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5579B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75579B
CN104375579B CN201410709411.8A CN201410709411A CN104375579B CN 104375579 B CN104375579 B CN 104375579B CN 201410709411 A CN201410709411 A CN 201410709411A CN 104375579 B CN104375579 B CN 104375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ng part
housing
location division
fastener
confined pla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094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75579A (zh
Inventor
郑文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e numb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ns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70941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75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75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5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75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5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1Panel PC, e.g. single housing hosting PC and display panel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机体及一第二机体。第一机体包含一第一限位件及一卡扣件。第一限位件具有一受压部及一限位凸部。卡扣件具有一定位部。定位部抵靠受压部及限位凸部的其中之一。第二机体包含一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具有一限位凹部。其中,当第二机体抵压受压部时,定位部受连动以脱离限位凸部,当卡扣件受驱动而沿一第一轴向位移一预定距离时,定位部受连动以扣合于限位凹部。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因平板计算机具有浏览网页、观赏影片与电子书及拍摄照片或影片等功能,又因为平板计算机的重量轻、体积小及操作方便,故使用者平常可将平板计算机放在桌上操作,外出时也可将平板计算机随身携带。因此,平板计算机为人们在生活上提供了机动性及趣味性。
虽然在携带时,平板计算机的机动性胜过桌上型计算机,但在定点使用时,平板计算机的便利性可能就不如桌上型计算机。譬如说,在定点使用时,因桌上型计算机的屏幕有支撑座,可直接摆放于桌面上,故使用者可免持观赏。然而平板计算机却因无支撑座支撑而必需手持使用。因此,平板计算机机动性上的优势却也阻碍了定点使用时便利性。因此,为了提升平板计算机于定点使用时的便利性,厂商通常会进一步搭配支撑座或扩充座来提升平板计算机的定点使用时的便利性。一般来说,使用者透过一手握住平板计算机,另一手操作卡扣及释放机制来将平板计算机装上或拆下。也就是说,使用者必需透过双手的辅助才有办法完成两者之间的装卸操作。因此,如何提升支撑座与平板计算机间的操作便利性,让使用者能够更轻易地完成支撑座与平板计算机间装卸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用以提升平板计算机与支撑座间的拆卸便利性。
本发明所揭露的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机体及一第二机体。第一机体包含一第一限位件及一卡扣件。第一限位件具有一受压部及一限位凸部。卡扣件具有一定位部,定位部抵靠受压部及限位凸部的其中之一。第二机体包含一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具有一限位凹部。其中,当第二机体抵压受压部时,定位部受连动以脱离限位凸部,当卡扣件受驱动而沿一第一轴向位移一预定距离时,定位部受连动以扣合于限位凹部。
包含一第一机体及一第二机体。第一机体包含一第一壳件、一卡扣件、一第一限位件及一第一弹性件。卡扣件具有相连的至少一第一卡扣部及一定位部。定位部具有一支撑面。卡扣件可滑动地位于第一壳件内而依序具有一卡扣位置、一第一释放位置及一第二释放位置。第一限位件具有一受压部及一限位凸部,可活动地位于第一壳件内而具有一第一受压位置及一第一限制位置。第一弹性件夹设于第一限位件与第一壳件之间而令第一限位件常态位于第一限制位置。当第一限位件位于第一限制位置时,限位凸部抵靠于定位部而令卡扣件位于第一释放位置。第二机体包含一第二壳件、一第二限位件及一第二弹性件。第二壳件具有一第二卡扣部及一压抵部。第二卡扣部对应第一卡扣部。压抵部对应于受压部。第二限位件具有一限位凹部。第二限位件可活动地设于第二壳件而具有一第二受压位置及一第二限制位置。第二弹性件夹设于第二限位件与第二壳件之间而令第二限位件常态位于第二限制位置。其中,当第一机体组装于第二机体时,压抵部抵压受压部以迫使第一限位件位于第一受压位置,使得限位凸部脱离定位部而令卡扣件位于卡扣位置,并令第一卡扣部扣合于第二卡扣部。并且,限位凹部与定位部相错位,令第二限位件受定位部推抵而位于第二受压位置。当卡扣件受驱动而位移至第二释放位置时,定位部对位于受限位凹部,使得第二限位件回复至第二限制位置,以令限位凹部扣合于定位部而局限卡扣件位于第二释放位置。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电子装置,透过上述第一限位件的辅助可将原本需双手完成的组装作业分成两个单手可完成的步骤。第一,单手调整卡扣件,使得第一限位件将卡扣件局限于第一释放位置。第二,单手将第二机体结合于第一机体。同理,透过上述第二限位件的辅助亦可将原本需双手完成的拆卸作业分成两个单手可完成的步骤。第一,单手调整卡扣件,使得第二限位件将卡扣件局限于第二释放位置。第二,单手将第二机体与第一机体分离。如此一来,使用者仅需单手即可完成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间的组装与拆卸操作,进而提升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间的装卸便利性。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部分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至图6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作动式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照图1。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部分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包含一第一机体100及一第二机体200。第一机体100与第二机体200例如为平板计算机及扩充座或是组合式笔记型计算机的两机体。
