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2588B - 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62588B CN103362588B CN201310096197.9A CN201310096197A CN103362588B CN 103362588 B CN103362588 B CN 103362588B CN 201310096197 A CN201310096197 A CN 201310096197A CN 103362588 B CN103362588 B CN 1033625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rk plug
- camshaft
- axis
- stud bolt
- clo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Ignition Installation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可变气门传动装置的致动器和火花塞安装在气缸盖的同一外侧壁上,火花塞的拆装作业也不会受到影响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火花塞的维护的内燃机。火花塞(13)以其前端部面向燃烧室且从气缸轴线方向(图的表背方向)观察时火花塞(13)的轴线(13a)不与螺线管致动器(21)重叠的方式相对于凸轮轴(22)的轴线(22a)倾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下述的内燃机,该内燃机具备能够将一对摇臂通过连结销来连结或解除连结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该可变气门传动装置中包含的致动器和火花塞安装在同一气缸外侧壁上。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述的内燃机,该内燃机具备能够将两个吸气侧摇臂通过连结销连结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在构成该可变气门传动装置的致动器所安装的气缸盖的外侧壁还安装有火花塞(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02625号公报
若像专利文献1那样致动器和火花塞安装在气缸盖的同一外侧壁上,则在利用工具来拆装花塞时,工具与致动器的距离变近,火花塞的拆装作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可变气门传动装置的致动器和火花塞安装在气缸盖的同一外侧壁上,火花塞的拆装作业也不会受影响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火花塞的维护的内燃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内燃机在气缸盖10上设有摇臂25、27、32,所述摇臂25、27、32通过与凸轮轴22上的凸轮22c、22d、22e滑动而能够进行摆动,从而对阀26、28、33进行开闭,连结销54移动自如地收纳于销孔58a、61a中,所述销孔58a、61a形成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摇臂25、27上,在所述气缸盖10的外侧壁11a上设有火花塞13和致动器21,所述致动器21用于使所述连结销54在两个所述摇臂25、27的销孔58a、61a之间进退而将两个所述摇臂25、27连结或解除两个所述摇臂25、27的连结,所述内燃机的特征在于,所述火花塞13以其前端部面向燃烧室35且从气缸轴线15方向观察时所述火花塞13的轴线13a不与所述致动器21重叠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凸轮轴22的轴线22a倾斜。根据该结构,在火花塞拆装时,致动器不位于工具的插入路径上,因此火花塞的拆装作业变得容易,能够提高维护性。另外,能够适用大型的致动器。
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致动器21具备配置在所述凸轮轴22的一端侧且用于驱动所述连结销54的柱塞52,该柱塞52的轴线52a与所述凸轮轴22的轴线22a平行地配置,在从所述凸轮轴22的轴线22a方向观察时所述火花塞13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凸轮轴22与所述致动器21相反的一侧。根据该结构,在火花塞拆装时,致动器不位于工具的插入路径上,因此火花塞的拆装作业变得容易,能够提高维护性。另外,能够适用大型的致动器。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构成为,在从气缸轴线15方向观察时,将所述气缸盖10与气缸体20侧紧固连结的双头螺栓16A~16D在所述凸轮轴22的两侧且大致沿着所述凸轮轴22各配置两根,在与所述气缸盖10的外侧壁11a接近的两根所述双头螺栓16A、16C之间配置有所述火花塞13、被所述致动器21的柱塞52按压的推杆53。