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4678A - 栓体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栓体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4678A
CN103284678A CN2013100354088A CN201310035408A CN103284678A CN 103284678 A CN103284678 A CN 103284678A CN 2013100354088 A CN2013100354088 A CN 2013100354088A CN 201310035408 A CN201310035408 A CN 201310035408A CN 103284678 A CN103284678 A CN 103284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frame main
otch
handle par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54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4678B (zh
Inventor
山根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Holdings Corp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84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4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4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4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栓体及内窥镜。框主体在下端部内周面上沿着圆周方向以180°间距具有两个固定爪。通过固定爪而将栓体安装于通道开口部的扣环的凸缘。框主体在下端部具有向半径方向突出的分离用把持部。分离用把持部的向框主体连结的连结部分在筒心方向上具有切口。筒心方向的长度缩短了该切口量的连接部分为脆弱部。框主体在分离用把持部的上方具有连接开口、侧面开口。当抬起分离用把持部而从脆弱部断裂时,开口敞开而发生较大的形状变化,框主体无法再装配。

Description

栓体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内窥镜的通道的口部装配的内窥镜用的栓体、及具备该栓体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以往,在医疗领域中,向患者的体内插入内窥镜的插入部,进行体内的观察、对患部的各种处置。具体而言,将钳子、切开用具等各种处置用具从通道开口部穿过插入部内的处置用具通道。并且,使各种处置用具从插入部前端突出,由此进行患部的切除、提取等各种处置。
通道开口部设置在内窥镜的操作部。如日本特开2008-43774号公报公开那样,在该通道开口部装配有钳子栓等栓体。该栓体构成为在进行处置时能够使处置用具穿过。而且,栓体防止因体内的内压的变化等而体内的体液、污物、空气等在处置用具通道内逆流而从通道开口部向外部漏出的情况。这种栓体由于使用而附着有体液等,因此从防止感染的观点出发,为了在每次使用时更换为新的栓体而优选为不能再使用的可任意处理类型的栓体。
在上述日本特开2008-43774号公报的栓体中,在从通道开口部的扣环拆卸栓体时,将处于栓框的突起部的前端的把持部向下方按压,使由薄壁部构成的栓主体破坏部断裂,使突起部从栓框分离。然后,将没有突起部的栓框从扣环拆卸。因此,在装配栓体时,若错误地按压突起部,则可能会使栓主体破坏部破坏。
在日本特开平3-42275号公报的栓体中,通过拉拽操作而能够拆卸栓主体。然而,由于形成基于槽部的薄壁部,因此在将栓主体安装于扣环时,在栓主体的卡止部越过凸缘之际,应力集中于薄壁部,可能会使薄壁部发生塑性变形。这种情况下,在使用时,向扣环卡止的卡止状态变得不充分,例如在拔出处置用具时,栓体有时会发生脱落。在日本特开2008-43774号公报的栓体中,也同样地通过薄壁部来构成断裂部,因此在栓主体的装配时,应力集中于断裂部。因此,若在装配时为了避免受到影响而形成为一定程度的壁厚,则破坏操作需要力,无法容易地进行拆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道开口部装配栓体时,能够不使应力集中于断裂部而进行安装,而且能够容易、可靠地拆卸的栓体及具备该栓体的内窥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栓体具备框体和阀芯,该阀芯安装于该框体,闭塞通道开口部并容许处置用具的插入。框体具有框主体、多个固定爪、分离用把持部、切口、脆弱部、侧面开口。框主体为大致圆筒状,从下端安装于内窥镜内的处置用具通道的通道开口部。多个固定爪形成在框主体的下端部的内周面上,将框主体卡止于通道开口部。分离用把持部从框主体的下端部的外周面向半径方向突出,经由位于周向的两侧的连结部分而与框主体连结。切口沿着框主体的筒心方向形成在连结部分的至少一方。脆弱部由在切口下保留的连结部分构成,使分离用把持部分离。侧面开口与脆弱部相接而形成于框主体。
优选的是,多个固定爪是沿着框主体的周向以大致180度的间隔形成的两个固定爪,所述固定爪相对于分离用把持部的半径方向的中心线而形成在线对称位置。这种情况下,当拆卸分离用把持部时,与在整周方向上形成固定爪的以往的情况相比,以大致180度的间隔设置的固定爪的卡止力减弱,从通道开口部能够简单地拆卸栓主体。
