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3023A - 无声链 - Google Patents

无声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3023A
CN103363023A CN2013101048874A CN201310104887A CN103363023A CN 103363023 A CN103363023 A CN 103363023A CN 2013101048874 A CN2013101048874 A CN 2013101048874A CN 201310104887 A CN201310104887 A CN 201310104887A CN 103363023 A CN103363023 A CN 103363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hain
hole
state
chain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48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3023B (zh
Inventor
滨口秀史
森本孝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bakimoto Chain Co
Original Assignee
Tsubakimoto Chai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bakimoto Chain Co filed Critical Tsubakimoto Chain Co
Publication of CN103363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3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3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3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3/00Chains
    • F16G13/02Driving-chains
    • F16G13/04Toothed ch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声链,通过基于第一链节、第二链节相对弯曲时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弯曲阻力,降低由第一链节、第二链节和链轮齿的碰撞引起的碰撞音而产生的噪音。将链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链节和第二链节通过一对摇臂销(160、170)可弯曲地连接而成的邻接链节对(107)在无声链行进时,反复直线状态和与链轮啮合时的弯曲状态。在直线状态下,在被第一链节的导板保持并处于滚动限制状态的摇臂销(160)和第一链节的内板(112)的相对面(142)之间,通过间隙形成部(144)形成间隙(G)。在最大弯曲状态下,摇臂销(170)通过链张力推压接触部位(C),使摇臂销(160)发生弹性变形,通过该变形摇臂销(160)和相对面(142)在间隙形成部(144)接触。

Description

无声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多个第一链节和多个第二链节分别沿链长度方向交替地通过由第一销、第二销构成的摇臂连接销可弯曲地连接而成的链条。
而且,该链条例如是无声链,被设置在链传动装置中,例如用于汽车的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卷绕在链轮上的无声链具有多个第一链节、多个第二链节和多个由第一销、第二销构成的摇臂连接销。
而且,在链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链节及第二链节、即邻接链节对,通过摇臂连接销可弯曲地被连接,所述摇臂连接销被插入构成第一链节的多个第一板的各第一销孔及构成第二链节的多个第二链节板的各第二销孔中(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07643号公报(0016~0018段,图1~3、5)
发明内容
无声链被卷绕在链轮上行进时,所述邻接链节对重复以直线状相连的直线状态和与链轮啮合时相对地弯曲的弯曲状态。
而且,邻接链节对从直线状态向弯曲状态过渡时,例如,第二链节比第一链节先与链轮啮合的情况下,第二链节与在第一销上滚动的第二销一起相对于第一链节弯曲时的阻力(以下称为“弯曲阻力”)极小,所以第二链节弯曲时的角动量的衰减微小。
由此,当第二链节开始与链轮齿啮合(或者接触)之后,第二链节和链轮齿进行啮合时,第二链节弯曲,如果在其角动量几乎不衰减的状态下,第二链节和链轮齿碰撞,则其冲击变大,存在该碰撞时发生的碰撞音导致的噪音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研发的,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声链,在该无声链中,当邻接链节对从直线状态向弯曲状态过渡时,通过基于第一链节、第二链节相对弯曲时发生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弯曲阻力,来降低由第一链节、第二链节和链轮齿的碰撞引起的碰撞音而产生的噪音。
第一项发明是一种无声链,其具有多个第一链节、多个第二链节、多个摇臂连接销,该多个摇臂连接销分别沿链长度方向交替地连接各所述第一链节及各所述第二链节,在该无声链中,将在链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链节及所述第二链节、即邻接链节对,通过被插入构成所述第一链节的多个第一板的各第一孔和构成所述第二链节的多个第二板的各第二孔中的所述摇臂连接销可弯曲地连接,在卷绕在链轮上行进的状态下,所述邻接链节对成为以直线状相连的直线状态和在与所述链轮的链轮齿啮合时相对地弯曲的弯曲状态,从侧面观察时,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以穿过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的各孔中心线的中心节线为界被分成分别位于弯曲内侧及弯曲外侧的二部分,所述各第一链节的所述第一板被分成一个以上特定板和所述特定板以外的一个以上非特定板,所述第一孔是所述特定板的特定孔或所述非特定板的非特定孔,所述摇臂连接销由第一销和第二销构成,所述第一销被插入所述特定孔、所述非特定孔及所述第二孔中,所述第二销被插入所述非特定孔及所述第二孔中,同时在接触部位与所述第一销接触,形成所述特定孔的特定孔壁面具有保持面,其通过与所述第一销的接触将所述第一销保持在滚动限制状态,即所述第一销在所述特定孔内的滚动受到抑制,形成所述非特定孔的非特定孔壁面具有沿径向与所述第一销相对的相对面,在所述直线状态下,所述第一销处于所述滚动限制状态,并且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销及所述相对面的至少一方上的间隙形成部,在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相对部之间形成径向的间隙,在所述弯曲状态下的弯曲量成为最大的最大弯曲状态下,所述第一销处于所述滚动限制状态,并且伴随所述邻接链节对的弯曲,相对于所述第一销相对地滚动的所述第二销推压所述接触部位,使所述第一销或所述特定板发生弹性变形,通过该弹性变形,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相对面在所述间隙形成部接触,或者与所述直线状态时相比,所述间隙的径向宽度减小,由此解决上述课题。
