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5391A - 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85391A CN103285391A CN2013102011345A CN201310201134A CN103285391A CN 103285391 A CN103285391 A CN 103285391A CN 2013102011345 A CN2013102011345 A CN 2013102011345A CN 201310201134 A CN201310201134 A CN 201310201134A CN 103285391 A CN103285391 A CN 1032853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ccine
- influenza
- human
- type
- stock solu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各疫苗血凝素浓度分别为:H1N1型人流感疫苗10~60μg/ml,H3N2型人流感疫苗10~60μg/ml,B型人流感疫苗10~60μg/ml ,H5N1型人禽流感疫苗10~60μg/ml。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联合疫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联合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解决了目前禽流感疫苗难以大规模接种的难题,在预防季节性流感流行的同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H5N1型禽流感的爆发性流行,具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流感的发病率一直以来居高不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公告,全球每年流感病例为6亿~12亿,死亡50~100万人,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自1878年Perroncito首次报道了意大利的鸡感染禽流感病毒至今,禽流感由禽传播给人的病例在世界性范围内时有发生。1997年在中国香港发现H5N1禽流感病毒首次突破种间障碍感染人,并致人死亡以来,疫情有日益严重的趋势,WHO发布的报告显示,2003年1月2日至2009年2月2日,全世界共有15个国家出现404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例,254人死亡,死亡率高达62.9%;其中中国报道38例病例,25人死亡。可见人类感染H5N1型流感病毒而造成的严重疾病和病死率远比其它流感病毒严重。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均已开始了H5N1疫苗的临床研究。美国在2007年批准了巴斯德公司的H5N1疫苗的上市。我国北京科兴公司生产的H5N1禽流感疫苗也于2008年6月获sFDA批准,并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期间的应急储备疫苗。
虽然禽流感感染人类后有较高的致死率,并且流感病毒存在较高的变异性,并有在人体内重组导致在人类爆发流行的可能性,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禽流感病毒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迹象,感染者也均为与禽类有密切接触者。基于这一原因,世界各国均不愿意在大范围人群中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而仅将该疫苗作为一类应急储备疫苗使用。而各疫苗制造商也缺乏禽流感疫苗开发和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一局面可能造成的结果将是禽流感病毒在人际之间传播的风险进一步增加。一旦H5N1型禽流感病毒获得人际间传播的能力,在1~2个月内即可传遍全球,若这种情况发生,在短时间内各疫苗厂家生产出能满足全世界需求的禽流感疫苗几乎是不可能。而如果我们在每年的季节性流感疫苗株中加入H5N1型禽流感毒株生产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成本仅仅在原有季节性流感疫苗的基础上提高了三分之一左右,因而更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并且很好的解决了目前禽流感疫苗难以大规模接种的难题。从而在预防季节性流感流行的同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H5N1型流感爆发性流行的可能,将目前对禽流感被动预防的策略,转为积极预防的局面,很好地防范禽流感在人际间传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该疫苗在用于人季节性流感预防的同时,也可预防H5N1人禽流感。
本疫苗为一种联合疫苗,该疫苗包括H1N1型人流感疫苗, H3N2型人流感疫苗, B型人流感疫苗,和可能引起大流行的H5N1的人禽流感疫苗。各疫苗的有效成分为各血清型血凝素抗原,以μg/ml计算血凝素含量:H1N1型人流感疫苗为10~60μg/ml, H3N2型人流感疫苗为10~60μg/ml, B型人流感疫苗为10~60μg/ml H5N1的人禽流感疫苗为10~60μg/ml。
作为优选的方案,各血清型疫苗组分血凝素浓度分别为:H1N1型人流感疫苗30μg/ml,H3N2型人流感疫苗30μg/ml,B型人流感疫苗30μg/ml,H5N1型的人禽流感疫苗30μg/ml。
