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4562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4562A
CN103324562A CN2013100825688A CN201310082568A CN103324562A CN 103324562 A CN103324562 A CN 103324562A CN 2013100825688 A CN2013100825688 A CN 2013100825688A CN 201310082568 A CN201310082568 A CN 201310082568A CN 103324562 A CN103324562 A CN 103324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connector
terminal
electronic device
record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25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原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24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45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56Details of interchangeable modules or receptacles therefor, e.g. cartridge mechanisms
    • H05K5/0286Receptacles therefor, e.g. card slots, module sockets, card groundings
    • H05K5/0295Receptacles therefor, e.g. card slots, module sockets, card groundings having ejection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66Comprising two pivoting le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computer periph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连接器,其构造成与第二电子装置的端子电连接;第一检测器,构造成检测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第二检测器,构造成检测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物理接触;和电路,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输出控制锁定结构。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其能够防止数据在存储介质被意外拔出时受到毁坏。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存储介质驱动装置被设置在形成于电子设备上的缝口内。此外,当存储介质插入缝口中时,存储介质的连接端子与存储介质驱动装置的端子电极连接。作为结果,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发送/接收信息信号。在这种存储介质驱动装置中,如果在信息信号被写入存储介质中时从缝口中拔出存储介质,则存储介质的存储区域可能受到毁坏。作为结果,被写入存储介质中的信息可能丢失。替代地,存储介质在这以后可能无法使用。
鉴于此,已知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构造成防止存储介质在信息信号被写入存储介质中时从缝口被拔出。所述锁定机构构造成在存储介质载置于存储介质驱动装置上的状态下,将存储介质锁定在存储介质驱动装置中。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4-334562号公报描述了这样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以下结构。也就是说,在存储介质载置于存储介质驱动装置上的状态下,电磁致动器致动锁定构件,使得所述锁定构件与存储介质的接合凹部接合。作为结果,锁定状态得以建立。
然而,在其中以机械方式定位存储介质的结构可能在锁定构件的形状公差内、在接合凹部的形状公差内或者在接合凹部与锁定构件之间的位置公差内,在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之间引起相对移动。因此,如果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电气地分离的位置处于公差范围中时,则写入存储介质中的信息可能丢失。替代地,存储介质在这以后可能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形,希望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能够防止数据在存储介质被意外拔出时受到毁坏。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连接器,构造成与第二电子装置的端子电连接;第一检测器,构造成检测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第二检测器,构造成检测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物理接触;和电路,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输出控制锁定结构。
所述电子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主壳体;和附接至所述主壳体的前面板,其中所述前面板包括供所述第二电子装置插入其中的缝口。所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面板上的解锁按钮,其中所述电路构造成当在所述解锁按钮处接收到输入时将所述锁定结构控制成处于解锁状态。
所述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构造成基于由所述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相对于所述连接器锁定或者解锁所述第二电子装置。所述锁定结构可以包括臂构件,所述臂构件构造成基于从所述电路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第一检测器可以构造成检测连接器与端子之间是否有电力导通。所述第一检测器还可以构造成输出基于连接器与端子之间是否有电力导通所生成的检测信号。
