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8391A - 水澄清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澄清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8391A
CN103328391A CN2011800521728A CN201180052172A CN103328391A CN 103328391 A CN103328391 A CN 103328391A CN 2011800521728 A CN2011800521728 A CN 2011800521728A CN 201180052172 A CN201180052172 A CN 201180052172A CN 103328391 A CN103328391 A CN 103328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flow
mud
described hous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21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8391B (zh
Inventor
P·卡波
M·洛佩兹
P·让德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ege SA
Original Assignee
Orege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ege SA filed Critical Orege SA
Publication of CN103328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8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8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8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organ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01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using flocculat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02Settling tanks with single outlets for the separated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28Mechanical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acceleration of sedimentation, e.g. by vibrators or the like
    • B01D21/286Means for gentle agitation for enhancing floccu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6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oxi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4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with addition of chemical agents
    • C02F11/147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with addition of chemical agents using 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egassing, i.e. liberation of dissolved g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with ai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40Liquid flow 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6Pressure conditions
    • C02F2301/066Overpressure, high press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6Sludge reduction, e.g. by ly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处理以流量QEB=VEB/h的连续流供给的泥浆和/或液体中所含的胶体结构来澄清水的方法和装置。将流喷射到相对于大气压处于过压的壳体(2)中,所述壳体(2)具有容积v<VEB/20,同时将空气(10)以流量d喷注。

Description