本疫苗的辅助成分仅包括溶剂缓冲液:PH 7.2~7.4,0.01M的磷酸盐生理氯化钠缓冲液(PBS),不含任何防腐剂。在传统流感疫苗的生产过程中,通常在疫苗原液中加入适量防腐剂提高疫苗的稳定性。防腐剂的加入虽然解决了疫苗稳定性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却给接种者带来了一定的危害。特别是硫柳汞的加入,其有较高的神经毒性,可引起儿童汞的储积和中毒。而本疫苗不含防腐剂,其稳定性同样可以达到规定要求。
本疫苗中,不同血清型流感疫苗毒株均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毒株,购于英国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NIBSC)。H5N1型人禽流感疫苗毒种为NIBRG-14(H5N1);H1N1型人流感疫苗毒种为NYMC X-179A(H1N1);H3N2型人流感疫苗毒种为NIB-79(H3N2);B型人流感疫苗毒种为NYMCBX-49(B)。
所述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中,还可以含有氢氧化铝或磷酸铝佐剂。
本疫苗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用人H1N1型毒株,人H3N2型毒株,人B型毒株,H5N1型人禽流感毒株分别制备H1N1型人流感疫苗、H3N2型人流感疫苗、B型人流感疫苗和H5N1型人禽流感疫苗各单价疫苗原液。
2)将各单价疫苗原液按比例混合,以0.01M,pH7.2~7.4的磷酸盐缓冲生理氯化钠溶液为溶剂,将H1N1型单价疫苗原液血凝素含量稀释至10~60μg/ml;H3N2型单价疫苗原液血凝素含量稀释至10~60μg/ml;B型单价疫苗原液血凝素含量稀释至10~60μg/ml;H5N1型单价疫苗原液血凝素含量稀释至10~60μg/ml,微滤。
步骤1)中所述的单价疫苗原液优选的制备方法是:各毒株经稀释后接种鸡胚尿囊腔,33℃培养48~72小时;筛选去除死胚后,将活胚置于2~8℃下20~24小时,收集鸡胚尿囊液,加入终浓度为100μg/ml的甲醛,2~8℃下病毒灭活144小时;灭活后的尿囊液经澄清过滤、超滤浓缩、凝胶过滤后得到纯化的病毒原液,纯化的病毒原液加入终浓度为10mg/ml 的Triton X-100,作为病毒裂解剂,2~8℃下病毒裂解2小时,得到病毒裂解物;病毒裂解物经超速离心纯化、超滤去裂解剂后,微滤得到单价疫苗原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联合疫苗各血清型之间无免疫抑制或增强效果,本联合疫苗与对照苗具有相同的抗原谱,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均未诱发豚鼠的被动过敏反应和全身主动过敏反应,对人体无局部刺激性,说明本发明安全性较高。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禽流感疫苗难以大规模接种的难题,在预防季节性流感流行的同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H5N1型流感的爆发性流行,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发明还具有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免疫后不同组别小鼠H1N1型血凝抑制抗体变化趋势图
图2:免疫后不同组别小鼠H3N2型血凝抑制抗体变化趋势图
图3:免疫后不同组别小鼠B型血凝抑制抗体变化趋势图
图4:免疫后不同组别小鼠H5N1型血凝抑制抗体变化趋势图
图5:被动皮肤过敏试验阳性对照图
图6:被动皮肤过敏试验阴性对照图
图7:联合疫苗低剂量组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结果
图8:联合疫苗高剂量组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结果
图9:联合疫苗2ml/只剂量肌肉注射后21天豚鼠注射部位组织
图10:正常豚鼠腿部肌肉组织
图11:联合疫苗SDS-PAGE电泳,并进行银染后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进行,例如《中国药典》2010版三部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 联合疫苗的制备
1 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实验动物等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三部中“凡例”的有关要求。
2.1 生产用鸡胚
毒种传代和制备用鸡胚来源于SPF鸡群;疫苗生产用鸡胚应来源于封闭式房舍饲养的健康鸡群,并选用9~10日龄无畸形、血管清晰、活动的鸡胚。
2.2 毒种
2.2.1名称和来源
季节性流感毒株为WHO推荐并提供的季节性流行的甲型和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株;禽流感毒株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并提供的NIBRG-14(A/Vietnam/1194/2004 (H5N1))病毒株。
2.2.2种子批的建立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规定。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病毒株为原始种子批,从原始种子批传一代和扩增后保存为主种子批,从主种子批再传一代和扩增后保存为工作种子批,工作种子批用于疫苗生产。
2.2.3种子批毒种的检定
主种子批应进行以下全面检定,工作种子批应至少进行2.2.3.1~2.2.3.4项检定。
2.2.3.1 鉴别试验
应用相应(亚)型流感病毒特异性免疫血清单向免疫扩散试验(方法见3.1.3项),结果应证明其抗原性与推荐的病毒株相一致。
2.2.3.2 病毒滴度
应用鸡胚半数感染剂量法(EID50)检查,病毒滴度应不低于6.5LgEID50/ml。
