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6300A - 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 - Google Patents

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6300A
CN103356300A CN2013101104018A CN201310110401A CN103356300A CN 103356300 A CN103356300 A CN 103356300A CN 2013101104018 A CN2013101104018 A CN 2013101104018A CN 201310110401 A CN201310110401 A CN 201310110401A CN 103356300 A CN103356300 A CN 103356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hole
inwall
elongation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04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6300B (zh
Inventor
丸森英史
蒲原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G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C Corp filed Critical G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56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6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6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63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9/00Impression cups, i.e. impression trays; Impress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9/00Impression cups, i.e. impression trays; Impression methods
    • A61C9/0006Impression tray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能防止硬化印模材料从托盘向上浮动和从托盘剥离且能用于在口腔内的局部区域中取得印模。印模托盘具有:外壁,从底部的弯曲的外侧竖立设置,底部形成为平缓弯曲形状且在至少三颗连续牙齿的对应长度处形成具有大致均匀宽度的大致平表面,外壁在一端侧中逐渐减小高度从而达到与底部相同的高度;内壁,从底部的弯曲的内侧竖立设置,在两个端侧中逐渐减小高度从而达到和底部相同的高度;沿外壁和内壁的每个上端在底部侧中设置具有特定高度的边缘,在外壁和内壁中以大致均匀间隔形成从边缘的正下方的部分到达底部的伸长通孔,在底部中形成圆形通孔;在底部的两端中垂直于底部的轴向方向设置伸长端部侧通孔。

Description

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局部区域的塑料印模托盘,用于取得口腔内的局部区域的印模作为生产作为牙科中的假体装置的部分假牙、桥、嵌体等的准备阶段,其中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能够防止硬化印模材料从托盘向上浮动和被从托盘剥离,并且因此能够以高精度取得印模。
背景技术
在牙科保健中,使用印模材料诸如硅酮印模材料或藻酸盐印模材料,用于取得口腔内的印模作为生产假体装置的准备阶段。为了将这种印模材料插入和保持在口腔内,使用印模托盘。在印模取得中,将印模材料装载在印模托盘中,从而将印模材料插入到患者的口腔中,将印模材料压到将被执行印模取得的患者的口腔中,将印模材料硬化,并且之后在将硬化印模材料保持在印模托盘中的状态下将印模材料一体地从患者的口腔取出。
在从口腔取出硬化印模材料时,必需很大的力。结果,存在如下问题:硬化印模材料从印模托盘向上浮动和被从印模托盘剥离,从而在印模托盘和印模材料之间产生空气间隙。在产生空气间隙的情况下,常常是如下情况:印模材料从最初硬化状态变形,并且显著降低制备的牙科假体装置的精度。此外,由于印模材料具有在硬化之后反应和水分的挥发使印模材料收缩的特性,在将印模材料从印模托盘剥离的情况下,印模材料受该收缩的影响很大,由此进一步降低了牙科假体装置的精度。因此,对于印模托盘,能够将被插入到患者的口腔中从而硬化的印模材料不变形地从患者的口腔取出的性能很重要。
