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3805A - 板材的折弯加工方法以及调整残留应力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板材的折弯加工方法以及调整残留应力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3805A
CN103313805A CN2012800058001A CN201280005800A CN103313805A CN 103313805 A CN103313805 A CN 103313805A CN 2012800058001 A CN2012800058001 A CN 2012800058001A CN 201280005800 A CN201280005800 A CN 201280005800A CN 103313805 A CN103313805 A CN 103313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dual stress
workpiece
cutting
bending
mo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58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3805B (zh
Inventor
金英俊
柴田隆浩
小山纯一
小俣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ad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ad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ad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ad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13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3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3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38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04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with program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08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combined with 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2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on press brakes without making use of clamp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整残留应力的装置,其具备:输入机构,其输入与切割相关的信息;残留应力数据库,其将多个切割条件与其结果的残留应力相关联;处理条件数据库,其将多个残调整留应力的处理条件与其结果的残留应力相关联;第一检索机构,其根据上述信息从上述残留应力数据库检索出一个残留应力(σ0);运算机构,其计算在棱线产生上述残留应力(σ0)的第一弯矩(Mrs)并根据上述信息来计算在棱线产生折弯的第二弯矩(Mz)从而计算总弯矩(Mrs-Mz),并计算在工件产生上述总弯矩(Mrs-Mz)的翘曲曲率(ρz);比较机构,其对上述翘曲曲率(ρz)与目标值(ρz0)之差(|ρz-ρz0|)和允许值(ρ)进行比较;第二检索机构,其在上述差(|ρz-ρz0|)超过上述允许值(ρ)的情况下,从上述处理条件数据库检索出一个满足允许条件(|ρz-ρz0|≤ρ)的处理条件;以及调整机构,其基于检索出的上述处理条件在从上述切割端缘具有第一宽度且不包含弯曲线的范围内调整上述工件的残留应力。

Description

板材的折弯加工方法以及调整残留应力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主要由金属构成的工件折弯而不产生翘曲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若将作为主要由金属构成的薄板的工件折弯,则常常在弯曲的棱线产生翘曲。在翘曲超过允许范围的情况下,利用被称作矫平机的装置进行矫正,但是由于弯曲加工后的形状而使工件无法通过矫平机,或者即便通过了矫平机也需要组装特殊的金属模具。上述情况是严重损害制品的精度或者其生产性的主要原因。
