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3517A - 差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差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3517A
CN103323517A CN2013100931704A CN201310093170A CN103323517A CN 103323517 A CN103323517 A CN 103323517A CN 2013100931704 A CN2013100931704 A CN 2013100931704A CN 201310093170 A CN201310093170 A CN 201310093170A CN 103323517 A CN103323517 A CN 1033235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ooth
gear assembly
moving gear
f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931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3517B (zh
Inventor
辛建河
赵泰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TM CO
Hyundai Transy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TM CO
Hyundai Dymo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TM CO, Hyundai Dymos Inc filed Critical PTM CO
Publication of CN103323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3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3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3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01M13/02Gearings;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4/00Optimising design; Manufacturing; Testing
    • B60Y2304/09Testing or calibrating during manufactur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构成齿动齿轮组件的齿轮的齿面检查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检查齿动齿轮组件的驱动小齿轮或齿环的齿面不良的齿动齿轮的齿面检查方法中,在组装齿动齿轮组件之后,使驱动小齿轮旋转,使与该驱动小齿轮啮合的齿环旋转,通过编码器分别检测出上述驱动小齿轮和上述齿环的旋转脉冲并显示在监视器中,并探知所检测出的旋转脉冲的歪曲,从而检查上述驱动小齿轮或上述齿环的齿面损伤。

Description

差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差动齿轮组件的检查方法,尤其涉及检查构成差动齿轮组件的驱动小齿轮和齿环的齿面加工的不良的差动齿轮组件的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在发动机中燃烧燃料而产生动力,将这样的动力通过动力传递装置传递给驱动轮,从而使车体前进或后退。在此,上述动力传递装置大体由离合器、变速器、推进轴、差动齿轮组件构成。
概略地观察他们的功能的话,离合器将在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摩擦力传递给变速器或者切断,变速器具有多个齿轮,根据车速选择恰当的传动比(gear ratio),使发动机的旋转减速或加速,推进轴与变速器的输出轴(output shaft)连接,推进轴与变速器的输出轴连接,相对于基于路面的冲击或积载的振动,尽可能向驱动轮传递发动机的动力。
另一方面,差动齿轮组件由高速旋转的多个齿轮的组合构成,图1图示了这样的差动齿轮组件的一例。
如图1所示,差动齿轮组件10在形成密闭空间的壳体11的内部一侧, 传递推进轴的动力的驱动小齿轮12被固定设置在小齿轮箱13上,与该驱动小齿轮12啮合的齿环14设置在垂直方向上,深层格(deep case)15固定在齿环14上,与齿环14一体地旋转。
在此,在深层格15的内部设置有一对小齿轮16、和一对侧齿轮(side gear)17,该侧齿轮17以与这些小齿轮16垂直相交的方式啮合,并分别驱动车辆的左右驱动轴(axle shaft)(未图示)。此时,车辆的左右驱动轴通过深层格15的中孔15a与各个侧齿轮17花键(spline)结合。
此时,如果在驱动小齿轮12或齿环14的齿面加工时,发生划伤等损伤,则不仅在驱动力传递中成为问题,而且还导致产生振动和运转噪音等基于产品不良的信赖性下降的问题。
因此,在差动齿轮组件安装前阶段中,需要探知这样的齿面加工不良,以前在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检查装置的驱动轴上花键结合驱动小齿轮12,并并在从动轴上花键结合齿环14之后,通过驱动小齿轮12和齿环14的啮合,驱动轴的旋转力传递到从动轴,从而探知在驱动轴和从动轴分别所具有的编码器中产生的旋转脉冲的歪曲与否,检查了驱动小齿轮12和齿环14的齿面不良与否。
但是,此时在检查装置中,需要在驱动轴和从动轴上分别安装驱动小齿轮12和齿环14,因此存在需要较长的用于检查的准备时间的问题.