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双头螺栓之间紧凑地配置火花塞和推杆。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火花塞13配置在与所述外侧壁11a接近的两根所述双头螺栓16A、16C中的一方的附近,并且从气缸轴线15方向观察时,所述火花塞13的轴线13a与由所述双头螺栓16A~16D形成的四边形18的一个对角线18a大致平行地配置。根据该结构,在从气缸轴线方向观察时,能够使火花塞离开致动器配置且将火花塞前端朝向燃烧室的中心部配置。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阀为两个吸气阀26、28和一个排气阀33,所述排气阀33配置在接近所述火花塞13的所述双头螺栓16A与相对于该双头螺栓16A沿着所述凸轮轴22的轴线22a排列配置的所述双头螺栓16B之间,且沿着所述凸轮轴22的轴线22a排列配置的所述双头螺栓16B与在所述凸轮轴22的另一端侧的气缸盖10上为了使正时链条24穿过而设置的开口11t接近配置,并且,所述排气阀33相对于接近所述火花塞13的所述双头螺栓16A更靠向接近所述开口11t配置的双头螺栓16B。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火花塞不与排气阀发生干涉且使火花塞前端更接近燃烧室中心部配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火花塞以其前端部面向燃烧室且从气缸轴线方向观察时火花塞的轴线不与致动器重叠的方式相对于凸轮轴的轴线倾斜,因此在火花塞拆装时,致动器不位于工具的插入路径上,因此火花塞的拆装作业变得容易,能够提高维护性。另外,能够适用大型的致动器。
另外,致动器具备在凸轮轴的一端侧配置且用于驱动连结销的柱塞,该柱塞的轴线与凸轮轴的轴线平行地配置,火花塞从凸轮轴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设置在相对于凸轮轴与致动器相反的一侧,因此在火花塞拆装时,致动器不位于工具的插入路径上,因此火花塞的拆装作业变得容易,能够提高维护性。另外,能够适用大型的致动器。
另外,将气缸盖与气缸体侧紧固连结的双头螺栓从气缸轴线方向观察时在凸轮轴的两侧且大致沿着凸轮轴各配置两根,在与气缸盖的外侧壁接近的两根双头螺栓之间配置有火花塞、被致动器的柱塞按压的推杆,因此能够在双头螺栓之间紧凑地配置火花塞和推杆。
另外,火花塞配置在与外侧壁接近的两根双头螺栓中的一方的附近。并且从气缸轴线方向观察时,火花塞的轴线与由双头螺栓形成的四边形的一个对角线大致平行地配置,因此从气缸轴线方向观察时,能够使火花塞离开致动器配置且将火花塞前端朝向燃烧室的中心部配置。
另外,阀为两个吸气阀和一个排气阀,排气阀设置在接近火花塞的双头螺栓与相对于该双头螺栓沿着凸轮轴的轴线排列且与在凸轮轴的另一端侧的气缸盖上为了使正时链条穿过而设置的开口接近配置的双头螺栓之间,且该排气阀相对于接近火花塞的双头螺栓更偏向接近开口配置的双头螺栓来配置,因此能够使火花塞不与排气阀发生干涉,且将火花塞前端更接近燃烧室中心部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内燃机的气缸盖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气缸盖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火花塞的配置的燃烧室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吸气侧休止机构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 气缸盖
11a 外侧壁
11t 正时链条用开口
12 可变气门传动装置
13 火花塞
13a 轴线
15 气缸轴线
16A~16D 双头螺栓
18 四边形
18a 对角线
20 气缸体
21 螺线管致动器(致动器)
22 凸轮轴
22a 轴线
22c、22d 吸气凸轮(凸轮)
22e 排气凸轮(凸轮)
24 正时链条
25 第一吸气摇臂(摇臂)
26 吸气阀(阀)
27 第二吸气摇臂(摇臂)
28 吸气阀(阀)
32 排气摇臂(摇臂)
33 排气阀(阀)
35 燃烧室
52 柱塞
52a 轴线
53 推杆
54 连结销
58a 销孔
61a 销孔
100 内燃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内燃机100的气缸盖10的侧视图。
构成内燃机100的气缸盖10具备气缸盖主体11、安装在该气缸盖主体11上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12、安装在气缸盖主体11的跟前侧的外侧壁11a上的火花塞13。需要说明的是,符号13a表示火花塞13的轴线,21表示在外侧壁11a的上部安装的螺线管致动器,符号22表示凸轮轴,螺线管致动器21及凸轮轴22为可变气门传动装置12所包含的部件。
