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4241B - 板材提把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板材提把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4241B
CN103324241B CN201210076596.4A CN201210076596A CN103324241B CN 103324241 B CN103324241 B CN 103324241B CN 201210076596 A CN201210076596 A CN 201210076596A CN 103324241 B CN103324241 B CN 1033242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ying handle
sheet material
pedestal
rod
accommodation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65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4241A (zh
Inventor
王国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0765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242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24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4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4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42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一种板材提把及其组装方法,包括两个基座、提把及两个锁固元件,将两个基座以外表面下方结合部固定于第一板材的二第一内孔,且提把两端下方旋转架枢接的抵拉座以穿孔同时套设于两个基座外部,两个锁固元件以帽套套设于基座外,且帽套的抵扣环体越过基座上方凸设的外凸扣环,同时,帽套内部收纳空间组合的杆体下侧固定部为穿过基座内部容置空间,并让杆体外部套设的弹性体两侧分别抵靠于杆体的卡掣凸环底面及基座,由于基座及锁固元件位于第一板材的第一内孔上方,且提把为一长型杆体两端朝下弯折,所以只有提把两端下方占用第一板材上表面的空间,因而可增加第一板材表面可利用的空间,进而达到节省空间、成本及减小产品体积的目的。

Description

板材提把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材提把及其组装方法,尤指两个基座固定于第一板材的两个第一内孔,且提把两端下方的抵拉座套设于两个基座,再将两个锁固元件组装于基座,因只有提把两端下方占用第一板材上表面的空间,即可达到降低达到节省空间、成本及减小产品体积的目的。
背景技术
一般在机台及工业用电脑上,常会有在第一板材上装设第一螺丝,让第一板材通过第一螺丝锁固在第二板材上的情况,让工作人员在操作或维修时,可以将第一螺丝松开,以取出第一板材来进行作业,然而,因为板材迭置时不易拿起,且若板材为电路板,用手部直接碰触拿取又容易碰撞电子元件产生毁损或静电冲击损坏电子元件,所以,便有厂商针对此一问题,研发出在第一板材上装设把手的技术,其是于把手两侧延伸有固定端,两固定端分别可供一第二螺丝穿设,通过两第二螺丝将把手锁固在第一板材上,如此一来工作人员便可利用把手来取出或置入第一板材,以达到方便拿取及不易损坏的效果。
然而,因为把手需通过固定端及第二螺丝来与第一板材结合,且第一板材上又需钻孔及穿入第一螺丝来与第二板材锁固,其锁固第二板材的第一螺丝拆下后,因体积小而容易产生遗失的问题,工作人员就需耗费时间寻找第一螺丝或是以新的螺丝锁固,便会造成拆装不便及提高维修使用成本,再者,因为把手的固定端、第一螺丝及第二螺丝装设于第一板材处,都会占用了第一板材表面的空间,导致第一板材上可利用的空间减少,因而需增大第一板材的体积或减少第一板材上装设的元件数量,导致产品成本提高或功能减弱。
上述现有的把手结构及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固定方式,因具有诸多问题与缺失,此即为本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者所亟欲改善的目标所在。
发明内容