而且,随着任意地组合作为独立的单位部件的驱动小齿轮12和齿环14并进行检查之后,分别移送到组装线上,此后无法保障在齿动齿轮组件10的组装线上是否实际成对地组装了检查对象组合,因此检查结果的信赖性下降。
从而,驱动轴和驱动小齿轮12以及从动轴和齿环14相互花键结合,无法避免花键结合的游隙公差的发生,因此例如驱动轴的旋转方向从正向旋转向转换为反向旋转时,存在基于误差的发生,检查的精确度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驱动小齿轮和齿环等构成齿动齿轮组件的单位部件组装在壳体的状态下,能够检查驱动小齿轮或齿环的齿面加工不良,防止基于现有的花键结合的游隙公差的发生,从而提高检查的精密度的齿轮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了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该方法是检查齿动齿轮组件的驱动小齿轮或齿环的齿面不良的齿动齿轮的齿面检查方法,其中,在组装齿动齿轮组件之后,使驱动小齿轮旋转,使与该驱动小齿轮啮合的齿环旋转,通过编码器分别检测出上述驱动小齿轮和上述齿环的旋转脉冲并显示在监视器中,并探知所检测出的旋转脉冲的歪曲,从而检查上述驱动小齿轮或上述齿环的齿面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在驱动小齿轮和齿环结合在壳体的组件状态下进行检查,所以具有检查时间与以前相比缩短,检查结果的信赖度提高的效果。
从而,能够防止左夹头和右夹头分别被在齿动齿轮组件的壳体中孔和小齿轮上端外缘加压支撑,因此能够防止现有的花键结合方式所产生的、基于游隙公差的误差发生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齿动齿轮组件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的框图。
图4是显示了指小齿轮的齿面不良的旋转脉冲的样子的状态图。
图5是显示了指齿环的齿面不良的旋转脉冲的样子的状态图。
图6是图示了执行本发明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是图6 中图示的装置的左视图。
图8是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支撑单元的主视图。
图9是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移位单元的左视图。
图10是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左动力头的主视图。
图11是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左动力头的俯视图。
图12是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右动力头的俯视图。
图13是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左动力头的主视图。
图14是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上动力头的主视图。
图15是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上动力头的主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上夹头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齿动齿轮组件
20:左夹头
30:右夹头
40:移动部件
50:上夹头
60:结合部件
70:控制部
80:数据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可以为了说明的明了性和便利而夸张地图示了在附图中图示的线的厚度或结构要素的大小等。
而且,后述的用语是考虑本发明的功能而定义的用语,这是用户、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对于这样的用语的定义,基于在整个说明书中记载的内容而定义。
因此,下面的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只不过是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提示的结构要素的例示的事项,包含在本发明的整个说明书的技术思想,包含了在权利要求结构要素中可以以均等物置换的结构要素的实施例可以被包含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差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的框图。
本发明的对差动齿轮组件10的驱动小齿轮12或齿环14的齿面不良进行检查的差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在组装齿动齿轮组件10后,使驱动小齿轮12旋转,使与该驱动小齿轮12啮合的齿环14旋转,通过编码器53、32分别检查上述驱动小齿轮12和上述齿环14的旋转脉冲并显示在监视器中,探知所检测出的旋转脉冲的歪曲,从而检查上述驱动小齿轮12或上述齿环14的齿面损伤 。
此时,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包含如下步骤:准备作为检查对象的齿动齿轮组件的准备阶段(S10);将齿动齿轮组件移送到检查装置内的检查位置,使检查装置的左夹头、右夹头及上夹头接近于差动齿轮组件的移位阶段(S20);在齿动齿轮组件上固定使检查装置的左夹头、右夹头及上夹头的夹持阶段(S30);基于驱动电机的上夹头的旋转,左夹头和右夹头联动而旋转,并且通过编码器产生上夹头和右夹头的旋转脉冲的旋转脉冲产生阶段(S移动部件40);以及在监视器上显示所产生的旋转脉冲,探知旋转脉冲的歪曲,检查齿面损伤的检查阶段(S50)。
而且,如图3所示可以构成执行本发明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装置,以下参照图2和图3分阶段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
准备阶段(S10)
将作为检查对象的齿动齿轮组件10安装在支持支架(未图示)上。此时,支持支架以能够安装在齿动齿轮组件10内部的方式上部开放的箱体形状,在两侧,以后述的左夹头20和右夹头30的端部插入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在前方观察齿动齿轮组件10时,在驱动小齿轮12安装在上侧,而且以一对侧齿轮17配置在左右两侧的方式安装在支持支架上。
而且,在齿动齿轮组件10的一侧具有解码器(未图示),在该解码器上印刷有关于安装该齿动齿轮组件10的车种的信息,控制部70读取该信息,并确定后述的上夹头50的位置。
移位阶段(S20)
