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4935A - 发光控制装置和方法、发光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发光控制装置和方法、发光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4935A
CN103354935A CN2011800671373A CN201180067137A CN103354935A CN 103354935 A CN103354935 A CN 103354935A CN 2011800671373 A CN2011800671373 A CN 2011800671373A CN 201180067137 A CN201180067137 A CN 201180067137A CN 103354935 A CN103354935 A CN 103354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 zone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extended region
full fram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71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4935B (zh
Inventor
瓶子晃永
山中聪
吉井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54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4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4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4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G09G3/342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the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being distributed in two dimensions, e.g. matrix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8Improving the black leve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6Calculation or use of calculated indices related to luminance levels in displa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发光控制装置具有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6)、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8)、全画面特征量检测部(4)和发光控制部(30)。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6)检测分割区域的图像的特征量作为分割区域特征量。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8)将包含关注分割区域和该关注分割区域周围的关注分割区域作为扩张区域,检测所述扩张区域的图像的特征量作为与该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扩张区域特征量。全画面特征量检测部(4)检测图像全体的特征量作为全画面特征量。发光控制部(30)根据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所述分割区域特征量和所述扩张区域特征量以及所述全画面特征量,对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对应的所述发光部的发光亮度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发光控制装置和方法、发光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控制装置和方法、发光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涉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光调制部的照明中使用的发光部的发光亮度控制。并且,本发明涉及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发光控制方法的处理的程序、以及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等使用受光型光调制元件的显示设备具有用于对光调制元件照射照明光的光源。光调制元件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对从光源照射的光透射量进行调整,生成图像并进行显示。光调制元件在显示黑色时,成为遮断从光源照射的光的状态。但是,即使是“遮断状态”,实际上也不可能使光的透过率为零,存在光的泄漏,因此,成为具有在黑色画面中出现些许光亮的现象(由于光的泄漏而产生的黑斑)的显示。
为了减少上述黑斑,考虑根据图像的显示内容而实施光源的控制。在一个方法中,在全画面中统一控制光源,例如在较暗的画面中减小来自光源的光量,从而能够减少黑斑。但是,存在于较暗的画面中的高亮度图像部分也由于照明光量的降低而较暗地被显示,因此,存在显示亮度的动态范围受到制约的问题。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示出如下的显示装置:为了减少黑斑同时扩大显示亮度动态范围,将背光灯的光源划分为多个部分区域,按照每个区域对亮度进行控制。在该专利文献1公开的显示装置中,构成为使用对各部分区域的亮度设定值和相邻部分区域的亮度设定值进行加权而得到的值来重新设定各部分区域的亮度设定值,由此,能够抑制每个部分区域的亮度差,并且实现黑斑的抑制和显示亮度动态范围的扩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39470号公报(第9页、第9图)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方法中,对各部分区域和相邻部分区域全部进行加权并计算,设定各部分区域的亮度设定值,需要大量的计算,电路规模增大。并且,通过每个部分区域的亮度设定值的加权来决定各部分区域的亮度设定值,优先控制成感觉不到亮度差,存在黑斑的抑制和动态范围的扩大效果受到抑制的问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本发明的发光控制装置中,通过利用光调制部根据图像数据对照明光进行光调制,形成由所述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从多个发光部照射所述照明光,所述多个发光部分别对将所述光调制部分割为多个部分而得到的区域进行照射,设对应于所述各个发光部而被分割为多个部分的区域为分割区域,所述发光控制装置被构成为能够对所述多个发光部各自的发光亮度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装置具有: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其将由所述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中的所述光调制部的所述分割区域分别作为关注分割区域,检测所述关注分割区域的特征量作为分割区域特征量;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其检测由所述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中的、包含所述关注分割区域和所述关注分割区域周围的分割区域的扩张区域的特征量,作为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扩张区域特征量;全画面特征量检测部,其检测由所述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全体的特征量作为全画面特征量;以及发光控制部,其根据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所述分割区域特征量和所述扩张区域特征量以及所述全画面特征量,对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对应的所述发光部的发光亮度进行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不增大电路规模的情况下,抑制分割区域间的亮度差,并且实现黑斑的抑制和动态范围的扩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分别由光调制部的一部分构成的分割区域和扩张区域的图。
图3是示出图1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4的(a)~(e)是示出从图1的接收部2输出的输入图像数据为第1例时,在图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各部中显示的数据的图,该图的(a)示出从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6输出的由图像在各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特征量Fa,该图的(b)示出从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8输出的由各扩张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特征量Fb,该图的(c)示出从分割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1输出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该图的(d)示出从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输出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该图的(e)示出从相加部13输出的局部变动量数据Df。
图5的(a)~(e)是示出从图1的接收部2输出的输入图像数据为第2例时,在图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各部中显示的数据的图,该图的(a)示出从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6输出的由图像在各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特征量Fa,该图的(b)示出从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8输出的由各扩张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特征量Fb,该图的(c)示出从分割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1输出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该图的(d)示出从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输出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该图的(e)示出从相加部13输出的局部变动量数据Df。
