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4123B - 闩锁装置及使用此闩锁装置的扩展座 - Google Patents

闩锁装置及使用此闩锁装置的扩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4123B
CN103294123B CN201310012593.9A CN201310012593A CN103294123B CN 103294123 B CN103294123 B CN 103294123B CN 201310012593 A CN201310012593 A CN 201310012593A CN 103294123 B CN103294123 B CN 1032941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air
moving member
snap fit
tumb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25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4123A (zh
Inventor
曾淑玲
陈奇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ga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94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4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4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41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闩锁装置及使用此闩锁装置的扩展座。扩展座包括闩锁装置及枢纽装置,其中闩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移动件、转动件、闩锁组件及按键。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壳体内,而转动件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并枢接于移动件。闩锁组件及按键皆设置于第一壳体。枢纽装置则组装于第一壳体的两末端。当按压按键时,移动件自锁住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且移动件推移闩锁组件的卡勾,以解除卡勾对电子装置的限位,而随着移动件的移动,移动件释放转动件,使转动件可转动并推顶电子装置,电子装置便可自扩展座上拆解下来。本发明可确保平板电脑及扩展座的机构件的完整。

Description

闩锁装置及使用此闩锁装置的扩展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闩锁(latch)装置及扩展座(docking station),且特别涉及一种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不同的闩锁装置及扩展座。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人们携带,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趋向于薄型及小型化发展。以平板电脑为例,其具有体积轻巧及携带方便的优点,便于使用者在外出时使用,因此大受青睐。然而,当使用者处于居家或办公环境时,平板电脑并无法让使用者以较为舒适的姿势使用,所以造成使用者容易疲劳。平板电脑的扩展设备即是为了让使用者可以在居家或办公环境以较符合人体工学的姿势长时间地使用平板电脑,目前可知的其中一种扩展设备即是具有键盘的扩展座。
图1为平板电脑及其具有键盘的扩展座分开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目前的平板电脑100与扩展座200的接合方式大致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插入及拔除;而另一种是以滑动式开关来改变卡勾勾合于平板电脑100的状态,以使平板电脑100可以相对固定于扩展座200或是从扩展座200上拆解下来。
然而,以直接插入及拔除的方式容易因为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不良,拔除或插入时的施力不平均而造成平板电脑100或是扩展座200的连接器损坏。此外,利用左右滑动的开关以改变卡勾勾合于平板电脑100的状态,使用者也容易在卡勾还未完全解除对平板电脑100的限位便急着将平板电脑100从扩展座200上拔起,容易造成接合机构的损坏。另外,使用者可能也需要固定住开关以保持卡勾未勾合于平板电脑100的状态,才方便将平板电脑100从扩展座200上拔起,所以对使用者来说操作上并不是这么地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容易的闩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展座,其具有使平板电脑可方便地从其上拔除的优点。
本发明提出一种闩锁装置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移动件、一转动件、一对闩锁组件以及一按键。第一壳体具有一对第一开口以及一第二开口。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并位于相对该第一壳体的一锁住位置,该移动件具有一本体部、一第一推移部、一对第二推移部以及一限位部,其中第一推移部位于本体部的一第一侧,而第二推移部及限位部位于本体部的一第二侧。转动件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并枢接于移动件,且能够相对移动件转动,转动件具有位置对应于第二开口的一推顶部,其中移动件位于该锁住位置时,限位部限制转动件转动,而推顶部未突出于第一壳体的顶面。闩锁组件枢设于第一壳体,且每一闩锁组件包括一卡勾以及一第一扭簧,其中卡勾能够被推移地对应第一开口的其中之一设置,且这对闩锁组件的这些卡勾位于第二推移部的动作路径上,而第一扭簧设置于相对应的卡勾枢接于第一壳体处,其中移动件位于锁住位置时,卡勾通过相对应的第一开口突出于第一壳体的顶面,而卡勾被移动件推移时,这对闩锁组件的这些第一扭簧对卡勾施以扭力。