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6582A - 双基板装置及双基板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基板装置及双基板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6582A
CN103376582A CN2012101151207A CN201210115120A CN103376582A CN 103376582 A CN103376582 A CN 103376582A CN 2012101151207 A CN2012101151207 A CN 2012101151207A CN 201210115120 A CN201210115120 A CN 201210115120A CN 103376582 A CN103376582 A CN 103376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glue
substrate
double
basis
pane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51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昱廷
陈韵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SHENG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Winte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ANSHENG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Winte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SHENG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Wintek Corp filed Critical LIANSHENG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151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765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76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65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基板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第一框胶。第一框胶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围绕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四周。第一框胶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以增强双基板装置的分离强度。本发明可仅针对需要加强分离强度的局部框胶增加其宽幅,使得本发明的双基板装置更适合薄型化的设计。

Description

双基板装置及双基板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基板装置及双基板贴合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网版印刷工艺形成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的框胶的双基板贴合方法以及以此双基板贴合方法制造的双基板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目前的电子产品的体积逐渐朝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使得装设于电子产品上的显示面板、触控面板等双基板装置的基板变得越来越薄。为了提升双基板装置的分辨率与扩大双基板装置的可视区域的面积以增进视觉效果,双基板装置的边框将会变得越来越窄。然而,基板变薄以及边框变窄,对于双基板装置的可靠度,也就是基板的分离强度,影响很大。因应目前所需的框胶的宽幅越来越细,现行的涂布喷嘴头径已无法满足需求,再加上若欲提升基板的分离强度,胶材的黏性势必增强,若以传统点胶的方式涂布框胶,将会造成断线及一些葫芦胶生成,且传统点胶的涂布方式不稳定性高,喷嘴头径也易受到脏污与粉尘的影响让胶材吐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网版印刷工艺形成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的框胶的双基板贴合方法以及以此双基板贴合方法制造的双基板装置。
本发明的双基板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双基板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第一框胶。所述第一框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围绕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的四周。所述第一框胶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
所述第一框胶的一侧边的宽幅大于所述第一框胶的另三侧边的宽幅。
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驱动电路,且所述驱动电路邻近所述第一框胶具有较大宽幅的所述侧边。
所述第一框胶的至少一角落呈斜角或弧角。
所述双基板装置还包括二第二框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邻近所述第一框胶的二角落。
所述二第二框胶呈圆形或线形。
本发明的双基板贴合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双基板贴合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网版,其中所述网版上预先形成有第一图案,且所述第一图案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利用所述网版以网版印刷工艺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四周涂布第一框胶,其中所述第一框胶对应所述第一图案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以及将第二基板与涂布有所述第一框胶的所述第一基板贴合。
所述第一图案的一侧边的宽幅大于所述第一图案的另三侧边的宽幅,使得所述第一框胶的一侧边的宽幅大于所述第一框胶的另三侧边的宽幅。
所述第一图案的至少一角落呈斜角或弧角,使得所述第一框胶的至少一角落呈斜角或弧角。
所述网版上预先形成有二第二图案,所述二第二图案邻近所述第一图案的二角落,所述双基板贴合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利用所述网版以网版印刷工艺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涂布二第二框胶,其中所述二第二框胶对应所述二第二图案,且邻近所述第一框胶的二角落。
所述二第二图案呈圆形或线形,使得所述二第二框胶呈圆形或线形。
