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1378B - 鎖定裝置 - Google Patents

鎖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1378B
TWI791378B TW111102594A TW111102594A TWI791378B TW I791378 B TWI791378 B TW I791378B TW 111102594 A TW111102594 A TW 111102594A TW 111102594 A TW111102594 A TW 111102594A TW I791378 B TWI791378 B TW I7913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lider
hook
locking devic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2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8140A (zh
Inventor
吳鴻昀
李碧男
田凱誠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1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137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8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814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9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locking or maintaining the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in a fixed position, e.g. latching mechanism at the edge of the display in a laptop or for the screen protective cover of a PD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鎖定裝置包括一基座、一卡勾、一滑動件、一旋鈕及一致動件。卡勾樞設於基座以位在一卡合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作動。滑動件滑設於基座以相對基座滑動而與卡勾分離或驅動卡勾轉換至釋放位置。滑動件適於卡合於基座以維持卡勾於釋放位置。旋鈕樞設於基座以相對基座旋轉而阻擋滑動件的滑動或允許滑動件相對於基座滑動。致動件滑設於基座。致動件適於受力以相對於基座滑動而驅動滑動件分離於基座,以使滑動件移動並分離於卡勾以讓卡勾適於轉換至卡合位置。

Description

鎖定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鎖定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於擴充基座的鎖定裝置。
二合一筆記型電腦,包括平板電腦及擴充基座,其中擴充基座之上設置有鍵盤、觸控板等輸入模組,而當平板電腦連接於擴充基座時,使用者可透過擴充基座對平板電腦進行輸入操作。然而,現有的擴充基座,當使用者需要將平板電腦安裝於擴充基座或將平板電腦從擴充基座移除時,必須要透過雙手始能完成,如此使用並不便利。
本發明提供一種鎖定裝置,其提供極佳的使用便利性。
本發明的一種鎖定裝置包括一基座、一卡勾、一滑動件、一旋鈕以及一致動件。卡勾樞設於基座以位在一卡合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作動。滑動件滑設於基座以相對基座滑動而與卡勾分離或驅動卡勾轉換至釋放位置,且滑動件適於卡合於基座以維持卡勾於釋放位置。旋鈕樞設於基座以相對基座旋轉而阻擋滑動件滑動或允許滑動件相對於基座滑動。致動件滑設於基座,且致動件適於受力以相對於基座滑動而驅動滑動件分離於基座,以使滑動件移動並分離於卡勾以讓卡勾適於轉換至卡合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鎖定裝置更包括一第一復位件。第一復位件設置於基座內,且第一復位件的兩端分別抵接基座及致動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復位件恆驅動致動件移動遠離基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鎖定裝置更包括一第二復位件。第二復位件設置於基座內,且第二復位件的兩端分別連接基座及卡勾。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復位件恆驅動卡勾移動至卡合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鎖定裝置更包括一第三復位件。