水澄清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处理以确定流量的连续流供给的泥浆和/或液体中所含的胶体结构来澄清水的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允许此类处理的装置。
本发明还在例如包括干物质(MS)的混浊水的澄清领域中和在泥浆脱水领域中得到尽管非唯一的、但特别重要的应用。
大部分使用过的、污染的、含淤泥的或含污泥的水包括胶体,这些胶体要么存在于悬浮固体部分中、尤其是其有机部分中,要么存在于水本身中。
这些胶体使整个废液(effluent)具有颜色和不透明特性,其是缺点的来源。
本发明通过攻击这些胶体结构,将允许获得在处理之后特别透明的废液。
背景技术
已经获知一些允许至少部分地除去胶体存在的方法。
这些方法基本在于:在净化工艺链中以足以使胶体凝聚和固定的数量添加一种或几种凝结剂、然后一种或几种絮凝剂,随后例如通过沉淀或离心将胶体除去。
然而,现有技术的方法不允许充分地从废液中除去胶体,所述废液经常仍保持高的浑浊度和/或其固体部分仍处于高含水量。
此类处理于是产生大量的运输花费和通常额外的燃烧花费。
发明内容
利用本发明将可以降低污泥量同时获得高纯度的水,而无需添加大量的试剂。
知道胶体颗粒具有两种基本特性。
它们具有非常小的直径(1nm至1μm),并且带负电荷,从而产生胶体间排斥力。
这两种特性赋予胶体极端小的沉降速度,在水处理的范围下,甚至可以将该沉降速度视为零。
用已知的凝结/絮凝处理,以如下方式解决了该问题。
首先,通过添加金属盐(通常是铁盐或铝盐),凝结允许消除胶体间排斥。金属阳离子(Al3+和Fe3+)与胶体结合并中和胶体。此后胶体颗粒可以相遇。
其次,絮凝允许谋求解决胶体的小直径问题。事实上,胶体微小的质量不允许在处理的背景下可利用的自然沉降。
由于絮凝剂的添加,产生胶体颗粒的凝聚,胶体凝聚体被称为絮凝物,拥有足以能够沉淀的质量。
所添加的絮凝剂通常为无论有机的或天然的聚合物。
本发明从根本不同于现有技术想法的想法出发,以除去胶体。
为此,本发明旨在将大能量(>10 000J)引入又呈液态又泥质的负载有胶体的废液中,一切都在封闭的和氧化(空气)的环境中,这令人惊奇地将引起妨碍去除胶体的胶体负面特性的丧失。
当应用于泥浆脱水时,本方法方便液/固分离并允许获得极好的结果,无论单独地或与其他分离技术如离心或过滤相组合地实施该方法。
特别地,该方法允许仅对于高矿化泥浆(即具有相对干物质重量100%而言的小于5%-15%的有机物质百分比)获得极好结果。
而用较低矿化泥浆,当该方法与布置在装置下游的补充分离工具(带式过滤机或离心)相组合时,可以获得优化的产率,提高干燥多于10%,例如25%。
现有的设备因此可以通过添加一个或多个实施本发明的反应器而容易得到改善,这将以后例如节省污泥的运输和最后焚化的花费。
此外,本发明具有非常低的电消耗并且使用很少的可消耗物质(压缩空气、添加剂)。
此外,本方法使用非常小体积尺寸的、可容易运输的简单装置,其因此将可以被安装在不易接近的地点上。
利用本发明,连续运行是可能的,并且这具有不大苛刻的操作约束。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处理不产生任何污染,同时完全使用本身比在液/固分离领域中已知的技术(离心机、压滤机、带式过滤机、连续氧化再循环等)经济得多的技术。
最后,利用本发明,令人惊奇地获得了构成可利用余渣的新类型的脱水多孔泥饼。
为此,本发明主要提出通过处理以流量QEB=VEB/h的连续流供给的泥浆和/或液体中所含的胶体结构进行澄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流喷射到相对于大气压处于过压的壳体中,所述壳体是具有容积v<VEB/20的用于连续流或半连续流通过的壳体,同时将空气以流量d在将流供给到所述壳体中的供给处的下方喷注入所述壳体。
在上面的定义中,值VEB当然是例如以m3表达的容积值。
“壳体”,应理解为具有确定封闭容积的贮池或反应器,其包括截面比反应器截面更有限的处理后流的出口及流的入口。
因此,所述壳体是用于压力流通过的壳体。
“值v<V/20或v<5%V”,应理解为小值或近似小值,具有±10%到20%级别的容差。
有利地,v≤V/25或v≤V/50。
在本发明的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借助于在小尺寸的同一壳体中通过设置以下四个功能区而合并多种功能,尤其取得了极好的结果。
-引入轻微压缩空气的区,在这个区中,也使最重的、然而能够在反应器中上升并能够与最细颗粒一起在顶部分排出的颗粒悬浮或防止其沉淀。
-水力冲击区,在此处进行液体流的引入。
-对于以重量的量而言大约为1的气体、为0.1的水和为0.01的固体所构成的层的上升区。在该区中,通过提供推荐质量(流量和压力)的空气使非常强烈的搅拌成为可能。
-减压区,其例如通过位于反应器顶部分处的阀进行调节。在该阀的例子中,阀应允许将反应器保持在大约0.5巴-2巴的相对压力下。
因此,利用本发明,可以基于在小空间内部转换为冲击能量的泵送动能,传递高动能。
一定量空气的同时引入提高了小尺寸壳体的能量水平,还增加了湍动。
壳体中的液压状态因此被布置成是强烈湍动的(Re>>3 000m2/s),这与同空气喷注有关的氧化相结合,造成胶体结构的去除或破碎。
事实上,空气、水和污泥之间的胶体将空气带入固体内部,并且这通过由空气物理地替代胶体之间的间隙水的一部分实现,并提供废液氧化。
例如,在包含90%有机物质的高负载MS(>20g/l)的来自石油工业的工业泥浆中,在通过过滤器或离心进行干燥的情况下已观察到有颜色的、浑浊的残余水,这意味着该水仍然包含胶体,而通过(在或不在另一种干燥方式之前)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则获得了透明的残余水,其DCO低于300mg/l,即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其没有胶体。
