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4657B - 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以及使用它的电动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以及使用它的电动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4657B
CN103284657B CN201310056582.0A CN201310056582A CN103284657B CN 103284657 B CN103284657 B CN 103284657B CN 201310056582 A CN201310056582 A CN 201310056582A CN 103284657 B CN103284657 B CN 1032846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ing division
mentioned
optical axis
suction pieces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65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4657A (zh
Inventor
吉川达夫
藤田孝
藤田孝一
羽田野刚
福岛雅
福岛雅一
伊藤昭人
曾根健次
森宏
土田英也
锦织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84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4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4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4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以及使用它的电动吸尘器。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具备:抽吸件主体(5),其下表面具有抽吸灰尘的抽吸口;连接管,其一端安装于抽吸件主体(5);以及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其设置于抽吸件主体(5),照射被清扫面。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设置成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在抽吸件主体(5)的前方相交叉。

Description

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以及使用它的电动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以及使用它的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这种抽吸件中,为了提高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的可视性,提出了一种将照明部配置于抽吸件的吸尘器的抽吸喷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0是表示以往的吸尘器的抽吸喷嘴的整体立体图。如图10所示,以往的吸尘器的抽吸喷嘴205的内部形成腔室(未图示),并且具备外壳202、管状的配件203以及一对照明部204。外壳202设为底面形成有与腔室(未图示)连通的抽吸口201。配件203安装于外壳202的后面,与腔室(未图示)连通。照明部204配置于外壳202的前面202a,照明外壳202的前方。而且,在以往的吸尘器的抽吸喷嘴205中,照明部204配置成其光轴位于离外壳202的底面30mm以下的高度且与外壳202的底面大致平行,并且形成为照明部204的照射角度为25°以下。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吸尘器的抽吸喷嘴205中,从提高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的可视性这种观点出发仍然有改进的余地。
即,在上述以往的吸尘器的抽吸喷嘴中,照明部配置于外壳的前面,使得一对照明部的光轴与外壳的底面平行,并且一对照明部的光轴相互平行。因此,在位于外壳前方的中央部附近的被清扫面上大范围地形成无法被从一对照明部照射出的光照明的部分。其结果,存在无法通过一对照明部照明存在于无法被从该一对照明部照射出的光照明的部分中的灰尘的情况。因此,存在使用者无法可靠地视觉识别存在于无法被从一对照明部照射出的光照明的部分中的灰尘导致残留该灰尘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第31383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具备:抽吸件主体,其下表面具有抽吸灰尘的抽吸口;连接管,其一端安装于抽吸件主体;以及第一照明部和第二照明部,其设置于抽吸件主体,照射被清扫面。第一照明部和第二照明部设置成第一照明部的光轴与第二照明部的光轴在抽吸件主体的前方相交叉。
由此,能够通过从第一照明部和第二照明部照射出的光,大范围地照明抽吸件主体的前方的被清扫面。因此,能够充分防止在抽吸件主体的前方的被清扫面上形成无法被从第一照明部或者第二照明部照射出的光照明的部分这一情况,能够提高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的可视性,并且能够提高抽吸件的可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电动吸尘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底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抽吸件主体的局部分解图。
图5是图2示出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A-A线处的抽吸件主体的截面图。
图6是安装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电动吸尘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整体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底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抽吸件主体的局部分解图。
图10是表示以往的吸尘器的抽吸喷嘴的整体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部分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图5说明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实施方式1。
图1是安装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电动吸尘器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底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抽吸件主体的局部分解图。图5是图2示出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A-A线处的抽吸件主体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100主要具备吸尘器主体1、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软管3以及伸缩自如或者连接自由的延长管4。吸尘器主体1内置产生抽吸风的电动鼓风机1a。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抽吸被清扫面的灰尘。软管3的一端拆卸自由地与吸尘器主体1连接。延长管4的一端拆卸自由地与软管3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拆卸自由地与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连接。
吸尘器主体1内置有产生抽吸风的电动鼓风机1a和集尘部1b,该集尘部1b配置于电动鼓风机1a的上游侧,收集被由电动鼓风机1a产生的抽吸风抽吸的灰尘。另外,在吸尘器主体1的前部形成有与集尘部1b连通的抽吸口1c。并且,在吸尘器主体1的后方的两侧转动自由地安装有一对行进用的车轮(未图示)。另外,在吸尘器主体1的下表面的前方旋转自由地安装有行进用的脚轮(未图示)。
软管3具有连接管3a和前端管3c。连接管3a设置于软管3的吸尘器主体1侧的端部,拆卸自由地与吸尘器主体1的抽吸口1c连接。前端管3c设置于软管3的延长管4侧的端部,拆卸自由地与延长管4进行连接,并且具有用于使用者在进行打扫时保持的把手部3b。
如图2~图4所示,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主要具备抽吸件主体5、辅助抽吸件6以及连接管7。抽吸件主体5的下表面具有抽吸灰尘的抽吸口5a。辅助抽吸件6拆卸自由地连接于抽吸件主体5的后方的中央部。连接管7转动自由地安装于辅助抽吸件6的后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具有拆卸自由地与抽吸件主体5进行连接的辅助抽吸件6并且连接管7转动自由地安装于该辅助抽吸件6的结构。但是,也可以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为以下结构:主要包括抽吸件主体5和连接管7,连接管7转动自由地安装于抽吸件主体5的后方的中央部。
在辅助抽吸件6的下表面形成有开口部(未图示),该开口部在从抽吸件主体5取下辅助抽吸件6的状态下抽吸被清扫面的灰尘。该开口部(未图示)构成为在将辅助抽吸件6安装到抽吸件主体5的状态下与抽吸件主体5的抽吸口5a连通。另外,在辅助抽吸件6的侧面形成有与后述的拆卸操作部11的卡合部11b卡合的被卡合部(未图示)。并且,在辅助抽吸件6的后部转动自由地安装有与开口部(未图示)连通的连接管7。