为了将齿动齿轮组件10移送到检查位置,支撑支架移动。即、支持支架从安装齿动齿轮组件10的位置移动到进行齿动齿轮组件10的齿面检查的位置。
而且,配置在齿动齿轮组件10的左侧的左夹头20、和配置在齿动齿轮组件10的右侧的右夹头30移动到齿动齿轮组件10方向,左夹头20的端部插入在齿动齿轮组件10的深层格15的中孔15a,右夹头30的端部插入在齿动齿轮组件10的深层格15中孔15a右侧,彼此对置。
此时,配置在齿动齿轮组件10的上部的上夹头50下降到齿动齿轮组件10上端的小齿轮箱13,但根据车种,所安装的齿动齿轮组件10的机种不同,从而小齿轮箱13的配置结构也不同,所以上夹头50参照在前述的准备阶段S10中读入的解码信息,根据在控制部70中预先输入的位置坐标,在X-Y平面上移动之后,沿Z轴方向下降,从而接近小齿轮箱13。
夹持阶段(S30)
左夹头20和右夹头30的外周面被加压支撑在深层格15的中孔深层格15a,上夹头50的内周面被加压支撑在小齿轮箱13的上端外缘外周面上,实现夹持(chucking)。
此时,如图3所示,左夹头20和右夹头30的端部外周面上,在左夹头20和右夹头30的长度方向,以预定长度形成了多个切口21、31,该切口21、31在圆周方向上彼此分离,在该左夹头20和右夹头30内部具有外周面倾斜的移动部件40,该移动部件400可在长度方向移动,随着移动部件40的移动,左夹头20和右夹头30的端部以切口21、31为基准向外侧展开,从而加压支撑深层格15的中孔15a。
而且,在上夹头50的内部随着下端外缘形成环台61,具有倾斜的外周面的结合部件60能够在上夹头50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但在上夹头50下降时,上夹头50的内周面对结合部件60的内周面加压,结合部件60的环台61内周面被小齿轮箱13的上端外缘外周面加压支撑。
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与齿动齿轮组件10结合的左夹头20和右夹头30以及上夹头50不是如以前那样与齿动齿轮组件10的齿轮花键结合,而是加压支撑深层格15的中孔15a内周面以及小齿轮箱13的上端内周面,因此不会产生基于现有的花键结合的游隙,在正向旋转/反向旋转等旋转方向转换时能够防止基于游隙而产生检查误差。
在此,左夹头20、右夹头30以及上夹头50,如参照图16后述,也可以在其端部分别具有夹持模块和以放射状配置的多个夹头(Clamping Chuck)而构成。
旋转脉冲产生阶段(S40)
上夹头50通过驱动电机51而轴旋转。从而,上夹头50加压支撑的小齿轮箱13也一起旋转,固定在小齿轮箱13的驱动小齿轮12也旋转。
当小齿轮箱13旋转时,与驱动小齿轮12啮合的齿环14旋转,从而形成固定在齿环14的深层格15也一起旋转,实现加压支撑深层格15的两侧的左夹头20和右夹头30的旋转。
此时,理想的是,齿动齿轮组件10受到一定的扭矩负荷,通过在驱动电机51的一侧所具有的第一扭矩传感器52来检测出驱动小齿轮12的旋转扭矩,通过在左夹头20的一侧所具有的第二扭矩传感器22来检测出齿环14的旋转扭矩。
而且,在上夹头50的一侧具有第一编码器53,在右夹头30的一侧具有第二编码器32,产生基于上夹头50和右夹头30的旋转的旋转脉冲。
检查阶段(S50)
在前述的旋转脉冲产生阶段(S40)中产生的旋转脉冲信号传送到控制部70,并存储在数据处理装置80之后显示在监视器中。
此时,基于第一编码器53的上夹头50的旋转脉冲和基于第二编码器32的右夹头30的旋转脉冲分别被区分为针对驱动小齿轮12的旋转脉冲和针对齿环14的旋转脉冲而显示,在正常情况下,旋转脉冲显示有规则的脉冲波形,但在驱动小齿轮12或齿环14中有齿面损伤的情况下,在旋转脉冲的波形上出现不规则的歪曲的部分。
图4和图5表示这样在旋转脉冲的波形中发生了歪曲的例,图4是表示显示了指小齿轮的齿面不良的旋转脉冲的样子的状态图,图5是表示显示了指齿环的齿面不良的旋转脉冲的旋转脉冲的样子。即、探知在旋转脉冲产生阶段(S 40)中检测出的旋转脉冲的歪曲,能够判断驱动小齿轮或齿环的齿面损伤与否。
摄像机摄影阶段(S60)
通过摄像机(未图示)来对探知到旋转脉冲的歪曲的驱动小齿轮12或齿环14的齿面损伤部位进行摄像,将其图像与旋转脉冲信号一起存储在数据处理装置80中。
另一方面,图6至图15图示了执行了本发明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的检查装置的一实施例,以下参照附图观察其具体的结构。
图6是图示了执行本发明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的装置的一例的主视图,图7是在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左视图。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用于执行本发明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的齿动齿轮组件100中,在底面安装的底座200的上侧设置有主架300,此时,在主架300的内部形成空隙部310,能够容纳后述的支撑单元400。
此时,底座200和主架300可以由多个单位支架组装成格子状而形成,但是例如在主架300的情况下,使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分隔的一对垂直支架320左右分隔而分别设置,通过水平支架330来连接垂直支架320的上端,由此能够形成划分为垂直支架320和水平支架330的空隙部310。
支撑单元400用于安装作为检查对象的齿动齿轮组件10,以可从主架300的空隙部310向前方往返移动地设置。即、在安装齿动齿轮组件10时,支撑单元400移动到主架300的前方,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作业,在安装齿动齿轮组件10之后进入主架300的空隙部310,通过后述的左夹头(left head chuck)721、右夹头(right head chuck) 821以及上夹头(upper head chuck)910进行齿动齿轮组件10的检查作业。
以底座200的前方为基准,左动力头(left head unit)700以能够在左右向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主架300的左侧。
在此,左动力头700在右侧端部具有左夹头721,该左夹头721插入到齿动齿轮组件10的深层格15的中孔15a左侧而加压支撑内周面,从而在深层格15与齿环14一起旋转时,左夹头721一体地旋转。
此时,在左动力头700上,与第一扭矩传感器732一起具有磁粉制动器(powder brake)731,从而能够检测出左夹头721的旋转扭矩,在左夹头721旋转时利用磁粉制动器731,能够施加恰当的负荷。
右动力头800与左动力头700对置地设置在主架300的右侧,并且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在此,右动力头800在左侧端部具有右夹头821,该右夹头821插入到齿动齿轮组件10的深层格15的中孔15a的右侧,加压支撑内周面,由此在深层格15旋转时右夹头821与齿环14一起一体地旋转。
