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6356U - 機殼蓋開合裝置 - Google Patents

機殼蓋開合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6356U
TWM506356U TW104202679U TW104202679U TWM506356U TW M506356 U TWM506356 U TW M506356U TW 104202679 U TW104202679 U TW 104202679U TW 104202679 U TW104202679 U TW 104202679U TW M506356 U TWM506356 U TW M50635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mechanism
base
closing device
casing
cas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2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en-Hao Wei
Original Assignee
Celestica In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lestica Int Inc filed Critical Celestica Int Inc
Priority to TW104202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6356U/zh
Publication of TWM506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6356U/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機殼蓋開合裝置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機殼蓋開合裝置。
習知的桌上型伺服器的機殼包括基座、機殼蓋及鎖扣裝置,鎖扣裝置係固定於該機殼蓋上並用以卡固該機殼蓋於基座。基座具有後板,後板之一邊緣彎折延伸一舌片,該舌片上開設一扣孔。機殼蓋上開設一開口。鎖扣裝置係固定於機殼蓋之開口處,其包括具有容置空間之容置盒、收容於容置盒之容置空間內之鎖扣件及固定於容置盒上之卡掣片。鎖扣件可於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間滑動。卡掣片上設有凸扣。當鎖扣件位於第一位置時,推動該機殼蓋可使卡掣片之凸扣扣合於後板之扣孔內,使機殼蓋卡固於基座上。當鎖扣件由第一位置推動至第二位置時,鎖扣件擠壓卡掣片,使卡掣片之凸扣脫離後板之扣孔,即可將機殼蓋從基座上抽離。
為了閃避伺服器內部結構或主機板上的電子元件,習知的機殼蓋的開合裝置所設置的位置必須是在上述元件之外的空間。惟,伺服器內部結構和主機板的電子元件配置方式並非每壹台都一致,造成習知的機殼蓋的開合裝置無法以同一種款式提供給所有的伺服器和 主機板使用。
再者,習知的機殼蓋的開合裝置的結構十分複雜,也是提高製造成本的原因之一,而且有體積龐大而佔空間的問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機殼蓋開合裝置,其可設置在機殼和機殼蓋的任何對應位置,且結構十分簡單,具有易安裝、操作簡便且省力、無需佔用過多的伺服器的內部空間以及閃避所有伺服器內部結構和主機板的電子元件等諸多優點。
為了達成前述之目的,本創作將提供一種機殼蓋開合裝置,包括一抵靠部、一基座以及一槓桿機構。
該抵靠部設於一機殼。
該基座設於一機殼蓋,該基座的一側開設一容孔。
該槓桿機構包括一本體、一轉軸和一凸塊,該轉軸樞設於該本體和該基座之間,該凸塊突出於該本體的一側且可移動地穿設於該基座的容孔,並抵靠於該抵靠部的壁面。
其中,該槓桿機構的本體藉由該轉軸相對該基座旋轉於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間,當該槓桿機構的本體位於第一位置時,該機殼蓋位於一蓋闔位置,當該槓桿機構的本體往第二位置的方向旋轉時,該槓桿機構的凸塊在該基座的容孔中沿一弧線移動,且沿該抵靠部縱向移動,使該基座相對該抵靠部橫向移動,並帶動該機殼蓋往一開啟位置的方向移動,當該槓桿機構的本體位於第二位置時,該機殼 蓋位於開啟位置。
本創作之功效在於,槓桿機構配合該基座的容孔和抵靠部,達到扳轉槓桿機構控制該基座相對該抵靠部橫向移動,以帶動該機殼蓋開啟和蓋闔該機殼的功效,藉此,抵靠部可設在機殼的任何位置,且基座可設置在機殼蓋的任何對應抵靠部的位置,且結構簡單,具有易安裝、操作簡便且省力、不會佔用太多的伺服器的內部空間以及閃避所有伺服器內部結構和主機板的電子元件等諸多優點。
10‧‧‧機殼蓋開合裝置
20‧‧‧機殼蓋
21‧‧‧開口
22‧‧‧固定孔
30‧‧‧機殼
40‧‧‧機殼側板
41‧‧‧抵靠部
50‧‧‧基座
51、52、53、54‧‧‧側部
511‧‧‧凸片
512、513‧‧‧貫孔
55‧‧‧底部
56‧‧‧容槽
57、57’‧‧‧第一軸孔
58‧‧‧容孔
581‧‧‧第一端
582‧‧‧第二端
583‧‧‧最低點
