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9996A - 显示系统、显示设备和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系统、显示设备和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9996A
CN103259996A CN2013100557792A CN201310055779A CN103259996A CN 103259996 A CN103259996 A CN 103259996A CN 2013100557792 A CN2013100557792 A CN 2013100557792A CN 201310055779 A CN201310055779 A CN 201310055779A CN 103259996 A CN103259996 A CN 103259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device
display
brightness
projec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57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9996B (zh
Inventor
铃木基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59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9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9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99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001Texturing; Colouring; Generation of texture or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38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using more than one graphics controll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ject the image of a two-dimensional display, such as an array of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or a C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7Multi-projec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2Colour adjustment, e.g. white balance, shading or gam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6Projecting separately subsidiary matter simultaneously with main im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06Manual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13The adjustm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contras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93Calibration of display syste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64Position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4Solving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6/00Detection of the display position w.r.t. other display scree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2Use of DVI or HDMI protocol in interfaces along the display data pipe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系统、显示设备和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显示系统用于通过对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第一图像和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第二图像进行组合而在显示面上显示一个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在靠近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并且包括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范围中的位置处显示第一指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指标图像是具有预定颜色并且亮度沿着与邻接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的边相平行的方向进行改变的图像;以及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标图像的指定位置来校正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

Description

显示系统、显示设备和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系统、显示设备和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地,对于投影仪,已知有所谓的多投影(multi-projection)系统,其中在该多投影系统中,通过将多个投影图像以片状进行配置来构建大画面。在该系统中,为了在以片状配置图像时的邻接图像之间提供不明显的接缝或接合,应用所谓的边缘融合处理(edge blending process),其中在该边缘融合处理中,各投影仪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亮度下降,然后进行叠加,以使得该接缝不易被识别。在该过程中,叠加区域具有与两个投影仪要提供的量相对应的明度。因此,产生了以下问题:与除了叠加区域之外的区域相比,该叠加区域的黑电平(与最低(最小)灰度值(“黑”图像)的输入相对应的投影图像的亮度水平)较高。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0-90645中以如下方式解决该问题:对从投射光所获得的色度和亮度进行测量,并且基于测量结果来对该投射光进行校正。
然而,在日本特开平10-90645中所公开的传统技术的情况下,需要在投影设备上搭载用于测量投影图像的照相机。因此,与之相应地要求成本。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其中该技术能够容易地进行亮度调整,以使得用户在对多个投影设备的投影图像进行排列时进行多投影的情况下的各投影图像的亮度水平保持均一。
本发明存在一种显示系统,用于通过对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第一图像和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第二图像进行组合而在显示面上显示一个图像,其中:
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在靠近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并且包括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范围中的位置处显示第一指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指标图像是具有预定颜色并且亮度沿着与邻接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的边相平行的方向进行改变的图像;以及
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标图像的指定位置来校正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