图6的(a)~(e)是示出从图1的接收部2输出的输入图像数据为第3例时,在图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各部中显示的数据的图,该图的(a)示出从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6输出的由图像在各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特征量Fa,该图的(b)示出从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8输出的由各扩张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特征量Fb,该图的(c)示出从分割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1输出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该图的(d)示出从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输出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该图的(e)示出从相加部13输出的局部变动量数据Df。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的结构例的分割区域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构成光调制部3的一部分的分割区域和扩张区域的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使用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的结构例的分割区域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使用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的结构例的分割区域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使用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的结构例的分割区域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使用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的结构例的分割区域图。
图13是示出进行OSD显示的分割区域的例子的图。
图14是示出沿着画面短边边缘配置发光元件的情况下的分割区域的结构例的另一个图。
图15是示出沿着画面长边边缘配置发光元件的情况下的分割区域的结构例的另一个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框图。图1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输入端子1、接收部2、光调制部3、多个即N个(N为2以上的整数)发光部5-1~5-N、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6、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8、全画面特征量检测部4、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和发光驱动部9。
其中的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6、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8、全画面特征量检测部4、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和发光驱动部9构成发光控制装置,进而,该发光控制装置和发光部5-1~5-N构成发光装置。
对输入端子1供给例如电视机或计算机等中使用的规定形式的图像信号。
接收部2接收对输入端子1供给的图像信号,将其转换为RGB的颜色数据、或由亮度和色差数据构成的图像数据并输出。图像数据包含决定后述光调制部3的各像素中的光透过率的像素值。在被输入模拟形式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接收部2由A/D转换器等构成,并且,在被输入调制后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接收部2由规定的解调器构成。
从接收部2输出的图像数据被输入到光调制部3、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6、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8和全画面特征量检测部4。
光调制部3根据图像数据对来自发光部5-1~5-N的照明光进行光调制,形成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例如由透射式液晶面板构成。透射式液晶面板具有多个作为光调制元件的像素,各像素的光透过率由图像数据的对应像素值控制。
将光调制部3中的分别与发光部5-1~5-N对应的区域或部分称为部分区域或分割区域3-1~3-N。各分割区域包含有多个像素。光调制部3中的与各发光部对应的部分意味着来自该发光部的光发挥支配性作用的光调制像素,换言之,意味着与来自其它各个发光部的光相比更多地接受来自该发光部的光的像素的集合。例如,如图2所示,光调制部3对应于显示画面而形成为矩形,由纵向V个(图示例子中V=7)、横向H个(图示例子中H=9)的V×H=N个分割区域3-1~3-N构成。
如上所述,光调制部3的各分割区域3-n(n为1~N中的任意一方)对应于1个发光部5-n,光调制部3的分割区域3-n主要由对应的发光部5-n进行照明。各发光部5-n是相对于其它发光部而独立控制其发光亮度的被控制单位,各发光部5-n由1个或2个以上的发光元件例如LED构成。
光调制部3的各分割区域3-n在其显示画面内的横向和纵向的位置由(h,v)表示。
在图2中,在最左侧的列中h=1,在最右侧的列中h=H,在最上侧的行中v=1,在最下侧的行中v=V。
根据如上所述定义的位置(h,v),光调制部3的各分割区域3-n有时表示为J(h,v)。同样,发光部5-1~5-N也根据对应的光调制部的分割区域的位置(h,v)而由符号5(h,v)表示。
通过各分割区域J(h,v)及其周围的分割区域构成与上述各分割区域有关的扩张区域K(h,v)。在图2中示出如下例子:中央的分割区域J(5,4)为关注分割区域,通过其周围的分割区域J(4,3)、J(5,3)、J(6,3)、J(4,4)、J(5,4)、J(6,4)、J(4,5)、J(5,5)、J(6,5)构成扩张区域K(5,4)。
还存在分割区域的行数或列数为2的情况。
例如,图14示出行数为8、列数为2的情况,图15示出列数为8、行数为2的情况。
例如,在沿着画面短边边缘配置发光元件的情况下使用图14所示的排列,在沿着画面的长边边缘配置发光元件的情况下使用图15所示的排列。任何情况下,各分割区域都是与由1个或多个发光元件构成的1个发光部对应的区域。
在图14的排列的情况下,针对各分割区域(关注分割区域)的扩张区域由属于与该关注分割区域相同的列和相对于该关注分割区域所属的列而配置在一侧的列的分割区域构成。例如,针对分割区域J(1,3)的扩张区域由相同列的分割区域J(1,2)、J(1,3)、J(1,4)和右方相邻的列的分割区域J(2,2)、J(2,3)、J(2,4)构成。
在图15的排列的情况下,针对各分割区域(关注分割区域)的扩张区域由属于与该关注分割区域相同的行和相对于该关注分割区域所属的行而配置在一侧的行的分割区域构成。例如,针对分割区域J(5,1)的扩张区域由与该分割区域相同的行的分割区域J(4,1)、J(5,1)、J(6,1)和下方相邻的行的分割区域J(4,2)、J(5,2)、J(6,2)构成。
如以下详细叙述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为了对各发光部5(h,v)的发光亮度进行控制,将与该(作为控制对象的)发光部对应的分割区域J(h,v)作为关注分割区域,根据由该关注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特征量、由包含该关注分割区域的扩张区域K(h,v)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特征量以及图像全体的特征量(全画面的特征量)进行控制。
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6接受从接收部2输出的输入图像数据Di,生成由该输入图像数据Di中的光调制部3的各个分割区域J(h,v)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特征量(换言之,由输入图像数据Di表示的图像中的由分割区域J(h,v)形成的部分的特征量),作为分割区域特征量Fa(h,v)而输出。
下面,有时将由各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特征量简称为该“分割区域的图像的特征量”或该“与分割区域有关的特征量”。
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8接受从接收部2输出的输入图像数据Di,生成由该输入图像数据Di中的与光调制部3的各个分割区域J(h,v)有关的扩张区域K(h,v)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特征量(换言之,由输入图像数据Di表示的图像中的由扩张区域K(h,v)形成的部分的特征量),作为扩张区域特征量Fb(h,v)而输出。
下面,有时将由各扩张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特征量简称为该“扩张区域的图像的特征量”或该“与扩张区域有关的特征量”。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将各分割区域J(h,v)作为关注分割区域,通过与该关注分割区域相邻且以包围该关注分割区域的方式配置的8个分割区域,换言之,通过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相对于各关注分割区域J(h,v)相差“1”的8个分割区域J(h-1,v-1)、J(h,v-1)、J(h+1,v-1)、J(h-1,v)、J(h+1,v)、J(h-1,v+1)、J(h,v+1)、J(h+1,v+1)以及该关注分割区域,构成与该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扩张区域(关注扩张区域)K(h,v),但是,关注扩张区域的确定方法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更宽范围(例如还包含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相差“2”的16个分割区域的全部或一部分的范围)作为扩张区域,各扩张区域的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左右和/或上下非对称的形状。并且,也可以不是同样地对全部分割区域进行确定,例如,针对位于与光调制部3的上下左右的边相邻的位置的分割区域(例如图2的J(9,5))、位于角部的分割区域(例如图2的J(1,7)),由于在光调制部3的外侧不存在分割区域,因此,可以仅将位于内侧的分割区域作为周边分割区域而构成扩张区域(K(9,5)、K(1,7))。