连接管7包括第一连接管部7a和第二连接管部7b。第一连接管部7a的一端转动自由地安装于辅助抽吸件6的后部。第二连接管部7b的一端转动自由地安装于第一连接管部7a的另一端,并且另一端拆卸自由地安装有延长管4。第一连接管部7a以在抽吸件主体5的左右方向、即抽吸件主体5的长度方向上转动自由的方式安装于辅助抽吸件6的后部。另外,第二连接管部7b以相对于被清扫面在高低方向、即抽吸件主体5的上下方向上转动自由的方式安装于第一连接管部7a的另一端。
抽吸件主体5内置有旋转刷8、电动机9以及对旋转刷8与电动机9进行连结的带10。旋转刷8以面对抽吸件主体5的抽吸口5a的方式配置于抽吸件主体5,扫起被清扫面的灰尘。电动机9配置于抽吸件主体5的后部,旋转驱动旋转刷8。
在抽吸件主体5的后部配置有拆卸操作部11,该拆卸操作部11在抽吸件主体5的后部的中央部拆卸自由地保持辅助抽吸件6。拆卸操作部11包括操作部11a、卡合部11b以及推上部11c。操作部11a在使用者从抽吸件主体5取下辅助抽吸件6时进行操作。卡合部11b与操作部11a以及设置于辅助抽吸件6的被卡合部(未图示)卡合,在抽吸件主体5的后部的中央部保持辅助抽吸件6。推上部11c与操作部11a的动作连动地将辅助抽吸件6推向抽吸件主体5的上方。而且,拆卸操作部11具有以下结构:当操作部11a被使用者推向下方时,卡合部11b与被卡合部(未图示)之间的卡合解除,并且通过推上部11c将辅助抽吸件6推向抽吸件主体5的上方,从抽吸件主体5取下辅助抽吸件6。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抽吸件主体5前部的左右配置有照射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以及窗部件14,该窗部件14使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透射至抽吸件主体5前方。
如图4所示,将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配置成分别在抽吸件主体5的长度方向上倾斜规定角度,使得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连接管7的中心轴P0在抽吸件主体5前方相交叉,并且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连接管7的中心轴P0在抽吸件主体5前方相交叉。而且,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配置于抽吸件主体5的前部,使得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的光轴P2在抽吸件主体5前方相交叉。
在此,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优选分别配置成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相对于连接管7的中心轴P0呈线对称。即,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优选分别配置于抽吸件主体5的前部,使得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离连接管7的中心轴P0的距离为相等距离。通过该结构,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在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连接管7的中心轴P0上相交叉,能够将从第一照明部12照射出的光和从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会聚于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中央部。因此,能够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这两者照射出的光来照明存在于位于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中央部的被清扫面上的灰尘,因此能够提高存在于位于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中央部的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的可视性。
另外,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优选以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为60°≤X1≤120°的方式配置于抽吸件主体5的前部。更优选以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为80°≤X1≤100°的方式配置于抽吸件主体5的前部。
下面,针对由实验推导出的结果来说明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
将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上的、抽吸件主体5的长度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内且离抽吸件主体5的前端部的距离H处于0mm以上且500mm以下的范围内的被清扫面设为测量区域Y。计算测量该测量区域Y内从第一照明部12照射出的光或者从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照不到的区域(以下称为“暗部区域”)在测量区域Y的面积所占的比例,来进行了实验。另外,使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在0°≤X1<180°的范围内从0°起以5°的间隔发生变化,来进行了实验。并且,使用于实验的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是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和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处的光度最大的LED元件,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和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处的光度为8~18坎德拉。另外,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使用半值角X0处于15°以上且65°以下的范围的LED元件,以5°的间隔使半值角X0发生变化,来进行了实验。并且,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使用了半值角和光度相等的LED元件。另外,抽吸件主体5使用了抽吸件主体5的长度方向的宽度W处于250mm以上且300mm以下的范围的部件。并且,使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的安装位置在作为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而使用的LED元件的发光部(未图示)的位置离抽吸件主体5的左右端部60mm以内且离抽吸件主体5的前端部20mm以内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来进行了实验。在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半值角是指在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和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上的明亮度设为100%的情况下为该明亮度的50%的明亮度的角度,是指用图4中的箭头X0表示的角度。
在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X1<60°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测量区域Y内与抽吸件主体5的前端部接近的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中央部形成有暗部区域,测量区域Y的40%以上的区域形成有暗部区域。因此,有时无法可靠地视觉识别存在于形成于测量区域Y的暗部区域内的灰尘,导致测量区域Y内的灰尘的可视性降低,测量区域Y内残留灰尘。
另外,在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X1>120°的情况下,特别是,在远离抽吸件主体5的前端部的位置形成有暗部区域,测量区域Y的40%以上的区域形成有暗部区域。因此,有时无法可靠地视觉识别存在于形成于测量区域Y的暗部区域内的灰尘,导致测量区域Y内的灰尘的可视性降低,测量区域Y内残留灰尘。
另一方面,在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60°≤X1≤120°的情况下,能够将形成于测量区域Y的暗部区域的比例抑制为小于40%,能够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来照明测量区域Y的大范围。因此,能够提高测量区域Y处的灰尘的可视性,从而能够充分防止测量区域Y中残留灰尘。另外,在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80°≤X1≤100°的情况下,能够将形成于测量区域Y的暗部区域的比例抑制为小于30%,能够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来照明测量区域Y的更大范围。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测量区域Y处的灰尘的可视性,从而能够更为充分地防止测量区域Y中残留灰尘。
如上所述,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优选以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为60°≤X1≤120°的方式配置于抽吸件主体5的前部。更优选以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为80°≤X1≤100°的方式配置于抽吸件主体5的前部。
