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7959A - 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的停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的停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7959A
CN103287959A CN2013100351323A CN201310035132A CN103287959A CN 103287959 A CN103287959 A CN 103287959A CN 2013100351323 A CN2013100351323 A CN 2013100351323A CN 201310035132 A CN201310035132 A CN 201310035132A CN 103287959 A CN103287959 A CN 103287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passenger conveyor
unusual
stops
surp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51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7959B (zh
Inventor
松本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87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7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7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7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的停止方法,将从检测到发生了异常的梯级即异常梯级时的异常梯级的异常检测位置起至梯级的出口部分的位置为止的距离即沿着梯级的移动轨迹的距离定义为停止余量距离。乘客传送设备使用停止余量距离和法令规定的最大停止距离中的较短的一方的距离的整个行程使梯级停止。由此,使得发生了异常的梯级不会从出口部分露出。

Description

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的停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扶梯和电动通道等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控制。
背景技术
乘客传送设备具有在检测出异常时使梯级停止移动的功能。作为与该种功能有关的技术,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至3所公开的技术。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乘客传送设备具有监视梯级状态的传感器和根据来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断正常或异常的控制装置。在该乘客传送设备中,能够根据来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模式判断出梯级的路径和姿势是处于正常状态还是异常状态,并能够在判断为梯级的路径或姿势处于异常状态时,使梯级停止移动。此时,该乘客传送设备能够使梯级缓慢地停止以缓和对乘客的冲击。
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乘客传送设备中,在发生了异常时,以无论运行速度是多少均使梯级按照一定的制动距离停止的方式计算减速度,并使电梯以预先规定的制动距离停止。
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乘客传送设备具有对乘客传送设备赋予驱动力的电动机、对电动机赋予制动力以使梯级停止移动的控制装置、检测乘客传送设备的异常并向控制装置输出检测信号的安全装置以及输出乘客传送设备的负荷检测值的负荷检测装置。在该乘客传送设备中,无论乘客传送设备的负荷检测值多大,均以一定的减速度使梯级停止移动,由此能够在安全装置动作时以适当的减速度在规定的停止距离内使梯级停止移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1-890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特开2008-72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专利特开2004-431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梯级缓慢地停止移动的技术,专利文献2公开了使梯级按照预先规定的制动距离停止的技术,专利文献3公开了使梯级的移动以一定的减速度在规定的停止距离内停止的技术,但上述技术均没有对梯级的出口部分(典型的出口部分是梳齿部分)的位置作出考虑。从提高乘客传送设备的可靠性的立场出发,优选控制成不让发生了异常的梯级(例如发生了倾斜异常的梯级)从出口部分露出,并且使用所允许的最大停止距离的整个行程使梯级以最缓慢的速度停止。
将从检测到发生了异常的梯级即异常梯级时的异常梯级的异常检测位置起至梯级的出口部分的位置为止的距离即沿着梯级的移动轨迹的距离定义为停止余量距离(Stop Margin Di stance)。乘客传送设备使用停止余量距离和法令规定的最大停止距离中的较短的一方的距离的整个行程使梯级停止。