2.2.3.3血凝滴度
采用血凝法检测,血凝效价应不低于1:160。
2.2.3.4 无菌检查
依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无菌检查方法,应符合规定。
2.2.3.5支原体检查
依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支原体检查方法,应符合规定。
2.2.3.6 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检测
用抗流感病毒血清中和毒种后,接种SPF鸡胚细胞,经培养,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物,结果应为阴性。
2.2.3.7外源性禽腺病毒检测
用抗流感病毒血清中和毒种后,接种SPF鸡胚肝细胞,经培养,分别用适宜的血清学方法检测其培养物中的Ⅰ型和Ⅲ型禽腺病毒,结果均应阴性。
2.2.4毒种保存
毒种应于-60℃以下保存。
2.3 单价原液
2.3.1病毒接种和培养
于鸡胚尿囊腔接种经适当稀释的工作种子批毒种,置33~35℃培养48~72小时。一次未使用完的工作种子批毒种,不得再回冻继续使用。
2.3.2病毒液收获
筛选活鸡胚,置2~8℃冷胚24小时后,收获尿囊液于容器内,每个容器内应进行相应检测。
2.3.3尿囊收获液检定
2.3.3.1 微生物限度检查
按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法检测,菌数应小于105CFU/ml,沙门菌检测应为阴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三部附录Ⅻ G进行)。
2.3.3.2 血凝滴度
按2.2.3.3项进行,血凝滴度应不低于1:256。
2.3.4尿囊收获液合并
每个收获容器检定合格的病毒尿囊液可合并为病毒合并液。
2.3.5病毒灭活
病毒合并液的中加入终浓度为100μg/ml的甲醛溶液,置2~8℃下进行病毒灭活,灭活144±2小时后取样进行病毒灭活验证试验。病毒灭活后进行细菌内毒素含量测定,内毒素含量应不高于10EU/ml。(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三部附录Ⅻ E 凝胶限度试验进行)
2.3.6浓缩及纯化
2.3.6.1 浓缩
采用0.80+0.65μm、0.45+0.22μm的柱式滤芯过滤法将单价病毒合并液进行澄清过滤后,然后采用300KD超滤膜包超滤法将病毒液浓缩60-80倍。浓缩后的病毒液应取样进行细菌内毒素超滤浓缩后病毒液取样进行细菌内毒素含量测定,内毒素含量应不高于80EU/ml。
2.3.6.2 纯化
超滤浓缩后的病毒合并液采用Sephrose4FF凝胶层析柱纯化,以0.01M, pH值为7.2~7.4磷酸盐缓冲液洗脱,流速7-8mm/min, 以260nm/280nm波长紫外检测器监测流出液的吸光度变化,收集目标峰,即为纯化后的病毒原液。纯化后病毒液取样进行细菌内毒素含量测定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内毒素含量应小于20 EU/ml,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数应小于10CFU/ml。
2.3.7病毒裂解
将纯化后的单价病毒合并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0mg/ml Triton X-100,2-8℃ 2小时搅拌,裂解。
2.3.8裂解后纯化
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病毒裂解后的再纯化,病毒裂解液在0-50%的蔗糖梯度中,3小时,30000rpm离心,收集蔗糖浓度在2%-30%液段,采用100KD超滤法进行洗滤去除蔗糖和裂解剂,洗滤液为0.01M,pH7.2-7.4的磷酸盐缓冲生理氯化钠溶液,洗滤体积为离心后裂解物体积的15-20倍。超滤后的病毒液取样进行细菌内毒素含量测定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菌数应小于10CFU/ml。
2.3.9 除菌过滤
纯化后的病毒裂解液经0.22μm除菌过滤后即为单价原液。
2.3.10 单价原液检定
按3.1项进行。
2.3.11保存
于2~8℃保存。
2.4 联合疫苗半成品
2.4.1配制
根据各单价原液血凝素含量,用0.01M,pH7.2的磷酸盐缓冲生理氯化钠溶液进行配制,使各血清型血凝素最终含量应在30μg/ml,即为半成品。
2.4.2半成品检定
按3.2项进行。
2.5 成品
2.5.1分批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5.2分装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规定。
2.5.3规格
每瓶0.5ml。每1次人用剂量为0.5ml,含病毒株血凝素应不低于15μg。
2.5.4包装
3 检定
3.1 病毒原液的检定
3.1.1鉴别试验
用相应(亚)型流感病毒特异性免疫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或单向免疫扩散试验,结果应证明抗原性与推荐病毒株一致。
3.1.2病毒灭活验证试验
将病毒原液原倍及10-1、10-2稀释度的病毒液分别接种鸡胚尿囊腔,每稀释度接种10枚9~10日龄鸡胚,每胚接种0.2ml,置33~35℃培养72小时。24小时内死亡的不计数,每组鸡胚须至少存活80%。自存活的鸡胚中每胚取0.5ml尿囊液,按组混合后,再盲传一代,每稀释度各接种10个胚,每胚尿囊腔接种0.2ml,经33~35℃培育72小时后,取尿囊液进行血凝试验,结果应不出现血凝反应。
3.1.3血凝素含量
采用单向免疫扩散试验检测血凝素含量。
将抗原参考品和原液分别加入到含有标准参考品抗体的1.5%琼脂糖凝胶板上,孔径为3mm,每孔10μl,于20~25℃放置至少18个小时。用PBS浸泡1小时后,干燥、染色、脱色。准确测量抗原参考品和原液形成的沉淀环的直径,以抗原参考品形成的沉淀环的直径对其相应抗原浓度进行直线回归,求出直线回归方程,代入原液的沉淀环直径,即可得到原液的血凝素含量,应不低于120μg/ml。
