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2616B - 终端装置及数据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及数据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2616B
CN103262616B CN201280004154.7A CN201280004154A CN103262616B CN 103262616 B CN103262616 B CN 103262616B CN 201280004154 A CN201280004154 A CN 201280004154A CN 103262616 B CN103262616 B CN 1032626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network
situation
image quality
jud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41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2616A (zh
Inventor
福田靖子
诧间亮平
笹森勇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te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Rakut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kuten Inc filed Critical Rakute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62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2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2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2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1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 H04M3/5166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in combination with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systems or voice portals, e.g. as front-e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发明涉及一种终端装置及数据接收方法。本发明是一面减少来自通信速度较低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的数据的接收量,一面增加数据量较大的数据用于内容输出的机会。终端装置可连接到通信速度较高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低的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第1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第2网络。终端装置是经由第1网络,接收数据量大的第1数据并存储。而且,终端装置经由第2网络,接收数据量小于第1数据的第2数据并存储。终端装置判定网络的连接状态及数据的存储状态,并基于判定结果控制用于内容输出的数据接收。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及数据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连接到多个网络,且经由连接的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的终端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可连接到多个网络的终端装置。例如,近年来,可连接到第3代移动通信网络(以下,称为“3G(3rd-generation,第3代)网络”)、及无线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的智能手机(smartphone)等移动通信终端的普及正在不断发展。
这种终端装置是连接到多个网络中例如由用户选择的网络、或连接到根据电波状况等自动选择的网络。终端装置经由连接的网络,接收例如图像数据、视频数据(videodata)、音频数据(audiodata)等,并基于已接收的数据,将图像或视频输出(显示)至画面、或输出音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终端装置的处理能力逐渐提高。因此,终端装置例如变得容易显示高画质的图像或视频、或输出高音质的音频。相应于这种内容的高品质化等,内容数据的数据量也增大。
另一方面,终端装置可连接的每个网络中,存在包通信(packetcommunication)的通信速度(传输速度)或费用系统不同的情况。例如,3G网络的通信速度一般来说低于无线LAN的通信速度。而且,一般来说,将3G网络的费用系统设为预付费制。另一方面,一般来说,将无线LAN的费用系统设为定量包月制。而且,无线LAN中,也有通信费用免费的情况。
在通信速度或费用系统不同的情况下,终端装置经由通信速度较高的网络接收数据将使数据接收所需的时间变短。而且,终端装置通过经由费用系统为定量包月制、或通信费用免费的网络接收数据,而使用户不必承担与数据接收量相应的通信费用。即,这些网络适合用户。而且,当终端装置可连接到费用系统为预付费制的多个网络时,终端装置经由按每一单位数据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低的网络接收数据更适合用户。
然而,例如,存在因场所、时间、电波状况等,终端装置无法连接到适合用户的网络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装置必须经由通信速度较低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接收数据。
关于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1中揭示有如下技术:无线通信终端判定正在利用的通信服务的种类是定量包月制还是预付费制,且在预付费制的情况下,可以下载分辨率较高的图像数据即高画质数据与分辨率较低的图像数据即低画质数据中的低画质数据的方式进行选择。即,在预付费制的情况下,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将下载数据量小的图像数据。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294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揭示的技术是根据正在利用的通信服务的种类来选择用于图像显示的图像数据,并下载所选择的图像数据。因此,当正在利用的通信服务的种类为预付费制时,即使以前下载高画质数据,也仍下载低画质数据。因此,导致基于低画质数据,显示分辨率较低的图像。而且,即使低画质数据为数据量小的数据,也让用户承担与低画质数据的接收量相应的通信费。而且,终端装置将自通信速度相互不同的多个网络中通信速度较低的网络接收低画质数据。在该情况下,即使低画质数据为数据量较小的数据,相应于通信速度低,接收所需的时间将变长。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方面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可连接到通信速度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中的至少任一个相互不同的多个网络,且接收与连接的网络相应的数据量的数据的终端装置中,可一面减少来自通信速度较低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的数据接收量,一面增加数据量较大的数据用于内容输出的机会的终端装置、数据接收方法、数据接收程序及记录媒体。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包括:连接判定机构,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第1存储判定机构,判定第1数据及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接收机构,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的情况下,经由该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且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存储机构中未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控制机构,使所述存储机构存储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数据;输出机构,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
根据本发明,若已存储有第1数据,则即使未连接到第1网络,也将基于存储的第1数据,输出内容。因此,无需经由第2网络,接收第2数据。因此,可减少来自通信速度较低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的数据的接收量。而且,可增加数据量较大的数据用于内容输出的机会。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识别信息获取机构,获取如下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是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装置识别对所述发送装置请求发送的数据的识别信息,且是所述第1数据或所述第2数据中任一数据的识别信息;生成机构,基于由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机构获取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第1数据与所述第2数据之间的识别信息的转换规则,生成所述第1数据或所述第2数据中的另一数据的识别信息;且,所述第1存储判定机构判定与由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机构获取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数据及与由所述生成机构生成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数据是否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所述接收机构通过将由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机构获取的识别信息、或由所述生成机构生成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发送装置,而自所述发送装置接收由发送的识别信息识别的数据,所述控制机构使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数据与接收的数据的识别信息建立对应关系地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
根据本发明,若获取第1数据或第2数据中任一数据的识别信息,则可获取另一数据的识别信息。因此,可自动地获取用于接收数据并且用于判定是否存储有数据的识别信息。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或2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删除机构,将与利用所述控制机构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所述第2数据自所述存储机构中删除。
根据本发明,为了通过存储第1数据,输出内容,而将多余的第2数据自存储机构中删除。因此,可增加存储容量的空间。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以预先决定的时序判定与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所述第2数据对应的所述第1数据是否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第2存储判定机构,且所述接收机构在所述终端装置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时,经由所述第1网络,接收由所述第2存储判定机构判定为未存储的所述第1数据。
根据本发明,由于未连接到第1网络,所以,在基于第2数据,输出内容后,当连接到第1网络时,接收并存储第1数据。因此,其后,在输出内容的情况下,可基于数据量较大的数据即第1数据,输出内容。而且,由于在应输出内容时无需接收第1数据,所以,可将输出内容为止所需的时间缩短。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接收机构经由所述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所述输出机构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所述第2数据,输出内容,其后,基于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所述第1数据,输出内容。
根据本发明,可通过使用存储的第2数据,而更快速地输出内容,并且,其后,可基于数据量较大的数据即第1数据,输出内容。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判定与所述第1网络的连接是否已切断的切断判定机构,且所述输出机构在判定所述接收机构的所述第1数据接收过程中,与所述第1网络的连接已切断,且判定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内容。
根据本发明,即使因与第1网络的连接切断而无法接收第1数据,也可以输出内容。
技术方案7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6中任一项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负载信息获取机构,在判定未存储所述第1数据且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的情况下,获取表示所述第1网络负载的负载信息;及负载判定机构,判定所述负载信息表示的负载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且在判定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接收机构经由所述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其后,经由所述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所述输出机构基于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所述第2数据,输出内容,其后,基于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所述第1数据,输出内容。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因第1网络的负载变高而使第1数据的接收需要时间的状况下,也可将输出内容为止所需的时间缩短,并且,其后,可基于数据量较大的数据即第1数据,输出内容。
技术方案8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至7中任一项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1数据输出的内容的品质高于基于所述第2数据输出的内容的品质。
技术方案9的发明是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方法是终端装置的数据接收方法,该终端装置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所述数据接收方法包括:连接判定步骤,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第1存储判定步骤,判定第1数据及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接收步骤,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的情况下,经由该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且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存储机构中未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控制步骤,使所述存储机构存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数据;以及输出步骤,在判定所述第1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
