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3708A - 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及热解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及热解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3708A
CN103333708A CN2013102895736A CN201310289573A CN103333708A CN 103333708 A CN103333708 A CN 103333708A CN 2013102895736 A CN2013102895736 A CN 2013102895736A CN 201310289573 A CN201310289573 A CN 201310289573A CN 103333708 A CN103333708 A CN 103333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yrolysis
cylindrical shell
biological particles
vibrating
bio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95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33708B (zh
Inventor
车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2895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337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33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37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33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37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及热解处理方法,该热解反应器它由箱体装置与加热装置组成,箱体部分包括进料仓、振动箱、机座、弹簧、振动电机。该热解方法通过振动电机产生的震源带动振动箱振动,感应加热装置以感应加热方法对振动箱的空心筒体进行加热,在空心筒体的振动与加热的过程中,空心筒体内的热载体与生物质颗粒进行振动并进行动力与热量的交换,生物质颗粒在空心筒体内完成热解处理,通过调节及控制振动电机的激振力及感应加热线圈的加热功率及时间控制生物质颗粒实现热解液化、热解气化和热解炭化三种不同的热解方式。该热解反应器和热解方法通用性较强,热解效率高,热解过程稳定,可靠性强。

Description

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及热解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的热解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是一种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以及通过该热解反应器对生物质颗粒进行的热解气化、热解液化及热解炭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热解技术是生物质利用的重要途径,所谓热解就是利用热能打断大分子量有机物,使之转变为含碳原子数目较少的低分子量物质的过程。生物质热解是生物质在完全缺氧条件下,产生液体、气体、固体三种产物的生物质热降解过程。
按温度、升温速率、固体停留时间(反应时间)和颗粒大小等实验条件可将热解处理分为热解炭化、热解液化和热解气化。由众多实验研究得知,生物质在高温(700~900℃或更高)条件下进行热解,主要热解产物为热解气,故称为热解气化;生物热在中温(500~650℃)、高加热速率(104~105℃/s)和极短气体停留时间(小于2s)的条件下,将生物质直接热解,产物经快速冷却,可使中间液态产物分子在进一步地断裂生成气体前冷凝,主要热解产物为生物质液体油,故称为热解液化;生物质在高温(400~500℃)和慢速加热条件下的热解产物主要为固体热解碳,故称为热解炭化。
国内外现已探究开发出多种生物质颗粒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的热解反应器,其中常用的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流化床热解反应器、固定床热解反应器、旋转锥反应器等。但现有这三种类型的热解反应器的通用性均不好,即不能对生物质颗粒的热解处理同时进行热解液化、热解气化及热解炭化,他们并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如流化床热解反应器和旋转锥反应器比较适合于生物质颗粒的热解液化和热解气化,不太适合于生物质颗粒的热解炭化;又如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它比较适合于生物质颗粒的热解炭化与热解气化,但不太适合于生物质颗粒的热解液化,且由于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存在热载体不易循环的问题,造成热能损失较大,降低固定床热解反应器的热解能力。