3.1.4无菌检查
依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无菌检查方法,应符合规定。
3.1.5蛋白质含量
依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附录Ⅵ B第二法)进行,应不高于血凝素含量的4倍。
3.2 半成品检定
3.2.1血凝素含量
按3.1.3项进行,各型别流感病毒株血凝素含量应为配制量的80%~120%。
3.2.2裂解剂残留量
裂解剂Triton X-100残留量应小于300μg/ml。
3.2.3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中国药典》三部附录XII A),应符合规定。
3.3 成品检定
3.3.1鉴别试验
用相应(亚)型流感病毒特异性免疫血清进行单向免疫扩散试验,结果应证明抗原性与推荐病毒株相一致。
3.3.2外观
应为微乳白色液体,无异物。
3.3.3装量
依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装量项进行,应不低于标示量。
3.3.4 pH值
应为6.8~8.0。
3.3.5游离甲醛含量
依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附录Ⅶ L)进行应不高于25μg/ml。
3.3.6总蛋白质含量
应不高于400μg/ml;并不得超过疫苗中血凝素总含量的4倍。
3.3.7血凝素含量
按3.1.3项进行,各型别流感病毒株血凝素含量应为配制量的80%~120%。
3.3.8卵清蛋白含量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卵清蛋白含量应不高于200ng/ml。
3.3.9无菌检查
依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无菌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3.3.10异常毒性检查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异常毒性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3.3.11细菌内毒素含量
依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附录Ⅶ E凝胶限度试验)进行,应小于20EU/ml。
按以上方法,连续生产3批本联合疫苗,成品检定结果见下表1~3。
表1 流感病毒联合疫苗20110901批检定结果
表2 流感病毒联合疫苗20110902批检定结果
表3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20110903批检定结果
实施例2 疫苗的免疫原性
用实施例1所获得的联合疫苗和单价原液为抗原,采用SPF级BABL/c小鼠为动物模型,根据免疫后小鼠血清中不同血清型HA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变化判定疫苗的免疫原性。将联合疫苗或单价疫苗原液梯度稀释后免疫小鼠,实验分组为联合疫苗0.3μg、0.15μg、0.075μg;联合疫苗加铝佐剂0.3μg、0.15μg、0.075μg;H1N1、H3N2、B、H5N1型单价原液0.3μg、 0.15μg、 0.075μg ;H1N1、H3N2、B、H5N1型单价原液加铝佐剂0.3μg、 0.15μg、 0.075μg;PBS对照组。每组10只5周龄BALB/c小鼠,皮下注射,0.1ml/只,初次免疫后21天加强免疫一次,于初次免疫后第0天、7天、14天、21天、28天、35天、42天眼眶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HA血凝抑制抗体水平变化。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清中血凝抑制抗体的水平见表4~7,血清中血凝抑制抗体变化趋势见图1~4。将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的对数值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
四价联合疫苗各血清型与单价原液HI滴度无显著性差别(P>0.05),表明多血清型抗原制备成联合疫苗后,各血清型之间无免疫抑制或增强效果。
各个血清型抗原加入铝佐剂和不加铝佐剂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表明联合疫苗在试验剂量组别铝佐剂无显著免疫增强作用。
联合疫苗在0.3μg和0.15μg剂量组别HI滴度在第三或第四周时均能达到1:40以上。
表4-1 四价H1N1血清型血凝抑制效价
0.3 | 0.15 | 0.075 | 0.3+Al | 0.15+Al | 0.075+Al | |
0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2 周 | 20±7.6 | 22±5 | <10 | 12±7.6 | 13±5 | <10 |
3 周 | 33±4.3 | 25±11 | 22±5 | 30±5.3 | 27±10.7 | 20±17 |
4 周 | 334±118 | 261±112 | 108±33 | 353±93.7 | 330±102 | 110±57 |
5 周 | 720±340 | 660±227 | 360±68 | 786±552 | 760±337 | 340±84 |
6 周 | 1000±247 | 960±80 | 450±117 | 1014±554 | 827±77 | 384±105 |
表4-2 单价H1N1血清型血凝抑制效价
0.3 | 0.15 | 0.075 | 0.3+Al | 0.15+Al | 0.075+Al | PBS | |
0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2 周 | 15±6.3 | 12±5.5 | <10 | 11±7.1 | <10 | <10 | <10 |
