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8936A -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8936A
CN103368936A CN201310087467XA CN201310087467A CN103368936A CN 103368936 A CN103368936 A CN 103368936A CN 201310087467X A CN201310087467X A CN 201310087467XA CN 201310087467 A CN201310087467 A CN 201310087467A CN 103368936 A CN103368936 A CN 103368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quipment
processing
request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74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兵清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68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89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能够经由网络与多个不同类型的设备相连接。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接收单元,从所述设备接收与各个设备相对应的数据格式的每个设备的管理信息;第一存储单元,在其中存储第一转换规则,所述第一转换规则用于将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对于所述设备公共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以及转换单元,基于所述第一转换规则将这样接收的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3月19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062845和2012年11月14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250680的优先权,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方式并入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上,广泛已知这样的系统:远程控制各种设备的系统和远程管理各种设备的系统。例如,日本专利No.4185661公开了这样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家庭网关容易地设置和管理每个设备的标识信息来控制各种类型的设备。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4-171277公开了这样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设备监视(管理)服务器来一并管理个人计算机以及各种设备。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如果将新的类型的设备增加作为要被管理的设备,则可能难于支持所述设备,这是因为例如要被处理的数据格式上的差异。
因此,需要这样的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其中即使将新类型的设备增加作为要被管理的设备,也能够容易地支持所述设备。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经由网络与多个不同类型的设备相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设备接收与各个设备相对应的数据格式的每个设备的管理信息;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存储第一转换规则,所述第一转换规则用于将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对于所述设备公共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以及转换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转换规则将这样接收的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能够经由网络与多个不同类型的设备相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从所述设备接收与各个设备相对应的数据格式的每个设备的管理信息;以及基于用于将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对于所述设备公共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的第一转换规则,将这样接收的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当前优选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势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网络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解释管理信息MDB的示例的图示;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解释型号代码DB的示例的图示;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解释从每个设备获取的以每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的示例的图示;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解释第一转换规则的示例的图示;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存储器转换的时序图;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信息通知的时序图;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解释命令管理MDB的示例的图示;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解释命令DB的示例的图示;
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解释处理执行信息的示例的图示;
图1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设备控制的时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图15A是用于解释MFP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的示例的图示;
图15B是用于解释投影仪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的示例的图示;
图15C是用于解释电视(TV)会议终端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的示例的图示;
图16A是用于解释日志定义DB的图示;
图16B是用于解释MFP的日志定义的图示;
图16C是用于解释投影仪的日志定义的图示;
图16D是用于解释TV会议终端的日志定义的图示;
图17是用于解释第二转换规则的图示;
图18A是用于解释与设备ID“MFP1”相对应的转换的DB的图示;
图18B是用于解释与设备ID“投影仪1”相对应的转换的DB的示例的图示;
图18C是用于解释与设备ID“TV会议终端1”相对应的转换的DB的示例的图示;
图19是存储处理历史的时序图;
图20是历史获取的时序图;以及
图21是由转换单元执行的转换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网络配置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信息处理装置100、操作终端300、多个不同类型的设备(例如投影仪200和多功能外设(MPF)202)。尽管在图1中将投影仪200和MFP202示为不同类型的设备,信息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设备。
不同类型的设备是装备有不同功能的设备。功能是能够由每个设备执行的处理的类型。功能的示例包括发送要被输出的图像的信息的功能和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的功能,例如打印、投影和显示。功能并不限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例如改变各种类型的设置信息(例如网络的设置)的功能也被包括在上述功能中。
如图1中所示,诸如投影仪200和MFP202之类的设备被呈现在本地网络中。信息处理装置100被呈现在公共网络1中。操作终端300被呈现在公共网络2中。
多种类型的设备(例如投影仪200和MFP202)和信息处理装置100可以经由网络连接。多种类型的设备(例如投影仪200和MFP202)以及操作终端300可以经由通信线路(例如网络)连接。信息处理装置100、操作终端300和多种类型的设备(例如投影仪200和MFP202)可以经由网络连接。网络的示例包括互联网和局域网(LAN)。
MFP202是装备有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和传真功能中的至少两个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投影仪200是具有将静止图像和移动图像投影到诸如屏幕和墙壁之类的投影平面上作为视频的图像显示功能的装置。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将MFP202和投影仪200解释作为多种类型的设备的示例,但是多种类型的设备并不受此限制。多种类型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与MFP不同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复印机、扫描仪、打印机和传真机),以及其他的信息输出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诸如智能电话之类的移动终端和视频会议系统)。
操作终端300接收用于唯一识别作为由用户提出的处理请求的目标的设备的设备ID(标识信息)和对通过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的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并且将设备ID和对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00。尽管将个人计算机(PC)或移动终端例如用作操作终端300,但是操作终端300并不限于此。操作终端300将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设备ID和对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以对于操作终端300而言唯一的数据格式进行发送。
操作终端300包括UI 301、设备搜索单元302和执行请求单元303。
用户接口301(在下文中,被称为“UI 301”)向用户显示各种屏幕,并且从用户接收各种操作。在本实施例中,通过UI 301将接收作为由用户提出的处理请求的目标的设备的设备ID(标识信息)和对通过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的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显示给用户,并且通过用户执行的操作接收设备ID和对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
设备搜索单元302在网络中搜索诸如投影仪200和MFP202之类的设备,并且建立与这样搜索到的设备的自组织网络(ad-hoc network)连接。此外,设备搜索单元302请求建立了自组织网络连接的设备发送设备ID(所述设备ID是用于识别设备的标识信息),并且接收设备ID。
执行请求单元303将指明了设备ID的获取请求(即设备ID和对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00。
当诸如投影仪200和MFP 202之类的设备从操作终端300接收对设备ID的请求时,设备将它们自身的设备ID发送到操作终端300。
信息处理装置100管理可连接到信息处理系统的网络的各种设备。在本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100以操作终端300的数据格式从操作终端300接收设备ID和对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信息处理装置100随后以对于设备而言公共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将通过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的管理信息发送到操作终端300。在下文中将给出详细的描述。
尽管信息处理装置100的示例包括诸如服务器、工作站和PC之类的计算机、诸如MFP和复印机之类的信息形成装置、诸如投影仪之类的信息投影装置、和诸如移动电话、个人数据助理(PDA)和平板终端之类的移动终端,但信息处理装置100并不受限于此。
用作不同类型的设备的投影仪200和MFP 202均执行诸如输入功能和输出功能之类的各个功能。此外,投影仪200和MFP 202从信息处理装置100接收请求,并且将管理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00。
管理信息包括每个设备的标识信息和与例如根据每个设备的使用改变的处理项目相对应的实际值,并且根据每个设备的类型和使用而变化。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管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投影仪200和MFP 202可以是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图2是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如图2中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0包括设备管理应用102(请求接收单元)、设备管理单元104、设备搜索管理单元106、设备操作单元108、存储单元110(第一存储单元)、接收单元112和队列114。
信息处理装置100被通过应用编程接口(在下文中,被称为“API”)的边界划分为上层和下层。信息处理装置100在上层中具有设备管理应用102。此外,信息处理装置100在API边界之下的下层中具有设备管理单元104、设备搜索管理单元106、设备操作单元108、存储单元110、接收单元112和队列114。