另外,如图5所示,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优选配置成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相对于被清扫面倾斜角度X2,使得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相交叉。通过该结构,能够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来大范围地照明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因此,能够充分防止在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上形成无法被从第一照明部12或者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照明的部分这一情况,能够提高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的可视性。
在此,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优选以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为15°≤X2≤35°的方式配置于抽吸件主体5的前部。
下面,针对由实验导出的结果来说明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此外,省略说明与上述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有关的实验相同的部分或者相当的部分。
与上述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有关的实验同样地,计算测量测量区域Y内从第一照明部12照射出的光或者从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照不到的区域(以下称为“暗部区域”)在测量区域Y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来进行了实验。另外,将被清扫面设为木地板,使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在0°≤X2<90°的范围内从0°起以5°的间隔发生变化,来进行了实验。并且,使将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安装到抽吸件主体5的前部的高度在作为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而使用的LED元件的发光部(未图示)的位置离被清扫面的高度为30mm以上且60mm以下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来进行了实验。另外,与上述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有关的实验同样地,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使用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和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处的光度为8~18坎德拉的LED元件。并且,与上述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有关的实验同样地,使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的半值角以及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的安装位置发生变化,来进行了实验。另外,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安装于同一高度,并且使用了具有相同光度和半值角的LED元件。
在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设定为X2<15°的情况下,特别是,测量区域Y内与抽吸件主体5的前端部接近的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中央部形成有暗部区域,测量区域Y的40%以上的区域形成有暗部区域。因此,有时无法可靠地视觉识别存在于形成于测量区域Y中的暗部区域内的灰尘,导致测量区域Y内的灰尘的可视性降低,测量区域Y内残留灰尘。
另外,在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设定为X2>35°的情况下,特别是,在远离抽吸件主体5的前端部的位置形成有暗部区域,测量区域Y的40%以上的区域形成有暗部区域。因此,有时无法可靠地视觉识别存在于形成于测量区域Y中的暗部区域内的灰尘,导致测量区域Y内的灰尘的可视性降低,测量区域Y内残留灰尘。另外,有时在测量区域Y中的被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照明的区域中,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在被清扫面被反射,无法可靠地视觉识别处于被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照明的区域内的灰尘。因此,有时测量区域Y内的灰尘的可视性降低,测量区域Y内残留灰尘。
另一方面,在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设定为15°≤X2≤35°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将形成于测量区域Y的暗部区域的比例抑制为小于40%,能够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来照明测量区域Y的大范围。因此,能够提高测量区域Y处的灰尘的可视性,从而能够充分防止测量区域Y中残留灰尘。另外,在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60°≤X1≤120°并且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设定为15°≤X2≤35°的情况下,能够将形成于测量区域Y的暗部区域的比例抑制为小于30%,能够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来照明测量区域Y的大范围。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测量区域Y处的灰尘的可视性,从而能够更为充分地防止测量区域Y中残留灰尘。
如上所述,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优选配置成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之间交叉的角度X2设定在15°≤X2≤35°的范围内。另外,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更优选配置成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在抽吸件主体5前方相交叉并且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和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在抽吸件主体5前方与被清扫面相交叉。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更优选配置成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为60°≤X1≤120°并且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之间交叉的角度X2为15°≤X2≤35°。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以及具备该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的电动吸尘器100的动作和作用。
当使用者将软管3、延长管4以及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与吸尘器主体1进行连接而开始使电动吸尘器100运转时,由电动鼓风机1a产生抽吸风,并且旋转刷8被电动机9旋转驱动。在该状态下,当使用者使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在被清扫面上移动时,被清扫面上的灰尘被旋转刷8扫起,并且通过由电动鼓风机1a产生的抽吸风从形成于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的抽吸口5a抽吸被清扫面上的灰尘。从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的抽吸口5a抽吸到的灰尘经过抽吸件主体5、连接管7、延长管4以及软管3从形成于吸尘器主体1的前部的抽吸口1c流向吸尘器主体1的内部,在集尘部1b中收集灰尘。
此时,当由使用者点亮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时,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来大范围地照明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在此,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也可以构成为在由使用者开始运转电动吸尘器100时自动地点亮。另外,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也可以构成为在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把手部3b形成用于点亮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的开关(未图示),在由使用者操作该操作部时,点亮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