本发明存在一种第一显示设备,用于通过将第一图像投影至与第二显示设备所投影的第二图像邻接的位置而在显示面上显示包含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一个图像,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显示面上显示图像;以及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要显示在所述显示面上的图像,
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在靠近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并且包括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范围中的位置处显示第一指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指标图像是具有预定颜色并且亮度沿着与邻接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的边相平行的方向进行改变的图像;以及
所述显示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指标图像的指定位置来校正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图像。
本发明存在一种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系统用于通过对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第一图像和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第二图像进行组合而在显示面上显示一个图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第一显示设备进行控制,以使得在靠近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并且包括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范围中的位置处显示第一指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指标图像是具有预定颜色并且亮度沿着与邻接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的边相平行的方向进行改变的图像;以及
对所述第一显示设备进行控制,以使得基于所述第一指标图像的指定位置来校正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和1B示出第一实施例的黑电平校正前后要提供的多投影图像。
图2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投影仪的结构。
图3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黑电平校正的序列。
图4A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对“黑”图像进行投影的状态。
图4B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邻接投影仪位置选择画面。
图5A~5D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黑电平校正的处理。
图6示出第一实施例的黑电平校正完成之后的“黑”图像显示。
图7A~7D示出各自仅显示当前灰度附近的灰度的典型渐变图像(gradation image)。
图8示出对亮度水平值进行显示的典型渐变图像。
图9A~9C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融合前后要提供的图像以及用于调整边缘融合位置的图像。
图10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黑电平校正的序列。
图11A~11E示出第二实施例的针对投影仪的黑电平校正的处理。
图12示出第二实施例的针对投影仪的黑电平校正完成之后的状态。
图13A~13C示出第二实施例的针对投影仪的黑电平校正的处理。
图14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黑电平校正的完成。
图15A和15B示出第二实施例的黑电平校正前后要提供的多投影图像。
图16A和16B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投影仪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投影仪的概要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液晶投影仪作为投影设备的典型示例。例如,对于液晶投影仪,通常已知有单板系统和3板系统。然而,本发明还可应用于上述系统中的任一系统的液晶投影仪。本实施例的液晶投影仪以如下方式来显示基于图像信号的图像:根据所输入的图像信号、针对各像素来控制液晶面板的液晶元件的光透过率,并且将已透过液晶元件的来自光源的光投射在屏幕上。
图2示出投影仪100的内部结构。投影仪100包括投射光学系统101、液晶面板102、光源103、光源控制单元104、液晶驱动单元105、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06、图像IF107、控制单元108、图像处理单元109、ROM110、RAM111、以及操作单元112。在本实施例中,假定也以同样的方式来构建投影仪200以使其具有等同的功能。
接下来,将详细说明上述各个组件。投射光学系统101合成或组合液晶面板102的显示图像,并将所获得的图像投射在屏幕上。投射光学系统101包括多个透镜和用于驱动透镜的致动器。透镜由致动器进行驱动,因此例如能够进行投影图像的放大和缩小以及焦点调整。
针对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各个颜色设置液晶面板102。允许入射到液晶面板102的颜色RGB各自的光针对颜色RGB各自的液晶面板102的各像素来调节透过光量。根据颜色RGB各自的图像信号来对透过率进行控制。透过各颜色的液晶面板102的各颜色RGB的光利用棱镜(未示出)再次进行合成或组合,并且合成或组合得到的光经由投射光学系统101进行投射。
允许从光源103出射的光由镜(未示出)分离为颜色RGB各自的光,并且使这些光分别入射到颜色RGB各自的液晶面板102中。
光源控制单元104基于从稍后所述的控制单元108发送来的控制命令,例如进行光源103的光量的调整和出射的ON/OFF控制。
液晶驱动单元105基于所输入图像数据,对颜色RGB各自的液晶面板102的透过率进行调整。液晶驱动单元105对液晶面板102进行控制,以使得颜色RGB各自的液晶面板102的透过率是与所输入图像信号的颜色RGB各自的成分的灰度值相对应的透过率。
光学系统控制单元106基于从控制单元108发送来的控制命令,对投射光学系统101的变倍率、偏移量和焦点等进行各种类型的调整。
图像IF107是用于使与图像输出设备等的连接有效的接口。图像IF107用于接收图像信号、语音信号以及各种控制信号。图像IF107将所接收到的图像信号传送至图像处理单元109。当接收到模拟图像信号时,图像IF107将所接收到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或变换为数字图像信号。例如,图像IF107例示为复合端子、S端子、D端子、组件端子、模拟RGB端子、DVI-I端子、DVI-D端子和HDMI(注册商标)端子。图像输出设备可以是包括例如个人计算机、照相机、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硬盘记录器和游戏机的任意设备或装置,只要能够输出图像信号即可。
控制单元108基于存储在稍后所述的ROM中的程序,进行针对各个功能单元的指示以及投影仪100的内部状态管理和投射模式管理等。
图像处理单元109对从图像IF107所接收到的图像信号施加图像处理,并且将该信号传送至液晶驱动单元105。该图像处理例如可以例示为分辨率变换(转换)、帧频变换(转换)、形状变形、色调变换(转换)、帧间隔剔除处理、帧插值处理、分辨率变换(转换)处理、失真像差校正处理、梯形校正处理、以及边缘融合处理。图像处理单元109例如包括图像处理用的微处理器。可选地,图像处理单元109并非必须是专用的微处理器。例如,可以以如下方式来构建图像处理单元109:控制单元108通过执行存储于ROM110中的程序来进行上述图像处理。
ROM110例如用来存储用于对投影仪100的各功能单元进行控制的程序以及存储始终要保持的数据。
RAM111例如用来临时存储从图像IF107所输入的图像数据以及图像处理单元109进行图像处理时要使用的图像数据,并且用作控制单元108的工作存储器。
操作单元112配置有为投影仪100的壳体所装配的各种操作按钮,从而提供了用户将各种指示输入至投影仪100的接口。能够用于将指示输入至投影仪100的接口不局限于为壳体所装配的按钮。例如,该接口可以是远程控制器。
投影仪的基本操作的说明