设备管理应用102从操作终端300接收其中指明了设备ID的获取请求。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获取请求包括用于唯一识别作为由用户提出的处理请求的目标的设备的设备ID(标识信息)和对通过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的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
设备管理应用102使用API来发送获取请求(其中指明了设备ID并且其是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到设备管理单元104作为与获取请求相对应的请求。此外,设备管理应用102接收管理信息(所述管理信息对应于通过在处理请求中指明的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并且所述管理信息被转换为对于多个设备公共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并且从设备管理单元104接收在处理请求中指明的设备ID。设备管理应用102随后将这样接收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发送到通过设备ID识别出的这样接收的设备。
API能够使用诸如参数规格之类的预定义的功能从设备管理应用102接收各种请求,例如获取请求。如果API通过使用功能接收获取请求,则API将对获取通过在应用请求中指明的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的管理信息的处理请求发布到设备管理单元104。因此,设备管理应用102经由API将与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发布到设备管理单元104。
换言之,API和比API低的层具有用作处理设备管理应用102的平台的功能。
现在将详细描述API。在本实施例中,获取请求功能被提供作为API。
1)获取请求
<输入参数>
设备ID
参数(包括对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
<响应>
设备ID
参数(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
因此,通过调用指明输入参数的获取请求功能,设备管理应用102将与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发布到设备管理单元104。
如上所述,信息处理装置100在API边界之下的下层中包括设备管理单元104、设备搜索管理单元106、设备操作单元108、存储单元110、接收单元112和队列114。
接收单元112从诸如投影仪200和MFP202之类的各种设备接收以与每个设备对应的数据格式的每个设备的管理信息,并且在队列114中存储管理信息。接收单元112用作接口,其在信息处理装置100和每个设备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并且还用作API。因此,如果每个设备兼容于接收单元112的API,则每个设备可以将各个数据(例如管理信息)传输到信息处理装置100。换言之,可以由信息处理装置100来管理每个设备。
接收单元112可以通过从诸如投影仪200和MFP202之类的各个设备以与各个设备相对应的数据格式获取每个设备的管理信息来接收管理信息(拉方法),或者可以从诸如投影仪200和MFP202之类的各个设备通过传送管理信息来接收管理信息(推方法)。
队列114是先进先出(FIFO)队列,并且是在诸如存储器之类的存储介质上生成的。
由设备管理单元104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读取在队列114中存储的每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并且所述管理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10中。
存储单元110是在其中存储各种数据的诸如硬盘驱动器(HDD)和闪速存储器之类的存储介质。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单元110例如在其中存储以从每个设备获取的每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第一转换规则、型号代码数据库(在下文中,被称为“型号代码DB”)和每个设备的管理信息的主数据库(在下文中,被称为“管理信息MDB”)。
当每个设备经由网络与信息处理装置100首次连接时,管理信息MDB被登记在每个设备的存储单元110中。图3是用于解释管理信息MDB的示例的图示。
如图3中所示,管理信息MDB在其中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存储信息ID、项目名称、数据类型、单位、最大值和最小值。如图3中所示,信息ID是用于唯一识别每个项目名称的信息。项目名称是管理项目的名称。具体而言,项目名称是对于每个设备唯一的处理项目的每个管理项目的项目名称(例如设备ID、产品名称、型号代码和固件版本),以及根据每个设备的使用改变的处理项目的项目名称(例如使用时间、功耗和CO2减小量)。换言之,管理信息MDB在其中存储对于每个设备唯一的每个处理项目的和根据每个设备的使用改变的每个处理项目的信息ID、数据类型、单位、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类型和单位对应于每个设备的数据格式。数据格式例如是对于每个设备而言唯一的数据格式,并且以每条数据为单位,但不限于所述数据类型和单位。
数据类型是与从对应的设备接收的每一个处理项目相对应的数据的数据格式。单位是与每一个处理项目相对应的数据的单位。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与每个处理项目相对应的值的最大值和值的最小值,并且通过由设备管理单元104执行的处理来适当地更新所述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在下文中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每次新的设备经由网络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100时,管理信息MDB被登记在存储单元110中。
管理信息MDB可以被登记在每个设备的存储单元110中。但在本实施例中,将解释如下的情形,其中管理信息MDB被登记在每个设备所属的每个型号的存储单元110中。
图4是用于解释型号代码DB的示例的图示。如图4中所示,型号代码DB在其中以彼此关联的方式存储作为每个设备所属的型号的标识信息的型号代码和用于识别与每个型号代码相对应的管理信息MDB的管理信息ID。
图5是用于解释从每个设备获取的每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的示例。如图5中所示,从每个设备获取的管理信息包括信息ID和与每个信息ID相对应的值。
信息ID对应于图3中所示的管理信息MDB中的信息ID。换言之,从每个设备获取的每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指示每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根据每个设备的使用改变的处理项目的信息ID和与该信息ID相对应的实际值、以及对于每个设备而言唯一的处理项目的信息ID和与该信息ID相对应的实际值。
如上所述,例如响应于对于从信息处理装置100发布的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每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被存储在队列114中。随后,管理信息由设备管理单元104在预定的时间间隔读取,并且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10中。
第一转换规则是这样的转换规则,其中将多个不同类型的设备的每一个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转换为对于这些设备而言公共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图6是用于解释第一转换规则的示例的图示。如图6中所示,第一转换规则为每一个处理项目的每一个信息ID定义了指示作为与处理项目相对应的公共数据格式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信息、以及指示作为与处理项目相对应的公共单位的公共单位的信息。第一转换规则仅需要是这样的转换规则,其用于将多个不同类型的设备的每一个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转换为对于这些设备而言公共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并且并不限于图6中所示的方面。
回见图2,设备管理单元104管理与网络连接的每一个设备。设备管理单元104包括管理控制单元120、转换单元122和信息控制单元124。
管理控制单元120经由API从设备管理应用102接收与其中指明了设备ID并且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管理控制单元120随后将这样接收的处理请求发送到信息控制单元124。
信息控制单元124读取在队列114中存储的每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并且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管理信息。此时,信息控制单元124将第一转换请求发布到转换单元122。第一转换请求是这样的信号,其基于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的第一转换规则,指示将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的每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转换为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
如果与在处理请求中包括的设备ID相对应的管理信息MDB没有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10中,则管理控制单元120将对设备ID的设备搜索请求发送到设备搜索管理单元106的设备搜索单元116,将在下文中对所述设备搜索单元116进行描述。将在下文中描述的设备搜索单元116将对管理信息MDB的获取请求发送到与网络相连接的每一个设备,以从每一个设备获取管理信息MDB(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描述)。设备搜索单元116随后将这样获取的管理信息MDB存储在存储单元110中。
如果以预定时间间隔或从信息控制单元124发布第一转换请求(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的),则转换单元122基于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的第一转换规则,将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转换为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转换单元122随后以与每一个设备的设备ID相关联的方式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这样转换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
具体而言,转换单元122针对相同设备ID的每一条管理信息,读取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转换单元122随后从与管理信息中包括的设备ID或型号代码相对应的管理信息MDB中读取通过每条管理信息中的信息ID识别出的处理项目的项目名称。随后,转换单元122计算根据在管理信息中包括的处理项目的值中的设备的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它们是使用时间、功耗和CO2减小量)改变的处理项目的值的总和,作为与每个处理项目相对应的实际值。
此外,转换单元122从管理信息MDB中读取与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中包括的每一个处理项目相对应的值的数据格式。转换单元122随后将与每一个处理项目相对应的实际值的数据格式转换为通过第一转换规则定义的对应的处理项目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例如公共数据格式和公共单位)。按照与上述相同的方式,转换单元122将与对于每个设备唯一的处理项目的信息ID(例如设备ID,对应于在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中包括的信息ID)相对应的值的数据格式转换为通过第一转换规则定义的对应处理项目第一公共数据格式。
转换单元122随后以与设备ID相关联的方式,在存储单元110中登记如下管理信息作为与设备ID相对应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该管理信息包括对于每个设备唯一的处理项目的项目名称(例如设备ID)和与被转换为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项目相对应的值、以及根据设备的使用改变的处理项目的项目名称(在本实施例中它们是使用时间、功耗或CO2减小量)和与被转换为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项目相对应的值。
可以预定的时间间隔执行(当信息控制单元124发布第一转换请求时执行,或者每次管理信息被经由队列144新近登记在存储单元110中时执行)由转换单元122执行的到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转换。在本实施例中,每次经由接收单元112从每个设备将每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新近存储在队列114中时,信息控制单元124在存储单元110中登记管理信息,并且将第一转换请求发布给转换单元122。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最新的管理信息关于每个设备ID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10中。
信息控制单元124从管理控制单元120接收处理请求。信息控制单元124随后读取与通过由此从存储单元110接收的处理请求中指明的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并且将所述管理信息经由管理控制单元120发送到设备管理应用102。如上所述,通过由转换单元122将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转换为对于多个设备公共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来获得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
如上所述,设备管理应用102将从设备管理单元104接收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发送到用于发送与其对应的获取请求的操作终端300。
此外,信息控制单元124读取在队列114中存储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并且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管理信息。此时,信息控制单元124将第一转换请求发布给转换单元122。
