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9549A - 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9549A
CN103339549A CN2012800076226A CN201280007622A CN103339549A CN 103339549 A CN103339549 A CN 103339549A CN 2012800076226 A CN2012800076226 A CN 2012800076226A CN 201280007622 A CN201280007622 A CN 201280007622A CN 103339549 A CN103339549 A CN 103339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emitting
emitting zone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76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39549B (zh
Inventor
克劳斯·芬斯特布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sram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sram GmbH filed Critical Osram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339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9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39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9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60Optical arrangements integrated in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improving the colour rendering index or the light extraction
    • F21K9/64Optical arrangements integrated in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improving the colour rendering index or the light extraction us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ans distinct or spaced from th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 e.g. a remote phosphor lay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6Lase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21V9/20Dichroic filters, i.e. devices operating on the principle of wave interference to pass specific ranges of wavelengths while cancelling oth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3/00Combination of light sources
    • F21Y2113/10Combination of light sources of different colou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1),其具有至少一个带有至少两个发光区域(3,4)的能旋转的发光区域载体(2)和至少一个第一光源(5)和第二光源(6),以用于分别照射至少一部分发光区域(3,4),其中,第一光源(5)和第二光源(6)发射不同颜色的光,发光区域(3)的至少一个具有发光材料,该发光材料能够通过第一光源(5)的光照射,并且这个光至少部分地波长转换地再次发射,并且发光区域(4)的至少一个能够通过第二光源(6)的光照射,并且这个至少一个发光区域(4)在不转换波长的情况下将至少第二光源(6)的光散射。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WO2009/112961A1描述了一种激光灯源,其具有至少一个发射激光的元件、至少一个光源发出元件(其配置用于使激光对准预定的位置)和至少一个转换元件。该至少一个转换元件包括一组波长转换区域,波长转换区域设置用于将激光转换成波长转换的或者说转换的光,使得转换光和激光的组合产生理想的输出混合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利用波长转换的情况下提供一种改良的发光装置,用于产生由多个波长的光构成的混合光,该发光装置特别是能够低成本地制成,具有稳定的发光特性,并且能够充分简单并精准地设置混合光的和色度坐标。
该目的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得以解决。优选的实施方式特别是能够由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出。
该目的通过这样一种发光装置得以解决,该发光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能旋转的、具有至少两个发光区域的发光区域载体和分别用于照射发光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其中,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发射不同颜色的光,发光区域的至少一个具有发光材料,该发光材料能够通过第一光源的光照射,并且这种光至少部分波长转换地再次发射,以及发光区域的至少一个能够通过第二光源的光照射,并且该至少一个发光区域在不转换波长的情况下将第二光源的光发射。
