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2311A - 主控装置、从属装置以及时刻同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主控装置、从属装置以及时刻同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2311A
CN103392311A CN2011800685272A CN201180068527A CN103392311A CN 103392311 A CN103392311 A CN 103392311A CN 2011800685272 A CN2011800685272 A CN 2011800685272A CN 201180068527 A CN201180068527 A CN 201180068527A CN 103392311 A CN103392311 A CN 103392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ate
sequence
notification
identifier
mast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85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92311B (zh
Inventor
安藤康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92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2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92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2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82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by delay compensation, e.g. by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 or variations thereof, by ran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19Details regarding a bus mas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H04L12/4035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in which slots of a TDMA packet structure are assigned based on a contention resolution carried out at a master uni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38System on C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Bus for use in automa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主控装置(101)反复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在该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与多个从属装置进行通信,计算用于校正传送路径延迟的偏差值,将计算出的偏差值向多个从属装置通知。并且,主控装置(101)在每次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时,将作为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的标识符的序列标识符向各从属装置通知。另外,主控装置(101)从已经通知到各从属装置的大于或等于2个序列标识符中选择某个序列标识符,将选择出的选择序列标识符向各从属装置通知,并向各从属装置发出指示,以将在与选择序列标识符相对应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通知的偏差值用于时刻同步。

Description

主控装置、从属装置以及时刻同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多个通信装置之间使时刻同步的时刻同步技术。
背景技术
当前的同步系统中的时刻同步的流程由(1)测量延迟、(2)计算偏差(offset)、(3)通知、(4)确定、(5)同步应用这5个阶段构成,分别作为一系列的动作而实施(例如,专利文献1)。
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1)在测量延迟的阶段中,保存成为同步基准的时刻的通信装置(作为主控装置)对至其他的通信装置(作为从属装置)为止的传送路径延迟进行测量。
其原因在于,通过测量传送路径延迟,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同步。
在星型、树状型、线型及它们混合存在的连接方式中,在从主控装置观察时,位于末端位置的从属装置存在有1个或多个。
所有的从属装置均属于至该末端从属装置为止的路径中的某一个路径上。
此外,这里的线型是指由从属装置进行中继的连接方式,其中,该从属装置具有大于或等于2个端口,具备在这些端口之间对帧实施中继的功能。
主控装置以至末端从属装置为止的路径为单位,通过发送测量用帧(下面称为Measure帧)进行传送延迟的测量。
Measure帧是以末端从属装置为发送目标,针对各路径发送的。
末端从属装置在接收到Measure帧后,将测量的响应帧(下面称为MeasureAck帧)进行回送。
Measure帧所通过路径上的所有从属装置进行Measure帧的中继。
在该过程中,各从属装置对Measure帧的到达时刻和MeasureAck帧的到达时刻进行记录,计算该时间差(称为往返时间tr),并对计算出的往返时间tr进行记录。
主控装置根据Measure帧的发送时刻和MeasureAck帧的到达时刻计算往返时间tr。
另外,末端从属装置根据Measure帧的到达时刻和MeasureAck帧的发送时刻计算往返时间tr。
(2)在计算偏差的阶段中,主控装置根据往返时间tr和主控装置内部的从发送同步用帧(下面称为Sync帧)至同步时刻点为止的时间ts,计算从从属装置接收Sync帧至同步时刻点为止的用于从属装置的时间(称为偏差值o)。
计算式为o=ts-(tr/2)。
(3)在通知的阶段中,主控装置将偏差值o向各从属装置发布。
主控装置将偏差值o发布用帧(下面称为Offset帧)通过与上述的Measure帧相同的路径发送,将偏差值o向各从属装置发布。
各从属装置根据获取到的偏差值o和本身所记录的往返时间tr,计算至同步时刻点为止的时间(称为延迟时间os)。
计算式为os=(tr/2)+o。
(4)在确定的阶段中,主控装置向各从属装置发出使用发布至各从属装置的偏差值o的指示。
具体来说,主控装置通过广播发送确定用的帧(下面称为Update帧),向所有从属装置通知使用偏差值o。
(5)在同步应用的阶段中,主控装置向各从属装置通知同步的定时(timing)。
具体来说,主控装置通过广播发送同步用的帧(下面称为Sync帧),向各从属装置通知同步的定时。
各从属装置使用从接收到Sync帧的时刻至同步时刻点为止的时间即延迟时间os,得到同步时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05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现有的传送路径延迟测量的课题是没有在系统整体的层面上应用延迟测量结果的机制。
例如,在逐渐向网络中追加从属装置的情况下,延迟测量变得不稳定。
即,如逐渐向网络中追加从属装置的情况那样,在与网络连接的从属装置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利用基于与网络连接的从属装置刚发生变动后测量到的传送延迟而计算出的偏差值,可能无法获得高精度的同步。
因此,直至延迟测量稳定为止,与使用最新的延迟测量结果相比,使用稳定期间的延迟测量结果的做法更能获得稳定的同步。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即,即使在与网络连接的从属装置刚发生变动后,也能够获得稳定的同步。
本发明所涉及的主控装置经由传送路径与多个从属装置连接,与所述多个从属装置之间进行时刻同步,
其特征在于,具有:
序列实施部,其反复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在该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与所述多个从属装置进行通信,计算用于校正传送路径延迟的偏差值,将计算出的偏差值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通知;
序列标识符通知部,其在每次通过所述序列实施部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时,将作为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的标识符的序列标识符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通知;以及
偏差值指示部,其从通过所述序列标识符通知部已经通知到所述多个从属装置的序列标识符中选择某个序列标识符,将选择出的选择序列标识符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通知,并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发出指示,以将在与选择序列标识符相对应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通知的偏差值用于时刻同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主控装置从已经通知到各从属装置的序列标识符中选择某个序列标识符,将选择出的选择序列标识符向各从属装置通知,并向各从属装置发出指示,以将在与选择序列标识符相对应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通知的偏差值用于时刻同步。
因此,在与网络连接的从属装置刚发生变动后的不稳定期间中,能够选择以前的稳定期间的偏差值并使各从属装置使用该偏差值,因此,即使在与网络连接的从属装置刚发生变动后,也能够获取稳定的同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主控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从属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主控装置和从属装置的连接例的图。
图4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主控装置和从属装置之间发送/接收的帧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主控装置和从属装置之间帧发送/接收的流程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主控装置中的记录表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从属装置中的记录表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主控装置和从属装置之间帧发送/接收的流程的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在实施方式2及3所涉及的主控装置和从属装置之间发送/接收的帧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在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主控装置和从属装置之间帧发送/接收的流程的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至4所涉及的主控装置及从属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逐渐向网络追加从属装置的情况等下,也能够获得稳定的同步并提高系统稳定性的结构进行说明。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时刻同步的流程也与现有技术相同,由(1)测量延迟、(2)计算偏差、(3)通知、(4)确定、(5)同步应用这5个阶段构成。
并且,将由(1)测量延迟、(2)计算偏差、(3)通知构成的序列称为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
在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在主控装置和从属装置之间发送/接收数据,并且,主控装置计算用于校正传送路径延迟的偏差值o,并将偏差值o向从属装置通知。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控装置101的结构例。
另外,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属装置201的结构例。
在主控装置101和多个从属装置201之间进行时刻同步。
在图1中,协议处理部102对帧的生成、发送、接收进行处理。
更具体地说,协议处理部102通过帧的生成、发送、接收而反复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在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计算偏差值o,并将计算出的偏差值o向各从属装置201通知。
另外,协议处理部102在每次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时,将作为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的标识符的序列标识符(下面称为SyncID)向各从属装置201通知。
另外,协议处理部102从已经通知到各从属装置201的大于或等于2个序列标识符中选择某个序列标识符,将选择出的选择序列标识符向各从属装置201通知,并向各从属装置201发出指示,以将在与选择序列标识符相对应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通知的偏差值o用于时刻同步。
协议处理部102是序列实施部、序列标识符通知部及偏差值指示部的例子。
偏差值计算部103根据往返时间tr和主控装置101内部的从发送Sync帧至同步时刻点为止的时间ts,计算从从属装置201接收Sync帧至同步时刻点为止的用于从属装置201的偏差值o。
偏差值计算部103也相当于序列实施部的例子。
偏差值管理部104将序列标识符、路径的标识符作为关键字,管理偏差值o。
偏差值存储部106将序列标识符、路径的标识符作为关键字,存储偏差值o。
往返时间测量部105测量从发送Measure帧至接收到MeasureAck帧为止的时间。
在图2中,协议处理部202对帧的发送、接收进行处理。
更具体地说,协议处理部202通过帧的发送、接收,在与主控装置101之间反复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在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测量传送路径延迟(往返时间tr),并从主控装置101接受偏差值o的通知。
另外,协议处理部202在每次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时,接收Update帧(第1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的例子),该Update帧是从主控装置101发送的,用于通知作为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的标识符的序列标识符(SyncID)。
并且,协议处理部202接收Sync帧(第2选择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的例子),该Sync帧是从主控装置101发送的,用于通知由主控装置101选择的选择序列标识符。
协议处理部202是序列实施部、第1数据接收部及第2数据接收部的例子。
偏差值管理部204将序列标识符、路径的标识符作为关键字,管理往返时间tr和偏差值o。
另外,偏差值管理部204选择与利用Sync帧通知的选择序列标识符相关联而存储的往返时间tr和偏差值o,作为在与主控装置101之间的时刻同步中使用的往返时间和偏差值。
偏差值存储部206将通过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测量的往返时间tr和通过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通知的偏差值o,与利用Update帧通知的该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的序列标识符相关联而进行存储。
