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07735B - 一种脱气器的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气器的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07735B
CN103307735B CN201310219533.4A CN201310219533A CN103307735B CN 103307735 B CN103307735 B CN 103307735B CN 201310219533 A CN201310219533 A CN 201310219533A CN 103307735 B CN103307735 B CN 1033077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late
compressing tablet
flow deflector
fluid
ent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95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07735A (zh
Inventor
陈巍
马鸿燕
刘铁民
白耀民
高舒婷
张兰兰
魏赞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filed Critical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195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077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07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7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07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77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气器的加热装置,克服目前录井在用的脱气器采用油换热方式进行加热所存在的设备庞大等缺陷,该加热装置包括入口压片、出口压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入口压片与出口压片之间的导流片及加热片,其中:所述入口压片上设置有流体入口,所述出口压片上设置有流体出口,所述加热片及导流片上各自设置有多个流动孔;所述入口压片与所述导流片或加热片之间,保留有流体通过的流道;所述出口压片与所述导流片或加热片之间,保留有流体通过的流道。本申请的实施例体积小、重量轻,使用便携方便,作业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脱气器的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脱气器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录井在用的脱气器较少使用加热装置。即使采用加热装置,为了提高脱气器的脱气效率,也较多采用油换热方式对抽取到的泥浆进行加热。
但油换热方式存在着设备体积庞大、重量大等问题,移动和安装油加热系统对于现场的作业人员来说也仍然存在着较多困难。并且,目前的油加热系统也还存在由于加热器断液后降温缓慢容易导致堵塞的问题。现有的油加热系统可以采用加热循环泵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循环泵因为热传导的原因容易出现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录井在用的脱气器采用油换热方式进行加热所存在的设备庞大等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气器的加热装置,包括入口压片、出口压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入口压片与出口压片之间的导流片及加热片,其中:
所述入口压片上设置有流体入口,所述出口压片上设置有流体出口,所述加热片及导流片上各自设置有多个流动孔;
所述入口压片与所述导流片或加热片之间,保留有流体通过的流道;
所述出口压片与所述导流片或加热片之间,保留有流体通过的流道。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固定机构,夹持所述入口压片与出口压片,保持所述入口压片、导流片、加热片以及出口压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优选地,所述加热片和/或导流片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入口压片与所述加热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片所述导流片。
优选地,所述出口压片与所述加热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片所述导流片。
优选地,所述入口压片与所述导流片或加热片之间通过密封胶条进行密封;
所述出口压片与所述导流片或加热片之间通过密封胶条进行密封;
所述导流片与所述加热片之间通过密封胶条进行密封。
优选地,在流体流经方向上顺序设置以一预设温度为目标对流体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片以及对经过所述第一加热片加热的流体进行加热和/或保温的一第二加热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片与所述第二加热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片所述导流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片与所述第二加热片之间设置有多片所述导流片时,多片所述导流片之间通过胶条进行密封。
优选地,该入口压板和出口压片朝外的表面设置有保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实施例体积小、重量轻,使用便携方便,作业效率高。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加热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在不相冲突前提下的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脱气器的加热装置主要包括外壳(图中未示出)、入口压片10、出口压片20、导流片30以及加热片等等。
导流片30以及加热片安装在入口压片10和出口压片20之间,通过固定机构夹持入口压片10以及出口压片20,保持入口压片10、导流片30、加热片以及出口压片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加热片对流经其表面的流体进行加热和保温。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入口压片10上设置有流体入口11,出口压片20上设置有流体出口21。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热片和导流片30上分别设置有流动孔。