设备搜索管理单元106搜索并管理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可与网络连接的设备。设备搜索管理单元106包括设备搜索单元116和容量管理单元118。
设备搜索单元116在预定的时间间隔将对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发送到与网络连接的每个设备。设备搜索单元116从与网络新近连接的设备获取设备的设备ID,并且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所述设备ID。如果从管理控制单元120接收到设备ID的设备搜索请求,则设备搜索单元116将设备ID的获取请求和管理信息MDB发送到与网络连接的每一个设备,并且从每一个设备获取设备ID和管理信息MDB。设备搜索单元116随后在存储单元110中登记这样获取的设备ID和管理信息MDB。
容量管理单元118是诸如HDD和闪速存储器之类的在其中存储从每一个设备接收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的存储介质。设备操作单元108对每一个设备执行控制。
下面将使用特定示例利用根据本实施例在上文中描述的配置来解释在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100中执行的管理。
图7是管理过程中的存储器转换的时序图。
尽管在图7中的信息处理系统中将使用投影仪200作为与网络相连接的设备的示例来进行解释,但该解释也可以应用于连接另一个设备的情形。
当用户操作投影仪200的电源开关(未示出)时,向在投影仪200中包括的各个单元进行供电,投影仪200进入到经由网络与信息处理装置100相连接的状态。投影仪200随后将投影仪200的设备ID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00(步骤S10)。
当信息处理装置100的设备搜索单元116接收到设备ID时,设备搜索单元116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设备ID作为处于与网络相连接的状态的设备的ID(步骤S12)。
随后,在改变与管理信息中的每一个处理项目相对应的值的时间点处,或者在预定时间间隔处,投影仪200将投影仪200的数据格式的投影仪200的管理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00(步骤S14)。所述管理信息被登记在信息处理装置100的队列114中。
信息处理装置100的信息控制单元124在预定的时间间隔处获取在队列114中登记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步骤S16和步骤S18),并且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管理信息(步骤S20)。
如果信息控制单元124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新的管理信息,则信息控制单元124将第一转换请求发送到转换单元122(步骤S22)。接收第一转换请求的转换单元122基于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的第一转换规则,将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转换为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步骤S24、步骤S26和步骤S28)。转换单元122随后以与设备的设备ID相关联的方式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这样转换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步骤S30)。
在信息处理系统中,新的设备可以连接到网络。在这种情形中,并未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中登记与设备相关的信息(例如管理信息MDB)。因此,信息处理系统执行图7的步骤S60中所示的登记操作。
换言之,信息处理装置100的设备搜索单元116在步骤S10处从与网络相连接的投影仪200接收设备ID,并且在步骤S12处执行操作。随后,设备搜索单元116执行步骤S60处的操作。
信息处理装置100的设备搜索单元116执行用于确定在步骤S10处接收的设备ID是否已经被登记的登记确认(步骤S61)。在本实施例中,设备搜索单元116通过确定在步骤S10处接收到的设备ID是否被登记在容量管理单元118中,来执行登记确认(步骤S60A和步骤S60B)。设备搜索单元116通过确定与在步骤S10处接收的设备ID相对应的管理信息MDB是否被登记在存储单元110中,来执行登记确认。
在登记确认中,如果设备搜索单元116确定在步骤S10处接收的设备ID已经被登记,则终止步骤S60处的登记,并且系统控制转向步骤S14。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如果设备搜索单元116确定在步骤S10处接收的设备ID并未被登记,则系统控制转向步骤S62。在步骤S62处,设备搜索单元116将对管理信息MDB的获取请求发送到作为通过在步骤S10处接收的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的投影仪200(步骤S62)。
接收对管理信息MDB的获取请求的投影仪200将管理信息MDB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00(步骤S64)。接收管理信息MDB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设备搜索单元116在容量管理单元118中存储这样接收的管理信息MDB(步骤S66)。容量管理单元118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管理信息MDB(步骤S68)。
通过从步骤S61到步骤S68执行登记操作(步骤S60),与网络新近连接的设备的管理信息MDB和设备ID被登记在信息处理装置100中。
现在将具体描述由信息处理装置100执行的管理中的信息通知。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在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100中执行的信息通知的时序图。
假定携带操作终端300的用户出现在用作作为例如处理请求的目标的设备的投影仪200的附近,并且操作终端300期望获取投影仪200的管理信息。
在这种情形下,用户获取作为处理请求的目标的设备的设备ID。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将从操作终端300发布操作指令,以从用作作为处理请求的目标的设备的投影仪200请求投影仪200的设备ID(步骤S40和步骤S42)。
携带操作终端300的用户无需通过上述方法获取作为处理目标的设备的设备ID。用户可以例如通过视觉地检查在显示投影仪200的设备ID的显示屏幕上的设备ID或通过视觉地检查在投影仪的外壳上防止的管理标签中写入的设备ID,来获取设备ID。
随后,操作终端300将这样接收的设备ID和对通过设备ID识别出的的设备(在本示例中为投影仪200)的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00(步骤S44)。
接收其中指明了设备ID的获取请求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设备管理应用102使用API,以将与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发送到管理控制单元120(步骤S46)。
管理控制单元120经由API从设备管理应用102接收与其中指明了设备ID并且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管理控制单元120随后将这样接收的处理请求发送到信息控制单元124(步骤S48)。
信息控制单元124从管理控制单元120接收处理请求。信息控制单元124随后从存储单元110读取与通过在这样接收的处理请求中指明的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步骤S50和步骤S52)。信息控制单元124随后经由管理控制单元120将这样读取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发送到设备管理应用102(步骤S54和步骤S56)。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是这样的信息,所述信息是通过如上所述由转换单元122将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转换为对于多个设备公共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而获取的信息。
设备管理应用102将从设备管理单元104接收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发送到用于发送与其对应的获取请求的操作终端300(步骤S58)。
如上所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中,转换单元122基于在存储单元110中存储的第一转换规则,将从每一个设备以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接收的每一个设备的管理信息转换为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
因此,例如如果信息处理设备100从操作终端300接收每一个设备的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则信息处理装置100可以将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发送到操作终端300。因此,即使增加新的类型的设备作为要被管理的设备,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也能够提供对于多个设备公共的格式(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每一个设备的管理信息。
相应地,即使如果增加新的类型的设备作为要被管理的设备,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100也能够容易地支持所述设备。
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设备管理应用102使用API来将其中指明了设备ID并且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获取请求发送到设备管理单元104作为与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此外,设备管理应用102从设备管理单元104接收与通过在获取请求中指明的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相对应并且被转换为对于多个设备公共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和在处理请求中指明的设备ID。设备管理应用102随后将这样接收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发送到通过这样接收的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
因此,即使新的数据格式的设备连接到网络,则设备管理应用102可以将设备的管理信息发送到操作终端300,而无关于设备的数据格式。
在获取请求中包括的设备ID并不限于一个设备ID,并且可以是多个设备ID。如果获取请求包括多个设备ID,则信息处理装置100可以将与在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获取请求中包括的每一个设备ID相对应的管理信息提供给操作终端300。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操作终端300将用于唯一识别作为用户提出的处理请求的目标的设备的设备ID(标识信息)和对通过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的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信息处理装置100)。在第二实施例中,操作终端300将设备ID和使得通过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执行特定处理的执行请求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
每一个设备的功能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功能。
图9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0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如图9中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00包括设备管理应用1020(执行单元)、设备管理单元1040、设备操作单元108、存储单元1100(第一存储单元)、接收单元112、队列1140(第二存储单元)和API。
信息处理装置1000在API边界之上的上层中具有设备管理应用1020。此外,信息处理装置1000在API的边界之下的下层中具有设备管理单元1040、设备操作单元108、存储单元1100、接收单元112和队列1140。
除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功能之外,设备管理应用1020从操作终端300接收其中指明了设备ID的执行请求。
换言之,设备管理应用1020从操作终端300接收其中指明了设备ID的获取请求或其中指明了设备ID的执行请求。当设备管理应用1020接收其中指明了设备ID的获取请求时执行的操作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
其中指明了设备ID的执行请求包括作为由用户提出的处理请求的目标的设备的设备ID(标识信息)和使得通过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执行特定处理的执行请求。
设备管理应用1020使用API以将其中指明了设备ID并且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执行请求发送到设备管理单元1040作为与执行请求对应的处理请求。
这里,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0中的API可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使用诸如参数规格之类的预定义的功能,接收从装置管理应用1020发布的各种请求,例如获取请求和执行请求。如果API通过使用功能接收获取请求,则API将对获取在获取请求中指明的设备ID的管理信息的处理请求发布给设备管理单元1040。因此,设备管理应用1020经由API将与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发布给装置管理单元1040。此操作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