第三復位件設置於基座內,且第三復位件的兩端分別抵接基座及滑動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三復位件恆驅動滑動件移動分離於卡勾。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旋鈕具有一止擋部。旋鈕適於相對於基座旋轉以使止擋部位於滑動件的移動路徑上以阻止滑動件相對滑動或位於滑動件的移動路徑之外以允許滑動件相對於基座滑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旋鈕具有一開口。旋鈕適於相對於基座旋轉以使開口錯位滑動件而使滑動件無法通過開口以阻止滑動件相對滑動或使開口對位於滑動件以允許滑動件通過開口而相對於基座滑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滑動件具有一第一抵靠部。第一抵靠部適於抵靠於旋鈕以限制滑動件相對滑動或適於通過旋鈕以使滑動件相對於基座滑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蓋板設置於基座上,且卡勾及致動件穿過蓋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滑動件具有一第二抵靠部,且第二抵靠部適於分離於卡勾或驅動卡勾至釋放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卡勾具有一第一受動部,且第一受動部適於受滑動件驅動以使卡勾轉換至釋放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基座具有一第一卡合部,滑動件具有對應於第一卡合部的一第二卡合部,且第二卡合部適於卡合於第一卡合部以使滑動件維持卡勾於釋放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基座具有一第一導引部,滑動件具有對應於第一導引部的一第二導引部,且第一導引部適於引導第二導引部以使滑動件適於卡合於基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滑動件具有一彈臂。彈臂適於受基座引導以使滑動件卡入於基座或受致動件推動以使滑動件分離於基座。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致動件具有一推動部,滑動件具有對應於推動部的一第二受動部,且致動件適於相對於基座滑動以使推動部推動第二受動部而使滑動件分離於基座。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鎖定裝置中,卡勾樞設於基座以位在一卡合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作動,滑動件滑設於基座以相對基座滑動而與卡勾分離或驅動卡勾轉換至釋放位置,且滑動件適於卡合於基座以維持卡勾於釋放位置,旋鈕樞設於基座以相對基座旋轉而阻擋滑動件滑動或允許滑動件相對於基座滑動,致動件滑設於基座,且致動件適於受力以相對於基座滑動而驅動滑動件分離於基座,以使滑動件移動並分離於卡勾以讓卡勾適於轉換至卡合位置,當滑動件卡合於基座時,卡勾維持於釋放位置,使用者藉由施力於致動件即得使致動件驅動滑動件與基座分離,進而使卡勾轉換至卡合位置,便於安裝平板電腦或移除平板電腦,此過程使用者透過單手即可完成,提供極佳的使用便利性。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以下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命名方式僅僅是為了明確區別各個構件以便於閱讀者理解所為的權宜之計,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鎖定裝置在第一模式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1的鎖定裝置在第二模式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圖1的鎖定裝置在第三模式的立體示意圖。圖4是圖1的鎖定裝置在第四模式的立體示意圖。圖5是圖1的鎖定裝置在第五模式的立體示意圖。圖6是圖1的鎖定裝置於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圖7是圖3的鎖定裝置於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在此同時提供直角坐標X-Y-Z以利於閱讀者理解。請參考圖1及圖6,鎖定裝置100可應用於擴充基座而為擴充基座的一部分,以供安裝平板電腦之用。鎖定裝置100包括一基座110、一卡勾120、一滑動件130、一旋鈕140、一致動件150、一第一復位件160、一第二復位件170、一第三復位件180以及一蓋板190。
在本實施例中,卡勾120、滑動件130、致動件150、第一復位件160、第二復位件170、第三復位件180以及蓋板190的數量為二,且這些構件被設計為左右對稱,但不以此為限制,以下為便於描述,僅以圖1左側一組的結構為例進行說明。
