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6817B - 通信终端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6817B
CN103326817B CN201310182879.1A CN201310182879A CN103326817B CN 103326817 B CN103326817 B CN 103326817B CN 201310182879 A CN201310182879 A CN 201310182879A CN 103326817 B CN103326817 B CN 1033268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rical information
report
measurement report
channel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28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6817A (zh
Inventor
马丁.福伊尔桑格
乔基姆.洛尔
亚历山大.戈利奇克埃德勒冯埃尔布沃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26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6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6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68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通信终端和方法。所述通信终端包括:发送单元,通过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使用正交频分复用向基站报告与下行链路信道有关的多个类型的测量信息;以及控制单元,设置与所述下行链路信道有关的第一测量信息通过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第一报告周期、以及与所述下行链路信道有关的第二测量信息通过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第二报告周期,所述第二测量信息与所述第一测量信息不同。所述控制单元:(i)将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的第二报告周期设置得比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第一报告周期长,并且(ii)当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报告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的报告彼此冲突时,丢弃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报告。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和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6月11日、申请号为200880111851.6、发明名称为“测量报告的信号发送和映射”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示和识别不同版本的上行链路测量报告。提出了这样的方法,其用于区分这样的报告,以便接收器可以知道已经发送了哪种测量报告类型。本发明可应用于传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通信的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接收器发送反馈信息给传送器的通信系统,其中,反馈包括与接收器经历的通信信道状况有关的不同信息,并且,传送器需要在数个这样的不同内容的报告之间区分。
背景技术
基于WCDMA无线接入技术的第三代移动系统(3G)正在被大规模的部署在世界范围内。增强或演进这种技术的第一步需要引入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和增强型上行链路,也称为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从而提供高竞争力的无线接入技术。
然而,知道用户和运营方需求和期望将持续发展,3GPP已经开始考虑3G标准的下一个主要步骤或演进,以确保3G的长期竞争性。3GPP启动了研究项目“演进的UTRA和UTRAN”(E-UTRA和E-UTRAN)。该研究将探讨主要在性能上完成飞跃的方法,以便改善服务提供,并减少用户和运营方的成本。
通常,假设将趋向于使用因特网协议(IP),并且将在IP上承载所有将来的服务。因此,演进的焦点在于对分组交换(PS)域的增强。
演进的主要目的是:如已经提到过的进一步改善服务提供,以及减少用户和运营方成本。
更具体地,长期演进的某些关键性能和容量目标是:
-与HSDPA和HSUPA相比较的高得多的数据速率:预想的目标峰值数据速率在下行链路上大于100Mbps,在上行链路上大于50Mbps
-改善的覆盖范围:在宽地域覆盖范围下的高数据速率
-为了改善高层协议(例如,TCP)的性能,在用户面中的显著减少的延迟,以及减少与控制面过程(例如,会话建立)相关的延迟
-更大的系统容量:三倍于现有标准的容量
长期演进的另一个关键需求是:允许平滑的移植到这些技术中。
对于LTE,提供高比特率的能力是关键的量度。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到单个终端的多个并行数据流传输是完成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决定使用何种无线接入技术时,较大的传输带宽以及同时灵活的频谱分配是其它需要考虑的部分。
在下行链路中选择自适应多层正交频分多路复用(AML-OFDM)将不仅通常有助于在不同的带宽上操作,而且特别有助于在用于高数据率的大带宽上操作。通过分配对应数量的AML-OFDM子载波来支持范围从1.25MHz到20MHz的可变的频谱分配。由于AML-OFDM支持时分和频分双工两者,因此可在成对和不成对的频谱上操作。
具有正交频域自适应的OFDM
基于AML-OFDM的下行链路具有以15kHz为间隔的大量独立子载波为基础的频率结构。这种频率粒度有助于实现双模UTRA/E-UTRA终端。实现高比特率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系统中的短延迟,并且,其先决条件是短的子帧持续时间。结果,将LTE子帧持续时间设置得和1毫秒一样短,以便最小化无线接口等待时间。为了处理不同的延迟扩展以及对应的具有适度开销的小区尺寸,OFDM循环前缀长度可呈现两个不同的值。较短的4.7毫秒的循环前缀足够处理大多数单播情况的延迟扩展。采用较长的16.7毫秒的循环前缀,可以处理很大的小区,其达到并超过120公里的小区半径,具有大量的时间离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减小子帧中的OFDM码元的数量来延伸长度。
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的基本原理是将频带分为多个窄带信道。因此,OFDM允许即使整个频带的信道由于多径环境而是频率选择的,也在相对平坦的平行信道(子载波)上传送数据。由于子载波经历了不同的信道状态,所以,子载波的容量变化,并允许以不同的数据率在每个子载波上传送。因此,利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的有关子载波(频域)的链路自适应通过在子载波上传送不同的数据速率而增加了无线电效率。OFDMA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在每OFDM码元不同的子载波上进行传送。由于所有用户在特定的子载波中都经历强衰落的概率很低,因此可以确保将子载波分配给在对应子载波上观察到良好的信道增益的用户。