全画面特征量检测部4根据从接收部2输出的输入图像数据Di,检测全画面的图像的特征量,作为全画面特征量Fc进行输出。全画面特征量包含第1全画面特征量(第1种类的全画面特征量)Fc0和第2全画面特征量(第2种类的全画面特征量)Fc1。
特征量Fa(h,v)、Fb(h,v)、Fc0、Fc1分别是根据构成图像数据的像素值而得到的与图像的明亮度有关的数值或指标,例如,
由与各像素有关的图像数据表示的亮度值的平均值、最大值或最小值,
由与各像素有关的图像数据表示的规定亮度值的出现频度,
由与各像素有关的图像数据表示的特定彩度的出现频度,或者
构成与各像素有关的图像数据的颜色信号的平均值、最大值或最小值,或者
通过组合其中的2个以上而得到的值。
与各分割区域有关的分割区域特征量Fa(h,v)是根据该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的像素值而得到的,例如如果是平均值,则是该分割区域J(h,v)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的像素值的平均值,如果是峰值,则是该分割区域J(h,v)内的峰值,如果是特定值的出现频度,则是该分割区域J(h,v)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内的特定像素值的出现次数除以该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的像素数而得到的值、或对其乘以规定系数而得到的值。
与各分割区域有关的扩张区域特征量Fb(h,v)是根据由该分割区域及其周围的分割区域形成的扩张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的像素值而得到的,例如如果是平均值,则是该扩张区域K(h,v)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的像素值的平均值,如果是峰值,则是该扩张区域K(h,v)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的像素值的峰值如果是特定值的出现频度,则是该扩张区域K(h,v)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内的特定像素值的出现次数除以该扩张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的像素数而得到的值、或对其乘以规定系数而得到的值。
与各关注分割区域J(h,v)有关的扩张区域特征量(与由各关注分割区域J(h,v)及其周围的分割区域构成的扩张区域K(h,v)有关的特征量)Fb(h,v)包含与该关注分割区域J(h,v)有关的特征量在内,是同样求出的。例如,根据该关注分割区域J(h,v)内的像素用的像素值及其周围的分割区域(即,位于该扩张区域K(h,v)内且位于该关注分割区域J(h,v)的周围的分割区域)内的像素用的像素值,不用对这些像素值进行加权而求出与各关注分割区域J(h,v)有关的扩张区域特征量Fb(h,v)。例如,在将平均值作为特征量的情况下,与各关注分割区域J(h,v)有关的扩张区域特征量Fb(h,v)是不用根据该关注分割区域J(h,v)内的像素用的像素值及其周围的分割区域内的像素用的像素值进行加权而求出的平均值(单纯平均值)。
第1全画面特征量Fc0和第2全画面特征量Fc1分别是根据画面内的全部像素用的像素值而得到的,例如如果是平均值,则是画面全体的平均值,如果是峰值,则是画面全体中的峰值,如果是特定值的出现频度,则是画面全体中的出现次数除以画面全体的像素数而得到的值、或对其乘以规定系数而得到的值。
考虑分割区域的宽度来确定针对各分割区域是使用平均值还是使用峰值、最小值、规定亮度值的出现频度。例如,在各分割区域较窄的情况下,根据峰值、最小值、规定亮度值的出现频度,能够以充分高的精度来推测该分割区域的明亮度。在各分割区域较宽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明亮度的推测精度,优选使用平均值。
特征量Fa(h,v)、Fb(h,v)、Fc1是相同种类的值(以上例示的特征量中的相同种类的值)。特征量Fc0可以是与所述3种特征量相同种类的值,也可以是不同种类的值。在不同种类的情况下,例如,特征量Fa(h,v)、Fb(h,v)、Fc1可以是亮度的峰值,特征量Fc0可以是亮度的平均值。
分割区域特征量Fa(h,v)、扩张区域特征量Fb(h,v)以及全画面特征量Fc0、Fc1被供给到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
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根据与各分割区域J(h,v)有关的分割区域特征量Fa(h,v)和扩张区域特征量Fb(h,v)以及全画面特征量Fc0、Fc1,生成与该分割区域有关的发光控制数据Y(h,v)。
该发光控制数据Y(h,v)被供给到发光驱动部9,用于决定对应的发光部5(h,v)的发光等级(亮度等级)。
发光驱动部9根据从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输入的每个分割区域的发光控制数据Y(h,v),生成用于驱动与该分割区域对应的发光部5(h,v)的驱动信号Q(h,v),将其输出到该发光部5(h,v)。
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和发光驱动部9构成发光控制部30,该发光控制部30根据与光调制部3的各个分割区域J(h,v)有关的分割区域特征量Fa(h,v)和扩张区域特征量Fb(h,v)以及全画面特征量Fc0、Fc1,控制与该分割区域对应的发光部的发光亮度。
图3示出图1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的结构例。
图示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具有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转换部10、分割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1、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相加部13、变更量数据生成部14和相加部15。
由图1的全画面特征量检测部4检测到的第1全画面特征量Fc0被输入到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转换部10,转换为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D0并输出。
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D0的值由关于第1全画面特征量Fc0的单调递增函数f(Fc0)表示,如果第1全画面特征量Fc0在整体上增加,则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的值D0也增加,但是,如后所述附加限制,以避免分割区域发光控制数据Y成为负值并且使其不会超过规定最大值。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D0的值被输入到相加部15。
由图1的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6检测到的分割区域特征量Fa和由图1的全画面特征量检测部4检测到的第2全画面特征量Fc1被输入到分割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1。
分割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1从与各分割区域J(h,v)有关的分割区域特征量Fa(h,v)中减去第2全画面特征量Fc1,输出表示两者的差分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h,v)。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h,v)表示每个分割区域的变动量。从分割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1输出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被输入到相加部13。
由图1的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8检测到的扩张区域特征量Fb和由图1的全画面特征量检测部4检测到的第2全画面特征量Fc1被输入到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
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从与各分割区域J(h,v)有关的扩张区域特征量(即,与对应于分割区域J(h,v)的扩张区域K(h,v)有关的扩张区域特征量)Fb(h,v)中减去第2全画面特征量Fc1,输出表示两者的差分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h,v)。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h,v)表示每个扩张区域的变动量。从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输出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被输入到相加部13。
相加部13针对各分割区域加上与和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h,v)相同的分割区域有关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h,v),输出相加结果作为与该分割区域有关的局部变动量数据Df(h,v)。
从相加部13输出的局部变动量数据Df被输入到变更量数据生成部14,转换为每个分割区域的亮度变更量数据De并输出。
亮度变更量数据De的值由关于局部变动量数据Df的单调递增函数g(Df)表示,如果Df在整体上增加,则亮度变更量数据De的值也增加,但是,如后所述附加限制,以避免分割区域发光控制数据Y成为负值并且使其不会超过规定最大值。亮度变更量数据De被输入到相加部15。
相加部15对输入的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D0和与各分割区域有关的亮度变更量数据De(h,v)进行相加,输出与该分割区域有关的发光控制数据Y(h,v)(=D0+De(h,v))。
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D0是将画面全体作为对象而求出的、与某个特征量的值或画面全体的平均值相当的数据,也称为“直流成分”。另一方面,亮度变更量数据De(h,v)是与每个分割区域的值相对于该特征量的画面全体的平均值的差分或变动量相当的数据,也称为“交流成分”。
该与每个分割区域的变动量(交流成分)相当的数据有助于显示的动态范围的改善和黑斑的抑制这双方,进而,上述与全体的平均值(直流成分)相当的数据承担尽可能地降低画面全体的亮度的作用,具有抑制黑斑的效果。
