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4323A - 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及信息提供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及信息提供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4323A
CN103364323A CN2013101049063A CN201310104906A CN103364323A CN 103364323 A CN103364323 A CN 103364323A CN 2013101049063 A CN2013101049063 A CN 2013101049063A CN 201310104906 A CN201310104906 A CN 201310104906A CN 103364323 A CN103364323 A CN 103364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sample
canceration
data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49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4323B (zh
Inventor
海老龙一郎
田岛功规
阿部滋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64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43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4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43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005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 G01N33/5091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human or animal cells for testing the pathological state of an organis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15/1468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with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texture or inner structure of the particle
    • G01N15/147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with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texture or inner structure of the particle the analysis being performed on a sample strea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2015/0092Monitoring flocculation or agglome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2015/1488Methods for decid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可信度地提供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CPU301提取V11≦N/C比≦V12的细胞群中DNA量在S期正常细胞DNA量以上的细胞作为第一细胞。当提取的第一细胞的数量在阈值S1以上时(S107:是),将标记1设为“癌症”。提取V13≦N/C比<V11的细胞群中DNA量为2C的细胞作为第二细胞。算出提取的第一细胞的数量与第二细胞的数量之比,如果此比在阈值S2以上(S111:是),则将标记2设为“癌症”。当标记1、2中的其中之一为“癌症”时(S113:是),显示需要复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供细胞检查的相关信息的信息提供方法。

Description

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及信息提供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细胞并提供细胞的癌变相关信息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以及信息提供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已经知道有一种分析装置,该装置自动分析受检者的细胞,并提供该细胞的癌变的相关信息(比如参照美国专利申请第2008/108103号)。在美国专利申请第2008/108103号公开的装置中,让含有采自受检者的细胞的测定试样流过流动室,用光照射流经该流动室的测定试样,以此获得各个细胞的散射光信号,通过分析各散射光信号的波形提取特征参数,用其特征参数从复数个细胞中辨别出癌细胞和非典型细胞(atypical cell )。
比如,在宫颈部位的组织诊断中,在从正常状态转变成癌症的过程中,从正常状态开始依次有下述复数个阶段:“正常”、“CIN1”、“CIN2”、“CIN3”及“癌症”。“CIN1”指的是从基底层向表层的1/3出现了非典型细胞增殖的状态,这是一种很可能自然消退的状态。因此,在“CIN1”阶段通常认为尚无需治疗。“CIN2”指的是从基底层向表层的2/3有非典型细胞增殖的状态。“CIN3”指的是从基底层向表层几乎全部都有非典型细胞增殖的状态。在“CIN2”和“CIN3”阶段有时会被认为需要治疗。“CIN3”状态进一步发展便成为“癌症”。一旦进展成“癌症”,就需要尽早治疗,切实检查出这种状态非常重要。
在美国专利申请第2008/108103号记述的分析装置中,在“CIN1”阶段也存在着非典型细胞,因此要切实检查出“癌症”,就会将不需要治疗的“CIN1”判断为“癌症”,也就是存在着假阳性增加的问题。相反,如果要减少这种假阳性的话,就会出现很难切实检查出“癌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范围只由后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在任何程度上都不受这一节发明内容的陈述所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及信息提供方法,该癌变信息提供装置能够非常精确地发现组织进展到了癌症的级别,并能据此高可信度地提供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该信息提供方法能够提供可信度高的检查结果。
(1)一种提供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包括:制备测定试样的试样制备部件;及控制部件,能够获取含有采自上皮组织的细胞的试样中所含有的、在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根据获取的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测定试样,其中所述测定试样中含有目标个数的在所述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获取关于所制备的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细胞的DNA量的第一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获取DNA量超过细胞周期在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的DNA量的第一细胞的数量,以及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细胞的数量输出细胞的癌变的相关信息。
(2)根据(1)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能够获取关于制备的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细胞的细胞核大小的第二数据、以及关于所述细胞大小的第三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计算出细胞核大小相对于细胞大小的比率,将计算出的所述比率在一定阈值以上的一定范围内的细胞分类为第一细胞群,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就分类为所述第一细胞群的细胞获取DNA量超过细胞周期在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的DNA量的第一细胞的数量。
(3)根据(2)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范围设定有上限和下限。
(4)根据(2)或(3)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获取细胞核大小相对于细胞大小的比率小于所述一定阈值、且具有细胞周期在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的DNA量的第二细胞的数量,算出获取的所述第一细胞的数量和获取的所述第二细胞的数量之比,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细胞的数量和算出的所述比输出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
(5) 根据(4)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将细胞核大小相对于细胞大小的比率小于所述一定阈值的细胞分类为第二细胞群,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获取分类为所述第二细胞群的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在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的DNA量的细胞的数量,并将其作为所述第二细胞的数量。
(6)根据(1)~(3)其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能够从测定试样所含有的细胞群中决定充当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的对象的分析对象细胞。
(7)根据(6)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能够将测定试样所含有的细胞群分为与分析对象细胞同种类的细胞以及与分析对象不同种类的细胞。
(8)根据(7)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能够将与分析对象细胞同种类的细胞分类为聚集细胞和非聚集细胞,以及将分类的所述非聚集细胞决定为分析对象细胞。
(9)根据(6)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当所决定的所述分析对象细胞的数量在一定数量以下时,禁止输出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
(10)根据(1)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还包括: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用光照射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的测定试样,并检测出光学信息;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检测出的所述光学信息获取所述第一数据。
(12)根据(10)或(11)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信息中含有包括荧光强度的波形在内的荧光信息;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检测出的所述荧光强度的波形的宽度获取有关细胞核大小的所述第二数据。
(13)根据(10)或(11)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件包括:所述测定试样流过的流动室;用光照射流经该流动室的测定试样的光源;及从所述测定试样所含有的各细胞中检测出光学信息的光接受部件。