由使用者点亮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当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来照明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时,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照射到存在于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上的灰尘,在被清扫面上产生灰尘的影子。在被清扫面上产生的灰尘的影子大于灰尘的实际大小,因此即使是通常难以用使用者的肉眼视觉识别出的大小的灰尘,也能够通过使用者的肉眼来进行视觉识别。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在抽吸件主体5前方相交叉,因此能够大范围地照明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因此,能够充分防止在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上形成无法被从第一照明部12或者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照明的部分这一情况。其结果,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视觉识别被清扫面上的灰尘,能够提高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和电动吸尘器100的可用性。另外,能够在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中的被从第一照明部12照射出的光以及从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这两者照明的区域中,在被第一照明部12的光所照明的方向和被第二照明部13的光所照明的方向这两个方向上产生灰尘的影子。因此,与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中的仅被从第一照明部12照射出的光或者从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中的任意一个光照射的区域相比,在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中的被从第一照明部12照射出的光以及从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这两者照明的区域,能够提高存在于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的可视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相交叉,因此能够大范围地照明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因此,能够充分防止在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上形成无法被从第一照明部12或者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照明的部分这一情况。其结果,能够提高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的可视性,能够提高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和电动吸尘器100的可用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为60°≤X1≤120°,并且构成为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为15°≤X2≤35°。因此,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能够大范围地照明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能够充分防止在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上形成无法被从第一照明部12或者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照明的部分这一情况。另外,在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中的被第一照明部12或者第二照明部13照明的区域中,能够充分防止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在被清扫面反射而反射的光朝着使用者的眼睛这一情况。因此,能够提高存在于抽吸件主体5前方的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的可视性,能够提高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和电动吸尘器100的可用性。
(实施方式2)
使用图6~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图6是安装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电动吸尘器的整体立体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整体立体图。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底视图。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抽吸件主体的局部分解图。此外,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结构的部件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关于图6~图8,除了将抽吸件主体5变更为抽吸件主体25以外为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抽吸件主体25的前部配置有照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以及使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透射至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窗部件14。
如图9所示,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分别配置于抽吸件主体25的前部,使得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连接管7的中心轴P0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相交叉,并且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连接管7的中心轴P0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相交叉。另外,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分别配置于抽吸件主体25的前部,使得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相交叉。
另外,如图9所示,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分别配置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的外侧(抽吸件主体25的左右两端侧)。另外,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分别配置成倾斜规定角度,使得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连接管7的中心轴P0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相交叉,并且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与连接管7的中心轴P0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相交叉。另外,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配置成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相交叉。
在此,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优选分别配置成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以连接管7的中心轴P0呈线对称。即,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优选分别配置于抽吸件主体25的前部,使得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离连接管7的中心轴P0的距离为相同距离。另外,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优选分别配置成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以连接管7的中心轴P0呈线对称。即,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优选分别配置于抽吸件主体25的前部,使得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离连接管7的中心轴P0的距离为相同距离。通过该结构,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连接管7的中心轴P0上相交叉,并且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连接管7的中心轴P0上相交叉。因此,能够将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会聚到位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中央部的被清扫面上。其结果,能够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来照明存在于位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中央部的被清扫面上的灰尘,能够提高存在于位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中央部的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的可视性。