故,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有效利用空间的板材提把及其组装方法的发明专利者。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该提把为一长型杆体二端朝下弯折并延伸有旋转架,旋转架中可收纳基座及锁固元件,基座为先固定于第一板材的第一内孔,且将提把旋转架所枢接的抵拉座套设于基座外,再将锁固元件组装于基座上,并穿过基座基座内部容置空间来与第二板材锁固,由于仅有提把二端下方占用空间,所以第一板材表面可利用的空间就会增加,进而达到节省空间、成本及减小产品体积的目的。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该提把的二抵拉座以穿孔分别套设于两个基座外部,且抵拉座外表面凸设的相对二轴部分别枢接在两个支臂的枢接部,提把便可旋动呈侧倒来降低高度,且提把可装设在第一板材周缘以侧倒于外部,所以不仅可让第一板材上有更多的空间设置电子元件,又可在既定空间中迭置更多数量的板材,进而达到节省空间及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该提把上提时抵拉座以提抵部抵持于锁固元件的帽套下表面,便会带动锁固元件、基座及第一板材同时上移,因帽套以抵扣环体受到外凸扣环止挡后停止,或是以杆体的固定部抵持于基座的隔板第二抵接面形成止挡,便可让基座提把、锁固元件及第一板材之间形成稳固定位,进而可达到搬运中稳固不脱离的目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该锁固元件直接固定在基座上,且锁固元件以抵扣环体受到外凸扣环止挡或杆体固定部受第二抵接面止挡,则锁固元件的固定部脱离第二板材后,其锁固元件仍可定位在基座上,就不会产生有掉落遗失的问题,便不需耗费时间寻找或另外装设新的锁固元件,进而可达到拆装方便及节省成本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材提把,包括两个基座、提把及两个锁固元件,其中:
该两个基座于内部上下贯通有容置空间,再于该基座外表面上、下方分别凸设有外凸扣环和结合部,该基座下方穿入预设第一板材的第一内孔,且该结合部抵持于该第一内孔周缘板面并形成固定;
该提把为一长型杆体且两端朝下弯折并分别朝下延伸有旋转架,该旋转架中枢设有抵拉座,该抵拉座邻近该提把末端一侧凹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底面朝内收缩有位于该基座的外凸扣环与结合部之间的提抵部,该提抵部中央贯穿有套设于该基座外的穿孔;
该两个锁固元件分别具有外径大于该抵拉座穿孔内径且套设于该基座外的帽套,该帽套内部贯通上下的收纳空间下侧内壁面朝内部凸伸有于该外凸扣环下方形成限位的抵扣环体,位于该收纳空间中的杆体上侧凸设有组合于该帽套的卡掣凸环,杆体的下侧再设有伸出帽套外部并与预设第二板材的第二内孔锁固的固定部,再于杆体外部套设两端分别抵靠该卡掣凸环和基座的弹性体。
所述的板材提把,其中,该基座的容置空间依序设有相邻的第一容室、具有通孔的隔板及第二容室,并于该通孔周缘邻近第一容室的隔板表面形成供该弹性体抵靠的第一抵接面,而该通孔周缘邻近第二容室的隔板表面形成让该杆体的固定部止挡后停止的第二抵接面,该锁固元件的固定部依序穿过该基座的第一容室、通孔再伸入第二容室。
所述的板材提把,其中,该基座设有内螺纹的通孔孔径小于该杆体所设为外螺杆的固定部的外径。
所述的板材提把,其中,该提把的两旋转架由提把末端朝相对两侧分别延伸有朝下弯折的支臂,该两个支臂之间形成有收纳该抵拉座的收容空间,且该两个支臂上设有枢接部,该抵拉座外表面凸设有呈相对以分别枢接在两枢接部的两轴部。
所述的板材提把,其中,该锁固元件的帽套内部收纳空间上侧内壁面凹设有供该杆体卡掣凸环相对嵌扣、组合的环状卡固槽。
所述的板材提把,其中,该锁固元件位于卡掣凸环上方的杆体设有显露于该帽套收纳空间上方开口的对接部。
所述的板材提把,其中,该锁固元件的杆体于卡掣凸环下方凸设有供该弹性体一端卡住的环状卡止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板材提把组装方法,基座、提把及锁固元件组装于预设第一板材时,其组装步骤包括:
(A01)将该两个基座以外表面下方结合部固定于预设第一板材上的两个第一内孔;
(A02)将该提把两端下方旋转架枢接的抵拉座以穿孔同时套设于该两个基座外部,且将该提把旋动呈侧倒状;
(A03)该两个锁固元件以帽套内部收纳空间组合杆体一侧,该杆体另一侧的固定部伸出该帽套外部,再于该杆体外部套设弹性体;
(A04)该两个锁固元件分别置入该两抵拉座的容置槽,让该锁固元件所具有的帽套套设于该基座外,且该帽套的抵扣环体越过该基座上方凸设的外凸扣环,同时,该杆体的固定部穿过该基座内部容置空间,并让该弹性体两侧分别抵靠于该杆体的卡掣凸环底面及该基座第一容室内部与隔板相邻位置的第一抵接面。
所述的板材提把组装方法,其中,该两个基座固定于预设第一板材上的两个第一内孔时,该基座穿设于该第一内孔,且以该结合部抵持于该第一内孔周缘并形成固定。
所述的板材提把组装方法,其中,该两个锁固元件以帽套内部收纳空间组合杆体时,该杆体以一侧凸设的卡掣凸环相对嵌扣组合于该收纳空间上侧内壁面的环状卡固槽。
所述的板材提把组装方法,其中,该步骤A04中,该固定部穿过基座内部容置空间时,依序穿过其容置空间的第一容室及隔板的通孔再伸至第二容室。
