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5958B - 苯烯莫德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苯烯莫德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5958B
CN103315958B CN201310304896.8A CN201310304896A CN103315958B CN 103315958 B CN103315958 B CN 103315958B CN 201310304896 A CN201310304896 A CN 201310304896A CN 103315958 B CN103315958 B CN 103315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tant
tween
emulsion
nano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048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5958A (zh
Inventor
张越
徐世霞
于奕峰
宋海文
刘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3048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15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15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5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5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59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烯莫德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复配型表面活性剂调节HLB值至13~14间,并可以规定至具体的HLB点值,所制得的纳米乳粒径范围为10~50nm,颗粒均匀,并且具有载药量增加和稳定性更强的特点,0.5~4h的透过率为单一表面活性剂的9倍、原药的45倍。本发明适用于苯烯莫德纳米乳的制备,进一步地可以治疗顽固性牛皮癣等病症。

Description

苯烯莫德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苯烯莫德的新剂型,具体地说是一种苯烯莫德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烯莫德,化学名为3,5-二羟基-4-异丙基二苯乙烯,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性,可用于治疗顽固性牛皮癣等病症,现有剂型主要为乳膏剂;苯烯莫德分子本身含有酚羟基,使得其分子稳定性差,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导致产品的颜色和性能发生改变,此外,该化合物水溶解度低,溶出速率低,且药物具有刺激性,生物利用度低。 
纳米乳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是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在适当比例下自发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低黏度和各向同性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对易氧化、易水解等不稳定的药物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纳米乳本身具有毒性低、不溶血等特点,有利于药物发挥疗效。 
申请号为200910227905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3,5-二羟基-4-异丙基二苯乙烯或3,5-二甲氧基-4′-羟基二苯乙烯的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乳由油相、乳化剂、助乳化剂与药物制成,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能,同时可以达到对药物缓控释的目的,进而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纳米乳本身具有毒性低、不溶血等特点,有利于药物发挥疗效;其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安全无毒,含药量高,药物无损失。所制得的纳米乳的乳滴粒径为10~100nm,大小均匀。 
申请号为200710306513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白藜芦醇纳米乳抗癌药物”,纳米乳抗癌药物的粒径在1~100nm之间,其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白藜芦醇0.1%~2.0%,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33.3%~42.9%,油3.3%~10.0%,余量为蒸馏水。该纳米乳颗粒小、分布均匀、粘度小、流动性好。白藜芦醇制备成纳米乳剂型后,可明显增强其抗肿瘤效果,延长半衰期,减少给药次数;该纳米乳能防止白藜芦醇被氧化,增加白藜芦醇的稳定性且其制备方法简单、耗能低。但是,该专利申请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为单一的一种,并且使用量较大,纳米乳的粒径范围为1~100nm。 
申请号为200610104608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 “一种克霉唑纳米乳液药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表面活性剂、油、克霉唑和蒸馏水制成。制备方法:称取一定质量的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或与助表面活性按一定比例复配,计算该体系的HLB值,根据其HLB值,选择一种或几种油,调其比例,使其乳化所需的HLB值与表面活性剂相的HLB相近;将克霉唑溶于助表面活性剂中再加入表面活性剂,按规律改变表面活性剂相和油相的比例,在20℃~25℃充分搅拌,再缓慢加入蒸馏水搅拌,直至形成澄清透明、粘度小且具有流动性的无色或淡黄色O/W型纳米乳状液。该克霉唑纳米乳液药物有更好的皮肤渗透性且不污染衣物,能增强克霉唑的溶解度,延缓其代谢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在医药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专利申请采用的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达到所需的HLB值,但是助表面活性剂在复配的过程中仅仅起到微调HLB值的作用,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表面活性剂,这对于表面活性剂的选择起到了限制性的作用。 