另外,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优选构成为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在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之间的交点的更前方相交叉。通过该结构,能够通过从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来照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中的、比被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照明的区域更靠前方的区域。另外,能够通过从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来照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中的、无法被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照明的区域。因此,能够通过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大范围地照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其结果,能够更为充分地防止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形成无法被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或者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照明的部分,能够进一步提高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的可视性。
并且,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优选以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所形成的角度X3为10°≤X3≤40°的方式配置于抽吸件主体25的前部。
下面,针对由实验导出的结果来说明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所形成的角度X3。此外,省略说明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有关的实验相同的部分或者相当的部分。
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有关的实验同样地,计算测量测量区域Y内从第一照明部12照射出的光或者从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照不到的区域(以下称为“暗部区域”)在测量区域Y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来进行了实验。另外,使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在60°≤X1≤120°的范围内以5°的间隔发生变化,并且使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所形成的角度X3在0°≤X3<180°的范围内从0°起以5°的间隔发生变化,由此进行了实验。并且,将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配置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来进行实验,并且使作为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而使用的LED元件的发光部(未图示)的位置在离抽吸件主体25的左右的端部50mm以内且离抽吸件主体25的前端部20mm以内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来进行了实验。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有关的实验同样地,使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的半值角发生变化来进行了实验。并且,至少使第一照明部12与第二照明部13之间、第三照明部15与第四照明部16之间设为半值角、光度以及安装位置相等。
在将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所形成的角度X3设为X3<10°的情况以及在将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所形成的角度X3设为X3>40°的情况下,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60°≤X1≤120°,因此能够将形成于测量区域Y的暗部区域的比例抑制为小于40%,但是无法将形成于测量区域Y的暗部区域的比例抑制为小于30%。因此,与仅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60°≤X1≤120°的范围的情况相比,无法减少形成于测量区域Y的暗部区域,无法提高测量区域Y内的灰尘的可视性。
另一方面,在将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所形成的角度X3设为10°≤X3≤40°的情况下,能够将形成于测量区域Y的暗部区域的比例抑制为小于30%。因此,与仅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60°≤X1≤120°的范围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形成于测量区域Y的暗部区域。其结果,能够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来照明测量区域Y的大范围,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测量区域Y处的灰尘的可视性。
如上所述,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优选构成为分别配置于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的外侧,并且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在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之间交叉的交点的更前方相交叉。更为优选的是,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配置成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为60°≤X1≤120°,并且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配置成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所形成的角度X3为10°≤X3≤40°。
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优选配置成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和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相对于被清扫面倾斜角度X4,使得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及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与被清扫面相交叉。通过该结构,能够通过从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大范围地照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因此,能够充分防止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上形成无法被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或者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照明的部分,能够提高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的可视性。
在此,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优选以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及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4为15°≤X4≤35°的方式配置于抽吸件主体25的前部。