通常,印模托盘设有用于机械保持硬化印模材料的保持孔或沟槽。换句话说,在硬化之前的印模材料膏进入到保持孔中并硬化,由此使硬化印模材料和托盘机械接合。特别地,由于硬化印模材料趋向于在托盘的周缘部中被剥离,所以执行沿托盘的周缘部形成底切部(肋)的应用。然而,由于足够量的印模材料不能进入到底切部中,所以趋向于在周缘部中产生剥离。此外,印模托盘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并且通过如上所述加工,能够容易地使金属托盘在周缘部中形成具有1.5mm至2.5mm的高度的底切部。另一方面,由于塑料托盘受用于生产托盘的金属模具影响并且不能取出模制托盘,所以不能使塑料托盘形成具有有效高度的底切部。因此,特别是在由塑料制成的印模托盘中,发生如下问题:从托盘的托盘周缘部的剥离大,并且变形变大。
作为由塑料制成的印模托盘,存在一种牙科印模托盘,该牙科印模托盘设有用于形成印模材料保持凹部的底壁、内壁和外壁,该印模材料保持凹部类似于齿列形状,并且该印模材料保持凹部在平面图中被形成为弯曲形状,该牙科印模托盘设有把手部,该把手部从在底壁或外壁中的前齿的侧端向前延伸,并且该牙科印模托盘至少在凹部的内壁和外壁中设有许多印模材料保持孔,所述印模材料保持孔在整个表面上阻止印模材料的相对移动(例如,参见日本未审专利公布特开2000-135227;下文中称为专利文件1)。专利文件1例证了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被设置在内和外对置壁中的印模材料保持孔是伸长孔,这些伸长孔在竖直方向上为伸长形状的,并且这些伸长孔在凹部的向内和向外方向上穿透(参考权利要求2),并且被设置在外壁的前齿侧中的印模材料保持孔被设置在凹部的底壁或把手部或两者中,且以穿透方式连通(参考权利要求3)。然而,专利文件1仅示出在如上所述被设置在内和外对置壁中且在竖直方向上伸长的印模材料保持孔中在附图中的相邻伸长孔之间的距离非常短的结构,并且在专利文件1中不存在相邻伸长孔之间的距离和伸长孔的宽度的任何公开内容。此外,在底壁中设置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的印模材料保持孔,然而,根本没有公开孔直径和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的相邻印模材料保持孔之间的距离。此外,所公开的托盘仅被设置用于取得口腔内的上颚和下颚的整个印模,并且没有公开用于取得口腔内的局部区域的印模作为生产部分假牙、桥、嵌体等的准备阶段的结构。
因此,从上述专利文件1未知什么尺寸的印模材料保持孔能够充分保持印模材料。在用于取得口腔内的局部区域的印模作为生产部分假牙、桥、嵌体等的准备阶段的托盘中,印模材料保持孔包括被设置在内和外对置壁中且在竖直方向上为伸长形状的印模材料保持孔和被设置在底壁中且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的印模材料保持孔。此外,不存在用于消除在托盘的两端中的印模材料趋向于被剥离的缺陷的任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局部区域的塑料印模托盘,用于取得口腔内的局部区域的印模作为生产作为牙科中的假体装置的部分假牙、桥或嵌体的准备阶段,其中印模托盘能够防止硬化印模材料从托盘向上浮动和被从托盘剥离,并且因此能够以高精度取得印模。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专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研究。结果,发明人已经探究到能够通过如下手段解决上述问题的事实:将用于局部区域的塑料印模托盘的整体形状形成为如下形状,该形状具有外壁,所述外壁从底部的弯曲的外侧竖立设置,所述底部被形成为与牙槽嵴形状类似的平缓弯曲形状,并且所述底部在患者的至少三颗连续牙齿的对应长度处形成具有大致均匀宽度的大致平表面,并且所述外壁在一端侧中逐渐减小所述外壁的高度,从而达到与所述底部的高度相同的高度,并且该形状具有内壁,所述内壁从所述底部的弯曲的内侧经由圆弧形部竖立设置,同时所述内壁相对于上端离开所述底部的方向倾斜,并且所述内壁在两个端侧中都逐渐减小所述内壁的高度,从而达到和所述底部的高度相同的高度;沿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的每个上端,在所述底部侧中设定具有0.01mm至1mm的高度的边缘;在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中以大致大致均匀间隔形成伸长通孔,每个伸长通孔均从所述边缘的正下方的部分到达所述底部,并且每个伸长通孔均具有1.5mm至4.0mm的宽度,形成所述伸长通孔的方式使得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是所述通孔的宽度的2至5倍;和在所述底部中,在被设置在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中的相邻伸长通孔的间隔的中央处形成圆形通孔,每个圆形通孔均具有3mm至6mm的直径;和在比如下直线接近端部的较接近侧中垂直于所述底部的弯曲的轴向方向设定伸长端部侧通孔,所述直线将在所述底部的两端中位于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的端部的最接近侧中的各伸长通孔的底部侧端部连接,每个伸长端部侧通孔均具有1.0mm至3.0mm的宽度和5mm至15mm的长度,并且发明人已经完成了本发明。