3 周 | 22.5±4.5 | 10±4.2 | 8.75±3 | 20.5±7.5 | 8.5±5.4 | 7.5±5.5 | <10 |
4 周 | 350±79 | 220±89 | 100±29 | 292±88 | 265±101 | 95±52 | <10 |
5 周 | 700±220 | 760±340 | 337±94 | 710±330 | 724±425 | 311±54 | <10 |
6 周 | 980±337 | 1040±217 | 430±78 | 1028±359 | 997±517 | 510±125 | <10 |
表5-1 四价H3N2血清型血凝抑制效价
0.3 | 0.15 | 0.075 | 0.3+Al | 0.15+Al | 0.075+Al | |
0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2 周 | 32±6.7 | 40±0 | 25±5.5 | 30±8.6 | 27±5.6 | <10 |
3 周 | 64±8.5 | 55±7.7 | 34±16 | 55±5.3 | 58±10.7 | 20±17 |
4 周 | 92±23 | 74±41 | 42±23.7 | 88±73.7 | 90±102 | 50±57 |
5 周 | 104±37.1 | 80±0 | 64±18.7 | 99±55 | 89±33 | 64±54 |
6 周 | 136±52 | 124±54 | 96±34 | 145±54 | 127±77 | 84±55 |
表5-2 单价H3N2血清型血凝抑制效价
0.3 | 0.15 | 0.075 | 0.3+Al | 0.15+Al | 0.075+Al | PBS | |
0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2 周 | 38±9 | 42±6 | 25±4.5 | 11±7.1 | 33±14 | <10 | <10 |
3 周 | 70±15 | 60±34 | 35±16 | 70.5±7.5 | 65±54 | 22±5.5 | <10 |
4 周 | 85±35 | 70±52 | 40±0 | 82±47 | 65±37 | 37±22 | <10 |
5 周 | 95±14 | 82±8 | 58±6.8 | 98±33 | 84±25 | 51±34 | <10 |
6 周 | 128±42 | 128±42 | 90±35 | 128±35 | 130±51 | 81±25 | <10 |
表6-1 四价B血清型血凝抑制效价
0.3 | 0.15 | 0.075 | 0.3+Al | 0.15+Al | 0.075+Al | |
0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2 周 | 28±6.4 | 21±2.5 | 14±5.5 | 29±6.6 | 22±5.4 | 5.5±4 |
3 周 | 68±8.2 | 55±7.7 | 34±15 | 65±23 | 58±17 | 25±18 |
4 周 | 92±15 | 74±15 | 42±23.7 | 98±73 | 70±19 | 48±27 |
5 周 | 104±34 | 80±0 | 64±18.7 | 99±55 | 83±33 | 70±64 |
6 周 | 114±52 | 97±34 | 70±34 | 125±55 | 97±77 | 74±50 |
表6-2 单价B血清型血凝抑制效价
0.3 | 0.15 | 0.075 | 0.3+Al | 0.15+Al | 0.075+Al | PBS | |
0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2 周 | 38±9 | 42±6 | 25±4.5 | 11±7.1 | 33±14 | <10 | <10 |
3 周 | 70±15 | 60±34 | 35±16 | 70.5±25 | 61±54 | 32±25 | <10 |
4 周 | 85±35 | 70±52 | 40±0 | 82±47 | 75±37 | 42±22 | <10 |
5 周 | 95±14 | 82±8 | 58±6.8 | 100±39 | 84±25 | 51±34 | <10 |
6 周 | 128±42 | 128±42 | 90±35 | 131±35 | 130±51 | 88±55 | <10 |
表7-1 四价H5N1血清型血凝抑制效价
0.3 | 0.15 | 0.075 | 0.3+Al | 0.15+Al | 0.075+Al | |
0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2 周 | 28±6.4 | 21±2.5 | 14±5.5 | 29±6.6 | 22±5.4 | <10 |
3 周 | 68±8.2 | 55±7.7 | 34±15 | 65±23 | 58±17 | 25±18 |
4 周 | 92±15 | 74±15 | 40±23.7 | 95±73 | 70±19 | 48±27 |
5 周 | 104±34 | 80±0 | 64±18.7 | 94±55 | 83±33 | 66±64 |
6 周 | 114±52 | 97±34 | 70±34 | 112±55 | 95±77 | 74±50 |
表7-2 单价H5N1血清型血凝抑制效价
0.3 | 0.15 | 0.075 | 0.3+Al | 0.15+Al | 0.075+Al | PBS | |
0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 周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2 周 | 30±9 | 19±6 | 14±4.5 | 11±7.1 | 19±14 | <10 | <10 |
3 周 | 70±15 | 54±34 | 35±16.5 | 70.5±25 | 61±54 | 32±25 | <10 |
