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3375A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3375A
CN103373375A CN2012101188377A CN201210118837A CN103373375A CN 103373375 A CN103373375 A CN 103373375A CN 2012101188377 A CN2012101188377 A CN 2012101188377A CN 201210118837 A CN201210118837 A CN 201210118837A CN 103373375 A CN103373375 A CN 103373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train
group
groups
passe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88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风景
赵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1188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733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73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33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通过依据获取的特征信息,以间隔取站方式对其车站进行分组和标识,然后依据车站分组情况对该线路上运营的列车进行分组,每组列车仅对应一组车站并采用该车站组标识,并且每组列车仅停靠其对应的车站组内的车站,各列车组轮流发车,每组每轮只发一车,前后相邻所发的列车分属不同组,本方案中通过将轨道交通运行列车间隔一站或多站停靠,使得运行途中的停靠次数显著减少,因而显著减少了列车运行途中减速和加速过程,也使乘客通过选择列车组进行了分流。

Description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保护环境和节约用地等优点,已逐步成为现代大型城市交通的主动脉。但是,从国内外实践来看,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存在着如下问题:(1)为了方便人们出行,需要加长线路、加密车站、缩小站与站之间的距离,但同时又要解决运营效率下降、运行成本增高问题。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地铁和轻轨都在亏本经营。(2)已运行的线路常会出现满载率超过设计能力情况,给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也降低了服务质量。(3)当线路连接城市主、副中心时,其间常会出现多个客流稀少的车站。在沿线车站客流量相差悬殊的条件下,如何既保证服务质量又能提高运营绩效。(4)线路建设与运营成本高、使用寿命长、设置变更难,但沿线客流量却往往处于较大的动态变化之中(例如:沿线居民区、开发区、商贸区、大学城兴建与改造,奥运会、世博会召开与闭幕等),如何用较低的成本、较快应变机制来满足这种动态客流需求。
针对现有技术中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如何降低运行能耗,提升列车运行速度和投运能力,本案提出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是交通运输领域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通过依据获取的特征信息,以间隔取站方式对其车站进行分组和标识,然后依据车站分组情况对该线路上运营的列车进行分组,每组列车仅对应一组车站并采用该车站组标识,并且每组列车仅停靠其对应的车站组内的车站,各列车组轮流发车,每组每轮只发一车,前后相邻所发的列车分属不同组,本方案中通过将轨道交通运行列车间隔一站或多站停靠,使得运行途中的停靠次数显著减少,因而显著减少了列车运行途中减速和加速过程,也使乘客通过选择列车组进行了分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包括:
步骤一、依据获取的特征信息,以间隔取站方式对其车站进行分组和标识;
步骤二、依据车站分组情况对该线路上运营的列车进行分组,每组列车仅对应一组车站并采用该车站组标识;
步骤三、每组列车仅停靠其对应的车站组内的车站;
步骤四、各列车组轮流发车,每组每轮只发一车,前后相邻所发的列车分属不同组。
优选的,上述步骤一中,是依据从轨道交通线路中获取的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乘客群体出行特征和各车站客流特征等特征信息。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根据车站的位置、客流量、转换乘车等特征因素,挑选车站作为经过该站线路上所有车站组的交汇站。
优选的,上述步骤一中,所述间隔取站方式是间隔一站或间隔多站;如果所述线路绝大多数乘客统计出行距离在n(n≥1)站以上,则间隔站数在[1,n]区间内取值。
优选的,上述步骤二中,所述同一车站组内的车站与其对应列车组内的列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图案颜色标识,不同的车站组和列车组以不同的图案颜色标识区分。
优选的,上述步骤三中,进一步包括每一正常运营的车站至少属于一个车站组。
优选的,上述步骤四中,进一步包括每一正常运营列车必属于一个列车组。