所述第二检测器可以包括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缝口中,并构造成在所述第二电子装置插入所述缝口中时被致动。所述第二检测器还可以构造成输出基于所述开关的致动状态所生成的检测信号。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涉及一种由电子设备进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器与第二电子装置的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检测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物理接触;和基于第一和第二检测器的输出控制锁定结构。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涉及一种非临时性(non-transitory)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在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器与第二电子装置的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检测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物理接触;和基于第一和第二检测器的输出控制锁定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能够防止数据在存储介质被意外拔出时受到毁坏。
本公开的这些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对如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加清楚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透视图,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
图2是正视图,示出了电子设备的主要部件;
图3是透视图,示出了用于电子设备的整个存储介质;
图4是结构图,示意性地示出了电子设备中的内置驱动装置;
图5是俯视图,示出了驱动装置的结构的示例;
图6是示出了驱动装置的锁定机构及其附近的结构的放大视图,具体说是示出了臂构件处于解锁位置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了驱动装置的锁定机构及其附近的结构的放大视图,具体说是示出了臂构件处于锁定位置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了图6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驱动装置的主要部件的放大视图,用于说明对于存储介质的解锁操作的一个示例;
图10是透视图,示出了存储介质被插入驱动装置中的状态;
图11是透视图,示出了检测到驱动装置与存储介质之间的机械接触时的状态;
图12A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存储介质与驱动装置的端子电极接合时的状态的侧视图,接合长度为第一接合长度,并且图12B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存储介质与驱动装置的端子电极接合时的状态的侧视图,接合长度为第二接合长度;而
图13是流程图,示出了电子设备是如何被操作的示例以及控制单元是如何工作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
图1是透视图,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图2是正视图,示出了电子设备的主要部件。图中,X轴方向和Y轴方向表示彼此垂直的水平方向。Z轴方向表示垂直方向。
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包括壳体10和驱动装置D(见图4)。壳体10包括插入口11。存储介质M向插入口11中插入。驱动装置D设置在壳体10内。电子设备1用作构造成处理存储在存储介质M中的数据的数据处理设备。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连接至例如信息处理设备(未示出)。电子设备1用作构造成将从存储介质M读取的数据转移至信息处理设备的数据转移设备。
壳体10包括长方体主壳体101和前面板102。主壳体101具有前开口。前面板102附接至主壳体101的前侧。插入口11形成在前面板102上。在前面板102的插入口11附近配置有解锁按钮13(第一按钮)。当要弹出存储介质M时,按压解锁按钮13(第一按钮)。
插入口11是在Y轴方向上具有纵向方向的缝口。存储介质M沿X轴方向向插入口11中插入,并从插入口11弹出。用户按压解锁按钮13,然后引出存储介质M。作为结果,存储介质M从插入口11弹出。如何从插入口11弹出存储介质M将在后面详细描述。在该情况下,插入了插入口11中的存储介质M的后端的一部分从前面板102部分地突出。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弹出存储介质M。
在前面板102上配置有紧急按钮14(第二按钮)、显示单元15和类似物。显示单元15显示电子设备1的各种操作状态。在电子设备1断电的状态下,要从插入口11弹出存储介质M时,按压紧急按钮14。紧急按钮14将在后面详细描述。显示单元15包括作为光源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单元15构造成以预定的发光模式进行闪烁,来显示电子设备1的操作状态(状态、网络连接状态等)。注意,上述信息处理设备向电子设备1供电。替代地,可以在前面板102上配置用于独立地向电子设备1供电的按钮。
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安装成使得前面板102的纵向方向平行于Y轴方向。替代地,电子设备1可以安装成使得前面板102的纵向方向平行于垂直方向(Z轴方向)。
[存储介质]
图3是透视图,示出了整个存储介质M。
存储介质M包括具有预定容量(例如,256GB)的内置半导体存储器。存储介质M是板状包装存储器。存储介质M在其外表面上包括接合部M1和连接端子M2。存储介质M用作用于存储例如待播放材料的移动存储介质。存储介质M存储由图像拾取相机(未示出)拾取的图像数据。
接合部M1是凹槽或者沟槽,其分别形成在存储介质M的两个侧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处。在本示例中,接合部M1形成在存储介质的两个侧表面上。替代地,接合部M1可以形成在一个侧表面上。
连接端子M2包括多个连接插针。所述多个连接插针形成在存储介质M的插入端(端部)Ma上。存储介质M向插入口11中插入。作为结果,连接端子M2电连接至配置于电子设备1内的驱动装置D。
[驱动装置]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驱动装置D。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了该实施例的驱动装置D的结构图。驱动装置D包括端子电极20、锁定机构30、控制单元40。
端子电极20配置在壳体10内。端子电极20能够与存储介质M的连接端子M2接合。存储介质M沿X1方向(第一方向)向插入口11中插入。端子电极20电连接至控制单元40的控制器41。
锁定机构30防止插入了插入口11中的存储介质M被意外地拔出。也就是说,锁定机构30构造成在存储介质M的连接端子M2连接至端子电极20的状态下,防止存储介质M在存储介质M还未接收到预定的解锁操作时被用户从插入口11拔出。
锁定机构30包括臂构件。所述臂构件能够响应于来自控制器41的指令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处于锁定位置的臂构件与存储介质M的接合部M1接合。锁定机构30限制存储介质M沿与X1方向相反的X2方向移动。