发明效果
通过利用所允许的最大停止距离(停止余量距离和法令规定的最大停止距离中的较短的一方的距离)的整个行程,能够以不让发生了异常的梯级从出口部分露出的方式使梯级以最缓慢的速度停止。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扶梯的结构图。
图2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扶梯的运行控制的流程。
图3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扶梯的上部水平框架的内部。
图4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扶梯的运行控制的流程的变形例。
符号说明:
1…自动扶梯,2…框体,2a…上部水平框架,2b…中间框架,2c…下部水平框架,3…驱动链轮,4…从动链轮,5…梯级链条,6…梯级,7栏杆面板,8…移动扶手,9驱动装置,10…动力传递链条,11…电动机,12…制动器,14…运行控制装置,13…商用电源,15…逆变器,16…异常检测装置,17…梳齿部分,18…梯级反转装置,A…停止余量距离,B、B’…规定停止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以自动扶梯为例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进行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扶梯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自动扶梯1具有以下构成要素:
(*)框体2,其具有上部水平框架2a、下部水平框架2c以及连接上部水平框架和下部水平框架的中间框架2b,并且以横跨上下各个楼层的方式设置;
(*)设置在上部水平框架2a内的驱动链轮3;
(*)设置在下部水平框架2c内的从动链轮4;
(*)环状地卷绕在驱动链轮3和从动链轮4上的梯级链条5;
(*)梯级6,其与梯级链条5连接,具有在去路侧(供乘客上下自动扶梯的一侧)保持水平状态的踏板;
(*)竖立地设置在梯级6的宽度方向两侧的栏杆面板7;
(*)在栏杆面板7的周缘的引导下移动的移动扶手8;
(*)驱动所述梯级链条5和移动扶手8的驱动装置9;以及
(*)检测发生了异常的梯级6的异常检测装置(图1中未示出)。
通过该结构,使梯级6进行循环(往复)移动。此外,也可以将驱动链轮3设置在下部水平框架2c内,并且将从动链轮4设置在上部水平框架2a内。
驱动装置9具有驱动梯级6等的驱动部分(例如电动机11和制动器12)以及控制驱动部分的运行控制装置14,并且通过来自商用电源13的供电被驱动。运行控制装置14控制由商用电源13供电的逆变器15的输出,并且控制由逆变器15供电的电动机11的旋转力。电动机11的旋转力经由动力传递链条10传递给梯级链条5和移动扶手8。运行控制装置14还对制动器12的动作进行控制。
图2表示自动扶梯1的运行控制的流程。
上述异常检测装置16监视梯级6。运行控制装置14根据异常检测装置16的监视结果控制逆变器15,以此来控制电动机11的旋转力,其结果,能够对梯级6的移动速度进行控制。
异常检测装置16在检测到梯级6的异常时,将梯级6的异常通知运行控制装置14。运行控制装置14接收到该通知后,对逆变器15进行控制,以根据由后述的方法决定的减速度来降低电动机11的旋转速度,由此使梯级6的移动按照该减速度减速并且停止。
以下对梯级6的停止方法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自动扶梯1的去路移动的梯级6的移动方向是下行方向。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梯级6的去路是指梯级6的移动轨迹中的梯级6以露出的状态(可供乘客站立的状态)移动的部分也就是位于上部水平框架2a的后述的梳齿部分17(出口部分)与下部水平框架2c的未图示的梳齿部分(入口部分)之间的部分。另一方面,梯级6的返路是指梯级6的移动轨迹中的梯级6以乘客不能站立的方式在自动扶梯1的内部移动的部分也就是由下部水平框架2c内的未图示的梯级反转装置反转后的规定位置(例如梯级6的移动轨迹中的倾斜部分的开始位置)与梯级被上部水平框架2a内的梯级反转装置18反转前的规定位置(例如梯级6的移动轨迹中的倾斜部分的结束位置)之间的部分。
图3表示自动扶梯1的上部水平框架2a的内部。
在梯级6发生了异常(例如梯级6发生了倾斜异常)时,在自动扶梯1中除了存在正常的梯级即正常梯级6a外,还存在异常的梯级即异常梯级6b。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使得异常梯级6b不会从出口部分即梳齿部分17露出。在此,“异常梯级6b不会从梳齿部分17(出口部分)露出”是指异常梯级6b不会露出到乘客能够踩在该异常梯级6b上的程度,除了包括异常梯级6b完全不从梳齿部分17露出的状态外,还包括异常梯级6b的一部分从梳齿部分17露出的状态。
停止余量距离A的定义如下。停止余量距离A是指从异常检测位置16a起至出口部分即梳齿部分17为止的在梯级6的移动轨迹上的距离(沿着移动轨迹的距离)。异常检测位置16a是指通过异常检测装置16检测到异常梯级6b时的异常梯级6b的位置。停止余量距离A由异常检测位置16a的设置位置、梯级反转装置18的设置位置及其大小和形状以及梳齿部分17的设置位置决定。梯级反转装置18是使沿着返路返回的梯级6在上下方向的朝向反转的装置。
为了在检测到异常梯级6b时以不让异常梯级6b从出口部分即梳齿部分17露出的方式使梯级6的移动(自动扶梯1的运行)尽可能缓慢地停止,可以考虑尽可能延长停止余量距离A。并且,为了延长停止余量距离A,可以考虑将异常检测位置16a设置在梯级6的移动轨迹上的离开出口部分即梳齿部分17尽可能远的位置上。例如,可以考虑将异常检测位置16a的位置设置在返路的开始位置的附近。为此,例如可以考虑沿着梯级6的移动轨迹将异常检测装置16本身设置在远离梳齿部分17的位置。