技术方案10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使终端装置中包含的计算机作为如下机构发挥功能,该终端装置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所述机构为:连接判定机构,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第1存储判定机构,判定第1数据及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接收机构,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的情况下,经由该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且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第1数据未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控制机构,使所述存储机构存储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数据;以及输出机构,在判定所述第1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
技术方案11的发明的特征在于:计算机可读取地记录有使终端装置中包含的计算机作为如下机构发挥功能的数据接收程序,该终端装置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所述机构为:连接判定机构,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第1存储判定机构,判定第1数据及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接收机构,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的情况下,经由该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且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第1数据未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控制机构,使所述存储机构存储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数据;以及输出机构,在判定所述第1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若已存储有第1数据,则即使未连接到第1网络,也将基于存储的第1数据,输出内容。因此,无需经由第2网络,接收第2数据。因此,可减少来自通信速度较低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的数据的接收量。而且,可增加数据量较大的数据用于内容输出的机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下载系统S的概要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Web服务器1的概要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手机2的概要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手机2的系统控制部29的图像数据下载处理中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手机2的系统控制部29的一实施例的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中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手机2的系统控制部29的一实施例的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中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手机2的系统控制部29的高画质数据收集处理中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手机2的系统控制部29的图像数据下载处理中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符号的说明]
1Web服务器
2手机
3接入点
4无线基站
5网络
6无线LAN
7移动通信网络
11通信部
12存储部
13输入输出接口
14系统控制部
14aCPU
14bROM
14cRAM
15系统总线
21无线LAN通信部
22移动无线通信部
23存储部
24显示部
25操作部
26扬声器
27麦克风
28输入输出接口
29系统控制部
29aCPU
29bROM
29cRAM
30系统总线
S下载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使对于下载系统应用本发明时的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1-1.下载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概要]
首先,使用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下载系统S的构成及功能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下载系统S的概要构成的一例的图。
如图1所示,下载系统S包含Web服务器1、多个手机2、接入点(accesspoint)3、及无线基站4。
Web服务器1是向手机2传送内容数据的服务器装置。内容数据是用以将内容输出(显示)至画面、或进行音频输出的数据。作为内容,例如有图像、视频、音频、字符、Web页面、电子文件、RIA(RichInternetApplication,富因特网应用程序)等。Web服务器1也可存在多个。此外,Web服务器1为本发明中的发送装置的一例。
Web服务器1是连接到网络5。网络5是用以将多个网络相互连接的网络。网络5例如包括因特网交换器(Internetexchange)等。通过多个网络相互连接,而形成因特网。
接入点3是作为与成为无线LAN子机的手机2进行无线通信的主机的通信装置。该无线LAN例如依据IEEE802.11b、IEEE802.11a、IEEE802.11g、IEEE802.11n等标准中的至少1种标准。接入点3是经由接入网(accessnetwork)及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网络等,连接到网络5。手机2是通过与接入点3进行通信,而连接到无线LAN6。无线LAN6是由接入点3及手机2而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无线LAN6作为依据无线LAN标准的网络进行说明。图1中虽仅表示1个接入点3,但实际上存在多个。而且,每个接入点3形成无线LAN6。作为对于无线LAN6的连接服务,例如有公共无线LAN。而且,也有手机2的用户将购入的接入点3设置在家中等的情况。此外,无线LAN6是本发明中的第1网络的一例。
无线基站4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与手机2进行无线通信。该移动通信系统是例如依据IMT-2000(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国际移动通信)2000)的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或依据PDC(PersonalDigitalCellular,个人数字蜂窝)等的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4经由移动网络运营商(MobileNetworkOperator)的核心网,连接到网络5。核心网例如包括包交换器等。图1中虽仅表示1个无线基站4,但实际上存在多个。手机2是通过与无线基站4进行通信,而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移动通信网络7包含核心网及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是在移动通信网络7中,无线基站4与手机2进行无线通信的部分。此外,移动通信网络7是本发明中的第2网络的一例。
手机2可连接到无线LAN6及移动通信网络7两个网络。该手机2例如也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tablet)型计算机。手机2通过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而经由移动通信网络7及网络5连接到Web服务器1。而且,手机2通过连接到无线LAN6,而经由无线LAN6及网络5连接到Web服务器1。手机2经由已连接的网络,使用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等通信协议,自Web服务器1下载(接收)内容数据。然后,手机2基于已下载的内容数据,例如显示内容或进行音频输出。此外,手机2是本发明中的终端装置的一例。
然而,若将无线LAN6与移动通信网络7进行比较,则一般来说,无线LAN6中的包通信的通信速度高于移动通信网络7中的通信速度。例如,IEEE802.11b的通信速度为22Mbps。而且,IEEE802.11a的通信速度为54Mbps。而且,IEEE802.11g的通信速度为54Mbps。而且,IEEE802.11n的通信速度为600Mbps。另一方面,移动通信网络7的通信速度例如为7.2Mbps。这些通信速度为标准方面或规格方面的最大值。此外,通信速度的最大值为本发明中的通信速度的一例。
而且,在公共无线LAN等无线LAN6的连接服务中,包通信费的费用系统一般来说为定量包月制。例如,在预先设定的期间内无论收发的包的数量为多少,均在每个期间由用户承担固定的包通信费。而且,也有包通信费免费的情况。而且,在通过利用用户拥有的接入点3连接到无线LAN6之类的情况下,并不存在费用系统本身。而且,用以自设置有接入点3的用户家中等连接到因特网的使用费用为定量包月制。另一方面,使用移动通信网络7的包通信费的费用系统一般为预付费制。例如,在预先设定的期间内收发的包的数量越多,则包通信费越高。此外,设定包通信费的上限值避免包通信费超过上限值的情况也包含在预付费制中。而且,包的收发量在某一包数内需支付定量包月的包通信费,若超过某一包数,则需支付与包数相应的包通信费的情况,也包含在预付费制中。费用系统为定量包月制或包通信费为免费的无线LAN6不按照通信量累加包通信费。另一方面,费用系统为预付费制的移动通信网络7是按照通信量累加包通信费。因此,移动通信网络7是按照通信量累加的包通信费用高于无线LAN6。
在这种状况下,与手机2下载内容数据的情况、及连接到无线LAN6的情况相比,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的情况在通信速度及通信费用两方面不适合用户。因此,手机2在下载作为内容数据之一的图像数据时,连接到无线LAN6与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将下载数据量不同的图像数据。具体来说,手机2在连接到无线LAN6的情况下,将下载高画质数据。而且,手机2在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的情况下,将下载低画质数据。在高画质数据与低画质数据中,显示的图像内容相同。另一方面,由高画质数据所显示的图像的画质高于由低画质数据所显示的图像的画质。因此,高画质数据的数据量大于低画质数据的数据量。例如,由高画质数据显示的图像的像素量(分辨率)多于由低画质数据显示的图像的像素量。此外,决定画质的要素并不仅限于像素量。例如,分配给每1像素的颜色信息的位长、图像有无有损压缩、图像经有损压缩后的压缩率等也可在高画质数据与低画质数据中不同。此外,高画质数据是本发明中的第1数据的一例,低画质数据是本发明中的第2数据的一例。
而且,手机2将下载的高画质数据及低画质数据作为缓存(cache)进行存储。而且,当再次以相同的高画质数据或低画质数据显示图像时,基于图像数据的缓存,显示图像。由此,相应于不接收图像数据,显示图像为止的时间变得更短,并且削减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时的包通信费。
[1-2.Web服务器的构成]
其次,使用图2,对Web服务器1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Web服务器1的概要构成的一例的框图。如图2所示,Web服务器1包括通信部11、存储部12、输入输出接口13、及系统控制部14。而且,系统控制部14与输入输出接口13是经由系统总线15而连接。
通信部11是连接到网络5,控制与手机2等的通信状态。
存储部12例如包括硬盘驱动器等。在该存储部12中,存储有操作系统、WWW(WorldWideWeb,万维网)服务器程序等各种程序。
而且,在存储部12中,存储有传送至手机2的各种内容数据。在存储部12中,各内容数据例如分别储存在预定的目录。
而且,在存储部12中,作为图像数据,存储有高画质数据及低画质数据。例如,生成高画质数据作为用以显示某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生成的图像数据的格式,例如有JPEG(JointPhotographicExpertsGroup,联合图像专家小组)、TIFF(Tagged-ImageFileFormat,标记图像文件格式)、PNG(PortableNetworkGraphics,便携式网络图像)等。而且,生成低画质数据,作为用以显示显示内容与该图像相同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例如,以低画质数据的像素量少于高画质数据的像素量的方式,生成低画质数据。当手机2实际显示图像时,使用高画质数据或低画质数据中的任一数据。此外,高画质数据或低画质数据可由Web服务器1生成,也可由与Web服务器1不同的装置生成,且存储在Web服务器1中。
图像的显示内容彼此相同的高画质数据及低画质数据是建立对应关系地存储。例如,高画质数据及低画质数据是储存在彼此相同的目录中。而且,可基于高画质数据或低画质数据的文件名的创建规则,将高画质数据的文件名与低画质数据的文件名进行相互转换。例如,在低画质数据的文件名的创建规则中,规定将对高画质数据的文件名附加字符“#s”所得的文件名作为低画质数据的文件名。在该创建规则中,例如,可由“image01.jpeg”的高画质数据的文件名,生成“image01#s.jpeg”的低画质数据的文件名。而且,在该创建规则中,可由“image01#s.jpeg”的低画质数据的文件名,生成“image01.jpeg”的高画质数据的文件名。此外,该文件名的创建规则也可以是自高画质数据的文件名向低画质数据的文件名的转换规则。
Web服务器1的域名例如为“aaaaa.bbb.cc”。而且,文件名为“image01.jpeg”的高画质数据、与文件名为“image01#s.jpeg”的低画质数据是储存在目录名为“dddd/eeee”的目录。此外,“dddd/eeee”表示来自作为内容的储存场所设定的目录的相对路径。在该情况下,高画质数据的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成为“http://aaaaa.bbb.cc/dddd/eeee/image01.jpeg”。而且,低画质数据的URL成为“http://aaaaa.bbb.cc/dddd/eeee/image01#s.jpeg”。这样一来,图像的显示内容相同的高画质数据的URL与低画质数据的URL存在于对应关系中。Web服务器1是通过自手机2接收的HTTP请求(以下,称为“请求”)中所含的URL,来识别应向手机2发送的数据。此外,URL是本发明中的识别信息的一例。
高画质数据及低画质数据也可储存在相互不同的目录。在该情况下,可基于目录名的转换规则,进行目录名的相互转换。而且,高画质数据及低画质数据也可存储在域名相互不同的Web服务器1中。即,也可存在高画质数据的传送专用Web服务器1及低画质数据的传送专用Web服务器1。在该情况下,可基于域名的转换规则,进行域名的相互转换。当高画质数据与低画质数据中目录名或域名相互不同时,文件名也可相同。
将文件名的转换规则、目录名的转换规则及域名的转换规则总称为“URL的转换规则”。表示URL的转换规则的信息也可作为转换规则信息存储在存储部12中。而且,Web服务器1也可按照来自手机2的请求,将转换规则信息发送至手机2。手机2可基于高画质数据或低画质数据中任一数据的URL、及转换规则信息,生成另一数据的URL。
也能够以存在对应关系的高画质数据与低画质数据的单位,将多个图像数据分散地存储在多个Web服务器1中。在该情况下,URL的创建规则可在每个Web服务器1中不同。
输入输出接口13可进行通信部11及存储部12与系统控制部14之间的接口处理。