第二项发明是在第一项发明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销在所述直线状态下,在所述弯曲内侧及所述弯曲外侧与所述保持面接触,并且仅在所述弯曲内侧与所述相对面接触,同时在所述弯曲外侧通过所述间隙形成部形成所述间隙,在所述最大弯曲状态下,在所述弯曲内侧与所述相对面接触,同时在所述弯曲外侧在所述间隙形成部与所述相对面接触,由此解决上述课题。
第三项发明是在第二项发明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接触部位在所述直线状态下仅位于所述弯曲内侧,在所述最大弯曲状态下仅位于所述弯曲外侧,由此解决上述课题。
第四项发明是在第一项发明至第三项发明中的任意一项发明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相对面具有内侧接触部及所述间隙形成部,所述间隙形成部具有位于比所述内侧接触部更靠外侧方向的位置的外侧接触部,所述内侧接触部位于沿径向与所述保持面相同的位置,并且在所述直线状态及所述最大弯曲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销接触,所述外侧接触部在所述直线状态下为形成所述间隙而位于比所述保持面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在所述最大弯曲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销接触,由此解决上述课题。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无声链具有多个第一链节、多个第二链节、多个摇臂连接销,所述多个摇臂连接销分别沿链长度方向交替地连接各第一链节及各第二链节,并且在该无声链中,将在链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链节及第二链节、即邻接链节对,通过被插入构成第一链节的多个第一板的各第一孔和构成第二链节的多个第二板的各第二孔中的摇臂连接销可弯曲地连接,在卷绕在链轮上行进的状态下,邻接链节对成为以直线状相连的直线状态和在与链轮的链轮齿啮合时相对地弯曲的弯曲状态,由此,无声链伴随通过被插入第一板、第二板的摇臂连接销相互可弯曲地连接而成的邻接链节对反复成为直线状态和弯曲状态的同时行进,不仅能够传递动力,还能够发挥以下的本发明特有的效果。
即,根据第一项本发明的无声链,从侧面观察时,第一板及第二板以穿过第一孔及第二孔的各孔中心线的中心节线为界被分成分别位于弯曲内侧及弯曲外侧的二部分,各第一链节的第一板被分成一个以上特定板和特定板以外的一个以上非特定板,第一孔是特定板的特定孔或非特定板的非特定孔,摇臂连接销由第一销和第二销构成,所述第一销被插入特定孔、非特定孔及第二孔中,所述第二销被插入非特定孔及第二孔中,同时在接触部位与第一销接触,形成特定孔的特定孔壁面具有保持面,其通过与第一销的接触将第一销保持在滚动限制状态,即第一销在特定孔内的滚动受到抑制,形成非特定孔的非特定孔壁面具有沿径向与第一销相对的相对面,在直线状态下,第一销处于滚动限制状态,并且通过设置在第一销及相对面的至少一方上的间隙形成部,在第一销和相对部之间形成径向的间隙,在弯曲状态下的弯曲量成为最大的最大弯曲状态下,第一销处于滚动限制状态,并且伴随邻接链节对的弯曲,第二销相对于第一销相对地滚动并推压接触部位,使第一销或特定板发生弹性变形,通过该弹性变形,第一销和相对面在间隙形成部接触,或者与直线状态时相比,间隙的径向宽度减小,由此,当邻接链节对开始与链轮齿啮合后,邻接链节对从直线状态向弯曲状态过渡,第一链节、第二链节相对地弯曲时,第一销以滚动限制状态被特定板保持,在所述滚动限制状态,伴随向弯曲状态的过渡的滚动受到限制,从而第一链节、第二链节与在非特定板的非特定孔中形成在第一销和相对面之间的间隙的量相应地,承受第一销或特定板弹性变形时产生的弯曲阻力,同时相对地弯曲,所以,由第一链节、第二链节的相对弯曲产生的第一链节、第二链节的角动量减小,第一链节、第二链节与链轮齿碰撞时的冲击减小,从而能够降低由与链轮齿啮合并成为弯曲状态的邻接链节对和链轮齿的碰撞引起的碰撞音而产生的噪音。
另外,在最大弯曲状态下,第一销及相对面在间隙形成部处接触的情况下,在达到最大弯曲状态的过程中的弯曲状态下,通过第一销和相对面接触,使第一销或特定板的弹性变形结束,从而能够通过间隙形成部设定弹性变形的程度,进而防止过度地发生弹性变形,并能够提高发生弹性变形的第一销或特定板的耐久性,进而提高无声链的耐久性。
根据第二项本发明的无声链,除了第一项发明发挥的效果以外,从侧面观察时,第一板及第二板以穿过第一孔及第二孔的各孔中心线的中心节线为界被分成分别位于弯曲内侧及弯曲外侧的二部分,第一销在直线状态下,在弯曲内侧及弯曲外侧与保持面接触,并且仅在弯曲内侧与相对面接触,同时在弯曲外侧通过间隙形成部形成间隙,在最大弯曲状态下,在弯曲内侧与相对面接触,同时在弯曲外侧并在间隙形成部与相对面接触,由此,第一销在直线状态及最大弯曲状态下,在弯曲内侧及弯曲外侧被特定板保持成滚动限制状态,并在弯曲内侧被非特定板支承,从而能够提高特定板对第一销的滚动限制状态的保持稳定性,并且在非特定板的弯曲外侧,能够利用邻接链节对从直线状态成为最大弯曲状态时的第一销、第二销的相对滚动而形成用于使第一销或特定板发生弹性变形的间隙。
根据第三项本发明的无声链,除了第二项发明发挥的效果以外,接触部位在直线状态下仅位于弯曲内侧,在最大弯曲状态下仅位于弯曲外侧,由此,在直线状态下,第一销、第二销的接触部位位于弯曲内侧,从而能够防止第二销通过接触部位推压第一销而使第一销或特定板发生弹性变形,能够有助于提高第一销或特定板的耐久性,进而有助于提高无声链的耐久性。
而且,在最大弯曲状态下,第一销、第二销彼此的接触部位与间隙同样地,在非特定板中位于弯曲外侧,从而使第一销或特定板发生弹性变形,能够减小第二销通过接触部位推压第一销时的负载,并且能够可靠地发生所述弹性变形。