(14)根据(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皮组织中位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是指表层细胞及中层细胞。
(15)根据(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皮组织是宫颈。
(16)根据(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副检测部件,所述副检测部件用光照射含有采自上皮组织的细胞的测定试样,并检测出光学信息;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检测出的所述光学信息获取有关细胞大小的第四数据,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四数据获取所述正常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
(17)根据(16)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信息中含有包括散射光强度的波形在内的散射光信息;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所述散射光信息获取所述第四数据。
(18)根据(16)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检测部件包括:所述测定试样流过的流动室;用光照射流经该流动室的测定试样的光源;及从所述测定试样所含有的各细胞检测出光学信息的光接受部件。
(19)一种提供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包括:制备测定试样的试样制备部件;及控制部件,能够获取含有采自上皮组织的细胞的试样中含有的、在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根据获取的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测定试样,其中所述测定试样中含有目标个数的在所述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位置的正常细胞,就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的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细胞,获取关于细胞核大小相对于细胞大小的比率的数据,根据所述数据获取所述比率在规定了一定阈值以上的范围的规定范围内的细胞的数量,以及根据所获得的数量输出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
(20)根据(19)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还包括:检测部件,用光照射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的测定试样,并检测出光学信息;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检测出的光学信息获取有关细胞核大小相对于细胞大小的比率的数据。
(21)根据(19)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还能够根据针对细胞核大小的第一数据和有关细胞大小的第二数据求出所述数据。
(22)根据(19)~(2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范围设定有上限和下限。
(23)一种提供细胞检查的相关信息的信息提供方法,其包括:获取含有采自上皮组织的细胞的试样中所含有的、在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根据获取的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制备测定试样,该测定试样中含有目标个数的在所述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获取所制备的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细胞的DNA量的相关数据;根据所述数据获取DNA量超过细胞周期在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的DNA量的第一细胞的数量;及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细胞的数量生成检查结果,并输出所生成的检查结果的相关信息。
(24)一种提供细胞检查的相关信息的信息提供方法,其包括:获取含有采自上皮组织的细胞的试样中所含有的、在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根据获取的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制备测定试样,该测定试样中含有目标个数的在所述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就所制备的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细胞,获取细胞核大小相对于细胞大小的比率的相关数据;根据获取的所述数据,获取所述比率在规定了一定阈值以上的范围的规定范围内的细胞的数量;及根据在所述获取步骤所获取的数据生成检查结果,并输出生成的检查结果的相关信息。
在上述(1)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中,随着组织癌变的进展,第一细胞的数量相对增加。因此,预先将判断对象细胞的数量限制为目标个数,这样就能根据第一细胞的数量判断癌变的确切性。由此,在本方式中,根据第一细胞的数量就能获得可信度高的癌变判断结果。
在上述(2)的结构中,将第一细胞的范围限定于细胞核大小相对于细胞大小的比率大的细胞,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癌变判断的精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输出的细胞癌变相关信息的可信性。
在上述(3)的结构中,将第一细胞的范围限定为更加合适的范围,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癌变判断的精度,能够进一步提高细胞癌变相关信息的可信性。
在上述(4)和(5)的结构中,随着组织癌变的发展,第一细胞的数量相对增加,第二细胞的数量相对减少。因此,在组织正常时和癌变时,两细胞数量之比会有很大不同。因此,根据上述比判断组织的癌变就能精确地发现组织的癌变。此外,如上所述,获得了增减倾向相反的两种细胞数量之比,即使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细胞较少,也能获得可信度高的判断结果。因此,如上所述,根据第一细胞的数量和算出的比判断组织的癌变,这样能够更加精确地发现组织的癌变。
在上述(6)的结构中,测定试样所含有的细胞中与分析对象细胞不同的细胞被排除在分析对象之外,这样能够提高判断分析对象细胞的癌变时的精度。
在上述(7)和(8)的结构中,测定试样所含有的细胞中的聚集细胞被排除在分析对象之外,这样就能提高判断分析对象细胞的癌变时的精度。
分析对象细胞的数量如果不够,判断结果的可信性有可能会降低。因此,如上述(9)所示结构,当分析对象细胞的数量在一定数量以下时,禁止输出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以此就能够事先防止输出可信性差的信息,能够顺畅地进行准确的诊断。此时,最好输出用于通知分析对象细胞的数量不足的信息。这样一来就能够顺畅地采取重新采集上皮细胞等的措施。
在上述(10)~(13)的结构中,根据荧光强度和散射光强度等光学信息获取各种数据,因此能够更加正确、更加容易地获取各种数据。
在上述(16)~(18)的结构中,根据散射光强度等光学信息获取第四数据,因此能够更加正确、更加容易地获取第四数据。从而能够更加正确、更加容易地获取所述正常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
在上述(19)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中,随着组织癌变的进展,获取的细胞的数量相对增加。因此,预先将判断对象细胞的数量限制在目标个数,这样就能根据获取的细胞的数量判断癌变的确切性。由此,在本方式中,能够根据获取的细胞数量获得可信度高的癌变判断结果。
在上述(20)和(21)的结构中,根据检测出的光学信息获取细胞核大小相对于细胞大小的比率的相关数据,这样就能更加正确、更加容易地获取数据。
在上述(22)的结构中,进一步适当限定所述规定范围,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根据上述细胞数量判断癌变的判断精度,能够进一步提高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的可信性。
在上述(23)的信息提供方法中,随着组织癌变的进展,第一细胞的数量相对增加。因此,事先将判断对象细胞的数量限制在目标个数,这样就能根据第一细胞的数量获得可信度高的结果。
在上述(24)的信息提供方法中,随着组织癌变的进展,获取的细胞的数量相对增加。因此,事先将判断对象细胞的数量限制在目标个数,这样就能根据获取的细胞的数量获得可信度高的检查结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和信息提供方法,其中该癌变信息提供装置能精确发现组织已进展到癌症的级别,并能够据此高可信度地提供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该信息提供方法能够提供可信度高的检查结果。
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及意义将更加明确。但是,以下所示实施方式只是实施本发明时的一例,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的外观结构斜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装置的内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流式细胞仪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的分析作业的流程图;
图7A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前向散射光信号和荧光信号的说明图;
图7B为宫颈部位上皮细胞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7C为表示N/C比与细胞大小的关系的示图;
图8A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细胞周期中DNA量与细胞数量的关系示图;
图8B为各细胞周期中变化的DNA量的示图;
图9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分析处理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分析处理中生成的散点图和直方图;
图11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部件所显示的对话框示图;
图12为本实施方式中癌进展程度不同的样本的散点图;
图13为本实施方式中在癌进展程度不同的样本中抽取高N/C比较高的区域中所含有的细胞群所制作的直方图;
图14为本实施方式中在癌进展程度不同的样本中抽取N/C比较低的区域中所含有的细胞群所制作的直方图;
图15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组织诊断的判断结果与判断一的判断结果之间的关系说明图;
图16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组织诊断的判断结果与判断二的判断结果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以及组织诊断的判断结果与最终判断结果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7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分析处理的变更例的流程图;
图18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散点图和直方图中的设定区域的变更例示图;
图19为变更本实施方式中的散点图的设定区域后的判断结果的说明示图;
图20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分析处理的变更例流程图;
图21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散点图中的设定区域的示图;
图22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组织诊断的判断结果与判断三的判断结果的关系说明图;
