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3748A - 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及触摸面板 - Google Patents

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及触摸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3748A
CN103293748A CN2012103243896A CN201210324389A CN103293748A CN 103293748 A CN103293748 A CN 103293748A CN 2012103243896 A CN2012103243896 A CN 2012103243896A CN 201210324389 A CN201210324389 A CN 201210324389A CN 103293748 A CN103293748 A CN 103293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ubstrate
transparent insulating
layer
insul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43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3748B (zh
Inventor
柴慧平
陈浩
马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243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9374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5099 priority patent/WO20140367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293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3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3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3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包括:衬底、触控层、彩色滤光层;此外,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包括与触控层电连接的第一端,以及设置于比第一端更远离衬底的第二端。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该CF基板的触摸面板。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CF基板与TFT基板电连接,且减小了CF基板与TFT基板对应引脚之间的间距,即需涂布的导电胶的厚度,使得该导电胶不易出现断胶现象,提高了导电性能。

Description

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及触摸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及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一种输入媒介,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液晶(Liquid Crystal),由于其良好的电可控性,越来越多地使用在显示面板中。因此,通常触摸屏集成于液晶显示面板中形成各种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MP3/MP4等。
触摸面板,根据液晶的显示方式,目前广泛应用的有扭曲(TwistedNematic,TN)显示方式、平面转换(In-Plane Switching,IPS)方式与边缘场开关(Fringe Field Swithing,FFS)方式。不论何种显示方式,触摸面板一般包括彩膜(Colour Film,CF)基板,TFT基板,以及两者之间所夹的液晶。触摸结构一般形成在CF基板,为了实现触摸面板的功能,至少需对CF基板输入触控信号、采集输出的触控信号的变化及对TFT基板施加使液晶旋转或扭曲的信号。现有技术中,上述信号的输入、输出与施加一般通过各自的柔性电路板(FPC)分别与CF基板、TFT基板连接加以实现。然而,上述两块柔性电路板会造成电路引线复杂,不利于集成化。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也有一些方案提出,例如将CF基板与TFT基板电连接,由TFT基板这一个基板与其它电路板之间形成电导通以使得各种信号得以输入输出。
然而,本发明人在研究上述触摸显示面板过程中,发现为了实现CF基板与TFT基板电连接,触摸面板制作时,在CF基板与TFT基板对位后,由于某些制程需要(例如显示区域制程需要,需在CF基板表面覆盖保护膜等),造成CF基板与TFT基板两者对应的引脚(例如位于非显示区域)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这样,为实现CF基板与TFT基板电连接,在两者的各自引脚之间的导电胶需要涂布较厚。这样的触摸面板在制作时,该涂布较厚的导电胶容易出现断胶以及胶宽粗细不一的现象,在使用时,会有外界水汽等杂质进入,影响产品良率以及产品的导电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出一种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及触摸面板,以解决现有的CF基板与TFT基板电连接时需涂布较厚的导电胶,而较厚的导电胶在涂布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胶或胶宽粗细不一而影响导电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包括:
衬底;
触控层;
彩色滤光层;
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包括与触控层电连接的第一端,以及设置于比第一端更远离衬底的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触控层包括:
位于第一导电层的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感应电极,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线,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线将所述多个驱动电极连接在一起形成驱动线;
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一透明绝缘层;
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上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线,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线通过设置在第一透明绝缘层内的过孔将所述多个感应电极连接在一起形成感应线。