发光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即,相比仅利用来自光源的光(也就是说不利用任何波长转换的情况),通过应用波长转换器由光源的至少一个能够更简单并且成本更低地产生另一种颜色的光,也就是经过波长转换的光。另一方面,相比只使用一个光源和波长转换器而言,使用至少一个下游未布置有波长转换器的光源,由此在可能多种颜色中有利地用于更简单并且更精准地设置由发光装置发射的混合光的和色度坐标。此外,这样就能够通过波长转换时的斯托克斯-损耗减小发光区域载体的热负荷,这减少了因为热导致的经过波长转换的光的波长的移动,其也作为“热熄灭”的程度,并且预防发光材料的因为热引发的衰退。这使得能够短期并长期地保持稳定的发光特性。发光区域的至少一个能够通过第二光源的光照射,并且该至少一个发光区域在不转换波长的情况下将第二光源的光发射,于是这些特别是包括第二光源的光不会被转换波长。
发光区域特别是可以理解为在旋转的发光材料载体上的能够通过光源的至少一个照射的区域,该发光材料载体基于投射其上的(初级)光本身发射(次级)光。
不同颜色的光特别是可以理解为峰值波长和/或带宽(Bandbreite)或带分布(Bandverteilung)不同的光,也可以理解为存在不同的光谱带。
改进方案是,至少一个能够通过第二光源的光照射的发光区域在不转换波长的情况下散射或者说散射地发射第二光源的光。这特别是能够在窄带发射的(schmalstrahlenden)光源中(其光束具有比较小的张开角)、特别是激光光源中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光束扩展。
一种可替换的或附加的改进方案是,至少一个能够通过第二光源的光照射的发光区域,即波长不转换情况下的第二光源的光,至少对于第二光源的光来说是透明的。这特别是使得在宽带发射(breitstrahlenden)的光源中(其光束具有比较大的张开角)、特别是在发光二极管中,在射线穿过时在发光区域实现小的光损耗。
一种改进方案是,发光区域漫射(次级)光。
由发光区域发射的光也可以具有与投射光一样的波长。发光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仅)作为投射光的漫射器(“漫射器区域”)。
但是,由发光区域发射的光也可以具有至少部分地与射入光相比其它的波长。在此,射入的光也在发光区域上进行波长转换或者转化。为了转换波长,发光区域优选地具有一种或者多种发光材料(“发光材料区域”)。
发光材料区域特别是可以具有发光材料层。对于至少一种发光材料的厚度和/或浓度来说,能够有目的性地这样设置发光材料区域的发光材料层,即也能够有目的性地设置经过波长转换的部分。特别是能够通过足够高的发光材料浓度和/或足够大的厚度基本上完全地对射入的光转换波长。这特别是相当于至少大约95%的转换率,特别是至少大约98%,特别是至少大约99%。
波长转换例如能够在发光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光致发光或者辐射发光,特别是磷光和/或荧光。
通过至少一种发光材料经过波长转换的光特别是能够再次漫射,这能实现也许在下游布置的光学元件具有高的强度均质性和宽的照射范围。
在存在多种发光材料时,投射的光线能够至少部分地转换成不同波长的光。发光材料区域或者说其发光材料能够至少部分地对由光源发射的光进行波长转换,特别是可以包括,一部分由光源射入发光材料区域上的光由发光材料区域的至少一种发光材料吸收,并且以经过改变的、特别是更大的(“down-converting”)或者更小的(“up-converting”)波长再次发射(例如从蓝变成黄)。光的另一部分能够在不转换波长的情况下再次由发光材料区域发射。由此,由配属的光源射入的单色光就能够由发光材料区域作为混合光(作为经过波长转换的部分和未经过波长转换的部分的组合)发射。
发光区域可以为射入的波长不同的光分别作为发光材料区域。发光区域作为代替可以为射入的第一波长的光作为发光材料区域,并且为射入的第二种不同波长的光作为漫射区域,其中,发光材料(仅)作为漫射器材料起作用。
利用本发光装置,第一光源照亮或者照射至少一个发光材料区域,并且第二光源不照射任何发光材料区域或者仅照射至少一个漫射器区域。
在一种特别简单的改进方案中,发光装置仅仅具有一个发光材料区域,该发光材料区域能够通过第一光源的光照射,并且这个光部分地经过波长地再次发射(特别是漫射地)。此外,对于第二光源的光而言作为漫射器区域起作用的发光区域能够通过第二光源的光照射。两个发光区域可以是不同的发光区域或者是同一个发光区域。于是,总的来说能够借助两个光源产生混合光,即,具有三种不同的波长,具体来说各个未经过波长转换的或者说波长相同的光和经过波长转换的光。在此,由第一光源产生的波长相同的和经过波长转换的光的相对的比例基本上通过发光(材料)区域(例如发光材料的浓度和发光材料层的厚度)得以预先设定。例如,第一光源也许会发射蓝光(初级光),其在发光材料区域上部分地转换成绿光。第二光源也许会向作为漫射器区域起作用的发光区域发射红光,使得最终获得的、由发光装置发射的混合光可以是通过RGB混合产生的光,例如白光。可替换地,第一光源例如可以向两种不同的发光材料发射UV光(这些发光材料布置在两个不同的发光材料区域,或者混合地存在于一个共同的发光材料区域内),这些发光材料例如对UV光进行波长转化,使其成为蓝光或者绿光。
这些光源优选地是窄带的、特别是带宽小的单色的或者近似单色的光源,特别是激光形式的光源。
优选至少一个光源,其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激光器或者激光光源。这样构造的发光装置也可以称为具有间隔开的发光材料的、由激光激发的装置,或者称为LARP(laser Activated Remote phosphor)装置。激光光源特别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半导体激光器,特别是二极管激光器或者激光二极管。其能够构造得特别紧凑并且结实。激光二极管也可以简单地以分组的方式共同运行,例如作为堆栈体(“laser stack”激光迭阵)。
