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2809B - 翻轉裝置 - Google Patents

翻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2809B
TWI542809B TW103136372A TW103136372A TWI542809B TW I542809 B TWI542809 B TW I542809B TW 103136372 A TW103136372 A TW 103136372A TW 103136372 A TW103136372 A TW 103136372A TW I542809 B TWI542809 B TW I5428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inverting
frame body
angle
me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6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16034A (zh
Inventor
鄧存宏
林明德
劉安吉
Original Assignee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36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42809B/zh
Priority to CN201510594198.5A priority patent/CN10552624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16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6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2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2809B/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Description

翻轉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翻轉裝置,特別是一種可以方便互相卡合的翻轉裝置。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今的電子裝置皆以朝著輕薄短小的目標來設計,且觸控顯示裝置的應用也日益蓬勃,使用者利用觸控方式可以更直覺的操作電子裝置。於此同時,將觸控顯示裝置應用於可翻轉的筆記型電腦的螢幕部份的技術也已經是目前廣泛使用的產品。然而,於先前技術中,可翻轉的筆記型電腦的螢幕部份與外框框架之間卡合的設計不佳,使用者若翻轉太快或是太慢,螢幕部份與外框框架之間的金屬件可能會太快或太慢突出 來,而無法順利地互相卡合。如此一來,使用者便無法方便且直覺地使用先前技術之可翻轉的筆記型電腦。
因此,有必要發明一種新的翻轉裝置及其觸控式電子裝置,以解決先前技術的缺失。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翻轉裝置,其具有可以方便互相卡合之效果。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之翻轉裝置包括旋轉部及支撐部。旋轉部包括翻轉主體及第一金屬件。第一金屬件係設置於翻轉主體之第一側。支撐部包括框架本體、樞軸元件、滑軌及第一配合件。樞軸元件樞接框架本體與翻轉主體,使翻轉主體藉由樞軸元件而翻轉。滑軌係設置於框架本體,滑軌具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具有第一定位位置及第二定位位置。第一配合件係樞接於框架本體。第一配合件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一止擋片。第一定位柱係滑動地設置於該第一定位槽,以定位於第一定位槽之第一定位位置或該第二定位位置。第一磁性元件係對應該第一金屬件的位置設置。第一止擋片係相鄰於第一磁性元件。於翻轉主體旋轉至第一預設角度時,第一磁性元件與第一金 屬件互相吸引,使得第一配合件樞轉以使第一止擋片部分地突出框架本體,第一定位柱離開第一定位位置,且第一金屬件部分地突出翻轉主體;當翻轉主體旋轉至第一定位角度時,突出的第一止擋片與第一金屬件互相卡合,且該第一定位柱定位到該第二定位位置。
藉此,本發明的翻轉裝置可以達到旋轉及方便互相卡合的功效,並能夠達到兩段式自動栓鎖的效果,防止使用者對於翻轉主體翻轉速度過快或過慢而造成無法自動栓鎖問題,且卡合機構亦不會刮傷機殼外部。
10‧‧‧翻轉裝置
20‧‧‧旋轉部
21‧‧‧翻轉主體
21a‧‧‧第一側
21b‧‧‧第二側
22‧‧‧第一金屬件
23‧‧‧第二金屬件
30‧‧‧支撐部
31‧‧‧框架本體
32‧‧‧樞軸元件
33‧‧‧滑軌
34‧‧‧第一配合件
340‧‧‧主體
341‧‧‧第一止擋片
342‧‧‧第二止擋片
343‧‧‧第一定位柱
41‧‧‧第一定位槽
411‧‧‧第一定位位置
412‧‧‧第二定位位置
42‧‧‧第二定位槽
421‧‧‧第三定位位置
422‧‧‧第四定位位置
51‧‧‧第二配合件
52‧‧‧第二定位柱
61‧‧‧第一磁性元件
62‧‧‧第二磁性元件
63‧‧‧第三磁性元件
71‧‧‧第一彈性元件
72‧‧‧第二彈性元件
73‧‧‧第三彈性元件
81‧‧‧滑動開關
82‧‧‧第三定位柱
θ‧‧‧夾角
圖1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之外觀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之透視示意圖。
