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5328B - 电压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电压缓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5328B
CN103365328B CN201210100635.XA CN201210100635A CN103365328B CN 103365328 B CN103365328 B CN 103365328B CN 201210100635 A CN201210100635 A CN 201210100635A CN 103365328 B CN103365328 B CN 1033653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voltage
couples
seconds
contro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06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5328A (zh
Inventor
高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1006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53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5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5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5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5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压缓冲器,其包括第一、第二、第三晶体管以及电压检测器。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参考电压。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一输入电压,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输出电压。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第二参考电压。电压检测器通过检测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上的电压来产生检测结果,并输出检测结果至第二晶体管的基底端。

Description

电压缓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压缓冲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通过改变晶体管临界电压(threshold voltage)来抑制非理想效应的电压缓冲器。
背景技术
电压缓冲器通常用来传送电压信号,并增强其驱动能力,同时也避免负载影响到电路的输出。图1绘示为现有一种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图。请参照图1,电压缓冲器100包括第一晶体管110、第二晶体管120、第三晶体管130、电流源IREF、输入电压VIN以及输出电压VOUT。其中,第一晶体管110耦接于系统工作电压VCC与第二晶体管120之间。电流源IREF耦接于系统工作电压VCC与第三晶体管130之间。并且,第二晶体管120与第三晶体管130的控制端互相连接。
电压缓冲器100是利用第一晶体管110作为源级随耦器(sourcefollower),并且以第二晶体管120、第三晶体管130作为电流镜(currentmirror)。从晶体管电流公式可得知偏压电流IB=I110=K(VIN-VOUT-VTH,110)2,其中,VTH为第一晶体管110的临界电压,K为常数。也就是说,当偏压电流IB维持不变时,输出电压VOUT与输入电压VIN具有线性比例关系。
然而,随着制程的演进,偏压电流IB易受漏源电压(drain-to-sourcevoltage)的影响而有所变动。为了减轻因电流变动所产生的非理想效应,多种通过控制偏压电流来提高线性度的电路设计相继提出。然而,其设计多为直接控制偏压电路,可能会导致高频电路不稳定,因而需增加其他补偿电路来稳定电路,增加了电路设计的复杂度与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压缓冲器,通过改变晶体管临界电压来抑制非理想效应的产生,以提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线性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压缓冲器,其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以及电压检测器。其中,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端、控制端与第二端。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参考电压,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第一偏压。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一端、控制端、第二端与基底端(bulk terminal)。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一输入电压,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一输出电压。第三晶体管具有第一端、控制端与第二端。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一第二偏压,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第二参考电压。电压检测器耦接在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晶体管的基底端之间,接收并依据检测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上的电压来产生检测结果,并输出检测结果至第二晶体管的基底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压检测器包括分压模块、电流产生器以及电压产生器。其中,分压模块依据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上的电压进行分压处理,以产生一第一电压。电流产生器接收并依据第一电压来产生一电流。电压产生器依据此电流来产生检测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分压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以及第五晶体管。其中,第四晶体管具有第一端、控制端与第二端。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第三偏压。第五晶体管具有第一端、控制端与第二端。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第二偏压,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第二参考电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流产生器包括第六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控制端与第二端。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端,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第二参考电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压产生器包括第七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控制端与第二端。第七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参考电压,第七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第二晶体管的基底端,第七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端,并且第七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第七晶体管的控制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参考电压为系统工作电压,且第二参考电压为接地电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晶体管、第四晶体管与第七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五晶体管以及第六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参考电压为接地电压,且第二参考电压为系统工作电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晶体管、第四晶体管以及第七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五晶体管以及第六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