可选地,CF基板包括多个第一引脚,所述多个第一引脚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触控层的驱动线和/或感应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端位于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端通过设置在第一透明绝缘层的过孔内的导电连接层和第一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端和所述驱动电极、感应电极、第一连接线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所述导电连接层和第一引脚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线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
可选地,所述CF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设置的框胶涂布区域;在显示区域,所述触控层的上方设置有彩色滤光层以及设置于彩色滤光层上方的第二透明绝缘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设置在框胶涂布区域。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引脚设置区域,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为缓坡状,所述缓坡的下方设置于显示区域靠近框胶涂布区域的一侧,所述缓坡的上方设置于框胶涂布区域;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端设置于缓坡的下方处,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端设置于缓坡的上方处,所述导电连接层覆盖所述缓坡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透明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端。
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上的ITO层,所述导电连接层的材质为金属。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材质为金属或ITO。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和/或第二透明绝缘层为有机膜。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摸面板,包括:
上述的CF基板;
TFT基板,所述TFT基板上设置有对应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连接至触控信号输入端;
所述TFT基板上第二引脚与所述CF基板的第一引脚的第二端通过导电胶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电胶为框胶。
可选地,所述导电胶为包含单一直径的导电球的密封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CF基板的第一引脚适于与TFT基板上对应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本发明采用将CF基板的第一引脚设置为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触控层电连接,第二端相对第一端远离CF基板的衬底,即抬高了适于与TFT基板的第二引脚进行电连接的第一引脚的部分区域(第二端)的高度,利用第一引脚整体等电势的性质,实现了将触控层的信号引入TFT基板,且减小了CF基板与TFT基板对应引脚之间的间距,即需涂布的导电胶的厚度,使得该导电胶不易出现断胶或胶宽粗细不一现象,提高了导电性能。
2)可选方案中,该触控层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透明绝缘层,其中,第一导电层形成多个驱动电极及多个感应电极,并且多个驱动电极之间由第一连接线连接在一起形成驱动线,第二导电层形成多个第二连接线,该第二连接线通过设置在第一透明绝缘层内的过孔将多个感应电极连接在一起形成感应线。上述触控层的设置方式中,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交叠形成互电容,触摸该面板时,会使得该互电容发生变化,该触摸点即可被检测。
3)可选方案中,第一引脚的第一端与驱动线和/或感应线连接,为第一引脚的第一端提供了明确的连接对象。
4)可选方案中,该驱动电极、感应电极、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第一引脚的第一端、第二端及连接该第一端与第二端的导电连接层的制作过程中,第一导电层同时制作出多个驱动电极、多个感应电极、第一连接线、第一引脚的第一端,接着在上述结构上设置第一透明绝缘层,并在预定位置形成过孔,然后在第一透明绝缘层及过孔内设置第二导电层,刻蚀该第二导电层同时形成了第二连接线,第一引脚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引脚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导电连接层,其中,该导电连接层、第二连接线的部分形成在过孔内。相对于分别制作触控层的各结构与第一引脚的各结构的方案,上述制作方法将两者结构同时制作,节省了工艺步骤,提高了效率。
5)可选方案中,制作完触控层后,CF基板预定有显示区域与围绕显示区域的框胶涂布区域,第一引脚的第二端位于框胶涂布区域,接着进行CF基板的制作:在位于显示区域的触控层上形成彩色滤光层,接着在显示区域及框胶涂布区域形成第二透明绝缘层,去除框胶涂布区域的第二透明绝缘层形成沟槽,该沟槽至少暴露第一引脚的第二端,此时,该第一引脚的第一端可以位于框胶涂布区域,也可以不位于框胶涂布区域,该第一端也可以被沟槽暴露,也可以不暴露。上述方案基于的问题是:由于CF基板与TFT基板两者除了相应的引脚之外,还有其它位置,例如框胶涂布区域需要通过框胶粘合,在这些位置,CF基板与TFT基板之间的间隙与两基板之间相应引脚位置的间隙不一致,导致导电胶与框胶的涂布需分步进行,增加了涂布工艺的复杂性,会影响生产效率。针对上述问题,可以理解,本可选方案的好处在于:导电胶若选择封框导电胶,则不但实现了CF基板与TFT基板的电连接,而且实现了两基板之间的封框,相对先进行两基板之间对应引脚的电连接(导电胶涂布),然后进行封框的方案(框胶涂布),即上述两个步骤分别进行的工艺,本方案通过一次涂布导电胶,不但实现了两基板之间的电连接,而且实现了封框,减少了工艺步骤,提高了效率。
6)可选方案中,由于连接第一引脚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导电连接层是形成在第一透明绝缘层的过孔内,该第一透明绝缘层一般为有机膜,因而在其内形成的过孔一般为底部小,顶部开口大的过孔,该底部小,顶部开口大的过孔的侧壁为缓坡状,导电连接层覆盖所述缓坡状侧壁,即可完成连接第一引脚的第一端与第二端。
7)可选方案中,为减小第一引脚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减小导电连接层的尺寸),也同时为了减小第一透明绝缘层的厚度,针对5)提供的方案,该第一引脚的第一端优选位于框胶涂布区域。
附图说明