延迟时间计算部203根据由偏差值管理部204选择的偏差值o和往返时间tr,计算至同步时刻点为止的时间即延迟时间os。
往返时间测量部205测量从接收到Measure帧至接收到MeasureAck帧为止或至MeasureAck帧的发送为止的时间。
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控装置101和从属装置201的连接方式的一个例子。
图3的连接方式由主控装置101和6个从属装置201构成。
在图3的连接情况下,从主控装置101至末端从属装置为止的路径一共有3个。
即,至从属装置3为止的路径、至从属装置5为止的路径、至从属装置6为止的路径。
在各路径中,级联连接有大于或等于1个从属装置201。
另外,与主控装置101连接的传送路径在第1个集线器处,分支为至从属装置3及从属装置5为止的路径、和至从属装置6为止的路径。
并且,在第2个集线器处,分支为至从属装置3为止的路径和至从属装置5为止的路径。
图4表示在主控装置101和从属装置201之间发送/接收的帧的字段构成例。
图4(a)表示Measure帧401的字段构成例。
图4(b)表示MeasureAck帧402的字段构成例。
图4(c)表示Offset帧403的字段构成例。
图4(d)表示Update帧404的字段构成例。
图4(e)表示Sync帧405的字段构成例。
Measure帧401包含:发送目标;帧标识符(帧ID),其表示该帧为Measure帧;以及路径标识符(MeasureID)。
Measure帧401是用于各从属装置201中的传送路径延迟测量的帧,是延迟测量数据的例子。
MeasureAck帧402包含:发送目标;帧ID,其表示该帧为MeasureAck帧;以及MeasureID。
MeasureAck帧402是由最末尾的从属装置返回的Measure帧401,是返回延迟测量数据的例子。
Offset帧403包含:发送目标;帧ID,其表示该帧为Offset帧;MeasureID;以及偏差值o。
Offset帧403是将偏差值o向各从属装置201通知的帧,是偏差值通知数据的例子。
Update帧404包含:发送目标;帧ID,其表示该帧为Update帧;以及序列标识符(SyncID)。
Update帧404是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及第1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的例子。
Sync帧405包含:发送目标;帧ID,其表示该帧为Sync帧;以及SyncID。
Sync帧405是同步定时通知数据及第2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的例子,利用Sync帧405通知的SyncID相当于选择序列标识符。
下面,对动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时刻同步的流程如上述所示,由(1)测量延迟、(2)计算偏差、(3)通知、(4)确定、(5)同步应用这5个阶段构成,分别作为一系列的动作而实施。
以图5为中心,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控装置101和从属装置201的动作例。
此外,在图5中,401的箭头(从主控装置指向从属装置的箭头)表示Measure帧,402的箭头(从从属装置指向主控装置的箭头)表示MeasureAck帧,403的箭头(从主控装置指向从属装置的箭头)表示Offset帧。
另外,404的箭头(从主控装置指向从属装置的箭头)表示Update帧,405的箭头(从主控装置指向从属装置的箭头)表示Sync帧。
此外,基于作图上的原因,并没有对全部的箭头附加标号,但相同种类的箭头表示相同的帧。
另外,图5的401至405的标号和帧的对应关系与图4的401至405的标号和帧的对应关系一致。
另外,图5的Measure帧、MeasureAck帧、Offset帧的箭头上所记载的数字表示路径标识符(MeasureID)。
另外,Update帧、Sync帧的箭头上所记载的数字表示序列标识符(SyncID)。
(1)在测量延迟的阶段(501至503)中,主控装置101测量至从属装置201为止的传送路径延迟。
在测量延迟时,主控装置101的协议处理部102以末端从属装置为发送目标而发送Measure帧401。
有时存在多个末端从属装置,有时也存在多个路径。
因此,协议处理部102向每个路径发送Measure帧401。
在该Measure帧401及MeasureAck帧402中包含作为路径标识符的MeasureID。
图3所示的从属装置1包含在2个路径(以从属装置3为末端从属装置的路径和以从属装置5为末端从属装置的路径)中,但通过参照MeasureID,能够判别出是发送至哪一个路径的帧。
末端从属装置如果接收到Measure帧401,则发送MeasureAck帧402。
路径上所有的从属装置201通过协议处理部202接收Measure帧401和MeasureAck帧402,通过往返时间测量部205根据Measure帧401的到达时刻和MeasureAck帧402的到达时刻计算往返时间tr。
但是,在主控装置101中,往返时间测量部105根据Measure帧401的发送时刻和MeasureAck帧402的到达时刻计算往返时间tr。
另外,在末端从属装置中,往返时间测量部205根据Measure帧401的到达时刻和MeasureAck帧402的发送时刻计算往返时间tr。
并且,主控装置101的偏差值管理部104、从属装置201的偏差值管理部204分别将MeasureID作为关键字,将往返时间tr存储在偏差值存储部106及偏差值存储部206中。
(2)在计算偏差的阶段(501至503)中,主控装置101的偏差值计算部103根据往返时间tr和主控装置101内部的从发送Sync帧405至同步时刻点为止的时间ts,计算从从属装置201接收Sync帧405至同步时刻点为止的用于从属装置201的偏差值o。
计算式为o=ts-(tr/2)。
并且,主控装置101的偏差值管理部104将MeasureID作为关键字,将偏差值o记录在偏差值存储部106中。
(3)在通知的阶段(501至503)中,主控装置101将偏差值o向各从属装置201发布。
具体来说,主控装置101的协议处理部102将Offset帧403通过与上述的Measure帧401相同的路径发送,将偏差值o向各从属装置201发布。
在该offset帧403中包含MeasureID,能够确定测量路径。
如上述所示,图3的从属装置1重复属于2个路径,但通过MeasureID,能够确定是发送至哪一个路径的Offset帧403。
各从属装置201通过协议处理部202接收Offset帧403,由偏差值管理部204将MeasureID作为关键字,将偏差值o记录在偏差值存储部206中。
(4)在确定的阶段(504)中,主控装置101向各从属装置201发出对向各从属装置201发布的偏差值o进行确定的指示。
具体来说,主控装置101的协议处理部102通过广播发送Update帧404,向所有从属装置201通知对偏差值o的确定。
Update帧404中包含SyncID。
在从属装置201中,协议处理部202接收Update帧403,偏差值管理部204将当前时刻的最新的偏差值o与Update帧403中包含的SyncID相关联。
图6和图7示出了主控装置101的偏差值存储部106中的记录表的例子和从属装置201的偏差值存储部206中的记录表的例子。
图6是主控装置101的偏差值存储部106中的记录表的例子。
图7是图3的从属装置1的偏差值存储部206中的记录表的例子。
此外,在主控装置101中,由于在计算出偏差值o后,可以不保存往返(Roundtrip)时间tr,因此在图6中示出了相对于SyncID和MeasureID仅对偏差值o进行管理的例子。
(5)在同步应用的阶段(505至507)中,主控装置101向各从属装置201通知同步的定时。
具体来说,主控装置101的协议处理部102通过广播发送Sync帧405,向各从属装置201通知同步的定时。
Sync帧405中包含SyncID,能够指定在同步中使用的往返时间tr和偏差值o。
在各从属装置201中,协议处理部202接收Sync帧405,偏差值管理部204从偏差值存储部206获取与Sync帧405中包含的SyncID相关联的往返时间tr和偏差值o,并将获取的往返时间tr和偏差值o输出至延迟时间计算部203。
延迟时间计算部203根据输入的往返时间tr和偏差值o,计算从Sync帧405的接收时刻至同步时刻点为止的时间即延迟时间os。
计算式为os=(tr/2)+o。
并且,延迟时间计算部203将从接收到Sync帧405的时刻开始经过了延迟时间os后的时刻作为同步时刻,进行时刻同步。
在向网络实施节点的追加、删除的系统中,有时由于连接方式变更,通过现有的延迟测量,同步会变得不稳定或无效。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同步系统中,通过MeasureID和SyncID,主控装置101能够将更稳定的时期的偏差值应用于同步。
图8对上述技术进行了说明。