70‧‧‧槓桿機構
71‧‧‧本體
711‧‧‧第一端
712‧‧‧第二端
713‧‧‧側板
714‧‧‧第二軸孔
715‧‧‧容置空間
716‧‧‧滑軌
717‧‧‧長孔
72‧‧‧轉軸
73‧‧‧凸塊
80‧‧‧鎖扣裝置
81‧‧‧卡扣部
82‧‧‧鎖扣件
821‧‧‧鉤部
822‧‧‧滑塊
823‧‧‧凸耳
83‧‧‧彈性件
第一圖是本創作之立體圖。
第二圖是本創作之分解圖。
第三圖是本創作之基座、槓桿機構和鎖扣裝置之放大圖。
第四圖是本創作之基座、槓桿機構和鎖扣裝置之另一視角放大圖。
第五圖是本創作之機殼蓋蓋闔於機殼之剖視圖。
第六圖是本創作之鎖扣裝置解鎖之剖視圖。
第七圖是本創作之機殼蓋開啟機殼之剖視圖。
以下配合圖式及元件符號對本創作之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俾使熟習該項技藝者在研讀本說明書後能據以實施。
請參閱第一至四圖,第一圖是本創作之立體圖;第二圖是本 創作之分解圖;第三圖是本創作之基座、槓桿機構和鎖扣裝置之放大圖;第四圖是本創作之基座、槓桿機構和鎖扣裝置之另一視角放大圖。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機殼蓋開合裝置10,該機殼蓋開合裝置10包括一抵靠部41、一基座50、複數緊固件(圖未示)、一槓桿機構70和一鎖扣裝置80。
該抵靠部41設於一機殼30。該機殼30在本實施例中以伺服器機殼為例,該機殼30包括一機殼側板40,該抵靠部41為開設於該機殼側板40上的一穿孔。在其他實施例中,該機殼的內部包括一支架結構,該抵靠部為開設於該支架結構上的一穿孔。其中,該抵靠部41自該機殼側板40或是支架結構的頂端往該機殼側板40或是支架結構的底端縱向延伸。較佳地,該抵靠部41貫穿機殼側板40或是支架結構的頂端。
該基座50設於一機殼蓋。更明確地說,該機殼蓋20形成一開口21和複數固定孔22,部分固定孔22環繞於該開口21的周側且互不相通,部分固定孔22開設於該機殼蓋20的其中一側。該基座50設於該機殼蓋的開口21,該機殼蓋的開口21靠近該抵靠部41。該基座50包括複數側部51、52、53、54和一底部55。該等側部51、52、53、54與該底部55圍構一容槽56。其中三個側部51、52、53的頂端個別向外側延伸一凸片511,各凸片511開設有至少一個貫孔512,另一個側部54則開設至少一貫孔513。該等貫孔513各自對應於該等固定孔22,該等緊固件穿設該等貫孔512、513和該等固定孔22,藉此,該基座50固定於該機殼蓋20。該基座50的其中二側部52、54各開設一第一軸孔57、57’, 該基座50靠近該抵靠部41的側部54開設一容孔58。較佳地,該容孔58呈弧形且具有一第一端581、一第二端582和一最低點583,該容孔的第一、第二端581、582與該側部54的頂端的間隔距離分別大於該容孔的最低點583與該側部54的頂端的間隔距離。換言之,該容孔58的輪廓是自其第一端581向下且向該側部53的方向弧形地延伸到該容孔的最低點583,然後再從該容孔的最低點583往該側部53的方向朝上弧形地延伸到該容孔的第二端582。從另一觀點來看,該容孔58的輪廓恰好環繞位於該側部54的第一軸孔57’,且該容孔的最低點583位於第一軸孔57’的下方。其中,該容孔的第一端581貫穿該側部54的頂端而呈開放狀,該容孔的第二端582則呈封閉狀,該容孔的第二端582相對於該容孔的第一端581較為遠離該側部54的頂端;因此從側面來看,該容孔的第二端582的位置略低於該容孔的第一端581的位置。當然該容孔58為其他形狀亦無不可。其中,該抵靠部41的延伸方向與該基座50的移動方向垂直。
該槓桿機構70包括一本體71、一轉軸72和一凸塊73。該本體71具有一第一端711和一第二端712,該槓桿機構的本體的底面二側向下延伸形成二側板713,該本體的二側板713各開設一第二軸孔714。該本體的底面和該本體的二側板713圍構一容置空間715,該本體的二側板713的底端各形成一滑軌716。該轉軸72穿設該本體的二第二軸孔714和該基座的二第一軸孔57、57’。藉此,該本體71可藉由該轉軸72相對該基座50旋轉於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間。該凸塊73突出於該本體71的一側,且位於該轉軸72和該本體的第二端712之間,且可 移動地穿設於該基座的容孔58及該抵靠部41中,且抵靠於該抵靠部41的壁面。其中該抵靠部41橫向的寬度等於該凸塊73橫向的寬度,該抵靠部41縱向的長度大於該凸塊73縱向的長度。在本實施例中,該本體71的一側介於該轉軸72和該本體的第二端712之間開設一插孔718,該凸塊73可拆卸地設於該插孔718。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凸塊73與該本體71為一體成形者,亦無不可。
該鎖扣裝置80包括一卡扣部81、一鎖扣件82和一彈性件83。該卡扣部81向上突出於該基座的底部55。該鎖扣件82可移動地設於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且其底部向下突出一鉤部821。更明確地說,該鎖扣件82的底面二側向下延伸形成二滑塊822,該鎖扣件82設於該本體的容置空間715,且該二滑塊822可滑動地設於該二滑軌716。其中該槓桿機構的本體的二側板713分別開設一長孔717,該二長孔717在該本體71的長度方向上延伸一段距離,該鎖扣件的二滑塊822的外側分別突出一凸耳823,該二凸耳823分別可滑動地設於該二長孔717。該彈性件83設於該鎖扣件82和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之間。
