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7516B - 浮箱履带式底盘及行走机械 - Google Patents

浮箱履带式底盘及行走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7516B
CN103287516B CN201310216333.3A CN201310216333A CN103287516B CN 103287516 B CN103287516 B CN 103287516B CN 201310216333 A CN201310216333 A CN 201310216333A CN 103287516 B CN103287516 B CN 1032875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oyancy tank
brace table
driving device
chassis
retractabl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63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7516A (zh
Inventor
甄海玉
梁晶实
金城
田跃飞
王良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RRC Heavy Industry Mecha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SR Times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SR Times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SR Times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163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875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87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7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7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7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箱履带式底盘,包括支撑台、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还包括伸缩驱动装置,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中的至少一者与支撑台之间具有浮箱收缩空间,伸缩驱动装置位于浮箱收缩空间内,且伸缩驱动装置与支撑台连接,其伸缩端与第一浮箱或第二浮箱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在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中的至少一者与支撑台之间预留浮箱收缩空间,并通过伸缩驱动装置实现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中的至少一者在运输状态下缩回的目的,本发明中的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之间的跨距明显缩小,进而无需拆解该浮箱履带式底盘即可运输,使得该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运输成本有所降低。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行走机械。

Description

浮箱履带式底盘及行走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底盘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箱履带式底盘。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行走机械。
背景技术
诸如起重机、旋挖钻机等行走机械的大部分结构主要由底盘承载,履带式底盘以其接地面积大而得到广泛使用。随着行走机械的工况不断变化,更多的用户趋向于选择浮箱履带式底盘,该浮箱履带式底盘的浮箱主要为行走机械提供较大的浮力和接地面积,同时浮箱还可作为履带架使用,使得行走机械不仅能够在硬路面上行驶,还可在各种松软地面及泥水中行驶。
上述浮箱履带式底盘主要包括支撑台以及分别连接于支撑台两侧的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而整个浮箱履带式底盘能够适用于各种工况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具有较小的接地比压(相当于压强)并且可提供较大的浮力,即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与地面的作用面积较大,同时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的体积均较大,这也就导致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之间的纵向支撑跨距(即第一浮箱外侧与第二浮箱外侧之间的距离)较大。显然,当需要运输该行走机械时,整个浮箱履带式底盘的尺寸过大,就需要将浮箱履带式底盘拆解后再运输,浮箱履带式底盘的拆解运输操作较繁琐,导致该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运输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运输成本较高的问题,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箱履带式底盘,该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运输成本较低。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该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行走机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箱履带式底盘,包括支撑台、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还包括伸缩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浮箱和所述第二浮箱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支撑台之间具有浮箱收缩空间,所述伸缩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浮箱收缩空间内,且所述伸缩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撑台连接,其伸缩端与所述第一浮箱或所述第二浮箱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浮箱履带式底盘中,所述伸缩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伸缩驱动装置和第二伸缩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浮箱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浮箱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浮箱履带式底盘中,所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和/或所述第二伸缩驱动装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优选地,在上述浮箱履带式底盘中,所述支撑台与所述第一浮箱之间,和/或所述支撑台与所述第二浮箱之间连接横梁,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浮箱和所述第二浮箱中的至少一者上具有与所述横梁滑动配合的横梁容置孔。