图1至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制作流程对应的CF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8至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触摸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至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制作流程对应的CF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13至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触摸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制作流程对应的CF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触摸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制作流程对应的CF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制作流程对应的CF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触摸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背景技术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缺陷:在CF基板与TFT基板对位后,由于显示区域的制程需要,造成CF基板与TFT基板两者的非显示区域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这样,为实现将CF基板的电信号引入TFT基板,在两者的各自引脚之间的导电胶需要涂布较厚,该较厚的导电胶易断胶或出现胶宽粗细不一等问题,造成水汽等进入影响信号的传输;本发明采用将CF基板上的第一引脚设置为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触控层电连接,第二端相对第一端远离衬底,即抬高了适于与TFT基板进行电连接的第一引脚的部分区域的高度,从而减小了CF基板与TFT基板之间需涂布的导电胶的厚度,使得该导电胶不易出现断胶或胶宽粗细不一现象,提高了导电性能。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为方便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列出本发明中出现的所有附图标记。
衬底10                            显示区域101
框胶涂布区域102                   驱动电极111
感应电极112                       第一连接线113
第一透明绝缘层12                  过孔121
第二连接线131                     第一引脚2
导电连接层132                     第一引脚的第二端133
第二透明绝缘层14                  沟槽141
沟槽141’                         框胶15
第一引脚的第一端150
抬高CF基板的第一引脚的部分区域的高度,其实现方式具有多种。此外,正如前面所述,上述方案实现连接CF基板与TFT基板各自引脚的同时,还可以对CF基板与TFT基板进行封框,以下实施例一至六均以同时实现上述两功能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但可以理解的是,以下提供的方案不限于必须同时实现封框的功能。
实施例一
为清楚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介绍本实施例一提供的CF基板的制作方法。
首先,执行步骤S11,提供衬底10。
如图1所示,该衬底10包括显示区域101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域101设置的框胶涂布区域102。该衬底10为透明材质,例如玻璃等。
接着,执行步骤S12,参照图2所示,在衬底10上沉积第一导电层,并刻蚀形成多个驱动电极111和多个感应电极112,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线113,多个第一连接线113将多个驱动电极111连接在一起形成驱动线,同时还形成多个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所述该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位于框胶涂布区域102内,并且所述多个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分别和驱动电极111或者感应电极112连接。
为方便显示,图2所示以四行感应线、三列驱动线为例制作CF基板的触控层,每个驱动电极111和感应电极112交叠形成互电容。制作时,该第一导电层的材质为金属或ITO等。本步骤中的刻蚀工艺为现有工艺,具体参数参照现有工艺完成,在此不再赘述。
接着,执行步骤S13,参照图3与沿图3中A-A直线的剖视图图4所示,在上述包含多个驱动电极111、多个感应电极112、多个第一连接线113以及多个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的衬底10上形成第一透明绝缘层12,并在第一透明绝缘层12的预定位置形成过孔。
本步骤中的预定位置形成过孔主要包括两个:
1)位于感应电极112上的过孔,用于露出每个感应电极112的部分。在后续步骤中形成导电层时(步骤S14中淀积第二导电层时形成),所述过孔的内部会沉积导电层的物质,同时通过所述导电层形成的第二连接线,将多个感应电极112连接在一起形成感应线。在形成触控层时,通过过孔形成跨桥部为常规技术,因而未图示对应感应电极112区域的过孔。
2)位于框胶涂布区域102内的过孔121,如图3与图4所示,该过孔121的底部完全暴露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
该透明绝缘层12的材质可以为二氧化硅等,考虑到CF基板后续触控层的其它结构制作,该层材质优选流动性较好的有机膜。
在第一绝缘层12选择有机膜时,在其内形成过孔121的形状一般为底部小,开口大的梯形结构;在第一绝缘层12选择二氧化硅时,在其内形成过孔121的形状可以为具有竖直侧壁的通孔,也可以处理形成底部小,开口大的梯形结构。
然后,执行步骤S14,参照图5与沿图5中B-B直线的剖视图图6所示,在第一透明绝缘层12及其上的过孔内淀积第二导电层,刻蚀第二导电层形成多个第二连接线131、第一引脚2的第二端133、及连接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与第二端133的导电连接层132。
可以理解的是,暴露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的过孔121较小,在淀积第二导电层时,该过孔被填满具有导电性。在感应电极112上的过孔也被填满,该过孔121的大小及第二导电层的淀积厚度,只要使得第二连接线131两边的感应电极112电连接即可。暴露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的过孔121在淀积第二导电层时,若过孔121的侧壁为缓坡状,则在缓坡状及该过孔121外位于框胶涂布区域102的第一绝缘层12上也都有第二导电层,经刻蚀后,位于框胶涂布区域102的第二导电层形成了第一引脚2的第二端133,则缓坡状的第一绝缘层12上的第二导电层则形成了连接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与第二端133的导电连接层132。