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161777A,公开日为2008年4月16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新型生物质固体颗粒热解反应器,该申请公开了一种热解反应器,这种生物质固体颗粒反应器为扁平状卧式,其一端上部连通着螺旋进料器为进料口,另一端下部为热解碳出口,中间上部设有热解气出口。该热解反应器的底部倾斜,外壁为受热面,通过反应器的振动和颗粒自身重力的联合作用,在热解反应器底部由高端滑移至低端,并实现动量和热量的交换;通过调节热解反应器的振动频率、底部壁面的倾斜角度和加热温度,控制生物质颗粒的温度、升温速度进而完成热解气化、热解液化和热解炭化三种不同形式的热解过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其不足之处是:
(1)、在热解反应器中,生物质颗粒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运动,一个是随着热解反应器的振动而振动,一个是沿着生物质热解反应器向下运动。在这两种运动的作用下,生物质颗粒完成升温过程,但是此时位于热解反应器内部的生物质颗粒因为运动范围有限,不能够直接与热解反应器高温内壁直接接触,导致其升温慢,热解效率低。
(2)、热解过程中,位于热解反应器内部的那些不能与热解反应器内壁直接接触的生物质颗粒温度低于同等状态下那些能与热解反应器内壁接触的生物质固体颗粒,且升温速度前者也低于后者。此时,生物质颗粒的温度与升温速度难以保证统一在一定范围内,即一部分生物质颗粒在进行热解炭化,一部分生物质颗粒可能在进行热解气化。热解形式难以控制,热解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热解效果稳定。
(3)、生物质颗粒进行热解时,须经过干燥阶段,在干燥阶段,热解反应器内的湿度会增高。因为生物质颗粒材料相同,且其周围湿度较高,部分生物质颗粒之间会发生粘结、结块现象,堵塞热家反应器。热解过程不稳定,易发生堵塞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螺旋振动热解反应器,该生物质螺旋振动热解反应器通用性较好,既可用于生物质颗粒的热解液化和热解气化,又可用于生物质颗粒的热解炭化,且热解效果好,热解过程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生物质螺旋振动热解反应器由箱体装置与加热装置组成;
所述箱体装置包括进料仓、振动箱、机座、弹簧、振动电机,振动箱的上部为一空心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空心筒体,该空心筒体首尾相通连接后整体呈圆环形,且在圆周长度方向上按顺序依次分为预热筒体、进料筒体、热解筒体、收集筒体;
在进料筒体的上部设有一生物质进料口,该生物质进料口与进料仓相通;
在收集筒体的下部设有由多个过滤孔组成的一热解碳出口,生物质颗粒粒径值低于热载体粒径值,过滤孔的直径值介于生物质颗粒粒径值与热载体粒径值之间;
在收集筒体的上部位于生物质进料口与热解碳出口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热解气出口;
空心筒体由振动箱的箱壁固定支撑,且箱壁沿着空心筒体的内圈圆周方向围成一空间区域;
所述振动箱安装在机座的正上方,振动箱与机座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振动箱的底面上;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振动箱的空间区域内,振动电机两端的电机转轴的轴线垂直于电机的安装面,且振动电机的重心位于振动箱的空心筒体重心的正下方;
所述加热装置为感应加热装置,通过在振动箱的预热筒体与热解筒体的周围绕设电感线圈对空心筒体进行加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的热解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及控制振动电机的激振力及感应加热线圈的加热功率及时间控制生物质颗粒实现热解液化、热解气化和热解炭化三种不同的热解处理过程,该方法的特别之处是:
利用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的振动电机产生的震源带动振动箱振动,感应加热装置以感应加热方法对振动箱的空心筒体进行加热,空心筒体包括预热筒体部分与热解筒体部分,热载体在预热筒体内完成预热后,伴随着由进料仓进入空心筒体内的生物质颗粒共同进入热解部分,空心筒体的振动与加热的过程中,空心筒体内的热载体与生物质颗粒进行振动并进行动力与热量的交换,生物质颗粒在空心筒体内完成热解处理过程。当生物质颗粒完成热解过程后,热解气由热解气出口排出,热解碳由热解碳出口排出,热载体自身的颗粒外径大于热解碳出口的过滤孔的孔径值,随行的热载体并未从热解碳出口落下而是继续向前运动重新进入到预热筒体内开始新一轮的预热过程。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预热筒体与热解筒体的周围均绕设电感线圈对相应筒壁进行感应加热,生物质颗粒一方面与经预热筒体加热的热载体进行热传导,一方面与热解筒体相接触进行热传导,在二个方面的作用下,生物质颗粒迅速升温,在热解筒体内完成热解过程。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a.调节并控制生物质颗粒在热解筒体内的温度在高温700至900℃之间,这时生物质颗粒主要进行热解炭化;