基于上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压缓冲器通过提供反馈电压至晶体管的基底端,来改变晶体管等效临界电压,藉以有效抑制非理想效应的产生,提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线性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现有一种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压缓冲器的电路方块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压缓冲器的电路方块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压缓冲器的电路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压缓冲器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400、500:电压缓冲器;
110、120、130、M1~M7:晶体管;
210、510:电压检测器;
212:分压模块;
214:电流产生器;
216:电压产生器;
GND:接地电压;
IREF:电流源;
I1:电流;
I2、IB:偏压电流;
VCC:系统工作电压;
VB1、VB2、VB3:偏压;
VIN、VIN:输入电压;
VOUT、VOUT:输出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压缓冲器的电路方块图。请参照图2,电压缓冲器200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以及电压检测器2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为P型晶体管(PMOS transistor),第二晶体管M2及第三晶体管M3为N型晶体管(NMOS transistor)。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与第三晶体管M3串联耦接于系统工作电压VCC与接地电压GND之间。
详细地说,第一晶体管M1具有第一端(即,源极)、控制端(即,栅极)与第二端(即,漏极)。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耦接系统工作电压VCC(即,第一参考电压),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耦接第一偏压VB1。第二晶体管M2具有第一端(即,源极)、控制端(即,栅极)、第二端(即,漏极)与基底端(即,基极)。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耦接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耦接输入电压VIN,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耦接输出电压VOUT。第三晶体管M3具有第一端(即,源极)、控制端(即,栅极)与第二端(即,漏极)。第三晶体管M3的漏极耦接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耦接第二偏压VB2,第三晶体管M3的源极耦接接地电压GND(即,第二参考电压)。
电压检测器210耦接在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与第二晶体管M2的基极之间。电压检测器210是用以接收并检测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上的电压来产生反馈电压,并将此反馈电压输出至第二晶体管M2的基极。电压检测器210是用以调整第二晶体管M2的基极的电位,当输入电压VIN上升时,电压检测器210产生反馈电压使第二晶体管M2的基极的电位随之上升;当输入电压VIN下降时,电压检测器210产生反馈电压使第二晶体管M2的基极的电位随之下降。据此,通过改变第二晶体管M2的等效临界电压,可有效抑制非理想效应的产生,意即提升输出电压VOUT与输入电压VIN之间的线性度。
图3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压缓冲器的电路方块图。须说明的是,图3是图2的电压缓冲器200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
电压缓冲器300除了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之外,电压检测器210还包括分压模块212、电流产生器214以及电压产生器21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为P型晶体管,第二晶体管M2及第三晶体管M3为N型晶体管,其耦接关系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赘述。
其中,分压模块212先接收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端上的电压,并且依据此电压进行分压处理,以产生第一电压V1(未绘示)至电流产生器214。电流产生器214接收并依据第一电压V1来产生电流I1(未绘示)。电压产生器216再依据电流I1的驱动来产生反馈电压,并将此反馈电压输出至第二晶体管M2的基极。
图4是依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压缓冲器的电路图。须说明的是,图4是图2的电压缓冲器200的一种详细实施方式。
电压缓冲器400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以及第七晶体管M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第四晶体管M4与第七晶体管M7为P型晶体管。并且,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五晶体管M5以及第六晶体管M6为N型晶体管。以下针对第四晶体管M4至第七晶体管M7做详细说明。
第四晶体管M4具有第一端(即,源极)、控制端(即,栅极)与第二端(即,漏极)。第四晶体管M4的源极耦接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耦接第三偏压VB3。第五晶体管M5具有第一端(即,源极)、控制端(即,栅极)与第二端(即,漏极)。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耦接第四晶体管M4的漏极,第五晶体管M5的栅极耦接第二偏压VB2,第五晶体管M5的源极耦接接地电压GND。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晶体管M4与第五晶体管M5为图3实施例的分压模块212的一种实现方式。
第六晶体管M6具有第一端(即,源极)、控制端(即,栅极)与第二端(即,漏极)。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耦接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第六晶体管M6的源极耦接接地电压GND。在本实施例中,第六晶体管M6为图3实施例的电流产生器214的一种实现方式。第七晶体管M7具有第一端(即,源极)、控制端(即,栅极)与第二端(即,漏极)。第七晶体管M7的源极耦接系统工作电压VCC,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耦接第二晶体管M2的基极,第七晶体管M7的漏极耦接第六晶体管M6的漏极。此外,第七晶体管M7的漏极还包括耦接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在本实施例中,第七晶体管M7为图3实施例的电压产生器216的一种实现方式。