一种客运系统,包括车站、列车、运营机制和乘客导向按照权利1-7要求构成运营系统。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通过依据获取的特征信息,以间隔取站方式对其车站进行分组和标识,然后依据车站分组情况对该线路上运营的列车进行分组,每组列车仅对应一组车站并采用该车站组标识,并且每组列车仅停靠其对应的车站组内的车站,各列车组轮流发车,每组每轮只发一车,前后相邻所发的列车分属不同组,本方案中通过将轨道交通运行列车间隔一站或多站停靠,使得运行途中的停靠次数显著减少,因而显著减少了列车运行途中减速和加速过程,也使乘客通过选择列车组进行了分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的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通过依据获取的特征信息,以间隔取站方式对其车站进行分组和标识,然后依据车站分组情况对该线路上运营的列车进行分组,每组列车仅对应一组车站并采用该车站组标识,并且每组列车仅停靠其对应的车站组内的车站,各列车组轮流发车,每组每轮只发一车,前后相邻所发的列车分属不同组,本方案中通过将轨道交通运行列车间隔一站或多站停靠,使得运行途中的停靠次数显著减少,因而显著减少了列车运行途中减速和加速过程,也使乘客通过选择列车组进行了分流。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方案的主要思路为:通过将轨道交通运行列车间隔一站或多站停靠,使得运行途中的停靠次数显著减少,因而显著减少了列车运行途中减速和加速过程,也使乘客通过选择列车组进行了分流。这样既大幅降低了运行能耗,也降低了车厢的拥挤程度,还可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投运能力,省去了因频繁停车而减速、加速引起车辆和轨道的磨损,增加了系统运行寿命,旅客可以以更快的速度直接到达目的地车站,或通过交汇站到达该线路上任一个目的地车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依据获取的特征信息,以间隔取站方式对其车站进行分组和标识;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依据从轨道交通线路中获取的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乘客群体出行特征和各车站客流特征等特征信息,然后以间隔取站方式对其车站进行分组和标识。
进一步的,在根据线路上乘客群体出行特征和各车站客流特征,以间隔取车站的方式对该线路上的车站进行分组,形成不同的车站组时,包括:
挑选若干车站(包括起始站、终点站)作为所有车站组的共同(交汇)站。交汇站可以在车站分组后挑选,也可以在车站分组前挑选。挑选交汇站主要依据车站的位置(适中)、客流量(过大)、转换乘车(方便)等因素,该线路上任一运营车站必在这些车站组中。
不同的车站组以不同的标识区分,同一车站组内的车站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标识。
上述间隔取站方式是间隔一站或间隔多站;如果所述线路绝大多数乘客统计出行距离在n(n≥1)站以上,则间隔站数在[1,n]区间内取值。
步骤二、依据车站分组情况对该线路上运营的列车进行分组,每组列车仅对应一组车站并采用该车站组标识;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根据轨道交通线路上的车站分组情况,对该线路上运营的列车进行分组,每一列车组仅对应一车站组即每组列车仅对应一组车站。
并且,该列车组和其对应车站组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标识,不同组的列车用不同的标识区分,同组列车标识相同,每组有多列列车。即所述同一车站组内的车站与其对应列车组内的列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图案颜色标识,不同的车站组和列车组以不同的图案颜色标识区分。
步骤三、每组列车仅停靠其对应的车站组内的车站;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是每组列车仅停靠其对应的车站组内的车站。在同一线路上,同组列车停靠相同的车站组,不同组的列车停靠不同的车站组。
此外,每一正常运营的车站至少属于一个车站组。
步骤四、各列车组轮流发车,每组每轮只发一车,前后相邻所发的列车分属不同组。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始发站各列车组轮流发车时,每组每轮只发一车,前后相邻所发的列车分属不同组。由于不同组的列车停靠不同的车站,减少了列车停站拥堵情况发生,提高了列车运行的效率,也使车站停车的间隔时间保持一致。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示意图。
有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00,从起始站到终点站共有10个车站,分别是1,2,3,4,5,6,7,8,9,10。
通过对这条线路上的乘客群体出行距离统计发现,该乘客群体出行距离在两站及两站以上的人数占到98%。另外该线路的车站5为另一交通线路的换乘站,该车站又位于线路200中间位置。据此,挑选车站1,5,10作为交汇站,然后对其余车站2,3,4,6,7,8,9以每隔一站取站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其中第一车站组L1包括车站3,6,8;第二车站组L2包括车站2,4,7,9。每个车站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标志,第一车站组L1用蓝色图案,第二车站组L2用绿色图案。始发站1、终点站10、车站5作为两组的共同(交汇)站,其标志采用蓝绿相间图案。
其次,对在该线路上运营的列车进行分组,分为两组T1,T2。每组的列车分别停靠一车站组内的车站,但在另一车站组的车站不停车。第一组列车T1用蓝色标志,运行时仅停靠第1,3,5,6,8,10车站;第二组列车T2用绿色标志,运行时仅停靠第1,2,4,5,7,9,10车站。
各组列车轮流发车,每组每轮只发一车,前后相邻所发列车分属的不同组。例如:一名旅客在车站1,意图到达车站7,那么该旅客通过选乘第二组T2的列车,则能直接到达车站7。如果一名旅客在车站3,意图到达车站7,那么该旅客先选乘第一组T1的列车,到达车站5后再换乘第二组T2的列车,则能到达车站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运行列车间隔一站停靠,使得运行途中的停靠次数减少了3到4成,因而减少了列车运行途中3、4成的减速和加速过程,在始发站和换乘站,乘客能通过选择列车组进行分流。这样既大幅降低了运行能耗,也降低了车厢的拥挤程度,还可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投运能力,省去了因频繁停车而减速、加速引起车辆和轨道的磨损,增加了系统运行寿命,旅客可以以更快的速度直接到达目的地车站,或通过交汇站到达该线路上任一个目的地车站。
此外,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示意图。
通过对该条线路的乘客群体出行距离统计发现,该乘客群体出行距离在两站及两站以上的人数占到95%,且70%的乘客出行目的地集中在区段310,根据该线路乘客群体出行特征把线路分为城区310小交路和郊区320大交路两段;列车每间隔一站停靠;该线路的始发站、终点站、转换站、市中心站等作为交汇站;各车站组和对应的列车组均用颜色标识和区分。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和规定实施如下:
1)车站分组