4 周 | 85±25 | 70±52 | 40±0 | 82±47 | 67±37 | 42±22 | <10 |
5 周 | 95±14 | 82±8.6 | 58±6.8 | 94±39 | 84±25 | 49±34 | <10 |
6 周 | 109±42 | 99±42 | 68±24 | 99±35 | 101±51 | 88±55 | <10 |
实施例3 疫苗的安全性
本联合疫苗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3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的相关条款,参照《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条款,进行了联合疫苗的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来考察动物过敏试验。
1.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
本试验根据抗原的性质,选用300~400g豚鼠作为实验动物,并设立阴性、阳性对照组和受试物不同剂量组,皮下免疫。联合疫苗高剂量组:15μg血凝素抗原/只,联合疫苗低剂量组:3μg血凝素抗原/只,阳性对照:牛血清白蛋白5mg/只,PBS作为阴性对照。隔日一次每组以同等剂量免疫,共4次。末次致敏后11天心脏采血,2000转/分离心10分钟,分离血清,-20℃保存,2周内备用。上述各组抗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2、1:4、1:8、1:16、 1:32。在300~400g豚鼠背部预先脱毛3×4cm2的皮内注射各对应组的抗血清0.1ml,进行被动致敏,每组6只豚鼠。被动致敏24后,各组静脉注射与致敏剂量相同的激发抗原,并在抗原中加入等量的0.5-1%伊文思兰染料,共1ml,进行激发。30分钟后麻醉处死各组动物,剪取背部皮肤,测量皮肤内层的斑点大小,直径大于5mm者判定为阳性。不规则斑点的直径为长径与短径之和的一半。实验结果见表8和图5~8,结果表明联合疫苗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均未诱发豚鼠的被动过敏反应。
表8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结果(PCA)
2、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
选用体重为300-400克的豚鼠作为实验动物, 并设立阴性、阳性对照组和受试物不同剂量组,皮下免疫。采用高剂量组:15μg血凝素抗原/只,低剂量组:3μg血凝素抗原/只,阳性对照:牛血清白蛋白5mg/只,PBS作为阴性对照。隔日一次每组以同等剂量免疫,共4次,使豚鼠致敏。末次注射后第10日一次性静脉注射5倍于致敏剂量的抗原量,高剂量组:75μg血凝素抗原/只,低剂量组:15μg血凝素抗原/只,阳性对照:牛血清白蛋白25mg/只,PBS作为阴性对照,给药量0.5~1ml,激发过敏反应。静脉注射后0~30分钟,按表9~10症状详细观察每只动物的反应,判断过敏反应发生程度,计算过敏反应发生率,症状的出现及消失时间,若发现有过敏反应症状时,可取健康未致敏豚鼠2只,自静脉注射激发剂量的受试物,观察有无由于受试物作用引起的类似过敏反应症状,以供结果判断时参考。
实验结果见表11,结果表明,联合疫苗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均未诱发豚鼠的全身主动过敏反应。
表9 过敏反应症状
0 正常 | 7 呼吸急促 | 14 步态不稳 |
1 躁动 | 8 排尿 | 15 跳跃 |
2 竖毛 | 9 排粪 | 16 喘息 |
3 颤抖 | 10 流泪 | 17 痉挛 |
4 搔鼻 | 11 呼吸困难 | 18 旋转 |
5 喷嚏 | 12 哮鸣音 | 19 潮式呼吸 |
6 咳嗽 | 13 紫癜 | 20 死亡 |
表10全身致敏性评价标准
0 | - | 过敏反应阴性 |
1-4症状 | + | 过敏反应弱阳性 |
5-10症状 | ++ | 过敏反应阳性 |
11-19症状 | +++ | 过敏反应强阳性 |
20 | ++++ | 过敏反应极强阳性 |
表11 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实验结果
三、最大耐受剂量、局部刺激性
参考《预防用生物制品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技术审评一般原则》要求,选取400g的豚鼠,腿部肌肉各注射2ml/只、1ml/只、0.5ml/只,观察21天,并设立PH7.2的0.02M PBS腿部肌肉注射2ml/只为对照组。观察动物是否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并参照《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重点观察疫苗的局部刺激性,21天后,取豚鼠注射部位肌肉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实验结果见表12和图9~10。结果显示,在设定的浓度梯度内,豚鼠注射部位肌肉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注射部位无炎症反应和组织病变。根据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附件),计算约相当于为670~1300个人用剂量。本制品人用剂量拟订为15μg(30μg/ml),远低于以上剂量,说明本联合疫苗对人体应无局部刺激性。
表12 局部刺激性
实施例4 疫苗的抗原谱
将本联合疫苗与市售的三价流感裂解疫苗进行抗原谱比较。将两种疫苗分别进行去糖基化和还原剂处理,然后进行SDS-PAGE电泳,并进行银染,实验结果表明:本联合疫苗与对照苗具有相同的抗原谱。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试制的流感裂解疫苗抗原组分含有HA、NA以及部分的NP蛋白和M蛋白,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对照苗具有相同的抗原谱(见图11)。