一旦在考虑如在OFDMA中那样在不同的用户间分配可用频谱的无线接入方案时,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的资源分配方法。第一种分配模式或“本地化模式”尝试通过分配子载波完全受益于频率调度增益,其中特定的UE在子载波上经历最佳的无线信道状况。由于这种调度模式需要相关的信号发送(资源分配信号发送,上行链路中的测量报告),因此这种模式最适于针对非实时的高数据率的服务。在本地化的资源分配模式中,分配连续的子载波块给用户。
第二种资源分配模式或“分布式模式”依赖于频率分集效应,以通过分配在时间和频率网格上分散的资源来实现传送鲁棒性。与本地化模式的基本不同在于:该资源分配算法不尝试基于对接收器处的接收质量的了解来分配物理资源,而是或多或少随机地选择它分配给特定UE的资源。这种分布式资源分配方法看起来最好地适于实时服务,这是因为,需要相对于“本地化模式”的更少的相关信号发送(没有快速的测量报告,没有快速的分配信号发送)。
图1显示了基于OFDMA的无线接入方案的两种不同的资源分配方法。从描绘了本地化传送模式的图1的左手部分可以看到,本地化模式的特征在于,具有连续频谱的传送信号占用了总的可用频谱的一部分。传送信号的不同码元速率(对应于不同的数据速率)意味着本地化信号的不同带宽(时间/频率域(time/frequency bin))。另一方面,从图的右手部分可以看到,分布式模式的特征在于,具有不连续频谱的传送信号或多或少分布在整个系统带宽(时间/频率域)上。
测量报告
作为上行链路测量报告的常见例子,我们将在这节中描述信道质量报告(ChannelQuality Reporting)。如上面已经提到的,当分配下行链路中的资源给小区中的不同用户时,调度器考虑与子载波的用户经历的信道状态有关的信息。信道质量信息(CQI),即,由用户用信号发送的控制信息,允许调度器充分使用多用户分集,由此增加谱效率。
在多用户通信系统中使用CQI来报告信道资源质量。除了在网络侧的MAC层中用于多用户调度器算法之外,这个信息可被用来分配信道资源给不同的用户,或者用于适应链路参数,如采用的调制方案、编码率或传送功率,以尽其全部潜力而充分使用所分配的信道资源。
信道资源可被定义为假设例如采用OFDM的多载波通信系统的图2所示的“资源块”。为了具有与这个资源块的“质量”相关的信息,在接收侧必须进行信道质量的测量。针对其的示例性解决方法是:利用传送侧提供的参考码元,来执行信号与噪声加干扰比(SINR)的测量。然而,质量报告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包括其它类型的测量,如误块率(BLER),或者甚至是UE的性能,如解码器复杂性或RF改善。在文档“3GPP TSG-RAN WG1Meeting#46bis,TDoc R1-062808,2006年10月9-13号,首尔,韩国”中给出了不同的CQI压缩格式导致不同的CQI报告类型的例子。在图3中描绘了网络(eNodeB)和UE之间用于CQI报告的信号发送流。
假设根据上面可以分配或适应最小的单元,在理想的情况下,用于所有用户的所有资源块的CQI应当一直可用。然而,由于反馈信道的受限的容量,这很可能是不可行的。CQI可用的反馈信道资源是有限的,并且,需要在所有报告的UE间共享这些资源。
因此,需要减少技术,以便传送例如仅用于给定的用户的资源块的子集的CQI信息。一种可能是仅报告最强的资源块。此外,如与OFDM相关的上面部分描述的不同传送技术也需要不同格式的CQI报告。如上面已经描述的,图1描述了以分布式和本地化模式的下行链路传送。这两种传送方法都需要不同的CQI报告。本地化模式需要与用于传送给特定UE的带宽片段确切相关的质量报告,而分布式模式需要与整个带宽(如上面所讨论的,由于资源限制,其可能被减少到例如SINR的总平均值)相关的信息。
根据经历的信道状况的可变性,网络能决定为UE配置CQI报告的不同周期。在慢变化信道的情况下,减少的报告频率节省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上的上行链路资源。典型地,间隔在2毫秒到160毫秒的范围中,并且依赖于需要报告信道状况的频率,以便能够决定如上所述的调度。如果网络决定报告信息太不频繁或者太频繁,则它将重新向对应的UE配置新的报告周期。因此,由网络分别针对正在报告CQI的每个UE配置PUCCH参数。
当报告测量(例如CQI)的UE不仅报告单个类型的报告、而且在相同的分配资源中提供不同类型的报告时,这将允许网络例如作出从分布式切换到本地化模式的下行链路传送的决定,反之亦然。然而,为了作出这样的决定,网络需要用于两种模式的测量信息。因此,需要允许网络可靠地识别每个测量报告包括的内容类型的方法。由于对反馈信道的资源限制,将测量报告保持得尽可能地冗余空闲,使得网络难于盲检测测量报告类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配置由接收器用来报告信道质量的测量报告类型的方法,使得传送器能可靠地识别每个测量报告的测量报告类型,其中接收器通过该信道从传送器接收信道资源。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是,提供用于网络侧的方法,以便允许UE传送不同测量报告类型的测量报告,其中,向每个UE分配用于反馈信道上的测量报告的资源,并且在不同的测量报告之间分配这些资源,使得网络中的接收侧确切地知道它接收到了哪种测量报告类型。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配置测量报告类型的方法,其中,要由接收器使用该测量报告类型来向传送器报告测量,其中,通过控制信道,在报告信号中向该传送器报告该测量,所述方法包括:选择要由接收器用来报告该测量的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生成测量报告模式,该测量报告模式定义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在由接收器通过该控制信道向传送器传送的报告信号中的出现;以及将第一测量报告类型、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以及所生成的测量报告模式通知给接收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配置测量报告类型的方法,其中,要由接收器使用该测量报告类型来向传送器报告测量,其中,通过控制信道,在报告信号中向该传送器报告该测量,所述方法包括:选择要由接收器用来报告该测量的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配置第一测量报告处理,该第一测量报告处理定义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在报告信号中的出现;配置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处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处理定义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在报告信号中的出现;以及将第一测量报告类型、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所配置的第一测量报告处理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处理通知给接收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向传送器报告测量的方法,其中,通过控制信道,在报告信号中向该传送器报告该测量,所述方法包括:从传送器接收通知,该通知关于:要被用来报告测量的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以及定义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在报告信号中的出现的测量报告模式;确定根据第一测量报告类型的第一测量信息、以及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