可替换地,该至少一个光源例如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发光二极管。该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能够以至少一个单个地带外壳的发光二极管的形式存在,或者以至少一个LED芯片的形式存在。多个LED芯片可以安装到共同的基底(“Submount”)上。该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可以装配有至少一个独自的和/或共同的镜头,用于射束导向,例如至少一个菲涅尔透镜、准直仪等等。作为无机的发光二极管的代替或附加,例如以InGaN或AlInGaP为基础,通常也可以使用有机的LED(OLED,例如聚合物OLED)。
该至少一个光源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宽带的光源,在这个光源的下游布置至少一个光学过滤器(Filter)。
不同颜色的光特别是包括峰值波长不同和/或带宽不同的光。
由光源分别发射的光束在空间上是静态的,并且在能旋转的发光区域载体上分别产生基本上空间静态的光斑,发光区域载体在运行时在射入的光下旋转。于是,光斑照射(至少在持久运行时)在发光区域载体上的环形的区域。在这个环形的区域之内,这些发光区域特别是以环形区段存在。
还有一种改进方案,即,多个发光材料区域以区段的方式布置在发光区域载体上。于是,在发光区域载体旋转运行时,能够通过一个光源依次地照射不同的发光区域,并且因此产生由这些发光区域发射的光组成的一系列的光序,特别是色序。由于人眼有延迟性,所以在颜色盘旋转速度足够高时(例如每秒超过25次旋转),这一系列的光序就被感觉到是混合光。
一种设计方案是,第一光源的光在不转换波长的情况下在发光区域的至少一个处散射。特别是可以这样转换,即通过第一光源照射至少两个不同的发光区域,其中有一个区域作为第一光源的光的漫射器区域(并且另一个作为发光材料区域)。这些发光区域例如可以对应发光区域载体上的不同的区段。特别是通过第一光源照射的发光材料区域也许具有高的转换率或转化率,例如95%或更多。漫射区域的使用以简单的方式也为第一光源扩大了混合光的可能的颜色空间(“Gamut”)。
还有一种设计方案是,光源的光发射到发光区域载体的同一侧上。于是,发光区域载体能够特别简单地构造而成。于是也使得能够有效地利用布置在发光区域载体下游的镜头,该镜头只存在于存在发光区域载体的经过照射一侧的一半空间内,例如半壳反射器的部分。也提供了发光装置的对于其高度来说特别紧凑的构造形式。
一种特殊的设计方案是,发光区域的至少一个是对于第二光源的光漫反射的发光区域。该至少一个发光区域也许不具有发光材料或者具有对第一光源的光起作用、却不对第二光源的光起作用的发光材料。
还有一种设计方案是,两个光源的光发射到发光区域载体的不同侧上,并且其中,发光区域的至少一个是对于第二光源的光(透过散射的/半透明或透明的)可穿透的发光区域。对于第二光源的光可穿透的发光区域例如可以是透光的漫射板或漫射膜,特别是在使用窄带发射的第二光源中。从不同的侧面发射有以下优点,即能够将光源布置得相互间隔很远,特别是在将由它们产生的光分开射入发光区域载体上时。
还有一个设计方案是,对于第二光源的光可穿透的发光区域是将第一光源的光转换波长的发光区域。于是能够实现特别紧凑的发光区域载体。该发光区域不仅可以设置用于两个光源的光发射到发光区域载体的同一侧上的情况,还可以用于两个光源的光发射到发光区域载体的不同侧上的情况。如果两个光源的光发射到发光区域载体的不同侧上,那么发光区域或者说配属的发光材料层的厚度也许局限在这样的数值内,即对于该数值而言该发光区域用于透过第二光源的光。
特别是当两个光源的光发射到发光区域载体的不同侧上,并且发光区域的至少一个是对于第二光源的光可穿透的发光区域的情况下,可能优选的是,在第二光源和对于第二光源的光可穿透的发光区域之间的光路径中布置有对于源自第二光源的光可穿透的、例如二色性的镜子。第一光源的在逆反方向上投射到二色镜上的光却被反射回来(到该发光区域内)。于是能够有效地并且基本上在保持构造高度的情况下防止第一光源的光的光损耗。第二光源的光由于返回射线向下(进入下面的(半)空间,第二光源从这半空间出发入射发光区域载体上)造成的光损耗例如可以通过基本上向上(进入上面的半空间)发射的散射盘受到局限。第二光源的光损耗可以在使用对角度敏感的反射器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小,其中,从下面入射的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对于该角度而言反射器是透光的(例如在垂直入射的情况下),而反射器对于非垂直投射的光(例如漫射地分散在发光区域上的光)起反射作用。
对于这样的情况,即对于第二光源的光可穿透的发光区域是将第一光源的光(能够照射并且)转换波长的发光区域,优选的设计方案是,二色性的镜子对于由该发光区域发射的光起反射作用,也就是说,除了对第二光源的光,还对第一光源的不仅未经过转换波长的还有经过转换波长的光。
还有一种设计方案是,光源的至少一个能够与发光区域载体的角位置协调地有节奏地运行。于是,光源的光就能够有目的性地局限在发光区域载体的理想区域或部段上。这第一能实现有目的性地设置发光时长,并且因此设置特定发光区域的亮度。于是例如能够简单地改变混合光的和色度坐标。第二,还能实现将仅仅通过第一光源需要照射的发光区域布置在也能够通过第二光源照射的位置上,例如通过相应的调暗第二光源,或者反过来。于是实现该发光区域载体的特别紧凑的设计。特别是能够将只能通过第一光源和/或只能通过第二光源需要照射的发光区域作为一个相同环的分段布置在发光区域载体上。第三,相比光源持久运行的情况,能够提供省电的、发热更少的并且寿命更长的发光装置。第四,能实现通过至少部分地相同的光学元件或者说至少部分地相同的光学路径将光源的光紧凑地导向发光区域载体。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发光区域载体上的能够通过光源照射的面积、特别是环形区域至少基本上相同。
还有一种设计方案是,至少两个发光区域划分成发光区域载体上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同心的环形区域。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通过不同的光源照射这些环形区域。因此,发光区域载体上能够通过光源照射的面积是不同的,优选地也不是重叠的。这种设计方案能在构造方式进一步紧凑的情况下实现高亮度。