图23为另一实施方式中的组织诊断的判断结果与判断三的判断结果的关系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实施方式中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1进行说明。
癌变信息提供装置1让含有采自患者(受检者)的细胞(生物试样)的测定试样流过流动室,并用激光照射流经流动室的测定试样。然后检测出来自测定试样的光(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荧光),并通过分析获得的光信号来判断细胞中是否含有癌变细胞或处在癌变过程中的细胞(以下将其统称为“癌变细胞”)。具体而言,在用采自患者的宫颈部位的上皮细胞筛查宫颈癌时使用癌变信息提供装置1。
图1为癌变信息提供装置1的外观结构斜视示意图。
癌变信息提供装置1具有:对采自患者的生物试样进行测定等的测定装置2、以及与测定装置2连接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显示(输出)等的数据处理装置3。测定装置2的前面设置有样本放置部件2a,该样本放置部件2a放置着复数个用于盛放以甲醇为主要成份的保存液和采自患者的生物试样的混合液(试样)的试样容器4(参照图2)。数据处理装置3具有输入部件31和显示部件32。
图2为测定装置2内部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样本放置部件2a将放置有复数个试样容器4的架4a依次运送到样本吸移管部件11的试样吸移位置。
样本吸移管部件11将试样容器4内的试样移送到第一分散部件12。样本吸移管部件11还将第一分散部件12内的试样移送到副检测部件13和区分·置换部件14。样本吸移管部件11还将区分·置换部件14中浓缩的浓缩液供应给测定试样容器5。样本吸移管部件11能够移动到第一分散部件12的试样收纳部件12a、副检测部件13的试样取入部件13a、区分·置换部件14、以及位于试样传递部件11b的测定试样容器5的上方位置。
样本吸移管部件11具有用于吸移和排出试样的吸移管11a、以及无图示的样本定量部件(定量管、驱动定量管内的活塞的电机等)。样本吸移管部件11能够通过样本定量部件定量试样,并用吸移管11a将一定量的试样供应给上述各个部件。
第一分散部件12对试样实施第一分散处理以分散试样中所含有的聚集细胞。具体而言,第一分散处理是对聚集细胞施以剪切力并由此进行分散的剪切力施加处理。第一分散部件12包括能够收纳试样的试样收纳部件12a,对供应给试样收纳部件12a的试样中的聚集细胞机械性地施加剪切力。
副检测部件13在主检测部件22进行正式测定前对试样的浓度进行测定。副检测部件13采用的是与后述主检测部件22的结构基本相同的流式细胞仪40(参照图3(a))。
区分·置换部件14接受第一分散部件12进行了第一分散处理后的试样,并将接受的试样中所含有的以甲醇为主要成分的保存液置换成稀释液。区分·置换部件14还区分试样中所含有的测定对象细胞(宫颈部位的上皮细胞、腺细胞)、以及其他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等)及杂质。为了获得主检测部件22的测定所需要的细胞测定数,区分·置换部件14还通过浓缩试样来提高试样中所含有的测定对象细胞的浓度。为了提高处理效率,设置了两个区分·置换部件14。
容器移送部件15用夹钳状的夹持部件15a夹持反应部件18中放置的测定试样容器5,并将其移送到试样传递部件11b、第二分散部件16、液体除去部件17、以及反应部件18。容器移送部件15能够沿着一定的圆周形轨迹移动夹持部件15a。容器移送部件15还能够向上下方向移动夹持部件15a。试样传递部件11b、第二分散部件16、液体除去部件17和反应部件18配置在圆周形轨迹上。以此就能用容器移送部件15的夹持部件15a夹持反应部件18中放置的测定试样容器5,并将其移送到圆周形轨迹上的各个部件中。
第二分散部件16对第一分散部件12进行了第一分散处理的试样实施不同于第一分散处理的第二分散处理。具体而言,对于第一分散部件12实施了第一分散处理且在区分·置换部件14进行了浓缩(测定对象细胞的浓度升高)的试样,第二分散部件16向其施加超声波振动。第二分散部件16将第一分散处理后残留的聚集细胞分散成单一细胞。
液体除去部件17在第二分散部件16进行了第二分散处理后除去附着在测定试样容器5的外表面的液体成分(除去水分)。测定试样容器5在浸入液体中的状态下进行第二分散处理。液体除去部件17向测定试样容器5的外表面供应气流,以此来除去吸附在测定试样容器5外表面的水滴。以此,在测定试样容器5放置在反应部件18等各部件中时就能防止液体附着在各部件。
反应部件18促进测定试样容器5内的试样与第一试剂添加部件19和第二试剂添加部件20所添加的试剂的反应。反应部件18具有能够由无图示的驱动部件转动的圆形转台18a。转台18a的外圆周边缘部分设有复数个能够放置测定试样容器5的安放部件18b。测定试样容器5放置在此安放部件18b中。由转台18a的旋转所造成的安放部件18b的轨迹、以及容器移送部件15的夹持部件15a的圆周形轨迹在一定位置交叉,容器移送部件15能够在此交叉位置将测定试样容器5放置到安放部件18b中。反应部件18还将放置在安放部件18b中的测定试样容器5加热到一定温度(约37度),以促进试样与试剂的反应。
第一试剂添加部件19和第二试剂添加部件20向安放部件18b中放置的测定试样容器5内供应试剂。第一试剂添加部件19和第二试剂添加部件20设置在转台18a的周缘部分附近的位置,分别具有能够移动到转台18a中放置的测定试样容器5的上方位置P1、P2的供应部件19a、20a。以此,在测定试样容器5被转台18a运送到位置P1、P2时,能够从供应部件19a、20a向测定试样容器5内添加一定量的试剂。
第一试剂添加部件19添加的试剂是用于对细胞进行RNA除去处理的RNase(核糖核酸酶)。第二试剂添加部件20添加的试剂是用于对细胞进行DNA染色处理的染色液。通过RNA除去处理分解细胞中的RNA,因此能够只测定细胞核的DNA。用含有色素的荧光染色液——碘化丙啶(PI)进行DNA染色处理,通过DNA染色处理,细胞内的细胞核被有选择的染色。以此就能够检测出来自细胞核的荧光。
试样吸移部件21吸移安放部件18b中放置的测定试样容器5内的试样(测定试样),并将所吸移的测定试样移送到主检测部件22。试样吸移部件21设置于转台18a的圆周边缘附近位置,且具有能够移动到转台18a中放置的测定试样容器5的上方位置P3的吸移管21a。以此,当测定试样容器5被转台18a运送到位置P3时,能够吸移测定试样容器5内的测定试样。试样吸移部件21还通过无图示的流路连接着主检测部件22的流动室43(参照图3(a)),能够将吸移管21a吸移的测定试样供应给主检测部件22的流动室43。
主检测部件22具有流式细胞仪40,该流式细胞仪40用于检测出来自测定试样的光(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荧光),主检测部件22根据各种光向后面的电路输出各种信号。随后将参照图3(a)、(b)说明流式细胞仪40。
容器清洗部件23清洗试样吸移部件21向主检测部件22供应了测定试样后的测定试样容器5的内部。容器清洗部件23向转台18a的安放部件18b中放置的测定试样容器5内部注入清洗液,以此来清洗测定试样容器5的内部。以此,在其后的测定处理中使用同一测定试样容器5时就能防止与其他试样产生污染。
图3(a)为主检测部件22的流式细胞仪40的结构示图。
半导体激光器41发出的激光被包括复数个透镜在内的透镜系统42将光聚集到流经流动室43的测定试样。如上所述,由试样吸移部件21的吸移管21a吸移的试样供应至流动室43。
透镜系统42如图3(b)所示,从半导体激光器41一侧(图3(a)、(b)左侧)起依次由下述部分构成:准直透镜42a、柱面透镜系统(平凸柱面透镜42b和双凹柱面透镜42c)、以及聚光透镜系列(聚光透镜42d和聚光透镜42e)。
聚光透镜44将测定试样中的细胞的前向散射光聚光于由光电二极管45构成的散射光检测器。侧向用的聚光透镜46将测定对象细胞及其细胞核的侧向散射光和荧光聚集并引导至分色镜47。分色镜47让侧向散射光反射到光电倍增管48,同时让荧光透射到光电倍增管49。如此,侧向散射光聚光于光电倍增管48,荧光聚光于光电倍增管49。这些光反映了测定试样中的细胞和细胞核的特征。
光电二极管45和光电倍增管48、49将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分别输出前向散射光信号(FSC)、侧向散射光信号(SSC)和荧光信号(SFL)。这些输出信号由无图示的前置放大器放大后输送到测定装置2的信号处理部件24(参照图4)。
图4为测定装置2的结构图。
测定装置2具有图2所示的主检测部件22、副检测部件13、以及制备设备部件29,该制备设备部件29包括如上所述地自动对试样进行成分调整的各部件。测定装置2还具有信号处理部件24、测定控制部件25、I/O接口26、信号处理部件27、以及制备控制部件28。
主检测部件22如上所述,具有图3(a)所示的流式细胞仪40,用于从测定试样输出前向散射光信号(FSC)、侧向散射光信号(SSC)和荧光信号(SFL)。信号处理部件24由对主检测部件22输出的信号进行必要的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构成,用于对主检测部件22输出的各信号FSC、SSC和SFL进行处理,然后将其输出到测定控制部件25。
测定控制部件25包括微处理器251和存储部件252。微处理器251通过I/O接口26连接着数据处理装置3、制备控制部件28的微处理器281。以此,微处理器251能够与数据处理装置3以及制备控制部件28的微处理器281传输各种数据。存储部件252由存储着主检测部件22等的控制程序和数据的ROM、以及RAM等构成。
测定装置2的信号处理部件24处理后的各信号FSC、SSC和SFL由微处理器251通过I/O接口26发送至数据处理装置3。
副检测部件13采用的是与主检测部件22的结构基本相同的流式细胞仪40,因此省略其结构详述。副检测部件13在主检测部件22进行正式测定前测定试样的浓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副检测部件13获取前向散射光信号(FSC)。副检测部件13根据前向散射光信号输出用于计算大小相当于表层细胞和中层细胞的细胞的数量。信号处理部件27由用于对副检测部件13输出的信号进行必要的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电路构成,对副检测部件13输出的前向散射光信号FSC进行处理,并将其输出到制备控制部件28。
制备控制部件28包括微处理器281、存储部件282、传感器驱动器283、驱动部件驱动器284。微处理器281通过I/O接口26连接着测定控制部件25的微处理器251。以此,微处理器281就能与测定控制部件25的微处理器251传输各种数据。
存储部件282由下述部分构成:存储着用于控制副检测部件13和制备设备部件29的控制程序等的ROM、以及RAM。制备设备部件29包括图2所示的样本放置部件2a、样本吸移管部件11、第一分散部件12、区分·置换部件14、容器移送部件15、第二分散部件16、液体除去部件17、反应部件18、第一试剂添加部件19、第二试剂添加部件20、试样吸移部件21、以及容器清洗部件23。
微处理器281通过传感器驱动器283或驱动部件驱动器284连接着制备设备部件29的各部分的传感器类装置及其驱动电机。以此,微处理器281根据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执行控制程序,控制驱动电机的作业。
图5为数据处理装置3的结构图。
数据处理装置3由电脑构成,由主机30、输入部件31和显示部件32构成。主机30具有CPU301、ROM302、RAM303、硬盘304、读取装置305、输入输出接口306、图像输出接口307、通信接口308。
CPU301执行ROM3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和下载到RAM303的计算机程序。RAM303用于读取ROM302和硬盘3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在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时,RAM303还充当CPU301的工作空间。
硬盘304中安装有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供CPU301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以及执行计算机程序时所使用的数据。具体而言,硬盘304中安装有下述程序:分析测定装置2传送的测定结果并根据生成的分析结果在显示部件32上进行显示的程序等。
CPU301执行硬盘304中安装的程序,以此根据各信号FSC、SSC、SFL获取前向散射光强度、荧光强度等的特征参数,并根据这些特征参数制作用于分析细胞及细胞核的频数分布数据。然后,CPU301根据此频数分布数据对测定试样中的粒子进行区分处理,判断测定对象细胞(上皮细胞)是否是异常细胞,具体而言也就是判断其是否为癌变细胞(非典型细胞(atypical cell ))。关于CPU301的判断将在后面参照图9加以说明。
读取装置305由CD驱动器或DVD驱动器等构成,能够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输入输出接口306连接着由键盘等构成的输入部件31,操作人员能够用输入部件31向数据处理装置3输入指示和数据。图像输出接口307连接着由显示屏等构成的显示部件32,该图像输出接口307将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信号输出到显示部件32。