所述的板材提把组装方法,其中,该两个基座、提把、两个锁固元件及预设第一板材组装完成后,先把该提把旋动呈直立位于该基座及锁固元件上方,利用该提把上提带动该两个锁固元件、两个基座及预设第一板材同时位移并放置于预设第二板材上,将该提把旋动呈侧倒状让该锁固元件露出,再将该锁固元件下推旋动让杆体的固定部下移伸出该基座的第二容室外,并锁固于预设第二板材的第二内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组装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组装中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提把上拉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锁固第二板材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0、容置空间;101、第一容室;102、隔板;1021、通孔;1022、内螺纹;103、第二容室;104、第一抵接面;105、第二抵接面;11、外凸扣环;12、结合部;2、提把;21、旋转架;210、收容空间;211、支臂;212、枢接部;22、抵拉座;221、轴部;222、容置槽;223、提抵部;224、穿孔;3、锁固元件;31、帽套;310、收纳空间;311、卡固槽;312、抵扣环体;32、杆体;321、卡掣凸环;322、对接部;323、固定部;3231、外螺杆;324、卡止部;33、弹性体;4、第一板材;41、第一内孔;5、第二板材;51、第二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立体剖面图及锁固第二板材时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其包括两个基座1、提把2及两个锁固元件3,其中:
该两个基座1分别于内部设有贯通上下的容置空间10,且容置空间10依序设有相邻的第一容室101、具有通孔1021的隔板102及第二容室103,并于通孔1021周缘邻近第一容室101的隔板102表面形成第一抵接面104,而通孔1021周缘邻近第二容室103的隔板102表面形成第二抵接面105,再于相对第一容室101的基座1上方外表面凸设有外凸扣环11,相对第二容室103的基座1下方外侧则凸设有供基座1下方穿入第一板材4的第一内孔41后抵持于第一内孔41周缘板面并形成固定的结合部12。
该提把2为一长型杆体且两端朝下弯折,提把2弯折处两末端分别朝下延伸有旋转架21,其旋转架21由提把2末端朝相对两侧分别延伸有朝下弯折的支臂211,两个支臂211之间形成有收容空间210,且两个支臂211上又设有枢接部212,各收容空间210中装设有抵拉座22,抵拉座22外表面凸设有呈相对以分别枢接在两个支臂211枢接部212的两轴部221,其抵拉座22邻近提把2末端一侧凹设有容置槽222,容置槽222底面则朝内收缩形成提抵部223,提抵部223中央则分别贯穿有套设于基座1外使基座1伸入容置槽222内的穿孔224,且两提抵部223分别位于两个基座1的外凸扣环11与结合部12之间。
该两个锁固元件3分别包括帽套31、杆体32及弹性体33,其帽套31具有大于抵拉座22穿孔224内径的外径且套设于基座1外,而帽套31内部具有贯通上下以供基座1穿入的收纳空间310,并于收纳空间310上侧内壁面凹设有环状卡固槽311,收纳空间310下侧内壁面则朝内部凸伸有位于外凸扣环11下方形成限位的抵扣环体312,位于收纳空间310中的杆体32一侧凸设有相对嵌扣、组合于环状卡固槽311的卡掣凸环321,且卡掣凸环321上方杆体32设有显露于收纳空间310上方开口的对接部322,杆体32下侧再设有固定部323,固定部323依序穿过基座1的第一容室101、通孔1021及第二容室103,并伸出至第二容室103下方外部与第二板材5的第二内孔51锁固,杆体32并于卡掣凸环321下方凸设有环状卡止部324,并于杆体32外部套设弹性体33,弹性体33一侧抵靠于杆体32的卡掣凸环321侧面,弹性体33另一侧则抵靠于基座1的第一抵接面104,并受环状卡止部324卡住而不会掉落。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立体剖面图、组装流程图、组装中的侧视剖面图、提把上拉时的侧视剖面图、锁固第二板材时的侧视剖面图及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本发明的基座1、提把2及锁固元件3组装于第一板材4时,其组装步骤为包括:
(700)将两个基座1穿设于第一板材4上两个第一内孔41,且以结合部12抵持于第一内孔41周缘并形成固定。
(701)将提把2两端下方旋转架21枢接的抵拉座22以穿孔224同时套设于两个基座1外部,且将提把2旋动呈侧倒状。
(702)两个锁固元件3以帽套31内部收纳空间310上侧内壁面的环状卡固槽311,供杆体32一侧凸设的卡掣凸环321相对嵌扣、组合,杆体32另一侧的固定部323伸出帽套31外部,再于杆体32外部套设弹性体33。
(703)两个锁固元件3分别置入两抵拉座22的容置槽222,让锁固元件3所具帽套31套设于基座1外,且帽套31的抵扣环体312越过基座1上方凸设的外凸扣环11,同时,杆体32的固定部323依序穿过基座1内部容置空间10的第一容室101及隔板102的通孔1021再伸至第二容室103,并让弹性体33两侧分别抵靠于杆体32的卡掣凸环321底面及基座1第一容室101内部与隔板102相邻位置的第一抵接面104。