因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双基板装置及双基板贴合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是以网版印刷工艺形成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的框胶。相较于现有点胶的涂布方式,网版印刷的涂布方式除了可以改善框胶因宽幅改变的不稳定性与均匀性外,也可使用网版改变涂布于基板四周的部分框胶的宽幅(例如,增加对应驱动电路的侧边的框胶的宽幅),从而提升基板的分离强度。换句话说,由于本发明是以网版印刷工艺来涂布框胶,因此本发明可仅针对需要加强分离强度的局部框胶增加其宽幅,使得本发明的双基板装置更适合薄型化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基板贴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用于网版印刷工艺的网版的示意图。
图3是涂布有框胶的第一基板的示意图。
图4是第二基板与涂布有框胶的第一基板贴合而形成双基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双基板装置沿X-X线的剖面图。
图6是用于网版印刷工艺的另一网版的示意图。
图7是第二基板与涂布有框胶的第一基板贴合而形成另一双基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网版印刷工艺的另一网版的示意图。
图9是第二基板与涂布有框胶的第一基板贴合而形成另一双基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网版印刷工艺的另一网版的示意图。
图11是第二基板与涂布有第一框胶及第二框胶的第一基板贴合而形成另一双基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用于网版印刷工艺的另一网版的示意图。
图13是第二基板与涂布有第一框胶及第二框胶的第一基板贴合而形成另一双基板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1″、5、网版                    3、3′、3″、7、 双基板装置
5′7′
10、10′、10″  第一图案                30               第一基板
32              第二基板                34、34′、34″   第一框胶
36              驱动电路                50、50′         第二图案
70、70′        第二框胶                100、102、104、  侧边
106、340、342、
344、346
108、110、角落    W1、W2  宽幅
348、350
A         箭头    X-X     剖面线
S10-S14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基板贴合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用于网版印刷工艺的网版1的示意图,图3是涂布有第一框胶34的第一基板30的示意图,图4是第二基板32与涂布有第一框胶34的第一基板30贴合而形成双基板装置3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双基板装置3沿X-X线的剖面图。
首先,执行步骤S10,提供网版1,其中网版1上预先形成有第一图案10,且第一图案10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W1、W2,如图2所示。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图案10呈方形,其中三侧边100、102、104的宽幅是W1,且另一侧边106的宽幅是W2。于此实施例中,W2大于W1,也就是第一图案10的侧边106的宽幅大于另三侧边100、102、104的宽幅。需说明的是,第一图案10的形状与样式可根据实际应用而决定,不以图2绘示的实施例为限。
接着,执行步骤S12,利用网版1以网版印刷工艺在第一基板30的四周涂布第一框胶34,其中第一框胶34对应第一图案10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W1、W2,如图3所示。于此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图案10呈方形,因此第一框胶34也呈方形,其中对应第一图案10的侧边100、102、104、106,第一框胶34的三侧边340、342、344的宽幅也是W1,且第一框胶34的另一侧边346的宽幅也是W2,使得第一框胶34的侧边346的宽幅大于另三侧边340、342、344的宽幅。
接着,执行步骤S14,将第二基板32与涂布有第一框胶34的第一基板30贴合而形成双基板装置3,如图4与图5所示。
如图4所示,在以上述的双基板贴合方法制造完成双基板装置3后,第一框胶34位于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32之间,且围绕于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32的四周,其中第一框胶34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W1、W2。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可设计不同形状与样式的第一图案10,以增加第一框胶34的特定部位的宽幅,从而加强双基板装置3上对应此特定部位的分离强度。于实际应用中,双基板装置3可以是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面板)、触控面板或任何由二基板贴合组成的装置。举例而言,本发明也适用于贴合触控面板的下基板与显示面板的上基板。此外,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32可以是玻璃基板,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4与图5所示,第一基板30上设置有驱动电路36,且驱动电路36邻近第一框胶34具有较大宽幅的侧边346。一般而言,分离强度测试是施力于驱动电路36的一侧(如图5所示的箭头A方向),因此只要加宽第一框胶34的侧边346的宽幅,就可以有效增强双基板装置3的分离强度。换句话说,本发明可仅针对需要加强分离强度的局部第一框胶34增加其宽幅,使得本发明的双基板装置3更适合薄型化的设计。
请参考图6以及图7,图6是用于网版印刷工艺的另一网版1′的示意图,图7是第二基板32与涂布有第一框胶34′的第一基板30贴合而形成另一双基板装置3′的示意图。上述的步骤S10所提供的网版1也可以图6所示的网版1′替换。如图6所示,网版1′上预先形成有第一图案10′,且第一图案10′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W1、W2。网版1′与上述的网版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网版1′的第一图案10′的至少一角落呈斜角。于此实施例中,位于侧边106二侧的二角落108、110呈斜角,但不以此为限。如图7所示,利用网版1′以上述的双基板贴合方法制造完成双基板装置3′后,位于第一框胶34′二侧的二角落348、350也呈斜角。换句话说,当网版1′的第一图案10′的至少一角落呈斜角时,涂布完成的第一框胶34′的对应角落也会呈斜角。
请参考图8以及图9,图8是用于网版印刷工艺的另一网版1″的示意图,图9是第二基板32与涂布有第一框胶34″的第一基板30贴合而形成另一双基板装置3″的示意图。上述的步骤S10所提供的网版1也可以图8所示的网版1″替换。如图8所示,网版1″上预先形成有第一图案10″,且第一图案10″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W1、W2。网版1″与上述的网版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网版1″的第一图案10″的至少一角落呈弧角。于此实施例中,位于侧边106二侧的二角落108、110呈弧角,但不以此为限。如图9所示,利用网版1″以上述的双基板贴合方法制造完成双基板装置3″后,位于第一框胶34″二侧的二角落348、350也呈弧角。换句话说,当网版1″的第一图案10″的至少一角落呈弧角时,涂布完成的第一框胶34″的对应角落也会呈弧角。