专利文献1~3公开了相关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471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1281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777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者深入研究加大翘曲的主要原因,发现在弯曲加工前的切割中有时在切割端缘附近产生较大的残留应力,这严重影响对弯曲加工后的形状。本发明是基于上述问题的发现而想到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折弯具有平坦的面和切割端缘的工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从上述切割端缘具有第一宽度且不包含弯曲线的范围内调整上述工件的残留应力;以及沿着所述弯曲线折弯已调整上述残留应力的上述工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对具有平坦的面和通过切割而产生的切割端缘的工件的残留应力进行调整的装置具备:输入机构,其输入与上述切割相关的信息;残留应力数据库,其将多个切割条件与其结果的残留应力相关联;处理条件数据库,其将多个调整残留应力的处理条件与其结果的残留应力相关联;第一检索机构,其根据上述信息从上述残留应力数据库检索出一个残留应力(σ0);运算机构,其计算在棱线产生上述残留应力(σ0)的第一弯矩(Mrs)并根据上述信息来计算在上述棱线产生折弯的第二弯矩(Mz),从而计算总弯矩(Mrs-Mz),并计算在上述工件产生上述总弯矩(Mrs-Mz)的翘曲曲率(ρz);比较机构,其对上述翘曲曲率(ρz)与目标值(ρz0)之差(|ρz-ρz0|)和允许值(ρ)进行比较;第二检索机构,其在上述差(|ρz-ρz0|)超过上述允许值(ρ)的情况下,从上述处理条件数据库检索出一个满足允许条件(|ρz-ρz0|≤ρ)的处理条件;以及调整机构,其基于检索出的上述处理条件在从上述切割端缘具有第一宽度且不包含弯曲线的范围内调整上述工件的残留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对实施折弯加工后的翘曲量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的例子的曲线图,示出了翘曲量因切割的方法而不同的情况。
图2是表示对实施折弯加工后的翘曲量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的例子的曲线图,示出了翘曲量因凸缘高度而不同的情况。
图3是对棱线附近的应力进行说明的、折弯的工件的简要立体图。
图4A是说明在为了折弯而对工件施加载荷时产生的弯矩的、工件的简要立体图。
图4B是说明在将工件折弯后对其解除载荷时产生的弯矩的、工件的简要立体图。
图4C是说明在施加载荷以及解除载荷后最终残留的弯矩的、工件的简要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各参数的、折弯后的工件的简要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切割端缘附近残留应力对翘曲产生的影响的、折弯后的工件的简要立体图。
图7是示出了距切割端缘的距离与残留应力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折弯前的工件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对实施折弯加工后的翘曲量进行测定的结果的例子的曲线图,示出了调整残留应力的宽度与翘曲量的关系。
图10A是表示利用激光的加热来调整残留应力的例子的简要立体图。
图10B是表示利用冲压机以及模具的加压来调整残留应力的例子的简要立体图。
图10C是表示利用滚子的加压来调整残留应力的例子的简要立体图。
图11是调整具有切割端缘的工件的残留应力的装置的框图。
图12是用于调整具有切割端缘的工件的残留应力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处理条件数据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例示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大概按照下述的步骤进行折弯加工。首先,使主要由金属构成的薄板被剪切机、激光切割机切割而成为例如图8所示的平板的工件W。例如使用与折弯后的棱线的形状吻合的形状的冲压机以及模具,将工件置于冲压机与模具之间并进行冲压,由此进行将上述工件折弯。在折弯后,棱线常常从笔直偏离而产生翘曲。翘曲能够有图3、图4C、图5、图6所示的鞍形翘曲和朝其相反方向翘曲的船形翘曲。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深入研究使弯曲增大的主要原因,并着眼于切割的方法所产生的影响。