还有一种设计方案是,第二光源的光包括或者就是红色的光。因为红光具有可见的光谱中最大的波长,所以由此能够在否则会进行的波长转换时避免最大的斯托克斯-损耗(其随着波长转换的波长差的不断升高而增加),并且提供热负荷特别小的发光装置。
此外还有一种设计方案是,第二光源的光包括或者就是光和/或紫外线光。于是能够简单地提供基本上覆盖整个可见光谱的光,具体来说特别是通过波长转换成更大的波长(“down conversion”),例如由蓝光或UV转换成绿光。
一种特别有利的组合方案是,第一光源的光包括或者是蓝色的光(例如具有峰值波长为大约445nm或者具有峰值波长在460nm和470nm之间的范围内)和/或紫外线光,并且第二光源的光包括或者就是红色的光。于是能够在热量产生较少的情况下通过斯托克斯-损耗提供大的颜色空间。从而避免了否则因为从UV或蓝光向红光波长转换而形成的大的斯托克斯-损耗。
还有另一种设计方案是,发光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在光学上布置在发光区域载体下游的光学元件、特别是反射器。
此外还有一种设计方案是,该发光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在光学上布置在发光区域载体下游的反射器,并且发光区域的通过光源产生的发光面位于至少一个反射器的焦点内或该至少一个反射器的焦点处。由此能够实现来自发光装置的(彩色上和/或亮度上)特别均匀的光发射。作为反射器的代替或者附加,可以在发光区域载体下游布置至少另一个镜头或光学元件,例如光混合棒(例如全反射的灯条,“TIR-Rod”)、聚光器(特别是蜂窝式聚光器,“Fly's Eye”)和/或透镜等等。
一种特殊的设计方案是,至少一个反射器具有至少一个半壳反射器或者类似物。这例如能够特别有利地用到汽车应用中。具有半壳反射器的发光装置通常具有特别小的构造高度。然而也可以使用全壳反射器或者其它的反射器。
也有一种设计是,至少一个反射器(分区段的反射器)具有多个焦点,并且发光区域的通过不同的光源产生的发光面(发光斑点)位于该至少一个反射器的不同焦点内或该至少一个反射器的不同的焦点处。于是也能够为多个在位置上分离的发光面实现来自发光装置的均匀的光发射。这可以对于这样一种情况特别有利,即,当至少两个发光区域划分到发光区域载体上的至少两个同心的环形区域上时,其中,就特别是为每个焦点配置一个各自的光源。
特别是作为设计多个焦点的代替,焦点可以是平面上或者空间上延展的焦点或者光斑,其特别是可以配属给多个在位置上分离的发光面。
附图说明
在以下附图中,借助实施例示意性地更详尽描述本发明。在此,为了能够更清楚,相同的或者作用相同的元件可以配有相同的参考标号。
图1作为截面图在侧视图中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具有能旋转的发光区域载体;
图2在俯视图中示出发光区域载体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
图3作为截面图在侧视图中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具有能旋转的发光区域载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作为截面图在侧视图中示出具有能够围绕旋转轴线W旋转的发光区域载体2的发光装置1,正如用弯曲的箭头表示的那样。图2在俯视图中示出发光区域载体2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发光区域载体2具有两个发光区域3和4,其设计成朝旋转轴线W同心的环上的相邻的环形区段。发光装置1还具有第一激光光源5形式的第一光源,用于照射两个发光区域3和4,以及具有第二激光光源6形式的第二光源,用于每次只照射发光区域4,这两个光源照射发光区域载体2的上侧O。第一激光光源5发射蓝光,并且第二激光光源6发射红光。激光光源5,6的光被集中引导到光束组合件7处,并且然后发射到发光区域载体2上的共同的光学路径上,正如用直箭头表示的那样。
原则上由此(在激光光源5,6持续扫描运行时)能够通过两个激光光源5,6照射完全由发光区域3和4构成的同心的环。然而,激光光源5和5可以有节奏地(具有可设置的开和关阶段或照射和熄灭阶段)运行,使得能够设置由光产生的光斑L的轨迹(该光斑由发光区域载体2在各个光束的照射下旋转产生),并且因此也能够设置发光区域3和4处的照射时长。
发光区域3在这里覆盖了发光材料层,该发光材料层将第一激光光源5的光以例如大于95%的高的转化率转换成绿光(通过“downconversion”)。然后绿光就在发光区域载体2的经过照射的上侧O上的上半空间OH内散射。发光区域3也用作第一激光光源5的发光材料区域。
发光区域4具有安放在能反射的基底上的、散射光的材料,该材料能够在不转换波长的情况下不仅将第一激光光源5的蓝光,还将第二激光光源6的红光散射到上半空间OH内。发光区域3也用作第一激光光源5和第二激光光源6的漫射区域。
第一激光光源5可以是这样与发光区域载体2的角位置协调地有节奏的,即,其能够将蓝光不仅发射到发光区域(发光材料区域)3上,还发射到发光区域(漫射区域)4上。第二激光光源6却是这样的节奏,即,其只将其红光发射到发光区域(漫射区域)4上。通过旋转发光区域载体2,连续地照亮发光区域3和4,其中,发光区域(漫射区域)4能同时由两个激光光源5,6照射。
通过相应地设置时间节奏,能够在由混合光的颜色成分撑开的颜色空间(Gamut)中设置特定的颜色坐标,并且通过改变时间节奏,并且通过借此改变颜色的相对比例,灵活地设置由发光区域载体2产生的混合光在颜色空间内的和色度坐标。
在发光区域载体2的下游光学地布置了一个在这里是半壳反射器形式的反射器8。反射器8遮盖发光区域载体2的被照射一侧的一部分,包括由激光光源5和6照射的区域或者说光斑L,并且因此定位在上半空间OH内。在反射器8中有开口(无图示),第一光源5和第二光源6的组合的光路径通过这个开口进入反射器8的内部,并且能够在那里照射发光区域3或4。发光区域载体2部分地布置在反射器8以外,这使得能够更轻松地为旋转轴线W定位驱动马达,并且更轻松地冷却发光区域载体2。
反射器8的焦点F位于发光区域载体2或其发光区域3和4上的、通过激光光源5和6的光产生的发光面或光斑L内或在其附近。由反射器8发射出去的光在足够快地实施的光序情况下,例如在每秒至少旋转25次发光区域载体2的情况下,被感觉到是具有红色、绿色和蓝色颜色部分的混合光。