請參考第五圖,是本創作之機殼蓋蓋闔於機殼之剖視圖,並一併參考第三圖和第四圖,在本創作未推開該機殼蓋20前,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位於第一位置,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容設於該基座的容槽56中,且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的頂面與該機殼蓋20的頂面保持水平,該槓桿機構的凸塊73位於該容孔的第一端581。然後,該彈性件83藉由其彈力推抵該鎖扣件82至一鎖扣位置,該鎖扣件的鉤部821固定於該卡扣部81,使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固定於第一位置而無法相對該基 座50旋轉,該機殼蓋20位於一蓋闔位置,以封閉該機殼30,如第一圖所示。
請參見第六圖和第七圖,第六圖是本創作之鎖扣裝置解鎖之剖視圖;第七圖是本創作之機殼蓋開啟機殼之剖視圖。首先,將該鎖扣件82推壓滑入該本體71的容置空間715之中而位於一解鎖位置。該鎖扣件的鉤部821脫離該卡扣部81且該鎖扣件82壓縮該彈性件83,此時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不再受制於該鎖扣裝置80而可自由地在第一、第二位置之間旋轉。然後,將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供該鎖扣件82滑入的一端向上扳動,使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往第二位置的方向旋轉。該槓桿機構的凸塊73在該基座的容孔58中沿一弧線移動,也就是沿著該容孔58的弧形輪廓移動,且在該抵靠部41中抵靠在該抵靠部的壁面朝下移動,使該基座50相對該抵靠部41橫向移動,並帶動該機殼蓋20往一開啟位置的方向移動。當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位於第二位置時,由於該鎖扣件的二滑塊822位於該槓桿機構的本體的二滑軌716之中,以及該鎖扣件的二凸耳823位於該槓桿機構的本體的二長孔717之中,所以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會帶著該鎖扣件82和彈性件83旋轉至第二位置,並且一起穿過該機殼蓋的開口21。該槓桿機構的凸塊73位於該容孔的第二端582,該機殼蓋20位於開啟位置,以開啟該機殼30。
以下將說明本創作如何使該機殼蓋蓋闔於該機殼。首先,將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從第二位置旋轉至第一位置時,該槓桿機構的凸塊73在該基座的容孔58中沿該弧線移動,且在該抵靠部41中抵靠在該抵靠部41的壁面朝上移動,使該基座50相對該抵靠部41橫向移動,並 帶動該機殼蓋20往蓋闔位置的方向移動。當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位於第一位置時,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容設於該基座的容槽56中,且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的頂面與該機殼蓋20的頂面保持水平,該槓桿機構的凸塊73位於該容孔的第一端581,該彈性件83藉由其彈力推抵該鎖扣件82至鎖扣位置,該鎖扣件的鉤部821固定於該卡扣部81,使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固定於第一位置而無法相對該基座50旋轉,該機殼蓋20位於蓋闔位置,以封閉該機殼30,如第一圖和第五圖所示。
本創作藉由該槓桿機構70配合該基座的容孔58和該抵靠部41,達到扳轉該槓桿機構70控制該基座50相對該抵靠部41橫向移動,以帶動該機殼蓋20開啟和蓋闔該機殼30的功效。藉此,該抵靠部41可設在該機殼30的任何位置,且該基座可設置在機殼蓋的任何對應該抵靠部41的位置,且結構十分簡單,具有容易安裝、操作簡便且省力、無需佔用過多的伺服器的內部空間以及閃避所有伺服器內部結構和主機板的電子元件等諸多優點。
其次,該抵靠部41形成在該機殼30的固有元件上,例如機殼側板40或擴充卡的支架結構等。藉此,本創作不必額外增加機殼30原本固有元件以外的構件來擔任該抵靠部41的角色,十分善用資源,且節省空間。
再者,該抵靠部41可作為導引該凸塊73縱向移動的導引空間,並可確保該凸塊73接觸到該抵靠部41的壁面。
此外,該容孔的第一端581貫穿該基座的側部54的頂端,藉此,該槓桿機構的凸塊73在安裝時,可輕易地自該容孔的第一端581 進入該容孔58內部。
同樣地,該抵靠部41貫穿該機殼側板40或支架結構的頂端,藉此,該槓桿機構的凸塊73在安裝時,可輕易地從該抵靠部41的開放端進入該抵靠部41內部。