控制单元40包括控制器41(控制器)、开关元件21、用于驱动锁定机构30的驱动器42、锁定位置传感器43a和解锁位置传感器43b。控制器41响应于来自解锁按钮13、锁定位置传感器43a和解锁位置传感器43b的输出来控制驱动器42。控制器41构造成主要基于端子电极20与存储介质M之间的电气导通状态、开关元件21的开闭状态和向解锁按钮13中的输入操作,来借助于锁定机构30在存储介质M的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接下来,将参考图5详细描述驱动装置D。图5是俯视图,示出了沿Z轴方向看到的驱动装置D的结构。
驱动装置D包括底板50、端子电极20和保持器51。底板50由金属制成。底板50固定至壳体10的内部。端子电极20固定至底板50。保持器51安装在底板50上。保持器51在内部包括通路52。插入口11经由通路52与端子电极20连通。存储介质M向插入口11中插入。保持器51经由通路52将存储介质M的连接端子M2引导至一位置,在该位置处连接端子M2与端子电极20连接。
保持器51的内部空间(通路52)用作容纳部分,其宽度和厚度略大于存储介质M的宽度和厚度。内部空间(通路52)保持容纳在通路52中并连接至端子电极20的存储介质M。保持器51包括一对侧壁51a、51b。侧壁51a、51b分别面对存储介质M的两个侧表面。侧壁51a、51b限制存储介质M在通路52中沿宽度方向(图5的Y轴方向)移动。端子电极20固定在底板50上,使得端子电极20面对存储介质M的连接端子M2。端子电极20安装电连接至控制器41(图4)的电路板53上。
(锁定机构)
锁定机构30配置在插入口11与端子电极20之间。在该实施例中,锁定机构30安装在底板50上,并且配置在保持器51的侧壁51a外。锁定机构30包括臂构件301和偏置构件302。
臂构件301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处,臂构件301能够与存储介质M的接合部M1接合。在解锁位置处,臂构件301不与接合部M1接合。在该实施例中,支承轴A1(旋转轴)支承臂构件301。臂构件301构造成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自由地旋转。偏置构件302是具有弹性的构件。偏置构件302朝锁定位置偏置臂构件301。在该实施例中,偏置构件302是扭转弹簧。
(驱动器)
驱动器42包括凸轮421、电机423和电机电路板425。凸轮421能够与臂构件301接合。电机423沿图5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凸轮421。电机电路板425构造成驱动电机423。凸轮421形成在被支承轴A2支承的齿轮422的一个表面上。凸轮421能够在齿轮422处于预定旋转位置的情况下与臂构件301接合。
电机423具有旋转轴。在该旋转轴上安装有蜗轮424。蜗轮424与齿轮422接合。在电机电路板425上安装有各种电路部件。这些电路部件电连接至电机423和控制器41(图4)。电路部件构造成生成驱动信号,其响应于来自控制器41的控制信号向电机423输出。
图6和图7是放大图,详细地示出了锁定机构30和驱动器42。图6示出了臂构件301处于解锁位置的状态。图7示出了臂构件301处于锁定位置的状态。图8是侧视图,示出了沿Y轴方向看到的图7的锁定机构30和驱动器42。
臂构件301包括第一臂301a、第二臂301b和连接器301c。连接器301c连接第一臂301a与第二臂301b。连接器301c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承轴A1上。第一臂301a围绕支承轴A1旋转,使得第一臂301a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锁定位置处,第一臂301a经由形成在保持器51的侧壁51a上的开口51w突入通路52内。在解锁位置处,第一臂301a处于通路52外。第二臂301b延伸至一位置,在该位置处第二臂301b能够与凸轮421接合。第二臂301b与凸轮421接合。凸轮421沿图6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作为结果,第二臂301b经由连接器301c旋转第一臂301a。
偏置构件302的一端与底板50上的一适当位置接合。偏置构件302的另一端与第一臂301a接合。作为结果,偏置构件302总是朝锁定位置偏置臂构件301。第一臂301a抵接形成在保持器51的侧壁51a上的开口51w的端部51s。因此,第一臂301a朝通路52侧的突出长度受限。
齿轮422配置在臂构件301的第二臂301b与底板50之间。齿轮422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承轴A2上。凸轮421一体地形成在齿轮422的一个表面上。在齿轮422的另一表面上形成有操作板430,使得操作板430朝底板50侧突出。操作板430能够操作安装在电机电路板425上的锁定位置传感器43a和解锁位置传感器43b。操作板430具有与齿轮422的半径大致相同的长度。操作板430围绕支承轴A2与齿轮422一起旋转。
锁定位置传感器43a和解锁位置传感器43b配置在齿轮422与底板50之间。如图8所示,锁定位置传感器43a包括操作部件Sa,而解锁位置传感器43b包括操作部件Sb。操作部件Sa、Sb能够与齿轮422的操作板430接合。操作板430与操作部件Sa、Sb接合,从而以机械方式按压操作部件Sa、Sb。作为结果,操作部件Sa、Sb构造成输出预定的信号。
锁定位置传感器43a和解锁位置传感器43b构造成检测凸轮421的旋转位置。锁定位置传感器43a在齿轮422处于使臂构件301处于锁定位置(图7)处的旋转位置时面对操作板430。另一方面,解锁位置传感器43b在齿轮422处于使臂构件301处于解锁位置(图6)处的旋转位置时面对操作板430。
驱动装置D进一步包括推板140。推板140配置在保持器51的侧壁51a外,并且配置在齿轮422与底板50之间。推板140能够沿侧壁51a的外表面在X轴方向上移动。推板140的前端141(图6)面对臂构件301的第一臂301a。推板140的后端用作紧急按钮14,其面对前面板102。
在推板140上形成有第一保持器142。螺旋弹簧144的一端与第一保持器142接合。在底板50上形成有第二保持器143。螺旋弹簧144的另一端与第二保持器143接合。螺旋弹簧144朝待机位置(见图6)偏置推板140。通常,推板140回缩在使得推板140的前端141不与臂构件301接触的位置处(图6和图7)。
另一方面,预定的压力片P按压紧急按钮14。作为结果,推板140P克服螺旋弹簧144的偏置力沿X1方向移动。图9是放大视图,示出了紧急按钮14被按压时的锁定机构30。在该情况下,推板140的前端141沿X1方向(见图7)按压处于锁定位置的第一臂301a。作为结果,第一臂301a以机械方式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侧移动。
如上所述,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在紧急按钮14被操作时也能够解除存储介质M的锁定状态。总的来说,紧急按钮14配置在前面板102的前表面之下,即,在设备的内部。因此,能够防止存储介质M被意外地弹出。此外,紧急按钮14构造成通过使用比如插针等比较细的部件得到操作。因此,用手指不能操作紧急按钮14。如上所述,紧急按钮14不是在通常状况下使用。紧急按钮14是在设备由于某种原因而失控时以及通常的解锁操作无效时使用的。