此外,如果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0中的API通过使用功能来接收执行请求,则API将对创建用于使得通过在执行请求中指明的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执行在执行请求中指明的处理的处理执行信息的处理请求发布给设备管理单元1040。因此,设备管理应用1020经由API将与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执行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发布给装置管理单元1040。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处理执行信息。
除了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获取请求功能之外,在第二实施例中还将执行请求功能提供作为API。由于获取请求功能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获取请求功能,因此在下文中将省略其描述。
2)执行请求
<输入参数>
设备ID
要执行的处理
参数
因此,通过调用指明了输入参数的执行请求功能,设备管理应用1020将与执行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发布给设备管理单元1040。
队列1140是FIFO队列,并且是在诸如存储器之类的存储介质上生成的。按照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队列1140在其中存储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是由设备管理单元1040在预定的时间间隔读取的,并且按照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100中。
在本实施例中,队列1140以与使得基于处理执行信息执行处理的设备的设备ID相关联的方式,还在其中存储由设备管理单元1040基于通过处理请求指明的执行请求创建的处理执行信息(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描述)。
诸如投影仪200和MFP 202之类的与网络连接的每一个设备在预定的时间间隔检查队列1140。如果与其自身的设备ID相对应的处理执行信息被存储在队列1140中,则每一个设备读取与其自身的设备ID相对应的处理执行信息,并且执行在处理执行信息中指明的处理。
存储单元1100是诸如HDD和闪速存储器之类的在其中存储各种数据的存储介质。
按照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存储单元1100在其中存储例如从每一个设备获取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第一转换规则、型号代码数据库(在下文中,被称为“型号代码DB”)、和每一个设备的管理信息的主数据库(在下文中,被称为“管理信息MDB”)。
存储单元1100还在其中存储每一个设备的命令管理主数据库(在下文中被称为“命令管理MDB”)和每一个设备的命令数据库(在下文中被称为“命令DB”)。
当每一个设备经由网络与信息处理装置1000首次连接时,命令管理MDB被登记在每一个设备的存储单元1100中。通过在管理信息MDB中包括命令管理MDB的登记内容,命令管理MDB可以在管理信息MDB中包括的方式被登记在存储单元1100中。
图10是用于解释命令管理MDB的示例的图示。如图10中所示,命令管理MDB以彼此关联的方式在其中存储命令ID、项目名称和数据类型。如图10中所示,命令ID是用于唯一识别命令的信息,所述命令用于执行能够由每一个设备执行的对应处理。例如,命令管理MDB中的项目名称是指示通过每一个命令ID识别出的命令的参数的含义的信息。数据类型是指示命令的参数的数据格式或数据布局的信息,所述命令用于使得对应的设备执行对应的处理。
用于执行每一个设备中的处理的命令包括各种设置(例如网络设置)的改变、各种数据的新的登记、图像的打印、投影和读取;但是所述命令不限于此。
当每一个设备经由网络与信息处理装置1000首次连接时,命令DB被登记在每一个设备的存储单元1100中。通过在管理信息MDB中包括命令DB的登记内容,命令DB可以在管理信息MDB中包括的方式,被登记在存储单元1100中。
图11是用于解释命令DB的示例的图示。如图11中所示,命令DB以彼此关联的方式在其中存储由每一个设备执行的处理的类型、命令ID和命令。所述命令ID相同于命令管理MDB中的命令ID。由每一个设备执行的处理是在每一个设备中可执行的处理。尽管处理的示例包括用于发送要输出(例如、打印、投影和显示)的图像的信息的处理、以及用于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的处理,但处理并不限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处理。处理的示例还包括用于改变各种类型的设置信息(例如网络设置)的处理。换言之,命令DB针对每一个设备的每一个可执行的处理,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在其中存储用于执行处理的命令的命令ID和所述命令。命令DB还可以包括与命令相对应的参数。
回见图9,设备管理单元1040管理与网络相连接的每一个设备。设备管理单元1040包括管理控制单元1200、转换单元122和信息控制单元1240。转换单元122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转换单元。
管理控制单元1200经由API从设备管理应用1020中接收与其中指明了设备ID并且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管理控制单元1200随后将这样接收的处理请求发送到信息控制单元1240。该操作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管理控制单元1200还经由API从设备管理应用1020接收与其中指明了设备ID并且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执行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管理控制单元1200随后将这样接收的处理请求发送到信息控制单元1240。
信息控制单元1240从管理控制单元1200接收处理请求。如果这样接收的处理请求是与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则信息控制单元1240从存储单元1100中读取与通过在处理请求中指明的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并且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将所述管理信息经由管理控制单元1200发送到设备管理应用1020。通过读取在这样接收的处理请求中包括的参数,信息控制单元1240确定这样接收的处理请求是与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设备管理应用1020将从设备管理单元1040接收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发送到操作终端300,所述操作终端300用于发送与其对应的获取请求。
此外,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信息控制单元1240读取在队列1140中存储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并且在存储单元1100中存储管理信息。此时,如上所述,信息控制单元1240将第一转换请求发布给转换单元122。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如果从管理控制单元1200接收到的处理请求是与执行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则信息控制单元1240基于通过处理请求指明的执行请求创建处理执行信息,并且将所述处理执行信息存储在队列1140中。
更具体而言,信息控制单元1240包括创建单元1242。
如果从管理控制单元1200接收的处理请求是与执行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则创建单元1242基于通过处理请求指明的执行请求创建处理执行信息。通过读取在这样接收的处理请求中包括的参数,创建单元1242确定这样接收的处理请求是与执行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
处理执行信息是包括命令和参数的信息,所述命令用于使得在处理请求中指明的设备ID的每一个设备执行在处理请求中指明要执行的特定处理。
创建单元1242从存储单元1100读取与在处理请求中指明的设备ID相对应的命令管理MDB和命令DB。此时,如果在处理请求中指明多个设备ID,则创建单元1242从存储单元1100中读取与每一个设备ID相对应的命令管理MDB和命令DB。
创建单元1242随后读取与在处理请求中指明要执行的处理相对应的命令和与这样指明的每一个设备ID的命令的命令ID相对应的数据类型。接着,创建单元1242创建包括与在处理请求中指明要执行的处理相对应的命令的处理执行信息、以及通过针对每一个设备ID将与在处理请求中指明的处理相对应的参数转换为这样读取的数据类型而获取的参数。
创建单元1242针对在处理请求中指明的每一个设备ID创建处理执行信息,并且以与其对应的设备ID相关联的方式在队列1140中存储处理执行信息。取代在处理执行信息中包括的命令的是,可以使用命令ID。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设备在其中事先存储指示与命令ID相对应的命令的信息。
图12是用于解释处理执行信息的示例的图示。如图12中所示,处理执行信息包括命令ID和参数。如上所述,可以取代命令ID地使用命令。
诸如投影200和MFP 202之类的与网络连接的每一个设备以预定的时间间隔检查队列1140。如果与其自身的设备ID相对应的处理执行信息被存储在队列1140中,则每一个设备读取与其自身的设备ID相对应的处理执行信息,并且执行在处理执行信息中指明的处理。
下面将使用特定示例来解释根据本实施例具有在上文中描述的配置的信息管理装置1000执行的管理。
管理中的存储器转换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转换(参见图7)。第二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转换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转换的不同之处在于,当登记了管理信息MDB时,命令管理MDB和命令DB也被从设备接收,并且被登记在存储单元1100中。
此外,在该管理中的信息通知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信息通知(参见图8)。
下面将描述由信息处理装置1000执行的管理中的设备控制。图1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在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1000中执行的设备控制的时序图。
例如,假定携带操作终端300的用户期望将对特定处理的执行请求发布给多个设备之一或多个设备中的每一个。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获取要作为处理请求的目标的设备的设备ID。在本实施例中,用户使用请求投影仪200的设备ID的操作终端300,将操作指令发布给要作为处理请求的目标的投影仪200,并且接收设备ID(步骤S80和步骤S82)。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地,通过上述方法,携带操作终端300的用户无需获取要作为处理目标的设备的设备ID。
随后,操作终端300将要作为处理目标的设备的设备ID和用于使得通过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在本示例中为投影仪200)执行特定处理的执行请求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000(步骤S84)。
接收其中指明了设备ID的执行请求的信息处理装置1000的设备管理应用1020使用API以将与执行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发送到管理控制单元1200(步骤S86)。
管理控制单元1200经由API从设备管理应用1020接收与其中指明了设备ID并且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执行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管理控制单元1200随后将这样接收的处理请求发送到信息控制单元1240(步骤S88)。
信息控制单元1240的创建单元1242从管理控制单元1200接收处理请求。信息控制单元1240随后针对在这样接收的处理请求中指明的每一个设备ID,从存储单元1100读取与在处理请求中指明的功能相对应的命令和与对应于设备ID的命令的命令ID相对应的数据类型(步骤S90和步骤S92)。
创建单元1242随后创建处理执行信息,所述处理执行信息包括与在处理请求中指明的要执行的功能相对应的命令或命令ID、以及与在处理请求中指明的功能相对应并且被转换为与这样指明的每一个设备ID的命令ID相对应的数据类型的参数(步骤S94)。
随后,创建单元1242以与其对应的设备ID相关联的方式在队列1140中存储这样创建的处理执行信息(步骤S96)。
与网络连接的每一设备执行用于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从队列1140中读取处理执行信息的读取处理(步骤S400)。
更具体而言,作为每一个设备的示例的投影仪200读取与投影仪200的设备ID相对应的处理执行信息(步骤S402和步骤S404)。如果在队列1140中并未存储与设备ID相对应的处理执行信息,则终止在步骤S400处的读取处理。
根据在这样读取的处理执行信息中包括的命令,投影仪200执行对应的处理(步骤S406)。
例如,假定操作终端300将与信息处理系统相连接的设备的多个设备ID和用于使得所述设备ID的设备将网络设置改变为特定参数的执行请求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000作为执行请求。
在这种情形中,信息处理装置1000创建处理执行信息并且将所述处理执行信息存储在队列1140中,所述处理执行信息包括用于使得通过在执行请求中指明的每一个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将网络设置改变为在执行请求中指明的参数的命令(或命令ID)并且包括所述参数。与网络相连接的每一个设备根据在与队列1130中存储的其自身的设备ID相对应的处理执行信息中包括的命令执行处理,从而将网络设置改变为在执行请求中指明的参数。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0中,如果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处理请求是执行请求,则创建单元1242基于通过处理请求指明的执行请求,创建处理执行信息。处理执行信息是包括用于使得在处理请求中指明的设备ID的每一个设备执行在处理请求中指明要执行的功能的命令(或命令ID)并且包括参数的信息。每一个命令和每一个参数是能够由通过每一个设备ID识别出的每一个设备执行的命令,并且具有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
因此,通过访问信息处理装置1000的队列1140并执行在与队列1140中存储的每一个设备相对应的处理执行信息中指明的处理,与网络连接的每一个设备可以执行由用户指明的处理。