根据第四项本发明的无声链,除了第一项发明至第三项发明中的任意一项发明发挥的效果以外,相对面具有内侧接触部及间隙形成部,间隙形成部具有位于比内侧接触部更靠外侧方向的位置的外侧接触部,内侧接触部位于沿径向与保持面相同的位置,并且在直线状态及最大弯曲状态下与第一销接触,外侧接触部在直线状态下为形成间隙而位于比保持面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在最大弯曲状态下与第一销接触,由此,用于形成间隙的间隙形成部不设置在第一销上,而设置在非特定板的非特定孔壁面即相对面上,从而容易确保第一销的刚性,能够提高第一销的耐久性,以及在非特定板中,内侧接触部处于与保持面一起与第一销接触的状态,从而作用于第一销的负载还被分配到非特定板,从而特定板所承受的负载相应地减少,能够提高特定板的耐久性,并能够提高无声链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是具有无声链的链传动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关键部位放大图,一部分是沿图3的II-II线的向视图。
图3是沿图2的III-III方向观察的关键部位的图,一部分是沿图2的IIIa-III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关键部位放大图,是邻接链节对处于直线状态时的图。
图5是沿图3的V-V方向观察的关键部位的图,是邻接链节对处于直线状态时的图。
图6是与图4相当的图,是邻接链节对处于最大弯曲状态时的图。
图7是与图5相当的图,是邻接链节对处于最大弯曲状态时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无声链
105...导向列
106...非导向列
107...邻接链节对
108...摇臂连接销
110...第一链节板
111...导板
112...内板
115...第一销孔
120...第二链节板
130...导向销孔
131...导向销孔壁面
132、133、134、135...支承面
140...内销孔
141...内销孔壁面
142...相对面
143...内侧接触部
144...间隙形成部
145...外侧接触部
150...第二销孔
151...第二销孔壁面
160、170...摇臂销
161、171...背面
162、172...滚动面
C...接触部位
G...间隙
Lp...中心节线
L1、L2...销孔中心线
Si...弯曲内侧
So...弯曲外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无声链具有多个第一链节、多个第二链节和分别沿链长度方向交替地连接各第一链节及各第二链节的多个摇臂连接销,在链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链节及第二链节、即邻接链节对,通过被插入构成第一链节的多个第一板的各第一孔和构成第二链节的多个第二板的各第二孔中的摇臂连接销,可弯曲地进行连接,并且,在所述邻接链节卷绕在链轮上行进的状态下,邻接链节对成为以直线状相连的直线状态、和在与链轮的链轮齿啮合时相对地弯曲的弯曲状态,从侧面观察时,第一板及第二板以穿过第一孔及第二孔的各孔中心线的中心节线为界,被分成分别位于弯曲内侧及弯曲外侧的二部分,各第一链节的第一板被分成一个以上特定板和特定板以外的一个以上非特定板,第一孔是特定板的特定孔或非特定板的非特定孔,摇臂连接销由第一销和第二销构成,所述第一销被插入特定孔、非特定孔及第二孔中,所述第二销被插入非特定孔及第二孔中,并且在接触部位与第一销接触,形成特定孔的特定孔壁面具有保持面,该保持面通过与第一销接触来抑制第一销在特定孔内的滚动(即,滚动限制状态),并在该状态下保持第一销,形成非特定孔的非特定孔壁面具有沿径向与第一销相对的相对面,在直线状态下,第一销处于滚动限制状态,并且通过设置在第一销及相对面的至少一方上的间隙形成部,在第一销和相对部之间形成径向上的间隙,在弯曲状态下的弯曲量达到最大的最大弯曲状态下,第一销处于滚动限制状态,并且伴随邻接链节对的弯曲而滚动的第二销推压接触部位,由此产生第一销或特定板的弹性变形,通过该弹性变形,第一销和相对面在间隙形成部接触,或者与直线状态时相比,间隙的径向宽度减小,由此,邻接链节对从直线状态向弯曲状态过渡时,通过基于第一链节、第二链节相对弯曲时产生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弯曲阻力,来降低由第一链节、第二链节和链轮齿的碰撞引起的碰撞音而产生的噪音,只要能够实现上述效果,其具体方式是任意的。
在采用了具有本发明的无声链的链传动装置的机械中,包括汽车用动力装置(即,发动机及具有动力传递装置的装置)、汽车用以外的发动机、工业机械或输送装置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无声链中,“从侧面观察”是指从链宽方向观察。
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无声链100是环状链,并被设置在链传动装置1中。链传动装置1例如被用于搭载在汽车上的动力装置。
链传动装置1除了具有无声链100以外,还具有由一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是多个)供该无声链100卷绕的链轮构成的链轮装置2。
多个链轮至少包括一个驱动链轮3及一个从动链轮4,在本实施例中,是一个驱动链轮3及一个从动链轮4。
各链轮3、链轮4具有能够与无声链100啮合的多个链轮齿3a、4a。
无声链100通过驱动链轮3被驱动,并向链长度方向即链行进方向行进,将驱动链轮3的动力传递到从动链轮4。
卷绕在链轮装置2上的无声链100具有:不与任何的链轮3、链轮4啮合的自由跨段(free span portion)101(还参照图2)、和分别卷绕在各链轮3、链轮4上的卷绕部103、104。
主要参照图2、图3,适当参照图1,无声链100具有:多个作为第一链节的导向列105、多个作为第二链节的非导向列106、和多个分别沿链长度方向交替地连接各导向列105及各非导向列106的摇臂连接销108。
各导向列105由多个沿链宽方向配置的作为第一板的第一链节板110构成。
在第一链节板110上分别设置有一对沿链长度方向隔离的作为第一孔的第一销孔115。
构成导向列105的全部的第一链节板110被分成一个以上(这里是一对)作为特定板的导板111、和沿链宽方向配置在一对导板111之间的一个以上(这里是多个)作为非特定板的内板112。
在内板112上设置有能够与链轮齿3a、4a啮合的一对齿部113。
非导向列106沿链宽方向被配置,并且分别由多个作为第二板的第二链节板120构成。
在第二链节板120上分别设置有沿链长度方向隔离的一对作为第二孔的第二销孔150、和能够与链轮齿3a、4a啮合的一对齿部123。
在非导向列106中,第二链节板120沿着在链长度方向的两侧相邻的一对导向列105,在链宽方向排列于一对导板111之间。
一对齿部113及一对齿部123是无声链100中与链轮齿3a、4a啮合的啮合部。
链长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导向列105及非导向列106(以下称为“邻接链节对107”)通过被插入第一销孔115和第二销孔150中的摇臂连接销108可弯曲地连接。
在邻接链节对107中,摇臂连接销108被插入在链长度方向上占据相同的位置并且沿链宽方向并列的全部的第一销孔115、第二销孔150中。