(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40包括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和驱动机构。第一检测机构在存储介质M处于第一位置时,检测端子电极20与存储介质M之间的电气导通。当存储介质M处于第一位置时,连接端子M2与端子电极20之间在X1方向上的接合的接合长度是第一接合长度。第二检测机构在存储介质M处于第二位置时检测端子电极20以机械方式接触存储介质M的情况。当存储介质M处于第二位置时,连接端子M2与端子电极20之间的接合的接合长度是第二接合长度。第二接合长度大于第一接合长度。当第一检测机构检测到端子电极20与存储介质M之间电气导通时,以及当第二检测机构检测到端子电极20以机械方式接触存储介质M时,驱动机构将臂构件301从解锁位置移动至锁定位置。在控制单元40将臂构件301移动至锁定位置后,控制单元40从存储介质M读取信息或者向存储介质M中写入信息(以下,合称为“数据处理”)。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机构主要包括控制器41。第二检测机构包括开关元件21、操作部件22和控制器41。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42。
如图5所示,开关元件21在电路板53上安装成使得开关元件21沿X轴方向面对插入了插入口11中的存储介质M的端部Ma。开关元件21是微动开关。开关元件21构造成通过操作部件22得到开闭操作。操作部件22配置在开关元件21与存储介质M的端部之间。
操作部件22配置在插入口11与开关元件21之间。操作部件22与存储介质M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同步地操作开关元件21。因此,开关元件21能够检测出处于第二位置的已插入存储介质M。
操作部件22固定在保持器51的顶壁的内表面侧上。操作部件22是通过弯曲板弹簧以使板弹簧具有预定形状而形成的。操作部件22包括固定端22a和自由端22b。固定端22a固定在保持器51上。当自由端22b接触存储介质M的端部Ma时,自由端22b能够弹性变形。两个臂22c连接固定端22a与自由端22b,使得自由端22b能够沿X轴方向弹性变形。
图10和图11均是透视图,示出了驱动装置D的主要部件的内部结构。保持器51的顶壁在图10和图11中均未示出。图12A是示意图,示出了端子电极20和连接端子M2之间的接合的接合长度与关闭状态的开关元件21之间的关系。图12B是示意图,示出了端子电极20和连接端子M2之间的接合的接合长度与开启状态的开关元件21之间的关系。
操作部件22配置在存储介质M的端部Ma与开关元件21之间。如图12A所示,操作部件22包括第一端片22b1和第二端片22b2。第一端片22b1面对存储介质M的端部Ma。第二端片22b2面对开关元件21的操作部件。存储介质M的端部Ma向插入口11中插入,并按压第一端片22b1。作为结果,臂22c沿X1轴方向弹性变形,从而自由端22b沿X1轴方向弹性变形。第二端片22b2沿X1轴方向移动,从而操作开关元件21(图11和图12B)。
图12A示出了存储介质M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状态。在图12A中,连接端子M2与端子电极20接合。在该情况下,接合长度是第一接合长度F1。当连接端子M2与端子电极20接合并且接合长度为第一接合长度F1时,端子电极20的电极20a接触连接端子M2。存储介质M与驱动装置D(电子设备1)电连接。控制器41总是监视端子电极20与存储介质M之间的电气导通。控制器41检测处于第一位置的存储介质M与端子电极20之间的电气导通。
第一接合长度F1可以是连接端子M2开始接触电极20a时连接端子M2与电极20a之间的接合的接合长度。替代地,第一接合长度F1也可以是连接端子M2从接触开始位置进一步移动时连接端子M2与端子电极20之间的接合的接合长度。当存储介质M处于第一位置时,臂构件301未移动至锁定位置。因此,不处理数据。
图12B示出了存储介质M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状态。在图12B中,连接端子M2与端子电极20接合。在该情况下,接合长度是第二接合长度F2。当连接端子M2与端子电极20接合并且接合长度为第二接合长度F2时,存储介质M与驱动装置D(电子设备1)电连接,类似于存储介质M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状态。此外,在存储介质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存储介质M的端部Ma接触并按压操作部件22的自由端22b。作为结果,操作部件22沿X1方向弹性变形。自由端22b接触开关元件21,并开启开关元件21。
第二接合长度F2具有任意长度,只要第二接合长度F2大于第一接合长度F1即可。例如,第二接合长度F2可以在考虑开关元件21被开启时的行程长度的情况下确定。此外,第二接合长度F2与第一接合长度F1之间的差值可以在考虑例如与存储介质M的接合部M1接合的臂构件301的位置公差的情况下确定。换言之,臂构件301的位置公差是在存储介质M与臂构件301接合并且存储介质M被限制发生移动的状态下、存储介质M沿X轴方向的微小偏移量。
在该实施例中,臂构件301能够在存储介质M处于第一位置(图12A)与第二位置(图12B)之间的情况下与接合部M1接合。根据该结构,在存储介质M被意外地牵拉从而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的情况下,能够稳定地维持连接端子M2与端子电极20之间的电气导通。
控制器41接收表示开关元件21处于开启状态的信号。控制器41因此检测存储介质M与端子电极20的连接。然后,控制器41控制驱动器42,以将臂构件301移动至锁定位置。作为结果,臂构件301与存储介质M的接合部M1接合。存储介质M被限制沿X轴方向发生移动。
控制器41构造成在检测到端子电极20与存储介质M之间电气导通时确定存储介质M的类型。控制器41构造成在该类型是非预期的类型时不向锁定位置移动臂构件301。因为非预期的存储介质未被锁定,所以能够在不用解锁操作的情况下立即弹出存储介质。
[电子设备如何工作]
接下来,将描述电子设备1通常是如何工作的。图13是流程图,示出了电子设备1是如何被操作的示例以及控制单元40(控制器41)是如何工作的示例。
当电子设备1通电时,控制单元40驱动电机423。电机423旋转齿轮422。齿轮422移动臂构件301至解锁位置(见图6)(步骤ST101、102)。作为上位设备的信息处理设备可以向电子设备1供给电力。替代地,商用电源可以经由附接于电子设备1的电源线向电子设备1供给电力。
基于从解锁位置传感器43b输出的信号,控制器41检测臂构件301处于解锁位置。解锁位置传感器43b检测齿轮422的操作板430按压操作部件Sb。解锁位置传感器43b输出信号并将该信号供给至控制器41。响应于从解锁位置传感器43b输出的信号,控制器41停止电机423。作为结果,臂构件301能够精确地移动至解锁位置。
这样,待机状态得以设定。在待机状态中,插入口11等待存储介质M的插入。电子设备1通常以这种方式初始化,而不管臂构件301的初始位置如何。作为结果,每次使用电子设备1,都建立了适当的待机状态。
将存储介质M向插入口11中插入(步骤ST103)。然后,如图10所示,存储介质M的连接端子M2与端子电极20接合。然后,如图12A所示,端子电极20与连接端子M2之间的接合的接合长度达到第一接合长度F1。然后,控制器41检测端子电极20与存储介质M之间的电气导通(步骤ST104)。
存储介质M被进一步插入。作为结果,端子电极20与连接端子M2之间的接合的接合长度达到第二接合长度F2。如图11和图12B所示,操作部件22开启开关元件21(步骤ST105)。