以下,分割区域特征量Fa、扩张区域Fb以及第1全画面特征量Fc0和第2全画面特征量Fc1全部为图像的平均亮度,因此,针对Fc0=Fc1的情况,关于图像的几个例子,对由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6检测到的每个分割区域的平均亮度Fa(h,v)、由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8检测到的每个扩张区域的平均亮度Fb(h,v)、由分割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1计算出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h,v)、由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计算出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h,v)以及由相加部13求出的局部变动量数据Df(h,v)进行说明。在以下的例子中,与显示画面的全体对应的光调制部3由5×5的25个分割区域构成,各分割区域的坐标(h,v)由(1,1)~(5,5)表示。
在图4(a)所示的例子中,仅在图像的中心存在高亮度部分,由中心的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a(3,3)为“40”,由其它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a(h,v)(h=1~5,v=1~5,其中,除去h=3且v=3的情况)为“0”。并且,由与各分割区域(h,v)有关的扩张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b(h,v)如图4的(b)所示。
在以整数进行计算的情况下(对计算结果进行四舍五入的情况下),作为第1全画面特征量和第2全画面特征量的全画面的平均亮度(Fc0=Fc1)的值为“2”。
从图4的(a)所示的分割区域平均亮度Fa(h,v)中减去全画面平均亮度Fc1(=Fc0)而得到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h,v)如图4的(c)所示。在这样得到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h,v)中,中心的分割区域和与其相邻的分割区域之间的亮度差未得到抑制。
从图4的(b)所示的扩张区域平均亮度值Fb(h,v)中减去全画面平均亮度值Fc1(=Fc0)而求出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h,v)如图4的(d)所示。在图4的(d)所示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h,v)中,虽然相邻分割区域间的亮度差得到抑制,但是,中心的高亮度部分未得到强调。
对图4的(c)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h,v)和图4的(d)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h,v)进行相加而得到的局部变动量数据Df(h,v)如图4的(e)所示,中央的高亮度部分得到强调,并且与相邻的分割区域之间的亮度差分也得到抑制。
在图5的(a)所示的例子中,在图像的中心和四角存在高亮度部分,由中心的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a(3,3)为“40”,由左上角的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a(1,1)为“25”,由右上角的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a(5,1)为“30”,由左下角的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a(1,5)为“35”,由右下角的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a(5,5)为“40”,由其它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a(h,v)为“0”。并且,由与各分割区域(h,v)有关的扩张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b(h,v)如图5的(b)所示。
在以整数进行计算的情况下(对计算结果进行四舍五入的情况下),作为第1全画面特征量和第2全画面特征量的全画面的平均亮度(Fc0=Fc1)的值为“7”。
从图5的(a)所示的分割区域平均亮度Fa(h,v)中减去全画面平均亮度Fc1(=Fc0)而得到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h,v)如图5的(c)所示。在这样得到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h,v)中,中心和四角的分割区域和与其相邻的分割区域之间的亮度差未得到抑制。
从图5的(b)所示的扩张区域平均亮度值Fb(h,v)中减去全画面平均亮度值Fc1(=Fc0)而求出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h,v)如图5的(d)所示。在图5的(d)所示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h,v)中,虽然相邻分割区域间的亮度差得到抑制,但是,中心和四角的高亮度部分未得到强调。
对图5的(c)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h,v)和图5的(d)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h,v)进行相加而得到的局部变动量数据Df(h,v)如图5的(e)所示,中央和四角的高亮度部分得到强调,并且与相邻的分割区域之间的亮度差也得到抑制。
在图6的(a)所示的例子中,在图像的中心及其斜上方和斜下方存在高亮度部分,由中心的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a(3,3)为“40”,由中心的左上方的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a(2,2)为“25”,由中心的右上方的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a(4,2)为“30”,由中心的左下方的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a(2,4)为“35”,由中心的右下方的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a(4,4)为“40”,由其它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a(h,v)为“0”。并且,由与各分割区域(h,v)有关的扩张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Fb(h,v)如图6的(b)所示。
在以整数进行计算的情况下(对计算结果进行四舍五入的情况下),作为第1全画面特征量和第2全画面特征量的全画面的平均亮度(Fc0=Fc1)的值为“7”。
从图6的(a)所示的分割区域平均亮度Fa(h,v)中减去全画面平均亮度Fc1(=Fc0)而得到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h,v)如图6的(c)所示。在这样得到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h,v)中,中心及其斜上方、斜下方的分割区域和与其相邻的分割区域之间的亮度差未得到抑制。
从图6的(b)所示的扩张区域平均亮度值Fb(h,v)中减去全画面平均亮度值Fc1(=Fc0)而求出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h,v)如图6的(d)所示。在图6的(d)所示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h,v)中,虽然相邻分割区域间的亮度差得到抑制,但是,中心和中心的斜上方、斜下方的高亮度部分未得到强调。
对图6的(c)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h,v)和图6的(d)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h,v)进行相加而得到的局部变动量数据Df(h,v)如图6的(e)所示,中央和中心的斜上方、斜下方的高亮度部分得到强调,并且与相邻的分割区域之间的亮度差也得到抑制。
根据这样得到的每个分割区域的局部变动量数据Df(h,v)求出每个分割区域的亮度变更量数据De(h,v),将其与通过从全画面特征量Fc0进行转换而得到的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D0进行相加,生成每个分割区域的发光控制数据Y(h,v),根据该发光控制数据Y(h,v),控制与各分割区域对应的发光部5(h,v)的发光亮度。结果,能够协调高亮度部分,并且抑制相邻的分割区域间的亮度差。因此,能够扩大动态范围并抑制黑斑。
进行补充时,利用全画面特征量生成较暗画面抑制黑斑、较亮画面表现明亮白色的全面发光用的数据。这里,利用由于与关注分割区域的分割区域特征量之间的差分、与关注分割区域的扩张区域特征量之间的差分而引起的局部变动量数据,对与关注分割区域对应的发光部的发光亮度进行变更。全画面发光用的数据原本是根据分割区域间的(与分割区域对应的发光部间的)发光亮度不存在偏差的全画面特征量而生成的。基于该全画面发光用的数据,附加未视觉辨认到区域间的发光亮度的偏差等级的局部变动量数据。该处理使抑制到未视觉辨认到区域间的发光亮度的偏差等级变得容易。
进而,当附加全面发光用的数据和未视觉辨认到区域间的发光亮度的偏差等级的局部变动量数据时,以较暗区域抑制黑斑、较亮区域表现明亮白色的方式进行面发光。由此,能够扩大发光亮度的动态范围。
进而,使用关注基于全画面特征量的发光数据的分割区域的特征量和包含关注分割区域的扩张区域的特征量,对发光亮度进行变更。即,由于还包含关注分割区域的周边特征,因此,可得到不进行加权也会重视关注分割区域,并且考虑与周围区域之间的相关关系来进行加权的效果。
对来自分割区域的信息进行加权的处理需要得知关注分割区域与其它分割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距离关系这样的复杂处理。进而,由于来自各个区域的信息不存在相关关系,因此,为了进行加权而需要更加复杂的处理。不需要这种复杂的处理,能够通过基于简单处理的简单硬件结构实现。
实施方式2
图7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6、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8b和全画面特征量检测部4b。
图7所示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针对各分割区域设定多个相互不同宽度的扩张区域,用于进一步减小相邻分割区域间的亮度差分,具有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转换部10、分割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1、第1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1~第M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M、相加部13b、变更量数据生成部14和相加部15。在图7中,与图3相同符号的部件进行相同的动作。
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8b接受从接收部2输出的输入图像数据Di,针对该输入图像数据Di中的光调制部3的各个分割区域J(h,v),设定包含该分割区域J(h,v)的第1扩张区域K1(h,v)~第M(M为2以上的整数)扩张区域KM(h,v),输出各个扩张区域的图像的特征量Fb1(h,v)~FbM(h,v)。