具體而言,卡勾120繞Y軸樞設於基座110,以繞行Y軸位在圖2及圖4所示的一卡合位置P1以及圖3及圖5所示的一釋放位置P2之間旋轉作動。第二復位件170設置於基座110內,且第二復位件170的兩端分別連接基座110及卡勾120,其中第二復位件170具體可採用一拉伸彈簧,以恆驅動卡勾120繞行正Y軸方向旋轉而轉換至卡合位置P1,然第二復位件170的形式並不以拉伸彈簧為限,本領域技術人員當可視鎖定裝置100的整體結構設計選用不同的彈簧。
圖8是圖2的鎖定裝置的立體剖視圖。圖9是圖8的鎖定裝置的區域E的放大示意圖。請參考圖2,滑動件130沿X軸方向滑設於基座110,以如圖2及圖3所示沿X軸方向相對於基座110往復滑動,進而如圖6所示與卡勾120分離或如圖7所示驅動卡勾120以使卡勾120轉換至圖2所示的釋放位置P2,且滑動件130適於如圖10所示卡合於基座110以維持卡勾120於圖2所示的釋放位置P2。第三復位件180設置於基座110內,且第三復位件180的兩端分別抵接基座110及滑動件130,其中第三復位件180具體可採用一壓縮彈簧,以恆驅動滑動件130朝向負X軸方向移動而與卡勾120分離,然第三復位件180的形式並不以壓縮彈簧為限,本領域技術人員當可視鎖定裝置100的整體結構設計選用不同的彈簧。
圖11是圖1的鎖定裝置沿剖線A-A的剖視示意圖。圖12是圖2的鎖定裝置沿剖線B-B的剖視示意圖。請參考圖1、圖2、圖11及圖12,旋鈕140繞X軸樞設於基座110,以如圖1及圖2所示繞行X軸相對於基座110旋轉,進而旋鈕140如圖11所示阻擋滑動件130或如圖12所示允許滑動件130沿X軸方向相對於基座110往復滑動。
圖13是圖3的鎖定裝置沿剖線C-C的剖視示意圖。圖14是圖5的鎖定裝置沿剖線D-D的剖視示意圖。請參考圖3、圖5、圖13及圖14,致動件150沿Z軸方向滑設於基座110,且致動件150適於受力以沿Z軸方向相對於基座110往復滑動,進而驅動圖10之中的滑動件130與基座110分離,以使滑動件130如圖9所示朝向負X軸方向移動,滑動件130並如圖6所示分離於卡勾120,以讓卡勾120轉換至如圖4所示的卡合位置P1。第一復位件160設置於基座110內,且第一復位件160的兩端分別抵接基座110及致動件150,其中第一復位件160具體可採用一壓縮彈簧,以恆驅動致動件150朝向正Z軸方向移動而遠離於基座110並突伸於基座110之外,然第一復位件160的形式並不以壓縮彈簧為限,本領域技術人員當可視鎖定裝置100的整體結構設計選用不同的彈簧。
請參考圖1,蓋板190設置於基座110上,並將卡勾120及致動件150安裝於基座110,其中卡勾120及致動件150穿過蓋板190。
藉此,如圖3至圖4的順序,當使用者操作滑動件130使滑動件130卡合於基座110時,卡勾120維持於釋放位置P2,使用者藉由施力於致動件150,例如將平板電腦安裝於基座110,以透過平板電腦推動致動件150朝向負Z軸方向移動,即得使致動件150驅動滑動件130與基座110分離,進而使卡勾120轉換至卡合位置P1,便於安裝平板電腦,如圖5至圖2的順序,當使用者操作滑動件130使滑動件130卡合於基座110時,卡勾120維持於釋放位置P2,使用者藉由施力於致動件150,例如將平板電腦自基座110移除,以透過移除平板電腦使致動件150朝向正Z軸方向移動,即得使致動件150驅動滑動件130與基座110分離,進而使卡勾120回復至卡合位置P1,故本發明的鎖定裝置100在安裝平板電腦或拆卸平板電腦的過程中,使用者透過單手即可完成,提供極佳的使用便利性。
請參考圖6、圖7、圖11及圖12,旋鈕140具有一止擋部141、一開口142、一第二操作部143以及二轉軸144,其中旋鈕140透過二轉軸144樞設於基座110。滑動件130具有一第一抵靠部131。旋鈕140的第二操作部143暴露於基座110外,以供使用者施力於第二操作部143,使旋鈕140得以於受力後繞行X軸往復旋轉。
請參考圖1、圖6及圖11,在此模式下,止擋部141位於滑動件130的第一抵靠部131的移動路徑上,故第一抵靠部131抵靠於止擋部141,以阻止滑動件130相對滑動,且開口142錯位於第一抵靠部131,而使第一抵靠部131無法通過開口142,此舉可避免滑動件130被誤操作。或者,進一步參考圖2、圖7及圖12,使用者可施力於第二操作部143以使圖11中的旋鈕140繞行正X軸方向旋轉而轉換至圖12中所示的位置,以使止擋部141位於第一抵靠部131的移動路徑之外而使止擋部141無法止擋第一抵靠部131,並使開口142對位於第一抵靠部131,以允許第一抵靠部131相對於基座110而朝向正X軸方向滑動通過開口142。
請參考圖1、圖6及圖11,滑動件130具有一第二抵靠部135及一第一操作部137,且卡勾120具有一第一受動部121,其中於此模式下,滑動件130的第二抵靠部135分離於卡勾120的第一受動部121。此外,第一操作部137暴露於基座110之外,以供使用者施力於第一操作部137,使滑動件130得以於受力後沿X軸方向往復滑動。進一步參考圖7,當使用者施力使滑動件130朝向正X軸方向滑動後,第三復位件180被壓縮因而蓄積彈性位能,且由於第一受動部121位於第二抵靠部135的移動路徑上,故在第二抵靠部135朝向正X軸方向滑動的過程中,第二抵靠部135得以驅動第一受動部121,進而驅使卡勾120繞行負Y軸方向旋轉而轉換至釋放位置P2,且卡勾120驅使第二復位件170被拉伸因而蓄積彈性位能。