下面,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有关的实验同样地,对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及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4进行了实验。
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有关的实验同样地,计算测量测量区域Y内从第一照明部12照射出的光或者从第二照明部13照射出的光照不到的区域(以下称为“暗部区域”)在测量区域Y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来进行了实验。并且,将被清扫面设为木地板,使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及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4在0°≤X4<90°的范围内从0°起以5°的间隔发生变化,来进行了实验。另外,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在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为60°≤X1≤120°的范围内以5°的间隔发生变化,并且使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在15°≤X2≤35°的范围内以5°的间隔发生变化,来进行了实验。并且,使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所形成的角度X3在0°≤X3<180°的范围内从0°起以5°的间隔发生变化,来进行了实验。另外,关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使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的半值角发生变化来进行了实验。并且,至少使第一照明部12与第二照明部13之间、第三照明部15与第四照明部16之间为半值角、光度以及安装位置相等。
在将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及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4设定为X4<15°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60°≤X1≤120°并且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设定为15°≤X2≤35°时,无法减少形成于抽吸件主体25的左右端部附近的暗部区域。因此,与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60°≤X1≤120°且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设定为15°≤X2≤35°的情况相比,无法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或者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来照明测量区域Y的大范围。
另外,在将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及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4设定为X4>35°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60°≤X1≤120°且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设定为15°≤X2≤35°时,无法减少形成于远离抽吸件主体25的前端部的位置的暗部区域。因此,与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60°≤X1≤120°且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设定为15°≤X2≤35°的情况相比,无法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或者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来照明测量区域Y的大范围。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有关的实验同样地,在将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及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4设定为X4>35°的情况下,在测量区域Y中的被从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照明的区域中,有时从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在被清扫面反射,从而无法可靠地视觉识别处于被从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照明的区域内的灰尘。
另一方面,在将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及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4设定为15°≤X4≤35°的范围的情况下,与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60°≤X1≤120°且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设定为15°≤X2≤35°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形成于测量区域Y的暗部区域的比例抑制为小于30%。因此,能够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或者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来照明测量区域Y的大范围,并且能够充分防止从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在被清扫面反射这一情况。因此,与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60°≤X1≤120°且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设定为15°≤X2≤35°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测量区域Y处的灰尘的可视性,能够更为充分地防止测量区域Y残留灰尘。另外,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60°≤X1≤120°且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设定为15°≤X2≤35°、并且在将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所形成的角度X3设定为10°≤X3≤40°且将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及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4设定为15°≤X4≤35°的情况下,能够将形成于测量区域Y的暗部区域的比例抑制为小于20%。其结果,能够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或者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来照明测量区域Y的大范围,能够更为充分地防止测量区域Y中残留灰尘。
如上所述,在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60°≤X1≤120°且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设定为15°≤X2≤35°的情况下,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优选将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及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4设定为15°≤X4≤35°。另外,在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60°≤X1≤120°且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设定为15°≤X2≤35°的情况下,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优选将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所形成的角度X3设定为10°≤X3≤40°且将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及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4设定为15°≤X4≤35°。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0和具备该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0的电动吸尘器120的动作和作用。
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当由使用者开始运转电动吸尘器120而驱动电动鼓风机1a和电动机9时,被清扫面上的灰尘被旋转刷8扫起,并且通过由电动鼓风机1a产生的抽吸风从形成于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0的抽吸口25a抽吸被清扫面上的灰尘。从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0的抽吸口25a抽吸到的灰尘经由抽吸件主体25、连接管7、延长管4以及软管3从形成于吸尘器主体1的前部的抽吸口1c流向吸尘器主体1的内部,在集尘部1b中收集灰尘。