优选的是,具有弹性连结部,该弹性连结部形成在分离用把持部的连结部分的另一方,在分离用把持部的断裂操作时进行弹性变形。这种情况下,即使由于脆弱部的断裂而分离用把持部从框主体分离,弹性连结部也进行弹性变形而不会发生断裂,因此经由该弹性连结部而分离用把持部保留作为框主体的附属物。因此,不会出现以往的分离用把持部那样以从框主体分别独立的状态分离的情况,因此不会忘记由体液等污染的分离用把持部的废弃,而与框主体一起进行废弃处理。由此,能够抑制分离用把持部的废弃忘却引起的感染的风险。
优选的是,分离用把持部形成在比固定爪靠下端侧,侧面开口形成至框主体的筒心方向中央部。这种情况下,当从下端朝向上端按压分离用把持部而使脆弱部断裂时,由于分离用把持部的切离而框主体从侧面开口较大地打开,从而能够更简单地拆卸使用后的框体。
优选的是,分离用把持部形成为具有向通道开口部插入栓体时的扩开容许开口的大致U字状。这种情况下,在通道开口部安装栓体时,若框主体扩径方向的力起作用,则大致U字形的分离用把持部以打开扩开容许开口的方式变形,因此应力不会集中在脆弱部,在栓体安装时不会发生脆弱部断裂的情况。
优选的是,切口在相对于框主体而从框主体的下端朝向上端地形成在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处,在从上端朝向下端的分离用把持部的按压操作中,切口的相对的面彼此进行接触而成为按压操作的限动件。这种情况下,当使分离用把持部从上端朝向下端弯曲时,切口的相对的面彼此接触而成为按压操作的限动件。因此,在从上端朝向下端的压动中,能抑制分离用把持部的进一步的旋转位移,因此脆弱部不会发生塑性变形而断裂。由此,在框主体的装配时即使在将把持部向安装方向按压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断裂。
优选的是,切口从框主体的下端朝向上端地形成在框主体侧的连结部分。或者,优选的是,切口具有:从框主体的下端朝向上端地形成的第一切口;在第一切口的相反方向上以夹着连结部分的方式从上端侧朝向下端地形成的第二切口。或者,优选的是,切口具有:从框主体的下端朝向上端地形成的第一切口;在第一切口的相反方向上以夹着连结部分的方式从上端侧朝向下端地形成的第二切口;在第一切口与第二切口之间形成于连结部的中间开口。通过所述切口,能够构成用于使分离用把持部分离的脆弱部。
优选的是,阀芯由盖部、阀部、连结部构成,框主体在外周面具有阀部的插入开口,使阀部发生变形从插入开口插入而将该阀部收纳在框主体内,盖部嵌入框主体的上端。这种情况下,能够将框体简单地安装于阀芯。
本发明的内窥镜具备:插入部;与插入部的基端部连接的操作部;设置在操作部的外表面上,且与供插入部穿过的处置用具通道连通的大致筒状的通道开口部;安装于通道开口部的栓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把持并折弯分离用把持部时,分离用把持部从脆弱部断裂,在框主体上形成包括侧面开口在内的大的开口,使分离用把持部分离之后的框主体的形状较大地变化。由此,简单地进行栓体的从通道开口部的拆卸。而且,为了清洗使用后的内窥镜,在通过从脆弱部的断裂而将栓体拆卸之后,框主体从侧面开口较大地打开,因此无法再使用。
由于框主体的形成在筒心方向上的切口的存在,而分离用把持部与框主体的连结部分变短,该变短的部分成为脆弱部,由此与通过形成有槽的薄壁部来构成脆弱部的以往的情况相比,基于脆弱部的断裂强度的设定、变更变得容易。而且,与由薄壁部构成脆弱部的以往的情况相比,成为与其他的栓主体部分相同的壁厚的脆弱部,因此在将栓主体装配于通道开口部之际,在固定爪越过通道开口部之际的扩径时,即使应力向脆弱部集中,该应力也作为周向的拉拽力发挥作用,应力的方向与断裂时的剪切方向不同,能避免塑性变形。因此,不会像以往的薄壁部的脆弱部那样发生塑性变形,能够维持栓主体的卡止功能,在拔出处置用具时不会使栓主体与处置用具一起从通道开口部脱落。而且,与由薄壁部构成的以往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脆弱部的成形引起的厚度的变动对断裂强度的影响,制造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内窥镜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向通道开口部的扣环安装后的栓体的立体图。
图3是向通道开口部的扣环安装前的栓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2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将栓体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7是阀芯的立体图。
图8是框体的从分离用把持部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9是框体的从下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使分离用把持部向下侧弯曲时的折弯极限的框体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使分离用把持部向上侧弯曲时的断裂状态的框体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框体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框体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框体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框体的立体图。
图16是该实施方式的框体的从下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7是该实施方式的框体的使把持部向上侧弯曲时的仰视图。
图18是该框体的主视图。
图19是使该实施方式的框体从脆弱部断裂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内窥镜10是例如向气管插入的气管支镜。该内窥镜10具备插入部11、操作部12、通用软线13。插入部11插入到例如气管内。操作部12与插入部11的基端部连结设置。通用软线13与操作部12连接。通用软线13经由复合类型的连接器13a,而与未图示的处理器装置、光源装置等连接。