发光装置1还具有以下优点,即,不仅能够在颜色方面还能够在亮度方面高度均匀地产生混合光。此外,该发光装置1比在从蓝色、绿色和红色的激光光源中产生混合光的情况要更划算并且更紧凑。此外,相比仅使用一个(特别是蓝色的)激光光源和两种发光材料,例如用于蓝到绿和蓝到红的波长转换,通过避免在蓝到红的波长转换时特别高的斯托克斯-损耗,减少了发光区域载体2的热负荷。
在一种可替换的改进方案中,发光装置具有三个发光区域,其中一个是发光区域3,一个用来(在不转换波长的情况下)散射蓝光,还有一个用来(在不转换波长的情况下)散射红光。第二发光区域4也划分成两个不同的发光区域,由此能够更好地使漫射材料对应入射的波长。
特别是当发光材料或者说发光材料区域3用作第二激光光源4的红光的漫射区域时,并且此外蓝光还不完全地转换波长时(例如所占比例小于95%),那么在另一种代替方案中甚至可以只存在发光区域3,例如以完整的环的形式。因此,发光区域(用于蓝光的发光材料区域和用于红光的漫射区域)3不仅由第一激光光源5照射,还由第二激光光源6照射。在此,基本上预先确定了蓝光和绿光之间的相对比例。例如可以通过设置第二激光光源6或者说红光的时间节奏来改变色度坐标。
通常发光材料区域3可以具有两种或者更多对第一光源5的蓝光起作用的发光材料,其将蓝光转换成波长彼此不同的光。然而,也可以为蓝光使用两个或者更多在空间上相互分隔的发光区域,其中,这两个或者多个发光区域具有不同的发光材料(这防止了发光材料在转换波长时的相互影响)。此外,当第一光源不发射可见光,而是例如发射UV光时,这种布置方式特别有利。于是两种发光材料将UV光例如转换成蓝光或绿光。通常,激光光源和经过波长转换的光的颜色是不受限制的。
图3作为截面图在侧视图中示出了具有能旋转的发光区域载体12的发光装置11。发光装置11的构造类似发光装置1,其中,下面详细讨论区别。
与发光装置1相反,激光光源5,6的光发射到发光区域载体12或者所配属的光区域3,14的不同侧上,具体来说是第一激光光源5的蓝光发射到发光区域载体12的上侧O上(从上面)或者发光区域3和/或14上,并且第二激光光源6的红光发射到下侧U(从下面)上或者发光区域14上。发光区域14类似于发光装置1的发光区域4。为此下面由发光区域载体12发射的光继续基本上只从上侧O发射,也就是说,特别是射入上半空间OH,通过第二激光光源6照射的发光区域14至少是对于第二激光光源6可透过的红光。第二发光区域14为此例如可以具有足够薄的漫射板或漫射膜。
原则上说,第二发光区域14也将投射的红光散射返回到与上半空间OH互补的下半空间内,也就是说,第二发光区域载体12的第二发光区域14也向下散射地发射。由此第二激光光源6的红光能够尽可能全部到达上半空间OH,在第二激光光源6和第二发光区域14之间的光路径中布置有基本上能够透过源自第二光源4的红光的镜子13。这使得源自第二光源6的红光,例如垂直地,从下穿透到第二发光区域14,并且在相反的方向上,从第二发光区域14例如非垂直地向下散射的光反射回到第二发光区域14中。为了尽可以全部反射回到第二发光区域14中,镜子13直接邻接漫射板或漫射膜。
为了防止第一激光光源5的从上面射入发光区域14的蓝光穿射到或者散射到下半空间UH内,镜子13此外还构造成二色性的镜子13,其用于反射源自发光区域14的蓝光。
可替换地,发光装置11可以类似于发光装置1发生变化。例如,用作从下面入射的红光的可透光的漫射区域的(第二)发光区域也许可以用作从上入射的蓝光的发光材料区域,例如通过让对蓝光起作用的发光材料同时也像漫射材料一样对红光起作用。换句话说,对于第二激光光源的光可穿透的发光区域也是将第一激光光源的光转换波长的发光区域。
当然,本发明不局限于所示实施例。
那么也可以以类似的方式使用两个以上的颜色不同的光源,例如两个或者更多不同颜色的光源,它们的光至少部分地经过波长转换,和/或两个或更多不同颜色的光源,它们的光不经过波长转换。
通常激光光源和经过波长转换的光的波长或颜色(包括紫外线和红外线)不受限制。特别是,光能够理解为电磁波,其包括UV光、可见光和IR光,特别是在10nm和1mm之间的光谱范围内。
另一种通常的改进方案是,第一光源发射峰值波长为大约445nm的蓝光,因为这样就得出高的波长转换效率。第二光源也许发射峰值波长大约460-470nm的蓝光,该第二光源的光为经过波长转换,这能实现感觉是纯蓝的颜色发射。
例如于是可以由发光装置发射蓝(445nm)/绿转化光和/或蓝(445nm)/红转化光,还可以发射蓝色的(460-470nm)初级光和/或红色的初级光,或者由其组成的组合。
例如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11中,也许还可以代替激光光源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发光二极管作为第二光源6。至少由第二光源6照射的发光区域14就能够对于由第二光源6发射的光是透明的。因为发光二级管相比是宽带发射的,所以由发光区域14发射到上半空间OH中的光同样具有宽的光锥。以有利的方式,所配属的发光区域载体就具有至少三个发光区域,具体来说例如用于漫反射第一激光光源5的蓝光的发光区域,对第一激光光源5的蓝光进行波长转换的发光区域和透明的发光区域14。
反射器例如可以由金属或者有反射性涂层的玻璃制成。
附图标记列表
1 发光装置
2 发光区域载体
3 发光区域
4 发光区域
5 第一激光光源
6 第二激光光源
7 光束组合件
8 反射器
11 发光装置
12 发光区域载体
13 二色性的镜子
14 发光区域
F 反射器的焦点
L 光斑
O 发光区域载体的上侧
OH 上半空间
U 发光区域载体的下侧
UH 下半空间
W 旋转轴线。

Claims (15)

1.一种发光装置(1;11),至少具有:
-能旋转的、具有至少两个发光区域(3,4;14)的发光区域载体(2;12),和
-至少一个第一光源、特别是激光光源(5),和第二光源、特别是激光光源(6),分别用于照射所述发光区域(3,4;14)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
-所述第一光源(5)和所述第二光源(6)发射不同颜色的光,
-所述发光区域(3)的至少一个具有发光材料,所述发光材料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光源(5)的所述光照射,并且这种光至少部分波长转换地再次发射,以及