相应地,即使如果新类型的设备被增加作为要被管理的设备,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0也能够容易地支持该设备。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操作终端300将用于唯一识别要作为由用户提出的处理请求的目标的设备的设备ID(标识信息)和对通过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的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信息处理装置100)。在第三实施例中,操作终端300将历史获取请求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
每一个设备的功能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功能。
图1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A的功能配置的框图。
如图14中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0A包括设备管理应用102A(执行单元)、设备管理单元104A、设备操作单元108、存储单元110A(第一存储单元)、接收单元112A、队列114A和API。
信息处理装置100A在API边界之上的上层中具有设备管理应用102A。此外,信息处理装置100A在API边界之下的下层中具有设备管理单元104A、设备操作单元108、存储单元110A、接收单元112A和队列114A。设备操作单元108和设备搜索管理单元106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那些。
除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功能之外,设备管理应用1020从操作终端300接收历史获取请求。换言之,设备管理应用102A接收其中指明了设备ID的获取请求和历史获取请求。
设备管理应用102A还可以与第二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从操作终端300接收其中指明了设备ID的执行请求。当设备管理应用102A接收其中指明了设备ID的获取请求时执行的处理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此外,当设备管理应用102A接收其中指明了设备ID的执行请求时执行的处理相同于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
可与信息处理装置100A连接的每一个设备创建处理历史信息。由每一个设备创建的处理历史信息包括多个类型的处理的历史。尽管处理的示例包括获取特定文件和能够由每个设备执行的处理(例如,打印、显示和错误恢复),但所述处理并不限于此。
历史获取请求是对每一个设备的处理历史信息的获取请求。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这样的情形,其中历史获取请求是对在每个设备中的各条处理历史信息中的特定处理的历史中包括的特定项目的处理结果的获取请求。
具体而言,历史获取信息包括用于指明要被获取的处理的规格信息、要被获取的项目的标识信息(在下文中,也被称为项目名称)、以及对与通过项目名称识别出的项目相对应的记录内容的获取请求。规格信息仅需要是能够指明要被获取的处理的信息。
设备管理应用102A使用API以将历史获取请求发送到设备管理单元104A作为与历史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A中的API能够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使用诸如参数规格之类的预定的功能,接收从设备管理应用102A发布的各种请求,例如历史获取请求、获取请求和执行请求。
如果API通过使用功能接收获取请求,则API将用于获取在获取请求中指明的设备ID的管理信息的处理请求发布给设备管理单元104A。从而,设备管理应用102A将与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经由API发布给设备管理单元104A。此操作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
如果API通过使用功能接收执行请求,则API将创建用于使得在执行请求中指明的设备ID的设备执行在执行请求中指明的处理的处理请求发布给设备管理单元104A。因此,设备管理应用102A将与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执行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经由API分发给设备管理单元104A。该操作相同于第二实施例中的操作。
如果API通过使用功能接收历史获取请求,则API将与从每一个设备获取的处理历史信息中的历史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历史处理请求发布给设备管理单元104A。因此,设备管理应用102A将与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历史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历史处理请求经由API发布给设备管理单元104A。
除了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获取请求功能和在第二实施例中的描述的执行请求功能之外,在第三实施例中历史获取请求功能还被提供作为API。由于获取请求功能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功能并且执行请求功能相同于第二实施例中的功能,因此将省略对它们的解释。
3)历史获取请求
<输入参数>
用于指明要获取的处理的规格信息
要获取的项目的标识信息(项目名称)
参数(包括通过项目名称识别出的项目相对应的记录内容的获取请求,所述项目名称包括在由从每一个设备获取的处理历史信息中的规格信息指明的处理历史中)
<响应>
用于指明要获取的处理的规格信息
要获取的项目的标识信息(项目名称)
参数(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记录内容)
因此,通过调用指明了输入参数的历史获取请求功能,设备管理应用102A将与历史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历史处理请求发布给设备管理单元104A。
队列114A是FIFO队列,并且是在诸如存储器之类的存储介质上生成的。按照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队列114A在其中存储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由设备管理单元104A在预定的时间间隔读取,并且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10A中。
队列114A还以与使得基于处理执行信息执行处理的设备的设备ID相关联的方式,基于由处理请求指明的执行请求,在其中存储由设备管理单元104A创建的处理执行信息。由于处理执行信息相同于在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信息,因此将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队列114A还在其中存储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是由设备管理单元104A在预定的时间间隔读取的,并且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10A中。
当设备管理单元104A使用每一条信息来执行对应的处理时,在队列114A中存储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和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可以被读取并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10A中。
每次在每一个设备中更新处理历史信息时,诸如投影仪200和MFP 202之类的与网络相连接的每一个设备将这样更新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00A。从每一个设备接收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100A将这样接收的处理历史信息存储在队列114A中。
当在每一个设备中更新处理历史信息时,每一个设备可以将这样更新的处理历史单独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00A。
按照与第二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每一个设备在预定的时间间隔检查队列114A。如果与其自身的设备ID相对应的处理执行信息被存储在队列114A中,则每一个设备读取与其自身的设备ID相对应的处理执行信息,并且执行在处理执行信息中指明的处理。
存储单元110A是诸如HDD和闪速存储器之类的在其中存储各种数据的存储介质。
按照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例如存储单元110A在其中存储从每一个设备获取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第一转换规则、型号代码DB和每一个设备的管理信息MDB。此外,按照与第二实施例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存储单元110A在其中存储每一个设备的命令管理MDB和每一个设备的命令DB。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存储单元110A还在其中存储从每一个设备获取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日志定义数据库(在下文中,被称为“日志定义DB”)、转换的数据库(在下文中,被称为“转换的DB”)和第二转换规则。
图15A到图15C是用于解释三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的示例的图示。图15A到图15C中的每一个说明了当每一个设备执行在信息处理装置100A中存储的数据“/sample/data/1”的获取作为在处理历史信息中包括的特定处理时获得的处理历史。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将解释三个设备是MFP、电视会议终端和投影仪的情形,但是设备并不限于此。此外,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并不仅包括一个类型的处理的历史,而且还包括多个类型的处理的历史。图15A到图15C中的每一个简单地说明了其示例。
图15A是用于解释MFP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的示例的图示。图15B是用于解释投影仪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的示例的图示。图15C是用于解释电视(TV)会议终端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的示例的图示。
以与设备ID相关联的方式将每条设备历史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110A中。例如以与设备ID“MFP 1”(指示MFP)相关联的方式存储在图15A中所示的处理历史信息。以与设备ID“投影仪1”(指示投影仪)相关联的方式存储在图15B中所示的处理历史信息。类似地,以与设备ID“TV会议终端1”(指示TV会议终端)相关联的方式存储在图15C中所示的处理历史信息。
如上所述,处理历史信息是指示由每一个设备执行的处理历史的信息。处理历史信息是指示与根据通过这样执行的对应处理的定义预定的描述形式(例如数据格式和单位)中的每一个设备(或每一个型号)预定的定义(模式)的项目相对应的记录内容的信息。具体而言,处理历史信息中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指示为每一个设备确定的项目名称和与通过项目名称识别出的项目相对应的记录内容的描述形式。换言之,处理历史信息是与每一个设备或每一个型号相对应的数据格式,并且可以彼此不同。
尽管在处理历史信息中记录的项目的示例包括处理日期和时间、处理状态(状况)、处理方法、处理内容(数据存储区域)、处理结果和处理时间,但项目不限于此。此外,为与每个设备的每个项目相对应的记录内容的单位和格式确定任意格式。在本实施例中,将解释作为项目的示例的“处理内容”用作指明要获取的处理的规格信息的情形。
图15A是MFP的数据格式的由MFP记录的处理历史信息的示例。图15B是投影仪的数据格式的由投影仪记录的处理历史信息的示例。图15C是TV会议终端的数据格式的由TV会议终端记录的处理历史信息的示例。
如图15A、图15B和图15C中所示,当每一个设备获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A中存储的数据“/sample/data/1”时,由每一个设备记录的处理历史信息的数据格式彼此不同。
具体而言,如图15A、图15B和图15C中所示,与项目名称的定义或通过项目名称识别出的项目相对应的记录内容(例如格式和单位)彼此不同。图15A中所示的处理历史信息例如通过微秒(microsecond)指示用于获取信息处理装置100A上的数据“/sample/data/1”所需的处理时间。在图15A的示例中,处理时间是“3098.832”微秒。在图15A的示例中,没有提供处理时间的项目名称,并且在处理历史的结束处指示处理时间。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图15B中所示的处理历史信息通过毫秒(millisecond)指示用于获取信息处理装置100A上的数据“/sample/data/1”所需的处理时间。在图15B的示例中,处理时间是“4.075”毫秒。在本实施例中,指示处理时间的项目的项目名称被表示作为投影仪中的“total_runtime(总运行时间)”。类似地,图15C中所示的处理历史信息通过毫秒指示用于获取信息处理装置100A上的数据“/sample/data/1”所需的处理时间。在图15C的示例中,处理时间是“3.999”毫秒。在本实施例中,指示处理时间的项目的项目名称在TV会议终端中被表示为“total=”。
图16A是用于解释日志定义DB的图示。如图16A中所示,日志定义DB是以相互关联的方式在其中存储设备ID和处理历史信息的定义(也被称为日志定义)的表格。
图16B是用于解释MFP的日志定义的图示。图16C是用于解释投影仪的日志定义的图示。图16D是用于解释TV会议终端的日志定义的图示。
日志定义是与其对应的设备ID的日志定义(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日志定义是通过与其对应的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的处理历史信息的数据结构。具体而言,日志定义定义了作为通过与其对应的设备ID识别出的设备的处理历史信息记录的项目的项目名称,以及例如与通过被记录在处理历史信息中的顺序的每一个项目名称指明的项目相对应的记录内容的数据格式和单位。
图17是用于解释第二转换规则的示例的图示。
第二转换规则是用于将多个不同类型的设备的处理历史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用作对于这些设备而言公共的数据格式的第二公共数据格式。