PIT(相变温度)法是利用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将水相和油相一次性混和在一起,当温度升高时,表面活性剂分子上的氢键脱落,聚氧乙烯链脱水,分子疏水性增强,自发曲率变成负值,形成W/O型纳米乳;当温度降低到相变温度时,表面活性剂自发地使曲率接近于零,并且形成层状结构;温度进一步降低时,表面活性剂的单分子层产生很大的正向曲率,形成细微的油性胶束(O/W型纳米乳)。PIC(相变组分)法是连续地把水相加到油相中,开始时由于油相过剩,形成W/O型纳米乳,随着水相比例的增大,改变了其中表面活性剂曲率,水滴逐渐聚结在一起;在乳剂相转化点,表面活性剂形成层状结构,此时表面张力最小,有助于形成非常小的分散乳滴;在乳剂相转化点过后,随着水相的进一步增加,O/W型纳米乳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苯烯莫德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复配型表面活性剂调节HLB值至13~14间,并可以规定至具体的HLB点值,所制得的纳米乳粒径范围为10~50nm,颗粒均匀,并且具有载药量增加和稳定性更强的特点,0.5~4h的透过率为单一表面活性剂的9倍、原药的45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苯烯莫德纳米乳,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及重量配比如下:
 油相          20~112.5份,        苯烯莫德         3~10份,
表面活性剂     135~750份,         助表面活性剂     45~150份,
去离子水       1200~3000份;
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复配型表面活性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限定,所述的复配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13~14。 
作为上述限定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为吐温类和司盘类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为以下两种类型之一: 
A、由一种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一种司盘类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
B、由一种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两种司盘类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或由两种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一种司盘类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
作为上述限定的再次限定,①当所述的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为A类型时,复配用表面活性剂为以下I-IV情形中的一种: 
I、由吐温-80和司盘-60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8.1~9.0:1.0~1.9;
II、由吐温-80和司盘-65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8.5~9.0:1.0~1.5;
III、由吐温-60和司盘-60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8.2~9.0:1.0~1.8;
IV、由吐温-20和司盘-60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7.0~7.7:2.3~3.0;
②当所述的复配型表面活性剂型为B类型时,复配用表面活性剂为以下V-X情形中的一种:
V、由吐温-80、司盘-65和吐温-60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2~7:1.5:1.5~6.5;
VI、由吐温-80、司盘-60和吐温-60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4~5:1:4~5;
VII、由吐温-80、吐温-20和司盘-60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3.8~4:4~4.2:2;
VIII、由吐温-60、吐温-20和司盘-60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4~7:1~4:2;
IX、由吐温-80、吐温-20和司盘-65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2~4:4~6:2;
X、由吐温-60、吐温-20和司盘-65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2~4:4~6:2。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限定,所述的油相为肉豆蔻酸异丙酯、油酸乙酯、橄榄油、大豆油、花生油中的一种; 
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为乙醇、丙二醇、异丙醇或正丁醇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限定,所述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3~5:1; 
所述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总用量,与油相的重量比为8~9:1。
本发明还提供了苯烯莫德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它采用PIT和PIC法结合制备。 
作为限定,上述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1)在60~80℃下,将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均匀进行复配,得复配型表面活性剂,然后加入油相,并搅拌5min得到均一溶液;
(2)将苯烯莫德原料药和助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慢慢滴加入上步所得溶液中,持续搅拌10min,然后在500~750r/min的搅拌速度下滴加1/4总量的去离子水、出现液晶态,继续搅拌5min,搅拌下迅速降温至20~30℃,继续滴加剩余量的去离子水,体系变稀时,即得到澄清透明的O/W苯烯莫德纳米乳。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中,选择复配混合温度为60~80℃。若温度低于60℃则会出现固体表面活性剂溶解不好,难以乳化的现象;若温度高于80℃将超过表面活性剂的HLB温度,导致难以形成纳米乳体系。
搅拌速度确定为500~750r/min。若搅拌速度低于500r/min则会出现乳滴分散不均,聚集的现象;若搅拌速度高于750r/min则能量消耗较大,粒径较大的现象。 