按键设置于第一壳体,并能够与第一推移部接触。当按键受力移动并推移第一推移部,移动件自锁住位置移动至一解锁位置,而第二推移部推移卡勾并使卡勾未突出于第一壳体的顶面,而限位部释放转动件,转动件相对移动件转动且推顶部突出于第一壳体的顶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部以及一第二部,第一部具有一垂直壁以及一平行壁,且垂直壁与平行壁相连,而第一开口及顶面皆位于平行壁上,且卡勾枢设于第二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本体部与垂直壁互相平行,而第二推移部及限位部与平行壁平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部具有一按键容置孔,按键位于按键容置孔中,且按键容置孔限制按键沿着垂直方向相对第二部移动。其中,第一推移部具有一第一导引斜面,且第一导引斜面的一法线方向与第二推移部的一法线方向夹一锐角,而按键具有一第二导引斜面,与第一导引斜面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推移部、第二推移部及限位部为自本体部延伸并折弯而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本体部具有一导轨,而转动件具有一枢接轴,且枢接轴穿过导轨并枢接于第一壳体,而移动件与转动件能夠互相平行地相对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闩锁装置还包括一第二扭簧,设置于转动件枢接于移动件的一枢接轴,而转动件具有一贯孔,且第二扭簧的一末端更穿入贯孔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闩锁装置还包括连接于移动件与第一壳体之间的一弹性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闩锁装置还包括与第一壳体组装在一起的一第二壳体,且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共构有一容置空间,而移动件以及转动件容置于容置空间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每一卡勾具有一勾合部,且勾合部的朝向方向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每一卡勾具有一勾合部,且勾合部的朝向方向相反。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能够与电子装置结合的扩展座,此扩展装置包括一闩锁装置以及一对枢纽装置。闩锁装置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移动件、一转动件、一对闩锁组件以及一按键。第一壳体具有一对第一开口以及一第二开口。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并位于相对该第一壳体的一锁住位置,该移动件具有一本体部、一第一推移部、一对第二推移部以及一限位部,其中第一推移部位于本体部的一第一侧,而第二推移部及限位部位于本体部的一第二侧。当电子装置与扩展座结合时,移动件位于相对第一壳体的锁住位置。转动件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并枢接于移动件,且能够相对移动件转动,转动件具有位置对应于第二开口的一推顶部,其中移动件位于该锁住位置时,限位部限制转动件转动,而推顶部未突出于第一壳体的顶面。闩锁组件枢设于第一壳体,且每一闩锁组件包括一卡勾以及一第一扭簧,其中卡勾能够被推移地对应第一开口的其中之一设置,且这对闩锁组件的这些卡勾位于第二推移部的动作路径上,且于移动件位于锁住位置时,卡勾勾合电子装置,而第一扭簧设置于相对应的卡勾枢接于第一壳体处,其中移动件位于锁住位置时,卡勾通过相对应的第一开口突出于第一壳体的顶面,而卡勾被移动件推移时,这对闩锁组件的这些第一扭簧对卡勾施以扭力。按键设置于第一壳体,并能够与第一推移部接触。上述这对枢纽装置组装于第一壳体的两末端。当按键受力移动并推移第一推移部,移动件自锁住位置移动至一解锁位置,而第二推移部推移卡勾并使卡勾未突出于第一壳体的顶面,而限位部释放转动件,转动件相对移动件转动,且推顶部突出于第一壳体的顶面并推顶电子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每一枢纽装置包括一枢轴以及一组装部,其中枢轴固定于第一壳体,而组装部与枢轴相连。
基于上述,于本发明的闩锁结构及使用此闩锁结构的扩展座中,按压式的按键用以释放闩锁组件对平板电脑的勾合,而移动件用以确定闩锁组件解除对平板电脑的勾合后同时释放转动件,让转动件推顶平板电脑,使用者便能够在闩锁组件解除对平板电脑的勾合的情况下将平板电脑从扩展座上拔除。如此,可确保平板电脑及扩展座的机构件的完整。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平板电脑及其具有键盘的扩展座分开的示意图;
图2A为电子装置欲插接于扩展座的主视图;
图2B为电子装置欲插接于扩展座的右侧视图;
图3为扩展座的组装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扩展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扩展座的部分组件组装起来后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6A为图6中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7~图9为电子装置插置于扩展座的作动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闩锁装置的移动件相对第一壳体往右平移的示意图;
图11为第二推移部限制卡勾的示意图;
图12为第二推移部解除对卡勾的限位而卡勾顺时针转动成直立状态的示意图;
图13为电子装置与扩展座组装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14及图15为按键在按键容置孔中移动的示意图;
图16为闩锁装置的移动件相对第一壳体往左平移的示意图;
图17为移动件往左平移而第二推移部推移卡勾的示意图;
图18为卡勾被第二推移部推移而从直立状态逆时针转动成平躺状态的示意图;
图19为转动件顺时针转动且其推顶部将电子装置顶出的示意图;
图20为扩展座对电子装置解除限位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闩锁装置的示意图;