内燃机100为搭载于车辆、工业机械等中的动力源,主要具备曲轴箱、由曲轴箱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曲轴、安装在曲轴箱上的气缸体20、能够移动地插入气缸体20内的活塞、连结曲轴与活塞的连杆、安装在气缸体上的气缸盖10、覆盖气缸盖10的端部开口的气缸盖罩。
气缸盖主体11具备安装在气缸体20上的下端面11c、供气缸盖罩(未图示)安装的上端面11d、供吸气装置(未图示)安装的吸气连接口11e、供排气装置(未图示)安装的排气连接口11f。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将气缸盖10的排气连接口11f所设置这一侧(图中的右侧)作为内燃机100的前部,用箭头FR来表示内燃机100的前方(下同)。需要说明的是,符号11h表示开设在吸气连接口11e处的吸气通道,11j表示开设在排气连接口11f处的排气通道,11w表示设置在气缸盖主体11的外侧壁11a上的多个散热片,14表示将螺线管致动器21固定在气缸盖主体11的外侧壁11a上的螺栓,15表示通过以使活塞能够移动地插入的方式形成在气缸体20上的气缸孔的中心,且与下端面11c正交的气缸轴线,22a(用黑点表示)表示沿着纸面的表背方向延伸的凸轮轴22的轴线。
火花塞13的前端部(下端部)以面向设置在气缸盖主体11的下端面11c侧的燃烧室(未图示)内的方式安装在气缸盖主体11上,在侧视观察下,即从凸轮轴22的轴线22a延伸的方向观察时,火花塞13设置在相对于凸轮轴22而与螺线管致动器21相反的一侧,进而以相对于气缸轴线15上端侧比下端侧(燃烧室侧)更靠前方的方式倾斜。
图2是表示气缸盖10的俯视图,是从气缸轴线15(参照图1)延伸的方向(气缸轴线方向)观察到的图。
气缸盖10通过一端埋入气缸体20(参照图1)中的四根双头螺栓16A~16D及四个螺母17紧固连结在气缸体20的上端面。
双头螺栓16A、16B比凸轮轴22靠前侧且大致沿着凸轮轴22的轴线22a配置,双头螺栓16C、16D比凸轮轴22靠后侧且大致沿着凸轮轴22的轴线22a配置,另外,双头螺栓16A和双头螺栓16C、双头螺栓16B和双头螺栓16D分别设置于在凸轮轴22的长度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处,这四根双头螺栓16A~16D配置在四边形18的各顶点。
火花塞13配置于在气缸盖主体11的外侧壁11a侧配置的双头螺栓16A、16C中的一方的双头螺栓16A的附近,在双头螺栓16A、16C之间配置有火花塞13、被螺线管致动器21的柱塞52按压的推杆53。需要说明的是,符号11m、11n、11p、11q表示供双头螺栓16A~16D穿过的凸台部,18a表示四边形18的一个对角线。
火花塞13的轴线13a以大致沿着对角线18a的方式相对于凸轮轴22的轴线22a倾斜配置。因而,在利用工具拆装火花塞13时,能够确保工具与螺线管致动器21的距离,使火花塞13的拆装作业无障碍地进行。
气缸盖主体11的上端面11d为在气缸盖主体11的轮廓的内侧形成的环状的部分,在该上端面11d一体地设有供双头螺栓16A、16B穿过的凸台部11m、11n的上表面。
在与气缸盖主体11的外侧壁11a对置的外侧壁11s这一侧配置有凸轮链轮23,该凸轮链轮23安装在凸轮轴22的端部,并且供架在凸轮链轮23上的正时链条24穿过的正时链条用开口11t开设在气缸盖主体11上。
可变气门传动装置12具备:凸轮轴22;在形成于该凸轮轴22上的吸气凸轮22c的作用下进行摆动的第一吸气摇臂25;通过该第一吸气摇臂25来开闭的吸气阀26;在形成于凸轮轴22上的吸气凸轮22d的作用下进行摆动的第二吸气摇臂27;通过该第二吸气摇臂27来开闭的吸气阀28;为了将上述的第一吸气摇臂25及第二吸气摇臂27支承为摆动自如而安装在气缸盖主体11上的吸气侧摇臂轴31;被形成在凸轮轴22上的排气凸轮22e驱动的排气摇臂32;通过该排气摇臂32来开闭的排气阀33;为了将排气摇臂32支承为摆动自如而安装在气缸盖主体11上的排气侧摇臂轴34;对第二吸气摇臂27的摆动量进行切换来将第二吸气摇臂27的提升量切换为大和小的提升量切换机构36。
第一吸气摇臂25在一端部具备辊37A,通过该辊37A在与凸轮轴22的吸气凸轮22c接触的同时进行旋转,从而第一吸气摇臂25在进行摆动运动的同时利用另一端部使吸气阀26开闭。第二吸气摇臂27在一端部具备辊37B,通过该辊37B在与凸轮轴22的吸气凸轮22d接触的同时进行旋转,由此第二吸气摇臂27在进行摆动运动的同时利用另一端部使吸气阀28以比吸气阀26小的提升量开闭。
排气摇臂32配置在双头螺栓16A、16B之间,且比双头螺栓16A靠双头螺栓16B配置,在排气摇臂32的一端部具备辊39,通过该辊39在与凸轮轴22的排气凸轮22e接触的同时进行旋转,由此排气摇臂32在进行摆动运动的同时利用另一端部使排气阀33开闭。
图3是表示火花塞13的配置的燃烧室的说明图,是从气缸盖主体11的下端面11c侧观察的图。
通过形成在气缸体20(参照图1)上的气缸孔的内周面、能够移动地插入该气缸孔内的活塞的顶面、在气缸盖10的气缸盖主体11的下端面11c上形成的燃烧室壁11v来形成燃烧室35。