降至的温度确定为20~30℃,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将难以形成稳定的O/W型纳米乳,且在此温度范围内易于保存。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①采用复配型表面活性剂调节HLB值至13~14间,所制得的纳米乳粒径范围为10~50nm,粒径范围更窄、更均匀,分散性良好,无粘连;复配型表面活性剂采用吐温类和司盘类进行复配,由于采用的表面活性剂中部分为固体的物质,在制备纳米乳的过程中,要将表面活性剂起到相应的作用,必须要使所有的药物与试剂在均相中进行操作,所制得的纳米乳才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
②复配型的表面活性剂,就是将两种或三种的表面活性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选取的表面活性剂均具有协同作用,并且使用的总量有所减少。 
③本发明所制得的苯烯莫德纳米乳,较现有技术中使用一种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具有载药量增加的特点,使用一种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载药量通常为0.02g/10mL纳米乳,而采用本发明的复配型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的载药量为现有技术的两倍,约为0.04g/10mL纳米乳。 
④对于湿度稳定性试验,复配型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采用单一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和原料药按照2010年中国药典的稳定性试验的高湿规定,模拟92.5%的湿度,分别于0天、5天、10天进行称重,结果显示复配型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无明显质量变化,单一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与原料药的质量变化较大。 
⑤本发明采用复配型表面活性剂制得的纳米乳在0.5-4h的透过率为单一表面活性剂的9倍,为原药的45倍。 
本发明适用于苯烯莫德纳米乳的制备,进一步的可以治疗顽固性牛皮癣等病症。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的纳米乳透射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的纳米乳粒径分布图;
图4-5为本发明实施例33使用单一表面活性剂EL-60所制得的纳米乳的透射电镜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3使用单一表面活性剂EL-60所制得的纳米乳的粒径分布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8透过率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苯烯莫德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一、配料
一种苯烯莫德纳米乳,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及重量配比如下:
肉豆蔻酸异丙酯    25份,             苯烯莫德              3份,
乙醇                   50份,             去离子水             1000份,
复配型表面活性剂   150份(由吐温-80和司盘-60按照9:1的重量比复配而成,其HLB值为13.97;其中,吐温-80用量为135份,司盘-60用量为15份);
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与乙醇的重量配比为3:1;
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与乙醇的总重量,是油相重量的8倍。
二、苯烯莫德纳米乳的制备方法 
采用PIT和PIC法结合制备,具体地,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在60℃下,将表面活性剂吐温-80和司盘-60搅拌混合均匀进行复配,得复配型表面活性剂;
然后加入油相并搅拌5min,得到均一溶液,将苯烯莫德原料药和助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慢慢滴加入上述溶液中,持续搅拌10min,然后在750r/min的搅拌速度下滴加1/4总量的去离子水、出现液晶态,继续搅拌5min,搅拌下迅速降温至20℃,继续滴加剩余量的去离子水,体系变稀时,即得到澄清透明的O/W苯烯莫德纳米乳。透射电镜图如图1-2所示,粒径分布图如图3所示。
实施例2-31    苯烯莫德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实施例2-25分别为一种苯烯莫德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所使用原料种类、用量与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参数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32     复配型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对于复配型表面活性剂的选择,进行了系统性的试验,HLB值在10~15范围内能够形成纳米乳,但是其结果只是能够形成的阶段,而要想制得颗粒大小均匀,载药量较多,分散性良好的纳米乳就要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优化,而优化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是仅仅通过现有技术的结合和相同领域的常识就能够实现的。
①复配型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复配型表面活性剂HLB值的计算如下所示:
HLB=HLB1×质量分数1%+HLB2×质量分数2%;
其中,HLB1和质量分数1分别为表面活性剂1的HLB值和质量分数;HLB2和质量分数2分别为表面活性剂2的HLB值和质量分数。
选择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在HLB值范围在10-15之间进行选择,如下列表格所示: 
(1)吐温-80和司盘-60进行复配
(2)吐温-80和司盘-65进行复配
(3)吐温-20和司盘-60进行复配
(4)吐温-60和司盘-60进行复配
上述表格所列举的HLB均在10-15范围内,但是可以明显看出所制纳米乳的结果不同;HLB在13-14之间时,不仅能够形成澄清透明的纳米乳,而且所制的纳米乳的粒径均匀,较小,约为10-50nm;而HLB在10-12之间时,对于苯烯莫德而言不能够形成纳米乳,不产生液晶态;HLB大于14时,对于苯烯莫德而言虽然能够形成纳米乳,但是不能够形成符合要求的澄清透明的纳米乳。
对于其它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同样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结果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均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以上的列举均为较理想的试验结果。 