此时,在右夹头821的内部一侧具有第一编码器(未图示),产生基于右夹头821的旋转的旋转脉冲,但该旋转脉冲传送到在底座200的一侧所具有的数据处理装置(未图示),探知旋转脉冲的歪曲,从而能够检查齿环14的齿面不良。
上动力头900能够升降地设置在主架300的上侧。
在此,在上动力头900的下端端部具有接受来自驱动电机952的驱动力而旋转的上夹头910,该上夹头910加压支撑齿动齿轮组件10的小齿轮箱13上端外缘,从而在通过齿动电机952使上夹头910旋转时,被固定在小齿轮箱13的驱动小齿轮12也一起旋转。
此时,在上动力头900的一侧具有检查基于驱动电机952的旋转扭矩的第二扭矩传感器955,在上夹头910的内部一侧具有第二编码器(未图示)而产生基于上夹头910的旋转的旋转扭矩,但该旋转扭矩被传送到前述的数据处理装置,探知旋转脉冲的歪曲,从而能够检查驱动小齿轮12的齿面不良。
即、当通过上动力头900的驱动电机952使上夹头910旋转时,驱动小齿轮12与上夹头910所加压支撑的小齿轮箱13一起旋转,与驱动小齿轮12啮合的齿环14联动旋转,从而被固定在齿环14的深层格15旋转。此时,在右夹头821的内部一侧所具有的第一编码器中产生的旋转脉冲和在上夹头910的内部一侧所具有的第二编码器中产生的旋转脉冲传送到数据处理装置,探知这些旋转脉冲的歪曲,从而能够检查齿环14和驱动小齿轮12的齿面不良。
另一方面,在图6中未说明的附图标记210指控制面板。
以下参照附图对构成前述的齿动齿轮组件检查装置的各个结构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8是指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支撑单元的主视图。
如图8所示,支撑单元400包含:以容纳齿动齿轮组件10的方式上侧开放的箱体形状的支撑支架410、和沿着支撑支架410的上端外缘彼此分隔而形成,从而引导齿动齿轮组件10的安装方向的多个导引针411。
此时,切开支撑支架410前表面的上端一部分,以便在安装以及检查作业时,在外部能够确认齿动齿轮组件10的安装状态和驱动小齿轮12以及齿环14等的啮合状态,在支撑支架410的两个侧面形成有贯通孔412,以便左夹头721和右夹头821分别能够插入到深层格15的深层格15a。
另一方面,在安装齿动齿轮组件10时,导引针411对应地插入到在齿动齿轮组件10的外壳11外周面所具有的导引孔11a,从而能够容易地确认齿动齿轮组件10是否正确地安装在支撑单元400上。
图9是指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移位单元的左视图。
如前述,支撑单元400能够从主架300的空隙部310向前方进行往返移动,为此,在支撑单元400的下端设置有移位单元500。
如图9所示,移位单元500包含:能够在前后方向移动地设置在底座200的上侧的移位支架510、和设置在移位支架510的后方,使移位支架510在前后方向移动的移位气缸520,支撑单元400的支撑支架410固定设置在移位单元500的移位支架510上侧,在移位支架51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时,支撑支架410与移位支架510一起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更详细地,在底座200的上侧,在前后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导轨530,在移位支架510下端具有与第一导轨530对应结合的第一导引模块540,从而移位支架510能够沿着第一导轨530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此时,在移位支架510的后方,移位气缸520设置在底座200的上侧,移位气缸520的杆端部通过连接部件550与移位支架510的一侧结合。
从而,在移位气缸520工作时,支撑支架410与移位支架510一起沿着第一导轨53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但为了限制移位支架510的后方移动距离,理想的是在移位支架510的后方具有第一制动器(stopper)560,理想的是通过在第一导轨530的一侧所述具有的第一位置传感器570(参照图2)来实现移位支架510的前方移动距离限制。并且,可以在移位支架510的一侧具有 电缆卷筒(Cable Veyor)580,该电缆卷筒580用于在移位支架51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时,支架保护各种电缆,但此时理想的是电缆卷筒580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支架510的一侧,另一端固定在底座200的一侧。
另一方面,为了使齿动齿轮组件10容易且准确地安装在支撑单元400上,可以如图9所示地设置有导引单元600。
此时,导引单元600从主架300向前方分隔而设置在第一导轨530的前端部分,在支撑支架410上安装齿动齿轮组件10时引导其安装方向。
作为一例,导引单元600包含:分隔在主架300的前方,以围住支撑支架410的前表面和两个侧面的方式设置为“?”字形导引支架610;和沿着导引支架610的上端外缘,彼此分隔而设置的多个导引杆620。
此时,导引支架610固定设置在底座200的上侧,在在支撑单元410上安装齿动齿轮组件10时,导引杆620支撑齿动齿轮组件10的壳体11外周面,但理想的是,导引杆620的上端向支撑支架410的外侧弯曲形成,以便齿动齿轮组件10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并且,在底座200的前方具有开始按钮640,该开始按钮640通过辅助支架630配置在导引支架610的前方,通过该开始按钮640的工作来开始进行针对齿动齿轮组件10的检查动作。
图10是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左动力头的主视图,图11是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左动力头的俯视图。
如图10和图11中所示,左动力头700包含:设置在底座200的上侧的左动力头支架710;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地设置在左动力头支架710的上侧的第一基座720;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基座720的上侧的第二基座730;设置在第一基座720的上侧的左夹头721;以及设置在第二基座730的上侧的磁粉制动器731以及第一扭矩传感器732。
此时,左夹头721的端部插入到齿动齿轮组件10的深层格15的中孔15a,加压支撑中孔15a的内周面,从而深层格15基于齿环14的旋转而旋转时,左夹头721与深层格15一体地旋转。