在上述结构中,发明人已经探究到如下事实,即优选的是:被设置在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中的所述伸长通孔的宽度为2.0mm至3.0mm,长度为所述宽度的2至3倍,被设置在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中的所述伸长通孔之间的间隔为3mm至18mm,所述边缘的高度为1mm至0.3mm,并且沿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的每个所述上端在所述底部的相反侧中设置具有0.01mm至1mm的高度的边缘。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局部区域的塑料印模托盘,该印模托盘具有:外壁,所述外壁从底部的弯曲的外侧竖立设置,所述底部被形成为与牙槽嵴形状类似的平缓弯曲形状,并且所述底部在患者的至少三颗连续牙齿的对应长度处形成具有大致均匀宽度的大致平表面,并且所述外壁在一端侧中逐渐减小所述外壁的高度,从而达到与所述底部的高度相同的高度;和内壁,所述内壁从所述底部的弯曲的内侧经由圆弧形部竖立设置,同时所述内壁相对于上端离开所述底部的方向倾斜,并且所述内壁在两个端侧中都逐渐减小所述内壁的高度,从而达到和所述底部的高度相同的高度;其中沿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的每个上端,在所述底部侧中设置具有0.01mm至1mm的高度的边缘;在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中以大致大致均匀间隔形成伸长通孔,每个伸长通孔均从所述边缘的正下方的部分到达所述底部,每个伸长通孔具有1.5mm至4.0mm的宽度,形成所述伸长通孔的方式使得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是所述通孔的宽度的2至5倍;在所述底部中,在被设置在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中的相邻伸长通孔的间隔的中央处形成圆形通孔,每个圆形通孔均具有3mm至6mm的直径;并且在比如下直线接近端部的较接近侧中垂直于所述底部的弯曲的轴向方向设置伸长端部侧通孔,所述直线将在所述底部的两端中位于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的端部的最接近侧中的各伸长通孔的底部侧端部连接,每个伸长端部侧通孔均具有1.0mm至3.0mm的宽度和5mm至15mm的长度。在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中,优选的是:被设置在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中的所述伸长通孔的宽度为2.0mm至3.0mm,长度为所述宽度的2至3倍,被设置在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中的所述伸长通孔之间的间隔为3mm至18mm,所述边缘的高度为1mm至0.3mm,并且沿外壁和内壁的每个上端在底部的相反侧上设置具有0.01mm至1mm的高度的边缘。
发明的效果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被形成为具有从被形成为与牙槽嵴形状类似的平缓弯曲形状且在患者的至少三颗连续牙齿的对应长度处形成具有大致均匀宽度的大致平表面的底部的弯曲的外侧竖立设置且在一端侧中逐渐减小高度从而达到与所述底部的高度相同的高度的外壁以及从所述底部的弯曲的内侧经由圆弧形部竖立设置同时相对于上端离开所述底部的方向倾斜且在两个端侧中都逐渐减小高度从而达到和所述底部的高度相同的高度的内壁的形状并且所述印模托盘由塑料制成,并且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设有沿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的每个上端被设置在所述底部侧中的具有0.01mm至1mm优选0.1mm至0.3mm的高度的边缘,边缘下方的部分成为底切部,从而硬化印模材料难以向上浮动和被从托盘剥离。此外,由于边缘的高度为0.01mm至1mm并且低,所以在注射模制时边缘不形成从金属模具卸载的障碍。此外,由于以相邻通孔之间的距离是通孔的宽度的2至5倍的方式在外壁和内壁中大致以均匀间隔形成每个均从边缘的正下方的部分到达底部且被形成为具有1.5mm至4.0mm的宽度的伸长孔的通孔,所以在托盘内装载硅酮印模材料或藻酸盐印模材料从而压至患者的口腔内的期望位置由此取得印模时,印模材料适当地进入到通孔中,并且保持硬化印模材料,从而硬化印模托盘材料难以向上浮动和被从托盘剥离。此外,由于在所述底部中在被设置在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中的所述相邻伸长通孔的间隔的中央处形成每个均具有3mm至6mm的直径的圆形通孔,所以在托盘内装载硅酮印模材料或藻酸盐印模材料从而在患者的口腔内压至期望位置由此取得印模时,印模材料进入到圆形通孔中,从而保持硬化印模材料。然而,由于圆形通孔不存在于连接被设置在外壁和内壁中的伸长通孔的直线上,所以被装载在托盘内的相同部分中的印模材料不同时被从被设置在外壁和内壁中的伸长通孔和被设置在底部中的圆形通孔推出到托盘的外侧,并且不在硬化印模材料中产生任何空间。此外,由于在比将在所述底部的两端中位于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的端部的最接近侧中的各伸长通孔的底部侧端部连接的直线接近端部的较接近侧中垂直于所述底部的弯曲的轴向方向设置每个均具有1.0mm至3.0mm的宽度和5mm至15mm的长度的伸长端部侧通孔,所以装载在托盘内的印模材料进入到被设置在底部的两个端部中的伸长端部侧通孔中,从而被稳固保持。因此,没有产生在底部的两个端部中的印模材料趋向于被剥离的缺陷。