Claims (7)
1.一种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包括H1N1型人流感疫苗、H3N2型人流感疫苗、B型人流感疫苗和H5N1型人禽流感疫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各疫苗的血清型组分血凝素浓度分别为:H1N1型人流感疫苗10~60μg/ml,H3N2型人流感疫苗10~60μg/ml,B型人流感疫苗10~60μg/ml,H5N1型人禽流感疫苗10~60μg/ml。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各疫苗的血清型组分血凝素浓度分别为:H1N1型人流感疫苗30μg/ml,H3N2型人流感疫苗30μg/ml,B型人流感疫苗30μg/ml,H5N1型人禽流感疫苗30μg/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其溶剂为0.01M,pH7.2~7.4的磷酸盐缓冲生理氯化钠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还包括氢氧化铝或磷酸铝佐剂。
6.一种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人H1N1型毒株,人H3N2型毒株,人B型毒株,H5N1型人禽流感毒株分别制备H1N1型人流感疫苗、H3N2型人流感疫苗、B型人流感疫苗和H5N1型人禽流感疫苗各单价疫苗原液。
2)将各单价疫苗原液混合,用0.01M,pH7.2~7.4的磷酸盐缓冲生理氯化钠溶液将H1N1型人流感疫苗血凝素含量稀释至10~60μg/ml;H3N2型人流感疫苗血凝素含量稀释至10~60μg/ml;B型人流感疫苗血凝素含量稀释至10~60μg/ml;H5N1型人禽流感疫苗血凝素含量稀释至10~60μg/ml,微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的制备方法,其步骤1)中所述的各单价疫苗原液的制备方法是:各毒株经稀释后接种鸡胚尿囊腔,33℃培养48~72小时;筛选去除死胚后,将活胚置于2~8℃下20~24小时,收集鸡胚尿囊液;加入终浓度为100μg/ml的甲醛,2~8℃下病毒灭活144小时;灭活后的尿囊液经澄清过滤、超滤浓缩、凝胶过滤后得到纯化的病毒原液;纯化的病毒原液加入终浓度为10mg/ml 的Triton X-100,作为病毒裂解剂,2~8℃下病毒裂解2小时,得到病毒裂解物;病毒裂解物经超速离心纯化、超滤去裂解剂后,微滤得到单价疫苗原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01134.5A CN103285391B (zh) | 2013-05-27 | 2013-05-27 | 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01134.5A CN103285391B (zh) | 2013-05-27 | 2013-05-27 | 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85391A true CN103285391A (zh) | 2013-09-11 |
CN103285391B CN103285391B (zh) | 2015-02-25 |
Family
ID=49087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01134.5A Active CN103285391B (zh) | 2013-05-27 | 2013-05-27 | 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85391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88212A (zh) * | 2015-02-09 | 2015-09-09 | 天士力金纳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920944A (zh) * | 2020-10-12 | 2020-11-13 | 天津中逸安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原液制备方法 |
CN116650632A (zh) * | 2023-03-31 | 2023-08-29 | 北京吉诺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流感病毒和rsv的联合疫苗、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2013
- 2013-05-27 CN CN201310201134.5A patent/CN103285391B/zh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GRAEME E. PRICE等: "Single-Dose Mucosal Immunization with a Candidate Universal Influenza Vaccine Provides Rapid Protection from Virulent H5N1, H3N2 and H1N1 Viruses", 《PLOS ONE》 * |
MARC-ANDRÉ D’AOUST等: "Influenza virus-like particles produced by transient expression in Nicotiana benthamiana induce a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a lethal viral challenge in mice",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 |