第1扩张区域K1(h,v)例如与实施方式1中的扩张区域K(h,v)相同。第2扩张区域K2(h,v)比第1扩张区域K1(h,v)大,包含第1扩张区域K1(h,v)及其周围的1个以上的分割区域。一般地,第m(m为2~M中的任意一方)扩张区域Km(h,v)比第(m-1)扩张区域K(m-1)(h,v)大,包含第(m-1)扩张区域K(m-1)(h,v)及其周围的1个以上的分割区域。
图8示出M=2的情况下的第1扩张区域K1(h,v)和第2扩张区域K2(h,v)。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第1扩张区域K1(h,v)与图2所示的扩张区域K(5,4)同样地形成,第2扩张区域K2(h,v)包含第1扩张区域K1(h,v),进而包含位于其周围,以包围第1扩张区域K1(h,v)的方式存在的16个分割区域。
在图14的排列中M=2的情况下,针对各分割区域(关注分割区域)的第1扩张区域和第2扩张区域由属于与该关注分割区域相同的列和相对于该关注分割区域所属的列而配置在一侧的列的分割区域构成。例如,针对分割区域J(1,3)的第1扩张区域由相同列的分割区域J(1,2)、J(1,3)、J(1,4)和右方相邻的列的分割区域J(2,2)、J(2,3)、J(2,4)构成,第2扩张区域由相同列的分割区域J(1,1)、J(1,2)、J(1,3)、J(1,4)、J(1,5)和右方相邻的列的分割区域J(2,1)、J(2,2)、J(2,3)、J(2,4)、J(2,5)构成。这样,与各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第2扩张区域相对于与相同的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第1扩张区域,仅在相同列内进行扩张。
在图15的排列中M=2的情况下,针对各分割区域(关注分割区域)的第1扩张区域和第2扩张区域由属于与该关注分割区域相同的行和相对于该关注分割区域所属的行而配置在一侧的行的分割区域构成。例如,针对分割区域J(5,1)的第1扩张区域由相同行的分割区域J(4,1)、J(5,1)、J(6,1)和下方相邻的列的分割区域J(4,2)、J(5,2)、J(6,2)构成,第2扩张区域由相同行的分割区域J(3,1)、J(4,1)、J(5,1)、J(6,1)、J(7,1)和下方相邻的行的分割区域J(3,2)、J(4,2)、J(5,2)、J(6,2)、J(7,2)构成。这样,与各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第2扩张区域相对于与相同的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第1扩张区域,仅在相同行内进行扩张。
可以说,本实施方式的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8b针对各分割区域,输出与阶段扩展的多个扩张区域K1(h,v)~KM(h,v)有关的特征量。
与各关注分割区域J(h,v)有关的第m扩张区域特征量(与各关注分割区域J(h,v)有关的第m扩张区域Km(h,v)的图像的特征量)Fbm(h,v)包含与该关注分割区域J(h,v)有关的第(m-1)扩张区域K(m-1)(h,v)的特征量在内,是同样求出的。例如,根据与该关注分割区域J(h,v)有关的第(m-1)扩张区域K(m-1)(h,v)内的像素用的像素值及其周围的分割区域(即,位于该第m扩张区域Km(h,v)内且位于该第(m-1)扩张区域K(M-1)(h,v)周围的分割区域)内的像素用的像素值,在不对这些像素值进行加权的情况下,求出与各关注分割区域J(h,v)有关的第m扩张区域特征量Fbm(h,v)。例如,在将平均值作为特征量的情况下,与各关注分割区域J(h,v)有关的第m扩张区域特征量Fbm(h,v)是不用进行加权而根据该第(m-1)扩张区域K(m-1)(h,v)内的像素用的像素值及其周围的分割区域内的像素用的像素值求出的平均值(单纯平均值)。
全画面特征量检测部4b根据从接收部2输出的输入图像数据Di,检测全画面的第1全画面特征量Fc0和第2全画面特征量Fc1并输出。
第1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1~第M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M分别求出与第1扩张区域K1(h,v)~第M扩张区域KM(h,v)有关的第1扩张区域特征量Fb1(h,v)~第M扩张区域特征量FbM(h,v)和第2全画面特征量Fc1的差分,输出第1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1(h,v)~第M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M(h,v)。
从第1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1~第M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M输出的第1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1(h,v)~第M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M(h,v)全部被输入到相加部13b,在相加部13b中,与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h,v)相加,通过该相加而求出局部变动量数据Df(h,v)。
变更量数据生成部14根据来自相加部13b的局部变动量数据Df(h,v)生成亮度变更量数据De(h,v)。
这样,从第1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1~第M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M输出的变动量数据Db1(h,v)~DbM(h,v)全部被输入到相加部13b,有助于变更量数据生成部14生成亮度变更量数据De(h,v)。
通过在亮度变更量数据De(h,v)的生成中使用阶段扩展的扩张区域K1(h,v)~KM(h,v)的变动量数据Db1(h,v)~DbM(h,v),能够在更宽的范围内阶段地(一点一点地)改变发光部的发光亮度,能够进一步减小相邻分割区域间的发光亮度差,不易视觉辨认相邻分割区域间的亮度差。
另外,说明了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D0的值由关于第1全画面特征量Fc0的单调递增函数f(Fc0)表示,亮度变更量数据De的值由关于局部变动量数据Df的单调递增函数g(Df)表示的情况,但是,这需要假设由于发光控制数据Y(h,v)的值的增加而使发光部的亮度增加的情况(例如,在对发光部进行脉冲宽度控制的情况下,发光控制数据Y(h,v)的值与ON时间对应的情况),例如在发光控制数据Y(h,v)的值与OFF时间对应的情况下,为了增加亮度而使发光控制数据Y(h,v)的值减少,该情况下,全画面发光控制控制数据D0的值和亮度变更量数据De的值均伴随期望亮度的值的增加而减少。该情况下,作为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D0,使用具有由关于第1全画面特征量Fc0的单调递减函数f(Fc0)表示的值的数据,作为亮度变更量数据De,使用具有由关于局部变动量数据Df的单调递减函数g(Df)表示的值的数据。进而,与使用由单调递增函数表示的数据的情况同样,附加限制,以避免分割区域发光控制数据Y成为负值并且使其不会超过规定最大值。
实施方式3
图9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6、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8b和全画面特征量检测部4b。
图9所示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与实施方式2同样,针对各分割区域设定多个相互不同宽度的扩张区域,但是,与实施方式2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图像的特征来选择所设定的扩张区域并加以利用,该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具有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转换部10、分割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1、第1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1~第M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M、图像特征判定部18、选择相加部17、变更量数据生成部14和相加部15。在图9中,与图3和图7相同符号的部件进行相同的动作。
图像特征判定部18接受分割区域特征量Fa、第1扩张区域特征量Fb1~第M扩张区域特征量FbM、第1全画面特征量Fc0和第2全画面特征量Fc1,根据这些特征量判定图像的特征。
选择相加部17根据图像特征判定部18的判定结果,选择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1(h,v)~DbM(h,v)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并输出。选择相加部17通过这种处理,决定在亮度变更量数据De(h,v)的生成中使用的扩张区域的阶层数。
例如,在图像仅在其全体的1个部位,即由多个分割区域J(1,1)~J(H,V)的1个分割区域的光调制中使用的图像数据表示的部分中为高亮度的情况下,图像特征判定部18根据特征量Fa、Fb、Fc0、Fc1,特别是特征量Fa来检测该情况。
图像特征判定部18的判定结果被输入到选择相加部17,选择相加部17被控制成要相加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的数量变多。例如,在上述情况下,对全部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1(h,v)~DbM(h,v)进行相加。
由此,能够在与图像的高亮度部分对应的分割区域与远离该分割区域的分割区域之间阶段地(一点一点地)改变对应的发光部的发光亮度,在相邻分割区域间减小对应的发光部的发光亮度的差,不易在相邻分割区域间视觉辨认图像的亮度差。
另一方面,在图像全体为大致相同的亮度的情况下,图像特征判定部18根据特征量Fa、Fb、Fc0、Fc1特别是特征量Fa来检测该情况。图像特征判定部18的判定结果被输入到选择相加部17,选择相加部17仅选择所输入的变动量数据Db1(h,v)~DbM(h,v)中的一部分进行相加。
例如,仅选择第1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1(h,v)进行相加。取而代之,也可以仅选择第1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1(h,v)~第M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M(h,v)中的第1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1(h,v)~第L(L<M)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DbL(h,v)进行相加,例如,可以仅选择第(s+1×t)、第(s+2×t)、第(s+3×t)…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s为0以上的规定整数,t为2以上的处理整数)。这样,通过选择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进行相加,能够实施抑制了处理时间和消耗电力的处理。