最后,令人意外地可以观察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允许溶于水中的分子的削裂,从而引起大的去污染并因此还有助于所寻求的澄清。
有利地,所述流由至少两个分流形成,将所述至少两个分流一个在另一个上地进行喷射。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此外还使用下述布置中的一个和/或另一个:
-通过位于所述壳体的下半部分中的面对面对置的相同的两个开口将所述流喷注到所述壳体中,空气在所述开口的下方被喷注,空气、水和污泥在顶部分排出;
-以d>1.5QEB、例如大于5QEB、大于10QEB或在1.5倍QEB至15倍QEB之间的流量喷注空气;
-以中等压力喷注空气。“中等压力”,应理解为其在1.4巴-2.5巴之间,有利地在1.6巴-1.9巴之间。这样的压力此外还产生大的气泡,这些大的气泡将能够随意分散到壳体中,更好地进入环境。
-VEB<V/50;
-v≤VEB/100;
-向壳体内部以流量q连续地添加至少一种液体试剂;
-流量QEB大于或等于15m3/h,流量d大于或等于25m3/h,壳体中的相对压力大于或等于0.8巴;
-流量QEB大于或等于20m3/h,流量d大于或等于50m3/h,而壳体中的相对压力大于1.2巴;
-所述液体试剂为阳离子类型的有机絮凝剂。
-使废液在壳体的出口处脱气,利用所获得的气体以供给在底部分的空气喷注。
本发明还提出处理以流量QEB=VEB/h的连续流供给的液体和/或泥浆中所含的胶体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容积v<VEB/20的封闭壳体,壳体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下半部分中的至少两个相同的面对面对置的开口,
收集泥浆和将这样收集到的泥浆的流以每个分流分别通过所述开口之一喷注的至少两个分流供给到所述壳体中的部件,
在所述开口下方以流量d供应空气给壳体的部件,和
布置成保持壳体处于过压的流排出部件。
有利地,通过超过确定阈值起动的安全阀在顶部分排出流。
还有利地,容积v≤V VEB/50。
还有利地,容积v≤VEB/100。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包括将液体试剂以确定流量直接供给到所述壳体中的部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面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该描述参考伴随其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处理方法的原理的示意图。
-图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运行的示意图。
-图3是说明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一装置转化泥浆的示意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根据更特别地在这里描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来处理或破碎包含在废液中的胶体结构的方法的原理。
在由例如大约50升的小容积v的围绕轴线3伸长的长圆形壳体2形成的反应器1中,通过相对于壳体轴线3对称的两个对置管嘴5、6喷注废液(箭头4)。
这些管嘴位于壳体的底部分,例如在介于壳体高度H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之间的距壳体底7的距离h处。
彼此相对就位的这两个管嘴允许高负载干物质(MS)(例如MS 10%/总重量的τ)的水流的增压供给,这造成两个流在区8中汇合处的强烈冲击。
换言之,通过两个相对管嘴引入小尺寸反应器1的壳体中的外部水(未表示出)的泵送,允许由于一个或多个供给泵(未表示出)的出口压力而造成在区8中这些流之间的冲击,所述压力取决于在管嘴上游的所述供给泵的水高度和回路的压头损失。
通常,通过使用商用工业泵和没有过多中断(accident)的回路,壳体中管嘴出口9处的2巴压力是可容易达到的。
泵送动能于是被转换为冲击能量,其通过由于具有小的、但与污泥最大粒度相容的尺寸的调整管嘴9出口而增大引入到壳体中的速度来被最大化。
此外,根据更特别地在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区8下方引入一定量的过压空气(箭头10)。
所谓“过压”,意指可以在相对于大气压而言的相对0.1巴至相对1巴之间的、例如相对0.8巴的轻微过压。
该空气引入通过空气分配管(rampe)11、例如由蛇形或细长的圆形管道形成的管来进行,所述管允许通过沿所述管道13分布的开口12将空气气泡分散地带到壳体表面上。
空气也可以通过在底部分中的管嘴带来。
所述管位于区8中废液汇合处的下方,例如在壳体高度H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之间,所述管产生大的气泡B,例如直径在1mm-1cm之间的气泡。
该空气引入提高了相对于其处理后废液排出出口14而言处于过压的壳体的能量水平。
也在壳体的上部分15中获得功能区16,在该功能区中实现受到布朗运动激励的极其湍动的混合(点划线17)。