此时,在左夹头721的端部外周面上,多个切槽(未图示)沿圆周方向彼此分隔而形成在长度方向上,在左夹头721的内部具有外周面倾斜的移动部件(未图示),该移动部件能够在左夹头72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但通过该移动部件的移动,左夹头721以切槽为基准,向外侧展开或向内侧缩紧,实现夹持(chucking)和非夹持(unchucking)。
另一方面,在第二基座730上,与左夹头721的旋转轴平行的旋转轴分隔设置在左夹头721的后方,与左夹头721一体地旋转的第一轮722通过第一皮带723与设置在第二基座730的旋转轴的第二轮733连接。
从而,左夹头721旋转时的旋转力经过第一轮722和第一皮带723传递到第二轮733,在通过第一联轴节734与第二轮733的旋转轴相结合的第一扭矩传感器732中检测出旋转扭矩。
并且,第一扭矩传感器732的旋转轴通过第二联轴节735与磁粉制动器731相结合,而且通过磁粉制动器731的工作,能够对左夹头721和齿环14施加恰当的负荷。此时,磁粉制动器731通过制动器支架731a与第二基座730的上侧固定结合。
左夹头721通过第一基座720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向主架300内的齿动齿轮组件10方向接近或者从主架300远离。
为此,在左动力头支架710的上侧,在左右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导轨711,以与第二导轨711分别对应结合的方式,在第一基座720的下端至少设置一个第二导引模块724,在左动力头支架710的一侧,设置有使第一基座720沿着第二导轨711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左动力头气缸712。
从而,通过左动力头气缸712的工作,左夹头721与第一基座720一起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第一基座720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距离由分别设置在第二导轨711的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二制动器713和第二位置传感器714限制。
而且,通过第一基座720和第二基座730的相对移动,实现第一皮带723的张力调节,理想的是在第一基座720被固定在左动力头支架710上的状态下,使第二基座73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为此,在第一基座720的上侧,在前后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导轨725,以分别与第三导轨725对应结合的方式在第二基座730的下端具有至少一个第三导引模块736,通过第一基座720沿着第三导轨725相对于第二基座730远离或者接近,对连接第一轮722和第三轮733的第一皮带723的张力进行调节。
图12是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右动力头的俯视图,图13是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右动力头的主视图。
如图12和图13所示,右动力头800包含:设置在底座200的上侧的右动力头支架810、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地设置在右动力头支架810的上侧的第三基座820、设置在第三基座820的上侧的右夹头821以及使第三基座82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右动力头气缸811。
在此,右夹头821以其端部与前述的左夹头721对置的方式插入到齿动齿轮组件10的深层格15的中孔51a,加压支撑中孔15a内周面,从而在基于齿环14的旋转,深层格15旋转时,右夹头821与深层格15一体地旋转。
此时,右夹头821被深层格15的中孔15a内周面加压支撑的方式与前述的左夹头721大同小异,因此省略对此的重复说明。
并且,在右夹头821的内部一侧具有第一编码器,在右夹头821旋转时产生旋转脉冲,这样产生的旋转脉冲信号传送到前述的数据处理装置,探知该旋转脉冲的歪曲,从而能够检查齿环14的齿面不良,这与前述的相同。
右夹头821与第三基座820一起,通过右动力头气缸811接近或远离主架300方向,但为此,在右动力头支架810上侧,在左右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导轨812,以与第四导轨812分别对应结合的方式,在第三基座820的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导引模块822,在右动力头支架810的一侧设置有使第三基座820沿第四导轨812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右动力头气缸811。此时,可通过在第四导轨812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具备的第三制动器813和第三位置传感器814来实现第三基座820的移动距离限制。
图14是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上动力头的主视图,图15是图6中图示的装置的上动力头900的左视图。
如图14和图15所示,上动力头900包含:在主架300的上部垂直地设置的上夹头910、能够使上夹头910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移动的上夹移送单元920、以及向上夹头910传递旋转力的夹头驱动单元930。
在此,上夹移送单元920包含:以能够在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主架300的上侧的第一面板921、和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一面板921的上侧的第二面板922。
而且,通过在主架300的一侧设置的第一移动气缸923,在第一面板921的下端所具有的第五导引模块921a沿着主架300上侧的第五导轨921b移动,从而第一面板921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通过在第一面板921的一侧设置的第二移动气缸924,在第二面板922的下端所具有的第六导引模块922a沿着第一面板921上侧的第六导轨922b移动,从而第二面板922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此时,第一面板921的前后方向移动距离,可通过设置在主架300的上侧前方的第四制动器925、和一对第四位置传感器926来限制,其中在第四制动器925的后端一侧,在前后方向分隔预定间隔而设置该一对第四位置传感器926。