显示部件32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显示图像。显示部件32显示各种程序界面。通过通信接口308就能与测定装置2传输数据。
图6为癌变信息提供装置1的分析作业的流程图。
由测定控制部件25的微处理器251对测定装置2的主检测部件22和信号处理部件24进行作业控制。由制备控制部件28的微处理器281对测定装置2的副检测部件13、信号处理部件27和制备设备部件29进行作业控制。由CPU301对数据处理装置3进行控制。
在癌变信息提供装置1进行分析时,操作人员将装有生物试样和以甲醇为主要成分的保存液的试样容器4放置到样本放置部件2a(参照图2),癌变信息提供装置1开始进行分析。
分析开始后,由第一分散部件12对试样中的聚集细胞进行分散处理(第一分散处理)(S11)。具体而言,样本放置部件2a中放置的试样容器4内的试样被样本吸移管部件11吸移,并供应至试样收纳部件12a内部。然后,供应至试样收纳部件12a的试样在第一分散部件12被分散。
第一分散处理结束后,样本吸移管部件11向副检测部件13的试样取入部件13a供应已经完成分散的试样,让一定量的已完成分散的试样流入与图3(a)的流动室43相同的副检测部件13的流动室。然后,在副检测部件13中,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出试样中所含有的、在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的数量(预测定)(S12)。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出表层细胞和中层细胞的数量。根据预测定中获得的表层细胞及中层细胞的细胞数量和供应给副检测部件13的试样的体积算出此试样的浓度。
接着,根据算出的浓度,由微处理器281决定制备正式测定中使用的测定试样时所需要的试样的吸移量(S13)。即,根据预测定中使用的试样的浓度(每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数量)、以及要在正式测定中检测出癌细胞所需要的表层细胞及中层细胞的细胞的数量,算出正式测定所需要的试样的液量,在该液量中要确保此表层细胞及中层细胞的细胞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比如假设供应给主检测部件22的流动室43的表层细胞及中层细胞的数量为2万个左右。此时,供应给区分·置换部件14的试样中需要含有10万个左右的表层细胞及中层细胞。因此,在S13中计算出试样的液量,使得向区分·置换部件14供应约10万个表层细胞及中层细胞。
在预测定中获得的表层细胞及中层细胞的细胞数量中,上皮细胞的单个细胞和聚集细胞混合在一起,还含有上皮细胞以外的白细胞等。也就是说,即使如上所述地向区分·置换部件14供应了10万个表层细胞及中层细胞,实际上供应给主检测部件22的流动室43的细胞也只有目标个数2万个左右。然而,根据在预测定中获得的细胞数量就能在某种程度上将正式测定中所需要的细胞数量保持在一定数量。
下面,对算出的液量的试样进行区分·置换处理(S14)。即,由制备控制部件28驱动样本吸移管部件11,从第一分散部件12的试样收纳部件12a吸移与计算出的液量等量的第一分散处理后的试样。吸移的试样供应给区分·置换部件14,由此开始进行区分·置换处理。
接下来,由第二分散部件16对试样中的聚集细胞进行分散处理(第二分散处理)(S15)。具体而言,容器移送部件15夹持住反应部件18的安放部件18b中放置的测定试样容器5并将其取出,置于试样传递部件11b。然后,样本吸移管部件11从区分·置换部件14吸移的试样供应给位于试样传递部件11b的测定试样容器5。然后,测定试样容器5被容器移送部件15移到第二分散部件16,并进行第二分散处理。
含有第二分散处理后的试样的测定试样容器5放置到反应部件18的安放部件18b后,由第一试剂添加部件19添加试剂(Rnase,核糖核酸酶),反应部件18进行加热,以此对测定试样容器5内的测定对象细胞进行RNA除去处理(S16)。进行了RNA除去处理之后,由第二试剂添加部件20添加试剂(染色液),反应部件18进行加热,由此对测定试样容器5内的测定对象细胞进行DNA染色处理(S17)。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预测定在一定程度上将正式测定中所需要的有效细胞数量保证在一定数量,因此,在各个测定中染色细胞时的染色程度不易出现偏差。
已经完成了DNA染色处理的测定试样由试样吸移部件21吸移。所吸移的测定试样送入主检测部件22的流动室43(参照图3(a)),并对测定试样中的细胞进行正式测定(S18)。
进行了正式测定之后,所得到的测定数据从测定装置2的测定控制部件25传送至数据处理装置3(S19)。具体而言,获得的测定试样中的各细胞的前向散射光信号(FSC)、侧向散射光信号(SSC)和荧光信号(SFL)传送至数据处理装置3。数据处理装置3的CPU301总是在判断是否从测定装置2收到了测定数据。从测定装置2收到了测定数据后,数据处理装置3的CPU301便根据收到的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S20)。关于S20的分析处理待后参照图9详述。
下面就本实施方式中的癌变信息的获取步骤进行说明。
图7A是正式测定(图6的S18)中获得的前向散射光信号(FSC)和荧光信号(SFL)的说明图。
图7A中显示了包括细胞核在内的细胞示意图、以及从该细胞获得的前向散射光信号的波形和荧光信号的波形。纵坐标表示光的强度。前向散射光强度的波形宽度显示的是表示细胞宽度的数值(细胞大小C)。荧光强度的波形宽度显示的是表示细胞核宽度的数值(细胞核大小N)。如斜线所示,通过荧光强度的波形和一定基线(base line)决定的区域的面积表示的是细胞的DNA量。
图7B为宫颈部位上皮细胞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在宫颈部位,由基底膜开始依次是由基底细胞形成的层(基底层)、由副基底细胞形成的层(副基底层)、由中层细胞形成的层(中层)、以及由表层细胞形成的层(表层)。基底膜附近的基底细胞向副基底细胞分化,副基底细胞向中层细胞分化,中层细胞向表层细胞分化。
这些上皮细胞中与癌变相关的细胞在宫颈部位的上皮细胞中为基底细胞。在进展到癌症的过程中,基底细胞发生发育异常并成为非典型细胞(atypical cell )。非典型细胞(atypical cell )获得增殖能力,从基底层一侧开始逐渐占据表层一侧。因此,在向癌症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宫颈部位的上皮细胞中癌变细胞多存在于基底层、副基底层和中层的细胞中。相反,在向癌症发展的初期阶段,宫颈部位的上皮细胞表层一侧的细胞中的癌变细胞极少。
已知在上皮细胞中,从表层一侧的层到基底膜一侧的层,细胞大小越来越小,但细胞核大小越来越大。因此,细胞核大小(N)与细胞大小(C)的比率(以下称“N/C比”)也从表层一侧的层向基底膜一侧的层逐渐变大。因此,N/C比与细胞大小C会成为例如图7C所示的关系。因此,提取N/C比较大的细胞就能提取出副基底细胞和基底细胞。
已知在上皮细胞中,从表层一侧的层向基底膜一侧的层的细胞大小越来越小,且癌变细胞比表层细胞和中层细胞小。因此,通过提取较大的细胞就能提取出表层细胞和中层细胞。在预测定中,根据副检测部件13获取的前向散射光信号算出大小等于表层细胞和中层细胞的细胞的数量。即,在预测定中,不对小于表层细胞和中层细胞的癌细胞、基底细胞和副基底细胞进行计数。
图8A为细胞周期中DNA量与细胞数量的关系示图。
细胞按照一定周期(细胞周期)进行DNA复制、染色体分配、核分裂、细胞质分裂等过程,然后分成两个细胞后再回到出发点。细胞周期根据其阶段可以分为G1期(进入S期的准备及检查期)、S期(DNA合成期)、G2期(进入M期的准备及检查期)、M期(分裂期)四期。在此四期之上再加上细胞增殖休止的G0期(休止期),细胞总是处于五期中的某一阶段。
当细胞按照细胞周期增殖时,细胞内的细胞核的染色体也会增加,因此,测定细胞的DNA量就能推断该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的哪个状态。正常细胞如图8B所示,在G0/G1期中,DNA量为一定值(2C),在接下来的S期中DNA量逐渐增加,进入其后的G2期后达到一定值(4C),此值在M期继续保持。在此,C表示的是每个单倍体的基因组DNA含量。即,2C表示每个单倍体的基因组DNA含量的2倍的DNA量,4C表示每个单倍体的基因组DNA含量的4倍的DNA量。细胞周期在G0或G1期的正常细胞的DNA量为2C。针对正常细胞制作DNA量的直方图,则形成图8A所示的直方图。具有最高峰(peak)的波峰对应于DNA量最少的G0/G1期细胞,具有次高峰的波峰对应于DNA量最多的G2/M期细胞,其间的部分对应于S期的细胞。
当细胞为正常细胞时,处于S期和G2/M期的状态的细胞数量与处于G0/G1期的细胞数量相比是极少的。然而,当细胞为癌变细胞时,处于S期和G2/M期状态的细胞的数量比正常细胞多。当细胞为癌变细胞时,细胞的染色体数也增多,因此,DNA量也增多。
在本实施方式中,判断癌变时采用的是着眼于N/C比和DNA量的两种判断方法(判断一、二)。在“数据处理装置3进行分析处理”(图6的S20)中,根据判断一、二进行癌变判断。
在判断一中,提取N/C比较大的细胞,以此提取易于发生癌变的基底细胞、副基底细胞和中层细胞。然后,从如此提取的细胞群中提取DNA量多的细胞,以此有效地提取癌变细胞的可能性较高的细胞(第一计数步骤)。在判断一中,当第一计数步骤获得的细胞数量多时就判断癌变可能性高。
在判断二中,提取N/C比较小的细胞,以此提取难以发生癌变的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然后,从如此提取的细胞群中提取DNA量较少的细胞,以此有效地提取癌变细胞的可能性低的细胞(第二计数步骤)。一般来说,组织癌变进展以后,第一计数步骤获得的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第二计数步骤获得的细胞数量减少。因此,在组织正常时和癌变时,两细胞数量之比会有很大不同。在判断二中,根据此比判断组织的癌变。如此,运用增减倾向相反的两个细胞的数量之比,即使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测定对象细胞比较少,也能获得可信度高的判断结果。
图9为数据处理装置3的分析处理的流程图。
数据处理装置3的CPU301从测定装置2收到测定数据后,制作图10(a)所示的散点图。在图10(a)中,横坐标表示细胞大小(前向散射光信号波形的宽度),纵坐标表示DNA量(荧光信号波形的总和)。
接着,CPU301分离白细胞和上皮细胞(S101)。具体而言,CPU301在图10(a)的散点图上设定白细胞所对应的左下区域为空缺的区域A1,并提取此区域A1中所含有的细胞。
CPU301根据在S101提取的细胞群制作图10(b)所示散点图。在图10(b)中,横坐标表示(荧光信号的差分总和/荧光信号的峰值),纵坐标表示(前向散射光信号的差分总和/前向散射光信号的峰值)。
接下来,CPU301分离单个上皮细胞和聚集上皮细胞(S102)。具体而言,CPU301在图10(b)的散点图上设定对应于单个上皮细胞的区域A2,提取此区域A2内所含有的细胞。有时单个细胞具有正常DNA量,但复数个细胞凝结在一起会导致测定的DNA量是异常值,在这里除去聚集细胞就是为了防止因此导致分析精度降低。
CPU301根据在S102提取的细胞群制作图10(c)所示的散点图。在图10(c)的直方图中,横坐标表示的是细胞核大小N除以细胞大小C的值(N/C比),纵坐标表示细胞大小。
然后,CPU301在图10(c)的直方图中提取V11≦N/C比≦V12的细胞群(S103)。具体而言,CPU301在图10(c)的散点图设定区域A4,并提取此区域A4内所含有的细胞群。设定区域A4左端的值和右端的值,分别使N/C比的值等于V11、V12。V11是区分中层细胞和副基底细胞的阈值。从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观点出发适当设定V11。在本实施方式中,V11在0.2~0.4的范围内设定。V12是区分基底细胞和意义不明的细胞的阈值。从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观点出发适当设定V12。在本实施方式中,V12在0.6~1的范围内设定。
然后,CPU301判断在S103提取的细胞的数量是否在阈值S0以上(S104)。如果细胞的数量不足,有可能导致癌变的判断精确度下降。因此,如果此细胞的数量不到阈值S0(S104:否),则CPU301显示表示此样本为不恰当样本的内容(S116)。具体而言,CPU301如图11(a)所示,在显示部件32显示表示“不恰当样本”的对话框D1。此时,对话框D1中还可以显示“NG”、“不能分析”等文字。然后,CPU301不输出癌变信息并结束处理。阈值S0是判断样本采集不恰当的阈值。从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观点出发适当设定阈值S0。在本实施方式中,阈值S0在50~1000的范围内设定。
如果在S103提取的细胞的数量在阈值S0以上时(S104:是),则CPU301复位(reset)硬盘304中存储的标记1的值(S105)。标记1表示的是上述“判断一”的判断结果。然后,CPU301与S103同样地在图10(c)的散点图中提取V11≦N/C比≦V12的细胞群,并制作图10(d)所示的直方图(DNA倍性)(S106)。在图10(d)的直方图中,横坐标表示DNA量,纵坐标表示细胞的数量。