在反应器的底部分18中,本领域公知地,设置不由反应器上部排出的太过稠密成分的排放口19,其被顺序地排放。
空气、水和污泥从反应器的出口14排出,以在沉淀后产生与固体物质分离的物理上透明的水,该水具有非常低的、尤其低于30mg/l、甚至低于10mg/l的固体物质比率,而最初固体物质比率可能接近多于500mg/l。
在该处获得的脱胶体的固体物质是更多孔性的并因此可容易压实的。它甚至还可以根据其起始有机物质比率,在离开反应器时是直接可团粒化的。
将空气以例如在绝对的1.6巴-1.9巴之间的中等压力引入壳体本身中的压力,以便可以在其内在环境中产生大的气泡,这些大的气泡将能够进入环境并随意分布在反应器中以实现所希望的混合。
此外,以高流量d、即进入水的流量QEB(以m3/h)的1.5倍至15倍(以N m3/h)的流量引入空气。
从反应器抽出的气体与水和污泥一起以增压器流量离开,该气体可以被回收、处理和在需要时再循环以在反应器的底部分中进行再利用。
需注意的是,沙子、砾石等类型的较大物质的存在,增加了冲击数和因此改善了工艺进程。
至于壳体压力,其被布置和/或调节成产生由高处离开的上升流,优化内部能量。
因此,这样的压力根据回路的运行特征(泵的水高度)而且还根据废液类型和所寻求的处理的流量来确定。
最终所选择的反应器尺寸还将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化学工程领域的工程师的基础知识和流程图来确定。
压力和输出例如通过滑阀(vanne soupape)来确保,当超过给定的压力时,该滑阀释放所述流。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进行三个相即固相、液相和气相的搅拌,因此需要在出口处进行考虑脱气、比水更稠密的固相和排水的分开。
在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此外还添加凝结剂(例如石灰、氯化铁等)。
该补充添加例如在功能区16中进行。
因此利用具有直径55升的反应器和40mm直径的喷注到该反应器中用的管嘴,可以处理直至20m3/h的泥浆。
令人惊奇地,此外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观察到:当反应器中的压力以相对压力大于0.8巴、泥水的供给流量QEB大于15m3/h、空气流量d大于25m3/h时,以最大的污泥沉淀速度获得了不同寻常的分离,所述污泥在干燥后具有新型的颗粒状多孔外观,其中泥水例如由载有5%MS(干物质)的喷撒泥浆形成,所述MS源自于沼泽草的生物降解、黏土、沙子和痕量状态(<1‰)的各种石油残留物。
利用55升的反应器和40mm的将废液喷注到内部用的喷注管嘴,获得极其快的撞击速度值和特别短暂的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参见下表I]。
表I
Figure BPA00001751921500081
借助于本发明,因此可以获得远高于借助现有技术所获得的脱水的深入脱水,并且这是在几秒中内进行。
除了在处理中极大节约时间外,非常低的电气、压缩空气和絮凝剂的消耗也是必需的。
此外,小的壳体体积尺寸使其是可容易运输的,允许其安装在接近困难的地点中,一切都允许极大简单性的连续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不产生任何污染,并且这利用与对于单独的液/固分离作业可考虑的其他处理系统如离心机、压滤机、带式过滤机等相比较而言经济得多的设备进行。
作为例子,在下表II中列出干燥改善度Δ,其是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针对来自Fos sur Mer工业净化站的泥浆所获得,所述泥浆在石油化学领域中矿化度低(90%的有机物质)。
比较在通过带式过滤机(过滤布,在过滤布上水和泥浆通过泵送倾注并且在脱水辊之间传送)的简单处理、和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预处理后的相同带式过滤机之间进行。
对于壳体容积v=55l,对在壳体入口处的确定的MS负载(以g/l),改变壳体内部的相对压力P(巴)、气体流量d(Nm3/h)、泥浆流量QEB(m3/h)的参数。
此外,根据即新鲜的(没有中间存放)、不大新鲜的(在三天的存放后)或发酵的(数天的无氧存放)泥浆的起始状态,给出结果。
可看到:高气体流量(泥浆流量的八倍)和壳体内的高压力(1.3巴)对于足够低的起始负载(8.2g/l的MS),提高干燥度48.8%(试验N°10),这是良好的脱胶体效率的证明。
平均地(参见试验N°13至16),对于32.4g/l的负载新鲜泥浆,对于是泥浆流量20倍的气体流量、和壳体内相对1巴的压力,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改善干燥度(相对于泥浆总重量即MS+液体的干物质(MS)重量比率)24%-36.4%,即平均30%。
表II
随后,在表III上表示出对沉渣(高矿化污泥)用单一装置(没有补充处理)和用补充处理(带式过滤机)获得的结果的实例。
将仅用本发明的处理与仅用带式过滤机的处理进行比较,其未超过将干燥度提高15%-18%。
在此处,甚至没有用过滤机或离心机进行补充处理,就获得了极好的结果。
表III
Figure BPA00001751921500111
在图2上表示了根据更特别地在这里描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装置20的运行示意图。