第一销孔115是设置在各导板111上的作为特定孔的导向销孔130、和设置在内板112上的作为非特定孔的内销孔140中的任意一方。
摇臂连接销108分别由作为第一销的第一摇臂销160、和比第一摇臂销160短的作为第二销的第二摇臂销170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摇臂销160、第二摇臂销170除了长度不同以外,横截面形状相同。
另外,在没有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各摇臂销160、170的横截面形状沿链宽方向相同。
这里,横截面形状是与链宽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
第一摇臂销160被插入导向销孔130、内销孔140和第二销孔150中。
第二摇臂销170被插入第一销孔115中的至少内销孔140和第二销孔150中。
第一摇臂销160在被插入导向销孔130的状态下,在其两个销端部,通过固定构件(未图示。例如,采用铆接或固定销。)防脱,并且通过形成导向销孔130的导向销孔壁面131(还参照图4)进行固定,以限制或阻止相对于导板111发生滚动。
如图2所示,从侧面观察(即,从链宽方向(参照图3)观察)时,导板111、内板112及第二链节板120以中心节线Lp为界,被分成分别位于弯曲内侧Si及弯曲外侧So的二部分。
从侧面观察时,中心节线Lp是按照每个导向列105及每个非导向列106设定的直线。
从侧面观察时,中心节线Lp在导向列105中穿过各内板112的一对内销孔140的作为第一孔中心线的第一销孔中心线L1,并且从侧面观察时,中心节线Lp在非导向列106中穿过各第二链节板120的一对第二销孔150的作为第二孔中心线的第二销孔中心线L2。
从侧面观察时,导板111的一对导向销孔130、内板112的一对内销孔140及第二链节板120的一对第二销孔150,在板111、112、120中具有如下形状:与中心节线Lp正交,并以与链宽方向平行的平面作为对称面而形成面对称。
如图1、图2所示,在无声链100的自由跨段101,一个以上导向列105及一个以上非导向列106依赖于无声链100的行进状态而形成以直线状相连的直线部102。
而且,在直线部102中,沿链长度方向相邻的导向列105及非导向列106、即邻接链节对107,成为直线状态。
在无声链100行进的状态下,邻接链节对107从自由跨段101处的直线状态,沿卷绕在各链轮3、链轮4上时(或者与链轮3、链轮4啮合时)的弯曲方向即顺弯曲方向,向相对弯曲的弯曲状态(在图2中,为便于说明,用双点划线表示与从动链轮4啮合的第二链节板120)过渡,并且,沿从链轮3、链轮4脱离啮合时的与顺弯曲方向相反方向的逆弯曲方向相对弯曲后,邻接链节对107从弯曲状态向直线状态过渡。
在处于直线状态的邻接链节对107与链轮齿3a、4a开始啮合(即接触)之后,邻接链节对107与链轮齿3a、4a进行啮合,同时弯曲状态下的弯曲程度即弯曲量(或者弯曲角度)逐渐变大,达到最大弯曲量,此时,弯曲状态成为最大弯曲状态(在图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第二链节板120)。
而且,邻接链节对107在其最大弯曲状态下与各链轮3、链轮4一体地旋转行进之后,在从链轮3、链轮4脱离啮合的过程中,从最大弯曲状态返回直线状态。
参照图2、图4、图5,在链宽方向(参照图3)上具有相同横截面形状的第一摇臂销160具有:凹状的第一背面161;凸状且平滑的弧状第一滚动面162;一对第一连续面163、164,其分别具有圆弧状部分163a、164a,并且与第一背面161及第一滚动面162平滑地连接。
同样地,第二摇臂销170具有:凹状且平滑的弧状第二背面171;凸状且平滑的弧状第二滚动面172;一对第二连续面173、174,其分别具有圆弧状部分173a、174a,并且与第二背面171及第二滚动面172平滑地连接。
一对第一连续面163、164是位于弯曲内侧Si的第一内侧连续面163及位于弯曲外侧So的第一外侧连续面164。
同样地,一对第二连续面173、174是弯曲内侧Si的第二内侧连续面173及弯曲外侧So的第二外侧连续面174。
这里,“圆弧状”是部件的局部的横截面形状,其曲率中心大致位于第一销孔中心线L1或第二销孔中心线L2上。
另外,第一销孔中心线L1、第二销孔中心线L2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
此外,“大致”一词的表述是指如下范围,包含没有“大致”这一修饰语的情况,并且虽然严格上讲与没有“大致”这一修饰语的情况不一致,但与没有“大致”这一修饰语的情况相比,在作用效果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第一滚动面162、第二滚动面172在接触部位C相互接触。在邻接链节对107成为弯曲状态时,第一摇臂销160及第二摇臂销170分别与相对弯曲的内板112及第二链节板120一体地进行弯曲运动,并在对方的滚动面162、172上相互地相对滚动。
接触部位C在直线状态下位于弯曲内侧Si(参照图5),随着弯曲状态下的所述弯曲量的增加,向外侧方向的中心节线Lp移动,再通过中心节线Lp,如图7所示,在最大弯曲状态下位于弯曲外侧So。
这里,外侧方向是从侧面观察时在与中心节线Lp正交的方向即链高度方向上,从弯曲内侧Si朝向弯曲外侧So的方向,内侧方向是在该链高度方向上,从弯曲外侧So朝向弯曲内侧Si的方向。
参照图4,在导板111中,形成导向销孔130的作为特定孔壁面的导向销孔壁面131具有:分别以面接触的接触状态支承第一背面161、第一滚动面162及一对第一连续面163、164的背面用支承面132、滚动面用支承面133及一对连续面用支承面134、135。
这些支承面132~135是当邻接链节对107(参照图2)在直线状态及弯曲状态之间过渡时,用于将第一摇臂销160保持在滚动限制状态的保持面,所述滚动限制状态是抑制或阻止第一摇臂销160在导向销孔130内滚动的状态。
参照图4、图5,在内板112中,形成内销孔140的作为非特定孔壁面的内销孔壁面141具有:沿径向与第一摇臂销160的第一背面161及各第一连续面163、164相对的相对面142;第一支承面148,具有圆弧状部分148a,并且沿圆周方向与相对面142平滑地连接。
第一支承面148通过与在内销孔140内滚动的第二摇臂销170的第二连续面173、174接触,可滚动地支承第二摇臂销170。
这里,径向及周向是以第一销孔中心线L1或第二销孔中心线L2为中心时的径向及周向。
相对面142在弯曲内侧Si及弯曲外侧So连续并延伸,具有:位于弯曲内侧Si的内侧接触部143;和间隙形成部144,为了在直线状态下在比内侧接触部143更靠外侧方向的位置形成间隙G(参照图5),而位于比背面用支承面132及外侧连续面用支承面135(参照图4)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一并参照图7,内侧接触部143位于沿径向与背面用支承面132及内侧连续面用支承面134相同的位置,相对于中心节线Lp隔离存在于内侧方向。