此外,在上述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中,在被设置在外壁和内壁中的伸长通孔的宽度为2.0mm至3.0mm、其长度是宽度的2至3倍并且被设置在外壁和内壁中的伸长通孔之间的距离为3mm至18mm的情况下,在印模取得时,伸长通孔更好地保持印模材料,并且硬化印模材料难以向上浮动和被从托盘剥离。此外,在沿外壁和内壁的每个上端在底部的相反侧上设置具有0.01mm至1mm的高度的边缘的情况下,外壁和内壁的每个上端的厚度增大,并且其强度提高。但是,厚度的增大不在注射模制时形成从金属模具卸载的障碍。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的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的背面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的右侧面图;
图4是沿图1中的线A-A的放大端面图;并且
图5是图1中所示的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Figure BDA00002996851500071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是用于局部区域的塑料印模托盘,该印模托盘具有:底部1,该底部1被形成为与牙槽嵴形状类似的平缓弯曲形状,并且底部1至少在患者的三颗连续牙齿的对应长度处形成具有大致均匀宽度的大致平表面;外壁2,该外壁2从底部1的弯曲的外侧竖立设置,并且外壁2在一端侧中逐渐减小外壁2的高度,从而具有和底部1相同的高度;和内壁3,该内壁3以相同方式从底部1的弯曲的内侧经由圆弧形部3a竖立设置,同时内壁3相对于上端离开底部1的方向倾斜,并且内壁3在两个端侧中都逐渐减小内壁3的高度,从而达到和底部1相同的高度。此外,沿外壁2和内壁3的的每个上端,在底部1侧中设置边缘4,该边缘4具有0.01mm至1mm优选0.1mm至0.3mm的高度。设置边缘4用于在边缘4的下方形成底切部,从而产生防止硬化印模材料向上浮动和被从托盘剥离的效果。如果边缘4的高度小于0.01mm,则不能期望形成底切部的效果,并且如果该高度超过1mm,由于边缘4的过高的高度,在托盘的注射模制时,边缘形成从金属模具卸载的障碍,并且不可能良好地执行注射模制。此外,在沿外壁2和内壁3的每个上端在底部1的相反侧中进一步设置具有0.01mm至1mm的高度的边缘4’的情况下,外壁2和内壁3的每个上端的厚度增大并且其强度提高。但是,在注射模制时边缘4’不形成从金属模具卸载的障碍,并且优选设置边缘4’。
附图标记5指示伸长通孔,在外壁2和内壁3中设置该伸长通孔,并且该伸长通孔具有从边缘4的正下方的部分到达底部1的1.5mm至4.0mm的宽度。通孔5被形成为使得相邻通孔5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通孔5的宽度的2至5倍。如果伸长通孔5的宽度小于1.5mm,在将硅酮印模材料或藻酸盐印模材料装载在托盘中并对患者的口腔内的期望位置进行挤压从而取得印模时,印模材料不适当地进入到通孔5中,并且产生不能保持硬化印模材料并且硬化印模材料脱落的现象。因此,该宽度不是优选的。如果宽度超过4.0mm,仅通过将硅酮印模材料或藻酸盐印模材料装载在托盘中并对患者的口腔内的期望位置进行挤压,压力不足。因而,不可能精确地取得印模,因此,该宽度不是优选的。此外,如果通孔5和相邻通孔5之间的距离小于通孔5的宽度的两倍,则相邻通孔5彼此太接近。因此,在将硅酮印模材料或藻酸盐印模材料装载在托盘中并对患者的口腔内的期望位置进行挤压从而取得印模时,压力不足。因此,不可能精确取得印模。此外,如果该距离超过5倍,则相邻通孔5彼此太远。因此,没有产生如下效果:在将硅酮印模材料或藻酸盐印模材料装载在托盘中并对患者的口腔内的期望位置进行挤压从而取得印模时,印模材料充分进入到通孔5中从而被保持。因此,该距离不是优选的。特别优选的是:伸长通孔5的宽度为2.0mm至3.0mm,通孔5的长度是宽度的2至3倍,并且相邻通孔5之间的距离为3mm至18mm。
附图标记6指示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被形成在位于被设置在外壁2和内壁3中的相邻伸长通孔5的间隔的中央处的底部1中,并且该圆形通孔具有3mm至6mm的直径。圆形通孔6必须被形成在位于设置在外壁2和内壁3中的相邻伸长通孔5的间隔的中央处的底部1中,这是因为:在将硅酮印模材料或藻酸盐印模材料装载在托盘中并对患者的口腔内的期望位置进行挤压从而取得印模时,被装载在托盘内的相同位置中的印模材料同时进入到伸长通孔5和圆形通孔6中并被推出托盘,由此在硬化印模材料中产生空间,并且产生印模材料不紧密附接至患者的口腔内的期望位置的现象,从而存在不能执行良好的印模取得的可能性。如果圆形通孔6的直径小于3mm,则没有产生如下效果:在将硅酮印模材料或藻酸盐印模材料装载在托盘中并对患者的口腔内的期望位置进行挤压从而取得印模时,印模材料充分进入到圆形通孔6中从而被保持。因此,该直径不是优选的。如果该直径超过6mm,则印模材料进入到圆形通孔6中太多,并且产生印模材料不紧密附接至患者的口腔内的期望位置的现象,从而存在不能执行良好的印模取得的可能性。