在图8中,首先,主控装置101利用通过图5的第1次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计算出的偏差值o实施同步(801至802)。
具体来说,主控装置101的协议处理部102将指定有SyncID=1(第1次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的序列标识符)的Sync帧405发送至各从属装置201,使各从属装置201使用通过第1次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得到的往返时间tr和偏差值o进行同步。
下面,以系统结构变更等为触发,主控装置101实施第2次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803至805)。
并且,在现有技术中,会是利用通过第2次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得到的往返时间tr和偏差值o而进行同步(806),但在此,不立刻使用通过第2次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得到的往返时间tr和偏差值o。
在适当的期间使用通过第1次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得到的往返时间tr和偏差值o(807、808)后,在主控装置101判断出系统稳定性的情况下,使用通过第2次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得到的往返时间tr和偏差值o(809、810)。
此时,主控装置101的协议处理部102将指定有SyncID=2(第2次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的序列标识符)的Sync帧405发送至各从属装置201,使各从属装置201使用通过第2次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得到的往返时间tr和偏差值o进行同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控制偏差值的使用,因此能够获得更稳定的同步。
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具有下面的主控通信装置和从属通信装置的同步系统进行了说明。
用于对同步进行管理的主控通信装置具有下述结构。
(a)进行传送路径延迟测量及至同步时刻为止的偏差值的通知的结构
(b)针对传送路径延迟测量设置标识符,对传送路径延迟测量和偏差值进行管理的结构
(c)通过传送路径延迟测量标识符,指定本站点及从属装置的偏差值的结构。
另外,进行同步的从属通信装置具有下述结构。
(a)根据传送路径延迟测量及通知的偏差值计算同步时刻的结构
(b)通过传送路径延迟测量标识符,对传送路径延迟测量和偏差值进行管理的结构
(c)通过传送路径延迟测量标识符,由主控通信装置指定偏差值,并将其应用于同步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主控通信装置还具有下述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d)针对路径设置标识符,对传送路径延迟测量和偏差值进行管理的结构。
另外,对从属通信装置还具有下述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d)针对路径设置标识符,对传送路径延迟测量和偏差值进行管理的结构。
实施方式2
如图9所示,可以在Measure帧901、MeasureAck帧902、Offset帧903中包含SyncID。
在此情况下,由于在指定SyncID的同时进行测量,因此无需Update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帧的类别减少,同步系统变得简单。
实施方式3
另外,如图9所示,可以在Measure帧901、MeasureAck帧902、Offset帧903、Update帧904、Sync帧905中包含主控装置ID。
在此情况下,由于能够确定用于保存成为同步基准的时刻的主控装置,因此,能够在1个系统内存在多个主控装置。
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主控通信装置还具有下述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e)针对主控装置设置标识符,对传送路径延迟测量和偏差值进行管理的结构。
另外,对从属通信装置还具有下述结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e)针对主控装置设置标识符,对传送路径延迟测量和偏差值进行管理的结构。
实施方式4
另外,不一定针对每次测量都要发送Offset帧,可以发送Offset帧用以取代对测量的确定。
在图10的应用事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在各路径上进行2次测量(1001至1006),并在1次中通知该偏差值。
在Offset帧中包含SyncID和MeasureID,用以取代Update帧。
在1007中发送的Offset帧403中,(1,1)、(1,2)、(1,3)中的第1个值是SyncID,第2个值是MeasureID。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Offset帧的数量减少,另外,不需要Update帧。
其结果,系统整体的频带得到削减。
最后,对实施方式1至4所示的主控装置101及从属装置201的硬件结构例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至4所示的主控装置101及从属装置201的硬件资源的一个例子的图。
此外,图11的结构只是示出了主控装置101及从属装置201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主控装置101及从属装置201的硬件结构并不限定于图11记载的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
在图11中,主控装置101及从属装置201具有用于执行程序的CPU911(Central Processing Unit,也称为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处理器)。
CPU911经由总线912与例如ROM(Read Only Memory)913、RAM(Random Access Memory)914、通信端口915、显示装置901、键盘902、鼠标903、磁盘装置920连接,用于控制上述的硬件设备。
并且,CPU911还可以与FDD904(Flexible Disk Drive)、致密盘装置905(CDD)连接。另外,可以取代磁盘装置920而使用SSD(Solid State Drive)、光盘装置、记忆卡(注册商标)读写装置等存储装置。
RAM914是易失性存储器的一个例子。ROM913、FDD904、CDD905、磁盘装置920的存储介质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一个例子。它们是存储装置的一个例子。
实施方式1至4中说明的“偏差值存储部106”及“偏差值存储部206”通过RAM914、磁盘装置920等实现。
通信端口915、键盘902、鼠标903、FDD904等是输入装置的一个例子。
另外,通信端口915、显示装置901等是输出装置的一个例子。
如图1所示,通信端口915与网络连接。
例如,除了LAN(局域网)之外,通信端口915还可以与互联网、WAN(广域网)、SAN(存储区域网)等连接。
在磁盘装置920中存储有操作系统921(OS)、视窗系统922、程序组923、文件组924。
程序组923的程序在CPU911利用操作系统921、视窗系统922的同时由CPU911执行。
另外,在RAM914中暂时存储由CPU911执行的操作系统921的程序、应用程序的至少一部分。
另外,在RAM914中存储CPU911进行处理所需的各种数据。
另外,在ROM913中存储有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程序,在磁盘装置920中存储有引导程序。
在主控装置101及从属装置201启动时,执行ROM913的BIOS程序及磁盘装置920的引导程序,通过BIOS程序及引导程序启动操作系统921。
在上述程序组923中存储有用于执行在实施方式1至4的说明中作为“~部”(除了“偏差值存储部106”及“偏差值存储部206”之外,下面相同)进行说明的功能的程序。程序由CPU911读取并执行。
在文件组924中,表示在实施方式1至4的说明中作为“~的判断”、“~的计算”、“~的比较”、“~的评价”、“~的更新”、“~的设定”、“~的登录”、“~的选择”、“~的输入”、“~的输出”等进行说明的处理结果的信息或数据或信号值或变量值或参数,作为“~文件”或“~数据库”的各项目而进行存储。
