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7285B - 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7285B
CN103387285B CN201210145432.2A CN201210145432A CN103387285B CN 103387285 B CN103387285 B CN 103387285B CN 201210145432 A CN201210145432 A CN 201210145432A CN 103387285 B CN103387285 B CN 1033872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source
water treatment
poly
weight
sourc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543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7285A (zh
Inventor
陈鹏
陈学军
凌东鹰
顾群
李佳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AN BIOLOGICAL MATERIAL Co Ltd NINGBO C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AN BIOLOGICAL MATERIAL Co Ltd NINGBO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AN BIOLOGICAL MATERIAL Co Ltd NINGBO CITY filed Critical TIAN-AN BIOLOGICAL MATERIAL Co Ltd NINGBO CITY
Priority to CN20121014543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872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87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7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7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7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02W10/12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目前在水处理中使用的合成聚合物均为颗粒状,处理效率低、可控性差、难以回收。本发明的水处理用复合材料为复合纤维编织成的织物,或由复合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或毡;其中复合纤维由连续的支撑材料和碳源材料构成,碳源材料完全或部分包覆在支撑材料外,或支撑材料和碳源材料并列设置。本发明中碳源材料为反硝化菌提供有机碳源和菌膜载体,通过采用纤维方式增大了比表面积,支撑材料在水处理过程中不发生生物降解,保持复合材料形态的完整性,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可随时方便地投放和回收。本发明处理效率高,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水体都受到硝酸盐污染,导致“致癌、致变、致畸”等潜在危险。我国主要水系、湖泊和地下水的污染指标中均含有总氮,而且硝酸盐作为其中的重要指标,连年持续升高。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中的有机碳含量较低,不能满足生物反硝化脱氮对碳源的需求,为此必须添加额外的碳源。
当前已报道的液体或固体碳源,如甲醇、乙醇、纤维素等,均存在投放量不可控、反硝化效率低、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近年来利用合成聚合物作为固体碳源,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公开号为CN10145662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聚乳酸(PLA)作为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脱氮方法。文献(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3;61:103-109)报道,聚羟基链烷酸酯(PHA)均聚物或共聚物可通过为水中的反硝化菌提供有机碳源而起到脱氮作用。但目前在水处理中使用的合成聚合物(PLA、PHA等)均为颗粒状,尽管能在其表面形成菌膜,但颗粒的比表面积小,处理效率低、可控性差、难以回收,也不适宜于在大面积水体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通过采用具有特定组分和结构的织物、无纺布或毡作为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不仅提高了水处理效率,而且投放量可控,处理后可回收,有利于降低成本,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水处理用复合材料为复合纤维编织成的织物,或由复合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或毡;
所述的复合纤维由连续的支撑材料和碳源材料构成,碳源材料完全或部分包覆在支撑材料外,或支撑材料和碳源材料并列设置;
作为优选,复合纤维为皮芯结构,芯层采用支撑材料,皮层采用碳源材料,所述的皮芯结构为同心或偏心的皮芯结构;
作为优选,复合纤维中的支撑材料为异形纤维,碳源材料包覆在支撑材料外。
所述的支撑材料为熔融指数为9~41g/10min的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的一种或多种,或以上物质的熔点为120~260℃的共聚物;
所述的碳源材料为物质A,或物质A与物质B的混合物,混合物中物质B的重量含量小于等于95﹪;所述的物质A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式中:R1为H或甲基CH3或乙基C2H5;R2为H或甲基CH3或乙基C2H5或丙基C3H7;m1为1或2;m2为1或2;x为0或200~25000的任意自然数,y为 0或200~25000的任意自然数,且x、y不同时为0;
所述的物质B为聚乳酸(PLA)、淀粉、纤维素、色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聚乳酸的重均分子量为6~18万,其中的L旋光异构体摩尔含量为42~99﹪;
所述的淀粉为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中的一种;
所述的纤维素为竹粉、稻秸粉、麦秆粉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物质A为聚3-羟基丁酸酯(P-3HB),其重均分子量为9~105万(此时,通式中R1为甲基CH3、m1为1、x为200~25000的任意自然数、y为0);
作为优选,物质A为聚4-羟基丁酸酯(P-4HB),其重均分子量为9~110万(此时,通式中R1为H、m1为2、x为200~25000的任意自然数、y为0);
作为优选,物质A为聚3-羟基戊酸酯(P-3HV),其重均分子量为9~105万(此时,通式中R1为乙基C2H5、m1为1、x为200~25000的任意自然数、y为0);
作为优选,物质A为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P-3HB-4HB),其重均分子量为9~105万,其中的4-羟基丁酸酯(P-4HB)的摩尔含量为1~45﹪(此时,通式中R1为甲基CH3、R2为H、m1为1、m2为2、x和y均为200~25000的任意自然数);
作为优选,物质A为聚3-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其重均分子量为9~105万,其中的3-羟基戊酸酯(P-3HV)的摩尔含量为1~45﹪(此时,通式中R1为甲基CH3、R2为乙基C2H5、m1和m2均为1、x和y均为200~25000的任意自然数);
作为优选,物质A为聚3-羟基丁酸-己酸共聚酯(PHBH),其重均分子量为9~105万,其中的3-羟基己酸酯(P-3HH)的摩尔含量为1~45﹪(此时,通式中R1为甲基CH3、R2为丙基C3H7、m1和m2均为1、x和y均为200~25000的任意自然数)。