插入部11从其前端侧朝向基端侧依次划分为前端硬性部11a、弯曲自如的弯曲部11b、具有挠性的挠性管部11c。在前端硬性部11a的前端面上,除了钳子等处置用具14的出口即处置用具出口15之外,还设有未图示的观察窗、照明窗。在观察窗的内部配置有相机单元(未图示)等,在照明窗的内部配置有光纤线缆(未图示)。相机单元的信号线、光纤线缆通过插入部11、通用软线13及连接器13a内,而与处理器装置、光源装置分别连接。
在插入部11内设有用于使处置用具14穿过的处置用具通道16。处置用具通道16的一端与处置用具出口15连接,另一端与操作部12的通道开口部17连接。处置用具通道16也被使用作为从处置用具出口15吸引血液等体液或体内污物等固体物等的路径。在操作部12内设有从处置用具通道16分支的吸引通道(未图示),该吸引通路与操作部12的吸引按钮18连接。
吸引按钮18在操作部12外与负压源(未图示)连接。吸引按钮18通过按压操作而将吸引通路与负压源连通。而且,通过按压操作的解除而将连通切断。
在通道开口部17装配有可任意处理类型的栓体21。如图2所示,通道开口部17具有扣环20。经由该扣环20,将栓体21安装于通道开口部17。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2及图3所示,以通道开口部17的扣环20朝上的状态为基准,说明栓体21的各部,将安装侧即下侧部分称为下端部,将相反侧端部称为上端部。
如图3所示,扣环20形成为圆筒状,且具有与处置用具通道16(参照图1)连通的内部管路23。如图4及图5所示,内部管路23形成为从上侧朝向下侧而内径逐渐变小的锥状。如图6所示,在扣环20的外周面上,在下部形成有外螺纹部20a,在中央部形成有填料安装槽20b,在上部形成有凸缘25。外螺纹部20a与形成在通道开口部17内的内螺纹部(未图示)螺合,从而将扣环20固定于通道开口部17。在填料安装槽20b收纳有填料(未图示)。填料防止体液、污物、空气等的从与通道开口部17的间隙的泄漏。
凸缘25比扣环20的中央部分小一圈。栓体21卡止于该凸缘25,栓体21拆装自如地安装于扣环20。在凸缘25上,通过对上端面和外周面所成的拐角部进行切口,而形成倾斜面(以下,称为凸缘倾斜面)25a。
栓体21在通过处置用具14进行处置时防止体内的体液等在处置用具通道16内逆流而从扣环20向外部泄漏的情况。栓体21具有框体30、由该框体30保持的阀芯31。阀芯31将扣环20闭塞,并且在插入处置用具14(参照图1)时容许该处置用具14的插入。
如图7所示,阀芯31具有盖部32、阀部33及将它们连结的连结带(连结部)34,由橡胶等弹性体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体是合成树脂,是具有即使较大地折弯也能恢复成原来的形状的性质的材料。例如是橡胶。盖部32具备阀膜36,且整体形成为盖状,该阀膜36具有缺口35。在该盖部32的内周面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圆环状突起37。而且,在盖部32的与连结带34连结的连结侧的相反侧连结有与连结带34相同的截面形状的拆卸把持部38。在该拆卸把持部38的上表面突出形成有两个挂指用突起38a。
阀部33具备阀膜42,形成为筒状,该阀膜42具有处置用具穿过孔41。阀膜42呈半球状或圆锥面状地凹陷,在其中心部具有处置用具穿过孔41。阀部33插入到框主体45内,由内周面45a保持。
如图8及图9所示,框体30具有大致圆筒状的框主体45、形成于该框主体45的固定爪46、卡止爪47、48、分离用把持部52、插入开口54、侧面开口55、凸缘56,由塑料一体成形。塑料是合成树脂,是具有当较大地折弯时发生塑性变形或破坏的性质的材料。例如是热塑性树脂。在框主体45的下端部内周面45a形成有固定爪46和卡止爪47、48。而且,在内周面45a的上端地形成有卡止台阶部45d。在框主体45的外周面上,从下端依次形成分离用把持部52、两个开口54、55。在框主体45的上端面上,形成有作为阀部安装部的凸缘56。
凸缘56与扣环20的凸缘25同样地,在外周面侧具有凸缘外侧倾斜面56a。而且,在内周面侧具有凸缘内侧倾斜面56b。如图4及图5所示,当向凸缘56覆盖盖部32时,盖部32的圆环状突起37以越过凸缘外侧倾斜面56a、外周面56c(参照图8)的方式扩开变形,圆环状突起37的卡止面37a卡止于凸缘56的卡止面56d。由此,盖部32从框主体45的上端不会简单地脱落。
如图10所示,两个开口54、55在框主体45的中央部,沿着圆周方向隔开大致180度的间隔配置。如图6所示,阀部33以被压扁而变形的状态从一方的插入开口54插入。在插入后,如图4及图5所示,当阀部33借助自身的弹性力而恢复时,阀部33的外周面33a与内周面45a密接。如图6所示,另一方的侧面开口55在下部具有连接开口55a,与插入开口54相比,朝向下方较大地形成。连接开口55a到达后面说明的脆弱部71。
如图8及图9所示,在插入开口54与侧面开口55之间的连续部57且在其下方的内周面45a上沿着圆周方向以大致180度的间距形成有两个固定爪46。如图5所示,所述固定爪46在框主体45装配于扣环20时,越过扣环20的凸缘25。由此,固定爪46的卡止面46a卡止于凸缘卡止面25b。而且,在内周面45a上,如图8及图9所示,凸缘倾斜面25a所抵接的卡止爪47、48朝向内侧突出。卡止爪47、48在相对于固定爪46沿着圆周方向错开90度的位置且在相对于固定爪46向上方分离了凸缘25的厚度量的位置上形成。需要说明的是,一方的卡止爪47由连接开口55a分为两个。
如图9所示,框主体45的内周面45a与下端面45b之间被进行倒角加工,成为锥状的插入引导面63。通过该插入引导面63,在扣环20的凸缘25插入时进行引导。
如图8所示,框主体45的外周面45c的下端部对应于插入引导面63,成为随着朝向下端而逐渐扩开的锥面64。通过该锥面64,确保框主体45的下端部的壁厚,保持框主体45的下端部的强度。