的至少一个第二测量信息;根据所通知的测量报告模式,来对所确定的第一测量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信息进行多路复用,由此获得多路复用后的信号;以及将多路复用后的信号传送给传送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向传送器报告测量的方法,其中,通过控制信道,在报告信号中向该传送器报告该测量,所述方法包括:从传送器接收通知,该通知关于:要被用来报告测量的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以及定义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在报告信号中的出现的第一测量报告处理和定义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在报告信号中的出现的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处理;确定根据第一测量报告类型的第一测量信息、以及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的至少一个第二测量信息;分别根据所通知的第一测量报告处理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处理,对所确定的第一测量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信息进行多路复用,由此获得多路复用后的信号;以及将多路复用后的信号传送给传送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传送器,包括:接收装置,用于通过控制信道,从接收器接收与测量有关的报告信号;选择装置,用于选择要由接收器用来报告该测量的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生成装置,用于生成测量报告模式,该测量报告模式定义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在由接收器通过该控制信道向传送器传送的报告信号中的出现;以及通知装置,用于将第一测量报告类型、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以及所生成的测量报告模式通知给接收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传送器,包括:接收装置,用于通过控制信道,从接收器接收与测量有关的报告信号;选择装置,用于选择要由接收器用来报告该测量的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配置装置,用于配置第一测量报告处理、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处理,其中,该第一测量报告处理定义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在报告信号中的出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处理定义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在报告信号中的出现;以及通知装置,用于将第一测量报告类型、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所配置的第一测量报告处理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处理通知给接收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接收器,包括:传送装置,用于通过控制信道,将与测量有关的报告信号传送给传送器;接收装置,用于从传送器接收通知,该通知关于:要被用来报告测量的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以及定义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在报告信号中的出现的测量报告模式;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根据第一测量报告类型的第一测量信息、以及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的至少一个第二测量信息;以及多路复用装置,用于根据所通知的测量报告模式,来对所确定的第一测量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信息进行多路复用,由此获得多路复用后的信号;其中,接收器还用于将多路复用后的信号传送给传送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器,包括:传送装置,用于通过控制信道,将与测量有关的报告信号传送给传送器;接收装置,用于从传送器接收通知,该通知关于:要被用来报告测量的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以及定义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在报告信号中的出现的第一测量报告处理和定义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在报告信号中的出现的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处理;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根据第一测量报告类型的第一测量信息、以及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的至少一个第二测量信息;多路复用装置,用于分别根据所通知的第一测量报告处理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处理,对所确定的第一测量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信息进行多路复用,由此获得多路复用后的信号;其中,接收器还用于将多路复用后的信号传送给传送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通信终端,包括:发送单元,通过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使用正交频分复用向基站报告与下行链路信道有关的多个类型的测量信息;以及控制单元,设置与所述下行链路信道有关的第一测量信息通过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第一报告周期、以及与所述下行链路信道有关的第二测量信息通过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第二报告周期,所述第二测量信息与所述第一测量信息不同。所述控制单元:(i)将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的第二报告周期设置得比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第一报告周期长,并且(ii)当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报告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的报告彼此冲突时,丢弃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报告。