流体经入口压片10上的流体入口11流入后,流经各片的表面后,再通过出口压片20上的流体出口21流出。流体在入口压片10以及出口压片20之间流动而流经到加热片,加热片对流体进行加热。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热片和/或导流片30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增加了流体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可以是流体的温度更加稳定和均匀。
本申请的实施例,加热片和/或导流片30均为片状构造,在第一表面表现为凹槽的部分,则第二表面即为凸起;而在该第二表面表现为凹槽的部分,在该第一表面即为凸起。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采用冲压等方式在加热片和/或导流片30加工出凹槽。
本申请的实施例,入口压片10与加热片之间,可以设置有至少一片导流片30。当然,入口压片10与加热片之间,也可以不设置导流片30。流体从入口压片10上的流体入口11流入之后,直接接受加热片的加热。加热片与出口压片20之间,可以设置有至少一片导流片30。当然,出口压片20与加热片之间,也可以不设置导流片30。
本申请的实施例,如果入口压片10与加热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片导流片30,则入口压片10和与其相邻的导流片30之间,以及相邻的两片导流片30之间,加热片和与相邻的导流片30之间,均通过分布在各片边缘位置的密封胶条进行间隔。
如果出口压片20与加热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片导流片30,则出口压片20和与其相邻的导流片30之间,也通过在各片边缘位置的密封胶条进行间隔。
如果入口压片10与加热片之间没有设置导流片30,则入口压片10与加热片30之间也通过密封胶条在边缘位置进行密封。同理,如果出口压片20与加热片之间没有设置导流片30,则出口压片20与加热片30之间也通过密封胶条在边缘位置进行密封。
通过入口压片10和出口压片20上的固定机构的夹持,使得各片之间的密封胶条受挤压,保证流体不会泄漏。
各导流片30表面上被密封胶条所围住的部分,参与流体的传输。加热片表面上被密封胶条所围住的部分,对流体进行加热。
本申请的实施例,导流片30和/或加热片上设置密封胶条的位置处,具有压槽,便于确定密封胶条的位置。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设置密封胶条来变化流体的流道。比如,部分导流片30上设置有多个流动孔时,可以通过密封胶条选择性地将部分流动孔围在流道外部。这样被围在流道外部的流动孔,就无法参与流体的传输。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入口压片10和出口压片20采用钢板制成,具备较强的耐变形能力,配合压板四周的压板螺丝,可将本加热装置固定为一体。入口压板和出口压片20朝外的表面设置有保温层,配合外壳的保温作用,实现了整个加热装置的保温作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包含第一加热片31和第二加热片32,顺序设置在流体流经方向(图中以箭头示出)上,其中第一加热片31设置为以某一预设温度为目标对流经其表面的流体进行加热,将流体加热到预设温度左右,第二加热片32对经过第一加热片31加热后的流体继续进行加热和/或保温,加热到理想温度且稳定的流体通过出口压片20上的流体出口21流出,用于后续作业。较佳地,在第一加热片31和第二加热片3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块导流片30,通过这两块加热片之间的导流片30对经过第一加热片31进行加热过流体进行导流,可以使得第一加热片31对流体施加的热量更加均匀,之后再经过第二加热片32的加热和/或保温,可以提供温度更加准确以及更加稳定的流体。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鉴于经过入口压片10上流体入口11所流入的流体的其实温度是未定的,因此经过第一加热片31加热后的流体的温度,并不能准确地达到预设温度。第二加热片32可以灵活调整经过第一加热片31加热后的流体,可以更加准确地将流体加热到预设温度,保证了对流体加热的准确性,提高了对流体加热时的灵活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热片采用内置有电加热管的导热材料制成。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热片的两面可以同时对流经的流体进行加热,并通过导流片对流体的循环引导。在包含有两块加热片的应用中,两块加热片分别对流体进行加热,可以得到温度更加稳定的流体。
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导流片的开孔及密封条,将流道分成多个加热区,根据需要灵活地对流体进行加热,使得加热后的流体通过导流片对后加热前的流体进行加热,而不是只通过加热片加热,并且由于加热片与流体直接接触,无换热介质,加热效率高。
现有的录井脱气器加热装置,仅有采用将加热好的流体注入换热器进行换热方式。本申请的实施例将加热片与流体直接接触,并且在流体流动过程中将加热后的流动流体直接对未加热的流体进行预热,提高了加热效率。本申请的实施例并没有采用换热液循环加热,而是采用加热片与导流片集成的方式,大大缩小了体积,提高了效率,减轻了重量。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脱气器的加热装置,包括入口压片、出口压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入口压片与出口压片之间的导流片及加热片,其中:
所述入口压片上设置有流体入口,所述出口压片上设置有流体出口,所述加热片及导流片上各自设置有多个流动孔;
所述入口压片与所述导流片或加热片之间,保留有流体通过的流道;
所述出口压片与所述导流片或加热片之间,保留有流体通过的流道;
所述加热片包含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顺序设置在流体流经方向上,第一加热片设置为以一预设温度为目标对流经其表面的流体进行加热,第二加热片对经过第一加热片加热后的流体继续进行加热和/或保温;所述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片,所述至少一个导流片对经过第一加热片进行加热过流体进行导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固定机构,夹持所述入口压片与出口压片,保持所述入口压片、导流片、加热片以及出口压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片和/或导流片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入口压片与所述加热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片所述导流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出口压片与所述加热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片所述导流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入口压片与所述导流片或加热片之间通过密封胶条进行密封;
