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57328B - 殼體裝置 - Google Patents

殼體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57328B
TWI557328B TW103142416A TW103142416A TWI557328B TW I557328 B TWI557328 B TW I557328B TW 103142416 A TW103142416 A TW 103142416A TW 103142416 A TW103142416 A TW 103142416A TW I557328 B TWI557328 B TW I5573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imiting structure
latch
lock
stu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2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1176A (zh
Inventor
楊宜軒
張正茂
陳乾園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424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7328B/zh
Priority to US14/692,753 priority patent/US942999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621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1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7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732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08Interlock mechanisms; Means for avoiding unauthorised use or function, e.g. tamperpro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殼體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殼體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以減少外觀破孔,使外觀簡潔又美觀的殼體裝置。
近幾年對筆記型電腦的要求越來越高,一方面希望筆記型電腦的外觀可以越來越簡潔化以使外觀整體觀之有美感,一方面卻又因為筆記型電腦的功能需求,所以體積無法有效縮減而相對龐大,因此基於結構強度的考量,便需要使用大量螺絲進行鎖附固定,這會導致殼體上有許多的螺絲孔S,破壞了工業設計的美感,如圖1示。此外,鎖附螺絲也是需要花費許多人力與金錢,所以目前的筆記型電腦的殼體裝置的設計不僅無法有效節省結構料件的使用數量,組裝的人力及工時也無法有效減少。
本發明提供一種殼體裝置,其藉由設置在兩個殼體內的組件及結構的彼此干涉而能夠彼此固定在一起,進而達到可以減少殼體裝置外觀的破孔,使殼體裝置的外觀簡潔又美觀。
本發明的殼體裝置包括第一殼體、第二殼體、閂鎖、彈性件以及鎖固件。第一殼體具有內表面以及外表面,所述內表面上設置有第一限位結構、卡勾以及軌道,且鎖孔貫穿內、外表面。第二殼體設置於所述第一殼體上,所述第二殼體具有螺柱以及第二限位結構,其中所述內表面朝向所述第二殼體,且所述第一限位結構及所述第二限位結構至少部分重合。閂鎖設置於所述軌道中,所述閂鎖具有多個第三限位結構。彈性件連接於所述閂鎖以及所述卡勾之間,並對所述閂鎖施予彈性恢復力。鎖固件穿過所述鎖孔鎖入所述螺柱,而所述閂鎖受所述鎖固件限制而使所述第三限位結構穿過所述第一限位結構及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相重合的部分,以將所述第一殼體與所述第二殼體固定在一起。
在本發明殼體裝置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軌道是由多個凸塊而形成。
在本發明殼體裝置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限位結構及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相重合的部分為貫孔,而所述第三限位結構為凸柱。
在本發明殼體裝置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鎖固件包括頂部以及螺牙部,所述頂部具有第一導引面,而所述閂鎖具有第二導引面,且所述鎖固件鎖入所述螺柱時,所述第一導引面與所述第二導引面互相導引以推移所述閂鎖。
在本發明殼體裝置的一實施例中,將所述鎖固件自所述螺柱卸除時,所述彈性件的彈性恢復力帶動所述閂鎖移動並解除 所述第三限位結構對所述第一限位結構以及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的干涉,而所述第二殼體可自所述第一殼體上卸下。
在本發明殼體裝置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鎖固件的鎖入方向與所述閂鎖的移動方向互相垂直。
在本發明殼體裝置的一實施例中,更包括限位件,設置於所述第一殼體的所述內表面,並位於所述閂鎖的移動路徑上。
在本發明殼體裝置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殼體的外表面無破孔。
基於上述,藉由限位結構的設置、鎖固件的鎖入以及閂鎖的移動,可以讓兩個殼體可以有良好的固定效果,且更可以減少鎖固件的需求及螺柱的設置,不僅使殼體裝置的外觀更為簡潔美觀,同時可以有效節省成本。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殼體裝置
110‧‧‧第一殼體
110a‧‧‧內表面
110b‧‧‧外表面
110c‧‧‧弧形的凸柱
112‧‧‧第一限位結構
112a‧‧‧貫孔
114‧‧‧卡勾
116‧‧‧軌道
118‧‧‧鎖孔
120‧‧‧第二殼體
122‧‧‧螺柱
124‧‧‧第二限位結構
130‧‧‧閂鎖
130a‧‧‧第二導引面
132‧‧‧第三限位結構
134‧‧‧抵靠部
140‧‧‧彈性件
150‧‧‧鎖固件
152‧‧‧頂部
152a‧‧‧第一導引面
154‧‧‧螺牙部
160‧‧‧限位件
S‧‧‧螺絲孔
N‧‧‧法線方向