图22为应用图21的闩锁装置的扩展座对电子装置解除限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说明本发明的闩锁装置及使用此闩锁装置的扩展座,须知的是,下列说明中有关于上、下、左、右、垂直或水平的描述,皆是以图中组件彼此之间的相关位置来说明,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
图2A和图2B分别为电子装置欲插接于扩展座的主视图以及右侧视图、图3为扩展座的组装示意图,而图4为图3的扩展座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图3及图4,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为一平板电脑,而扩展座300包括一闩锁装置310、一对枢纽装置320以及一键盘装置(如图1示),其中枢纽装置320设置在闩锁装置310的两末端,且与键盘装置(如图1示)相接合,意即闩锁装置310可以枢纽装置320为旋转轴心而相对键盘装置转动,以让组装于扩展座300的电子装置400可藉由枢纽装置320调整相对于键盘装置的角度。上述的每一个枢纽装置320包括一枢轴322以及一组装部324,其中枢轴322固定于闩锁装置310的第一壳体,而组装部324与枢轴322相连,且组装部324固定在键盘装置上。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是以平板电脑为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的扩展座也可与数码相框或手机等其他电子装置插接。当然,针对不同种类及尺寸的电子装置,扩展座的尺寸可以随之调整。
图5为图4的扩展座的部分组件组装起来后的示意图,而图6为图5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6A为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4、图5、图6及图6A,闩锁装置310包括上述的第一壳体312、一移动件314、一转动件316、一对闩锁组件318以及一按键319,其中第一壳体312具有一对第一开口312a以及一第二开口312b,移动件314及转动件316皆设置于第一壳体312内,且移动件314可相对第一壳体312移动,而闩锁组件318及按键319的部分可突出于第一壳体312之外,闩锁组件318用以勾合插置于扩展座300上的电子装置400,而按键319则用以控制闩锁组件318限位电子装置400或解除对电子装置400的限位。移动件314具有一本体部314a、一第一推移部314b、一对第二推移部314c以及一限位部314d,其中第一推移部314b位于本体部314a的一第一侧,而第二推移部314c及限位部314d位于本体部314a的一第二侧,且第二推移部314c位于第一开口312a下。于本实施例中,移动件314的第一推移部314b、第二推移部314c及限位部314d为自本体部314a延伸并折弯而成。
转动件316枢接于移动件314,且转动件316具有位置对应于第二开口312b的一推顶部316a,其中限位部314d会限制转动件316的转动,以限制推顶部316a位于第二开口312b内且是否突出于第一壳体312的顶面312j。闩锁组件318枢设于第一壳体312,且每一闩锁组件318包括一卡勾318a以及一第一扭簧318b,其中卡勾318a可被推移地对应第一开口312a设置,且卡勾318a位于第二推移部314c的移动路径上,且第二推移部314c能够推移卡勾318a以解除卡勾318a对于电子装置400的限位。于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卡勾318a具有一勾合部318c,且两个卡勾318a的勾合部318c朝向同一个方向。第一扭簧318b设置于卡勾318a枢接于第一壳体312处,并能够在移动件314位于锁住位置时,卡勾318a通过相对应的第一开口312a突出于第一壳体312的顶面312j,而卡勾318a被移动件314推移时,第一扭簧318b对卡勾318a施以一扭力,以在第二推移部314c释放卡勾318a时,第一扭簧318b带动卡勾318a回复至原位。按键319设置于第一壳体312,并能够在受力后相对第一壳体312移动以与第一推移部314b接触。
承上述,第一壳体312具有一第一部312c以及一第二部312d,其中第一部312c具有一垂直壁312e以及一平行壁312f,且垂直壁312e与平行壁312f相连,而上述的第一开口312a、第二开口312b及顶面312j即是设置在平行壁312f,且卡勾318a枢设于第二部312d。另外,垂直壁312e上设置有两个用以限制住移动件314只能沿着垂直壁312e的长度方向移动的L型开槽312h,而移动件314的两末端即是嵌入于这两个L型开槽312h中。此外,本体部314a与垂直壁312e大致互相平行,而第二推移部314c及限位部314d大致与平行壁312f平行。
又,第二部312d具有一按键容置孔312g,按键319位于按键容置孔312g中,且按键容置孔312g限制按键319只能沿着第二推移部314c的法线方向N1而相对第二部312d移动。其中,第一推移部314b具有一第一导引斜面314e,且第一导引斜面314e的一法线方向N2与第二推移部314c的一法线方向N1夹一锐角,而按键319的一第二导引斜面319a接触第一导引斜面314e,且按键319的移动使第二导引斜面319a推移第一导引斜面314e,进而带动移动件314相对第一壳体312的第一部312c移动。
上述本体部314a具有一导轨314f,而转动件316具有一枢接轴316c,且枢接轴316c穿过导轨314f并更枢接于第一壳体312,所以转动件316除了可以其枢接轴316c作为旋转中心而相对移动件314转动之外,藉由枢接轴316c及导轨314f的设置,移动件314与转动件316彼此之间还可以互相平行地相对移动。
另外,闩锁装置310还包括一第二扭簧317,此第二扭簧317设置在转动件316的枢接轴316c上,而转动件316具有一贯孔316d,而此第二扭簧317的一末端更穿入于贯孔316d中,所以藉由第二扭簧317的扭力,可以带动转动件316相对移动件314转动。概略地说,当限位部314d释放转动件316的时候,第二扭簧317对转动件316施加的扭力让转动件316以其枢接轴316c为轴心而转动,进而使推顶部316a凸出于第一壳体312的顶面312j。
此外,闩锁装置310还包括连接于移动件314与第一壳体312之间的一弹性件315,其中第一壳体312的第一部312c的垂直壁312e上还设置有一卡扣312i,而此弹性件315为一拉伸弹簧,且拉伸弹簧的一端即是连接在移动件314上,而另一端勾合在卡扣312i。在移动件314相对第一壳体312的第一部312c移动且离开原位后,弹性件315的弹性回复力会带动移动件314移动。闩锁装置310还包括与第一壳体312组装在一起的一第二壳体313,且第一壳体312及第二壳体313共构有一容置空间S,而移动件314以及转动件316容置于容置空间S中。