系统控制部14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14a、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14b、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4c等。而且,系统控制部14可通过CPU14a执行存储在存储部12或ROM14b中的各种程序,而控制Web服务器1的各部分。
[1-3.手机的构成]
其次,使用图3,对手机2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机2的概要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如图3所示,手机2包括无线LAN通信部21、移动无线通信部22、存储部23、显示部24、操作部25、扬声器26、麦克风27、输入输出接口28、及系统控制部29。而且,系统控制部29与输入输出接口28是经由系统总线30而连接。
无线LAN通信部21是经由天线AT1而与接入点3收发电波,借此,连接到无线LAN6,并且控制与接入点3的通信。而且,无线LAN通信部21将自系统控制部29输出的包发送至接入点3,或接收自接入点3发送的包并输出至系统控制部29。由此,系统控制部29经由无线LAN6向Web服务器1发送请求,或经由无线LAN6自Web服务器1接收内容。
移动无线通信部22是经由天线AT2而与无线基站4收发电波,借此,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并且控制与无线基站4的通信。而且,移动无线通信部22将自系统控制部29输出的包发送至无线基站4,或接收自无线基站4发送的包并输出至系统控制部29。由此,系统控制部29经由移动通信网络7向Web服务器1发送请求,或经由移动通信网络7自Web服务器1接收内容。
手机2在可连接到无线LAN6及移动通信网络7两者的状态时,通过系统控制部29的控制,而优先连接到无线LAN6。即,手机2不同时地连接到无线LAN6及移动通信网络7两者。而且,系统控制部29使表示当前网络的连接状态等的连接信息存储在RAM29c中。在系统控制部29需要根据应用程序参照网络的连接状态时,例如调用由操作系统提供的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作为网络的连接状态,有正连接到无线LAN通信部21中、正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中、及未连接到网络的状态。
存储部23(本发明中的存储机构的一例)例如包括快闪存储器等。在该存储部23中,存储有操作系统。而且,在存储部23中,存储有各种应用程序。此处,在存储部23中,存储有下载应用。该下载应用是例如用以自Web服务器1下载根据用户指示而检索的内容、由用户选择的内容、系统控制部29按照用户操作而决定的内容等的数据,并基于下载的数据,显示内容的应用程序。作为下载的数据,有高画质数据及低画质数据等。
而且,存储部23将通过系统控制部29执行下载应用而下载的高画质数据及低画质数据作为缓存而存储。具体来说,各高画质数据及低画质数据是与其图像数据的URL建立对应关系地进行存储。
显示部24例如包括液晶显示器等,且可显示字符或图像等信息。
操作部25例如包括按键、触控面板等,且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指示,将其指示内容作为指示信号,输出至系统控制部29。
输入输出接口28可进行无线LAN通信部21~麦克风27与系统控制部29之间的接口处理。
系统控制部29包括CPU29a、ROM29b、RAM29c等。而且,系统控制部29通过CPU29a读出并执行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下载应用等程序,而作为本发明中的连接判定机构、第1存储判定机构、接收机构、输出机构、控制机构、识别信息获取机构、生成机构、删除机构、第2存储判定机构、切断判定机构、负载信息获取机构、及负载判定机构发挥功能。
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获取显示在显示部24上的图像的高画质数据或低画质数据中的任一数据的URL。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获取高画质数据的URL。例如,下载应用是用以检索某内容的程序。在该情况下,例如,系统控制部29向Web服务器1发送请求,以在由用户输入的检索条件下检索内容。与此相应地,Web服务器1进行内容检索,将例如表示所检索的内容的列表的检索列表信息发送至手机2。检索列表信息中记述有所检索的内容数据的URL。系统控制部29基于检索列表信息,将所检索的内容的列表显示在显示部24。此处,若用户自显示的列表选择图像,则系统控制部29自检索列表信息中获取所选择的图像的高画质数据的URL。而且,例如,通过下载应用而显示某Web页面。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29自Web服务器1下载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文件。接着,系统控制部29基于已下载的HTML文件,将Web页面显示在显示部24。此时,在HTML文件中记述有img标签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29根据img标签的src属性,获取高画质数据的URL。
系统控制部29若获取高画质数据的URL,则基于高画质数据的URL、及URL的转换规则,生成低画质数据的URL。这些URL是在发送缓存的存储状态判定及图像数据请求时使用。此外,URL的转换规则也可预先由下载应用规定。而且,系统控制部29也可通过自Web服务器1接收转换规则信息,而获取URL的转换规则。
然后,系统控制部29判定高画质数据的缓存的存储状态及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存储状态。而且,系统控制部29判定手机2与无线LAN6及移动通信网络7的连接状态。此外,缓存的存储状态判定及连接状态判定既可先进行其中任一个,也可同时地进行。
系统控制部29基于缓存的存储状态的判定结果、及网络的连接状态的判定结果,判定使用高画质数据或低画质数据中的哪一数据,作为用于图像显示的图像数据。而且,系统控制部29基于这些判定结果,判定将用于图像显示的图像数据自存储部23获取,还是经由无线LAN6下载,或者经由移动通信网络7下载。然后,系统控制部29基于图像数据的缓存或下载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4。
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在高画质数据的缓存存储在存储部23的情况下,将高画质数据的缓存用于图像显示。由于已存储有高画质数据与低画质数据中画质较高的图像数据,所以,系统控制部29不下载图像,而且不累加包通信费,从而可快速地显示画质较高的图像。
即使在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的情况下,也将高画质数据的缓存用于图像显示。这种处理可通过URL的转换而实现。具体来说,在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的情况下,决定下载低画质数据。因此,在以往的应用程序中,手机获取应下载的数据即低画质数据的URL。然后,手机判定是否存储有与已获取的URL对应的数据的缓存。此时,以往的应用程序即使在手机以前已将高画质数据下载并作为缓存存储的情况下,也无法以高画质数据的缓存进行显示。其原因在于,数据的缓存终归要利用应下载的数据的URL来检索。即,手机获取的URL为低画质数据的URL,且低画质数据的URL与高画质数据的URL相互不同。因此,在以往的情况下,当手机未存储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时,即使存储有高画质数据的缓存,也不得不下载低画质数据。相对于此,系统控制部29是将高画质数据的缓存用于图像显示,所以可增加显示画质较高的图像的机会。
其次,系统控制部29在未存储高画质数据的缓存且连接到无线LAN6的情况下,经由无线LAN6,下载高画质数据。然后,系统控制部29将已下载的高画质数据用于图像显示。无线LAN6的通信速度快于移动通信网络7,且费用系统为定量包月制或包通信费为免费。因此,系统控制部29相比经由移动通信网络7进行下载,可在较短时间内下载高画质数据。而且,系统控制部29可不累加包通信费地下载高画质数据。
此处,系统控制部29获取表示无线LAN6的负载程度的信息,且在无线LAN6中的负载程度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也可经由无线LAN6下载低画质数据而不下载高画质数据。而且,系统控制部29也可基于已下载的低画质数据,显示图像。在无线LAN6的负载较高的情况下,高画质数据的下载需要较长时间。因此,通过系统控制部29下载数据量较小的低画质数据,而使下载所需的时间变短。由此,系统控制部29可在较短时间内显示图像。
作为无线LAN6的负载变高的主要原因,例如可列举:因下载应用以外的应用程序等,而经由无线LAN6下载某些数据。在该情况下,因其他应用程序等的下载,而使可用于下载应用中的图像数据下载的无线LAN6的带宽减小。而且,可列举:例如因接入点3的负载变高,而使接入点3的图像数据传送处理变慢。
作为表示无线LAN6的负载程度的信息,可列举多种系统控制部29可获取的信息的示例。例如,系统控制部29也可在下载高画质数据之前,经由无线LAN6,下载某些数据,并测定每一单位时间下载的数据量(以下,称为“下载速度”)。下载速度是通过例如下述算式计算。
下载速度=下载的包的总数×包的大小÷下载所需的时间
此处,表示下载速度越低,则例如可用于下载应用中的图像数据下载的无线LAN6的带宽越少。此处,预先设定阈值速度作为负载程度的阈值。而且,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已测定的下载速度为阈值速度以下的情况下,无线LAN6的负载程度成为阈值以上,所以,经由无线LAN6,下载低画质数据。
作为成为下载速度测定对象的数据,例如可列举HTML文件。原因在于:在系统控制部29将包含图像的Web页面显示在显示部24时,在下载该图像的图像数据之前,将下载Web页面的HTML文件。
而且,在系统控制部29连续地下载多个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也可分别测定各图像数据的下载速度。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29若下载第一个高画质数据并测定其下载速度,则基于该下载速度,判定使第二个下载的图像数据成为高画质数据或低画质数据中的哪一个数据。以下,系统控制部29基于刚下载的图像数据的下载速度,判定使接着下载的图像数据成为高画质数据或低画质数据中的哪一个数据。此外,系统控制部29不仅在连续地下载多个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而且即使各图像数据的下载间隔相距某种程度的时间,也可进行这种判定。
而且,作为表示无线LAN6的负载程度的信息,可列举:系统控制部29自经由无线LAN6,发送高画质数据的请求起到开始接收与请求对应的回应为止所需的时间(以下,称为“响应时间”)。在该情况下,响应时间越长,则表示无线LAN6的负载越高。此处,预先设定阈值时间作为负载程度的阈值。然后,系统控制部29发送高画质数据的请求并测定响应时间,在判定已测定的响应时间为阈值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无线LAN6的负载程度达到阈值以上,所以,经由无线LAN6,下载低画质数据。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29中止高画质数据的下载。
而且,系统控制部29在存储有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例如也可在下载高画质数据之前,基于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显示图像。而且,也可在下载高画质数据之后,基于高画质数据,重新显示图像。即,系统控制部29也可在显示画质较低的图像后,显示画质较高的图像。此时,系统控制部29以画质较高的图像替换基于低画质数据缓存而显示的画质较低的图像。由此,可更快速地显示图像。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例如在发送高画质数据的请求之前、或刚发送高画质数据的请求之后,基于低画质数据,显示图像。
而且,系统控制部29在高画质数据的下载过程中将与无线LAN6的连接切断的情况下,也可基于低画质数据缓存,显示图像。由此,即使高画质数据下载失败,也可显示图像。
其次,系统控制部29在仅存储有高画质数据及低画质数据中的低画质数据,且未连接到无线LAN6的情况下,即,仅连接到无线LAN6与移动通信网络7中的移动通信网络7时,将低画质数据缓存用于图像显示。这样一来,系统控制部29不下载图像数据,而且不使包通信费累加,从而可快速地显示图像。
接着,系统控制部29在高画质数据及低画质数据均未存储,且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的情况下,经由移动通信网络7,下载低画质数据。然后,系统控制部29将已下载的低画质数据用于图像显示。低画质数据的数据量小于高画质数据的数据量。因此,系统控制部29相比下载高画质数据,可短时间地完成下载。而且,和下载高画质数据相比,包通信费的累加额较少。
系统控制部29若下载高画质数据或低画质数据,则将已下载的图像数据作为缓存,存储在存储部23中。此处,系统控制部29在使高画质数据的缓存存储在存储部23的情况下,且与该高画质数据存在对应关系的低画质数据的缓存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情况下,将该低画质数据的缓存自存储部23中删除。在存储有高分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可基于该高分辨数据的缓存,显示画质较高的图像。因此,无需低画质数据。因此,可通过将多余的低画质数据自存储部23中删除,而增加存储部23的存储容量的空间。
而且,系统控制部29未连接到无线LAN6,因而无法下载高画质数据,在以低画质数据显示图像的情况下,当连接到无线LAN6后,下载高画质数据。然后,系统控制部29将已下载的高画质数据作为缓存,存储在存储部23中。将这种处理称为高画质数据收集处理。由于曾显示过的图像比未曾显示过的图像重新显示的可能性高,因而存储用于显示的图像数据的缓存。此处,系统控制部29在将显示内容与使用低画质数据所显示的图像相同的图像重新显示时,若连接有无线LAN6,则下载高画质数据,显示图像。然而,系统控制部29若已存储有高画质数据的缓存,则无需进行下载。因此,相应于在显示图像的时间点不进行下载,可在较短时间内显示图像。
[1-4.下载系统的运行]
其次,使用图4至图7,对下载系统S的运行进行说明。
[1-4-1.图像数据下载处理]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机2的系统控制部29的图像数据下载处理中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图像数据下载处理是系统控制部29在下载应用的执行过程中,每当获取应显示在显示部24上的图像的高画质数据的URL时执行。首先,系统控制部29基于已获取的高画质数据的URL,生成低画质数据的URL(步骤S1)。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生成高画质数据的URL的副本(copy)。接着,系统控制部29作为生成机构,基于URL的转换规则,将高画质数据的URL副本转换成低画质数据的URL。
接着,系统控制部29作为第1存储判定机构,判定高画质数据的缓存是否存储在存储部23中(步骤S2)。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利用已获取的高画质数据的URL,自存储部23中检索高画质数据的缓存。然后,系统控制部29判定是否检索到高画质数据的缓存。即,系统控制部29判定与已获取的URL建立对应关系的高画质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部23中。
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存储有高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2:YES),自存储部23获取高画质数据的缓存(步骤S3)。即,系统控制部29自存储部23获取与已获取的URL建立对应关系的高画质数据。接着,系统控制部29作为输出机构,基于获取的高画质数据,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4(步骤S4)。此外,由于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方法已众所周知,所以,省略详细说明。系统控制部29在结束步骤S4的处理后,使图像数据下载处理结束。
在步骤S2中,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未存储高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2:NO),获取网络的连接状态(步骤S5)。例如,系统控制部29调用用以获取连接状态的API。接着,系统控制部29作为连接判定机构,基于网络的连接状态,判定当前是否连接到无线LAN6(步骤S6)。