该水处理用复合材料的具体应用方法是:将复合材料置入反应器内,采用上流式进水,接种物为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池中的污泥,接种量约1.5~2g/L,使污泥中的微生物附着在毡上形成生物膜;或将复合材料直接固定放置于受污染水体里,复合材料内可预先添加微生物菌粉或菌液,使微生物在复合材料上快速、大量繁殖,形成生物膜,并利用复合材料的高比表面积特性,过滤、富集水体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高效、集中降解、清除污染物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具有特定组分和结构的复合材料同时作为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其中的复合纤维的碳源材料为反硝化菌提供有机碳源和菌膜载体,而且形成菌膜所需的时间由复合纤维直径及碳源材料组分控制,水样中亚硝基氮的清除量及清除速率由复合纤维的直径(比表面积)、碳源材料的厚度及组分控制,从而大大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可控性。支撑材料在碳源材料消耗过程中和碳源材料完全消耗掉后均不发生生物降解,在复合材料的使用过程中保持形态的完整性,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可随时方便地投放和回收,不仅降低成本,而且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复合纤维采用皮芯结构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复合纤维采用皮芯结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复合纤维采用皮芯结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复合纤维的支撑材料为异形纤维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复合纤维的支撑材料为异形纤维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支撑材料与碳源材料并列设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支撑材料与碳源材料并列设置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比较例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效果作进一步的描述。
比较例1:
取重均分子量为6万、L旋光异构体摩尔含量为42﹪的聚乳酸(PLA)圆柱形颗粒,其平均长度为2.7毫米,平均直径为1.8毫米,装入反应器内,采用上流式进水,污水中NO3-N浓度为30~35mg/L,接种物为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池中的污泥,接种量约1.5-2g/L,在20~25oC温度下,经过25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60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4.80mg/L。比较例1说明,使用PLA作为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形成稳定菌膜和总氮含量降低所需的时间都较长,导致较低的水处理效率。
比较例2:
取重均分子量为9万的聚3-羟基丁酸酯(P-3HB)圆柱形颗粒,其平均长度为3.0毫米,平均直径为2.0毫米,装入反应器内,采用上流式进水,污水中NO3-N浓度为30~35mg/L,接种物为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池中的污泥,接种量约1.5-2g/L,在20~25oC温度下,经过15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30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2.20mg/L。比较例2说明,使用P-3HB作为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形成稳定菌膜和总氮含量降低所需的时间都较长,导致较低的水处理效率。
比较例3:
取重均分子量为30万、羟基戊酸酯摩尔含量为3﹪的聚3-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和重均分子量为12万、L旋光异构体摩尔含量为98﹪的聚乳酸(PLA)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6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HBV 45千克和干燥后的聚乳酸55千克在高速搅拌机内进行物理混合;将混合料注入单螺杆挤出机内熔融,经计量泵和喷丝孔挤出成纤维,纺丝温度为194oC、纺丝速度为1500m/分;在58oC下牵伸2.2倍,再在65oC下进行热定型,测得该长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5微米,拉伸强度为1.8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6﹪。将该长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20毫米的短纤维,通过针刺方法制成无纺布毡,通过如下两种方法进行水处理:1)将该无纺布毡置入反应器内,采用上流式进水,污水中NO3-N浓度为30~35mg/L,接种物为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池中的污泥,接种量约1.5-2g/L,在20~25oC温度下,经过15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28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70mg/L。2)在无纺布毡中添加反硝化菌粉,然后固定放置于NO3-N浓度为30~35mg/L的污水中,在20~25oC温度下,经过16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30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60mg/L。在上述两种处理过程的后期,所使用的毡均出现解体现象,不能保持原有形态和强度,在水体中出现絮状碎片,堵塞水流,无法回收。比较例3说明,使用PHBV/PLA共混毡作为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具有一定的水处理效果,但由于PHBV和PLA均发生自然降解,其处理效果不可控,易造成二次污染和堵塞问题,也无法回收,显然难以在大面积水体中应用。
实施例1:
取重均分子量为57万的聚3-羟基丁酸酯(P-3HB)、重均分子量为6万、L旋光异构体摩尔含量为42﹪的聚乳酸(PLA)、熔融指数为25g/10min的聚乙烯(PE)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6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3HB 49.5千克和干燥后的PLA 40.5千克在高速搅拌机内物理混合成皮层混合料;将皮层混合料(碳源材料)和干燥后的PE(支撑材料)10千克分别注入双组分熔融纺丝机的皮层组分对应螺杆和芯层组分对应螺杆中熔融,经计量泵和皮芯复合异型喷丝板在皮层纺丝温度为190oC、芯层纺丝温度为220oC、纺丝速度为300m/分条件下挤出成纤维;在58oC下牵伸3.0倍,再在60oC下进行热定型。测得该皮芯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4所示(图中4-1为支撑材料、4-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9/1,平均直径为8微米,拉伸强度为2.1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3﹪。将该皮芯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40毫米的短纤维,通过针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并预先添加反硝化菌液,然后固定放置于NO3-N浓度为30~35mg/L的污水中,在20~25oC温度下,经过6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17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5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水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2:
取重均分子量为105万的聚3-羟基丁酸酯(P-3HB)、重均分子量为12万、L旋光异构体摩尔含量为98﹪的聚乳酸(PLA)、熔融指数为41g/10min的聚丙烯(PP)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6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3HB 15千克和干燥后的PLA 35千克在高速搅拌机内物理混合成混合料;将混合料(碳源材料)和干燥后的PP(支撑材料)50千克分别注入双组分熔融纺丝机的对应螺杆中熔融,经计量泵和并列型复合喷丝板在碳源材料纺丝温度为211oC、支撑材料纺丝温度为240oC、纺丝速度为1500m/分条件下挤出成复合纤维;在60oC下牵伸2.5倍,再在63oC下进行热定型。测得该并列型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6所示(图中6-1为支撑材料、6-2为碳源材料),并列组分的重量比为5/5,纤维平均直径为18微米,拉伸强度为2.7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1﹪。将该并列型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15毫米的短纤维,通过水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并预先添加反硝化菌液,然后固定放置于NO3-N浓度为20~25mg/L的污水中,在20~25oC温度下,经过8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21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55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水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3:
取重均分子量为9万的聚3-羟基丁酸酯(P-3HB)和重均分子量为18万、L旋光异构体摩尔含量为70﹪的聚乳酸(PLA)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6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熔融指数为9g/10min的PTT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11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3HB 0.5千克和干燥后的PLA 9.5千克在高速搅拌机内物理混合成皮层混合料;将皮层混合料(碳源材料)和干燥后的PTT(支撑材料)90千克分别注入双组分熔融纺丝机的皮层组分对应螺杆和芯层组分对应螺杆中熔融,经计量泵和皮芯复合喷丝板在皮层纺丝温度为225oC、芯层纺丝温度为260oC、纺丝速度为2500m/分条件下挤出成纤维;在67oC下牵伸2.0倍,再在70oC下进行热定型。测得该皮芯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2所示(图中2-1为支撑材料、2-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1/9,平均直径为28微米,拉伸强度为3.6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0﹪。将该皮芯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25毫米的短纤维,通过水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并预先添加反硝化菌液,然后固定放置于NO3-N浓度为15~20mg/L的污水中,在20~25oC温度下,经过10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24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70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水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4:
取重均分子量为57万的聚4-羟基丁酸酯(P-4HB)、重均分子量为12万、L旋光异构体摩尔含量为98﹪的聚乳酸(PLA)、熔融指数为9g/10min的聚乙烯(PE)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6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4HB 9千克和干燥后的PLA 21千克在高速搅拌机内物理混合成皮层混合料;将皮层混合料(碳源材料)和干燥后的PE(支撑材料)70千克分别注入双组分熔融纺丝机的皮层组分对应螺杆和芯层组分对应螺杆中熔融,经计量泵和皮芯复合喷丝板在皮层纺丝温度为204oC、芯层纺丝温度为240oC、纺丝速度为1500m/分条件下挤出成纤维;在60oC下牵伸2.7倍,再在62oC下进行热定型。测得该皮芯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3所示(图中3-1为支撑材料、3-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3/7,平均直径为38微米,拉伸强度为2.3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8﹪。将该皮芯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35毫米的短纤维,通过针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并预先添加反硝化菌粉,然后固定放置于NO3-N浓度为20~25mg/L的污水中,在20~25oC温度下,经过10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20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70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水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5:
取重均分子量为9万的聚4-羟基丁酸酯(P-4HB)和重均分子量为18万、L旋光异构体摩尔含量为70﹪的聚乳酸(PLA)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6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熔点为260oC的PET-PBT共聚物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12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4HB 16.5千克和干燥后的PLA 13.5千克在高速搅拌机内物理混合成皮层混合料;将皮层混合料(碳源材料)和干燥后的PET-PBT共聚物(支撑材料)70千克分别注入双组分熔融纺丝机的皮层组分对应螺杆和芯层组分对应螺杆中熔融,经计量泵和皮芯复合喷丝板在皮层纺丝温度为218oC、芯层纺丝温度为280oC、纺丝速度为1200m/分条件下挤出成纤维;在70oC下牵伸2.8倍,再在72oC下进行热定型。测得该皮芯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1所示(图中1-1为支撑材料、1-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3/7,平均直径为28微米,拉伸强度为3.0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1﹪。将该皮芯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25毫米的短纤维,通过水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并预先添加反硝化菌粉,然后固定放置于NO3-N浓度为20~25mg/L的污水中,在20~25oC温度下,经过9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19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45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水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6:
取重均分子量为105万的聚3-羟基戊酸酯(P-3HV)和重均分子量为12万、L旋光异构体摩尔含量为98﹪的聚乳酸(PLA)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6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熔融指数为9g/10min的PET、熔融指数为25g/10min的PBT、熔融指数为41g/10min的PTT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12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3HV 0.5千克和干燥后的PLA 9.5千克在高速搅拌机内物理混合成皮层混合料;取干燥后的PET 30千克、干燥后的PBT 30千克和干燥后的PTT 30千克在高速搅拌机内物理混合成芯层混合料;将皮层混合料(碳源材料)和芯层混合料(支撑材料)分别注入双组分熔融纺丝机的皮层对应螺杆和芯层对应螺杆中熔融,经计量泵和皮芯复合喷丝板在皮层纺丝温度为220oC、芯层纺丝温度为260oC、纺丝速度为1000m/分条件下挤出成纤维;在70oC下牵伸2.8倍,再在72oC下进行热定型。测得该皮芯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3所示(图中3-1为支撑材料、3-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1/9,平均直径为38微米,拉伸强度为3.5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0﹪。将该皮芯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45毫米的短纤维,通过针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并预先添加反硝化菌粉,然后固定放置于NO3-N浓度为15~20mg/L的污水中,在20~25oC温度下,经过12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24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65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水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7:
取重均分子量为57万的聚3-羟基戊酸酯(P-3HV)、重均分子量为18万、L旋光异构体摩尔含量为70﹪的聚乳酸(PLA)、熔融指数为9g/10min的聚丙烯(PP)、熔融指数为25g/10min的聚乙烯(PE)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6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3HV 16.5千克和干燥后的PLA 13.5千克在高速搅拌机内物理混合成皮层混合料;取干燥后的PP 7千克和干燥后的PE 63千克在高速搅拌机内物理混合成芯层混合料;将皮层混合料(碳源材料)和芯层混合料(支撑材料)分别注入双组分熔融纺丝机的皮层对应螺杆和芯层对应螺杆中熔融,经计量泵和异型皮芯复合喷丝板在皮层纺丝温度为211oC、芯层纺丝温度为190oC、纺丝速度为500m/分条件下挤出成纤维;在60oC下牵伸3.0倍,再在62oC下进行热定型。测得该皮芯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5所示(图中5-1为支撑材料、5-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3/7,平均直径为28微米,拉伸强度为2.5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8﹪。将该皮芯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25毫米的短纤维,通过针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并预先添加反硝化菌粉,然后固定放置于NO3-N浓度为20~25mg/L的污水中,在20~25oC温度下,经过11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19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65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水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8:
取重均分子量为9万、4-羟基丁酸酯(4-HB)摩尔含量为45﹪的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P-3HB-4HB)、木薯粉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55±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3HB-4HB 45千克和干燥后的木薯粉5千克均匀混合成混合料(碳源材料),通过包覆挤出机在168 oC下熔融,并通过T型模头均匀包覆在PET纤维芯层(支撑材料)上形成皮层。测得该皮芯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3所示(图中3-1为支撑材料、3-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5/5,平均直径为58微米,拉伸强度为3.9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8﹪。将该皮芯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45毫米的短纤维,通过针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并预先添加反硝化菌粉,然后固定放置于NO3-N浓度为30~35mg/L的污水中,在20~25oC温度下,经过4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12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35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水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9:
取重均分子量为57万、4-羟基丁酸酯(4-HB)摩尔含量为1﹪的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P-3HB-4HB)和重均分子量为12万、L旋光异构体摩尔含量为98﹪的聚乳酸(PLA)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55±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熔融指数为9g/10min的PA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11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3HB-4HB 27千克和干燥后的PLA 63千克在高速搅拌机内物理混合成皮层混合料;将皮层混合料(碳源材料)和干燥后的PA(支撑材料)10千克分别注入双组分熔融纺丝机的皮层对应螺杆和芯层对应螺杆中熔融,经计量泵和皮芯复合喷丝板在皮层纺丝温度为183oC、芯层纺丝温度为260oC、纺丝速度为2000m/分条件下挤出成纤维;在66oC下牵伸2.3倍,再在68oC下进行热定型。测得该皮芯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5所示(图中5-1为支撑材料、5-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9/1,平均直径为18微米,拉伸强度为2.6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0﹪。将该皮芯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35毫米的短纤维,通过针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并预先添加反硝化菌粉,然后固定放置于NO3-N浓度为30~35mg/L的污水中,在20~25oC温度下,经过9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15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50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水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10:
取重均分子量为105万、3-羟基戊酸酯(3-HV)摩尔含量为23﹪的聚3-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和重均分子量为6万、L旋光异构体摩尔含量为42﹪的聚乳酸(PLA)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65±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熔融指数为25g/10min的PET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12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HBV 4.5千克和干燥后的PLA 85.5千克在高速搅拌机内物理混合成混合料;将混合料(碳源材料)和干燥后的PET(支撑材料)10千克分别注入双组分熔融纺丝机的两个对应螺杆中熔融,经计量泵和并列型复合喷丝板在碳源材料纺丝温度为204oC、支撑材料纺丝温度为260oC、纺丝速度为750m/分条件下挤出成纤维;在60oC下牵伸2.2倍,再在63oC下进行热定型。测得该并列型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7所示(图中7-1为支撑材料、7-2为碳源材料),并列组分中碳源材料和支撑材料的重量比为9/1,纤维平均直径为48微米,拉伸强度为2.7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9﹪。将该并列型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45毫米的短纤维,通过水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并预先添加反硝化菌粉,然后固定放置于NO3-N浓度为30~35mg/L的污水中,在20~25oC温度下,经过10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17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65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水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11:
取重均分子量为57万、3-羟基戊酸酯(3-HV)摩尔含量为1﹪的聚3-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重均分子量为12万、L旋光异构体摩尔含量为98﹪的聚乳酸(PLA)、熔融指数为25g/10min的聚丙烯(PP)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65±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HBV 3千克和干燥后的PLA 7千克在高速搅拌机内物理混合成皮层混合料;将皮层混合料(碳源材料)和干燥后的PP(支撑材料)90千克分别注入双组分熔融纺丝机的皮层对应螺杆和芯层对应螺杆中熔融,经计量泵和皮芯复合喷丝板在皮层纺丝温度为211oC、芯层纺丝温度为240oC、纺丝速度为3000m/分条件下挤出成纤维;在65oC下牵伸3.0倍,再在68oC下进行热定型。测得该皮芯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2所示(图中2-1为支撑材料、2-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1/9,平均直径为28微米,拉伸强度为3.7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0﹪。将该皮芯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15毫米的短纤维,通过水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并预先添加反硝化菌粉,然后固定放置于NO3-N浓度为15~20mg/L的污水中,在20~25oC温度下,经过14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20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40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水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12:
取重均分子量为110万的聚4-羟基丁酸酯(P-4HB)、重均分子量为6万、L旋光异构体摩尔含量为42﹪的聚乳酸(PLA)、熔融指数为25g/10min的聚丙烯(PP)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6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4HB 3.5千克和干燥后的PLA 66.5千克在高速搅拌机内物理混合成混合料;将混合料(碳源材料)和干燥后的PP(支撑材料)30千克分别注入双组分熔融纺丝机的两个对应螺杆中熔融,采用熔喷法经计量泵和并列型复合喷丝板在碳源材料纺丝温度为211oC、支撑材料纺丝温度为240oC条件下收集得到熔喷无纺布;将该无纺布在60 oC下进行热定型。测得该无纺布的面密度为35g/m2,并列型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7所示(图中7-1为支撑材料、7-2为碳源材料),并列组分中碳源材料和支撑材料的重量比为7/3,纤维平均直径为8微米。将该无纺布经过叠合制成皮芯结构毡,置入反应器内,采用上流式进水,污水中NO3-N浓度为30~35mg/L,接种物为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池中的污泥,接种量约1.5-2g/L,在20~25oC温度下,经过12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23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40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反应器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13:
取重均分子量为9万的聚3-羟基戊酸酯(P-3HV)、玉米粉和重均分子量为6万、L旋光异构体摩尔含量为42﹪的聚乳酸(PLA)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6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3HV 30千克、玉米粉15千克和PLA 5千克均匀混合成混合料(碳源材料),通过包覆挤出机在180 oC下熔融,并通过T型模头均匀包覆在PA纤维芯层(支撑材料)上形成皮层。测得该皮芯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1所示(图中1-1为支撑材料、1-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5/5,平均直径为78微米,拉伸强度为3.4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3﹪。将该皮芯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65毫米的短纤维,通过针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置入反应器内,采用上流式进水,污水中NO3-N浓度为20~25mg/L,接种物为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池中的污泥,接种量约1.5-2g/L,在20~25oC温度下,经过10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16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30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反应器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14:
取重均分子量为9万、4-羟基丁酸酯(4-HB)摩尔含量为23﹪的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P-3HB-4HB)、马铃薯粉、稻秸粉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55±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3HB-4HB 30千克、马铃薯粉10千克和稻秸粉10千克均匀混合成混合料(碳源材料),通过包覆挤出机在173 oC下熔融,并通过T型模头均匀包覆在PBT纤维芯层(支撑材料)上形成皮层。测得该皮芯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1所示(图中1-1为支撑材料、1-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9/1,平均直径为108微米,拉伸强度为3.0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6﹪。将该皮芯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75毫米的短纤维,通过针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置入反应器内,采用上流式进水,污水中NO3-N浓度为20~25mg/L,接种物为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池中的污泥,接种量约1.5-2g/L,在20~25oC温度下,经过5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14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50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反应器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15:
取重均分子量为9万、3-羟基戊酸酯(3-HV)摩尔含量为45﹪的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65±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HBV 29.7千克和蓝色色粉0.3千克均匀混合成混合料(碳源材料),通过包覆挤出机在171 oC下熔融,并通过T型模头均匀包覆在PA纤维芯层(支撑材料)上形成皮层。测得该皮芯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2所示(图中2-1为支撑材料、2-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3/7,平均直径为88微米,拉伸强度为4.1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2﹪。将该皮芯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65毫米的短纤维,通过针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置入反应器内,采用上流式进水,污水中NO3-N浓度为20~25mg/L,接种物为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池中的污泥,接种量约1.5-2g/L,在20~25oC温度下,经过8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12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60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观察到毡的颜色褪去,表明含有色粉的碳源材料已被有效消耗,此时可将毡从反应器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16:
取重均分子量为9万、3-羟基戊酸酯(3-HV)摩尔含量为45﹪的聚3-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红薯粉、麦秆粉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65±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HBV 50千克、红薯粉10千克和麦秆粉10千克均匀混合成混合料(碳源材料),通过包覆挤出机在177 oC下熔融,并通过T型模头均匀包覆在PA纤维芯层(支撑材料)上形成皮层。测得该皮芯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1所示(图中1-1为支撑材料、1-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7/3,平均直径为98微米,拉伸强度为3.7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0﹪。将该皮芯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45毫米的短纤维,通过针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置入反应器内,采用上流式进水,污水中NO3-N浓度为20~25mg/L,接种物为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池中的污泥,接种量约1.5-2g/L,在20~25oC温度下,经过6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14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50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反应器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17:
取重均分子量为9万、4-羟基丁酸酯(4-HB)摩尔含量为23﹪的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P-3HB-4HB)、竹粉、玉米粉、红色色粉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55±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3HB-4HB 16千克、竹粉13.6千克、玉米粉10千克、红色色粉0.4千克均匀混合成混合料(碳源材料),通过包覆挤出机在175 oC下熔融,并通过T型模头均匀包覆在PET纤维芯层(支撑材料)上形成皮层。测得该皮芯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1所示(图中1-1为支撑材料、1-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4/6,平均直径为38微米,拉伸强度为4.2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3﹪。将该皮芯复合纤维切断成平均长度为25毫米的短纤维,通过水刺方法制成皮芯结构毡,并预先添加反硝化菌粉,然后固定放置于NO3-N浓度为20~25mg/L的污水中,在20~25oC温度下,经过5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12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70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观察到毡的颜色褪去,表明含有色粉的碳源材料已被有效消耗,可将毡从水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18:
取重均分子量为9万、4-羟基丁酸酯(4-HB)摩尔含量为23﹪的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P-3HB-4HB)、熔点为120oC的聚乙烯-聚丙烯共聚物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55±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3HB-4HB(碳源材料)30千克、聚乙烯-聚丙烯共聚物(支撑材料)70千克分别注入双组分熔融纺丝机的皮层对应螺杆和芯层对应螺杆中熔融,采用熔喷法经计量泵和皮芯复合喷丝板在皮层纺丝温度为152oC、芯层纺丝温度为155oC条件下收集得到熔喷无纺布;将该无纺布在60 oC下进行热定型。测得该无纺布的面密度为40g/m2,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1所示(图中1-1为支撑材料、1-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3/7,平均直径为10微米。将该无纺布经过叠合制成皮芯结构毡,置入反应器内,采用上流式进水,污水中NO3-N浓度为30~35mg/L,接种物为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池中的污泥,接种量约1.5-2g/L,在20~25oC温度下,经过10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20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50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反应器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实施例19:
取重均分子量为105万、3-羟基己酸酯(3-HH)摩尔含量为12﹪的聚3-羟基丁酸-己酸共聚酯(PHBH)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55±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熔点为190oC的由14mol﹪乙二酸与8mol﹪间苯二甲酸共聚而成的PET共聚物进行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100±5oC、干燥时间为16小时,真空度为100Pa;取干燥后的PHBH(碳源材料)10千克、PET共聚物(支撑材料)90千克分别注入双组分熔融纺丝机的皮层对应螺杆和芯层对应螺杆中熔融,采用熔喷法经计量泵和异型皮芯复合喷丝板在皮层纺丝温度为210oC、芯层纺丝温度为215oC条件下收集得到熔喷无纺布;将该无纺布在70 oC下进行热定型。测得该无纺布的面密度为42g/m2,复合纤维的截面形状如图4所示(图中4-1为支撑材料、4-2为碳源材料),皮芯重量比为1/9,平均直径为7微米。将该无纺布经过叠合制成皮芯结构毡,置入反应器内,采用上流式进水,污水中NO3-N浓度为15~20mg/L,接种物为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池中的污泥,接种量约1.5-2g/L,在20~25oC温度下,经过11天后,形成稳定的菌膜,再经过23天后,测得NO3-N和NO2-N浓度稳定下降至低于0.60mg/L,水处理效果明显,同时可将毡从反应器中取出,其形态和力学强度基本保持,可回收再用。

Claims (8)

1.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为复合纤维编织成的织物,或由复合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或毡;
所述的复合纤维由连续的支撑材料和碳源材料构成,碳源材料包覆在支撑材料外,或支撑材料和碳源材料并列设置;
所述的支撑材料为熔融指数为9~41g/10min的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或以上物质的熔点为120~260℃的共聚物;
所述的碳源材料为物质A,或物质A与物质B的混合物,混合物中物质B的重量含量小于等于95﹪;
所述的物质A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式中:R1为H或甲基CH3或乙基C2H5;R2为H或甲基CH3或乙基C2H5或丙基C3H7;m1为1或2;m2为1或2;x为0或200~25000的任意自然数,y为0或200~25000的任意自然数,且x、y不同时为0;
所述的物质B为淀粉、纤维素、色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源材料完全或部分包覆在支撑材料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纤维为同心或偏心的皮芯结构,芯层采用支撑材料,皮层采用碳源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纤维中的支撑材料为异形纤维,碳源材料包覆在该异形纤维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质A是重均分子量为9~105万的聚3-羟基丁酸酯、重均分子量为9~110万的聚4-羟基丁酸酯、或重均分子量为9~105万的聚3-羟基戊酸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质A是重均分子量为9~105万的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重均分子量为9~105万的聚3-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或重均分子量为9~105万的聚3-羟基丁酸-己酸共聚酯;其中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中的4-羟基丁酸酯的摩尔含量为1~45﹪,聚3-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中的3-羟基戊酸酯的摩尔含量为1~45﹪,聚3-羟基丁酸-己酸共聚酯中的3-羟基己酸酯的摩尔含量为1~4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淀粉为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素为竹粉、稻秸粉、麦秆粉中的一种。
CN201210145432.2A 2012-05-11 2012-05-11 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 Active CN103387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5432.2A CN103387285B (zh) 2012-05-11 2012-05-11 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5432.2A CN103387285B (zh) 2012-05-11 2012-05-11 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7285A CN103387285A (zh) 2013-11-13
CN103387285B true CN103387285B (zh) 2014-12-03

Family

ID=49531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5432.2A Active CN103387285B (zh) 2012-05-11 2012-05-11 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872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6170B (zh) * 2014-03-03 2016-07-06 丽中环境工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活性碳的毡状尼龙生物载体、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036322A (zh) * 2015-07-22 2015-11-11 中山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硝化悬浮填料
CN105064003A (zh) * 2015-07-23 2015-11-18 合肥众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掺杂改性蜂巢石的高活性聚乳酸-聚丙烯生物膜复合纤维载体材料
CN105064002A (zh) * 2015-07-23 2015-11-18 合肥众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掺杂纳米氧化铝-改性蜂巢石的聚乳酸-聚丙烯生物膜复合纤维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4005A (zh) * 2015-07-23 2015-11-18 合肥众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掺杂改性蜂巢石-氧化石墨烯的高效聚乳酸-聚丙烯生物膜复合纤维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8717A (zh) * 2015-07-23 2015-10-21 合肥众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掺杂改性蜂巢石的生物活性聚乳酸-聚丙烯生物膜复合纤维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75885A (zh) * 2015-07-23 2015-12-23 合肥众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蚀耐温的掺杂改性蜂巢石的聚乳酸-聚丙烯生物膜复合纤维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4004A (zh) * 2015-07-23 2015-11-18 合肥众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掺杂纳米氧化锌-改性蜂巢石的聚乳酸-聚丙烯生物膜复合纤维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4006A (zh) * 2015-07-23 2015-11-18 合肥众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掺杂改性锯末-蜂巢石微粉的聚乳酸-聚丙烯生物膜复合纤维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02724A (zh) * 2015-07-23 2015-10-28 合肥众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掺杂纳米氮化硼-改性蜂巢石的高吸附性聚乳酸-聚丙烯生物膜复合纤维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02723A (zh) * 2015-07-23 2015-10-28 合肥众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催化活性的掺杂改性蜂巢石的聚乳酸-聚丙烯生物膜复合纤维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3682A (zh) * 2015-11-05 2016-02-03 浙江竟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稳定型k3媒介