圖2A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旋轉時之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之分解示意圖。
圖3A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所具有之滑軌之示意圖。
圖3B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所具有之第一配合件之示意圖。
圖3C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所具有之第二配合件之示意圖。
圖3D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所具有之滑軌與滑動開關之組裝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於第一預設角度之狀態下之側面剖視圖。
圖5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於第一定位角度之狀態下之側面剖視圖。
圖6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於卡合狀態下之透視示意圖。
圖6A係根據圖6,為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於A-A側之剖視圖。
圖7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於未卡合狀態下之透視示意圖。
圖7A係根據圖7,為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於B-B側之剖視圖。
為能讓 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以下請先參考圖1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之外觀示意圖。
本發明之翻轉裝置10包括旋轉部20及支撐部30,旋轉部20可藉由支撐部30支撐並相對旋轉。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翻轉裝置10可以為觸控式電子裝置,旋轉部20則可為具有觸控顯示功能的觸控顯示螢幕,支撐部30可以再連接一輸入裝置(圖未示),例如連接鍵盤裝置,以供使用者輸入,但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所舉例的實施方式。
接著參考圖2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之透視示意圖。
旋轉部20可包括翻轉主體21、第一金屬件22及第二金屬件23。翻轉主體21可為觸控顯示螢幕之殼體,第一金屬件22及第二金屬件23則分別設置於翻轉主體21的第一側21a及第二側21b,第一側21a及第二側21b係為翻轉主體21之相對兩側。第一金屬件22及第二金屬件23係為可以被磁性元件(例如磁鐵)所吸引的金屬材質製成。須注意的是,本發明之圖式中以旋轉部20具有兩個第一金屬件22及第二金屬件23來進行說明,但旋轉部20也可以僅具有一個第一金屬件22及第二金屬件23,也可以同時具有複數個第一金屬件22及第二金屬件23,本發明並不限定其數量。
支撐部30則包括框架本體31、樞軸元件32、滑軌33、第一配合件34及第二配合件51(如圖3所示)。框架本體31可為一U字形結構,框架本體31及翻轉主體21利用樞軸元件32樞接,但本發明並不限制框架本體31之形狀。於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兩個樞軸元件32係分別設置於框架本體31之相對兩側,用以樞接翻轉主體21的相對兩側,藉此使得該翻轉主體21可利用 樞軸元件32而相對於框架本體31於第一定位角度到第二定位角度之間翻轉。
就如同圖2A所示,圖2A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旋轉時之示意圖。
例如翻轉主體21與框架本體31之間夾角θ的角度可由0度翻轉到180度,但本發明並不限制翻轉主體21僅能於上述的角度的範圍內旋轉。並且樞軸元件32可於該翻轉主體21旋轉至第一預設角度或第二預設角度時先產生一預設扭力,讓樞軸元件32不會翻轉過頭。
接著請一併參考圖3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之分解示意圖以及圖3A到3D關於翻轉裝置內部組件之詳細示意圖,其中圖3A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所具有之滑軌之示意圖,圖3B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所具有之第一配合件之示意圖,圖3C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所具有之第二配合件之示意圖,圖3D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所具有之滑軌與滑動開關之組裝示意圖。
滑軌33係設置於該框架本體31內,並可於框架本體31內滑動。該滑軌33具有第一定位槽41及第二定位槽42,該第一定位槽41具有一第一定位位置411及一第二定位位置412,用以 配合第一配合件34。第二定位槽42具有第三定位位置421及第四定位位置422,則用以配合第二配合件51。