可是,单纯地将异常检测位置16a设置在远离梳齿部分17(出口部分)的位置的方法并不理想。其理由是,有时候梯级6的异常会在梯级被下部水平框架2c内的未图示的梯级反转装置反转后的返路的途中发生,如果只是单纯地将异常检测位置16a设置在远离梳齿部分17的位置,则无法检测到在通过异常检测位置16a后发生了异常的梯级6的概率会上升。因此,优选将异常检测位置16a设置在远离出口部分即梳齿部分17并且超过梯级6的异常发生概率高于规定值的范围后的位置,例如在梯级6被梯级反转装置18反转的位置跟前的位置、梯级6的返路的结束位置(例如梯级6的去路的移动轨迹中的倾斜部分的结束位置)或者位于该等位置之间的位置上。
停止余量距离A因根据如上观点定义的异常检测位置16a和自动扶梯1的结构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有些自动扶梯的停止余量距离A比法令规定的最大停止距离(从检测到梯级6的异常起到该梯级6停止为止的最大距离)即规定停止距离短,而有些自动扶梯的停止余量距离A比规定的最大停止距离长。
在本实施例中,停止余量距离A比规定停止距离短的场合的停止位置与停止余量距离A比规定停止距离长的场合的停止位置不同。因此,减速度的计算方法也因此而不相同。在停止余量距离A比规定停止距离短的场合,由于较短的距离是所允许的最大停止距离,所以使用停止余量距离A的整个行程使梯级6停止(使异常梯级6b停止在即将到达梳齿部分17的位置)。由此,能够以最缓慢的速度使梯级6停止。此时,根据停止余量距离A和梯级6的移动速度来决定减速度。另一方面,在停止余量距离A比规定停止距离长的场合,由于有必要使梯级按照规定停止距离停止,所以使用规定停止距离的整个行程使梯级6停止(使用所允许的最长的行程使异常梯级6b停止在梳齿部分17的跟前的位置)。由此,能够以最缓慢的速度使梯级6停止。此时,根据规定停止距离以及梯级6的移动速度来决定减速度。
具体来说是,在停止余量距离A比规定停止距离B短的场合(也就是规定停止距离B比停止余量距离A长的场合),通过使用停止余量距离A的整个行程使梯级6停止,能够以最缓慢的速度使梯级6停止。因此,将停止距离设定成与停止余量距离A相等,使异常梯级6b停止在梳齿部分17的跟前的位置。在按照停止余量距离A使梯级6以最小的恒定的减速度C停止时,运行控制装置14根据停止余量距离A和梯级6的移动速度(自动扶梯1的运行速度)D,采用下式1算出减速度C。也就是说,在异常检测装置16检测到梯级6的异常时,异常检测装置16向运行控制装置14输出检测信号,运行控制装置14在接收到该检测信号后,采用下式1算出减速度C,并向逆变器15输出控制逆变器15的控制信号,使得电动机11产生将减速度控制成减速度C的制动力矩。由此,能够使梯级6停止在异常梯级6b靠近梳齿部分17但不会从梳齿部分17露出的位置,从而能够使梯级6以最小的减速度C停止移动。因此,梯级6以最缓慢的速度停止移动。上述移动速度D可以是检测到梯级6异常时的梯级6的移动速度(严格地来说例如是异常检测信号输入到运行控制装置14中时的梯级6的移动速度)。
C=D2/(2×A)            ……(式1)
另一方面,在停止余量距离A比规定停止距离B’长的场合(也就是规定停止距离B’比停止余量距离A短的场合),必需按照小与或等于规定停止距离B’的停止距离使梯级6停止移动。因此,通过使用规定停止距离B’的整个行程使梯级6停止,能够使梯级6以最缓慢的速度停止。由此,将停止距离设定成与规定停止距离B’相等,并使用所允许的最长的行程使异常梯级6b停止在梳齿部分17的跟前的位置。在使梯级6以最小的恒定的减速度C停止时,运行控制装置14根据规定停止距离B’和梯级6的移动速度(自动扶梯1的运行速度)D,采用下式2算出减速度C。也就是说,在异常检测装置16检测到梯级6的异常时,异常检测装置16向运行控制装置14输出检测信号,运行控制装置14在接收到该检测信号后,根据下式2算出减速度C,并向逆变器15输出控制逆变器15的控制信号,使得电动机11产生将减速度控制成减速度C的制动力矩。由此,能够以最小的减速度C使梯级6停止在异常梯级6b不会从出口部分即梳齿部分17露出的位置上。因此,能够使梯级6以最缓慢的速度停止。此外,从图3来看,距离B与距离B’看起来好像不同,但实际上不同的是长度因自动扶梯1的结构和异常检测位置16a中的至少一方而变化的停止余量距离A,如果参照的法令是相同的法令,则距离B与距离B’相等。
C=D2/(2×B’)           ……(式2)
在距离B与距离B’相等的情况下,则与采用式(1)的场合相比,当然是采用式(2)的场合的分母的变量值更大。所以,采用式(2)的场合的减速度C更小。
在停止余量距离A与规定停止距离B(B’)相等的场合,如果梯级6的移动速度D也相等,则根据式(1)算出的减速度C和根据式(2)算出的减速度也相等。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停止余量距离和法令规定的最大停止距离(规定停止距离)中的较短的一方的距离的整个行程使梯级6停止,能够以最缓慢的速度使梯级6停止。
在本实施方式中,运行控制装置14检测作用在自动扶梯1上的负荷量(例如由乘客的体重等产生的负载、梯级6的行驶阻力以及移动扶手8的行驶阻力中的至少一项),并根据该负荷量来调整电动机11的力矩,由此能够修正自动扶梯1无负荷时的停止距离G与实际的停止距离H之间的差。具体来说是,如专利文献3所述,在进一步考虑了负荷量的基础上计算使减速度成为恒定减速度的力矩,由此能够对上述差进行修正(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以上的说明中,以自动扶梯1的去路的梯级6的移动方向为下行方向的场合为例,而在自动扶梯1的去路的梯级6的移动方向为上行方向时也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让异常梯级6b从出口部分即梳齿部分17露出的情况下将停止距离设定成最大的停止距离。因此,能够以尽可能小的减速度使梯级6停止在异常梯级6b不会从梳齿部分17露出的位置。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控制成异常梯级6b不会从出口部分即梳齿部分17露出,所以能够避免乘客在不注意的情况下踩在异常梯级6b上。