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连接到无线LAN6的情况下(步骤S6:YES),执行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步骤S7)。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是经由无线LAN6,下载高分辨数据。然后,基于下载的高画质数据,显示图像。此外,对于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的详细情况将在下文进行叙述。系统控制部29在结束步骤S7的处理后,使图像数据下载处理结束。
在步骤S6中,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未连接到无线LAN6的情况下(步骤S6:NO),作为第1存储判定机构,判定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是否存储在存储部23中(步骤S8)。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利用生成的低画质数据的URL,自存储部23中检索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然后,系统控制部29判定是否检索到低画质数据的缓存。即,系统控制部29判定与已生成的URL建立对应关系的低画质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部23中。
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存储有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8:YES),自存储部23获取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步骤S9)。即,系统控制部29自存储部23中获取与生成的URL建立对应关系的低画质数据。接着,系统控制部29作为输出机构,基于获取的低画质数据,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4(步骤S10)。系统控制部29在结束步骤S10的处理后,使图像数据下载处理结束。
在步骤S8中,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未存储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8:NO),基于网络的连接状态,判定当前是否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步骤S11)。
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的情况下(步骤S11:YES),经由移动通信网络7,下载低画质数据。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通过移动无线通信部22发送包含已生成的低画质数据的URL的请求(步骤S12)。Web服务器1若接收到请求,则自存储部12中获取与请求中所含的URL对应的低画质数据。然后,Web服务器1发送已获取的低画质数据。系统控制部29作为接收机构,通过移动无线通信部22,下载自Web服务器1发送而来的低画质数据(步骤S13)。接着,系统控制部29作为控制机构,使下载的低画质数据与生成的低画质数据的URL建立对应关系地作为缓存,存储在存储部23中(步骤S14)。接着,系统控制部29基于已下载的低画质数据,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4(步骤S15)。系统控制部29在结束步骤S15的处理后,使图像数据下载处理结束。
在步骤S11中,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未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的情况下(步骤S11:NO),将错误信息显示在显示部24(步骤S16)。原因在于,未存储应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缓存,而且,也无法下载图像数据。系统控制部29在结束步骤S16的处理后,使图像数据下载处理结束。
[1-4-2.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
[实施例1]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机2的系统控制部29进行的实施例1的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中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实施例1是在存储有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首先基于低画质数据,显示图像。然后,若高画质数据完成下载,则基于高画质数据,显示图像。
首先,系统控制部29判定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是否存储在存储部23中(步骤S51)。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存储有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51:YES),自存储部23中获取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步骤S52)。接着,系统控制部29基于已获取的低画质数据,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4(步骤S53)。此外,步骤S51~S53的具体性处理内容与图像数据下载处理中的步骤S8~S10相同。
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未存储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51:NO)、或已将步骤S53的处理结束的情况下,作为负载信息获取机构,获取表示无线LAN6的负载程度的信息(步骤S54)。此外,使用下载速度作为表示负载程度的信息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29获取刚下载的数据的下载速度。例如,将经测定的最新的下载速度存储在RAM29c的预先设定的区域。因此,系统控制部29自RAM29c中获取下载速度。
接着,系统控制部29作为负载判定机构,判定已获取的信息所表示的负载程度是否为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阈值以上(步骤S55)。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已获取的下载速度并非阈值速度以下的情况下,即,判定负载程度并非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55:NO),经由无线LAN6,下载高画质数据。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通过无线LAN通信部21,发送包含已获取的高画质数据的URL的请求(步骤S56)。接着,系统控制部29作为接收机构,通过无线LAN通信部21,下载自Web服务器1发送而来的高画质数据(步骤S57)。此外,在高画质数据的下载速度用于步骤S55的判定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29测定此时的下载速度。然后,系统控制部29将测定的下载速度存储在RAM29c中。
接着,系统控制部29作为控制机构,使下载的高画质数据与获取的高画质数据的URL建立对应地关系作为缓存,存储在存储部23中(步骤S58)。接着,系统控制部29作为输出机构,基于下载的高画质数据,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4(步骤S59)。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基于低画质数据显示的图像上重叠地显示新的图像。即,将显示在画面中的画质较低的图像置换为画质较高的图像。
接着,系统控制部29作为删除机构,将低画质数据的缓存自存储部23中删除(步骤S60)。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判定与已生成的URL建立对应关系的低画质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部23中。然后,系统控制部29在低画质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情况下,将该低画质数据删除。系统控制部29在结束步骤S60的处理后,使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结束。
在步骤S55中,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已获取的下载速度为阈值速度以下的情况下,即,判定负载程度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55:YES),判定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是否存储在存储部23中(步骤S61)。该判定方法与图像数据下载处理中的步骤S8相同。
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未存储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61:NO),经由无线LAN6,下载低画质数据。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通过无线LAN通信部21,发送包含已生成的低画质数据的URL的请求(步骤S62)。接着,系统控制部29通过无线LAN通信部21,下载自Web服务器1发送而来的低画质数据(步骤S63)。接着,系统控制部29使下载的低画质数据与生成的低画质数据的URL建立对应关系地作为缓存,存储在存储部23中(步骤S64)。接着,系统控制部29基于下载的低画质数据,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4(步骤S65)。系统控制部29在结束步骤S65的处理后,使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结束。
在步骤S61中,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存储有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61:YES),使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结束。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53中,基于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显示图像。
[实施例2]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机2的系统控制部29进行的实施例2的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中的处理例的流程图。此外,在图6中,对于与图5相同的步骤附注相同的步骤编号。
实施例2是在高画质数据的下载过程中,若将与无线LAN6的连接切断,则在存储有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基于低画质数据,显示图像。
首先,系统控制部29获取表示无线LAN6的负载程度的信息(步骤S54),判定负载程度是否为阈值以上(步骤S55)。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负载的程度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55:YES),判定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是否存储在存储部23中(步骤S61)。
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未存储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61:NO),执行步骤S61~65的处理,使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结束。另一方面,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存储有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61:YES),自存储部23中获取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步骤S52),并基于获取的低画质数据,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4(步骤S53)。系统控制部29在结束步骤S53的处理后,使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结束。
在步骤S55中,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负载程度并非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55:NO),经由无线LAN6,下载高画质数据。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通过无线LAN通信部21,发送包含已获取的高画质数据的URL的请求(步骤S56)。
然后,系统控制部29通过无线LAN通信部21,下载自Web服务器1发送而来的高画质数据。步骤S71~S76是详细地表示下载高画质数据的处理内容。
首先,系统控制部29获取网络的连接状态(步骤S71)。接着,系统控制部29作为切断判定机构,基于网络的连接状态,判定是否与无线LAN6的连接是否切断(步骤S72)。在网络的连接状态表示在移动通信网络7中处于连接、或表示未连接到网络的情况下,将与无线LAN6的连接切断。
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与无线LAN6的连接未切断的情况下(步骤S72:NO),判定是否通过无线LAN通信部21,自Web服务器1接收包含高画质数据的回应的包(步骤S73)。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未接收到回应的包的情况下(步骤S73:NO),转移至步骤S71。另一方面,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已接收到回应的包的情况下(步骤S73:YES),使已接收的包存储在缓冲器中(步骤S74)。缓冲器是为了暂时储存所接收的包而设置在RAM29c的存储区域。
接着,系统控制部29判定是否已接收构成包含高画质数据的回应的所有包(步骤S75)。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存在尚未接收的包的情况下(步骤S75:NO),转移至步骤S71。系统控制部29通过重复步骤S71~S75的处理,而使自Web服务器1发送而来的包存储在缓冲器中,并且重新构成包含高画质数据的回应。然后,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已接收所有包的情况下(步骤S75:YES),使存储在缓冲器中的回应中所含的高画质数据与已获取的高画质数据的URL建立对应关系地作为缓存,存储在存储部23中(步骤S76)。接着,系统控制部29基于自缓冲器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高画质数据,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4(步骤S59)。接着,系统控制部29将低画质数据的缓存自存储部23中删除(步骤S60)。系统控制部29在结束步骤S60的处理后,使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结束。
在步骤S72中,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与无线LAN6的连接已切断的情况下(步骤S72:YES),判定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是否存储在存储部23中(步骤S77)。该判定方法与图像数据下载处理中的步骤S8相同。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低画质数据的缓存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情况下(步骤S77:YES),自存储部23获取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步骤S52),并基于获取的低画质数据,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部24(步骤S53)。