在锥面64上形成有向框主体45的半径方向突出的分离用把持部52。如图9所示,分离用把持部52相对于将两个固定爪46的圆周方向中心连结,通过框主体45的筒心CL1的直线L1,向大致正交的半径方向(由直线L2表示)突出。以分离用把持部52为中心来考虑时,相对于分离用把持部52的由筒心CL1开始的半径方向的中心线L2,在线对称位置且在通过筒心CL1的位置上形成两个固定爪46。该分离用把持部52在包括两个固定爪46的水平面内,形成为具有扩开容许开口65的U字形。
如图8所示,在接近于分离用把持部52的向框主体45接合的接合部分即分离用把持部52的两侧、且位于比框主体45的外周面45c靠半径方向外侧的部分上,形成有与框主体45的筒心CL1平行地从下端朝向上方的切口(凹口)70。由于该切口70的存在,在框主体45的筒心方向上,分离用把持部52与框主体45的连结部分形成为缩短了切口70的量。该形成得较短的连结部分成为用于使分离用把持部52从框主体45分离的脆弱部71。
切口70以恒定的宽度形成。如图10所示,一对对置的切口面70a作为限动件发挥功能,在分离用把持部52朝向下方被压动时,限制彼此的切口面70a发生接触而产生进一步的弯曲。如图11所示,反之在分离用把持部52朝向上方被压动时,由于没有切口面70a产生的接触,因此能够使分离用把持部52朝向上方较大地弯曲。由于该弯曲变形,脆弱部71在发生了塑性变形之后达到断裂。这样的话,通过在筒心方向的一方形成切口70,能够将由切口70划分的分离用把持部52的可弯曲角度θ1、θ2在下方和上方设定为不同的角度。并且,在使用了大的可弯曲角度θ2的弯曲变形中,脆弱部71达到断裂,在使用了小的可弯曲角度θ1的弯曲变形中,成为弹性变形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取代将切口70形成于筒心方向的一方的情况而形成于两方。这种情况下,通过改变两个切口长度,能够使上方和下方的可弯曲角度θ1、θ2具有区别。
如图6所示,在向框体30组装阀芯31时,由于将阀部33压扁而使之变形,因此从插入开口54插入到框主体45内。由于阀部33形成为筒状,因此容易进行压扁那样的变形。当阀部33在框主体45内恢复时,阀部33的外周面33a与框主体45的内周面45a密接,在通常的操作范围内的拉拽等中,不会从插入开口54脱落。
另外,框主体45的内周面45a与阀部33的外周面33a密接,并且框主体45的内周的卡止台阶部45d(参照图9)与阀部33的上端部33b密接,由此,即便在框主体45形成连接开口55a或开口54、55,体液等也不会从所述开口54、55、55a泄漏。尤其是以通过将扣环20的凸缘25插入到框主体45内而阀部33承受压缩变形的方式设定阀部33的高度,因此能确保框主体45的内周面45a与阀部33的上端部33b的密接性。而且,也确保扣环20与阀部33的密接性,两者之间的水密·气密性得以确保。
如图1所示,在使用时,将栓体21装配在内窥镜10的操作部12的通道开口部17。该装配如图3所示,将栓体21的下端部以外嵌的方式向扣环20的凸缘25压入。由此,如图9所示,框主体45的下端部以分离用把持部52的扩开容许开口65打开的方式变形,因此内周面45a的两个固定爪46沿着箭头A1方向移动,能够容易地越过凸缘25。当固定爪46越过凸缘25时,固定爪46与凸缘25的卡止面46a、25b抵接并可靠地卡止,因此,之后在该状态下不可能将框主体45从扣环20抜下。
在盖部32向框主体45的凸缘56嵌入而不使用处置用具14的状态下,盖部32的缺口35借助盖部32的弹性力而密接,保持水密·气密状态。
在使用处置用具14中的比较小径的处置用具14时,在使盖部32嵌入框主体45的上部的状态下,能够从盖部32的缺口35插入处置用具14。当使处置用具14穿过缺口35时,在盖部32的弹性力下,切口面成为与处置用具14的外周面密接的状态。因此,即使将插入部11插入到患者的体内,血液或体液等也不会从栓体21向外泄漏。而且,在直径大的处置用具14的情况下,可以将盖部32从框主体45拆卸,而从阀部33的处置用具穿过孔41插入处置用具14。
在内窥镜10的使用后,将栓体21从扣环20拆卸而进行内窥镜10的清洗。在将栓体21从扣环20拆卸时,如图11所示,捏持分离用把持部52向上方提起,由此以脆弱部71为中心将分离用把持部52向上方折弯。当折弯角度超过可弯曲角度θ2时,脆弱部71发生塑性变形,然后断裂。
在断裂后,分离用把持部52从框主体45分离,因此具有连接开口55a的侧面开口55敞开而成为向下端较大地打开的状态。由此,固定爪46与扣环20的凸缘25能够简单地解除卡止,从扣环20能够容易地拆卸栓体21。而且,在使分离用把持部52从框主体45分离的状态下,连接开口55a及侧面开口55成为敞开状态。因此,无法进行再次的向扣环20的装配,即使装配也能简单地拆卸栓体21,因此能防止再使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形成在框主体45的筒心方向上的切口70,来调整分离用把持部52与框主体45的连结部分的长度,由此能容易地进行脆弱部71的断裂强度的设定。而且,在相对于框主体45的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上从框主体45的下端朝向上端地形成切口70,由此,如图10所示,在从上端朝向下端的分离用把持部52的按压操作中,切口70的相对的面70a彼此发生接触而在可弯曲角度θ1的范围内能抑制进一步的弯曲变形,切口70自身成为按压操作的限动件。因此,没有达到断裂的变形,不会错误地使分离用把持部52从框主体45分离。而且,如图11所示,当使分离用把持部52从下端朝向上方弯曲时,成为大的可弯曲角度θ2,能够使脆弱部71在塑性变形后发生断裂,能够简单地使分离用把持部52从框主体45分离。