分别利用激光切割机、剪切机、以及线切割机对符合JIS-G3141标准的SPCC等级(与ASTM-A1008标准的CS等级对应)的板厚t=1.2mm的冷轧钢板进行切割,分别实施90°U字形弯曲,并分别测定翘曲量δw(mm)。工件的长度为l=400mm,折弯后的底部凸缘的宽度为fb=50mm,在宽度方向的两侧立起的凸缘的高度为fs=7.5mm。翘曲量δw的定义如图3、图5、图6所例示,在工件的长度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地在多个位置测定翘曲量δw。结果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对于利用激光切割机切割的钢板和利用剪切机切割的钢板而言,在折弯后产生船形翘曲,在利用线切割机切割的钢板产生鞍形翘曲。在利用激光切割机切割的钢板产生远远大于其它方法的翘曲。
对利用激光切割切割后的工件分别实施V字形弯曲、U字形弯曲所得到的结果为图2。认为在实施V字形弯曲后得到更大的翘曲。另外,凸缘高度越高,则翘曲量越小。
能够将上述处理的结果解释为,切割后在切割端缘附近残留有应力,该残留应力作用于棱线,由此引起在折弯后翘曲。
参照图3,通常,在欲将工件W折弯时,其外表面必须比中立面更大程度地延展,据此,在外表面中的a-a方向产生拉伸应变。另一方面,关注的区域的体积不变,因此在与其正交的b-b方向产生压缩应变。相反地,在内表面,在d-d方向产生压缩应变,在c-c方向产生拉伸应变。
外表面中的b-b方向的压缩应变以及内表面中的d-d方向的压缩应变均为使工件W沿着棱线翘曲的方向的应变,最终在图3中产生翘曲δw。
在板状的工件W的棱线,限制材料在折弯时沿棱线方向移动,所以在与棱线正交的面中应变大致为平面应变。在棱线沿着工件W的长边方向的情况下,即在使翘曲为长边翘曲的情况下,截面二次轴矩非常小。因此,在工件W为长条且为长边翘曲的情况下,翘曲δw容易变大。
参照图4A,若假设应变为平面应变,则在通过弯矩Mb将工件W折弯时,对其棱线作用弯矩νpMb。此处,νp为塑性泊松比。参照图4B,若在折弯结束后解除载荷,则相当于施加与上述的弯矩Mb方向相反而大小相同的弯矩从而使弯矩为0,因此对其棱线作用弯矩νeMb。此处,νe为弹性泊松比。塑性泊松比与弹性泊松比通常不同,因此,综上所述,如图4C所示,在解除载荷后在棱线产生(νpe)Mb的弯矩。
参照图5,假设进行折弯的角度为2θ的V字形弯曲加工。假设在工件W的棱线在长边方向产生(νpe)Mb的弯矩,其垂直方向的分量亦即Mz作用于棱线而产生翘曲。若弯矩(νpe)Mb均匀地作用于解除载荷后的弯曲区域,则弯矩Mz等于将中立轴方向分量积分后得到的值,因此由下式给出。
[数学式1]
Mz = 2 ∫ 0 θ ( v p - v e ) Mρ cos φdφ - - - ( 1 )
= 2 ( v p - v e ) Mρ sin φ
弯矩Mz引起的曲率1/ρz由下式表示。
[数学式2]
1 ρ z = M z EI z - - - ( 2 )
此处,ρz为曲率半径,E为杨氏模量,Iz为截面二次轴矩。
在弯矩Mz作用于长度L的工件W时,工件W的棱线的中央的翘曲量δw与曲率半径ρz的关系由下式表示。但是,这是利用L/2ρz远远小于1的近似而得到的。
[数学式3]
δw=ρz(1-cos(l/2ρz))       (3)
在中立面中长度不变化,因此曲率的关系由下式给出。
[数学式4]
( 1 ρ ′ - 1 ρ 0 ) = Δθ ρθ - - - ( 4 )
根据上述(1)~(4)数学式,将翘曲量δw表示为下式。
[数学式5]
δ w = v p - v e 48 ( 1 - v e 2 ) · t 3 l 2 I z · sin θ θ Δθ - - - ( 5 )
此处,Δθ相当于解除载荷后产生的回弹。可以说,为了使翘曲量δw不为0、即产生翘曲,回弹Δθ必须不为0。另外,如果塑性泊松比νp与弹性泊松比νe相等,则翘曲量δw变成0而与回弹Δθ的值无关,不产生翘曲。
此外,根据体积恒定的条件并使用兰克福特值r将塑性泊松比νp表示为下式。
[数学式6]
v p = r 1 + r - - - ( 6 )
根据(6)可知,兰克福特值r较小的材料的泊松比νp也小,并且,参照(5)数学式可知,翘曲也变小。
然而,如上所述,弯曲加工后的形状精度的问题之一是切割端缘附近的残留应力。若在工件W的切割端缘产生残留应力,则如图6所示,残留应力引起的弯矩Mrs与弯矩Mz重叠,由此翘曲发生变化。
若将总的弯矩设为M,则
[数学式7]
M=Mrs-Mz      (7)
在M<0时产生鞍形翘曲,在M>0时产生船形翘曲。在M=0时不产生翘曲。另外,
[数学式8]
( 1 ρ ′ - 1 ρ 0 ) = 12 ( 1 - v 2 ) Et 3 M z - - - ( 8 )
根据数学式(1)、(4)、(11),
[数学式9]
M z = ( v p - v e ) 6 ( 1 - v e 2 ) Et 3 Δθ θ sin θ - - - ( 9 )
1 ρ z = M rs - M z EI z - - - ( 10 )
δ w = l 2 8 ρ z - - - ( 11 )
若将切割后产生的残留应力σ设为离开切割端缘的距离为l的函数σ(l),则残留应力引起的弯矩Mrs由下式表示。
[数学式10]
dMrs=σ(l)t[(fs-l)cosθ-e]dl.