接下来,将对投影仪100的基本操作进行说明。当利用操作单元112或远程控制器(未示出)接收到用户接通电源的指示时,控制单元108给出用于将来自电源单元(未示出)的电源供给至投影仪100的各个组件的指示。
图像IF107检测是否从外部输入了图像信号。在没有输入图像信号的情况下,图像IF107进行等待,直到检测到图像信号的输入为止。在图像IF107检测到图像信号的输入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8执行用于对图像进行投射的投射处理。当执行投射处理时,将从图像IF107所输入的图像信号传送至图像处理单元109。图像处理单元109施加上述各种类型的图像处理。将该图像处理之后所获得的图像信号传送至液晶驱动单元105。基于图像处理之后所提供的图像信号来对各颜色的液晶面板102的透过率进行控制。对透过各颜色的液晶面板102的颜色RGB各自的光进行组合或合成,接着从投射光学系统101进行投射。这样,本实施例的投影仪100对基于例如从外部图像输出设备所输出的图像信号的图像进行投影。
多投影
在本实施例中,进行黑电平校正,以使得通过使用多个液晶投影仪进行多投影时的投影仪之间的黑电平保持均一。
多投影是这样一种投影方法:利用多个投影仪来投影一个图像(一帧图像)。在该多投影中,将图像数据分割为输入到多个投影仪中的多个部分图像的数据。对多个投影仪所提供的投影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多个投影仪所形成的多个部分图像的投影图像在投影面(屏幕)上相互接合或缝合。因此,通过对多个投影仪的投影图像进行组合来形成一个投影图像。
图1A示出通过使用两个投影仪进行多投影的状态。作为图像输出设备的笔记本式PC700将图像信号分别输出至投影仪100和投影仪200。投影仪100投射投影图像300,并且投影仪200投射投影图像400。针对投影仪100和投影仪200来调整桌(台)上的位置,以使得投影图像300的右侧和投影图像400的左侧在投影面上相互接合或缝合。这里,假定对于投影图像不考虑诸如梯形校正等的形状校正。
黑电平是指与所输入图像信号的最低灰度值相对应的投影图像的亮度水平。由于投影仪的个体差异和/或依赖于时间的变化,因而即使在将具有相同灰度值的图像(例如,灰度值为0的“黑”图像)输入至多个投影仪中的情况下,投影图像的亮度在各投影仪之间也会有所不同。在图1A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对于原本应具有相同亮度水平的背景图像,投影仪100的投影图像300的亮度与投影仪200的投影图像400的亮度相比较低。如上所述,在与相同灰度值的输入相对应的投影图像的亮度水平是分散的情况下,降低了通过该多投影进行合成或组合所获得的图像的图像质量。
为了校正输入“黑”图像时各投影仪的投影图像的亮度水平的分散,在本实施例中进行黑电平校正。在该黑电平校正中,对用于将所输入灰度值变换或转换为液晶面板的透过率的图像处理进行校正。在本实施例中,对输入“黑”图像(灰度值为0的均匀图像)时的投影图像的亮度水平进行校正。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包括在多个投影仪中并且输入“黑”图像时的投影图像的亮度最高的投影仪作为基准,并且进行黑电平校正,以使得其它投影仪的“黑”图像输入时的投影图像的亮度与用作基准的相关投影仪的亮度相匹配或相一致。例如,进行校正,以增大与特定输入灰度相对应的透过率的设置值,由此提高黑电平。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显示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以使得用户能够高效地进行用于对用作基准的投影仪和作为调整对象的投影仪之间的黑电平进行调整或使两者的黑电平一致的操作。例如,利用OSD(On Screen Display,屏幕直接显示)来进行GUI的显示。
图3示出用于说明本实施例中的黑电平校正用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在S101中,在用户通过投影仪100和投影仪200的各操作单元112或远程控制器进行用于指示执行黑电平校正的操作的情况下,各投影仪的控制单元108对“黑”图像进行显示处理。通过在针对存储在各投影仪的ROM110中的“黑”图像数据执行各投影仪的初始设置的图像处理之后进行投影,来执行“黑”图像的显示处理。即,控制单元108将“黑”图像数据传送至图像处理单元109,以通过使用当前设置来执行图像处理。将应用了图像处理的“黑”图像数据传送至液晶驱动单元105。换句话说,使用当前设置作为针对输入灰度的透过率的关系以计算与“黑”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液晶面板102的透过率,并且将该透过率输入至液晶面板102。因此,液晶驱动单元105使得液晶面板102显示基于“黑”图像数据的图像,并且利用投射光学系统101来投影“黑”图像。因此,如图4A所示,两个投影仪100、200各自处于投影“黑”图像的状态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尽管输入了相同的“黑”图像数据,但投影仪100的投影图像300的亮度低于投影仪200的投影图像400的亮度。
在本实施例中,进行投影,以使得投影仪100所投影的“黑”图像和投影仪200所投影的“黑”图像至少相互邻接。也就是说,投影仪100所投影的“黑”图像的位于投影仪200侧的端部(边)或者包括该端部(边)的区域与投影仪200所投影的“黑”图像的位于投影仪100侧的端部(边)或者包括该端部(边)的区域相互叠加或可相互接触。
在S102中,当用户利用操作单元112或远程控制器进行用于输入开始对投影仪100进行黑电平校正的指示的操作时,投影仪100的控制单元108开始进行黑电平校正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A所示,投影仪100的黑电平低于投影仪200的黑电平。因此,对投影仪100的黑电平进行调整(提高),以使得投影仪100的黑电平与投影仪200的黑电平一致或者相匹配。由于该目的,用户将用于开始执行黑电平校正处理的指示输入至投影仪100中。在黑电平的高低关系反转或相反的情况下,用户将用于开始执行黑电平校正处理的指示输入至投影仪200中。在通过使用3个以上的投影仪进行多投影的情况下,存在具有最高黑电平的投影仪和其它投影仪。用户将用于开始执行黑电平校正处理的指示输入至其它投影仪中,以使得其它投影仪的黑电平与具有最高黑电平的投影仪的黑电平一致或相匹配。在针对多个投影仪进行黑电平校正处理的情况下,可以逐一地对投影仪执行该黑电平校正处理,或者可以对多个投影仪同时执行该黑电平校正处理。
在S103中,投影仪100的控制单元108显示图4B所示的邻接投影仪位置选择画面。该邻接投影仪位置选择画面是允许用户指定如下位置的画面,其中在该位置处,与投影仪100邻接的投影仪200所投影的“黑”图像与投影仪100所投影的“黑”图像相邻接。如图4B所示,投影仪100的控制单元108进行控制,以使得对邻接投影仪位置选择画面的图像信号与要投影的图像信号(“黑”图像)相重叠的图像进行投影。用户在邻接投影仪位置选择画面上,通过针对投影图像400的与投影仪100的投影图像300相邻接的位置、进行用于在投影图像300的4个边中选择与投影图像400相邻接的边的操作来指定邻接位置。可将邻接投影仪的位置预先输入至投影仪100中。可选地,在笔记本式PC700将画面位置信息连同分割图像一并进行传送的情况下,可以基于该画面位置信息来指定邻接投影仪的位置。也就是说,在画面位置信息表示“左”的情况下,假定如下状况:邻接投影仪对投影图像的右侧进行投影。因此,可以基于该画面位置信息来确定邻接投影仪的位置。
在S104中,在用户选择了表示邻接投影仪位置的边(邻接边)的情况下,在S105中,如图5A所示,投影仪100的控制单元108执行用于辅助黑电平校正的亮度调整画面的显示。对亮度调整画面进行构建,以包括如下的渐变图像500,其中在该渐变图像500中,亮度在投影图像300的包括用户在S104中所指定的邻接边的画面端部区域中、沿着平行于该邻接边的方向逐渐改变。投影仪100的控制单元108将渐变图像500叠加在“黑”图像的部分区域上,以使得投影仪100(自身机器或者主机器)所投影的“黑”图像的全部不会由于该渐变图像500而消失。本实施例例示出在最端部处显示渐变图像这种典型情况。然而,还可以在中间显示诸如黑图像等的任意其它图像。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任意位置处显示渐变图像,只要用户能够在该位置处确认邻接投影仪的黑图像即可。例如,与显示画面的中心相比,可以将渐变图像显示在靠近邻接投影仪的投影图像的位置处。也就是说,控制单元108对液晶驱动单元105进行控制,以使得在与邻接投影仪的投影图像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显示渐变图像。
在S106中,用户观察并比较投影仪200所投影的投影图像400和渐变图像500以调整投影仪100的黑电平。用户可以按照如下进行投影仪100的黑电平的调整。在用户利用操作单元112或远程控制器来进行用于改变投影仪100的亮度的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8对图像处理单元109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投影图像300的除了渐变图像500以外的区域内改变“黑”图像的显示亮度。因此,控制单元108对“黑”图像进行亮度改变。如图5A~5D所示,在投影图像300的“黑”图像的显示区域中以叠加的方式对表示当前亮度水平(用户进行改变之后的亮度水平)的数值进行显示。此外,控制单元108在渐变图像500的具有与当前“黑”图像的亮度相同的亮度的部分上以叠加的方式显示白色框图像。因此,在用户进行用于改变投影仪100的亮度的操作的情况下,白色框图像在渐变图像500上向上/向下移动,并且将“黑”图像的亮度改变为与存在该白色框图像的部分的亮度相同的亮度。