第一配合件34係設置於框架本體31內,並且第一配合件34的位置對應第一金屬件22及第二金屬件23的位置。該第一配合件34具有主體340、第一止擋片341、第二止擋片342、第一磁性元件61及第一定位柱343。主體340係樞接於框架本體31而可相對於框架本體31而轉動。第一止擋片341係設置於主體340,並相鄰於第一磁性元件61,用以配合第一金屬件22。第二止擋片342同樣設置於主體340,並相鄰於第一磁性元件61,用以配合第二金屬件23。第一磁性元件61則設置於主體340,可與第一金屬件22或是第二金屬件23互相吸引。第一定位柱343設置於主體340,並滑動地定位於第一定位槽41之第一定位位置411,並隨著滑軌33之滑動而可以移動並定位到第二定位位置412。
第二配合件51係設置於框架本體31內,第二配合件51具有第二定位柱52及第三磁性元件63。此外,翻轉主體21更包括第二磁性元件62,第二磁性元件62可以位於兩個第一金屬件22以及兩個第二金屬件23之間,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當翻轉主 體21旋轉到第一或第二定位角度時,第二磁性元件62會與第三磁性元件63互相吸引,以使第二配合件51轉動。第二定位柱52係滑動地設置於第二定位槽42,以第三定位位置421或第四定位位置422。當第二配合件51轉動時,第二定位柱52即可離開第三定位位置421,以隨著滑軌33之滑動而可以移動並定位到第四定位位置422。支撐部10更包括第一彈性元件71,第一彈性元件71之一端連接框架本體31,第一彈性元件71之另一端則連接滑動開關81。當第二定位柱52離開第三定位位置421時,滑軌33可以間接地利用第一彈性元件71提供的彈力來滑動,讓第一定位柱343才得以移動並定位到第二定位位置412,且第二定位柱52定位到第四定位位置422。
而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二配合件51更包括第二彈性元件72,第二定位柱52可借助第二彈性元件72之彈力以定位於第三定位位置421。同樣地,第一配合件34更包括第三彈性元件73,第一定位柱343可借助第三彈性元件73之彈力以定位於第二定位位置412。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僅能利用第二彈性元件72或第三彈性元件73才能將第二配合件51或第一配合件34固定。
框架本體31更包括滑動開關81及第三定位柱82。滑動開關81係利用第三定位柱82連接於滑軌33,用以供一使用者操作使滑軌33滑動,藉此帶動第一配合件34及第二配合件51。
而關於本發明翻轉裝置10的作動方式就請同時參考圖4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於第一預設角度之狀態下之側面剖視圖及圖5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於第一定位角度之狀態下之側面剖視圖。
在第一金屬件22或是第二金屬件23與第一配合件34呈現分離狀態下時(如圖2A所示),此時翻轉主體21與框架本體31之間僅藉由樞軸元件32樞接,第一金屬件22會隱藏於翻轉主體21之內部,第一止擋片341也會位在框架本體31內。第一定位柱343此時會定位於第一定位位置411。
當翻轉主體21旋轉至第一預設角度時,例如與第一定位角度相差2到5度時,第一磁性元件61會與第一金屬件22互相吸引,使得第一金屬件22突出翻轉主體21,第一配合件34的主體340也會因此而轉動,並讓第一止擋片341部分地突出框架本體31(如圖4所示)。藉此第一止擋片341可以稍微阻擋第一金屬件22的突出部分,使得翻轉主體21不會轉過頭。且於此同時,第一定位柱343就會因主體340的轉動而離開第一定位位置411。 接著當該翻轉主體21旋轉至第一定位角度時,第二磁性元件62會與第三磁性元件63互相吸引,使第二配合件51轉動,第二定位柱52即可離開第三定位位置421。當第二定位柱52離開第三定位位置421時,滑軌33可以利用第一彈性元件71提供的彈力來滑動,第一定位柱343會因滑軌33的滑動而定位到第二定位位置412,且第二定位柱52定位到第四定位位置422,第一止擋片341即可以與第一金屬件22互相卡合(如圖5所示)。如此一來,翻轉主體21即可固定於第一定位角度,而不會任意翻轉。
此外,當翻轉主體21旋轉至第二預設角度時,例如與第二定位角度相差2到5度時,第一磁性元件61與第二金屬件23互相吸引,使得第二金屬件23突出翻轉主體21,第二止擋片342會因為主體340的轉動突出框架本體31。其中當翻轉主體21旋轉至第二定位角度時,第一定位柱343同樣因滑軌33的滑動而定位到第二定位位置412,以使第二止擋片用以與第二金屬件23互相卡合。由於第二金屬件23與第一金屬件22的作用方式類似,僅為翻轉主體21的角度相差180度,故在此不再贅述其原理。
需注意的是,上述之第一定位角度可為翻轉主體21與框架本體31之間夾角θ相夾180度,第一預設角度可為翻轉主體 21與框架本體31之間夾角θ相夾175度到178度之間。而第二定位角度係為翻轉主體21與框架本體31之間夾角θ相夾0度,其中第二預設角度可為翻轉主體21與框架本體31之間夾角θ相夾2度到5度之間。但本發明並不以上述的角度為限。。
如此一來,就如同圖6及圖6A所示,圖6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於卡合狀態下之透視示意圖,圖6A係根據圖6,為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於A-A側之剖視圖。
當該翻轉主體21旋轉至第一定位角度時,第三磁性元件63與第二磁性元件62係互相吸引,以使第二配合件51轉動,如此一來,第二定位柱52會因為第二配合件51的轉動而離開第三定位位置421,使第一彈性元件71因為第二定位柱52鬆脫第三定位位置421而可帶動滑軌33滑動,滑軌33滑動後讓第二定位柱52係移動並定位於該第四定位位置422。而第一定位柱343也會因為滑軌33的滑動離開第一定位位置411,並利用第三彈性元件73以定位到第二定位位置412。藉由上述的結構,第一止擋片341即可以突出來配合第一金屬件22,以卡合固定翻轉主體21。
最後請同時參考圖7及圖7A,圖7係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於未卡合狀態下之透視示意圖,圖7A係根據圖7,為本發明之翻轉裝置於B-B側之剖視圖。