对于复配型表面活性剂,所选择的HLB,不仅增加了可选择的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更能够使得复配的表面活性剂能够达到一个固定的HLB值,当在纳米乳制备过程中要求严格时,规定特定的HLB值和粒径范围较小的纳米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③复配型表面活性剂用量的选择 
本实施例所选取的用于复配的表面活性剂均具有协同的作用,制备纳米乳时使用较少的复配型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就可以制备而成;其中,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重量配比为3~5:1;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总用量、油相的重量配比为8~9:1。
具体如下: 
选择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重量配比为3~5:1。当这个比值小于3:1时,会产生乳化面积小、粒径范围大的现象;当这个比值大于5:1时,会产生乳化面积小、粒径不均匀的现象。
选择的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总用量、油相的重量配比为8~9:1;当该比值小于8:1时,会产生纳米乳粒径大的现象;当该比值大于9:1时,会产生分层、粒径大的现象。 
实施例33     采用单一表面活性剂制备苯烯莫德纳米乳
本实施例采用单一表面活性剂EL-40、EL-60、Labrasol和EL-35分别进行苯烯莫德纳米乳的制备,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不同,具体如下:
室温下,将苯烯莫德溶于助表面活性剂中,再加入单一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加入油相,500~750r/min搅拌均匀后,滴加去离子水,边滴加边搅拌;随着去离子水量的增加,体系突然变黏稠,此时体系出现液晶态;继续滴加去离子水,当体系变稀时,此时产生O/W型稳定的纳米乳,所形成的纳米乳可用蒸馏水无限稀释。由EL-60所制得的纳米乳的透射电镜图,如图4-5所示,粒径分布图如图6所示。结果显示,形成的纳米乳的粒径范围在1~100nm之间,粒径分散不均、有粘连且粒径较大。
对于使用单一的表面活性剂的制备相关试验数据如下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使用单一表面活性剂制备的苯烯莫德纳米乳虽然均能够符合纳米乳的制备要求,但是其粒径范围均为1~100nm,且分散不均匀。
实施例34     复配型表面活性剂载药量的考察
对单一表面活性剂与复配型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进行载药量的考察,采用的方法为:将所制得的纳米乳中添加苯烯莫德,进行10000 r/min的离心操作,20min后观察乳液是否出现分层的现象,如果出现分层的现象就说明乳液为饱和状态。
考察结果显示:单一表面活性剂纳米乳体系加入0.02g苯烯莫德原料药,10000 r/min的转速下离心20 min体系不分层,若加入0.025g苯烯莫德原料药,10000 r/min的转速下离心,体系出现分层现象。复配表面活性剂纳米乳体系加入0.04g苯烯莫德原料药,10000 r/min的转速下离心20 min体系不分层,若加入0.045g离心则出现分层现象。 
实施例35    复配型表面活性剂粒径的考察
通过对复配型表面活性剂HLB的筛选,最终确定HLB在13~14之间所制得的纳米乳,实施例1所制得的苯烯莫德纳米乳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乳滴成球形,分散性良好,无粘连,粒径小,如图1-2所示,粒径分布图如图3所示。
对于实施例33采用单一表面活性剂EL-60所制得的纳米乳,乳滴分散不均,有粘连,粒径较大,如图4-5所示,粒径分布图如图6所示。 
实施例36    复配型表面活性剂稳定性试验的考察
   按2010年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对复配型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进行稳定性的考察,具体实验如下:
    1)高速离心实验
按2010年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取适量的制备好的复配和单一表面活性剂的纳米乳于离心管中,封口,10000 r/min的转速进行离心20 min,纳米乳仍保持澄清透明,没有晶体析出和分层现象。
    2)光稳定性实验 
按2010年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取适量制备好的复配和单一表面活性剂的纳米乳和苯烯莫德原料药装于玻璃瓶中,密封,在强光4500±500 lx条件下放置,于0、5、10天分别取样观察,复配表面活性剂的纳米乳仍保持澄清透明,且无浑浊和分层现象,单一表面活性剂吐温-80和吐温-60的纳米乳有浑浊现象发生,原料药颜色变黄,含量发生变化。
    3)温度稳定性实验 
按2010年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分别称装纳米乳和苯烯莫德原料药,密封,置于电热恒温培养箱中于60℃下进行高温试验,于0、5、10天取样,复配表面活性剂的纳米乳仍保持澄清透明,且无浑浊和分层现象,单一表面活性剂的吐温-80和吐温-60纳米乳分层,原料药颜色变黄,含量减少。
    4)湿度稳定性实验 
按照2010年中国药典的稳定性试验的高湿等规定,配制饱和度硝酸钾溶液,模拟92.5%的湿度。用玻璃瓶分别称装纳米乳和苯烯莫德原料药,用电子天平称重并记录起始重量,将其放入干燥器中。分别于0天、5天、10天称重,复配表面活性剂的纳米乳无明显质量变化,单一表面活性剂的纳米乳和原料药质量较大。
综上可见,复配型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苯烯莫德纳米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在湿度稳定性试验,复配型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采用单一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和原料药按照2010年中国药典的稳定性试验的高湿规定,模拟92.5%的湿度,分别于0天、5天、10天进行称重,结果显示复配型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无明显质量变化,单一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与原料药的质量变化较大。 
实施例37    复配型表面活性剂透皮性的考察
透皮试验操作如下:
取25±2 g,♂,昆明种小鼠,将其脱颈处死后用8%的硫化钠溶液脱去小白鼠腹部的毛,剥离鼠皮,将鼠皮的脂肪层除净,用蒸馏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无浑浊为止,最后用生理盐水浸泡放入4 ℃冰箱中冷藏备用。
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将鼠皮固定在供给池和接收池之间,使角质层面向供给室,真皮层面向扩散池。生理盐水作为接受液,分别加入复配表面活性剂苯烯莫德纳米乳、单一表面活性剂苯烯莫德纳米乳、原料药各2.0 g,水浴温度37±0.5℃,转速250 r/min,使药物自然释放。分别于0.5、1、2、4、6、8、10、12、24h取接收液5 mL,同时每次取样后补充等体积的新鲜接受液并排除所有气泡。样液过0.45 μm微孔滤膜,取滤液用HPLC色谱仪测定苯烯莫德含量。按下述公式计算: 