第一机体100包含一第一壳件110、一卡扣件120、一第一限位件130、一第一弹性件140及一第三弹性件150。
第一壳件110具有一容置槽111、一承载面112及二穿孔113。承载面112背向容置槽111,且穿孔113自容置槽111贯穿至承载面112。
卡扣件120具有相连的一衔接部123、至少一第一卡扣部121及一定位部122。衔接部123可滑动地位于第一壳件110的容置槽111内,使得衔接部123可沿第一轴向(如X轴向)相对第一壳件110滑动一预定距离而沿正X轴向依序具有一卡扣位置、一第一释放位置(如图1所示)及一第二释放位置(卡扣件120的作动容后描述)。第一卡扣部121一端连接于衔接部123,且另一端穿过穿孔113而凸出于承载面112。此外,第一卡扣部121凸出于承载面112的部分具有一导斜面121a,第二壳件210推抵导斜面121a,以令卡扣件120朝第一释放位置或第二释放位置的方向(如正X轴向)位移。
定位部122连接于衔接部123,并具有一底面122a、一侧面122b及一顶面122c。受底面122a与顶面122c分别连接于侧面122b的相对两侧。
第一限位件130具有一受压部131、一限位凸部132及一延伸部133。受压部131具有相连的一受压面131a及一第一限位面131b。限位凸部132凸出于第一限位面131b。限位凸部132具有一第二限位面132a,第二限位面132a背向受压部131。延伸部133连接于限位凸部132。第一限位件130可活动地位于第一壳件110的容置槽111内。第一限位件130可沿一第二轴向(如Y轴向)相对第一壳件110滑动而具有一第一受压位置及一第一限制位置(如图1所示)。
第一弹性件140例如为压缩弹簧。第一弹性件140夹设于第一限位件130与第一壳件110之间而令第一限位件130常态位于第一限制位置。所谓的常态指第一限位件130在第一弹性件140的弹性力及第一壳件110的抵持力作用下所保持的平衡状态。当第一限位件130位于第一限制位置时,限位凸部132的第二限位面132a抵靠于定位部122而局限卡扣件120位于第一释放位置。其中,第一限位件130位于第一受压位置的作动容后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件130可滑动地设于第一壳件110,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未绘示)中,第一限位件130亦可枢设于第一壳件110,而第一弹性件140则变更为扭力弹簧。
第三弹性件150设于衔接部123与第一壳件110之间而令卡扣件120常态沿一复位方向(即朝向卡扣位置位移,沿负X轴向)位移。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150为拉伸弹簧,装设于第一机体100的左侧,带动卡扣件120常态朝左侧位移,亦即,朝向卡扣位置位移(沿负X轴向),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150为压缩弹簧,装设于第一机体100的右侧,带动卡扣件120常态朝左侧位移,亦即,朝向卡扣位置位移(沿负X轴向)。
第二机体200包含一第二壳件210、一第二限位件220及一第二弹性件230。
第二壳件210具有一第二卡扣部211及一压抵部212。第二卡扣部211对应第一卡扣部121。压抵部212对应于受压部131。
第二限位件220具有一限位凹部221。限位凹部221具有一第三限位面221a。且第三限位面221a至第一限位面131b的垂直距离D1大于第二限位面132a至第一限位面131b的垂直距离D2。限位凹部221的第三限位面221a抵靠于定位部122而局限卡扣件120位于第二释放位置。第二限位件220可活动地设于第二壳件210,使得第二限位件220可沿第二轴向(如Y轴向)相对第二壳件210滑动而具有一第二受压位置及一第二限制位置(如图1所示)。
此外,第二限位件220还具有一受推面222,受推面222连接于第三限位面221a,当卡扣件120位于卡扣位置及第一释放位置时,定位部122的顶面122c与第二限位件220的受推面222至少有部分重叠。
第二弹性件230例如为压缩弹簧,并夹设于第二限位件220与第二壳件210之间而令第二限位件220常态位于第二限制位置。
请参阅图1至图6。图2至图6为图1的电子装置的作动式意图。
以下先介绍第一机体100与第二机体200间的组装作动。
如图1所示,第一机体100的第一限位件130位于第一限制位置,以将第一机体100的卡扣件120局限于第一释放位置。
接着,如图2所示,使用者可单手操作将第二机体200组装于第一机体100。当第二机体200组装于第一机体100时,第二壳件210的底部抵靠于第一壳件110的承载面112,使得第二壳件210的压抵部212推抵第一限位件130至第一受压位置(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并且,因限位凹部221与定位部122相错位,使得第二限位件220的受推面222受到定位部122的推抵而位移至第二受压位置(沿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并令第一限位件130的第二限位面132a脱离于定位部122的侧面122b。
如图3所示,第三弹性件150释放弹性位能,使得脱离第一限位件130局限的定位部122得以自第一释放位置位移至卡扣位置(沿箭头c所指示的方向),令第一卡扣部121扣合于第二卡扣部211,进而让第一机体100与第二机体200彼此固定。
接着,介绍第一机体100与第二机体200间的拆卸作动。
如图4所示,卡扣件120受驱动而位移至第二释放位置(沿箭头d所指示的方向)。其中,驱动卡扣件120的方式可在第一机体100上设置可滑动地操作钮(未绘示),供使用者要自第一机体100上拆下第二机体200时可单手扳动操作钮而驱动卡扣件120滑移至第二释放位置。
当卡扣件120位于第二释放位置时,定位部122对位于受限位凹部221。其中,定位部122对位于受限位凹部221的意思为定位部122的顶面122c脱离第二限位件220的受推面222而落于限位凹部221凹陷的范围。
如图5所示,由于第二限位件220脱离了定位部122的局限,故受到第二弹性件230推抵的第二限位件220会自动回复至第二限制位置(沿箭头e所指示的方向),以令限位凹部221扣合于定位部122而局限卡扣件120位于第二释放位置。
如图6所示,使用者可单手拿起第二机体200,使第一机体100与第二机体200分离(沿箭头f所指示的方向)。