图7~图9为电子装置插置于扩展座的作动时的局部示意图,而图11为第二推移部314c限制卡勾318a的示意图。请先同时参考图6、图7及图11,在电子装置400未完全插置入扩展座300并与扩展座300结合的状况下,转动件316的推顶部316a突出于第一壳体312的顶面312j,而此时的移动件314位于一解锁位置,且移动件314的第二推移部314c干涉卡勾318a,而卡勾318a受到第二推移部314c的限位因此呈现平躺的状态。
附带一提,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在电子装置400未完全插置入扩展座300并与扩展座300结合的状况下(移动件314位于解锁位置),卡勾318a也可以是直立的,且卡勾318a于第一开口312a中突出于第一壳体312的顶面312j的高度可高于转动件316的推顶部316a突出于第一壳体312的顶面312j的高度(其中推顶部316a至多仅能略微突出于第一壳体312的顶面312j),而卡勾318a的顶面需为一个斜面,所以在电子装置400接触到转动件316的推顶部316a前而先接触到卡勾318a时,电子装置400的向下插置会施力使卡勾318a受到推移而从直立的状态朝向下转动,以让电子装置400可以继续向下移动以与扩展座300接合。
图10为闩锁装置的移动件314相对第一壳体312往右平移的示意图。接着请同时参考图4、图8及图10,在电子装置400持续向下以插置入扩展座300的时候,电子装置400会先接触转动件316的推顶部316a,而在推顶部316a受到电子装置400的施力时,转动件316会以其枢接轴316c为轴心而逆时针转动,推顶部316a渐渐没入第二开口312b中(即推顶部316a的顶端低于第一壳体312的顶面312j,如图9示)。此时,因为转动件316的转动,让转动件316的一第一限位结构316b与移动件314的一第二限位结构314g之间的限位解除,而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结构316b为凸块且第二限位结构314g为凹槽,但并不以此为限。所以,第一限位结构316b与第二限位结构314g的限位解除之后,弹性件315的弹性回复力使移动件314相对第一壳体312的第一部312c向右移动至一锁住位置,此时因为导轨314f与枢接轴316c的配合,移动件314可相对转动件316移动,且限位部314d会接触第一限位结构316b,以限制使转动件316无法转动。移动件314的移动距离可藉由导轨314f的长度或是限位部314d抵靠到转动件316的推顶部316a的距离而决定。
在此同时,移动件314的移动让第二推移部314c释放卡勾318a,而第一扭簧318b的扭力带动卡勾318a如图12示的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成直立状态,卡勾318a进而扣住电子装置400,电子装置400平稳地组装在扩展座300上,如图13示。附带一提,此时移动件314的第一推移部314b的第一导引斜面314e推移按键319的第二导引斜面319a,按键319突出于按键容置孔312g。
图14及图15为按键319在按键容置孔312g中移动的示意图,而图16为闩锁装置的移动件314相对第一壳体312往左平移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4、15及图16,而欲将电子装置400从扩展座300上拔除下来时,使用者可以按压按键319,而按键容置孔312g限制按键319只能于第二推移部314c的法线方向N1(标示于图4)上移动。按键319的移动,使第二导引斜面319a推移移动件314的第一推移部314b的第一导引斜面314e,带动移动件314自锁住位置往左平移至一解锁位置,此时,随着移动件314的移动,移动件314的第二推移部314c推移卡勾318a,使卡勾318a由直立的状态(如图17示)而被推移至平躺的状态(如图18示),而原本转动件316因其第一限位结构316b受到移动件314的底面限制而转动件316无法以其枢接轴316c为轴心转动,此时也因为移动件314的移动而解除了移动件314对第一限位结构316b(如图19示)的限制,第二扭簧317所提供的扭力使转动件316以其枢转轴为轴心顺时针转动,第一限位结构316b(如图19示)卡入移动件314的第二限位结构314g(如图19示)中,而推顶部316a顺势将电子装置400顶出(如图19示),使用者便可以方便且省力地将电子装置400从扩展座300上拔除(如图20示)。
图2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闩锁装置的示意图,而图22为应用图21的闩锁装置的扩展座对电子装置解除限位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1及图22,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两个卡勾318a的勾合部318c朝向相反的方向设置。卡勾318a与其他组件的设置及连接关系以及做动方式皆与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所以此处并不再赘述。藉由两个卡勾318a以相反的方向勾合住电子装置400,两个卡勾318a对电子装置400施以相反方向的勾合力,可以让电子装置400与扩展座之间的连接关系更为紧密且不易分离。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闩锁装置及使用此闩锁装置的扩展座具有下列优点或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不同处:
一、相较于让使用者以平行方向施力于滑动钮以使移动件平行移动,因为电子装置组装于扩展座的时候,电子装置与扩展座的整体对于使用者而言并不容易以手握持,所以使用者所施加的力量会有其他方向的分力,造成使用者需要用较大的力量去平行推移。反观在本发明中,按键与按键容置孔的配合,用户是以垂直方向按压按键,不会有其他方向的分力产生,所以使用者可以较小的力量驱动移动件移动。
二、移动件设置有第一导引斜面,此第一导引斜面与设置于按键的第二导引斜面互相配合,所以按键受力后沿着垂直方向的移动转移成为让移动件沿着平行方向的移动,进而让移动件解除对转动件的限位或是推移卡勾并使卡勾转动以解除卡勾对于电子装置的限位。