M rs = 2 ∫ 0 f s σ ( l ) t [ ( f s - l ) cos θ - e ] dl - - - ( 12 )
此处,数学式(12)中的e为将工件W以Y轴为中心V字形弯曲时的重心与工件W的中立轴之间的Y轴向的距离。
调查在利用激光切割机切割的工件的切割端缘残留的残留应力分布。利用输出2.7kW的二氧化碳气体连续激光器以83mm/s的切割速度切割符合JIS-G3141标准的SPCC等级(与ASTM-A1008标准的CS等级对应)的板厚t=1.2mm的冷轧钢板。辅助气体为0.8MPa的氮气,将工件的表面设为激光的焦点位置。图7中示出测定出的残留应力的分布。
由于对工件进行线切割(放电加工)而释放残留应力,从而引起工件的应变,通过测定上述应变来进行切割后的残留应力的测定。从切割端缘以适当的间隔对工件进行线切割,并在每次切割测定残留应力。在图7中,横轴为距切割端缘的端部的距离,纵轴为残留应力且正值意味着拉伸应力。
由图7可知,在非常接近切割端缘的附近残留应力为正,认为是较大的拉伸应力。若从切割端缘离开一定的距离(该情况下为2mm以上),则残留应力变为负,即认为是压缩应力,若充分地离开切割端缘(该情况下为10mm以上),则残留应力逐渐接近零。
分别以与上述相同的条件对多张由与上述相同的冷轧钢板构成的试件进行激光切割。如图8所示,分别在距切割端缘的距离为lc(0mm、0.1mm、0.5mm、1.0mm、2.0mm、5.0mm、10.0mm)的位置利用线切割机切割这些试件,分别在点划线CL(宽度方向中央)折弯成90°,并在棱线(原来的点划线CL)测定翘曲量δw。结果如图9所示。
对于lc=0mm(即保持激光切割的状态不变)的试样而言,未完全除去激光切割产生的残留应力。该试样的翘曲量δw为正值(船形翘曲),在所有试样中为最大。由图7可知,对于lc=0.1mm的试样而言,稍稍除去了残留应力。该试样的翘曲量δw仅小于lc=0mm的情况,最大达到0.8mm。对于lc=0.5mm的试样而言,翘曲量δw显著减少,最大为0.15mm,认为除去残留应力的效果显著。对于lc=1mm以上的试样,翘曲量δw均为负值(鞍形翘曲)。
即,明确了工件的切割端缘附近的残留应力对折弯加工后的弯曲产生影响。另外,能够理解为了抑制工件的船形翘曲而优选调整(通常是减少)切割端缘附近的残留应力。即,弯曲加工后的形状的精度问题之一是切割端缘附近的残留应力,基于上述问题的发现而想到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
根据上述说明可知,在切割端缘附近残留有拉伸应力时,能够通过施加压缩应力使折弯加工后的欲形成鞍形翘曲的形状转换为船形翘曲。
如已参照图6进行说明那样,由于折弯而产生的弯矩Mz与残留应力所引起弯矩Mrs的合计的力矩M=Mrs-Mz作用于棱线而引起翘曲。当力矩M为正值(即Mrs大于Mz)时,产生船形翘曲,当力矩M为负值(即Mrs小于Mz)时,产生鞍形翘曲。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产生所希望的翘曲或者使翘曲处于允许范围而调整残留应力。
调整工件的残留应力的装置具备调整残留应力的机构。例如参照图10A,一个这样的机构是对工件W的切割端缘WF的附近照射激光束LB而将其加热的装置。通过加热来消除或者减少残留应力。从方便进行局部的加热这一点出发优选激光束,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使用碳纤维加热器、感应加热装置之类的其它局部加热机构。或者如果可能,也能够利用气体燃烧器、加热炉之类的整体加热机构。
调整残留应力的机构的其它例是图10B所示的能够加压的冲压机P和模具D。将工件W放置在模具D上,利用冲压机P使工件W接受加压。冲压机P例如由油压装置驱动。残留应力通常为拉伸应力,因此为了消除该拉伸应力而施加压缩应力,由此消除或者减少残留应力。
另外,调整残留应力的机构的其它例是图10C所示的能够加压的滚子R1、R2。使工件W通过由液压装置或者同等加压机构驱动的辊子R1、R2之间,由此受到加压。如上所述,通过加压来消除或者减少残留应力。
或者,如果可能,也能够应用其它适当的机构。
在相对于切割端缘WF具有一定的宽度的范围内接受残留应力的调整,上述范围不包含弯曲线CF。优选使该一定的宽度与残留应力在拉伸方向的残留范围一致,例如参照图7,能够设为超过0.1mm并在10mm以下。另外,为了限制这样的宽度,调整机构可以具备例如图10B的右方所示的量尺。工件W可以仅在一侧的端缘接受残留应力的调整,也可以在对置的两侧的端缘接受残留应力的调整。
在对置的两侧的端缘调整残留应力的情况下,一侧与另一侧的残留应力的调整所涉及条件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例如在图10C的例子中,右侧的端缘的辊子R1、R2的加压力也可以与左侧的端缘的加压力不同。另外,右侧的端缘与左侧的端缘的宽度lc也可以不同。另外,也可以使加压力在长边方向变化。
在通过加压来调整残留应力的情况下,能够如以下那样决定加压力。
对于工件W的材料,通常能够预先知道其屈服点。也可以为了施加略大于屈服点的应力而决定加压力。通过塑性应变而在切割端缘附近施加压缩应力,因此对于调整残留应力特别有效。
或者,也可以施加略小于屈服点的应力。另外,也可以通过长时间地施加应力来在工件W引起蠕变变形。上述方法均能有效地调整残留应力。