与以往的例如日本特开2008-43774号公报或日本特开平3-42275号公报记载的栓体那样由薄壁部构成脆弱部的情况相比,成为与其他的栓主体部分相同的壁厚的脆弱部71,因此在将框主体45装配于通道开口部17之际,在固定爪46越过通道开口部17之际的扩径时,即使应力向脆弱部71集中,该应力也作为圆周方向的拉拽力发挥作用,应力的方向与断裂时的剪切方向不同,能避免塑性变形。因此,不发生塑性变形而能够维持框主体45的卡止功能,在拔出处置用具14时,不会产生框主体45与处置用具14一起从通道开口部17脱落的情况。而且,两个固定爪46沿着圆周方向以大致180度的间隔形成,相对于所述固定爪46在圆周方向的中间位置使分离用把持部52突出,因此当拆卸分离用把持部52时,与在整周方向上形成固定爪的以往的结构相比,以大致180度的间隔设置的固定爪46的卡止力变弱,能够将框主体45从通道开口部17简单地拆卸。
如图8及图9所示,在分离用把持部52的上方且在框主体45上形成具有连接开口55a的侧面开口55,由此,当将分离用把持部52从框主体45分离时,连接开口55a及侧面开口55成为敞开的状态,在框主体45上形成包括侧面开口55在内的大的开口。由此,将分离用把持部52分离之后的框主体45的形状发生较大改变。因此,能简单地进行栓体21的从通道开口部17的拆卸。
通过形成具有扩开容许开口65的大致U字状的分离用把持部52,若向通道开口部17插入栓体21,则在内部的固定爪46越过凸缘25之际的变形时,能够使大致U字状的分离用把持部52的扩开容许开口65变形。由此,变形产生的应力不会作用于脆弱部71,在栓体21的插入时,不会误将栓体21破坏。
将分离用把持部52形成在比固定爪46靠下端侧,侧面开口55在其与分离用把持部52之间具有连接开口55a,连接开口55a形成至脆弱部71,由此在使分离用把持部52从框主体45分离时,通过侧面开口55及连接开口55a能够使框主体45发生较大的形状变化,从而容易进行栓体21的拆卸,并且能防止再使用。
由盖部32、阀部33、将它们连结的连结带34形成阀芯31,由此不需要分体地构成盖部32和阀部33,结构变得简单,而且组装也能容易地进行。而且,在框主体45上,在相对于侧面开口55沿着圆周方向偏离了大致180度的位置上且在外周面上形成阀部插入开口54,通过从阀部插入开口54插入阀部33,而能够将具有盖部32和阀部33的阀芯31简单地组装于框主体45。
另外,由于具有利用连结带34将盖部32和阀部33连结的一体结构的弹性体制的阀芯31,因此无需分别形成或分别安装盖部32和阀部33,结构变得简单。而且,将阀部33以压扁的状态从框主体45的插入开口54插入,在内部使阀部33恢复而将阀芯31安装于框主体45,因此无需在内周面上另行形成的防脱用爪等,框主体45的内周面45a的根切部减少。因此,模具结构变得简单,制造适应性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根切部是在从模具脱模时,若不使模具的一部分移动则无法脱模的部位。
将框体30设为合成树脂制,将阀芯31设为弹性体制,在框主体45内保持有阀部33的状态下通过该阀部33的外周面33a塞住开口54、55、55a,由此能得到材质不同的双部件结构的栓体21,制造变得容易。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改变了切口的形成位置或形状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框体72中,在分离用把持部75的两侧且在框主体76的锥面76a上具有切口77。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框体72或以下说明的第三~第五实施方式的框体73、74、79中,除了切口及分离用把持部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框体72的切口77以从下端朝向上方的方式形成。通过该切口77,在框主体76的筒心方向上,分离用把持部75与框主体76的连结部分形成得较短。该较短地形成的连结部分成为用于使分离用把持部75从框主体76分离的脆弱部78。需要说明的是,分离用把持部75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分离用把持部52同样地可以形成为在中央部分具有扩开容许开口的U字形。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框体73中,在分离用把持部80的两侧且在框主体81上具有下侧切口82、上侧切口83。下侧切口82在框主体81的筒心方向上,从下端朝向上方形成,同样地,上侧切口83从上方朝向下端地形成。下侧切口82以三角形形状较短地形成,上侧切口83其前端成为半圆形形状而较长地形成。由于所述切口82、83的存在,在框主体81的筒心方向上,分离用把持部80与框主体81的连结部分较短地形成。该较短地形成的连结部分成为用于使分离用把持部80从框主体81分离的脆弱部84。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上侧切口83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开口55a发挥功能,因此不需要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连接开口55a。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连接开口55a,这种情况下,上侧切口83相应地变短,框主体81成为接近于图12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形状。
(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框体74中,在分离用把持部85的两侧且在框主体86上具有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的下侧切口87、以及中间开口(中间狭缝)88、上侧切口89。下侧切口87在框主体86的筒心方向上,从下端朝向上方形成,同样地,上侧切口89从上向下形成。所述下侧切口87及上侧切口89以三角形形状较短地形成。中间开口88形成在下侧切口87与上侧切口89之间,成为两端为半圆形形状的长孔。由于所述切口87、89及中间开口88的存在,在框主体86的筒心方向上,分离用把持部85与框主体86的连结部分形成得较短。该较短地形成的连结部分成为使分离用把持部85从框主体86分离的脆弱部90、91。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框体30中,如图10所示,切口面70a彼此在折弯时进行抵接而具有限动功能,但是在第二~第四实施方式的框体72~74中,即使折弯成使分离用把持部75、80、85分离,框体72~74也不具有该功能。然而,当将分离用把持部75、80、85向下方折弯时,分离用把持部75、80、85与通道开口部17碰触,未被赋予达到断裂那样的弯曲角度。由此,仅在使分离用把持部75、80、85向上方弯曲时,能够使其分离。