然后,CPU301判断在S106制作的直方图中DNA量在正常细胞的S期以上的细胞数量是否在阈值S1以上,也就是判断DNA量超过细胞周期在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的DNA量的细胞的数量是否在阈值S1以上(S107)。具体而言,CPU301在图10(d)所示直方图上设定区域A5,并判断此区域A5中所含有的细胞的数量是否在阈值S1以上。在癌变信息提供装置1中,将区域A5左端的值V21设定为下述值:检测出的充当细胞周期在G0/G1期的正常细胞的DNA量的DNA量的范围的上限值。区域A5右端设定为包含右方向的全部细胞。供应给主检测部件22的流动室43的表层细胞和中层细胞大约为2万个,与这一个数相对应地决定用于判断细胞数量的细胞数量的阈值S1。阈值S1是区分癌症样本与阴性样本的阈值。阈值S1因测定的细胞数量不同而不同,因此,应该从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观点出发来进行适当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阈值S1在2000~4000的范围内设定。
如果区域A5中所含有的细胞的数量在阈值S1以上(S107:是),则CPU301在标记1中设置“癌症”(S108)。如果区域A5所含有的细胞的数量不到阈值S1(S107:否),则跳过S108。S105~S108的处理相当于上述“判断一”。
然后,CPU301复位(reset)硬盘304中存储的标记2的值(S109)。标记2表示上述“判断二”的判断结果。然后,CPU301在图10(c)的散点图中提取V13≦N/C比<V11的细胞群(区域A3中所含有的细胞群),并制作图10(e)所示直方图(DNA倍性)(S110)。V13是旨在使V13≦N/C比<V11的范围内包含表层细胞或中层细胞的阈值。从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观点出发来适当设定V13。在本实施方式中,V13小于V11且在0以上。在图10(e)的直方图中,横坐标表示DNA量,纵坐标表示细胞的数量。
下面,CPU301在S110中制作的直方图中获取DNA量为正常细胞的2C的细胞数量,也就是获取具有细胞周期在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的DNA量的细胞数量。具体而言,CPU301在图10(e)所示直方图中设定区域A6,并获得此区域A6所含有的细胞数量。设定区域A6右端的值V32使其等于区域A5左端的值V21。
在此设定的V32(V21)用于区分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所具有的DNA量(2C)、以及S期的正常细胞所具有的DNA量。具体而言,设定表示细胞周期在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的DNA量的值V30,V31和V32(V21)如下设定:V31和V32(V21)的范围内包含V30,V31和V32的范围的宽度为A。
接着,CPU301求出下述数值:在S106制作的直方图中DNA量在正常细胞的S期以上的细胞数量(也就是DNA量超过细胞周期在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所具有的DNA量的细胞数量)除以在S110制作的直方图中DNA量为2C的细胞数量(也就是具有细胞周期在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所具有的DNA量的细胞数量)所得的值(以下称“癌变比率”)。然后CPU301判断癌变比率是否在一定的阈值S2以上(S111)。如果癌变比率在阈值S2以上(S111:是),则CPU301在标记2中设置“癌症”(S112)。如果癌变比率低于阈值S2(S111:否),则跳过S112。另外,S109~S112的处理相当于上述“判断二”。阈值S2是区分癌样本与阴性样本的阈值。从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观点出发来适当设定阈值S2。在本实施方式中,阈值S2在0.5~1.5的范围内设定。
如果标记1、2中的其中之一为“癌症”(S113:是),也就是如果判断一或判断二判断为“癌症”,则CPU301显示表示需要复查的信息并将其作为癌变相关信息(S114)。具体而言,CPU301如图11(b)所示,在显示部件32显示标有“要复查”的对话框D2。此时,为了表示癌变的可疑性很大,对话框D2也可以如图11(c)所示地附加显示“癌症?”。
另一方面,如果标记1、2都不是“癌症”(S113:否),也就是说在判断一、二中都未判断为“癌症”,则CPU301显示表示不要复查的内容(S115)。具体而言,CPU301如图11(d)所示,在显示部件32显示标有“不要复查”的对话框D3。
此外,如果因为试样容器4所含有的生物试样较少而不能确保癌细胞检测所需要的有效细胞数量时,在判断一中有可能无法获得正确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在S113中,也可以只根据标记2的值判断是否为“癌症”。
图12(a)~(e)为癌进展程度不同的五个样本的散点图。图12(a)~(e)对应于表示癌症进展程度的“癌症”、“CIN3”、“CIN2”、“CIN1”、“正常”。随着癌症从“正常”向“癌症”进展,N/C比较大的区域A4中所含有的细胞数量多于N/C比较小的区域A3中所含有的细胞。
图13(a)~(e)分别是抽取图12(a)~(e)中的N/C比较高的区域A4所含有的细胞群而制成的直方图。在此,图13(a)~(e)的S期以上的DNA量相对应的区域A5分别包含6785个、875个、4042个、589个、121个细胞。此时,若将阈值S0的值设定为100,阈值S1的值设为875和4042之间,则在图9的判断一中,图13(a)、(c)的样本被判断为“癌症”,图13(b)、(d)、(e)的样本未被判断为“癌症”。此时,图13(a)、(b)、(d)、(e)的样本在判断一中就是否为癌症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但图13(c)的样本在判断一中就是否为癌症未作出正确判断。
图14(a)~(e)分别为抽取图12(a)~(e)的N/C比较低的区域A3所含有的细胞群而制成的直方图。在此,图14(a)~(e)的2C的DNA量相对应的区域A6分别包含738个、1878个、8270个、28787个、19485个细胞。以此,在图9的S111获得的癌变比率在图14(a)~(e)的样本中分别为9.19、0.47、0.49、0.02、0.01。此时,如果将阈值S0的值设定为100,阈值S2的值设为0.49和9.19之间,则在图9的判断二中,图14(a)的样本被判断为“癌症”,图14(b)~(e)的样本未被判断为“癌症”。此时,图14(a)~(e)的所有样本在判断二中就是否为癌症做出了正确判断。
图15(a)~(c)为组织诊断的判断结果与图9的判断一的判断结果之间的关系说明图。在此,对1035个样本进行了判断。
图15(a)左侧的区域A11为表示数据分散情况的盒形图,右侧区域A12是直方图。在区域A11、A12内,横坐标的5个值从左起对应于组织诊断结果的“正常”、“CIN1”、“CIN2”、“CIN3”、“癌症”。图15(a)的纵坐标表示在图9的S107统计的、DNA量在S期正常细胞DNA量以上的细胞数量。
在图15(a)的区域A11中,一个点对应着一个样本。在组织诊断中诊断为“正常”的各样本标绘在最左列的相应细胞数量(纵坐标)的位置。比如,关于被诊断为“正常”的某样本,如果在图9的S107计数的在S期正常细胞的DNA量以上的细胞数量未达到阈值S1,则此样本在最左列(“正常”列)的纵坐标方向上被标绘在此细胞数量的相应位置。被诊断为“CIN1”、“CIN2”、“CIN3”、“癌症”的各样本也同样在相应癌变阶段列上的纵坐标方向上被标绘在细胞数量的相应位置。在图15(a)的区域A12中,通过柱状图显示了各癌变阶段中包含的样本在纵坐标上以什么比例分布。图15(a)中用虚线显示了图9的S107中设定的细胞数量的阈值S1的位置。也就是说,标绘在细胞数量多于此虚线的位置的样本在图9的判断一中被判断为“癌症”。
参照图15(a)可以看出,组织诊断中诊断为“正常”的样本中,在判断一中被诊断为“癌症”的样本有一个,也就是说,因为DNA量在S期正常细胞以上的细胞数量在阈值S1以上而成为阳性的样本有一个。组织诊断中判断为“CIN1”的样本在判断一中全部被正确地判断为“正常”。组织诊断判断为“CIN2”、“CIN3”的样本中,各有两个样本在判断一中被判断为“癌症”。组织诊断中判断为“癌症”的样本在判断一中全部被正确地诊断为“癌症”。
图15(b)是归纳图15(a)的内容的表。在组织诊断的项目中,阳性表示样本为癌症,阴性表示在CIN3以下的样本。在判断一的项目中,阳性表示在图9的S107判断为是的样本,阴性表示在图9的S107判断为否的样本。
参照图15(b),判断一中判断为阳性的11个样本中有6个样本在组织诊断中为阳性。即,在判断一中有5个样本为假阳性(与组织诊断不同)。判断一中判断为阴性的1024个样本在组织诊断中全部被诊断为阴性。
图15(c)中用百分比显示了图15(b)的判断结果。
判断一将组织诊断为阳性的6个样本全部判断为阳性,因此,判断一的灵敏度为6/6=100.0%。判断一将组织诊断为阴性的1029个样本中的1024个样本判断为阴性,故判断一的特异度为1024/1029=99.5%。
图16(a)~(c)与图15(a)~(c)一样,也是组织诊断的判断结果与图9的判断二的判断结果的关系说明图。图16(a)的纵坐标表示的是在图9的判断二中算出的癌变比率(在S111求出的比率)。图16(a)中用虚线表示了图9的S111中设定的癌变比率的阈值S2的位置。也就是说,标绘在癌变比率高于此虚线的位置的样本在图9的判断二中被判断为“癌症”。
参照图16(a)得知,组织诊断中判断为“正常”的样本中,有8个样本在判断二中被诊断为“癌症”,也就是说有8个样本因为癌变比率在阈值S2以上而成为阳性。组织诊断中判断为“CIN1”和“CIN2”的样本在判断二中被全部正确地判断为“正常”。组织诊断中判断为“CIN3”的样本中,有一个样本在判断二中被判断为“癌症”。组织诊断中判断为“癌症”的样本中,有一个样本在判断二中未被判断为“癌症”,也就是说有一个样本本应被判断为“癌症”但却不正确地判断为非“癌症”。
图16(b)与图15(b)同样地是归纳图16(a)的内容的表。
参照图16(b),判断二中判断为阳性的14个样本中,有5个样本在组织诊断中为阳性。即,在判断二中有9个样本为假阳性(与组织诊断不同)。判断二中判断为阴性的1021个样本中,组织诊断为阴性的样本有1020个。即,判断二有一个样本为假阴性(与组织诊断不同)。
图16(c)中用百分比显示了图16(b)的判断结果。
判断二将组织诊断为阳性的6个样本中的5个样本判断为阳性,因此,判断二的灵敏度为5/6=83.3%。判断二将组织诊断为阴性的1029个样本中的1020个样本判断为阴性,因此判断二的特异度为1020/1029=99.1%。
在此,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图9的S113中将判断一、二组合起来判断“癌症”,这样,组织诊断的判断结果与图9的S113的判断结果的关系如图16(d)、(e)所示。
参照图16(d),S113判断为阳性的18个样本中有6个样本在组织诊断中为阳性。即,S113的判断有12个样本为假阳性(与组织诊断不同)。此外,S113判断为阴性的1017个样本实际上全部为阴性。
参照16(e),S113的判断将组织诊断为阳性的6个样本全部判断为阳性,因此,S113的灵敏度为6/6=100.0%。S113的判断将组织诊断为阴性的1029个样本中的1017个样本判断为阴性,因此S113的特异度为1017/1029=98.8%。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图9的判断一能够判断是否为癌症。如上参照图15(a)~(c)所作的说明,在判断一中,1029个阴性样本中5个样本为假阳性,但组织诊断中被判断为“癌症”的6个样本均能够被正确地判断为“癌症”。
在判断一中,从N/C比为V11~V12的细胞群中提取DNA量在V21以上的细胞群。如此,所提取的细胞的N/C比被限定在较高的范围内,因此判断一的判断精确度得以提高。
在判断一中,在副检测部件13进行浓度检测(预测定),向主检测部件22供应制备的测定试样,该测定试样中的表层细胞及中层细胞的细胞数量为一定数目。因此,癌越进展越严重,在正式测定所测定的测定试样中就会有越多的预测定中未计数的癌变细胞。以此,在图9的S107中,比较DNA量在S期正常细胞以上的细胞的数量与一定的个数(S1)就能精确地判断是否为癌症。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图9的判断二能够判断是否为癌症。在判断二中,如上述参照图16(a)~(c)所做出的说明,1029个阴性样本中有9个样本为假阳性,6个阳性样本中有一个样本为假阴性,但在组织诊断中被判断为癌症的样本的大部分都能被正确地判断为“癌症”。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图9的S113中的判断一、二中的其中之一为“癌症”的话,最终结果就会被判断为“癌症”,并将此结果通知操作人员。以此,即使判断一、二中的其中之一的结果中包含假阴性样本,只要在另一判断中被判断为“癌症”,其结果就会被判断为“癌症”,因此,能够切实将本应判断为“癌症”的样本判断为“癌症”。
在本实施方式中,并列判断一、二,在图9的S113进行判断,以此作出是否为“癌症”的最终判断,但也可以仅用判断一、二中的其中之一进行最终判断。
图17(a)为仅使用判断一时的示图。图17(b)为仅使用判断二时的示图。在图17(a)、(b)中,与图9的处理相同的地方使用同样的编号,仅显示了判断一、二的附近处部分。