参照图11,调整工件的残留应力的装置1除了具备上述的调整机构以外,还具备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3、输入机构5、显示机构7、读取专用存储器(ROM)9、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1、残留应力数据库13、数据库检索机构15、运算机构17、19、21、23、27、34、处理条件数据库29、控制机构31、以及调整残留应力的调整机构33。数据库检索机构15、运算机构17、19、21、23、27、34可以是CPU3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的硬件。
残留应力数据库13包含将多个切割条件与其结果的残留应力分别关联后得到的数据。
作为切割条件,包括材质、板厚、以及任意切割方法。另外,例如在利用激光进行切割的情况下,数据中包含激光的输出、切割速度等诸条件。在利用剪切机进行切割的情况下,数据中包含剪切角、间隙。
残留应力的数据包含使残留应力的值与离开切割端缘的距离相关的函数σ=σ(l)。
预先以多个切割条件实施切割并测定残留应力,由此构建残留应力数据库13,并将该数据库预先存储在适当的存储装置内。
数据库检索机构15具有根据通过输入机构5输入的切割条件从残留应力数据库中检索并读出最合适的数据的功能。
运算机构17根据读出的残留应力分布σ=σ(l)并利用数学式(13)计算力矩Mrs。
[数学式11]
Mrs=2∫σ(y)f(y)tdy       (13)
但是,上述情况为V字形弯曲的情况。另外,运算机构17也可以具有根据所施加的Mrs计算残留应力分布σ的功能。
运算机构19根据通过输入机构5输入的与折弯相关的信息(例如弯曲角度、弯曲半径等)并利用数学式(1)计算弯矩Mz。运算机构21根据Mrs以及Mz并利用数学式(7)计算力矩M。运算机构23利用数学式(10)计算翘曲曲率ρz。
另外,存储器25预先存储目标值ρz0,运算机构27计算所计算出的翘曲曲率ρz与目标值ρz0之差|ρz-ρz0|。或者也可以是其它机构计算|ρz-ρz0|。
在存储器25中还存储有允许值ρ。运算机构27对ρ与|ρz-ρz0|进行比较。由于预料到在Ρ≥|ρz-ρz0|时翘曲量在允许值内,所以判断为不存在问题。由于预料到在ρ<|ρz-ρz0|时翘曲量超过允许值,所以判断为需要调整残留应力。
为了计算用于调整残留应力的条件而利用处理条件数据库29。处理条件数据库29中包含将多个调整残留应力的处理条件与其结果的残留应力相关联后得到的数据。
作为处理条件,包括材质、板厚、以及利用哪个调整机构。另外,例如在利用激光束调整残留应力的情况下,处理条件数据库29中包含将激光输出、激光束的移动速度以及从激光振荡器到工件的距离与激光照射后残留的残留应力相关联后得到的数据。
另外,例如在利用冲压机和模具调整残留应力的情况下,数据中包含冲压机的加压力、加压周期、工件的输送速度等。在利用滚子调整残留应力的情况下,数据中包含滚子的加压力和工件的输送速度等。
预先进行实验来收集数据,由此构建处理条件数据库29。
在运算机构27判断为ρ<|ρz-ρz0|的情况下,数据库检索机构15从处理条件数据库29检索并读出可使ρ≥|ρz-ρz0|的条件。
控制机构31根据读出的处理条件对调整机构33进行控制,从而调整工件的切割端缘附近的残留应力。
参照图12,如以下那样利用调整工件的残留应力的装置1调整残留应力。
通过输入机构5将工件W的材质、板厚等信息输入装置1(步骤S1),通过输入机构5将与制品的形状相关的信息输入装置1(步骤S2)。制品的形状包含折弯角度、凸缘的尺寸等。
接下来,输入切割条件(步骤S3),利用数据库检索机构15并根据切割条件读出残留应力数据(步骤S4、S5)。根据读出的切割端缘的残留应力σ并利用运算机构17计算力矩Mrs(步骤S6)。
并且,通过输入机构5输入与折弯有关的信息(步骤S7)。该信息包含冲压机的前端的半径以及角度、模具的直径以及角度、模具的凸缘的半径,还包含冲压机以及模具的几何学信息。运算机构19根据输入的信息计算在棱线产生的弯矩Mz(步骤S8)。运算机构23根据计算出的Mrs以及Mz计算翘曲曲率ρz(步骤S10)。能够使用翘曲曲率ρz并利用数学式(11)计算翘曲量σw。
接下来,运算机构27利用预先存储于存储器25的ρz0计算|ρz-ρz0|,并对ρ与|ρz-ρz0|进行比较(步骤S11)。在Ρ≥|ρz-ρz0|时(步骤S11中为“是”),结束处理并移至折弯加工。
在ρ<|ρz-ρz0|时(步骤S11中为“否”),运算机构34基于ρz0并利用数学式Mrs’=Mz+EI/ρz0计算Mrs’(步骤S12)。应予说明,该数学式是从数学式(10)必然能够导出的。接下来,运算机构34基于计算出的Mrs’并利用数学式(13)计算目标残留应力,基于计算出的目标残留应力计算所需的处理条件(步骤S12A)。利用FEM解析、其它公知的方法作为运算的手法。
数据库检索机构15根据计算出的处理条件从处理条件数据库29检索并读出最合适的处理条件(步骤S13)。控制机构31根据读出的处理条件对调整机构33进行控制,调整工件的切割端缘附近的残留应力(步骤S14)。调整的方法如上所述。
在结束以上步骤后,结束处理并移至折弯加工。经过上述处理完成的折弯加工能实现满足预先设定的精度的形状。
虽然利用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基于上述公开内容,具有本领域的通常技术的人能够通过实施方式的修正乃至变形来本实施发明。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能实现满足预先设定的精度的弯曲加工。

Claims (7)

1.一种折弯具有平坦的面和切割端缘的工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从所述切割端缘具有第一宽度且不包含弯曲线的范围内调整所述工件的残留应力;以及