又,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梯级6的异常是踏板面缺失或者脱落的异常时,由于该缺失部分不会从梳齿部分17露出,所以能够防止异物从该缺失部分进入自动扶梯1的内部。
以上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自动扶梯1以外的乘客传送设备(例如电动通道等)。在本说明书中,梯级的定义中还包括电动通道的踏段(step)的概念。
此外,如图4所示,例如还可以增设产生一定制动力矩Y3的制动器12来作为使梯级6(自动扶梯1)停止的制动力矩产生源。通过增设制动器12,能够将制动力矩Y3附加在电动机11的制动力矩上,由此能够提高自动扶梯1的合计制动力矩。由此,在负荷量大的自动扶梯1中,也能够根据目标停止距离(停止余量距离A或者规定停止距离B’)来控制制动力矩。

Claims (8)

1.一种乘客传送设备,使环状连接的多个梯级进行循环移动,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
供所述梯级通往去路的出口部分;
驱动所述梯级的驱动部分;
检测发生了异常的梯级即异常梯级的异常检测部分;以及
运行控制部分,所述运行控制部分控制所述驱动部分,以便使用从检测到所述异常梯级时的所述异常梯级的异常检测位置起至所述出口部分的位置为止的距离即沿着所述梯级的移动轨迹的停止余量距离和法令所规定的最大停止距离中的较短的一方的距离的整个行程使所述梯级停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行控制部分根据所述较短的一方的距离以及检测出所述异常梯级时的梯级的移动速度来算出梯级的减速度,并根据算出的所述减速度使所述梯级停止。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有使朝向所述出口部分行进的梯级反转的梯级反转部分,
所述异常检测位置是由所述梯级反转部分使梯级反转的反转位置跟前的位置、梯级的返路的结束位置或者位于这两个位置之间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行控制部分根据乘客传送设备的负荷量来调整所述驱动部分的力矩。
5.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有制动器,
所述运行控制部分除了通过控制所述驱动部分以外,还通过控制所述制动器来使所述梯级停止。
6.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止余量距离被设定成比由所述法令规定的最大停止距离短。
7.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停止余量距离被设定成比由所述法令规定的最大停止距离长。
8.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的停止方法,用于使在乘客传送设备内循环移动且环状连接的多个梯级停止移动,其特征在于,
使用从检测到发生了异常的梯级即异常梯级时的所述异常梯级的异常检测位置起至所述梯级的出口部分的位置为止的距离即沿着所述梯级的移动轨迹的停止余量距离和法令所规定的最大停止距离中的较短的一方的距离的整个行程使梯级停止。
CN201310035132.3A 2012-02-27 2013-01-30 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的停止方法 Active CN1032879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9891 2012-02-27
JP2012039891A JP5546566B2 (ja) 2012-02-27 2012-02-27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の停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7959A true CN103287959A (zh) 2013-09-11
CN103287959B CN103287959B (zh) 2015-05-13

Family

ID=49089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5132.3A Active CN103287959B (zh) 2012-02-27 2013-01-30 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的停止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46566B2 (zh)
CN (1) CN1032879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4743B (zh) * 2014-01-13 2015-09-30 王旭 确定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制停距离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7866A (ja) * 1994-03-22 1995-10-09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踏段脱落検出装置