在图17(a)中,进行了与图9同样的判断一后,数据处理装置3的CPU301判断标记1是否为“癌症”(S121)。在图17(b)中,在进行了与图9同样的判断二后,CPU301判断标记2是否为“癌症”(S122)。在如图17(a)、(b)所示意地进行最终判断时,图15(a)~(c)的判断结果和图16(a)~(c)的判断结果分别成为最终判断。在如图17(a)、(b)所示地进行判断时,分别获得了与上述判断一、二同样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9的S101中分离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单个上皮细胞、聚集上皮细胞)。以此就能提高充当测定对象的上皮细胞的癌变判断精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9的S102中还分离了单个上皮细胞和聚集上皮细胞。以此就能提高充当测定对象的上皮细胞的癌变的判断精确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图9的S104中判断为否,则显示“不恰当样本”并结束处理。以此,在提取的细胞数量少,无法进行恰当判断时,禁止输出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这样就能防止输出可信性低的信息,能够顺利地作出正确的诊断。此时,最好还输出用于报告用户测定对象细胞的数量不足的信息。这样就能顺利地采取重新采集上皮细胞等的措施。
以上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还可以有各种变更。
比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宫颈部位的上皮细胞被作为了分析对象,但也可以将口腔细胞、膀胱、咽喉等其他上皮细胞、甚至将脏器的上皮细胞作为分析对象,判断这些细胞的癌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N/C是以下比值:根据荧光强度的波形宽度获得的表示细胞核宽度的数值(细胞核大小N)与根据前向散射光强度的波形宽度获得的表示细胞宽度的数值(细胞大小C)的比。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计算出细胞核面积和细胞面积的比作为N/C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前向散射光强度的波形宽度求得表示细胞宽度的数值(细胞大小C)。以此,当一定方向上为较长形状的细胞流过流动室时也能精确地显示细胞的大小。
图18(a)为图9的S106中提取细胞群的范围没有上限时的状态示意图,也就是图10(c)的区域A4右侧的边界向右扩大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8(b)为图9的S106中的细胞群提取范围(区域A4)没有上限和下限时的状态示图。
如图18(a)、(b)所示地设定区域A4,与上述同样地,就1035个样本进行了癌变判断,其结果显示,在判断二中,灵敏度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为83.3%,特异度分别为94.6%和93.3%,仅仅比上述实施方式降低了一点。因此,即使如上所述地扩大提取细胞的范围,仍能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正确地判断“癌症”。由此结果可以类推,当如图18(a)、(b)所示地设定区域A4时,判断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仍旧能够得以维持。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设定中,DNA量在图10(d)所示S期正常细胞DNA量以上的区域A5的左端值设为V21,右端值则包括DNA量在S期正常细胞DNA量以上的所有细胞,但此设定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不仅仅固定于上述方式,还可以适当设定为上述值之外的值,以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图10(e)所示用于设定2C的DNA量的区域A6的左端和右端的值分别设定为V31、V32,但此设定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不一定固定为上述V31、V32,也可以适当设定为上述值以外的数值,以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图18(c)是图9的S111中提取的2C细胞的范围变更后的状态示意图,也就是图10(e)的区域A6的右端收缩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8(c)的区域A6的V31和V32设定为V31和V32的范围中包含V30,V31和V32的范围的宽度为B,这一宽度B小于图10(e)的V31和V32的范围宽度A。图18(d)是图9的S107中提取的DNA量在S期正常细胞DNA量以上的细胞的范围的变更状态示意图,也就是图10(d)的区域A5的左端扩大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8(d)的区域A5的左端值V21设定为如下:当V31和V32的范围中包含V30,V31和V32的范围宽度为A时,该V21大于V30、小于V32。
如图18(c)、(d)所示地设定区域A5、A6,与上述同样地,就1035个样本进行癌变判断,其结果显示,在判断二中,灵敏度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为83.3%,特异度分别为98.7%和98.5%,与上述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如上所述地改变提取细胞的范围后,仍能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正确判断“癌症”。
图19(a)~(e)与图18(b)同样,也是图9的S106中的细胞群提取范围(区域A4)没有上限和下限时的判断一的判断结果说明图。在此,对1527个样本进行了判断。
此时,细胞群的提取范围(区域A4)没有设定上限和下限,因此在图9的S106中,如图19(a)所示,提取在S102提取的全部细胞。然后根据提取的全部细胞制作图19(b)所示直方图,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判断区域A5中所含有的细胞数量是否在阈值S1以上。
参照图19(c)~(e),组织诊断中判断为阳性的12个样本在判断一中全部被适当地判断为阳性,因此判断一的灵敏度为12/12=100.0%。组织诊断中判断为阴性的1515个样本中有1503个样本在判断一中被判断为阴性,因此判断一的特异度为1503/1515=99.2%。因此,在图9的S106的细胞群提取范围(区域A4)没有上限和下限时,比上述实施方式相比特异度有微小下降,但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恰当地判断“癌症”。
在上述实施方式,在图9的S105以后,首先提取V11≦N/C比≦V12的细胞群,统计提取的细胞群中DNA量在S期正常细胞的DNA量以上的细胞群,此计数值用作S107的细胞数量或S111的癌变比率的分子。然而,取而代之,也可以如下:先提取DNA量在S期正常细胞的DNA量以上的细胞群,计数提取的细胞群中V11≦N/C比≦V12的细胞群,并将此计数值用作S107的细胞数量或S111的癌变比率的分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9的S109以后,首先提取V13≦N/C比<V11的细胞群,计数提取的细胞群中DNA量为2C的细胞群,此计数值设定为癌变比率的分母。然而,取而代之,也可以如下:先提取DNA量为2C的细胞群,计数提取的细胞群中V13≦N/C比<V11的细胞群,此计数值设为S111的癌变比率的分母。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所示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适当变更。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在判断一中提取V11≦N/C比≦V12的细胞群,根据提取的细胞群制作直方图(DNA倍性)。然后,根据此直方图中DNA量在正常细胞S期以上的细胞数量是否在阈值S1以上,由此判断癌变。本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一中提取V11≦N/C比≦V12的细胞群后,不制作直方图,而是根据提取的细胞群的数量判断癌变。
图20(a)为本实施方式的判断三的流程图。判断三是如下结构: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判断一中用S132及S133取代S106和S107。
数据处理装置3的CPU301将硬盘304中存储的标记3的值复位(reset)(S131)。标记3表示“判断三”的判断结果。在根据图9的S102提取的细胞群制作的散点图中,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CPU301提取V11≦N/C比≦V12的细胞群(S132)。具体而言,CPU301在图21(a)所示散点图中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设定区域A4,提取包含在此区域A4中的细胞群。
然后,CPU301获取在S132提取的细胞数量,判断此细胞数量是否在阈值S1以上(S133)。如果细胞数量在阈值S1以上(S133:是),则CPU301将标记3设为“癌症”(S134),如果细胞数量小于阈值S1(S133:否),则跳过S134。
图20(a)所示判断三也可以进行图20(b)所示的变更。图20(b)所示判断三是下述结构:在图20(a)的判断三中用S141取代S132。
在图20(b)的S141中,CPU301提取V11≦N/C比的细胞群。具体而言,CPU301在图21(b)~(d)所示散点图中设定无上限的区域A4,提取此区域A4中所包含的细胞群。另外,图21(b)的V11设定为与图21(a)的V11同样的值。图21(c)、(d)的V11设定为比图21(a)的V11大的值。图21(d)的V11设定为比图21(c)的V11大的值。
在此,说明仅根据图20(a)、(b)所示判断三判断是否为“癌症”时的判断结果,也就是根据图21(a)~(d)所示区域A4中所含有的细胞个数判断是否为癌症时的判断结果。在以下图21(a)~(d)所示中均对1527个样本进行了判断。判断区域A4所含有的细胞个数时所使用的阈值S1根据图21(a)~(d)所示情况适当设定为各不相同的值。
图22(a)~(c)是如图21(a)所示地设定区域A4时的判断结果的说明图。此时,组织诊断中判断为阳性的12个样本在判断三中被全部恰当地判断为阳性,因此,判断三的灵敏度为12/12=100.0%。组织诊断中判断为阴性的1515个样本中,在判断三中有1293个样本被判断为阴性,因此,判断三的特异度为1293/1515=85.3%。因此,当如图21(a)所示地设定区域A4时,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判断一相比,判断三的判断结果的特异度有下降,但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正确判断“癌症”。
图22(d)~(f)为如图21(b)所示地设定区域A4时的判断结果说明图。此时,组织诊断中判断为阳性的12个样本在判断三中均被恰当地判断为阳性,因此,判断三的灵敏度为12/12=100.0%。组织诊断中判断为阴性的1515个样本中,在判断三中有1425个样本被判断为阴性,因此判断三的特异度为1425/1515=94.1%。据此,如图21(b)所示地设定区域A4时,判断三的判断结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判断一相比特异度有下降,但比图21(a)所示情况下的特异度高,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正确地判断“癌症”。
图23(a)~(c)为如图21(c)所示地设定区域A4时的判断结果说明图。此时,组织诊断中判断为阳性的12个样本在判断三中均被恰当地判断为阳性,因此判断三的灵敏度为12/12=100.0%。组织诊断中判断为阴性的1515个样本中,在判断三中有1463个样本被判断为阴性,因此判断三的特异度为1463/1515=96.6%。据此,如图21(c)所示地设定区域A4时,判断三的判断结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判断一相比特异度有下降,但比图21(b)所示情况下的特异度高,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正确地判断“癌症”。