“~文件”或“~数据库”存储在存储盘或存储器等存储介质中。
存储在存储盘或存储器等存储介质中的信息或数据或信号值或变量值或参数经由读写电路通过CPU911读取至主存储器或高速缓冲存储器中。
并且,读取的信息或数据或信号值或变量值或参数,用于提取、检索、参照、比较、运算、计算、处理、编辑、输出、印刷、显示等CPU的动作。
在提取、检索、参照、比较、运算、计算、处理、编辑、输出、印刷、显示的CPU的动作期间,信息或数据或信号值或变量值或参数暂时存储在主存储器、寄存器、高速缓冲存储器、缓冲存储器等中。
另外,实施方式1至4所说明的流程图的箭头部分主要表示数据或信号的输入/输出。
数据或信号值存储在RAM914的存储器、FDD904的软盘、CDD905的致密盘、磁盘装置920的磁盘、以及光盘、迷你盘、DVD等存储介质中。
另外,数据或信号通过总线912或信号线或线缆或其他的存储介质进行在线传送。
另外,在实施方式1至4的说明中作为“~部”说明的内容可以是“~电路”、“~装置”、“~仪器”,另外,也可以是“~步骤”、“~流程”、“~处理”。
即,经过实施方式1至4所说明的流程图所示的步骤、流程、处理,能够实现本发明所涉及的主控装置的时刻同步方法及从属装置的时刻同步方法。
另外,作为“~部”说明的内容可以通过存储在ROM913中的固件实现。
或者,仅通过软件,或仅通过元件、设备、基板、配线等硬件,或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以及进一步与固件组合而实施。
固件和软件作为程序而存储在磁盘、软盘、光盘、致密盘、迷你盘、DVD等存储介质中。
程序由CPU911读取,并由CPU911执行。
即,程序作为实施方式1至4的“~部”而使计算机起作用。或使计算机执行实施方式1至4的“~部”的流程或方法。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至4所示的主控装置101及从属装置201是计算机,其具有:相当于处理装置的CPU;相当于存储装置的存储器、磁盘等;相当于输入装置的键盘、鼠标、通信端口等;以及相当于输出装置的显示装置、通信端口等。
并且,如上所述作为“~部”所示出的功能通过使用上述处理装置、存储装置、输入装置、输出装置而实现。
标号的说明
101主控装置,102协议处理部,103偏差值计算部,104偏差值管理部,105往返时间测量部,106偏差值存储部,201从属装置,202协议处理部,203延迟时间计算部,204偏差值管理部,205往返时间测量部,206偏差值存储部。

Claims (15)

1.一种主控装置,其经由传送路径与多个从属装置连接,与所述多个从属装置之间进行时刻同步,
其特征在于,具有:
序列实施部,其反复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在该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与所述多个从属装置进行通信,计算用于校正传送路径延迟的偏差值,将计算出的偏差值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通知;
序列标识符通知部,其在每次通过所述序列实施部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时,将作为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的标识符的序列标识符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通知;以及
偏差值指示部,其从通过所述序列标识符通知部已经通知到所述多个从属装置的序列标识符中选择某个序列标识符,将选择出的选择序列标识符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通知,并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发出指示,以将在与选择序列标识符相对应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通知的偏差值用于时刻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差值指示部从已经通知到所述多个从属装置的大于或等于2个序列标识符中,选择除了最新通知到所述多个从属装置的序列标识符之外的序列标识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差值指示部从已经通知到所述多个从属装置的大于或等于2个序列标识符中,将某个序列标识符作为选择序列标识符而通知到所述多个从属装置后,在通过所述序列实施部实施新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之前,选择其他的序列标识符作为选择序列标识符,将选择出的其他的序列标识符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通知,并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发出指示,以将在与该其他的序列标识符相对应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通知的偏差值用于时刻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差值指示部在用于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通知时刻同步的定时的同步定时通知数据中记录选择序列标识符,将记录有选择序列标识符的同步定时通知数据发送至所述多个从属装置,并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发出指示,以将在与选择序列标识符相对应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通知的偏差值用于时刻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差值指示部将记录有主控装置的标识符的同步定时通知数据发送至所述多个从属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序列标识符通知部在每次通过所述序列实施部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时,生成记录有通过所述序列实施部实施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的序列标识符的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并将生成的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发送至所述多个从属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序列实施部在所述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将用于传送路径延迟测量的延迟测量数据发送至所述多个从属装置,并且,将用于通知计算出的偏差值的偏差值通知数据发送至所述多个从属装置,
所述序列标识符通知部在延迟测量数据及偏差值通知数据的至少其中一个中,记录通过所述序列实施部实施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的序列标识符,
所述序列实施部在所述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将记录有序列标识符的延迟测量数据及记录有序列标识符的偏差值通知数据的至少其中一个发送至所述多个从属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装置与分支为多个分支路径的传送路径连接,该多个分支路径上分别级联连接有大于或等于1个从属装置,
所述序列实施部在所述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对应于路径的个数而生成用于传送路径延迟测量的延迟测量数据,并且,在各延迟测量数据中记录成为对象的分支路径的标识符,将记录有分支路径的标识符的各延迟测量数据发送至所述传送路径,针对每个分支路径在从属装置之间转发延迟测量数据,使所述多个从属装置测量传送路径延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序列实施部在所述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对应于路径的个数而生成用于通知计算出的偏差值的偏差值通知数据,并且,在各偏差值通知数据中记录成为对象的分支路径的标识符,将记录有分支路径的标识符的各偏差值通知数据发送至所述传送路径,针对每个分支路径在从属装置之间转发偏差值通知数据,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通知偏差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装置与级联连接有多个从属装置的传送路径连接,