本步骤完成后,该多个第二连接线131通过设置在第一透明绝缘层12内的过孔121将所述多个感应电极112连接在一起形成感应线,该第一引脚2的第二端133及连接第一端150与第二端133的导电连接层132也得以形成。制作时,该第二导电层的材质为金属或ITO等。本步骤中的刻蚀工艺为现有工艺,具体参数参照现有工艺完成,在此不再赘述。为提高增强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的导电性,步骤S12中淀积的第一导电层的材质为金属时,本步骤中淀积的第二导电层的材质为金属或ITO;步骤S12中淀积的第一导电层的材质为ITO时,本步骤中淀积的第二导电层的材质优选金属。
经过上述步骤,包括驱动线、感应线的触控层,以及第一引脚2的第二端133已形成完毕。
为完成CF基板的制作,接着,执行步骤S15,参照图7所示,在显示区域101的触控层的上方形成彩色滤光层(未图示),及在显示区域101的彩色滤光层及框胶涂布区域102上形成第二透明绝缘层14,并在框胶涂布区域102的第二透明绝缘层14内形成围绕显示区域101一圈首尾相接的沟槽141,该沟槽141暴露第一引脚2的第二端133。
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框胶涂布区域102的第二透明绝缘层14内形成暴露第一引脚2的第二端133的过孔,围绕显示区域101的其余框胶涂布区域102的第二透明绝缘层14内形成沟槽141,换言之,该沟槽141也可以不为首尾相接。
第二透明绝缘层14的材质与第一透明绝缘层12的材质类似,可以为二氧化硅,考虑到CF基板表面需夹持液晶,该层优选可以平坦CF基板表面的材质,例如填充性较好的有机膜,此外,该有机膜还能隔绝水气等污染,提高所述CF基板的可靠性。
至此,CF基板已制作完毕。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12-S14中驱动线与感应线的形成顺序不限,即可先形成感应线,再形成驱动线。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形成其它现有的触控层结构,只要实现第一引脚的第一端与驱动线和/或感应线电连接即可。
基于上述的CF基板,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除了包括上述的CF基板,还包括:TFT基板(未图示),该TFT基板上设置有对应第一引脚2的第二引脚,该第二引脚连接至触控信号输入端;TFT基板上第二引脚与所述CF基板的第一引脚2的第二端133通过导电胶连接。
本实施例中,正如前面所述,CF基板与TFT基板实现连接各自引脚的同时,如图8所示,还实现对CF基板与TFT基板进行封框,因而,该导电胶也为框胶15。具体地,针对沟槽141的设置方式,不论其为:1)围绕显示区域101一圈首尾相接的情况,还是2)设置有第一引脚2的框胶涂布区域102具有暴露第一引脚2的第二端133的过孔,其余框胶涂布区域102为沟槽141的情况,如沿图8中的C-C直线的剖视图图9所示,该导电胶可以为包含单一直径的导电球的密封胶,该密封胶除了导电球外,其余胶体部分不导电,通过调整导电球的密度,实现只在上下方向,即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的电导通,而在不同第一引脚之间无电导通;另外,该密封胶除了包含单一直径的导电球,例如金球外,还可以包含支撑球,例如硅球,该硅球具有一定弹性,其直径优选大于金球直径5%~30%。此外,该导电胶也可以采用能实现单一导电方向的导电胶,只实现上下方向(第一引脚到第二引脚方向及相反方向)导通。
可以理解的是,若CF基板与TFT基板只需实现连接各自引脚的功能,则位于CF基板的第一引脚2不限于位于框胶涂布区域102。此外,在非框胶涂布区域,用于导电胶设置的位置,即位于第二透明绝缘层14内暴露第一引脚2第二端133的沟槽也不限于为沟槽,过孔也可。对于在非框胶涂布区域暴露第一引脚2第二端133的过孔,其内涂布普通导电胶即可。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将CF基板的第一引脚2设置为包括第一端150与第二端133,其中,第一端150与触控层电连接,第二端133相对第一端150远离CF基板的衬底,即抬高了适于与TFT基板的第二引脚进行电连接的第一引脚的部分区域(第二端133)的高度,利用第一引脚2整体等电势的性质,实现了将触控层的信号引入TFT基板,且减小了CF基板的第一引脚2与TFT基板的第二引脚之间的间距,即需涂布的导电胶的厚度,使得该导电胶不易出现断胶或胶宽粗细不一现象,提高了导电性能。
此外,导电胶选择能实现导电功能的框胶,则不但实现了CF基板与TFT基板的电连接,而且实现了两基板之间的封框,换言之,针对一个CF基板,本方案通过一次涂布导电胶,不但实现了两基板之间的电连接,而且实现了封框,减少了工艺步骤,提高了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CF基板及包含该CF基板的触摸面板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为:
首先,执行步骤S11,提供衬底,该衬底包括显示区域101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域101设置的框胶涂布区域102。
执行步骤S12,在衬底的显示区域101沉积第一导电层,并刻蚀形成多个驱动电极111和多个感应电极112,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线113,多个第一连接线113将多个驱动电极111连接在一起形成驱动线,同时还形成多个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并且所述多个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分别和驱动电极111或者感应电极112连接。本实施例二中,如图10所示,步骤S12中形成的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位于框胶涂布区域102内。
接着执行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步骤S13、S14、S15。第一引脚2的第二端133及连接第一端150(驱动电极111和/或感应电极112)与第二端133的导电连接层132利用第二导电层在步骤S14中形成,步骤S15完成后,在框胶涂布区域102的第二透明绝缘层14内形成围绕显示区域101一圈首尾相接的沟槽141,如图11及沿图11中D-D直线的剖视图图12所示。
基于上述的CF基板,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除了包括上述的CF基板,还包括:TFT基板(未图示),该TFT基板上设置有对应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该第二引脚连接至触控信号输入端;TFT基板上第二引脚与所述CF基板的第一引脚的第二端通过导电胶连接。本实施例中,正如前面所述,CF基板与TFT基板实现连接各自引脚的同时,如图13所示,还实现对CF基板与TFT基板进行封框,因而,该导电胶为框胶15。具体地,如沿图13中的E-E直线的剖视图图14所示,该导电胶可以为包含单一直径的导电球(例如金球和硅球)的密封胶。即,本发明提供的触控面板,将CF基板的触控层和TFT基板的引脚导通的步骤和CF基板和TFT基板的密封步骤合并为一个工艺步骤,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若CF基板与TFT基板只需实现连接各自引脚的功能,则位于CF基板的第一引脚不限于位于框胶涂布区域102,此外,用于导电胶设置的位置,即位于第二透明绝缘层14内暴露第一引脚2第二端133的沟槽也不限于为沟槽,过孔也可。