b.调节并控制生物质颗粒在热解筒体内的温度在500至650℃之间,且调节生物质颗粒的升温速度至104~105℃/s之间,这时生物质颗粒主要进行热解液化;
c.调节并控制生物质颗粒在热解筒体内的温度在400至500℃之间,且调节生物质颗粒的升温速度至50~60℃/s之间,这时生物质颗粒主要进行热解炭化。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使本发明的生物质螺旋振动热解反应器和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的热解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特点是:采用螺旋振动与感应加热的方法,通过调节及控制振动电机的激振力及感应加热线圈的加热功率及时间控制生物质颗粒实现热解液化、热解气化和热解炭化三种不同的热解方法,通用性较强;
(2)、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便。装置利用螺旋研磨机工作原理与感应加热技术完成生物质颗粒的热解工作。装置中的振动电机的激振力可进行无级调节,当振动电机的激振力改变时,振动箱的振动状态也会发生改变,位于空心筒体内的生物质颗粒与热载体上下振动的振幅、由外向里的翻转速度、螺旋形的顺时针旋转运动的速度也会发生相应改变,此时可以通过改变振动电机的激振力调节并控制生物质颗粒在热解筒体内停留的时间;此外,装置中的加热方法为感应加热方法,感应加热方法能够方便调节并控制加热的功率与加热的时间以控制预热筒体与热解筒体的内壁面温度,进而控制生物质颗粒的升温速度及最高升温温度。
(3)、空心筒体包含有预热筒体与热解筒体,在预热筒体与热解筒体的周围均绕设电感线圈对空心筒体的筒壁进行感应加热,热载体在预热筒体内进行并完成第一次加热过程,温度为室温的生物质颗粒由进料仓进入到空心筒体内与已完成第一次加热过程的热载体混合后运动并至热解筒体,在热解筒体内生物质颗粒与热载体热量与动量的交换。在热交换过程中,由于生物质颗粒的温度与热载体之间的温度差,温度较高的热载体迅速将自身一部分热传递给温度较低的生物质颗粒,同时热解筒体的筒壁也对相接触的生物质颗粒进行加热,在两个热源的共同作用下,生物质颗粒升温迅速,热解速度快,热解效率高。
(4)、空心筒体内加入了热载体,因为材料不同,热载体与生物质颗粒不易发生结块现象,不易发生堵塞现象,热解工作稳定;
(5)、生物质颗粒与热载体在空心筒体内完成上下振动、由外向里的翻转、螺旋形的顺时针旋转三种形式的运动,热载体与空心筒体、生物质颗粒与热载体、生物质颗粒与空心筒体都有均匀的热传递效果,增强了生物质颗粒受热均匀性,热解形式易控制,热解产品质量易保证,热解效果好;
(6)、圆环形的空心筒体不仅可以方便收集热解产品,包括热解气与热解碳,且能够连续进料,实现生物质的连续热解,热解效率高。
(7)、热载体在空心筒体内完成循环使用,热能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的A-A剖视图;
图3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俯视图;
图4生物质颗粒与热载体在空心筒体内的运动路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振动箱                         2空心筒体
2a空心筒体上部                  2b空心筒体下部
3箱壁                           3a折弯
4振动箱底面                     5机座
61预热部分感应线圈              62热解部分感应线圈
7生物质进料口                   8热解气出口
9热解碳出口                     9a过滤孔
10振动电机连接平台              11电源柜
12进料仓                        13空间区域
14弹簧                          15振动电机
16保温棉                        21预热筒体
22进料筒体                      23热解筒体
24收集筒体                      1a上偏心块