在改变投影仪100的投影图像300的“黑”图像的亮度的同时,用户判断投影仪100的投影图像300的“黑”图像的亮度是否与投影仪200的投影图像400的“黑”图像的亮度相同。重复S106中的操作,直到前者与后者相同为止。图5A~5D示出用户通过使投影仪100所投影的“黑”图像的亮度沿指向高亮度的方向逐渐移动来逐步地将投影图像300的“黑”图像的亮度水平改变为0、10、17、25的情况。例如,在图5D所示的亮度水平为25的状态下用户判断为投影图像300的“黑”图像的亮度与投影图像400的“黑”图像的亮度相同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用于确定黑电平的校正值的指示。黑电平校正值是如下的值,其中该值用于对图像处理单元109所进行的图像处理的参数进行校正,以使得在输入“黑”图像信号的情况下,利用当前透过率来驱动液晶面板102。在指示了黑电平校正值的确定的情况下(S107中为“是”),投影仪100的控制单元108将该黑电平校正值存储在ROM110中(S108)。在S109中,投影仪100的控制单元108结束亮度调整画面(例如,“黑”图像、渐变图像500、白色框和亮度水平值)的显示。在该过程中,也可以不结束对“黑”图像的显示,而仅消除对渐变图像500和白色框的显示,以使得对渐变图像500的显示区域进行“黑”图像显示。因此,如图6所示,可以对两个投影仪所实现的“黑”图像的多投影图像进行确认。因此,用户可以再次确认两个投影仪的黑电平是否彼此相同。如果发现在这种状态下两个投影仪的黑电平彼此不相同,则用户还可以再次执行如上所述的黑电平校正处理以进行再次调整。
在S109之后,投影仪100针对从笔记本式PC700所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基于S108中所存储的黑电平校正值的图像处理,并且对基于图像处理后的图像信号的图像进行投影。因此,如图1B所示,投影仪100所提供的投影图像300和投影仪200所提供的投影图像400之间的亮度水平保持均一。因此,基于使用两个投影仪的多投影所实现的投影图像的图像质量得以提高。
在本实施例中,在用作基准的投影仪200的投影图像和作为校正对象的投影仪100的投影图像之间显示渐变图像。因此,用户能够在为了使作为校正对象的投影仪100的黑电平能够与作为基准的投影仪200的黑电平相匹配或一致而从视觉上确认作为校正对象的投影仪100的黑电平的实际校正程度的同时,进行校正。因此,用户能够更加容易且精确地进行黑电平校正。
本实施例例示出如下的典型情况:沿着用作基准的投影仪的投影图像的邻接边,在该邻接边的整个长度上显示渐变图像。然而,如图7A~7D所示,还可以使用仅包括作为校正对象的投影仪的当前黑电平附近的预定范围的亮度的渐变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A~7D所示,渐变图像的位置可以根据亮度范围的变化而改变。可选地,可以将该渐变图像显示在特定的固定区域中(例如,位于投影图像的与邻接边以及上边或下边相接触的角落处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灰度级来校正黑电平。然而,也可以针对各个颜色成分来进行该校正。
如图8所示,可以在渐变图像中显示亮度水平值。在图8示出的例子中,将表示亮度水平值的文字显示在渐变图像的亮度水平为0、5、10、15、…的部分处。
本实施例例示出如下的典型情况:对亮度从画面的上部到画面的下部逐渐升高的渐变图像进行显示。然而,亮度沿着邻接边进行改变的方向不局限于此。此外,当亮度的最小变化幅度较小时,可以更精细地进行黑电平校正。然而,本实施例并不特别局限于此。当渐变的灰度级数较少时,用户可以适当地从若干亮度中选择与基准投影仪的黑电平最接近的亮度。因此,能够容易且便利地进行校正操作。
本实施例例示出用户手动地进行黑电平校正的典型情况。然而,如图16A的框图所示,可以设置用于测量投影图像的亮度的照相机114,并且可以通过使用照相机114所获得的测量值来自动地进行黑电平校正。例如,照相机114获取渐变图像的各亮度以及投影仪200的投影图像400的亮度。同样,适当地,将所获得的值彼此进行比较,因此针对该渐变图像判断与投影图像400的“黑”图像的亮度相同的亮度。
这样,在用户输入了“黑电平校正”的指示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投影设备进行以下控制。首先,控制单元108进行控制,以使得将存储在ROM110中的“黑”图像传送至图像处理单元109,并且对图像处理单元109进行控制,以使得进行初始值的黑电平所应用的图像处理。控制单元108进行控制,以使得将应用了图像处理的“黑”图像传送至液晶驱动单元105,并且对表示该“黑”图像的图像进行投影。随后,控制单元108从ROM110中读取用作黑电平调整用指标的由渐变图像构成的GUI数据。添加了与用户指定为邻接投影仪存在的边的边相对应的位置信息并传送至液晶驱动单元105。因此,控制单元108进行控制,以使得将包括渐变图像的亮度调整画面投影在包括邻接投影仪存在的边的端部区域上。此外,显示如下信息,其中该信息表示渐变图像的哪个亮度与作为当前校正对象的投影仪的投影图像的“黑”图像的亮度相同(例如,叠加在渐变图像的白色框)。当用户进行黑电平调整时,显示如下信息,其中该信息表示渐变图像的哪个部分的亮度与调整之后的“黑”图像的显示亮度相同。渐变图像是亮度沿着与指定边平行的方向逐渐改变的渐变图像。控制单元108通过根据“黑”图像改变输出至液晶驱动单元105的透过率的值,来改变该“黑”图像的显示亮度。可以通过改变(校正)用于将输入灰度级变换为液晶面板102的透过率的变换函数或表来进行该操作。
上面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本发明能够在其主旨或基本特征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用于校正在使用两个液晶投影仪进行边缘融合多投影时的投影仪之间的黑电平的分散的方法。如图9A所示,边缘融合多投影如下的投影方法,其中在该投影方法中,通过使位于两个投影仪所形成的相互邻接的投影图像的邻接边附近的区域相互叠加,来构建一个投影图像。将叠加区域600称作“融合区域”。在边缘融合多投影中,如图9B所示,与各投影仪的投影图像的融合区域相对应的部分(黑色框所示的区域300a和400a)的亮度在越靠近邻接边的位置处变得越低。因此,可以使两个投影仪所实现的叠加的偏离或偏移在该融合区域中变得不明显。
本实施例的投影仪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投影仪的结构相同。因此,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名称和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对该结构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A所示,分配器800将从作为图像输出设备的笔记本式PC700所供给的图像信号分配给两个投影仪100、200。分配器800将投影仪100和投影仪200的投影图像的叠加部分(融合区域600)的图像信息添加至图像信号,并将该图像信号传送至各投影仪。图15A示出进行黑电平校正之前所获得的投影图像,其中黑电平在投影仪100的投影图像300、投影仪200的投影图像400和融合区域600之间存在偏移。
将通过使用图10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如下的处理过程,其中在该处理过程中,进行黑电平校正以使边缘融合多投影所提供的投影图像的黑电平保持均一。
在S201中,在用户利用各投影仪的操作单元112或远程控制器进行输入用以使两个投影仪处于边缘融合多投影模式的指示的操作的情况下,在S202中显示融合区域位置选择画面。融合区域位置选择画面是用于指定融合区域位置的画面,该指定方法采用与第一实施例的图4B所示的邻接投影仪位置选择画面的指定方式相同的方式,其中该融合区域位置用于选择主机器所形成的投影图像和与该主机器邻接的投影仪所形成的投影图像之间的融合区域的位置。可以将邻接投影仪的位置预先输入至投影仪100中。可选地,当笔记本式PC700将画面位置信息连同分割图像一并进行传送时,可以基于该画面位置信息来指定邻接投影仪的位置。也就是说,在画面位置信息表示“左”的情况下,假定如下状况:邻接投影仪对投影图像的右侧进行投影。因此,可以基于画面位置信息来确定邻接投影仪的位置。
在S203中,用户对投影仪100和投影仪200分别进行用于在融合区域位置选择画面上指定融合区域的位置的操作。
在S204中,对投影仪100和投影仪200的各控制单元108进行操作,以显示包括图9C所示的网格图像的边缘融合位置调整图像。用户可以对投影仪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在观察所显示的网格图像的同时,使两个投影仪的投影图像在融合区域内精确地相互叠加或重叠。在进行投影仪的位置调整之后,用户利用操作单元112或远程控制器进行用于输入结束针对各投影仪的位置调整的指示的操作。当接收到该指示时,投影仪100和投影仪200的各控制单元108消除边缘融合位置调整图像。图9A示出位置调整结束之后两个投影仪对亮度调整画面的“黑”图像进行全画面显示的投影状态。在图9A所示的例子中,投影仪100的投影图像300和投影仪200的投影图像400所提供的融合区域600具有高亮度,这是因为:将两个投影仪所形成的投影图像进行叠加或重叠。此外,投影仪100的黑电平低于投影仪200的黑电平。