而且,第二面板922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可通过设置在主架300的上部一侧的第五制动器927和一对第五位置传感器928来限制,其中在第五制动器927的内侧,在左右方向上分隔预定间隔而设置 一对第五位置传感器928。
即、上夹头910通过上夹移送单元920能够在X-Y平面上移动的范围被限制为通过在前后方向彼此分隔的一对第四位置传感器926和在左右方向彼此分隔的一对第五传感器928而划分的四边形状的预定范围,这是为了提高基于车种而应用于各种车种的齿动齿轮组件10和上夹头910的结合精密度。
在第二面板922的上侧,垂直地设有上动力头支架940,在上动力头支架940的后表面上能够升降地设有夹头驱动单元930,在上动力头支架940的前表面上能够升降地设有上夹头910。
在此,夹头驱动单元930包含:以与在上动力头支架940的后表面垂直地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七导轨941对应结合的方式,在一表面上具有第七导引模块951的后面板950;通过电机支架953固定设置在后面板950的下端的驱动电机952;在驱动电机952的上端,通过第三联轴器(coupling)954与驱动电机952的旋转轴相结合的第二扭矩传感器955;在第二扭矩传感器955的上端,通过第四联轴器956与第二扭矩传感器955的旋转轴相结合的驱动轮957,通过第二扭矩传感器955检测出驱动电机952的旋转扭矩。
而且,在上动力头支架940的前表面,垂直地设有至少一个第八导轨942,在上夹头910的后方外周面上结合有前面板960,在该前面板960的后表面具有与第八导轨942对应结合的第八导引模块961。
而且,在上夹头910的上端部一侧,具有与夹头驱动单元930的驱动轮957对应的从动轮911,从而驱动电机952的驱动力通过驱动轮957和从动轮911传递到上夹头910,从而实现上夹头910的旋转。
此时,在上夹头910的内部一侧具有第二编码器,在上夹头910旋转时,产生旋转扭矩,这样产生的旋转扭矩信号传送到前述的数据处理装置,探知该旋转扭矩的歪曲,能够检测驱动小齿轮12的齿面不良,这与前述的相同。
而且,在后面板950和前面板960的上端结合有上端面板970,在该上端面板970的上部一侧能够旋转地设置有张力调节轮971,对连接驱动轮957和从动轮911的第二皮带972的张力进行调节。
并且,在上动力头支架940的一侧垂直地设有升降气缸973,其端部与上端面板970结合,从而在升降气缸973工作时,后面板950和前面板960沿着上动力头支架940的第七导轨941和第八导轨942升降,此时设置在后面板950的夹头驱动单元930和设置在前面板960的上夹头910一起升降。
此时,在上夹头910的内部具有结合部件912,该结合部件912具有倾斜的外周面912a,并能够在上夹头910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在上夹头910下降时,结合部件912的下端内周面912b与齿动齿轮组件10的小齿轮箱13上端的外缘外周面粘合。
此时,随着通过上夹头下端的倾斜的内周面对结合部件912的外周面912a加压,结合部件912加压支撑小齿轮箱13上端的外缘外周面,在上夹头910旋转时,同时实现结合部件912、小齿轮箱13以及驱动小齿轮12的旋转。
即、通过第一、第二移动气缸924来调节上夹头910和小齿轮箱13的结合方向,通过升降气缸973,使上夹头910下降,并与小齿轮箱13的上端外缘结合,通过驱动电机952的工作,使上夹头910旋转,从而与小齿轮箱13一起实现驱动小齿轮12的旋转。
另一方面,图16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上夹头的剖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上夹头910′的端部结合有夹持模块911′。
在此,在夹持模块911′的一表面上,放射状地形成有多个导引槽(未图示),在各个导引槽上能够滑动地结合有夹头912′。
此时,各个夹头912′通过液压缸(未图示)的工作,沿着导引槽向夹持模块911′的中心缩紧或向夹持模块911′的外侧移动。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检查时,通过升降气缸973的工作,上夹头910′向齿动齿轮组件10方向下降,此后夹头912′向夹持模块911′缩紧,从而加压支撑小齿轮箱13的上端边缘外周面。
由此,在上夹头910′的端部具有能够调节间隔的多个夹头912′的情况下,具有能够随机地应对作为检查对象的齿动齿轮组件10的规格变化的优点。
并且,图16中图示了在本说明书中,在上夹头910′的端部具有这样的夹持模块911′以及夹头912′的例,但并不限于此,前述的左夹头921以及右夹头821也可以向图16中图示的上夹头910′那样包含夹持模块911′和夹头912′而构成。
概略地观察这样实现的齿动齿轮组件检查装置100的动作的话如下。
在支撑支架410上安装齿动齿轮组件10之后,当作业者按下开始按钮640时,开始进行检查作业。
此时,支撑支架410通过移位气缸520,随着第一导轨530进入主架300内部,当支撑支架410位于主架300的检查位置时,左夹头721、右夹头821、以及上夹头910支撑齿动齿轮组件10。
此时,左夹头721通过左夹头气缸712向齿动齿轮组件10方向接近,插入到深层格15的中孔15a而加压支撑内周面。
而且,右夹头821通过右夹头气缸811向齿动齿轮组件10方向接近,插入到深层格15的中孔15a右侧而加压支撑内周面。
并且,上夹头910通过升降气缸973,向齿动齿轮组件10的方向下降,加压支撑小齿轮箱13上端的外缘外周面。
而且,当通过驱动电机952的运转,使上夹头910旋转时,驱动小齿轮12与小齿轮箱13一起旋转,与驱动小齿轮12啮合的齿环14的旋转一起实现深层格15的旋转,实现加压支撑深层格15的左夹头721以及右夹头821的旋转。
此时,在右夹头821的一侧所具有的第一编码器、在上夹头910的一侧所具有的第二编码器产生旋转扭矩,该旋转扭矩信号传送到被设置在底座200的一侧的数据处理装置,如图12和图13所示地显示在监视器中,探知在旋转扭矩的波形中产生的歪曲,从而能够检查齿环14或驱动小齿轮12的齿面不良。

Claims (8)

1.一种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该方法是检查齿动齿轮组件(10)的驱动小齿轮(12)或齿环(14)的齿面不良的齿动齿轮的齿面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组装齿动齿轮组件(10)之后,使驱动小齿轮(12)旋转,使与该驱动小齿轮(12)啮合的齿环(14)旋转,通过编码器(53、32)分别检测出上述驱动小齿轮(12)和上述齿环(14)的旋转脉冲并显示在数据处理装置(80)的监视器中,并探知所检测出的旋转脉冲的歪曲,从而检查上述驱动小齿轮(12)或上述齿环(14)的齿面损伤。
2.一种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含如下阶段:
作为检查对象的齿动齿轮组件(10)安装在支撑支架上,通过在上述齿动齿轮组件(10)的一侧所具有的解码器,在控制部(70)中输入上述齿动齿轮组件(10)的机种的准备阶段(S10);