优选地,在上述浮箱履带式底盘中,所述第一浮箱和所述第二浮箱中的一者与所述横梁的一端连接,另一者及所述支撑台上均设置有所述横梁容置孔。
优选地,在上述浮箱履带式底盘中,所述横梁为折叠式横梁或伸缩式横梁。
优选地,在上述浮箱履带式底盘中,所述支撑台的两侧至少分布有两个所述横梁。
优选地,在上述浮箱履带式底盘中,所述浮箱收缩空间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浮箱的端面和/或所述第二浮箱的端面与所述支撑台的端面之间的第一空间,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浮箱和/或所述第二浮箱上,且与所述第一空间相通的第二空间。
优选地,在上述浮箱履带式底盘中,所述伸缩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支撑台上远离所述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端的一侧。
优选地,在上述浮箱履带式底盘中,所述支撑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所述支撑台上连接至少一个所述伸缩驱动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包括支撑台、第一浮箱、第二浮箱和伸缩驱动装置,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中的至少一者与支撑台之间具有浮箱收缩空间,伸缩驱动装置位于浮箱收缩空间内,且伸缩驱动装置与支撑台连接,其伸缩端与第一浮箱或第二浮箱连接。当行走机械工作时,第一浮箱与第二浮箱能够保证整个浮箱履带式底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当需要运输行走机械时,伸缩驱动装置向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中的至少一者施加拉力,使得浮箱收缩空间逐渐变小,进而缩短第一浮箱与第二浮箱之间的跨距,使得该浮箱履带式底盘无需拆卸即可进行运输;运输完成后通过伸缩驱动装置向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中的至少一者施加推力,使得浮箱履带式底盘在工作状态下能够为行走机械提供较大的纵向支撑跨距。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在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中的至少一者与支撑台之间预留浮箱收缩空间,并通过伸缩驱动装置实现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中的至少一者在运输状态下缩回,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本发明中的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之间的跨距可明显缩小,进而无需拆解该浮箱履带式底盘即可运输,简化了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运输操作,使得该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运输成本有所降低。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行走机械,包括主机以及与所述主机连接的浮箱履带式底盘,所述浮箱履带式底盘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浮箱履带式底盘。由于上述浮箱履带式底盘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行走机械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箱履带式底盘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1-2中:
支撑台11、第一浮箱12、第二浮箱13、第一伸缩驱动装置14、第二伸缩驱动装置15、横梁16、第一空间17、第二空间1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浮箱履带式底盘,该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运输成本较低。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具有该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行走机械。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包括支撑台11、第一浮箱12、第二浮箱13和伸缩驱动装置,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中的至少一者与支撑台11之间具有浮箱收缩空间,伸缩驱动装置位于该浮箱收缩空间内,且伸缩驱动装置与支撑台11连接,其伸缩端与第一浮箱12或第二浮箱13连接。具体地,伸缩驱动装置可连接于支撑台11上靠近该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端的一侧。
支撑台11连接于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之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箱履带式底盘中,支撑台11是通过伸缩驱动装置与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中的至少一者连接的,伸缩驱动装置即可提供支撑力。具体地,支撑台11可通过伸缩驱动装置与第一浮箱12连接,且支撑台11直接与第二浮箱13固定,以此实现支撑台11与第一浮箱12之间的距离可调;支撑台11可通过伸缩驱动装置与第二浮箱13连接,且支撑台11直接与第一浮箱12固定,以此实现支撑台11与第二浮箱13之间的距离可调;支撑台11与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之间可均连接伸缩驱动装置,以此实现支撑台11与第一浮箱12之间以及支撑台11与第二浮箱13之间的距离均可调。伸缩驱动装置的个数可为一个,其与支撑台11、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可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当然也可采用活动连接,如铰接等,但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更有利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工作,且能够缓解采用固定方式时伸缩驱动装置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