实施例三
不同于上述两个方案,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三步骤S12中第一引脚的第一端150部分位于显示区域101内,部分位于框胶涂布区域102内。相应地,形成的触摸面板(TFT基板未图示)的截面结构如图16所示。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三提供的CF基板及包含该CF基板的触摸面板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都与实施例一、二相同。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四提供的CF基板及包含该CF基板的触摸面板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大致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12中为了形成驱动电极111、感应电极112、第一连接线113以及第一引脚的第一端150而淀积的第一导电层为金属及其上的ITO。ITO由于较为致密,因而设置于金属上,可用于隔绝水气等其它污染物。此时,考虑到步骤S14中位于通孔121内的驱动电极111和/或感应电极112上也形成有第二导电层,为提高增强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的导电性,步骤S14中淀积的第二导电层的材质优选金属。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五提供的CF基板及包含该CF基板的触摸面板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大致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13中,如图17所示,在第一透明绝缘层12内形成的用于暴露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的过孔121的底部暴露驱动电极111和/或感应电极112的部分,并非全部暴露。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五提供的CF基板及包含该CF基板的触摸面板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大致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步骤S15中,参照图18所示,在框胶涂布区域102的第二透明绝缘层14内形成围绕显示区域101一圈首尾相接的沟槽141’,该沟槽141’不只暴露第一引脚2的第二端133,还暴露第一引脚2的第一端150的部分。相应地,形成的触摸面板(TFT基板未图示)的截面结构如图19所示,由于第一引脚2的三个部分,即第一端150、导电连接层132、第二端133形成电连接,第一引脚2等电势,因而,导电胶中单一直径的导电球(例如金球和硅球)与第一引脚2的部分接触即可。
其它实施例中,在框胶涂布区域102的第二透明绝缘层14内形成围绕显示区域101一圈首尾相接的沟槽也可以暴露导电连接层132的部分或全部暴露导电连接层132与第一引脚的第一端150都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触控层;
彩色滤光层;
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包括与触控层电连接的第一端,以及设置于比第一端更远离衬底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F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
位于第一导电层的多个驱动电极和多个感应电极,以及多个第一连接线,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线将所述多个驱动电极连接在一起形成驱动线;
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一透明绝缘层;
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上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线,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线通过设置在第一透明绝缘层内的过孔将所述多个感应电极连接在一起形成感应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F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引脚,所述多个第一引脚的第一端分别连接触控层的驱动线和/或感应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F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端位于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端通过设置在第一透明绝缘层的过孔内的导电连接层和第一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F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端和所述驱动电极、感应电极、第一连接线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所述导电连接层和第一引脚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线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F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CF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设置的框胶涂布区域;在显示区域,所述触控层的上方设置有彩色滤光层以及设置于彩色滤光层上方的第二透明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F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设置在框胶涂布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F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引脚设置区域,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设置为缓坡状,所述缓坡的下方设置于显示区域靠近框胶涂布区域的一侧,所述缓坡的上方设置于框胶涂布区域;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端设置于缓坡的下方处,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二端设置于缓坡的上方处,所述导电连接层覆盖所述缓坡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CF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引脚的第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F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上的ITO层,所述导电连接层的材质为金属。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F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材质为金属或ITO。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F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绝缘层和/或第二透明绝缘层为有机膜。