随后,用户进行使投影仪100和投影仪200的黑电平与融合区域600的黑电平一致或相匹配的黑电平校正。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如下示例,其中在该示例中,在进行针对投影仪100的黑电平校正之后,对投影仪200进行黑电平校正。然而,进行黑电平校正的顺序或次序是任意的。
当用户通过操作投影仪100的操作单元112或远程控制器来输入黑电平校正处理的指示以进行投影仪100的黑电平校正时,在S205中,控制单元108对亮度调整画面进行显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A所示,在除了投影图像300的融合区域以外的“黑”图像的显示区域的部分区域中,沿着融合区域600的位于投影图像300侧的边来显示作为亮度调整画面所提供的渐变图像503。在渐变图像503中,亮度沿着与该边平行的方向逐渐改变。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A所示,使渐变图像的最低亮度与投影仪100的投影图像300的最低亮度相同。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任意位置处显示该渐变图像,只要用户能够在该位置处确认邻接投影仪的黑图像即可。例如,可以将渐变图像显示在与显示画面的中心相比更靠近邻接投影仪的投影图像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对液晶驱动单元105进行控制,以使得在与邻接投影仪的投影图像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显示该渐变图像。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将渐变图像显示在除融合区域(叠加区域600)以外的区域内即可。
在S206中,用户观察并比较融合区域600和渐变图像503以调整投影仪100的投影图像300的黑电平。用户可以按照如下进行投影仪100的黑电平的调整。在用户通过操作操作单元112或远程控制器来输入用于改变投影仪100的亮度的指示的情况下,控制单元108对图像处理单元109进行控制,以使得针对投影图像300的除了渐变图像503以外的区域来改变“黑”图像的亮度。如图11A~11E所示,将表示当前亮度水平的文字以叠加的方式显示在投影图像300的“黑”图像的显示区域中。此外,以叠加的方式在渐变图像503的具有与当前“黑”图像的亮度相同的亮度的部分上显示白色框图像。因此,在用户进行用于改变投影仪100的亮度的操作的情况下,白色框图像在渐变图像503上向上/向下移动,并且将“黑”图像的亮度改变为与存在该白色框图像的部分的亮度相同的亮度。
在改变投影仪100的投影图像300的“黑”图像的亮度的同时,用户判断投影仪100的投影图像300的“黑”图像的亮度是否与融合区域600的亮度相同。重复S206中的操作,直到前者与后者相同为止。图11A~11E示出用户通过使投影仪100所投影的“黑”图像的亮度沿指向高亮度的方向逐渐改变来逐步地将投影图像300的“黑”图像的亮度水平改变为0、10、15、20、25的情况。例如,在图11E所示的亮度水平为25的状态下用户判断为投影图像300的“黑”图像的亮度与融合区域600的亮度相同的情况下,用户输入用于确定黑电平的校正值的指示(S207中为“是”)。据此,投影仪100的控制单元108将该黑电平校正值存储在ROM110中(S208)。在S209中,如图12所示,结束渐变图像503的显示。
随后,用户对投影仪200进行操作,以对投影图像400的黑电平进行校正。该处理流程与上述的投影仪100的投影图像300的黑电平校正的处理流程相同。也就是说,如图13A所示,沿着融合区域600的位于投影图像400侧的边来显示亮度在与该边相平行的方向上逐渐改变的渐变图像504。如图13A所示,使渐变图像504的最低亮度与投影仪200的投影图像400的最低亮度相同。黑电平的校正方法与投影仪100的情况下的校正方法相同或等同。用户改变投影仪200的投影图像400的“黑”图像的亮度,直到该亮度与融合区域600的亮度相同为止。图13A~13C示出用户通过使投影仪200所投影的“黑”图像的亮度沿指向高亮度的方向逐渐改变来逐步地将投影图像400的“黑”图像的亮度水平改变为0、10、20的情况。在图13A~13C中,投影仪100的黑电平调整已经完成,因而融合区域600的黑电平与投影图像300的黑电平相同。在用户判断为投影图像400的亮度与融合区域600的亮度相同的情况下,用户将用于确定投影仪200的黑电平的校正值的指示输入至投影仪200中。投影仪200确定存储在ROM110中的黑电平的校正值。根据上述处理,投影仪100和200的黑电平与融合区域600的黑电平一致或相匹配。如图14所示,投影图像300、融合区域600,以及投影图像400的黑电平保持均一。
在S209之后,投影仪100和投影仪200针对从笔记本式PC700所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基于如上所述的处理所确定的黑电平校正值的图像处理,并且对基于图像处理后的图像信号的图像进行投影。因此,如图15B所示,投影仪100所形成的投影图像300、融合区域600、投影仪200所形成的投影图像400的亮度水平保持均一。因此,可以进行具有高质量的边缘融合多投影。
如上所述,在进行用于使两个投影仪的投影图像的邻接部分重叠的边缘融合多投影的情况下要进行的黑电平校正中,与融合区域邻接地显示渐变图像。因此,用户能够容易且精确地进行黑电平校正。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例,用户能够容易地进行亮度调整,以使得在对多个投影设备的投影图像进行排列时进行多投影的情况下的各投影图像的亮度水平保持均一。
本实施例例示出用户手动地进行黑电平校正的典型情况。然而,如图16A的框图所示,可以设置用以测量投影图像的亮度的照相机114。可以通过使用照相机114所获得的测量值来自动地进行黑电平校正。例如,以下过程也是可用的。也就是说,通过照相机114来获取渐变图像的白色框部分的亮度以及融合区域的亮度,并将这两个亮度的值相互进行比较。因此,判定渐变图像的与融合区域的亮度相同的亮度。
在本实施例中,各投影仪的最低亮度为渐变图像的最暗部分的亮度。然而,可以通过设置如图16A中的结构所示的照相机114来自动地测量融合区域的亮度,并且可以使用该亮度作为渐变图像的最暗部分的亮度。可选地,如图16B的结构所示,可以提供通信IF113,并且可以在多个投影仪之间进行黑电平的通信。可以使用通过对黑电平进行相加所估计出的融合区域的亮度作为渐变图像的最暗部分的亮度。要通信的信息例如可以是图像处理单元针对最低灰度值的输入而赋予至液晶驱动单元的透过率的信息。
上文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本发明能够在其主旨或基本特征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或改变。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以黑电平校正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黑电平校正。本发明可适用于使与各种颜色和灰度值相对应的亮度在多个投影设备之间保持均一的校正处理。在这种过程中,可以在主机器和其它投影设备同时对具有预定灰度值的单色图像进行投影的状态中执行上述校正处理,其中该具有预定灰度值的单色图像代替前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黑”图像而作为校正对象。在该过程中,作为用于调整颜色或亮度的调整图像,亮度调整画面可以是如下图像,其中在该图像中,将颜色与该单色图像的颜色相同的渐变图像以叠加的方式显示在主机器的投影图像的显示区域的部分区域中。该渐变图像是根据颜色或亮度的调整程度而在调整图像上表示调整程度的图像的例子。
其它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CPU或MPU等装置)和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其中,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进行上述方法的各步骤。针对该目的,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21)

1.一种显示系统,用于通过对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第一图像和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第二图像进行组合而在显示面上显示一个图像,其中:
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在靠近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并且包括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范围中的位置处显示第一指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指标图像是具有预定颜色并且亮度沿着与邻接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的边相平行的方向进行改变的图像;以及