又,該鎖扣裝置80可將該槓桿機構70固定在第一位置,藉此,該機殼蓋20完全被固定在蓋闔位置上,不會被任意推開,十分安全。而該鎖扣裝置80的解鎖方式又十分簡單,藉此可快速地解開該槓桿機構70的固定狀態,容易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該鎖扣件的二凸耳823設於該槓桿機構的本體的二長孔717中。藉此,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位於第二位置時,可放手鬆開該鎖扣件82,使該彈性件83釋放其彈力去推抵該鎖扣件82往最初的鎖扣位置的方向移動,此時由於該鎖扣件82是穿過該機殼蓋的開口21,所以並未卡抵在該卡扣部81上,而是藉由該二凸耳823抵頂於該二長孔717靠近該槓桿機構的本體的第一端711的一側孔璧,達到使該鎖扣件82和該彈性件83保持在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上的功效,避免該鎖扣件82和該彈性件83脫離該槓桿機構的本體71。
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創作精神下所作有關本創作之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創作意圖保護之範疇。
10‧‧‧機殼蓋開合裝置
20‧‧‧機殼蓋
30‧‧‧機殼
40‧‧‧機殼側板
50‧‧‧基座
70‧‧‧槓桿機構
80‧‧‧鎖扣裝置

Claims (16)

  1. 一種機殼蓋開合裝置,包括:一抵靠部,設於一機殼;一基座,設於一機殼蓋,該基座的一側開設一容孔;以及一槓桿機構,包括一本體、一轉軸和一凸塊,該轉軸樞設於該本體和該基座之間,該凸塊突出於該本體的一側且可移動地穿設於該基座的容孔,並抵靠於該抵靠部的壁面,其中,該槓桿機構的本體藉由該轉軸相對該基座旋轉於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間,當該槓桿機構的本體位於第一位置時,該機殼蓋位於一蓋闔位置,當該槓桿機構的本體往第二位置的方向旋轉時,該槓桿機構的凸塊在該基座的容孔中沿一弧線移動,且沿該抵靠部縱向移動,使該基座相對該抵靠部橫向移動,並帶動該機殼蓋往一開啟位置的方向移動,當該槓桿機構的本體位於第二位置時,該機殼蓋位於開啟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殼蓋開合裝置,其中該機殼包括一機殼側板,該抵靠部為開設於該機殼側板上的一穿孔,該槓桿機構的凸塊可移動地穿設該抵靠部,當該槓桿機構的本體往第二位置的方向旋轉時,該槓桿機構的凸塊抵靠在該抵靠部的壁面縱向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殼蓋開合裝置,其中該機殼的內部包括一支架結構,該抵靠部為開設於該支架結構上的一 穿孔,該槓桿機構的凸塊可移動地穿設該抵靠部,當該槓桿機構的本體往第二位置的方向旋轉時,該槓桿機構的凸塊抵靠在該抵靠部的壁面縱向移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機殼蓋開合裝置,其中該抵靠部橫向的寬度等於該凸塊橫向的寬度,該抵靠部縱向的長度大於該凸塊縱向的長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機殼蓋開合裝置,其中該抵靠部的延伸方向與該基座的移動方向垂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機殼蓋開合裝置,其中該抵靠部貫穿該機殼側板的頂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機殼蓋開合裝置,其中該抵靠部貫穿該支架結構的頂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殼蓋開合裝置,其中該容孔呈弧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機殼蓋開合裝置,其中該容孔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最低點,該容孔的第一、第二端與該基座一側的頂端的間隔距離分別大於該容孔的最低點與該基座的一側的頂端的間隔距離,當該槓桿機構的本體位於第一位置時,該槓桿機構的凸塊位於該容孔的第一端,當該槓桿機構的本體位於第二位置時,該槓桿機構的凸塊位於該容孔的第二端。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機殼蓋開合裝置,其中該容孔的第一端貫穿該基座一側的頂端而呈開放狀。