另外,也可以随着在选择相加部17中选择要相加的扩张区域的处理,停止输出相加中不使用的变动量数据的变动量计算部(12-1~12-M中的一部分)中的差分计算处理。该情况下,将图像特征判定部18的输出供给到变动量计算部12-1~12-M进行控制。
实施方式4
图10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图10所示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在相邻分割区域相互间的亮度变更量的差分超过规定容许极限值的情况下,进行亮度变更量数据的调整,具有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转换部10、分割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1、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相加部13、变更量数据生成部14、分割区域间差分计算部16、极限值保持部21、比较处理部20、变更量调整部19和相加部15。在图10中,与图3、图7和图9相同符号的部件进行相同的动作。
分割区域间差分计算部16接受由变更量数据生成部14生成的每个分割区域(每个发光部)的亮度变更量数据,在相互相邻的分割区域间(发光部间)计算亮度变更量的差分,输出到比较处理部20。
另一方面,极限值保持部21保持容许极限值。该容许极限值用于在相邻的分割区域间(发光部间)限制亮度差。
在由分割区域间差分计算部16计算出的亮度变更量的相邻分割区域间(发光部间)的差分超过极限值保持部21中保持的容许极限值的情况下,比较处理部20将该情况和表示超过程度的信息供给到变更量调整部19。
变更量调整部19根据来自比较处理部20的信息对来自变更量数据生成部14的亮度变更量数据进行调整。具体而言,进行变更,以使分割区域间(发光部间)的差分超过容许极限值的相互相邻的分割区域(分割区域对)各自的亮度变更量接近另一个分割区域的亮度变更量,使得这2个分割区域的亮度变更量的差为容许极限值以下。
该情况下,针对相邻的分割区域双方,可以对与各个分割区域有关的亮度变更量进行变更,也可以仅对一方进行变更。在仅对一方进行变更的情况下,求出与画面内的全部分割区域有关的亮度变更量的平均值,对2个分割区域的亮度变更量中的相对于上述平均值之差较大的一方进行变更。在对双方进行变更的情况下,可以以相同程度对双方进行变更,也可以对2个分割区域的亮度变更量中的相对于上述平均值(与显示画面内的全部分割区域有关的亮度变更量的平均值)之差较大的一方进行更大幅度的变更。
另外,由于容许极限值根据光调制部3的特性而不同,因此,通过在组合发光部5-1~5-N和光调制部3的状态下进行测定来确定容许极限值,保持在极限值保持部21中。
在通过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和扩张区变动量数据Db来抑制相邻分割区域间的亮度差的结构中,通过增加变更量调整部19,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相邻分割区域间的亮度差(收敛于容许极限内),并且能够实现动态范围的改善。
实施方式5
图1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图11所示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与实施方式4同样,在相邻分割区域(相邻发光部)相互间的亮度变更量的差分超过规定容许极限值的情况下进行亮度变更量数据的调整,但是,与实施方式4的不同之处在于,设定多个容许极限值,根据图像的特征来选择要使用的容许极限值,该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具有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转换部10、分割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1、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相加部13、变更量数据生成部14、分割区域间差分计算部16、图像特征判定部18b、极限值保持部21b、极限值选择部22、比较处理部20、变更量调整部19和相加部15。
在图11中,与图3、图7、图9和图10相同符号的部件进行相同的动作。
极限值保持部21b与图10的极限值保持部21相同,但是,保持多个容许极限值。
图像特征判定部18b与实施方式3的图像特征判定部18相同,判定图像的特征并输出判定结果。
极限值选择部22根据图像特征判定部18b的判定结果,选择极限值保持部21b中保持的容许极限值中的一个容许极限值并输出。
相邻分割区域间的亮度差的视觉辨认容易程度根据图像的特征而不同。例如,在视觉的特性上容易识别较暗画面的相邻亮度差,另一方面,不易识别较亮画面中的相邻亮度差。因此,针对这些各个情况进行测定,设定多个容许极限值并保持在极限值保持部21b中。
图像特征判定部18b接受分割区域特征量Fa、扩张区域特征量Fb以及第1全画面特征量Fc0和第2全画面特征量Fc1,根据这些特征量来判定图像的特征。
极限值选择部22根据图像特征判定部18b的判定结果,选择极限值保持部21b中保持的多个容许极限值中的1个容许极限值并读出,供给到比较处理部20。
例如,在图像特征量判定部18b判定为关注分割区域的图像较暗的情况下,选择极限值保持部21b中保持的多个容许极限值中的值较小的容许极限值并输出。
相反,在图像特征量判定部18b判定为关注分割区域较亮的图像较亮的情况下,选择极限值保持部21b中保持的多个容许极限值中的值较大的容许极限值并输出。
在由分割区域间差分计算部16计算出的亮度变更量相互间的差分超过由极限值选择部22选择出的容许极限值的情况下,比较处理部20将该情况和表示超过程度的信息供给到变更量调整部19。
与实施方式4的情况同样,变更量调整部19根据来自比较处理部20的信息对来自变更量数据生成部14的亮度变更量数据进行调整。具体而言,进行变更,以使分割区域间的差分超过容许极限值的相互相邻的分割区域(分割区域对)各自的亮度变更量接近另一个分割区域的亮度变更量,使得这2个分割区域的亮度变更量的差为容许极限值以下。
在通过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Da和扩张区变动量数据Db来抑制相邻分割区域间的亮度差的结构中,通过增加变更量调整部19,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相邻分割区域间的亮度差(收敛于与图像的特征对应的容许极限内),并且能够实现动态范围的改善。
实施方式6
图12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实施方式6的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在屏显示(OSD)信息。图12所示的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7用于这种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转换部10、分割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1、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相加部13、变更量数据生成部14、OSD处理部23、变更量调整部19和相加部15。
对OSD处理部23输入包含表示在屏显示(OSD)的显示内容的信息和显示位置信息的OSD显示信息Dosd。该OSD显示信息Dosd的性质与从图1的接收部2输出的输入图像数据的性质不同,优选OSD显示部分构成为,不会由于输入图像数据而按照每个分割区域产生亮度差。
OSD处理部23根据OSD显示信息Dosd检测要进行OSD显示的分割区域,输出表示要进行OSD显示的分割区域的信息。这里,要进行OSD显示的分割区域意味着在其一部分或全部中进行OSD的分割区域。图13示出要进行OSD显示的分割区域为画面右下方的3个分割区域J(7,7)、J(8,7)、J(9,7)的情况。
在变更量调整部19b中,接受从变更量数据生成部14输出的亮度变更量数据De,进行亮度变更量的调整,以使在从OSD处理部23输出的信息所示的要进行OSD显示的分割区域间不会产生发光亮度差。通过该动作,在OSD显示部分中,能够进行抑制,使得不会视觉辨认到由于输入图像数据而导致的分割区域亮度差。该情况下,优选对进行OSD显示的分割区域的亮度变更量进行调整,以使尽可能减小要进行OSD显示的分割区域和与该分割区域相邻且不进行OSD显示的分割区域的亮度差。
如图13所示,在右下方的3个分割区域J(7,7)、J(8,7)、J(9,7)进行OSD显示的情况下,对要进行OSD显示的分割区域的亮度变更量进行调整,以使在这些分割区域中,相邻分割区域间的发光亮度差为零,并且,要进行OSD显示的分割区域和与要进行OSD显示的分割区域相邻的各个分割区域J(7,6)、J(8,6)、J(9,6)、J(6,7)的亮度差的绝对值的总和最小。
以上实施方式1~6中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进行使用。例如,实施方式6中说明的要进行OSD显示的分割区域的亮度变更量的调整也可以应用于实施方式1~5。
以上对发光控制装置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由该发光控制装置执行的发光控制方法也是本发明的一部分。进而,上述发光控制装置中的处理,换言之以上述发光控制方法执行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通过软件即被编程的计算机执行,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处理的程序、以及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是本发明的一部分。
标号说明
1:输入端子;2:接收部;3:光调制部;4:全画面特征量检测部;5-1~5-N:发光部;6: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7: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8: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9:发光驱动部;10: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转换部;11:分割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2、12-1~12-M:扩张区域变动量计算部;13:相加部;14:变更量数据生成部;15:相加部;16:分割区域差分计算部;17:选择相加部;18、18b:图像特征判定部;19、19b:变更量调整部;20:比较处理部;21、21b:极限值保持部;22:极限值选择部;23:OSD处理部;30:发光控制部。

Claims (10)

1.一种发光控制装置,其中,
通过利用光调制部根据图像数据对照明光进行光调制,形成由所述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
从多个发光部照射所述照明光,
所述多个发光部分别对将所述光调制部分割为多个部分而得到的区域进行照射,
设对应于所述各个发光部而被分割为多个部分的区域为分割区域,
所述发光控制装置被构成为能够对所述多个发光部各自的发光亮度进行控制,
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装置具有:
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部,其将由所述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中的所述光调制部的所述分割区域分别作为关注分割区域,检测所述关注分割区域的特征量作为分割区域特征量;
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部,其检测由所述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中的、包含所述关注分割区域和所述关注分割区域周围的分割区域的扩张区域的特征量,作为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扩张区域特征量;
全画面特征量检测部,其检测由所述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全体的特征量作为全画面特征量;以及
发光控制部,其根据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所述分割区域特征量和所述扩张区域特征量以及所述全画面特征量,对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对应的所述发光部的发光亮度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所述扩张区域特征量是在不对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分割区域特征量和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周围的分割区域有关的分割区域特征量进行加权的情况下同样地求出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控制部具有:
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其根据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所述分割区域特征量和所述扩张区域特征量以及所述全画面特征量,生成用于对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对应的所述发光部的发光亮度进行控制的发光控制数据;以及
发光驱动部,其以与所述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生成的用于所述发光部的所述发光控制数据对应的发光亮度,使所述发光部发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控制数据生成部通过转换而根据所述全画面特征量生成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进而分别针对所述多个分割区域,取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所述分割区域特征量和所述全画面特征量的差分,生成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取与包含所述关注分割区域的扩张区域有关的所述扩张区域特征量和所述全画面特征量的差分,生成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根据所述全画面发光控制数据、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所述分割区域变动量数据和所述扩张区域变动量数据,生成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所述发光控制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画面特征量包含第1种类的全画面特征量和与第1种类的特征量不同的第2种类的全画面特征量,
所述第2种类的全画面特征量、所述分割区域特征量和所述扩张区域特征量是相同种类的特征量。
6.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控制装置;以及
多个发光部,其发光亮度由所述发光控制装置进行控制。
7.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以及
光调制部,其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对从所述发光部发出的照明光进行光调制而显示图像。
8.一种发光控制方法,其中,
通过利用光调制部根据图像数据对照明光进行光调制,形成由所述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
从多个发光部照射所述照明光,
所述多个发光部分别对将所述光调制部分割为多个部分而得到的区域进行照射,
设对应于所述各个发光部而被分割为多个部分的区域为分割区域,
发光控制装置被构成为能够对所述多个发光部各自的发光亮度进行控制,
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分割区域特征量检测步骤,将由所述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中的所述光调制部的所述分割区域分别作为关注分割区域,检测所述关注分割区域的特征量作为分割区域特征量;
扩张区域特征量检测步骤,检测由所述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中的、包含所述关注分割区域和所述关注分割区域周围的分割区域的扩张区域的特征量,作为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扩张区域特征量;
全画面特征量检测步骤,检测由所述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全体的特征量作为全画面特征量;以及
发光控制步骤,根据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有关的所述分割区域特征量和所述扩张区域特征量以及所述全画面特征量,对与所述关注分割区域对应的所述发光部的发光亮度进行控制。
9.一种程序,该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控制方法的各步骤的处理。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记录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程序。
CN201180067137.3A 2011-02-09 2011-12-05 发光控制装置和方法、发光装置、图像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3549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6067 2011-02-09
JP2011026067 2011-02-09
PCT/JP2011/078067 WO2012108095A1 (ja) 2011-02-09 2011-12-05 発光制御装置及び方法、発光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4935A true CN103354935A (zh) 2013-10-16
CN103354935B CN103354935B (zh) 2015-04-01

Family

ID=46638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7137.3A Active CN103354935B (zh) 2011-02-09 2011-12-05 发光控制装置和方法、发光装置、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86541B2 (zh)
JP (1) JP5323272B2 (zh)
CN (1) CN103354935B (zh)
TW (1) TWI450249B (zh)
WO (1) WO201210809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4237A (zh) * 2017-07-03 2017-09-12 成都汇翌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pov‑led屏的亮度自适应调节方法
CN110785803A (zh) * 2017-06-21 2020-02-1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42092B2 (ja) * 2013-06-14 2017-1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34114B2 (ja) * 2013-08-26 2017-1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光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05007B2 (ja) * 2015-12-08 2019-04-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制御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バックライト制御方法
US20190259343A1 (en) * 2016-11-07 2019-08-2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JP6610589B2 (ja) * 2017-03-17 2019-11-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制御装置、映像表示装置及びバックライト制御方法
CN109346016A (zh) * 2018-11-29 2019-02-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结构、背光结构的亮度调节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686321B (zh) * 2019-02-15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背光控制器及显示装置
CN109975999B (zh) * 2019-05-20 2020-06-16 南京大学 一种硅基马赫-曾德尔型电光调制器的工艺偏差分析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198A (zh) * 2006-08-16 2008-02-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和调整显示设备的亮度的方法
CN101661725A (zh) * 2008-08-25 2010-03-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图像显示装置
JP2010134435A (ja) * 2008-10-28 2010-06-17 Panasonic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4740B2 (en) * 2001-11-09 2006-06-2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Backlit display with improved dynamic range