所述出口压片与所述导流片或加热片之间通过密封胶条进行密封;
所述导流片与所述加热片之间通过密封胶条进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加热片与所述第二加热片之间设置有多片所述导流片时,多片所述导流片之间通过胶条进行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中:
该入口压板和出口压片朝外的表面设置有保温层。
CN201310219533.4A 2013-06-04 2013-06-04 一种脱气器的加热装置 Active CN1033077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9533.4A CN103307735B (zh) 2013-06-04 2013-06-04 一种脱气器的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9533.4A CN103307735B (zh) 2013-06-04 2013-06-04 一种脱气器的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7735A CN103307735A (zh) 2013-09-18
CN103307735B true CN103307735B (zh) 2015-08-19

Family

ID=49133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9533.4A Active CN103307735B (zh) 2013-06-04 2013-06-04 一种脱气器的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077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6819A (zh) * 2018-08-22 2018-12-07 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引流雾化发热片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266A (zh) * 1995-06-13 1998-09-02 阿尔法拉瓦尔有限公司 板式换热器
CN2370371Y (zh) * 1999-01-07 2000-03-22 机械工业部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 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
CN2438112Y (zh) * 2000-07-10 2001-07-04 徐光国 真空蒸馏定量脱气器
CN1440501A (zh) * 2000-07-07 2003-09-03 阿尔法拉瓦尔股份有限公司 板式热交换器
CN2604667Y (zh) * 2003-01-28 2004-02-25 贾培起 集预热、灭菌、冷却于一体的板式换热器
CN101004329A (zh) * 2006-01-20 2007-07-25 弗拉特普莱特股份有限公司 双壁泄流换热器
CN202511664U (zh) * 2012-04-13 2012-10-31 哈尔滨中能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均匀流道板式换热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266A (zh) * 1995-06-13 1998-09-02 阿尔法拉瓦尔有限公司 板式换热器
CN2370371Y (zh) * 1999-01-07 2000-03-22 机械工业部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 非对称网状导流板式换热器
CN1440501A (zh) * 2000-07-07 2003-09-03 阿尔法拉瓦尔股份有限公司 板式热交换器
CN2438112Y (zh) * 2000-07-10 2001-07-04 徐光国 真空蒸馏定量脱气器
CN2604667Y (zh) * 2003-01-28 2004-02-25 贾培起 集预热、灭菌、冷却于一体的板式换热器
CN101004329A (zh) * 2006-01-20 2007-07-25 弗拉特普莱特股份有限公司 双壁泄流换热器
CN202511664U (zh) * 2012-04-13 2012-10-31 哈尔滨中能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均匀流道板式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7735A (zh)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0568B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
CN203859205U (zh) 一种具有调温装置的电池组件
CN103175430A (zh) 环形微通道换热板
CN107144158A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水换热的紧凑式换热器
CN203236806U (zh) 介质式层压机加热系统
CN203772088U (zh) 一种板式相变蓄热换热器
CN203964732U (zh) 双流程板式气-气换热器
CN103307735B (zh) 一种脱气器的加热装置
CN103715977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光热一体装置及其制造工艺
CN219197773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剪板机油缸
CN106168452A (zh) 一种高效热辐射板
CN104061806A (zh) 一种沉浸式换热器
CN204358974U (zh) 太阳能导热管
CN204007211U (zh) 液冷板
CN210570156U (zh) 一种多相变立体加热装置
CN107806712A (zh) 一种双层流道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CN204322238U (zh) 一种出油管导热油路改进式热压机
CN209882440U (zh) 一种内嵌热管的液冷散热器及电器设备
CN203203438U (zh) 散热装置
CN206787033U (zh) 新型高效的超薄型热交换器
CN109333145A (zh) 金属件加工的水冷装置
CN104279893B (zh) 一种双层交错流沟槽换热器
CN204165431U (zh) 一种双层交错流沟槽换热器
CN211363530U (zh) 一种隔热板及高效隔热的热压模
CN219435958U (zh) 一种电池组液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Patentee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