所述序列实施部在所述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
进行大于或等于2次以下动作,即,将用于传送路径延迟测量的延迟测量数据发送至所述传送路径,在从属装置之间转发延迟测量数据,并且,使由最末尾的从属装置返回的返回延迟测量数据,在从属装置之间逆向转发,从而使所述多个从属装置测量传送路径延迟,并由所述序列实施部接收返回延迟测量数据,
基于各次的延迟测量数据的发送时刻和返回延迟测量数据的接收时刻的差值,计算偏差值,
将用于通知计算出的偏差值的偏差值通知数据发送至所述传送路径,在从属装置之间转发偏差值通知数据,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通知偏差值。
11.一种从属装置,其经由传送路径与主控装置连接,与所述主控装置之间进行时刻同步,
其特征在于,具有:
序列实施部,其与所述主控装置之间反复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该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包含用于计算偏差值的数据发送/接收和由所述主控装置计算出的偏差值的通知的接收,该偏差值用于校正传送路径延迟;
第1数据接收部,其在每次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时,接收第1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该第1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是从所述主控装置发送的,用于通知作为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的标识符的序列标识符;
偏差值存储部,其将在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通知的偏差值、和利用所述第1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通知的该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的序列标识符相关联而进行存储;
第2数据接收部,其接收第2选择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该第2选择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是从所述主控装置发送的,用于通知由所述主控装置选择的选择序列标识符;以及
偏差值管理部,其选择与利用所述第2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通知的选择序列标识符相关联而存储的偏差值,作为在与所述主控装置之间的时刻同步中使用的偏差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从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数据接收部接收第2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该第2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将除了利用由所述第1数据接收部最新接收到的第1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通知的序列标识符之外的序列标识符,作为选择序列标识符而进行通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从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数据接收部接收同步定时通知数据而作为所述第2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该同步定时通知数据用于通知时刻同步的定时且记录有选择序列标识符。
14.一种时刻同步方法,其由经由传送路径与多个从属装置连接的主控装置实施,用于与所述多个从属装置之间的时刻同步,
其特征在于,
反复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在该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与所述多个从属装置进行通信,计算用于校正传送路径延迟的偏差值,将计算出的偏差值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通知,
在每次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时,将作为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的标识符的序列标识符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通知,
从已经通知到所述多个从属装置的序列标识符中选择某个序列标识符,将选择出的选择序列标识符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通知,并向所述多个从属装置发出指示,以将在与选择序列标识符相对应的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通知的偏差值用于时刻同步。
15.一种时刻同步方法,其由经由传送路径与主控装置连接的从属装置实施,用于与所述主控装置之间的时刻同步,
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主控装置之间反复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该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包含用于计算偏差值的数据发送/接收和由所述主控装置计算出的偏差值的通知的接收,该偏差值用于校正传送路径延迟,
在每次实施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时,接收第1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该第1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是从所述主控装置发送的,用于通知作为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的标识符的序列标识符,
将在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中通知的偏差值和利用所述第1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通知的该偏差值计算通知序列的序列标识符相关联而进行存储,
接收第2选择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该第2选择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是从所述主控装置发送的,用于通知由所述主控装置选择的选择序列标识符,
选择与由所述第2序列标识符通知数据通知的选择序列标识符相关联而存储的偏差值,作为在与所述主控装置之间的时刻同步中使用的偏差值。
CN201180068527.2A 2011-02-25 2011-02-25 主控装置、从属装置以及时刻同步方法 Active CN1033923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54355 WO2012114517A1 (ja) 2011-02-25 2011-02-25 マスタ装置及びスレーブ装置及び時刻同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2311A true CN103392311A (zh) 2013-11-13
CN103392311B CN103392311B (zh) 2015-12-16

Family