圖1是習知的一種筆記型電腦的底部的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殼體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3是圖2的殼體裝置的局部組裝示意圖。
圖4為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還未組裝在一起的示意圖。
圖5為圖4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6為鎖固件穿過鎖孔欲鎖入螺柱的示意圖。
圖7為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組裝在一起的示意圖。
圖8為圖7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9為圖7的又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殼體裝置的分解示意圖,而圖3是圖2的殼體裝置的局部組裝示意圖,其中圖2及圖3是不同的視角,且為了清楚看到第一殼體的內部結構,所以圖3中使第二殼體以透明的方式呈現。
請同時參考圖2及圖3,殼體裝置100適用於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此殼體裝置100包括第一殼體110、第二殼體120、閂鎖130、彈性件140以及鎖固件150。第一殼體110具有內表面110a以及外表面110b,且在內表面110a上設置有第一限位結構112、卡勾114以及軌道116,且鎖孔118貫穿內表面110a及外表面110b。鎖孔118、第一限位結構112、卡勾114以及軌道116可以是在第一殼體110成形的時候一併形成。本實施例中的第二殼體120是利用鎖附的方式設置於第一殼體110上,但並不限於鎖附,且第二殼體120設置在第一殼體110上時,第一殼體110的內表面110a朝向第二殼體120。第二殼體120具有螺柱122以及第二限位結構124,其中第一限位結構112及第二限位結構124互相對應設置,且第一殼體110及第二殼體120組裝在 一起時,第一限位結構112及第二限位結構124至少部分重合。
承上述,閂鎖130設置於軌道116中,其中軌道116是由多個凸塊排列而形成的,用以限制閂鎖130只能沿著軌道116而直線移動。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限位結構112的部分可與形成軌道116的凸塊共形,因此第一限位結構112亦構成軌道116的一部分。閂鎖130具有多個第三限位結構132,且第三限位結構132適於穿入第一限位結構112及第二限位結構124重合的部分以達到限位的目的。彈性件140連接於閂鎖130以及卡勾114之間,而本實施例的彈性件140例如是拉伸彈簧。鎖固件150例如為螺絲,且鎖固件150適於穿過鎖孔118以鎖入螺柱122,以將所述第一殼體110與所述第二殼體120固定在一起以組成殼體裝置100。
圖4為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還未組裝在一起的示意圖。圖5為圖4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3、圖4及圖5,第一限位結構112及第二限位結構124例如是分別一體地成形在第一殼體110以及第二殼體120上的L形或是T形結構,且當第一殼體110以其內表面110a朝向第二殼體120以與第二殼體120組裝在一起時,第一限位結構112及第二限位結構124至少相重合的部分包含貫孔112a以及貫孔旁的側壁(未標示)。
請繼續參考圖3、圖4及圖5,鎖固件150包括頂部152以及螺牙部154,頂部152具有第一導引面152a,更確切地說,頂部152連接螺牙部154處大致呈錐狀,因此第一導引面152a為斜面,而閂鎖130迎接鎖固件150處具有第二導引面130a,且此 第二導引面130a也為斜面,而在鎖固件150穿過鎖孔118鎖入螺柱122時,第一導引面152a與第二導引面130a互相導引且鎖固件150推移閂鎖130移動。
第一殼體110上還設置有限位件160,設置於第一殼體110的內表面110a上,並位於閂鎖130的移動路徑上。簡單地說,藉由限位件160以及第一限位結構112的設置,同時搭配閂鎖130的形狀設計,可以限制閂鎖130的移動距離。
接著請同時參考圖4及圖5。欲將所述第一殼體110以及所述第二殼體120組裝在一起時,先將第二殼體120放置在第一殼體110上,其中第一殼體110的內表面110a朝向第二殼體120,且第一殼體110的第一限位結構112與第二殼體120的第二限位結構124有部分重合。此時,連接於卡勾114以及閂鎖130之間的彈性件140對閂鎖130施加彈性恢復力,因此閂鎖130的抵靠部134抵靠限位件160而位於一解鎖位置,此時第三限位結構132並未與第一限位結構112以及第二限位結構124互相重合的貫孔112a干涉,所以第二殼體120並未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地自第一殼體110上卸除下來。
附帶一提的是,第一殼體110的內表面110a還設置有弧形的凸柱110c,且在將第二殼體120對應放置在第一殼體110上時,第二殼體120的螺柱122會位在鎖孔118內並對準位於弧形的凸柱110c內。此外,閂鎖130的部分會位在螺柱122以及第二殼體120之間,且第二導引面130a暴露於外。
接著請參考圖6、圖7及圖8,在鎖固件150對準螺柱122穿入鎖孔118並鎖入螺柱122中時,第一導引面152a會接觸到第二導引面130a,閂鎖130被推移,抵靠部134相對遠離限位件160,而第三限位結構132對應穿入第一限位結構112以及第二限位結構124的互相重合的貫孔112a中。此時,閂鎖130位於鎖住位置,且藉由第一限位結構112、第二限位結構124以及第三限位結構132彼此干涉,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互相固定在一起而成殼體裝置100。在此同時,彈性件140被拉伸,且不斷施予閂鎖130彈性恢復力,但由於鎖固件150鎖入螺柱122的力量大於彈性件140的彈性恢復力,所以閂鎖130保持在鎖住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的鎖固件150的鎖入方向與所述閂鎖130的移動方向互相垂直。簡單來說,閂鎖130是在第一殼體110的內表面110a上以平行於內表面110a的方式在軌道116內平移,而鎖固件150的鎖入方向是平行於內表面110a的法線方向N。此外,雖然本實施例是藉由為凸柱的第三限位結構132穿入第一限位結構112與第二限位結構124的貫孔112a中以達到將第一殼體110及第二殼體120彼此限制的目的,但在其他的實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結構來達到相同的目的,而相關組件例如閂鎖130、彈性件140的設置方式可因應需求而改變設計。另外,彈性件140所連接的閂鎖130的部分也可以設計為卡勾狀以方便進行組裝。