請參考圖2、圖8及圖9,基座110具有一第一卡合部111以及一第一導引部112。滑動件130具有一彈臂134、對應於第一卡合部111的一第二卡合部132以及對應於第一導引部112的一第二導引部133,其中第二卡合部132連接於彈臂134,第二導引部133位於第二卡合部132上,且彈臂134適於產生彈性變形。舉例而言,第一導引部112為一斜面,且第二導引部133為一弧面,其中第一導引部112所謂的斜面指的是同時朝向負X軸向及負Y方向的單斜面,進一步參考圖10,透過使第二導引部133滑動於第一導引部112之上,得以使第二卡合部132朝向負Y軸方向移動直至滑動件130移動至定位後而卡入第一卡合部111,並維持卡勾120於釋放位置P2。
請參考圖9、圖10、圖13及圖14,致動件150具有一推動部151、一第一推動斜面152以及一第二推動斜面153,其中第一推動斜面152為同時朝向負Y方向及負Z方向的單斜面,第二推動斜面153為同時朝向負Y方向及正Z方向的單斜面。滑動件130具有對應於推動部151的一第二受動部136、對應於第一推動斜面152的一第一受動斜面138以及對應於第二推動斜面153的一第二受動斜面139,其中第一受動斜面138為同時朝向正Y方向及正Z方向的單斜面,且第二受動斜面139為同時朝向正Y方向及負Z方向的單斜面。據此,致動件150在沿Z軸方向往復移動的過程中,能夠透過推動部151推動第二受動部136,進而使彈臂134產生彈性變形,以讓第二卡合部132朝向負Y軸方向移動而分離於第一卡合部111。
進一步參考圖6,在第二卡合部132與第一卡合部111分離後,第三復位件180釋放所蓄積的彈性位能,驅使滑動件130朝向負X軸方向滑動,從而滑動件130的第二抵靠部135分離於卡勾120的第一受動部121,第二復位件170釋放所蓄積的彈性位能,驅使卡勾120繞行正Y軸方向旋轉而轉換至卡合位置P1。
請參考圖3及圖13,平板電腦可朝向負Z軸方向移動以安裝於基座110,隨平板電腦朝向負Z軸方向移動,致動件150亦受平板電腦推動而朝向負Z軸方向移動,在此過程中,第一復位件160被壓縮因而蓄積彈性位能,第一推動斜面152與第一受動斜面138配合作用,使推動部151朝向負Y軸的方向移動,進而使滑動件130與基座110分離。
請參考圖5及圖14,平板電腦可朝向正Z軸方向移動以拆卸於基座110,隨平板電腦朝向正Z軸方向移動,第一復位件160所蓄積的彈性位能被釋放,致動件150因而受第一復位件160推動而朝向正Z軸方向移動,在此過程中,第二推動斜面153與第二受動斜面139配合作用,使推動部151朝向負Y軸的方向移動,進而使滑動件130與基座110分離。
上述的任何操作使用者皆可透過單手操作完成,故鎖定裝置100在使用上極其便利,操作上也相當省力。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鎖定裝置中,卡勾樞設於基座以位在一卡合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作動,滑動件滑設於基座以相對基座滑動而與卡勾分離或驅動卡勾轉換至釋放位置,且滑動件適於卡合於基座以維持卡勾於釋放位置,旋鈕樞設於基座以相對基座旋轉而阻擋滑動件滑動或允許滑動件相對於基座滑動,致動件滑設於基座,且致動件適於受力以相對於基座滑動而驅動滑動件分離於基座,以使滑動件移動並分離於卡勾以讓卡勾適於轉換至卡合位置,當滑動件卡合於基座時,卡勾維持於釋放位置,使用者藉由施力於致動件即得使致動件驅動滑動件與基座分離,進而使卡勾轉換至卡合位置,便於安裝平板電腦或移除平板電腦,此過程使用者透過單手即可完成,提供極佳的使用便利性。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鎖定裝置 110:基座 111:第一卡合部 112:第一導引部 120:卡勾 121:第一受動部 130:滑動件 131:第一抵靠部 132:第二卡合部 133:第二導引部 134:彈臂 135:第二抵靠部 136:第二受動部 137:第一操作部 138:第一受動斜面 139:第二受動斜面 140:旋鈕 141:止擋部 142:開口 143:第二操作部 144:轉軸 150:致動件 151:推動部 152:第一推動斜面 153:第二推動斜面 160:第一復位件 170:第二復位件 180:第三復位件 190:蓋板 A-A、B-B、C-C、D-D:剖線 E:區域 P1:卡合位置 P2:釋放位置 X-Y-Z:直角坐標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鎖定裝置在第一模式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鎖定裝置在第二模式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圖1的鎖定裝置在第三模式的立體示意圖。 圖4是圖1的鎖定裝置在第四模式的立體示意圖。 圖5是圖1的鎖定裝置在第五模式的立體示意圖。 圖6是圖1的鎖定裝置於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7是圖3的鎖定裝置於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8是圖2的鎖定裝置的立體剖視圖。 圖9是圖8的鎖定裝置的區域E的放大示意圖。 圖10是圖9的鎖定裝置在第三模式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11是圖1的鎖定裝置沿剖線A-A的剖視示意圖。 圖12是圖2的鎖定裝置沿剖線B-B的剖視示意圖。 圖13是圖3的鎖定裝置沿剖線C-C的剖視示意圖。 圖14是圖5的鎖定裝置沿剖線D-D的剖視示意圖。