图23(d)~(f)为如图21(d)所示地设定区域A4时的判断结果说明图。此时,组织诊断中判断为阳性的12个样本在判断三中均被恰当地判断为阳性,因此判断三的灵敏度为12/12=100.0%。组织诊断中判断为阴性的1515个样本中,在判断三中有1330个样本被判断为阴性,因此判断三的特异度为1330/1515=87.8%。据此,当如图21(d)所示地设定区域A4时,判断三的判断结果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判断一相比特异度有下降,但与图21(a)所示情况下相比特异度有所升高,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正确地判断“癌症”。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参照图22(a)~图23(f)所作出的说明,通过判断三能够判断是否为癌症。另外,区域A4左端的值V11和右端的值V12也可以不固定为图21(a)~(d)所示情况,可以适当设定为上述之外的情况,以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在判断三中,在副检测部件13进行浓度检测(预测定),向主检测部件22提供所制备的测定试样,该测定试样中的表层细胞及中层细胞的细胞数量是一定数。因此,随着癌症的进展,在正式测定所测定的测定试样中,预测定中未计数的癌变细胞会有很多。以此,在图20(a)的S133中,比较V11≦N/C比≦V12的细胞数量与一定的个数(S1),这样就能精确地判断是否为癌症。此外,在图20(b)的S133中,比较V11≦N/C比的细胞数量与一定的个数(S1),这样就能精确地判断是否为癌症。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所示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有各种适当变更。

Claims (24)

1. 一种提供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包括:
制备测定试样的试样制备部件;及
控制部件,能够获取含有采自上皮组织的细胞的试样中所含有的、在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根据获取的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测定试样,其中所述测定试样中含有目标个数的在所述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获取关于所制备的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细胞的DNA量的第一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获取DNA量超过细胞周期在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的DNA量的第一细胞的数量,以及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细胞的数量输出细胞的癌变的相关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能够获取关于制备的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细胞的细胞核大小的第二数据、以及关于所述细胞大小的第三数据,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计算出细胞核大小相对于细胞大小的比率,将计算出的所述比率在一定阈值以上的一定范围内的细胞分类为第一细胞群,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就分类为所述第一细胞群的细胞获取DNA量超过细胞周期在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的DNA量的第一细胞的数量。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定范围设定有上限和下限。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获取细胞核大小相对于细胞大小的比率小于所述一定阈值、且具有细胞周期在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的DNA量的第二细胞的数量,算出获取的所述第一细胞的数量和获取的所述第二细胞的数量之比,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细胞的数量和算出的所述比输出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将细胞核大小相对于细胞大小的比率小于所述一定阈值的细胞分类为第二细胞群,以及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获取分类为所述第二细胞群的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在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的DNA量的细胞的数量,并将其作为所述第二细胞的数量。
6. 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能够从测定试样所含有的细胞群中决定充当获取所述第一数据的对象的分析对象细胞。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能够将测定试样所含有的细胞群分为与分析对象细胞同种类的细胞以及与分析对象不同种类的细胞。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能够将与分析对象细胞同种类的细胞分类为聚集细胞和非聚集细胞,以及将分类的所述非聚集细胞决定为分析对象细胞。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当所决定的所述分析对象细胞的数量在一定数量以下时,禁止输出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还包括:
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用光照射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的测定试样,并检测出光学信息;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检测出的所述光学信息获取所述第一数据。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信息中含有包括荧光强度的波形在内的荧光信息;
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检测出的所述荧光强度的波形的宽度获取有关细胞核大小的所述第二数据。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信息中含有包括散射光强度的波形在内的散射光信息;
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检测出的所述散射光强度的波形的宽度获取有关细胞大小的所述第三数据。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件包括:
所述测定试样流过的流动室;
用光照射流经该流动室的测定试样的光源;及
从所述测定试样所含有的各细胞中检测出光学信息的光接受部件。
1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皮组织中位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是指表层细胞及中层细胞。
1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皮组织是宫颈。
16. 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还包括:
副检测部件,所述副检测部件用光照射含有采自上皮组织的细胞的测定试样,并检测出光学信息;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检测出的所述光学信息获取有关细胞大小的第四数据,并根据获取的所述第四数据获取所述正常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信息中含有包括散射光强度的波形在内的散射光信息;
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所述散射光信息获取所述第四数据。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检测部件包括:
所述测定试样流过的流动室;
用光照射流经该流动室的测定试样的光源;及
从所述测定试样所含有的各细胞检测出光学信息的光接受部件。
19. 一种提供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包括:
制备测定试样的试样制备部件;及
控制部件,能够获取含有采自上皮组织的细胞的试样中含有的、在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根据获取的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让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测定试样,其中所述测定试样中含有目标个数的在所述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位置的正常细胞,就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的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细胞,获取关于细胞核大小相对于细胞大小的比率的数据,根据所述数据获取所述比率在规定了一定阈值以上的范围的规定范围内的细胞的数量,以及根据所获得的数量输出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还包括:
检测部件,用光照射所述试样制备部件制备的测定试样,并检测出光学信息;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能够根据检测出的光学信息获取有关细胞核大小相对于细胞大小的比率的数据。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还能够根据针对细胞核大小的第一数据和有关细胞大小的第二数据求出所述数据。
22. 根据权利要求19~2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范围设定有上限和下限。
23. 一种提供细胞检查的相关信息的信息提供方法,其包括:
获取含有采自上皮组织的细胞的试样中所含有的、在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
根据获取的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制备测定试样,该测定试样中含有目标个数的在所述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
获取所制备的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细胞的DNA量的相关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获取DNA量超过细胞周期在G0期或G1期的正常细胞的DNA量的第一细胞的数量;及
根据获取的所述第一细胞的数量生成检查结果,并输出所生成的检查结果的相关信息。
24. 一种提供细胞检查的相关信息的信息提供方法,其包括:
获取含有采自上皮组织的细胞的试样中所含有的、在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
根据获取的细胞的数量的相关信息制备测定试样,该测定试样中含有目标个数的在所述上皮组织中存在于至少比基底细胞更靠近表层一侧的位置的正常细胞;
就所制备的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细胞,获取细胞核大小相对于细胞大小的比率的相关数据;
根据获取的所述数据,获取所述比率在规定了一定阈值以上的范围的规定范围内的细胞的数量;及
根据在所述获取步骤所获取的数据生成检查结果,并输出生成的检查结果的相关信息。
CN201310104906.3A 2012-03-30 2013-03-28 一种提供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 Active CN1033643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3202 2012-03-30
JP2012083202A JP5970223B2 (ja) 2012-03-30 2012-03-30 癌化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癌化情報提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4323A true CN103364323A (zh) 2013-10-23