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在通信终端中使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通过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使用正交频分复用向基站报告与下行链路信道有关的多个类型的测量信息;以及设置与所述下行链路信道有关的第一测量信息通过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第一报告周期、以及与所述下行链路信道有关的第二测量信息通过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第二报告周期,所述第二测量信息与所述第一测量信息不同,将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的第二报告周期设置得比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第一报告周期长,并且当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报告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的报告彼此冲突时,丢弃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报告。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用于数据传送的资源块的本地化(左)和分布式(右)资源分配;
图2示出了使用的项和码元的视图;
图3示出了用于信道质量报告的特定例子的eNodeB和UE之间的测量报告的信号流;
图4示出了用于两种测量报告类型和多于两种测量报告类型的测量报告模式的例子;
图5示出了利用测量报告模式来在不同测量报告之间进行区分的测量报告的多路复用;
图6示出了通过配置不同的测量报告处理来对测量报告进行多路复用;
图7示出了测量报告的码多路复用;
图8示出了用于测量报告配置/重新配置消息所需的信息元素;
图9示出了测量报告处理消息所需的信息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的类似或对应的细节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标记。
本发明描述了用于配置上行链路测量报告类型的方法,其中,接收器要使用该上行链路测量报告类型来报告例如信道的质量的测量,其中接收器通过该信道从传送器接收信道资源。接收器可通过控制信道,在报告信号中将测量报告给传送器。接收器可以发送第一测量报告类型和至少一个第二测量报告类型,其通过控制信道而被发送给传送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使得接收器能够发送在网络侧的传送器中能够可靠地区分的各种测量报告类型,网络不仅如背景技术部分呈现的那样、配置报告间隔,而且附加地显式地配置接收器在每个报告出现时发送哪种报告类型。
这可以通过利用测量报告模式而扩展配置来完成,该测量报告模式包括测量报告发生和每种测量报告类型之间的映射信息。在n个测量报告的情况下,该映射信息为每个测量报告指示这些报告的每个的类型。
图4图解了取决于传送器可发送的不同测量报告类型的数量的测量报告模式的两个例子。图4的上部分中图解的第一测量报告模式配置8个连续的测量报告事件,来报告两种不同的测量报告类型。第一测量报告是类型1,随后的7个测量报告是类型0。为了编码这样的测量报告方案,二进制模式是足够的。因此,图4的上部分表示比特模式,其定义在接收器将传送的测量报告信号中的两种测量报告类型的发生。
然而,若使用多于两种的报告类型,则必须为每种测量报告类型使用多于1比特,以使得这些报告类型可被区分。因此,图4的下部分表示为测量报告类型使用十进制的值的测量报告模式。在这个例子中,定义另一种测量报告类型,其被称为类型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报告事件和测量报告类型的映射是这样的:给每种可能的测量报告类型分配唯一的预定测量报告类型号。这允许接收器在接收到测量报告模式时提前知道要使用哪种测量报告类型。
配置有图4的上部分所示的测量报告模式的接收器传送如图5所示的测量报告信号。在现有技术的系统中,在两个测量报告事件间存在单周期,其中第一个测量报告是类型1,其由横线表示,而随后的7个测量报告是类型1,其由竖线表示。在8个测量报告之后,将重复该模式。这导致两种测量报告类型的多路复用。
上面描述的过程将持续,直到停止测量报告(例如,通过来自网络侧的RRC或MAC的显式控制消息),或者由传送器(例如网络中的eNodeB)用新的测量报告模式重新配置接收器(例如UE)为止。
因此,一个UE的所有测量报告能在单个控制消息中被配置,该控制消息包括所使用的报告类型、报告周期、报告模式和可选的报告持续时间,其中较后的信息元素(IE)将保存用以显式地停止测量报告的消息。图8中示例性地描述了信道质量报告所需的IE,图8显示了这样的表,其并不包括可能用于测量报告消息的所有IE,而仅包括与本发明相关的那些IE。
现在将参考图6描述提供了对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先前描述的实施例中,引入附加的测量报告类型或者从UE移除现有的测量报告类型需要这个特定的UE必须用新的测量报告模式来被重新配置。因此,当重新配置上行链路测量报告时,这需要包括完整的测量报告模式。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定义测量报告处理来代替使用测量报告模式。
来自网络的配置测量报告处理的控制消息包括测量处理ID、测量报告类型、测量报告周期和可选的报告持续时间。测量报告处理消息仅配置单个测量报告处理。用于这个消息的IE用图9中的信道质量报告的特定例子表示。其中被指定为CQI反馈周期的参数表示测量报告周期。
上面描述的配置导致与参考前面的实施例描述且在图5中图解的相同的测量报告行为。图6中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测量报告过程,其中配置了两个测量报告处理。用竖线表示的第一测量报告处理具有10毫秒的报告周期,而用横线表示的第二测量报告处理具有80毫秒的报告周期。
若是这样的情况,即,为相同的报告发生调度多于1个测量报告处理,那么,具有最大报告周期的测量报告处理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并高于所有其它拥有较小报告周期的测量报告处理。在图6的例子中,第二报告处理因此超过第一报告处理。这导致多路复用的测量报告方案,其等同于图5中描述的该方案。
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提供的优点在于:对于针对一个UE的报告的重新配置,仅仅需要针对于新的或不连续的测量处理来用于增加或移除,而不需要将现有的和连续的测量报告处理包括在重新配置消息中。通常,这将导致与先前描述的实施例相比更小的大小的重新配置消息。
针对于同时配置或重新配置两个或更多的测量配置处理的情况的、对这个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包括:将它们的配置消息组合到单个RRC消息中,因此减少了需要发送的消息数。
现在将参考图7描述提供对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的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来自图6中图解的先前实施例的两个测量报告,即报告周期为10毫秒的第一报告处理和报告周期为80毫秒的第二报告处理,现在在码域中被多路复用。
每个测量报告处理被分配特定码,例如,循环码的特定循环移位,并且,用这个特定码编码每个报告。若两个或更多的测量报告发生在相同的报告出现时,那么同时发送它们,由此导致如图7所示的测量报告信号,其中在相同的报告出现时对第一和第二测量报告进行码多路复用。