100:鎖定裝置
110:基座
120:卡勾
130:滑動件
137:第一操作部
140:旋鈕
143:第二操作部
150:致動件
190:蓋板
A-A:剖線
P1:卡合位置
X-Y-Z:直角坐標

Claims (16)

  1. 一種鎖定裝置,包括:一基座;一卡勾,樞設於該基座以位在一卡合位置及一釋放位置之間作動;一滑動件,滑設於該基座以相對該基座滑動而與該卡勾的一第一受動部分離或驅動該卡勾的該第一受動部以使該卡勾轉換至該釋放位置,且適於卡合於該基座以維持該卡勾於該釋放位置;一旋鈕,樞設於該基座以相對該基座旋轉而阻擋該滑動件滑動或允許該滑動件相對於該基座滑動;以及一致動件,滑設於該基座,且適於受力以相對於該基座滑動而驅動該滑動件分離於該基座,以使該滑動件移動並分離於該卡勾以讓該卡勾適於轉換至該卡合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鎖定裝置,更包括:一第一復位件,設置於該基座內,且該第一復位件的兩端分別抵接該基座及該致動件。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該第一復位件恆驅動該致動件移動遠離該基座。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鎖定裝置,更包括:一第二復位件,設置於該基座內,且該第二復位件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基座及該卡勾。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該第二復位件恆驅動該卡勾移動至該卡合位置。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鎖定裝置,更包括:一第三復位件,設置於該基座內,且該第三復位件的兩端分別抵接該基座及該滑動件。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該第三復位件恆驅動該滑動件移動分離於該卡勾。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該旋鈕具有一止擋部,且該旋鈕適於相對於該基座旋轉以使該止擋部位於該滑動件的移動路徑上以阻止該滑動件相對滑動或位於該滑動件的移動路徑之外以允許該滑動件相對於該基座滑動。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該旋鈕具有一開口,且該旋鈕適於相對於該基座旋轉以使該開口錯位於該滑動件而使該滑動件無法通過該開口以阻止該滑動件相對滑動或使該開口對位於該滑動件以允許該滑動件通過該開口而相對於該基座滑動。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該滑動件具有一第一抵靠部,且該第一抵靠部適於抵靠於該旋鈕以限制該滑動件相對滑動或適於通過該旋鈕以使該滑動件相對於該基座滑動。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該滑動件具有一第二抵靠部,且該第二抵靠部適於分離於該卡勾或驅動該卡勾至該釋放位置。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該卡勾具有該第一受動部,且該第一受動部適於受該滑動件驅動以使該卡勾轉換至該釋放位置。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該基座具有一第一卡合部,該滑動件具有對應於該第一卡合部的一第二卡合部,且該第二卡合部適於卡合於該第一卡合部以使該滑動件維持該卡勾於該釋放位置。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該基座具有一第一導引部,該滑動件具有對應該第一導引部的一第二導引部,且該第一導引部適於引導該第二導引部以使該滑動件適於卡合於該基座。
  1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該滑動件具有一彈臂,且該彈臂適於受該基座引導以使該滑動件卡入於該基座或受該致動件推動以使該滑動件分離於該基座。
  1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鎖定裝置,其中該致動件具有一推動部,該滑動件具有對應於該推動部的一第二受動部,且該致動件適於相對於該基座滑動以使該推動部推動該第二受動部而使該滑動件分離於該基座。
TW111102594A 2021-10-19 2022-01-21 鎖定裝置 TWI7913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57129P 2021-10-19 2021-10-19