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殼蓋開合裝置,其中該基座的一側開設一第一軸孔,該槓桿機構的本體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該本體,該轉軸設於該本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且穿設該基座的第一軸孔,該凸塊位於該轉軸和該本體的第二端之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機殼蓋開合裝置,其中該本體的底面二側向下延伸形成二側板,該二側板各開設一第二軸孔,該轉軸穿設該本體的二第二軸孔和該基座的二第一軸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殼蓋開合裝置,更包括一鎖扣裝置,該鎖扣裝置包括一卡扣部、一鎖扣件和一彈性件,該卡扣部設於該基座,該鎖扣件可移動地設於該槓桿機構的本體且包括一鉤部,該彈性件設於該鎖扣件和該槓桿機構的本體之間,當該鎖扣件位於一鎖扣位置時,該彈性件藉由其彈力推抵該鎖扣件,該鎖扣件的鉤部固定於該卡扣部,該槓桿機構的本體固定於第一位置,當該鎖扣件位於一解鎖位置時,該鎖扣件的鉤部脫離該卡扣部且該鎖扣件壓縮該彈性件,該槓桿機構的本體可旋轉於第一、第二位置之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機殼蓋開合裝置,其中該本體的底部二側向下延伸形成二側板,該本體的底部和該本體的二側板圍構一容置空間,該本體的二側板的底端各形成一滑 軌,該鎖扣件的底面二側向下延伸形成二滑塊,該鎖扣件設於該本體的容置空間,且該二滑塊可滑動地設於該二滑軌。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機殼蓋開合裝置,其中該槓桿機構的本體的二側板分別開設一長孔,該二長孔在該本體的長度方向上延伸一段距離,該鎖扣件的二滑塊的外側分別突出一凸耳,該二凸耳分別可滑動地設於該二長孔。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殼蓋開合裝置,其中該機殼蓋開設一開口,該基座設於該開口。
TW104202679U 2015-02-16 2015-02-16 機殼蓋開合裝置 TWM506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2679U TWM506356U (zh) 2015-02-16 2015-02-16 機殼蓋開合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2679U TWM506356U (zh) 2015-02-16 2015-02-16 機殼蓋開合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6356U true TWM506356U (zh) 2015-08-01

Family

ID=54339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2679U TWM506356U (zh) 2015-02-16 2015-02-16 機殼蓋開合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63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1429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isk drive
TWI690795B (zh) 固定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設備
US7539010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fastener
US9055689B2 (en) Door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with
TWI435005B (zh) 固定機構及具有該固定機構的電子裝置
US883712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ase
TWI527969B (zh) 滑動開關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TWI705751B (zh) 電子裝置及其殼體結構及鎖定模組
TW201401975A (zh) 機箱
TWI290671B (en) Locking device
TW201328492A (zh) 電子裝置
US8827323B2 (en) Chassis assembly
TWI422309B (zh) 機殼
US8508936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M506356U (zh) 機殼蓋開合裝置
TWI502402B (zh) 具有鎖固功能之電腦機殼
TWM478995U (zh) 固定機構
TW201742527A (zh) 可提供電路板快拆功能的機殼模組及其電子裝置
TW201402952A (zh) 風扇模組固定裝置
TWI557328B (zh) 殼體裝置
CN112153843B (zh) 具有门盖的电子装置
TWI522027B (zh) 具快拆結構的殼體
TW201209286A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TWI438345B (zh) 電池模組鎖固裝置
TWI554182B (zh) 握把組件與具有該握把組件的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