在燃烧室壁11v上配置有对吸气通道11h(参照图1)的燃烧室侧开口进行开闭的吸气阀26、28、对排气通道11j(参照图1)的燃烧室侧开口进行开闭的排气阀33。吸气阀26、28各自的伞部26a、28a以沿着凸轮轴22(参照图2)的轴线22a的方式接近排列,排气阀33的伞部33a以比吸气阀26、28的伞部26a、28a的外径大的外径配置在相对于凸轮轴22的轴线22a与吸气阀26、28的伞部26a、28a相反的一侧。另外,在将穿过两个伞部26a、28a之间且与凸轮轴22的轴线22a正交的直线设为中央线38,且将通过伞部33a的中心且与轴线22a正交的直线设为中心线33c时,伞部33a的中心线33c在相对于中央线38与火花塞13相反的一侧偏置配置。图中的δ表示中心线33c相对于中央线38的偏置量。
火花塞13具备:与气缸盖主体11螺纹结合的壳体41;配置在该壳体41内的绝缘子42;在该绝缘子42的前端部设置的中心电极43;以与该中心电极43对置的方式从壳体41的前端部弯曲地延伸的接地电极41a,配置有中心电极43及接地电极41a的火花塞13的前端部朝向燃烧室的中央部。火花塞13的轴线13a向燃烧室的中央部延伸,在仰视观察下,轴线13a相对于凸轮轴22的轴线22a倾斜角度θ。
如上所述,通过将排气阀33的伞部33a在凸轮轴22的轴线22a的方向上偏靠吸气阀28的伞部28a配置,并且使火花塞13的轴线13a相对于凸轮轴22的轴线22a倾斜,由此能够防止火花塞13与排气阀33的干涉,同时使火花塞13的前端更接近燃烧室的中央部。
图4是表示提升量切换机构36的说明图。
提升量切换机构36包括:安装在气缸盖主体11的外侧壁11a上的螺线管致动器21;由外侧壁11a支承为移动自如,且与螺线管致动器21所具备的柱塞52的前端抵接的推杆53;移动自如地插入第一吸气摇臂25内,且与推杆53的前端抵接的连结销54;与该连结销54邻接,且移动自动地插入第二吸气摇臂27内的截面コ形状的按压片56;产生将该按压片56紧压到连结销54上的按压力的压缩螺旋弹簧57;为了将连结销54收纳成移动自如而设置在第一吸气摇臂25内的气缸体58;为了将按压片56收纳成移动自如而设置在第二吸气摇臂27内的气缸体61;对螺线管致动器21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未图示)。
螺线管致动器21通过对内置的线圈通电而在线圈的周围产生磁场,一体地设置在可动铁芯上的柱塞52沿其轴向(第一吸气摇臂25侧)移动。
柱塞52配置在凸轮轴22的一端侧,柱塞52的轴线52a与凸轮轴22的轴线22a平行配置。
推杆53为移动自如地插入在外侧壁11a上开设的杆插通孔(未图示)中的构件,包括笔直地形成的杆部53a;比该杆部53a大径且以与连结销54的端面抵接的方式一体地设置在杆部53a的端部上的按压部53b。当将推杆53的轴线设为53d时,轴线53d配置在柱塞52的轴线52a的延长线上。
就第一吸气摇臂25来说,在侧面上开设的臂孔部25a中压入筒状的气缸体58,连结销54移动自如地插入在该气缸体58上设置的销孔58a中。
连结销54包括:插入气缸体58内的大径部54a;一体地形成在该大径部54a的端部,贯通气缸体58的底壁58b而向推杆53侧延伸的小径部54b。连结销54的轴线54c相对于推杆53的轴线53d向凸轮轴22侧偏置配置。
就第二吸气摇臂27来说,在侧面上开设的臂孔部27a中压入筒状的气缸体61,截面コ形状的按压片56移动自如地插入在该气缸体61上设置的销孔61a内,在该按压片56的底壁56a与气缸体61的底壁61b之间设有压缩螺旋弹簧57。利用压缩螺旋弹簧57的弹力将按压片56的端面56b紧压到连结销54的前端面54d。
在图4中,例如在内燃机位于高负载区域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使螺线管致动器21处于被通电的状态,螺线管致动器21的柱塞52移动而将推杆53沿轴向紧压。其结果是,推杆53向第一吸气摇臂25侧移动,连结销54克服压缩螺旋弹簧57的弹力将按压片56压出,而从第一吸气摇臂25的气缸体58进入到第二吸气摇臂27的气缸体61内。由此,在第一吸气摇臂25上一体地连结第二吸气摇臂27,第二吸气摇臂27与第一吸气摇臂25一起摆动,两个吸气阀26、28(参照图3)进行开闭。此时,吸气阀28的提升量和吸气阀26的提升量相同。
另外,例如在内燃机位于低负载区域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部使螺线管致动器21不被通电,螺线管致动器21的柱塞52后退。其结果是,在压缩螺旋弹簧57的弹力的作用下按压片56、连结销54及推杆53向螺线管致动器21侧移动。由此,连结销54的前端面54d及按压片56的端面56b、第一吸气摇臂25与第二吸气摇臂27的对合面63(详细而言,第一吸气摇臂25的侧面25d与第二吸气摇臂27的侧面27d的对合面63)成为同一面,第一吸气摇臂25与第二吸气摇臂27的连结被解除,因此第一吸气摇臂25与第二吸气摇臂27独立而继续摆动,第二吸气摇臂27的摆动变小,吸气阀28的提升量变得比吸气阀26的提升量小。这样,第一吸气摇臂25始终摆动,第二吸气摇臂27的摆动量由提升量切换机构36切换为大和小,随之吸气阀28的提升量被切换为大和小。