而當翻轉主體21要鬆脫框架本體31時,使用者係操作滑動開關81。滑動開關81可利用第三定位柱82以帶動滑軌33,讓第一配合件34的第一定位柱343也會因為滑軌33的滑動離開從第二定位位置412回復到第一定位位置411。同時第二配合件51之第二定位柱52從第四定位位置422回復並利用第二彈性元件72的彈性定位於第三定位位置421。在此狀態下,才可讓第一配合件34的第一止擋片341回到框架本體31內,使翻轉主體21鬆脫而自由轉動。
藉由上述旋轉部20與支撐部30之間的結構,即可方便地將翻轉主體21固定於第一定位角度或第二定位角度,並可於第一定位角度到第二定位角度之間自由旋轉。此外,本發明之翻轉裝置能夠達到兩段式自動栓鎖的效果,防止使用者對於翻轉主體翻轉速度過快或過慢而造成無法自動栓鎖問題,且卡合機構亦不會刮傷機殼外部。
此外,本實施方式僅例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為避免贅述,並未詳加記載所有可能的變化組合。然而,本領域之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上述各模組或元件未必皆為必要。且為實施本新型,亦可能包含其他較細節之習知模組或元件。各模組或元件皆可能視需求加以省略或修改,且任兩模組間未必不存在其他模組或元件。
需注意的是,上述僅為實施例,而非限制於實施例。譬如此不脫離本發明基本架構者,皆應為本專利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而應以專利申請範圍為準。
10‧‧‧翻轉裝置
20‧‧‧旋轉部
21‧‧‧翻轉主體
21a‧‧‧第一側
21b‧‧‧第二側
22‧‧‧第一金屬件
23‧‧‧第二金屬件
30‧‧‧支撐部
31‧‧‧框架本體
32‧‧‧樞軸元件
33‧‧‧滑軌
41‧‧‧第一定位槽
42‧‧‧第二定位槽
62‧‧‧第二磁性元件

Claims (8)

  1. 一種翻轉裝置,該翻轉裝置包括:一旋轉部,包括:一翻轉主體;以及一第一金屬件,係設置於該翻轉主體之一第一側;以及一支撐部,包括:一框架本體;一樞軸元件,樞接該框架本體與該翻轉主體,使該翻轉主體藉由該樞軸元件而翻轉;一滑軌,係設置於該框架本體,該滑軌具有一第一定位槽,該第一定位槽具有一第一定位位置及一第二定位位置;以及一第一配合件,係樞接於該框架本體,該第一配合件包括:一第一定位柱,係滑動地設置於該第一定位槽,以藉由該滑軌之滑動而定位於該第一定位槽之該第一定位位置或該第二定位位置;一第一磁性元件,對應該第一金屬件的位置設置;以及一第一止擋片,相鄰於該第一磁性元件;其中於該翻轉主體旋轉至一第一預設角度時,該第一磁性元件與該第一金屬件互相吸引,使得該第一配合件樞轉以使該第一止擋片部分地突出該框架本體,該第一定位柱離開該第一定位位置,且該第一金屬件部分地突出該翻轉主體;當該翻轉主體旋轉至一第一定位角度時,突出的該第一止擋片與該第一金屬件互相 卡合,且該第一定位柱藉由該滑軌之滑動而定位到該第二定位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翻轉裝置,其中該翻轉主體更包括一第二金屬件,係設置於該翻轉主體之一第二側,且該第二金屬件的位置對應該第一配合件的位置,其中該第一側及該第二側係為該翻轉主體相對之兩側;其中該第一配合件更包括一第二止擋片,相鄰於該第一止擋片;於該翻轉主體旋轉至一第二預設角度時,該第一磁性元件與該第二金屬件互相吸引,使得該第一配合件樞轉以使該第二止擋片部分地突出該框架本體,且該第二金屬件部份地突出該翻轉主體;當該翻轉主體旋轉至一第二定位角度時,該第二止擋片與該第二金屬件互相卡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翻轉裝置,更包括一滑動開關及一第三定位柱,該滑動開關利用該第三定位柱以連接於該滑軌,用以供一使用者操作使該滑軌滑動,其中:該翻轉主體更包括一第二磁性元件;該支撐部更包括一第一彈性元件,該滑軌更包括一第二定位槽,其中該第二定位槽具有一第三定位位置及一第四定位位置,該第一彈性元件之一端連接該滑動開關,另一端連接該框架本體,以 能夠提供一彈力予該滑動開關;該框架本體更包括:一第二配合件,係樞接於該框架本體內,該第二配合件具有一第二定位柱,係設置於該第二定位槽,以藉由該滑軌之滑動而定位於該第二定位槽之該第三定位位置或該第四定位位置;以及一第三磁性元件,係設置於該第二配合件,其中該翻轉主體旋轉至該第一定位角度或該第二定位角度時,該第三磁性元件與該第二磁性元件係互相吸引,使得該第二配合件樞轉以使該第二定位柱離開該第三定位位置,該第一彈性元件提供該彈力予該滑動開關,該滑動開關帶動該滑軌滑動,使該第一定位柱定位於該第二定位位置,該第二定位柱定位於該第四定位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翻轉裝置,其中該第二配合件更包括一第二彈性元件,該第二彈性元件係提供一彈力,使該第二定位柱定位於該第三定位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翻轉裝置,其中該第一配合件更包括一第三彈性元件,該第三彈性元件係提供一彈力,使該第一定位柱定位於該第二定位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翻轉裝置,其中該第一定位角度係為該翻轉主體與該框架本體之間相夾180度,該第一預設角度係為該翻轉主體與該框架本體之間相夾175度到178度之間;其中該第二定位角度係為該翻轉主體與該框架本體之間相夾0度,該第二預設角度係為該翻轉主體與該框架本體之間相夾2度到5度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翻轉裝置,其中該樞軸元件係於該翻轉主體旋轉至該第一預設角度或該第二預設角度時產生一預設扭力。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翻轉裝置,其中該框架本體係為一U字形。