这个实施例的配置类似于先前描述的实施例,区别在于需要为每个测量报告处理分配唯一码。这个实施例的益处在于,发送多于一个的测量报告处理不会影响分配给测量报告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涉及利用硬件或软件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认识到,可以使用计算设备(处理器)来实现或执行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计算设备或处理器可以例如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等等。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也可以通过组合这些器件来执行或实施。
此外,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也可以通过软件模块的方式实现,该软件模块由处理器或直接在硬件中执行。软件模块和硬件实现的组合也是可能的。软件模块可以存储在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例如RAM、EPROM、EEPROM、闪存、寄存器、硬盘、CD-ROM、DVD等。
在前面的段落中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及其变型。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特定实施例所示的本发明进行多种变形和/或修改而不脱离广泛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
应当进一步注意,已经简述的大多数实施例涉及基于3GPP的通信系统,并且先前段落中使用的术语主要涉及3GPP术语。然而,与基于3GPP结构有关的各个实施例的术语和描述不意图将本发明的原理和思想限制在这样的系统。
同样地,上面的背景技术部分给出的详细说明是意图更好地理解这里描述的大部分3GPP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不应当被理解为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描述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处理和功能的特定实现。然而,这里提出的改进可以容易地应用到在背景技术部分描述的结构中。此外,本发明的概念也可以容易地用于当前3GPP讨论的LTE RAN。

Claims (4)

1.通信终端,包括:
发送单元,通过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使用正交频分复用向基站报告与下行链路信道有关的多个类型的测量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设置与所述下行链路信道有关的第一测量信息通过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第一报告周期、以及与所述下行链路信道有关的第二测量信息通过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第二报告周期,所述第二测量信息与所述第一测量信息不同,
所述控制单元
(i)将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的第二报告周期设置得比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第一报告周期长,并且
(ii)当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报告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的报告在相同资源中彼此冲突时,所述控制单元仅在所述相同资源中丢弃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报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是根据信道状态的变化在每报告的基础上表示不同的质量信息的测量信息。
3.在通信终端中使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使用正交频分复用向基站报告与下行链路信道有关的多个类型的测量信息;以及
设置与所述下行链路信道有关的第一测量信息通过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第一报告周期、以及与所述下行链路信道有关的第二测量信息通过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第二报告周期,所述第二测量信息与所述第一测量信息不同,
将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的第二报告周期设置得比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第一报告周期长,并且
当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报告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的报告在相同资源中彼此冲突时,仅在所述相同资源中丢弃所述第一测量信息的报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测量信息和所述第二测量信息是根据信道状态的变化在每报告的基础上表示不同的质量信息的测量信息。
CN201310182879.1A 2007-08-16 2008-06-11 通信终端和方法 Active CN1033268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016131.0 2007-08-16
EP07016131A EP2028906B1 (en) 2007-08-16 2007-08-16 Signalling and mapping of measurement reports
CN2008801118516A CN101828415B (zh) 2007-08-16 2008-06-11 测量报告的信号发送和映射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18516A Division CN101828415B (zh) 2007-08-16 2008-06-11 测量报告的信号发送和映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6817A CN103326817A (zh) 2013-09-25
CN103326817B true CN103326817B (zh) 2016-12-28

Family

ID=389614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2879.1A Active CN103326817B (zh) 2007-08-16 2008-06-11 通信终端和方法
CN2008801118516A Active CN101828415B (zh) 2007-08-16 2008-06-11 测量报告的信号发送和映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18516A Active CN101828415B (zh) 2007-08-16 2008-06-11 测量报告的信号发送和映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787219B2 (zh)
EP (2) EP2028906B1 (zh)
JP (2) JP5135436B2 (zh)
CN (2) CN103326817B (zh)
AT (1) ATE539588T1 (zh)
BR (2) BR122019027537B1 (zh)