当行走机械工作时,第一浮箱12与第二浮箱13能够保证整个浮箱履带式底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当需要运输行走机械时,伸缩驱动装置向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中的至少一者施加拉力,使得浮箱收缩空间逐渐变小,进而缩短第一浮箱12与第二浮箱13之间的跨距,使得该浮箱履带式底盘无需拆卸即可进行运输,简化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运输操作;运输完成后通过伸缩驱动装置向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中的至少一者施加推力,使得浮箱履带式底盘在工作状态下能够为行走机械提供较大的纵向支撑跨距。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在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中的至少一者与支撑台11之间预留浮箱收缩空间,并通过伸缩驱动装置实现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中的至少一者在运输状态下缩回,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之间的跨距明显缩小,进而无需拆解该浮箱履带式底盘即可运输,使得该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运输成本有所降低。
当支撑台11与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之间均连接伸缩驱动装置时,该伸缩驱动装置即包括第一伸缩驱动装置14和第二伸缩驱动装置15,第一伸缩驱动装置14的伸缩端与第一浮箱12连接,第二伸缩驱动装置15的伸缩端与第二浮箱13连接。此方案中,第一浮箱12与支撑台11之间以及第二浮箱13与支撑台11之间的距离均可以调节,也就意味着第一浮箱12与第二浮箱13之间的跨距可进行更大幅度的缩小,当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收缩后,整个浮箱履带式底盘的宽度将进一步缩小,该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运输也就更为方便。
为了向第一浮箱12和/或第二浮箱13提供更大的作用力,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伸缩驱动装置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伸缩驱动装置同时向第一浮箱12和/或第二浮箱13施加作用力,即可更快速、更可靠地实现第一浮箱12与第二浮箱13之间的距离调节。当伸缩驱动装置包括上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14和第二伸缩驱动装置15时,则可将第一伸缩驱动装置14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也可将第二伸缩驱动装置15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更优地,可将第一伸缩驱动装置14和第二伸缩驱动装置15均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箱履带式底盘中,支撑台11与第一浮箱12之间设置横梁16,而支撑台11和第一浮箱12中的至少一者上具有与横梁16滑动配合的横梁容置孔,即:横梁16一端固定于支撑台11上,另一端位于第一浮箱12上的横梁容置孔内;或者,横梁16一端固定于第一浮箱12上,另一端位于支撑台11上的横梁容置孔内;或者,支撑台11和第一浮箱12上均具有横梁容置孔,而横梁16的两端分别位于支撑台11上的横梁容置孔和第一浮箱12上的横梁容置孔内。如此设置后,支撑台11和第一浮箱12相对靠近时,横梁16即可不断伸入横梁容置孔内,而支撑台11和第一浮箱12相对远离时,横梁16则不断沿着横梁容置孔向外运动。显然,上述横梁16不但能够为支撑台11、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的运动提供导向,还能够增加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与支撑台11之间的连接强度,有效缓解伸缩驱动装置的工作负担。
同理地,横梁16也可连接于支撑台11与第二浮箱13之间,支撑台11和第二浮箱13中的至少一者上具有横梁容置孔。更优地,可在支撑台11与第一浮箱12之间,以及支撑台11与第二浮箱13之间均连接横梁16,此时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上均设置横梁容置孔,或者支撑台11两侧均具有横梁容置孔。
为使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之间具有更大的收缩空间,上述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中的一者与横梁16的一端连接,另一者及支撑台11上均设置有横梁容置孔,即横梁容置孔贯穿支撑台11后延伸至第一浮箱12或第二浮箱13上,使得横梁16的长度在保证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收缩后的跨距较小的基础上明显增加,促使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展开后的跨距有所增大,使得该浮箱履带式底盘的工作稳定性明显提高。依循此技术构思,可将横梁16的一端进一步地固定于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中的一者的最外侧,横梁16的另一端则可伸至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中的另一者的最外侧,此种情况则是相对较为理想的状态。
一般地,为了增大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展开后的纵向支撑跨距,横梁16的长度较长,这就导致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收缩后,横梁16有可能伸出第一浮箱12或第二浮箱13,对整个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运输造成不良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将横梁16选为折叠式横梁或伸缩式横梁,如此设置后,当横梁16伸出第一浮箱12或第二浮箱13时,即可操作横梁16缩回一部分,或折叠横梁16,以缩短其长度,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支撑台11的两侧至少分布有两个横梁16,即支撑台11与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之间均至少连接两个横梁16,使得横梁16的导向效果更明显,同时增大横梁16为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提供的支撑力。