上述各构件于组装时,利用基座1外表面下方的结合部12穿设于第一板材4上两第一内孔41,并通过铆接、嵌固形成固定,或以结合部12与第一内孔41外侧的焊料进行回焊固接,再将提把2以两端抵拉座22的穿孔224同时套设于两个基座1外部,并将提把2旋动呈侧倒状,让各抵拉座22及基座1露出,便可于两个锁固元件3分别置入两抵拉座22的容置槽222,让锁固元件3所具帽套31下移套设于基座1外,帽套31的抵扣环体312便会越过基座1上方凸设的外凸扣环11,便会让抵扣环体312位于外凸扣环11及抵拉座22的提抵部223之间,杆体32则同时穿入基座1内部的容置空间10中,让杆体32下方固定部323依序穿过基座1内部容置空间10的第一容室101及隔板102的通孔1021并伸至第二容室103内,此时,弹性体33两侧分别抵靠于杆体32的卡掣凸环321底面及基座1的第一抵接面104,即可让锁固元件3通过弹性体33于基座1上往复位移,由于弹性体33抵推杆体32时,锁固元件3的帽套31会在抵扣环体312上移受到外凸扣环11止挡后停止,或是让锁固元件3杆体32的固定部323受到第二容室103上方隔板102的第二抵接面105止挡后停止,其锁固元件3便可确实的组装在基座1上而不会轻易脱离或掉落,且锁固元件3可进行径向的活动式伸缩位移。
而当第一板材4要固定在第二板材5时,便可将提把2旋动呈直立位于基座1及锁固元件3上方,再将提把2上提,让提把2的抵拉座22以提抵部223抵持于锁固元件3的帽套31下表面,再将提把2上提时,抵拉座22便会带动锁固元件3上移,又因锁固元件3与基座1稳固结合,便会让基座1带动其所固定的第一板材4一并上移,便可将第一板材4搬动放置于第二板材5上,且让第一板材4的第一内孔41对正第二板材5的第二内孔51,这时便可将提把2旋动呈侧倒状,让锁固元件3露出,便可将锁固元件3下推旋动,让杆体32的固定部323下移伸出基座1的第二容室103外,并锁固于第二板材5的第二内孔51,同时,锁固元件3的抵扣环体312便会下移离开基座1的外凸扣环11,并让弹性体33被抵压产生弹性变形,便可让第一板材4呈层迭状确实锁固在第二板材5上。
由于基座1、抵拉座22及锁固元件3位于提把2朝下弯折的两端下方处,因为不需往侧边另外延伸供基座1或锁固元件3定位或锁固的板体,第一板材4上表面所需占用的空间便会减少,且提把2为一长型杆体且两端朝下弯折,所以提把2下方处的第一板材4上表面亦可供利用,如第一板材4为电路板时,便有更多的空间以供电子元件设置,且因为基座1、提把2及锁固元件3组装后便与第一板材4形成确实定位,其第一板材4便不须另外钻孔及用螺丝锁固于提把2,再者,由于第一板材4锁固于第二板材5后,其提把2可通过两端旋转架21所具两个支臂211的枢接部212,于两抵拉座22的两轴部221上旋动让提把2侧倒,由于提把2要供使用者手部伸入握持,便需具有一预定高度,提把2侧倒可达到降低高度的效果,如此便可让第一板材4组装后所需占用空间的高度减少,且因为提把2可装设在第一板材4周缘,所以提把2侧倒后便可位于第一板材4外部,而不会占用到第一板材4表面空间,不仅可让第一板材4上有更多的空间以供电子元件设置,又可让既定空间中有更多的空间以供其他板材进行迭置。
而当第一板材4要由第二板材5上拆离时,则将提把2旋动呈侧倒(若已呈侧倒就不须旋动),再将锁固元件3反向旋转使其杆体32的固定部323脱离第二板材5的第二内孔51,此时,弹性体33便会利用弹性恢复力推动杆体32的卡掣凸环321侧面,让杆体32及帽套31上移,直到帽套31的抵扣环体312受到外凸扣环11止挡后停止,或是在外凸扣环11无法止挡住抵扣环体312时,让杆体32的固定部323可抵持于基座1第二容室103的隔板102第二抵接面105形成止挡,之后便可依照上述内容将提把2上提带动第一板材4一并位移,即可拆离第一板材4。
而上述基座1内部容置空间10中,隔离第一容室101及第二容室103的隔板102,其内部贯通的通孔1021孔径小于杆体32的固定部323的外径,固定部323为外螺杆3231,便可让固定部323抵持于通孔1021外周缘的第二抵接面105形成止挡,而通孔1021则可设有内螺纹1022,让锁固元件3组装时,其杆体32的固定部323伸入第一容室101并抵持于通孔1021后,旋转锁固元件3便可让外螺杆3231通过内螺纹1022穿过通孔1021伸到第二容室103中;且第一容室101的孔径宽度为大于第二容室103的孔径宽度,但第一容室101延伸入基座1的深度,小于第二容室103延伸于基座1内部的深度。
上述锁固元件3的帽套31与杆体32,可一体成型制成或分开制造后再组装成型,利用帽套31的大体积外形,可供方便握持、操控,驱动锁固元件3的杆体32旋转或径向伸、缩位移;第二板材5的第二定位部51为内螺孔;提把2为一圆柱形、方柱形、三角柱形或其他不同形状的长型杆体杆体,且提把2上亦可凹设有多个凹槽来减少材料用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如利用其他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上述本发明的板材提把及其组装方法于实际使用时,具有下列各项优点,如:
(一)该提把2为一长型杆体且两端朝下弯折并延伸有旋转架21,旋转架21中枢接的抵拉座22收纳基座1及锁固元件3,由于基座1固定于第一板材4的第一内孔41,且锁固元件3又是穿过基座1内的容置空间10来与第二板材5锁固,提把2便只有两端下方占用了第一板材4上表面的空间,提把2的长型杆体下方空间就可供利用,且因为基座1、提把2及锁固元件3组装后便直接与第一板材4形成确实定位,其第一板材4便不须另外钻孔及用螺丝锁固于提把2,所以第一板材4表面可利用的空间就会增加。