TW103136372A 2014-10-21 2014-10-21 翻轉裝置 TWI542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6372A TWI542809B (zh) 2014-10-21 2014-10-21 翻轉裝置
CN201510594198.5A CN105526245B (zh) 2014-10-21 2015-09-17 翻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36372A TWI542809B (zh) 2014-10-21 2014-10-21 翻轉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6034A TW201616034A (zh) 2016-05-01
TWI542809B true TWI542809B (zh) 2016-07-21

Family

ID=55768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6372A TWI542809B (zh) 2014-10-21 2014-10-21 翻轉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26245B (zh)
TW (1) TWI54280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26717B2 (ja) * 2002-09-24 2007-06-06 金寶 張 軸受機構
CN102072247B (zh) * 2009-11-19 2013-01-09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角度限制装置及具有该限制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TWI493129B (zh) * 2012-03-03 2015-07-21 Pegatron Corp 一種閂鎖裝置及使用此閂鎖裝置的擴充座
TWI510722B (zh) * 2012-12-10 2015-12-01 Acer Inc 連接機構
CN103867559B (zh) * 2012-12-14 2016-06-29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6245A (zh) 2016-04-27
TW201616034A (zh) 2016-05-01
CN105526245B (zh) 2018-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14533B2 (en) Biaxial hinge and terminal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0656685B2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695665B (zh) 鉸鏈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518256B (zh) 樞軸結構
TWI612875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438609B (zh) 雙向式扣合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TWM464715U (zh) 用來固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之固定裝置與可攜式電子設備
TWI511650B (zh) 可樞轉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435007B (zh) 雙軸式樞轉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TWI519933B (zh) 具有收納功能的電子裝置
US20120300381A1 (en) Hinge device and keyboard dock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190265760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021185B (zh) 枢轴模块及组装方法
TW202001486A (zh) 電子裝置
US8687355B2 (en) Slide and rotation module for executable multiple operation mode electronic device
TW201309156A (zh) 電子裝置及其鉸鏈結構
TW201406263A (zh) 折疊式電子設備
TW201445277A (zh) 電子設備
TWI542809B (zh) 翻轉裝置
TWM494466U (zh) 調整式支撐裝置及相關電子裝置
TWI48857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鉸鍊組件
CN106462182B (zh) 用于具有可旋转的显示构件的计算设备的联动机构
TW201725471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20190121400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616742B (zh) 擴充基座與應用其之電子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