1b下偏心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图1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结构示意图,图2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的A-A剖视图,图3是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俯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由箱体装置与加热装置组成,箱体装置包括一振动箱1、进料仓12、机座5、弹簧4、振动电机15;振动箱1的上部为一空心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空心筒体2,其沿着竖直方向上下分成空心筒体上部2a与空心筒体下部2b,空心筒体2首尾相通连接后整体呈圆环形,且在圆周方向上按顺序依次分为预热筒体21、进料筒体22、热解筒体23、收集筒体24四个部分。在预热筒体21中,完成热载体预热步骤;在进料筒体22中,完成生物质颗粒的升温过程,生物质颗粒与由预热筒体21进入进料筒体22内的预热后的热载体混合后升温;在热解筒体3中,完成生物质颗粒的热解过程,热载体与生物质颗粒进一步升温,生物质颗粒完成升温进行热解;在收集筒体24中,完成生物质颗粒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固体产物的收集,热解过程结束,准备新一轮的热解过程。
在进料筒体22段,空心筒体上部2a设有一生物质进料口7,该生物质进料口7与进料仓12相通;在收集筒体24段,空心筒体下部2b设有由多个过滤孔91组成的一热解碳出口9;在收集筒体24段,空心筒体上部2a设有一热解气出口8,热解气出口8位于生物质进料口7与热解碳出口9之间。另外,滤孔91的直径值介于生物质颗粒粒径值与热载体粒径值之间,生物质颗粒可以经滤孔91排出空心筒体2,热载体不能经滤孔91排出空心筒体2。热载体最好是石英砂,这种材料不仅耐高温,而且石英砂颗粒其本身结构具有一定凝聚力,不易受外力挤压、碰撞等机械外力作用发生颗粒分解。
空心筒体为圆环形,生物质颗粒与热载体在圆环形通道内运动,运动总体轨迹为圆形。首先,热载体在预热筒体21完成预热过程后,随后进入到进料筒体22内与常温的生物质颗粒混合后继续向前运动并进入到热解筒体23内,在热解筒体23内,生物质颗粒开始并完成热解过程并继续向前运动直至收集筒体24内,在收集筒体24内,热解气由热解气出口8引出,热解碳由热解碳出口9排出,完成了热解产物的收集,此时,热解颗粒继续向前运动,进入到预热筒体21中进行新一轮的预热过程。圆环形的空心筒体2结构不仅可以方便收集热解产品,包括热解气与热解碳,且能够连续进料,并能够对热载体进行循环利用,热能利用率高,实现生物质颗粒的连续热解。
振动箱1的箱壁3的截面形状呈L形,其中折边3a为振动箱底面4,箱壁3的上部沿着空心筒体2的内圈圆周方向与空心筒体2的外侧面连接成一体,且箱壁3在空心筒体2的内圈偏下方围成一空间区域13。在本实施例中,空心筒体2与箱壁3为焊接固定,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公知的连接方法,如螺栓连接,箱壁对空心筒体2起支撑固定作用。
其中,振动箱1安装在机座5的正上方,振动箱1与机座5之间通过弹簧4连接,弹簧4的一端以任何一公知的技术固定在机座上,弹簧的另一端均匀地沿着折边3a的轮廓方向固定在振动箱底面4上。
其中,振动电机15通过固定设置在箱壁3内壁面上的一振动电机连接平台10安装在空间区域13内,振动电机15与该振动电机连接平台10以公知的技术固接成一体,如焊接,或螺栓固定的方法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振动电机15与振动电机连接平台10通过螺栓连接。振动电机15固定安装之后,振动电机15两端的振动电机转轴的轴线垂直于振动电机15的安装面,即振动电机连接平台10的上表面,且振动电机15的重心位于空心筒体2重心的正下方。由现有公知的技术可了解到:振动电机15的两端的振动电机转轴上各安装有偏心块,上偏心块1a与下偏心块1b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互成一个角度,该角度可在0至360度范围调节,可以但不局限于通过调节角度的数值调节振动电机的激振力。
空心筒体内壁最好是由耐腐蚀材料组成,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液体会对空心筒体内壁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作用,这种材料具有耐腐蚀性功能,能够不受腐蚀,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空心筒体2的预热筒体21与热解筒体23的外圈周围分别绕设对空心筒体2的筒体进行感应加热的预热部分感应线圈61与热解部分感应线圈62。在热解工作过程中,预热部分感应线圈61对预热筒体21进行感应加热,热解部分感应线圈62对热解筒体进行感应加热。此外,在预热部分感应线圈61与空心筒体2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棉16,在热解部分感应线圈62与空心筒体2之间也设置保温隔热棉16,保温隔热棉16一方面能够对筒体起到保温作用,另一方面能够阻断高温筒体与感应线圈进行热交换,防止感应线圈受到高温筒体的热传导而升温毁坏。
其中,预热部分感应线圈61与热解部分感应线圈62与电源柜11连接,电源柜11控制预热部分感应线圈61与热解部分感应线圈62。电源电路为现有技术,可使用可控硅电源或IGBT电源供应交变电流,在预热筒体21与热解筒体23的筒体上产生交变磁场使空心筒体2加热,其加热功率及加热时间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连续调节。