(二)该提把2的两抵拉座22以穿孔224分别套设于两个基座1外部,且抵拉座22外表面凸设的相对两轴部221分别枢接在两个支臂211的枢接部212,便可让提把2旋动呈侧倒,不仅可降低提把2整体高度,且提把2可装设在第一板材4周缘,让提把2侧倒于第一板材4外部,不仅可让第一板材4上有更多的空间以供电子元件设置,又可有更多的空间以供其他板材进行迭置。
(三)该提把2上提时,抵拉座22以提抵部223抵持于锁固元件3的帽套31下表面,且带动锁固元件3上移,直到帽套31的抵扣环体312受到外凸扣环11止挡后停止,或是让杆体32的固定部323抵持于基座1的隔板102第二抵接面105形成止挡,便可让锁固元件3带动基座1及第一板材4同时位移,由于基座1、提把2、锁固元件3及第一板材4之间形成稳固定位。
(四)该锁固元件3直接固定在基座1上,因锁固元件3可利用抵扣环体312受到外凸扣环11止挡后停止,或是利用杆体32的固定部323抵持于基座1的隔板102第二抵接面105形成止挡,是以,在锁固元件3的固定部323脱离第二板材5后,其锁固元件3不会产生有掉落遗失的问题。
故,本发明为主要针对板材提把及其组装方法,而可将两个基座以外表面下方结合部固定于第一板材的两第一内孔,且提把两端下方的抵拉座以穿孔同时套设于两个基座外部,两个锁固元件则分别置入两抵拉座的容置槽,让帽套套设于基座外,且帽套的抵扣环体越过基座上方凸设的外凸扣环,帽套内部收纳空间组合的杆体下方固定部为穿过基座内部容置空间,杆体外部套设的弹性体两侧分别抵靠于杆体的卡掣凸环底面及基座,由于基座及锁固元件位于第一内孔上方,且提把为一长型杆体两端朝下弯折以结合基座及锁固元件,便只有提把两端下方占用第一板材上表面的空间,即可增加第一板材表面的可利用空间,以降低达到节省空间、成本及减小产品体积为主要保护重点,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述的板材提把及其组装方法于实施、操作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发明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发明,为符合发明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盼审委早日赐准本案,以保障发明人的辛苦研发,倘若钧局贵审委有任何稽疑,请不吝来函指示,发明人定当竭力配合,至感德便。

Claims (12)

1.一种板材提把,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基座、提把及两个锁固元件,其中:
该两个基座于内部上下贯通有容置空间,再于该基座外表面上、下方分别凸设有外凸扣环和结合部,该基座下方穿入预设第一板材的第一内孔,且该结合部抵持于该第一内孔周缘板面并形成固定;
该提把为一长型杆体且两端朝下弯折并分别朝下延伸有旋转架,该旋转架中枢设有抵拉座,该抵拉座邻近该提把末端一侧凹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底面朝内收缩有位于该基座的外凸扣环与结合部之间的提抵部,该提抵部中央贯穿有套设于该基座外的穿孔;
该两个锁固元件分别具有外径大于该抵拉座穿孔内径且套设于该基座外的帽套,该帽套内部贯通上下的收纳空间下侧内壁面朝内部凸伸有于该外凸扣环下方形成限位的抵扣环体,位于该收纳空间中的杆体上侧凸设有组合于该帽套的卡掣凸环,杆体的下侧再设有伸出帽套外部并与预设第二板材的第二内孔锁固的固定部,再于杆体外部套设两端分别抵靠该卡掣凸环和基座的弹性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提把,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容置空间依序设有相邻的第一容室、具有通孔的隔板及第二容室,并于该通孔周缘邻近第一容室的隔板表面形成供该弹性体抵靠的第一抵接面,而该通孔周缘邻近第二容室的隔板表面形成让该杆体的固定部止挡后停止的第二抵接面,该锁固元件的固定部依序穿过该基座的第一容室、通孔再伸入第二容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提把,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设有内螺纹的通孔孔径小于该杆体所设为外螺杆的固定部的外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提把,其特征在于,该提把的两旋转架由提把末端朝旋转架的相对两侧分别延伸有朝下弯折的支臂,该两个支臂之间形成有收纳该抵拉座的收容空间,且该两个支臂上设有枢接部,该抵拉座外表面凸设有呈相对以分别枢接在两枢接部的两轴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提把,其特征在于,该锁固元件的帽套内部收纳空间上侧内壁面凹设有供该杆体卡掣凸环相对嵌扣、组合的环状卡固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提把,其特征在于,该锁固元件位于卡掣凸环上方的杆体设有显露于该帽套收纳空间上方开口的对接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提把,其特征在于,该锁固元件的杆体于卡掣凸环下方凸设有供该弹性体一端卡住的环状卡止部。