-所述发光区域(4;14)的至少一个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光源(6)的所述光照射,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区域(4;14)在不转换波长的情况下将至少所述第二光源(6)的所述光发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1;11),其中,所述第一光源(5)的所述光在不转换波长的情况下在所述发光区域(4;14)的至少一个处散射。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1),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区域(4;14)在不转换波长的情况下散射所述第二光源、特别是所述激光光源(6)的所述光。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1),其中,所述光源(5,6)的所述光发射到所述发光区域载体(2)的同一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所述的发光装置(1),其中,所述发光区域(4)的至少一个是对于所述第二光源(6)的所述光漫反射的发光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11),其中,两个所述光源(5,6)的所述光发射到所述发光区域载体(12)的不同侧上,并且其中,所述发光区域(14)的至少一个是对于所述第二光源(6)的所述光可穿透的发光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11),其中,所述第二光源(6)是窄带发射的光源,并且所述发光区域(14)的所述至少一个是对于所述第二光源(6)的所述光散射的发光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源(6)是宽带发射的光源,并且所述发光区域(14)的至少一个是对于所述第二光源(6)的所述光透明的发光区域。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11),其中,对于所述第二光源(6)的所述光可穿透的所述发光区域(14)是将所述第一光源(3)的所述光转换波长的发光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11),其中,在所述第二光源(6)和对于所述第二光源(6)的所述光可穿透的所述发光区域(14)之间的光路径中布置有对于源自所述第二光源(6)的所述光可穿透的并且对于源自所述第一光源(5)的所述光不可穿透的镜子(13)。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1;11),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发光区域(3,4;14)划分成所述发光区域载体(2;12)上的至少两个同心的环形区域。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1;11),其中,所述第二光源(6)的所述光包括红光。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1;11),其中,所述第一光源(5)的所述光包括蓝光和/或紫外线光。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1;11),其中,所述发光装置(1;11)具有至少一个在光学上布置在所述发光区域载体(2;12)下游的反射器(8)并且所述发光区域(3,4;14)的通过所述光源(5,6)产生的发光面(L)位于至少一个所述反射器(8)的焦点(F)内或至少一个所述反射器的所述焦点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反射器具有多个焦点,并且其中,所述发光区域(3,4;14)的通过不同的光源(5,6)产生的发光面(L)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反射器的不同的焦点内或所述至少一个反射器的不同的所述焦点处。
CN201280007622.6A 2011-02-04 2012-01-20 发光装置 Active CN1033395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03665.2 2011-02-04
DE102011003665.2A DE102011003665B4 (de) 2011-02-04 2011-02-04 Leuchtvorrichtung
PCT/EP2012/050868 WO2012104155A1 (de) 2011-02-04 2012-01-20 Leucht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9549A true CN103339549A (zh) 2013-10-02
CN103339549B CN103339549B (zh) 2016-11-09

Family

ID=45569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7622.6A Active CN103339549B (zh) 2011-02-04 2012-01-20 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69993B2 (zh)
CN (1) CN103339549B (zh)
DE (1) DE102011003665B4 (zh)
WO (1) WO201210415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6401A (zh) * 2014-10-07 2017-08-18 欧司朗有限公司 照明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25693A (ja) * 2011-12-15 2013-06-24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灯具