装置20允许以流量QEB=V/h的连续流在21处供给的泥浆的液体部分和干物质之间的分离,在21处的供给随后被分为两份以便供给管嘴22。
更精确而言,装置20包括封闭的不锈钢壳体E,该壳体的容积v小于20倍V,例如对于1.5m3/h的流量Q=V/h而言为55升,该壳体包括位于壳体下半部分23中、例如在等于壳体高度的三分之一的距离处的面对面对置的至少两个相同的开口或管嘴22。
所述壳体例如由圆柱状部分24构成,该圆柱状部分在顶部分和在底部分终止于例如顶角大约120°的相同两个圆锥形区25。
每个端部本身各终止于上管26、下管27。下管27与用于间歇排出干物质30的装有阀29的间歇排出管28相连,所述干物质30已被沉淀在壳体的底部27中。
装置20此外包括在开口22下方以流量d供应空气给壳体32的供给部件31。
该供给例如通过直线管道或管子33来进行,直线管道或管子33直径小,例如直径5cm,其长度大致等于圆柱状壳体的直径,其包括规律分布的喷嘴34,这些喷嘴34用于将压缩空气以分散的方式输出到壳体中,从而产生会引起极大搅拌(圆圈35)的大气泡。
设置用于供给液体试剂37例如凝结剂的本身已知的部件36。所述部件36例如由储罐38形成,储罐38通过计量泵39和遥控阀40供给湍动区中管嘴22上方的壳体内部。
装置20此外还包括用于通过阀或活门42连续排出已进入壳体中的液体的连续排出部件41,所述阀或活门42在超过壳体内的确定压力、例如1.3巴下打开。
还可能的是,不设置阀,在下游的回路本身构成保持壳体的相对过压所必需的压头损失。
废液43于是在顶部分处被排出,以便到达本身已知的沉淀罐44中。
例如,该沉淀罐44由圆柱状贮池45构成,排出管道46通入圆柱状贮池45到运行液位47的下方,以限制湍动。
至于罐44,该罐44通过在48处溢流而通过非湍动的侧贮池部分49而被排放,侧贮池部分49通过局部(par endroit)开孔的壁与贮池其余部分分开。
沉淀的固体物质50在底部分51处被排出,以便能够在以后进行处理。
在图3上以俯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2的装置20,其允许利用泥浆52获得泥饼53。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使用相同的参考号来指示相同的元件。
利用负载有干物质的泥浆或废液52,通过两个相互面对的相对就位的管嘴22供给壳体E,其中将泥浆或废液通过具有水高度H0的泵55以流量QEB泵送入环境54中。因此,在每个管嘴处流量为一半即QEB/2。
空气32供给通过管嘴56在如前面所描述的管嘴下方进行。
将本身已知的及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处理的废液改配的试剂(凝结剂如氯化铁或石灰),从罐38经由计量泵39连续地供应到壳体E中。
废液一旦如上面所描述的那样在壳体中经过处理,就在顶部分在41处被排出,以便获得如在图3上示意地表示的那样的经过碎片整理的脱胶体废液。
随后将该经过碎片整理的脱胶体废液供给到沉淀罐45中。在数秒钟内连续发生的沉淀后,则会在58处观察到极其清澈的水,该水例如能够让99%、甚至99.5%的光线通过它。
在59处,在60中可能额外的压实处理后,获得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泥饼,其同时通气、固化,具有在5%至15%之间的极好孔隙度。
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这样的产品是新型的,将形成作为腐殖土、作为建筑中的原材料等以后使用的材料。
现在,将参考图3描述根据更特别地在这里描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净化的运行。
从环境例如负载有污泥52的河流54,通过泵送55抽取污泥。
在一实施例中,污泥比率,即干物质的质量物质百分比,例如在3%-10%之间。
泥浆以例如5m3/h-50m3/h之间、例如15m3/h的流量供给例如容积V=100l的壳体E。
如在前面所描述的,将该废液通过面对面的两个管嘴22喷注到反应器中。同时,通过反应器的下管33以高于例如25Nm3/h的流量供给空气。
根据多个废液供给泵和/或一个泵的水高度、以及根据由壳体本身和由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分的排出阀42产生的压头损失,反应器内部的压力在相对0.3巴至相对1.5巴之间,例如高于相对0.8巴。
反应器内部的压力尤其可以通过该上阀或活门进行调节。
经过如此搅拌及被供给空气的废液,在反应器中停留对应于流量、容积和压力之间的相对比的一段时间。
废液因此在被排出前,被保留例如数秒钟、例如少于1分钟的停留时间。
该时间可以甚至非常地短,因为以高于20m3/h的废液流量,可以例如在壳体中停留少于10秒的时间。
至于泥浆供给流量,其对按照前面所产生的表的撞击速度具有直接作用,知道的是,在压力反应器中的接触及逗留时间还对絮凝物的形成及其沉淀速度发挥作用。
此外,反应器中的压力影响和空气流量也是这样的因素:这些因素视乎所寻求的结果,会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进行调节。
泥浆一旦经过处理,它们就以相应于管道43中的流体量流动压力的压力离开反应器到沉淀罐45,沉淀将在沉淀罐中以本身公知的方式进行。
作为上清液获得的水具有高纯度,它自身在58处连续地被排出。
在沉淀罐的底部分中所获得的污泥则要么连续地、要么非连续地,按照确定的时间段例如每天一次被排出。
非常快速地再排出该污泥的事实提高了其质量,尤其涉及其良好的孔隙度方面。