三、按压式按键来释放卡勾,且转动件对电子装置的推顶,可确保扩展座的卡勾是在完全释放的状态下再将电子装置由扩展座拔除。如此,可以避免因为卡勾对电子装置限位解除不完全而强力将电子装置从扩展座上拔除而造成电子装置及扩展座的部件损坏。
四、电子装置插入扩展座后,旋转件转动以解除对移动件的限位,而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使移动件相对第一壳体移动并解除对卡勾的限位,而扭簧带动卡勾转动至卡合状态。此种设计可使电子装置插入扩展座后,不需要其他人工力量或操作,旋转件的角度改变便会带动卡勾支架弹簧的拉力产生,进而使卡勾调整至卡合位置。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7)

1.一种闩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壳体,具有一对第一开口以及一第二开口;
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能够位于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的锁住位置,所述移动件具有本体部、第一推移部、一对第二推移部以及一限位部,其中所述第一推移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第一侧,而所述一对第二推移部及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第二侧;
转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枢接于所述移动件,且能够相对所述移动件转动,所述转动件具有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开口的推顶部,其中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锁住位置时,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推顶部未突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
一对闩锁组件,枢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每一所述闩锁组件包括:
卡勾,枢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卡勾能够被推移地对应所述一对第一开口的其中之一设置,且所述一对闩锁组件的一对卡勾位于所述一对第二推移部的移动路径上;以及
第一扭簧,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卡勾枢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处,其中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锁住位置时,一对卡勾通过相对应的所述一对第一开口突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顶面,而这些卡勾被所述移动件推移时,所述一对闩锁组件的所述一对第一扭簧对一对卡勾施以扭力;以及
按键,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并能够与所述第一推移部接触,
其中当所述按键受力移动并推移所述第一推移部,所述移动件自所述锁住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而所述一对第二推移部推移一对卡勾并使一对卡勾未突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顶面,而所述限位部释放所述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移动件转动且所述推顶部突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部以及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具有垂直壁以及平行壁,且所述垂直壁与所述平行壁相连,而所述一对第一开口及所述顶面位于所述平行壁上,且一对卡勾枢设于所述第二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闩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垂直壁互相平行,而所述一对第二推移部及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平行壁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闩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部具有按键容置孔,所述按键位于所述按键容置孔中,且所述按键容置孔限制所述按键沿着垂直方向相对所述第二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闩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推移部具有第一导引斜面,且所述第一导引斜面的法线方向与所述一对第二推移部的法线方向夹一锐角,而所述按键具有第二导引斜面,与所述第一导引斜面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推移部、所述一对第二推移部及所述限位部为自所述本体部延伸并折弯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本体部具有导轨,而所述转动件具有枢接轴,且所述枢接轴穿过所述导轨并枢接于所述第一壳体,而所述移动件与所述转动件能够互相平行地相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扭簧,设置于所述转动件的枢接轴,而所述转动件具有贯孔,且所述第二扭簧的末端穿入所述贯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移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组装在一起,且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共构有容置空间,而所述移动件以及所述转动件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动件具有第一限位结构,而所述移动件具有第二限位结构,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互相干涉,使所述转动件的所述推顶部未突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顶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装置,其特征是,每一所述卡勾具有勾合部,且一对勾合部的朝向方向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装置,其特征是,每一所述卡勾具有勾合部,且一对勾合部的朝向方向相反。