另一方面,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未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情况下(步骤S77:NO),将错误信息显示在显示部24(步骤S78)。此外,系统控制部29在未存储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也可经由无线LAN6,下载低画质数据,并基于下载的低画质数据,显示图像(步骤S61~S65)。系统控制部29在结束步骤S53或S78的处理后,使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结束。
[1-4-3.高画质数据收集处理]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机2的系统控制部29的高画质数据收集处理中的处理例的流程图。
高画质数据收集处理是在手机2连接到无线LAN6时,以预先决定的时序执行。以何种时序执行是例如由下载应用规定。例如,系统控制部29也可在连接到无线LAN6时,通过中断处理等,调用下载应用。而且,系统控制部29也可在调用下载应用时,执行高画质数据收集处理。而且,例如,系统控制部29也可在启动下载应用时,判定手机2是否连接到无线LAN6。而且,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连接到无线LAN6的情况下,也可执行高画质数据收集处理。而且,例如,在通过用户操作,关闭下载应用的画面后,下载应用的进程(process)也可作为后台进程常驻。而且,系统控制部29在后台进程中,定期地判定是否连接到无线LAN6,且在判定连接到无线LAN6的情况下,也可执行高画质数据收集处理。
在高画质数据收集处理中,系统控制部29列举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然后,系统控制部29生成与已列举的低画质数据建立对应关系的URL的列表(list)。接着,系统控制部29自生成的列表中获取1个URL(步骤S101)。接着,系统控制部29基于获取的低画质数据的URL,生成高画质数据的URL(步骤S102)。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生成低画质数据的URL的副本。接着,系统控制部29基于URL的转换规则,将低画质数据的URL的副本转换为高画质数据的URL。
接着,系统控制部29作为第2存储判定机构,判定与生成的URL建立对应关系的高画质数据的缓存是否存储在存储部23中(步骤S103)。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未存储高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103:NO),通过无线LAN通信部21,发送包含已获取的高画质数据的URL的请求(步骤S104)。然后,系统控制部29作为接收机构,通过无线LAN通信部21,下载高画质数据(步骤S105)。接着,系统控制部29使下载的高画质数据作为缓存,存储在存储部23中(步骤S106)。接着,系统控制部29将低画质数据的缓存自存储部23中删除(步骤S107)。这些处理与高画质下载处理中的步骤S56~S58及S60的处理相同。
在步骤S103中,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存储有高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103:YES),将低画质数据的缓存自存储部23中删除(步骤S107)。
系统控制部29在结束步骤S107的处理后,判定是否存在尚未自列表获取的URL(步骤S108)。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存在尚未获取的URL的情况下(步骤S108:YES),自列表中获取尚未获取的URL中的1个URL(步骤S109)。接着,系统控制部29转移至步骤S102。系统控制部29通过重复步骤S102~S109的处理,而下载与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低画质数据的缓存存在对应关系的高画质数据中的未作为缓存存储的高画质数据。然后,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不存在尚未自列表获取的URL的情况下(步骤S108:NO),使高画质数据收集处理结束。
此外,系统控制部29也可在手机2连接到无线LAN6之前,预先列举与存储的低画质数据的缓存存在对应关系的高画质数据中未作为缓存存储的高画质数据。而且,系统控制部29也可在连接到无线LAN6之后,下载预先列举的图像数据。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系统控制部29判定高画质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部23中、低画质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部23中、及是否连接到无线LAN6,且在判定连接到无线LAN6的情况下,经由无线LAN6,下载高画质数据,在未连接到无线LAN6且高画质数据未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情况下,经由移动通信网络7,下载低画质数据,且使下载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3中,在高画质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情况下,基于存储的高画质数据,显示图像,在仅低画质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情况下,基于存储的低画质数据,显示图像。
因此,若已存储有高画质数据,则即使未连接到无线LAN6,也将基于存储的高画质数据,显示图像。因此,无需经由移动通信网络7,接收低画质数据。因此,可减少来自移动通信网络7的数据接收量。而且,可增加通过高画质数据,显示画质较高的图像的机会。
而且,系统控制部29获取应显示的图像的高画质数据的URL,并基于获取的URL及URL的转换规则,生成低画质数据的URL。
因此,可自动获取用于下载高画质数据及低画质数据,并且用于判定是否存储有高画质数据及低画质数据的URL。
而且,系统控制部29将与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高画质数据存在对应关系的低画质数据自存储部23中删除。
因此,可通过将多余的低画质数据自存储部23中删除,而增加存储容量的空间。
而且,系统控制部29是以预先决定的时序,判定与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低画质数据存在对应关系的高画质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部23中,且在连接到无线LAN6时经由无线LAN6,下载判定为尚未存储的高画质数据,并使下载的高画质数据存储在存储部23中。
因此,由于未连接到无线LAN6,而当基于低画质数据,显示图像后,再次显示图像时,可基于数据量较大的数据即高画质数据,显示图像。而且,由于在应显示图像时无需下载高画质数据,因而,可将显示图像为止所需的时间缩短。
而且,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连接到无线LAN6,且判定仅存储有低画质数据的情况下,在开始高画质数据的下载之前,基于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低画质数据,显示图像,且经由无线LAN6,下载高画质数据,并基于下载的高画质数据,显示图像。
因此,可更快速地显示图像,并且,随后可显示画质较高的图像。
而且,系统控制部29判定与无线LAN6的连接是否已切断,在判定高画质数据的接收过程中与无线LAN6的连接已切断,且判定存储有低画质数据的情况下,基于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低画质数据,显示图像。
因此,即使因与无线LAN6的连接已切断而造成无法下载高画质数据,也可显示图像。
而且,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连接到无线LAN6,且判定未存储高画质数据的情况下,获取表示无线LAN6的负载程度的信息,并判定负载程度是否为阈值以上,在判定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经由无线LAN6,下载低画质数据,并基于下载的低画质数据,显示图像。
因此,即使因无线LAN6的负载变高而导致高画质数据下载需要时间的状况,也可将显示图像为止所需的时间缩短。
此处,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无线LAN6的负载程度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也可在完成经由无线LAN6的低画质数据的下载后,经由无线LAN6,下载高画质数据。然后,系统控制部29也可基于下载的低画质数据,先显示图像,其后,基于下载的高画质数据,显示图像。即,系统控制部29在下载高画质数据的期间,预先显示画质较低的图像。然后,系统控制部29在高画质数据的下载完成时,以画质较高的图像替换正在显示的画质较低的图像。在该情况下,即使高画质数据的下载需要时间的状况,也可快速地显示图像,并且,随后可显示画质较高的图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机2是在一时间点仅连接到无线LAN6或移动通信网络7中的任一网络。然而,手机2也可同时连接到无线LAN6及移动通信网络7两者。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29在连接到无线LAN6及移动通信网络7两者的情况下,判定连接到无线LAN6。即,系统控制部29相比经由移动通信网络7,下载低画质数据,优先经由无线LAN6,下载高画质数据。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部29判定是否连接到无线LAN6、及是否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两者。然而,系统控制部29也可在下载应用中,不判定是否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在高画质数据的缓存及低画质数据的缓存中的任一个缓存均未存储在存储部23中,且未连接到无线LAN6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29必须经由移动通信网络7,下载低画质数据。此时,在未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的情况下,无论是否判定是否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均无法下载低画质数据。即,无论是否进行判定,其后的处理结果不变。但是,存在至显示错误信息为止的时间不同的可能性。系统控制部29在未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7的情况下,例如,正要进行请求发送时检测到发送失败,或即使自请求发送起经过固定的时间,也未收到来自Web服务器1的回应的情况下,显示错误信息。
[2.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无线LAN6的通信速度设为高于移动通信网络7的通信速度的情况。而且,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无线LAN6的费用系统为定量包月制或包通信费用为免费,且移动通信网络7的费用系统为预付费制。然而,实际上存在无线LAN6的通信速度低于移动通信网络7的通信速度的情况。例如,存在因规格变更等,移动通信网络7的通信速度变快的情况。而且,例如存在通过接入点3来限制通信速度的情况。而且,例如即使相同的接入点3,也因接入点3与手机2的通信状况,而存在链接速度慢于标准的通信速度的最大值的情况。所谓链接速度是指实际上接入点3与手机2进行通信时的最大通信速度。而且,存在用户可选择预付费制作为无线LAN6的费用系统、或者用户可选择定量包月制作为移动通信网络7的费用系统的情况。
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手机2不基于连接的网络为无线LAN6或移动通信网络7中的哪一个网络进行处理。手机2判定连接的网络的通信速度为高速或低速中的哪一个,并且判定连接的网络的费用系统为定量包月制、预付费制或免费中的哪一个。
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基于预先设定的基准速度,判定通信速度是否为高速。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连接的网络的通信速度为基准速度以上的情况下,判定通信速度为高速。另一方面,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连接的网络的通信速度小于基准速度的情况下,判定通信速度为低速。基准速度也可预先设定在下载应用中。或者,基准速度也可由用户设定后存储在存储部23中。
网络的通信速度例如也可预先存储在存储部23中。例如,将移动通信网络7的通信速度存储在存储部23中。而且,无线LAN6的通信速度根据每个接入点3的SSID(ServiceSet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符),存储在存储部23中。而且,在手机2连接到无线LAN6时等,接入点3将已设定的链接速度发送至手机2。因此,系统控制部29也可将所连接的无线LAN6的链接速度、所连接的无线LAN6的接入点3的SSID、及包含网络的连接状态的连接信息存储在RAM29c中。
表示网络费用系统的信息例如也可作为费用系统信息,预先存储在存储部23中。例如,存储移动通信网络7的费用系统信息,并且根据每个SSID,存储无线LAN6的费用系统信息。费用系统信息表示定量包月制、预付费制或免费中的任一个。
系统控制部29是基于连接的网络的通信速度及费用系统的判定结果,进行处理。
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是在高画质数据的缓存存储在存储部23中的情况下,将高画质数据的缓存用于图像显示。此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其次,系统控制部29在未存储高画质数据的缓存,且连接的网络的费用系统为预付费制的情况下,将低画质数据用于图像显示。该处理在即便连接的网络的通信速度为高速的情况下也进行。即使因经由通信速度较高的网络,而使高画质数据的下载所需的时间变短,数据量也较大,因而,相应地对用户收取包通信费。此处,系统控制部29在存储有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将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用于图像显示,且在未存储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下载用于图像显示的低画质数据。
接着,系统控制部29在未存储高画质数据的缓存,连接的网络的费用系统为定量包月制,且连接的网络的通信速度为低速的情况下,将低画质数据用于图像显示。这是因为在该情况下,若下载高画质数据,则虽然包通信费不进行累加,但下载所需的时间变长。
接着,系统控制部29在未存储高画质数据的缓存,连接的网络的费用系统为定量包月制,且连接的网络的通信速度为高速的情况下,下载高画质数据。然后,系统控制部29将已下载的高画质数据用于图像显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信速度为高速且费用系统为定量包月制或通信费用为免费的网络为本发明中的第1网络的一例。而且,通信速度为低速、或费用系统为预付费制的网络为本发明中的第2网络的一例。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手机2的系统控制部29的图像数据下载处理中的处理例的流程图。此外,在图8中,对于与图4相同的步骤附注相同的步骤编号。
系统控制部29是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执行步骤S1~S5的处理。系统控制部29在结束步骤S5的处理后,基于网络的连接状态,判定当前是否连接到无线LAN6或移动通信网络7中的任一网络(步骤S151)。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未连接到任一网络的情况下(步骤S151:NO),判定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是否存储在存储部23中(步骤S154)。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存储有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154:YES),基于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显示图像(步骤S9及S10),并使图像数据下载处理结束。另一方面,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未存储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154:NO),显示错误信息(步骤S16),并使图像数据下载处理结束。