ID=46720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8527.2A Active CN103392311B (zh) 2011-02-25 2011-02-25 主控装置、从属装置以及时刻同步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312974B2 (zh)
JP (1) JP5456202B2 (zh)
KR (1) KR101484871B1 (zh)
CN (1) CN103392311B (zh)
DE (1) DE112011104955B4 (zh)
TW (1) TWI424320B (zh)
WO (1) WO20121145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71293B2 (en) 2011-11-18 2019-04-23 Apple Inc. Group formation within a synchronized hierarchy of peer-to-peer devices
US9516615B2 (en) * 2011-11-18 2016-12-06 Apple Inc. Selection of synchronization stations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environment
US20130132500A1 (en) 2011-11-18 2013-05-23 Apple Inc. Selection of a master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environment
US9106353B2 (en) * 2011-12-13 2015-08-11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for network testing equipment
WO2014080469A1 (ja) * 2012-11-21 2014-05-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491497B2 (en) * 2014-09-05 2019-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und trip time determination
JP6503271B2 (ja) * 2015-09-11 2019-04-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時刻同期システム
JP6301027B2 (ja) 2015-11-24 2018-03-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組込み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US10805262B1 (en) * 2019-06-10 2020-10-13 Banner Engineering Corp. Modbus system having actual and virtual slave addresses and slave sensors
WO2022244156A1 (ja) * 2021-05-19 2022-11-2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測定器、測定方法および時刻同期システム
WO2022244154A1 (ja) * 2021-05-19 2022-11-2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測定器、測定方法および時刻同期システ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09070A1 (en) * 2009-02-17 2010-08-19 Sony Corporation Slave device,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in slave device, master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system
CN101958745A (zh) * 2009-07-20 2011-0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时间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21410B1 (en) * 1983-03-31 1987-06-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Bus-configured local area network with data exchange capability
JPH01302939A (ja) 1988-05-31 1989-12-06 Toshiba Corp サンプリング時刻同期方式
JPH0750895B2 (ja) * 1988-06-24 1995-05-31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信号同期方式
JP3039069B2 (ja) 1991-12-09 2000-05-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リング状同期網方式
JP2679506B2 (ja) 1992-01-22 1997-11-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クロック切替方式
US5428645A (en) * 1992-11-03 1995-06-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nonymous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JPH09326817A (ja) * 1996-06-06 1997-12-16 West Japan Railway Co 車両制御用データ伝送装置
JP3697949B2 (ja) 1998-06-15 2005-09-21 ヤマハ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4267092B2 (ja) * 1998-07-07 2009-05-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時刻同期方法
JP3444804B2 (ja) 1998-11-27 2003-09-08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
US20020026321A1 (en) * 1999-02-26 2002-02-28 Sadeg M. Faris Internet-bas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irly and securely enabling timed-constrained competition using globally time-sychronized client subsystems and information servers having microsecond client-event resolution
JP2001177570A (ja) 1999-12-17 2001-06-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スレーブ装置、マスタ装置および中継装置ならびに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同期制御方法
JP2002014185A (ja) 2000-06-29 2002-01-18 Nec Eng Ltd 時刻同期化方式
US7818457B1 (en) * 2001-05-22 2010-10-19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for multi-chassis configurable time synchronization
JP2005253033A (ja) 2004-02-06 2005-09-15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網同期装置、クロック伝達方法およびクロック伝達パケット網
JP4046096B2 (ja) 2004-03-30 2008-02-13 株式会社Kddi研究所 ネットワークの時刻同期方法
US20060203851A1 (en) * 2005-03-14 2006-09-14 Eidson John C Applications of multiple time synchronization domains