上述支撑支架被移送到检查位置,通过上述控制部(70),左夹头(20)和右夹头(30)插入到上述齿动齿轮组件(10)的深层格(15)中孔(15a),上夹头(50)接近上述齿动齿轮组件(10)上端的小齿轮箱(13)的移位阶段(S20);
上述左夹头(20)和上述右夹头(30)的外周面被上述深层格(15)的中孔(15a)内周面加压支撑,上述上夹头(50)的内周面被上述小齿轮箱(13)的上端表面内周面加压支撑的夹持阶段(S30);
通过驱动电机51使上述上夹头(50)旋转,与此联动地,上述左夹头(20)和上述右夹头(30)旋转,通过在上述上夹头(50)的一侧所具有的第一编码器(53)和在上述右夹头(30)的一侧所具有的编码器(32),产生旋转脉冲的旋转脉冲产生阶段(S40);
上述旋转脉冲被显示在监视器中,探知上述旋转脉冲的歪曲而检查上述齿动齿轮组件(10)的驱动小齿轮(12)或齿环(14)的齿面损伤的检查阶段(S 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控制部(70)中预先输入了基于上述齿动齿轮组件(10)的机种的上述上夹头(50)的位置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左夹头(20)和上述右夹头(30),彼此对置地插入在深层格(15)的中孔(15a)一侧和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左夹头(20)和上述右夹头(30)的端部外周面上,多个切槽(21、31)沿着圆周方向彼此分隔而沿长度方向形成,在上述左夹头(20)和上述右夹头(30)的内部具有外周面倾斜的移动部件(40),该移动部件(40)能够沿长度方向移动,通过上述移动部件(40)的移动,上述左夹头(20)和上述右夹头(30)的端部以上述切槽(21、31)为基准向外侧展开,被上述深层格(15)的中孔(15a)内周面加压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上夹头(50)的内部,沿着下端外缘形成有环台(61),以能够在沿上述上夹头(50)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具有结合部件(60),该结合部件(60)具有倾斜的外周面,在上述上夹头(50)下降时,上述结合部件(60)的环台(61)内周面被上述小齿轮箱(13)的上端外缘外周面加压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驱动电机(51)的一侧具有第一扭矩传感器(52),在上述左夹头(20)的一侧具有第二扭矩传感器(22),上述齿动齿轮组件(10)在上述旋转脉冲产生阶段(S40)中受到恒定的扭矩负荷。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检查阶段(S 50)以后,还包含探知了上述旋转扭矩的歪曲的驱动小齿轮(12)或齿环(14)的齿面损伤部被进行摄像机摄像的摄像阶段(S60)。
CN201310093170.4A 2012-03-22 2013-03-22 差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 Active CN1033235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29596 2012-03-22
KR1020120029596A KR101283826B1 (ko) 2012-03-22 2012-03-22 차동기어 어셈블리의 치면 검사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3517A true CN103323517A (zh) 2013-09-25
CN103323517B CN103323517B (zh) 2015-12-02

Family

ID=48996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93170.4A Active CN103323517B (zh) 2012-03-22 2013-03-22 差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283826B1 (zh)
CN (1) CN10332351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9526B (zh) * 2015-12-22 2017-04-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齒輪嚙合區域辨識系統與方法
CN108956120A (zh) * 2018-08-01 2018-12-07 储晓慧 一种变压器检测机器人
CN110140039A (zh) * 2016-12-09 2019-08-16 Zf 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齿部测试台
US11601615B2 (en) 2019-04-26 2023-03-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51492B1 (ko) 2017-05-08 2017-06-27 (주)현진정공 자동변속기 플레이트앗세이 검사장치
KR102046835B1 (ko) * 2017-11-29 2019-11-21 김호진 차동기어의 백래시 측정 장치
KR102051003B1 (ko) 2018-06-05 2019-12-02 임기현 차동사이드기어의 제조방법, 그 방법에 사용되는 냉간단조장치 및 그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차동사이드기어
KR102170651B1 (ko) 2018-08-23 2020-10-30 이광오 차동기어장치용 냉각 성능 평가장치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683A (ja) * 1993-06-23 1995-01-17 Mazda Motor Corp 差動制限装置の試験装置及び試験方法
KR20010059036A (ko) * 1999-12-30 2001-07-06 이계안 차량의 디퍼런셜 기어 전달 오차 측정 방법
JP2007024597A (ja) * 2005-07-13 2007-02-01 Nissan Motor Co Ltd 歯車部品の歯当たり状態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CN101173864A (zh) * 2006-10-31 2008-05-07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齿轮的啮合角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JP2008145197A (ja) * 2006-12-07 2008-06-26 Toyota Motor Corp 歯車伝達機構の噛合い伝達誤差測定装置