US63/257,129 2021-10-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1378B true TWI791378B (zh) 2023-02-01
TW202318140A TW202318140A (zh) 2023-05-01

Family

ID=85982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2594A TWI791378B (zh) 2021-10-19 2022-01-21 鎖定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21853A1 (zh)
CN (1) CN115993874A (zh)
TW (1) TWI79137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15195A (zh) * 2012-10-04 2014-04-16 Wistron Corp 接合機構
TWM503731U (zh) * 2015-04-15 2015-06-21 Micro Star Int Co Ltd 具有轉動鎖固機構之固定裝置
TWI493129B (zh) * 2012-03-03 2015-07-21 Pegatron Corp 一種閂鎖裝置及使用此閂鎖裝置的擴充座
TWI494741B (zh) * 2011-08-16 2015-08-01 Asustek Comp Inc 接合組件及電子系統
US20180373290A1 (en) * 2017-06-23 2018-12-2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ock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4741B (zh) * 2011-08-16 2015-08-01 Asustek Comp Inc 接合組件及電子系統
TWI493129B (zh) * 2012-03-03 2015-07-21 Pegatron Corp 一種閂鎖裝置及使用此閂鎖裝置的擴充座
TW201415195A (zh) * 2012-10-04 2014-04-16 Wistron Corp 接合機構
TWM503731U (zh) * 2015-04-15 2015-06-21 Micro Star Int Co Ltd 具有轉動鎖固機構之固定裝置
US20180373290A1 (en) * 2017-06-23 2018-12-2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ock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3874A (zh) 2023-04-21
US20230121853A1 (en) 2023-04-20
TW202318140A (zh) 202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6739B2 (en) Fan device
TWI671619B (zh) 電子裝置
TWI495801B (zh) 滑動機構及滑板式電子裝置
US9153396B2 (en) Keyboard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I791378B (zh) 鎖定裝置
US1153717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201526752A (zh) 鎖扣機構
TWI740335B (zh) 顯示裝置
US10141030B2 (en) Unloading mechanism assembly
US20170125187A1 (en) Key structure
TWI621391B (zh) Inner rail release device applied to slide rail
CN110531828B (zh) 电子设备及卡合机构
TWI775251B (zh) 觸控板結構
JP3241449U (ja) 解放機構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CN112346513B (zh) 具有把手的电子装置
TWI533345B (zh) 按鍵及其鍵盤
TWI384350B (zh) 筆記型電腦
TWM546083U (zh) 應用於滑軌之內軌釋放裝置
CN102778922B (zh) 电子装置
US20240130066A1 (en) Tr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4764266B (zh) 触摸板结构
CN211015209U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TWI715420B (zh) 電子裝置
TWM609848U (zh) 電子總成
TWI511640B (zh) 具有按壓式蓋板之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