US7403332B2 (en) * 2002-03-13 2008-07-22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High dynamic range display devices
JP4290479B2 (ja) 2003-05-26 2009-07-08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JP3953506B2 (ja) 2005-10-18 2007-08-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951973B2 (ja) 2006-01-10 2012-06-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JP5176397B2 (ja) * 2006-06-01 2013-04-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8090076A (ja) 2006-10-03 2008-04-17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4237220B2 (ja) 2006-11-13 2009-03-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透過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8176211A (ja) 2007-01-22 2008-07-31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輝度制御方法
JP2008203292A (ja) 2007-02-16 2008-09-0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008268642A (ja) 2007-04-23 2008-11-06 Sony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バックライト制御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299191A (ja) 2007-06-01 2008-12-11 Sharp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304578A (ja) 2007-06-06 2008-12-18 Sharp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JP5110355B2 (ja) 2007-07-09 2012-12-26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駆動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KR20090044292A (ko) 2007-10-31 2009-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JP4655079B2 (ja) 2007-11-06 2011-03-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5122927B2 (ja) 2007-12-04 2013-01-16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009192717A (ja) 2008-02-13 2009-08-27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5089427B2 (ja) 2008-02-18 2012-12-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JP4892036B2 (ja) 2009-06-08 2012-03-07 株式会社東芝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映像処理装置
WO2011004520A1 (ja) * 2009-07-06 2011-01-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表示制御方法
JP5460435B2 (ja) * 2010-04-09 2014-04-02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661336B2 (ja) * 2010-05-28 2015-01-28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008388A (ja) * 2010-06-25 2012-01-12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324453B1 (ko) * 2010-11-25 2013-10-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로컬 디밍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2123100A (ja) * 2010-12-07 2012-06-28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354333B1 (ko) * 2012-02-24 2014-01-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디밍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198A (zh) * 2006-08-16 2008-02-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和调整显示设备的亮度的方法
CN101661725A (zh) * 2008-08-25 2010-03-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图像显示装置
JP2010134435A (ja) * 2008-10-28 2010-06-17 Panasonic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5803A (zh) * 2017-06-21 2020-02-1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10785803B (zh) * 2017-06-21 2023-03-24 深圳通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装置
CN107154237A (zh) * 2017-07-03 2017-09-12 成都汇翌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pov‑led屏的亮度自适应调节方法
CN107154237B (zh) * 2017-07-03 2019-08-23 江西厚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pov-led屏的亮度自适应调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4935B (zh) 2015-04-01
US20130321491A1 (en) 2013-12-05
TW201246166A (en) 2012-11-16
US8786541B2 (en) 2014-07-22
TWI450249B (zh) 2014-08-21
WO2012108095A1 (ja) 2012-08-16
JPWO2012108095A1 (ja) 2014-07-03
JP5323272B2 (ja)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4935B (zh) 发光控制装置和方法、发光装置、图像显示装置
US9378685B2 (en) Artifact mitig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s generated using three dimensional color synthesis
JP4979776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US8917293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KR100818988B1 (ko) 영상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JP5595516B2 (ja) 画像データ・ブロックの統計的属性を使ったバックライト制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1383132B (zh) 液晶显示方法
CN105161064A (zh) 液晶显示亮度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设备
US20100079476A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0772906B1 (ko) 영상신호 표시 방법 및 장치
JPWO2009054223A1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09975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6611494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192963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US11948522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light adjustment for divided areas using an adjustment coefficient
US10810953B2 (en) Field sequenti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US947214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n opening in a color filter
EP284365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display apparatus
GB2486588A (en) Backlight controlled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object image area
JP6549360B2 (ja) 表示装置
JP2010113099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200917541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69468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JP489414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678109B (zh) 區域調光的影像處理方法與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