在直线状态及弯曲状态(包含最大弯曲状态)下,内侧接触部143处于与第一背面161及第一内侧连续面163面接触的接触状态,在弯曲内侧Si以滚动限制状态支承第一摇臂销160。
参照图4、图5,间隙形成部144位于比背面用支承面132及外侧连续面用支承面135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在弯曲内侧Si及弯曲外侧So连续并延伸,还将外侧接触部145作为其一部分。
外侧接触部145至少在最大弯曲状态下,成为与第一背面161及第一外侧连续面164的至少一部分面接触的接触状态(参照图7)。
因此,在邻接链节对107从直线状态成为最大弯曲状态的过程中,间隙G的径向宽度随着弯曲状态下的所述弯曲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此外,在图5中,为方便图示,间隙G被夸张地表示。
参照图2、图4、图5,在第二链节板120中,作为形成第二销孔150的第二孔壁面的第二销孔壁面151具有:接触面152,以面接触的接触状态支承第二摇臂销170的第二背面171及一对第二连续面173、174;第二支承面158,具有圆弧状部分158a,并且沿圆周方向与接触面152平滑地连接。
接触面152及第二支承面158在弯曲内侧Si及弯曲外侧So连续并延伸。
第二支承面158通过与在第二销孔150内滚动的第一摇臂销160的各第一连续面163、164接触,可滚动地支承第一摇臂销160。
主要参照图4~图7,适当参照图2,对作为邻接链节对107从直线状态向弯曲状态过渡的情形之一例的非导向列106比导向列105先弯曲时的邻接链节对107及第一摇臂销160、第二摇臂销170进行说明。
参照图2、图4,当链条100行进,邻接链节对107处于直线状态时,第一摇臂销160在导板111中,通过第一背面161及第一滚动面162在弯曲内侧Si及弯曲外侧So连续,处于分别与背面用支承面132及滚动面用支承面133面接触的接触状态,并通过第一内侧连续面163在弯曲内侧Si处于与内侧连续面用支承面134面接触的接触状态,另外,通过第一外侧连续面164在弯曲外侧So处于与外侧连续面用支承面135面接触的接触状态。
一并参照图5,第一摇臂销160是在内板112中,处于通过第一背面161及第一内侧连续面163在弯曲内侧Si与相对面142的内侧接触部143面接触的接触状态,并在弯曲内侧Si及弯曲外侧So,在第一背面161、第一内侧连续面163和相对面142的间隙形成部144之间,进而在第一背面161、第一外侧连续面164和外侧接触部145之间形成有间隙G。
由此,在直线状态下,第一摇臂销160在导板111上,与导向销孔壁面131的大致全周接触,由此在弯曲内侧Si及弯曲外侧So接触,并且在内板112中,通过第一背面161及第一内侧连续面163在相对面142的内侧接触部143,且仅在弯曲内侧Si及弯曲外侧So中的弯曲内侧Si接触,所以在弯曲外侧So通过间隙形成部144形成间隙G。
另外,第一摇臂销160、第二摇臂销170之间的接触部位C在直线状态下,仅位于弯曲内侧Si及弯曲外侧So中的弯曲内侧Si。
如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邻接链节对107弯曲到成为最大弯曲状态时,如图6所示,在导板111中,第一摇臂销160和导向销孔壁面131与直线状态时同样地在全周范围内处于接触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第一摇臂销160在内板112中,与直线状态时同样地处于通过第一背面161及第一内侧连续面163在弯曲内侧Si与内侧接触部143面接触的接触状态,另外,在弯曲外侧So,第一背面161、第一外侧连续面164与间隙形成部144之间的间隙G的径向宽度减小,从而第一摇臂销160处于通过第一背面161及第一外侧连续面164的至少一方(在本实施例中是两个面161、164)与外侧接触部145面接触的接触状态。
由此,在最大弯曲状态下,第一摇臂销160通过第一背面161及一对第一连续面163、164,在弯曲内侧Si及弯曲外侧So分别与相对面142的内侧接触部143及外侧接触部145接触。
另外,接触部位C仅位于弯曲内侧Si及弯曲外侧So中的弯曲外侧So。
间隙G的径向宽度的减小、以及第一背面161、第一外侧连续面164和外侧接触部145之间的接触状态取决于:伴随非导向列106的弯曲在第一滚动面162上相对于第一摇臂销160相对地滚动的第二摇臂销170基于链条张力,在位于弯曲外侧So的接触部位C处,推压第一摇臂销160,由此,使第一摇臂销160发生弹性变形的同时,非导向列106抵抗基于该弹性变形产生的弯曲阻力而发生弯曲。
此外,为便于图示,在图6、图7中,第一摇臂销160的弹性变形被夸张地表示。
而且,导向列105及非导向列106相对地弯曲时产生的第一摇臂销160的弹性变形,在弯曲状态达到最大弯曲状态之前的特定弯曲状态下,通过第一摇臂销160和外侧接触部145接触而结束,从所述特定弯曲状态到最大弯曲状态,第二摇臂销170在不使第一摇臂销160发生使间隙G减小或产生所述弯曲阻力的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在第一摇臂销160的第一滚动面162上滚动。
以下,对如上所述构造的实施例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链长度方向上相邻的导向列105和非导向列106通过摇臂连接销108可弯曲地被连接而成的邻接链节对107,在自由跨段101成为直线状态,并在卷绕部103、104成为弯曲状态。
而且,链条100伴随邻接链节对107反复成为直线状态和弯曲状态的同时行进,从而能够将驱动链轮3、4的动力传递到从动链轮3、4。
邻接链节对107处于直线状态时,第一摇臂销160通过导向销孔壁面131的支承面132~135被保持在滚动限制状态,并且通过内板112的内销孔壁面141的相对面142所具有的间隙形成部144,在第一摇臂销160和相对面142之间形成间隙G。
而且,邻接链节对107处于最大弯曲状态时,第一摇臂销160处于滚动限制状态,并且通过第二摇臂销170基于链条张力推压接触部位C而产生的第一摇臂销160的弹性变形,第一摇臂销160和相对面142在间隙形成部144接触。
由此,当邻接链节对107开始与链轮齿3a、4a啮合,邻接链节对107从直线状态向弯曲状态过渡,并且导向列105及非导向列106相对地弯曲时,第一摇臂销160以伴随向弯曲状态过渡的滚动受到抑制的滚动限制状态被导板111保持,从而导向列105及非导向列106在内销孔140中与间隙G的量相应地受到第一摇臂销160发生弹性变形时产生的弯曲阻力,同时相对地弯曲,由此,导向列105及非导向列106的相对弯曲而产生的导向列105及非导向列106的角动量减小,使得导向列105及非导向列106与链轮齿3a、4a碰撞时的冲击减小,从而能够降低由与链轮齿3a、4a啮合并成为弯曲状态的邻接链节对107和链轮齿3a、4a的碰撞所引起的碰撞音而产生的噪音。
另外,在达到最大弯曲状态的过程中的弯曲状态即特定弯曲状态下,第一摇臂销160和相对面142接触,使第一摇臂销160或导板111的弹性变形结束,从而能够通过间隙形成部144设定第一摇臂销160的弹性变形的程度,由此防止过度地发生所述弹性变形,并能够提高弹性变形的第一摇臂销160的耐久性,进而提高无声链100的耐久性。