第一限位件130在脱离第二壳件210的压抵部212的压制后会在第一弹性件140的作用下回复至第一限制位置(沿箭头g所指示的方向)。并且,卡扣件120的定位部122在脱离第二限位件220的局限后会在第三弹性件150的作用下朝卡扣位置的方向位移(沿箭头h所指示的方向)。详细来说,卡扣件120朝卡扣位置位移的过程会再次受到第一限位件130的局限而固定于待组装的第一释放位置,以供使用者得以再次将第二机体200组装于第一机体100。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电子装置,透过上述第一限位件的辅助可将原本需双手完成的组装作业分成两个单手可完成的步骤。第一,单手调整卡扣件,使得第一限位件将卡扣件局限于第一释放位置。第二,单手将第二机体结合于第一机体。同理,透过上述第二限位件的辅助亦可将原本需双手完成的拆卸作业分成两个单手可完成的步骤。第一,单手调整卡扣件,使得第二限位件将卡扣件局限于第二释放位置。第二,单手将第二机体与第一机体分离。如此一来,使用者仅需单手即可完成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间的组装与拆卸操作,进而提升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间的装卸便利性。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机体,包含:
一第一限位件,具有一受压部及一限位凸部;以及
一卡扣件,具有一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抵靠所述受压部及所述限位凸部的其中之一;以及
一第二机体,包含:
一第二限位件,具有一限位凹部;
其中,当所述第二机体抵压所述受压部时,所述定位部受连动以脱离所述限位凸部,当所述卡扣件受驱动而沿一第一轴向位移一预定距离时,所述定位部受连动以扣合于所述限位凹部,定义一第二轴向正交于所述第一轴向,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第二轴向滑动,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第二轴向相对所述第二机体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机体包含一第一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一限位件以抵靠所述定位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机体还包含一第二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二限位件以抵靠所述定位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卡扣件包含至少一第一卡扣部,所述第二机体包含一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二卡扣部对应所述第一卡扣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机体还包含一第三弹性件,带动所述卡扣件常态沿一复位方向位移,所述复位方向与所述第一轴向反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成可活动地于一第一受压位置及一第一限制位置之间,所述卡扣件设置成可滑动于一卡扣位置、一第一释放位置及一第二释放位置之间,所述受压部具有相连的一受压面及一第一限位面,所述限位凸部凸出于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限位凸部具有一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面背向所述受压部,当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限制位置时,所述限位凸部的所述第二限位面抵靠于所述定位部而局限所述卡扣件位于所述第一释放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限位凹部具有一第三限位面,所述第三限位面至所述第一限位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限位面至所述第一限位面的垂直距离,所述限位凹部的所述第三限位面抵靠于所述定位部而局限所述卡扣件位于所述第二释放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定位部具有一底面、一侧面及一顶面,受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分别连接于所述侧面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限位件还具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限位凸部,并抵靠于所述定位部的所述底面而令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限制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限位件还具有一受推面,所述受推面连接于所述第三限位面,当所述卡扣件位于所述卡扣位置及所述第一释放位置时,所述定位部的所述顶面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所述受推面至少有部分重叠。
CN201410709411.8A 2014-11-28 2014-11-28 电子装置 Active CN104375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9411.8A CN104375579B (zh) 2014-11-28 2014-11-28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9411.8A CN104375579B (zh) 2014-11-28 2014-11-28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5579A CN104375579A (zh) 2015-02-25
CN104375579B true CN104375579B (zh) 2017-11-24

Family

ID=52554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09411.8A Active CN104375579B (zh) 2014-11-28 2014-11-28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755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5368B (zh) * 2015-06-29 2019-04-2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电子装置