13.一种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CF基板;
TFT基板,所述TFT基板上设置有对应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连接至触控信号输入端;
所述TFT基板上第二引脚与所述CF基板的第一引脚的第二端通过导电胶连接。
14.一种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述权利要求7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CF基板;
TFT基板,所述TFT基板上设置有对应第一引脚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连接至触控信号输入端;
所述TFT基板上第二引脚与所述CF基板的第一引脚的第二端通过导电胶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为框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为包含单一直径的导电球的密封胶。
CN201210324389.6A 2012-09-04 2012-09-04 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及触摸面板 Active CN103293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24389.6A CN103293748B (zh) 2012-09-04 2012-09-04 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及触摸面板
PCT/CN2012/085099 WO2014036789A1 (zh) 2012-09-04 2012-11-23 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及触摸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24389.6A CN103293748B (zh) 2012-09-04 2012-09-04 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及触摸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3748A true CN103293748A (zh) 2013-09-11
CN103293748B CN103293748B (zh) 2016-01-20

Family

ID=49094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4389.6A Active CN103293748B (zh) 2012-09-04 2012-09-04 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及触摸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93748B (zh)
WO (1) WO201403678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5433A (zh) * 2015-08-31 2015-11-11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99549A (zh) * 2016-08-31 2018-03-1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0096177A (zh) * 2019-04-25 2019-08-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1479398A (zh) * 2019-01-23 2020-07-31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25269A (zh) * 2021-08-27 2021-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发光器件及发光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6453B (zh) * 2018-01-08 2019-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面板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0979A1 (en) * 2000-06-28 2002-01-03 Shoji Furuhashi Touch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screen input type display unit using the same
US20070097278A1 (en) * 2005-11-03 2007-05-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CN101339314A (zh) * 2008-08-13 2009-01-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090180043A1 (en) * 2008-01-16 2009-07-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576667A (zh) * 2008-05-09 2009-11-11 奇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信号传输电路及使用该触控信号传输电路的显示器
CN102096221A (zh) * 2009-12-10 2011-06-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2436321A (zh) * 2010-09-29 2012-05-02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86590A (zh) * 2010-12-02 2012-06-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式彩色电子书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09265B1 (ko) * 2009-02-23 2009-07-27 (주)이엔에이치테크 정전용량 방식의 터치스크린 패널의 제조방법