JP4058067B2 (ja) * 2005-09-28 2008-03-05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通信システム
JP4337835B2 (ja) * 2006-03-28 2009-09-30 ヤマハ株式会社 出力遅延補正機能を有するオーディオ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7451339B2 (en) * 2006-09-15 2008-11-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ulse-per-second attachment for STP
US20080141091A1 (en) * 2006-12-06 2008-06-12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From Errors in Transmission of Encoded Video Over a Local Area Network
US7724780B2 (en) * 2007-04-19 2010-05-25 Cisco Technology, Ink. Synchronization of one or more source RTP streams at multiple receiver destinations
WO2009056638A1 (en) * 2007-11-02 2009-05-0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ynchronization of network nodes
JP5127416B2 (ja) * 2007-11-21 2013-01-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同期システム
WO2010092667A1 (ja) * 2009-02-10 2010-08-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親局装置およびグラント割り当て方法
JP4766128B2 (ja) * 2009-02-27 2011-09-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スレーブ装置、スレーブ装置の時刻同期化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US8301931B2 (en) * 2009-05-22 2012-10-30 Itron, Inc.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portable devices
US8018972B2 (en) * 2009-06-30 2011-09-13 Alcatel Lucent Timing over packet performan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09070A1 (en) * 2009-02-17 2010-08-19 Sony Corporation Slave device,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in slave device, master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system
CN101958745A (zh) * 2009-07-20 2011-0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时间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14517A1 (ja) 2012-08-30
DE112011104955T5 (de) 2013-11-21
JPWO2012114517A1 (ja) 2014-07-07
JP5456202B2 (ja) 2014-03-26
US9312974B2 (en) 2016-04-12
TWI424320B (zh) 2014-01-21
KR101484871B1 (ko) 2015-01-28
KR20130103781A (ko) 2013-09-24
DE112011104955B4 (de) 2015-11-26
US20130336340A1 (en) 2013-12-19
CN103392311B (zh) 2015-12-16
TW201235855A (en) 2012-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2311A (zh) 主控装置、从属装置以及时刻同步方法
JP5063704B2 (ja) 協定タイミング・ネットワーク内のサーバの同期を促進する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5589797B (zh) 主从数据库间数据同步延时检测的方法
CN105680973A (zh) 航空电子设备网络中的自由运转节点的时间同步方法
JP2023525393A (ja) ゲートウェイリソースを更新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iot制御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US9753941B2 (en)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operation request
JP2010528345A (ja) 協定タイミング・ネットワーク内の階層1構成を定義する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17000693A1 (zh) 一种集群设备性能同步统计方法及系统
CN106855834B (zh)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216756A (zh) 虚拟机管理设备、管理虚拟机的方法及信息处理系统
CN107704604A (zh) 一种消息持久化方法、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3138312A (ja) 時刻同期システム、管理ノード、及び時刻同期方法
US11354044B2 (en) Identifying an availability of a system
US20230275680A1 (en) Time offset determination without synchronization
US9715477B2 (en) Shared-bandwidth multiple target remote copy
US8619624B2 (en) Network performance estimating device, network performance estimat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having a network performance estimating program stored therein
US11513769B2 (en)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input device, data acquisition apparatus, and data combining apparatus
CN111817820B (zh) 设备的编码方法及装置、基于二总线的编码系统
CN114167829A (zh) 一种时钟同步测试方法以及装置
US20230113776A1 (en) Traffic application amount calcul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EP3780505A1 (en)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WO2023206142A1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98971A (zh) 一种网络链路不对称测量方法和网络节点
US20150006713A1 (e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Network Activity Tracking Tool
CN102113390A (zh) 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