Q——各时间点的单位面积累计透过量(μg/cm2);
Cn——第n次取样浓度(μg/mL);
Ci——第i次取样浓度(μg/mL);
Vn——接收池的体积(mL);
Vi——每次取样体积(mL);
A——有效透过面积(cm2)。
分别将原料药、单一表面活性剂EL-60所制得的纳米乳(实施例33)和复配型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实施例1)进行透过率的对比,如图7所示。图中,曲线1表示复配表面活性剂苯烯莫德纳米乳,曲线2表示单一表面活性剂苯烯莫德纳米乳,曲线3表示原料药。 
复配表面活性剂单位面积的累计透过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单一表面活性剂单位面积的累计透过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图7和表中结果显示,复配表面活性剂苯烯莫德纳米乳在0.5h~4h的透过率比单一表面活性剂的透过率高,药效快,复配型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0.5~4h的透过率为单一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纳米乳的9倍,为原料药的45倍。
实施例38    单独采用PIT法和单独使用PIC法制备苯烯莫德纳米乳
对于单独使用PIT法和PIC法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具体如下所示:
(1)单独采用PIC法
由于司盘类固体表面活性剂溶解性不好,将温度固定在60~80℃时,固体表面活性剂才能溶解,再滴加去离子水,虽然乳化良好但无论怎样增加去离子水都不能使之澄清,后进行粒径的检测,其粒径范围为1~200nm;如果将其添加去离子水后,温度降低到20~30℃时,乳液才能澄清(此法为PIC和PIT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粒径的检测,其粒径范围为10~50nm;。
(2)单独采用PIT法 
要先确定油相和水相的比例,若固定乳化剂的浓度,增加乳液中油水相的比例时,相转变温度也随之增加;当固定乳化剂与油相的比例时,即使改变油水的比例PIT亦不再改变,乳化剂与油相比例越大,相转变温度越低。所以单独采用PIT法要考虑各组分的比例,较难控制。即使将比例最佳比例给出,相比较PIC和PIT相结合的方式,所用的表面活性剂和油相的量有所增加,增加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所作的限定,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技术内容作为启示加以变更或改型作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苯烯莫德纳米乳,其特征在于制成其有效成分的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如下:
油相20~112.5份,苯烯莫德3~10份,表面活性剂135~750份,助表面活性剂45~150份,去离子水1200~3000份;
其中,所述的油相为肉豆蔻酸异丙酯、油酸乙酯、橄榄油、大豆油、花生油中的一种;
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为乙醇、丙二醇、异丙醇或正丁醇中的一种;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复配型表面活性剂;
所述的复配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13~14;
所述的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为吐温类和司盘类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为以下两种类型之一:
A、由一种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一种司盘类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
复配用表面活性剂为以下I-IV情形中的一种:
I、由吐温-80和司盘-60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8.1~9.0:1.0~1.9;
II、由吐温-80和司盘-65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8.5~9.0:1.0~1.5;
III、由吐温-60和司盘-60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8.2~9.0:1.0~1.8;
IV、由吐温-20和司盘-60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7.0~7.7:2.3~3.0;
B、由一种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两种司盘类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或由两种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一种司盘类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
复配用表面活性剂为以下V-X情形中的一种:
V、由吐温-80、司盘-65和吐温-60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2~7:1.5:1.5~6.5;
VI、由吐温-80、司盘-60和吐温-60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4~5:1:4~5;
VII、由吐温-80、吐温-20和司盘-60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3.8~4:4~4.2:2;
VIII、由吐温-60、吐温-20和司盘-60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4~7:1~4:2;
IX、由吐温-80、吐温-20和司盘-65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2~4:4~6:2;
X、由吐温-60、吐温-20和司盘-65复配而成,它们的重量份数比为2~4:4~6:2;所述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3~5:1;
所述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总用量,与油相的重量比为8~9:1;
上述苯烯莫德纳米乳的制备方法采用PIT和PIC法结合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烯莫德纳米乳,其特征在于采用PIT和PIC法结合制备,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1)在60~80℃下,将相应的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均匀进行复配,然后加入油相并搅拌5min,得到均一溶液;