在步骤S151中,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连接到任一网络的情况下(步骤S151:YES),获取所连接的网络的费用系统信息。然后,系统控制部29基于费用系统信息,判定所连接的网络的费用系统是否为预付费制(步骤S152)。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费用系统为预付费制的情况下(步骤S152:YES),判定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是否存储在存储部23中(步骤S8)。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存储有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8:YES),基于低画质数据的缓存,显示图像(步骤S9及S10),并使图像数据下载处理结束。另一方面,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未存储低画质数据的缓存的情况下(步骤S8:NO),下载低画质数据,并基于下载的低画质数据,显示图像(步骤S12~S15)。此时,系统控制部29无论连接的网络是否为移动通信网络7,均自连接的网络下载低画质数据。系统控制部29在结束步骤S15的处理后,使图像数据下载处理结束。
在步骤S152中,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费用系统不是预付费制的情况下(步骤S152:NO),即,在判定连接的网络的费用系统为定量包月制或包通信费用为免费的情况下,获取所连接的网络的通信速度。然后,系统控制部29判定所连接的网络的通信速度是否为基准速度以上(步骤S153)。系统控制部29通过进行步骤S151~S153的判定,而作为连接判定机构,判定是否连接到通信速度为高速且费用系统为定量包月制或包通信费用为免费的网络。此时,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通信速度小于基准速度的情况下(步骤S153:NO),转移至步骤S8。另一方面,系统控制部29在判定通信速度为基准速度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53:YES),执行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步骤S7),并使图像数据下载处理结束。此外,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是无论所连接的网络是否为无线LAN6,均自连接的网络下载高画质数据。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而且,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可更切合实际情况地进行图像数据的下载的控制。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可判定网络的通信速度及费用系统两者。然而,也可仅判定通信速度或费用系统中的任一个。例如,系统控制部29在手机2存在连接可能性的所有网络的费用系统为定量包月制或免费的情况下,可仅判定通信速度。而且,例如,系统控制部29在手机2存在连接可能性的所有网络的费用系统为预付费制的情况下,可仅判定通信速度。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在图像数据下载处理中,判定连接到任一网络的情况下(步骤S151:YES),不进行步骤S152的判定,而进行步骤S153的判定。而且,系统控制部29可仅判定费用系统。在该情况下,手机2存在连接可能性的所有网络的通信速度也可仅为高速或仅为低速,也可高速与低速同时存在。具体来说,系统控制部29在图像数据下载处理中,判定连接的网络的费用系统不是预付费制的情况下(步骤S152:NO),不进行步骤S153的判定,而执行高画质数据下载处理。在该情况下,在所连接的网络的费用系统为定量包月制或免费的情况下,即使通信速度为低速,也将下载高画质数据。原因在于相比下载所需的时间,使显示的图像的画质优先。
而且,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中的内容应用于图像。然而,本发明中的内容也可应用于图像以外的内容。而且,也可将本发明中的第1数据与第2数据应用于用以输出所应用的内容的数据。在该情况下,以由第1数据输出的内容的品质高于由第2数据输出的内容的品质的方式,生成第1数据及第2数据。因此,第1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2数据的数据量。
例如,在将本发明中的内容应用于音频的情况下,音质相当于内容的品质。作为决定音质的要素,例如有抽样频率、量子化比特数、比特率、信道数、音频有无有损压缩、音频受到有损压缩情况下的压缩率等。而且,例如,在将本发明中的内容应用于视频的情况下,视频的画质或与视频一起播放的音频的音质相当于内容的品质。作为决定视频的画质的要素,例如有每1帧(frame)的图像的像素量(分辨率)、每一像素所分配的颜色信息的位长、帧速度、视频有无有损压缩、及视频受到有损压缩情况下的压缩率等。
而且,本发明中的内容也可应用于嵌入有图像、音频或视频等的电子文件。在该情况下,用以输出电子文件的第1数据及第2数据包含图像、音频或视频的数据。而且,本发明中的内容也可应用于用以显示图像、音频或视频等且包含图像、音频或视频等的RIA。
而且,在存在对应关系的第1数据与第2数据之间,使所输出的内容的内容完全相同并非必要条件。例如,也可因由输出的内容传递给用户的信息量,而使第1数据与第2数据中数据量相互不同。具体来说,使由第1数据传递的信息量多于由第2数据传递的信息量。在该情况下,也可在第1数据与第2数据中,使输出的内容的品质相同。
例如,就图像而言,内容的制作者生成某图像A的第1数据,另一方面,抽出图像A的一部分作为图像B,生成第2数据。在该情况下,由于图像A的像素量多于图像B的像素量,因而,第1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2数据的数据量。而且,在图像A与图像B以相同显示大小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图像A的分辨率高于图像B的分辨率。切取的部分例如也可为比原图像重要的部分。
就音频而言,也可在第1数据与第2数据中,使音频的收录时间不同。即,使由第1数据播放的音频的收录时间长于由第2数据播放的音频的收录时间。由此,第1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2数据的数据量。例如,就发声音频而言,也可在第1数据中播放讲述详细内容的音频,而在第2数据中播放讲述经归纳的内容的音频。而且,例如,就音乐而言,也可在第1数据中播放完整版(fullversion)的音频,而在第2数据中播放前奏(intro)或合唱部分等的音频。
就视频而言,制作者与图像同样地,生成某视频的第1数据,另一方面,抽出该视频的各帧的图像的一部分,生成第2数据。或者,也可在第1数据与第2数据中使视频的收录时间不同。即,使由第1数据播放的视频的收录时间长于由第2数据播放的视频的收录时间。例如,由第2数据播放的视频也可为由第1数据播放的视频的删节版(abridgedversion)。
就文本或电子文件而言,也可在第1数据与第2数据中,使记载的文章的字符数不同。即,使由第1数据显示的文章的字符数长于由第2数据显示的文章的字符数。由此,第1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2数据的数据量。例如,由第2数据显示的文章也可以是由第1数据显示的文章的摘要。
而且,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的终端装置应用于手机2。然而,本发明的终端装置例如也可应用于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终端装置,也可应用于台式计算机、机顶盒等固定型终端装置。
而且,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中的数据接收程序应用于由手机2执行的下载应用。然而,数据接收程序例如也可应用于浏览器等应用程序、显示在特定应用程序的窗口上的状态栏程序、始终显示在画面上的微件(widget)的程序等。
而且,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中的第1网络及第2网络应用于无线LAN及移动通信网络。然而,第1网络及第2网络也可应用于除无线LAN及移动通信网络以外的网络。在该情况下,第1网络或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也可以是有线网络。
而且,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将费用系统为定量包月制或包通信费为免费的网络设为第1网络,将费用系统为预付费制的网络设为第2网络进行说明。然而,第1网络及第2网络两者的费用系统也可为预付费制。而且,在第2网络的费用系统中,按照通信量累加的包通信费也可高于第1网络。
而且,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即使连接到第1网络,在已存储有第1数据的情况下,也不下载第1数据。然而,终端装置即使已存储有第1数据,也可经由第1网络,下载第1数据,并基于下载的第1数据,输出内容。而且,同样地,终端装置即使已存储有第2数据,也可在连接到第2网络的情况下,经由第2网络,下载第2数据,并基于下载的第2数据,输出内容。
而且,如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存在也可不判定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第2网络的情况。例如,若为以终端装置始终连接到第2网络为前提的环境,则无需判定是否连接到第2网络。本发明是基于存在无法连接到适合用户的网络即第1网络的情况的发明。

Claims (12)

1.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包括:
连接判定机构,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
识别信息获取机构,获取如下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是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装置识别对所述发送装置被请求发送的数据的识别信息,且是第1数据或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中任一数据的识别信息,所述第1数据及所述第2数据是关于相同的数据;
生成机构,基于由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机构获取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第1数据与所述第2数据之间的识别信息的转换规则,生成所述第1数据或所述第2数据中的另一数据的识别信息;
第1存储判定机构,判定与由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机构获取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数据及与由所述生成机构生成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
接收机构,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的情况下,经由该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且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存储机构中未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且通过将由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机构获取的识别信息、或由所述生成机构生成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发送装置,而自所述发送装置接收利用发送的识别信息识别的数据;
控制机构,使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数据与接收的数据的识别信息建立对应关系地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以及
输出机构,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在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
2.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包括:
连接判定机构,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
第1存储判定机构,判定第1数据及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所述第1数据及所述第2数据是关于相同的数据;
接收机构,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的情况下,经由该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且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存储机构中未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及第2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
控制机构,使所述存储机构存储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数据;
删除机构,与利用所述控制机构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所述第2数据被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的情况下,将所述第2数据自所述存储机构中删除;以及
输出机构,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
3.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包括:
连接判定机构,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
第1存储判定机构,判定第1数据及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所述第1数据及所述第2数据是关于相同的数据;
接收机构,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的情况下,经由该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且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存储机构中未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
控制机构,使所述存储机构存储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数据;
输出机构,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
第2存储判定机构,以预先决定的时序,判定与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所述第2数据对应的所述第1数据是否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以及
第1数据接收机构,在所述终端装置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时,经由所述第1网络,接收由所述第2存储判定机构判定为未存储的所述第1数据。
4.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包括:
连接判定机构,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
第1存储判定机构,判定第1数据及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所述第1数据及所述第2数据是关于相同的数据;