JP2001089059A (ja) * 1999-09-20 2001-04-03 Hitachi Ltd エスカレータ
JP2003118965A (ja) * 2001-10-16 2003-04-23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踏段検出器付エスカレータ
CN101096259A (zh) * 2006-06-28 2008-01-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
JP2011178482A (ja) * 2010-02-26 2011-09-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動装置及び制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89576A (ja) * 1981-11-17 1983-05-27 株式会社東芝 エスカレ−タの安全運転装置
JP2010006553A (ja) * 2008-06-27 2010-01-14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7866A (ja) * 1994-03-22 1995-10-09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踏段脱落検出装置
JP2001089059A (ja) * 1999-09-20 2001-04-03 Hitachi Ltd エスカレータ
JP2003118965A (ja) * 2001-10-16 2003-04-23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踏段検出器付エスカレータ
CN101096259A (zh) * 2006-06-28 2008-01-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
JP2011178482A (ja) * 2010-02-26 2011-09-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動装置及び制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73603A (ja) 2013-09-05
CN103287959B (zh) 2015-05-13
JP5546566B2 (ja)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3238037A5 (zh)
JP2008184282A (ja) マンコンベア
US10822197B2 (en) Elevator run profile modification for smooth rescue
JP6687153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速度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速度制御方法
JP5551531B2 (ja) エスカレータの制御装置
US20180016114A1 (en) Advanced smooth rescue operation
JPWO2017013709A1 (ja) 油圧式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および油圧式エレベータの戸開走行異常検出方法
CN103287959A (zh) 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的停止方法
JP5064454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6129725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2006193258A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107867610B (zh) 电梯控制系统
JP5107393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5567101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2007076786A (ja) 乗客コンベア制御装置及び乗客コンベア
JP2009221003A (ja) エレベータ
JP4628723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7299856B2 (ja)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ステップ踏板浮き上がり検知装置及びその設置方法
JP5676792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6015455B2 (ja) マンコンベア自動運転装置
KR20220143750A (ko) 멀티 카 엘리베이터 제어 장치
JP2008247499A (ja) 乗客コンベアシステム
JP6515077B2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
JP2005312149A (ja) 衝突検知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625019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