沿着所述弯曲线折弯已调整所述残留应力的所述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调整所述残留应力的步骤中,对所述工件应用从由加压和加热构成的组中所选择的任一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宽度超过0.1mm且在10m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计算在所述工件的棱线产生所述残留应力的第一弯矩(Mrs)及在所述棱线产生折弯的第二弯矩(Mz),从而计算总弯矩(Mrs-Mz);
计算在所述工件产生所述总弯矩(Mrs-Mz)的翘曲曲率(ρz);以及
为了使所述翘曲曲率(ρz)与目标值(ρz0)之差在允许范围以下而调整所述残留应力。
5.一种装置,对具有平坦的面和通过切割而产生的切割端缘的工件的残留应力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入机构,其输入与所述切割相关的信息;
残留应力数据库,其将多个切割条件与其结果的残留应力相关联;
处理条件数据库,其将多个调整残留应力的处理条件与其结果的残留应力相关联;
第一检索机构,其根据所述信息从所述残留应力数据库检索出一个残留应力(σ0);
运算机构,其计算在棱线产生所述残留应力(σ0)的第一弯矩(Mrs)并根据所述信息来计算在所述棱线产生折弯的第二弯矩(Mz),从而计算总弯矩(Mrs-Mz),并计算在所述工件产生所述总弯矩(Mrs-Mz)的翘曲曲率(ρz);
比较机构,其对所述翘曲曲率(ρz)与目标值(ρz0)之差(|ρz-ρz0|)和允许值(ρ)进行比较;
第二检索机构,其在所述差(|ρz-ρz0|)超过所述允许值(ρ)的情况下,从所述处理条件数据库检索出一个满足允许条件(|ρz-ρz0|≤ρ)的处理条件;以及
调整机构,其基于检索出的所述处理条件在从所述切割端缘具有第一宽度且不包含弯曲线的范围内调整所述工件的残留应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机构具备从由加压功能及加热构成的组中所选择的任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将所述第一宽度限制为超过0.1mm且在10mm以下的机构。
CN201280005800.1A 2011-01-14 2012-01-13 板材的折弯加工方法以及调整残留应力的装置 Active CN1033138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5649 2011-01-14
JP2011-005649 2011-01-14
JP2011242372A JP6018745B2 (ja) 2011-01-14 2011-11-04 板材の折曲げ加工方法及び残留応力増減装置
JP2011-242372 2011-11-04
PCT/JP2012/050543 WO2012096362A1 (ja) 2011-01-14 2012-01-13 板材の折り曲げ加工方法及び残留応力を調整す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3805A true CN103313805A (zh) 2013-09-18
CN103313805B CN103313805B (zh) 2015-04-15

Family

ID=46507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5800.1A Active CN103313805B (zh) 2011-01-14 2012-01-13 板材的折弯加工方法以及调整残留应力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610624B2 (zh)
EP (1) EP2664392B1 (zh)
JP (1) JP6018745B2 (zh)
CN (1) CN103313805B (zh)
WO (1) WO201209636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0093A (zh) * 2014-04-22 2014-07-09 苏州隆鑫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xs型板材的折弯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11755B2 (ja) * 2011-11-04 2017-10-11 株式会社アマダ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板材の加工装置、押圧金型および金型設置体
JP2015199122A (ja) 2014-04-01 2015-11-12 株式会社アマダ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プレスブレーキ用金型及びヘミング加工方法
JP6318036B2 (ja) * 2014-07-23 2018-04-25 株式会社アマダ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パンチ金型
DE102014110855B4 (de) * 2014-07-31 2017-08-03 Schott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r Bruchfestigkeit der Ränder dünner Bahnen sprödbrüchigen Materials