CN108121402B (zh) * 2016-11-29 2021-02-26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卡固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0071A (zh) * 2009-12-11 2012-08-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锁定装置、电子设备和锁定方法
CN102811573A (zh) * 2011-06-03 2012-12-0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3294123A (zh) * 2012-03-03 2013-09-11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闩锁装置及使用此闩锁装置的扩展座
CN103576768A (zh) * 2012-08-03 2014-02-1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扩展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78903B2 (en) * 2002-04-04 2005-12-27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module for use in comput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0071A (zh) * 2009-12-11 2012-08-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锁定装置、电子设备和锁定方法
CN102811573A (zh) * 2011-06-03 2012-12-0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3294123A (zh) * 2012-03-03 2013-09-11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闩锁装置及使用此闩锁装置的扩展座
CN103576768A (zh) * 2012-08-03 2014-02-1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扩展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5579A (zh) 2015-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8282B (zh) 用於觸控顯示裝置組裝之輔助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4375579B (zh) 电子装置
US8480188B2 (en) Computer desk assembly
CN103582353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3941806A (zh) 电子装置
US9123934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battery fixing mechanism
US953545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protective housing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KR20150099668A (ko) 전자 장치
CN202523603U (zh) 按键及其键盘
US11318728B1 (en) Screen protector applicator
CN105937688A (zh) 壁挂式电子装置及具有壁挂及直立两用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2811575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US2016018792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CN102841636B (zh) 电子装置及卡扣机构
CN203444400U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7979344U (zh) 一种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实验台
CN103455087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2566948U (zh) 多媒体教学多功能桌
CN203352998U (zh) 平板式电子设备与座盘快速组卸结构
CN105172310B (zh) 皮套压合机
CN103926980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TWI378485B (en) Keyboard with adjustable key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CN202335550U (zh) 一种便利型书架
JP2010199960A (ja) スライド式小型電子機器
CN206313839U (zh) 一种带仿真usb插孔的手机模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08

Address after: East of Yanglian Road and South of Weilu Road in the West District of Lianshui Industrial New Area,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arge numb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nshui)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14 Puxing Road 789, Caohejing Export Processing Zone,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Co-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Corporation

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