因此,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反应器进行的处理允许获得多孔的和脱水的泥饼,所回收的污泥是空的、干燥的和可操作的。与在所谓传统干燥的使用的范围下的三个月相对照,几个小时就足以获得类似的结果,而且利用本发明,获得的污泥的特性好得多,因为其是更容易再循环的。
如不言而喻地,如也从前面所述得到的,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更特别地描述过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包括其所有变型,尤其是废液供给管嘴的数量不是两个而是有规律且成角度地环绕壳体分布的三个、四个或更多数目的那些变型。

Claims (18)

1.通过处理以流量QEB=VEB/h的连续流供给的泥浆和/或液体中所含的胶体结构来澄清泥浆和/或液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流喷射到壳体(2,E)中,所述壳体相对于大气压处于过压,所述壳体是具有容积v<VEB/20的用于连续流或半连续流通过的壳体,同时将空气(10)以流量d在将流供给到所述壳体中的供给处的下方喷注入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由至少两个分流形成,将所述至少两个分流一个在另一个上喷射。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空气以流量d>1.5QEB喷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空气以在1.4巴-2.5巴之间的压力喷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位于所述壳体的下半部分(33)中的面对面对置的相同的两个开口(22)将所述流喷注到容积v<VEB/20的所述壳体(2,E)中,在所述开口的下方喷注空气,空气、水和污泥在所述壳体的顶部分排出。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v≤VEB/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v≤VEB/100。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至少一种液体试剂(37)以流量q连续地添加到所述壳体(2,E)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试剂是以泥浆中所含的干物质比率的0.05%-0.1%之间的比例被添加到所述壳体的湍动区中的絮凝剂。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QEB大于或等于15m3/h,所述流量d大于或等于25m3/h;并且,所述壳体中的相对压力大于或等于0.8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QEB大于或等于20m3/h,所述流量d大于或等于50m3/h,所述壳体(2,E)中的相对压力大于1.2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试剂为阳离子类型的有机絮凝剂。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出口处将废液脱气,使用所获得的气体以供给在底部分的空气喷注。
14.处理以流量QEB=VEB/h的连续流供给的液体和/或泥浆中所含的胶体结构的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容积v<VEB/20的封闭的用于流通过的壳体(2,E),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壳体的下半部分(23)中的面对面对置的相同的至少两个开口(22);
收集泥浆和将这样收集到的泥浆的流以每个分流分别通过所述开口(22)之一喷注的至少两个分流供给到所述壳体中的部件(55);
在所述开口的下方以流量d供应空气(32)给所述壳体的部件(31);和
连续或半连续地排出总流的部件(41,42),其布置用于使所述壳体保持处于过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超过确定阈值起动的安全阀(42)在顶部分排出流。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v≤V VEB/5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v≤VEB/100。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将液体试剂(37)以确定流量直接供给到所述壳体(2,E)中的部件(36)。
CN201180052172.8A 2010-10-29 2011-10-28 水澄清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3283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0/04285 2010-10-29
FR1004285A FR2966819B1 (fr) 2010-10-29 2010-10-29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larification des eaux.