如上述的图1~图4所示,所述内燃机100中,在气缸盖10上设有作为凸轮轴22上的凸轮的吸气凸轮22c、22d、通过与排气凸轮22e滑动而能够摆动的作为阀的吸气阀26、28、对排气阀33进行开闭的作为摇臂的第一吸气摇臂25、第二吸气摇臂27及排气摇臂32,连结销54移动自如地收纳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吸气摇臂25及第二吸气摇臂27上形成的销孔58a、61a中,在气缸盖10的外侧壁11a上设有火花塞13、用于使连结销54在第一吸气摇臂25及第二吸气摇臂27的销孔58a、61a之间进退而将第一吸气摇臂25及第二吸气摇臂27连结或解除连结的作为致动器的螺线管致动器21,其中,火花塞13以其前端部面向燃烧室35且从气缸轴线15延伸的方向(气缸轴线方向)观察时火花塞13的轴线13a与螺线管致动器21不重叠的方式相对于凸轮轴22的轴线22a倾斜。根据该结构,在拆装火花塞13时,螺线管致动器21不位于工具的插入路径上,因此火花塞13的拆装作业变得容易,能够提高维护性。另外,能够适用大型的螺线管致动器。
另外,如图1及图4所示,螺线管致动器21具备配置在凸轮轴22的一端侧且用于驱动连结销54的柱塞52,该柱塞52的轴线52a与凸轮轴22的轴线22a平行地配置,火花塞13从凸轮轴22的轴线22a延伸的方向(轴线方向)观察时设置在相对于凸轮轴22与螺线管致动器21相反的一侧,因此在拆装火花塞13,螺线管致动器21不位于工具的插入路径上,因此火花塞13的拆装作业变得容易,能够提高维护性。另外,能够适用大型的致动器。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将气缸盖10与气缸体20侧紧固连结的双头螺栓16A~16D从气缸轴线方向观察时在凸轮轴22的两侧且大致沿着凸轮轴22各配置两根,在与气缸盖10的外侧壁11a接近的两根双头螺栓16A、16C之间配置有火花塞13、被螺线管致动器21的柱塞52按压的推杆53,因此能够在双头螺栓16A、16C之间紧凑地配置火花塞13和推杆53。
另外,如图2所示,火花塞13配置在与外侧壁11a接近的两根双头螺栓16A、16C中的一方的附近,并且在从气缸轴线方向观察时,火花塞13的轴线13a与由双头螺栓16A~16D形成的四边形18的一个对角线18a大致平行地配置,因此能够使火花塞13离开螺线管致动器21配置且将火花塞13的前端朝向燃烧室35(参照图3)的中心部配置。
另外,阀为两个吸气阀26、28和一个排气阀33,排气阀33配置在双头螺栓16A与双头螺栓16B之间,其中所述双头螺栓16A接近火花塞13,所述双头螺栓16B相对于该双头螺栓16A沿着凸轮轴22的轴线22a排列,且接近在凸轮轴22的另一端侧的气缸盖10(详细而言为气缸盖主体11)上为了使正时链条24穿过而设置的作为开口而配置的正时链条用开口11t,且排气阀33相对于接近火花塞13的双头螺栓16A而言更偏靠接近正时链条用开口11t配置的双头螺栓16B来配置,因此能够使火花塞13不与排气阀33发生干涉,且将火花塞13的前端更接近燃烧室35(参照图3)的中心部而配置。
上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表示本发明的一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地进行变形及应用。
而且,本发明除了能够适用于车辆、工业机械的内燃机以外,还可以适用于发电机等通用机械的内燃机。
Claims (6)
1.一种内燃机,在气缸盖(10)上设有摇臂(25、27、32),所述摇臂(25、27、32)通过与凸轮轴(22)上的凸轮(22c、22d、22e)滑动而能够进行摆动,从而对阀(26、28、33)进行开闭,连结销(54)移动自如地收纳于销孔(58a、61a)中,所述销孔(58a、61a)形成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摇臂(25、27)上,在所述气缸盖(10)的外侧壁(11a)上设有火花塞(13)和致动器(21),所述致动器(21)用于使所述连结销(54)在两个所述摇臂(25、27)的销孔(58a、61a)之间进退而将两个所述摇臂(25、27)连结或解除两个所述摇臂(25、27)的连结,所述内燃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火花塞(13)以其前端部面向燃烧室(35)且所述火花塞(13)的轴线(13a)与所述致动器(21)在垂直于气缸轴线(15)的某一假想平面上的投影不重叠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凸轮轴(22)的轴线(22a)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21)具备配置在所述凸轮轴(22)的一端侧且用于驱动所述连结销(54)的柱塞(52),该柱塞(52)的轴线(52a)与所述凸轮轴(22)的轴线(22a)平行地配置,在从所述凸轮轴(22)的轴线(22a)方向观察时所述火花塞(13)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凸轮轴(22)与所述致动器(21)相反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在从气缸轴线(15)方向观察时,将所述气缸盖(10)与气缸体(20)侧紧固连结的双头螺栓(16A~16D)在所述凸轮轴(22)的两侧且大致沿着所述凸轮轴(22)各配置两根,