接收机构,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存储机构中未存储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经由该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且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存储机构中未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
控制机构,使所述存储机构存储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数据;以及
输出机构,在判定所述第1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所述第2数据,输出内容,其后,基于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所述第1数据,输出内容。
5.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包括:
连接判定机构,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
第1存储判定机构,判定第1数据及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所述第1数据及所述第2数据是关于相同的数据;
接收机构,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的情况下,经由该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存储机构中未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
切断判定机构,判定与所述第1网络的连接是否切断;
控制机构,使所述存储机构存储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数据;以及
输出机构,在判定所述第1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在所述接收机构的所述第1数据接收过程中与所述第1网络的连接已切断,且判定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内容。
6.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包括:
连接判定机构,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
第1存储判定机构,判定第1数据及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所述第1数据及所述第2数据是关于相同的数据;
负载信息获取机构,在判定未存储所述第1数据且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的情况下,获取表示所述第1网络负载的负载信息;
负载判定机构,判定所述负载信息表示的负载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
接收机构,在判定并非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且在判定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其后,经由所述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第1数据未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
控制机构,使所述存储机构存储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数据;以及
输出机构,在判定所述第1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在判定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基于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所述第2数据,输出内容,其后,基于由所述接收机构接收的所述第1数据,输出内容。
7.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方法是终端装置的数据接收方法,该终端装置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所述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连接判定步骤,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
识别信息获取步骤,获取如下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是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装置识别对所述发送装置被请求发送的数据的识别信息,且是第1数据或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中任一数据的识别信息,所述第1数据及所述第2数据是关于相同的数据;
生成步骤,基于在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步骤中获取的识别信息、及所述第1数据与所述第2数据之间的识别信息的转换规则,生成所述第1数据或所述第2数据中的另一数据的识别信息;
第1存储判定步骤,判定与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步骤中获取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数据、及与所述生成步骤中生成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
接收步骤,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的情况下,经由该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且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存储机构中未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且通过将所述识别信息获取步骤中获取的识别信息、或所述生成步骤中生成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发送装置,而自所述发送装置接收由发送的识别信息识别的数据;
控制步骤,使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数据与接收的数据的识别信息建立对应关系地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以及
输出步骤,在判定所述第1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
8.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方法是终端装置的数据接收方法,该终端装置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所述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连接判定步骤,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
第1存储判定步骤,判定第1数据及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所述第1数据及所述第2数据是关于相同的数据;
接收步骤,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的情况下,经由该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且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存储机构中未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及第2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
控制步骤,使所述存储机构存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数据;
删除步骤,与所述控制步骤中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所述第1数据对应的所述第2数据被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的情况下,将所述第2数据自所述存储机构中删除;以及
输出步骤,在判定所述第1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
9.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方法是终端装置的数据接收方法,该终端装置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所述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连接判定步骤,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
第1存储判定步骤,判定第1数据及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所述第1数据及所述第2数据是关于相同的数据;
接收步骤,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的情况下,经由该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且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存储机构中未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
控制步骤,使所述存储机构存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数据;
输出步骤,在判定所述第1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
第2存储判定步骤,以预先决定的时序,判定与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所述第2数据对应的所述第1数据是否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以及
第1数据接收步骤,在所述终端装置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时,经由所述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2存储判定步骤中判定为未存储的所述第1数据。
10.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方法是终端装置的数据接收方法,该终端装置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所述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连接判定步骤,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
第1存储判定步骤,判定第1数据及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所述第1数据及所述第2数据是关于相同的数据;
接收步骤,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第1数据未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经由该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且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存储机构中未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
控制步骤,使所述存储机构存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数据;以及
输出步骤,在判定所述第1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所述第2数据,输出内容,其后,基于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所述第1数据,输出内容。
11.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方法是终端装置的数据接收方法,该终端装置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所述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连接判定步骤,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
第1存储判定步骤,判定第1数据及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所述第1数据及所述第2数据是关于相同的数据;
接收步骤,在判定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的情况下,经由该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且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存储机构中未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
切断判定步骤,判定与所述第1网络的连接是否切断;
控制步骤,使所述存储机构存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数据;以及
输出步骤,在判定所述第1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在判定所述接收步骤的所述第1数据接收过程中与所述第1网络的连接已切断,且判定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内容。
12.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方法是终端装置的数据接收方法,该终端装置经由第1网络、及通信速度低于该第1网络的网络或按照通信量累加的通信费用较高的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即第2网络中的至少任一网络,接收用以输出内容的数据,且所述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连接判定步骤,判定所述终端装置是否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
第1存储判定步骤,判定第1数据及数据量小于该第1数据的第2数据是否存储在存储机构中,所述第1数据及所述第2数据是关于相同的数据;
负载信息获取步骤,在判定未存储所述第1数据且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的情况下,获取表示所述第1网络负载的负载信息;
负载判定步骤,判定所述负载信息表示的负载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
接收步骤,在判定为并非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且在判定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其后,经由所述第1网络,接收所述第1数据,在判定未连接到所述第1网络且所述存储机构中未存储有所述第1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2网络,接收所述第2数据;
控制步骤,使所述存储机构存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数据;以及
输出步骤,在判定所述第1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情况下,基于该第1数据,输出所述内容,且在判定所述存储机构中仅存储有所述第2数据的情况下,基于该第2数据,输出所述内容,在判定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所述第2数据,输出内容,其后,基于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的所述第1数据,输出内容。
CN201280004154.7A 2011-04-27 2012-01-24 终端装置及数据接收方法 Active CN1032626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8955 2011-04-27