14.一种扩展座,而一电子装置能够与所述扩展座结合,其特征是,所述扩展座包括:
一种闩锁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具有一对第一开口以及一第二开口;
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能够位于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的锁住位置,所述移动件具有本体部、第一推移部、一对第二推移部以及一限位部,其中所述第一推移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第一侧,而所述一对第二推移部及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第二侧,其中当所述电子装置与所述扩展座结合时,所述移动件位于相对所述第一壳体的锁住位置;
转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枢接于所述移动件,且能够相对所述移动件转动,所述转动件具有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开口的推顶部,其中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锁住位置时,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推顶部未突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
一对闩锁组件,枢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每一所述闩锁组件包括:
卡勾,枢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能够被推移地对应所述一对第一开口的其中的一设置,且所述一对闩锁组件的一对卡勾位于所述一对第二推移部的移动路径上,且于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锁住位置时,一对卡勾勾合所述电子装置;以及
第一扭簧,设置于相对应的所述卡勾枢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处,其中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锁住位置时,一对卡勾通过相对应的所述一对第一开口突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顶面,而一对卡勾被所述移动件推移时,所述一对闩锁组件的所述一对第一扭簧对一对卡勾施以扭力;以及
按键,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并能够与所述第一推移部接触;以及
一对枢纽装置,组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末端,且与键盘装置相结合;
其中当所述按键受力移动并推移所述第一推移部,所述移动件自所述锁住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而所述一对第二推移部推移一对卡勾并使一对卡勾未突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顶面,而所述限位部释放所述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移动件转动,且所述推顶部突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顶面并推顶所述电子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扩展座,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部以及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具有垂直壁以及平行壁,且所述垂直壁与所述平行壁相连,而所述一对第一开口及所述顶面位于所述平行壁上,且一对卡勾枢设于所述第二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扩展座,其特征是,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垂直壁互相平行,而所述一对第二推移部及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平行壁平行。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扩展座,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部具有按键容置孔,所述按键位于所述按键容置孔中,且所述按键容置孔限制所述按键沿着垂直方向相对所述第二部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扩展座,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推移部具有第一导引斜面,且所述第一导引斜面的法线方向与所述一对第二推移部的法线方向夹一锐角,而所述按键具有第二导引斜面,与所述第一导引斜面相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扩展座,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推移部、所述一对第二推移部及所述限位部为自所述本体部延伸并折弯而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扩展座,其特征是,所述本体部具有导轨,而所述转动件具有枢接轴,且所述枢接轴穿过所述导轨并枢接于所述第一壳体,而所述移动件与所述转动件能够互相平行地相对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扩展座,其特征是,所述闩锁装置还包括第二扭簧,设置于所述转动件的枢接轴,而所述转动件具有贯孔,且所述第二扭簧的末端穿入所述贯孔中。