将上述的第一框胶34′、34″的角落设计成斜角或弧角,可在分离强度的测试过程中减少角落的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有效增强双基板装置3′、3″的整体分离强度。
请参考图10以及图11,图10是用于网版印刷工艺的另一网版5的示意图,图11是第二基板32与涂布有第一框胶34及第二框胶70的第一基板30贴合而形成另一双基板装置7的示意图。上述的步骤S10所提供的网版1也可以图10所示的网版5替换。如图10所示,网版5与上述的网版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第一图案10外,网版5上预先形成有另一第二图案50,且第二图案50邻近第一图案10的二角落。于此实施例中,二第二图案50呈圆形,但不以此为限。于此实施例中,可利用上述步骤S12的网版印刷工艺在第一基板30上同时涂布第一框胶34及二第二框胶70,其中二第二框胶70对应二第二图案50而呈圆形,如图11所示。利用网版5以上述的双基板贴合方法制造完成双基板装置7后,二第二框胶70位于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32之间,且邻近第一框胶34的二角落。
请参考图12以及图13,图12是用于网版印刷工艺的另一网版5′的示意图,图13是第二基板32与涂布有第一框胶34及第二框胶70′的第一基板30贴合而形成另一双基板装置7′的示意图。上述的步骤S10所提供的网版1也可以图12所示的网版5′替换。如图12所示,网版5′与上述的网版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第一图案10外,网版5′上预先形成有另一第二图案50′,且第二图案50′邻近第一图案10的二角落。于此实施例中,二第二图案50′呈线形,但不以此为限。于此实施例中,可利用上述步骤S12的网版印刷工艺在第一基板30上同时涂布第一框胶34及二第二框胶70′,其中二第二框胶70′对应二第二图案50′而呈线形,如图13所示。利用网版5′以上述的双基板贴合方法制造完成双基板装置7′后,二第二框胶70′位于第一基板30与第二基板32之间,且邻近第一框胶34的二角落。
由于第一框胶34本身有规定的位置与精度的关系,其距离基板边缘有一定的距离(约200微米)。因此,在第一框胶34的二角落另涂布第二框胶70、70′,可进一步提升基板的分离强度,从而减少两片基板的剥离。
因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双基板装置及双基板贴合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是以网版印刷工艺形成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的框胶。相较于现有点胶的涂布方式,网版印刷的涂布方式除了可以改善框胶因宽幅改变的不稳定性与均匀性外,也可使用网版改变涂布于基板四周的部分框胶的宽幅(例如,增加对应驱动电路的侧边的框胶的宽幅),从而提升基板的分离强度。换句话说,由于本发明是以网版印刷工艺来涂布框胶,因此本发明可仅针对需要加强分离强度的局部框胶增加其宽幅,使得本发明的双基板装置更适合薄型化的设计。此外,可将框胶的角落设计成斜角或弧角,以在分离强度的测试过程中减少角落的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有效增强双基板装置的整体分离强度。再者,可在角落增加圆形或线形框胶,以进一步提升基板的分离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双基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基板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以及
第一框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围绕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的四周,所述第一框胶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基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胶的一侧边的宽幅大于所述第一框胶的另三侧边的宽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基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驱动电路,且所述驱动电路邻近所述第一框胶具有较大宽幅的所述侧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基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胶的至少一角落呈斜角或弧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基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基板装置还包括二第二框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邻近所述第一框胶的二角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基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第二框胶呈圆形或线形。
7.一种双基板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基板贴合方法包括:
提供网版,其中所述网版上预先形成有第一图案,且所述第一图案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
利用所述网版以网版印刷工艺在第一基板的四周涂布第一框胶,其中所述第一框胶对应所述第一图案具有至少二不同宽幅;以及
将第二基板与涂布有所述第一框胶的所述第一基板贴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基板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的一侧边的宽幅大于所述第一图案的另三侧边的宽幅,使得所述第一框胶的一侧边的宽幅大于所述第一框胶的另三侧边的宽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基板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案的至少一角落呈斜角或弧角,使得所述第一框胶的至少一角落呈斜角或弧角。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基板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版上预先形成有二第二图案,所述二第二图案邻近所述第一图案的二角落,所述双基板贴合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网版以网版印刷工艺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涂布二第二框胶,其中所述二第二框胶对应所述二第二图案,且邻近所述第一框胶的二角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基板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第二图案呈圆形或线形,使得所述二第二框胶呈圆形或线形。