8.一种板材提把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基座、提把及两个锁固元件组装于预设第一板材时,其组装步骤包括:
(A01)将该两个基座以外表面下方结合部固定于预设第一板材上的两个第一内孔;
(A02)将该提把两端下方旋转架枢接的抵拉座以穿孔同时套设于该两个基座外部,且将该提把旋动呈侧倒状;
(A03)该两个锁固元件以帽套内部收纳空间组合杆体一侧,该杆体另一侧的固定部伸出该帽套外部,再于该杆体外部套设弹性体;
(A04)该两个锁固元件分别置入该两抵拉座的容置槽,让该锁固元件所具有的帽套套设于该基座外,且该帽套的抵扣环体越过该基座上方凸设的外凸扣环,同时,该杆体的固定部穿过该基座内部容置空间,并让该弹性体两侧分别抵靠于该杆体的卡掣凸环底面及该基座第一容室内部与隔板相邻位置的第一抵接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材提把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基座固定于预设第一板材上的两个第一内孔时,该基座穿设于该第一内孔,且以该结合部抵持于该第一内孔周缘并形成固定。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材提把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两个锁固元件以帽套内部收纳空间组合杆体时,该杆体以一侧凸设的卡掣凸环相对嵌扣组合于该收纳空间上侧内壁面的环状卡固槽。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材提把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A04中,该固定部穿过基座内部容置空间时,依序穿过其容置空间的第一容室及隔板的通孔再伸至第二容室。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材提把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基座、提把、两个锁固元件及预设第一板材组装完成后,先把该提把旋动呈直立位于该基座及锁固元件上方,利用该提把上提带动该两个锁固元件、两个基座及预设第一板材同时位移并放置于预设第二板材上,将该提把旋动呈侧倒状让该锁固元件露出,再将该锁固元件下推旋动让杆体的固定部下移伸出该基座的第二容室外,并锁固于预设第二板材的第二内孔。
CN201210076596.4A 2012-03-21 2012-03-21 板材提把及其组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242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6596.4A CN103324241B (zh) 2012-03-21 2012-03-21 板材提把及其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6596.4A CN103324241B (zh) 2012-03-21 2012-03-21 板材提把及其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4241A CN103324241A (zh) 2013-09-25
CN103324241B true CN103324241B (zh) 2014-12-10

Family

ID=49193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659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24241B (zh) 2012-03-21 2012-03-21 板材提把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242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0984B (zh) * 2015-05-26 2017-01-04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溃缩旋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5786B1 (en) * 1999-02-26 2001-02-13 Richard J. Garcia Ergonomic cushioning device for inhibitting injury
CN1375032A (zh) * 1999-09-14 2002-10-16 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特别用于机动车的锁系统