在与所述气缸盖(10)的外侧壁(11a)接近的两根所述双头螺栓(16A、16C)之间配置有所述火花塞(13)、被所述致动器(21)的柱塞(52)按压的推杆(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花塞(13)配置在与所述外侧壁(11a)接近的两根所述双头螺栓(16A、16C)中的一方的附近,并且从气缸轴线(15)方向观察时,所述火花塞(13)的轴线(13a)与由所述双头螺栓(16A~16D)形成的四边形(18)的一个对角线(18a)大致平行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为两个吸气阀(26、28)和一个排气阀(33),所述排气阀(33)配置在接近所述火花塞(13)的所述双头螺栓(16A)与相对于该双头螺栓(16A)沿着所述凸轮轴(22)的轴线(22a)排列配置的所述双头螺栓(16B)之间,且沿着所述凸轮轴(22)的轴线(22a)排列配置的所述双头螺栓(16B)与在所述凸轮轴(22)的另一端侧的气缸盖(10)上为了使正时链条(24)穿过而设置的开口(11t)接近配置,并且,所述排气阀(33)相对于接近所述火花塞(13)的所述双头螺栓(16A)更靠向接近所述开口(11t)配置的双头螺栓(16B)。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为两个吸气阀(26、28)和一个排气阀(33),所述排气阀(33)配置在接近所述火花塞(13)的所述双头螺栓(16A)与相对于该双头螺栓(16A)沿着所述凸轮轴(22)的轴线(22a)排列配置的所述双头螺栓(16B)之间,且沿着所述凸轮轴(22)的轴线(22a)排列配置的所述双头螺栓(16B)与在所述凸轮轴(22)的另一端侧的气缸盖(10)上为了使正时链条(24)穿过而设置的开口(11t)接近配置,并且,所述排气阀(33)相对于接近所述火花塞(13)的所述双头螺栓(16A)更靠向接近所述开口(11t)配置的双头螺栓(16B)。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82544 | 2012-03-30 | ||
JP2012082544A JP5916484B2 (ja) | 2012-03-30 | 2012-03-30 | 内燃機関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62588A CN103362588A (zh) | 2013-10-23 |
CN103362588B true CN103362588B (zh) | 2015-10-28 |
Family
ID=49364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9619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2588B (zh) | 2012-03-30 | 2013-03-25 | 内燃机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916484B2 (zh) |
CN (1) | CN103362588B (zh) |
AR (1) | AR090542A1 (zh) |
BR (1) | BR102013008693A2 (zh) |
CO (1) | CO7070229A1 (zh) |
PE (1) | PE2014108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543132B1 (ko) * | 2013-12-30 | 2015-08-07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가변 밸브 타이밍을 적용한 3밸브 가솔린 직분사 엔진 시스템 |
EP3704357A1 (en) | 2017-11-03 | 2020-09-09 | Indian Motorcycle International, LLC | Variable valve timing system for an engine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93782A (zh) * | 2002-09-27 | 2004-05-0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四冲程直喷发动机 |
CN102296999A (zh) * | 2010-06-23 | 2011-12-2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内燃机的可变动阀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59130B2 (ja) * | 2005-07-29 | 2010-04-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可変動弁装置を備える内燃機関 |
JP2009215951A (ja) * | 2008-03-10 | 2009-09-24 | Nissan Motor Co Ltd | 筒内直接噴射式内燃機関 |