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标图像的指定位置来校正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显示所述第一指标图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显示具有所述预定颜色的最低亮度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设备以与所述第一指标图像的指定位置相对应的亮度在除所述第一指标图像以外的区域内显示具有所述预定颜色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在靠近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并且包括在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显示范围中的位置处显示第二指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二指标图像是具有预定颜色并且亮度沿着与邻接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的边相平行的方向进行改变的图像;以及
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基于所述第二指标图像的指定位置来校正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对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进行校正,以使得与所述第一指标图像的指定位置相对应的亮度是具有所述预定颜色的图像的最低亮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对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进行校正,以使得与所述第二指标图像的指定位置相对应的亮度是具有所述预定颜色的图像的最低亮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是投影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系统,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的一部分进行叠加来进行图像的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在没有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叠加的区域中靠近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的位置处显示所述第一指标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在没有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叠加的区域中靠近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的位置处显示所述第二指标图像。
11.一种第一显示设备,用于通过将第一图像投影至与第二显示设备所投影的第二图像邻接的位置而在显示面上显示包含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的一个图像,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显示面上显示图像;以及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要显示在所述显示面上的图像,
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在靠近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并且包括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范围中的位置处显示第一指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指标图像是具有预定颜色并且亮度沿着与邻接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的边相平行的方向进行改变的图像;以及
所述显示单元基于所述第一指标图像的指定位置来校正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单元以与所述第一指标图像的指定位置相对应的亮度在除所述第一指标图像以外的区域内显示具有所述预定颜色的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对所述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图像进行校正,以使得与所述第一指标图像的指定位置相对应的亮度是具有所述预定颜色的图像的最低亮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第一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是投影设备;以及
所述显示单元是投影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单元通过将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的一部分与所述显示单元所显示的图像的一部分进行叠加来显示图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在没有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叠加的区域中靠近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的位置处显示所述第一指标图像。
17.一种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系统用于通过对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第一图像和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第二图像进行组合而在显示面上显示一个图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第一显示设备进行控制,以使得在靠近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并且包括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范围中的位置处显示第一指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一指标图像是具有预定颜色并且亮度沿着与邻接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的边相平行的方向进行改变的图像;以及
对所述第一显示设备进行控制,以使得基于所述第一指标图像的指定位置来校正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显示所述第一指标图像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二显示设备进行控制以使得显示具有所述预定颜色的最低亮度的图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对所述第一显示设备进行控制,以使得以与所述第一指标图像的指定位置相对应的亮度在除所述第一指标图像以外的区域内显示具有所述预定颜色的图像。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
对所述第二显示设备进行控制,以使得在靠近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并且包括在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显示范围中的位置处显示第二指标图像,其中所述第二指标图像是具有预定颜色并且亮度沿着与邻接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的边相平行的方向进行改变的图像;以及
对所述第二显示设备进行控制,以使得基于所述第二指标图像的指定位置来校正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二显示设备是投影设备。