图4为生物质颗粒与热载体在空心筒体2内的运动路径示意图。在热解反应器装置中,振动箱1通过弹簧14与机座5连接,启动振动电机15时,振动电机15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激振力产生震源,因为振动电机15与振动箱1固接,该震源便带动振动箱1振动,振动箱1振动的同时带动设置在振动箱1下方弹簧14振动。如图4所示,此时在振动箱1的空心筒体2内的生物质颗粒与热载体在筒体内便形成了三种形式的运动,包括上下振动、由外向里的翻转运动、螺旋形的顺时针旋转运动。在热载体与生物质颗粒在运动过程中,热载体与空心筒体2、生物质颗粒与热载体、生物质颗粒与空心筒体2都有均匀的热传递效果,生物质颗粒在受热均匀的条件下完成升温直至完成热解过程,热解效果好。
本发明所针对的生物质颗粒,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等物质经破碎加工成的生物质颗粒。
下面以实际处理玉米秸秆颗粒为例来说明该发明的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一
玉米秸秆颗粒粒径为3mm,石英砂粒径为5mm。
利用本发明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的热解步骤如下:
石英砂由进料仓12进入到空心筒体2内,启动振动电机15、预热部分感应线圈61、热解部分感应线圈62,石英砂在空心筒体2内做上下振动、由里向外的翻转运动、螺旋形的顺时针旋转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石英砂经预热筒体2的筒体壁面加热,调节并控制预热部分感应线圈61与热解部分感应线圈62的加热功率与加热时间,保持预热筒体21的筒体壁面温度至650℃、热解筒体23的筒体壁面温度至600℃;经投料仓12向进料筒体2内加入玉米秸秆颗粒,玉米秸秆颗粒与已经预热好的石英砂混合,同样的道理,这些混合物在热解筒体23内做上下振动、由里向外的翻转运动、螺旋形的顺时针旋转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生物质颗粒至少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获得热量:玉米秸秆颗粒与热石英砂热交换、玉米秸秆颗粒与热解筒体23的筒体壁面热交换、玉米秸秆颗粒与石英砂挤压、摩擦生热,在这三种主要热量的共同作用下,玉米秸秆颗粒的温度迅速升高至600℃,调节并控制振动电机15的激振力至热解筒体23内玉米秸秆颗粒与石英砂的顺时针移动速度,控制玉米秸秆颗粒在热解筒体23内的停留时间为5s,此时玉米秸秆颗粒由室温20℃升至600℃的时间为5s,其升温速度为116℃/s,据此,玉米秸秆颗粒在热解筒体23内主要进行生物质热解液化,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热解气由热解气8出口引出,热解后得到的热解碳粒的平均粒径为2.5mm,随行的热载体的平均粒径为4.8mm,过滤孔91的直径为4mm,热解碳粒由热解碳出口9上的过滤孔91滤过排出热解筒体23,部分不能从该热解碳出口9滤过的热载体继续向前运动,重新进入预热筒体21内继续预热,准备下一轮热解。
实施例二:
调节并控制预热部分感应线圈61与热解部分感应线圈62的加热功率与加热时间,保持预热筒体21的筒体壁面温度至900℃、热解筒体23的筒体壁面温度至850℃,此时,生物质颗粒在热解筒体23内平均温度为830℃,调节振动电机15的激振力,调节热解筒体23内生物质颗粒与热载体的顺时针移动速度,控制生物质颗粒在热解筒体内的停留时间为7s,此时满足生物质颗粒物料热解气化的工艺要求。其它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调节并控制预热部分感应线圈61与热解部分感应线圈62的加热功率与加热时间,保持预热筒体21的筒体壁面温度至650℃、热解筒体23的筒体壁面温度至500℃,此时,生物质颗粒在热解筒体23内的平均温度为450℃,调节振动电机15的激振力,调节热解筒体23内生物质颗粒与热载体的顺时针移动速度,控制生物质颗粒在热解筒体内的停留时间为8s,此时满足生物质颗粒物料热解炭化的工艺要求。其它同实施例一。

Claims (6)

1.一种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它由箱体装置与加热装置组成;
所述箱体装置包括进料仓、振动箱、机座、弹簧、振动电机,振动箱的上部为一空心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空心筒体,该空心筒体首尾相通连接后整体呈圆环形,且在圆周长度方向上按顺序依次分为预热筒体、进料筒体、热解筒体、收集筒体;
进料筒体的上部设有一生物质进料口,该生物质进料口与进料仓相通;
收集筒体的下部设有由多个过滤孔组成的一热解碳出口,生物质颗粒粒径值低于热载体粒径值,过滤孔的直径值介于生物质颗粒粒径值与热载体粒径值之间;
收集筒体的上部位于生物质进料口与热解碳出口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热解气出口;
空心筒体由振动箱的箱壁固定支撑,且箱壁沿着空心筒体的内圈圆周方向围成一空间区域;
所述振动箱安装在机座的正上方,振动箱与机座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振动箱的底面上;