PCT/FR2011/000583 WO2012056129A1 (fr) 2010-10-29 2011-10-28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larification des eaux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8391A true CN103328391A (zh) 2013-09-25
CN103328391B CN103328391B (zh) 2016-02-24

Family

ID=44010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2172.8A Active CN103328391B (zh) 2010-10-29 2011-10-28 水澄清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6)

Country Link
US (2) US10029930B2 (zh)
EP (2) EP2632860B1 (zh)
JP (1) JP5827340B2 (zh)
KR (1) KR101976216B1 (zh)
CN (1) CN103328391B (zh)
AU (1) AU2011322382B2 (zh)
BR (1) BR112013009994B1 (zh)
CA (1) CA2815958C (zh)
CL (1) CL2013001182A1 (zh)
CY (1) CY1115941T1 (zh)
DK (1) DK2632860T3 (zh)
EA (1) EA028393B1 (zh)
ES (2) ES2625634T3 (zh)
FR (1) FR2966819B1 (zh)
HK (1) HK1189568A1 (zh)
HR (1) HRP20150055T1 (zh)
IL (2) IL225999A0 (zh)
MX (1) MX336194B (zh)
MY (1) MY165320A (zh)
NZ (1) NZ609902A (zh)
PL (1) PL2632860T3 (zh)
PT (1) PT2632860E (zh)
RS (1) RS53766B1 (zh)
SG (1) SG190094A1 (zh)
SI (1) SI2632860T1 (zh)
WO (1) WO20120561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4356277B2 (en) * 2013-11-27 2018-10-25 Orege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eating liquid sludge and filter cakes obtained by said method
FR3013699B1 (fr) * 2013-11-27 2017-07-21 Orege Procede de desodorisation d'une boue et dispositif mettant en oeuvre un tel procede.
US10730778B2 (en) * 2017-01-09 2020-08-04 F. Michael Lewi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dewatering efficiency
CA3069956A1 (en) 2017-07-14 2019-01-17 Keith Ervin Biopolymeric water treatment
WO2021165989A1 (en) * 2020-02-19 2021-08-26 Yogeshwar Oberoi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wage and waste water treatment react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29370A (en) * 1972-11-14 1976-03-24 Salen & Wicander Ab Method and plant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water
CN1065644A (zh) * 1985-06-09 1992-10-28 樱田康之 污水净化装置
US5935448A (en) * 1997-12-24 1999-08-10 Miller; Jorge Water purification with in situ production of dispersed floccula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51335A (en) * 1951-02-01 1956-06-19 Exxon Research Engineering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xing and contacting fluids
US2766203A (en) * 1953-02-09 1956-10-09 Union Oil Co Water purificat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US3493501A (en) * 1967-06-15 1970-02-03 Allied Chem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suspended matter in waste water treatment
DE2311749A1 (de) * 1972-03-10 1973-09-20 Timkin C A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belebtschlamm
DE3128612A1 (de) * 1981-07-20 1983-01-27 Hilti AG, 9494 Schaa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rennen einer spuelfluessigkeit von feststoffen
ATE6765T1 (de) * 1980-05-22 1984-04-15 Jan Schmid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fuer die behandlung und hygienisierung von abwasserschlamm und anderen organischen schlaemmen.