KR20120035744A (ko) * 2010-10-06 2012-04-16 주식회사 트레이스 비아홀을 구비한 정전용량 방식의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제조방법
CN102566838B (zh) * 2010-12-21 2016-10-2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感应装置及触摸显示装置
TWI471796B (zh) * 2011-02-11 2015-02-01 Wintek Corp 觸控顯示裝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0979A1 (en) * 2000-06-28 2002-01-03 Shoji Furuhashi Touch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screen input type display unit using the same
US20070097278A1 (en) * 2005-11-03 2007-05-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US20090180043A1 (en) * 2008-01-16 2009-07-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576667A (zh) * 2008-05-09 2009-11-11 奇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信号传输电路及使用该触控信号传输电路的显示器
CN101339314A (zh) * 2008-08-13 2009-01-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显示面板、光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96221A (zh) * 2009-12-10 2011-06-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2436321A (zh) * 2010-09-29 2012-05-02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触摸屏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86590A (zh) * 2010-12-02 2012-06-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式彩色电子书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5433A (zh) * 2015-08-31 2015-11-11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99549A (zh) * 2016-08-31 2018-03-1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1479398A (zh) * 2019-01-23 2020-07-31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96177A (zh) * 2019-04-25 2019-08-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3725269A (zh) * 2021-08-27 2021-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发光器件及发光装置
CN113725269B (zh) * 2021-08-27 2024-03-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发光器件及发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36789A1 (zh) 2014-03-13
CN103293748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3748A (zh) 带有触摸功能的cf基板及触摸面板
US9832861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134828B2 (en) Touch panel having a shield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635981B (zh) 触控模组及具有该触控模组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3034377B (zh) 内嵌式触控面板
CN103293750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US9057905B2 (en) Touch senso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ouch panel
US20100066700A1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CN106775172A (zh) 触摸屏、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293736A (zh) 内嵌式液晶触控面板
CN102331896B (zh) 电容式触摸屏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6557203A (zh) 柔性触摸屏及柔性触摸显示屏
CN103186287A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98416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5573557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076982B (zh) 一种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941506B (zh) 一种像素结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95597C (zh) 共平面开关模式液晶显示器件
WO2018018753A1 (zh) 一种单面双层多点触摸屏
CN103956365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02794782U (zh) 一种交替布线的接触端子对
CN202018644U (zh) 触控面板结构
CN202120015U (zh) 显示元件及电子纸显示屏
CN109521905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3217513U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