DE102012211837A1 (de) * 2012-07-06 2014-01-09 Osram Gmbh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mit Leuchstoffanordnung und Laser
JP2014041440A (ja) * 2012-08-21 2014-03-06 Sony Corp 電子機器、照明装置、照明方法及び照明装置の製造方法
RU2015114708A (ru) * 2012-09-21 2016-11-10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Н.В. Узел светоизлучающе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лампа и светильник
DE102012112994A1 (de) * 2012-12-21 2014-06-26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Scheinwerfervorrichtung
DE102014226668A1 (de) * 2014-12-19 2016-06-23 Osram Gmbh Leuchtvorrichtung
CN107208853B (zh) * 2015-01-27 2019-11-15 飞利浦照明控股有限公司 高强度白光源
DE102016200109A1 (de) * 2015-09-18 2017-03-2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fassung von Gegenständen in einem Erfassungsbereich
DE102016201040A1 (de) * 2016-01-26 2017-07-2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von konvertiertem Licht
CN106444248B (zh) * 2016-09-13 2019-10-2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轮、投影光源、投影仪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18120112A1 (de) * 2018-08-17 2020-02-20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Strahlungsemittierendes Bauteil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478A (zh) * 2002-05-20 2003-02-12 吉林大学 可调彩色照明装置
CN101283217A (zh) * 2005-10-07 2008-10-0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紫外线激活的电子窗
CN101329018A (zh) * 2008-07-30 2008-12-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US20090284148A1 (en) * 2008-05-15 2009-11-19 Casio Computer Co., Ltd. Light source unit and projector
US20100097779A1 (en) * 2008-10-21 2010-04-22 Mitutoyo Corporation High intensity pulsed light source configurations
CN101858496A (zh) * 2009-04-07 2010-10-13 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光源及其控制方法、带光源的投影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2038577T3 (pl) 2006-06-02 2018-11-30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Urządzenie oświetleniowe wytwarzające światło barwne i białe
US8368725B1 (en) * 2007-07-02 2013-02-05 Rossella Limited Laser scrolling color scheme for projection display
US7547114B2 (en) * 2007-07-30 2009-06-16 Ylx Corp. Multicolor illumination device using moving plate with wavelength conversion materials
EP2188874A2 (en) * 2007-08-16 2010-05-26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Switchable dual wavelength solid state laser
US7984999B2 (en) * 2007-10-17 2011-07-26 Xicato, Inc. Illumination device with light emitting diodes and moveable light adjustment member
WO2009112961A1 (en) 2008-03-10 2009-09-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aser light source and luminaire
JP5796272B2 (ja) * 2009-09-28 2015-10-2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投影装置及び投影方法