南文龙等: "人-禽双价流感新型DNA疫苗构建及免疫保护实验研究", 《中国科学 C辑:生命科学》 * |
黄保英等,: "广谱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病毒学报》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88212A (zh) * | 2015-02-09 | 2015-09-09 | 天士力金纳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920944A (zh) * | 2020-10-12 | 2020-11-13 | 天津中逸安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原液制备方法 |
CN111920944B (zh) * | 2020-10-12 | 2021-01-01 | 天津中逸安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原液制备方法 |
CN116650632A (zh) * | 2023-03-31 | 2023-08-29 | 北京吉诺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流感病毒和rsv的联合疫苗、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6650632B (zh) * | 2023-03-31 | 2023-10-24 | 北京吉诺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流感病毒和rsv的联合疫苗、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85391B (zh) | 2015-0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ambura et al. | Experimental trials with a thermostable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strain I2) in commercial and village chickens in Tanzania | |
CN105968195B (zh) | 一种抗流感病毒的鸡卵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16740B (zh) | 一种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99864B (zh) | 预防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 | |
CN106668854A (zh) | 一种四价亚单位流感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73861A (zh) | 含有多聚-γ-谷氨酸的防病毒感染组合物 | |
CN102406930A (zh) | 季节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制备方法 | |
CN102805864B (zh) | 鸡新城疫和h9n2亚型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85391B (zh) | 人用季节性流感与大流行流感联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02775B (zh) | 鸡新城疫与h9亚型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58389B (zh) | 一种疫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928259A (zh) | 一种h9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050448A (zh) | 一种禽流感病毒、禽腺病毒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 | |
CN105548536B (zh) | 一种猪乙型脑炎病毒抗体阳性血清的制备方法 | |
CN101524538A (zh) | 一种流感-大流行流感二价联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68647B (zh) | 猪流感h1n1和h3n2亚型的二价灭活疫苗 | |
CN107469075A (zh) | 一种高剂量四价流感疫苗组合物 | |
CN104069489B (zh) | 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二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99534B (zh) | 禽疫苗特异性猪脾脏转移因子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 |
CN102166355A (zh) | 一种用于预防鸡疾病的四联灭活疫苗 | |
CN109395099A (zh) | 一种提高结核菌素bcg-ppd皮试诊断试剂稳定性的方法 | |
CN108057049A (zh) | 一种增强细胞活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14243B (zh) | 流行性感冒原代地鼠肾细胞多价疫苗的制备方法 | |
CN1911445B (zh) | 流行性感冒原代地鼠肾细胞多价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97933B (zh) | 一株h9n2型禽流感毒株在疫苗开发上的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