JP6558515B2 (ja) * 2017-08-23 2019-08-14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金属板のせん断加工面での変形限界の評価方法、割れ予測方法およびプレス金型の設計方法
US20220220577A1 (en) * 2019-05-16 2022-07-14 Jfe Steel Corporation High strength memb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igh strength memb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eel sheet for high strength member
CN112329164B (zh) * 2020-10-27 2022-06-14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方管梁回弹曲率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64407B (zh) * 2020-11-27 2022-06-14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矩形板回弹曲率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6733A (ja) * 1993-10-19 1995-05-09 Komatsu Ltd 曲げ加工における鞍反り低減方法
JPH0824954A (ja) * 1994-07-13 1996-01-30 Canon Inc 板部材の折り曲げ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により加工した板部材、並びに、前記方法により加工した事務機部品
JPH0890075A (ja) * 1994-09-13 1996-04-09 Canon Inc 板部材の折り曲げ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により加工した板部材、並びに、前記方法により加工した事務機部品
JP2004098078A (ja) * 2002-09-05 2004-04-02 Amada Co Ltd 曲げ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1549367A (zh) * 2008-04-01 2009-10-07 佳能株式会社 弯曲金属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13636C3 (de) * 1978-03-30 1980-10-30 Theodor Wuppermann Gmbh, 5090 Leverkusen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Profilen aus Metall, vornehmlich von Stahlprofilen
JPH0829352B2 (ja) 1988-11-28 1996-03-27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鞍反り矯正板曲げ方法
JP2758042B2 (ja) 1989-10-12 1998-05-25 株式会社アマダ 折曲げ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JP2005177790A (ja) 2003-12-17 2005-07-07 Nisshin Steel Co Ltd 金属板の曲げ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6733A (ja) * 1993-10-19 1995-05-09 Komatsu Ltd 曲げ加工における鞍反り低減方法
JPH0824954A (ja) * 1994-07-13 1996-01-30 Canon Inc 板部材の折り曲げ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により加工した板部材、並びに、前記方法により加工した事務機部品
JPH0890075A (ja) * 1994-09-13 1996-04-09 Canon Inc 板部材の折り曲げ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により加工した板部材、並びに、前記方法により加工した事務機部品
JP2004098078A (ja) * 2002-09-05 2004-04-02 Amada Co Ltd 曲げ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1549367A (zh) * 2008-04-01 2009-10-07 佳能株式会社 弯曲金属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0093A (zh) * 2014-04-22 2014-07-09 苏州隆鑫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xs型板材的折弯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57902A (ja) 2012-08-23