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扩展座,其特征是,所述闩锁装置还包括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移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扩展座,其特征是,所述闩锁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组装在一起,且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共构有容置空间,而所述移动件以及所述转动件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扩展座,其特征是,每一所述枢纽装置包括:
枢轴,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
组装部,与所述枢轴相连,且固定在键盘装置上。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扩展座,其特征是,所述转动件具有第一限位结构,而所述移动件具有第二限位结构,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互相干涉,使所述转动件的所述推顶部未突出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顶面。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扩展座,其特征是,每一所述卡勾具有勾合部,且一对勾合部的朝向方向相同。
2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扩展座,其特征是,每一所述卡勾具有勾合部,且一对勾合部的朝向方向相反。
CN201310012593.9A 2012-03-03 2013-01-14 闩锁装置及使用此闩锁装置的扩展座 Active CN1032941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7186 2012-03-03
TW101107186A TWI493129B (zh) 2012-03-03 2012-03-03 一種閂鎖裝置及使用此閂鎖裝置的擴充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4123A CN103294123A (zh) 2013-09-11
CN103294123B true CN103294123B (zh) 2016-09-07

Family

ID=49095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2593.9A Active CN103294123B (zh) 2012-03-03 2013-01-14 闩锁装置及使用此闩锁装置的扩展座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94123B (zh)
TW (1) TWI4931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6706B (zh) * 2013-09-16 2016-11-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卡合裝置
CN104460842B (zh) * 2013-09-22 2017-08-2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卡闩装置及计算机系统
CN103926980B (zh) * 2013-09-27 2017-12-12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TWI586245B (zh) * 2013-10-03 2017-06-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承載電子裝置之承載結構
TWI524835B (zh) * 2013-12-04 2016-03-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動栓鎖裝置及其電子裝置
TWI542809B (zh) * 2014-10-21 2016-07-2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翻轉裝置
CN104375579B (zh) * 2014-11-28 2017-11-24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TWI557328B (zh) 2014-12-05 2016-1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殼體裝置
TWI541633B (zh) * 2015-05-15 2016-07-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卡合裝置與電子裝置
US11054862B2 (en) 2016-04-26 2021-07-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ndocking assis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of use
TWI677144B (zh) * 2018-06-08 2019-11-11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連動機構模組及擴充座
TWI661114B (zh) * 2018-11-29 2019-06-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基座
TWI685291B (zh) * 2019-04-09 2020-02-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減震元件及電子裝置