JP2011202625A (ja) * | 2010-03-26 | 2011-10-13 | Honda Motor Co Ltd | エンジンにおけるデコンプ装置の配置構造 |
-
2012
- 2012-03-30 JP JP2012082544A patent/JP5916484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3-20 BR BRBR102013008693-2A patent/BR102013008693A2/pt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13-03-21 CO CO13056770A patent/CO7070229A1/es unknown
- 2013-03-25 CN CN201310096197.9A patent/CN10336258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3-26 PE PE2013000645A patent/PE20141080A1/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3-27 AR ARP130101027 patent/AR090542A1/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93782A (zh) * | 2002-09-27 | 2004-05-0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四冲程直喷发动机 |
CN102296999A (zh) * | 2010-06-23 | 2011-12-2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内燃机的可变动阀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62588A (zh) | 2013-10-23 |
CO7070229A1 (es) | 2014-09-30 |
BR102013008693A2 (pt) | 2015-06-23 |
JP2013209971A (ja) | 2013-10-10 |
PE20141080A1 (es) | 2014-09-12 |
AR090542A1 (es) | 2014-11-19 |
JP5916484B2 (ja) | 2016-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96999B (zh) | 内燃机的可变动阀装置 | |
CN101713311B (zh) | 发动机的可变动阀装置 | |
CN102016244A (zh) | 内燃机的气门系统 | |
CN101113680A (zh) | 内燃机的可变气门系统 | |
JP2008045434A (ja) | 可変動弁装置を備えた内燃機関 | |
JP5455838B2 (ja) | 可変動弁機構 | |
CN103362588B (zh) | 内燃机 | |
CN103670576B (zh) | 可变气门装置 | |
US8042501B2 (en) | Continuously variable valve lift apparatus | |
EP2821602B1 (en) | Engine | |
EP2821601B1 (en) | Engine | |
CN104251164B (zh) | 发动机 | |
KR101274237B1 (ko) | 가변 태핏 및 이를 포함한 가변 밸브 리프트 장치 | |
US7866251B2 (en) | Power plant | |
US10677112B2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JP2011208577A (ja) | エンジンの可変動弁装置 | |
CN104141519A (zh) | 一种可变冲程发动机配气切换机构 | |
JP6183246B2 (ja) | 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 |
JP2006220121A (ja) |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 |
CN201193543Y (zh) | 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 | |
JP4566071B2 (ja) | 内燃機関 | |
US20050145212A1 (en) | Intake and exhaust system for engine | |
EP2187052A1 (en) | Power machine | |
JP4312137B2 (ja) | バルブ特性可変装置付き動弁機構 | |
KR101448737B1 (ko) | 밸브 리프트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