JP2009103525A (ja) * 2007-10-22 2009-05-14 Gunma Prefecture ギヤ歯面の異常診断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ギヤ歯面の異常診断装置
KR20090114847A (ko) * 2008-04-30 2009-11-04 주식회사 에스에프에이 차동기어의 백래시 측정 장치
CN201575903U (zh) * 2009-12-18 2010-09-08 北京工业大学 面齿轮误差的单面啮合滚动点扫描测量装置
CN101923070A (zh) * 2010-06-23 2010-12-2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齿轮损伤检测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683A (ja) * 1993-06-23 1995-01-17 Mazda Motor Corp 差動制限装置の試験装置及び試験方法
KR20010059036A (ko) * 1999-12-30 2001-07-06 이계안 차량의 디퍼런셜 기어 전달 오차 측정 방법
JP2007024597A (ja) * 2005-07-13 2007-02-01 Nissan Motor Co Ltd 歯車部品の歯当たり状態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CN101173864A (zh) * 2006-10-31 2008-05-07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齿轮的啮合角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JP2008145197A (ja) * 2006-12-07 2008-06-26 Toyota Motor Corp 歯車伝達機構の噛合い伝達誤差測定装置
JP2009103525A (ja) * 2007-10-22 2009-05-14 Gunma Prefecture ギヤ歯面の異常診断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ギヤ歯面の異常診断装置
KR20090114847A (ko) * 2008-04-30 2009-11-04 주식회사 에스에프에이 차동기어의 백래시 측정 장치
CN201575903U (zh) * 2009-12-18 2010-09-08 北京工业大学 面齿轮误差的单面啮合滚动点扫描测量装置
CN101923070A (zh) * 2010-06-23 2010-12-2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齿轮损伤检测方法与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9526B (zh) * 2015-12-22 2017-04-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齒輪嚙合區域辨識系統與方法
CN106910183A (zh) * 2015-12-22 2017-06-30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齿轮啮合区域辨识系统与方法
CN110140039A (zh) * 2016-12-09 2019-08-16 Zf 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齿部测试台
CN108956120A (zh) * 2018-08-01 2018-12-07 储晓慧 一种变压器检测机器人
US11601615B2 (en) 2019-04-26 2023-03-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83826B1 (ko) 2013-07-08
CN103323517B (zh) 201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3517A (zh) 差动齿轮组件的齿面检查方法
CN103323231A (zh) 差动齿轮组件检查装置
JP5434899B2 (ja) 車両用減速機の振動試験装置
CN108663147B (zh) 转矩赋予单元、驱动装置和轮胎测试装置
US8480525B2 (en) Hybrid vehicle transmission
CN101275624B (zh) 用于车辆的传动装置
CN103688148A (zh) 用于对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子变速器的、具体是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变速器进行测量和测试的变速器预载方法
CN103963766A (zh) 具有驻车制动器的驱动模块
CN104764600A (zh) 行星齿轮架组传动误差检查装置
WO2008040331A3 (de) Belas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prüfstand
EP1908993A1 (en) Planetary gear device and drive device with the same
KR100958280B1 (ko) 자동변속기 시험용 지그장치
CN202693300U (zh) 驻车机构耐久试验台
CN106838304B (zh) 带有双拨叉致动器的动力传输部件
JP2007057066A (ja) モータ動力伝達装置
CN106596101A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惯性式摩擦同步器试验台
CN103486216B (zh) 用于车辆的自动手动变速器
CN102392887A (zh) 电动设备的后桥
JP5732350B2 (ja) 工作機械
CN105984336A (zh) 用于车辆的混合变速器
CN104843056B (zh)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车辆以及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转向方法
CN103926074B (zh) 一种乘用车变速器同步器试验装置
CN106564360A (zh) 具有车轮轮毂脱开装置的辅助电动驱动装置
EP2874830B1 (en) Drive assembly for tire service machines
KR101395290B1 (ko) 기어박스 검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