US9039187B2 (en) * 2010-05-21 2015-05-26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Illumination optical system and a projector using the same
JP2011248272A (ja) * 2010-05-31 2011-12-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源装置及び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2636946B (zh) * 2011-02-11 2016-07-13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US8740406B2 (en) * 2011-08-25 2014-06-03 Appotronics Corpora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lid state illumin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6478A (zh) * 2002-05-20 2003-02-12 吉林大学 可调彩色照明装置
CN101283217A (zh) * 2005-10-07 2008-10-0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紫外线激活的电子窗
US20090284148A1 (en) * 2008-05-15 2009-11-19 Casio Computer Co., Ltd. Light source unit and projector
CN101329018A (zh) * 2008-07-30 2008-12-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US20100097779A1 (en) * 2008-10-21 2010-04-22 Mitutoyo Corporation High intensity pulsed light source configurations
CN101858496A (zh) * 2009-04-07 2010-10-13 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光源及其控制方法、带光源的投影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6401A (zh) * 2014-10-07 2017-08-18 欧司朗有限公司 照明设备
CN107076401B (zh) * 2014-10-07 2020-10-09 欧司朗有限公司 照明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1003665B4 (de) 2019-08-14
US20130314896A1 (en) 2013-11-28
DE102011003665A1 (de) 2012-08-09
US9169993B2 (en) 2015-10-27
CN103339549B (zh) 2016-11-09
WO2012104155A1 (de) 201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9549A (zh) 发光装置
CN103574347B (zh) 具有发光材料轮的照明设备
KR101955880B1 (ko) 형광체를 구비한 글로잉 조명기구 하우징
CN103403596B (zh) 照明设备
US20080232084A1 (en) White light source device
WO2010119618A1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電球型ledランプ
CN103777355B (zh) 具有泵浦光源和荧光装置的发光装置
JP5562047B2 (ja) 白色led照明装置、および光学レンズ
CN102691905A (zh) 发光装置
JP4179176B2 (ja) Ledランプ装置
US20130329421A1 (en) Optical Element and Lighting Device
TW201020467A (en) Colour mixing method for consistent colour quality
WO2011118178A1 (ja) 光束制御部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CN102155713A (zh) 混光灯具
US20090272990A1 (en) Light Mixing Apparatus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
CN103576322A (zh) 具有半导体光源、偏转镜和透光区的投影器
CN202443241U (zh) 光源系统及投影系统
CN103672451B (zh) 照明装置
WO2018171056A1 (zh) 一种利用混合光源的投光装置和投光方法
KR101306736B1 (ko) 엘이디 조명 장치
CN104832878A (zh) 照明部件和使用它的发光装置
JP5350072B2 (ja) 照明器具
CN214252860U (zh) 一种照明装置及灯具和一种投影显示装置
CN202708636U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CN101608771B (zh) 发光二极管的混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1

Address after: Hsinchu Science Industrial Park,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Coretronic Corp.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OSRAM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