附图标记7指示伸长端部侧通孔,该伸长端部侧通孔被设置在比如下直线接近端部的较接近侧中,该直线将在底部1的两端中在位于外壁2和内壁3中的端部的最接近侧处的伸长通孔5的底部侧中的端部连接,该伸长端部侧通孔垂直于底部1的弯曲的轴向方向设置,且具有1.0mm至3.0mm的宽度和5mm至15mm的长度。由于设置端部侧通孔7,所以被装载在托盘中的印模材料进入到托盘的两个端部中的伸长端部侧通孔7中,从而被稳固保持,没有产生两个端部中的印模材料趋向于被剥离的缺陷。在为了实现上述效果而设置的伸长端部侧通孔7中,在伸长端部侧通孔7的宽度小于1.0mm的情况下,没有产生如下效果:在将硅酮印模材料或藻酸盐印模材料装载在托盘中并对患者的口腔内的期望位置进行挤压从而取得印模时,印模材料充分进入到端部侧通孔7中,从而被保持。因此,该宽度不是优选的。此外,如果该宽度超过3.0mm,则印模材料进入到端部侧通孔7太多。因此,产生了在底部1的两个端部中的印模材料不紧密附接至患者的口腔内的期望位置的现象,并且存在不能执行良好的印模取得的可能性。
附图标记8指示被设置在底部1的一个端部的底表面中的把手部。该把手部可以被固定至底部1,或者可以被构造成如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1-217753中所述被可拆卸地设置在底部1中的底表面的预定位置处。
在上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中,在通过在外壁2和内壁3之间的底部1上装载膏状硅树脂印模材料或藻酸盐印模材料并对患者的口腔内的期望位置进行挤压执行印模取得的情况下,印模材料膨胀至外壁2侧和内壁3侧,并和边缘4的下方的底切部接触。因此,在印模材料硬化后,能够防止印模材料向上浮动和被从托盘剥离。此外,印模材料适当地进入到每个均在外壁2和内壁3中从边缘4的正下方的部分到达底部1且具有1.5mm至4.0mm的宽度的伸长通孔5中,并进入到每个均被形成在位于被设置在外壁2和内壁3中的相邻伸长通孔5的间隔的中央处的底部1中且具有3mm至6mm的直径的圆形通孔6中,并且硬化印模材料被保持。在伸长通孔5的宽度为2.0mm至3.0mm和长度为宽度的2至3倍的情况下和在伸长通孔5之间的间隔为3mm至18mm的情况下,上述保持硬化印模材料的效果变高,并且这些情况是优选的。
此外,在底部1的两个端部中,装载在托盘中的印模材料进入到每个均垂直于底部1的弯曲的轴向方向被设置在比将位于外壁2和内壁3中的两个端部中的伸长通孔5的底部侧端部连接的直线接近端部的较接近侧中且具有1.0mm至3.0mm的宽度和5mm至15mm的长度的伸长端部侧通孔7中,并且稳固保持印模材料。因此,没有产生托盘的两个端部中的印模材料趋向于被剥离的缺陷。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中,除了被设置在沿外壁2和内壁3的每个上端的底部1侧中的边缘4引起的底切部的效果之外,被装载在托盘中的印模材料还进入到每个均在外壁2中从边缘4的正下方的部分到达底部1且以特定宽度和间隔设置的伸长通孔5中,进入到每个均被形成在位于被设置在外壁2和内壁3中的相邻伸长通孔5的间隔的中央处的底部1中且具有特定直径的圆形通孔6中,并进入到每个均垂直于底部1的弯曲的轴向方向被设置在比将位于外壁2和内壁3中的两个端部处的伸长通孔5的底部侧端部连接的直线接近端部的较接近侧中的伸长端部侧通孔7中,并且稳固保持印模材料。因此,由于能够防止硬化印模材料向上浮动和被从托盘剥离,所以能够以高精度取得印模。

Claims (5)

1.一种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包括:
外壁(2),所述外壁(2)从底部(1)的弯曲的外侧竖立设置,所述底部(1)被形成为与牙槽嵴形状类似的平缓弯曲形状,并且所述底部(1)在患者的至少三颗连续牙齿的对应长度处形成具有大致均匀宽度的平表面,并且所述外壁(2)在一端侧中逐渐减小所述外壁(2)的高度,从而达到与所述底部(1)的高度相同的高度;
内壁(3),所述内壁(3)从所述底部(1)的弯曲的内侧经由圆弧形部(3a)竖立设置,同时所述内壁(3)相对于上端离开所述底部(1)的方向倾斜,并且所述内壁(3)在两个端侧中都逐渐减小所述内壁(3)的高度,从而达到和所述底部(1)的高度相同的高度;并且
所述印模托盘由塑料制成,
其中沿所述外壁(2)和所述内壁(3)的每个上端,在所述底部(1)侧中设置具有0.01mm至1mm的高度的边缘(4),
在所述外壁(2)和所述内壁(3)中形成伸长通孔(5),每个伸长通孔(5)均从所述边缘(4)的正下方的部分到达所述底部(1),并且每个伸长通孔(5)均具有1.5mm至4.0mm的宽度,形成所述伸长通孔(5)的方式使得相邻通孔(5)之间的距离是所述通孔(5)的宽度的2至5倍且大致均匀,
在所述底部(1)中,在被设置在所述外壁(2)和所述内壁(3)中且被形成为所述伸长通孔的所述相邻通孔(5)的间隔的中央处形成圆形通孔(7),每个圆形通孔(7)均具有3mm至6mm的直径;