当电压缓冲器400的第二晶体管M2接收输入电压VIN时,第四晶体管M4的源极用以接收并检测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上的电压,透过第四晶体管M4与第五晶体管M5的运作即可产生一分压。并通过第五晶体管M5的漏极与第六晶体管M6的栅极的耦接关系而可将此分压提供给第六晶体管M6。第六晶体管M6接收此分压后进而驱动系统工作电压VCC产生流经第七晶体管M7与第六晶体管M6的电流I1。电流I1流经第七晶体管M7后产生反馈电压并输出至第二晶体管M2的基极。
在整体流程上,当输入电压VIN上升时,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输出至第二晶体管M2的基极的反馈电压随之上升;当输入电压VIN下降时,第七晶体管M7的栅极输出至第二晶体管M2的基极的反馈电压随之下降。以使流经第二晶体管M2的偏压电流I2保持稳定。其中,计算偏压电流I2的公式如下:
I2=K(VIN-VOUT-VTH)2    (1)
其中,K为常数,VTH为第二晶体管M2的临界电压。
将公式(1)对输入电压VIN进行偏微分运算可推得公式(2)如下:
∂ ∂ VIN [ I 2 K ] + ∂ ∂ VIN [ VTH ] = 1 - ∂ ∂ VIN [ VOUT ] = t - - - ( 2 )
其中,t为一常数(constant)。由公式(2)中可发现若公式(2)中等号左边两项皆可维持为常数,则便可推得输出电压VOUT与输入电压VIN为一次方线性关系,因此整体电路呈高线性度表现。然而,实际上第二晶体管M2的偏压电流I2与输出电压VOUT及输入电压VIN呈正相关。因此,现有电路设计是利用公式(3)所示来补偿因偏压电流I2变化产生的非理想效应。
∂ ∂ VIN [ I 2 K ] + ∂ ∂ VIN [ - ΔI ] = 1 - ∂ ∂ VIN [ VOUT ] = t - - - ( 3 )
公式(3)是将公式(2)中的设为0,并且引入一电流变化量ΔI来补偿偏压电流I2的变化量。
然而,如先前技术所述,通过补偿偏压电流的变化量所设计的偏压电路,通常会有高频电路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以公式(4)来设计晶体管临界电压变化的电压缓冲器,藉以得到相同的线性度表现。
∂ ∂ VIN [ I 2 K ] + ∂ ∂ VIN [ - ΔVTH ] = 1 - ∂ ∂ VIN [ VOUT ] = t - - - ( 4 )
本发明是利用临界电压变化量ΔVTH的关系来设计电压缓冲器,不仅可达到如公式(3)相同的线性度表现,且可避免高频不稳定的电路特性。
值得一提的是,图4所示的电压缓冲器400中的P型晶体管可利用N型晶体管来实现,而电压缓冲器400中的N型晶体管可利用P型晶体管来实现。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图5是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压缓冲器的电路图。
请参照图5,电压缓冲器500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以及第七晶体管M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第四晶体管M4以及第七晶体管M7为N型晶体管;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五晶体管M5以及第六晶体管M6为P型晶体管。换句话说,图5所示的电压缓冲器500为图4所示的电压缓冲器400的互补实施例。
其中,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与第三晶体管M3串联耦接于接地电压GND(即,第一参考电压)与系统工作电压VCC(即,第二参考电压)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晶体管M4、第五晶体管M5、第六晶体管M6以及第七晶体管M7是作为电压缓冲器500中的电压检测器510。电压检测器510耦接在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与第二晶体管M2的基极之间。电压检测器510是用以接收并检测第一晶体管M1的漏极上的电压来产生反馈电压,并将此反馈电压输出至第二晶体管M2的基极。至于本实施例的整体流程及其他细节是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或类似,故在此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提供反馈电压至晶体管的基底端,来改变晶体管等效临界电压,藉以有效抑制非理想效应的产生,提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线性度。并且,本发明的设计可避免产生高频电路不稳定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压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端、控制端与第二端,其中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一第一参考电压,该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一第一偏压;
一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一端、控制端、第二端与基底端,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该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一输入电压,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一输出电压;
一第三晶体管,具有第一端、控制端与第二端,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该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一第二偏压,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一第二参考电压;以及
一电压检测器,耦接在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该第二晶体管的基底端之间,接收并依据检测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上的电压来产生一检测结果,并输出该检测结果至该第二晶体管的基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缓冲器,其中该电压检测器包括:
一分压模块,依据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上的电压进行分压处理,以产生一第一电压;
一电流产生器,接收并依据该第一电压来产生一电流;以及
一电压产生器,依据该电流来产生该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缓冲器,其中该分压模块包括:
一第四晶体管,具有第一端、控制端与第二端,该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该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一第三偏压;以及
一第五晶体管,具有第一端、控制端与第二端,该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该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该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该第二偏压,该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该第二参考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缓冲器,其中该电流产生器包括:
一第六晶体管,具有第一端、控制端与第二端,该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该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端,该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该第二参考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压缓冲器,其中该电压产生器包括:
一第七晶体管,具有第一端、控制端与第二端,该第七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该第一参考电压,该第七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该第二晶体管的基底端,该第七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该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端,并且该第七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该第七晶体管的控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缓冲器,其中该第一参考电压为系统工作电压,且该第二参考电压为接地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压缓冲器,其中该第一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与该第七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压缓冲器,其中该第二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该第五晶体管以及该第六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缓冲器,其中该第一参考电压为接地电压,且该第二参考电压为系统工作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压缓冲器,其中该第一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以及该第七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压缓冲器,其中该第二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该第五晶体管以及该第六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
CN201210100635.XA 2012-04-09 2012-04-09 电压缓冲器 Active CN103365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0635.XA CN103365328B (zh) 2012-04-09 2012-04-09 电压缓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0635.XA CN103365328B (zh) 2012-04-09 2012-04-09 电压缓冲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5328A CN103365328A (zh) 2013-10-23
CN103365328B true CN103365328B (zh) 2015-05-13

Family

ID=49366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0635.XA Active CN103365328B (zh) 2012-04-09 2012-04-09 电压缓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53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2268B (zh) * 2015-02-04 2017-08-08 芯原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压缓冲电路及具有其的驱动负载随时序切换的电路
CN105511542B (zh) * 2016-02-01 2017-01-25 东南大学 一种应用于sar adc的电压缓冲器
CN106788393B (zh) * 2017-03-15 2023-04-28 浙江集速合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电压缓冲器线性度的电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3765B2 (en) * 2000-12-15 2003-06-03 Micron Technology, Inc. Input-output buffer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inadvertent conduction of a pull-up transistor
CN101453207A (zh) * 2007-12-06 2009-06-10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缓冲器
CN101615048A (zh) * 2008-06-24 2009-12-3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电压产生电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3765B2 (en) * 2000-12-15 2003-06-03 Micron Technology, Inc. Input-output buffer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inadvertent conduction of a pull-up transistor
CN101453207A (zh) * 2007-12-06 2009-06-10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缓冲器
CN101615048A (zh) * 2008-06-24 2009-12-3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电压产生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5328A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7754B (zh) 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
CN104571242B (zh) 电压调节器
CN102208898B (zh) 差动放大电路
CN110729995B (zh) 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及电平转换方法
CN107102665A (zh)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CN102035484A (zh) 差动放大器
KR101155852B1 (ko) 전력 검출기
US7436261B2 (en) Operational amplifier
CN104881070A (zh) 一种适用于mems应用的超低功耗ldo电路
TWI461883B (zh) 電壓緩衝器
CN102868295B (zh) 应用于高压dc-dc转换器的自举充电电路
CN103365328B (zh) 电压缓冲器
CN102394634A (zh) 数模混合控制体偏置型c类反相器
US9369098B2 (en) Inverting amplifier
US9755588B2 (en) Signal output circuit
CN105099436B (zh) 轨对轨输入缓冲器
CN103729012B (zh) 一种耐高压电路及耐高压恒流源电路
CN105305989A (zh) 轨到轨运算放大器
CN102915066B (zh) 用于输出基准电压的电路
CN103647519A (zh) 一种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
US7629846B2 (en) Source follower circuit and semiconductor apparatus
CN112394830B (zh) 触摸模拟前端电路及其触摸显示设备
CN111510090B (zh) 一种高压摆率和宽输出范围的运算放大器
CN106292832A (zh) 一种改进型紧凑cmos稳压电路
CN102355253B (zh) 用以输出随工艺变异的驱动电流的输出级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