(第五实施方式)
如图15、图16所示,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框体79中,为了避免因脆弱部92发生了分离的分离用把持部93从框主体94分离而分开,仅在分离用把持部93的一方侧设置脆弱部92,并在另一方设置弹性连结部95。脆弱部92由于切口96的存在而筒心方向的长度缩短,能够容易地断裂。
弹性连结部95从分离用把持部93的侧方沿着框主体94的圆周方向延伸设置,其前端弯曲成大致90度而与框主体94连结。在分离用把持部93形成扩开容许开口97。该扩开容许开口97向框主体94的内周面开口,形成锥面64的剖截部64a。而且,如图16所示,在相对于剖截部64a沿着圆周方向分离了180度的位置上,通过沿着圆周方向剖截锥面64的开口而形成剖截部64b。通过所述剖截部64a、64b、扩开容许开口97及弹性连结部95,在将框主体94向扣环20(参照图19)装配时,如图17的箭头A1所示,一对固定爪46容易向打开的方向扩开。因此,固定爪46越过扣环20的凸缘25(参照图3)而栓体的向扣环的装配变得容易。
弹性连结部95成为分离用把持部93的厚度的一半以下的厚度,没有形成于脆弱部92的切口96。弹性连结部95如图15所示,在长度为La,宽度为Wa,厚度为ta时,优选为ta≤Wa,La≥2×ta。这样的话,通过构成弹性连结部95,在将分离用把持部93向上方按压而从脆弱部92断裂时,能够减少弹性连结部95的弹性力产生的弯曲阻力。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若将分离用把持部93向上方按压而因脆弱部92发生弯曲时,弯曲应力集中于脆弱部92,在脆弱部92发生了塑性变形之后达到断裂。弹性连结部95为分离用把持部93的一半以下的厚度,即使施加因脆弱部92而达到断裂那样的弯曲变形,也止于弹性变形范围内,不会断裂。因此,如图19所示,从脆弱部92断裂的分离用把持部93通过弹性连结部95而成为与框主体94连结的状态,因此能够与框主体94一起可靠地废弃。因此,不会像以往那样发生分离用把持部93从框主体94分离而与框主体94成为分体的情况,不会由于被体液等污染后的分离用把持部93的废弃忘却等而发生感染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切口96采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口70,但除此之外,也可以将上述第二至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各切口应用在一方的连续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盖部32具备阀膜36,并形成为盖状,该阀膜36具有缺口35,但也可以消除缺口35而设为没有阀功能的盖部。而且,也可以设为利用连结带34将这种没有阀功能的盖部和具有缺口35的盖部32连结的三连结构的阀部。这种情况下,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向框主体45的凸缘56安装的盖部来使用。例如,在不使用处置用具的症例中使用没有阀功能的盖部,在使用处置用具的症例中使用具有阀功能的盖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截面矩形形状的连结带34构成连结部,但截面形状并未限定为矩形形状,可以是例如截面为圆或椭圆状的带状体。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使用了利用连结带34将盖部32与阀部33连结的一体型的阀芯31,但除此之外,在分别形成有盖部32、阀部33的栓体中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列举出向通道开口部17的扣环20装配的栓体2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对于直接装配于通道开口部17的栓体21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列举出与处置用具通道16连通的扣环20所装配的栓体2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在与吸引通道、送气送水通道等配设于内窥镜10的内部的各种通道或管路连通的口部所装配的栓体中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列举出向气管插入的内窥镜1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在向大肠插入的大肠内窥镜等各种医疗用内窥镜、工业用途等其他的用途所使用的内窥镜等中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Claims (14)

1.一种栓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框体和阀芯,
所述框体具有:
大致圆筒状的框主体,其从下端安装于内窥镜内的处置用具通道的通道开口部;
多个固定爪,其形成在所述框主体的下端部的内周面,将所述框主体卡止于所述通道开口部;
分离用把持部,其从所述框主体的下端部的外周面向半径方向突出,经由位于周向的两侧的连结部分而与所述框主体连结;