控制器41在存储介质M处于第一位置时,检测端子电极20与存储介质M之间的电气导通。控制器41在存储介质M处于第二位置时检测存储介质M以机械方式与开关元件21的接触。然后,控制器41驱动电机423。电机42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齿轮422。齿轮422移动臂构件301至锁定位置(见图7)(步骤ST106)。控制器41基于从锁定位置传感器43a输出的信号检测臂构件301处于锁定位置。锁定位置传感器43a检测齿轮422的操作板430按压操作部件Sa。锁定位置传感器43a输出信号并将该信号供给至控制器41。响应于从锁定位置传感器43a输出的信号,控制器41停止电机423。作为结果,存储介质M处于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中,不能沿X2方向拔出存储介质M。
接下来,控制器41处理存储介质M中的数据(步骤ST107)。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41按如下方式处理数据。也就是说,控制器41经由端子电极20读取存储在存储介质M中的数据。控制器41将读取的数据转移至信息处理设备(未示出)。替代地,控制器41将读取的数据输出至显示装置(未示出)。显示装置(未示出)再现图像。替代地,信息处理设备将信息转移至控制器41。控制器41将接收到的信息写入存储介质M中。
在数据得到处理后,控制器41检测解锁按钮13被用户按压(步骤ST108)。于是,控制器41驱动电机423。如图6所示,电机423围绕支承轴A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齿轮422一预定角度。作为结果,臂构件301移动至解锁位置(步骤ST109)。
在该情况下,如图6所示,齿轮422上的凸轮421与臂构件301(具体说,第二臂301b)接合。作为结果,臂构件301(具体说,第一臂301a)克服偏置构件302的偏置力移动至解锁位置。在解锁位置处,臂构件301(具体说,第一臂301a)处于侧壁51a外。作为结果,存储介质M被解锁。可以沿X2方向拔出存储介质(步骤ST110)。
然后,如果存储介质M被再次插入所述插入口11中,则重复上述动作。此外,如果电子设备1被断电(步骤ST111),则驱动装置D关闭,而不管臂构件301的位置如何。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控制器41检测处于一个位置的存储介质M与端子电极20之间的电气导通。控制器41以机械方式检测处于另一位置的存储介质M。作为结果,即使存储介质在这些位置之间发生了相对移动,存储介质M与电子设备1之间的电连接状态也能够得到维持。作为结果,即使介质被意外地拔出,也能够防止存储于介质中的数据被毁掉。
此外,根据该实施例,电机423只在一个方向上旋转地驱动,以由此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臂构件301。作为结果,结构能够得到简化,并且控制器41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在权利要求或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内,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做出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凸轮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臂。替代地,例如,由电磁线圈驱动的可直接操作推杆、滚珠丝杠单元或者类似物可以直接按压臂。作为结果,臂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
此外,锁定机构30配置在保持器51的一个侧壁51a处。替代地,锁定机构30也可以配置在另一侧壁51b处。替代地,可以分别在侧壁51a、51b处都配置锁定机构30。
注意,本技术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连接器,构造成与第二电子装置的端子电连接;第一检测器,构造成检测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第二检测器,构造成检测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物理接触;和电路,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输出控制锁定结构。
(2).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装置是构造成存储数据的存储介质。
(3).如(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外表面上的接合面,所述接合面构造成与所述锁定结构接合。
(4).如(1)-(3)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主壳体;和附接至所述主壳体的前面板,其中所述前面板包括供所述第二电子装置插入其中的缝口。
(5).如(4)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面板上的解锁按钮,其中所述电路构造成当在所述解锁按钮处接收到输入时将所述锁定结构控制成处于解锁状态。
(6).如(4)-(5)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面板上的锁定按钮,其中所述电路构造成当在所述锁定按钮处接收到输入时将所述锁定结构控制成处于锁定状态。
(7).如(4)-(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构造成当所述第二电子装置被置于所述缝口内时,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所述端子电连接。
(8).如(1)-(7)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所述锁定结构构造成基于由所述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相对于所述连接器锁定或者解锁所述第二电子装置。
(9).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臂构件。
(10).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臂构件构造成基于从所述电路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11).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当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臂构件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接合部接合,并限制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移动。
(12).如(10)-(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锁定结构包括驱动器,其中所述驱动器构造成基于由所述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臂构件。
(13).如(1)-(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器构造成检测连接器与端子之间是否有电力导通。
(14).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检测器构造成输出基于连接器与端子之间是否有电力导通所生成的检测信号。