CN108726688B (zh) * 2018-04-25 2021-05-04 上海祺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处理用多孔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29739B (zh) * 2018-04-25 2021-03-05 上海祺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性复合微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23016B (zh) * 2018-05-15 2020-05-12 江苏凯米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河道原位治理和污水处理的模块化生物生态单元
CN110217894B (zh) * 2019-05-23 2021-12-14 北京博泰至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直接投放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缓释固体碳源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362427B (zh) * 2020-04-17 2021-06-04 华禹源环保科技(淄博)有限公司 一种载微生物重金属污水处理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94678B (zh) * 2022-01-18 2023-03-14 中南大学 污水处理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5419B2 (ja) * 1995-05-31 2003-11-10 日立プラント建設株式会社 廃水の処理剤及び廃水の処理方法
CN1304303C (zh) * 2005-01-07 2007-03-14 清华大学 用于生物法水处理的控释高分子碳源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80084A (zh) * 2010-02-03 2010-11-10 王鹤立 新型生物反硝化控释碳源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1928061B (zh) * 2010-04-16 2012-03-28 中山大学 一种表面多孔悬浮生物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60374B (zh) * 2010-11-29 2012-04-11 郑州大学 一种复合生物填料的制备方法
CN102181960A (zh) * 2011-04-22 2011-09-14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含phbv的生物基可降解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7285A (zh) 201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7285B (zh) 一种水处理用复合材料
EP2512617B1 (en) A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pla/pp bicomponent fiber filter media and products thereof
US8334121B2 (en) Method of converting cellulosic biomass to alcohol using web comprising fine fiber and bioactive particulate
CN104689724B (zh)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膜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4196B (zh) 一种高吸附纳米纤维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82799B (zh) 用于形成纳米纤维和纳米纤维网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3981593B (zh) 一种聚乙烯醇熔纺超细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146598B (zh) 一种含phbv的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JP4757040B2 (ja) ポリ乳酸組成物製の繊維からなる不織布
CN108251901A (zh) 一种掺加废旧非织造布再生料制备纤维的方法
WO2011140963A1 (zh) 滤芯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32334A (zh) 高强度熔喷聚酯网
CN103058357A (zh) 一种用于处理难降解废水的生物填料制作方法
CN111603846A (zh) 一种具有粗细纤维混搭结构的深层过滤滤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06719A (zh) 高分子镀膜环保无纺布及其生产工艺
KR101028021B1 (ko) 폴리락트산을 시쓰로 포함하는 시쓰-코아형 복합섬유와천연섬유를 이용한 바이오보오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16539258A (ja) 柔軟性が向上したポリ乳酸ブレンド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018506A2 (en) Polymeric blends for fiber applica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111320809A (zh) 一种原位成纤的纳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颗粒材料
CN101338456A (zh) 一种聚烯烃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243409B (zh) 完全可生物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长丝的制备方法
Nakane et al. Synthesis of (Z)‐3‐hexen‐1‐yl acetate by lipase immobilized in polyvinyl alcohol nanofibers
JP3195702B2 (ja) 不織布状多孔性繊維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103739940A (zh) 一种生物处理医疗废弃输液袋的方法
CN112267212A (zh) 可生物降解聚丙烯复合材料和熔喷非织造布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omposite material for water treatmen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Pledgee: Bank of Shanghai Limited by Share Ltd. Ningbo branch

Pledgor: TIANAN BIOLOGIC MATERIAL Co.,Ltd. NINGBO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834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