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振动箱的空间区域内,振动电机两端的电机转轴的轴线垂直于电机的安装面,且振动电机的重心位于振动箱的空心筒体重心的正下方;
所述加热装置为感应加热装置,通过在振动箱的预热筒体与热解筒体的周围绕设电感线圈对空心筒体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沿着振动箱底面的四周方向均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筒体内壁由耐腐蚀材料组成。
4.一种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器的热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的振动电机产生的震源带动振动箱振动,感应加热装置以感应加热方法对振动箱的空心筒体进行加热,空心筒体包括预热筒体部分与热解筒体部分,热载体在预热筒体内完成预热后,伴随着由进料仓进入空心筒体内的生物质颗粒共同进入热解部分,空心筒体的振动与加热的过程中,空心筒体内的热载体与生物质颗粒进行振动并进行动力与热量的交换,生物质颗粒在空心筒体内完成热解处理过程。当生物质颗粒完成热解过程后,热解气由热解气出口排出,热解碳由热解碳出口排出,热载体自身的颗粒外径大于热解碳出口的过滤孔的孔径值,随行的热载体并未从热解碳出口落下而是继续向前运动重新进入到预热筒体内开始新一轮的预热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器的热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热筒体与热解筒体的周围均绕设电感线圈对空心筒体的筒壁进行感应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器的热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a.调节并控制生物质颗粒在热解筒体内的温度在高温700至900℃之间,这时生物质颗粒主要进行热解炭化;
b.调节并控制生物质颗粒在热解筒体内的温度在500至650℃之间,且调节生物质颗粒的升温速度至104~105℃/s之间,这时生物质颗粒主要进行热解液化;
c.调节并控制生物质颗粒在热解筒体内的温度在400至500℃之间,且调节生物质颗粒的升温速度至50~60℃/s之间,这时生物质颗粒主要进行热解炭化。
CN201310289573.6A 2013-07-10 2013-07-10 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及热解处理方法 Active CN1033337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9573.6A CN103333708B (zh) 2013-07-10 2013-07-10 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及热解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9573.6A CN103333708B (zh) 2013-07-10 2013-07-10 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及热解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3708A true CN103333708A (zh) 2013-10-02
CN103333708B CN103333708B (zh) 2015-03-25

Family

ID=49241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89573.6A Active CN103333708B (zh) 2013-07-10 2013-07-10 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及热解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3370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7090A (zh) * 2019-07-05 2019-09-20 深圳市科鸿环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分裂解垃圾碳化处理系统
CN113025381A (zh) * 2021-03-26 2021-06-25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振动式热解炭气化装置及气化工艺
CN113061449A (zh) * 2021-03-30 2021-07-02 遵义师范学院 一种辣椒秸秆的生物炭化制备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18000A1 (en) * 2005-08-11 2007-02-15 Forschungszentrum Karlsruhe Gmbh Method for the rapid pyrolysis of lignocellulose
CN101161777A (zh) * 2007-11-14 2008-04-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新型生物质固体颗粒热解反应器