(15).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检测器包括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缝口中,并构造成在所述第二电子装置插入所述缝口中时被致动。
(16).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检测器构造成输出基于所述开关的致动状态所生成的检测信号。
(17).如(1)-(16)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构造成显示所述电子装置的操作状态的显示器。
(18).如(4)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外部上的紧急按钮,其中所述电路构造成控制所述锁定结构,以在所述紧急按钮处接收到输入时,解锁所述第二电子装置。
(19).一种由电子设备进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器与第二电子装置的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检测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物理接触;和基于第一和第二检测器的输出控制锁定结构。
(2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在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器与第二电子装置的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检测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物理接触;和基于第一和第二检测器的输出控制锁定结构。
(2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包括插入口的壳体,存储介质沿第一方向插入所述插入口中,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位于外表面上的接合部和连接端子;
配置在插入口内的端子电极,所述端子电极能够与所述连接端子接合;
配置在所述插入口与所述端子电极之间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臂构件,所述臂构件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处于锁定位置的臂构件与接合部接合从而限制存储介质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相反于所述第一方向,处于解锁位置的臂构件不与所述接合部接合;和
包括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和驱动机构的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检测机构构造成在所述存储介质处于第一位置时检测所述端子电极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的电气导通,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端子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接合的接合长度在所述存储介质处于第一位置时为第一接合长度,
所述第二检测机构构造成在所述存储介质处于第二位置时检测连接端子以机械方式与所述存储介质的接触,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端子电极之间的接合的接合长度在所述存储介质处于第二位置时为第二接合长度,所述第二接合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接合长度,
所述驱动机构构造成在所述第一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端子电极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的电气导通时,并且在所述第二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连接端子以机械方式接触所述存储介质时,从解锁位置向锁定位置移动臂构件。
(22).如(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
配置在所述插入口内的开关元件,和
配置在所述插入口与所述开关元件之间的操作部件,所述操作部件构造成与所述存储介质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同步地操作所述开关元件。
(23).如(21)或(2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在所述存储介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情况下,所述臂构件能够与所述接合部接合。
(24).如(21)-(2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构造成
借助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确定所述存储介质的类型,并且
在所述类型为非预期类型的情况下,不使所述臂构件移动至所述锁定位置。
(25).如(21)-(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用于从所述插入口沿所述第二方向弹出所述存储介质的第一按钮,所述第一按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构造成响应于所述第一按钮中的输入操作从所述锁定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所述臂构件。
(26).如(21)-(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二按钮,所述第二按钮构造成在所述第二按钮被按压时以机械方式从所述锁定位置向所述解锁位置移动所述臂构件。

Claims (2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连接器,构造成与第二电子装置的端子电连接;
第一检测器,构造成检测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电连接;
第二检测器,构造成检测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物理接触;和
电路,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输出控制锁定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电子装置是构造成存储数据的存储介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电子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外表面上的接合面,所述接合面构造成与所述锁定结构接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主壳体;和
附接至所述主壳体的前面板,其中