附帶一提,藉由在第一殼體110的內表面110a上設置這 些第一限位結構112以藉由閂鎖130的第三限位結構132而與第二殼體120的第二限位結構124達到互相干涉及限制的目的,第二殼體120的外表面可以無破孔設計以保持外觀完整性。再者,第一限位結構112、第二限位結構124以及第三限位結構132的數量可以是在考量結構強度及組裝緊密性之後決定,而相對地,因為是藉由內部結構(限位結構)的設置及組件(閂鎖130)的做動來達到干涉及限制,所以鎖固件150的使用數量也可以相對應地減少。如圖2及圖3所示,螺柱122可以是設置在第二殼體120的邊緣的中央部分,而閂鎖130的第三限位結構132則是位在閂鎖130的相對兩末端,因此可以藉由一個鎖固件150鎖入第二殼體120的邊緣的中央部分而能夠達到同時固定住第二殼體120的邊緣的相對兩側。
前述第一殼體110及第二殼體120組裝以組成殼體裝置100是依照圖4、圖6及圖7的順序;而欲將殼體裝置100拆解時,則是依照圖4、圖6及圖7的反序。詳細而言,將鎖固件150鬆開以自螺柱122卸除後,彈性件140的彈性恢復力帶動閂鎖130自鎖住位置移動至解鎖位置,進而解除第三限位結構132對第一限位結構112以及第二限位結構124的干涉及限制,因此便可以將第二殼體120以及第一殼體110分開。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殼體裝置藉由限位結構以及閂鎖的設置,而使鎖固件鎖入時能夠推移閂鎖移動以使限位結構彼此互相干涉及限位,進而達到讓兩個殼體彼此互相固定的效果。
此外,一個鎖固件可以對應推移一個閂鎖,而設置在閂鎖上的第三限位結構的數量可以依照所欲達成的兩個殼體之間的緊密程度來調整,且第一限位結構、第二限位結構及第三限位結構的使用數量相對應的增加的情況下,組裝緊密性亦隨著更佳。簡單來說,即是一個鎖固件的鎖入可以對應使多個第三限位結構干涉相對應的第一限位結構及第二限位結構,因此可以減少鎖固件的使用數量以及螺柱的設置數量,有效節省料件的費用及人力成本。
又,螺柱、限位結構及閂鎖位於殼體裝置的內部,且鎖孔的設置數量減少,因此殼體裝置的外觀更為簡潔美觀。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殼體裝置
110‧‧‧第一殼體
110a‧‧‧內表面
110c‧‧‧弧形的凸柱
112‧‧‧第一限位結構
112a‧‧‧貫孔
114‧‧‧卡勾
116‧‧‧軌道
120‧‧‧第二殼體
122‧‧‧螺柱
124‧‧‧第二限位結構
130‧‧‧閂鎖
132‧‧‧第三限位結構
134‧‧‧抵靠部
140‧‧‧彈性件
150‧‧‧鎖固件
160‧‧‧限位件

Claims (8)

  1. 一種殼體裝置,包括:第一殼體,具有內表面以及外表面,所述內表面上設置有第一限位結構、卡勾以及軌道,而鎖孔貫穿所述內表面及所述外表面;第二殼體,設置於所述第一殼體上,所述第二殼體具有螺柱以及第二限位結構,其中所述內表面朝向所述第二殼體,且所述第一限位結構及所述第二限位結構至少部分重合;閂鎖,設置於所述軌道中,所述閂鎖具有多個第三限位結構;彈性件,連接於所述閂鎖以及所述卡勾之間,並對所述閂鎖施予彈性恢復力;以及鎖固件,穿過所述鎖孔鎖入所述螺柱,而所述閂鎖受所述鎖固件限制而使所述第三限位結構穿過所述第一限位結構及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相重合的部分,以將所述第一殼體與所述第二殼體固定在一起。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殼體裝置,其中所述軌道是由多個凸塊而形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殼體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結構及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相重合的部分包括貫孔,而所述第三限位結構為凸柱。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殼體裝置,其中所述鎖固件包括頂部以及螺牙部,所述頂部具有第一導引面,而所述閂鎖具 有第二導引面,且所述鎖固件鎖入所述螺柱時,所述第一導引面與所述第二導引面互相導引以推移所述閂鎖。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殼體裝置,其中將所述鎖固件自所述螺柱卸除時,所述彈性件的彈性恢復力帶動所述閂鎖移動並解除所述第三限位結構對所述第一限位結構以及所述第二限位結構的干涉,而所述第二殼體可自所述第一殼體上卸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殼體裝置,其中所述鎖固件的鎖入方向與所述閂鎖的移動方向互相垂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殼體裝置,更包括限位件,設置於所述第一殼體的所述內表面,並位於所述閂鎖的移動路徑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殼體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殼體的外表面無破孔。
TW103142416A 2014-12-05 2014-12-05 殼體裝置 TWI557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2416A TWI557328B (zh) 2014-12-05 2014-12-05 殼體裝置
US14/692,753 US9429996B2 (en) 2014-12-05 2015-04-22 Cover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2416A TWI557328B (zh) 2014-12-05 2014-12-05 殼體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1176A TW201621176A (zh) 2016-06-16
TWI557328B true TWI557328B (zh) 2016-11-11

Family

ID=56094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2416A TWI557328B (zh) 2014-12-05 2014-12-05 殼體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429996B2 (zh)