WO (1) WO200902157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3432A (zh) * 2017-12-26 2018-05-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区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11536B2 (ja) * 2009-04-27 2013-01-0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EP3731559B1 (en) 2009-07-21 2024-02-14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998497B (zh) 2009-08-19 2013-03-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周期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9112741B2 (en) 2009-09-18 2015-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ocol to support adaptive station-dependen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rate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5523130B2 (ja) * 2010-02-08 2014-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164375A (zh) * 2010-02-22 2011-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收集终端测量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US8989069B2 (en) * 2010-03-03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enhancements
US9451492B2 (en) * 2010-03-31 2016-09-20 Htc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reporting availability of measurement log
US9042836B2 (en) * 2010-03-31 2015-05-26 Htc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control
US9414269B2 (en) * 2010-05-14 2016-08-09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measurement reports
EP2469916B1 (en) * 2010-12-21 2015-10-28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g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minimisation of drive tests
US8498640B2 (en) * 2011-03-31 2013-07-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as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detection for cell search
CN102802174B (zh) * 2011-05-26 2014-12-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路测数据的获取方法、路测数据的获取系统及装置
WO2012167957A1 (en) * 2011-06-08 2012-1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porting a downlink channel quality
KR101896001B1 (ko) * 2011-07-12 2018-09-0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종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단말의 이동성 관리 방법
US9590714B2 (en) * 2011-11-16 2017-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CI signaling design
EP2837102B1 (en) * 2012-04-12 2016-11-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of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EP2950575B1 (en) * 2013-01-28 2019-07-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to receive a coefficient to prolong the identification time of a measurement
KR102122814B1 (ko) * 2013-07-10 2020-06-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간섭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73878B1 (ko) 2014-07-02 2021-07-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간 부하 분산 방법 및 장치
US10841822B2 (en) * 2015-10-02 2020-11-17 Intel IP Corporation Transport format sel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0984A (zh) * 2000-08-29 2002-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测量信息的处理方法
EP1233582A2 (en) * 2001-02-20 2002-08-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measuring traffic volum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701621A (zh) * 2003-04-30 2005-11-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测量与报告信道质量的方法
CN1863383A (zh) * 2005-09-29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的发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2368B1 (en) * 1998-05-27 2001-04-03 Ericsson In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diversity and inter-frequency mobile assisted handoff (MAHO)
US6920171B2 (en) * 2000-12-14 2005-07-19 Motorola, Inc. Multiple access frequency hopping network with interference anticipation
MXPA05005932A (es) 2002-12-04 2005-08-18 Interdigital Tech Corp Deteccion de confiabilidad del indicador de calidad de canal (cqi) y aplicacion a control de potencia de bucle externo.