第一摇臂销160在直线状态下,在弯曲内侧Si及弯曲外侧So与导板111的各支承面132~135接触,并且仅在弯曲内侧Si与内板112的相对面142接触,同时在弯曲外侧So通过间隙形成部144形成间隙G,在最大弯曲状态下,第一摇臂销160在弯曲内侧Si与相对面142接触,并且在弯曲外侧So,在间隙形成部144的外侧接触部145与相对面142接触。
由此,第一摇臂销160在直线状态及最大弯曲状态下,在弯曲内侧Si及弯曲外侧So,以滚动限制状态被导板111保持,并在弯曲内侧Si被内板112支承,从而能够提高导板111对第一摇臂销160的滚动限制状态的保持稳定性,并且在内板112的弯曲外侧So,能够利用邻接链节对107从直线状态成为最大弯曲状态时的第一摇臂销160、第二摇臂销170的相对滚动而形成用于发生第一摇臂销160的弹性变形的间隙G。
第一摇臂销160、第二摇臂销170之间的接触部位C在直线状态下仅位于弯曲内侧Si,在最大弯曲状态下仅位于弯曲外侧So。
由此,在直线状态下,接触部位C位于弯曲内侧Si,从而能够防止第二摇臂销170通过接触部位C推压第一摇臂销160而使第一摇臂销160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有助于提高第一摇臂销160的耐久性,进而有助于提高链条100的耐久性。
而且,在最大弯曲状态下,接触部位C与间隙G相同,在内板112中位于弯曲外侧So,从而使第一摇臂销160发生弹性变形,能够减小第二摇臂销170通过接触部位C推压第一摇臂销160时的负载,并且能够可靠地发生上述弹性变形。
相对面142的内侧接触部143位于沿径向与保持面相同的位置,并且在直线状态及最大弯曲状态下与第一摇臂销160接触,所以,位于比内侧接触部143更靠外侧方向的位置的外侧接触部145在直线状态下为形成间隙G而位于比背面用支承面132及内侧连续面用支承面134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在最大弯曲状态下与第一摇臂销160接触。
由此,用于形成间隙G的间隙形成部144不设置在第一摇臂销160,而设置在内板112的内销孔壁面141即相对面142上,从而容易确保第一摇臂销160的刚性,进而能够提高第一摇臂销160的耐久性,并且在内板112中,内侧接触部143处于与保持面一起与第一摇臂销160接触的状态,从而作用于第一摇臂销160的负载还被分配到内板112,导板111所承受的负载相应地减少,能够提高导板111的耐久性,由此,能够提高无声链100的耐久性。
以下,关于变更了上述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的实施例,对发生变更的结构进行说明。
弯曲阻力也可以基于在导向销孔壁面131的周边各导板111的弹性变形而产生,来代替基于第一摇臂销160的弹性变形而产生,还可以基于第一摇臂销160及各导板111的各自的弹性变形而产生,该情况下,也发挥与所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在最大弯曲状态下,也可以第一摇臂销160和间隙形成部144不接触(即,间隙形成部144不具有外侧接触部145),并且间隙G的径向宽度比直线状态时减小。
将第一销保持在滚动限制状态的保持面,除了如导板111那样地形成在特定孔壁面的全周以外,也可以由该特定孔壁面的一部分构成。
间隙形成部在所述实施例中作为间隙形成部144被设置在内板112的相对面142上,但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摇臂销160上。
具体来说,第一摇臂销160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在导向销孔130中的第一插入部分和内销孔140中的第二插入部分相互不同,第二插入部分的背面及外侧连续面位于比前述实施例的第一背面161及第一外侧连续面164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由此,在第一摇臂销160上设置间隙形成部。
该情况下,也可以在与相对面142的间隙形成部144之间形成间隙G,在相对面142上未形成间隙形成部144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一摇臂销160的间隙形成部、和位于沿径向与背面用支承面132及外侧连续面用支承面135相同的位置的相对面142之间形成间隙G。
也可以是,第一销是第二摇臂销170,第二销是第一摇臂销160,第一板是第二链节板120,第二板是第一链节板110,特定板是第二链节板120的一对端部链板120A(参照图3)。
在该变形例中,发挥与前述实施例同样的作用效果。该情况下,在作为端部链板120A的特定孔壁面的第二销孔壁面上,形成有用于将第二摇臂销170保持在滚动限制状态的支承面(例如,由从壁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形成),第二销还被插入特定孔中。
而且,也可以组合前述实施例和该变形例,该情况下,在第一摇臂销160和内销孔壁面141之间、及第二摇臂销170和第二销孔壁面之间分别形成与间隙G相当的间隙。
特定板也可以是内板及端部链板以外的第二链节板120。

Claims (4)

1.一种无声链,具有多个第一链节、多个第二链节和分别沿链长度方向交替地连接各所述第一链节及各所述第二链节的多个摇臂连接销,在所述无声链中,在链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链节及所述第二链节、即邻接链节对,通过被插入构成所述第一链节的多个第一板的各第一孔和构成所述第二链节的多个第二板的各第二孔中的所述摇臂连接销可弯曲地进行连接,在卷绕在链轮上行进的状态下,所述邻接链节对成为直线状相连的直线状态和在与所述链轮的链轮齿啮合时相对弯曲的弯曲状态,所述无声链的特征在于,
从侧面观察时,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以穿过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的各孔中心线的中心节线为界,被分成分别位于弯曲内侧及弯曲外侧的二部分,
所述各第一链节的所述第一板被分成一个以上特定板和所述特定板以外的一个以上非特定板,
所述第一孔是所述特定板的特定孔或所述非特定板的非特定孔,
所述摇臂连接销由第一销和第二销构成,所述第一销被插入所述特定孔、所述非特定孔及所述第二孔中,所述第二销被插入所述非特定孔及所述第二孔中,并且在接触部位与所述第一销接触,
形成所述特定孔的特定孔壁面具有保持面,该保持面通过与所述第一销的接触将所述第一销保持在滚动限制状态,即所述第一销在所述特定孔内的滚动受到抑制,
形成所述非特定孔的非特定孔壁面具有沿径向与所述第一销相对的相对面,
在所述直线状态下,所述第一销处于所述滚动限制状态,并且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销及所述相对面的至少一方上的间隙形成部,在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相对部之间形成径向的间隙,