并且在比如下直线接近端部的较接近侧中垂直于所述底部(1)的弯曲的轴向方向设置伸长端部侧通孔(7),所述直线将在所述底部(1)的两端中位于所述外壁(2)和所述内壁(3)的端部的最接近侧中的各伸长通孔(5)的底部侧端部连接,每个伸长端部侧通孔(7)均具有1.0mm至3.0mm的宽度和5mm至15mm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其中被设置在所述外壁(2)和所述内壁(3)中的所述伸长通孔(5)的宽度为2.0mm至3.0mm,长度为所述宽度的2至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其中被设置在所述外壁(2)和所述内壁(3)中的所述伸长通孔(5)之间的间隔为3mm至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其中所述边缘(4)的高度为0.1mm至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其中沿所述外壁(2)的所述上端,在所述底部(1)的相反侧中设置具有0.01mm至1mm的高度的边缘(4’)。
CN201310110401.8A 2012-03-30 2013-04-01 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 Active CN1033563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0307A JP5876356B2 (ja) 2012-03-30 2012-03-30 局部用印象用トレー
JP2012-080307 2012-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6300A true CN103356300A (zh) 2013-10-23
CN103356300B CN103356300B (zh) 2016-05-18

Family

ID=48087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0401.8A Active CN103356300B (zh) 2012-03-30 2013-04-01 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83058B2 (zh)
EP (1) EP2644153B1 (zh)
JP (1) JP5876356B2 (zh)
KR (1) KR101993012B1 (zh)
CN (1) CN1033563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24149B1 (ko) * 2013-07-10 2013-11-01 김남규 치과용 인상 트레이
CA2974423A1 (en) * 2014-01-20 2015-07-23 Stemmed Implant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implants
WO2017040726A1 (en) * 2015-09-03 2017-03-09 Centrix, Inc. One step gingiva retraction and impression material and method
KR20190090983A (ko) 2018-01-26 2019-08-05 이료우호우징샤당 세이쇼우카이 아래턱 어금니용 인상 트레이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58374A (en) * 1955-03-18 1956-08-14 Clifford A Fisher Dental impression tray
US5076785A (en) * 1991-02-27 1991-12-31 Tsai Yu Son Disposable dental impression tray
US5336086A (en) * 1993-11-05 1994-08-09 Coltene/Whaledent, Inc. Dental impression tray
US5636985A (en) * 1995-05-23 1997-06-10 Coltene/Whaledent Inc. Dental impression tray
US5752826A (en) * 1994-11-17 1998-05-19 Ormco Corporation Dental impression tray and handle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73225A (en) * 1968-03-27 1969-10-21 Brunswick Corp Dental impression tray
JP2000135227A (ja) * 1998-10-30 2000-05-16 Support:Kk 歯科印象用トレー
US20050106529A1 (en) 2003-11-19 2005-05-19 Align Technology, Inc. Dental impression tray with detachable portions
EP1813673B1 (en) 2004-10-28 2011-05-11 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Ltd. Identification marker responsive to interferon therapy for renal cell cancer
