的摄影数据也相同。
(其他)
另外,图示出的各装置的各构成要素是功能概念性的,不一定需要物理性地如图示那样构成。即,各装置的分散·综合的具体的方式并不限定于图示,还能够根据各种负荷或使用状况等,以任意的单位功能性或者物理性地分散·综合其全部或者一部分来构成。另外,由各装置进行的各处理功能的全部或者任意的一部分由CPU以及通过该CPU分析执行的程序来实现,或者作为基于布线逻辑的硬件来实现。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像处理方法能够通过由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等的计算机执行预先准备的图像处理程序来实现。该图像处理程序能够经由因特网等网络来发布。另外,该程序还能够记录于硬盘、软盘(FD)、CD-ROM、MO、DVD等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中,通过由计算机从记录介质中读出来执行。
根据以上所述的至少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系统以及方法,能够合适地显示医用图像。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的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与包含于发明的范围或要旨中一样,包含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中。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生成部,根据通过对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收集到的对象物的摄影数据实施不同的图像处理而生成的多种三维医用图像数据,来生成用于将上述对象物三维显示在显示部的显示面上的多种视差图像组;和
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根据上述显示面上所显示的上述对象物的周围的视点位置的切换,切换上述多种视差图像组的显示条件,并重叠显示该多种视差图像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通过对各视差图像组的透过的程度进行调整,而重叠显示上述多种视差图像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生成部根据重建所使用的条件以及校正所使用的条件内的至少1个不同的多种三维医用图像数据,生成上述多种视差图像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生成部还使用于将规定的信息显示于上述显示部的显示面上的信息显示图像分别重叠于上述视差图像组所包含的视差图像,
上述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重叠显示重叠了上述信息显示图像的多种视差图像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对作为上述显示条件的各视差图像组的立体感以及放大率或者缩小率内的至少1个进行切换。
6.一种由图像处理系统执行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根据通过对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收集到的对象物的摄影数据实施不同的图像处理而生成的多种三维医用图像数据,来生成用于将上述对象物三维显示在显示部的显示面上的多种视差图像组,
进行控制,以使得根据上述显示面上所显示的上述对象物的周围的视点位置的切换,切换上述多种视差图像组的显示条件,并重叠显示该多种视差图像组。
7.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生成部,根据通过对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收集到的对象物的摄影数据实施图像处理而生成的三维医用图像数据,来生成用于将上述对象物三维显示在显示部的显示面上的多种视差图像组,和
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根据上述显示面上所显示的上述对象物的周围的视点位置的切换,切换上述多种视差图像组的显示条件,并重叠显示该多种视差图像组。
8.一种由图像处理系统执行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根据通过对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收集到的对象物的摄影数据实施图像处理而生成的三维医用图像数据,来生成用于将上述对象物三维显示在显示部的显示面上的多种视差图像组,
进行控制,以使得根据上述显示面上所显示的上述对象物的周围的视点位置的切换,切换上述多种视差图像组的显示条件,并重叠显示该多种视差图像组。
9.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生成部,根据通过对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收集到的多种对象物的摄影数据实施图像处理而生成的多种三维医用图像数据,来生成用于将上述对象物三维显示在显示部的显示面上的多种视差图像组,
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根据上述显示面上所显示的上述对象物的周围的视点位置的切换,切换上述多种视差图像组的显示条件,并重叠显示该多种视差图像组。
10.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生成部,根据通过对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收集到的对象物的摄影数据实施不同的图像处理而生成的多种三维医用图像数据,来生成用于将上述对象物显示在显示部的显示面上的多种显示图像;和
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根据上述显示面上所显示出的上述对象物的周围的视点位置的切换,切换上述多种显示图像的显示条件,并重叠显示该多种显示图像。
11.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生成部,根据通过对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收集到的对象物的摄影数据实施图像处理而生成的三维医用图像数据,来生成用于将上述对象物三维显示在显示部的显示面上的多种显示图像;和
显示控制部,根据上述显示面上所显示的上述对象物的周围的视点位置的切换,切换上述多种显示图像的显示条件,并重叠显示该多种显示图像。
12.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生成部,根据通过对由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收集到的多种对象物的摄影数据实施图像处理而生成的多种三维医用图像数据,来生成用于将上述对象物三维显示在显示部的显示面上的多种显示图像;和
显示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使得根据上述显示面上所显示的上述对象物的周围的视点位置的切换,切换上述多种显示图像的显示条件,并重叠显示该多种显示图像。
CN201280010703.1A 2011-04-26 2012-04-20 图像处理系统以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037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8548 2011-04-26
JP2011098548A JP5804760B2 (ja) 2011-04-26 2011-04-26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PCT/JP2012/060789 WO2012147664A1 (ja) 2011-04-26 2012-04-20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3770A true CN103403770A (zh) 2013-11-20
CN103403770B CN103403770B (zh) 2016-04-13

Family

ID=47072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070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03770B (zh) 2011-04-26 2012-04-20 图像处理系统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11942B2 (zh)