EP2664392A1 (en) 2013-11-20
CN103313805B (zh) 2015-04-15
US20130283875A1 (en) 2013-10-31
JP6018745B2 (ja) 2016-11-02
US20170157659A1 (en) 2017-06-08
EP2664392A4 (en) 2016-09-14
US9610624B2 (en) 2017-04-04
WO2012096362A1 (ja) 2012-07-19
EP2664392B1 (en) 2020-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3805A (zh) 板材的折弯加工方法以及调整残留应力的装置
JP4833531B2 (ja) プレス成形加工装置、プレス成形加工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1370603B (zh) 冲压成形装置及冲压成形方法
Kishor et al. Optimization of initial blank shape to minimize earing in deep drawing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Sadagopan et al. Formability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generation high strength steels
JP4901708B2 (ja) サイドベンド試験装置及び試験方法
US20080092620A1 (en) Press Forming System, Press Form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Weiss et al. Comparison of bending of automotive steels in roll forming and in a V-die
CN102036761B (zh) 异形截面带的制造方法
CN102156010B (zh) 一种开平板内应力测量方法
WO2014073359A1 (ja) 板金加工方法および板金加工装置
EP2913115B1 (en) Bending machine
US20230152195A1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necking limit strain of metal sheet
CA3038257A1 (en) Fracture determination device, fracture determination program, and method thereof
Narender et al. Modelling of Shallow Drawing of Aluminium Alloy AA2014 Thin Sheet Using FE Simulations
Abeyrathna In-line shape compensation for roll forming through process parameter monitoring
JP7288212B2 (ja) ブランク材の製造方法、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形状判定方法、形状判定プログラム、ブランク材の製造装置、及びブランク材
Gusel Analysis of elastic recovery phenomena in bending process
Phanitwong et al. Analysis of draw bead geometry on wall thinning and concave/convex feature in rectangular deep drawn parts
Venkateshwar Reddy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Forming Parameters in U-Bending for Punch Force and Springback Using Taguchi Method
Pandit et al. Investigation on Spring-Back Effect of Galvanized Iron Sheet
Lopes et al. Sheet Metal forming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using defined benchmarks
Kolbe et al. Composite Tools
Chioibas Aspects on methods of assessing prelucrability through cold plastic deformation of metallic materials
Van Den Boogaard et al.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numerical sensitivities in a deep drawing simu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