CN2821636Y (zh) * 2005-06-04 2006-09-27 张家港市九洲软轴软管有限公司 控制器
CN1846186A (zh) * 2003-10-14 2006-10-11 博世力士乐Dsi公司 市政工程车辆的控制手柄
DE202009001468U1 (de) * 2009-02-06 2010-07-01 Otto Ganter & Co. Kg Normteilefabrik Arretier- und Spanngriff mit Sicherung gegen unbeabsichtigtes Verriegeln
CN201812219U (zh) * 2010-08-31 2011-04-27 何志炜 一种步进式旋钮器
CN201926951U (zh) * 2011-03-07 2011-08-1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回位的溃缩式控制器旋钮结构
CN202075656U (zh) * 2011-03-14 2011-12-14 傅海 一种按钮以及含有按钮的钩锁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5786B1 (en) * 1999-02-26 2001-02-13 Richard J. Garcia Ergonomic cushioning device for inhibitting injury
CN1375032A (zh) * 1999-09-14 2002-10-16 胡夫休尔斯贝克及福尔斯特公司 特别用于机动车的锁系统
CN1846186A (zh) * 2003-10-14 2006-10-11 博世力士乐Dsi公司 市政工程车辆的控制手柄
CN2821636Y (zh) * 2005-06-04 2006-09-27 张家港市九洲软轴软管有限公司 控制器
DE202009001468U1 (de) * 2009-02-06 2010-07-01 Otto Ganter & Co. Kg Normteilefabrik Arretier- und Spanngriff mit Sicherung gegen unbeabsichtigtes Verriegeln
CN201812219U (zh) * 2010-08-31 2011-04-27 何志炜 一种步进式旋钮器
CN201926951U (zh) * 2011-03-07 2011-08-1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回位的溃缩式控制器旋钮结构
CN202075656U (zh) * 2011-03-14 2011-12-14 傅海 一种按钮以及含有按钮的钩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4241A (zh) 2013-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23193U (zh) 板对板快速定位装置
US20150352398A1 (en) Multifunctional exercising device
CN103486115B (zh) 扬声器单元和扬声器单元安装结构
EP3490685B1 (en) Multiple function exercise device
USD722606S1 (en) Fitness equipment display screen with icon
USD636397S1 (en) Computer stand
EP3018369A1 (en) Vacuum absorber
CN102834625A (zh) 具有简化使用的机械组件
US7914426B1 (en) Twist exercising device
CN102736703A (zh) 机箱
US20100056345A1 (en) Body building system with shrouded weight stack
CN203796688U (zh) 固定装置
USD685442S1 (en) Polyurethane dumbbell
CN103324241B (zh) 板材提把及其组装方法
CN102202743B (zh) 用于负荷训练机的负荷控制装置
CN101966702A (zh) 可选定角度的工具
CN202012540U (zh) 浮动式固定装置
CN103321997A (zh) 板对板快速定位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203120345U (zh) 把手的锁扣结构
CN104006047A (zh) 固定装置
CN205106593U (zh) 绳索扣
CN202646255U (zh) 固定装置
US8567025B2 (en) Deep rolling roller of a deep rolling machine arranged detachably on a housing
EP3193674B1 (en) Mounting assembly
CN207652510U (zh) 一种指环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