JP (1) JP5804760B2 (zh)
CN (1) CN103403770B (zh)
WO (1) WO20121476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09737A1 (de) * 2010-03-01 2011-09-01 Institut für Rundfunktechnik GmbH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Wiedergabe von 3D-Bildinhalten
JP6900144B2 (ja) * 2014-05-08 2021-07-07 信示 芦田 X線診断装置
US10522248B2 (en) 2017-12-27 2019-12-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creation of imaging story boards from medical imaging studies
US11080326B2 (en) 2017-12-27 2021-08-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ly organizing displays of medical imaging content for rapid browsing and report creation
CN113658083B (zh) * 2021-10-19 2022-01-18 广东唯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眼球图像噪声消除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9366A (ja) * 1999-11-25 2001-06-05 Toshiba Corp 三次元画像処理装置
CN1977544A (zh) * 2004-05-12 2007-06-06 塞特雷德股份公司 3d显示方法和设备
JP2010020487A (ja) * 2008-07-09 2010-01-28 Nippon Hoso Kyokai <Nhk> 任意視点映像生成装置及び任意視点映像生成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15090B2 (ja) 2003-09-08 2007-11-28 株式会社東芝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JP4537813B2 (ja) * 2004-09-22 2010-09-08 株式会社東芝 3次元画像表示装置
WO2007116549A1 (ja) * 2006-04-07 2007-10-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画像処理装置
EP1890262A1 (en) * 2006-08-18 2008-02-20 Valtion Teknillinen Tutkimuskeskus Virtual 3D models for display
JP4657313B2 (ja) * 2008-03-05 2011-03-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572437B2 (ja) * 2010-03-29 2014-08-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3次元医用画像に基づいて立体視用画像を生成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1329065B1 (ko) * 2010-03-31 2013-11-1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영상 시스템에서 영상 데이터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US8446461B2 (en) * 2010-07-23 2013-05-21 Superd Co. Ltd. Three-dimensional (3D) display method an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9366A (ja) * 1999-11-25 2001-06-05 Toshiba Corp 三次元画像処理装置
CN1977544A (zh) * 2004-05-12 2007-06-06 塞特雷德股份公司 3d显示方法和设备
JP2010020487A (ja) * 2008-07-09 2010-01-28 Nippon Hoso Kyokai <Nhk> 任意視点映像生成装置及び任意視点映像生成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43334A1 (en) 2014-02-13
JP5804760B2 (ja) 2015-11-04
JP2012230556A (ja) 2012-11-22
US9811942B2 (en) 2017-11-07
CN103403770B (zh) 2016-04-13
WO2012147664A1 (ja) 201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2018B (zh) 图像处理系统、装置、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JP6211764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2984532B (zh)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2892016B (zh) 图像显示系统、装置、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CN102843564B (zh) 图像处理系统、装置以及方法
CN103702612A (zh) 图像处理系统、装置、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CN102833562B (zh) 图像处理系统以及方法
CN103561655B (zh) 医用图像诊断装置、医用图像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CN102860837A (zh) 图像处理系统、装置、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CN102893308A (zh) 图像处理系统、装置以及方法
JP6430149B2 (ja) 医用画像処理装置
CN107233095A (zh) 医用图像处理系统、装置及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CN102915557A (zh) 图像处理系统、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CN102892017B (zh) 图像处理系统、装置、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CN103403770B (zh) 图像处理系统以及方法
CN102892015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CN102892022B (zh)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2833570B (zh) 图像处理系统、装置以及方法
CN102885635B (zh)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保管装置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CN102860836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CN102890748B (zh) 图像处理系统、装置、 方法以及医用图像诊断装置
JP5813986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06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Patentee after: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