所述前面板包括供所述第二电子装置插入其中的缝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前面板上的解锁按钮,其中
所述电路构造成当在所述解锁按钮处接收到输入时将所述锁定结构控制成处于解锁状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前面板上的锁定按钮,其中
所述电路构造成当在所述锁定按钮处接收到输入时将所述锁定结构控制成处于锁定状态。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连接器构造成当所述第二电子装置被置于所述缝口内时,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所述端子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所述锁定结构构造成基于由所述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相对于所述连接器锁定或者解锁所述第二电子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臂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臂构件构造成基于从所述电路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当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臂构件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接合部接合,并限制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锁定结构包括驱动器,其中
所述驱动器构造成基于由所述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臂构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器构造成检测连接器与端子之间是否有电力导通。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器构造成输出基于连接器与端子之间是否有电力导通所生成的检测信号。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器包括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缝口中,并构造成在所述第二电子装置插入所述缝口中时被致动。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器构造成输出基于所述开关的致动状态所生成的检测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构造成显示所述电子装置的操作状态的显示器。
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外部上的紧急按钮,其中
所述电路构造成控制所述锁定结构,以当在所述紧急按钮处接收到输入时,解锁所述第二电子装置。
19.一种由电子设备进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器与第二电子装置的端子之间的电连接;
检测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物理接触;和
基于第一和第二检测器的输出控制锁定结构。
2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在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包括以下步骤的处理: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器与第二电子装置的端子之间的电连接;
检测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端子之间的物理接触;和
基于第一和第二检测器的输出控制锁定结构。
CN2013100825688A 2012-03-23 2013-03-15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33245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6791 2012-03-23
JP2012066791A JP2013200584A (ja) 2012-03-23 2012-03-23 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4562A true CN103324562A (zh) 2013-09-25

Family

ID=49193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25688A Pending CN103324562A (zh) 2012-03-23 2013-03-15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61899B2 (zh)
JP (1) JP2013200584A (zh)
CN (1) CN10332456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7509B (zh) * 2013-10-17 2017-04-12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9529189A (zh) * 2018-12-21 2019-03-29 厦门固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医疗设备的磁控三电极加载与分离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3478B (zh) * 2013-08-27 2018-03-20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硬盘固定装置
US9454192B2 (en) * 2014-03-29 2016-09-2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Component retention mechanism
KR102313066B1 (ko) * 2014-11-17 2021-10-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휴대용 표시 장치
US10486645B2 (en) * 2015-11-20 2019-11-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ock for vehicle active front steering system
JP1593632S (zh) * 2017-04-19 2017-12-25
CN115177123A (zh) 2018-01-17 2022-10-14 安东尼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可移动电子显示器的门
US10514722B1 (en) * 2019-03-29 2019-12-24 Anthony, Inc. Door for mounting a removable electronic display