CN2012101151207A 2012-04-18 2012-04-18 双基板装置及双基板贴合方法 Pending CN1033765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51207A CN103376582A (zh) 2012-04-18 2012-04-18 双基板装置及双基板贴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51207A CN103376582A (zh) 2012-04-18 2012-04-18 双基板装置及双基板贴合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6582A true CN103376582A (zh) 2013-10-30

Family

ID=49461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51207A Pending CN103376582A (zh) 2012-04-18 2012-04-18 双基板装置及双基板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7658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8672A (zh) * 2019-08-14 2019-12-13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框胶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CN110701163A (zh) * 2019-10-09 2020-01-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贴合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4961A (zh) * 2001-10-03 2005-01-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面板
CN101046585A (zh) * 2006-03-30 2007-10-0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液晶单元集合体及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01165574A (zh) * 2006-10-17 2008-04-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密封胶盒厚不均的液晶显示器及制造方法
JP2008151969A (ja) * 2006-12-15 2008-07-03 Sharp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並びに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1589336A (zh) * 2007-04-13 2009-11-25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4961A (zh) * 2001-10-03 2005-01-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面板
CN101046585A (zh) * 2006-03-30 2007-10-0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液晶单元集合体及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01165574A (zh) * 2006-10-17 2008-04-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密封胶盒厚不均的液晶显示器及制造方法
JP2008151969A (ja) * 2006-12-15 2008-07-03 Sharp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電子機器並びに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1589336A (zh) * 2007-04-13 2009-11-25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8672A (zh) * 2019-08-14 2019-12-13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框胶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CN110701163A (zh) * 2019-10-09 2020-01-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贴合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19281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5788462A (zh) 一种异形显示屏
CN105159489B (zh) 一种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13143292A1 (zh) 触摸传感器、其制作方法以及具有触摸屏的液晶显示器
CN107357096A (zh) 异形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216176A (zh) 液晶母板、封框胶涂覆方法及液晶面板
US20170192587A1 (en) Touch control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CN104932154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267859A (zh)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EP3726287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9965126B2 (en) Panel,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3376582A (zh) 双基板装置及双基板贴合方法
CN203337962U (zh) 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4460085A (zh) 用于显示装置的基材、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91149A (zh) 胶框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US20130273360A1 (en) Dual substrate device and dual substrate bonding method
CN109656072A (zh)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US20130141677A1 (en) LCD, LCD Substrate and LC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1614895A (zh) 一种触摸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258452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7774A (zh) 一种ogs电容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202995695U (zh) 一种电容式触控模组及电容式触摸屏
CN105425996B (zh) 触控面板及其边框线路的制造方法
CN109870839A (zh) 显示面板
CN212781581U (zh) 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