如图17中所示,第二转换规则是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在其中存储公共项目名称、设备ID和与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相对应的项目名称。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第二转换规则将“totalTime(总时间)”定义为指示图17中所示的处理时间的公共项目名称。此外,在第二转换规则中,“ResponseTime(响应时间)”关联于设备ID“MFP1”,“total_rumtime(总运行时间)”关联于设备ID“投影仪1”,并且“total(总计)”关联于设备ID“电视会议终端1”作为与公共项目名称“totalTime”相对应的每一个设备的处理历史信息中的对应项目名称。类似地,在第二转换规则中,公共项目名称、设备ID和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中的对应项目名称针对在处理历史信息中包括的其他项目彼此关联。
第二转换规则仅需要是用于将多个不同类型的设备的处理历史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转换规则,并且并不限于图17中所示的方面。第二转换规则被创建在信息处理装置100A中,并且被事先存储在存储单元110A中。
回见图14,设备管理单元104A管理与网络相连接的每一个设备。设备管理单元104A包括管理控制单元120A、转换单元122A和信息控制单元124A。
管理控制单元120A经由API从设备管理应用102A接收与其中指明了设备ID并且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管理控制单元120A随后将这样接收的处理请求发送到信息控制单元124A。该处理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由管理控制单元120执行的处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管理控制单元120类似,如果在存储单元110A中没有存储与在处理请求中包括的设备ID相对应的管理信息MDB,则管理控制单元120A将对设备ID的设备搜索请求发送到设备搜索管理单元106的设备搜索单元116。
在本实施例中,管理控制单元120A还经由API从设备管理应用102A接收与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历史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处理请求。管理控制单元120A随后将这样接收的处理请求发送到信息控制单元124A。
信息控制单元124A读取在队列114A中存储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并且在存储单元110A中存储处理历史信息。如果新的处理历史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10A中,则信息控制单元124A将转换的DB创建请求(在下文中详细描述)发送到转换单元122A。此外,如果从管理控制单元120A接收到历史处理请求,则信息控制单元124A将第二转换请求发布给转换单元122A。
第二转换请求是用于指示基于第二转换规则将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转换为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换规则包括用于指明在与从操作终端300接收到的历史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历史处理请求中要获取的处理的规格信息、要获取的项目的标识信息(项目名称)、以及对于通过项目名称识别出的项目相对应的记录内容的获取请求。
转换单元122A从信息控制单元124A接收转换的DB创建请求和第二转换请求。
转换单元122A随后执行改变的DB创建和转换。
现在将描述改变的DB的创建。如果转换的DB创建请求在预定的时间间隔被接收或者从信息控制单元124A被接收,则转换单元122A执行转换的DB创建。转换的DB创建是用于创建每个设备的转换的DB的处理。转换的DB是以与按照每一个设备的处理历史信息的数据格式定义的项目名称相关联的方式,在其中存储与在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中包括的每个项目相对应的记录内容。
更具体而言,转换单元122A读取与每一个设备ID相对应的日志定义DB以及对应于在存储单元110A中存储的每一个设备ID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
转换单元122A随后创建每一个设备ID的转换的DB。更具体而言,转换单元122A读取在每一个设备ID的日志定义DB中指明的项目名称。随后,通过将这样读取的项目名称关联于与通过在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中的项目名称识别出的项目相对应的记录内容,转换单元122A创建与每一个设备ID相对应的转换的DB。
图18A到图18C是用于解释与设备ID相对应的转换的DB的示例的图示。图18A是用于解释与设备ID“MFP1”相对应的转换的DB的示例的图示。图18B是用于解释与设备ID“投影仪1”相对应的转换的DB的示例的图示。图18C是用于解释与设备ID“TV会议终端1”相对应的转换的DB的示例的图示。
类似地,例如通过将处理历史信息中指示的每一个项目相对应的记录内容关联于日志定义中的记录内容相对应的项目名称,转换单元122A创建图18A中所示的转换的DB,其中所述处理历史信息对应于图15A中所示的设备ID“MFP 1”,所述日志定义对应于图16B中所示的设备ID“MFP 1”。
例如通过将处理历史信息中指示的每一个项目相对应的记录内容关联于日志定义中指示的对应项目名称,转换单元122A创建图18B中所示的转换的DB,其中所述处理历史信息对应于图15B中所示的设备ID“投影仪1”,所述日志定义对应于图16B中所示的设备ID“投影仪1”。
类似地,例如通过将处理历史信息中指示的每一个项目相对应的记录内容关联于日志定义中指示的对应项目名称,转换单元122A创建图18C中所示的转换的DB,所述处理历史信息对应于图15C中所示的设备ID“TV会议终端1”,所述日志定义对应于图16C中所示的设备ID“TV会议终端1”。
回见图14,现在将描述转换。
如果接收到第二转换请求,则转换单元122A执行转换。转换是用于基于第二转换请求和第二转换规则,将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转换为对于每一个设备公共的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的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转换单元122A读取通过在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中的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规格信息指明的处理历史。转换单元122A随后读取与通过在这样读取的每一个设备的处理历史中包括的第二转换请求中指明的项目名称识别出的项目相对应的记录内容。利用该处理,转换单元122A读取通过来自不同的数据格式的每一个设备的处理历史信息的第二转换请求指明的特定处理的记录内容。转换单元122A随后将包括这样读取的记录内容的处理历史信息发送到信息控制单元124A作为对于多个设备公共的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
更具体而言,转换单元122A提取通过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规格信息指明的处理历史。
例如假定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规格信息是“URI:/sample/data/1”。在这种情形中,转换单元122A从第二转换规则中读取与在规格信息中包括的项目名称“URI”相对应的公共项目名称(参见图17)。如果在第二转换规则中在规格信息中包括的项目名称被定义为公共项目名称,则转换单元122读取公共项目名称。在本实施例中,转换单元122例如读取“URI”作为公共项目名称。
转换单元122A随后从第二转换规则中读取与如上这样读取的公共项目名称相对应的每一个设备的项目名称。
具体而言,转换单元122A读取设备ID“MFP1”的“Location(位置)”、设备ID“投影仪1”的“path(路径)”、设备ID“TV会议终端1”的“URI”作为与公共项目名称“URI”相对应的每一个设备ID的项目名称。
随后,转换单元122A读取转换的DB,所述转换的DB包括与通过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规格信息指明的公共项目名称“URI”相对应的每一个设备ID的项目名称、以及在与每一个设备ID相对应的转换的DB中的规格信息中包括的记录内容“/sample/data/1”。因此,转换单元122A提取通过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规格信息指明的处理历史。
在本实施例中,转换单元122A读取转换的DB,所述转换的DB包括与公共项目名称“URI”相对应的项目名称“Location(位置)”和设备ID“MFP1”的记录内容“/sample/data/1”(参见图18A)。
转换单元122A读取转换的DB,所述转换的DB包括与公共项目名称“URI”相对应的项目名称“path(路径)”和设备ID“投影仪1”的记录内容“/sample/data/1”(参见图18B)。
转换单元122A读取转换的DB,所述转换的DB包括与公共项目名称“URI”相对应的项目名称“URI”和设备ID“TV会议终端1”的记录内容“/sample/data/1”(参见图18C)。
随后,转换单元122A从通过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规格信息指明的处理历史中,读取与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要获取的项目的项目名称相对应的记录内容。
更具体而言,转换单元122A从第二转换规则中,读取与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明的要获取的项目的项目名称“totalTime”相对应的公共项目名称(参见图17)。如果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项目名称被定义为第二转换规则中的公共项目名称,则转换单元122A读取公共项目名称。在本实施例中,转换单元122A读取“totalTime”作为与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要获取的项目的项目名称“totalTime”相对应的公共项目名称。
转换单元122A随后从第二转换规则中读取与如上这样读取的公共项目名称相对应的每一个设备中的项目名称(参见图17)。
具体而言,转换单元122A读取设备ID“MFP 1”的项目名称“ResponseTime”、设备ID“投影仪1”的项目名称“total_runtime”和设备ID“TV会议终端1”的项目名称“total”作为与公共项目名称“totalTime”相对应的每一个设备ID的项目名称。
转换单元122A随后从转换的DB中读取与如上这样读取的每一个设备的项目名称相对应的记录内容。
具体而言,转换单元122A从与图18A中所示的设备ID“MFP 1”相对应的转换的DB中,读取“3098.832”,其是与项目名称“ResponseTime”相对应的记录内容。转换单元122A从与图18B中所示的设备ID“投影仪1”相对应的转换的DB中,读取“4.075”,其是与项目名称“total_runtime”相对应的记录内容。转换单元122A从与图18C中所示的设备ID“TV会议终端1”相对应的转换的DB中,读取“3.999”,其是与项目名称“total”相对应的记录内容。
如果要获取的记录内容的单位不同,则转换单元122A使得单位一致。通过读取与每一个设备ID相对应的日志定义(参见图16A到16D)并且确定与这样获取的记录内容的项目名称相对应的单位,来确定单位是否不同。
转换单元122A随后将包括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规格信息、要获取的项目的标识信息、这样读取的记录内容和与记录内容相对应的设备的设备ID的信息发送到信息控制单元124A,作为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
如上所述,转换单元122A基于第二转换规则,从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中,提取与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要获取的项目的项目名称相对应的记录内容。因此,转换单元122A创建对于多个设备而言公共的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并且将所述处理历史信息发送到信息控制单元124A。
在将第二转换请求发布给转换单元122A之后,如果信息控制单元124A从转换单元122A接收到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则信息控制单元124A将这样接收的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发送到管理控制单元120A。
管理控制单元120A将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发送到设备管理应用102A。设备管理应用102A将从设备管理单元104A接收的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发送到操作终端300,所述操作终端300用于发送与其对应的历史获取请求。
下面将使用特定示例利用根据本实施例在上文中描述的配置来解释在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100A中执行的管理。
图19是存储处理历史的时序图。
尽管在图19中信息处理系统使用投影仪200作为与网络相连接的设备的示例,但其同样可以应用于连接另一设备的情形。
如果用户操作投影仪200的电源开关(未示出),向在投影仪200中的每个单元供电,投影仪200进入到经由网络与信息处理装置100A相连接的状态。投影仪200随后将投影仪200的设备ID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00A(步骤S200)。
如果信息处理装置100A的设备搜索单元116接收到设备ID,则设备搜索单元116在存储单元110A中存储设备ID作为处于与网络相连接的状态的设备的ID(步骤S202)。此操作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
随后,在预定的时间间隔处或每次更新处理历史信息时,投影仪200将投影仪200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00A(步骤S204)。处理历史信息被登记在信息处理装置100A的队列114A中。
信息处理装置100A的信息控制单元124A以预定的时间间隔获取在队列114A中登记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步骤S206和步骤S208),并且将所述处理历史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110A中(步骤S210)。
如果信息控制单元124A在存储单元110A中存储新的处理历史信息,则信息控制单元124A将转换的DB创建请求发送到转换单元122A(步骤S212)。