US20070148612A1 (en) * 2005-04-02 2007-06-28 Global Dental Impression Trays, Inc. Dental impression tray and method
US7273371B2 (en) * 2005-04-02 2007-09-25 Global Dental Impression Tray, Inc. Dental tray for obtaining dental impression of edentulous patient
KR20070121608A (ko) * 2007-11-01 2007-12-27 최숙 치아 인상채득용 임플란트 트레이
JP5820679B2 (ja) 2011-09-30 2015-11-24 株式会社ジーシー 歯科用印象用トレー
USD686733S1 (en) * 2011-12-26 2013-07-23 Gc Corporation Tray for collecting a dental impress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58374A (en) * 1955-03-18 1956-08-14 Clifford A Fisher Dental impression tray
US5076785A (en) * 1991-02-27 1991-12-31 Tsai Yu Son Disposable dental impression tray
US5336086A (en) * 1993-11-05 1994-08-09 Coltene/Whaledent, Inc. Dental impression tray
US5752826A (en) * 1994-11-17 1998-05-19 Ormco Corporation Dental impression tray and handle assembly
US5636985A (en) * 1995-05-23 1997-06-10 Coltene/Whaledent Inc. Dental impression tr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08258A (ja) 2013-10-10
EP2644153A1 (en) 2013-10-02
KR101993012B1 (ko) 2019-06-25
KR20130111432A (ko) 2013-10-10
EP2644153B1 (en) 2016-11-02
US20130260330A1 (en) 2013-10-03
CN103356300B (zh) 2016-05-18
US9283058B2 (en) 2016-03-15
JP5876356B2 (ja)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4100B2 (en) Impression tray for lower jaw
CN103356300A (zh) 用于局部区域的印模托盘
JP2016507291A (ja) アンカーエレメント及び製造方法
US20120148978A1 (en) Impression Tray
US20170304033A1 (en) Form for producing a pre-molded prosthesis-base blank
JP4405931B2 (ja) 間接法作業模型
US20110091836A1 (en) Dental template
CN103356299A (zh) 用于上颚的印模托盘
US20090208895A1 (en) Plaster dental cast gum plate molding mold
FR2968926B1 (fr) Ensemble et procede pour fabriquer une prothese dentaire
JP5340118B2 (ja) 間接法作業模型
WO2018012124A1 (ja) 歯科作業模型の歯型模型支持基台
KR20110097347A (ko) 치아 트레이를 이용한 의치용 성형물 제조방법 및 그 구조
CN111405880B (zh) 牙科修复体模制块和用于从牙科修复体模制块制造牙科修复体部件的方法
WO2022161079A1 (zh) 附件安装模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KR101478208B1 (ko) 지르코니아-레진 인레이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8013626A (ja) 歯科実習用模型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68821A (ja) 歯科用ブリッジ補強材
CN117774362A (zh) 牙颌模型、牙颌模型套组和壳状牙齿矫治器的制备方法
KR101470369B1 (ko) 치아 인상재 고정용 트레이
JP2007105326A (ja) 間接法作業模型の製造方法と製造装置
KR20170132630A (ko) 투명 디바이스의 두께 측정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