在所述弯曲状态下的弯曲量成为最大的最大弯曲状态下,所述第一销处于所述滚动限制状态,并且伴随所述邻接链节对的弯曲,所述第二销相对于所述第一销相对滚动并推压所述接触部位,使所述第一销或所述特定板发生弹性变形,通过该弹性变形,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相对面在所述间隙形成部接触,或者与所述直线状态时相比,所述间隙的径向宽度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在所述直线状态下,在所述弯曲内侧及所述弯曲外侧与所述保持面接触,并且仅在所述弯曲内侧与所述相对面接触,同时在所述弯曲外侧通过所述间隙形成部形成所述间隙;所述第一销在所述最大弯曲状态下,在所述弯曲内侧与所述相对面接触,同时在所述弯曲外侧并在所述间隙形成部与所述相对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位在所述直线状态下仅位于所述弯曲内侧,在所述最大弯曲状态下仅位于所述弯曲外侧。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声链,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对面具有内侧接触部及所述间隙形成部,
所述间隙形成部具有位于比所述内侧接触部更靠外侧方向的位置的外侧接触部,
所述内侧接触部位于沿径向与所述保持面相同的位置,并且在所述直线状态及所述最大弯曲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销接触,
所述外侧接触部在所述直线状态下为形成所述间隙而位于比所述保持面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在所述最大弯曲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销接触。
CN201310104887.4A 2012-03-30 2013-03-28 无声链 Active CN1033630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9992 2012-03-30
JP2012079992A JP5611262B2 (ja) 2012-03-30 2012-03-30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3023A true CN103363023A (zh) 2013-10-23
CN103363023B CN103363023B (zh) 2016-08-31

Family

ID=49154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4887.4A Active CN103363023B (zh) 2012-03-30 2013-03-28 无声链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98759B2 (zh)
JP (1) JP5611262B2 (zh)
CN (1) CN103363023B (zh)
DE (1) DE102013205479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0800A (zh) * 2014-08-06 2016-03-02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无声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03699B2 (ja) * 2013-05-07 2017-03-29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チェーン
JP2016038005A (ja) * 2014-08-06 2016-03-22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JP6374727B2 (ja) * 2014-08-06 2018-08-15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DE102019104177A1 (de) * 2019-02-19 2020-08-20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CVT-Laschenkette mit geschickter Anlage zwischen Druckstück und Lasch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43500A (en) * 1923-06-18 1930-01-14 Whitney Mfg Co Chain
US3213699A (en) * 1963-12-16 1965-10-26 Morse Chain Co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US5651746A (en) * 1994-08-29 1997-07-29 Borg-Warner Automotive, K.K.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US6277046B1 (en) * 1999-03-03 2001-08-21 Tsubakimoto Chain Co. Silent chain
US6387003B2 (en) * 1999-12-16 2002-05-14 Tsubakimoto Chain Co. Chain with improved rocker pin joint structure
US6589127B1 (en) * 1999-11-12 2003-07-08 Tsubakimoto Chain Co. Silent chain with rocker joint pins
CN101069032A (zh) * 2004-12-02 2007-11-07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用于尤其是车辆传动的平环链
US20080020884A1 (en) * 2006-07-13 2008-01-24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Plate-link chain for a motor vehicle drive system
CN101341353A (zh) * 2005-12-21 2009-01-07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尤其是用于车辆驱动装置的平环链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0656A (en) * 1974-02-07 1977-03-08 Borg-Warner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drive