US4415452A (en) * 1982-03-18 1983-11-15 Heil Richard 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organic wastewater
HU9202203D0 (en) * 1990-01-29 1992-12-28 Yasuyuki Sakurada Apparatus for purifying sewage water
US5833865A (en) * 1993-06-16 1998-11-10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Sedimentation type solid-liquid separator
GB2317169A (en) * 1996-09-13 1998-03-18 Kvaerner Davy Ltd Anoxic and aerobic metabolisation of waste
FR2832400B1 (fr) * 2001-11-22 2004-02-13 Herve Maurice Marcel G Brisset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s boues hydrophiles par effet de turbulence hydraulique associee a une oxydation et des reactions chimiques par apport d'additifs
US20060196835A1 (en) * 2003-01-31 2006-09-07 Ebar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ions in liquid through crystallization method
JP4247106B2 (ja) * 2003-12-24 2009-04-02 一義 冨永 混濁汚水浄化装置
WO2010019633A1 (en) * 2008-08-11 2010-02-18 Jackson Edward E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solids from solution
US9422176B2 (en) * 2010-05-18 2016-08-23 Evoqua Water Technologies Pte. Ltd. Systems and techniques for electrodialysi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29370A (en) * 1972-11-14 1976-03-24 Salen & Wicander Ab Method and plant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water
CN1065644A (zh) * 1985-06-09 1992-10-28 樱田康之 污水净化装置
US5935448A (en) * 1997-12-24 1999-08-10 Miller; Jorge Water purification with in situ production of dispersed floccul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20937A1 (en) 2013-08-29
FR2966819A1 (fr) 2012-05-04
ES2528046T3 (es) 2015-02-03
EP2826752B1 (fr) 2017-02-22
CA2815958C (en) 2018-06-12
KR20130135252A (ko) 2013-12-10
ES2625634T3 (es) 2017-07-20
JP2013540586A (ja) 2013-11-07
PL2632860T3 (pl) 2015-03-31
DK2632860T3 (en) 2015-01-19
RS53766B1 (en) 2015-06-30
BR112013009994A2 (pt) 2017-10-31
IL266571A (en) 2019-07-31
IL266571B (en) 2020-08-31
AU2011322382A1 (en) 2013-05-23
HK1189568A1 (zh) 2014-06-13
PT2632860E (pt) 2015-02-05
EA028393B1 (ru) 2017-11-30
KR101976216B1 (ko) 2019-05-07
NZ609902A (en) 2014-03-28
EP2826752A1 (fr) 2015-01-21
CA2815958A1 (en) 2012-05-03
AU2011322382B2 (en) 2016-08-18
CL2013001182A1 (es) 2013-10-04
CN103328391B (zh) 2016-02-24
MX336194B (es) 2016-01-11
MX2013004789A (es) 2013-08-27
EA201300406A1 (ru) 2014-11-28
US20180327289A1 (en) 2018-11-15
EP2632860B1 (fr) 2014-10-15
JP5827340B2 (ja) 2015-12-02
US10029930B2 (en) 2018-07-24
SI2632860T1 (sl) 2015-02-27
IL225999A0 (en) 2013-06-27
SG190094A1 (en) 2013-06-28
HRP20150055T1 (hr) 2015-02-27
EP2632860A1 (fr) 2013-09-04
CY1115941T1 (el) 2017-01-25
BR112013009994B1 (pt) 2020-04-28
MY165320A (en) 2018-03-21
FR2966819B1 (fr) 2013-12-27
WO2012056129A1 (fr) 2012-05-03
US11623882B2 (en)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3942B (zh) 泥浆的液体和悬浮物质间分离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US11623882B2 (en) Water clar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20160029272A (ko) 다단 기포주입 부상분리조를 이용한 간이 하 폐수 처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이 하 폐수 처리 방법
JP2013540585A5 (zh)
KR20160032067A (ko) 다단 기포주입 부상분리조를 이용한 간이 하 폐수 처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이 하 폐수 처리 방법
CN109052558A (zh) 一种旋流气浮分离装置
CN104118950A (zh) 高效废水净化系统及废水净化工艺
CN102976571B (zh) 一种回收石油类钻井废弃泥浆的方法及装置
JP2013540586A5 (zh)
CN105498981B (zh) 一种具有稳泡特征的高炭粉煤灰浮选脱炭工艺
CN204550162U (zh) 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10480952U (zh) 一种高浊度施工污水处理装置
CN106995718A (zh) 一种油田沉降罐罐底排泥在线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5999180U (zh) 一种压裂反排液环保处理系统
CN206219323U (zh) 海上小边际油田污水回注处理系统
CN104968615A (zh) 水处理方法及设备
JP3833741B2 (ja) 凝集濃縮装置と凝集濃縮方法
CN218435178U (zh) 一种多介质过滤器
CN115849600A (zh) 一种撬装式一体化除尘水封槽废水处理回用装置
CS210970B1 (cs) Způsob kontinuálního odstraňování nečistot z vody a vodných systémů a zařízení pro provádění tohoto způsobu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95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95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