CN102459511A (zh) * 2009-05-07 2012-05-16 雷佩兹咨询金融创新-Lcfi 用于使分裂固体形式的物料能量致密以获得用于能量用途的热解油的方法和设备
WO2012159469A1 (zh) * 2011-05-20 2012-11-29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生物质混流式气化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18000A1 (en) * 2005-08-11 2007-02-15 Forschungszentrum Karlsruhe Gmbh Method for the rapid pyrolysis of lignocellulose
CN101161777A (zh) * 2007-11-14 2008-04-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新型生物质固体颗粒热解反应器
CN102459511A (zh) * 2009-05-07 2012-05-16 雷佩兹咨询金融创新-Lcfi 用于使分裂固体形式的物料能量致密以获得用于能量用途的热解油的方法和设备
WO2012159469A1 (zh) * 2011-05-20 2012-11-29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生物质混流式气化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7090A (zh) * 2019-07-05 2019-09-20 深圳市科鸿环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分裂解垃圾碳化处理系统
CN113025381A (zh) * 2021-03-26 2021-06-25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振动式热解炭气化装置及气化工艺
CN113061449A (zh) * 2021-03-30 2021-07-02 遵义师范学院 一种辣椒秸秆的生物炭化制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3708B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70090B2 (ja) バイオマスの熱分解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204313610U (zh) 一种粉料加工烘干筒
CN103333708A (zh) 生物质螺旋振动电磁感应热解反应器及热解处理方法
CN1451904A (zh) 过热蒸汽发生装置
CN101899315B (zh) 一种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装置
CN101443103B (zh) 固相中聚合物连续聚合的方法和设备
EP174200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ulse heat treatment of bulk materials
CN207254303U (zh) 一种用于提炼粉末精油的反应釜
CN104840981A (zh) 一种药粒灭菌装置及灭菌方法
CN103528066B (zh) 垃圾处理装置
CN111871626B (zh) 一种适用园林绿化垃圾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CN206339022U (zh) 一种圆形振动流化床
CN203790928U (zh) 干法氟化铝生产中流化床尾气利用设备
CN109265366B (zh) 一种百菌清晶格转型装置及方法
CN208594227U (zh) 聚酯切片固相增粘装置
CN209131302U (zh) 一种大鲵蛋白粉安全、高效的加工装置
CN103245174B (zh) 导料板推进式干燥加热设备
CN215139958U (zh) 一种水处理用活性炭的回收利用装置
CN105837435A (zh) 一种连续酯化制备乙酸异龙脑酯的方法
CN103316739B (zh) 多功能气流烘干磨粉机
CN106426628A (zh) 再生塑料颗粒预热装置
CN206677531U (zh) 一种带振动送料装置的锁螺丝机
CN211373165U (zh) 一种有机肥料生产加工用干燥装置
CN213334450U (zh) 一种废气处理热循环烘干系统
SU1284605A1 (ru) Способ сепарации сыпуч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Person in charge of patents

Document name: payment instruction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Person in charge of patents

Document name: payment instru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