US5372554A (en) 1992-08-31 1994-12-13 Borg-Warner Automotive K.K. Rocker joint chain with crescent shaped apertures
JP3469921B2 (ja) 1992-08-31 2003-11-25 ボルグワーナー・モールステック・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用チエーン
JPH06229443A (ja) * 1993-01-29 1994-08-16 Toyota Motor Corp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JP4059568B2 (ja) * 1998-06-22 2008-03-12 ボルグワーナー・モールステック・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US7048665B2 (en) * 1999-04-28 2006-05-23 Borgwarner Inc.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having links with lateral spacing elements
JP3091456B1 (ja) * 1999-08-02 2000-09-25 株式会社椿本チエイン 耐摩耗性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43500A (en) * 1923-06-18 1930-01-14 Whitney Mfg Co Chain
US3213699A (en) * 1963-12-16 1965-10-26 Morse Chain Co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US5651746A (en) * 1994-08-29 1997-07-29 Borg-Warner Automotive, K.K.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US5651746B1 (en) * 1994-08-29 2000-01-04 Borg Warner Automotive Kk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US6277046B1 (en) * 1999-03-03 2001-08-21 Tsubakimoto Chain Co. Silent chain
US6589127B1 (en) * 1999-11-12 2003-07-08 Tsubakimoto Chain Co. Silent chain with rocker joint pins
US6387003B2 (en) * 1999-12-16 2002-05-14 Tsubakimoto Chain Co. Chain with improved rocker pin joint structure
CN101069032A (zh) * 2004-12-02 2007-11-07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用于尤其是车辆传动的平环链
CN101341353A (zh) * 2005-12-21 2009-01-07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尤其是用于车辆驱动装置的平环链
US20080020884A1 (en) * 2006-07-13 2008-01-24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Plate-link chain for a motor vehicle drive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0800A (zh) * 2014-08-06 2016-03-02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无声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3205479A1 (de) 2013-10-02
JP2013210035A (ja) 2013-10-10
JP5611262B2 (ja) 2014-10-22
CN103363023B (zh) 2016-08-31
US8998759B2 (en) 2015-04-07
DE102013205479B4 (de) 2020-03-26
US20130260934A1 (en) 201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3023A (zh) 无声链
CN102817964A (zh) 传动链条
US8696502B2 (en) Chai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N101331345B (zh) 具有改进的噪音的高强度和刚度的无声链
US8920272B2 (en) Guide plate and chain
KR20100032308A (ko) 사일런트 체인
CN102022476B (zh) 无声链
CN102979853B (zh) 无声链
CN101725669A (zh) 链条
JPWO2005085673A1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6103699B2 (ja) チェーン
CN202176669U (zh) 高联接牢固度的齿形链
JP2010196770A (ja) 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JP4762294B2 (ja) ブシュ付きサイレントチェーン
CN101487514A (zh) 无声链
EP1574747A2 (en) A chain
CN102619928A (zh) 一种新型变节距齿形链
CN103307205B (zh) 链传动装置
US20070161446A1 (en) Plate-link chain
CN202646538U (zh) 传动链条
CN202531249U (zh) 发动机正时用变节距齿形链传动系统
JP2005299755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伝達装置
JP2011027222A (ja) チェーン
US20050159261A1 (en) Chain
JP5622764B2 (ja) チェーン、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