在上述各方案中,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收缩后,两者的内侧端面之间的距离最小为支撑台11的宽度,即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分别与支撑台11的相对两侧面接触后,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之间的距离也就无法再进一步缩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进一步缩短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之间的最小跨距,上述浮箱收缩空间包括位于第一浮箱12的端面与支撑台11的端面之间,和/或第二浮箱13的端面与支撑台11的端面之间的第一空间17,以及开设于第一浮箱12和/或第二浮箱13上,且与第一空间17相通的第二空间18。此方案将浮箱收缩空间扩展至第一浮箱12和/或第二浮箱13上,以此使得支撑台能够容置于第一浮箱12和/或第二浮箱13上的第二空间18内,从而使得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之间的最小跨距小于支撑台11的宽度,更便于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运输。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伸缩驱动装置连接于支撑台11上远离该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端的一侧。该技术方案能够保证伸缩驱动装置的有效伸缩部分尽量多地位于浮箱收缩空间内,以避免伸缩驱动装置的刚性部分占用一部分浮箱收缩空间后,支撑台11、第一浮箱12和/或第二浮箱13的运动与伸缩驱动装置发生干涉的情况,以此保障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之间的跨距具有较大的减幅。
为了提高整个浮箱履带式底盘工作时的可靠性,本发明实施例将支撑台11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支撑台11上连接至少一个伸缩驱动装置。随着支撑台11数量的增加,伸缩驱动装置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并且伸缩驱动装置在第一浮箱12和/或第二浮箱13上的分布也将扩散化,更有益于稳定地收缩以及推动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
上述各方案中的伸缩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与丝杠的组合,本发明实施例优选为伸缩缸。当伸缩驱动装置为多个时,多个伸缩驱动装置的分布可采用相对均匀的方式,以此使得支撑台11、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之间的作用力更加均匀,避免浮箱履带式底盘因内部受力不均发生摆动或者部件损坏等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行走机械,包括主机以及与主机连接的浮箱履带式底盘,该浮箱履带式底盘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浮箱履带式底盘。由于上述浮箱履带式底盘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浮箱履带式底盘的行走机械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及行走机械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浮箱履带式底盘,包括支撑台(11)、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浮箱(12)和所述第二浮箱(13)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支撑台(11)之间具有浮箱收缩空间,所述伸缩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浮箱收缩空间内,且所述伸缩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撑台(11)连接,其伸缩端与所述第一浮箱(12)或所述第二浮箱(13)连接;
所述浮箱收缩空间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浮箱(12)的端面和/或所述第二浮箱(13)的端面与所述支撑台(11)的端面之间的第一空间(17),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浮箱(12)和/或所述第二浮箱(13)上,且与所述第一空间(17)相通的第二空间(18);以此使得支撑台能够容置于第一浮箱(12)和/或第二浮箱(13)上的第二空间(18)内,从而使得第一浮箱(12)和第二浮箱(13)之间的最小跨距小于支撑台(11)的宽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伸缩驱动装置(14)和第二伸缩驱动装置(15),所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14)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浮箱(12)连接,所述第二伸缩驱动装置(15)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浮箱(13)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14)和/或所述第二伸缩驱动装置(15)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1)与所述第一浮箱(12)之间,和/或所述支撑台(11)与所述第二浮箱(13)之间连接横梁(16),所述支撑台(11)、所述第一浮箱(12)和所述第二浮箱(13)中的至少一者上具有与所述横梁(16)滑动配合的横梁容置孔。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箱(12)和所述第二浮箱(13)中的一者与所述横梁(16)的一端连接,另一者及所述支撑台(11)上均设置有所述横梁容置孔。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6)为折叠式横梁或伸缩式横梁。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1)的两侧至少分布有两个所述横梁(16)。
8.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支撑台(11)上远离所述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端的一侧。
9.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1)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个所述支撑台(11)上连接至少一个所述伸缩驱动装置。
10.一种行走机械,包括主机以及与所述主机连接的浮箱履带式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履带式底盘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浮箱履带式底盘。