JP2011098955 2011-04-27
PCT/JP2012/051442 WO2012147380A1 (ja) 2011-04-27 2012-01-24 端末装置、データ受信方法、データ受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2616A CN103262616A (zh) 2013-08-21
CN103262616B true CN103262616B (zh) 2016-05-25

Family

ID=47071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4154.7A Active CN103262616B (zh) 2011-04-27 2012-01-24 终端装置及数据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849953B2 (zh)
EP (1) EP2627127B1 (zh)
JP (1) JP5161400B2 (zh)
CN (1) CN103262616B (zh)
ES (1) ES2564291T3 (zh)
TW (1) TWI407819B (zh)
WO (1) WO20121473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31097B1 (en) * 2012-10-11 2014-01-14 Google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inding a mobile and non-mobile page pair
KR102037930B1 (ko) * 2013-03-15 2019-10-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JP6194628B2 (ja) * 2013-04-30 2017-09-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管理システム、通信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40359423A1 (en) * 2013-06-03 2014-12-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Local caching to improve remote site editing
JP6264976B2 (ja) * 2014-03-19 2018-01-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処理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510936B (zh) * 2014-05-28 2015-12-01 Acer Inc 電子裝置及電子裝置間的資料複製方法
CN104503417B (zh) * 2015-01-13 2017-06-23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电站监测系统
KR102263696B1 (ko) * 2015-03-20 2021-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98230B1 (ko) * 2016-03-28 2017-12-13 김태석 영수증 알림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US10459609B2 (en) * 2018-04-03 2019-10-29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 Multi-stage data page rendering
CN112468374A (zh) * 2020-12-10 2021-03-09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一种网络检测仪
JP2022134771A (ja) * 2021-03-04 2022-09-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の無線設定情報設定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39725A1 (en) * 2003-01-16 2004-07-21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Handover of video telephony session with degraded quality
CN101437311A (zh) * 2007-11-15 2009-05-2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终端、数据发送方法、通信装置及数据接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1370B1 (en) * 2001-01-26 2007-05-22 Palmsource, Inc. Adaptive content delivery
JP2004062671A (ja) * 2002-07-30 2004-02-26 Dream Technologies Kk 対象物が立体的に表されているかのように画像を表示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TWI259008B (en) * 2002-07-31 2006-07-2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Handover between a cellular system and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7003280B2 (en) * 2003-11-20 2006-02-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adjustments to the type and quality of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essions
US8078164B2 (en) * 2004-01-06 2011-12-13 Vasu Networks Corporation Mobile telephone VOIP/cellular seamless roaming switching controller
EP1569384B1 (en) * 2004-02-25 2007-05-23 Sony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for wireless data transfer
US7962148B2 (en) * 2004-07-20 2011-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ling and managing access to multiple networks
JP4542386B2 (ja) 2004-07-30 2010-09-1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提供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6080981A (ja) * 2004-09-10 2006-03-23 Fujitsu Ltd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並びにこれを適用した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端末
EP1708526A1 (en) 2005-03-29 2006-10-04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Network selection
US7860962B2 (en) * 2005-08-09 2010-12-2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dia download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connection speed
US20080119165A1 (en) * 2005-10-03 2008-05-22 Ajay Mittal Call routing via recipient authentication
JP2007129472A (ja) * 2005-11-02 2007-05-24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ダウンロード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及びダウンロード方法
JP5309430B2 (ja) * 2006-07-31 2013-10-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WO2008072093A2 (en) * 2006-12-13 2008-06-19 Quickplay Media Inc. Mobile media platform
US8478880B2 (en) * 2007-08-31 2013-07-02 Palm, Inc. Device profile-based media management
US20090124284A1 (en) * 2007-11-14 2009-05-14 Shimon Scherz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amless broadband internet access to web applications
US20100081428A1 (en) * 2008-09-26 2010-04-01 Harunobu Maejima Wireless Device Having Multiple Network Interfaces And Network Handover Capability
US8369281B2 (en) * 2008-11-24 2013-02-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ell-to-WiFi switcher
JP2011070583A (ja) * 2009-09-28 2011-04-07 Ntt Docomo Inc コンテンツ取得制御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取得制御方法
EP2484066A4 (en) * 2009-10-01 2015-04-08 Rambu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WIRELESS COVERAGE
US20120096144A1 (en) * 2010-10-18 2012-04-1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tching data based on network condi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39725A1 (en) * 2003-01-16 2004-07-21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Handover of video telephony session with degraded quality
CN101437311A (zh) * 2007-11-15 2009-05-2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终端、数据发送方法、通信装置及数据接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47380A1 (ja) 2012-11-01
TW201247002A (en) 2012-11-16
CN103262616A (zh) 2013-08-21
JP5161400B2 (ja) 2013-03-13
US20130212220A1 (en) 2013-08-15
EP2627127B1 (en) 2016-01-20
ES2564291T3 (es) 2016-03-21
US8849953B2 (en) 2014-09-30
EP2627127A1 (en) 2013-08-14
EP2627127A4 (en) 2014-07-23
JPWO2012147380A1 (ja) 2014-07-28
TWI407819B (zh) 201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2616B (zh) 终端装置及数据接收方法
US8027293B2 (en) Communication channel selection and use
KR100440704B1 (ko) 콘텐츠를 분배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9080891B2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exchanging interactive map information
CN103209407B (zh) 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的下载管理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JP2001134520A (ja) データ通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EP2453632B1 (en) Radio termina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contract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EP176098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data processing system,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3139876A (zh) 自适应地为移动终端选择无线接入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JP2010206543A (ja) 通信端末装置
CN101243658A (zh) 具有基于拉的数字信息分发能力的通信终端和基于拉的数字信息分发方法
CN102114818A (zh) 车辆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方法
KR100640391B1 (ko) 인터넷을 이용한 휴대폰 배경화면 다운로드 시스템 및휴대폰의 배경화면 디스플레이방법
US20060294200A1 (en) Telematics terminal
KR101385107B1 (ko) 이동 단말의 무선 인터넷 브라우저에서 메모어플리케이션과 연동하여 메모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77883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browser in portable terminal
CN103870561B (zh) 网络图片处理方法及系统
KR100656927B1 (ko) 무선 통신망에서의 다운로드형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제공시스템 및 방법
US7471701B2 (en) Seamless integrated multiple wireless data connections
JP2004310490A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アクセス高速化システム
KR20010027097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휴대폰 정보 관리 방법
KR100723711B1 (ko) 무선 단말기에서 컨텐츠별 메뉴 리스트 동적 변경 방법 및시스템
JP2009059318A (ja) エリアコンテンツアクセス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端末
JP5081997B2 (ja) 移動通信端末
JP2003037689A (ja) 携帯端末装置、ボイスゲートウエイおよび負荷分散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Lott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Rakuten,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