CN113625828B (zh) * 2020-05-08 2024-03-19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组及扩充座
CN113220076B (zh) * 2021-05-26 2023-05-26 环荣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扩充座装置
CN113394596B (zh) * 2021-06-10 2022-08-09 环荣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扩充座
TWI791378B (zh) * 2021-10-19 2023-02-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鎖定裝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15239A (ja) * 2005-10-18 2007-05-10 Asustek Computer Inc ヒンジ構造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折り畳み式電子デバイス
CN101675404A (zh) * 2007-05-07 2010-03-17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限制机构
CN102072247A (zh) * 2009-11-19 2011-05-2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角度限制装置及具有该限制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02062A1 (en) * 2004-07-02 2006-01-05 Kwon Hae O Latch device for portable computer
KR100727665B1 (ko) * 2004-07-06 2007-06-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컴퓨터의 래치장치
US8172282B2 (en) * 2008-01-14 2012-05-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ing device latching assembly
TW201019077A (en) * 2008-11-07 2010-05-16 Arbor Technology Corp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ablet computer and bas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15239A (ja) * 2005-10-18 2007-05-10 Asustek Computer Inc ヒンジ構造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折り畳み式電子デバイス
CN101675404A (zh) * 2007-05-07 2010-03-17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限制机构
CN102072247A (zh) * 2009-11-19 2011-05-2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角度限制装置及具有该限制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7139A (zh) 2013-09-16
TWI493129B (zh) 2015-07-21
CN103294123A (zh)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4123B (zh) 闩锁装置及使用此闩锁装置的扩展座
RU2566480C2 (ru) Крепеж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закрепления лицевой панели на выдвижном ящике
RU2700293C2 (ru) Установоч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сидень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CN106050014B (zh) 一种双拉链锁
CN201248508Y (zh) 抽屉用滑动装置
WO2009137433A2 (en) Charging and security station for multiple wireless tablets
CN103218014B (zh) 电子装置
US20110308434A1 (en) Locker for use with chair
TWI527969B (zh) 滑動開關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KR100774589B1 (ko) 가구 일체형 서랍식 금고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N201605944U (zh) 保险箱面板装置
JP2009180883A (ja) 電子機器
CN208463932U (zh) 一种马桶盖板和马桶座体的快接结构
KR100903246B1 (ko) 슬라이딩도어 잠금장치용 손잡이
CN208310494U (zh) 闩锁装置
TWI381790B (zh) 閂鎖機構
JP7102731B2 (ja) キャビネット
KR101956107B1 (ko) 푸시풀 도어락용 래치볼트
JP5521928B2 (ja) 框内蔵型施錠装置
CN102465641A (zh) 闩锁机构及可携式电脑
KR101891784B1 (ko) 래치볼트가 임의로 인입되는 것을 방지하는 도어록 모티스
CN204273789U (zh) 一种用于家具抽屉前面板的锁离系统
TW201815318A (zh) 自開彈壓裝置
KR101891782B1 (ko) 양방향 패닉 구조체를 구비한 도어록 모티스
KR101962898B1 (ko) 푸시풀 도어락용 래치볼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