CN201310055779.2A 2012-02-21 2013-02-21 显示系统、显示设备和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99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5074 2012-02-21
JP2012035074A JP5971973B2 (ja) 2012-02-21 2012-02-21 投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9996A true CN103259996A (zh) 2013-08-21
CN103259996B CN103259996B (zh) 2016-08-03

Family

ID=48963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577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59996B (zh) 2012-02-21 2013-02-21 显示系统、显示设备和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30479B2 (zh)
JP (1) JP5971973B2 (zh)
CN (1) CN10325999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4979A (zh) * 2014-08-01 2014-12-03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菜单的显示方法以及投影装置
CN104980722A (zh) * 2014-04-10 2015-10-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7018389A (zh) * 2015-10-29 2017-08-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投射系统、投影机及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027013A (zh) * 2016-02-02 2017-08-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投射图像调整系统以及投射图像调整方法
CN109313882A (zh) * 2016-04-13 2019-02-05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校正数据生成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校正数据生成方法
CN110682856A (zh) * 2015-04-10 2020-01-14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车辆
US11134230B2 (en) 2014-07-01 2021-09-28 Sony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4195B2 (ja) * 2013-03-15 2018-07-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配信システム、配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511523B1 (ko) * 2013-08-26 2015-04-13 씨제이씨지브이 주식회사 영상 중첩 영역의 보정 방법, 기록 매체 및 실행 장치
WO2016036370A1 (en) * 2014-09-04 2016-03-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ojection alignment
KR101564974B1 (ko) * 2014-10-14 2015-11-03 씨제이씨지브이 주식회사 영상 중첩 영역의 보정 방법, 기록 매체 및 실행 장치
JP6540099B2 (ja) * 2015-03-02 2019-07-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6544073B2 (ja) * 2015-06-22 2019-07-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CN107439007B (zh) * 2016-03-28 2019-05-17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JP2017182109A (ja) 2016-03-28 2017-10-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17211627A (ja) * 2016-05-23 2017-11-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映像表示システム、映像表示装置の輝度調整方法
KR102267397B1 (ko) 2016-10-25 2021-06-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US10298893B2 (en) * 2016-11-11 2019-05-21 Christie Digital Systems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black level blending
DK179931B1 (en) * 2017-09-09 2019-10-11 Apple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DISPLAYING AN AFFORDANCE ON A BACKGROUND
JP2019078786A (ja) * 2017-10-20 2019-05-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投射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画像投射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KR20210093258A (ko) * 2018-11-27 2021-07-27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화상 표시 장치
JP7162124B2 (ja) * 2019-03-27 2022-10-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投影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0798670A (zh) * 2019-11-11 2020-02-14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短焦画幕对齐方法、装置和超短焦投影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07046A1 (en) * 2004-03-19 2005-09-22 Nec Viewtechnology, Ltd. Luminance correcting apparatus, luminance correcting method, and projector
US20070273837A1 (en) * 2006-05-24 2007-11-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device, image display system,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1720046A (zh) * 2009-12-02 2010-06-02 云南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人眼实现从显示器到投影仪颜色再现的方法
CN102244757A (zh) * 2011-06-07 2011-11-1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投影仪-相机系统的多投影大屏幕颜色校正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90645A (ja) 1996-09-12 1998-04-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080120A (ja) * 2002-08-12 2004-03-11 Hitachi Ltd マルチ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画像調整方法