在该条线路上,所有车站先依次分为单号和双号,再把该线路的始发站、终点站、转换站、市中心站作为交汇站。这样把这条线路划分为:全线单号站组LB、全线双号站组LG、城区单号车站组LBY、城区双号车站组LGR共四个车站组,其中交汇站无论单双号都属于经过该站的所有车站组。该线路郊区段的单号站用蓝色标识,双号站用绿色标识;城区段单号站用蓝、黄两色间隔图案标识;双号站用绿、红两色间隔图案标识;城区交汇站用蓝、绿、红、黄四色间隔图案,郊区交汇站用蓝、绿两色间隔图案。这样,全线单号车站组均带有蓝色标记,全线双号车站组均带有绿色标记,城区单号车站组均带有黄色标记,城区双号站均带有红色标记。
2)列车编组
列车分编成蓝TB、绿TG、红TR、黄TY四组,每组有多列列车,每组列车用相同的颜色标识。
3)每列列车只停靠具有相同颜色标记的车站组,例如蓝组的列车TB停靠带有蓝色标记的站,绿组的列车TG停靠带有绿色标记的站。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运行列车间隔一站停靠,使得运行途中的停靠次数显著减少,因而显著减少了列车运行途中减速和加速过程,也使乘客通过选择列车组进行了分流。这样既大幅降低了运行能耗,也降低了车厢的拥挤程度,还可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投运能力,省去了因频繁停车而减速、加速引起车辆和轨道的磨损,增加了系统运行寿命,旅客可以以更快的速度直接到达目的地车站,或通过交汇站到达该线路上任一个目的地车站。
一种轨道交通客运系统,由上述车站、列车、运营机制和乘客导向所组成。进一步的,此系统能根据沿线乘客群体出行特征和车站客流特征快速和低成本的构成,在保证旅客能从沿线任一车站上下车的前提下,使列车运行途中的停靠次数显著减少。根据牛顿惯性定律及其它自然规律可知,当列车驶过一线路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途中停站次数与列车能量消耗、在途时间、使用寿命均为函数关系,途中停站次数的减少必然导致列车能量消耗、在途时间、轨道磨损和列车磨损的减少,也为列车速度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条件。在客流量大的车站,该系统通过设置交汇站使乘客通过选择列车组进行了分流,故而使列车载客空间和载客效率明显增加,有助于缓解线路满载率超出设计能力状况。在小客流量车站,该系统通过间隔跳行的方法提高了车站的运营效率。该系统利用了人类通过不同颜色图案区分不类事物的规律来标识和区分列车与车站的不同分组,利用了人类视觉对颜色和图案的敏感性来引导乘客乘车,因而具有特有的外观和乘车感受。并且本发明应用范围广泛,虽然主要针对城市地铁和轻轨交通,但不限于此。
综上所述,本文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通过依据获取的特征信息,以间隔取站方式对其车站进行分组和标识,然后依据车站分组情况对该线路上运营的列车进行分组,每组列车仅对应一组车站并采用该车站组标识,并且每组列车仅停靠其对应的车站组内的车站,各列车组轮流发车,每组每轮只发一车,前后相邻所发的列车分属不同组,本方案中通过将轨道交通运行列车间隔一站或多站停靠,使得运行途中的停靠次数显著减少,因而显著减少了列车运行途中减速和加速过程,也使乘客通过选择列车组进行了分流。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依据获取的特征信息,以间隔取站方式对其车站进行分组和标识;
步骤二、依据车站分组情况对该线路上运营的列车进行分组,每组列车仅对应一组车站并采用该车站组标识;
步骤三、每组列车仅停靠其对应的车站组内的车站;
步骤四、各列车组轮流发车,每组每轮只发一车,前后相邻所发的列车分属不同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是依据从轨道交通线路中获取的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乘客群体出行特征和各车站客流特征等特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根据车站的位置、客流量、转换乘车等特征因素,挑选车站作为经过该站线路上所有车站组的交汇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间隔取站方式是间隔一站或间隔多站;如果所述线路绝大多数乘客统计出行距离在n(n≥1)站以上,则间隔站数在[1,n]区间内取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同一车站组内的车站与其对应列车组内的列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图案颜色标识,不同的车站组和列车组以不同的图案颜色标识区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进一步包括每一正常运营的车站至少属于一个车站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进一步包括每一正常运营列车必属于一个列车组。
8.一种客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运系统包括车站、列车、运营机制和乘客导向按照权利1-7要求构成运营系统。
CN2012101188377A 2012-04-20 2012-04-20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 Pending CN1033733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88377A CN103373375A (zh) 2012-04-20 2012-04-20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88377A CN103373375A (zh) 2012-04-20 2012-04-20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3375A true CN103373375A (zh) 2013-10-30

Family

ID=49459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88377A Pending CN103373375A (zh) 2012-04-20 2012-04-20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7337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5717A (zh) * 2015-10-28 2016-01-13 黄玉秀 一种地铁运行调度管理系统及其调度管理方法