TW (1) TWI5573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7223B (zh) * 2020-03-06 2021-01-2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扣合組件及應用有此扣合組件的電子裝置
CN114245650B (zh) * 2022-02-25 2022-05-06 深圳桥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防拆卸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12920A (en) * 2009-09-30 2011-04-01 Inventec Corp Latch mechansim
US8264837B2 (en) * 2010-04-19 2012-09-11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ver assembly retention of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228885A1 (en) * 2011-03-07 2012-09-13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osition-limiting mechanism
US8531823B2 (en) * 2011-05-09 2013-09-10 Invente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TW201337139A (zh) * 2012-03-03 2013-09-16 Pegatron Corp 一種閂鎖裝置及使用此閂鎖裝置的擴充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27665B1 (ko) * 2004-07-06 2007-06-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컴퓨터의 래치장치
CN2862145Y (zh) * 2005-11-14 2007-01-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卡扣装置
CN100592845C (zh) * 2006-12-22 2010-02-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卡合装置
CN101751078B (zh) * 2008-11-28 2011-11-16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笔记本计算机及其卡合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12920A (en) * 2009-09-30 2011-04-01 Inventec Corp Latch mechansim
US8264837B2 (en) * 2010-04-19 2012-09-11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ver assembly retention of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228885A1 (en) * 2011-03-07 2012-09-13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osition-limiting mechanism
US8531823B2 (en) * 2011-05-09 2013-09-10 Invente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TW201337139A (zh) * 2012-03-03 2013-09-16 Pegatron Corp 一種閂鎖裝置及使用此閂鎖裝置的擴充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1176A (zh) 2016-06-16
US20160161990A1 (en) 2016-06-09
US9429996B2 (en) 2016-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6140B (zh) 電子裝置及其遮蓋結構
TWI526137B (zh) 具有安全防護結構之電子裝置
US20140339973A1 (en) Slide assembly
TWI557328B (zh) 殼體裝置
TW201503797A (zh) 箱體及其卡持機構
US2013024137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ase
US961263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ecurity structure
TW201445827A (zh) 插頭固定裝置
US8827323B2 (en) Chassis assembly
TWI495418B (zh) 具有電源模組的電子裝置
TWM508702U (zh) 機箱門蓋開關結構
TWI395537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508641B (zh) 電子裝置及其底座結構
US9838578B2 (en) Frame, assembling set and camera assembly set
TW201318518A (zh) 掀蓋式設備及其滑動開關
TW201427550A (zh) 電路板固定裝置
TWM459672U (zh) 機箱及其蓋體
TWI583293B (zh) 固定裝置
US20140139999A1 (e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latch mechanism
TWI618504B (zh) 薄型滑軌裝置
TWI544860B (zh) 殼體結構與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TWI739698B (zh) 擴充裝置及電子系統
CN105786088A (zh) 壳体装置
TWM506356U (zh) 機殼蓋開合裝置
TW201401973A (zh) 電子裝置及電子裝置的殼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