此时,当由使用者点亮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时,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或者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来大范围地照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在此,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也可以构成为在由使用者开始运转电动吸尘器120时自动地点亮。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0、把手部3b形成用于点亮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的开关(未图示),在由使用者操作该操作部时,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被点亮。另外,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以及第三照明部15和第四照明部16可以同时点亮,另外,也可以分开点亮。
当由使用者点亮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而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来照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时,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照射到存在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上的灰尘,在被清扫面上产生灰尘的影子。在被清扫面上产生的灰尘的影子大于灰尘的实际大小,因此即使是通常难以用使用者的肉眼视觉识别出的大小的灰尘,也能够通过使用者的肉眼来进行视觉识别。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相交叉,并且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在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之间的交点的更前方相交叉。因此,与仅通过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来照明被清扫面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大范围地照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其结果,能够更为充分地防止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上形成无法被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照明的部分这一情况,因此使用者能够更容易地视觉识别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0和电动吸尘器120的可用性。另外,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中的、被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中的至少两个光所照明的区域中,分别在照明的光的方向上形成灰尘的影子。因此,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中的、被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中的至少两个光所照明的区域中,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中的、仅被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或者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中的任意一个光照射的区域相比,能够提高存在于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的可视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相交叉,并且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及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与被清扫面相交叉。因此,与仅通过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来照明被清扫面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以及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来更大范围地照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其结果,能够更为充分地防止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上形成无法被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或者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照明的部分这一情况。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的可视性,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0和电动吸尘器120的可用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与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所形成的角度X1设定为60°≤X1≤120°且将第一照明部12的光轴P1及第二照明部13的光轴P2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2设定为15°≤X2≤35°,并且将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与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所形成的角度X3设定为10°≤X3≤40°且将第三照明部15的光轴P3及第四照明部16的光轴P4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X4设定为15°≤X4≤35°。因此,与仅通过第一照明部12和第二照明部13照明被清扫面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大范围地照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其结果,能够充分防止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上形成无法被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或者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照明的部分这一情况。另外,在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中的被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或者第四照明部16照明的区域中,能够防止从第一照明部12、第二照明部13、第三照明部15或者第四照明部16照射出的光在被清扫面反射而反射的光朝着使用者的眼睛这一情况。因此,能够提高存在于抽吸件主体25前方的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的可视性,能够提高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20和电动吸尘器120的可用性。
本发明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以及使用了该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电动吸尘器能够提高被清扫面上的灰尘的可视性,能够提高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的可用性,并且能够提高电动吸尘器的可用性。因此,能够适当地应用于家庭用电动吸尘器和工业用电动吸尘器的领域和用途中。

Claims (11)

1.一种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具备:
抽吸件主体,其下表面具有抽吸灰尘的抽吸口;
连接管,其一端安装于上述抽吸件主体;以及
第一照明部和第二照明部,其设置于上述抽吸件主体,照射被清扫面,
其中,上述第一照明部和上述第二照明部是半值角处于15°以上且65°以下的范围的LED元件,上述第一照明部和上述第二照明部设置成上述第一照明部的光轴与上述第二照明部的光轴在上述抽吸件主体的前方相交叉,
上述第一照明部和上述第二照明部设置成上述第一照明部的光轴与上述第二照明部的光轴所形成的角度为60°以上且120°以下,以及
上述第一照明部和上述第二照明部的安装位置配置在离上述抽吸件主体的底面所接触的被清扫面的高度为30mm以上且60mm以下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管安装于上述抽吸件主体后方的中央部,上述第一照明部和上述第二照明部分别设置于上述抽吸件主体的前部的相对于上述连接管的中心轴的左侧和右侧,