接收转换的DB创建请求的转换单元122A读取与每一个设备ID相对应的日志定义DB和与在存储单元110A中存储的每一个设备ID相对应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步骤S214和步骤S216)
转换单元122A随后创建每个设备ID的转换的DB(步骤S218)。随后,转换单元122A以关联于每一个设备ID的方式在存储单元110A中存储这样创建的转换的DB(步骤S220)。
下面将具体描述由信息处理装置100A执行的历史信息通知处理。图20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在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100A中执行的历史获取的时序图。
假定用户发布操作指令以将历史获取请求从操作终端300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00A(步骤S304)。信息处理装置100A的设备管理应用102A使用API以便将与历史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历史处理请求发送到管理控制单元120A(步骤S306)。
管理控制单元120A经由API从设备管理应用102A接收与从操作终端300接收的历史获取请求相对应的历史处理请求。管理控制单元120A随后将这样接收的历史处理请求发送到信息控制单元124A(步骤S308)。
信息控制单元124A从管理控制单元120A接收历史处理请求。信息控制单元124A随后将与这样接收的历史处理请求相对应的第二转换请求发送到转换单元122A(步骤S310)。
接收第二转换请求的转换单元122A读取第二转换规则、与每一个设备ID相对应的转换的DB和与在存储单元110A中存储的每一个设备ID相对应的日志定义(步骤S312和步骤S314),并且执行所述转换(步骤S316)。
转换单元122A随后将对于通过转换创建的多个设备而言公共的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发送到信息控制单元124A(步骤S318)。
如果信息控制单元124A从转换单元122A接收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则信息控制单元124A将处理历史信息发送到管理控制单元120A(步骤S320)。管理控制单元120A将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发送到设备管理应用102A(步骤S322)。设备管理应用102A将从设备管理单元104A接收的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发送到操作终端300,所述操作终端300用于发送与其对应的历史获取请求(步骤S324)。
现在将描述在步骤S316处执行的转换。
图21是由转换单元122A执行的转换的过程的流程图。
转换单元122A读取第二转换规则(步骤S400)。
随后,转换单元122A读取与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规格信息相对应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历史信息中的项目名称(步骤S402)。更具体而言,转换单元122A从第二转换规则读取与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规格信息中包括的项目名称相对应的公共项目名称。转换单元122A随后从第二转换规则中读取与如上这样读取的公共项目名称相对应的每一个设备的项目名称。
随后,转换单元122A从与每一个设备ID相对应的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中,提取由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规格信息指明的处理历史(步骤S404)。
转换单元122A随后从通过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规格信息指明的处理历史,读取与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要获取的项目的项目名称相对应的记录内容(步骤S406)。
如果在步骤S406处读取的记录内容的单位不同,则转换单元122A使得所述单位一致(步骤S408)。
从而,结束了当前的例程。
通过执行步骤S400到步骤S408的过程,转换单元122A基于第二转换规则,从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中,提取与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要获取的项目的项目名称相对应的记录内容。因此,转换单元122A创建对于多个设备而言公共的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A中,转换单元122A基于第二转换规则,从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中,提取与在第二转换请求中指定的要获取的项目的项目名称相对应的记录内容。因此,转换单元122A创建对于多个设备而言公共的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第二转换规则是用于将多个不同类型的设备的处理历史信息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用作对于这些设备公共的数据格式的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转换规则。
因此,除了在第一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之外,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A能够处理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同时同化数据格式之间的差异。
第二转换规则是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在其中存储公共项目名称、设备ID和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中的对应项目名称。因此,信息处理装置100A能够基于第二转换规则,以关联于具有相同含义的公共项目名称的方式,管理每一个设备的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中包括的项目的项目名称。作为结果,信息处理装置100A能够集中地管理不同数据格式的多种类型的处理历史信息。
根据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的硬件配置包括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之类的控制设备、诸如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之类的存储设备、诸如HDD和密制盘(CD)驱动器之类的外部存储设备、诸如显示器之类的显示设备、和诸如键盘和鼠标之类的输入设备。
以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方式来提供在根据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系统中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作为可安装或可执行的格式的文件,所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例如是密制盘只读存储器(CD-ROM)、软盘(FD)、可记录密制盘(CD-R)和数字多用途盘(DVD)。
可以存储在与网络(例如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中的方式来提供根据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系统中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其可以经由网络下载而可用。此外,可以通过诸如互联网之类的网络来提供或分发根据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系统中执行的计算机程序。
可以事先集成在ROM等中的方式来提供根据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系统中执行的计算机程序。
根据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系统中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具有包括如上所述的每一个单元的模块配置。在实际的硬件中,CPU(处理器)从如上所述的记录介质中读取并执行每一个计算机程序,以将每一个单元加载到主存储器中。因此,在主存储器上生成每一个单元。
即使将新的类型的设备增加作为要被管理的设备,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也能够容易地支持所述设备。
尽管出于完整和清晰公开的目的已经相对于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所附权利要求并不受此限制,而是被构造为体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完全落入在本文中阐述的基本教诲的所有修改和替换构造。

Claims (7)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能够经由网络与多个不同类型的设备相连接,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设备接收与各个设备相对应的数据格式的每个设备的管理信息;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存储第一转换规则,所述第一转换规则用于将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对于所述设备公共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以及
转换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转换规则将这样接收的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还在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存储所述设备中的每一个设备的标识信息和管理项目,
所述接收单元从所述设备接收所述管理信息,所述管理信息包括所述设备中的每一个设备的所述标识信息和与对应于所述各个设备的所述数据格式的管理项目相对应的实际值,并且
所述转换单元基于所述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管理项目和所述第一转换规则,将包括这样接收的所述实际值的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从与所述网络相连接的操作终端,接收对包括所述设备中的任何一个设备的标识信息的管理信息的获取请求;以及
信息控制单元,用于将与通过这样接收的标识信息识别出的设备相对应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发送到所述操作终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存储单元针对要与所述网络相连接的所述设备中的每一个设备,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还在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存储所述设备的标识信息、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对应的处理的命令、以及执行所述命令所需的参数,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从与所述网络相连接的操作终端,接收所述设备中的任何一个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对使得通过所述标识信息识别出的设备执行特定处理的执行请求;以及
信息控制单元,用于:
基于所述执行请求,创建处理执行信息,所述处理执行信息包括与所述标识信息和在所述执行请求中指明的特定处理相对应的命令以及执行所述命令所需要的参数;并且
以与所述标识信息相关联的方式,在第二存储单元中存储这样创建的所述处理执行信息。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应用编程接口,用于能够接收要被发布给所述信息控制单元并且通过预定功能定义的处理请求,
其中,所述请求接收单元经由所述应用编程接口发布所述处理请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从所述设备接收与所述各个设备相对应的数据格式的所述设备中的每一个设备的处理历史信息,
所述第一存储单元还在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存储第二转换规则,所述第二转换规则用于将所述处理历史信息转换为对于所述设备公共的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并且
所述转换单元基于所述第二转换规则,将这样接收的所述处理历史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公共数据格式的处理历史信息。
7.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在能够经由网络与多个不同类型的设备相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执行所述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从所述设备接收与各个设备相对应的数据格式的每个设备的管理信息;以及
基于用于将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对于所述设备公共的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的第一转换规则,将这样接收的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公共数据格式的管理信息。
CN201310087467XA 2012-03-19 2013-03-19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33689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2845 2012-03-19
JP2012-062845 2012-03-19
JP2012-250680 2012-11-14
JP2012250680A JP6194575B2 (ja) 2012-03-19 2012-11-14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8936A true CN103368936A (zh) 2013-10-23

Family

ID=49158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7467XA Pending CN103368936A (zh) 2012-03-19 2013-03-19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06799B2 (zh)