US9661519B2 (en) * 2003-02-24 2017-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reporting of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069034B2 (ja) 2003-07-31 2008-03-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送信方法及び無線受信方法
JP4418377B2 (ja) 2004-01-29 2010-02-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US20080219201A1 (en) * 2005-09-16 2008-09-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 Clustering De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090207790A1 (en) * 2005-10-27 2009-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tuneawaystatus in an open st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149132A1 (en) 2005-12-22 2007-06-28 Junyl Li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selecting control channel reporting formats
CN1992970A (zh) * 2005-12-30 2007-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架构下的同频小区测量控制方法
JP2007189523A (ja) 2006-01-13 2007-07-26 Seiko Epson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0984A (zh) * 2000-08-29 2002-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中测量信息的处理方法
EP1233582A2 (en) * 2001-02-20 2002-08-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measuring traffic volum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701621A (zh) * 2003-04-30 2005-11-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测量与报告信道质量的方法
CN1863383A (zh) * 2005-09-29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的发送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3432A (zh) * 2017-12-26 2018-05-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区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093432B (zh) * 2017-12-26 2021-04-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区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8415A (zh) 2010-09-08
BRPI0814486A2 (pt) 2015-02-03
EP2028906B1 (en) 2011-12-28
US9258080B2 (en) 2016-02-09
JP5443462B2 (ja) 2014-03-19
JP5135436B2 (ja) 2013-02-06
ATE539588T1 (de) 2012-01-15
BR122019027537B1 (pt) 2020-09-29
CN103326817A (zh) 2013-09-25
WO2009021572A1 (en) 2009-02-19
JP2012090300A (ja) 2012-05-10
BRPI0814486A8 (pt) 2018-12-11
JP2010537459A (ja) 2010-12-02
US20110211504A1 (en) 2011-09-01
CN101828415B (zh) 2013-06-12
EP2398272B1 (en) 2013-03-20
EP2398272A1 (en) 2011-12-21
US20140348045A1 (en) 2014-11-27
EP2028906A1 (en) 2009-02-25
US8787219B2 (en) 2014-07-22
BRPI0814486B1 (pt)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6817B (zh) 通信终端和方法
US9985743B2 (en)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or time, frequency and spatial channel in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1171778B (zh) 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CN101529958B (zh) 基站以及移动台
CN102916724B (zh) 用户装置、发送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US862621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CN101563952B (zh) 在混合自动请求操作中通过利用资源来传送数据的方法
JP5484333B2 (ja) チャネル品質情報の報告
EP1909518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reception quality reporting method
CN104380641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057702A (zh)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提供上行链路结构和最小化导频信号开销的方法与系统
CN101690371A (zh)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3238286A (zh) 反馈方法及移动终端装置
CN101682388A (zh) 用户装置、基站装置、移动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方法
JP480088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0022065A (ja) 制御チャネル送信方法、制御チャネル伝送方法、変調方法、基地局及び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21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8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