上述第一照明部和上述第二照明部设置成上述第一照明部的光轴与上述第二照明部的光轴相对于上述连接管的中心轴呈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照明部和上述第二照明部设置成上述第一照明部的光轴和上述第二照明部的光轴在上述抽吸件主体的前方与被清扫面相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照明部和上述第二照明部设置成上述第一照明部的光轴及上述第二照明部的光轴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为15°以上且35°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抽吸件主体还设置有照射被清扫面的第三照明部和第四照明部,上述第三照明部和上述第四照明部是半值角处于15°以上且65°以下的范围的LED元件,上述第三照明部和上述第四照明部设置成上述第三照明部的光轴与上述第四照明部的光轴在上述抽吸件主体的前方相交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照明部和上述第四照明部设置成上述第三照明部的光轴与上述第四照明部的光轴在上述第一照明部的光轴与上述第二照明部的光轴的交点的更前方相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照明部设置于上述第一照明部的外侧,上述第四照明部设置于上述第二照明部的外侧,上述第三照明部和上述第四照明部设置成上述第三照明部的光轴与上述第四照明部的光轴相对于上述连接管的中心轴呈线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照明部和上述第四照明部设置成上述第三照明部的光轴与上述第四照明部的光轴所形成的角度为10°以上且40°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照明部和上述第四照明部设置成上述第三照明部的光轴和上述第四照明部的光轴在上述抽吸件主体的前方与被清扫面相交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照明部和上述第四照明部设置成上述第三照明部的光轴及上述第四照明部的光轴与被清扫面所形成的角度为15°以上且35°以下。
11.一种电动吸尘器,具备:
吸尘器主体,其内置有产生抽吸风的电动鼓风机;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
CN201310056582.0A 2012-02-24 2013-02-22 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以及使用它的电动吸尘器 Active CN1032846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8464 2012-02-24
JP2012038464A JP5909639B2 (ja) 2012-02-24 2012-02-24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4657A CN103284657A (zh) 2013-09-11
CN103284657B true CN103284657B (zh) 2017-04-12

Family

ID=49086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6582.0A Active CN103284657B (zh) 2012-02-24 2013-02-22 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以及使用它的电动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09639B2 (zh)
CN (1) CN1032846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9424B2 (ja) * 2014-07-23 2019-01-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その吸込具
JP6417538B2 (ja) * 2014-09-02 2018-11-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吸込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JP6689000B2 (ja) * 2014-11-10 2020-04-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掃除機用照明装置
KR101937413B1 (ko) 2017-04-26 2019-01-10 김정휘 더스트 스캐너
JP2019030460A (ja) * 2017-08-08 2019-02-2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CN212913069U (zh) * 2020-06-09 2021-04-09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及其吸尘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6448Y2 (ja) * 1990-05-02 1994-11-30 有限会社パーム 吸引掃除機のノズル
JP3005869U (ja) * 1994-02-16 1995-01-17 文男 伊井 照明付掃除機
JPH0810202A (ja) * 1994-04-28 1996-01-16 Kikuo Oya 掃除機の照明付き吸込具
US5633710A (en) * 1995-10-04 1997-05-27 Egs Inc. System for self-aligning vehicle headlamps
KR100208128B1 (ko) * 1996-04-13 1999-07-15 최진호 진공청소기
JP2997229B2 (ja) * 1996-09-10 2000-01-11 三星光州電子株式会社 掃除機
US6499183B1 (en) * 2000-09-29 2002-12-31 Oreck Holdings, Llc Low-profile and highly-maneuverable vacuum cleaner having a headlight, a sidelight, anti-ingestion bars, side brushes, a squeegee, and a scent cartridge
DE50113471D1 (de) * 2001-01-29 2008-02-21 Wessel Werk Gmbh Saugkopf für ein Saugreinigungsgerät
CN101108097A (zh) * 2006-07-19 2008-01-2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真空吸尘器的吸头
US7627927B2 (en) * 2007-06-08 2009-12-08 Tacony Corporation Vacuum cleaner with sensing system
JP3138321U (ja) * 2007-10-16 2007-12-27 仁 内田 掃除機の吸引ノズル
JP2010148661A (ja) * 2008-12-25 2010-07-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床用吸込具及びそれを連結する電気掃除機
CN201445462U (zh) * 2009-05-08 2010-05-05 王晓哲 吸尘辅助光源系统
JP2010279652A (ja) * 2009-06-08 2010-12-16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埃可視化用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09639B2 (ja) 2016-04-27
CN103284657A (zh) 2013-09-11
JP2013172808A (ja) 201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4657B (zh) 电动吸尘器用抽吸件以及使用它的电动吸尘器
CN112533520A (zh) 表面清洁装置
US6253414B1 (en) Carpet extractor with headlights
JP2013226176A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JP2010279652A (ja) 埃可視化用照明装置
JP2010005094A (ja) 電気掃除機
CN108561825A (zh) 一种设有自动清洗装置的路灯
CN105361801A (zh) 抽吸件及使用该抽吸件的电动吸尘器
JP2024038161A (ja) 真空掃除機のための掃除機ヘッド
CN109431371B (zh) 一种双滚地刷及吸尘器
CN209404608U (zh) 一种齿轮组件及吸尘器
KR101233158B1 (ko) 아바타 표시부를 가지는 로봇 청소기
CN212415614U (zh) 一种吸尘器附件及吸尘器
CN109084411A (zh) 集尘盒组件、滤网清扫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09431372B (zh) 一种滚刷电机结构及吸尘器
CN102038454A (zh) 立式吸尘器
JP7005322B2 (ja) 電気掃除機の吸込口体
JP5308956B2 (ja)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その吸口体
JP2900458B2 (ja) 電気掃除機
CN105361805A (zh) 抽吸件及使用该抽吸件的电动吸尘器
CN105059257B (zh) 汽车用充气、吸尘一体机
CN114901114B (zh)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清洁器头
JP2530468Y2 (ja) 掃除機の静音装置
CN219257467U (zh) 一种扫地车用可调节方向机构
JPH10234633A (ja) 電気掃除機用床ノズ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