CN103364323B CN103364323B (zh) 2016-08-17

Family

ID=48463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4906.3A Active CN103364323B (zh) 2012-03-30 2013-03-28 一种提供细胞癌变的相关信息的癌变信息提供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84729B2 (zh)
EP (1) EP2645083B1 (zh)
JP (1) JP5970223B2 (zh)
CN (1) CN10336432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8099A (zh) * 2014-08-25 2016-03-09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尿分析装置及尿或体液中异型细胞的分析方法
CN108027364A (zh) * 2015-06-30 2018-05-11 维森盖特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细胞学分析系统中的细胞充分性的系统及方法
CN109521190A (zh) * 2017-09-20 2019-03-26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细胞分析方法、细胞信息提供装置和系统、控制程序、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9988B2 (ja) * 2012-08-16 2016-08-02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癌化情報取得装置、細胞分析装置、および細胞採取適否判定装置、ならびに、癌化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細胞採取適否判定方法。
JP6378599B2 (ja) * 2013-10-11 2018-08-22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細胞分析方法および細胞分析装置
JP6680492B2 (ja) * 2015-09-11 2020-04-1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細胞分析装置および細胞分析方法
JPWO2018008136A1 (ja) * 2016-07-07 2019-04-1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作動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3624A (ja) * 1997-03-13 1998-09-25 To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粒子測定装置
CN101151517A (zh) * 2005-03-29 2008-03-26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鉴别癌症/异型细胞和粒子团的方法及细胞分析仪
CN102112875A (zh) * 2008-07-30 2011-06-29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宫颈部异常细胞检测用试剂及用该试剂检测宫颈部异常细胞的方法
CN102183451A (zh) * 2010-01-15 2011-09-14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试样调制装置、试样调制方法以及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57658B2 (zh) * 1973-10-15 1982-12-06 Hitachi Ltd
CA2350692A1 (en) * 1998-10-29 2000-05-11 Cell Works Inc. Multiple marker characterization of single cells
JP2004286666A (ja) 2003-03-24 2004-10-14 Olympus Corp 病理診断支援装置および病理診断支援プログラム
US7800742B2 (en) 2007-10-03 2010-09-21 Sysmex Corporation Cell analyzer and cell analyzing method
WO2009123000A1 (ja) * 2008-03-31 2009-10-08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細胞処理装置、試料調製装置および細胞分析装置
JP2011095182A (ja) * 2009-10-30 2011-05-12 Sysmex Corp 細胞分析装置及び細胞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3624A (ja) * 1997-03-13 1998-09-25 Toa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粒子測定装置
CN101151517A (zh) * 2005-03-29 2008-03-26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鉴别癌症/异型细胞和粒子团的方法及细胞分析仪
CN102112875A (zh) * 2008-07-30 2011-06-29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宫颈部异常细胞检测用试剂及用该试剂检测宫颈部异常细胞的方法
CN102183451A (zh) * 2010-01-15 2011-09-14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试样调制装置、试样调制方法以及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M. VAN LEEUWEN ET AL.: "The suitability of DNA cytometry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histological diagnosis in women with abnormal cervical smears", 《BRITISH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vol. 103, 30 April 1996 (1996-04-30), XP055085063 *
MARIANNE LORENZATO ET AL.: "DNA image cytometry and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detection help to select smears at high risk of high-grade cervical lesions", 《JOURNAL OF PATHOLOGY》, 20 April 2001 (2001-04-20), XP002958779, DOI: doi:10.1002/path.874 *
张少颖等: "用光学功率谱识别癌细胞工作中的特征选择", 《光学学报》, vol. 5, no. 5, 31 May 1985 (1985-05-31) *
杨文沛等: "单个肝癌细胞的拉曼光谱分析研究", 《激光与红外》, vol. 37, no. 9, 30 September 2007 (2007-09-30)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8099A (zh) * 2014-08-25 2016-03-09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尿分析装置及尿或体液中异型细胞的分析方法
US10309877B2 (en) 2014-08-25 2019-06-04 Sysmex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nalyzing atypical cells in urine, urine analyzer,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atypical cells in body fluid
CN111474107A (zh) * 2014-08-25 2020-07-31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尿分析装置及尿或体液中异型细胞的分析方法
CN111474107B (zh) * 2014-08-25 2023-09-26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尿分析装置及尿或体液中异型细胞的分析方法
CN108027364A (zh) * 2015-06-30 2018-05-11 维森盖特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细胞学分析系统中的细胞充分性的系统及方法
CN109521190A (zh) * 2017-09-20 2019-03-26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细胞分析方法、细胞信息提供装置和系统、控制程序、记录介质
CN109521190B (zh) * 2017-09-20 2022-11-01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细胞分析方法、细胞信息提供装置和系统、控制程序、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70223B2 (ja) 2016-08-17
EP2645083B1 (en) 2016-11-16
US20130280730A1 (en) 2013-10-24
EP2645083A2 (en) 2013-10-02
EP2645083A3 (en) 2013-12-11
CN103364323B (zh) 2016-08-17
US9784729B2 (en) 2017-10-10
JP2013212058A (ja) 201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4323A (zh) 癌变信息提供装置及信息提供方法
CN103364322A (zh) 癌变信息提供装置、控制系统及信息提供方法
US11499908B2 (en) Urine analysis system,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urine analysis method
US20200033249A1 (en) Dynamic range exten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rticle analysis in blood samples
KR101963477B1 (ko) 백혈구 수치를 측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5950423B2 (ja) 幼若顆粒球(earlygranulatedcell)(EGC)の同定および計数
CN102822670B (zh) 用于分析血液样品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69365B (zh) 细胞解析装置及其方法、癌变信息提供方法及其装置
CN103592262A (zh) 细胞分析装置以及细胞分析方法
CN104422646B (zh) 样本分析方法及样本分析装置
CN110226083B (zh) 红细胞碎片识别方法和装置、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分析方法
CN110060733A (zh) 基于单样本的二代测序肿瘤体细胞变异检测装置
CN104422645B (zh) 样本分析方法及样本分析装置
US20200209218A1 (en) Alarming method for platelet aggregation sample, blood cell analyz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075980A (zh) 细胞分析装置、细胞回收装置、细胞分析装置的精度管理方法
CN107430587A (zh) 自动化流式细胞术分析方法及系统
WO2014078741A1 (en) Flow cytometry data segmentation result evalu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4222907A (zh) 检测和报道中性粒细胞亚群
CN105866012A (zh) 血细胞分析仪、体液分析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