US10840643B1 (en) * 2019-08-09 2020-11-17 Facebook, Inc. Lateral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2510437B (zh) * 2020-11-06 2022-04-19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4521085A (zh) * 2020-11-20 2022-05-20 联想企业解决方案(新加坡)有限公司 计算设备支架及保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6775A (en) * 1993-05-13 1998-11-17 Berg Tehnology, Inc. Connector apparatus
JP2896850B2 (ja) * 1994-07-18 1999-05-3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イジェクタ収納式コネクタ
US6010344A (en) * 1995-03-31 2000-01-04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jection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card media
JP4079506B2 (ja) * 1997-08-08 2008-04-23 株式会社東芝 不揮発性半導体メモリ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6381146B1 (en) * 2000-09-28 2002-04-30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odule removal system
JP2004334562A (ja) 2003-05-08 2004-11-25 Sony Corp 記憶媒体ドライブ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EP1905647B1 (en) * 2006-09-27 2008-12-03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Locking mechanism for locking a removable data carrier
JP4741456B2 (ja) * 2006-12-27 2011-08-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EP2308140B1 (en) * 2008-08-04 2016-10-12 Delphi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Luxembourg S.à r.l.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an electrical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a method for unmating the same
JP5533028B2 (ja) * 2009-04-01 2014-06-25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8961207B2 (en) * 2011-08-05 2015-02-24 Molex Incorporated Card connecto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7509B (zh) * 2013-10-17 2017-04-12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9529189A (zh) * 2018-12-21 2019-03-29 厦门固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医疗设备的磁控三电极加载与分离装置及方法
CN109529189B (zh) * 2018-12-21 2022-04-26 厦门固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医疗设备的磁控三电极加载与分离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61899B2 (en) 2016-02-16
US20130250506A1 (en) 2013-09-26
JP2013200584A (ja) 201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4562A (zh) 电子设备
CN101223705B (zh) 电子模块读取器
JP6295159B2 (ja) カード保持部材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1335404B (zh) 双列直插存储器模块插座强制锁定拔出器
JP6956792B2 (ja) 差し込みサイクルカウンタを備えた電気プラグイン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操作方法
JP4123516B2 (ja) バッテリー装置
JP4527675B2 (ja)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20130163184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EP2141774B1 (en) Connector
US20070084922A1 (en) Card receptacle and method
US6991171B2 (en) Holding device for chip cards which are used in vehicles and have the purpose of person-related collection of travel data
US6869017B2 (en) Card connector
JP2006127808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JP5024687B2 (ja)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5207196B2 (ja) 取出し機能付きカードコネクタ
CN212658807U (zh) 共享电源的锁止机构及其终端装置
TWI272049B (en) Pressing mechanism for inspection switch
JP2014086409A (ja) 取出機能付きカードコネクタ
US20020140846A1 (en) System for supplying backup electricity
JP2007242527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JP6044228B2 (ja) 収納ユニット、ブレードサーバ挿抜記録システム、およびブレードサーバの挿抜記録方法
JP3136568U (ja) カード挿入保護型コネクタ
US7222795B2 (en) Loading device for storage medium having connection terminal
JP2017194920A (ja) タンパ検知機能付き装置
JP3082135B2 (ja) 離脱機構付き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