(2)将苯烯莫德原料药和助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慢慢滴加入上步所得溶液中,持续搅拌10min,然后在500~750r/min的搅拌速度下滴加1/4总量的去离子水、出现液晶态,继续搅拌5min,搅拌下迅速降温至20~30℃,继续滴加剩余量的去离子水,体系变稀时,即得到澄清透明的O/W苯烯莫德纳米乳。
CN201310304896.8A 2013-07-19 2013-07-19 苯烯莫德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15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04896.8A CN103315958B (zh) 2013-07-19 2013-07-19 苯烯莫德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04896.8A CN103315958B (zh) 2013-07-19 2013-07-19 苯烯莫德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5958A CN103315958A (zh) 2013-09-25
CN103315958B true CN103315958B (zh) 2014-10-29

Family

ID=49185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0489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15958B (zh) 2013-07-19 2013-07-19 苯烯莫德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159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17724B2 (en) 2015-05-21 2023-04-04 Dermavant Sciences GmbH Topical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R20170528A (es) * 2015-05-21 2018-01-22 Glaxosmithkline Ip Dev Ltd Composiciones farmacéuticas tópicas.
CN107519815B (zh) * 2017-07-21 2019-11-29 山东大学 一种高效复合乳化剂及其制备o/w纳米乳液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2638A (zh) * 2009-12-01 2010-09-08 河北科技大学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2638A (zh) * 2009-12-01 2010-09-08 河北科技大学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平等.纳米乳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概况.《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书研讨会论文汇编》.2008,
纳米乳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概况;杨平等;《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书研讨会论文汇编》;20081231;第384页第4段和第385页第2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5958A (zh) 2013-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4127B (zh) 一种白藜芦醇纳米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74156B (zh) 一种维生素c前体脂质体及其应用
CN103315958B (zh) 苯烯莫德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Y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sulconazole-loaded nanoemulsions for enhancement of transdermal permeation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CN102362858A (zh) 一种搭载药物的微小粒径的w/o/w型多重乳状液的制备方法
CN101822638A (zh)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69752B (zh) 制备他克莫司软膏的方法及他克莫司软膏
CN103533936A (zh) 含有吡咯并喹啉醌和糖的脂质体
CN102100304A (zh) 脂溶性维生素纳米级微乳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5460B (zh) 乳化组合物
CN101919808B (zh) 局部用氟尿嘧啶泡囊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7602A (zh) 3,5-二羟基-4-异丙基二苯乙烯壳聚糖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58382B (zh) 莫米松和丙二醇的水包油乳状液
CN102166270A (zh) 一种水包油型陈皮油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83481A (zh) 阿维菌素水乳剂的制备方法
CN103405780B (zh) 一种含维a酸包合物及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Fan et al.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henylethyl resorcinol liposome
CN104666245B (zh) 一种缓释性松油烯‑4‑醇微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91537B (zh) 一种复方氟尿嘧啶脂质体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EP3544587A1 (e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vermectin compounds without solid fatty substances
CN101658493B (zh) 阿奇霉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5510A (zh) 控制纳米药物载体粒径的方法
CN103520101A (zh) 一种维生素a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023B (zh) 一种伊维菌素纳米乳抗寄生虫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3731B (zh) 一种防治抗药性叶螨的农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