切口,其沿着所述框主体的筒心方向而形成在所述连结部分的至少一方上;
脆弱部,其由在所述切口下保留的所述连结部分构成,用于使所述分离用把持部分离;
侧面开口,其与所述脆弱部相接,并形成于所述框主体,
所述阀芯安装于所述框体,闭塞所述通道开口部且容许处置用具的插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固定爪是沿着所述框主体的周向以大致180度的间隔形成的两个固定爪,所述固定爪相对于所述分离用把持部的所述半径方向的中心线而形成在线对称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具有弹性连结部,其形成在所述分离用把持部的所述连结部分的另一方上,在所述分离用把持部的断裂操作时进行弹性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用把持部形成得比所述固定爪靠下端侧,所述侧面开口形成至所述框主体的筒心方向中央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用把持部形成为具有向所述通道开口部插入所述框主体时的扩开容许开口的大致U字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相对于所述框主体而从所述框主体的下端朝向上端地形成在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处,在从所述上端朝向所述下端的所述分离用把持部的按压操作中,所述切口的相对的面彼此进行接触,从而成为按压操作的限动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从所述框主体的下端朝向上端地形成在所述框主体侧的所述连结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具有:从所述框主体的下端朝向上端地形成的第一切口;在所述第一切口的相反方向上以夹着所述连结部分的方式从上端侧朝向下端地形成的第二切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具有:从所述框主体的下端朝向上端地形成的第一切口;在所述第一切口的相反方向上以夹着所述连结部分的方式从上端侧朝向下端地形成的第二切口;在所述第一切口与所述第二切口之间形成于所述连结部分的中间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由盖部、阀部、将所述盖部及所述阀部连结的连结部构成,
所述框主体在外周面具有所述阀部的插入开口,使所述阀部发生变形从所述插入开口插入而将该阀部收纳在所述框主体内,所述盖部嵌入所述框主体的上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具有弹性连结部,其形成在所述分离用把持部的所述连结部分的另一方上,在所述分离用把持部的断裂操作时进行弹性变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用把持部形成得比所述固定爪靠下端侧,所述侧面开口形成至所述框主体的筒心方向中央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用把持部形成为具有向所述通道开口部插入所述框主体时的扩开容许开口的大致U字状。
14.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具备:
插入部;
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部连接的操作部;
设置在所述操作部的外表面上,且与供所述插入部穿过的处置用具通道连通的大致筒状的通道开口部;
安装于所述通道开口部的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栓体。
CN201310035408.8A 2012-02-23 2013-01-30 栓体及内窥镜 Active CN103284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7399 2012-02-23
JP2012037399A JP5485315B2 (ja) 2012-02-23 2012-02-23 栓体及び内視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4678A true CN103284678A (zh) 2013-09-11
CN103284678B CN103284678B (zh) 2015-12-23

Family

ID=49086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5408.8A Active CN103284678B (zh) 2012-02-23 2013-01-30 栓体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85315B2 (zh)
CN (1) CN10328467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5443A (zh) * 2014-12-24 2016-12-2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插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418173D0 (en) * 2014-10-14 2014-11-26 Meditech Endoscopy Ltd Instrument tip protecto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16317A (ja) * 2002-06-13 2004-01-22 Fibertech Co Ltd 涙道内視鏡