CN201310216333.3A 2013-06-03 2013-06-03 浮箱履带式底盘及行走机械 Active CN1032875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6333.3A CN103287516B (zh) 2013-06-03 2013-06-03 浮箱履带式底盘及行走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6333.3A CN103287516B (zh) 2013-06-03 2013-06-03 浮箱履带式底盘及行走机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7516A CN103287516A (zh) 2013-09-11
CN103287516B true CN103287516B (zh) 2016-05-18

Family

ID=49089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6333.3A Active CN103287516B (zh) 2013-06-03 2013-06-03 浮箱履带式底盘及行走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875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0550B (zh) * 2014-10-16 2016-01-13 张立明 一种河湖行走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1093A (en) * 1974-10-04 1976-04-20 Poche John M Amphibious air track vehicle
CN101607574A (zh) * 2009-07-20 2009-12-23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履带式底盘及具有该底盘的工程机械
CN101705704A (zh) * 2009-11-20 2010-05-12 合肥振宇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地挖掘机行走装置的伸缩机构
CN101850700A (zh) * 2010-05-14 2010-10-06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大吨位滩涂运输车
CN203268180U (zh) * 2013-06-03 2013-11-06 北京南车时代机车车辆机械有限公司 浮箱履带式底盘及行走机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1093A (en) * 1974-10-04 1976-04-20 Poche John M Amphibious air track vehicle
CN101607574A (zh) * 2009-07-20 2009-12-23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履带式底盘及具有该底盘的工程机械
CN101705704A (zh) * 2009-11-20 2010-05-12 合肥振宇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地挖掘机行走装置的伸缩机构
CN101850700A (zh) * 2010-05-14 2010-10-06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大吨位滩涂运输车
CN203268180U (zh) * 2013-06-03 2013-11-06 北京南车时代机车车辆机械有限公司 浮箱履带式底盘及行走机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7516A (zh)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68180U (zh) 浮箱履带式底盘及行走机械
CN103287516B (zh) 浮箱履带式底盘及行走机械
CN206309278U (zh) 反循环钻机
CN103075153B (zh) 露天用钻式采煤机
CN203891765U (zh) 分体式水平定向钻机
CN101598002A (zh) 一种门架式钻机
CN104695851A (zh) 一种小型多功能入岩钻机
CN205154040U (zh) 一种直立行走钻机井架上段折叠机构
CN201721533U (zh) 旋挖钻机履带行走底盘
CN110878645B (zh) 一种建筑构件的拆除方法
CN205618091U (zh) 一种旋挖钻机的配重装置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CN106882613A (zh) 可调式卸料装置
CN103174440B (zh) 可轴向伸缩的管片提升装置
CN205714242U (zh) 一种跟随掘进机的自行超前支架
CN203978449U (zh) 一种隧道衬砌台车的顶升机构
CN207277880U (zh) 一种电梯井道通用防护架装置
CN104500096B (zh) 一种用于隧洞开挖的轮式移动台车
CN103758397B (zh) 一种组合式围挡
CN205059783U (zh) 基于步履式的多功能作业平台
CN106321128A (zh) 一种掩护式端头液压支架
CN210264514U (zh) 一种移动式工程钻机底盘
CN207295827U (zh) 一种带支腿的新型扒渣机
CN209228301U (zh) 基于纵横移动的煤矿钻车装置
CN207063905U (zh) 一种钻探机械
CN102518399B (zh) 一种桅杆及使用该桅杆的长螺旋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2249 Beijing ChangPing Railway Station, west of Changping District, 500 meters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RRC HEAVY INDUSTRY MECHA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49 Beijing City, Changping District ChangPing Railway Station 500 meters west of Beijing CSR times Vehicle Machine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SR TIMES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MECHANICS Co.,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Assignee: Hebei New Directio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ssignor: BEIJING CRRC HEAVY INDUSTRY MECHANICS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11000005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Floating box tracked chassis and walking machiner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420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