CN106627674A (zh) * 2016-11-21 2017-05-10 河南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分组运营和识别的方法
CN106696969A (zh) * 2016-11-21 2017-05-24 河南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分组运营方法
WO2018098537A1 (ru) 2016-12-01 2018-06-07 Димитар ДОБРЕВ Метод управления линие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55145A (ja) * 1999-08-12 2001-02-27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動的環境下における列車乗客数の推定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運転整理支援システム
CN101817355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上海电机学院 轨道交通运营的方法
CN101844571A (zh) * 2010-05-28 2010-09-29 东南大学 新型轨道交通运输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55145A (ja) * 1999-08-12 2001-02-27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動的環境下における列車乗客数の推定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運転整理支援システム
CN101817355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上海电机学院 轨道交通运营的方法
CN101844571A (zh) * 2010-05-28 2010-09-29 东南大学 新型轨道交通运输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严波: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优化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Ⅱ辑》 *
袁敏捷等: ""地铁运营优化方案研究"",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5717A (zh) * 2015-10-28 2016-01-13 黄玉秀 一种地铁运行调度管理系统及其调度管理方法
CN105235717B (zh) * 2015-10-28 2017-01-25 黄玉秀 一种地铁运行调度管理系统及其调度管理方法
CN106627674A (zh) * 2016-11-21 2017-05-10 河南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分组运营和识别的方法
CN106696969A (zh) * 2016-11-21 2017-05-24 河南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分组运营方法
WO2018098537A1 (ru) 2016-12-01 2018-06-07 Димитар ДОБРЕВ Метод управления линие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а
CN110087971A (zh) * 2016-12-01 2019-08-02 迪米塔尔·多布雷夫 控制地铁线路的方法
JP2020500772A (ja) * 2016-12-01 2020-01-16 ドブレヴ,ディミタール 車両が各駅に停車せず、他の車両を追い越さないようにする地下鉄交通管理方式
JP7091334B2 (ja) 2016-12-01 2022-06-27 ドブレヴ,ディミタール 車両が各駅に停車せず、他の車両を追い越さないようにする地下鉄交通管理方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5702B (zh) 无线网络控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02002900B (zh) 一种快速公交系统
CN103373375A (zh)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分组标识运营方法与客运系统
CN102542817A (zh) 左开门式公交专用相位设置及社会车流的协同控制方法
CN102114861A (zh) 区域无线网络传递信息的智能化轨道交通系统
CN107845266A (zh) 可应用于智能道路网络的平面交汇路口
CN104442933A (zh) 一种列车编队运行组织的方法
CN108615371A (zh) 一种快速路出入口交通引导系统及方法
KR102342236B1 (ko) 스마트 지하철 운행 관제 시스템
CN107845276A (zh) 平面交汇路口的车流吞吐智能化控制装置
CN110924326A (zh) 一种公路隧道群行程提醒系统
CN108615366A (zh) 一种新型山区道路弯道交通引导系统及方法
CN101550667B (zh) 公交车与出租车上下客停靠站一体化设置的控制方法
CN202134113U (zh) 一种公交车站的电子站牌
CN106696997A (zh) 一种火车延时晚点的信息反馈系统
CN205906000U (zh) 轨道交通开放环境中辅助行驶光带系统
CN112298212A (zh) 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及其运行方法
CN204250091U (zh) 一种交叉路口控制器
JP7091334B2 (ja) 車両が各駅に停車せず、他の車両を追い越さないようにする地下鉄交通管理方式
CN105575135B (zh) 一种高密度路网地区的干线公交站间绿波设计系统
CN101817355A (zh) 轨道交通运营的方法
CN202306834U (zh) 带智能诱导系统的出租车站
CN114523991A (zh) 利用既有单线铁路开行市域列车的车站布置结构及方法
CN213768522U (zh) 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
CN103310653A (zh) 显示车辆位置的公交站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