JP4008333B2 (ja) * 2002-10-25 2007-11-14 株式会社リアルビズ 複数台のプロジェクタによるマルチ映像投影方法、同方法を使用するためのプロジェクタ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4242143A (ja) * 2003-02-07 2004-08-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07046A1 (en) * 2004-03-19 2005-09-22 Nec Viewtechnology, Ltd. Luminance correcting apparatus, luminance correcting method, and projector
US20070273837A1 (en) * 2006-05-24 2007-11-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device, image display system,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1720046A (zh) * 2009-12-02 2010-06-02 云南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人眼实现从显示器到投影仪颜色再现的方法
CN102244757A (zh) * 2011-06-07 2011-11-1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投影仪-相机系统的多投影大屏幕颜色校正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0722A (zh) * 2014-04-10 2015-10-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4980722B (zh) * 2014-04-10 2017-08-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1134230B2 (en) 2014-07-01 2021-09-28 Sony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4184979A (zh) * 2014-08-01 2014-12-03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菜单的显示方法以及投影装置
CN104184979B (zh) * 2014-08-01 2017-07-25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菜单的显示方法以及投影装置
CN110682856A (zh) * 2015-04-10 2020-01-14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车辆
CN110682856B (zh) * 2015-04-10 2024-02-02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车辆
CN107018389A (zh) * 2015-10-29 2017-08-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投射系统、投影机及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018389B (zh) * 2015-10-29 2021-06-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投射系统、投影机及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027013A (zh) * 2016-02-02 2017-08-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投射图像调整系统以及投射图像调整方法
US10771751B2 (en) 2016-02-02 2020-09-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ojection image adjustment system and projection image adjustment method
CN109313882A (zh) * 2016-04-13 2019-02-05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校正数据生成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校正数据生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15138A1 (en) 2013-08-22
US9330479B2 (en) 2016-05-03
CN103259996B (zh) 2016-08-03
JP2013172307A (ja) 2013-09-02
JP5971973B2 (ja)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9996A (zh) 显示系统、显示设备和显示系统的控制方法
US9754545B2 (en) Method of more quickly calibrating display panels and calibratio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US20190096361A1 (en) Multi-projector system, projector, method for adjusting imag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7580202B (zh) 投影系统以及投影系统的调整方法
TWI345187B (en) Flat display apparatus and picture quality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JP5922160B2 (ja) 表示較正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01821798B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US9818321B2 (en) Calib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WO2016052309A1 (ja) 映像処理装置、表示装置、配置判定装置、配置判定方法、記録媒体
JP6047968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における発光制御方法
CN108122546B (zh) 显示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US2006003882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for display apparatus
CN108376532A (zh) 一种显示装置的亮度补偿方法及装置
US20050174359A1 (en) Image control device using color coordinates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90213335A1 (en) Image projecting system, image projecting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9587458A (zh) 投影系统及其自动设定方法
JP2003122336A (ja) 画像表示装置並びに表示画像の色およびガンマ値の調整方法
JP2003125419A (ja) 基準パターンの角度補償を行う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テレビのコンバージェンス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9997354A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210241717A1 (en)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JP602677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2055668A (ja) 表示装置の入出力特性測定方法、表示装置の画像補正方法、表示装置のiccプロファイル作成方法およびそれらの方法の手順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並びに表示装置
US11200828B2 (en) Method for matching color temperature of display and system thereof
CN112053650A (zh) 多屏幕色彩校正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CN102282853B (zh) 视频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1