JP2004254822A (ja) * 2003-02-25 2004-09-16 Pentax Corp 外套シース付内視鏡
CN1993076A (zh) * 2004-08-04 2007-07-0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塞体
JP2007215932A (ja) * 2006-02-20 2007-08-30 Olympus Corp 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の挿入部の製造方法
JP2008272299A (ja) * 2007-05-01 2008-11-13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医療装置
JP2009297424A (ja) * 2008-06-17 2009-12-24 Fujinon Corp 電子内視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83473B2 (ja) * 2007-09-11 2009-12-16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栓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16317A (ja) * 2002-06-13 2004-01-22 Fibertech Co Ltd 涙道内視鏡
JP2004254822A (ja) * 2003-02-25 2004-09-16 Pentax Corp 外套シース付内視鏡
CN1993076A (zh) * 2004-08-04 2007-07-0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塞体
JP2007215932A (ja) * 2006-02-20 2007-08-30 Olympus Corp 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の挿入部の製造方法
JP2008272299A (ja) * 2007-05-01 2008-11-13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医療装置
JP2009297424A (ja) * 2008-06-17 2009-12-24 Fujinon Corp 電子内視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5443A (zh) * 2014-12-24 2016-12-2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插入装置
US9895051B2 (en) 2014-12-24 2018-02-20 Olympus Corporation Assist tool, insertion apparatus to which the assist tool is attached, and introduc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th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85315B2 (ja) 2014-05-07
JP2013172756A (ja) 2013-09-05
CN103284678B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575551T3 (es) Dispositivo para la conexión de un conducto flexible de aspiración
EP1459784B1 (en) Medical valve
US9586036B2 (en) Medical connector
CN104853667B (zh) 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内窥镜及内窥镜管路切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385682B (zh) 栓体
CN101405050B (zh) 安全连接器组件
CN103260759B (zh) 过滤装置和方法
CN100502760C (zh) 内窥镜用塞体
US20110108147A1 (en) Non-return valve, in particular for medical uses
KR102465685B1 (ko) 밸브 일체형 용기, 이를 구비한 액체 취출장치, 및 밸브 일체형 용기의 제조 방법
CN101107757B (zh) 用于使线缆密封地穿过的墙元件
ES2922750T3 (es) Conector sin aguja
CN101918075B (zh) 耦合装置
CN103284678A (zh) 栓体及内窥镜
CN204191322U (zh) 奶导管及奶导管组件
CN202843563U (zh) 栓体及内窥镜
EP2020847B1 (en) A teatcup
CN101146475A (zh) 内窥镜及内窥镜插入部的制造方法
CN103284679B (zh) 栓体及内窥镜
KR102325466B1 (ko) 주름 튜브를 위한 연결 조립체
EP3326684B1 (en) Multi-cap for connecting catheter
US8696615B2 (en) Arrangement for transferring an ovum from a follicle
CN102697441B (zh) 栓体及内窥镜
KR20190021677A (ko) 이탈 방지용 합성수지관 이음장치
JP4649844B2 (ja) 医療用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