JP (1) JP6194575B2 (zh)
CN (1) CN10336893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4649A (zh) * 2015-09-29 2016-01-06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120881A (zh) * 2018-09-21 2019-01-01 上海赛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会议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1861455A (zh) * 2015-12-29 2020-10-3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条码的个人信息查询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63555A1 (ja) * 2007-11-13 2009-05-22 Fujitsu Limited 制御代理装置、制御代理方法および制御代理プログラム
JP6723893B2 (ja) * 2016-10-07 2020-07-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ータ統合装置およびデータ統合方法
JP2021096753A (ja) 2019-12-19 2021-06-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7068595B1 (ja) 2020-11-09 2022-05-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2416A (zh) * 2004-07-01 2007-07-18 法国电信公司 多业务专用网络和用于经由该类网络传送不同格式的数据的接口模块
US20080225816A1 (en) * 2003-09-30 2008-09-18 Jacob Osterling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adio Equipment Control Node and a Remote Equipment Node in a Radio Base Station
CN101782886A (zh) * 2009-01-21 2010-07-21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2298369A (zh) * 2011-06-20 2011-12-28 郭松 设备数据比对转换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33202B2 (ja) 1990-11-20 1998-12-09 奇美実業股▲ひん▼有限公司 アクリロニトリル―ビニル芳香族―ジエン含有エラストマー系樹脂組成物
JP2002157171A (ja) 2000-11-17 2002-05-31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機器管理プログラム、機器管理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記録媒体、及び機器管理方法
JP4185661B2 (ja) 2000-11-17 2008-1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機器管理装置、機器管理プログラム、機器管理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記録媒体、及び機器管理方法
JP2002278840A (ja) * 2001-03-22 2002-09-27 Ntt Docomo Tokai Inc データ登録システム
JP2003030062A (ja) * 2001-07-12 2003-01-31 Murata Mach Ltd 通信装置および管理サーバ
JP2004171277A (ja) 2002-11-20 2004-06-17 Seiko Epson Corp デバイス制御システム、デバイス制御端末及び端末用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デバイス制御方法
JP2005102060A (ja) 2003-09-26 2005-04-14 Toshiba Consumer Marketing Corp データ構造、外部サーバ、ホーム通信装置及びコマンドデータの通信方法
JP2005197826A (ja) * 2003-12-26 2005-07-21 Fujitsu Ltd ネットワーク上の複数ノードの一元管理装置
US7478152B2 (en) * 2004-06-29 2009-01-13 Avocent Fremon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olidating, securing and automating out-of-band access to nodes in a data network
US7475150B2 (en) * 2004-09-07 2009-01-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generating a common event format re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from a plurality of messages using rule-based directives and computer keys
US8484325B1 (en) * 2006-06-23 2013-07-09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Providing a common management console for managing the operation of a server computer
US20080148398A1 (en) * 2006-10-31 2008-06-19 Derek John Mezack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finition and Automated Analysis of Computer Security Threat Models
US20090063612A1 (en) 2007-08-30 2009-03-05 Kiyohiro Hy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10020358A (ja) * 2008-06-13 2010-01-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機器管理装置
JP5157690B2 (ja) 2008-07-07 2013-03-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257142B2 (ja) 2009-02-27 2013-08-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178586B2 (ja) 2009-03-04 2013-04-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1081768A (ja) 2009-09-14 2011-04-21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213144A (ja) * 2011-03-18 2012-11-01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機器連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5816A1 (en) * 2003-09-30 2008-09-18 Jacob Osterling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adio Equipment Control Node and a Remote Equipment Node in a Radio Base Station
CN101002416A (zh) * 2004-07-01 2007-07-18 法国电信公司 多业务专用网络和用于经由该类网络传送不同格式的数据的接口模块
CN101782886A (zh) * 2009-01-21 2010-07-21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2298369A (zh) * 2011-06-20 2011-12-28 郭松 设备数据比对转换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4649A (zh) * 2015-09-29 2016-01-06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224649B (zh) * 2015-09-29 2019-03-26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861455A (zh) * 2015-12-29 2020-10-3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条码的个人信息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11861455B (zh) * 2015-12-29 2024-01-3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条码的个人信息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09120881A (zh) * 2018-09-21 2019-01-01 上海赛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会议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9120881B (zh) * 2018-09-21 2020-10-02 上海赛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会议控制方法、系统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25285A (ja) 2013-10-31
JP6194575B2 (ja) 2017-09-13
US20130246657A1 (en) 2013-09-19
US9306799B2 (en) 2016-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8936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US1027777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device linkage method
CN102937940B (zh) 连接设备的双向扩展
US9013723B2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portable termi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method
NL2007482A (en) Image-processing system and image-processing method.
CN101567951A (zh) 信息处理装置、复合机以及复合机的外部认证系统
US2012021582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EP1429521B1 (en)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for simplified device function control
CN106203880A (zh) 报告创建系统
US8994993B2 (en)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erver,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090027724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ata management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JP7380140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サー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6639363B2 (ja) サーバ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8107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002173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KR101513529B1 (ko) 부가 정보를 갖는 사진 출력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267337A (zh) 网络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JP2008233995A (ja) 端末装置、機器、およびユーザ認証システム
CN102298509A (zh) 处理信息管理设备和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EP418785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arrier means
JP2012080589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US11647128B2 (en) Management apparatus, management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3008173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そのアクセス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90992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clou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storage medium storing control program therefor,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that obtain and store additional print setting information not included in a tenant server that stores print setting information
JP201028794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